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4: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畜牧业考察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处于平稳增长期,而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畜禽饲养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2年畜牧业为农民直接增收达到263元,2012年预计可达280元。三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养殖业与种植业产值比为56.5:43.5,主辅换位,畜牧业在大农业中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
其次,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变传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然归宿。传统畜牧业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饲养规模小、疫病控制难、产品质量差、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弊端已经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就成为历史必然。据调查,全县目前养猪农户仅占总农户数的46%,5年降低约1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已占饲养量的50%以上,规模化家禽养殖占总饲养量的70%以上,5年分别上升了约30和40个百分点。
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两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正是顺应“两型社会”要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畜禽健康,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组织生产,推动畜牧业朝着“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目前,全县60%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小区)对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了无害化排放。
第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当前,大中城市逐步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规范畜禽产品养殖过程和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相关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县畜禽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养殖效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可行可为
(一)市场强力拉动,优惠政策驱动,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全国出现猪荒,生猪市场需求增大,供求矛盾突出。为了平抑物价,维护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地方政府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等等。市场的需求和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推进我县现代畜牧业再上一个台阶。
(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夯实了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一是畜禽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小型大规模的格局。截止2012年底,全县建成生猪养殖万头村××个,各类畜禽养殖大户达到××余户,生猪、小畜禽规模出栏率分别为52%和72%。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规模效益大幅增加。二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我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路子。大力推广“畜—沼—农(果、菜、粮)”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小区)推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综合利用”,大力宣传、推广循环养殖,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得到了养殖户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三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筑牢了产业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县各类产业化畜禽龙头企业6家。其中广东温氏“公司+基地+养户”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发展畜牧业,其合作养户年出栏肉鸡
达××万只以上;实施的“生猪30万头一体化项目”,其××种猪场已建成投产,目前存栏种猪3000多头;××扩繁场、××扩繁场也运行良好。四川×养殖公司常年存栏外系种猪800余头,年产“新加系”纯种、二杂母猪万余头;××食业有限公司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2012年实现产值近5亿;××××猪肉××厂年需要50万头的猪肉原料,2012年产销两旺。
3、从业人员健康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各级、各部门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参观,组织畜禽养殖户参加国家级、省市县畜禽交易会、技术研讨会,了解国内外畜禽发展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识,提高养殖者和从业人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观念新、善经营、懂技术、素质高的养殖队伍。
三、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注重的事项
一是注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应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遵循快速发展又恰如其分的原则,实现要持续发展,选择各自合理的生产规模和建设模式,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达到防御各种风险、降低成本、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县应重点推行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大力开展畜禽小区建设。按照“四化一园”(品种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生态养殖园区)的要求,发展若干畜禽养殖小区,形成小区规模优势,到2012年,全县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XX户,其中出栏万头以上优质生猪养殖场达到15个;年出栏1XX只以上肉鸡、肉鸭规模户达到1500户;年存栏2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户达200户。二是着力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行温氏集团目前在我县运行有效的“公司+基地+养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按保证农户收益的协议价收购,农户按标准修建(改造)圈舍进行规模养殖的“订单养殖”模式,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是注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继续推进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完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温氏集团“3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争到2012年底,×个分别存栏4000头左右优质能繁母猪的扩繁场全面投产。切实加强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县乡为主的生猪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制种供种能力。鼓励养殖场(小区)自繁自养,全面实现良种化。继续抓好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合理布局、巩固发展我县肉牛改良站,加强冷配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受精率,大力推广西门塔尔、夏洛莱、皮埃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引导养殖户从役用牛饲养向肉用牛饲养转变,提高养殖效益。继续支持温氏、隆生公司发展养殖合作户,提高优良家禽品种饲养面。切实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牵引带头作用,加快良种良法推广。
三是注重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动物疫情诊断、监测、防疫监督和兽药、兽医监察等方面条件。进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快推进县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强化县级兽医部门的责任,建立一支布局合理的骨干防疫队伍。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完善以县、乡镇为主干,以防检人员和村级防疫员为支点的疫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病防控。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兽医卫生监督所建设,切实加强乡镇、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动物疫病可追溯,逐步建成全县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建立完善动物防疫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体系和公益性乡镇)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经费、村级防疫员补助等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经费。到2012年,县、乡标准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四是注重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畜禽饲养投入品的监管制度,指导养殖户规范饲养、科学用药,杜绝违法使用投入品的行为。强化畜禽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推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建立牲畜信息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落实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畜产品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监测长效机制,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
1
南非基本概况
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面积122.7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多万人,西南部临大西洋,东南部临印度洋,最南端的好望角为两洋交汇处,地形地貌西部几乎是沙漠,中部和东部是草地和森林,多以平坦地貌为主,山丘较少见。海拔高度从沿海的几米上升到内陆的3000多米,气候特点则是从开普半岛的地中海式气候变化到夸祖鲁海岸的亚热带气候,但在东北部内陆则是草原气候。日照充足但变化较大,全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夏季,但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全国农耕地占10%左右,可灌溉地区占5%。干旱、半干旱地区占85%,湿润地区占15%。
南非的牧草生长受雨量条件的制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畜牧业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分布大致是:东部主要是肉牛、奶牛、猪、家禽等优良品种及杂交种,是畜牧业最集中的地区;北部降雨少、温度高,只适宜饲养当地的品种;西南部几乎是沙漠,主要饲养美利奴细毛羊;南部沿海地带主要饲养良种奶牛和肉牛;西北部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种植业主要是玉米、高粱、向日葵、土豆和小麦,也种植蔬菜、葡萄等。南非以矿产闻名,金矿贮量占全世界的51%,钻石和宝石贮量相当丰富,居世界第3位。铀矿贮量居世界第一。交通发达,全国已形成较完整的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人均占有里程居世界第3位。从国民经济结构看,南非以矿产为主的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50%以上,畜牧业占30%左右,种植业、酿酒、旅游及其他产业约占20%。
2
草地生态恢复和“三化”草地治理的主要特点
通过培训和学习,感受到南非草地生态保护和“三化”草地治理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2.1
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把草地建设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南非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得天独厚,草地和森林资源不算丰富,缺水十分严重。但是,南非从城市到公路,从机关、工厂、学校、商店到私人住宅周围生态植被良好,青草、绿树、鲜花是他们的主旋律,形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由绿色植物覆盖的世界。长期以来,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环境立法和执法已实施多年,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投资并不多,但不惜投巨资用于环境保护,大力提倡种草和植树,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严格的规定。对采矿企业,在开矿之前必须要有恢复生态植被的规划,政府才发营业执照;如果在经营过程中没有及时恢复生态植被,政府则立即吊销营业执照,关闭采矿企业。城市和公路建设注意保护原有植被,同时规划了足量的草坪建植和树木种植面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南非在干旱、半干旱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建立规模较大的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政府规定造纸厂必须先植树,只有一片山林成材后,才允许伐树用来造纸。从而形成先造后用、造用结合的良性循环。在南非种草和植树,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2.2
矿产企业以种草为主要途径,恢复矿渣生态植被
南非是矿产大国,如果管理不当,乱采滥挖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矿业公司十分注重生态环境、劳工健康、人身安全三方面工作,把恢复矿渣生态植被作为己任,实行一边开采一边进行植被恢复。根据矿渣上层回填土层的高度,种植不同的植物恢复矿渣植被。回填土层高度在60cm以上,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30~60cm种植一般农作物,低于30cm就种植牧草。矿产企业几乎用种植牧草来恢复矿渣植被。我们到安格卢(angio)煤矿公司实地学习,了解到该公司为提高矿渣草地植被恢复的科技含量,与比勒陀尼亚大学合作,解决矿渣草地植被恢复的技术问题。
2.3
发展人工种草,实行围栏轮牧休牧
南非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成为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最大制约因素。畜牧业主要靠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来解决牲畜的饲料来源。因此,家庭牧场都十分重视利用雨季开展人工种草,尤其是在东部和沿海畜牧业比较集中地区的奶牛场和肉牛肥育场,几乎靠人工种草发展畜牧业。种草面积视饲养规模而定,以栽培禾本科牧草为主或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选择耐旱、产草量高、草质较优的品种,在牧草生长季节进行放牧利用;雨季结束后牧草因干旱缺水而干枯,其枯草的营养价值仍较高,也可在旱季(或冬季)放牧利用,但大多数牧场都在雨季刚结束时割草调制青干草。家庭农牧场在种植牧草的同时,一般都安排一定面积的土地种植玉米,作为枯草季节饲草料的主要来源。种植饲草料,实行机械化播种、收割和管理。人工种草,既发展了畜牧业,又恢复了草地植被。
与此同时,牧场主十分重视合理利用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大力推广草地钢丝围栏技术,实行划区轮牧。在当地的春季,牧场主利用雨水和光热条件相对较好的季节,实行休牧,让草地有休养之机,使草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2.4
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草畜平衡
南非把减少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既作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关健措施,又作为保护好草原的重要手段。除北部地区因温度高、降雨少,主要饲养当地的山羊品种外,其余地区都饲养良种畜和杂交种。肉牛品种主要是安格斯、夏洛来、海福特及其与本地牛的杂交种,奶牛品种以黑白花品种为主;南非是波尔山羊的原产地,山羊品种主要是波尔山羊;绵羊品种主要有饲养美利奴细毛羊和dorper肉用绵羊。国家十分重视家畜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设立了国家和民间的良种公牛中心,专门向全国各地的奶牛场、肉牛肥育场提供优良种畜。全国基本形成了国家的、民间的良种中心到生产场的良种繁育推广网络体系,牧场主通过限制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的措施来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并根据草地的生产能力来确定牲畜的饲养量,实行草畜平衡,既能避免破坏草原,有效保护草原,又能实现长久的经济效益,推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南非草原生态恢复与“三化”草地治理考察报告范文由查字典提供!
2.5
灭治草原蝗虫,治理虫害草地
南非蝗虫对草原的破坏十分严重,在蝗虫危害区域每平方公里有蝗虫4000~8000万只,3400只蝗虫一天的采食量相当于1只羊的采食量(1.5kg干草),全国蝗虫每天要损害6000t牧草。南非政府对治理草原蝗虫十分重视,建立了蝗虫预警制度,要求发现蝗虫必须立即上报,每年政府投资3000~5000万兰特专项用于灭治草原蝗虫。灭治方法主要是在草原专家的指导下,一般在蝗虫的产卵季节农牧民喷撒化学药剂灭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6
实行科学饲养管理,注重科研与生产结合
南非的草地畜牧业是以家庭牧场为基本生产单位,牧场主一般都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农牧和生物技术科研、教学的专家、教授,大都有自己的农牧场,实行科学养殖,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也较高。牧场主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实行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注重投入、产出和效益。
南非国家设立了农牧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农牧高新技术研究;地方设立了农牧科研所或站,主要研究农(牧)场的实用技术;大专院校也设立了专门从事农牧科学研究的机构和实验基地,大多数从事基础研究。农牧科研单位的人员工资由政府提供,但科研经费由公司或农场主提供,公司或农牧场主根据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关健性技术难题,与有关科研所和大专院校签订协议,出资进行研究,其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出资者,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避免了科研与生产的脱节,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anglo矿业公司的矿渣植被恢复,就是该公司出资由比勒陀尼亚大学进行试验研究,在矿渣上种植牧草和农作物均获得成功,并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
3
几点建议
通过20多天在南非的培训和学习,很受启发。结合四川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进一步抓好“三化”草原治理,恢复草原生态植被
我省草原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草原面积3.13亿亩(合2087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近30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到xx年,全省有沙化、鼠虫害、其它退化草原面积达16010万亩(合1067.33万公顷),并集中分布在川西北牧区,这是我省草原保护建设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借鉴南非恢复草地植被的经验,切实抓好我省“三化”草地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沙化草地治理的科学研究,推广沙化草地治理的实用技术,恢复沙化草地植被;继续采取生物、化学、物理、保护天敌等综合措施,治理草原鼠虫害;大力推广补播、除杂、施肥等草地改良技术,治理好一般退化草地。特别是在川西北牧区,因采金、挖矿毁坏草原植被的现象很突出。借鉴南非恢复矿渣草地植被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切实抓好矿产企业的草地植被恢复。
3.2
建立草畜平衡等三项草原保护制度,合理利用草原
一是以乡为单位划定基本草原保护范围,树立标志,并公告保护,建立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二是根据草地资源状况和草原承载量,合理确定牲畜发展数量,防止超载过牧,建立草畜平衡制度。并通过加强技术服务和市场引导,加快畜群周转,优化畜群结构,提高牧畜质量,使传统型的数量畜牧业向质量型的效益畜牧业转变。三是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坚定不移地实行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视其退化程度分别进行禁牧、休牧,建立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
3.3
加强草原基本建设,提高草地生产能力
草原建设,是抓好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和推进畜牧业发展的根本措施,是解决好我省草原所有问题的关健。多方筹集草原建设资金,加大草原基本建设的力度。重点抓好围栏改良草地、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基地、牲畜棚圈以及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草原生产力,缓解畜草矛盾,逐步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实行科学养畜,既发展畜牧业经济,又保护草原生态。
3.4
依法加强草原管理,加大草原执法力度
[中图分类号] F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176-01
一、 共和县畜牧业建设基本概况
共和县共辖4镇7乡,99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全县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4万人,其中农牧民人口21250户90264人,有藏、汉、回、蒙等2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拥有耕地44.77万亩,天然草场1931.6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1828万亩,现存栏各类牲畜156.5万头只。2012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81785.4万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牧业产值61778万元,同比增长11.9%;农业产值15995万元,同比增长9.5%;渔业产值4012.4万元,同比增长486.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68元,同比增长23%。全县共建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56个(养殖业合作社63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43个,种植业合作社39个,农机服务合作社11个),涉农企业16家,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131人,基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
二、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群众观念依然陈旧
干部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特别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思路不新、办法不多。农牧民群众中头数畜牧业观念和落后的经营理念仍然根深蒂固,虽然放牧形式从家庭为主分散经营向合作组织的规模化转变,但生态畜牧业仍然处于一个常规性的建设投入和发展状态。大部分群众市场意识淡薄,等靠要思想严重,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农牧民劳动技能低,转移就业任务繁重
只有稳定的务工岗位和收入,牧民才能彻底地从草场上脱离开来。劳务输转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受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年龄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牧民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事物的机会少,多数劳力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消耗性工种,收入低且不稳,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困难,实现长期稳定就业、保障务工人员稳步增收任重道远。
3.建设性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效益低
各牧业村的牧户基本修建了畜棚、贮草棚等基础设施。由于农牧民收入低,投入到畜牧业发展中的资金十分有限,大多数畜棚存在闲置或“大材小用”的状况;饲草料加工设备普遍不足;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缓慢。
4.科技推广滞后,畜疫防治工作形式严峻
受经费、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制约,新型畜牧业技术引进和推广不及时,科技示范带动能力弱,科技贡献率低;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老化,指导农牧民发展生态畜牧生产服务能力低;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尚未健全,随着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动,给为疫病的传播留下了隐患;现有防疫员队伍中还存在人员少、防疫装备差等制约因素,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形势严峻。
5.产业化程度低,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
畜牧业集约化养殖程度还较低,规模小,尚未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弱,难以带动千家万户农牧民发展养殖业和进行规模化生产;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名牌产品,影响农牧民群众的收入;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生产、加工、流通相脱节。
三、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1.加快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牧区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前提是必须组织牧民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让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牧民、村干部、大学毕业生或优秀的企业家起带头作用,鼓励开设畜牧专业的院校、科研机构和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联营,建立健全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畜牧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农牧民企业经营规模化、农畜产品生产专业化、畜牧业发展产业化的畜牧业生产新机制。
2.切实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关键是要安置好生态畜牧业建设所需的富余劳动力,所以要切实解决好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一是要继续进行合作经济组织产业发展,从事牛羊育肥、农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生产、运输等产业由合作经济组织统筹管理,进而吸纳多余劳动力。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就业渠道。三是切实与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相结合,建设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游牧民定居点,引导有条件的牧民转移就业。
3.提高生态畜牧业的科技应用水平
通过畜牧业内部资源结构调整,有效推进畜牧科技研究工作,不断提升畜牧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基础上,加大环湖牧区和南线牧区的种草规模;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的锲机,推广牧草免耕混播技术,提高牧草产量。要强化饲草料调制饲喂技术研究与推广。根据当地饲草料及作物秸秆构成,研究适宜当地的饲草调制方式和饲草料搭配饲喂技术,积极开发和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和微贮养畜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4.打造高原特色品牌效应
要立足共和县草地畜牧业牦牛、藏羊资源优势,组织力量倾力打造高原特色畜牧业品牌;结合当地畜牧业及其他优势资源,研发具有高原特色的产品,并进行商标注册;采取政府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实施的方式,通过举办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展示会、推介会等形式,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息服务,建立营销网络,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参考文献
一、 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盛产羊、牛、小麦和蔗糖等农产品。发展农业生产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地域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多。全国总面积768万平方公里,1998年统计1800万人,每平方公里平均2.3人;全国农牧业用地约4.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3%,农业人口人均农牧业用地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二是适宜耕种的土地条件较好。澳大利亚有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三分之一的地区适宜发展农业。适宜于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土地条件均较好,土地平坦、肥沃,有一定的降雨量,适宜生产小麦、水稻、大麦、甘蔗、棉花等。三是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四是政府高度重视农牧业发展。从机构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农业由初级产业与能源部管理,为了加强农业,澳大利亚政府于近年专门成立了农林渔业部,管理全国的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由于有这些优势和条件,加上政府不断地调整政策,澳大利亚农牧业近几年来稳步发展。在农业领域,我们所到的政府管理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都迫切希望与我们开展科技、推广、贸易等多方面的合作。
二、 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的政策措施
澳大利亚是一个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全国沙漠和半沙漠占国土面积的35%。东南部的墨累河(Murray)及其支流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河流,但蓄水量较少。澳大利亚的自然降雨量也不均衡,60%以上的地区年均降雨量不足500mm,30%以上的地区年降雨量不足375mm,在西部沿海地区虽然雨量比较充沛,但分布极不均匀,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总的来讲,缺雨干旱是制约澳大利亚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澳大利亚政府自从九十年代以来,相继对管理水的机构进行了企业化改革,对水资源进行控制使用。具体情况如下:
---改革管水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为了使水资源管理机构与水资源利用状况密切相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近年来,澳大利亚对水资源管理机构进行了企业改革。我们考察的维多利亚州塔图拉(Tatrua)地区供水站(公司),原来是国家专门管理水的机构,现在改为属于州里的公司,公司董事长由政府任命。这个公司的主要职责是为社区提供水利服务,制定供水政策,实行配额供水,确定水的价格、用水量,征求用户对公司的意见等。这个机构的资金80%来自于用户,20%来自于上交政府资金的返还部分。由于企业化的水资源管理组织自身的运营状况与水的利用效率息息相关,因而增强了这些组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注程度。
---实行用水管制,有偿使用。澳大利亚所有的水资源都是政府所有,农民用水必须交费。农户向供水站申请购买水,供水站则根据农户需要和配额向州里的水供应管理组织购买,然后销售给农户。我们在考察的农场看到,水渠中都有供水计量装置,据以确定用水量和费用。据农场主介绍,用水超配额加价,超额太多就断水停供。水的价格主要是根据水的成本核定。不同地区供水设施的投入不同,水的价格也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每百万升水的零售价格是20澳元左右。水费的成本构成大体是:渠道维护运作费占30%,大坝建设费占30%,设备更新费占30%,其它杂费占10%。水的成本价格初步确定后,公司还要反复和农户协商,并报州供水部认定,才能向农户收取。农户之间也可以进行水的交易。如果某户农民不用水或需要用更多的水,他都可以卖出或买到水,永久性转卖或临时性转卖都可以。永久转卖的水价一般为每百万升500~1000澳元,临时转让的水价一般为每百万升15~200澳元。水的配额有偿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水在农户之间的交易也使水在不同区域、不同地方的分配更为合理、高效。
---政府和农户共同投资兴建供水设施。据塔图拉地区供水站的负责人介绍,澳大利亚最初的供水渠道等设施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到现在已经使用了100多年,很多设施都已经老化、损坏。这些设施的维修费用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1994年,塔图拉地区投资400万澳元维修老化的供水渠道等,其中政府提供200万澳元,用户提供200万澳元。他认为今后要逐步转向农民投资兴建供水设施。
---政府对发展旱作及节水农业给予一定的扶持。为了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些补贴政策,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大致的补贴项目有:一是对土地整治计划进行补贴,一般补贴10%左右;二是对修整灌渠进行补贴;三是对购买土壤水分检测仪进行补贴;四是对水循环利用计划进行补贴。
由于管理水资源的机构逐步改革,用水也逐步市场化,使澳大利亚农业用水的利用状况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是用水向效益高的产品转移。据介绍,近10年来,农业、畜牧业效益下降,用水量减少,而园艺农业效益高,用水量上升。近年不同农畜产品产值所占比例及其用水所占比例大体是:奶牛养殖用水和产出相当,都是50%;农业、畜牧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45%,产出只占总产值的25%;园艺农业产出占23%,用水只占3%。由于比较效益的原因,所以,农业、畜牧业用水减少。二是促进了节水技术的应用。由于实行有偿用水,农民都注意节约用水,采取一些测量土壤含水量、适时灌水、旱作农业节水、改善土壤条件等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
三、 旱作节水的主要技术措施
由于采取有偿使用水的政策,所以农民都惜水如油,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
---推广测量土壤水分技术,做到适时灌水。对土壤水分进行监控,把水的用量精确化,减少对水的浪费,降低成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获得高的产量非常重要。目前澳大利亚采用的土壤水分测试方法有:插入式测量法、环境水分监测法、TDR水分测试法、遥感测试法等。重点研究什么时候灌水、灌多少水,灌多长时间水,灌水所达到的深度是多少,灌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等实用技术。我们在考察土豆农场和依安农场时,农场主们都向我们介绍了简易的土壤水分检测技术。
---采用循环用水办法。在土地中修建供水渠和排水渠,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使渗漏的水通过排水渠流入集水池,再循环利用。
---推行轮作制。种水稻一年一季,两年轮作,改种小麦、大麦或牧草等,节约用水,改善土壤 结构。
---实行土地整治计划。农场主集中联片,在政府资金的引导下,对辖区的土地进行改良,对水渠和林木进行规划。
---采取沟灌、滴灌、渗灌等技术措施,减少对水的浪费。
四、 保护性耕作与固定道作业情况
考察中,我们专程到与中国农业大学进行了多年合作的昆士兰大学格顿学院,具体了解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免耕技术)和固定道作业方面的新情况。据介绍,目前,澳大利亚已有90%的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方法,有50万公顷土地采用固定道作业。格顿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中心对农业机械固定道作业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所称的固定道作业,主要是研究农用轮胎的效用、对地面的压实程度和对农作物的影响。通过固定道的精确性,减少轮胎对土壤的压实,减少土壤的径流和流失,节约能耗,增加产量。非固定道作业,压实的宽度占幅宽的20%~30%,多项作业压实加起来大约50%,而固定道作业只有15%。压实和非压实土壤的径流平均差60mm,即压实土壤径流大,非压实土壤径流小。固定道作业增产15%左右,固定道加免耕方法,上述效果更好。采取的技术措施是,加宽轮距,在固定不变的轨迹上行走。我们参观的一农场,有3000公顷土地,7年前改用固定道和免耕深施肥等综合措施,使原来一年只能生产一季,变为现在一年生产两季,提高产量70%。
五、 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做法
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澳大利亚旱作节水和保护性耕作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在旱作节水的政策制定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是实行配额有偿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改变传统的用水观念和习惯,加强对水的管理,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十分重要。澳大利亚政府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按照经济规律,实行有偿使用,配额供水,既推动了节水技术的发展,又改变了农民的用水观念,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建议加快我国农业用水制度的改革,实行合理的价格政策以及鼓励水交易行为的措施,促进水资源分配的合理化。
二是高度重视节水技术的研究。我们这次考察,到了几个灌溉和节水技术研究机构,深深地感到他们的节水技术研究等项目,紧密与生产实际相联系,很快得到推广应用,并且愿意与我国进行合作研究和推广。建议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同时,积极开展与澳方(以及其他国家)在节水技术方面的合作,借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节水技术的发展。
三是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政府应有有效的投入。农业实用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政府应通过项目和资金进行投入,形成有效的机制,并且监督实施,引导实用技术的扩散和普及。
四是重视农业用水的环境治理。农业用水由于受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排入江河湖泊等,造成二次污染,而用于农田则可以再次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建议采用澳大利亚的农田循环供水方法,使农业用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循环使用,既可以节约用水,又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考察地点情况简介
寿光市地处山东北部沿海,总面积21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6公里,辖19处乡镇、街道,耕地135万亩,人口108万。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后六次跻身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目前位居第67位,农业增加值列全国第19位,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20__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5亿元,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5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8亿元,农业增加值3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8元,到今年4月底,各类存款余额132.8亿元,比年初增加17亿元。
寿光人种菜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个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推动了一场遍及全国的“绿色革命”。目前,全市共推广应用蔬菜生产新技术24类300多项,引进荷兰西红柿、日本伊丽莎白甜瓜、韩国苦菜等30多个国家的蔬菜新品种5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38亿公斤,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达到40万亩,无土栽培蔬菜发展到5000亩,有61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
寿光市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也是被国家命名的唯一的“中国蔬菜之乡”。近年来,寿光市按照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兴办以蔬菜加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已有上百种农副产品直接或间接通过加工进入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完成农产品出口10多万吨。
该市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先后在市区建设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在8处乡镇建设了10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发展到26处、集贸市场186处。其中,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辐射全国30多个省、区、市。与此同时,他们开通了寿光到北京、哈尔滨、海南的“绿色通道”,设立了网上专卖店,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市场开展了直供直销、专柜专销,建立了连锁店,带动了全市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一、经验与启示
在这次考察中,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整体考察了寿光在农业结构调整,特别市蔬菜生产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针对我乡实际情况,就如何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等问题,重点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考察。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我们对寿光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照我乡刚刚起步的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问题,使我们在学到许多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得到了深深的启示:
近年来,尽管我乡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粮食、瓜菜、果品、畜禽水产品的产量逐年提高,但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粮、菜、肉、蛋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或下跌,农民增产但增收缓慢。农民增收已成为牵动我乡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于解决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的最高层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牵动全局的作用。首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初级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和农民的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应对WTO挑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步骤。
(二)、农产品加工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目前,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开拓农产品的新市场,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
2.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
农产品加工业一边连接初级农产品,一边直接面对最终需求,通过产品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既可以拉动种植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改变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枢纽工程。农产品加工业中的一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发展,可逐渐成为带动一方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与农民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关系。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几点建议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心和关键,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枢纽工程,面对农民增收缓慢的压力以及我乡跨入经济强乡进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强相应的对策性设计和研究,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和深层次矛盾。针对我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情况,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坚持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建设专业化、商品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使基地生产逐步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由兼业为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提高基地建设的整体水平,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系列化生产。积极培育、扶 持鲜鲜食品有限公司这个龙头企业,发展蔬菜、果品、玉米、豆类等农产品的冷藏加工、出口,带动农户发展甜玉米、青豆、草莓、胡罗卜、辣椒等适于速冻加工的农产品;以前岳兴义面粉厂为龙头,发展优质、专用面粉的生产,带动起我乡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并使我乡农产品的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化的生产方向发展,在我乡建设甜玉米、优质小麦、瓜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提高我乡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和产业化程度。
2.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推动加工业的发展。
在农业结构调整上要围绕“优质高效”和适宜加工的品种开展;在种植业上,应大力发展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青豆的生产;在果菜等经济作物中,重点发展草莓、胡罗卜、辣椒等品质好、产量高、适合冷冻加工品种。为此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调整技术推广的重心,根据加工业的需要,加强专用原料品种开发和技术推广;二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建立和完善检测手段,促进优质优价和专业化生产。
3、认真谋划,协调发展。
我乡虽然有鲜鲜冷冻食品、兴义面粉、圣益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但却没有一家畜禽产品加工企业,对于占我乡农业产值的80的畜牧业来说,应该是一项空白。在我乡今后对农业发展的谋划上,要注重畜对禽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植和培育,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畜禽产品加工业的投入,最大程度的提高我乡畜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目前,广东省处于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珠三角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二是经过三十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三是珠三角人口的密集导致城市压力负荷过大,同时粤北、粤西等欠发达地区人口的过量流失对这些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安定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广东省政府于2005年推出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部署产业转移大行动,明确了粤北和粤西地区是畜牧业、包括饲料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对象。2008年5月24日,广东省作出《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强调实施“双转移”战略是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的关键。经过几年的实践发现,饲料产业转移的关键是劳动力,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转移。
一、广东省“动物营养学”人才分布及存在的矛盾
广东省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广东饲料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广东省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达33052人,企业职工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为10134人,硕士以上学历共856人,博士190人,占全国饲料业博士学历(1401人)总数的13.6%,硕士666人,占全国饲料业硕士学历(4734人)总数的14%。其中主要来源包括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及佛山科技学院等,每年培养饲料产业专业人才200―250人,其中本科130―160人、硕士60―80人、博士10―15人。但是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占60%―75%,尤其是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珠三角地区就业比例占80%以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珠三角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目前还比较旺盛,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且待遇较高,另一方面是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能学到较先进的技术,个人发展空间较广阔。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在广东仍相对落后,经济环境远远比不上珠三角地区,所以,即使用人单位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应聘者也寥寥无几。不容忽视的是,这几年正值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基地发展很快,对人才的需求很旺盛,发展前景很是乐观。
饲料产业转移和畜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对高等农业院校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应对,将如何培养适应饲料产业转移的人才这一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二、广东省“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专业设置过窄过专。
本科教育目标的定位基于一种“专业―行业对口”的意识上,把培养“窄深型”、“处方式”的所谓“专家”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创造能力较差,不能更好地适应时展的要求。变“窄深专家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需要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线;畜牧业生产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动物医学,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市场开拓与售后技术服务等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使得毕业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高,实践经验不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弱,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3.对学生就业的引导有待加强。
目前学生就业地域高度集中在以珠三角为主。这种现状急需改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以饲料产业转移为导向,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我校动物营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模式,以培养适应产业转移和国际竞争需要的畜牧业人才。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敬业精神、吃苦精神与实践精神,培养适应饲料产业转移需要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建立“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团队式“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建立本科生的导师制,把本科生、研究生、导师组合成各个方向的小团队。组团之后,关键是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主人翁意识、归属感。让“动物营养”专业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个团队是我的团队,我是这个团队不可分割的一分子,这个团队不只是人生的一个临时停靠站,而是一辈子陪伴自己成长和发展的根据地;个人的进步关系到团队的发展、团队的发展,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学生有了对这个科研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达到了巩固学生专业思想、综合式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效果。
1.“自主+引导式”在校培养模式。
(1)建立自主约束和导师监督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由各个团队学生自己制定各项管理,并签订认可书。以课题组内在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中分别选取1名大家认可的人作为组长和副组长,每一年级选出负责人1名,建立有结构、有层次的管理机制,同时适当结合任期制。要注意团队成员之间是相互平等的,以此发挥学生自我约束、相互管理的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在被管理的过程中培养相互配合能力和协助精神。导师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成年人独立社会责任的能力和地位,在管理中更多发挥其监督和协调作用。
(2)建立导师指导和学生相互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学生的生源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各有优缺点,可以互为导师,每位学生、尤其是研究生都可以参与到导师的指导工作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对学生设置课题小组,在学生自主选择、导师协调相结合的方式,建立1名博士研究生2―3名硕士研究生及1―2名本科生组成的课题小组,小组内分级指导的同时又提倡相互学习。另一方面建立每两周一次导师参加的定期工作汇报与每周一次的导师不参加学生自主交流的seminar相结合的学术交流机制。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可充分自由发挥他们交流的积极性。同时,在每周一次的seminar运行机制中建立主持人制度、并参考学术研讨会的模式举行。每次seminar安排1名主持人,主持人负责本次seminar的前期准备、主讲人和主题的确定、交流过程中的顺序、交流议程的控制等,让学生自由交流的同时,培养学生组织和协调能力。
(3)建立引导学生自主创新的培养模式
在专业培养方面,不直接指定学生的课题方向和内容。一般一年级时,一方面,通过每个月布置一次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大专题报告,让学生在巩固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自己能有意识把以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又提高其写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一两次的课题组研究方向、特色及发展方向介绍,让学生尽快熟悉课题组科研方向。然后,提出由学生自主、自由选择课题方向的同时,进行课题小组的组建,强调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经过课题小组组长牵头进行课题整合和修改之后,导师组织课题小组的试验设计研讨会,提出试验设计的修改意见、注意问题,确定试验设计。之后,由组长组织课题小组建立统一的课题实施方案,包括实施时间、地点、步骤等,导师只是把握大方向、提出修改意见、强调要注意事项。
2.毕业后“跟踪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本科生结合培养模式下,他们对专业、同门、课题组这一团队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已经认为自己这一生工作和进一步学习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与这个团队会发生各种联系,所以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校的几年时间,而是存在一个像“产品”一样毕业后继续培养和引导的问题。
(1)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学生在邻近毕业时找工作、工作一到三年期间如何再次选择职业和选择岗位时,通常会面对很多困惑甚至迷茫。这时,导师有必要在其毕业前进行几次深入的交流。一是客观分析其个性、特点,提出其适宜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选择;二是在离校前,以亲友的身份对其在校期间表现的优缺点进行善意的分析,并指出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2)建立不定期交流机制
师生之间经常交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提升,有利于对学生的后续指导,也有利于毕业生对课题组的发展献计献策、回馈课题组一定的资源。一般可采取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逢年过节、节假日经常组织小规模的聚会;二是出差在外时,尽可能安排时间拜访当地工作的毕业生。
(3)建立定期交流机制
组织一定时间内的所有同门大家庭定期聚会交流,对维系毕业生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非常重要。所以,可选择在当年毕业生离校时间,召集所有课题组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年度机会加交流,同时邀请行业内成功人士参会传授经验。既体现在校老师和师弟师妹欢送毕业生,又体现师兄师姐欢迎毕业生进入到这个行业中。
(4)积极支持毕业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
毕业生的工作和发展情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团队的发展。所以,课题组对毕业后学生工作的帮助和支持,一方面有效推动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维持甚至扩展了课题组的力量。导师通常可采取的方式包括:优先担任毕业生所在单位的技术顾问、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学生所在单位的技术讲座(尤其是企业)、选派在校生参与或协助毕业生所在单位的研发和技术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导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团培养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动物营养”专业思想,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启发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发挥不同层次学生内部的自我交流学习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全面性;“自主+引导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全过程分段式培养有利于扩展“动物营养”学科学生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其潜能。
当然,“动物营养”学科人才培养,既有其在培养环节上的共性,又有其在培养方式上的特殊性,有必要兼顾共性与特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对其科学性、完备性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必健.广东推进产业转移大行动――广东工业考察报告之二.浙江经济,2009,12:46-49.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3]向文江,曾宝成,谌晓芹.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发展对接的研究与实践.教育与职业,33:41-42.
中图分类号:S864.4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0.017
Study and Application on Feed Formulation Technology of Cow Alleviating to Heat Stress
LIU Jing-xi1, ZHOU Juan2, LI De-lin2, WANG Li-xue1, PAN Zhen-liang1, CHEN Long-bin1,HAN Jing1, LI Min2, HUO Wen-juan1
(1.Tianjin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and Veterinary Median, Tianjin 300384, China; 2.Tianjin Jialihe Huabandry Corporation, Tianjin 300402, China)
Abstract:Nowadays, the effect of heat stres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airy production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feed formulation technology of cow alleviating heat stress was studied, two main points were considered: ①High quality roughage matching with high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of concentrate supplements;②Adding minerals, vitamins, trace elements, yeast and mold adsorbent reasonably. As a result, the functional feed products to help cow alleviating heat stress were developed. The products had been proved effectively in the large-scale dairy farm application, which were effectively alleviating heat str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ducts could ensure the balance and stable of milk production.
Key words:cow;heat stress;feed;formulation
近年来,我国将奶业作为推进畜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十分重视奶业发展。我国奶牛存栏数量2013年达到1 440万头,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第3大产奶国,但单产水平仍然较低[1]。奶牛生产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繁育、营养饲料、牧场管理、疫病防治、气候环境等。随着全球温度不断上升,奶牛遭受热应激的程度不断加重,因此,如何缓解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利用年限,成为奶牛养殖者非常关注的问题。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机体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2-4]。首先,奶牛在遭受热应激时,瘤胃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食欲不振,采食量降低,产奶量降低,乳成分降低。有研究发现,当奶牛遭受热应激时,妊娠并处于泌乳中后期的经产牛和初产牛干物质采食量分别降低22%和9%。当气温从21 ℃上升至38 ℃时,产奶量降低程度不断加强,38 ℃时仅为21 ℃的38.9%。奶牛6―9月份高温时节比3―5月和10―2月分别降低25.6%和33.5%。当气温从18 ℃上升至30 ℃时,乳脂率、无脂固形物及乳蛋白率分别降低39.7%,18.9%和16.9%[5]。其次,热应激使奶牛免疫力降低,肢蹄病、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发生率升高,最终增加淘汰率。另外,奶牛热应激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引发繁殖障碍。相关研究表明,热应激过程中因采食量降低导致的奶牛机体营养不足,会延长其周期或使不明显,影响适时配种;热应激会引起生殖道过热和激素分泌紊乱,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和繁殖;配种后由于高温导致皮肤血流加快,胚胎所需养分不足,会造成胚胎死亡和流产。
天津市2013年奶牛存栏15.0万头[1],品种以荷斯坦奶牛为主,牛奶年均单产达到7 800 kg,部分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场年单产达到10 000 kg以上。荷斯坦奶牛以单产高而著名,但其耐热能力差,最适温度为10~16 ℃,当温度超过23 ℃时,即可发生热应激[6-7]。从表1可以看出一年中5―9月份奶牛均可发生热应激,占1年中41.7%的时间,由此可见,天津市虽处于华北地区,但奶牛热应激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解决奶牛热应激的途径主要是品种选育、改善奶牛生存小环境、精细管理和营养调控[8],本研究主要针对奶牛营养调控技术开展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功能性饲料研制和应用的相关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功能性饲料设计
根据奶牛在热应激状态下对日粮能量、蛋白、过瘤胃蛋白、过瘤胃氨基酸、ADF、NDF、脂肪、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各种营养因子的需求,制作出针对泌乳牛的日粮配方。
(1)粗饲料:泌乳牛日粮以全株玉米青贮、优质苜蓿以及易消化的大豆皮、甜菜渣、苹果渣为优质的粗饲料,使奶牛日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NDF)为25%~28%,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ADF)为18%~19%。
(2)过瘤胃脂肪:添加脂肪酸钙和全棉籽,使日粮脂肪含量达到5%左右。
(3)蛋白饲料和过瘤胃蛋氨酸:增加豆粕等蛋白饲料的添加量使日粮蛋白水平为17%~19%,过瘤胃蛋白占粗蛋白的35%-40%,赖氨酸和蛋氨酸占代谢蛋白的6.6%和2.2%;
(4)常量矿物质:添加占日粮干物质的0.75%~1.5%小苏打以及0.35%~0.4%的氧化镁,并根据奶牛日粮中钾的含量,适当补充氯化钾,使日粮中钾的含量占干物质的1.5%~1.6%。
(5)维生素: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D3、E和烟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干奶期和产前21 d精补料饲喂量低,且需要量高,所以这两个阶段要提高维生素的添加量。各阶段添加量见表2。
(6)微量元素:添加铜、锰、锌、钴、碘、硒等5种微量元素,并通过无机和有机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特别是锌和硒)保证了奶牛健康,添加氧化锌、硫酸锌和氨基酸螯合有机锌,使锌在泌乳牛日粮中的含量达到48 mg・kg-1,添加亚硒酸钠和酵母硒,使硒在泌乳牛日粮中含量达到0.35 mg・kg-1。
(7)酵母及酵母培养物:添加益生酵母或酵母培养物,按照推荐量增加10%。
(8)霉菌吸附剂和免疫增强剂:在复合型脱霉剂推荐量的基础上增加20%。
1.2 抗热应激奶牛日粮的应用
上述抗热应激奶牛日粮于2011―2013年的5―9月份在天津市12个规模化奶牛场(约1万头成母牛)开展应用,并记录全年日单产的变化。
1.3 数据分析
应用试验数据通过Microsoft Excel2007整理和作图,并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20.0进行统计分析,本文中数据统计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011―2013年试验数据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2011、2012和2013年5―9月的平均日单产较10―4月的下降幅度分别为5.04%,2.92%和4.62%,其中2011年的下降幅度达显著水平(P
由图1可知,连续3年产奶量最低时间均出现在8月份,这主要是由于8月份不仅温度高,而且湿度大,是奶牛遭受热应激最严重的一个月,在抗热应激奶牛日粮应用的同时,还需要对奶牛加强管理。
3 结论与讨论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养殖者的重视,本研究在奶牛抗热应激营养调控过程中通过优质粗饲料搭配高营养浓度的精补料以提供奶牛必需的能量、蛋白和氨基酸补充,保证在干物质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奶牛获得必需的营养[2-5,9];通过添加常量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酵母以及霉菌吸附剂等,以弥补夏季奶牛瘤胃缓冲物的不足,增加采食量,改善瘤胃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以及繁殖、肢蹄和健康。本研究最终研制出缓解奶牛热应激功能性饲料产品,并在规模化奶牛场应用过程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以奶牛浓缩料和奶牛预混料的形式进行推广应用,推广区域包括天津及周边地区,减少了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提高了奶牛产奶量和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 中国奶业协会. 2014中国奶业统计摘要[M].北京:中国奶业协会,2014.
[2] 付彦坤.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138.
[3] 李明,李守义,孙宇,等.奶牛热应激的预防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2003(4):48-49.
[4] 杨耐德,高振华,黄晓亮,等.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7):110-112,117.
[5] 陈福音, 高艳霞, 李建国. 奶牛热应激的危害及营养调控措施[J]. 中国畜牧杂志, 2012, 48(8): 37-41.
[6] 梁学武, 刘庆华, 蔡永辉,等. 高温高湿地区奶牛热应激综合控制技术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17): 17-20.
经过归纳总结,现将有关学习考察情况分述如下:
一、德国的农业机械化体系
德国现有耕地面积1730万公顷,约占其国土面积的一半。其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约290多万公顷。在农业生产中,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年农业企业经济收入为430亿欧元,其中约一半为畜牧业收入,在畜牧业中,牛奶的收入占90%,是农业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战以来,德国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企业每户经营的面积呈增长势态,企业数量则表现为一直在下降,农业企业数量从1949年的160多万个下降到目前不到100万个,其中面积2公顷以上的农场为41万多个(平均每个农场规模为41.4公顷);农业从业人数从1949年的481.9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94万人,农业从业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1950年为24.1%,1900年为38.2%,到2000年则只有2.5%;每一个农民供养的人数由1950年的10人,上升到2001年的128人,在这个过程中,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机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德国的农业与农机管理与服务机构
德国的农业管理部门主要是各州的农林部,我们考察的巴伐利亚州农林部(Bavarian State Ministry fo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由管理渔业、种植业、农业工程等8个协会(State Institutes),5个教育与研究机构、1个技术发展中心、3个科研管理部门、1个培训中心和1个农场,以及7个地区政府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部门,47个县农业办公室、61个农业学校组成。主要负责有关农业的政策建议及政策实施、农业保险及补贴等农业支持、成人职业教育及继续教育以及农业科研应用等。德国农业服务功能主要由农业协会(The German Agricultural Society)来承担。农协是一个自上而下组成的民间团体,由基层农协、区域农协、州农协及全国农协4级组成。如:全德农协由16个州农协组成;而在我们考察的黑森州,农协则由24个区域农协、2370个基层农协组成,代表了本州3.3万农业企业(Agricultural Enterprise,相当于农场和农户)的利益,约占全州农业企业的90%。农协帮助农企解决其科技、法律等方面的问题,把农业企业的问题反映给政府,通过影响立法来解决问题。在农业机械化服务方面,过去德国各州农林部都设有负责农机组织协调和质量监管的技术办公室,主要负责直接与农业企业沟通,及时向农机生产企业反映农业机械的质量、性能等问题。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目前还有6个州有这方面的机构,其中的3个为州农林部下属机构,80%的经费由州政府支付,20%由农业企业支付,另外3个为私人企业。
农协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其经费来源主要靠会员会费收入,没有财政支持。在黑森州,农协会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会费,每户农业企业50欧元,第二部分则按农业企业土地面积大小收费,约8-10欧元/公顷。随着德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协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农业企业数量的减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会费收入也在逐年减少。二是由于为了增加社会就业岗位,规定农民年满65周岁退休,把农场交给年轻人经营,目前退休人员数量很大,支付退休金压力很大。另外,德国农业还面临农民工资在增长,面包价格在增长,而原料(小麦)的价格却一直在下降的尴尬状况,从2000年度开始,德国农民的收入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二)德国的农机检测工作
DLG—Deutsche Landwirtschafts-Gesellschaft e.V.(德国农协)由4个主要部门组成,其中的一个部门即是从事农机、电子检测及动植物产品测试的部门。德国农协农机检测机构总部设在法兰克福,有工作人员50多名。德国农机检测机构还与欧洲12个国家的农机检测机构联合成立了欧洲农机测试网络(ENTAM),在农机检测上形成专业分工的框架,如德国的大型农机具目前已不在其本土进行检测,而是送往丹麦的一个农机检测室进行检测,通过这样的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的检测机构都不搞面面俱到的小而全。德国法兰克福检测中心目前主要从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及养殖设备、草坪设备的检测。
DLG农机检测中心是非盈利机构,在政治上与经济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其收入主要来自成员应付、服务收费和社会补助等。通过检测的产品,可贴上DLG质量保证的标识(类似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这既可以看作农机生产企业质量过关的标识,还可以认为是农民可以认可购买的标识。DLG对测试结果,以Intetnet、专业杂志和测试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示。
DLG农机检测按照ISO、CE等公用标准进行检测,对暂时没有标准的由DLG自己制定。其检测内容分三类:一是全面测试。包括安全测试,保养测试和可操作性测试,从而使农民可以放心购买。这个测试的程序是实地检测和使用检测后,由测试委员会提出检测报告。二是部分性能的专项测试。三是代企业对新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对提供企业出具测试报告,同时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供企业进行产品改进。该机构1年可以完成600多次全面检测和2000多个专项检测。
在德国,企业所有的农机检测项目都不是强制性的,农机检测机构所有检测项目也是收费的。DLG的部分检测能够得到国家的财政支持,主要是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针对机械噪音检测等,通过在检测设施设备建设上也给予一定的资助的形式给予经费补助。
(三)德国的农机职业培训
由于欧盟的成立,农业政策趋于统一,各州政府对农业政策的作用有限,只是做更多的调查,供欧盟协调,在政策制定上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各州政府现在更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应用服务。
巴伐利亚州的农林部设有农业培训中心,中心又分为3个学院,其中之一是农机技术学院。在德国,年轻人在基础教育通过后,在就业前,需要进行类似我国职业技术培训的一种培训。分为3年,四个层次,一是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二是实践操作技能;三是管理应用能力;四是专业技能培训,这个阶段属于进一步深造的过程,可以选择。
巴伐利亚州农机技术学院建主要进行农机操作、维修方面的培训。经过基础教育之后的青年人(16-19岁),自己提出申请,由州政府下达计划和资金资助,到学院进行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过考核颁发证书,这些学生毕业后90%到农业企业从事其与其培训相关的工作。同时,该中心还承担短期的农民技能培训,培训是基本免费的,农民自愿参加,每年大约有500-600人接受这项培训。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教具丰富。学院有很多非常先进的农机具作为教具使用,这些都是各生产企业提供的资助。学员在学习的同时,又进行了机具的选型,对农机生产企业而言,这实际上起到了培训与选型推广的结合。
(四)德国农机科研及开发生产情况
慕尼黑工业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工业技术院校,该院校设有专门的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K.TH.雷钮斯博士介绍,该研究所1/3的工资由政府支持,其余2/3经费由承揽项目来支持。该研究所每年可获得政府、企业共计1200万欧元的项目经费。
进入该学院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前2年(1-4学期)为基础学习,不分专业,这期间1/3的学生要被淘汰(德国大学没有入学考试,生源质量良莠不齐)。5-9学期进行分专业学习,第10学期进行毕业答辩,如通过技能、管理能力培训的还可获得Master称号(类似我国的某专业职称称号)。
目前,德国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印度,按德国技术进行中型(45马力)拖拉机生产。德国农机专家针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农机企业运行方案,包括8个部分。一是建立私营体制;二是企业与高校、专业科研单位进行产、学、研合作的科研开发;三是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发展;四是生产要有规划,引进技术不要贪求技术的高新,而要注重适用;五是要重视安全保护(产品质量)。政府在这方面要发挥作用;六是企业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七是要有比较好的图书刊物等技术资料来源;八是建立员工培训、项目管理、外语等支持系统。
在慕尼黑大学进行培训后,我们先后考察了位于下萨克森州的两家德国农机制造企业GRIMMER公司和AMAMZONE公司。
GRIMMER公司是一家拥有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培训、市场销售与服务多部门的综合性大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设备十分先进和专业化。该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土豆机械生产商,产品涵盖了从种植、收获到储藏的各类机械,产量占到欧洲总产量的60%,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规格型号从2行到8行,售价从0.35万欧元到8万欧元不等。该公司的2行播种机及2行和4行的收获机等小型的土豆生产机械今年已出口到我国内蒙、甘肃(定西)、河北(张家口)、广西(北海)等土豆生产区。
AMAMZONE公司是生产耕作、播种、施肥、农药喷施等农业机械的公司。公司集科、工、贸于一体,有自己的科研队伍,还与大学合作进行技术开发,拥有1000公顷的产品试验基地。该公司1883年创建, 2002年产值达到1.8亿欧元,在德国农机企业中排名第四,产品60%出口。公司的市场销售部门设有中国出口部,有专人负责,2002年,通过在北京的商麦尔西公司新疆进口了该公司一些耕作机械。
最后,我们参观了两个农场,这个两个农场耕地面积均为120公顷左右,主要种植土豆和洋葱。整个生产过程,从整地、种植、植保、收获、分级、运输、存储等都实现了机械化。在农业机械化作业方面,这些农场主要依靠自己的机械,在作业高峰,也可以相互调剂机械,合作经营,大大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二、主要体会
通过20天的学习和参观、考察,我们认为,德国在农业、农机服务管理体系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在农机化发展中少走弯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对我们农机化的管理服务,使我国农机化能在先进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德国在二战后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机(农业)管理服务体系
在整个农业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起了覆盖90%以上农户的农协组织,该组织可代表农户利益与政府和社会各界协调各种关系,涉及到科技、法律、文化及政治、政策等方面。向农户提供法律、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组织化和有序化。在农机管理、服务上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体系,有隶属政府的农业机械办公室,进行组织协调、质量监管和维权,还以政府统一组织形式,向农企提供技术培训,强化了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从而使从业人员能有效合理的使用先进的农机,并掌握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DLG农机检测,在安全、使用等性能上把关,从生产者和用户双方的利益出发,架起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保证了双方的利益。在农业机械维修方面,完全实行了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了由销售商负责的售后维修服务体系。
(二)在农机化发展中,政府提供了必备的财政支持
在德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由政府按需下达培训计划,并提供经费;在科研、检测方面,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财政支持,这对农机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政府对农业企业修建库房等基础设施有一定的补助。对于农业机械使用的燃油,德国规定每升柴油国家免除0.21欧元的税,即农业企业凭购油发票和申请,由政府部门以环保税的形式返还。目前德国柴油市场价格每升约为0.95欧元,燃油补助相当于与市场价格的22%。在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也有类似的政策。
(三)在农机化发展理念上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新理念
德国专家认为,只有农业劳动力减少了,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其他服务性行业。而转移农业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员,主要靠工程技术。不能认为农业机械化发展就会使农业劳动力失业增加,其实,工业生产的同时,劳动力也在减少,很大一部分人员转而从事了服务业,并不是发展就必须产生失业。他们还认为,不能因为农业劳动力减少了,就说农业不重要了,农业对社会贡献依然很大。不能用落后的生产方式来留住农民,以减少就业的压力。德国在历史上,曾经试图通过限制农业的发展来控制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但是实际上几乎没有产生作用,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仍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过程。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有一些问题还不能说透彻,对农机化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农业发展政府调控十分重要
从欧盟农业政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农业问题与工业问题不一样,农业是一个特殊的部门,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控,需要政府适当调控,特别是在农业还不发达的阶段,政府的干预十分重要。二是政府的调控除了为了保护和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目的外,还应强调增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尤其要把生产与销售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三是政府调控应在WTO绿箱政策的框架内进行,主要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投入基础设施项目,促进结构调整和平衡发展(发展初期是以政府收购方式来保护农民利益),另外,还对新技术研究开发、推广进行补贴。四是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在总支出中占较大比重,整个欧盟每年1000亿欧元预算中,其中50%,即500亿欧元用于补助农业,以政府干预的方式来使农民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的学习与研究
短时间的学习、参观,要深入透彻的了解德国的农机化发展状况、先进技术、理念是不可能的,对德国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很肤浅的,要较透彻、准确地把握其发展政策、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等问题,必须有更多的时间。德国农机的发展有很多好经验,也同时存在许多问题,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对我国农机化健康发展十分有益,因此,建议国家派出这方面的研修生进行专题研究。
(二)积极促进中德农业机械化合作与交流
德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很快,农机产品大量采用其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如发动机技术、变速技术、安全防护技术等,因此,应加强与德国在农机工业技术方面的交流,使我国农机工业能跟踪、跟随目前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以实现与国际的同步发展。可以采用派留学生的方式,学习德国的先进技术。另外,德国农机企业和研究单位对与中国合作生产农业机械、向中国市场销售德国产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我国农机部门应邀请德方企业、院校、科研单位到中国交流、考察,建立合资、独资企业,把德国技术引入中国,提高中国农机产品的水平,再将产品推向世界。
(三)强化政府对农机化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
建立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政策体系,从法制、财政等方面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继续强化我国的农机推广许可证制度,搭建起我国农机企业与农户的信任桥梁,维护双方的利益。要加大政府对农机职业培训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加强对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的安全性能、环保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保证农业机械的安全使用。要从财政方面增加对农机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加快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加快对国外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全面提升我国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
一、基本情况
罕博格德县隶属蒙古国南戈壁省,人口3000多人,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人们大部分居住蒙古包,轻工业和商业不发达。该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很高,以此来拉动经济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该县地形地貌与中旗、后旗荒漠草原没有两样,草原植被的稀疏程度、植物的种类也基本相同。沙尘暴频发,丘陵起伏不断。
二、旅游业发展形状
罕博格德县主要依靠当地自然旅游资源,如发财洞、蛤蟆石、成吉思汗拴马桩等奇山大石发展旅游业。2005年7月12日开通的中国—蒙古跨国旅游线路,主要是三个重要旅游景点。一是发财洞。传说是一位叫柴乌嘎喇嘛在位于发财洞的这座山修行,后来修行成活佛,直至圆寂。人们对他苦心修佛,普度众生的毅力和精神非常敬佩。来发财洞朝拜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有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游客。蓝色的哈达挂满了发财,各种钱币摆满了发财洞。二是蛤蟆石。传说是造水的使者,是蒙古民族心中的“龙王”,是千年的风蚀景观,极目远眺酷似朝天哇哇喊叫的蛤蟆。三是成吉思汗栓马桩。传说成吉思汗远征欧亚大陆,驰骋沙场,来到这里将套马杆用力一戳,足足在大石头上戳下三米多深的石洞。人们来这里观赏成吉思汗的力大无比。
同时,开发挖掘人文旅游资源。蒙古国1921年建国,是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1937年爆发了类似我国的一场蒙古革命,导致大量藏传佛教寺庙被毁,僧人被杀,只留下了残垣断壁的遗址。从分布广大的遗址可窥见一斑当年寺庙的香火缭绕。有一座叫朝格吉勒的寺庙,1937年被毁,现正恢复重建。我们看到驻扎的几顶给重建工人搭建的蒙古包。寺庙石基已建起。陪同我们旅游考察的15位蒙古客人便向寺庙遗址顶礼膜拜,虔诚地向神灵祈祷保佑,口中还念念有词。并把脸颊贴在寺庙废墟上默默向神灵祈祷。然后,他们男男女女又向一座酷似“人根”的山峰攀岩。传说这座山峰会给人以兴奋以力量之源。他们爬在半山腰向敖包祭祀一样祭奠一番。蓝色的哈达随处可见,可见游客经常光顾这里祭奠。随后他们齐声唱起了高吭、雄浑的歌谣,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每人手指做着表示胜利的手势,一副悠闲自得、踌躇满志,甚至是凯旋而归的神态。我们几个从巴市过去的客人则想观赏一下蒙古国异国蒙古包的一番情景。其实,他们的蒙古包与我国蒙古包没有什么两样,点着酥油灯,还有蓄电池照明,供奉着神灵,摆放着古色古香、画着蒙古民族吉祥图案的生活用具,睡着蒙古式床,蒙古包墙壁吊着挂毯。对来的客人热情招待,虽然翻译说我们是来自异国他乡,主人也一样热情的给倒上了热气腾腾的奶茶,端出了奶酪、茶食、方糖等食品。不分地域、国度的游牧民族热情好客的纯朴风情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回到了久别重逢的草原故乡…….
我们又来到哈布其旅游度假村。沿途看到四五只黄羊在飞速地奔跑,深棕色的骆驼膘肥体壮,悠闲地吃着草。被游客称之为“樱桃滩”的樱桃花竟相开放,姹紫嫣红,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不时引来天上飞来的候鸟过来栖息觅食嬉戏。来到度假村首先耀入眼帘的是七八顶洁白色移动式蒙古包(是蒙古国当地制作的)。与我国的蒙古包一样。而惊奇的是,这里从我们包头市进口了先进的淋浴、卫生间设施,还有用来接待游客做饭的厨房,是蒙古包餐厅的附属设施。设施制作精美,干净卫生,白色墙体蓝色封顶,与蓝天白云天然合成,遥相呼应,让游客眼睛为之一亮。在荒漠草原能看到这样的度假村,可见经营者的独具匠心、别出心裁。真正见证了“荒漠戈壁处,又见炊烟起”的田野生活。让游客既享受了游牧民族住蒙古包、吃野餐的风味,又在荒漠草原体验了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生活设施,巧妙地将游牧生活与现代都市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回归了大自然的怀抱,又领略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时尚风采,给游客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让游客产生了返璞归真的奇思妙想。随行考察的巴市旅游局的副局长菅江左兴趣盎然地说,这条线路实现了跨国旅游,一睹了异国风情,实现了旅游六大要素 “行、游、玩、吃、购、娱”的四大要素功能。如何能在“玩、娱”上作文章,如开生日PT、篝火晚会等娱乐活动,将跨国旅游向更深层次延伸和拓展......
哈布其度假村经理普日布给我们介绍说,根据旅游度假村发展的现状和规模,逐步将在购买和娱乐方面扩大规模,让旅客玩得开心,住得满意,推动度假村旅游业的发展。
陪同我们旅游考察的蒙古国南戈壁省客人在省计委主任及工商会主席的带领下,携同该省各大旅游景区负责人15人,前来我们巴市乌中旗旅游考察。这也是我们旅游考察的回访。两地旅游考察团在乌中旗签定了开发旅游业的合作意向书。意向书中规定,双方共同促进两地旅游业发展,共同为实现跨国旅游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不懈努力。尽快实现甘其毛道口岸常年通关,让第三国进入两国旅游观光。
三、旅游考察的体会与收获
通过旅游考察,感觉到蒙古国南戈壁省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重点表现在被毁寺庙的恢复重建上,展现其人文景观的历史全貌。全省各大旅游景区的宣传画册、光碟等旅游宣传促销资料齐全,这些宣传资料图文并茂,印制精美,颇具一定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景区景点重点突出特色旅游,如蒙古骆驼沙漠探险、梭梭林神秘游、成吉思汗古战场演绎与传说以及寺庙建筑等自然特色旅游景观。
其次,感受到蒙古人民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表现在不乱扔杂物,乱丢废弃物。即使是在荒芜人烟的奇山大石上也书写着“爱护大自然,不准破坏自然旅游资源”的标语,不准乱动一草一木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S79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00903
1引言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落叶浆果灌木或小乔木,雌雄异株。沙棘根系发达、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结实量多、喜光、耐风沙、耐干旱、耐严寒、耐贫瘠,适应性极强,同时又有很高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特别是沙棘果、叶、皮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和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营养保健及增强人类体质食用和药用价值,在食品、保健品、药品及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是营造多功能林,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优良树种。
2沙棘在大兴安岭林区栽培的适应性分析
目前在大兴安岭林区引种栽培的沙棘主要是从蒙古沙棘亚种中选育得来的果实较大的类型。野生的蒙古沙棘亚种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新西伯利亚的巴尔瑙尔以及贝加尔湖的乌兰乌德邻近地区,其生境条件与大兴安岭林区的自然条件基本相似(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沙棘的原产地与大兴安岭林区生境条件基本相似,沙棘在大兴安岭栽培的生长发育条件都是比较适合的。大兴安岭林区在沙棘的引种研究和培育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1998年春季,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林科所引进原产于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米努辛斯克果园(北纬57°13′),2006年株高2 m以上,冠幅1.5 m;2004年引种沙棘二年生苗3000株,定植于林科所实验基地苗圃,成活2600株,成活率88%;2007年引进沙棘14个品种,培育沙棘苗70万株,营造沙棘生态经济景观林67.6 hm2;加林局古里苗圃2000年引种的俄罗斯大果沙棘4个品种,营建采种林45亩,造林750亩,现生长良好,采种育苗近3万株;白桦苗圃1993年营造中国沙棘1000亩,造林后虽未加管理,但是保存率仍在50%以上,生长良好。经多年的研究观测沙棘在本区无冻害、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结实正常,证明大兴安岭的自然条件可以满足大果沙棘的生态生物学特性。
3大兴安岭林区沙棘多功能林营造类型
3.1沙棘生态经济林
大兴安岭林区有大量的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抗干扰和生态恢复能力较弱,一经破坏就难以恢复良性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极易因自然条件改变而造成偶发性和必然性自然灾害。特别是近年来的农业开发、乱垦滥伐等行为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植被的破坏和地表结构的改变,使得地表层物质抵御外力侵蚀的能力降低,植被复生困难,加剧了森林退化、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在上述地区或阳陡坡、干旱立地条件下营造沙棘生态经济林,除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挥生态效益外,还能利用果实产生经济效益。
3.2沙棘经济果树林
沙棘经济果树林,需立地条件较好,是以采果为主,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林种。大兴安岭林区有大量的退耕还林地、荒地、河流漫滩,可在适生范围内,选择立地条件好、土壤肥沃、水分条件较好的场地种植以采果为主的沙棘经济林。沙棘三年生扦插苗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结实,第四年开始大量结实,第五年平均单株产果量大于5 kg。由于该树种结实没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随着树高、冠幅的增大,结实量将随之增长。按第五年最低产果量5 kg/株计算,则单位面积产量为5×[2500×85%×(8/9)]=9444 kg/hm2,按现行市场最低价计算,则第五年单位面积效益为近1万元/hm2。近年来,现代科学已研究发现沙棘叶、果及种子中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A、B、C、E,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铁、钙和近200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维C含量是号称“维C之王”猕猴桃的8倍,维A含量明显高于鱼肝油,维E含量也可列各水果之冠,每克沙棘鲜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达到2746.0个酶单位,是人参含量的4倍,这实为自然界中所罕见。将这些生化成份经分离、提取后,进行沙棘产业系列产品的开发及利用,其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3.3沙棘生物质能源经济林
大兴安岭林区有大量的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边际土地资源和荒山,以及废弃矿区土地可在这类场地种植以薪柴为主、采果为辅的沙棘生物质能源经济林。沙棘作为能源树种具有再生能力强,抗旱能力强、耐平茬产薪量多、热值高等优点,因此营造生物质能源林沙棘是首选树种。据甘肃省镇原县武沟乡营造沙棘林的实践,4年生沙棘产干柴7.8~10.5 t/hm2,相当于6~8 t标准煤。内蒙古磴口沙棘薪炭林测产结果为4年生产薪材5.4~8t/hm2。对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等省区22种主要木本植物试样测定结果,沙棘热值排名第二,仅次于二年生油松枝。在大兴安岭林区的生境条件下,4年后按保守数字估计产出林木生物质5~6 t/hm2,如果以1.5 t林木生物质可替代1 t标准煤计算,相当于3.33~4 t标准煤。第四年开始大量结实,可产果6 t/hm2,按现行市场价出售,可获产值9000元/hm2。培育和开发利用沙棘生物质能源林,还可有效促进造林绿化和防治土地退化,有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轻土壤侵蚀和水地流失,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3.4沙棘饲料经济林
由于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寒冷,缩短了牧草生长期,成为提高牧草产草量的一项限制因素,冬、春饲草严重缺乏。国内外在沙棘的研究中,培育出了畜牧饲养用的饲料沙棘品种,其枝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许多生物活性物质,是多种牲畜喜食的木本饲料,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牧草,而且再生能力强,有“铁杆牧草”之称。沙棘自身的饲料价值超过了优良饲草的标准(优良饲草的指标为粗蛋白10%~20%,粗脂肪2.5%~ 5%,粗纤维20%~30%,无氮浸出物30%~45%),高于饲料之王紫花苜蓿和草木樨。沙棘每年嫩枝叶产量超过15000 kg/hm2,是紫花苜蓿(6305 kg)的2.5倍,每2亩沙棘可养一只羊。 据内蒙古准格尔旗张川乡放牧调查,用沙棘饲养的羊每只产肉较其他草场平均高5 kg/只,产毛量高30%。沙棘嫩枝叶可贮藏3个月,牛羊驴猪均喜食。冬季喂奶牛,每头日产鲜奶10 kg,喂其他家畜也膘情稳定。目前各地已培育出十余种无刺放牧型新品系,解Q了有刺不便放牧的难题。沙棘加工的果渣和籽粕仍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维生素和丰富的蛋白质及其他多种活性物质,是饲养牛羊极好的饲料添加剂,可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2017年1月绿色科技第1期
刘晓辉:合理营造沙棘多功能林的建议
植物与植被
3.5沙棘景观护路林
由于沙棘适应性好,根系发达、寿命长,可做为大兴安岭林区高等级公路路基边坡灌木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此外沙棘在美化公路上比其它乔灌木树种有着无可争议的优点,黑龙江省的许多高等级公路都用沙棘做景观护坡树种,如哈(尔滨)―大(庆)高速、碾(子山)―北(安)公路等。其他植物冬季起不到美化公路的作用,而沙棘树冠整齐,一年四季“非叶即果”,树叶浓绿、果实鲜艳,5月份开花、展叶;8~9月底果实成熟,附着在果枝上;秋冬果实累累,色彩艳丽,一般分为红色、桔红色、桔黄色、黄色等;繁茂鲜艳的沙棘果挂在枝头,翌年春不落,在皑皑白雪衬托下格外醒目,成为冬季公里两侧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沙棘枝茎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因此,沙棘还是美化生态环境的良好树种,可以作为公园、村庄、田边、渠旁、路边的防护性观赏绿篱。
4沙棘多功能林的建设思路及建议
4.1建设规模
大兴安岭林区有大量的适宜营建沙棘多功能林的土地。2015年森林资源统计各类无林地面积84358 hm2。其中:采伐迹地571 hm2、火烧迹地81716 hm2、宜林荒山荒地59989 hm2、宜农林地103663 hm2。这些宜林地均适合沙棘的生长,在2017~2027年分10年建设沙棘多功能林10000 hm2,可在重点区、局建示范基地1000 hm2。
4.2发展模式
根据生态区位,土地资源分布,因地制宜,制定政策,确立营造方法、经营模式。全区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科学的经营体制和经营管理模式。把沙棘多功能林建设与国家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林区产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等工程建设相结合;与增加职工收入,发展林区经济相结合;与木本生物质、加工利用、林业产业相结合,实行多模式配置,以建立长期稳定的生产基地。
4.3经营方法
积极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劳务入股等参与沙棘多功能林建设。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造林,推行家庭承包、联户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集体和个人等多种造林组织形式。坚持多方式多方法,坚持“谁造谁有”,“谁经营谁收益”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提供和创造优惠政策,环境条件,吸收具有经济技术实力的生产加工企业来林区建立基地,生产加工产品,以促进产业发展。
5结语
沙棘所具有的经济和生态上的双重优势和其极高的抗逆性、广泛的适应性及其相关制品的纯绿色与多功能特性,使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多用途树种。实践证明,沙棘不仅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而且已经成为种植地区的经济
来源之一,为该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巨大收益。因此,在大兴安岭林区大面积营造沙棘多功能林,对于S富本地的树种资源,保持森林的稳定性,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凡,于中华,王艳霞,等.俄罗斯沙棘开发利用及技术推广的考察报告[J].辽宁林业科技,2004(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