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4: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商品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商品学论文

篇(1)

一、学会鉴赏,掌握方法

文学鉴赏是开放性、研究性、创造性和趣味性的和谐统一,与素质教育倡导的突出鲜明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尤其应该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同时,以激情去撞击学生形象思维的火花,引发审美的创新意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打下生活体验的基础。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理论,他反对学科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主张教学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杜威认为,学习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学习和增长才干。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今天,我们仍然借鉴这一理论,还要在此基础上锐意创新,建立完善的课程理论。文学鉴赏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形象性、实效性和创造性的五大特点,综合语言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文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交叉汇合的框架,富有鲜明的创新精神。为了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多读中外文学名著,勤于积累,增强语言感悟,品味生活酸甜苦辣的滋味,贴近丰富的生活现实,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典型方法,理解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创作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第一,形象思维始终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第二,联想、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心理形式。第三,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教师点拨文学鉴赏知识只是引路子。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来鉴赏作品,讲出真实的感悟和思想。学生独立思考,“心有灵犀一点通”,心灵感应要比教师硬灌给的知识更有价值。

二、鼓励写作,提高水平

学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虚。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学生,对文学情有独钟,感悟性强,有写作欲望,有研究灵感。笔者认为,学习与写作是文学鉴赏的孪生姐妹。她们彼此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课标把文学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历年的中考和高考阅读题都考文学作品鉴赏。于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强与弱,水平的高与低,得分的多与少,牵动了莘莘学子的心,直接关系到考试成绩的好坏,也涉及文学教育的深层领域,体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果。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撰写研究性小论文,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因为撰写研究性小论文是动脑动手实践的思维能力训练,是提高审美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成果。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能力训练有助于克服学生眼高手低的通病。通过强化小论文的写作,切实提高文学鉴赏的写作水平。例如,鉴赏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笔者首先要学生到图书馆借书阅读。以“围城”为小说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思考,再思考,要求学生读作品,勤动脑,上网找有关评价文献,构思小论文的观点,选择作为论据的典型材料,运用比喻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充分论述《围城》命题的深刻思想内涵,阐明永恒的人生哲理。然后,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写作,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题目,并研究概括了关键要点:(1)《围城》的含义是:结婚和整个人生都好比是一个“鸟笼”,好比是一座“被围困的城堡”。(2)人生也有被围困的感觉,钱钟书用犀利辛辣、幽默诙谐的笔调,描写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丑态,塑造了某类人物的畸形形象。(3)题材创新,含义深刻。小说通过对旧知识分子丑态和命运的描写,辛辣地讽刺了不学无术、精神空虚、虚伪狡诈、道德堕落的人。他们没有远大理想,一个个陷进了美丽的“围城”而不能自拔,可悲可恶。由此可见,鼓励学生研究文学名著的精彩章节,准确鉴赏主题,撰写研究性小论文,多管齐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实践充分证明,实践、思考、研究、写作有机结合,形成和谐协调的教学研究新格局,拓展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视野,必将充分发挥文学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提高中学生文学鉴赏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作者:龙莲明

篇(2)

拼音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昭鸣,周红省.《聋儿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HSL理论与1+X+Y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顾定倩.《聋校课程与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汪飞,雪吴静.《听力障碍学生教学法》.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4]贺荟中.《听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刘忠民.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才智,2014.

[6]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创新导报,2015.

拼音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郭娅娴.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J].校园英语,2016,27:116.

[2]錢海峰.新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11:53-54.

[3]刘勇.小学英语课堂听说读写训练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95.

[4]宋丽娜.大班额情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4,05:113-117.

[5]黄娟.巧用趣味教学法,提升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拼音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淑萍,小学语文如何抓好汉语拼音.学周刊,2014(9)

[3]周慧琼,让汉语拼音活起来.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J],2005(12)

篇(3)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77-06

接受修辞学认为:“表达和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表达者提供获取言语交际最佳效果的可能性,接受者完成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1]1989年,宗廷虎、李金苓先生在《汉语修辞学史纲》中指出:“写说者如何善于运用修辞现象,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这是修辞学应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听读者如何通过修辞现象、修辞方式,正确理解写说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修辞学应该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陈望道先生巨著《修辞学发凡》中早就有这样一张图:[2]

这是一张修辞过程的全程图,表明修辞学研究事实上涉及编码、解码和修辞文本三个方面。修辞过程是由写说者的言语编码和接受者的言语解码共同组成的双向活动过程:把心中的意思转化为物质的声音或意象,为编码阶段;把物质的声音或意象内化为心中的意思,为解码阶段。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幼儿文学修辞艺术的本质,是获取话语表达的最佳效果;但这一效果的取得,在幼儿对于修辞文本的接受环节才具有现实性;幼儿对修辞文本的审美接受,是修辞活动最终完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重要的是,“物化了的修辞话语,以言的形态,在人的解码行为中实现修辞效果。” “当接受者以审美的眼光,穿透修辞话语‘有意味的形式’时,他其实通过修辞接受的方式而自我确证。”[1]这种“自我确证”的首要表现是对艺术语言本身的感知力,即语感。 所谓语感,主要指对修辞文本所呈现意韵的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丰富而灵敏的感悟能力。语感是修辞接受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具有直觉性、体验性和联想性等特点。语感的直觉性是指人可以在视、听的“瞬间”,对修辞语义信息和审美信息进行迅速直接的感知;体验性是指人对修辞话语意义的感知往往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着,生活体验越丰富深刻,语感水平就越高;联想性是指人经常能通过想象、联想追寻“象外之象”,实现修辞活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应。所以,语感也必然也应是接受修辞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我国“语感论”者都普遍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很早就谈了这样的经验: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中进一步理清了“语感”的内涵,认为语感之语是言语而非语言;语感并不等于内在的语言知识,“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 能力。”[3]因而,敏感是语感的最突出特征。语感理论认为,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语感确实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专注于人对言语的感知、领悟和把握,涉及语言的发展和言语的生成与理解,在语言学的领域里,别有天地。”[3]

修辞接受,在具体操作意义上,就是把作为物质现实的修辞材料,转换为接受者的心理现实。 幼儿对语言具有很强的自然习得能力,表现为强烈的整体模式识别和机械记忆。幼儿对语言的感知不同于音乐、美术重在形式上的审美直觉,它是以系统化的言语声音或文字符号作为意义的载体,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其听觉或视觉。研究表明,左脑控制着语义、句法等高级语言过程的理解,右脑则表现出了对具体形象的词语有较高的储存和提取能力;由于右脑的发育早于左脑,因此幼儿对形象性、情感性强的艺术语言有较强的识别和记忆能力。处在整体识别阶段的幼儿,总是先把话语表层结构中诸如音响、节律、语气、表达方式等使人愉悦的审美特征附着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不断内化积淀为日趋敏感和稳定的心理图式。

陈望道先生认为修辞有“两种表达的法式”:一种是记述的,一种是表现的。“表现的表达是以生动地表现生活的体验为目的。”[2] 幼儿文学话语的创造,通常是说写者在“表现的境界”中选用积极的修辞手段,建构一种适于幼儿“听赏”的修辞文本。这种修辞文本的建构充分利用了语感的美学效用,“使每个说及的事物,都象写说者经历过似的,带有写说者的体验性,而能在看读者的心里唤起了一定的具体的影象。”[2]语感是幼儿接受修辞文本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最直观也是最神奇的审美心理活动。由幼儿的“泛灵观念”和“自我幻化”所决定,这一接受活动“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想象,或者仅仅是情感、知觉在起作用,而是一种所有心理因素都完全激活,都参与其中的总体生命投入活动。”[4]可以说,没有幼儿这种特殊语感的参与,幼儿文学修辞文本的审美价值就难以在真正意义上获得实现。这种特殊语感的参与不是对作品原始“语义”的追索或还原,而是幼儿对“自我”的反观和触摸,他在作品中体验或找到的是“幻化”了的“我”及其自我确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文学修辞文本的建构要受制于幼儿的直觉经验、兴趣、情感等接受心理;同时,幼儿在修辞接受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丰富奇特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联想和想象。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根据这一理论,语感就是将表层结构的修辞文本经过感知、体验和联想转化为一种深层的经验积淀,从而形成修辞体验。体验是一种情感认知活动,是指人通过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修辞体验就是在语感的作用下对修辞文本所产生的丰富而独特的感受。

一、幼儿修辞体验的主要方式

幼儿主要通过“听”来进行修辞接受。现代语言学的开拓者索绪尔(F、de、Saussure)认为语言符号是一种两面的心理实体,它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映象(concept image)和声音映象(sound image)。即语言符号是由“所指”和“能指”这两个不可分割的两面体构成的:“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标识的概念;“能指”则是该符号赖以存在的载体---单感官的音响形象。索绪尔进一步认为,语言的特点并非由语音和意义本身所构成,而是由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说:“语言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我们不能切开正面而不同时切开反面。同样,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4]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更强调了听觉在感知语言时的直接性和完整性,他指出:“显然,语言形式关键在于使意义真正渗透入语音,使感知言语的听觉完整地从语音中提取出其意义,而摈弃所有与意义无关的东西,并且使语音仅仅根据意义得到限定。” [6]索绪尔和洪堡特的这些观点表明,幼儿完全能够通过“听赏”获得丰富而微妙的修辞体验。

幼儿文学话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其修辞效应往往是在适应儿童审美接受的基础上,通过突破常规的具有丰富“听赏”功能的“能指”形式和具有变异色彩的审美性语义图式的有机结合而表现的。“听赏”是幼儿接受修辞文本的主要方式。幼儿文学话语的形象优美和富于节奏韵律往往最能唤起幼儿的兴趣和美感。谢亚力在《早慧儿童的奥秘――我的超常教育》一书中,对这种“能指”层面的神奇魅力进行了描述:

“自从我的“妈妈骑马……”逗起婴儿发笑,以“MA”音的召唤把婴儿引进符号的旋律的大门,他9个月时,我渐渐给他买来更多的书,朗诵更多的故事给他听――《小蝌蚪找妈妈》、《快乐王子》、《丑小鸭》---只见婴儿目光直视,紧紧追随着我书面的翻动,婴儿听得呆住了,仿佛坠入了音韵与色彩交织的世界,新生活,新屏幕已经足以把他吸引。下意识使我不断关注着婴儿的神奇。我欣然自诩,我更加自信地装饰调整我的语韵,我想用我的语调悄悄照料和调动起婴儿正在萌生着的语调敏感、和人生语言的全部储能。一时间,我发觉,语调是第一种调动婴儿学语情绪和感情的魔术,而情绪和感情又是婴儿理解力、好奇心的发源。我第一次深彻大悟到人的发展,要真正开放心理空间的现实意义。”

由此看来,幼儿是幼儿文学作品忠实的听赏者。在听赏过程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自觉的把主体的感情投射到外在事物上,失去与审美对象的距离,使所有的审美对象人格化。由幼儿“听赏”的这些特点所决定,修辞视野中的幼儿文学语言创造要求具有浅显性、形象性、音乐性、动作性和情感性。浅显性就是口语化,是指幼儿文学语言选择的是幼儿熟悉和易于理解的规范性口语,句式简单,明白如话;形象性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尽力把人和事物的音、形、色、态等具体直观的呈现出来;音乐性是指通过押韵和节奏韵律的使用,使语言音调和谐优美,节奏鲜明流畅,富于乐感;动作性是指幼儿文学语言往往化静为动,用动感强的词语表现人和事物外在的运动特征;情感性主要是指幼儿文学语言要充分表现出天真烂漫、纯真美好的童心童趣。优秀儿童诗人刘饶民写的《春雨》典型表现了幼儿文学语言的上述特点: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种子说:

“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

“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

“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

“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答,滴答,

下小雨啦!

作品完全用一种稚真的“童语”,表现春雨带给人类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喜悦。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让“种子”、“梨树”、“麦苗” 直接表达沐浴春雨的欣喜与希望;又用“滴答,滴答”摹拟大自然最美的音响和节奏;反复手法的使用,使读者沉浸在大自然时序流转的动人旋律之中;“发芽”、“开花”、“长大”等动词又展示了生命的缤纷色彩、无穷力量和美感;最后,“小朋友”的愿望使全诗的意蕴升华到一种高远优美的情感美的境界之中。幼儿在“听赏”这首诗歌时,会直接而灵敏地感受到语言的色彩和音响,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幼儿语感方式的特殊性必然产生独特的修辞体验。

二、幼儿修辞体验的心理特征

(一)修辞体验的直觉性和表象功能

布鲁纳指出:“儿童在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它自身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主要通过形象记忆获得丰富生动的表象,他们往往容易通过视、听、动等直觉的协调及其信息交换活动将语言的外部描述转化为具有细节性的记忆表象,并且特别喜欢重复感知某些形象。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诗的形式的凭借是文字,而文字能具有两种作用:1.乐的作用,文字中可以听出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2.绘画的作用,文字中可以表现出空间的形象与影色。”语感强调幼儿对修辞文本进行整体的直接感知,在语词的音韵、感彩、节奏等的直接作用下,通过幼儿积极主动的情感投射和想象,把客观的语义内容转化为内在的审美图式,从而形成对语言的形象记忆。有一首儿歌叫《小雪花》:“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上轻轻飞下来,告诉你们,冬天来到啦!” 这首儿歌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雪花洁白轻盈的姿态。幼儿在朗诵和欣赏时,很容易把自己比作“小雪花”,并且产生天真烂漫的遐想。在朗诵时,还会配以轻轻飞的动作和表情,从而加深了“雪花”、“沙沙”、“飞”等重点语词的印象。如果在通过另一首《雪花》增强这些印象,就会使他们对语词形成一种“记忆表象”――是一种经过信息加工的直观性、概括性的知觉痕迹:“雪花,雪花,你有几个小花瓣?/我用手心接住你,让我数数看:一,二,三,四,五,六。/咦?刚数完,雪花已不见/只留下一个圆圆亮亮的小水点。”经过这样“具象性”的重复和扩充,幼儿就基本对语词有了体验性、意义性的把握。语感在关照语言符号时,调动了语言的表象功能,将其转化为活生生的主体情感和意象的对应物,使之具有形象性、象征性和动情性。

另一方面,汉语本身是一种适于直感和体验的审美化语言。不论是汉字、语音、还是词汇、语法,都蕴藏着丰富的诗情画意,能引发人们生动的感悟和体验。比如汉字的象形、形声、指示、会意,语音的声调变化,词汇的词义引申等等潜藏着可以尽情驰骋的联想和情味。比较语言学的创始人之一洪堡特曾用“纯粹的默想”一词描述了汉语的体验性特点,他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哪儿,要你斟酌,要你从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 [8]这里,“纯粹的默想”相当于我国古代人所说的“意会”,即心灵体验。汉语的这种诗意潜质无疑给语感利用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陈望道先生认为:“关于语感的利用,就是语言文字本身的情趣的利用,大体可以分作三方面,就是:辞的意味,辞的音调和辞的形貌。” [2]并说:“寻常讨论辞的意味时,往往要讨论到所谓‘造形的表现’。以为要使语言不流于空洞玄虚而能再现出鲜新的意象,必得诉之于视觉(明暗、形状、色彩等)、触觉(温、冷、痛、压等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把那空间的形象描出来。”)幼儿的语感敏锐性来自于修辞文本本身的“意味”、“音调”和“形貌”,要求“文辞适于眼看目赏,而且也要求读起来顺耳,听起来顺耳。”[7]

(二)修辞体验的想象性和情感性

在修辞体验的直觉性和表象功能基础上可以产生丰富的想象。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文本建构过程,离不开说写者和接受者的共同创造;在这一创造过程中,想象在其中起了主要作用。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正因为如此,修辞信息是有限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幼儿天生的“泛灵观念”和“物我”的任意逻辑都赋予语感以无限广阔的空间。不论是开放性的瞬间体悟,还是修辞接受的延时效应,都体现了语感的直觉性、体验性和联想性,具有感知、审美、创造等多元价值。比如让幼儿欣赏、朗诵儿歌《花儿打电话》:“春风吹醒花,花儿打电话,/蝴蝶蜜蜂快快来,咱们一起过家家。”首先就会使幼儿对生机勃勃的春天产生美好的向往,激发起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他们还能体会到季节的变化,观察到春天东风和煦、鲜花盛开、蜂蝶飞舞的动人图画。通过“过家家”的联想,孩子们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产生“共同家园”的美好遐想和情思。优美的词语激活了幼儿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感受、体验、移情、理解的同时,就会情不自禁的复述、诵读和表演,不断扩展对语言的加工和改造,赋予词语更加鲜活的形象和情感。

修辞体验的情感性主要是针对于语感对象的情感内容,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捕捉修辞文本的情感信息;二是对捕捉到的情感信息迅速作出自己的情感反映。而且所捕捉情感信息的丰富和深刻程度有赖于想象的丰富性。正如席勒所指出的那样,一切同情心都以受苦的想象为前提;同情的程度,也以受苦的想象的活泼性、真实性、完整性和持久性为转移;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易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感情也就更强烈。

(三)修辞体验的完形心理

幼儿修辞体验最基本的特征是显现语感经验的结构性和完整性。按照阿恩海姆的观点,幼儿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修辞文本,之所以会让幼儿产生复杂的情感体验,不是它的局部或个体的作用,而是一种“场”效应。比如 :

1.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林武宪《阳光》)。

2.你的花朵像太阳一样,好像能发出黄色的光芒(郭风《向日葵》)。

在1例中,“亮”的语义渗透,促进了幼儿对“母爱”的知觉完形,使抽象的情感概念,渗入了明丽温暖的阳光,达到可触可感的程度。在2例中,金黄色的向日葵,也因为渗入了灿烂的阳光,而使视觉表象具有了强烈的动态感。

3.各年龄段的幼儿修辞体验具有差异性。如下表:

三、通过语感训练增强幼儿修辞体验能力

研究表明,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时的语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语言能力包括言语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言语能力主要指的是口头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一般经过由对话到独白、由情景性语言到连贯性语言的发展过程。语言文字能力主要指的是对文本性语言进行吸纳、领会与表述的能力,包括倾听、欣赏、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感训练的材料首选的文本是文学作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为 “幼儿在学习文学作品中所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如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对通过词句变化造成优美动听效果的敏感性;对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等等。”[8]

事实上,幼儿在婴儿期就已经能够接受简单的语感训练。比如在婴儿0-3个月时,人们常用带有喜爱和亲切表情的话语、好听的儿歌来培养孩子“听”话的兴趣以及对简单语句的情绪识别能力。像 “好宝宝”、“小胖墩”、“抱抱”、“亲一亲”等语句中已有了许多语感训练的成分。”

值得注意的是,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一个“良好原型原则”,即幼儿最初掌握的语词,都与某一特定的对象相联系,具有专指的性质。这一特定的专指对象,就是儿童掌握的该词语的“原始模型”,简称原型(Prototype)。例如幼儿最早说的“妈妈”,只是指自己的妈妈。原型是幼儿语词发展的参照点,“儿童根据原型所提供的词语信息,利用一定的词义发展策略和能力,不断地充实、扩展和加深词义内容。”因此,语感训练的材料所涉及的语词原型应具有典型性,这样幼儿修辞接受的扩展与迁移的速度就会加快,从而提高语感训练的效益。

其次要树立“完整语言”的观念。“完整语言”观念是国外幼儿语言教育的一种新思潮,它主要的内涵是:语言是整体的,又是个体的,只有完整学习的语言才是真正的语言;完整语言包括了人类听、说、读、写等相互关联的各个方面;要创造各种不同的真实而自然的语言环境,增强生动有趣的感性刺激,使儿童能够在不同场合和不同情境下使用语言,提高其运用能力,并且对艺术语言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口语发展的基础上向书面语过渡。

最后,要探索适合幼儿修辞体验规律的语感训练方法。语感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倾听、吟诵、品味、联想。这里主要谈一下倾听。倾听是幼儿语感建构的最早阶段,是指幼儿主要以听觉的方式直接感受比较完整的修辞形象。教师要经常通过准确、规范、生动、优美而富于感情的讲述、朗诵来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不管是儿歌、幼儿诗歌、故事、童话和散文,教师都要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或讲述,把作品的情韵和意境传递给幼儿,使其倾听中感受语言材料的音量和音质感,捕捉语义信息,激发审美情感。在诵读中,教师要抓住那些极富表现力的关键词语,通过重复、强调等方式,刺激幼儿的审美感知,形成一定的品评能力。特别是让幼儿倾听中国古典诗词时,要学习古人唱读的方式,有意识加强关键词语的表现力,使幼儿在不求甚解中形成对这些词语的鲜明印象和记忆。比如在诵读李白《静夜思》时,可重点表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望”和“思”两字,稍稍拉长和加强一下语气及感彩,再配以形象的神情和动作,使幼儿如临其境,产生丰富的联想,同时受到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熏陶。但是,幼儿语感训练中的倾听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听”一种行为,而是组合了语言的(听、说等)和非语言的(动作、表情等)活动,是一种“多通道参与”。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其认识和理解对象的体验就丰富、细致、全面和深刻。由此可见,语感训练时,教师努力依靠更多的幼儿外部可见可感的修辞活动来丰富、强化语感经验。

四、在幼儿语言教育中设计专门的

修辞体验活动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过程中 ,可以专门设计有特色的修辞体验活动,为幼儿创造和提供体验、迁移、想象和表述修辞文本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造性的进行修辞仿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语言学习的兴趣。修辞体验活动的设计要按照文学欣赏的过程和特点,使感情熏陶和语言认知互相渗透、互相依赖,建构一种充满乐趣和感染力的语言环境。比如,在传递文学作品时可以把表情朗诵与图片、录音录像和情景表演结合起来,与游戏活动、歌舞表演、音乐欣赏等融会一起,形成多种参与形式、多种通道相互作用的体验情境。

下面是一个幼儿修辞体验活动设计案例:

(一)活动名称

欣赏散文诗《金色的小路》(大班)

(二)活动目标

1.感受比喻的修辞手法及艺术感染力,学习运用“……好象……”比喻句式;认知和学习运用表现色彩重叠词的“金灿灿”、“黄橙橙”和表现形态的重叠词“蓬松松”、“软绵绵”等。

2.朦胧体悟“金色的小路”的象征意蕴,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的情趣。

3.仿编“……好象……”比喻句式。

(三)作品内容

金色的小路

王金贵

树林中有一条金色的小路,金灿灿、黄橙橙,阳光照着它,闪着耀眼的光。

走在这条小路上,蓬松松、软绵绵,好像踩在棉絮上。

低头看,这小路一片发红、一片发黄、一片带绿,组成奇妙的图案,好像美丽的地毯。蹲下来,仔细看。啊!一片片落叶真漂亮。有的像红色五角形;有的像打开的金色小折扇;有的像孔雀张开的美丽的尾羽。

爷爷从金色的小路走进工厂;爸爸从金色的小路走进课堂;我呢?我从金色的小路走向……

(四)活动准备

1.挂图:画面上是蓝天白云,一条林荫小路,通向一栋炊烟袅袅房子。

2.各种形状和色彩的落叶或剪纸:便于插接、粘贴和移动。

3.录音机及配乐散文朗诵磁带。

(五)活动过程

1.讲述秋天的显著特征和景物,注意对比秋天与夏天树叶颜色的变化。

2.欣赏配乐散文朗诵。

3.展示挂图,挑选、插接、粘贴树叶,特别是移动像五角形、小折扇、孔雀开屏一样形状的树叶,形成直观感受,强化理解体验作品中的比喻意象。最好让幼儿亲自动手。

4.幼儿朗诵表演。

5.再移动展示蝴蝶形、花瓣形的叶片等,让幼儿扩展想象,仿编比喻句。

6.扩展谈话:“我从金色的小路走向……”,加深对作品意蕴的体悟。

(六)活动评价

1.讲述时的表情、吐字发音、用词的数量和表现力;特别是关注修辞方法运用。

2.倾听时的情绪状态。

3.观察、挑选、插接树叶时的神情动作和表现。

4.对作品经验的迁移程度和范围。

5.仿编比喻句时的联想和想象力。

6.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谭学纯.接受修辞学[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7-41.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30-70,229―238.

[3]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35.

[4]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7.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58.

[6]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123.

篇(4)

先生曾引述过钱钟书先生的话,他这样指出――从文学历史的眼光看来,历代文学的主流,都是伤痕文学。成功的、重要的作品,都是作者身心受到创伤,苦闷发忿之下的作品。西方圣・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里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没有谁愿意遭受苦难,但人们为什么又喜欢观看悲惨的场面呢?”[1]对此论述的解答,在现代心理学和美学发展起来后,逐渐地在完善,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实践上和理论上的证实。基于奥古斯丁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由此提出这样的疑问,即:没有谁愿意遭受苦难,但作家为什么又“喜欢”抒写伤痕文学作品?但读者为什么又“喜欢”鉴赏伤痕文学作品?但文论家为什么又“喜欢”评论伤痕文学作品?本文拟从这三方面来论述以上提出的问题。

作家的作品是其人格的体现,当然也不排除“文品不如人品”的作品的存在,但这种说法基本上是成立的。作家的“学”、“习”、“才”、“识”、“性”、“情”、“意”、“趣”等 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使我们看到了作家人格的某些特点。写“伤痕”也成为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内容。

写“伤痕”的作品是作家们为了宣泄内心的缺失性情感的一种文学体验,这类作品往往带有性格相对鲜明的自我在内,也因此受到了作家们的“喜欢”。张国星先生评价,潘岳的作品体现着他带有悲剧性的思想性格,善于表现哀情,“他的作品或以长号起势,或以大恸作结;或以境界气氛渲染,或及景物色彩烘托,或以形象比兴,或以质言真叙。语言形象和辞气节奏紧相配合,扣紧哀情反复申说抒写,把凄切而缠绵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2] 潘岳的作品充分抒写了他的悲剧性人生,正是因为这类作品具有如此的魅力,潘岳才更有可能把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家作为一个生命体,他们的情感往往比一般人更加丰富。当这种情感郁积到一定量的程度时,他需要释放内心的不愉快,需要使内心得到平衡,为了获得暂时的平静和舒适,他们一般选择文学创作来实现。对此,古代文论家多有论述。钟嵘曾经写道:“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横骨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3]钟嵘在这里论述了几种悲剧性的事件来说明诗是一种用“展义”、“骋情”以抒写“悲”的手段,并且认为借助这种手段的重大意义在于能达到“群”、“怨”的效果。明代王慎中亦言:“不得志于时,而寄于诗,以宣其怨忿而道其不平也。”[4]清代沈德潜亦云:“郁舒,天机随触,每借物引怀以抒之。”[5]他们都把诗歌当作是抒情、发忿、诉怀、疏通郁结等等的手段。

中国自古就有“诗言志”、“诗缘情”的说法,但其实不仅诗具有诸种功能,散文、小说、戏曲同样也具有这些功能。张竹坡就认为《金瓶梅》是作者宣泄悲情之作。他在《竹坡闲话》云:“《金瓶梅》何为而有此书也哉?曰:此仁人志士,孝子悌弟,不得于时,上不能问诸天,下不能告诸人,悲愤呜悒,而作秽言以泄其愤也。”金圣叹批《水浒传》第十八回,评云:“其言愤激,殊伤雅道,然怨毒著书,史迁不免,于稗官又奚责焉。” 《金瓶梅》、《水浒传》深含着作者的意旨在内,他们带着自己的“伤痕”来创作,以发“愤”来显“悲”,使得作品深度大大地提高。

通过写自身的“伤痕”,释放自己的“悲情”,作者们往往能够达到“适”和“平”。明初的刘基在《郭子明诗集序》曾指出:“凡气有所不平,皆于诗乎平之。”李贽在《焚书・杂述・杂说》亦云:“……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他们把诗当作“不平之平”的手段,作为宣泄和获得“不平衡”后的“平衡”方式,将自己的“伤痕”和“悲”释放,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

由于作家们创作的目的、动机是相对明确的,他们在宣泄之后,获得“平”,取得“适”后,往往还要突出“自我”。其实他们在释“悲”、写“伤痕”时已经有很强的“自我”色彩在内。他们或者直抒胸臆,或者采用比兴、象征等方式来寄托,使“物物皆著我之色彩”。他们要在作品展现自己,让读者理解自己、欣赏自己,达到在现实人生中无法达到的效果。如王逸对屈原的论述,“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困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宽结,托之以讽谏,故共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6] 王逸论述了屈原采用象征比类的手法来作《九歌》,而能够既“自娱”,同时又能够“上陈事神之敬,托之以讽谏”,虽然“文意不同”,却能够让读者在作者“广其义”的背后了解屈原的用心良苦,认识屈原的人格,从而也能够欣赏屈原。

读者作为鉴赏者,在接受过程中,也往往“喜欢”鉴赏写“伤痕”的作品。作为一般的读者,由于他们不具有作家们的艺术才华,所以他们对文学作品存在着期待。他们在文学作品中能够体验到想表达但自身却无法表达的东西,包括情感、志向等等。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与作家们缩短距离,产生共鸣。德国接受美学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尧斯,从文学史和人们的阅读实践中揭示出在审美交流过程中,具有审美自由的接受者和他的阅读对象之间是互动的,在这种互动中他总结出交流结构的五种模式。其中的同情式认同“是指将自己投入一个陌生自我的审美情感。也就是这样一种过程,它消除了钦慕的距离,并可在观众和读者中激起一些情感,这些情感导致观众或读者与受难的主人公休戚相关。”[7] 这种休戚相关的特殊关系的建立,似乎在写“悲“的作品更加能够实现。

朱熹在评屈原《惜往日》、《悲回风》等篇时指出:“故原之作,其志之切而词之哀,盖未有甚于此数篇者,读者其深味之,真可为恸哭而流涕也。”[8]这种“可为恸哭而流涕”的感受,是读者鉴赏“愉悦”、“轻娱”之类作品难以具有的。它来自于读者与作者在心理距离的靠近,心灵的碰撞。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中曾云:“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扬雄也论及“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9]司马迁、扬雄既是文学理论批评家,也是以读者的身份来鉴赏屈原的作品的。他们为屈原“悲志”,为之“垂涕”,与之“同死生”,“轻去就”,同时又“爽然自失”。这种为“悲”而“流涕”,为“悲”而“感伤自失”的效果,一方面来自于屈原及其作品独特的写“悲”魅力;另一方面也是司马迁、扬雄自身的“伤痕”的映射。两方面的结合,使读者味之,“真可为恸哭而流涕”, “同死生”,“轻去就”。

以鉴赏者身份出现的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和作者产生了共鸣,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同时他们也鉴赏其“味”。美国的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说过:“在艺术中,表现的愉悦和题材的恐怖混合起来,其结果是:题材的真实使我们悲哀,但是传达的媒介却使我们喜悦。一悲一喜的混合,构成了哀情之别有风味和刻骨凄怆。”[10] 这里“题材的真实”可以理解为写“伤痕”的作品的真实使读者们,使批评家们悲哀。正是这一悲一喜,构成了“刻骨凄怆”上的共鸣和“哀情之别有风味”。

关于这点,文论家也多有论述。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曾云:“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他说明了读者可以在体味中去欣赏张衡此类写悲的作品。钟嵘在《诗品》评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评《古诗》言:“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这是从其意、其意境来论述两者的“文外之味”。这种“有味”性对读者们来说,是有吸引力的,能体其情意,又能赏其美。当然这也离不开古代作家时往往将“情”、“意”等依附于“景”、“物”中,采用形象、直观、感性的方式来表现其“悲”,达到情景交融,以乐写悲的艺术效果,而读者也更能在体味中读其“悲”,了其“伤痕”。

虽然文论家有时又是读者,但是文论家有自己的价值趋向和评论职责。他不可能完全以读者的眼光,把作品仅仅当作艺术品来鉴赏,这势必造成文论家在评论时与读者的一些差别。

王国维曾经说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11]这一论述对文论家也是适用的。文论家要亲身体验作家写作时的各种悲,同时又不能一味陷入其中。他还得把“入乎其内”后的东西进行思索,痛定思痛后附诸于笔端形成理论,这样才有高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文论家是先在“动”中,后才走入评论中的“静”的,这与那些仅是从“静”到“静”的作品不同。在这个“动”与“静”更加复杂的混合过程中,显然比单纯从“静”到“静”的过程,更能使文论家体会到“哀情之别有风味和刻骨凄怆”,从而更能够“出乎其外”,而较有“高致”。

其次,古代文论家往往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思维,对完整性与中和之美有更加自觉的追求。具体说来,在美学风格上,文论家更加“喜欢”伤痕文学作品可能同时具有的阳刚美和阴柔美。王国维亦言及:“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12] 写“悲”的作品往往创造的是“有我”之境,所以具有“阳刚”之美。盛唐边塞诗具有“雄浑”气象,它具有苍凉悲慨之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令人感慨”。不管是“悲”还是“壮’,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无我”之境的作品,一般具有单一趋向的阴柔之美。然而,“有我”之境的作品有时也具有阴柔之美。有一些作家在写“悲”时,有时用自怨自艾、如诉如泣、缠绵悱恻的笔调来表达,这就反而显得优美。如宋词婉约派的秦观、柳永、李清照等人的作品就具有这种特色。当然,有些写“悲”的作品同时也具有两种美,这样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是比较多见的。

文论家有时也以读者的身份出现,所以他们两者又有一些共通之处。基于此,古代伤痕文学作品显示出了独特的魅力。它的独特魅力是通过作家、读者和文论家们的接受得以实现的。罗斯在谈到悲剧时曾指出,“我们可以区别悲剧直接的目的和间接目的”[13] ,这就是说悲剧产生的效果具有两大层面,即直接和间接效果。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古代伤痕文学作品,所产生的效果概括为直接和间接效果两大层面。这两大层面借助某部《西方文论》教材里所说的“由怜悯和恐惧带给人的审美是悲剧最直接的效果,而在这种直接效果的背后还有悲剧给人带来的间接效果,这就是‘陶冶’所蕴涵的意义。”[14] 我们或许可以把古代伤痕文学作品产生的效果概括为:由怜悯和恐惧带给人的审美,以及由陶冶所蕴涵的意义等方面。

参考文献

[1][10]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32,P233

[2]张国星.潘岳其人与其文[J].文学遗产,1984年第4期

[3]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P20-P21

[4][5][6]黄霖等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原人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7]尧斯著.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M].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P262

[8][9]刘明今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方法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篇(5)

接受美学也可以称为接受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20世界70年代初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H.R.姚斯和W.伊泽尔,这一文学理论吸收了现象学、美学及阐释学的精华,主张接受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注重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对文学作品的调节,并且主张把接受者与创作者及作品放在同一水平下进行文学探究。对姚斯来说,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是和接受者的主观体验紧密关联的,不能割裂来看,接受者要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来对待;W.伊泽尔也认为对审美问题的解读必须通过接受者的认知才能更加完善。因此,在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接受者的角色不可忽视,他们并不是客观的接受作品的内容,与此相反,接受者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文学作品的构建中。

二、接受美学理论下的英文化妆品商标翻译法

(一)顺其自然法

顺其自然法相比于音译法而言,翻译者不用去构思一些别出心裁的语言文字。这是因为有的商标或品牌的名称本身的文字并没有特殊的渊源或者音韵美,仅仅是一些便于记忆的语言文字,所以在翻译过程中,不用过于追求源语言所包含的内涵,只用保持源语言的表达意义即可。因此,往往会根据情况采用直译法或者零译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把源语言按本来的意思直接翻译为目的语言,但是不能违反汉语语言的语法,在目的语言中要保留源语言的全部意义,它的特点是商标翻译要符合源语言的本来含义。如:国际知名品牌GUCCI公司推出的Envy香水就直接译为“嫉妒”,虽然在汉语中嫉妒是贬义词,但香水是针对女性这种消费群体,这样的名字可以表达出品味独特、与众不同的韵味,并且也和十分吻合这款香水的广告语:若让别人妒忌,就该拥有嫉妒。。。,另如,澳大利亚的化妆品RED EARTH则可直译为红地球,给人们带来一种另类、时尚的感觉。

2.零译法

所谓零译法就是指保持源语言,不翻译的方法。这种翻译方法在化妆品商标的翻译中非常少见,只是在一些比较有特色并且易于记忆的英文商标中才使用这一方法。这种译法可以使得这些英文商标在中国市场内独树一帜,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比较成功的案例有韩国的化妆品品牌The Face Shop,VOV,日本化妆品品牌Fancl,SK-II,DHC,ZA等。

(二)标新立异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30-02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的发展和食品贸易与技术交流的不断增长,社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向技术与管理复合性型人才转变,即社会迫切需要那些既熟悉食品生产与检测技术又懂得食品经营管理与贸易规则的人才[1-2],这为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商品学》课程带来了契机。

《食品商品学》是商品学课程的一个分支,是以食品商品质量和经营管理为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其鉴别特征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学科。它从商品学的角度研究商品化的食品,阐述食品在流通领域中的来源、特征、规格和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与保证食品质量有关的经营管理等基本理论与实用鉴别技术问题。即:是研究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的应用学科[3]。然而,大多数《食品商品学》课程是在商品学相关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由商业类大学编写教材,其内容注重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以及检测,这对于已经学习了食品工艺学、食品检验分析等相关课程的本专业学生,内容重复太多,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必须进行适当的改变以满足本专业学生的需求[4]。如何在《食品商品学》课程教学中体现本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是该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本领域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食品商品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浅议该课程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制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

围绕本专业培养技术与管理复合性型人才这目标的要求,《食品商品学》作为一门专业课,其所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应该切实起到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我们制定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如下:了解食品商品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掌握有关商品质量、商品分类与编码、标准和标准化等商品学基础知识,从商品学的角度对食品的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各环节有充分的认识;掌握与食品质量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内外常见的质量认证及质量管理方法,并能够系统分析影响食品商品质量的因素;掌握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及大类食品质量变化规律,具备从事食品商品检验、评价和质量管理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强化学生对“生产是源泉,流通要监管”食品商品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具备系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食品商品学的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针对以上培养目标,我们将商品学原理与食品知识有机结合,以经典的商品学教材思路为主线,将商品学基本理论及其在食品商品中的应用作为教学重点,同时避免教学内容与所学课程重合,并加强与已开课程的联系,还要结合食品市场实际情况及学生兴趣和专业需求而精选教学内容。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商品学基础知识,包括商品学导论、商品质量、商品分类和编码、商品标准与标准化等。对于食品专业学生来讲,对这些概念知识较为陌生,需要加大讲解。第二,食品商品质量与质量管理,讲解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食品质量的因素等知识,并介绍国内外常见的质量认证标志以及食品商品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第三,食品商品标准,介绍目前与食品相关的各种标准与法规的相关知识。第四,食品商品流通的基本知识,介绍食品的包装、食品的运输与储存、食品的物流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第五,大类食品质量变化规律及感官鉴别,介绍大类食品等在流通领域中的质量变化规律及感官鉴别方法。

二、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在每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食品商品或事例开始,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兴趣,运用案例、讨论、商场调查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串讲、课程论文、合作讨论式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实现由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例如,在商品学基础知识的内容中,就评价商品质量优劣的标准这一知识点,首先教师导入“网上购物时”这一学生熟悉的事例,让学生讲述网上购物的选购经历,就学生之间不同的选购标准进行讨论。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和课外实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食品商品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实物图片、视频、声音,不但可以增加课程信息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食品商品实物带入课堂,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有关食品商品,并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如在讲解食品商品包装标签的内容中,选择乐事薯片作为代表性商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食品包装标签的组成及要求,并加深理解食品包装标准的相关知识。同时,开展实践教学,课堂内外,结合教学。在学习了食品包装标签内容后,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分组调查商场或超市的几类食品的包装标签,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标签是否规范并鉴别真伪,制作电子文档和幻灯片格式的讲演稿,最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在班级作发言交流。

三、完善综合成绩评定模式,真实考核学生的能力素质

“一卷定成绩”的传统评定模式只是看重期末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判断,因此仅依据期末考试卷评定学生的素质往往是不全面、不科学的。所以,在开展教学改革的同时,相应的考核方式也必须进行改革以求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否则,学生就会对新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这不利于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因此,我们的课程综合成绩评定模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学习态度(考勤、纪律)占10%,平时的课业占20%,案例讨论发言占20%,期末考试(论文答辩)占50%。期末考试内容主要为运用课堂讲授的知识,查阅资料,分析当前食品商品所出现的问题,制作幻灯片讲演稿,在课堂上报告并答辩。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学生既可以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考查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学模式的实施,对学生的评价也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状况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社会对食品检测技术与监督管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因此,构建适合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食品商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式,对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复合型的食品质量安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汤小红,彭湘莲.关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的思考[J].食品工业,2011,(7):110-112.

篇(7)

Problem-BasedLearning(PBL),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此教学法已成为国际上一种十分流行的教学方法,被欧、美等国家不同程度地采用[2]。近年来,人们开始广泛关注该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强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医药商品学是一门研究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与人类健康相关产品作为商品的价值及在流通过程中实现使用价值规律的应用学科[3]。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我院将PBL教学法引入医药商品学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择我校2011级全日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41人作为对照组,2012级全日制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学生45人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年龄及带教教师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好的可比性。1.2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坚持以上课教师课堂讲解为主体。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即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发挥辅导作用。将实验组的45名同学分为5个小组,每组9名同学,教师不参与具体的分组过程,先随机选出5个同学作为小组长,然后采用组长与组员双向选择的模式分组,这样组长和组员之间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起,这种分组模式有利于增强小组之间的团队凝聚力,有利于后面的PBL教学。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①教学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制定出详细的教学大纲。②教师在每次上课之前一周将结合教学大纲构建的问题提供给学生。③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组员结合教材,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网络资源以获取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小组成员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④课堂上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小组讨论,同学们就预先准备的问题进行讨论,课堂小组讨论完以后组织同学们每组推荐1名同学发言,其他组的同学提问或指出发言存在的问题,问题由发言的同学回答,也可以由发言同学所在小组的组员回答,如果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则再由教师做引导和分析。⑤课堂讨论结束,教师要分析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讨论、发言、提问等进行总结和点评,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或是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为了加强讨论的效果,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讨论的问题交一份书面总结。1.3观察指标: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均采用闭卷的理论考试,根据医药商品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学实行考前命题,比较两组同学上课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成绩,以理论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对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1.4统计学方法:实验分组教师不参与具体的分组过程先随机选出5个同学作为小组长,然后采用组长与组员双向选择的模式分组,教学过程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执行,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成绩比较用t检验,P<0.05为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和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定量评价: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定性评价: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组参加PBL教学的学生进行课后调查,征求学生对PBL教学模式的反馈意见,实验组全体学生都要上交书面的反馈意见。根据反馈结果显示,对这种新的PBL的教学模式支持的学生占大多数,占到了实验组的85%,90%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也比较高。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有无可比拟的优势。PBL教学模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教育方法,最早由美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创始人Barrow教授提出,其中心思想是在医学生教育过程中以医学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向导的小组讨论型学习形式[4]。考夫曼(KaufmanDM)[5]曾说:“我相信,PBL一直是医学教育领域最成功的创新之一。”PBL教学模式这几年在医学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和成功,我们学校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并且有其他近医和非医学专业的同学的学校,我们把这种教学模式推广到其他非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本研究发现PBL实验组学生期末理论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肯定了PBL教学法在医药商品学教学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翟静贤.P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9.

[2]李晓华,黄小凤,曾怡,等.PBL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探索与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4):572.

[3]周小江,窦建卫.医药商品学[M].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篇(8)

我国的传统中医药材制剂一般分为4种:丸状、散状、膏状、丹状。而无论是何等形式的传统制剂,其外观都以"黑""糙""大"为主要的特点,而且中药制剂中的主要成分含量较少。而由于中药制剂一般制作过工艺都比较粗糙,将药材碾碎,直接制成中药制剂,且制成后的颜色大多为深色如深棕色、褐色、草绿色和黑色等[1]。另外,由于中药制剂的成分为天然药材,一般都带有苦涩味道,所以中药制剂更加难以下咽,使中药能够更加方便携带,且利于服用。利用中药软胶囊来改变传统中药制剂是一个很好的方法[2]。中药软胶囊能够有效避开传统中药制剂的缺点,从而使传统的中药制剂也能够向现代化迈进。

1 中药软胶囊应用现状

中药软胶囊是一种将传统中药中的精华成分提取出来,然后再添加合适的材料辅助,混合均匀后利用现代的压制法或滴制法制作出的软质的中药胶囊制剂。中药软胶囊的制法一般为两种,即压制法或滴制法。压制法与滴制法相比更加有利于医药企业使用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对于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药软胶囊的生物利用度较高,且密封性良好,有助于患者服用并利于吸收[3]。

软性胶囊是近几年医药企业较为推崇的药物载体,在药品市场中占据大约23%的比例,与硬性的胶囊相比,软性胶囊的柔韧度更强,不容易损坏,更适合承载液体药物,另外,软性胶囊在进入人体之后的溶解速度更快,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帮助患者吸收其中的药物成分。研究表明,我国最早出现的中药软胶囊制剂为"藿香正气软胶囊",自"藿香正气软胶囊"投入生产并在市场上广泛使用之后,市场上也相继出现了更多类型的中药软胶囊,例如"五味子软胶囊""复方丹参胶囊"以及"血塞通胶囊"等[4]。

中药的存储需要特定的条件,存储中药的仓库必须要保持阴凉干燥,避免阳光直射,才能有效保证中药的药效。例如在保存复方丹参胶囊时,由于丹参容易出现霉变现象,而且容易风干失去药效,所以应将其密封并保存在干燥的地方,防止胶囊中的丹参成分失去药效。

2 中药软胶囊应用价值

2.1应用于易挥发或异味中药之中 大多数的中药成分中的易挥发物质成分都为精华成分,且药效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减少,而如果利用中药软胶囊对中药制剂进行保存,则会利于存储。由于中药软胶囊是以此压制成型,胶囊本身没有缺口,封闭性良好,有效保障了中药制剂的效果,且大幅度延长了中药制剂的有效时间[5]。

中药制剂的另一个主要的弊端就是气味浓郁。有些中药带有苦味,而有些中药则带有强烈的异味。而在使用中药软胶囊承载带有异味的中药制剂,将药物包裹其中,能够大幅度地掩盖中药的异味,从而提高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2.2应用于易融化或油性成分大的中药之中 中药软胶囊可以应用于易融化的中药制剂中。一些中药成分的熔点较低,在常温的状态下也容易融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中药制成"丹""丸",会严重影响药物储存。而使用中药软胶囊来承载药物,即使药物成分融化,也不会流出胶囊,在密封的情况下中药制剂也不容易腐坏[6]。

还有一些含有油性成分的中药制剂也可以利用中药软胶囊。油性的中药成分不利于患者服用,若使用中药软胶囊,能够大幅度地提升中药成分的洁净度,且E能够保持良好的药效,对于中药制剂的治疗效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7]。

3 中药软胶囊的稳定性发展展望

虽然中药软胶囊具有诸多的优点,且对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中药软胶囊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多缺陷。主要的缺陷为以下几点。

3.1存在漏液现象 由于许多中药软胶囊的使用材料不佳,且制作工艺不佳,导致中药软胶囊存在许多漏液的现象。因此,为了保障中药软胶囊的价值,必须要提高中药软胶囊材料的质量,使用高质量、高密度且易溶解的材质,避免软胶囊的漏液情况出现;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软胶囊的制作工艺,从而杜绝工艺不善导致的软胶囊漏液以及渗油现象。

3.2存在粘连现象 部分中药软胶囊采用明胶自作,熔点极低,在温度较高的天气内会出现溶解的现象,若中药软胶囊的包装内没有隔断,就会造成软胶囊的粘连。因此,在制作中药软胶囊时,应注意制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软胶囊接触过多的水雾,保证中药软胶囊制剂在制作过程中的清洁;加强中药软胶囊的包装质量,采用质量较高的包装方式,每个胶囊之间都要进行隔断,包装采用不易粘连的材料,从而保障中药软胶囊的质量[8]。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药软胶囊的使用有利且有弊,应不断提高其材料质量和制作工艺,避免中药软胶囊出现漏液渗油以及粘连等现象,提高中药软胶囊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恒,屈云莲,王乙鸿,等.中药软胶囊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5,6(10):1403-1406.

[2]张楚晗,龚力民,王文茂,等.中药软胶囊制备研究概述[A].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年会暨首届中药葛根国际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商品学会中药商品专业委员会:2012:9.

[3]王秀娟.五味子多糖软胶囊的研制及其抗疲劳保健功效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4]李亚冰,周本杰.中药软胶囊制剂处方筛选与稳定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10(05):731-733.

[5]郑雅楠.中药软胶囊及抗囊壳老化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04):289-292.

篇(9)

1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特点

医药消费者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其研究对象是医药市场中的消费者,研究内容包括影响医药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医药消费者的决策过程以及医药消费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它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最显著的是以下三方面:

1.1 学科应用实践性强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应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为了治疗、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医药商品及服务的消费。在医药市场中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互动,由于医药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对医药企业和医药消费者有其特殊的影响。

1.2 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强

医药消费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消费,医药消费者行为学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者行为,它的理论基础广泛,除了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还主要包括医药商品学、药事法规与管理以及医药市场营销学。这就决定了其必然有很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其内容复杂多变,任课教师需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熟悉医药行业的特点,了解其发展和运作规律。

1.3 学科知识体系较新颖,更新快

在我国医药消费者行为学尚属新兴学科,2006年以来才陆续出现针对医药消费者行为进行研究的论文、论著。然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新的医药消费情况层出不穷,医药消费的地点、方式和内容等较以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医院消费到今天的商场、超市消费等,消费观念也从治疗疾病发展到保健、预防等多方面。

2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方法探究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医药消费者行为学学科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知识体系更新快等特点,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培养目标。

2.1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医药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其中管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内容理论性、抽象性强,学生难以准确理解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关医药消费情境,提出相应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 问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例如中医药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决策过程、医药消费者群体行为特征和社会因素与医药消费者行为等,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抓住理论关键点,梳理成线,巧妙设置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展开问题,使学生不断自主思考,发挥主动性,进一步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布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沟通交流,活跃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通过讨论,共同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刻理解理论知识。

2.3 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教学并非单一教授理论知识,还要讲究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真正理解掌握理论知识要点,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作为个体都可能是医药消费者,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医药消费行为作为案例分析的素材,这样更加贴近生活,学生可能有亲身体会,可以快速融入到案例分析中,通过对案例中相关问题的理解准确把握医药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教授医药消费者购买动机时,可以引入分析生活中因为预防、治疗等不同情境下对医药消费及保健消费的需求。

2.4 角色扮演教学方法的应用

医药消费者行为学实践应用性强,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的体会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可以通过角色模拟一定消费或者营销情景,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模拟的相关理论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规定,由学生们自由组织设计情景,分组表演,设身处地地感受医药消费者的心理变化,深入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领悟知识。每一小组情景模拟结束后,教师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评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教学内容重新整理,使学生加深印象,深刻体会教学知识。最后由教师和同学进行评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生即可有效学习理论知识,又能培养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琼.消费者行为学本科教学模式研究.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2):100-102.

[2] 于显辉,徐长冬.消费者行为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北方经贸,2008(10):143-144.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38-02

为适应社会对医药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药经济贸易、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是由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教学实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这类专业中开设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医药院校的医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一、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产业自身、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布局规律等的科学。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将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医药行业,以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产业层面剖析医药经济的性质和运营状况,运用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医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医药领域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医药产业经济学体现了有关学科交叉的特性。医药产业经济学是由产业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药事法规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不是几门学科简单拼凑。它从相关学科交叉点出发,展开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建立完整体系的学科。医药产业经济学一方面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支,要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特殊产业,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结合医药产业实际,注重产业经济理论的运用。如对医药产业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医药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等问题的分析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

二、医药产业经济学在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今医药行业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管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的人才。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且综合知识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专业,医药贸易类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专业,较好地适应了这种需求。

在现有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类基础课程大多开设了医药学综合、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医药国际贸易学(偏宏观)、医药商品学(偏微观)、医药市场营销学和医药营销实务(偏微观)、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医药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是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开设使该类专业培养计划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结构更趋完善,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之间的沟通问题。也融合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如医药产业的分类与介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概览;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理论对医药国际贸易和医药商品学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好基础。

2.有助于提高医药贸易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医药产业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两类知识的纽带,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侧重于从总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药产业各环节的分析中。如运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可以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解释医药市场中的“过度营销”现象;企业行为理论不仅对医药市场营销学中4P策略的学有裨益的,也可以分析医药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行为等许多实际问题;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则有助于理解医药政策法规,并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政策的能力。

三、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特点,课程设置既要实现医药学与经济管理两类知识的沟通,又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既要考虑到它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又要体现医药产业的特点。

1.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与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和药事法规等。内容上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其中,以医药行业的分类为起点,研究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产业组织等基本问题,揭示医药产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就内容设置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为医药产业的结构与关联。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医药产业的分类、医药产业结构和医药产业关联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的概貌,掌握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理解医药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为医药产业组织。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程核心部分。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模式分析医药产业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现象。特别是熟练运用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理论。并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等内容纳入到企业行为章节中。第四部分为医药产业的布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能够运用空间聚集理论分析医药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的建设等。第五部分为产业政策及其运用。介绍产业规制理论,分析中国现行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的能力。

2.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由于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原理方法的讲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理论、方法的讲解与其运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课后查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析的课后论文,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市场结构度量的相关方法。如针对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就要求同学们先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就该政策实施后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四、小结

医药产业经济学科是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中国医药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因此开展该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等医药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医药产业经济学科在医药贸易学科中的地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旨在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个人消防培训总结 下一篇: 离子反应教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