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吕洞宾的典故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3 11:05: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狗咬吕洞宾的典故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一、引言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汉语词典》将谚语定义为: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1]其中包含动物词语的谚语最多,这与动物,特别是家畜类动物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有关。

意象(image)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寓“意”于“象”。由于特定的民族心理,英汉两个民族往往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感情,因而同一种动物在英汉语言中的意象也不完全相同(魏丽娟,2005)。本文考察最为常见的含“狗(dog)”的英汉谚语,以具有代表性的含“狗”的英汉谚语为例,对比分析“狗”意象的差异,并挖掘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本文语料主要来源于《朗文当代英语词典》[2]、《英语谚语大辞典》[3]、《中华谚语大辞典》[4]、《ABC汉英谚语词典》[5]、《中英谚语对照手册》[6]及网络。

二、英汉谚语中不同的“狗”意象

汉民族在肯定狗忠诚可靠等正面意象的同时,也指出其负面意象。然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家庭的一员,其意象多为褒扬或中性(王伟娜,2010)。

(一)汉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富家旺家的

(1)猫衰狗旺。

(2)猪来穷家,狗来富家,猫来孝家。

例(1)、(2)直接通过“狗旺”和“狗来富家”表达“富家旺家”的“狗”意象。汉语谚语中之所以说狗对家庭富裕兴旺有预示性,是因为狗习惯于去弃骨多的人家,而弃骨多也就意味着这户人家伙食丰盛,经济宽裕(丹,2012)。

2.狗是忠主护家的

(3)饿狗不离主。

(4)护家之狗,盗贼所恶。

例(3)中的狗是忠诚于主人的,例(4)中的狗是守护家庭的。中国农业社会中的狗主要用于看家守门,和主人属于从属关系,有守护主人、守护家庭之说;而英国等西方家庭更多的是把狗当成家人,因此“狗是忠主护家的”这一意象是汉语谚语有的。

3.狗是感官灵敏的

(5)猎狗的鼻子,药农的眼。

(6)鸡犬认得家。

例(5)拿猎狗的鼻子与药农的眼相提并论,强调狗鼻子的灵敏和药农眼睛的明亮。例(6)指出狗擅长认家,也是因为狗有着十分敏锐的嗅觉,习惯嗅取所到之处的气味并撒尿标记。

4.狗是通人性、富有情感的

(7)雪落狗喜。

(8)猫儿狗儿识温存。

例(7)中的狗在下雪时高兴,和主人一样期待丰收。例(8)中的狗懂得主人对它的抚慰与照顾。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狗是通人性的,有感情的。

5.狗是多管闲事的

(9)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抓耗子显然是猫的使命和本领,狗抓耗子是管了猫的“闲事”。例(9)通过这一点表现狗是多管闲事的,也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即对“干涉他人,甚至帮助他人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6.狗是势利的

(10)人爱富的,狗咬穷的。

(11)狗仗人势,雪仗风势。

由例(10)和(11)可见,狗是带有私心的,它善于依仗人势,恃强凌弱,它也懂得怎么做对自己有利,即狗是势利、仗势欺人的。

7.狗是不明是非的

(12)救了落水狗,反咬你一口。

(13)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例(12)指出,救落水狗没有好下场,因为狗是恩将仇报的,它会反咬你一口。正如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狗作为低等动物是不知好歹的。例(13)出自历史典故,狗咬吕洞宾(道教仙人)显然是不明是非的表现。

(二)英语谚语有的“狗”意象

1.狗是动作迅速的

(14)Come like a dog at a whistle.

例(14)的句义为“像听到哨声的狗一样迅速到来”,这说明狗是动作迅速的,在听到口哨后能立即做出反应并快速行动。而狗的行动速度之快并没有在汉语谚语中得到体现,因为中国人用狗看家,不强调狗在行动速度上的天赋。而英国人将狗当作玩伴,会训练狗捡球等本领;同时英国人有带狗狩猎的习俗,会利用狗的速度帮助捕猎。

2.狗是得人心的

(15)Love me, love my dog.

(16)When a dog is drowning everyone offers him drink.

例(15)可译为“爱屋及乌”,是英国人视狗如家人的体现。例(16)的字面意思是“一旦狗遭淹,人人来喂水”,表面上看是指落井下石,但实际上是倡导人们要去救助落水狗,不要喂水加害。因而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异形):When a dog is drowned every one offers him help.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狗是得人心的。

3.老狗是经验丰富的

(17)An old dog barks not in vain.

篇(2)

英汉习语具有文化差异,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种常见方法,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貌合神离"的现象,能提高英语学习者准确理解原文意境的能力,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体会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1)地理环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过一首诗《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 诗的最后一行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 O , Wind , if winter comes ,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啊, 西风, 假如冬天已经来临, 春天还会远吗?)

(2)。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很多,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3)风俗习惯。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 “狗急跳墙”、 “狗胆包天”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Dog does not eat dog (同类不相残) 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历史典故。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而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名落孙山”、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二、英汉习语的翻译

(1)直译法。直译法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基础上,在不引起误会的联想和误解的前提下,保持习语的比喻、形象以及民族色彩的方法。翻译时使用直译法能保持原文风格。如:Easy come , easy go 来得容易, 去得快。

(2)意译法。一是改造法:这种方法既达意又不悖于原文。例如:a cat on hot bricks.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二是对联法:在汉语中,以对联形式构成的习语较多,上联说形象,下联说的是意义。

(3)套用法。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似上都非常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文采,并且有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比喻。如果遇到此种情况,不如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才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

篇(3)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13-02

世界上的语言千差万别,各有千秋――语音上,有的呆板,有的悦耳;语义上,有的含蓄,有的直白;语法上,有的零散,有的紧凑。不管是选择哪个角度进行语言之间的对比,都会发现那必定是异同共存下的平分秋色。而正是每一种语言自身的独特之处,让各自的意义在互通时才产生了融合与碰撞。那么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为避免在译作中出现让人哭笑不得,甚至会贻笑大方的失误,就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异同,民族特性就是其中之一。

何谓民族特性?

民族特性是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是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下,为了适应外界而形成的特有的、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它是文化认同的一种表现。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有一句经典的名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就说明民族特性助推了语言的形成,又约束着语言的发展。而语言的出现既是民族特性塑造的载体,又是民族特性完善的向导。

任何一个人类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民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凝聚着人们长期实践所获得的知识,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与借用,同一想法或观点的描写和表述,都会有各自民族鲜明的特色,展现各自民族另类的存在。

现就以汉语里的“狗”与英语里的“dog”为例,进行比较,以探讨民族特性在不同语言互译时的显性影响。催生或是左右民族特性形成的因素很多,总体上来说,会有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首先,就地理位置而言,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自古以农耕为主,劳动人民在耕作时,服务的对象是耕种作物,交流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集中在了田地作业上,就地取材就决定了但凡与农业、天气有关的事物都会被借用,融入到语言里。所以对于农耕民族,农忙之时,看家护院就落在了狗的身上,农闲之时,狗又可以参与到田间狩猎。对于早期的游牧民族来讲,狗又是放牧和狩猎的好帮手,因此汉语里就出现了很多有关狗的用语:落水狗(drowning dog),看门狗(watch dog),丧家之犬(stray dog)等。而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四面环海的地理特点让它拥有着悠久的航海历史,所以它的语言材料的选择也会与此息息相关,所以就会出现比如a seadog(海盗,老水手), a water dog(水性好的人)等的表达。

其次,就文化背景而言,两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典故,传说,神话,这样就会出现描述某个事件时会受到世代相传的表达的限制。 汉语里有成语故事“挂羊头,卖狗肉”,神话传说《八仙过海》里有“狗咬吕洞宾”(bite a feeding hand),英语里也有在朱纳森・斯威夫特所著的《礼貌会话》里出现的“rain cats and dogs”(瓢泼大雨),Every dog has his day (风水轮流转)等。

再者,就思想观念而言,虽然两国人民都存在养狗的现象,但对狗的传统看法却有所区别。在中

国,狗被誉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被当成是安全的守护者,有“狗不嫌家贫”( Dogs show no aversion to poor families )的说法。但更多时候狗却没有赢得人们对它的正面认可,经常被比喻成坏人坏事。或许是因为过去只有地主家才里闲置的财力养得起狗,而且地主家里养的狗都很凶神恶煞,助主人为虐,欺压穷苦百姓,所以就形成了“狗仗人势”(A cock is bold on his own dunghill),“狗眼看人低”(act like a snob),“狗腿子”(a henchman) ,“狼心狗肺”(Be as cruel as a wolf),“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not utter decent language)这样的习惯表达。而西方人语言寓意中虽然狗的寓意有时也具有明显的贬义,如“live a dogs life”(过着悲惨的生活),“treat someone like a dog”(虐待某人),但大多数语言环境里,狗的寓意都是中性的。由于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淡薄些,自强独立的意识又比较强,人与人的相互依存意识被弱化,那么自然而然地就将忠实的“狗”视为朋友兼家人,所以有时有关狗的表达甚至充盈着满满的正面人情关怀,例如“lucky dog”(幸运儿),“dog and pony show”(盛大表演),“love my dog”(爱屋及乌)。

那么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在进行翻译时就应该考虑到特定的文化背景,遵循一定的翻译方法。

第一,工具翻译。

德国翻译理论家诺德提出了翻译中的“工具翻译”,指“以源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做目的语文化交际互动的工具”(Nord,2001:47-52),旨在尽可能地替代原文的功能,取代源语言及其文化所包含的变化。 如“Love me, love my dog”这句话,根据上面提的英汉语言表达对“狗”的阐释上的差异,要翻译这句话,就需要照顾目的语的民族特性。在英语文化中,人们的钟爱对象就是狗,所以想证明爱我吗?那就爱我的狗吧!但中文的表达则背道而驰。爱我,就爱我的全部,缺点也应该包括在内,所以,即使是在中国民族文化中不被看好的乌鸦(象征着厄运),却也被用在了意义相同的译文里,因此与源语几乎吻合的中文相应表达就非“爱屋及乌”莫属了。再比如,汉语中有“猪狗不如”的说法,如果将其直译为“be worse than a cur or a swine”,由于西方文化中狗并没有浓厚的贬义色彩,很多西方读者可能就不会理解,需将其翻译为“a worthless fellow”才便于理解。具有不同民族特性的语言,在进行互译的时候需要担当起彼此交流的“工具”。

第二,纪实翻译。

与“工具翻译”相对应的就是“纪实翻译”,就是为目的语文化的读者提供

如实的记录,重现与源语接受者之间交际时的情景。在我看来,这种翻译方法与直译法类似,原文与译文不管是在选词上,还是在表达方式上基本一致。举个例子,“In the dog-eat-dog circle of his government, he has been publicly accused of corruption.”这句话的译文是“他们内部狗咬狗,揭发他贪污”。 “dog eats dog”鲜活地描绘出同类的相残,而中文里也有个非常贴切且吻合的短语“狗咬狗”,既纪实地译出了源语的意义,又形象地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狗的态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特性。

可见,纪实翻译既能忠实于英文原意,很好地照顾译文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能符合译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这样就能够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前提下,很好地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民族文化。类似的例子还有“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等等。

第三,交替翻译。

对民族特性鲜明的语言进行翻译时,一定要全面地考虑个体语言特有的文化信息。如果目的语自身存在一定的文化空缺,那就需要在目的语里寻找符合自己民族特性的表述,这样才能既照顾了源语的本意,又能保持译文在目的语里的原汁原味。例如 “a cat-and-dog life”,这种“猫狗大战”般的生活就是汉语里“鸡犬不宁”的日子,可依据不同的民族特性,英汉词汇的选择必须符合各自能够接受的表达。这时的翻译就需要将源语里的某些表达替换成目的语里为人所熟知并惯用的对象。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字结构上存在很多差异,面对翻译中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需要我们从原文内容和语境出发,根据修辞、逻辑和句法需要,在译文中增加必要的词语来衔接语义,以使译文的修辞风格和原文更接近,语义表达更准确。需要注意的是,增加或者替换词语决不能简单类比、随意而为,增加的词语必须是原文中虽无其形、却有其意的语言,而替换也需保证替换用语符合原文语义、语境和双方的文化规范。比如“狗咬吕洞宾”可以翻译为“wrong a kind-heard person”。

总之,语言作为异国人民进行思想交流,文化互换的媒介,必须保证理解的畅通。要想使沟通无障碍,准确无误的文字转换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尽可能地保证信息互通时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语言间的翻译时要充分了解不同的民族特性,遵循各民族语言的要求,保证交流的畅通,理解的契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民族的”。当民族特性通过语言完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世界对这个语言的包容与欢迎会让此语言熠熠生辉!所以,翻译之窍――有,就拿来主义;无,就想方设翻!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左飚.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5]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6]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中国翻译,1999,03.

篇(4)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转贴于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篇(5)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和,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 “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方面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我国的信仰宗教有佛教和道教等。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等。在道教中,有“玉帝”、“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3. 风俗习惯差异

在风俗习惯差异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经常让它与人平起平坐, 把它看作家庭的一员。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都没有贬义, 如topdog (最重要的人物) ,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皆有得意之时) ,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 ,“累及了”是dog tired。与此相反, 中国人喜欢猫, 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常用“谗猫”比喻人贪嘴, 常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文化中, “cat”是魔鬼的化身, 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 人们厌恶它, 所以She is a cat, 是指“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4. 地理环境的差别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 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而汉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在形容某人花钱大手大脚时, 英语是spend moneylike water , 而汉语是“挥金如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它象征着“春天”、“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 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 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 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英谚中有When the wind isin the east , it’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东风到, 寒风吹, 对人对畜都不好) 。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在英国, 报告春天的消息是“西风”, 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言。

二、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关于翻译的标准, 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要旨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保持原作的风格, 重视反映原作的风貌。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 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直译就是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共性的东西。也就是说, 由于人们在感情, 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 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 隐含意义相同, 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 easy go 与汉谚“来得容易, 去得快”, To be on thin ice 与“如履薄冰”,a drop in the ocean 与“沧海一粟”, to be out at elbows 与“捉襟见肘”, at sixes and sevens 可以译为“乱七八糟”等。

有时有的习语的比喻、形象可能对读者比较生疏, 但由于它在一定的上下文中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或明显的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 宜采用保留原文习语表达方式的直译法。如The Trojan horse 译成“特洛伊木马”, armed tothe teeth 直译成“武装到牙齿”, a cat has nine lives 则可译成“猫有九命”, tower of ivory 为“象牙塔”, “八股文”译作eight - legged essay。

2.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 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 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 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如我们所熟悉的英谚“When in Rome , do as the Romans do”如果按字面直译则会使读者费解, 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其他地方? 其实这句话隐含着“入乡随俗”的意义, 应采取意译。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汉语中“龙”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而英语中对应的dragon 的文化意义是“怪物、魔鬼、凶残”等。因此“望子成龙”不可直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dragon , 而应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又如英语习语中的a cat on hot bricks , 形象是一只在炽热的砖头上行走的猫, 痛苦而狼狈, 这个情景与汉语中的“热锅上的蚂蚁”不谋而合, 都表示“焦急而狼狈”, 翻译时更换了形象, 更有利于读者的理解。

3.增译

为了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 而直译又不能使读者理解时, 可在直译的基础上增加适当的解释性的词, 使译文形象生动, 体现出原文的风格和韵味。如: “黄鼠狼给鸡拜年―――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 ―――not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 盲人瞎马―――A blind man on ablind horse ―――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此外, 对一些习语可采取直译加注的方法, 以使读者了解原文习语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如“东施效颦”如果只译为Dongshi imitates Xishi , 就会使西方读者无法了解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东施是谁, 西施又是什么样子, 因此译为Dongshi , an ugly woman ,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 , 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篇(6)

1.引言

汉语中的“谚语”一词与英语中的“proverb”大体一致,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将“谚语”定义为: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词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proverb”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英语版)中的定义为:a short well-known statement that contains advice about life in general。学习作为人类语言和思想浓缩的结晶的谚语,有助于深刻理解西方文化,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2.英汉谚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谚语,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文明成果,反映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取舍。由于不同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宗教习俗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所创造的谚语在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文化色彩有着很大的地方差异。

2.1与历史典故有关的谚语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的典籍中,谚语多出自诗书、诸子论著,如:“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很有教育和警示作用。

而英语中的典故多来自《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等西方经典著作,根据《圣经》记载,Adam是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所以as old as Adam就是“非常古老,非常陈旧”的意思。再比如:A great ox stands on my tongue.(一头壮牛站在我的舌头上。)“壮牛”代表不可挪动的重物。全句的意思是:说话极其谨慎。与汉语“三缄其口”相近。

2.2与地理有关的谚语

每个民族都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因而不同民族的一些谚语的产生和该民族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山川物产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有关农业的谚语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如:“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田要深耕,土要细碎”;“春天起的早,秋后吃得饱”。而英国是一个岛国,因此,英语中有很多与水和船有关的谚语。如: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平静的海水很难造就优秀的航海家。);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没有目的就好像航海没有罗盘。);Still waters run deep.(静水流深/沉默者深谋。)。

各国的地理特点,作为素材反映在谚语里也会给谚语增加民族的色彩。如英谚中有一句“Northampton stands on other men’s legs.(北安普敦靠别人的腿站住脚。)”。由于这个地方从古以来皮革及制鞋业就很发达,所以在17世纪就有了这句风趣生动的谚语。Lemster’s bread and Weabley’s ale,Dunmow’s bacon and Doncaster’s daggers.这句谚语说的是Lemster,Weabley,Dunmow and Domcaster are known for the products:bread,ale,bacon and daggers.这句谚语就和中国的那句俗语很像: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车的姑娘美如花。汉谚中也有反映我国地理特点的谚语,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等。

2.3与宗教文化有关的谚语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许多民族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有许多谚语与佛有关,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不看僧面看佛面”等。而西方人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是至高无上的神,有许多谚语借助宗教来宣扬为人处事之道。如: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The mills of God grind slowly.(天网恢恢,疏而不漏。);Whom God would ruin,he first deprives of reason.(上帝要毁灭谁,必先夺其理性。)。

2.4与民族心理有关的谚语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性,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价值取向,形成了他们独有的心理特点。从对某些动物的不同态度即可看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在汉语里,“龙”是吉祥之物,“正月十五把龙蒸,保得一年好收成”;“二月二,龙抬头,妖魔鬼怪犯了愁”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两句谚语,它们都体现了人们相信龙有保佑人和庄稼的威力。而在西方,人们却把dragon看成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比如the old dragon用来指魔鬼,dragon’s teeth用来指争斗的根源。

即使对于同一种动物,两个民族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以狗为例,狗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贬义。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仗人势,雪仗风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好狗不挡道”等。在西方人的眼中,狗是人们所钟爱的动物,英语中与狗有关的谚语,大多含有褒义。如: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同室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出头之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助人度难关。)。

3.结语

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作为语言精华的谚语,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从不同文化角度对中西方谚语进行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和特性,这对于增加知识、开阔视野、搞好对外交往很有益处。

参考文献:

[1]李庆军,丁华.轻松学谚语.新世界出版社,1998.

篇(7)

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联的,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思维方式、生活背景、以及文化习俗不同,翻译不是简单的将一种语言机械的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的传递和表达。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汉英翻译既是汉英语言的转换也是汉英双语文化的交流。”(邵志洪,2005)同一个动物词在一种文化中被欣赏的动物可能在另外一种文化中不被认可,甚至被排斥,正如一句英文谚语所说“One’s meat is another’s poison."。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克服语言与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以及实现语言的对等和文化的移植是翻译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

1 习语的文化差异表现及原因

1.1 习俗文化的不同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差异的不同造成同一动物词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不同的褒贬意义,这与英汉两个民族对动物的好恶有关。对该动物喜欢、欣赏,相对应的动物词就会向褒义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贬义方向发展。

例如:英语中“lucky dog”指幸运的人,若是简单的按字面意思翻译“幸运的狗”,那样就与其本意截然相反了。但从英国人对狗的价值取向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英国人大都对狗有好感,把它当成朋友和可爱的人。但狗在中国的待遇却截然不同,中国人一般在心理上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它来形容和比喻坏人或坏事比如“狼心狗肺”、“狗屁不通”、“狗腿子”等。同样的,中文中的“狗仗人势”、“走狗”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也就不能涉及到dog。

另外,英语习语的表达形式非常丰富,习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也是多种多样,这样就使得习语的意思更加形象生动。

例如:翻译“ 爱屋及乌”就应译为 love me, love my dog.这里就用到了排偶的修辞手法,即把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并列地排在一起,从而达到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明朗。感染力强的效果。至于在这例习语中,中文意思“爱屋及爱乌”与英文意思中的“爱我及爱我的狗”,意义对应上的差异就归结为中英习俗文化的差异了。

1.2 地域文化

社会语言学家们认为:语言与环境、社会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在不同地地理环境中,必然会有特色鲜明的民族个性。英汉两个民族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各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中国属于黄土文明,英国属于海洋文明,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例如:a sea dog(老练水手)、a water dog (水性好的人),乍一看,sea(海、海洋)、water(水)似乎和狗都没有联系,但是结合英国的地域文化,英国为岛屿国家,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海在英国人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习语中除狗外,还出现海、水的字眼,所以a sea dog译为“老练的水手”、a water dog 译为“水性好的人”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1.3 历史典故及话寓言故事

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量由历史典故与历史人物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因此我们还要学会从他们的根源上寻找他们真正的含义。

英语中,例如:如:rain cats and dogs源于北欧神话,猫对天气有很大影响,英国水手至今说:“猫尾巴藏大风”。据说,驾暴风雨的巫土化为猫形。狗是风的信号。狗和狼都是暴风雨神奥丁的随从。to rain cats and dogs即to rain heavily/hard,汉译为“下倾盆大雨”。如果我们仅从单词意思本身来翻译就很难理解到其深层含义。

但中文中习语,因双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则完全没有与之相对的习语,例如:“鸡鸣狗盗”、“东施效颦”,因涉及的历史人物的历史事件,在中国耳熟能详,但在英语国家却因没有类似的事件,不能完全准确的翻译。

2 翻译对策

基本上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狗就是“dog”,“dog”就是狗,但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在翻译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在翻译习语时,切不可望文生义,要注意理解其文化内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化信息。

2.1 直译法

直译是既传达原作意义又照顾形式且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全译策略,一般能显出译文与原文较大的形似。换言之,比较容易看出词对词或短语对短语的痕迹。

比如说: An old dog will learn no new tricks./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狗学不会新把戏。Barking dogs seldom bite.吠犬不咬人。狗拿耗子,多管闲事like a dog trying to catch mice―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狗仗人势A dog bites on the strength of his master’s position.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dog's mouth emits no ivory.

从以上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直译法是翻译习语时的一种常用方法,它能在不违背译文语气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仍保留原文习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

2.2 意译法

意译是传达意译不拘原作形式的全译策略。如果说汉语中的“猪狗不如”worse than a cur or a swine,很多西方读者可能会不理解,因为汉语中的狗大多带贬义,而在西方国家,狗基本都是当宠物养的,是主人的心肝宝贝。在这种情况下,即当直译法无法表达出原文含义,译入语又没有对应表达时,意译就成为了第一选择,否则,读者会不知所言。由于狗在中国文化中的浓厚贬义色彩,许多习语在英语中没有相关联想,汉译英时,多采用意译。

如:狗胆包天monstrous audacity,狗苟蝇营seek personal gain shamelessly,狗屁不通nonsense,狗头军师a good-for-nothing adviser,狗尾续貂make an unworthy continuation of a great work,猪狗不如(狗彘不若)a worthless fellow,狐群狗党(猪朋狗友)a gang of scoundrels

另外,一些英语习语给狗赋予了褒义色彩,或者因为生活习俗和审美差异等对狗进行了设喻,为了避免中国读者的误解,也应使用意译法。如:lucky dog(幸运儿), top dog(头头), war dog(老兵), yellow dog(胆小鬼), go to the dogs(堕落), wake up a sleeping dog(招惹是非)等。

2.3 增译法

增译,即增加式全译,指从原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由于双语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结构以及习惯表达法的差异,翻译中有时会增加补充某些必要的词量来衔接语义,填补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使译文语言更加明确,达到和原文相似的某种修辞效果。增译不是无中生有地随意增加语言单位,而是增加原文中虽无其形但有其意的一些语言单位。这也就是说,增译必须是最小限度的,切不可增加过多而有画蛇添足之感。

有一些习语,其中的形象直译后虽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译文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对其进行意译又会失去其原有的形象性。此时,就可采用增译法,对习语中的比喻或表达形式在译文中作适当的调整,进行文化补偿,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如:狗尾续貂a dog’s tail joined to sable―a wretched sequel to a fine work; 狗咬吕洞宾snarl and snap at Lv Dongbin(one of the eight immortals in Chinese mythology)―wrong a kind-heard person; 狗仗人势like a dog threatening people on the strength of his master’s power―be a bully with the backing of a powerful person.

3 结语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不可低估,英汉本属两种语言体系,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加上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如此显著,对此造成了两种语言对习语翻译的千差万别。但是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对来年各种语言的熟练运用和对两种文化的熟练掌握。毫无疑问,只有掌握这两种能力,才能更好的翻译两种语言。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从《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2] 顾嘉祖、陆,《语言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极其语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2月

[5] 王勤玲,《试谈中英文习语中“狗”的翻译》,山西教育学院报,2001年01期

[6] 何慧刚,《英语习语翻译与文化交流》,1996年03期

[7] 孙凯,《关于英语习语的翻译》,2002年02期

[8] 李艳,《汉英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障碍及其对策研究》,2001年9月

篇(8)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 ,一种是 “地层结构” (structure) ,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 ,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 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 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 ,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 ,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一致性 ,使世界人民的交流成为可能;而 “上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多样性 ,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有一次 ,有个外宾对接待他的主人说: “您的夫人很漂亮。 ” 主人很客气地说: “哪里 ,哪里。 ” 译员竟脱口而出地译成 “Where ?Where ?” 当然把外宾装到了闷葫芦里。这段轶事从此也成了译界的笑谈。显然 ,翻译只是逐字逐词地机械对应 ,而忽略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名 ,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豪地接受赞扬并礼貌地表示感谢 ,说一声 Thank you。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 ,所以我们翻译就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 ,寻找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同效果的外文。

二、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1. 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 “实指一个社会所就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 ,制度 ,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其 4 个主要特点是:完整性、 保守性、 可变性和主次之分性。了解文化的特点 ,对树立翻译的文化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语言、 翻译与文化作为记录人类历史及表达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工具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因此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 ,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它不仅涉及两种语言 ,而且还涉及两种社会文化。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3. 文化影响的表现方面(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例如: Keep dry !请勿潮湿 ! Wet paint !油漆未干 !在此两例中 ,英语是从正面表达 ,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 ,这是由于东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导致英汉表达习惯不同的结果。再如 ,汉语说 “一箭双雕” 或 “一举两得” ,而英语却说 “一石打死二鸟” (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2) 在各种语言里 ,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east wind 和 west wind ,英汉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的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在中国人心中 ,东风指春风 ,象征春天和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东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汉语有 “东风压倒西风” 一说 ,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去的 ,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谚语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 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 (东风吹寒风到 ,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温暖的西风相当于我国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英国谚语中也有这方面的反映: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 the weather is at thebest .” (风从西边来 ,气候最宜人。 )(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翻译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 ,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 ,说: “Lovely weather , isn’ t it ?” 之类的话。汉语译成 “你好哇 !” 也未尝不可。同样 ,在我国早有 “民以食为天” 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 ,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 “吃了吗 ?” 之类的话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译成英文只说 “How are you ?” 或“Hi !” 就行了。(4)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语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内容重点 ,英美人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原因;而中国人总喜欢先摆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 ,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 , 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much.” ( 我和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及其愉快 ,深表谢意。 )

篇(9)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 ,一种是 “地层结构” (structure) ,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 ,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 另一种结构是“超结构” 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 ,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 ,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 “地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一致性 ,使世界人民的交流成为可能;而 “上层结构” 表现语言的多样性 ,使得交流不能顺利进行 ,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有一次 ,有个外宾对接待他的主人说: “您的夫人很漂亮。 ” 主人很客气地说: “哪里 ,哪里。 ” 译员竟脱口而出地译成 “Where ?Where ?” 当然把外宾装到了闷葫芦里。这段轶事从此也成了译界的笑谈。显然 ,英语只是逐字逐词地机械对应 ,而忽略了中西方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向来以谦虚为名 ,而西方人却习惯于自豪地接受赞扬并礼貌地表示感谢 ,说一声 Thank you。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语言中渗透着社会意识和文化传统。如果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文化传统也就无法真正掌握外国的语言 ,所以我们英语就要越过社会文化差异的障碍 ,寻找能在读者中产生相同效果的外文。

二、 文化对英语的影响

1. 文化的定义关于文化的定义 ,迄今为止各国学者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但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 “实指一个社会所就有的独特的信仰 ,习惯 ,制度 ,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其 4 个主要特点是:完整性、 保守性、 可变性和主次之分性。英语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英语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 交流思想、 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3. 文化影响的表现方面(1) 因受不同文化习俗的影响 ,各民族表达相同概念的说法是不相同的。例如: Keep dry !请勿潮湿 ! Wet paint !油漆未干 !在此两例中 ,英语是从正面表达 ,而汉语则从反面表达 ,这是由于东西方逻辑思维的差异导致英汉表达习惯不同的结果。再如 ,汉语说 “一箭双雕” 或 “一举两得” ,而英语却说 “一石打死二鸟” (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stone)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 ,要注意转换表达方法以符合译文习惯。(2) 在各种语言里 ,文化个性反映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 ,具有不同的内涵。例如 ,east wind 和 west wind ,英汉两种文化里都有对应的词语 ,所指词语意义相同 ,但内涵却完全不同。在中国人心中 ,东风指春风 ,象征春天和温暖 ,它吹绿了中华大地 ,使万物复苏。东风也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汉语有 “东风压倒西风” 一说 ,因而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去的 ,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 ,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英国谚语里就有这样的内容: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east , it’ s good for neither man nor beast .” (东风吹寒风到 ,对人对畜都不好)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 ,温暖的西风相当于我国从太平洋吹来的东风。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 ,英国谚语中也有这方面的反映: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 the weather is at thebest .” (风从西边来 ,气候最宜人。 )(3) 不同文化的人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有很多不同 ,英语时必须作等值意义转换 ,如英语民族的人不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 ,见面时喜欢谈天气 ,说: “Lovely weather , isn’ t it ?” 之类的话。汉语译成 “你好哇 !” 也未尝不可。同样 ,在我国早有 “民以食为天” 这一吃饭问题最大的思想 ,因而吃饭问题也就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话题。人们见面时爱说 “吃了吗 ?” 之类的话 ,在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种招呼罢了 ,译成英文只说 “How are you ?” 或“Hi !” 就行了。(4) 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传统和逻辑思维上的差异 ,英汉语用不同的顺序来表达内容重点 ,英美人习惯于开门见山 ,先说明重点 ,表明态度和观点 ,然后再叙述事物的原因;而中国人总喜欢先摆明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例如 , “Many thanks for the dinner yesterday , which my wife and I enjoyed verymuch.” ( 我和妻子对昨天的晚宴感到及其愉快 ,深表谢意。 )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生 跨文化交际

一、前言

英语跨文化教学(English InterculturalTeaching)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内在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这也说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发展意义,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感悟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规范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运用英语,提高他们语言交际准确性和丰富性。学生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表象意义理解,从而加深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信心。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就是要在围绕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教学发展目标,创新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素养,以满足他们的交际发展需要。

二、培养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依据

2.1文化是语言表达内核,具有一定内涵

语言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正如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所言,“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离不开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存现形式。

2.2文化异域特征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前提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异域特征,是一定民族在发展中的积淀,体现在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诸多领域额。学生只有在了解和掌握跨文化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2.3跨文化表达内涵是学生语言表达基础

学生在接受跨文化表达内涵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中西方语言表达异同,便于学生在学习运用过程中能够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学生英语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词汇,而词汇的文化内涵则是影响表达语义的重要因素。

2.4跨文化交际素养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现。

学生要想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语言表达思想和方法,了解和掌握跨文化知识必不可少。语言交际的得体和地道不仅体现在用词造句的语法正确上,还应该注重表达语义的丰富上。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原则

3.1多元化原则

跨文化本身就具有丰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文化的丰富性来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课程标准在“文化意识”的五级学习目标中列出了14种类型。这些类型,不仅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进行灵活运用必不可少的。

3.2互动性原则

文化是存在语言中的一种静态意识形式。这种形式一旦与交际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有了动态展示过程,更能够让文化变得“鲜活”,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意义。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交际的发展需要,将文化内涵有机融入表达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凸显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更能够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3.3思辨性原则

文化作为一种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在使用上稍有不当,则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文化的使用特点,予以辩证的对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在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观点对待西方的跨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四、培养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的途径

4.1关注词汇文化内涵,优化语句表达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组成的单位,也是体现语句意义的重要物质载体。在教学中,关注词汇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达效果,还能够体现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综合素养。在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语句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紧扣词汇表达意思进行优化组合。

我们在掌握词汇文化内涵时,应该根据语句表达意境进行合理地尊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1)准确感知语句的使用表达语境,挑选合适的英语词汇,达到“句里有意,词中有文”,让词汇发挥应有的文化表达价值意义。(2)关注词汇的多样化文化背景,让词汇的使用真正发挥其内涵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围绕词汇的感彩、故事典故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3)拓宽词汇文化交际内涵。我们知道语言中词汇的内在文化内涵是交际的核心要素。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学生了解这些词汇蕴含的文化,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予以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西方表达文化差异往往影响人们的表达思维和效果。例如,“狗”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大多具有贬义,像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但在西方国家,则与此相反,像这样一句话:Millie is called aluck,dog.如果不知道lucky dog(幸运狗),喻指“幸运的人”的内涵,翻译出来的语句肯定会闹出一定的笑话。还有像sea dog(海狗),喻指“老练的水手”;dog-ear a book(在书上折个狗耳),意思是“折书角”等等。学生只有掌握了上述文化的表达内涵才能够真正学会使用语言表达。

4.2关注故事典故寓意,掌握交际规则

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典故。这种典故的产生,一方面,为语言的丰富使用提供了更为宽阔的使用空间,增添了语言的表达内涵;另一方面,能够开阔人们的表达思维,让语言表达变得更为轻松自由,便于人们能够灵活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教学中,关注故事典故寓意,除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之外,还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习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典故的使用,还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使用能力得到体现。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更能够进行交际。学生在这样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更利于使用英语。具熊的憨厚可爱,其实不然,该词源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美国老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

osevelt)(被人们昵称为Teddy)。他在工作之余,喜欢打猎,尤其是熊。有一天他和一群朋友到林中打猎,突然看到一只站立在他面前的小熊,非常可爱。罗斯福一时起了恻隐之心,放走了这只小熊。此事经媒体宣传报道后,美国的爱护动物者趁机大肆褒扬罗斯福总统的一念之善。这时一位面包店的老板灵机一动,根据那只可爱小熊的造型,制成一批玩具,命名为Teddy bear。不料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立刻销售一空,大量制造Teddy bear出售,至今经久不衰。这样,Teddy bear就有了表示仁慈善良的词汇内涵。倘若明白了该词的用法,定会恍然大悟。

4.3关注表达风俗习惯,提高学识修养

语言的表达习惯往往是语句运用的核心。这些习惯的运用,不仅能够体现在文化意识领域中,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比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达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学识修养。这种习惯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表达风俗习惯运用于语言交际,不仅能够体现文化的内涵,还能够彰显学生的学识修养。

上一篇: 禁酒剖析材料 下一篇: 中西艺术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