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2 01:28: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思想道德法律修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教学内容的单一性。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作为理论研究的重点教材,是在吸收最新的科研成果上的一门重点难点课程。以往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教学内容上都是局限于道德领域上的灌输,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是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脱离了实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中没有没有显示的依托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使得学生们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懂得学与致用,造成学生道德观念的模糊性,不能及时对道德现象进行及时的判断,从而到学生们会表现出一系列的道德问题。因此在以往教学内容上更加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建立、健全与当代大学生实际身心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果性。
(二)专题教学不突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进行的教学活动,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道德以法律修养这门课程专题教育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学理念模糊,对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存在一定的难点。
二、完善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途径
(一)教学内容因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达到教学内容与时代进步相统一,现有的的教学内容大多是理论教学的知识,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比较缺乏,学生的积极性比较散漫,课堂上学习的效果到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要把社会的热点问题融入到课程中,针对社会的的热点难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大学生学会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教学内容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入其中,让大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同时也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一直是热门的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步的凸显,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过程
(二)优化教学手段。在科技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应该运用高科技手段,互联网技术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收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建立起鲜明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掌握基本知识,让学生学活,用活的理论知识应用大众媒体中,提高学生的内容学习的信息量,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教育。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单向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能形成很好教学实践效果。改变教学手段,使学生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能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三)提高教师技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人与人的交流的工作,而不是机械交流,没有感情的教育是无法让人信服的。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要进行解释根据学生的特点去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高校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很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提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教师要借鉴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果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确定教学目标,积极的引导学生投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教学。
(2)课程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2006年课程改革之前是分开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但是在两门课程合二为一之后,由于将“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排在“法律基础”之前,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往往习惯于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上,而忽视了有关法律知识的教学,教师的不重视就导致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忽视,甚至是无视。除此之外,教材中有关“法律基础”部分的知识编写不够精确、概念含糊不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再者,整本教材通篇采用文字形式进行编写,理论概念性较强,知识分布过于紧密,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感。
二、改善法律教育部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教材改革
(1)保障教材编写的严肃性。
(2)增强法律部分教材的趣味性。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平衡性。
2.教学改革
(1)完善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教学的机制。根据我国目前法律教育发展现状,建立起一个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的完善而衔接有效地法律教学体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一种法律意识,真正地体会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49-01
一、探讨的缘由
就一般而言,“价值”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关性,是客体所具有的属性及其对主体而言的意义.教育的价值是建立在教育的本质特性基础之上的,是教育对于主体的存在和发展而言所具有的意义。追求价值是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的驱动力,而且教育教学还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这不仅意味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本身是具有价值的,还意味着我们对教育教学活动存在一种价值期待,希望能藉此实现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需要、利益和追求。
因此,如果没有动态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实现,没有存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整个价值系统就会成为没有生命的东西,课程的真正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而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这一点.
二、教学实践中形成“基础”价值取向的依据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要把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理论武装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理论认识、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根源。因此,培养怎样的人才,培养这些人才具有怎样的素质品质,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形成必须充分体现这一基本目标,并由此出发形成一条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线索。新课程在展示其全新的结构体系和内容安排的同时,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基础”课程教学中价值取向的基本内容
(一)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教学的至高宗旨是以此为方向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并进而引导其行为。这一方向既要落实在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教学中,也要体现在法律修养的教学中,要在教学中避免具体地、逐个地讲解法律条文。可以说,政治性与科学性共同构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程生态”,政治性是其根本方向,科学性则是其生命之源,新课程在教学中必须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
要做到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必须把思想、道德、法律领域社会性的要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内在需要,事实上,在这些领域的社会性要求中包含着许多对于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性生存等方面内容的关注。因此,我们的理论教育一定要紧扣学生的现实生活,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分析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实际才能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唤起并引导学生的需要和追求,只有把规范领域社会性的要求放到社会实践的情境中去体验,才能形成学生在实践中遵循规范的心理基础,并成为个体行为的重要动力。
(三)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
“新教材从社会秩序结构的角度,把这个法哲学、社会哲学中的问题以全新的面目展示在我们面前,把思想、道德、法律放到社会规范的层面上让我们重新认识:思想、道德与法律都以社会为其发生的基础,它们在内容上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在实施中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立足于社会、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基础之上,共同构成影响社会秩序的要素;它们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综合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来形成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特定的社会秩序。可以说,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是取得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四、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有两种误区:其一,是没有弄清思想政治问与法律问题题之间的区别与内在联系,把法律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来处理;其二,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倾向,从而导致道德问题心理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与育人效果,需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科学了解学生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起点
教育学生,首先应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否则,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就无从谈起。因此,科学了解学生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育人的起点。教师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目标选择,了解影响他们思想和心理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
一是要科学认识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要想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成长经历、学习需要和心理特征。
二是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一要突出对大学生自己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释疑。二要突出对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传授。三要突出对一些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敏感话题的传道解惑。总之,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才会自觉接受知识并逐步内化为行动。
二、引导学生自觉深度参与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至关重要。“学生深度参与”就是一种将研究与讨论结合一起,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学生深度参与”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它打破了“满堂灌”、“一言堂”和“灌输式”、“说教式”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通过学生的研究、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和价值认同的一种学习过程。“学生深度参与”教学方式的特点是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个性特长,重方法传授,重能力培养,重学生主体作用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以问题思辩引导学生课堂深度参与学习。教师要在课堂中善于组织一些讨论、辩论活动。
二是以个性化的作业促使学生课外深度参与学习。通过E-mail、QQ、手机短信、博客等方式向学生布置个性化的电子作业,如纯理论分析性的小论文、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自制课件、生动案例(甚至可以是经认可的自行拍摄制作的图片、音频、DV等)等,从而使学生张扬自由个性中增加知识,陶冶情操。
三是以改革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全过程深度参与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和道德法律素质的实质提升。因此,考核方式应采取“开卷考查+课外小论文+课堂表现”(分值可按具体情况设定为一定比例)的方式。“开卷考查”是指课程结束后,设计若干道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课外小论文”是指每一章教学结束,拟出若干个小问题,由学生选择并完成,主要考察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与选择能力;“课堂表现”主要是考察学生出勤、课堂发言、讨论等表现,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形式,恰当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必须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是要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采取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演讲,组织学生与老师一起备课、写教案,让学生走上讲台上课等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
二是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启发,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由情人理、循循善诱的引导。启发式教学也要以科学的理论尤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分析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要运用情感式教学法。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谈心,彼此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相互理解、尊重的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学生就会敞开心扉,自觉地接受教育。
四、塑造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提商教学效果的客观要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是先进道德的示范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需要,关心学生发展,服务学生成才。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要真诚实意而不是“叶公好龙”式地关爱学生,就能以“无声的语言”和“无形的力量”教育人,在升华自己境界的同时,以带动学生进入思想和人格的更高境界。
二是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魅力源于实力。一名师德高尚、功底雄厚、知识渊博的教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应苦练内功,提高理论素质,培养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与智能结构。要提高白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做“研究型”的教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难度恰恰在于要对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有自己的研究和理解,那种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而且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
三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学生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经师,更应成为学生的人师。要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需要,平等地、真诚地与学生交流,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展现自我道德意愿,从而在这种自我表达与交流中实现道德意识的引导与提升。要有宽广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对待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中的问题,以“大爱”之心成为学生的心灵与学业导师。
参考文献:
[1]阮书云.高职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效果分析[J].西北职教,2008,(07):34.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8(c)-0110-02
一、道德法律化的概念厘清
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成分,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的,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事实上,人们依照道德调整行为的时候经常难以实现完全的自控,会产生违背道德规范的结果,且由于道德规范的形式不具有绝对的强制性,在道德主体的认知不足,或者明知故犯的情况下,道德的调节作用就很难体现出来,面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学者提出了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
道德法律化是制度伦理的重要内容,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广义上讲,道德法律化就是指在道德建设中将一定的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形成为制度形式,目的是以强制的手段规范并提高人们的道德行为水平。狭义上所讲的道德法律化是从单纯法律角度而言的,指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的程序,把一定的道德理念、原则和规范以法律这种具有强制力的国家意志的形式规定下来,形成条文,使之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的特点。因此从狭义上讲,道德法律化也就是道德立法。
二、道德法律化的价值理由分析
(一)道德法律化的历史根据。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仅仅用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达到合理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目的,在社会中急需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对社会关系进行调节,这样就产生了国家,在国家中统治阶级的意愿就变成了国家的意志,以不成文的习惯法的形式而存在的道德规范就被统治阶级以明确的条文形式规定下来,成为法律。在我国,第一个把明确提出把道德运用于法律途径的应当是汉代名臣董仲舒,他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法律根据,从面把儒家经典法律化,从此儒家经典便成为了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期的最高原则。无论在西方还是我国,法律的产生都延续了这个过程。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的矛盾,矛盾产生的初期,人们总是以一种相互之间以习惯的形式体现的契约来约束各自的行为,直到这种矛盾在社会中具有了一定普遍性的时候,国家就会干预其中,把原来社会中约定俗成的契约加以完善和修改,形成法律。因此,道德和法律本身是同源的,道德是法律生长的基础,没有不成文的道德,就没有以条文形式出现的法律。
(二)传统亲缘关系对道德具有消解作用。梁漱溟曾经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是梁漱溟概述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时所创用的一个著名论断,而伦理本位的社会,他认为“就是把家庭关系推广发挥,而以伦理组织社会”[3],中国的伦理本位来源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古老的农业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形成的是以血缘关系为主的人际关系,在家族中或者一个区域单位中,人们利用自己与他人长期交往建立起来的人际信任关系来进行合作,强大的人情网有时候甚至能够左右一件事情的发展方向和结果,家长意志的作用大于法的作用,礼教的约束比规范和制度的约束更加有用。曾经说过“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4]。现在社会中,血缘和亲缘关系几千年来对人们的影响仍然顽固的存在,而真正的契约社会形态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由于人情的参与,法制的不健全,很多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能被坚持,很多原本简单的矛盾变的复杂化,本来按照一个原则规范可以处理的情况,也许涉及到不同的人情关系而费尽周折。而亲缘或者人缘关系是否能把事情引向正途却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在现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中要真正树立道德规范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就必须把一定基础性质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法律化,以强制其实施,从而抹去亲缘关系对道德规范的负面影响,建立道德的真正威信。
(三)主体知行转化的过程需要法律化。我国目前的道德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具体的行为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知行脱节现象。为什么我们拥有较高的道德认知水平却不能把它们付诸实践?如何对群众的道德行为进行调整?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道德由他律到自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期间不仅需要道德主体的理性和自律,也需要合理的外界环境。著名的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明确的说明,人的“道德发展作为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由于认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5],其中必经的三个阶段是:前习俗道德水平、习俗道德水平和后习俗道德水平。其中习俗道德水平中包含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的人以他人的赞美和认可为标准去行为,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人认为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守法是对的。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个体都不能超越习俗道德水平,也就是说,他认为很多人的行为都是需要依靠他律的基础进行的。英国的伦理学家里查德黑尔也曾经在《道德语言》中论述道德教育方式,那就是:记住原则--熟习--实践--习惯原则--能力解放。在实践原则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外力来进行帮助,根据柯尔伯格的原理,这个由外力帮助的过程就是他律的过程,他律有很多方式,但是法律却是最具有直接效果的方式。法律的强制性可以使人更快认识到遵守道德规范的必要性,由此,道德主体从不得不遵守到逐渐习惯于按照规范行事,最终达到从思想上认可原则,进入自律的阶段。因此,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法律化可以促进道德规范被人们接受的速度,加快由被动到主动的道德发展过程。
(四)法律的强制力可以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作为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法律和道德具有不同的效力。道德对社会关系一般只做原则性的说明,以约定俗成的形式表现的那部分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而明确的形式,在实际的操作中,道德规范借助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人的内心信念起作用,并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对于部分道德主体来说,道德的干预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调节和规范是无力的。相对而言,法律是明确的条文形式体现的,其制定和执行有严格的程序,并且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节直接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对于道德不能起作用的那部分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法律可以利用其强制手段进行调节,强制行为主体对其行为的道德性有所认识,以此达到单纯的道德约束所不能达到的社会效果。
(五)道德与法律具有相通之处。1、道德与法律内容上相互吸收。道德与法律的基本内容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互相吸收的,比如道德上讲的“孝敬老人”在法律上就得到了明确的规定和认可,道德规范要求人们要诚实守信,法律上也有很多关于各种欺诈行为的规定,同样一些被法律惩罚的行为都是在道德上被谴责的,比如偷盗、贪污等。2、法律与道德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法律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目的在于规约人们的行为,使正当的权利得到保障,使侵犯正当权利的行为受到惩罚,这是一种公正的价值取向。对于道德规范来讲,公正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它包括个体公正和社会公正,亚里士多德曾经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详细的阐述了公正的伦理学含义,他认为“公正是一种完全的德性”[6],不仅说明了公正作为一种品质和德性的意义,而且也说明了公正对于伦理道德的重要意义,他还指出 “合法和均等是公正的,违法和不均是不公正的”[7],这一论断把公正与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描述的更加透彻,三者之间本来就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都是追求公正的,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正因为道德和法律有如此的密切联系,道德法律化才更加具有可行性。
三、道德法律化的原则
(一)普遍性原则。道德规范是具有很强主观性的规范,在制定、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着主体的主观需求、主观认识和主观追求,充分的体现了其个体性。个体性的道德规范是有层次性的,有底线道德,也有较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正因为其层次性,在具体运用的时候有一种偶然性,对不同道德水平的人,适用不同的道德规范。而法律则不然,法律要求对整个社会具有普遍性,排除任何偶然性的特征,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求对社会中的任何人都具有不受个体情况限制的可重复性。同时,较高层次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不仅会加大执法的成本,影响法律的执行,而且会脱离现实和群众基础,使人们对他们失去信心,最终成为一纸空文,也许最后连原来可以遵守的道德规范都被遗忘了。因此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排除任何具有层次性区分的个体道德,使其具有普遍性。另外,被法律化的道德规范必须有普遍的生活基础,是在最广大的人民生活中显见的行为规范。针对特殊人群和特殊行业的道德规范涉及的并不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都会经历的生活形式,也不能被纳入法律化的范围内。
(二)动态性原则。认为,经济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规范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的。社会中经济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变化必然会使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相继发生变革,道德法律化的过程也要以这个规律为基础。当具体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时,法律制度的制订者应当对新的社会矛盾进行充分了解,并以此为基础补充新的内容。道德法律化不是静止的、仅仅出现于某一个社会阶段的行为,而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在这种跟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对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规范进行调整,才能使它真正具有价值意义。
(三)导向性原则。道德法律化的目的是提高一个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而不是用法律手段进行简单的强制。在法律化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对这一目的的关注,不仅要对原来违德的行为进行惩罚,体现对“恶”的抑制,使之逐渐接受合理的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在制度中体现对善的思想行为的价值的肯定,使法律化的道德规范仍旧能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导向存在,这样的道德法律化才具有更加优良的社会价值。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4]安云凤.《新编现代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徐顺教,季甄馥.《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高明书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8]王淑芹.“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中国德育》,2007年第11期
[9]刘丽霞.《道德规范层次性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1月.期刊网载
[10]梁钢.《道德法律化探析》,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期刊网载
[11]杨永成.《制度伦理视野中的道德建设》,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期刊网载
[12]成智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制度伦理的价值取向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期刊网载
[13]张洪涛.“论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以实施领域界定”,《理论观察》,2006年第1期
[14]蒋若薇,胡子君.“试论道德法律化”,《理论学刊》,2005年第10期
[15]黄海昀,程敬贤.“以道德法律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2月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傲立于世界的大国。那么国民的素质要与大国的形象相配套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威。正是着眼于这一点,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出部署,强调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充分体现党对建设道德中国的高度重视,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把握、认真贯彻落实。
一、我们面临的道德考验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进步、光明、向善的,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等原因,在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存在的局部道德滑坡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有些道德问题还相当突出。
(一)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第一,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我国社会道德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和产生广泛争论问题的时期,集中表现在改革发展的节点时期,比如,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实行商品经济制度的初期、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等。新的政策特别是新的制度体制推行的初期,常常也是新旧社会规范(法律、行政和道德等)冲突的时期,旧规范往往失范,新规范尚待建立。
第二,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领域。一是在生产经营领域。一些经营者有见利忘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行为。二是在公共领域。表现最为普遍、最为突出的是职业道德的问题和公共秩序失衡的问题,它们都严重地危害着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着健康的社会风气。三是在少数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内部。一些国家机关和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虽然只有极少数,但影响极坏,它败坏了党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
第三,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人群。一是一些官员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少数官员弄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腐化等。这些人的败德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大。二是一些企业和商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诚信缺失、坑蒙拐骗、制假贩假等。三是一些文化名人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沽名钓誉、抄袭剽窃、低俗炒作等。四是一些公民道德缺失。突出表现在不守公德、见危不救、以怨报德等。
正是这些局部的、少数社会成员的败德现象,无形中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暗示,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评价社会道德状况的悲观、消极情绪。
(二)出现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道德发展滞后性的原因。道德的发展轨迹和经济的发展轨迹是同向的,但决非简单同步。旧的道德观念将长久地影响人们,而新的道德观念转换成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规范,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既是宣传思想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工作,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艰巨任务。
第二,体制机制不完善的原因。表现在我们的法律监督效率还不够高。比如,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商人道德上的缺失,其主要原因还是制度上的缺陷。再比如,屡屡引发国内外关注的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虽然表现为一些企业和商人的败德,但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诚信等信用体系依然缺失。
第三,个别司法机关不秉公办案带来的原因。特别是个别案件的判决混淆了是非曲直,突破了道德底线,严重地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第四,法治和德治还不完全相适应的原因。社会上确实存在重法治轻德治的倾向,甚至有人对德治很反感,认为德治就是人治,德治是法治的对立面。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当前败德行为的代价低,并与违法行为代价低的情况交织在一起,这是导致许多道德问题持续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社会舆论放大效应的原因。部分媒体尤其是网络,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偏离正确的舆论导向,热衷于对一些道德失范问题过分夸大炒作,严重影响了公众对道德建设的信心,增加了社会道德建设的难度。
二、建设道德中国的路径选择
尽管面临道德挑战,但中国社会道德打不垮、压不垮、骂不垮。因为中华民族有着崇德向善的悠久传统,对高尚道德的强烈呼唤始终伴随着社会前进的脚步。
(一)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是道德建设之本
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如果每个人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积小善而成大德,那么整个社会道德水准一定会提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道德中国一定能实现。
(二)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是重点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状况事关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未成年人处在确立基本人格,培养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抓住这一时期做好思想道德建设,可以使未成年人得到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锻炼,打牢全面成长的核心基础。一要注重基本道德规范灌输,强化养成教育。针对当前青少年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启动“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生活,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二要健全“三位一体”道德建设网络,强化体验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和家长用嘴巴说,最主要是通过孩子自身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体会成功,感受挫折,逐渐养成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三要加强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育。“道德者,行也”。广泛开展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活动,吸引青少年普遍参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阵地建设则是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加强青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各类教育基地的建设,不断挖掘教育内涵,探索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成长成才服务。
(三)法制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坚强保障
良好的社会公德形成、巩固、发展始终离不开法治机制的保障。首先是立法上保障。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看,以法促德是一条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公德建设中,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公德建设方面的立法,使社会公德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是可选择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些急迫问题,作为立法重点项目,争取早日制定施行。比如学习借鉴国外的“好撒玛利亚人法”,尽快制定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为救人者撑腰,让救人者免责,保护施救者,严厉惩处被救助事后反诬者。二是加快推进道德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必要的机构和公民道德信用记录,让失德失信者受到应有的约束和惩戒,切实发挥道德信用的约束力。其次,在执法(司法)层面,行政和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承担起维护和引导社会道德的责任。在实践中,对一些造成恶劣影响的违法案件要严厉处理。法律本应弘扬真善美、制裁假恶丑,对此类行为要严厉处理,才能收到较好社会效果。因为我国现有法律中,本来就有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敲诈勒索罪、侵害名誉权等条款,建议要对诸如此类事件中的恶人追究相关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使其不敢再诬陷、敲诈好人,做好人的风险也就自然大大地化解了。
(四)需要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强力推进
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一般本、专科大学,是具有一定特质的高等教育类型,它培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定的知识、能力结构,强调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和工作过程中所必需的关键能力。但目前高职教学内容主线基本是延续传统的“三段式”,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缺乏课程开发与创新,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适应社会建设第一线工作的技能不足,学生的职业意识不高。“老三段”的课程设置模式难以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高职思政”)“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提高学生适应实践岗位的关键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企业、社会岗位的工作要求探索高职思政“基础课”的专题模块教学模式是高职思政课教学与其他一般专本科院校思政教学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构建适合高职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提高思政“基础课”教学效率,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教学模式的内涵
1.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是课程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等的特定组合形式,即教学模式是由一定的课程观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进程和安排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特定的组合方法。教学模式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它既能丰富教学理论,更新教学思想和观念;又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教学范型,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直接功效。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的构建从课程观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方法的探索等方面突破了思想品德课程传统灌输的教学模式。
2.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教学模式的内涵。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教学模式的内涵,集中体现在“模块”和“专题”两个方面。一方面,“模块”实质是树立全新的高职思政“基础课”课程观,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从小上学就被灌输的东西,怎样使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从中受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强制灌输就能解决的,如果强制灌输可能会导致学生逆反。通过高职思政“基础课”的教学使大学生注重自身修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强调课程开发,树立新的课程观。课程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哲学观、教育观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学等方面认识所形成的关于课程的基本观点和一般看法,即关于什么是最好的课程,如何处理课程领域诸多关系的看法,它是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指导思想。将高职思政“基础课”开发成最好的课程,就是使高职思政“基础课”在传统强调培养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基础上,担当起培养训练学生适应社会岗位所必需的关键能力的任务,其中的关键能力即学生对信息或问题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虽然高职思政“基础课”不涉及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但能力不同于操作技能,职业能力强调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对于现代工作而言,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作为高职思政“基础课”课程目标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构建高职思政“基础课”模块就是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打包教学任务。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并融于高职思政“基础课”的教学中。
另一方面,“专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实施环节,采纳具体的方法实现“模块”任务包的任务,结合授课学生的专业及预备职业的特点,将每个模块具体地细化,针对学生实际和社会现实,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用具体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符合认知规律的先进教法与学法,同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讨论分析。以分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由各组代表发言,再由教师总结讲解。演讲。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准备稿子;或是学生针对具体问题有感而发即兴演讲,教师最后进行综合评价。问题学习。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分组提出问题,教师来回答;也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课后自学。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由“讲授”主体变成“引导”主体,学生由被动“听”“看”为主变成以主动“想”“说”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及职业意识,锻炼学生思考、学习、表达等能力。
二、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的构建
第一模块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主要涉及教材绪论部分内容,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正确认识与分析生活学习环境的方法,体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与作用,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上大学?大学学什么?怎样读大学?该模块开设两个专题:其一,认识大学,正视自我(2学时),主要采纳的方法是学生主体讲述对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感受,再由教师做总结,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合理释放来自环境的压力或内心不良的情绪,给予学生安慰、激励。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引导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的目的。其二,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塑造全新的自我(2学时),在大学如何学习的问题是大一新生的空白,到底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新生的脑子里还是有疑问的,所以这个专题适合采纳案例教学,尤其是学校典型的学生例子,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教师要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选择学校的典型,以客观发生过的事实督促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重塑自我的勇气,也可以请已毕业大学生与新生做现场互动交流。
第二模块为人生观教育。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设计,使学生端正做人做事的态度,体会学习生活的技巧。该模块设立“领悟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协调身心关系,学会人际交往”“树立理想信念,创造人生价值”三个专题,计划6学时。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观看音像资料短片)、调查法、问题讨论等方法,涉及第二章、第三章内容。
第三模块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任务在于调动学生心底的爱国情感,深刻体会何为爱国主义,激励学生明确历史使命,从自身出发积极实践爱国行为。设立一个专题“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2学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这个专题中要学生回顾历史(如中国的)、正视现在(当今我国的建设及我国所处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让“90后”的学生真正感悟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将一些史料和新闻资料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并以即兴演讲的方式让学生谈论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主要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一章、第三章的明确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的部分内容和第七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部分内容。
第四模块为社会道德观教育。该模块主要使学生明确做人的道理。以公德、孝德、职业道德(主要放在第五模块)为线索展开,设立“加强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培育家庭美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树立诚信品质”三个专题,计划6学时。该模块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的内容。主要采纳调查法、问题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第五模块为职业教育。主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到高职生学习必须面向职业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锻炼学生求职择业的能力。该模块设立两个专题:专题一为培养职业学习意识,增强就业信心,侧重立足岗位、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和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采纳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等方法。专题二为掌握就业技巧,科学设计职业生涯,侧重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职业纪律和岗位规范教育、劳动法、合同法和创业教育,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两个专题计划6学时,主要涉及教材第六章的内容。
第六模块为法制观教育。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法律制度,增加学生的法律常识,锻炼学生的法律思维,培育学生的法治精神。设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学习实体法律制度,保护公民权益”“学习程序法律制度,学会科学维权”等三个专题,计划6学时,具体采纳模拟法庭、案例教学、课下阅读等方法。
三、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教学模式实施中的几点注意
1.教材问题。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没有成熟的适合高职院校的模块化教材及教参,进行“模块”抽象时必须严格尊重教材,需要教师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可行的原则编写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实际组织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19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深入,音乐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受到开放性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高校音乐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也逐渐出现下滑的趋势,经常有教师的负面新闻曝光出来。久而久之,教师师德失范事件层出不穷,人们已经意识到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异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严格加强对高校音乐教师师德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音乐教师师德现状及原因分析
由于外部环境的各种影响,高校音乐教师的职业道德遇到诸多的挑战,陆续出现师德失范的不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校音乐教师自身素养滞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教师逐渐开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年轻的音乐教师。这部分教师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不能够树立积极向上的意识,作为教师必须经历的教师职业道德学习和培训当成儿戏,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年轻的音乐教师的观念中,他们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就是生存之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只需要做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专业技能的学习,严重忽视了自身道德修养。正是由于缺乏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高校音乐教师才逐渐出现师德失范的现象,导致师生关系面临严重的危机。
(二)高校师德建设管理缺位
教师是教育之根本,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国家和社会群众都十分重视高校师德建设。然而,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高校师德建设体系,导致诸多不良现象陆续出现,严重阻碍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1.高校师德法制教育不到位
职业道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基本标准。任何教师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职业道德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人生理念。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高校十分重视自身的升学率,因此,教师工作的重点也出现了偏差,一位强调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严重忽略了加强对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高校音乐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授课能力,但是其法律意识和师德意识相当的薄弱。另外,高校并没有针对音乐教师建立专门从事大学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体系,同时,也没有建立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平台,根本无法加强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除此之外,高校内各职能部门对于自身的职责并不清晰,没有划分清楚各部门具体的职责,高校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也只是体现在教学和科研的联系上,对于最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高校存在的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
2.高校师德激励机制不完善
纵观高校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大多数都是精神奖励、口头奖励为主,这些不完善的奖励机制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并且这种精神奖励也是极其罕见的,尤其是对于高校音乐教师来说更是少之又少。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高校领导只会对为本校作出贡献或显著提高了本校升学率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高校的这些举动导致刻苦教学的音乐教师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合理的师德学习目标。高校领导往往认为学校是一个神圣的教育基地,如果对教师进行物质奖励会亵渎师德的高尚精神。因此,在对教师的师德评比中只给予精神奖励。然而,高校对于科研成果多、论文数量多的教师在工资福利、住房分配、子女教育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优惠政策。对于高校的这种做法,导致诸多教师逐渐丧失了提高自身师德建设的动力,盲目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
(三)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冲击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背景环境,高校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高校教师受到周围大环境的渲染,逐渐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断寻求更多的物质享受。高校教师在与社会各界形形的人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个人中心主义”消极思想的影响,逐渐丧失了教师的良知,抛弃了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出现师德失范等一系列不良行为。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门逐渐打开,越来越多先进的思想传入我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逐渐打破了传统守旧的思想,越来越赞同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对我国固有的道德观念和民族意识逐渐失去了认同感。尤其是高校音乐教师,在思想上,他们的思想意识比较超前,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十分认同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受到这种先进思潮的冲击和碰撞,导致高校教师逐渐忽视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除此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逐渐进入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互联网利用其高效、资源共享等优势,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生活和学习用具。在互联网的帮助下,高校教师原有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很大的冲击,逐渐出现师德缺失现象,对校园文化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二、加强高校音乐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引导音乐教师提高自我修养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提高自身修养其实就是对自我要求、自我改善、自我陶冶以及自我提高的活动过程,也是提高教师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其自身必须在音乐方面有着专业技能,这样才有资格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然而,大多数音乐教师要么只会唱歌,要么只会弹琴,其综合实力较低。因此,音乐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培养多种才能,在掌握充足的音乐基础上,还要具备跨学科的结合力,不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音乐教师要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时刻用高尚的师德来鞭策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同时,在高校音乐教师的日常活动中要合理融入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加大教师的自我修养力度,有效提升高校音乐教师的自我涵养,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和价值观,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二)热爱学生,增强育人意识
对于每个教师来说,他们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出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综合实力较强的接班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的是育人。只有将学生培养成人之后,才能进一步将他们培养成才。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也较高,但是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这类学生不但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反而会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由此可见,成人比成才更加重要,是万物之根本。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介绍音乐创作的背景和内容,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传授一些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无形中教师也加强了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巩固了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正确观念的引导下,音乐教师会热爱学生、热爱自身的工作岗位,尽心尽责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三)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
首先,必须形成由学校党委牵头、行政负责实施、有关职能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保障体系。在这种较为完善的体系下,才能营造出一种尊重知识、人才、劳动和创造的良好氛围,塑造一个人才成长的环境,方便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深造。同时,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推动高校音乐教师师德建设。其次,健全教师服务体系,切实增加对高校教师的人性化关怀,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学习上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多为教师办实事,尽力帮助教师解决后顾之忧,积极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上。例如,构建一个服务平台,给教师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咨询和科研指导的有效平台。
另外,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所能及地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担教师的压力。最后,建立恰当的奖惩制度。适当的奖惩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保持工作的热情,促进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逐渐提高。
(四)建立和谐的环境引导机制
在市场经济体制这种大环境下,校园文化难免会受其影响。因此,为了加强对高校音乐教师的师德建设,必须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和谐环境的熏染下,能够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思想观,从而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因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方面,树立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在物质文化方面,维护好校园环境,爱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创建出文明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在规范文化方面,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道德规范,提升学生和教师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在精神文化方面,建设优秀的校风、严谨的教风以及积极向上的学风,实现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断引导教师时刻坚持教育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原则。在这种和谐的校园环境下,校园内的每个成员尤其是教师才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环境的影响,以身作则,形成一身正气,在有效加强音乐教师师德建设的同时,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国高校音乐教师师德建设面临严峻的危机。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建设,不断实现师德建设的体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只有用这种办法,才能引导教师积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从而推动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21世纪,网络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而互联网正像一个不断生长和扩展的大网,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的45%为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我们的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随着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量变引发了青年学生在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质变,已给我们的德育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阵地。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崭新的机遇。
1、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社会对青年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同时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
3、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免费论文。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二、网络浪潮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学校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免费论文。
互联网是开放的,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显的机械和单调。所以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时代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2)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3)加强学生自律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办好学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学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
4、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免费论文。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还要倡导生动活泼的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我们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文风表现出来,并且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也可以在校园网络的信息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总之,网络时代的到来,关起门来进行德育教育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应该是开放的德育观念,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既要增强教育对象对多种意识形态、多元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又要使他们在多元价值观念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参考文献:
2.育人意识淡化。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至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学校领导、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有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气去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动不动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还以宣泄自己消极颓废的思想为诚实坦然,靠奇谈怪论来彰显个性,用传播小道消息来吸引学生;更有个别教师衣着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会上的一些“低俗之风”而不能自拔。凡此种种,完全有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古训,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毒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3.敬业精神欠缺。所谓敬业,是人们基于对一项工作、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为倾向。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高校校园内却受到了挑战。有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只是苦于“没有别的地方好去”,暂时滞留在教师岗位上,因而他们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懒懒散散,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备课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一些教师到是看好这个职业,但也不过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只“稳定”的“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已。他们爱吃这碗饭,但又不满足,因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胡乱应付,而主要精力则花在别的营生上。这种精力投入上的隐性流失现象在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有的教师则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随意性强,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对学校的纪律置若罔闻等等,这些都严重的违背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宗旨。
4.学术浮躁功利。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今天的高等学府,已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荣,而是以学术成果的多少论英雄了。原因很简单,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师评价中权重太大,可以说真正决定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书教得怎么样,而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并不那么关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注“有没有文章、”“发了几篇文章、”以及“发在了哪个刊物”上。然而,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必须搞科研的,更不是每个教师搞搞科研每年都能发几篇文章的,但是,情势所逼,为了评职称是鸭子也得上架。于是乎,校园开始躁动,学术也更加功利了。有的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热衷于“短、平、快”,为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气候”,常常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甚至篡改、伪造数据;有的教师甚至违背自己的学术良心,做出一些违反基本道德的事情,如抄袭剽窃、请人、署名不实等等。而且,即便千辛万苦炮制出大作,往往还要托人情,找门子,化钱买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尽。
二、师德失范的主要成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也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再加上目前各高校扩招,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增加,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学术论著发表困难,缺少国内外进修机会,教师待遇改善缓慢等实际困难,也使得一部分教师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2.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高校教师的一致共识,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对高校教师而言,只要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过得硬,论文发得多,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甚至在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如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长期以来,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法纪、师德作风、师德技能、师德良心、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学没有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高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当然,除了科研指标好掌握之外,学校重视科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一指标决定着学校的排名、声誉和地位,事关学校的前途命运(比如能否纳入重点院校建设、能否得到经费支持等等),所以,科研指标现在是指挥高校运转的一支魔棒。为达到科研指标所规定的数值,各高校对科学研究给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动”的倾斜政策,如科研编制、项目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在评职称、核定岗位时科研成果数量的“一锤定音”等等,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还有谁愿意去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辛勤育人呢?
4.教师收入状况未改善。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少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在国际上,我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尽管近10年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善,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然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这种收入的低下的状况,不仅让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四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比率高达41.%,而他们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师工资偏低,许多优秀人才宁可到企业上班,留在学校的也大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职业。
三、改变师德现状的对策思考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使命感。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三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的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质的地位。”“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风气、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同时,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如果说以前高校教师认真执教,“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已无可厚非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对当代大学教师来说,师德的要求也具有“先进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榜样,不仅要把具体的道德规范践行同最崇高的人生追求相结合,还要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达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正因如此,我们说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职业要求。
2.制定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光有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健全高校师德规范。自建国以来,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涉及阶级斗争,往往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专业思想教育则强调教师应该树立献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努力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强调教师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而总的说来前两者重于后者,特别是在特定时期,师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改变,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反映了这种转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改善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必须尽快颁布一个既具引导作用又有较强约束力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至于规范的内容,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把《纲要》的普遍要求与高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要求,制定高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高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高教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设立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对在教书育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