化学知识点小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7: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知识点小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化学知识点小结

篇(1)

认知冲突是指个人认知结构与环境或个人认知结构内部不同成分间的不一致所形成的状态。学生在学习时的认知冲突通常表现为: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无法理解新知识时所引发的学习困惑甚至束手无策的状态。有研究表明,这样的状态并非都是消极的,适度的紧张感、困惑感会对学生学习新知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认知冲突在学习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教学中应当将其适时、充分地引发出来,以期为有效化解学生思维的“痛痒点”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1.引发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必须主动地让新知识与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其中学习的内在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学生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机,这些内在动机包括好奇心、成功感等。引发认知冲突,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对其学习新知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五下《3的倍数特征》,可以先引入2和5的倍数特征,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3的倍数特征。由于3的倍数与2和5的倍数特征差别较大,认知冲突由此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好奇心也被激发了出来。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百数表里3的倍数的排列情况,看看能不能发现共同的特点;在计数器上摆出几个3的倍数,看看所用数珠的颗数有什么特点,数珠的颗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联系等,从而引导学生化解学习难点,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2.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学习的正迁移。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的认知结构会引发学习迁移,新知识的学习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应设计一个“先行组织者”,以促进学习的正迁移。认知冲突发生时是“先行组织者”合适的切入点,可以在新的学习任务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例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时,考虑到学生已有推导面积公式和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知识经验,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想到将圆柱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体来推导体积公式,但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认知冲突由此产生,这时,教师引入“先行组织者”,即用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启发学生实现操作方法的正迁移。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就推导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圆面积公式与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异同点,使学生在加深对新知识理解的同时,也获得了对学习迁移的过程性体验。

3.引发认知冲突,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认知冲突,能为其主动建构知识搭建好“脚手架”。例如:教学苏教版三下《认识常用面积单位》时,让学生“理解并建构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无疑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先后提出了三个问题:测量一张邮票的面积用什么面积单位合适?用大小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你有什么感受?用大小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又有什么感受?以此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为他们主动建构面积单位搭好“脚手架”。学生不仅主动“创造”出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样的常用面积单位,还“创造”出了平方毫米、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在学生认识每个面积单位后,教师安排自主操作活动:用大小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测量橡皮表面的面积,用大小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估算在大小为1平方米的地面上可以站多少个学生。然后用手势比划面积单位的大小,最后整体比较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异同点,厘清线与面的区别,深化对面积单位的认知和理解。

4.引发认知冲突,拓展学生学习的心理外延。

篇(2)

1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课程设计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教学融合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和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中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会计实训课程的开展存在滞后性,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与会计学的理论基础知识缺乏认识,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对课程的设计安排不合理,影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质量[1]。此外,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对财务报表的模块学习时对计算机软件的报表编制程序缺乏学习,学生对EXCEL表格的制作和公式计算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不理解,因此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率差。

1.2教学方法单一

基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中职院校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學习地位,由于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学的理论知识认识较少,因此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知识难以进行深刻理解。在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过程中只能根据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进行机械化操作,对相关理论知识不能理解和掌握,因此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的机械化水平不高,实践效果不佳,不利于对学生的创造性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时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不高。

1.3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具备相关专业技能与丰富理论知识基础的教师数量较少,教师普遍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不高。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和经验。但在中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对本专业的工作技能有所欠缺,理论知识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对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模块的业务流程无法深入理解[2]。且一般会计专业教师对于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较低,而从事多年的老会计教师专业知识较为稳固,对于会计理论知识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欠缺,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不能很好的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实践课程,在理论知识讲解中偏向于会计理论知识,欠缺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及其他综合性知识的教学,总体来看,会计电算化教师的综合实力较差,综合素质也较为薄弱,导致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较低,教学效果较差。

2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有效的解决措施

2.1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

为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会计电算化教学课时和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通过大量的会计电算化相关业务进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巩固学生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此外,还要进行会计电算化的仿真训练,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将企业中的电算化系统进行核算,通过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加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业务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扩大会计学习的知识范围,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2.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灌输式的教学转为交互式和探讨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与机会。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适当运用经济业务的相关案例,设计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根据企业中会计岗位进行模拟实训,让学生能领会到会计工作的内容,体会工作过程,例如安排学生会计,出纳,会计主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权限,并让学生从工作岗位的角度来解决实际问题和业务实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树立成就感和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3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需要加强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优化专业的知识结构,丰富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需要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与创新,适应现代化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等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以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尽快适应。其次,中职院校应与相关企业保持联系与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模式,聘请企业中相关领导者及专家来院校中开展讲座,进行学术交流,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对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4]。聘请企业中财务软件等技术专业人员来校对学生开展技术性教育活动,帮助教师对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培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为了更好的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解决会计电算化中教师的经验不足等问题,院校可以安排教师进企业中开展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教师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与专业水平,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会计电算化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并对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不断提升。中职院校在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时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加强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院校教学设备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技能水平。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发展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在职场中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建平.西南地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5-40.

[2]刘伟.现代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233.

[3]郑静.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角色模糊问题探析[J].海峡科学,2015(2):73-75.

篇(3)

高等职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的"工"和"学"形成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以此来带动课程建设、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面临的困难,一是教学场地、实训条件受限。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建设,因教学成本极大、经费条件有限,其规模仅可满足机电一体化学生日常教学和实验,对于满足全部专业学生实习而言条件还有所欠缺。二是课程设置面广与专业知识要求的矛盾。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与电类技术交汇融合的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内容和范围广泛,开设的专业课程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开设对学生就业最有用的课程。这样致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出现知识断档。如果开设课程过多,而有的课程在今后的工作中用不到,那么,学生就要花费大量不必要的精力,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因此,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突出、强化实践教学,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创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办学目标的保障。

二、校企合作方案的构建

1.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在校企合作建设中,从培养学生、加工产品、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职工培训、技术服务等方面合作,逐步形成稳定、长效、密切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具体校企联动形式是:一是人员通道: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并兼职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学校教师到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锻炼,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和训练;二是信息通道: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企业技术标准和工艺调整实训项目和内容;学校为企业的技术、工艺等标准的制定提供建设性意见;三是技术通道:学校请企业为实训车间建设、设备的选型和研制提供技术指导,企业的仪器设备、技术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平台和借鉴,教师帮助企业及客户进行技术培训。

2、校企合作校外顶岗实习就业基地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注重产学结合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本地区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建实训室,使实训室成为教师掌握新技术的交流平台,成为生产企业的培训平台,成为公司的客户与员工的培训平台。

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是为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社会并很快适应社会,它与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构成一个系统,目标是培养人才,必须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因此,校企合作企业的顶岗实习与其他课程一样,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考评等方面。

机电一体化专业为构建企业顶岗实习管理与考核体系,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将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①建立企业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②制订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③制订企业顶岗实习考核体系;

④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配套的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和人才市场需求,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和相关企业专家顾问委员会论证,掌握社会对该专业高职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确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再将整体目标分解成基本素质、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设计创新技能等子目标,其中基本素质包括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表达、协调沟通能力等。专业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设备、电机拖动、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等。专业技能包括机电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操作及维护维修等技能,是学生在社会职业中直接应用的技能。设计与创新技能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2.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

构建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既有基础实训,又有专业实训;既有基本技能训练,又有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环节;既要强调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整体训练,又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需把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配置,设置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构建成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3、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生产、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间进行有序流动,定期派骨干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2)教学模式创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模式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并最终提交成果、接受评价。此方法从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多角度考核评价教学等方面对原有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

(3)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建立自动化生产线、维修电工、电气控制等个实训室,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企业生产水平同步;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多样化的培训,开展多元化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形成学校发展资源的多元结构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局面。不断探索、创新办学新模式,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双赢"发展。

4、管理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管理系部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协调、教学组织实施、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

5、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合,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抓职业技能鉴定,促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步骤

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步骤如下:

(1)第一年学生以技术工人身份顶岗,了解机电产品工艺和流程,及企业的职业环境,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学生在暑期到制造企业顶岗实习,初步了解制造企业,为今后从业打下基础。实习由专业教师带队,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和考核。

(2)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倾向,有选择地到制造企业的相关部门实习,以工程管理者身份跟班顶岗实习,参加和生产组织与管理,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内容,实习由企业兼职教师负责管理和考核。

(3)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毕业生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学生以企业试用员的身份独立工作,完成毕业顶岗实习。不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得到提高;同时,企业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就业试用,考核合格者录用。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 赵志群 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4)

大智是专门从事高考、中考备考研究,教材研发,家长教育推广,在线教育开发的综合性教育集团,总部位于泉城济南。大智努力践行“公办学校的助手、家庭教育的帮手、素质教育的推手、民办教育的旗手”的定位,已相继在全省开设直营分校数十所,拥有员工千余人,下设学习科学研究院、中高考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院、自主招生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院、创冠春季高考研究院6大科研机构,办学规模、招生数量及发展前景均在行业遥遥!

大智正在通过创新的课外辅导模式,全面提升中国青少年素质,积极引领中国课外辅导教育发展。大智在业内率先提出“真名师”工程,定位真问题点,立足于通过本质看现象,坚持以考点的命题方向为线索的培养模式,强化命题方向在学生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学生不仅清晰考什么(what to test),更清晰怎么考(how to test)以及怎么解决(how to deal with)的问题。大智坚持分层培养思路,定位学员能力层次,因人施教,按需授课,坚持学员的分类分层提升。优秀的孩子,基础的孩子,基础薄弱的孩子都有专属定制的培养模式。

凭借卓越的口碑和办学成绩,大智先后荣获“中国教育新锐奖”“中国教育行业成长十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4A级单位” “中国好教育——品牌影响力教育集团”“山东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及“山东省商标”等荣誉。

选择大智的“理由”——好品质,铸造好口碑

1、强势品牌

“山东省商标”上榜教育品牌,全国十大课外辅导品牌之一。

2、超大规模

30余所分校遍布济南、青岛、临沂、济宁、泰安、淄博等各地市,已成功辅导22万学子。

3、高效教学

山东每3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山东每5名考入省重点中学就有1名出自大智。

4、师资

数学专家王燕谋先生担任首席顾问,中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张朋先生领衔“真名师讲师团”。

5、品类齐全

15年专注中高考教学,开设1对1、2人制、精品小班、名师大课堂等多种辅导模式。

6、显著效果

经过大智辅导的学生,单科平均提升30分,全年提分324分,进步426名。

7、极佳口碑

大智严控教学品质,追求教学效果,口碑极佳,60%以上学员来源于家长、学员转介绍。

8、荣誉

大智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维东先生荣获“影响济南”年度创新人物等诸多奖项,大智荣获“山东教育总评榜行业突出成就奖”等数十个奖项,省市委领导多次莅临大智视察指导。

【济南免费咨询电话】:400-001-9911转分机27873

    【大智学校招生简介】:

大智学校是一家致力于高考辅导、高考复读、中考辅导、艺术培训、作文培训、素质拓展、自主招生等的知名辅导学校。以学生的成绩进步为目标,以学生最终考入重点学校为目的。

开班时间:春季、五一、暑假、秋季、十一、寒假、学期的各周末

·

----1对1辅导---:

-----小班辅导----:

-----2人制辅导----:

小学辅导、初中辅导、 中考辅导、· 高中辅导、高考辅导、高考复读、艺考辅导、自主招、军考辅导、 春季高考

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初中:初一、初二、初三

高中:高一、高二、高三

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政治、·生物、物理、化学、文综、理综

由知名课外辅导教学专家张朋老师领衔教研团队,全国数学专家王燕谋先生担任首席顾问。大智教研团队精准定位新时代学员需求,率先在行业内打造“大道从简 分层教学法”,将考点透析,让学生瞬间了解考点背后的含义,从而做到考点不再丢。在大智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好好学习秒秒向上,惠享齐鲁学子。大智拥有优秀教师千余人,教研成果百余项,教学服务顾问化,教材出版数十套,恩惠学子百余万。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大道从简分层教学法”,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经典性、前瞻性。教学工作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强调学以致用,强化应试技能训练及心态调整,富有鲜明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山东每3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每5名考入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就有1名出自大智,学生成绩进步率高达98%,学员家长满意率高达99%,被广大家长及学生称为“中高考的加油站,名校的领航人”。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万达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一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伟东新都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大观园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阳光新路VIP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山师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燕山立交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国华经典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历下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旅游路辅仁VIP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泉城广场VIP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花园庄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开元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高新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国际会展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长清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翡翠郡分校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无影山分校

篇(5)

1.“三层次五阶段链条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目标,在安排教学和实施培养的过程中,校内外实践性教学既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层次性:“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即由表及里;又要重视能力形成的阶段性:“从简单——复杂,从低级——高级,从单项——综合”,即由易到难;还要兼顾职业岗位的多变性:“从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即效能转换。

2.“三层次五阶段链条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

学生在校外的实习设计为“预岗实习——轮岗实习——顶岗实习(就业)”三个层次;学生在校内教学设计为“单项技能训练——单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若干个阶段;形成“按不同层次、分不同阶段、链条式模块”的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3.“三层次五阶段链条式”实践教学模式应用

3.1三层次实习

在示范建设过程中,对于子项目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校内、外实践性教学安排,就是按照反映三个不同层次的预岗实习和轮岗实习(感性层面的实习)、综合模拟实训(理性层面的实训)、顶岗实习(实践层面的实习)的,效果优良。得到了学生、家长、所在企业称赞。

预岗实习:通过各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认识实习,让学生形成对目前国内各种类型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初步认识;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观察和判断实习单位的现状;了解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等会计工作流程,加深对会计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熟悉会计核算方法,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深化专业知识及业务流程打下基础。

轮岗实习:安排在第二个暑假的《轮岗实习》目的使学生在经过一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习后,全面接触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熟悉各种会计岗位的业务流程,培养资金链各环节掌握与控制意识,具备中小企业财务主管的潜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铺路架桥。

顶岗实习: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到一些厂矿企业、商业企业、中小企业实习,使学生在毕业前能确定在不同会计岗位上完成或协助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从而发现问题边实习边搜集相关资料,为毕业设计的撰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3.2五阶段训练

学生在校内的实践性教学,设计为“实物认知——单项技能训练——单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综合会计业务训练”五个阶段。

3.3链条式模块

在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的实践性教学安排上,形成了链条式的若干个实训模块:会计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基础会计实训模块成本会计实训模块税务实务实训模块审计实务实训模块财务软件操作训练模块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模块。如图2所示。

4.结语

“三层次五阶段链条式”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遵循能力培养递进提高的规律,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突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篇(6)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男性易患的泌尿系常见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和体表疼痛;治疗方法多种,单一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但长期疗效难以稳定[1]。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间,分别采用利湿清热汤和抗生素灌注膀胱配合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各50 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入选标准:100例门诊病人均为慢性病程,已婚已育,20~29岁16例,29~40岁52例,40~49岁32例;病程最短18个月,最长18.3年,所有病人接受多种药物治疗,但未接受过经尿道电化学介入治疗。 

        1.2诊断标准: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6版)前列腺炎诊断治疗指南,符合ⅱ型和ⅲa型前列腺炎诊断。反复发作的下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道口滴白;体表疼痛:腰酸、会和骨盆区域胀痛不适。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常规(ep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中白细胞升高,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 10/hp,卵磷脂小体<25~50/hp,无或出现少量红细胞和脓细胞。 

        1.3排除标准:患有明确的尿道狭窄、急性尿道膀胱炎、神经源性膀胱、不育和未育患者。 

        1.4治疗方法及药物制备:选用沈阳博斯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qdz-ⅱ型前列腺治疗仪,按如下操作步骤进行:①根据nih-cpsi症状评分分确定治疗剂量。②排空膀胱,经尿道插入f16电极尿管并固定,使治疗电极位于前列腺部尿道,向膀胱内灌入100 ml生理盐水。③治疗组灌注膀胱药物为生理盐水350 ml加自制利湿清热汤150ml和地塞米松1omg, 对照组生理盐水500 ml加敏感抗生素(通常为喹诺酮类和头孢类)和地塞米松针,并与电极尿管连接。④连接电脑与电极导尿管,完成治疗设置剂量后自动停止。 

        利湿清热汤的基本配方:黄柏、土茯苓、丹参、红花、川芎、益智仁、牛膝、兔丝子等。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分型辩证论治,增减中药成分。制取:成批煎制药液,去除其中较大颗粒,容器分装打包并低温保存。 

        疗程,每周一次,二个月为一疗程。观治疗后第2、4、8周及6个月对比分析nih-cpsi症状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前列腺液常规(eps)、前列腺按摩后尿液(vb3)及前列腺液细菌培养。 

        疗效判定: 治愈:症状消失,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白细胞(wbc)0~5/hp, 卵磷脂小体(lp)≥++/hp,细菌培养(-);显效: nih-cpsi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减少50%以上。症状减轻,前列腺常规液检查wbc(+)/hp或减少; lp ++/hp,细菌培养(-)或(+)。有效:nih-cpsi减低25~50%且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减少25~50%,lp +~++/hp,细菌培养(-)或(+)。  

无效:症状无改善, nih-cpsi减低25%以下且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减少25 以下,lp -~+/hp,细菌培养(+)。 

        1.5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as)进行统计,t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46例接受全部治疗,其中45例接受接受第6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对照组47例接受全部治疗, 46例接受第6个月的随访,1例失访。第2周时,两组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均减少;第4周时,变化更明显,部分患者nih-cpsi和前列腺液中白细胞达到正常。完成8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治愈率分别是71.7%(33/46)和65.9%(31/47)、总有效率分别是91.3%(42/46)和89.3%(42/47),统计学处理,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6个月随访,利湿清热汤组复发率15.6%(7/45),低抗生素组26%(12/46),统计学处理,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7例有轻微和肉眼血尿,不需处理而自行好转,2例血尿明显,给止血治疗2天后好转;4例治疗后感觉尿流比治疗前明显变细,抗炎治疗1周后尿流恢复正常。 

3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多见于青壮年,医学界公认为“危害成年男性身心健康的、难于治疗的、不是癌症的疾病”。目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电化学介入(又称电解前列腺)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为[2]:① 电极周围强酸强碱的环境可使尿道周围1 mm 范围内的前列腺组织细胞液化性坏死,液化性切开因长期炎症引起的前列腺管口的狭窄和堵塞段,使腺管内淤积的脓性液被引流和排出。②前列腺脂质膜阻碍血浆内离子药物渗透的屏障被打破,借助直流电场的药物离子导人的作用,在治疗探头周围10~15 mm 范围内形成高浓度的药物离子堆,使药物能够快速渗入,在前列腺组织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杀灭前列腺腺管内的致病菌。③灌注用药能直接进入到前列腺液组织内,彻底消灭残存的致病微生物。④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氢、氧、氯离子中和坏死组织细胞中存在大量的氧自由基,融解液化的组织作为异物抗原,可诱导刺激局部的免疫功能,诱导大量的吞噬细胞进入前列腺组织内,吞噬清除致病微生物[3]。⑤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前列腺细胞代谢,增加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减轻盆底肌肉痉挛,减轻下腹会疼痛[4]。 

        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学的淋浊、劳淋、肾虚范畴,主要归结为湿、热、虚、瘀,四种证型相互兼杂、互相影响,复杂多变。四种证型又以湿、热型多见[5]。文献显示,黄柏、土茯苓、丹参、红花、川芎、益智仁、牛膝、兔丝子等具有利湿清热、祛瘀益肾、活血化瘀等功效,中药汤剂灌注膀胱后,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和膀胱粘膜中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表现为尿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增加,nk细胞可能起到抗炎的起始发动作用,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尿中il-2、il-6、tnf浓度增加,说明该汤剂能增加机体及膀胱尿道组织的局部免疫力。 

        灌注液中的激素可以减轻局部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组织水肿,减轻尿线变细及排尿困难[6]。 

        利湿清热组复发率低于抗生素组的原因是局部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而利湿清热制剂主要通过药物对机体产生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力,故疗效持久。 

        利湿清热汤灌注膀胱配合电化学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肯定,创伤小,复发率低,是治疗ⅱ型和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之一[7]。 

参考文献 

[1]葛成栋等.中西医配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18例.中药外治杂志,2006,15(1):11 

[2]程平.经尿道电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体会.中国性学杂志,2004,13(8):12~13 

[3]熊奎志、刘大秀.经尿道电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58例疗效观察.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0):263~264 

[4]王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症状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5,19(3):40- 42 

篇(7)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原理、公式、符号众多,知识点相对比较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自身的理解能力,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也就造成了许多高中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缺乏兴趣,成绩不佳。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归纳分析教学法,对教学中零散而繁琐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其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归纳分析教学法概述

所谓的归纳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并通过相应的分析方法,由个性化的知识入手,引出一般性的知识,使得知识更加系统全面,更富条理性,便于理解和记忆。归纳分析教学法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归纳分析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归纳分析法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合理利用,确保其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1.新知识点的传授方面。归纳分析教学法可以应用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对绝大部分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在高中化学教学初期,也就是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习中,合理运用归纳分析法,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的神奇性和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以运用归纳分析教学法,通过知识问答的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辅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联系和总结,并最终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例如,在对元素周期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开始前,可以运用归纳分析法,对旧知识和新知识进行联系,通过对旧知识的分析,以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向着新知识和新内容自然过渡。在对1-2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分布规律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规律相似的元素进行归纳,集中学习,对于规律相异的元素,进行个别学习,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更加牢固,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旧知识点的复习方面。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归纳分析法,对教学质量进行总结,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教学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有效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辅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小结,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分析、思考和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可以以最短的时间理解和掌握化学教学中的知识。对于教师而言,其教学工作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对于学生而言,在化学学习中要合理运用归纳分析法,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对知识点进行牢固的掌握,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确保归纳教学法作用的充分发挥,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化学平衡课程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生活中和教材中关于化学平衡的实例,将知识点挑选出来,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总结,从而使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化学平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自身的代入感,快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效率,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不会出现即学即忘的情况。

3.单元小结方面。在单元学习完成后,还可以利用归纳分析法对其进行小结,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对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和巩固,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单元小结的作用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树立和堆砌,更是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通过单元小结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对旧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对新知识的学习更加容易。

在对单元进行小结时,归纳分析法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种形式。首先是顺序归纳分析法,指按照教学顺序,对单元中每一个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依次归纳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排列组合,使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明朗,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是分类归纳分析法,指对单元中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分析,按照各自的类别进行分类,对相似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分析,从而构建结构明确的知识框架。在分类归纳时,教师可以对知识框架进行构建,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对知识点进行添加,以填空的方式,对其进行完善。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相似知识点的理解,明确自身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从而系统化地掌握高中化学知识,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而由于知识点的复杂和零散,其学习难度也是很大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归纳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篇(8)

“本章小结”是对一个章节知识点的提炼和总结,表现形式可以是以单纯的文字进行陈述性描述,可以是建立层级知识框架,可以是绘制表格.学生通过“本章小结”可以明确一个章节中的知识点.

2“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本章小结”(尤其是层级知识框架形式的“本章小结”)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3“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理科时,需要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更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这使得学生不得不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本章小结”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点,建立知识点间的联系.这样将能帮助学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做习题练习.

4“本章小结”有助于学生养成进行学结和反思的习惯

学生可以先自行进行“本章小结”,再与教科书上的“本章小结”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和建立的知识结构存在哪些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知识总结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检测,更有助于学生及时进行知识总结和学习反思这一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下面以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本章小结(笔者自行设计,见图1)为例进行说明.

通过该本章小结,学生可以将本章知识进行数次分解:

第一次粗分解:功与功率、机械能、能量三个大知识点.

第二次细分解:功与功率分解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和功率三个小知识点;机械能分解为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三个小知识点;能量分解为转化、转移、耗散三个小知识点.

第三次精细分解:如势能分解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两个细小知识点.

第四次微小分解:如将重力势能分解为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两个微小知识点.

篇(9)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一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都由其决定。如果小结做得好,那么学生掌握知识也会很多,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利用课堂小结强化学生记忆。历史学科需要学生记忆掌握的知识点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生对历史名词、时间、事件等的记忆。比如,在进行《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这一节的教学工作时,教师通过板书使学生对不同远古人类出现的时间地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特点有所了解,之后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这些远古人从最初只会使用现成的树枝树干到学会制造简单的工具,从只会使用天然火到学会人工取火,在这一系列的漫长过程中,劳动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本身。

2.利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重点是指对历史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或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中历史每节课一般有一到两个重点内容,利用课堂小结突出重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完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后,通过课堂小结将变化内容做系统地概括:也就是在那一时期,私有制得到承认,紧接着土地也能像商品一样进行买卖;二是奖励军功和耕织;三是建立县制。这次变法可以说是为封建制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使得经济得到快速地发展,国家很快强大起来了,军队规模增大,各种武器设备更加先进,从而奠定了秦灭六国的物质基础。

二、横向小结

历史教材的内容又是按照某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这一规律由局部到整体编排的。为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分离的知识点,而是一张系统的网,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横向小结的运用,学生不仅仅学到课本上的死知识,更能够灵活利用,从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完初中历史《夏商奴隶制王朝》《奴隶制发展的西周》和《中华文明的勃兴》三课后,教师就要对这段历史做一横向小结;奴隶社会是我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一阶段,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等各方面均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经济方面出现了牛耕,从而生产力迅猛提升,文化方面有甲骨文,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展现了其先进的文化水平。

三、纵向小结

历史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一方面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串成线,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规律,教师就要时常地进行纵向小结。如,在学完初中历史第一册后,教师可指导学生作以下小结:人类历史由低级到高级曲折地发展、前进,人类经历的社会形式从最初的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最后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这本书中主要学习前三种社会形态,其发展顺序为:

1.原始社会:是从大约170万年前一直到约公元前21世纪。

2.奴隶社会:是从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476年,其中夏朝是从约公元前2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16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开始阶段;

商是从大约公元前16世纪一直到公元前11世纪标志着奴隶制发展阶段;

西周是从大约公元前11世纪一直到公元前770年标志着奴隶制强盛阶段;

春秋是从大约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公元前476年标志着奴隶制瓦解阶段;

3.封建社会:是从大约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1840年,其中战国从大约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标志着封建制形成阶段。

秦是从公元前221年一直到公元前206年。

西汉是从公元前202年一直到公元8年是封建制初步发展阶段。

东汉是从公元25年一直到公元220年。

三国:220年到280年。

西晋:265年到316年。

东晋:317年到420年标志着封建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阶段。

篇(1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以下简称《标准(2011)》)指出:“化学元素论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元素,这是和其他自然学科最大的不同之点,也是化学启蒙和化学前沿研究的核心内容。在化学启蒙阶段,化学元素观是应当始终给予关注的核心概念。初中阶段要求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由此可见,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在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化学元素化合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因此,笔者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标准(2011)》中建议的学习情景素材,引导学生从真实的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也在教学中采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含量表等。

二、加强实验教学和直观教学

《标准(2011)》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学,学生有好奇心理,但对化学知识和原理知之甚少,只知道一些生活知识和自然现象,需要通过初三年级一学年的教学走入化学知识的世界中,不断去认识和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和原理。因此初中化学教学的成败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笔者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化学实验的直观性、趣味性引导学生爱好化学、想学化学的心理,尽可能进行展示实物、挂图、模型、列表归纳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事,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对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学Q2、H2、CO2、酸、碱和盐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先让学生观察物质,再指导学生分别探究,并对相类似的物质进行异同对比。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理解和记忆,掌握知识就比较牢固。

三、注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点虽然“多而杂”,而且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但它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存在着某些规律性的联系,教学中必须注重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性质、存在、用途和制备等方面,这些知识中性质是主线,从性质可以判断物质存在的状态,决定制取、鉴别和用途。因此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物质这条线,讲清各种物质的性质,并且有目的、有意识的使学生理解这些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按内在联系考虑问题的习惯。例如教学Q2、H2、CO2等物质时,就着重讲清这些物质的性质,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这些物质该如何制取、怎样收集,如何鉴别和具有什么用途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不断的开阔,以后只要知道物质的性质,就可以分析得出该物质的制法、鉴别和作用。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还要充分注重各章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各物质性质等方面的相似、相反的因素,进行比较、推理、判断和归纳,使前后知识贯通,新旧知识呼应,随着教学的进行,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就联成“网”,而不再是一些孤立的“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比较全面地理解知识,联系起来记住知识、记忆也更为方便,而且知识也变得系统化、条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方法。例如在教学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是用金属单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的,同时金属单质可用镁、铝和铁代替锌,可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进行制取,那么是否还有其他代替物呢?酸是否可以用浓酸呢?这些问题由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局限性,现在可不向学生解释,只有把问题留下等学到酸的性质和金属活动顺序表后,再来向学生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对这些问题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四、重视归纳复习和教学

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在初中教学材料中多而且分散,教学某个知识点时,学生是容易听懂和接受的,但却容易遗忘和难以记住,甚至是相互产生混淆。特别是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主要以课堂上学习为主,课后对所学知识不去归纳小结和进行记忆,这样分散的知识点就更容易遗忘。因此,教学中必须采用必要的措施和方法,使分散的知识点集中、归类和分流化,使学生 方便记忆掌握和产生联想,归纳小结和总结复习是通常采用的复习方法,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当学完某个章节的内容后,对照章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采用列表和图标等形式进行归类、对比小结,学生通过这个小结就可以了解和掌握这章节所讲的知识内容;当学完几个章节或所有章节内容后,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分块串联起来复习,使知识形成网络,这样各知识点就不再孤立和难以记忆了,而是系统化和网络化的,学生记忆起来就更方便了,而且有目的的精选一些题型配套进行综合训练,学生就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上一篇: 派驻纪检组工作总结 下一篇: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