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4: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老人与海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海明威的小说是外国小说中的经典,笔者以其作品《老人与海》作为研究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范本。笔者搜集了12则具有代表性的课例(教学设计4则、教案3则、课堂实录2则、导学案3则),对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并探究外国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的预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部分“阅读与鉴赏” 课程目标中指出,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1]经过整理分析,《老人与海(节选)》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层面:1.认知类目标。了解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风格等文学常识。2.技能类目标。梳理小说脉络,赏析桑地亚哥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探究小说主题。3.情感类目标。培养不屈服于命运,直面挫折,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上述12则课例都能明确小说这一体裁的基本特征及表现手法,但课例3和11认知类目标缺失,整个教学目标都未涉及作者、作品以及作品风格等相关知识,这未按课标要求进行教学,在外国小说阅读教学中是不可取的。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设定目标时,注重小说阅读教学的文本多元解读。大部分课例教师多元解读文本时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带领学生从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叙事写作手法的多变性,和小说语言的独特性等多角度立体化解读文本。相比较而言,课例1、2、4、9教学目标的设计,比较符合多元解读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课文一致的情况下,不同教师预设不同的教学目标,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不相同。课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九个方面:1.了解作者、作品相关知识(11个课例);2.理清小说情节(10个课例);3.感受“硬汉”人物形象(9个课例);4.体会象征的潜在内涵(9个课例);5.研读课文,探究小说主题(9个课例);6.“冰山原理”与作品的讨论(3个课例);7.剖析内心独白(6个课例);8.品味电报式语言(6个课例);9.桑地亚哥是失败者还是胜利者之辩(10个课例)。
王荣生教授说:“依据学生的小说阅读经验选择教学内容,学生对小说文本阅读的已有经验是小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结合阅读主体(学生)与阅读对象(文本)来了解学生的阅读经验。”[3]这部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比较单一,容易读懂。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就课文而言,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冰山理论”的原则。2.赏析“电报式”的语言和主要人物形象。课例1、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马林鱼、鲨鱼、狮子、大海”等背后的深层含义。课例5、9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多面性,品味独特的形容词,这四则课例以学定教,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学生阅读期待为教学的起点来构建教学内容,是较好的课例。而课例3、4、6、7、8、11、12这些课例中的感受“硬汉子”形象过于简单,可知对文本解读力度不够,这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是重要的,体现先进理念的教学方法应该被大力张扬。先进的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首先要落实到‘教什么’上。”[4]12则课例选择的重点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通过品味电报式的语言、剖析内心独白、“冰山理论”等来赏析“硬汉”形象。(2)通过人物形象来探究小说表达的主题。教师们选择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分角色朗读法、旁批鉴赏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分角色朗读法,不适用于教授情节单一、人物内心独白较多的小说。课例1和2的启发式教学法做的比较好,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课文进行分析,对人物形象分析到位,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揭示小说主题。课例7的旁批鉴赏法是一个创新,旁批对于鉴赏小说语言是很有帮助的。讨论法的运用就值得商榷了,如课例5,对主题的讨论上升到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课例11,教师为落实“以生为本,育人为本”的观念,讨论流于形式,很少涉及文本实质。
四、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笔者选择的12则课例,充分体现了近年来一线优秀教师,在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也真实地反映了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最新进展,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课程内容中的外国文学知识陈旧,外国现代小说知识也不够完善。课程目标中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的解说不够透彻,以至教学内容难以把握外国小说中的异质性。语文课程内容中应增加外国小说知识,并对外国现代小说流派和风格等进行系统的梳理,让我们的学生在了解外国小说体式特征的基础上,更好地走进文学作品的世界。
语文教师执教外国小说时,不知道对文本解读的内容“做减法”。教师要以已有的经验作为外国小说阅读教学的起点,对备课时预设的大量教学内容进行删减,留下学生最读不懂的方面以及本部小说最该读的内容,这也是小说的合宜教学内容。
注释: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王荣生,宋东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11年版。
[4]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参考文献:
[1]保世华.《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2015,(8).
[2]徐文中.《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08,(5).
[3]吴云辉.《老人与海》创新设计与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之友,2014,(9).
[4]赵君雄.《老人与海》导学案[J].新课程,2013,(4).
[5]雷江红.《老人与海》教学与关注社会问题[J].语文教学,2009,(7).
[6]张宝童.“硬汉”的孤独与抗争――《老人与海》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0,(7).
[7]阮红环.实现高效课堂的四个前提――以《老人与海》导学案为例[J].现代语文,2014,(11).
[8]江正刚.硬汉如此多“骄” 风景这边独好――《老人与海》教学方案[J].中学语文,2014,(2).
[9]张广录.“冰山理论”:开启《老人与海》的一把钥匙――兼《老人与海》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1,(2).
[10]肖丽丽,胡循杰.《老人与海》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3,(8).
(1)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因素相当重要。阅读既有认识和教化作用,也有娱乐作用。就一般人的阅读经历来看,多数是从兴趣人门,才逐渐迷上读书的。一上来就对学生大谈作品的社会意义、艺术成就,很容易把学生吓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要重视开局的读物推荐。不但要根据大纲或我们向学生推荐的书目,更要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帮助他们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强,更要选趣味性强,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情趣相适应的读物。因此,让学生先读《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作品情节曲折,可读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当他们的阅读积累了一定的量,理解能力欣赏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之后,再指导他们读《红楼梦》、《呐喊》、《复活》、《老人与海》等寓意深刻的作品,就比较容易接受。
(2)可喜的阅读成果。以一个课题实验班为例,到高二上学期末,人均课外阅读文学名著8.27部。学生的视野非常开阔。有10人读过古典四大名著;42人读过《三国演义》,36人读过《水浒传》,36人读过《西游记》,27人读过《红楼梦》,26人读过《简爱》,24人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城》、《呼啸山庄》、《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呐喊》、《家》、《儒林外史》、《子夜》、《老人与海》、《漂亮朋友》等也都是阅读人数比较多的。最受青睐的作家依次是鲁迅、莫泊桑、雨果、海明威、托尔斯泰、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契诃夫、马克·吐温等。最受欢迎的都是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健康高尚,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学作品。很多学生不但熟知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熟知书中的典型形象,而且在思想上受到良好的影响熏陶。了解作品,熟悉文学掌故,崇尚正直、善良的性格,追求独立自由的思想境界。表现出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美好的精神风貌。
二、在古典诗歌阅读中获得真感受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瑰丽的珍宝。缺少有意设计的零星的诗歌学习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有限,而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多层面的诗歌教育,才更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诗歌教育,既强调分阶段相对集中,更注意保持连续性,防止随意的散乱的偶然行为。我们设计在高一品读唐诗百首左右,高二品读唐宋词百首左右。品读的诗作都经过精心选择。尽量选择那些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的经典诗歌作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形成由点连结成线,由线连结成网络的文学史的观念。注意量与度的把握。适量扩展,学生能够接受消化,防止过多过滥,影响课本的正常学习。所选作品力求能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顾的较高标准;同时还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欣赏偏好。对作品中一些不够健康的情调,及时正面引导。
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要优于教师的教案讲解。影视有着多元综合特点,是最具魅力的综合艺术,它利用独特的影视语言,表现生活,表达情感,是现今人们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恰当引进影视艺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教育和实际需要,结合课文观赏影片进行教学,这将会使教学过程获得极大地张力。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将影视引进高中语文教学,妙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影视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完成相关的文本解析,然后观看电影,调动学生情绪,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一教学活动,足以展示了影视的优越性,明证了影视是教学中极为可贵的外物凭借,巧用影视可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收到很好的效果。
比如:当收看《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幕时,文本中感受不到的贾府的气派一下子鲜活地展现在眼前,画面上让人感受到了贾府这簪缨世家的气派:奉皇帝之命“敕造”的宁、荣两府,皇帝御笔所赐的“荣禧堂”的匾额,室内的陈设,就连仆妇们的吃穿用度、交接礼节……处处都表现出贾家不同凡响的尊贵地位。在这种直观的影视镜头中,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林黛玉进贾府时为何会那样“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的小心谨慎。此情此景,令我们不禁为这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的孤傲才女掬一把同情泪。一组组影视镜头,使作品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使学生深刻感悟了课文内涵,生动地感受到了作品的艺术美,获得了精神的陶冶。
二、运用影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艺术以其独有的光、电、声、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来刺激人的感官。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影视艺术正是人体视觉、听觉的延伸,它能活动、立体地再现课文场景,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比如:在上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笔者首先引入了《渔舟唱晚》的古筝名曲,再配上一幅幅与诗歌意境相契的影视镜头,画面以古画为主,色彩偏于冷色,都与田园相关,力求与诗意契合,极力达到静、淡、雅。精彩的影视镜头与精美的诗文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而且使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获得心灵的净化。
三、运用影视提升名著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水平。文学名著作为经受了岁月洗练的黄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选自名著名篇,可喜的是这些名著大多被改编成了影视,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将这些影视引进课堂,在教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拓展、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本意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以升华。
这一切,源于我遇到了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位启蒙老师。他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他像一溪活水,给我以活力与向往;他又像一颗七彩糖,丰富了我童年的生活。
春天,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他带着我们在春天里踏青,呼吸新鲜的空气。我感觉自己就是春天里那棵生机勃勃的忘忧草,快活地生长。草长莺飞的三月,他领着我们在春风里放飞筝。我感觉自己就像那只在高空自由翱翔的雄鹰,欢乐的笑声在春天里久久回荡。夏日,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尽情地在小河里摸鱼,嬉戏。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留下秋的痕迹。落日的晚霞染红了田野,我们如一群刚出笼的小鸟,开心地走在田野里,来到离学校不远的小山上。有的孩子采野花,编花环;有的孩子在捕蝴蝶,捉蜻蜓。玩累了,我们在山顶席地而坐,放眼望去,整个村庄尽收眼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夕阳的辉映下格外耀眼,而那白墙红瓦的学校,在我们的眼里格外亲切。远处的田野,村庄,公路,有一种蒙眬美。我们就坐在这如画般的世界里,聆听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在快要入冬的日子里,老师带领我们去搞“勤工俭学”。所谓“勤工俭学”就是到附近的昌岭山上捡柴,以备过冬时生炉子取暖。天刚蒙蒙亮,我们迎着晨曦,一路高歌,翻山越岭,来到森林里。秋天的森林,漫山红遍,枫树擎起了火炬,散发着诱人的气息。我们玩足了,吃饱了,每人捡来一些枯树枝,老师一一帮我们捆好。我们背着满满的一份幸福,快乐地下山了……
就这样,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太快,带着那份快乐,我上了初中。三年的初中生活结束,我带着儿时的梦想,考上了武威师范学校,实现了我的理想。
梦想在不断地丰满,经历在不断地丰富。
在武威师范学校学习的三年中,我一边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一边苦练专业本领。
清晨,迎着第一缕晨曦,我在操场上苦练舞蹈基本功。中午,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琴房里练琴。夜深人静时,同伴酣然入梦,我还手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材,挑灯夜战。节假日,我又成了学校图书馆的常客。我像一个饥渴了好久的婴儿,贪婪地吮吸知识的营养。在这期间,我读了国内大量的文学作品——《红楼梦》《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倾城之恋》……后来,我又向外国文学作品进军——《老人与海》《呼啸山庄》《羊脂球》《基督山伯爵》《傲慢与偏见》……我尽情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阅读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毕业之际,我随老师到许多学校为学生编排舞蹈。与此同时,我顺利地拿到了两个毕业证:武威师范毕业证、兰州大学自考毕业证。
走在追逐梦想的路上
收获的日子,总是令人兴奋。怀揣着浸满汗水的、沉甸甸的毕业证,我被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至今,我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精心设计了一份教案,而且背得滚瓜烂熟,自信满满地来到教室。铃声一响,面对听课的教师、学生,我的脑海里却一片空白。片刻的冷场之后,我记起了教案,哪知,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争先恐后地抢答,我无法驾驭课堂,短短二十分钟就上完了所备的内容。结果可想而知:我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节失败的课。我就像一只飘荡在空中的气球,瞬间被扎破。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会蜕变成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相信生命会创造奇迹。之后的日子,我一方面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上课备课的经验;另一方面,自己精心备课、上课,请别的老师来听课,评课。同时,我订阅了教育类报刊,学习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我利用空闲的时间,观看课堂教学视频,听教育专家的讲座。我坚持做课堂笔录,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用心去琢磨,想办法去解决。
与此同时,我笔耕不辍,将自己的经验撰写成文——《我拿什么来回报你》《规范汉字,与你同行》《今夜爱洋溢在网络之上》《勤学善思,创新务实》……
机会往往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教坛新秀”“四课评优”“新课改、新课堂、新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达标”等竞赛活动中,我精心准备,执教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数星星的孩子》《狮子和鹿》《圆明园的毁灭》等课均获得了一等奖。我还为全县的“联片教研”“送教下乡”等活动做示范课,均受到同行的好评。
梦想的路上有爱相随
(节选自卢梭《忏悔录》)
她穿着极讲究的晚礼服,颜色淡雅,多褶的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她发际插一朵红花,乌黑的鬈髻,垂在耳际。她的眼睛明媚动人,一种嘲讽的笑总挂在嘴角上。她时常露出一种倦怠的神情。
(节选自《日出》)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双眼皮,一对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转到眼眶中的任何部分都显得灵动俏媚。假若没有这一对眼睛,她虽长得很匀称秀气,可就显不出她有什么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点都遮饰过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说出最难以表达的心意与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与脑开出可爱的花来。尽管她没有高深的知识,没有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与行动,可是她的眼会使她征服一切。看见她的眼,人们便忘了考虑别的,而只觉得她可爱。她的眼中的光会走到人们的心里,使人立刻发狂。
(节选自老舍《四世同堂》)
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颈上有些很深的皱纹。腮帮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像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古老,除了那双眼睛,它们像海水一般蓝,是愉快而不肯认输的。
(节选自海明威《老人与海》)
【借鉴点】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记住两类人的外貌。一类人长得“闭月羞花”,让人一见钟情,忍不住多看几眼;一类人长得“个性鲜明”,惨不忍睹,不由让你生出几分怜悯。如何才能将这些人物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呢?上面这几个片段里的几种技巧,值得借鉴。
一是细细观察,发现特点。如果我问你,老师的外貌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也许你会说是她的笑容,在你的印象中,她总是笑得那么灿烂;也许你会说是他的眉毛,在你的印象中,他的眉毛仿佛会说话一般。是啊,其实每一个人的外貌总有他独特的地方,抓住那个“点”刻画,人物才会与众不同。老舍《四世同堂》里的这个片段虽然只描写了人物的眼睛,《日出》里的这个片段虽然只是描写了人物的衣着,然而由于这些内容正是人物外貌最为夺目的地方,于是人物形象也就令人过目难忘了。
二是笔墨灵动,绘出亮点。写人的文章,不一定需要进行外貌描写;但如果要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就得绘出人物的神韵。如何才能绘出人物的神韵呢?你可以雕琢细节,可以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可以巧作对比,甚至可以引用诗词。《忏悔录》里的片段,通过一“笑”一“梳”两个动作便让人物呼之欲出;《日出》片段里描写人物衣着时,“裙裾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这一比喻句,将人物光彩夺目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由此看来,外貌描写不仅能够绘出人物神韵,还能巧妙地展示非凡的才情。
三是结合生活,展示性情。写人的文章,还要学会透过外貌,巧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正如卢梭笔下描写的那位美女,当我们看到“嫣然一笑”“漫不经心”等词语时,便可以看出人物“温柔可爱”的特点;而海明威笔下的那位老人,就是另一种情形了。面容的消瘦与憔悴,脖颈上深深的皱纹,以及双手上留下的伤疤,形象地展示了老人“历尽沧桑”的人生命运。外貌出彩,人物才会如此丰满。
【挑战名家】
同学们终于稍稍放松了些,老师也开始陶醉在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里。不过,个别同学显然没有被老师的诗情画意所吸引,有人开始讲小话了。这怎么能够逃脱他的眼睛呢?他又沉下脸来,那严肃的眼神紧盯着他们,足足看了有十秒,那愤怒的眉毛气得撇向两边,粗大的鼻孔在不断翕动。那情形,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画面。全班顿时又陷入了一阵恐慌之中,教室也立刻恢复了安静。当他再次转过头来面向大家时,眉毛又如从前一样弯弯的,我们欣赏到的自然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般的温情。
(刘雨瑶《会变脸的老师》)
我的舞伴个头不高,比我所欣赏的个头高度(185厘米)矮了10厘米,一张稚气未脱的脸,一身运动衫,一双鞋子灰不溜秋,均不知什么牌子。想想我周围的男孩总是一身Nike、Reebok、Adidas,脚上永远是八成新的“乔丹”,眼前这个男孩真是有点土。我笑说我不会跳的,你要带带我,他只浅浅一笑,点头却没有说话。
(王莹《那个男孩有点逗》)
我赶忙追了出去,却见爷爷那小小的身影在雪中慢慢地走着,走着……那黄色的旧军大衣、黑棉帽,再熟悉不过了。他缩着颈,佝偻着背,双手交叉伸在袖子里,双腿打着颤,每向前跨一步似乎都要费很大的力。大风卷着雪花呼啸着向他扑去,似乎想把他掀翻,而那越来越小的身影,却顽强地前进着,终于消失在那一片白茫茫的街巷中。
(张洁《雪地里的痛》)
她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张脸:两颊肿胀得像刚出炉的面包,眼睛被挤得很小,鼻子两旁长满了雀斑,要说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但奇怪的是,我却觉得和她很亲近,仿佛早已经是好朋友了一样。
(何菲《我们一起走过》)
刘老师的面庞绯红起来,犹如我们受到老师表扬后的兴奋状,“人面桃花”的词语正好有了它恰当的位置。“谢谢同学们的鼓励,那咱们就奇文共欣赏吧!”哈——在同学们爽朗的笑声中,刘老师从教案中抽出一张稿笺,抑扬顿挫地朗读起来。霎时间,教室中犹如流淌着一泓清澈的山泉。
(李倩《数学老师的人文课》)
男生爬绳子荡秋千,她也要试试;男生踢球,她也要插上一脚。瞧,她还真成了足球队的一员猛将。每当在绿茵场上驰骋后,坐在我身旁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时,同桌那圆脸蛋上便会浮起一片如同云霞般艳丽的红晕,两道粗眉倔强地横挺着,随着呼吸声一上一下地跃动。我常被她这种健壮的美惊倒,情不自禁地赞叹“芳邻” 美不胜收。
一、学习提纲设计指向一定要明确
学习提纲设计指向一定要明确、具体,否则,学生的思维就容易失去方向,学习结果低效甚至无效。例如,教学《雨霖铃》时,一位教师的学习提纲从两方面设计,一方面是读,另一方面是品。在品这块,老师就列出一个问题:“这首词富有美感,你认为其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写出来。而欣赏作品之美,包括语言、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教师如此大而空的设计,尤其是高一学生大多不知如何下手,结果就是泛泛而论、不得其要。于是,老师总觉得学生不能写出他想要的东西,总是问:“还有同学要补充吗?”“难道再没有其他方面了吗?”“请同学们再想想还可以从哪些方面鉴赏美呢?”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直接明确指向设计,比如:请同学结合具体语句赏析语言之美、画面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之美,甚至可以把人物指向明确到小组内。这样学生就明确知道自己鉴赏的是哪个方面,写起来就会有的放矢。同时,他们也通过每个小组的任务指向,明白鉴赏诗词优美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我个人认为,学习提纲设计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自身对教学目标定位指向不明确,对设问的原则不明了。所以,教师要静下心来细读、精读、研读文本,同时也要比较、鉴别、吸收他人对文本的认识。设计时一定要弄清楚每个问题要达到什么目标,设计问题要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出发,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空。“小”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小问题合起来解决大问题,学生才能入手去做。“实”是问题指向要具体、明白、准确,这样才能适度、有趣、有效。对这一点,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理解是:要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问题设计一定要明确,要单一。
二、学习提纲设计层次一定要分明
根据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桃子摘下来”。学习提纲就是文本研读的线索,每个问题都可以看成是研读思维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梯级。设计应该方向明确,做到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形成梯度,逐步推进,从而达到,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语文常规教学的过程是:整体感知重难点突破拓展延伸。例如,在《老人与海》教学时,我设计的学习提纲是:(1)在整体感知(包括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们写出本文内容概述。(要求:不超过80字)(2)你怎么理解文中老人说的“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两句话?(3)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位失败者还是一位成功者?你是怎么看待成功与失败的?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第二、三两个问题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重难点内容,“硬汉精神”,最坚强不可攻破的精神要义;第三个问题同时也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位,以及在广泛要义下对此的辩证认识。
三、学习提纲设计难易一定要适中
设计的问题一定要适中。太难,学生无法解决,思而不得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思维倦怠,就会丧失信心,进而会放弃思考;太易,学生从文本一眼就发现、找到答案,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达不到思考训练的目的。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提纲,才算成功的提纲。学生差异是很大的,有班级差异、小组差异,还有城乡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又有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多重差异。比如,一位老师在设计《归园田居》这一课学习提纲时,让学生结合“渔父”思想理解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之举。这个设计,在卓越班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并且能融合性地去解读。但是在普通班里,孩子们因为知识面,理解层次等的差异,在老师解释引导了好几次后,学生还是无法下手。尽管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提纲,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情况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能力范围的学习提纲,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纲层次要让不同学生都有选择回答的余地,既要抓住点,又要顾及到面,实现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
其次,适中的“度”在我看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对学生而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感兴趣的、成为问题的。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老师在学习提纲设计中有“为什么说项羽是失败者呢?”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觉得这就显得过于刻板和教条,设计思想单一化,这样激发不了学生的思考热情,用已然的定论去提问,本身可能就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容易使学生思维倾向化。如果改成“你怎么看项羽乌江自刎之举呢?”见解就可能会丰富多彩,学生灵感的火花就可能被点燃,这就有利于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思考问题的良好思维
对国内高校的英语专业而言,美国文学选读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传统上其教学内容围绕西方人文价值观展开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的比较和融入。纵观国内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高校甚至根本没有,产生了一种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个短板已影响了国内英语专业学生的质量:许多英美人士很惊讶,中国学生谈起英美文化头头是道,娓娓道来,懂得之多甚至超越他们,但若想了解其感兴趣的中国国情或文化,则发现这些中国学生往往语焉不详,表达不清,或干脆知之甚少,令他们大失所望,也令中国学生十分尴尬。这种局面亟待改变,在某种意义上它已经影响了中外对等交流。要改变,除了用英语专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课程(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很少,开设有难度)外,利用既有课程,增加中国文化的融入与比较内容,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本着这一思路,笔者对国内英语专业美国文学选读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做了探索。
一、备课环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如中国古人的经验,教师在开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新增了不少中国文化知识,该课已变成一门新课,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美国文学选读与中国文化”课,这就要求教师抛开传统教案,重新备课,并对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素养进行较大调整和充实。具体而言,扎实做好以下工作很有必要。
1.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国内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是在中国文化相对缺失的环境中培养的,因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存在不足。要弥补这一不足需下大力气重新学习。幸运的是,在这一领域,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已开展多年,具有成熟的知识体系,教师可自学其教材,或参加有关培训。这方面的常用的经典教材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读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汉语与文化交际》、《中国古代文化简史》、《中国思想简史》、《中国文化面面观》、《中国古典诗词读本》、《中国古典散文读本》、《中国社会概览》(上、下册)等。除了汉语读本外,中国文化的英译本如《论语》、《老子》、《周易》、《唐诗三百首》、《中国文学概况》、《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等也是很好的材料。当然,如果阅读中英对照的文化读本则最好。这方面可以搜索国家孔子学院总部编写的一些文化教材。工具书方面,比较好的有舆水优编著的《朗文汉英中华文化图解词典》,外研社的《新世界汉英大词典》等。另外,经常读一些国内的英文报刊如《中国日报》、《21世纪报》、《北京评论》等及其汉语词汇英译汇编亦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2.谨慎选择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尽管有对外汉语教材做参考,具体在美国文学选读教学中使用哪些,仍然是很大的问题。这里面主要还是参考美国文学选读的大纲,以它为基准来选择,毕竟课程的名称还是美国文学选读,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学只能融入而非喧宾夺主。在具体选择中,教师可发挥才华,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但必须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和兴趣性是一条重要标准。参照这一标准,教师可以量体裁衣,做各种新颖尝试。如讲解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时,可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做平行比对,讲艾米莉・狄金森及其诗歌时可用李清照的命运与诗歌与其对比,讲梭罗的《瓦尔登湖》可用中国庄子的思想和学说与其比较,讲霍桑的《红字》可与中国的《红楼梦》作对比,阐述“红”色的文化内涵,讲述马克・吐温的《美国跳蛙》、《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竞选州长》时可用鲁迅的讽刺思想与其相比,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可对《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英雄主义的异同及不同文化、思想渊源进行讨论,用庞德的诗歌阐述李白的诗歌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等等。这是一个广阔的天空和舞台,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师驰骋。只要选择得当,就定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注意中国文化教学顺序的安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浅的、相对表面一些的东西,如书法、春联、武术、剪纸、民歌等,又有深奥的东西,如中医、诗歌、曲艺、戏剧、文学等,更有深邃的哲理,如儒、释、道等。它们的深度不同,在初始阶段学生对它们的兴趣便有较大差别,因而需要仔细甄别,合理安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按学生的接受顺序,应是先易后难,先有趣后深刻,先形而下后形而上。本着这样的原则,可以按照要融入的中国文化的难易或趣味顺序,对所传授的美国文学文本的顺序做相应调整,而不必拘泥美国历史发展的顺序讲解。如可以先讲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和麦尔维尔的小说《大白鲸》,引出西方圣诞与中国新年的比较,西方穷人的爱情故事与中国《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的比较,西方的哥特小说与中国《聊斋志异》的话题,再讨论菲茨杰拉德的《伟大的盖茨比》和马克・吐温的《哈克・费恩历险记》,引出与中国的《红楼梦》和《西游记》的主题比较。最后讲梭罗的《瓦尔登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和爱默生的《论自然》:《瓦尔登湖》可与老子的道家思想比较,《自传》可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比较,而《论自然》则可与中国的禅宗思想一起讨论,等等,灵活安排。
以上这些准备很关键。在此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扎实掌握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要知道和能够运用准确的英语表达。为此,他们需做大量的查阅、搜集和咨询工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出合格的跨文化人才,培养出能够将中国文化有效传播出去并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英语人才。在完成这些准备后,下一步他们应做的是如何把选定的中国文化知识付诸实践。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涉及另一个关键环节。
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直接关系教学成效,因而需仔细考虑,周密安排。在这一环节,除了教师的主观性、积极性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更重要。上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knowledge-navigator),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1]。由此可见,教师除了要做好一系列工作如讲解、引导、组织、答疑、解惑等外,学生也要主动做一些事情,这很重要。
1.学生课前准备。每次课结束前教师都应告知学生下次课的主要内容、重要议题、涉及的美国作家作品、中国作家作品或相关中国文化知识。学生在预习时应做到二者兼顾,而且要查找、背诵与中国作家作品或文化知识相对应的英文词汇,以备课堂发言和讨论。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准备,教师可要求学生上交所收集的中英文对照词汇,并适当抽查背诵情况。对准备认真、资料丰富、背诵准确的同学可按高分计入平时成绩,并纳入期末总评。对准备情况不好的同学,亦可降分处理。总之,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预习作业成绩并带入期末评估,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课前准备得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在此基础上越能领悟和增加新的知识,教师的引导、点拨、组织的作用就能发挥得越好。因而这一工作一定要做好,为达到此目的,可以叮嘱学生:课前准备不好会影响课堂发言讨论,课堂发言讨论不积极或效果不好(显然是缺乏准备所致)会影响平时成绩和总评成绩。
2.课堂平行讨论。课堂是最重要的教学场地。对美国文学选读课而言,课堂既是教师的天地,又是学生的舞台。在这里,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很多事情,尤其要完成最有意义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要做的事情包括导入、讲解、PPT演示、提问、答疑、组织讨论、布置任务、布置预习和作业等,学生要做的事情包括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参加讨论、完成任务等。其中,讨论的环节最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演出”。中国文学和文化内容的融入使互动内容大大增加,甚至翻了一番。因此教师的话题和学生的话题都增加了许多,这样不仅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课堂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如讨论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主题与中国禅宗思想的异同,让学生思考禅宗思想的宗旨包括哪些,哪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有典型的禅宗思想;讨论爱默生的《论自然》中的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异同,让学生思考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哪些,哪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体现了明显了儒家思想,等等。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前提是教师必须将有关重要议题提前布置下去,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有充分准备。
3.课后阅读、积累与写作。对学生而言,课余时间超出课堂时间很多,是学习和提高的主要时间。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如何,对学生成绩或能取得的成就影响很大,因而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很重要。实际上学生课后的预习、复习、再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复杂过程。这里注重的是复习和再学习方面。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应课后巩固课堂所学,再补充学一些。至于学什么,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加以安排。对有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融入的美国文学选读课而言,一般而言,教师应平行安排,即既要安排阅读具体的美国文学作品,又要安排可比较的中国文学或文化作品。尤其是一些英文版或中英文对照版的,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My Country,My People),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英文版),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中英对照)等。在做好阅读的同时,必须让学生做好积累工作:主要是积累中英文对照的准确的说法和词汇。为了督促学生学习,可按上面预习时的做法,要求上交、抽查、计分。另外,为了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还应安排一些写作任务,如一学期写3-4次。写作的内容主要是中美文学、文化对比等。篇幅不一定很长,但要达到一些标准,如逻辑合理、论证有力、语言准确、得体、层次清楚,等等。这些作文教师可视为重要的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期末总评。
4.期末考核。期末考试历来是中国大学生最重要的考试,在总评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学生最关注的“大考”。为了督促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文化的英文表达,除了平时成绩外,相关的知识也应体现在期末考试中。如可以在名词解释中让学生解释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比较当前国内倡导的“中国梦”与《伟大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的异同等。期末考试中中国文化、文学知识可占较大比例,如40%。目的是明确告诉学生,这门课的性质没有变,但内容和目的发生了变化。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美国文学、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同时,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文化知识与价值观,比较详细地知道它们的异同并能够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他们必须综合、较全面地提高中西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对外交流工作。
三、结语
以上主要是通过考核、计分这个杠杆督促学生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严肃型”教学。实际上除了这些手段外,还有其他许多能直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泼”手段,如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大赛,中国戏剧的英文改编小品表演,英译中国古诗朗诵会,中国散文英译比赛,中国古代散文英译比赛等都是很好的形式,甚至效果更好。因此,在教学之余,教师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或从学生中集思广益,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部分也可在课内进行)辅助平时教学,借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丰富学生中华文化知识,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流人才的目的。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形势变化很快,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国内英语专业教育加快改革步伐,调整教学内容,尽快适应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和对外交流形势的新需求,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拟定的战略目标:“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