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实训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3: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画图实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画图实训总结

篇(1)

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有些人办事急躁,不潜心工作,凡事跟钱挂钩,碰到一点问题就畏难退却,欠缺的恰是大国工匠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一词成为全国各地行业当中最时髦的流行语。而大国工匠身上那种执著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并非一时半刻就能具备,也不可能在就读职校的极短几年里就可以形成,但职校生在校求学时间养成基本的职业素养则是必需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才有可能在进入行业后形成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在二十几年教学实践中略有几点感悟,在此总结供大家参考并指正。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指个人在执行某项工作时应拥有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的总和。它既包括个人在品格、学问、才华和体格等方面的先天的素质,又包括后天通过磨炼而习得的技能与素养,是两者相互影响的综合效果。它包括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部分,而平时我们所讲的职业素养重点是指隐性职业素养,即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的总体表现。

二、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1.职场用人准则企业在用人方面的原则:“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此处的“德”即要求员工有良好的品德,这就是职业素养;而不录用“不会做、不屑做小事的人与不服从团队利益的人”。而现在的中职学生现状甚是堪忧:他们作为零零后,在家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即使自身再苦再没钱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子女提出的条件。故大多职校学生就业憧憬过高,只看重薪水和待遇;劳动中拈轻怕重,缺少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个人利益至上,不肯受企业制度的束缚;眼高手低、频繁调换岗位等等,以至于很长时间都难以融入新的工作岗位,极难得到领导认可,更谈不上被上司赏识和重用,只能混天度日。所以,必须让他们明白——唯有具备优良的敬业精神,方能在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产品才有高质量,工作才有高成就。2.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按照“素质冰山”理论,显性职业素养在职业素养构成中仅占1/8,职业素养中却包含了7/8部分隐性职业素养。从个人成功与职业素养的关系看:隐性素养外在行为显性素养能力提升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发展潜力成功。因此只有拥有了较高的隐性职业素养,才可能自发自动地显示出良好的显性素养,才可能有更多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直至取得成功。这是因为,个人的工作价值由个人能力和职业素养水平两个因素决定,而绝大多数人只注重个人能力高低,而忽视职业素养水平养成和提高,故他们在工作中只发挥了10%~30%的才能。如果得到足够的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就能施展其才能的50%~80%。个人的才能和专业常识固然重要,然则,要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能力提升和个人发展,甚至获得功成名就,最要紧的并不是他的才能与专业常识,更在于其所拥有的职业素养水平如何。

三、在机械课堂中如何进行职业素养的渗透教育

职业素养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职业指导、日常管理等多种途径获得,纵贯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并非是开一、二门职业素养课就能解决那么简单。故在教育中要重视、强化专业教学,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更要注重职业素养的教育,确保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做好迈向大国工匠的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工匠。1.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敬业意识教育课程教学作为教学的主阵地,不仅要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跟学生职业素养密切相关的内容,寻找合理的切入点,适时对他们进行执著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的培育,使单纯、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养成的舞台。如:机械制图是机械制造业中的共同语言,小到字体的书写、图线的画法都有其严格的国家标准规定,在画图实践中都必须要严格遵守。而学生中会有这样想法——现在可以用CAD、CAXA等软件画图,机械制图手工画图就不用学了。殊不知:机械制图课程的手工绘图过程不仅可以加强对已学过的国标知识的掌握,而这种几乎苛刻的“挑剔”行为更能培育他们耐心细致、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更有利于对他们践行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另外,它还能为CAD、CAXA等软件画图提供画图基础,提高画图的正确性和速度。又如:对于钳工实操课,也有学生认为如今已有数控机床、数控铣床等先进的设备来加工产品,钳工实操又脏又累、加工效率低、产品精度不高,故根本没必要再开设此类课程。而笔者认为开设钳工实操课完全有必要:一是在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尤其有关立体线面切割问题的解决,进而有利于其读图能力的培养;二是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持、坚守的那种敬业精神;三是更何况诸如航天技术等高尖科技中的重要零件也需要工匠大师手工完成,根本无法用机器替代。实践证明,能严格遵守国标、一丝不苟地手工画图的学生以及钳工实训中肯吃苦的学生往往也是数车、数铣实训中的佼佼者。同时,为提高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效果,在活动课教学中可聘请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充足的专家做专题培训,以提高学生有关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也可邀请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回校,讲述其成长历程、成功的经验,他们的事迹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可特邀企业的技能巨匠来校作报告,详尽讲授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对工作的热爱与忠诚。2.以实训为突破口,保障职业素养的培育实训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参加操作实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逐渐将知识内化成动手能力及职业素养的教学。职校生通过参加实训操作,不仅能训练和提高职业技能,而且技能训练的各项规范要求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工匠精神的精髓。(1)严格执行企业标准,规范实训设施配置。如果无企业元素的引进,无职场背景的渗透,无持久耳濡目染的熏陶,仅靠教室内的理论教学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乏味和低效的。学校严格根据国家技能评定的标准来购买实训设施,以此来提升硬件设施的配备。对数控、数铣等实训设备布局、配备等严格按企业规范要求布置;张贴各工种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安全标志;在实训工场里合适的地方开辟宣传窗,介绍在机械行业中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技能巨匠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企业规范的同时领会工匠精神。(2)全面推行7S管理,落实制度保障。学生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工人,然后才是高素质的好员工,最后才有可能成为大国工匠。故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必须从日常行为规范开始,全面推行7S管理,其7S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7S管理的理念认为人和环境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唯有爱干净的学生,才会爱考究,而不是到处“凑合”,否则“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更就无从谈起了。7S管理所强调的是“人的品质”,只有学生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才会做什么事都高标准、严要求,直至在他们头脑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追求——看重细节、寻求完美、精益求精。学校从各方面履行7S管理,与企业管理衔接,模仿企业的实训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的实训过程中就做到:实训结束后必须搞好机床卫生,按规定放置好实习工具和卫生工具等。通过7S管理塑造学生的形象,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做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慢慢感受企业规范并实现自身行为的转化,培育其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养成极高的职业素养,最后提升他们自身的社会竞争力。(3)严格执行制度,强化实训规范。唯有在实践操作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践行,才会使学生养成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此,学校特制定了《实训工场7S管理制度》《数控实训中心机床维护和保养责任分布图》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若只有制度却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度,则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成为摆设,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有害而无利。故平时由实训处、教务处成员和教研组长组成考核小组,每周以抽查的形式对钳工、数控、数铣等实训工场进行突击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督促其整改,检查结果与期末考核挂钩,从制度上保障教师严格执行制度。另外,教师更要注重自身言传身教的作用,无论是课前准备还是在实际操作中时刻都能表现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确保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人人都积极主动投入,严格依据相关操作规程进行实训,保证他们顺利通过实践考核的环节,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团队精神。3.以顶岗实习为转折点,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非常好的途径,尤其是学生下厂实习前的顶岗实习,更能加强对职业素养的烙印,使学生提前具备职业人的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适应企业的要求。(1)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注重职业素养渗透。学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把职业素养注入其中,让学生一踏入企业工作就能上手规范操作,基本具备合格工匠应有的素质。例如:学校在与海亮集团合作的过程中,专门邀请海亮集团的知名工程师来学校介绍企业文化、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的管理模式,将企业文化引入课堂,以方便学生联系实际,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注重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另一方面派学校教师深入海亮集团进行理论培训,以传道授业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海亮集团的员工。这样,通过相互交流、渗透来传播职业素养。(2)创设“四阶梯式”环节,加强职业素养的内化。在机械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需改传统的“三阶梯式”实训教学模式,增设“四阶梯式”——在校企联办实训车间的顶岗教学实训环节。这样,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训,既节省了实训成本,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另外,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师傅的教导,学生每天按规定的反复操练,甚至与企业巨匠零距离的接触,都不自觉地规范着学生职业习惯,促进其职业素养内化,如此可以实现向高素养飞跃的可能性,并进一步深化“新型现代学徒制”教学的内涵。总之,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校要全方位、多渠道展开,要高标准、严要求,抓住一切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机会培养其职业素养,逐步渗透大国工匠身上那种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等职业素养,做好迈向大国工匠的第一步——做一名合格的工匠。学生如若能长期发扬执著专注、精益求精的精神,必能铸就为一代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卫伟.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0).

[2]王在勤.技工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

篇(2)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项目活动教学法的引用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此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笔者一直担任机械制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基本上是以讲、练为主,在每一学年后期留有一至两周的时间进行零件图的测绘,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总结下来有利有弊,利的是对于基础部分来说,讲、练为主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掌握机械制图的绘制与识读基础。但在图样的表达上,讲、练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接受程度上也有不同,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很简单不想听,基础差的学生又有些听不懂不想学,而到后面的零件图及装配图上更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去年开始在讲完基础部分后,逐步引进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现将自己开展的一次“项目教学活动”过程简单的汇报如下:

螺纹的测绘:项目教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活动的开始、活动的展开、活动的结束。每一阶段的活动都要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制定。

第一阶段:活动的开始

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学生在讲述他们的经验和表达他们对已知概念理解的同时,对此项目的兴趣不断增加,并能在老师的帮助下,逐步设计自己的活动,老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中要调查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阶段上先提出要求:4-5人一组;把螺纹给学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如螺纹的作用、用途、常见螺纹的分类等,并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观看一组螺纹图形;启发他们从哪里入手来做这个项目。

第二阶段:活动的展开

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地工作。例如:安排他们与项目的有关人员、专家等谈话(实地考察);老师提供资源(利用多媒体及相关的录像、相片、故事和音乐等)以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老师为学生进行调查提供各种建议。在此阶段老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对各自的工作进行讨论并相互提供建议和帮助。

在这一阶段,由学生自己搜集一些不同种类的螺纹,并自己给这些螺纹分类,做一份档案,并且尝试着自己来测量螺纹的尺寸并画图,在这个过程中,各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检查所画图形的正确性。

第三阶段:活动的结束

由老师安排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自己开展活动的全部成果,让学生表达自己学会了什么,并分享他人成果的快乐。同时激发学生新的兴趣,转向新的项目活动或对该项目活动的后续发展。

结束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总结汇报,每组同学把自己组内的成果向大家展示并介绍自己是怎样完成的,查找了哪些资料,画了哪些图形,由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检查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因都是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所以同学们的参与性也是百分百的,而且讨论非常热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我体会到:

1.项目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部分,项目教学不可能替代全部的正规教学。因为传统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的目的在于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

篇(3)

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技能,电子技能课不仅是培养学生动作技能的基石,它还是丰富学生智力技能的土壤。电子技能课程的学习,要经常装配、检测和调试电路,而读图是做好这些的前提条件。其整个学习过程融入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读图能力是各种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借助电路图可以更好的掌握元器件的连接情况,进一步理解电路的原理。

职业教育的核民和优势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举力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制度改革与创新,是培养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平台,对推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电子技能大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一、记住元器件符号,为读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路图由开关、电源、电子元器件符号和表示它们之间电气连接关系的导线组成。电源有交流和直流之分,元器件有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块等等,种类繁多,型号各异。比如电容分为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在电路图中用“+”表示有极性电容的正极。各元器件的参数也不同,电阻有阻值大小、功率等因素不同,所以电路中各个元器件所起的作用不同。在电子技能教学中,结合实物和符号让学生认识,同时注意标称值,弄清楚参数,反复训练。

二、练习画电路图,为读图迈出重要的一步

记住了各元器件的符号,还要能灵活运用,并且要清楚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情况。

1、让学生抄画电路图,教学中要求学生每次上课都带上练习本,把本次课要学习的电路图抄画下来,并仔细检查,注意质量。刚开始一些学生不能接受,认为这是没必要的,通过实践发现,这样为后面的装配和调试电路带来了方便,因为自己对元器件及连接情况都很清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都能自觉画图。

2、让学生设计电路图,在教学中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练习设计简单的电路图。通过练习画电路图,学生熟悉了元器件的符号,既练习了读图,又为读图能力的提高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三、在技能实训过程中巩固读图

技能实训是电子技能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然也要根据原理图和装配图进行。在电子技能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常看图、用图、画图,积极从图中查找教学中所述的重点知识,增加学生对电路图的理解,久而久之,形成学生看图的良好习惯,并有着较强的读图能力,也为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夯实了基础。

四、以电子技能大赛为航标,推进一体化教学

技能大赛比拼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更是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通过总结技能大赛的经验和不足,改革技能训练的内容、方式、方法,使其与企业实际接轨,更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教学的改革,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教学。

五、以电子技能大赛为舞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课程教授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参加电子技能大赛,是学生对学习结果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的历练,会使参赛选手终身受益。以电子技能大赛为契机,组织不同的学习组织和团队,让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团结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以电子技能大赛为抓手,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条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我们以学生技能大赛为契机,千方百计充分挖掘各方面资源,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改善实训条件,为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基地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岗位实践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为专业技术课程开展实际项目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实际项目案例。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建设、科研开发、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向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化教学体会[J].职教通讯教材教法,2009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206-02

1 课题分析

1.1 课题的地位及其作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坚固耐用、使用维护方便,广泛用作各种生产机械的动力机。但如果使用不当,轻则不能发挥其功能,重则会影响整个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定子绕组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动机产生旋转磁场、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也是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目前损坏的电动机中,80%左右要维修绕组。所以掌握定子绕组的基本结构、嵌线方法及展开图的绘制,了解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而本课题是电工类专业模块教材《电动机》第一单元课题三《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嵌线》的技能训练。该课题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技能训练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学习,应能熟练地进行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材后续多个课题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因此,该课题既是前面教学内容的延续,又是学习后续课题的重要基础。

1.2 课题的分析与处理

本课题的内容编排顺序是先给出定子绕组展开图,列出所用电工工具、仪表及器材,介绍此课题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然后列出嵌线的操作步骤及工艺要求。这样分开叙述灵活性较强,但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能将教材内容截然分开,要努力做到分中有合,既要加强教材的系统性,又要使教学内容不呆板。

鉴于本课题与前后知识及技能训练之间的紧密联系,若单纯讲授定子绕组展开图及嵌线要求后便让学生进行操作,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针对该课题的特点和它与前面所学课题的共同之处,根据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我采用“分层引导、逐步逼近”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要求学生复述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教师一步一步地提出设想(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1)定子绕组为何要重绕。(2)如何选择绕线模。(3)如何确定定子绕组的节距。(4)怎样绕线和实现正确的定子绕组重绕工艺(包括嵌线、整形、端部接线、检测和试验)。(5)能否修复原来的问题绕组(为下一课题《定子绕组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打下基础)。通过前后知识的对比联系,分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与专业理论课内容结合,使学生由故学新,易学易懂。同时,要一步一步地分析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并适时地提出新的设想,使学生逐步掌握教学内容。这样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培养了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拟安排24课时,其中授课时数为6课时,绕线和嵌线的巡回指导时数为16课时,评分及小结时数为2课时。

1.3 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确定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层定子绕组。

(2)能力目标: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选择绕线模和定子绕组重绕的操作能力。

(3)思想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脑、慎密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认真学知识、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技术工人的思想品质。

1.4 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

本课题的重点是定子绕组的相关知识和定子绕组重绕工艺。在该课题中,三相定子绕组的排列、绕线模的选择、线圈的绕制及定子绕组重绕工艺(包括嵌线、整形、端部接线、检测和试验)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另外,下一个课题均是在此课题上的延续。因此,弄清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嵌线,不仅能为学习下一个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打好基础,而且可使学生对于前后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有助于把下一个课题化难为易。

本课题的教学难点是:(1)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的绘制;(2)定子绕组的嵌线工艺。因为在弄清工作原理后进入到实际的操作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定子绕组展开图,方能照图嵌线和连线。而且,定子绕组的重绕有较高的质量要求。对于这两点,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能掌握好,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掌握重绕工艺和理解定子绕组的排列原则。因此,该课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阶段。

2 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

(1)根据本课题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用两个人为一个训练组进行绕线和嵌线操作训练,而绕组端部接线、检测、试车操作则各自独立完成的教学形式。

(2)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嵌线时采用“自读设问讨论讲解小结”四环节的教学法。自读就是先安排学生预习要学习的课本内容,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的认知和了解;设问就是老师提出要学习的问题;讨论讲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问题进行讨论,然后老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要学习的内容,启发学生逐层抓住教学重点,小结就是老师进行课题总结。

(3)安排实训任务时,采用“明确内容计算画图示范操作训练巡回指导”的程序,强调实践性,突破教学难点。明确内容就是老师向学生说明实训任务;计算就是由学生根据任务内容计算出相关技术参数;画图就是由学生画出定子绕组展开图等实训用图;示范就是老师给学生训练前的操作示范;操作训练就是由学生进行定子绕组重绕等操作技能训练;巡回指导就是老师在学生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和不当操作进行讲解和示范,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

(4)教师示范操作,让学生理解定子绕组展开图和定子绕组重绕工艺的要求,从而实现学生能独立画出定子绕组展开图和理解定子绕组重绕工艺的教学要求。

(5)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教学程序

3.1 新课导入

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观看局部烧坏的定子绕组、严重烧坏的定子绕组和好的定子绕组。授课时,先提问:局部烧坏的定子绕组如何处理?严重烧坏的定子绕组如何处理?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讨论,得出已严重烧坏的定子绕组无法将其修复的结论,从而导入新课,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及其嵌线。并向学生提出“如何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3.2 新课讲授

(1)鼓励学生上台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局部烧坏的定子绕组如何处理?严重烧坏的定子绕组如何处理?然后给出正确的方案。

(2)画出定子绕组展开图,并进行讲解,指出这就是今天学习的课题。教师重点讲解: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概念。②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展开图的绘制。③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步骤及其工艺要求。

(3)导入下一个课题,在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嵌线训练时容易出现绕组接地故障和绕组相间短路等故障,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巧妙地引入下一课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3.3 实训指导

(1)布置实习任务,明确实习要求。①选择合适的线模;②绕制线圈;③拆剪槽绝缘和层间绝缘;④定子绕组嵌线;⑤绕组端部整形;⑥绕组端部接线;⑦嵌线质量检验;⑧通电试运转。

(2)做好操作示范。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入门指导最重要的是示范演示操作,这是技能形成的第一隘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演示到位是提高实习质量、使学生形成正确技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示范可分为训练前示范、训练中示范和训练后示范三个方面。训练前示范就是学生在训练开始前,老师给学生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几步或全部操作进行操作示范,使学生对操作有个基本的感知和了解,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训练中示范就是老师在整个训练过程巡回指导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和不当操作进行纠正性的操作示范,这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训练后示范就是课题训练结束,老师进行课题总结时,对难点和重点再进行的操作示范,目的是加强学生的理解,进一步规范全班学生的操作。老师做示范时,要注意几点:一是动作要慢,让学生看清楚,二是动作要准确,三是动作要连贯,四是示范前要准备充分。通过示范使学生充分看清、看懂并领会操作要领。

(3)巡回指导。老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在巡回指导中解决不同学生的问题,这是技能训练过程中最关键的教学活动。老师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要勤走、勤看、勤说、勤示范。勤走就是经常走到学生的每个工位去、勤看就是要多看学生的操作、勤说就是发现问题要及时讲解和纠正、勤示范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学生有操作不当时要及时给学生做示范,纠正错误。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三类。一类是共性问题,也就是大多数同学都出现了的问题,对于共性问题,则可全部同学暂时停止训练,老师向全班同学讲解和示范,让同学们听懂、看懂,掌握操作要领和技巧,能及时纠正错误和不正当操作。二类是少数问题,即少数几个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可把他们几个集中到一个工位处进行指导示范,及时纠正错误和不当操作。三类是个性问题,老师可当场给这个学生讲解和示范,使其纠正错误和不当操作。

4 课题总结

每个课题的最后一项教学活动就是课题总结,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善始善终,而且始有序终有果。实训课教学也是如此,因而,结束指导是实习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更进一步地说这是对实习教学劳动成果的评判。其主要任务是检查实习目标的落实情况,分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课题总结分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总结,二是操作技能的总结。理论知识总结就是把这一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疏理一遍,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的讲解,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操作技能总结时,老师重点要对训练过程中的错误和不当操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使学生进一步规范操作。教师对教学效果作简单小结,要特别注意补差工作。

总之,实习教学的质量是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命线,实习操作指导则是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具有不可调和性。通过以上几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既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14-02

0 引言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及电气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中的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设计意图、交流技术思想指导生产工艺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其核心内容是空间想象力的建立,主要知识是投影基础、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及计算机绘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手工制图能力、读图能力及CAD机械制图能力。

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训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模式基本相同,不能鲜明的突出专业特点。本课程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

1.2课程学时在减少《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涉及知识的范围广泛,有二维平面图形的画法、三维立体图的画法、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画法、读图的基本知识。如果要将整套内容较好的完成。课程学时应在100左右,这也是以往使用的教学计划学时。但目前一方面随着学制的减少学时在减少,已减到64学时左右:另一方面随着专业要求的不同,学时不同程度的减少,有的专业只有36学时。在如此少的学时下还要保证1/3的实践教学学时,理论教学学时更少了。

1.3生源情况复杂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有所变化,而且良莠不齐。按学制的不同分:三年制(高中毕业)的、五年制(初中毕业)的;按录取分数的不同分:分数线以上(正常录取)的、分数线以下(补招录取)的;按志愿的不同分:填报第一志愿的、填报第二、三志愿的、服从分配的。而对于这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目标却是相同的。

2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改革措施

2.1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机电类、电气类专业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教学目的是一方面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在理解投影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绘制出其草图,从而达到对生产设备全面的、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空间思维的前提下根据技术文件中图纸读懂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及装配关系、安装顺序、结构形状及用途。制图的基本方法要求熟悉并掌握,具体的国家标准系列及深入细致的画法只做简要介绍,工作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学完成。教学重点应放在绘图与读图上,这是机电类、电气类专业的一线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建立空间思维方式是重中之重。

2.2以专业技能方向出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下,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输送一线工作人员。最近几年各企、事业单位反馈的就业信息表明,社会急需生产一线上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应该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以专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为方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一毕业就能上岗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即具备基本专业知识的,并能够独立分析、解决基本专业问题的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一方面合理的进行删减,删除理论的推导过程,去掉部分与专业关系不大的知识块,紧扣实用所需,选择必要的知识块。另一方面增加提高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环节。理论教学主要有三大块:手工制图、计算机制图、读图。在教学工程中以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方式为主,强调点、线、面、体得投影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建立空间思维模式;加强手工画法、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形成熟练的绘图习惯,从而掌握制图技巧;注重各种制图符号、零件代号含义的详细解释,以便打好读图的基础,逐渐培养识图的能力。实践教学包括对零件(模型)进行测量、手工绘制、CAD制图,结合零件(模型)读零件图、读装配图。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一定会收到优良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2.3.1分清主次、重点详解、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在《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时构成线面分析法的重要组织元素,是运用其方法进行绘制图样的基石。教材中的理论语言非常抽象,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通过自制模型空间来展示点、线、面的投影过程,从直观的过程中总结出它们的投影规律。在讲述中尽量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学生观察投影过程时要做详细的讲解,逐渐引导他们找到规律,这个过程完成后,学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美好的感觉就是收获的高兴、快乐。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有了学习的兴趣。

2.3.2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课程学时在减少、知识点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甚至一些还有着厌学情绪,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调节统一的步伐,也不能完成整体的知识建构。那么灵活、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各教学环节中,势在必行。对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应以直观教学法为主――培养空间想象力、学习绘图、读图的知识:再以激励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一堂组合体三视图的习题课教学,要提前准备好不同层次的教学模型:简单的、较复杂的、复杂的三种,用以配合完成直观、分层、任务驱动教学。在习题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模型(直观)并画出一个简单模型(低层次)的三视图,画完后,一要总结作图方法和技巧,二要祝贺学生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并表扬大家积极探索的精神(语言激励)。接着,趁热打铁练习较复杂模型(中层次)的分析、绘制。复杂模型(高层次)作为备用模型,专门给具有研究潜质的学生准备的,可自选绘制。在逐层完成绘制任务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基础差的学生不再退缩,回心转意的学起来:基础好的同学会积极进取,挑战难题。

2.3.3注重CAD下的机械制图教学,形成机械制图与CAD绘图的完整融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中机械制图与CAD绘图两块知识看似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以往只重视了基于机械制图下CAD绘图的教学,而忽视了基于CAD下的机械制图的教学。CAD不仅能画图,还可以制作教学课件,而且是具有机械制图特色的课件。CAD教学课件中的仿真教具既经济又实惠,既节约了购买实物模型、存放场地的投入资金,又调节了紧张的课堂气氛,最有利的是突出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展示,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制图习题集中有很多题没有立体图,以往是在黑板上用粉

笔画出草图,现在就可以在CAD中预先绘制出来并存储在仿真模型库中,教学时根据需要选用、展示,非常方便、快捷。CAD软件既是学习者点学习工具,更是教学者的教学工具。

2.3.4细化实训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传统教学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场制图与绘图的实训,全班学生采用的是一套方案,主要强调一个“画”,画上一周到两周的平面图形,没有实物参考。这种强化实训能很大的提高画图技能,但内容单一、只凭想象很难读懂图形全部的情况。学生在实训中极易产生疲倦感,一般会有1/3左右的学生跟不下来,不能完成全部的任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细化实训内容做起。

①分三个阶段进行:三视图一零件图一装配图。

实训前要准备充足的教学模型(仿真模型),要基本保证10组(每组5人左右)的任务需求,实现不同组不同任务。实训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共同分析结构、测量尺寸、制定方案。互相沟通交流,彼此学习促进,最终都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技巧,总结出分析方法。这样的改进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②分层次进行:低中高。

在选用模型时要全方位考虑,既要有复杂的,也要有简单的。每组自选一套模型进行绘制。因为个体有差异,必须从学生本位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任务要求来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

③人文关怀的进行。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关怀的过程,在强化实训的过程中更需要人文关怀。在制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辛苦。实训中除了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每一个尺寸度量准确、把每一条图线绘制清晰;更得有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持每一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时时跟上进度。在学生们出现疲劳的时候,他们不会调节,只会喊叫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可以适当插入一些文体娱乐活动调节,准备一些小礼物激励他们,既很好的传递了关怀,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在我们真诚的关心、关注下,学生们会度过疲劳阶段,圆满的完成实训任务!

3 结束语

不断的变革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明显提高。但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大发展下。本课程必须与时俱进的跟上改革的步伐,不断的找出新问题、新思路、新举措。相信本课程的教学会越来越有特色,更相信它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

参考文献:

[1]韦兰花.中职校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9,(9):179-181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55-02

面对汽车的社会化普及和汽车电控化的出现,部分高校的汽车实训教学不只限于对汽车专业学生开设,也延伸到了面向全校各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内容的汽车电器实训教学。但目前教学的单一、枯燥等问题制约了汽车电器实训教学的发展。汽车电路只是其中的一门课程,教材内容涉及汽车电路控制知识技术和实习技能课题很少。特别是汽车电路实习课本没有将电路实习内容、方法、操作、注意事项等完整编写,教学时没有针对性,仅靠教师指导学生实习,造成毕业生就业时工作能力差。信息反馈,汽车电路实习教学需要我们加强探讨,努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一、汽车电器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落后。汽车电气课程教学仍采用传统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再好,讲解得再生动,也只是在黑板上开机器,只会越来越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短时间教学中传授越来越多的知识、信息,操作技能仅靠原有教学手段,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教学工具使用不足。目前的教学仍然用挂图讲解,或用圆规、三角板、粉笔在黑板上画图,然后根据图讲解。而汽车电气课程实物图多,线路图更多,仅画图这一项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导致复杂电路无法讲解、个别部件的结构讲不明白,用多媒体、幻灯片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教学的少之又少。实训台架使用频率也因课程安排而使用较少。

3.理论课时与实习课时比例失调。课时分配的状况是这样的,理论课时太多,实习课时太少,有的实习课一学期只有一两次台架参观机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实习设备少、电器实训开发较少、实训用电安全等问题,还有教师的主观意愿在起作用,认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理论,学生才能实习好,毕业后的实习机会很多。

二、汽车电器课程实践教学

1.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路。因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面较广,不仅要求学生懂电工电子和机械原理知识,还要求学生对化学等学科也要有所掌握,这样教师就必须考虑到如何综合这些学科的知识,把内容简单化、明了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汽车电气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笔者总结了汽车电气课程在教学思想、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方案,并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改革思路如下:一是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重新设计教学系统,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利用声音、图像等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二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制定教学计划,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然后根据阶段的成果设计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式。

2.课程教学实践的方案。根据汽车电气技术发展的特点,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汽车因电气引起的故障的判断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行了以下几项对策:

(1)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加强理论课教学。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了教师的共同智慧,以计算机作为工具,运用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来传授知识,既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供大量的信息,还可以把无法在传统课堂展示的内容用模拟的动画演示出来。

(2)采用分组小班式教学,加强实训课的训练。汽车电气课程的实践性很强,为了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该课程中设计了3种类型实训模式,一是结构原理,二是故障检测与排除,三是整车仪表线路的检测。每一模块结束后,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动手拆、装、检查测量,这样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实物,研究其结构、原理,等于把课堂知识进行二次回炉,加深印象;对故障的判断与排除实训采用人为事先设置,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故障,找出故障所在,直到解决问题;最后集中一周的时间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整车的电气设备检测。

(3)增加实训内容操作考试。为了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课程结束后就进行实训操作考试。操作考试内容紧密结合国家劳动部的考核标准,贴近岗位实际,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指导性。实训项目要求每个学生能独立完成,有统一的考核评分标准,使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实操锻炼。

三、实训考核方式的改革

1.汽车电器实训考核准备。新的考核方式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在整个实习训练中的整体表现,突出了学生个人能力在考核中的作用,避免了“大锅饭”或“小锅饭”现象。适应了汽车电器实训的教学特点,从多方面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教学。利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必须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准备好理论考试试题库和实践操作考核题题签。理论考试题要与《汽车电器》课程考试有区别,主要考查学生汽车电器故障诊断和分析能力。同时为了避免前后进行实习的班级出现试题重复,要构造一定数量的试题,形成题库。在每次考试前随机抽取。

(2)设计合适的考核项目。学生实践操作考核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度,主要以汽车电器部件拆装检测为主。工作量一般在1h内完成,一个班4个组学生,利用4~5h就可以考核完毕。

(3)器材、仪表、设备的准备。实践考核项目涉及汽车电器的各个部分,使用的器材、仪表和设备种类较多,考核前指导教师要逐一检查,避免因为器材短缺、仪表和设备的损坏而使考核无法进行下去,保证考核顺利进行。

2.汽车电器实训考核方式。根据汽车电器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我们设计了如下的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20分)。主要考查学生实习纪律和平时实习操作时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劳动纪律意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团队意识。该项内容由每天指导实习训练的值班教师点名考核纪律情况,巡视检查学生操作情况并作相应纪录。实习训练结束后对每位学生进行综合评分。

篇(7)

2充分动用直观教育、电化教育等手段,加深教育印象

据相关科研理论证实,人类通过视觉所获取的信息量和持久多比通过听觉获取的信息数量和持久时间高2~3倍。所以,用图文、教育教授职业道德理论,往往比简单说教所取得效果好很多。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该留意收集一些关于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图文素材,课上给学生展播,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如在讲授《电机学》时,因为电机转子的转动是内部三相绕组切割磁力线的作用结果,是一个看不见、摸不到很抽象的知识,对于我们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所以在讲授这门课时可以借助挂图和Flash演示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又如在讲授《CAD》等画图类的专业课时,遇到需要绘图的时候,老师如果利用圆规、尺子在黑板上标准绘图,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绘图时下意识地按照标准去做;假如老师要是随手画图,学生也就不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因此要注意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严谨,从而培养学生在学习或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的态度。

3在实验实训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验实训课是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应用技能的关键环节。实训课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旨在通过下达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积累成功经验,通过客观的分析和理性的判断实现认识的内化。当前,学生都已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行动上易盲动。他们希望被尊重、被肯定,但是对自我的认知不全面,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缺少抗挫能力。例如在PLC实训中灯泡循环点亮,学生想当然以为很容易完成,在编写梯形图时,理论上感觉怎么都对,可是一接线,却怎么也实现不了。不少学生就泄气了,不愿继续思考实践。为了使学生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拥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我们采取了分级考核,把每一个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学生每达到一个任务要求就打一次分给予鼓励,激发学生深入挖掘的兴趣;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变通性,增强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自制一些有实用意义的东西,如在PLC实训中,让学生们自制一个抢答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复杂微妙的关系,稳定和谐的团队关系能够让它产生聚变。在实训环节,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按组别分配实训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在其实践过程中从旁指导,并适时穿插团队协作的理念,让他们彼此配合,荣辱与共。最后按组别评定成绩。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相互帮助,共同探索,能够培养其博爱的胸怀和国人的胆识,并且能够使其领悟团队协作的意义,学会友善地处理人际关系。经过团队协合作,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且能够领悟如何在团队中通过学习提高个人能力,同时也懂得了照顾团队成员,锻炼了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团队合作无疑是实现目标的捷径,让学生总结得失体会,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合作中的得与失。经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合作的关系。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113-03

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中职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实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此。但是当前实训教学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导致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活动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分析,推动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以便增强计算机基础的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不断提高。

1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1)脱离学生专业实际

对于中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计算机技术本身具有更新快、变化多的特点,在实训课程中,若是教学活动不能和学生的专业统一起来,那么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将计算机技能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中,这就降低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作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脱离学生专业的情况比较严重,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和学生的专业统一起来。具体来说,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开设基本上是在统一的要求、标准下进行的,不论是机械设计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实训课程的设置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这就使得不同需求的学生接受着相同的实训教学,偏离了学生实际。

2)实训课程针对性不足

实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而每个学生本身又在计算机水平上存在诸多差异,这就使得实训课程的重点也应该与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水平保持一致。但是,目前在计算机基础的实训课程当中,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是比较明显的,实训课程在内容设置上、流程设计上都只有一套方案,所有学生都是在这一套方案下进行实训,不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如何,都要接受统一的实训教学。如此,就会导致水平高的学生反复进行已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训练,水平低的学生一直面对自己不能掌握的计算机操作训练,这样对于这两部分学生,实训教学都没有起到预期中的效果。

3)实训课程主体不明

在教育改革的形势下,以生为本的理念已经融入到各层次的教学活动之中,计算机基础的实训教学也不例外。以生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力,推动教学活动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在这样的思想理念下也在努力实现以生为本的转变,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确实出现了主体不明的问题。具体来说,教师在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想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现出来,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的根深蒂固,而且在理念和方法上存在的缺陷,导致以生为本思想在实训课程教学中的落实出现了走样。即学生的角色既非主体,也非客体,处在一个比较怪异的地位上,这就会导致实训课程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实训内容较为局限

实训内容是实训课程的重点,内容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实训课程的内容设计还比较局限,不够新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偏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细致的说,当前的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将书本上的知识作为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书本上的知识和当前实际情况存在不少差距,从而使得实训课程教学与现实情况不符。

2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点

1)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引导向,理念正确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正确。对于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而言,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理论上要避免和传统的理论化教学相重叠,应该在教学理念上作出改革和创新,使其和实训课程的本质特征相符合。

2) 教学手段

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必然要实现变化和创新,才能让实训教学取得可靠的成果。但是教学手段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切实的作用。一是教学手段要和教学内容相符合。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践练习,因此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以具备实践性的方法为主,例如任务型教学。二是教学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个学生在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学力水平以及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教学手段就需要考虑到学生这些方面的差异,加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比如,分层次教学就是一种依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化教学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备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在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中使用。

3)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基础,只有教学环境良好,才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教学成果。若是环境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那么教学活动的开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比如,硬件环境若是存在缺陷,那么学生在实训中就容易受到硬件上的阻碍,难以达到既定的实训目标。而若是在软件环境方面存在不足,也会影响到最终实训成果的达成。所以,在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时,必须加强对教学环境的建设。

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当前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中,需要加强对教学评价的建设和完善,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和计划,确保可以在学生进行实训之后准确高效的评价出学生的实训成果,从而制定对应性的实训教学计划,对后期的实训课程教学进行改进与优化。

3 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方法

1)改革实训教育理念

在进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在教育理念上实现改革与创新,由此指导实训课程教学的改革。第一,要正确认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需要教师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出现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的问题。即以生为本是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上以学生作为核心进行考虑。第二,正确认识因材施教理念。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具有相同的一面,但是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材施教更多的是指教学活动的实际展开和符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实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结合学生计算机学情进行针对性教学。

2) 优化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局限的问题,制约了其教学成果的取得,因此需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拓展,以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应该加强对当前新技术新知识的实训教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达成同一效果的技术不断地发展更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在实训教学中,应该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的引入,提高实训课程的内容深度。而在新技术这个方面,其可以有两个层面的认知,只有正确把握才能切实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一方面,新技术可以指计算机操作方面的新技术,比如对于图像处理,在计算机基础中主要是在Word、PPT、Excel以及画图中进行图像的制作和修饰处理。但是不论是画图还是另外三种办公软件,在图像处理上不仅步骤较为繁琐,而且处理功能不够强大。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就当前新兴的图片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讲解实训,如美图秀秀、PS技术等等。如果上课的对象是汽车、电气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美图秀秀对图片进行后期的编辑,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容易上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利用PS软件,专业性比较强。另一个方面,新技术还可以理解为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教学新技术,比如在线教学平台、“三微”教学体系等等。这些新技术可以在训课程中发挥非常显著的作用。比如“三微”教学体系,其就是将微课、微信和微博三者结合起来所创造的一个教学体系,在该体系下可以实现实训交互,从而有效实现对相关计算机知识的实践。

其次,应该拓展实训课程教学的广度。除了引入当前的新技术新知识之外,实训课程还需要依照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拓展书本以外的相关内容,以便能够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最后,要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实训课程不能局限在对知识的再利用这一层面,而需要上升到利用知识进行创造创新这一层面,让学生在学习巩固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加强实践操作教学

实践操作教学是实训课程的关键,其一定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学有所获。因此,就需要在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改进。第一,可以加强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前文说过,任务型教学法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可以从课本知识的本质出发设定对应的实训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训任务完成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进行Excel的实训课程教学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实训任务:利用Excel统计全班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且制作出入学考试成绩的统计表格,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作为表格的排头,依照合理的顺序完成成绩统计表格。通过这样一个主题一样,却在细节上存在差异的实训任务,可以让学生对Excel的相关知识形成牢固掌握。

第二,可以加强分层次教学法的应用。分层次教学法是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的层次化教学方法,其重点在于依照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实训教学。比如在PowerPoint的制作上,就可以设定几个不同层次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进行对应层次的实训。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接受和理解,并且可以得到一定的收获。

第三,专业导向的实训教学。前文说过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教学存在和学生专业脱离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和学生专业的结合,强化实训课程的针对性。比如针对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其主要需要图像绘制和处理方面的技能,因此实训课程就可以将图像处理这方面作为主要内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可能对Word文字处理比较需要,实训课程就可以将Word文字处理作为主要的实训内容。

4) 加强教学活动评价

针对教学评价缺失的问题,需要在实训课程改革中加强实训评价,对学生的实训成果及时总结和分析,以便加强后期实训教学的针对性。首先,设定评价方式。实训课程的评价方式最好还是以实训为主,教师可以设定专门的评价实训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和标准下完成任务,再根据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其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若是仅仅通过实训任务进行评价,这样显然比较片面,不够客观。因此需要在评价标准上实现多元化,从实训结果、计算机知识的应用程度、实训态度等多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加强评价总结和反馈,将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及时在实训教学中调整改进。

4 结束语

实训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急需进行改革和优化。这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变革,结合当前实情优化实训课程,确保其可以取得更大的教学成果,提高中职生的计算机水平。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5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旅游需求不断上升,广西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场对导游人才需求量大。然而,严格的旅游专业考证制度、繁杂的考试内容,成为旅游专业学生踏入导游行业的“拦路虎”。在广西,要取得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必须学好“广西导游基础知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广西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涉及面广,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多,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记忆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笔者总结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利用简单的图形、旅游宣传视频和微课、游戏抢答、模拟实训教学法、顺口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简单的图形,将枯燥的文字变为便于记忆的有趣符号

在《广西导游基础知识》一书中,首先讲述的是广西地理。该书的开头就是大段的地理位置描述,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疆,位于东经 104°26′-112°04′,北纬20°54′-26°24′,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本就不太扎实,面对这样的描述,很多学生马上就对这门课程产生畏惧的学习情绪,不仅背得艰辛,而且常常张冠李戴,把云南放到东边,把广东放到北边。面对这样的教学状况,笔者要求学生先熟背地理学上的八字箴言:“上北下南左西右|”,必须把方位弄清楚了,再去解决其他问题。等学生记熟了方位以后,笔者才开始根据这八个字画图,让他们直观了解广西在中国的地理方位。

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书中描述所的各省方位,在相应的地理方位用文字标注出来。

学生自行在图形上进行地理名称标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方位意识。这个方法效果显著,在介绍广西各景区概况时都能发挥作用,学生不再为地理常识问题烦恼。

在讲解广西主要地貌类型时,同样可以运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

通过动手画图,学生有参与感,注意力得到集中,印象会更为深刻。而且图形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印入脑海,有助于加深记忆。

二、利用广西旅游宣传视频、PPT、微课进行教学,多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进行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旅行社实践期间多收集广西各地的旅游宣传视频,在进行广西景区概览授课时播放这些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各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并记忆背诵景区的主要讲解要点很有帮助。如果无法找到旅游宣传视频,那么可以制作 PPT 来进行教学。使用 PPT 进行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兴趣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可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处理某些教学重点、难点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收集整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一些资料、图片、关键知识点等,通过制作高质量的 PPT 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课文中讲授的内容。例如,第七章第二节“桂林漓江景区”中提到主要景点有九马画山,尽管在课文中对九马画山有很多生动的描述,甚至还加入了“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的民谣,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去过桂林的同学而言,课文中的描述是空洞、抽象的,这时利用 PPT 直接提供图片,让学生自己先看一看能数出几匹马,对于这个景点的知识点记忆就很容易了。

此外,微课也是重要的授课手段。例如课文第三章“广西经济”中所描述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将知识由死变活,由静态变为动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魅力所在。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实操教学是职业学校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必要一环,也是学校根据就业要求,把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对学生多方面进行技能培训,最后成为既有理论又具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电工专业的实操课与其他专业的实操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同于专业理论课教学,又与实验课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这门课要拿到电工证是要通过当地劳动部门组织的电工资格证考试。正因其特殊性,它不但要先让学生懂得电学原理,更为主要的是要使让学生掌握动手操作的实际技巧。该专业对学生对理论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以及对接线的质材的选取、接线的先后顺序、布线的美观、实用大方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实训场所对学生的管理也不像理论课那样有序。要在无序中做到纪律严格,笔者通过对电工实训课教学方法、方式的不断探讨及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几个必要的环节。

一、制订实操计划

在上电工实操课之前,应根据本期的教学目标和市场对电工专业的要求制定出可行性教学计划,制定时应注意前后学习的一致性以及与辅理论的衔接,同时还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完善知识体系,注意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

实操课教学的备课,不但要备电学的基本原理,各种实操必备的布线图、布置图等、场所、场地等。尤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位电工专业的教学老师,不但对所教内容要熟练,但上课前自己一定要预先演示一遍所做的内容,对突发事件防范于未然。

二、要领讲解

理论课教学一般以教师讲解为主,而电工实训课应以学生练习与教师指导为主。对每一个实训教学课题,教师应首先对主要原理进行简明扼要地讲解,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领讲解时要尽量避开与本课题无直接关系的内容,避免与专业理论课的重复。所以电工实训教学应防止两个极端现象:一是像上理论课那样花大量的时间去讲理论,而学生的技能没时间去训练;二是教师上课什么也不讲,认为“实训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会导致学生对该堂实操课的原理不了解,增加实训的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内容也难以得到巩固。

比如,在按钮接触器控制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训练中,可先将它做成直观的课件,在原理讲解时,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三只接触器的动作情况,并辅以灯光和颜色显示,从而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重点突出几个容易造成故障的连接点。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是如何进行Y形连接降压启动和Δ连接全压运行的情况。[1]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具体可感的印象。

三、给学生示范

实习教师对所教的主要内容应进行演示,以师徒制的形式让学生先从感官上进行认识。演示过程应当规范,如果教师自己都做得不规划,则很难要求学生做得很好,但示范演示并不一定要教师面面俱到地做好每一个细节。示范演示应着重向学生讲解关键细节讲解如何安装,示范要有选择地示范。例如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其方法有多种,教师应应示范最基础接触器进行电路控制。

四、布置作业

要点讲解要具体清楚,对关键部分作出示范后,学生一般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应立即布置任务,立即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进行练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习任务应从简单到复杂,并逐步加大工作量,使学生做到:理解―基本掌握―熟练。同一班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布置实习任务在照顾大多数的同时,对少数实习水平较高的和水平较低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对少数较好的学生可以考虑增加实习内容和增加实习难度,满足他们的需要;对较差的学生应采取辅导跟进。

实训课的重点是学生多加练习,教师主要作重点指导,及时发现与指出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开始进行实操时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城市里的学生往往比较活跃,如果教师不及时指导,有的学生

可能随意地进行操作;而有些农村的学生,则动手能力较差,有的以前连基本工具都不会使用。因此在学生练习期间,教师应来回走动,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给予解答,当然有些问题只需提示,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

例如,在进行模拟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要生首先要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控制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2]使学生对各元件的动作要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给予适当提示,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接着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这样就能准确、快捷地排除故障点,效果会更佳。

五、评价与反馈

教师应制定明确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实训成绩评价体系,考核应着重平时学生的表现,从上课听讲,原理的了解,画图到实际安装,从实习作业的正确性、合理性到作业的熟练程度等,要全面评定,平时成绩至少应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在学生作业做完后,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给予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要集中进行讲解,有时也可以让学生互查,让学生在自己比较模糊的地方观察那些好学生是怎样处理的,继而寻找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为什么不同,错在哪里,或哪种接法更合理等,这样教师总结时会更有依据。

实操结束之前,教师应对现场进行查看,有关设备器材应完好归还,对消耗材料应分类处理,尽可能在下次实习或其它实习课中继续利用,以降低实习成本,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节约的好习惯。几年来,通过使用这样的教学法,学生的技能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在劳动部门组织的中级电工考核中通过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四以上,毕业生也在职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上一篇: 大二学年总结 下一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