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0 14:48: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计算机辅助审计论文

篇(1)

(二)定期评价根据不定期的非现场审计情况,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外汇管理业务阶段性发展情况,定期对被审计部门执行内控制度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对被审计单位外汇业务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进行绩效评估,对外汇业务内控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开展评估,对审计结果及时有效利用,实现对外汇管理工作定期评价的目标。

(三)提高效率探索外汇局档案管理电子化,开发“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将各类业务凭证影像电子资料存入系统,便于审计部门非现场调阅业务系统查询不到的资料,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进行非现场审计,可将审计工作贯穿全年工作始终,降低审计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实现提高外汇局内部审计工作效率的目标。

二、外汇局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展可提高外汇局日常内控监督效率计算机和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为非现场审计工作在技术上的突破提供了可能,各级外汇局能够定时、甚至实时对本级局内及辖区分支局各类业务操作进行内部审计,增加内部审计检查频度,提高检查的准确性,提升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可提升外汇局内控监督效果与外汇管理业务处理系统实时对接,适应当前各项外汇业务操作电子化的形势,可及时发现各项外汇业务操作潜藏的风险和错误,内部审计手段的改进必将提升监督的效果。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开展可推进外汇局无纸化办公实现对外汇管理业务系统的实时查询后,外汇业务管理各类报表、分析等档案均可通过业务系统调阅,外汇业务系统无法查阅到的资料通过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减少各类纸质业务档案的留存,推进无纸化办公。

三、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做好外汇管理业务调查,采集审计电子数据和信息针对目前外汇局绝大部分业务信息在系统中记录的现状,计算机辅助审计实施前,应对外汇局目前在用的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充分了解可从业务系统中采集的电子数据范围和采集审计信息的途径。审计人员从业务系统采集电子数据和审计信息的方式,可探索实现业务系统与内控风险测评系统的关联,保证审计人员不可修改系统数据,但可查询和监控到所有业务系统业务数据及操作人员的操作痕迹,实现对每项业务的全过程监督,全面掌握业务审批、操作流程及法规执行情况。

(二)调阅业务系统开展非现场审计,记录风险预警线索以目前外汇局使用的“内控风险测评系统”中测评表为基础,将测评项目按“非现场测评指标”和“现场测评指标”分为两个部分。可从业务系统中直接采集或间接获得信息开展检查的项目作为“非现场测评指标”,其他需要进行数据分析或现场调研资料进行检查的项目作为“现场测评指标”。分别制作“非现场测评表”和“现场测评表”。调阅外汇管理业务系统,将通过业务系统中获得的信息筛选、过滤,并对重要数据进行合规性分析,按照测评指标开展非现场审计。同时,记录通过非现场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需要现场审计进一步确认的风险预警线索,填写“非现场测评表”。

(三)依据非现场审计线索调阅业务档案,确定审计问题可考虑建立“外汇局电子档案系统”,管理外汇局在业务系统中无法查询的档案和按规定必须留存纸质资料的档案,实现非现场实时调阅业务档案。依据非现场审计获得的风险预警线索,有针对性地调阅相关业务资料,排除问题或者进一步确定问题,将可以确定的问题填写到“现场测评表”中相应项目。

(四)总结归纳审计问题,提出整改和完善建议归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被审计单位执行制度情况,总结被审计单位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根据非现场调阅业务系统时掌握的情况,对被审计单位可提升和完善的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四、外汇局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面临的难题及建议

(一)内控风险测评指标,建立内控风险测评系统随着外汇管理改革不断推进,各业务部门的风险点、法规依据及风险系数等相关要素均发生变化,特别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资本项目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由于内控风险测评系统未及时维护相关风险指标等要素,将影响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效果,也无法保障审计工作的及时性。建议建立相关规范性文件,要求各业务部门按季度根据业务变化向内审部门提出系统修改意见,备案本专业修改后内控风险测评表信息,包括风险点、法规出处、指标含义、风险系数等,作为内审部门进行系统更新和维护的依据。实现内审与政策调整同部署、同调整,及时修订内控风险测评系统相关信息,保证内控风险测评系统的有效性,使内控监督测评系统作为内部审计电子化手段得到及时、有效发挥。

篇(2)

国内外学者对于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有必要厘清信息系统审计及其相关概念。现代审计的主流是以财务报表审计为代表的对信息的检验,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极其有限,且缺乏对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文献的梳理与评说。同财务审计相比,信息系统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一、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Information System Audit,ISA)是目前常常提到的概念,一般理解为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国际权威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给信息系统审计作了如下定义: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和评估证据,以确定信息系统与相关资源能否适当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提供相关和可靠的信息、有效完成组织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并且存在有效的内部控制,以确保满足业务、运作和控制目标,在发生非期望事件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阻止、检测或更正的过程。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高效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对信息系统合法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和效率性进行审计,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得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出现了一系列相关术语。(1)计算机审计,国内学术界对计算机的叫法多种多样,例如信息系统审计、审计信息化、EDP审计等等;有的文献认为计算机审计包括:对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对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进行检查。根据国内对“计算机审计”一词的使用情况,可以把计算机审计的含义总结如下:计算机审计是与传统审计相对称的概念,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方式,其内容包括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审计。由此可见,计算机审计的内涵和IT审计的内涵相似。(2)电子数据审计,电子数据审计是目前审计实务界使用较多的一个术语,对于电子数据审计,目前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对该术语的使用情况,电子数据审计一般可以理解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预处理以及分析,从而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的过程。”(3)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审计和电子数据审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子数据处理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初级阶段,它是指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及其软件、硬件和运行环境进行测试,并评价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是否准确、真实、安全、可靠、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于电子数据审计和电子数据处理审计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加以区分。(4)持续审计,持续审计(Continuous Audit,CA)是指在相关事件发生的同时,或之后相当短的时间内产生审计结果的一种审计行为。持续审计是同传统期间审计相对应的概念,其本质是审计方法的创新,它强调审计过程的持续性、审计实施的即时性和审计活动的整合性,并且基于例外审计和战略系统审计的理念,要求审计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手段,对审计对象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5)计算机辅助审计,如同CAM(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概念一样,计算机在审计领域中的辅助应用被称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中国国家审计署把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解为:“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审计的工具,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施的审计”。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覆盖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项内容,信息系统审计是计算机审计的组成内容之一。

二、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与审计理论的发展,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和普及期四个时期。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犯罪率急剧上升,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体制仍很不充分。为适应信息系统审计实务发展的要求,美国EDP审计师协会1981年举办了首次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认证考试,1984年的《EDP控制的目标》提出了信息系统的系列控制标准,1987年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准则》(Gener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日本通产省在1982年设立了“计算机安全研究会”,而后发表了《有关计算机安全对策》,1985年发表了《IT审计标准》,提出了“随着信息系统网络化的进展,仅仅是系统内部的审计是不充分的,有必要尽早地引入由具有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与系统没有直接关系的第三方(信息系统审计师)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等进行全面检查……”等观点,并在日本的软件水平考试中增添“系统审计师”考试,培养从事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队伍。上述审计理论与实务表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并走上了正规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进入普及期。1994年, EDPAA正式更名为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ISACA成立后主要致立于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的制定工作。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规范类似于CPA审计准则体系,它由基本准则、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构成,其显着特点就是以COBIT为基本工具,并借以与ITGI的指南相联系,以弥补ISACA规范在审计细节方面关注的不足。截止到2010年12月,ISACA已经了16项基

本准则,41项审计指南和11项作业程序,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活动提供了指引。

三、国内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国内理论界与实务界也开展了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相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于2005年了《计算机审计操作规则》、《审计中间表创建和使用管理规则》和《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规则》等操作规则之后,又于2006年9月了《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则》、《网上审计操作规则》以及《审计数字化应用规则》等信息系统审计的规则。中国审计协会为了规范组织审计机构及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保证审计质量,于2008年根据《内部基本审计准则》的精神制定并颁布了《审计具体准则第28 号――信息系统审计》。尽管28号审计准则的出台受了很多学者的评论,但20号审计准则却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也为我国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在政府或相关机构颁布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信息系统审计开展了研究。对我国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经迫在眉睫,而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将面临审计观念的转变、信息系统审计的专业人才以及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等问题,应加快行业准则与实务指南的制定。可以借鉴ISACA的做法,也采用三个层次体系结构,以基本准则为核心,统领审计指南和作业程序,从而使整个准则体系不断扩展。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和内部管理的全过程。面对审计资料无纸化、审计数据海量化的新挑战,内部审计对业务的监督逐步由现场手工查证的传统方式过渡到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与现场核实结合的新方式,内部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的沟通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计算机辅助审计发展情况简述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审计作业和管理手段,全面、及时、有效地检查和监督经营管理信息,维护资产安全,更经济、有效地履行审计职能的活动过程。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推广有赖于企业内部网络化和计算机软、硬件投入程度的加大。近年来,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税务、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创建完善了财务收支和各种内部管理的网络系统。这些机构的内审部门也基本实现了与内部其他相关部门的网络互联,为实现信息交换网络化开辟了快速通道,为开展网络审计、实现实时监控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这些较大行业和系统积极推动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设,硬件投入和更新较为及时,软件开发也初见成效,使内部审计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计算机辅助审计引起沟通的主要变化 

沟通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是审计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 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等,均给出内部审计活动如何进行沟通的指引。审计沟通的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审计方式对比,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沟通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增加了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近十年来,各种业务电算化建设速度非常迅速,业务处理大集中模式已经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对着繁多的平台模块、各不相同的数据表定义,内部审计师不可能具备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人员所具有的相关系统知识和技能。为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类业务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用途和数据关系,有针对性地使用审计软件创建审计模型、查找审计疑点,内部审计师必须加强与业务主管部门和一线业务人员的日常沟通。 

(二)增加了与审计软件开发人员的沟通环节。传统审计以现场作业为主,审计人员主要面向业务经办的一线业务人员及其管理者,通过审阅、核对、复算、盘点、观察、鉴定、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进行取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对审计软件应用的需求逐步加大,开发适用的审计软件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参与设计审计软件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良好沟通,才能将成熟的审计方法和技巧融入审计软件中,建立适用的查证疑点模型,有效建立业务系统与审计系统之间的关联,提高查找疑点的准确性。 

(三)增加了远程沟通审计业务疑点的机会。受审计资源的限制,传统审计是在本系统内部选取某几个分支机构作为具体抽样对象开展现场审计,内部审计人员主要在审计对象的工作场所内进行查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下,借助审计软件,运行适当的审计模型,可以广泛地发现系统内存在的重大风险以及普遍性问题,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审计软件的运行,可以得到几十条、几百条、甚至上万条需要核实的疑点,除少数存在重大风险的疑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重点核实外,对中等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系统追查业务的具体流向以确定问题所在,其他大部分低风险的疑点可以通过远程沟通方式进行核实:如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询问疑点的情况,移交被审计单位的上级主管协助核实,对风险轻微的可以移交审计对象自查。由于远程沟通并非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审计对象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审计工作而抗拒配合对问题的核实,又或是随便应付了事,因此,远程沟通需要审计人员更多的沟通技巧。 

三、如何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中的有效沟通 

(一)加强与管理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沟通,加深对业务系统的熟悉程度 

在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只有熟悉审计对象业务系统、了解审计客体信息的构造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专用技术,实现应有的监督作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以制度形式,制定与驻地审计对象的日常工作联系制度,要求审计对象定期将业务系统的发展状况、功能扩展、优化更新情况,以及新业务流程等文件报送审计机构。其次,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业务系统发展的新动态,可以根据专业方向定期与业务管理人员联系讨论业务发展的新动态,参加业务主管部门的培训班,保持业务知识的更新。再次,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短期跟班工作等方式加深对系统实际操作的了解,实地向一线业务人员了解具体业务流程,更好地理论联系实践。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与深入研究,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尽快深入了解业务动态及相关系统功能,为有针对性地将审计技巧融入审计软件打好基础。 

(二)加强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实现审计技巧与审计软件开发的有机结合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组成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结合的研发小组,开发合适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首先,需要高级管理层重视,以内部审计章程的形式,要求所有业务系统的开发必须留有审计系统的数据接口,为获取完整的业务数据提供条件。其次,内部审计专家应从审计实务出发,将审计原理和内部审计程序转变为流程图的形式,以便开发人员理解审计作业流程,编译出符合审计规范的软件。再次,内部审计专家应针对本机构业务系统的具体特点,研发各类查证和分析技巧,并与开发人员一同选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常用的审计函数,使软件开发人员开发出简明易懂、符合审计人员工作习惯的软件。 

(三)增强远程沟通的公开性与透明度,顺利获得审计对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在进行远程沟通时,首先要取得沟通对象的信任,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注意将审计目的、测试的范围、疑点核实的反馈方法等具体事项向每个审计对象进行详细说明,并取得审计对象上级管理部门与审计对象机构负责人的配合,以消除双方的误解,提高沟通的层次。其次,必须与审计对象声明审计工作的严肃性,明确核实工作中的审计联系人和提供核实材料的责任人,避免审计对象敷衍了事、避重就轻、无端否认事实等情况。再次,必须要保证远程沟通过程的信息交流通畅,内部审计应公开查证人员名单、联系方式,定期公布审计工作进度,让审计对象理解和自觉配合审计工作,及时提供完整、真实的信息。 

(四)重视内部审计软件应用的培训,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目前,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依然秉承传统的审计技术,只会使用审计对象的管理系统进行简单查询,对审计软件的使用也只是处于查询、编制工作底稿的初级水平,远未达到掌握数据库和灵活使用审计软件进行模型编制、多纬度分析的高级水平。内部审计机构应注重加强对审计软件的培训,使所有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知识与技巧,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了解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一是制定经常性的培训计划,编制从基础级到提高级的各等级培训教材,鼓励员工参与培训,逐步提高应用水平;二是推行应用水平等级考试,将考核成绩纳入内部审计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并结合激励措施引导学习和应用的自觉性;三是要注重对业务查询、模型编制、疑点核实等使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不断提高和加深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篇(4)

一、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信息化是审计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企业管理正由”实物流”价值流向信息流转变,很多企业实现了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电算化正在普及。另外.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大量的经济业务通过网络进行实现了贸易无纸化。这些变化对审计的对象范围.线索以及审计程序造成很大影响.迫使审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

2信息化是加入WTO后审计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加入WTO后,我国的审计行业,尤其是社会审计机构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审计市场竞争的关键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业务范围二是执业成本。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化方面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如AICPA和CtCA在1997年就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电子交易网站的审计.香港会计师公会也推出了“网誉认证”服务。与之相比.我国还有一定差距.如对信息系统的审计还鲜有触及。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实现审计信息化。

3信息化是审计自身发展变革的需要

从审计自身的发展来看,也涌动着变革的动力,主要表现在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中突上。传统手工审计条件下.审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常采用抽样审计方法.而抽样审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审计信息化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因为利用计算机不仅使抽样技术更科学.还能对某些重要项目进行详细审计,这就在大大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审计风险。

二、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审计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仍处于较低层次

审计不实现信息化就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观点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审计界的高度重视。2002年审计署启动了审计信息化项目金审工程的建设。两年多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审计工作急需的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审计文献资料库三大数据库业已建成。可以预计,”金审工程”的建设必将使我国的审计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审计信息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在审计实践中.许多审计人员还是绕过计算机系统.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审计.因而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2审计软件开发取得显著成果但还不够完善

我国的审计软件开发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审计法规检索系统.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银行审计、海关审计等多个行业审计软件得到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审计软件市场不够完善,审计软件的开发模型不像财务软件那样清晰,使得审计软件的开发难度远远大于财务软件众多的软件开发商热衷于通用性高、维护成本低的财务软件.而不轻易涉足审计软件。

3培养了一批审计人才,但整体上利用计算机审计的能力不足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多年准备和逐步发展,我国审计行业已经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审计人员.但总体上还达不到审计信息化的要求。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审计软件的操作技能.但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编写相应的审计程序模块等较高层次的应用方面还很欠缺还离不开计算机专业人员的协助。

三、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构想

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三个层次来逐步推进。首先是要实现计算机辅助审计.其次是构建审计信息系统.第三层次是达到信息系统审计。

1计算机辅助审计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设备和软件来辅助审计工作。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从冗长乏味的计算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那些需要专业判断的部分.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计算机技术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以下工作:(1)数据采集与转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识别不同会计软件的数据格式并将其转化为通用的数据格式。(2)审计抽样。在手工条件下需要人工计算的总体容量.抽样容量及标准估计值等工作均由审计软件自动完成.因而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客观。(3)数据分析与计算。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分析性审计程序.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得到分析结果。(4)项目管理。计算机软件可以辅助审计人员完成编制审计计划.记录审计日志、生成审计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管理审计档案等工作。

2审计信息系统

审计信息系统(AIS)是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将多种审计模块集成到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中构成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对企业的投资决策、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等进行全过程动态审计.也可用于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还可以充当企业经营管理.辅助决策的工具。

审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是审计适应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体现.其主要作用是:(1)将审计模块集成到企业MIS中.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变事后审计为事中或事前审计。(2)对审计对象全过程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变静态审计为动态审计。(3)变监督为服务.审计不再局限于监督.而是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4)AIS与MIS的紧密结合,使审计突破了对单个对象审计的局限,实现由战术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

3.信息系统审计

随着网络经济的出现,人们对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可靠和有效性更加关注。这就要求审计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系统处理的结果,而要延伸到系统本身,即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建立信息系统审计制度,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已是大势所趋。

信息系统审计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一般包括系统开发审计.系统运行审计和系统控制审计。主要作用是(1)评价系统处理流程的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2)验证系统信息的正确性、适当性和数据的完整性。(3)促进企业充分利用系统的各项资源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提高系统的合法性,确保系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几项措施

1提高对审计信息化的认识

要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审计信息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同时也应认识到我国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时间还不长,无论是审计人员还是被审单位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能盲从或过分依赖计算机,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将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审计中来。

2完善计算机审计规范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制度规范还不完善,尤其是多数财务软件在设计时不考虑审计的需求,导致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难以对接这对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加强计算机审计的立法,进一步制定并完善计算机审计的制度规范显得尤为迫切。

3注重应用,在实践中提高

篇(5)

(1)存货盘点观察小组应由熟悉客户营运情况的有经验干部领导。风险愈大,要求的经验愈高。对于较欠经验的助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督导,并鼓励他们将疑点问题告知现场合伙人员或其他领导。(2)如合伙人或领导无法亲临盘点现场,应预留电话,以便助理人员遇到重大问题时联络。审核前预先召开会议,提示重点,可以帮助较欠经验的助理人员注意到写作论文潜在的问题。(3)执行盘点审核时:①抽查的重点应为高价值的项目。②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审核范围,不要事先或太早告知客户前往的地点;如果采用循环盘点的方式,不要轻易让客户熟悉选样的模式。③对于重大或不寻常的盘点差异、客户人员记录核查人员抽查项目、客户人员对查核程序过度关心等现象,审计人员均应提高专业警觉性。④对于好像很久未用的存货项目,或存放的地点或方式不寻常的项目,应保持警惕,弄清是否有受损、过时及过量的存货。⑤盘点时公司及工厂间的存货调拨收发活动,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如不可避免,应做好适当控制。

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企业短期行为为彻底杜绝企业的短期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除了对企业加大审计力度外,还应以法律对企业进行约束。1.重新修订《会计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明确规定如下内容:首先,企业经营者应承担的短期行为方面的法律责任。凡是由企业经营者个人行为因素造成的,无论其对短期行为的界限是否清楚,也无论是否经过会计人员之手,均应追究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凡是直接由会计人员个人行为因素造成的,应追究会计行为主体和企业经营者的相应责任;其次,因企业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失误等而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最后,民事赔偿的主体应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者即企业经营者,而不是企业法人实体,更不是会计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点(一)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CAIS---Computerize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信息处理手段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会计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特点(1)数据存储的磁性化、无纸化。(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在手工会计方式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职能分割、人员的分工形成内部控制体系。(3)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4)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2.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区别(1)数据准确性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和逻辑判断的特点,使得数据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2)数据处理速度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速处理数据的能力,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数据,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及时性。(3)提供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共享性大大增强,能够为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财政税务部门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一)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记录的存储与处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会计凭证的存储与处理。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2)帐薄的存储与处理。总分类帐为文件所代替,明细分类帐采用满页打印式,因而导致两类数据之间的日常核对只能在机内进行。帐薄登录时,通过计算机登帐程序自动执行,使用的是哪一种程序难以判断。(3)报表的编制采用按事先的公式到帐薄文件、其他报表文件中取数计算,数据来源、公式定义、编制结果、打印格式等均采用机内文件的形式。由于磁性介质修改不留痕迹的特点,使审计人员很难相信打印输出的会计报表,正是根据企业单位提供的公式定义文件加以编制的。(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由于会计系统实现了电算化,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的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储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电算化系统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这些内部控制除了有关电子数据处理的制度、规定和人工执行的程序控制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程序控制,审计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对于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三)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因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就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等。(四)审计技术的改变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技术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是很重要的,但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技术。(五)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了,即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六)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变化人们在过去的审计工作中已建立起一整套审计标准,如审计人员标准、审计报告标准等。但由于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的变化,过去的审计标准的某些部分已不再适用,而与电算化系统有关的准则和标准尚未建立,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要完成审计工作,必须修改和完善相应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由上述可见,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要求。学习、研究和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一)努力抓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审计是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设计、试行等所进行的审查和鉴证。系统开发前,审计人员通过参与开发过程实施事前审计,根据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控制点,随时审查系统的开况。审计人员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完成后,对系统开发质量进行的审计为事后审计。事后审计的重点是会计电算化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其目的是弄清系统是否在可控制下运行,能否保证数据处理和输出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审计人员一般可采用符合性测试方法审查已开发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1)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2)合理配置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3)在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正规知识的教育,除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之外,还要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三)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与评价应从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方面的测试与评价进行。程序控制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对本单位自行设计开发的电算化系统,应结合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档资料,审计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否经过严密的审证,仔细研究调查后方可实施。制度控制的责任者是会计软件的使用单位。审查系统工作环境的控制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和健全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是否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操作规程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四)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两种,即审计软件和测试数据。审计软件由审计人员使用的计算程序所组成,处理来源于被审计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审计数据。测试数据技术是用于执行审计程序时将数据输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并将获得的结果同预定的结果相比较。计算机辅助审计不但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还必须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程序、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数据文件以及对计算机硬件本身的可靠程序进行审计。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对未来审计方式的展望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出现的计算机审计整合法,它将传统审计(财务审计)和计算机(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结合为一体。在这个阶段,所有的高级审计人员都受到计算机审计和财务审计的训练,无须交叉咨询。一般审计人员也接受过计算机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基本训练。计算机审计技术小组主要是开发设计审计软件。整个系统的审计报告不再分计算机系统和会计系统两种形式,而是一份综合审计报告。应用这一方式,审计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一计算机审计的方法,体现了审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谭浩强主编、INTERNET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12-216

2、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3、金光华、李刚等著、网络审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138-139

篇(6)

(1)存货盘点观察小组应由熟悉客户营运情况的有经验干部领导。风险愈大,要求的经验愈高。对于较欠经验的助理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督导,并鼓励他们将疑点问题告知现场合伙人员或其他领导。(2)如合伙人或领导无法亲临盘点现场,应预留电话,以便助理人员遇到重大问题时联络。审核前预先召开会议,提示重点,可以帮助较欠经验的助理人员注意到写作论文潜在的问题。(3)执行盘点审核时:①抽查的重点应为高价值的项目。②如果不是每一个地点均列入审核范围,不要事先或太早告知客户前往的地点;如果采用循环盘点的方式,不要轻易让客户熟悉选样的模式。③对于重大或不寻常的盘点差异、客户人员记录核查人员抽查项目、客户人员对查核程序过度关心等现象,审计人员均应提高专业警觉性。④对于好像很久未用的存货项目,或存放的地点或方式不寻常的项目,应保持警惕,弄清是否有受损、过时及过量的存货。⑤盘点时公司及工厂间的存货调拨收发活动,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如不可避免,应做好适当控制。

加大执法力度,杜绝企业短期行为为彻底杜绝企业的短期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除了对企业加大审计力度外,还应以法律对企业进行约束。1.重新修订《会计法》、《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程序明确规定如下内容:首先,企业经营者应承担的短期行为方面的法律责任。凡是由企业经营者个人行为因素造成的,无论其对短期行为的界限是否清楚,也无论是否经过会计人员之手,均应追究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凡是直接由会计人员个人行为因素造成的,应追究会计行为主体和企业经营者的相应责任;其次,因企业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而给投资者、债权人等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导致决策失误等而造成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最后,民事赔偿的主体应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者即企业经营者,而不是企业法人实体,更不是会计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是审计变革的催化剂,它将大大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审计环境要求进行审计变革的进程。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点(一)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CAIS---Computerize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指的是以计算机为主要信息处理手段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相关的信息资料文件和会计规范等基本要素组成,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基本特点(1)数据存储的磁性化、无纸化。(2)内部控制的程序化。在手工会计方式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职能分割、人员的分工形成内部控制体系。(3)数据处理的集中化、自动化。(4)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多面化。2.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区别(1)数据准确性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和逻辑判断的特点,使得数据的准确性有了明显的提高。(2)数据处理速度明显提高。计算机具有高速处理数据的能力,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数据,极大的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增强了系统的及时性。(3)提供信息的系统性、全面性、共享性大大增强,能够为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财政税务部门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一)对审计线索的影响在电算化会计中,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会计记录的存储与处理,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会计凭证的存储与处理。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一经输入机内,便以文件的形式存入机内的数据文件。(2)帐薄的存储与处理。总分类帐为文件所代替,明细分类帐采用满页打印式,因而导致两类数据之间的日常核对只能在机内进行。帐薄登录时,通过计算机登帐程序自动执行,使用的是哪一种程序难以判断。(3)报表的编制采用按事先的公式到帐薄文件、其他报表文件中取数计算,数据来源、公式定义、编制结果、打印格式等均采用机内文件的形式。由于磁性介质修改不留痕迹的特点,使审计人员很难相信打印输出的会计报表,正是根据企业单位提供的公式定义文件加以编制的。(二)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改变由于会计系统实现了电算化,手工会计系统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不能有效的降低电算化会计系统特有的风险。为了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系统处理与存储的会计信息准确完整,必须考虑电算化系统的特点,针对其固有的风险,建立新的内部控制。这些内部控制除了有关电子数据处理的制度、规定和人工执行的程序控制外,内部控制的程序化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对程序控制,审计员要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计。对于电算化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弱点,审计人员要能评估其影响,并向被审单位提出改进的建议。(三)对审计内容的影响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固有的风险决定了审计的内容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对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这是在传统的手工审计中所没有的。因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就应当包括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会计软件的程序、数据文件以及内部控制的审计等。(四)审计技术的改变在手工会计处理的条件下,审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所有审查工作都是由人工完成的。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的特点决定了审计的内容和技术的改变。虽然人工的各种审查技术仍是很重要的,但计算机辅助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审计技术。(五)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由于审计线索内部控制、内容和审计技术的改变,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了,即审计人员不仅要有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知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和电算化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六)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变化人们在过去的审计工作中已建立起一整套审计标准,如审计人员标准、审计报告标准等。但由于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的变化,过去的审计标准的某些部分已不再适用,而与电算化系统有关的准则和标准尚未建立,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要完成审计工作,必须修改和完善相应的审计准则和标准。由上述可见,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要求。学习、研究和开展计算机审计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三、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一)努力抓好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工作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审计是审计人员对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设计、试行等所进行的审查和鉴证。系统开发前,审计人员通过参与开发过程实施事前审计,根据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控制点,随时审查系统的开况。审计人员在电算化会计系统开发完成后,对系统开发质量进行的审计为事后审计。事后审计的重点是会计电算化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其目的是弄清系统是否在可控制下运行,能否保证数据处理和输出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审计人员一般可采用符合性测试方法审查已开发的电算化会计系统。(二)积极培养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审计人员(1)加强广大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培训,逐步扩展和更新现有的计算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以达到能够对数据库等电算化会计处理系统进行操作来获取审计证据的目的;(2)合理配置审计小组人员,充分考虑审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紧密配合,合理分工,相互沟通;(3)在高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中重视计算机正规知识的教育,除开设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之外,还要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相关课程,使高校成为培养计算机审计后备人才的摇篮。(三)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与评价应从程序控制和制度控制两方面的测试与评价进行。程序控制的责任者是软件开发部门。对本单位自行设计开发的电算化系统,应结合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档资料,审计系统的开发计划是否经过严密的审证,仔细研究调查后方可实施。制度控制的责任者是会计软件的使用单位。审查系统工作环境的控制是否完善,是否建立和健全机器设备使用控制制度,是否制定和执行科学的操作规程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四)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有两种,即审计软件和测试数据。审计软件由审计人员使用的计算程序所组成,处理来源于被审计单位会计制度的重要审计数据。测试数据技术是用于执行审计程序时将数据输入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并将获得的结果同预定的结果相比较。计算机辅助审计不但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审查,还必须对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的程序、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数据文件以及对计算机硬件本身的可靠程序进行审计。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理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准确性。四、对未来审计方式的展望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出现的计算机审计整合法,它将传统审计(财务审计)和计算机(电子数据处理)审计结合为一体。在这个阶段,所有的高级审计人员都受到计算机审计和财务审计的训练,无须交叉咨询。一般审计人员也接受过计算机审计和财务审计的基本训练。计算机审计技术小组主要是开发设计审计软件。整个系统的审计报告不再分计算机系统和会计系统两种形式,而是一份综合审计报告。应用这一方式,审计的效率将大大提高。这一计算机审计的方法,体现了审计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谭浩强主编、INTERNET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12-216

2、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3、金光华、李刚等著、网络审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138-139

篇(7)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加以回顾。陈伟等(2007)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GAATs)进行了总结性回顾,探讨了GAATs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分析了GAATs的两类技术,即面向系统的七种GAATs,和面向数据的五种GAATs,并对GAATs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计算机审计研究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其五个发展阶段,并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与制约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进行了回顾,认为目前计算机审计研究正处于一种平台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务的突破。刘国瑶(2011)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研究,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简短评述。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问题是研究所选取的文献范围比较狭窄,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文献”比较模糊,没有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这些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3年~2011年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1”,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计算机审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素,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分类合并,最终根据182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把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计算机审计发展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准则问题,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与方法,案例应用研究,风险问题探讨,发展问题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其他等十个方面。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须从计算机审计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统计显示,近10年来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张金城(1995)认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应由理论基础(哲学,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五大学科理论),基本理论(涵义,内容,意义等),实务理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组成。唐飞兵(2007)借鉴传统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计算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即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的本质和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并以审计假设为前提,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周剑(2001)从“审计学”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独特的审计职能、对象、方法、标准和证据等问题,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唐志豪(2007)借鉴蔡春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六要素模型(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和控制)。谢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并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王振武、张子瑾(2011)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认为该框架应由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并特别指出,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应是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

(二)准则、规范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准则为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对准则的研究也分为计算机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计算机审计准则,张德山等(1991)初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规范问题。张金城(1997)首先探讨了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监控性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刘中华(1998)根据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3条和第9条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讨论一般也是借鉴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展开讨论。陈婉玲等(2006)对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借鉴了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体系,内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一些建议。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准则体系中标准、指南和程序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及标准与指南之间的交叉关系。李汉文等(2010)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在介绍国内外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供给的非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整合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资源,以便推进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进程。刘杰等(2011)探讨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路径依赖的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现有路径依赖的途径。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 对全部182篇文献进行翻阅,手工收集整理论文所涉及的课题研究,发现共有20个课题,其中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课题13项(4项是国家级),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难度非同一般。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大致分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前者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要高。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杨小虎等(2000)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万建国等(2000)分析了计算机审计软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孙兴国等(2000)讨论了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张进等(2004)分析了数据清理在电子数据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阐述数据清理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电子数据采集中常见问题的数据清理方法,并指出了电子数据采集中数据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审计的多Agent系统体系架构,分析了该结构中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系统中移动审计Agent和移动Agent服务器设计实现。汪加才等(2006)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数据挖掘服务的计算机审计框架模型。何玉洁等(2006)讨论了SQL 查询和OLAP 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胜等(2006)分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流程,指出审计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后数据的清洗、集成、转换是与审计数据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在对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可实现的技术。黄永平(2006)探讨了孤立点分析方法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叶焕倬等(2010)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数据采集技术。关于模型构建方面,黄作明等(2000)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方向。来明敏等(2004)探讨了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即绕过,穿过,利用,在线实时(网络)计算机审计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综合分析现有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系统模型应该具有的特点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审计系统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调研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同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较深入阐述。陈大峰等(2009)根据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的特点,构建了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模型。唐志豪等(2010)从目标、内容和流程三个维度建立起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模型。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与方法 对于计算机审计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杜越强(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中的四大内容,即对信息系统输入的审计,对数据库的审计,对网络系统的审计,对信息系统输出的审计。张福蕊(2004)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硬件,控制事项,处理事项,数据,安全事项)。吴沁红(2008)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管理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构造了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与审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于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李光凤(2001)讨论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七种审计方法,包括检测数据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比较法,受控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追踪法。杨莉(2002)探讨了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方法(加强联网建设,改变审计方式,采用矩阵审计模式等)。罗莉、张亚连(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法下(应用软件外包法,资源外包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应用研究 对案例应用研究探讨的多数文献主要是审计署各特派办的人员所发。大量的文献集中在《中国审计》刊物上,这与我国1998年筹划,2002年10月底正式展开的金审工程有关,作为金审工程的主力推动者,审计署特派办人员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撰文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案例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业务两个方面。对具体公司进行计算机审计探讨的有,刘世新等(2002)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的相关问题。邝作等(2002)对银行业,刘欢(2002)对行政事业单位,蔡峰(2003)对海关等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欧洁等(2004)探讨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技术。张德勇(2006)利用业务跟踪法对某航空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并成功发现了该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结算系统中存在非法的销售暗扣处理模块。石勇等(2010)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关于业务方面,张蓉(2002)对金融,郭海鹏(2003)对再贴现业务,李向前等(2003)对税收,全宝(2003)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李娟(2004)对水利建设资金,谭继舜(2004)对商业银行电子系统,史达等(2005)对电子政务,袁章军(2005)对失业保险金发放 ,周廉东等(2011)对城市供水等进行了计算机审计案例分析。张鹏等(2006)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吕成戍等(2007)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

四、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审计的成因、防范与控制 马万民(1999)针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五种风险(系统风险,错误的连续性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蒋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几种风险(审计软件、人员操作、财务数据、管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内部控制审计等)。黄作明(2003)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并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冯淑霞(2006)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监管及信息系统审计视角,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二)风险量化问题 黄冰等(2007)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万军(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安全定量评分体系的审计决策模型,这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在审计时采取何种审计策略提供了参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CIA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并探讨了CIA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三)风险理论 胡晓明(2007)探讨了风险导向的信息系统审计,并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审计各项规则,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积极培养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等四点关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思路。刘国城、王会金(2011)在研究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风险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为视角,借鉴国外BS7799标准、COBIT模型、通用准则CC、ITIL标准,初步构建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计算机审计发展研究

(一)发展问题 张金城(2000)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发展为以通过计算机审计为主,由查账型软件向分析型和专家系统方向发展,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并存等21世纪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于向辉等(2004)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落后的法规建设滞后,软件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规建设,发展审计专业软件公司,培养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发展策略。胡晓明(2005)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空白,审计技术落后,制度不完备,审计人才奇缺等现状,探讨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改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评审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于准则,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五大发展战略。

(二)人才培养探讨 傅元略(1998)探讨了审计人员如何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议了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史振生(2002)介绍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需求情况,考试内容和应试对策。彭建平(2005)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进行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如何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等。赵辉(2006)探讨了审计部门的计算机人才状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若干建议。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应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实验室,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建议。

(三)其他方面 高浩玮(2002)针对审计过程各阶段质量质量控制的要点,指出了计算机审计下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张倩(2005)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师和审计构架等问题。陈峰(2006)对计算机审计方式下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档结构,要素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篇(8)

三、积极稳妥地探索 网络 远程审计和 计算 机审计

1.善用互联网优势,提高内审工作效率。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高速公路经营 企业 经济 业务量也不断扩大,每年一次的现场审计监督手段已无法适应其 发展 要求。如今,计算机己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劳资财会和工程建设等各个领域,加之企业局域网的建立和完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与下属公司、物资供应商、 金融 机构、税务部门等外部组织的联系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进行,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伸入“网络”空间。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工作如果没有 现代 化的科技手段,就无法适应多变的形势。企业根据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对内部审计的科技投资力度,使内审工作摆脱手工操作早et进入信息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从而尽可能减少、避免资产的闲置、浪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积累经验,积极攻关,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新方法、新技术。lw881.com

远程审计是利用审计数据接口技术,通过互联网获得被审单位的原始数据,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运用审计软件分析判断,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或在网上公布审计报告的审计方式。计算机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电算化 会计 信息系统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edp)进行审计,即将计算机系统作为审计的对象。②计算机辅助审计,即利用计算机作为审计的辅助工具。

目前,能够适用高速公路企业的审计软件系统几乎没有,大多数企业均不具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数据接口。如何对那些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计算机会计管理系统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监督,推动 交通 内审信息化建设,笔者建议,吸收全行业既有计算机基础理论水平、应用能力又有内审实践经验的人员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实践与理论研讨活动,对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进行攻关, 总结 和推广计算机审计的专家经验等,势在必行。

四、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实现内审部门多种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篇(9)

三、年度内撰写5篇以上有价值的审计信息、论文;

四、项目审计严格落实《质量控制办法》。做到:操作规范、定性准确、处理恰当、资料完整。争创2—3个精品审计项目;

五、主动参加政治、业务学习活动,积极开展业务交流,认真完成四次授课任务;

六、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积极开展应用研究,积极参加竞赛活动;

七、科室内部注重协调,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八、严格遵守机关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局机关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九、加强廉政建设。自觉做到严以律己、廉洁从审。年度内无违纪违法事件发生;

篇(10)

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但在写作目的,选题等方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

〖BT1〗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探讨会计,财务管理前沿理论问题;

2.运用所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并

解决财务,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业务素质.

〖BT1〗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论文选题应尽量理论结合实际,达到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会计实践中的问题;

2.应注意选题的创新性,题目应尽量避免与往届重复;

3.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应适当,避免过于简单,达不到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工作量;

也尽量避免难度过大,影响完成质量;更应避免选题面过宽,过大,无法纵深探讨.

以下论文写作方向和题目,可供大家在选题时参考:

1.标准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目标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3.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4.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

5.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

6.企业责任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7.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9.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问题的实证研究

10.激励股票期权理论及应用研究

1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

12.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3.企业重组的会计问题研究

14.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信息质量管理

15.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分析与财务决策

16.企业财务控制机制研究

17.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

18.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研究

19.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资本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

21.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

22.激励和约束机制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23.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4.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在企业中的应用

25.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

26.企业财务网络化管理研究

27.企业成本核算系统设计

28.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设计

29.会计会计报表系统设计

30.计算机会计学中总账的设计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32.独立审计质量控制

33.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管理

34.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5.独立审计风险的实证分析

36.审计风险及防范的实证研究

37.网络经济条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

38.电子商务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39.人力资源会计研究

40.环境会计理论研究

41.债转股问题及对策研究

42.风险投资问题研究

43.商业银行贷款资产管理

44.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

45.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研究

46.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探讨

47.企业对外投资财务控制研究

上一篇: 党代会发言稿 下一篇: 学校禁毒工作方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