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园长个人研修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82-02
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勇于探索、精益求精。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文件精神的指引下,伴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坚持以“科学开展园本教研、推助教师专业成长”工作为重中之重,以此来促进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共同发展。为此,我园开展了语言讲述活动的园本教研行动研究。研究活动开始之初,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园本教研问卷进行调查、沟通交流,结合调查、交流结果以及幼儿园的现状,严格制定了适合我园实际情况的园本教研行动研究计划,并将计划分为四个时段。
一、自主研修、共同交流的学习阶段
科学规范的园本教研培训活动,逐渐使教师走上了自主学习、研修的快速轨道。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一切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面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现状,我们精心设计了园本教研的调查问卷,通过书面调查和座谈交流,确定了园本培训内容、方式及如何进行园本教研的行动研究。在园本教研活动开展之前,很多教师对园本教研的内涵根本没有深入地了解和真正的认识。为此,幼儿园鼓励教师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引领,查阅、搜集大量的幼儿教育专业杂志,如《幼儿教育》、《上海托幼》、《早期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等,查找并整理大量相关的内容,在年段教研小组研修学习时进行传阅和交流,在全园教师业务学习时组织教师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及体会;还有的教师积极通过网络学习、查阅大量学前教育前沿信息,甚至自己购买相关的专业书籍和音像资料,利用多种举措、多种形式主动学习,深刻理解了何为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的具体分类及如何开展幼儿语言讲述活动的科学方法等等,有效促进了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使老师们不断地从多种途径和方式补充了园本教研的相关知识。
通过自主研修、共同交流,教师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教师们认识到通过以园为本的园本教研活动,能够深入了解幼儿,及时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幼儿园园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科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专家引领、共同进步的研究阶段
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引领与指导。在专家的细心指导下,幼儿园深刻领会到以园为本的园本教研活动是搭建教师理论转化实践的有效桥梁。专业的纵向引领催化了园本教研的科学发展。在园本教研的起始阶段,幼儿园不断邀请专业资深、经验丰富的学前教育专家来园为教师答疑解惑、讲授要点,教师们认真聆听专家、学者对园本教研内涵的解读。专家们的深入指导进一步帮助幼儿园教师加深了对园本教研活动及幼儿语言讲述活动认识,为语言讲述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思路。
三、探索研究、深化内省的实施阶段
(一)建立园本教研制度,制定行动研究实施计划,园长及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发生实质性变化
科学规范的园本教研制度的制定,保证了幼儿园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园长听课制度,进一步提醒园长要坚持深入班级中参与教师的研修活动,并逐渐形成了习惯;教科研骨干制度,对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学习制度,要求教师应认真学习《规程》、《纲要》精神,领会其内涵,并严格执行行动研究计划。
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园长、保教园长、教科研主任是幼儿园集体教研的确定者、参与者、倡议者。在园本教研活动中,园长、保教园长、教科研主任的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改变,变以往的“检查”为主为以如今的“研究”为主,抛弃“领导”、“内行”、“检查者”的身份,以积极的参与者、平等的合作者、互助的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索,明确岗位职责,带头参加研究,教研活动必到,形成了园本教研工作的合力。在研究中,敏锐、及时地发现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主动地为教师提供理论学习、技术服务和信息帮助等。提高对幼儿园行动研究教研活动工作的深度关注,从内容确立、活动组织到各种条件的创设,都悉心、鼓励、调动教师研究的积极性,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研活动中,做到不遗余力地支持教师的研修活动,从而带动了年段教研组长、全体教师行动研究、踏实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观课、议课活动中老师拥有了话语权,能主动、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总结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幼儿语言讲述活动行动研究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幼儿园采取互相观课、议课方式平等地展开对话,园长及时了解教师的思考、认识、疑难、困惑,以积极互动的研究方式,与教师平等交流,共同切磋,同教师一起成长。开展幼儿讲述活动之处,我们发现部分幼儿教师对这个内容活动的组织方式枯燥、贫乏、敷衍、简单,于是教研组制定了小组培训计划,加强个别辅导,采取集体备课、自主研修等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反思、总结发现幼儿讲述活动中存在的设计技术等问题,进行适当调整,再回归实践进行尝试,使幼儿语言讲述活动在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展,逐渐使老师们对幼儿语言讲述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发现问题、反思总结,教师探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
在园本教研观摩活动中,很多老师发现:开展幼儿语言讲述活动时,会时常出现阻碍幼儿有效学习的一些问题。如,教师制作的教学挂图等教学具是否丰富、精致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幼儿完整讲述内容的水平;如果教师在幼儿观察图片顺序时,没有给予积极适当的指导,会引发幼儿在讲述时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幼儿出现跑题或过长的表述时,教师如果干预不当,会导致幼儿讲述缺少目的性等。这些问题经过梳理,由年段教研组在每次讲述活动教研后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分类、共同交流,通过一课多研、行为跟进、同课异构、多课多研等多种形式的行动研究方式探寻相应的解决策略。
首先,年段教研小组的教师成员利用多课、多研的研究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观摩、交流、研讨,使教师对不同年段幼儿的讲述活动特点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就不同年段幼儿在讲述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思考相应的解决策略,鼓励教师充分、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思考。
其次,教研小组教师成员分成小组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设计出中班语言讲述《神奇的大海》两套教学活动计划,分别由青年教师和经验教师进行执教。教研小组的全体教师成员分成小组进行“一研”的观课议课。通过两节课的对比,教师们适当调整活动方案中不科学的设计思路,对活动中教师自身出现的问题研究科学有效的回应策略、对师幼间的平等互动、幼幼间的相互动等进行科学评价,探索积极有效的方法、途径。然后,将两节活动的优点进行整合,由经验型教师再次展示,教研小组的教师们二次观课、议课后进行“二研”,即进行二次研讨、修改。活动后对比分析教学活动的环节处理与细节处理的异同,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实施行为跟进。通过反复尝试,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研究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和发展。
教师们通过多次探讨和学习,不断与同伴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教育理念产生“碰撞”,并引起“共鸣”,分享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逐渐能够挖掘更多的教育材料,为幼儿的创新思维、完整丰富的讲述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全新的园本教研行动研究方式,促进幼儿园坚持从本园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师的专业需求出发,使教研活动真正走近教师,走进心灵,发挥了园本教研自主研修、同伴研修的魅力,提升了教师群体互学互助的作用,使得教师在问题追问中逐渐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在分析问题的产生和探寻解决问题有效策略过程中助推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反思交流、共享经验的总结阶段
精心设计园本研修内容是有效开展专题研究的保证。园本研修内容的设计力求从教师需要和感兴趣出发,关注教师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满足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修内容的选题要有价值、要小而有层次性,逐渐深入。在教师更新知识、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技能、学会学习与反思的目标引领下,研修内容都是通过细心考虑、精心选择的。比如:在园本研修活动中对《指南》的学习和贯彻,注重先从自学、外出学习、专家讲座等理论学习到理论考试,再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心得体会、进行教学设计活动、上研讨课、集中交流讨论、课后分析和反思等,边学边研,鼓励教师共同参与、多问、多议、多讲,积极思考,从而加深对《指南》的理解,使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又如在《幼儿园活动区课程的研究》专题中,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研究内容:“如何合理设置区域”、“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有效性”、“如何对区域活动进行指导”、“如何培养幼儿的活动常规”、“活动区活动如何与课程整合”及“如何评价”等,使教师多途径地发现问题,学会同种类型合并问题、分类分层聚焦问题,联系实际确定问题并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发展和成长的过程。
二、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园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研组活动是园本研修的主要培训模式。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是教研,教研的主要成员是教师。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参与的时间比较充分,机会较多,比较愿意提出想法和观点,是积极主动的受训者。
1.连环跟进式教研。在教研活动中,由同一位教师接连上课,每次上课都进行深入的观察、分析、比较,并提出改进建议,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提高教学水平。比如:新教师周云飞,她对小班故事《可爱的小动物》活动就上了多次,从第一次的老师讲幼儿听到后来的幼儿积极参加活动,每一次都比上次有进步。实践证明,大部分老师针对故事都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我国就抓住这个问题,开展幼儿故事教学研讨,通过不同模式的教学活动的比较,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2.案例式的园本研修。即以一个个真实的课堂教学为素材,以教研组或全体教师为主体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特点、进程、速度等都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园本研修在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别化要求。如何满足教师的各种有差异的需求,让教师在园本研修中都能获得发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以问题为核心,开展案例式研究。
(1)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即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使用同一教学内容呈现不同的教学风格。授课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自身特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实施教学,全体教师在听课后进行比照、交流、分析、总结,从而帮助授课教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直观展示不同的教师在执教风格方面的个性化差异,有助于授课教师在比较中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提高。要注重引导授课教师分析问题存在的成因,让教师在质疑中学会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地解读教学背后的教育理念。
(2)一课多研
针对同一活动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或者同一教师进行三次以上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跟进,为教师解决某一问题寻求行动策略,获取实践智慧。在实践中,我们要求每个备课组每月选定一个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教学实施交流研讨再教学实施的方式进行教学观摩。在这样一个边讨论、边修改、边实践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断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
实践证明,教研组是开展园本研修的实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依托,能帮助教师明确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要在发现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改善实践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善教师的实践行为,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重视园本研修过程的实效性,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
注意园本研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教师在园本研修中主动参与、共同学习,体验到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快乐,园本研修的过程是关键。
1.组织保证。园本研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园水平的提高。要优化园本研修,健全组织是最有力的保证,也是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体现。为此,我园成立了以园长担任主要负责人,副园长、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园本研修领导小组,并制定培训制度,使得园本研修组织机构呈网络管理,培训成员职责分明。
2.倡导互动。我园在园本研修中尊重教师的人格、挖掘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探究,促使他们在培训中感悟到主动学习的真谛,增强自身反思实践的能力;我国采取专家与教师、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互动的形式,倡导教师多向交流——讲困惑、讲心得,让每个教师都参与评课,在浓烈的研讨氛围中、在思想的碰撞中产生顿悟,促使教师学得活、用得活。
政治思想
作为一名副园长,第一,政治要强,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第三,要主动提升理论知识、多看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知识书籍、多与有经验得兄妹园的园长进行沟通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
管理理念
园长工作室里的成员担负起很重要的职责,明确岗位,落实责任。每到一所幼儿园都严格督查,认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让每个园的负责人进行整改。继续按规范化要求办好园长工作室,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实用性强。
工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209-02
教育质量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借助优质的园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就成为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我园始终以陈鹤琴先生提出的儿童要“做中学”,教师要“做中教”,教师与儿童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的观点为推进我园小公民教育课程实施和园本研修活动的重要理论支撑。我们认为“做”,就是要求教师立足问题、结合实际,体验参与、交流分享、注重实践,为此紧抓“家园同步小公民教育”的园本特色,逐步形成了“E S P” 湖幼园本研修模式。所谓“E S P”指的是体验(Experience)、感悟(Sentiment)、实践(praetice)的英文单词缩写,我们通过“体验·感悟·实践”的研修过程,凸显“体验享快乐,感悟有深度,实践重创新”的研修理念,带领教师积极投入到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研修活动中,推进了各层次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了一日活动的质量,从而达到“Enrich scholoship”也就是“专业成就更加丰富”,使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高。
1 架构“E S P”管理体系,保障园本教研快乐有序
1.1 民主开放的管理团队。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在专业引领下的全方位体验互动、感悟交流、实践分享的“E S P”管理体系是幼儿园管理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全体教师应成为管理团队的成员,人人都应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责任关注幼儿园教研发展的脉络,关注同伴专业素养提升的步伐,为此形成了由领域研究教师——教研组——教科研室——业务园长——园长自下而上教学研究体系;由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级部教研组长——班主任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使幼儿园教育管理功能和教学研究功能并行。园领导高度凝练的管理智慧和理论指导,再配合教师的个性实践智慧,形成了一种快乐、轻松地管理氛围,帮助教师研究解决了环境创设、课堂教学质量等实际问题。将管理者与教师这对原本的矛盾对立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不同层面和水平的干部教师都纳入到园本教研管理工作中,构建起开放、民主、合作的研究型管理团队,实现了同乐共赢管理目标。
1.2 纵深延展的管理制度。制度是教学研究的保障。分析幼儿园园本研修的现状,我们逐渐完善了相关的教研制度,通过《亲子活动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将我园的亲子活动引向常规化、规范化、课程化,进一步发挥了亲子活动在课程实施中的有效作用。同时我们发现了亲子活动中的存在问题:家园双方活动地位不平等;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深度;作为管理者我们从制度的角度反思。
通过一轮一轮的反思、调整、实践、梳理,使我们的亲子活动研究制度更有深度、更具实效,提升了教师组织指导亲子活动的能力,总结出更优化的亲子活动组织策略,为管理者搭建了指导、评价的良好平台,引导家长走进课程、融入课堂不断探索出新的亲子活动指导模式,形成了良性的四方互动教育效应:即:教师“教” 家长、家长“教”教师、家长“教”幼儿、家长“教”家长,促进了我园亲子活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更好的发挥了ESP教研管理模式的价值。
2 实施“E S P”园本研修模式,促进园本教研高质高效
“E S P”研修模式倡导在体验——感悟——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带领教师进入特定的情景,在快乐的体验中,迁移思考,感悟其中蕴含的教育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智慧。
2.1 快乐初体验——自由开放的研修氛围。所谓体验,就是为教师创设一种适宜体验的情境,老师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形象的记忆和经验的迁移,让这种体验成为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片段,从而为教师的思考感悟奠定基础。
2.1.1 游戏体验。游戏不仅是属于孩子的,也是属于成人的。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操作性以及开放性和生成性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它在园本教研中的价值。游戏体验是我园教师最喜欢的教研活动模式之一。快乐的游戏体验引导家长与幼儿园积极合作开启崭新的家园合作之旅,教师在游戏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利用已有经验反思建构自己的知识,灵活运用所学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1.2 形象迁移。具体形象的画面或实物最能引起老师们的共鸣,使老师们通过形象的特征,迁移到教学实践中,引发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思考,生成一些有价值的理念,来诠释教学的策略。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老师们对教学中的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实践、反思、梳理。
2.1.3 经典品味。为了引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我们将一个故事、一首诗歌、一段视频引入园本教研中,引领教师进行多元的解读,品味深刻的哲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2 互动思感悟——理性深入的思想碰撞。如果说体验是具体形象的,那之后的感悟就是逻辑缜密的,目的是使教师通过思考感悟,形成教师间有效的“合作探究式互动”,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2.2.1 对话交流:体验之后,我们有目的地预设一些问题,引导教师进行探讨,或是根据教师在讨论中即时生成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讨论。我们在教研活动中采取“三分钟发言制”,即活动前每位教师根据教研主题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中在规定的三分钟内将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活动结束时我们都要评选本次活动的“教研达人”,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鼓励,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2.2 重温解读:在体验的基础上,将相关的理论、材料、案例等进行分析、解读。在理论的支撑下,运用知识经验重组的方式,拓展教师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力图用专业的眼光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考察和反思,去发现和了解,去讨论和诠释。
2.2.3 思辨冲撞:对同一事件,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观点。我们为教师思维的冲撞、激荡、分享、交汇提供了平台,使教师们从不敢说、怕说错、说不清——敢说、能说、说得好;从不去想、想不出、想不到——愿意想、想得出、想得妙,其中给老师们带来的变化已远远超越了“讲”和“想”的本身。
2.3 聚焦新实践——立足问题的重点突破。通过感悟,老师们对研究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教师的需要,进行新经验的梳理和提升,在实践层面上,鼓励教师推陈出新,进一步丰富具有实效性的具体做法。
2.3.1 在日常困惑中研究实践。结合日常教学中老师们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引发教师运用团队的力量,积极解决问题,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进行了理论的提升,设计制定了多种记录表满足不同教师观察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3.2 在拓展课程中研究实践。园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园本研修的基本要素,研修活动中,将实践的目光转向课程的拓展,是十分有针对性的研修。
2.3.3 在凸显特色中研究实践。我园的《小公民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以“亲子公民践行活动”为切入点,注重把公民素养的培养隐含在整个园本课程教育体系之中,邀家长与课程同行,帮助家长更好地转变观念,以更优化、更艺术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快乐发展,凸显了我园的教育特色。
我们的园本研修过程中之所以注重教研形式的创新是因为研修活动是植根于教师实践活动之中,我们希望每位教师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携手共行,同时不断更新、创造和总结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创建这些方式,不仅仅体现在一种形式的变更上,更是我们教师团队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一种整合和升华,提升幼儿园保教水平,促进幼儿最大化的快乐发展。
参考文献
成立合作小组,即同伴互助的合作方式。招聘教师根据专业分成不同的学习团队,由区、镇级骨干教师担任带头人。小组中的主持人轮流担当,每一次活动中大家的角色都在不断变换。
创设互为支持的交流环境,让教师们“融为一体”,共同对事物进行观察与解读、实践与思考,共同寻找和提升智慧,共同感受教研的快乐与成功。
从具体问题入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开展培训过程中,我们注重做好几个要点:创设收集问题的空间,把问题加以分类归纳;创设解决问题的平台,让教师参与研讨;把握问题来源的契机,捕捉问题的实质,及时找准问题的切入口,使培训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捕捉“问题”,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进行研究解决。针对来自实践、阻碍课程实施的问题,采用头脑风暴、导师引领、反思影像研讨、互动式答辩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在浸润中化解教育难题
让教师真正“走进课堂”。聚焦教学中的困惑、难点,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一课多研就是针对同一教学活动,由一名或多名教师去设计、构思,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的教学实践与研讨。
有针对一名教师组织的活动开展一课多研,也有针对多名教师组织的同一活动开展一课多研。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指导作用为研修内容,两个教研组分别根据教学实际开展一课多研活动。
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教师在教研中每一次小小的变化,都是教学方式、研究方式、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方式的一次深刻变革。课例研究是教研的主要方式,因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主要在活动中进行,从活动中验证有关的教学理论而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从发现自己遇到的问题开始,每个参与的教师注意根据所了解的信息,及时反思自己的思想、观念、言论和行为,及时自觉调整。教研活动要实事求是,无须刻意追求新异,求实求真才是根本,如果故作高深,脱离自身的教学实践,追求宏大理论的建构,那就会本末倒置,失去研究学习的立足点和生长点。
三、在执行中体悟教育方法论
让教师提高工作效率,鼓励不加班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体现教师所从事的教学或科研工作,不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而是在变化的环境中依靠自己的知识禀赋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而进行的创造性的工作,因此,教师应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学会“四步法”: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四步骤来完成工作。
计划中要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抓住关键、找到方法;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做什么、谁在做、何时做、何地做、如何做;检查环节要找出差距的责任,是因为决策失误还是措施不到位,是因为外部环境起变化,还是内部因素起变化,抑或是因为个人失职。改进环节要学会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将遗留问题转入下线,并拟定新的计划。
四、扔下思想包袱让教研平等真实
教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园长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教师的“发展不平衡”。有些教师会在园本研修刚开始时游离于集体,身心的投入度都不高,活动中只带着耳朵和眼睛,不发表任何意见。
针对这些,园长可采取先自由讨论,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才采取大会交流的方式。让教师有酝酿和调适的过程,让教师先在小范围内获得认同,带着这种愉悦的心理,有底气也敢于在集体面前发言。
渐渐地让教师感受到研讨是平等的、自然的,不是评定谁好谁不好,而是通过探讨,各抒已见,以便引发更多的思考,探寻还可以怎么做会更好等。这样,教师的包袱扔下了,兴趣提升了,教研的氛围也逐渐形成,资源共享、共同实践、共同发展的雏形也就自然显现出来了。
五、打造阅读形成书香乐园
开展阅读文化,打造书香乐园,是园本教研的一个重要主题。我们始终坚信阅读在使人进步的同时也会给人带来快乐。幼儿园制定了教师读书学习方案,引领教师利用假期和平时空余时间,积极开展读书活动,静下心来阅读教育经典著作,使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教师沙龙的门上写着:“在某个平静的下午,请来厚德轩坐坐”。教师沙龙里为教师准备着哲学、生活、娱乐、健康、百科等各类书籍。还有休闲沙发、吧台式阅读区等。这样的环境无疑成为教师减压的最好场所。幼儿园就在这里开设了阅读活动。
在读书交流会上,全园教师畅谈了他们的读书感悟、读书乐趣、读书收获。教师们把这些书籍中酣畅淋漓的名言警句,时时处处的睿智和深邃介绍给大家,将最触动自己灵感的所思、所悟与大家进行交流与分享。思想的交流,心灵的碰撞,引发了教师们极大的共鸣和深深的思索。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让教师们汲取了最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为教师交流提高搭建平台,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休闲的氛围中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素质,对推动书香园所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六、引导教师常怀游戏精神
我国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儿童心比心”。作为幼儿游戏的引领者,教师更应俱备游戏精神,也就是儿童精神。以幼儿游戏为主题,开展建构游戏、表演游戏、社会游戏、手指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游戏。
关键词:
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Moodle平台
1幼师培训的现状调查
1.1促进幼师参培的原因
促进教师参加培训的原因如下:专业成长的需要,开拓自己的视野,服从上级安排,培训是免费,领导的硬性考核指标,能够带来某些收益(如职称评定、工资奖励)。
1.2阻碍幼师参培的原因
阻碍幼师参加培训的原因如下:培训机会少,名额有限,工作量大、没有空闲时间,个人支付的费用过高,交通不便、耗时费力,培训对自己的帮助不大,自己能够胜任工作不需要培训,学历高用不着培训,年龄大、参加培训对自己意义不大。
2影响幼师培训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2.1参培教师的主观态度
有些老师参加培训是评职称的需要或者是有个免费的培训名额,有的是为即将跳槽做准备,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为了提升学历。由此可见,很多教师不是发自内心地认同在职培训,是被动地参加培训。只有改变参培教师的消极态度,带着积极主动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参加培训,多思考,多与老师、同行进行交流,不断学习、思考、交流、总结,这样自己的专业理念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得到提升。
2.2幼师培训的培训内容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参差不齐,幼儿园的性质多样。当前很多承担培训的单位大多是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和自己现有的教学条件来制定培训计划,不是特别了解一线幼儿教师的实际状况。另外,各级培训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规划,培训内容经常会出现重复或者冲突,参训教师感到很迷茫。
2.3幼师培训的形式
传统幼师培训大多以课堂讲授、专家讲座为主,忽视主动参与,经常是台上专家讲得头头是道,台下参训教师听得昏昏欲睡。当前,很多培训方也在大力提倡参与式培训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参与者要求较高,如果班级人数太多、个人素质太低,效果较差。
2.4幼师培训的考核
大部分幼师培训结束后,通常是进行一次考试,或者是写篇学习论文或心得体会,这种考核方式很难真实反映幼师参训水平。另外,有些老师也反映,培训时听得懂,有时甚至是听得热血沸腾,但培训结束回原单位后,发现自己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而大部分培训单位在培训结束后缺乏对受训教师的反馈指导和跟踪评价,培训效果很难得到巩固。
3幼师培训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3.1评价体系系统性不够
目前的“幼师国培”虽然都是参照教育部等上级部门的精神在开展,但基本都是各自一套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也不够,缺乏科学全面的调查,评价体系系统性不强,操作性不够,测评时不能得到真实的评价结果,从而也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构建一个指标明确、科学、操作性强的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2评价体系健全性不足
评价者、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目前主要从这三方面对幼师培训的实效性进行评价,但评价者主要是培训方自己或兄弟院校,评价内容主要是知识技能,评价方式主要是汇报演出和书面总结,培训组织者既是教练又是裁判,缺乏相应的监控管理机制。
3.3评价体系缺乏反馈
一般的培训在集中培训完后,培训就相当于真正结束,培训结果及对结果的评估缺乏反馈机制。另外,培训结果评估的结果不分等级,只看是否合格,不与薪酬、奖励、职业发展相关。为了提高参训者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评价体系应注意及时跟踪和反馈,及时改进。
4建立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确保幼教国培质量,必须对其实效性进行评价。而要对幼教国培的实效性进行准确的评价,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科学、操作性强的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各培训单位在培训内容、模式、手段等方面有共同的指导思想,但幼教国培效果评估仅依靠受训者带有主观性的个人感知,系统性不够,缺乏对培训全过程质量和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导致了幼教国培质量难以保证,培训效果参差不齐。因此,为了使幼教国培的国培工作更加规范化,培训过程的各项指标更具操作性,培训质量更有可测度,构建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已刻不容缓。真正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建立在丰富的资料、数据基础上,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系统地对幼教国培的实效性进行评估,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4.1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
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具体、明确、详略适中,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过分抽象。使用方法也应尽量简便易行。本着科学性、目标一致、独立性、直接可测性、可接受性、可行性等原则,制定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4.2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从2011年开始,长沙师范学院开始承担幼教国培项目,先后开展了湖南省农村幼儿园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园长高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远程培训、培训者高级研修、转岗教师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新任园长培训等多个项目,培训人数达数万人。为了更好地检验上述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我们选取了短期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3个项目,进行了为期三轮的实践。同时,为了更好地收集参训教师的资料,跟踪参训教师的成长历程,我们搭建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在Moodle平台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有论坛、测验、资源、问卷、投票、作业、聊天等模块功能。利用Moodle平台,通过平台的学习档案袋、论坛、即时消息、学习区来收集参训学员的相关资料,不管是在培训时还是培训后,参训教师都可以通过平台来进行学习和交流,平台会记录学习者的一举一动,通过资料的收集,实时或异时地与学习者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后拓”跟踪指导,及时把握学习者学习状态,阶段性总结培训学习效果,找出实效性主要影响因素,并在后一期的培训中进行改进和提高。经过三轮的实践和探索,从实践上很好地检验了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了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幼教国培实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为了保证其科学性和完整性,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培训单位、受训教师及所在学校等相关社会力量的资源整合与协同配合。真正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被检验和修正,才能真正有效地对幼教国培实效性进行评价。不断健全完善培训评价体系,实现幼教国培评价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全面推动幼教国培工作有效开展,进而保证幼儿教师的素质能力全面提高,实现幼儿教师自由全面的发展,使我国幼教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后雄,皇甫倩.“国培计划”项目绩效多维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5(3).
[2]周拓.基于柯氏评价模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体系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2013(4).
[3]陈霞.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10.
一方面,要加强领导的教科研意识并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作为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首要责任人,园长应当结合幼儿园实际在宏观上制定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实践方案,联合副园长、各个教研组长等的力量推动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领导作用的加强促使教师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制度,在以园为本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发挥教研组的职能,建立健全园本教研管理制度、教研工作考核制度、教研例会制度、课题研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利用完善的制度促进教研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发展。
二、加大园本培训力度
考虑到幼儿园发展中教师素质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应当通过培训教育来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教师知识、能力等的及时更新和提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确保每位幼儿教师深入学习与理解纲要中的内容,并在教学行为中认真贯彻。同时通过加强幼教书籍学习、向教育名家学习等推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2)实施多样化培训。幼儿园可结合教师的能力、经验等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帮助每位教师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为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可利用教师的多媒体应用知识、技能培训来实现与时俱进。(3)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如,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论文评比等比赛与活动的开展来督促教师的不断进步,或以课堂为载体实践示范课、研究课等,方便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带动幼儿教师的整体进步。
三、深化园本教研工作
由于教研组是教学研究工作开展和落实的主要组织,因此,教研组的工作必须抓实。幼儿园需通过加强管理与监督来促进教研组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教研组自主性和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使教研组长在园长的带领下合理确定教研的内容,并将园本课程体系的构建纳入内容当中,借助开发园本课程促进课程结构的特色化与立体化发展。此外还需重视教师的个人反思,利用规定教师定期撰写反思笔记、教育工作小结、教育案例等方式促使幼儿园教师的不断反思,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反思中获得自身教研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幼教工作的水平直接取决于幼儿教师的知识技能、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等,幼教事业发展中必须时刻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从完善制度管理、加大园本培训力度和深化园本教研工作等多方面确保园本教研的有效进行,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同时实现幼儿园的内涵发展。
根据国培精神,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实现目标,构建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引导教师常态化研修。一般采用的方针策略为,思想重视(省级政策宣传到位,领导督促到位,个人思想认识到位,有利于调薪,有利于职业发展,有利于未来教育)、方法对点(抓准热点,找准痛点,发展重点,攻克难点)、行动有力(读准政策,整合团队,四级协同,课程准确,经费保障,机制得力)。
一、项目整合设计,培训下行走向
认识:骨干研修(置换研修、种子教师培训、提升工程)
全员研修(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
校本研修(省级送教到县达到名师示范,县级送教下乡指导校本研修)
研修一体是前提,初期由教师管理股牵头,教研室仪器站继教中心三部门共同编制培训规划,共同制定年度计划,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组织活动开展。团队建设是关键,建立团队资源库,选聘首批培训库,依据文件制订切实培训管理方法。课程体系是核心,以制度引领,优选途径,依据标准要求,形成课程体系。县级经费是保障。
行动:实行省县镇校四级联动,层次化管理团队,切实做好培训下行。落地为支持提升校本研修,直击课堂教学问题,一线教师协同研究,县级主责学校主修,诊断示范研课磨课,培养区域团队校级骨干。
通过“送教下乡”和“乡村教师访名校”等项目,选择县直学校――乡村片区进行横向对接试点,实施创新教、学、研组织形式、三级教师(入职型、合格性、成熟型)培养项目、丰富“试点项目”五大培训项目的资源建构和优配方式的实践形态。
通过“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充分发挥省、县两级培训师的引领作用,在各乡镇进行纵向“教、学、研、做”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同时,通过两级培训师的传带,引导乡村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学案等系统性学习。
二、机构支持体系,服务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学校研修社区成为团队骨干再跨校研修成为优秀培训者。
借力国培,立足区县,整合资源,培养队伍,创新机制搭建体系育县域指导团队,聚外部资源,抓全体研修,带团队业绩。实行海陆空的全面支持体系。建立36 个县站,120个校站。按全县中小学专任教师30:1比例遴选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参加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选派对象为省市县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培训团队要紧紧围绕承担网络研修、送教下乡和校本研修等培训任务,积极参加院校集中研修、跟岗实践、返岗培训实践和总结提升等四个环节的培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用两年时间为我县打造一支“干得好、用得上”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
三、统筹三类培训,引领常态研修
规划二三年培训持续性培训,用置换育种子,送教下乡网络研修促常态,通过访名校校园长培训抓重点,统筹送培送教,协同机构高效,探索成熟方案,精细研磨过程,注重资源建设。
以“助力教师常态研修,服务学生有效学习”为宗旨,坚持“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网络与校本研修培训、送教下乡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建立高校+研修网+县教师发展中心+县教师培训骨干团队+县优秀中小学的培训体系,构建通城县域内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形成全县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获得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促进山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年预设主题:
第一年主题――工作触发学习 尝试解决策略
聚焦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建设,遴选团队成员,并组织成员参加脱产置换培训、名师培养等一系列培训活动,打造培训团队。围绕一线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难点问题,触发教师的兴趣,由教师选择基于自身工作场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等)的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探索适合自身的解决策略,形成优化课堂教学课例资源包和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包。在名师工作坊中通过梳理重难点,分析重难点、提供示范解决策略、设计研修活动计划等培养全县学科坊主研修领导和指导力,并在县级学科坊中进行实践,引领全县学科教师重点开发微课资源包。
第二年主题――互联网聚智慧 汇聚解决策略
聚焦重难点,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培训团队的主体作用,通过国培建立的网络研修社区,采取任务驱动、示范引领、成果导向等模式,汇聚一线教师智慧,继持续引导参训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有效突破重难点,并能就不同层次学生对重难点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指导。积极参入全国优化课堂课例资源库与转变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库建设,实现跨县、市、省的资源共享,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具体到单元的优质教学资源支持。
第三年主题――创新改变课堂 形成解决策略
以优化课堂教学与转变学习方式为目标,结合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以学校为单位,推广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以学为主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过去汇聚而成的优质课例与微课资源,在乡村,特别是村小与教学点普遍实践适应包班教学和复式教学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我县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四、提供组合资源,促进混合学习
语言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适应人类社会的主要工具。学前期是儿童创造力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那么如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成了我们教师在语言领域教学中的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因为教师队伍年轻化,在语言领域集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活动内容的文本解读不到位,活动设计过于传统、枯燥无趣,教师提问不明确、不精炼,活动未能以幼儿为主体,存在着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等等。
因此在教研组的共同商讨下,最终决定开展"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希望对症下药,通过自主研修、专家引领的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各位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利用集体备课、互听互评、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汲取新理念,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的问题。
二、严谨扎实,抓制度
扎实有效的研训活动,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和机制。本次研训项目成立了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保教主任为具体负责人,各教研组为实施者,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的研训网络,定期开展研训活动。此次研训项目管理制度严谨,有专人负责考勤、资料收集、台账整理、后勤等工作,个教师分工合作以提高研训效率。
三、辛勤耕耘,倍成长
根据教师现存的问题,我们为教师设计了分层分块的研训模式,让教师通过学习、借鉴、交流、自主研修的多形式下学习成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时间,用时间证明理论。
1.专家引领
本次研训活动我们共邀请了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单琼赟老师与温州市骨干教师、永嘉县教坛新秀的任淑蕾两位老师,有单老师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对语言领域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指导,打破教师对语言活动传统、封闭的认识,让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设计开展语言游戏教学。另外在开展小组系列语言活动大战前有府前幼儿园任淑蕾为大家解读语言总目标。让教师在语言目标的正确理解下开展语言活动。
2.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研修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同伴互助活动能把每一位组员都聚集在一起,让他们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成为参与者、受益者,能够使参与到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合作的快乐,在心理上找到归属感。在第一次的研训活动中我们就将参训的所有教师分成了8组,各组有各所幼儿园的园长组织带领。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合作与竞争中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小组氛围。
3.自主研修
从终身教育的视角来看,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的过程,本质就是教师终身学习的过程。"校本研训"也是提供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学习环境,能够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教师持续"成长".通过《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读书沙龙活动,教师能学习到有关语言活动中的各方各面,这比我们听一个讲座,上一节课几首的更多更广。
四、美中不足,再努力
通过"如何提高语言领域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的研训项目,教师们对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的认知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教学方法上有了更多的新理念新元素。但也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调整和改进:
1.教师迟到现象的存在。因为有大部分老师来自于片区的各所幼儿园,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按时参加培训。
2.会场教师子女干扰较大。由于教师有带子女进入培训现场,活动室内孩子的嘈杂声和进出的关门声常常影响到培训的秩序和老师们的注意力。
3.部分教师参与不够积极,不愿发言、交流。参训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并将各所幼儿园的教师打散分布在各个小组内。所以教师之间不够熟悉,教师们过于羞涩不愿主动积极互动,影响整个培训氛围。
研训工作是幼儿园教师成长的主要路径,我们希望能一直以积极向上的心赢取更多的成长和发展,让我们科研之路越来越扎实。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一、工作回顾
2015年度校本培训坚持以推进市县"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实验项目为重点,紧扣永嘉中学教育集团提倡3456课堂,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学改革思想,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树立精品意识,培育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精品课程,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做好质量监测、分析、评价工作,研制课程规划和方案,为学校的课程改革、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反导和服务。
1. 校本培训之"课题管理"
(1)开展教科研调研工作,研究当前我校教科研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困难,倾听教师和学科组对教科研工作的建议。
(2)做好2016年度课题结题工作,2015年度各类课题结题管理和优秀成果送审工作。把好课题质量效益关。
(3)做好县级研究性成果评比,本学期推荐课题、论文、案例等32项参加县市比赛。
(4)做好2015年度县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工作和优秀成果完善指导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程改革"
(1)继续深化研究3456课堂模式,开展课改班活动,总结当前我校课改的现状、亮点、问题,梳理和总结课堂变革实验阶段研究成果。
(2)修订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方案,出版课程校本教材30本,重构课堂体系结构。
(3)发动老师积极参与2016年永嘉县精品课程评比,完成精品学思案的评比工作。
3.校本培训之"评价工作"
(1)研制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开出课堂教学研究课,召开评价标准研讨会,促进评价标准的,完善和更新,推广与应用。
(2)重构学校教师专业荣誉和质量荣誉晋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研制教师成长评价方案、办学理念评价方案。
(3)积极参与市级优秀学校评比,及时完成评估材料的整理和编辑。
4.校本培训之"教研管理"
(1)积极打造"五课"活动。五课指:备课和试课,开课和听课、说课和议课,思课和磨课,展课和评课。高质量地开出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调研课和交流课。
(2)积极打造"五题"活动。五题指:命题、说题、磨题、解题、教题,深入研究学思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和重大考试命题研究。
(3)发动教师积极参与市县命题评比活动。共有10份命题作品参与县评选,其中5份优秀作品参与市级评选,并获得4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5.校本培训之"教师培养"
(1)积极举行师徒结对活动。本学期开展了师徒结对工作。
(2)积极开展校学科骨干评比活动,选拔优秀参与县级评比
6、校本培训"研究性学习"
(1)重启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和社团课课程。
(2)举办一次研究学习活动指导培训会。
(3)成功举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演示会。
(4)研究性成果评比,并推荐到县里参评。
7.校本培训"课程建设"
(1)继续引导教师开发学校特色课程。
(2)由永嘉中学牵引,出版结集学校校本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二、主要成果
1、县命题评比
县1组一二等奖
2、公开课、讲座
全校共开出市公开课2节,县公开课13节
3、
多篇论文市县获奖,或发表省市级刊物。
4、县级课题立项
2项教科研规划课题。
三、2016年度工作思路
1、校本培训之"科研工作":加强科研专题培训,提高教师成果的提炼与总结能力;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将课题研究课纳入统一管理范围;改进科研评比项目,在案例、课例评比的基础上,评比项目,增加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成果总结报告,特色设计方案,质量分析报告,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学校课程规划,学科课程规划,课堂变革方案等成果类别评选;突出科研导向作用,突出质量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教学技能" "自主学习与管理"专项课题研究,做好质量提升方面的专业引领工作。
2、校本培训之"课改工作":开展课改疑难问题调研;举办课改研究课,课改成果项目评比,举办课改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举行深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讨会,继续完善学为中心的评价标准;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策略。
3、校本培训之"课程建设":继续挖掘楠溪文化课程资源的潜力,做好楠文化课程的开发,完成我校特色课程体系。继续做好永嘉阀门课程群的开发,并把永嘉阀打造成市级精品课程。
一、初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
为实现我区基础教育二圈层第一,成都市一流和职业教育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学年初明确提出了我区教师培训的工作思路,即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立足校本,覆盖全员,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实现我区新的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各校以行事历的形式落实校本研修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在我区已初步确立,有效地规避了校本研修的风险,教师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了培训机制,完善了评价制度
1、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前几年的培训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区教育局近年来每年都以文件的形式对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出台了《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细则》、《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考核细则》等工作规范,要求学校做好五个方面的保障:第一,机构保障。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牵头,教导处或教科室主管并由专人负责;第二,制度保障。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月考、期总评,并与评优评先晋级挂钩;第三,文化保障。学校以校长为首带头学习带头举办讲座,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让每位教师都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其不断反思更新自我;第四,经费保障。学校每年都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预算。龙泉实验小学、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部还对教师培训经费进行了分类使用,只要教师外出学习都极力支持。学校也千方百计为老师寻找和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航天中学、龙泉中学、同安中学、洛带中学一年利用暑假送教师外出培训或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研究培训就达数万元。大兴小学一年为教师订阅学习用书达4000元以上。各学校都投入了资金加大了培训力度;第五,技术保证。利用校内外的一切可能调动的技术资源,加强与校外有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为教师上网交流提供便利。由于学校努力做好了这方面的保障,使得校本研修得以有效开展。
2、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
过去,我们对教师培训的考评过于刻板,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我们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和学校三个层面对教师教育评价机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让教师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内的组织文化、结构和领导角色,实现文化重构,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狠抓过程管理,突出培训实效
1、确定了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师资培训忽视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悟出基于学校实际,基于教师实践才是师资培训走出效果不彰的必由之路。为突出培训实效,我们确定了我区师资培训抓校本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两个工作重点,初步实现了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和教师研修学习的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第一、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育局建立了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旺成同志为组长的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的有关文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狠抓过程管理,把师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奖励先进,从评价激励、督促协调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强化对教师教育的组织领导。
第二、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区教研室紧紧围绕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制订了相应的操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整合力量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于一体,把区教研室建成资料资源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
第三、学校行动跟进,教师主动发展。我们要求各校从校情出发,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针对本校亟需解决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并借助外脑开展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研究课程的有效实施,营造研究氛围,关注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
(二)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能动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把教师继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好教师的学习问题上。区教育局在本学年度教师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六个一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培训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变革学习方式。一是要主动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更是一份责任,把它作为所从事的事业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二是学有特色。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创新知识,更新技能。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观察和思考问题。三是要求结合实践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行为,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四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对待。善于将所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去分析,去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三,不断改进学习手段。《龙泉教育》网的建立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建立起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全新机制。教师通过《龙泉教育》网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正在一步步形成。
四、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师培训的操作办法
1、充分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校和教师确定目标。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找准培训的切入口。在校本培训中,以学员的需要为中心,力求解决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使教师知道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是重要的,是能够用于他们实际工作的。教师则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确立自己的侧重点,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体系。
2、转变角色,关注个体,重视教师的能动性。
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中要求培训者成为引领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催化者,关注学员的需要和期望,正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允许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校制定培训规划、计划时,既规定学校培训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又给教师富有较为宽泛的自我发展空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3、预设有效的问题,注重培训的实践性
在上一学年度培训结束后,我们要求各校进行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设想。同时,区教研室每周两天深入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培训的问题和需求。在本年度制定规划时,我们要求培训者要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教师处于激活状态,进行独自思考和反思。在培训中运用互动式的问题,注重调动参与教师的热情,进行了有效的双向沟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学习状态。我们在工作中还特别注意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意识,帮助教师根据新的课改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自我评价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4、创设共生愿景,共享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