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5: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健康自我评价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基础,在家庭、社会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幼儿有时表现出抑郁、烦燥、恐惧、自私等不良心态。针对幼儿教育这一薄弱环节,我园开展了心理健康课题《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研究》的试验。
一、研究背景
3―6岁儿童正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健康与否将与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发展、社会适应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就目前社会现状看,现在的儿童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霸道、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创造性及合作交流意识和自控能力等问题,不少儿童存在着种种心理偏差。如:攻击、胆怯、多动、孤僻、吮手指等,长此下去,势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过程、方法、基本内容和形式
()制定目标。通过家访、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及行为分析,对幼儿发展状况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幼儿的自我意识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其中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年龄是3-4岁;自我体验是4周岁左右,自我控制是4-5岁。我们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分别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
(二)基本研究方法。
1.多种方法兼而有之,主要以行为研究为主线,综合运用实证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
2.研究中用整分合的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相互渗透,在目标活动内容、方法等方面设计既有整体有机结合的思考,又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恃点。
(三)研究形式。
1.开设较为系统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充分挖掘各学科教育内涵,使幼儿在各学科教学和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均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教育。
3.通过个案记录和个案研究,加强个别幼儿的辅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搞好活动区、活动角,为幼儿创设自由发展和交往的空间,引导幼儿在交往中认识自我,了解别人。
5.开发利用家长、社会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6.开设“心灵小屋”,把心中的小秘密讲给老师。
三、 研究内容
立足“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对幼儿自我认识、自我的态度、行为的调节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观念、自尊心、自信心、自卑感、自制力、独立性等。
四、 具体措施
()建立心理教育工作体系。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实验研究工作,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心理特点,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一系列的有关制度,使之常规化、制度化、序列化。
(二)狠抓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心理教育和自
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因此,我们首先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聘请心理学专家定期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指导我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购买了大量心理健康书籍和教学软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规范教师的言行。将每月第四周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周,为教师创设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氛围,每月一次心理健康信息征文活动和观摩活动,达到资源共享。
(三)与各学科有机结合,在一日活动中展现自我。要求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纳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充分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如: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这一主题中,通过让幼儿演唱,表演《小娃娃跌倒了》,让幼儿既有机会展现自我,又通过表演获得关心帮助和被帮助的愉悦心情。在教与学中充分体现尊重、理解、信任。
(四)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精神氛围。教给幼儿一定的交往手段和技能,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并逐渐学会合作、谦让、互换、轮流、妥协等技能。教师深入幼儿家庭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情况,定期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调查,针对个体差异对症下药。每个班开设“家长信箱”,利用“心连心卡”的形式,每周与家长至少交流一次,把幼儿的点滴进步、好的表现及对幼儿的希望用激励性语言写在心连心卡上,缩短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幼儿增强自信,唤起自尊。
五、研究的结果
()教师的变化。
1.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观念从理性转到具体行为上,起到了质的变化。针对幼儿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培养目标和心理辅导内容安排,还编了各类心理健康游戏等,丰富了教育内容。
在西方国家,对于身体意象及减肥行为的研究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如社会学、心理学、媒体研究和临床学等多个学科对减肥的影响因素及效果进行了相关探索和分析,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而从社会心理学的社会比较理论对女性盲目减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
2014年,美国《读者文摘》杂志全球首个瘦身查询拜访,全球16个国度的1.6万人参与。数据表明,中国人中37%的受访者都暗示曾或正在减肥。《2013年中国网民健康体重调查报告》指出,受调查的中国女性中有38.7%超重,49.3%的女性表示过去五年里体重有增加,72.4%的女性因为肥胖困扰产生体型担忧而有过或正在进行减肥行为。另外,在国内学者2013年的研究中表明,在自我评价时认为自已体型具有肥胖倾向的人中,一半以上的人作了偏重的评价。特别是在对自已体型评价为“稍胖”的人中,91.3%的人本来就属于正常体型的人,而自我评价为“太胖”的人中,66.7%的人本来就具有正常体型。因此,可以这样说:近几年来,虽然中国女性肥胖比例有所增加,但把自已体型评价为具有肥胖倾向的人正在不断地增多,其中多数人具有偏大评价自已体型的错误认识。正是因为女性的心目中形成了“瘦体型”的形象,认为“修长的瘦身材”才是最美丽的,而忽视了人体健康中的合理结构和成分的因素。
女性减肥行为的社会比较心理机制
(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和自我满足的社会比较动机
社会比较的类型有三种:上行比较、平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上行比较是指个体与优于自己的他人进行比较,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平行比较,当现实生活中没有客观标准,没有直接手段,个体想要了解自己的观点和能力时,会与自己观点和能力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这种比较就是平行比较。下行比较是指将自己与比自己差的个体进行比较,以此来维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2]。
当个体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评价时,一种自我完善的动机促使个体进行上行比较。上行比较有助于个体的自我评价。研究表明,关于身体的社会比较倾向于向上比较而不是向下比较,向上比较会降低个体的自信,从而产生吸引力降低的感觉。上行比较发生时,个人以一定方式与别人比较谁更优或更好。从而,个人得到一个更高标准的评价,自我评价就发生了。当女性在身体意象的上行比较中发现更好更瘦的形象,对自身身材标准要求就提高了,当她为此而产生减肥行为时,自我完善就发生了。
社会比较过程是个自动化过程,十分普遍,而且难以引起人们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将自己与媒体中的理想形象进行比较时绝大多数没有意识到这个过程的发生。此外,即使有所意识,也可能由于社会期望效应而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很多女性的减肥动机,并不是因为自己身体肥胖而必须得减肥,只是因为身边人身材都消瘦但还都在减肥产生的一种从众心理,迫于不想成为唯一那个与众不同的而和她们保持一致。特别是大众媒体的介入,在主流媒体铺天盖地宣传标准美人身材的同时,较强的社会比较动机越来越根深蒂固,对“理想”身材的向往,产生了盲目减肥的行为。
(二)社会比较的人格倾向
Gibbons 和Buunk(1999)首先提出了社会比较倾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的概念,即个体进行社会比较的人格倾向。社会比较倾向性高的个体经常将自己和他人做比较,容易受到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
社会比较倾向性高的女性容易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也更容易受到社会比较的负面影响。在与理想身材女性进行比较后,社会比较高的女性身体意象更消极,这可能是因为发现自己的体型和理想身材女性的差距后,社会比较高的女性更容易激活糟糕的自我。
有研究者认为,自卑因素是减肥者的深层动机之一。如姚学进的研究结果显示,减肥经历对女性心理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其中减肥群体心理健康因子中强迫症状、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4个因子均高于普通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减肥者敌对因子心理问题发生率最高,为25.5%;其次为抑郁因子(22.8%)、躯体化因子(18.8%)。这可能跟减肥者过度关注自己的体型,认为他人也不满意甚至嘲弄自己的体型,从而对他人产生敌对心理;此外,对自身的不满也增强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心情抑郁。为了减少情绪上的痛苦,取得自我满足和认知协调统一,盲目减肥行为也就产生了。
关于盲目减肥的建议
(一)改变对减肥的态度
改变女性对减肥的态度,对于确有体型偏胖客观现象的女性,要科学引导其正视肥胖的客观存在,多渠道了解肥胖的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自我认知。对于体型正常却盲目跟风减肥的女性,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呼吁社会媒体等不要助长减肥之风,对瘦的把握有度,认识到“我很健康,我不需要减肥”。
(二)调适自己的心理情绪
减肥者心理情绪的稳定程度是减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减肥者需要调理好自己的心情和情绪。首先需要了解减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它可以让人变美,可以让心情更加健康愉快,并且坚持减肥是对人强大意志力的一种考验,是令人敬佩的行为。其次减肥并不完全都是痛苦的情绪,它也可以使人在完成阶段目标时体验到成就感,以及在减肥成功时可能会感受到自我实现层次的体验。
(三)改变行为
使自己的行为不再与态度有冲突。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减肥效果与持续的时间存在着高相关,研究中50%以上的被试减肥持续时间都少于两周,这导致了采取运动法和节食法减肥均未收到显著的效果。这些都表明减肥要想取得好的效果,不仅要有减肥的毅力,还需要制定一个减肥计划表,科学的、合理的实施减肥计划,并不断地坚持。
总结
由于社会文化影响,女性盲目减肥行为影响因素中有一些非理性减肥心理,本文试图向她们宣扬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减肥方法,以帮助那些深受“骨感美”毒害的女性的走出“骨感”的误区,正确看待身体意象,还她们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及心理。
参考文献
[1]周晓虹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刘郁.年轻女性:疯狂减肥的深层心理因素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9.
[3]高德顺,陈海涛,丁洪祥.关于青春期女性减肥的调查研究[J].学园,2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081-02
最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很多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方向对其展开了研究和讨论,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能定位在干预功能、发展功能以及预防功能,对这门课程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做出了相关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这门课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学校只注重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而忽略了对这门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门课程的考核形式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课程考核评价标准也不具有科学性、客观性。所以,对这门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体系的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制度以及教学效果评价一直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难点。绝大部分的教学工作者都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方面,很少有研究学者涉及这门课程的考核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即使有研究学者指出,但仅仅是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实践操作无法跟上理论的研究。
1.实际教学和课程考核脱节
传统的课程教学考核方法主要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把这种考核形式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很多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这种传统的考核形式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随着文明社会的不断建设,很多教学工作者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注入式、讲授式已经无法满足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做出了改革和创新,但是这些教育工作者忽略了对考核制度的改革。在对这门课程进行考核时仍然使用传统的考核制度考核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导致实际教学和课程考核的脱节。
2.考核方式单一化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考核这门课程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卷面考试,一种是期末论文,还有一种就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考核,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但是期末考试也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通过卷面测试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使用这种考核方法,学生基本通过考前的一周复习就可以通过考核,甚至还可以取得高分。而平时成绩主要和学生的出勤情况以及课下作业有关,但是作业抄袭、点名帮答到的现象在大学已经屡见不鲜。这种形式的考核不仅过于简单,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3.考核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
部分高校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只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上,忽略了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基本上都是一次性考试,考试的成绩就代表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学习这门课程的成长变化完全没有注重,这使课程考核无法做到公平公正。
4.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
虽然绝大部分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一样,都是通过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结合,但是对于平时成绩的考核,并没有形成统一、严格、科学的评分标准。甚至有些学校的任课老师自行决定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重,这种考核制度既不能保证科学、公正,更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实际效果。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创新
1.明确考核的目标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它要求这门课程要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完善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自我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这门课程的考核目标。具体考核目标应该包括这些内容:(1)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情况,自我心理保健意识的情况;(2)检测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3)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状况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4)学生反馈的信息,促进教学工作者改进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2.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首先,摒弃传统单一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从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情况。摒弃期末考试或者期末论文考核学生成绩的考核方法,使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其中过程性考核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比如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考核学生个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等。然后定期进行小结考核,最后结合终结性考核,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采用量性考核和质性考核有效结合的方法。量性考核是指通过学生在学习前后的心理素质变化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比,观察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否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质性考核就是通过记录和文字描述,即通过让学生记录自己的成长情况,老师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来完成考核。再次采用多种考核主体有效结合的方法,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可能过于片面,因此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其他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同学的反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可以作为老师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最后采用课内外表现有效结合的考核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要观察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局限于课堂的考核,应该把考核的重点向课外倾斜,考核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3.注重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考核
学校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体验、感知、合作、分享,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教育部明确指出,教学的评估不仅是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评估,也是对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评估。因此,不应把考核的重点都放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任课老师可以通过其他老师、同学以及家长对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并提升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考核成绩比例。
4.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明确评分的标准
课程考核应该由期末考核和平时考核组成,要求平时考核占到总成绩的40%,主要考核学生课堂内外的表现和学生自我体验,其中课堂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的发言次数以及学生的听课态度,老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科学合理客观地给出学生在课堂的考核分数,课外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情绪管理、自我认知、社会生活适应等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并根据同学、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的反馈信息,科学地给出考核的分数。自我主观体验主要是学生对自我的分析总结,老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考核学生的心理素质,并给出相应的考核分数。
三 结束语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创新,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同时还有助于促进这门课程的发展。对这门课程考核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仍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陈龙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9):127~128
本次调查对象总体为全国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选取了江苏、山东、湖南、河北、四川、甘肃6个省份,包括12个市区和2个县城,最终共抽取25所小学、96个班、5236名学生。男生占48.8%,女生占51.2%,四年级占51.2%,六年级占48.8%。为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采用四阶段、有目的、分层、整群抽样。为了保证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调查指导语等施测环节的一致性,课题组聘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2名研究生作为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每人配备一份调查员手册备查。采用SPSS for windows11.5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小学生的一般情绪状态。(1)总体心境。小学生在回答“你现在生活得很愉快”时,回答“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65.7%和28.7%;“不太符合”和“不符合”的分别占4.5%和1.1 %,表明绝大多数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或比较愉快,有不到一成的小学生生活得不太愉快或不愉快。经卡方检验,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及城乡差异非常显著(P
(2)烦恼状况。虽然小学生的总体心境是好的,但他们也有烦恼的问题。一半多的小学生有烦恼(55.4%),没有烦恼的小学生占四成多(44.6%)。小学生感觉最烦恼的问题的排序是:学习紧张压力大(22%);父母对我期望值太高(13.5%);同学中没友谊(7.0%);各种课外学习班太多(6.8%);家庭气氛紧张(3.3%);家庭经济困难(2.7%)。可见,学生最烦恼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压力大、父母的期望值高、同学中没友谊。主要还是集中在学习方面、与父母关系方面和交友方面的问题。经卡方检验,城乡、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
2.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生在回答“你如何评价自己”时,回答“我真棒”的占24.4%,回答“我还行”的占69.9%;回答“我不行”的占5.7%,说明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绝大多数是适当的,但有不到一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不高,对自己的自信心不强。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城乡差异、年级差异(P
3.小学生的交往状况。小学生的交往情况从好朋友的数量以及交往方式两方面来考察。(1)好朋友的数量。小学生在回答“你的知心朋友”、“好朋友的数量很少”时,回答“是”的占32.8%;回答“否”的占67.2%。小学生的交往情况总体比较乐观,多数的小学生交往广泛,有多个知心朋友。但个别学生没有朋友也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
(2)交往方式。小学生与别人的交往方式方面,在回答“在与别人交往时我是否主动”时,回答“主动找别人聊天”的占82.5%;“别人找我说话我才说”的占12.7%;“我经常独来独往、不与人聊天”的占4.8%。大多数的小学生交往方式是积极主动的,但有两成的小学生交往比较被动,甚至不愿意与人交往。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交往方式于年级、性别、城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
4.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状况。我们从坚持性来考察小学生意志力发展的状况。对小学生的坚持性是通过遇到难题时的表现来考察。在回答“当你下决心做一件事情时,是否会因遇到困难而难以坚持到底”时,回答“经常这样”的占13.3%;回答“有时这样”的48.1%;回答“从不这样”的占38.6%。可见,只有近四成小学生做事情遇到困难时能坚持到底,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坚持性在城乡、年级、性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
5.小学生独立性发展状况。小学生的独立性是通过遇到难题时的表现来考察的。问小学生“当遇到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时,你会怎样做”,回答“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的占26.6%;回答“自己先想再问别人”的占45.9%;回答“问老师同学”的占26.7%;“放弃不做”的占0.8%。可见大多数小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的独立性水平有待提高。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独立性于城乡、性别、父母文化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讨论分析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虽然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大多数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或比较愉快,六成多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不到一成的小学生生活得不太愉快或不愉快;但也有五成多的小学生有烦恼。
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有的学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校的中心工作仍然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核心,所有的工作围绕升学进行,不断地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和上课外辅导班不但使学生身心疲劳,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尤其城市的小学生表现尤为明显。在本次调查中城市学生在“学习紧张压力大”、“各种课外学习班太多”两个方面高于农村学生;由于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因此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紧张压力大”、“父母对我期望值太高”人数要显著高于四年级。
家长的素质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关。我们的调查表明,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学习压力越大,家庭气氛越紧张。有的家长往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不但给子女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也容易造成子女的心理问题。
另外,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有关。“四、二、一”的教养模式,往往容易使孩子形成闭锁心理,由于从小缺乏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在大人的百般呵护中长大,他们自卑、排斥、怯懦,这些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与别人的交往,不善于与伙伴沟通交往,受了委屈只会独自生闷气,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不到一成小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应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偏低,与繁重的课业负担、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关。繁重的课业负担、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校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儿是学生的命根”的想法在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中已经形成定式;社会就业也只重文凭,轻能力。学校、社会给学生带来的种种压力,有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小学生逐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真的很差,什么都不如别人。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5―01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 亲情的缺失。“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寻求保护或自我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等。
2. 监管能力有限。根据我们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统计,76.8%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23.2%的留守儿童是由亲朋好友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做监护,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缺乏上进心、自由散漫、厌学、逃学等诸多问题。
3. 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根据我们在学校里的观察和了解,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自控能力都较差,只有极少数的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很强。小学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使得他们遇到一点小事总是特别敏感、斤斤计较;对长辈没有礼貌、任意顶撞,导致经常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受到伤害。长此以往,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极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1、大学心理健康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一系列新变化,大学心理健康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学业、就业、网络价值多元化等的新变化给大学生成长带来深刻影响。当前大学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势必造成大学生学业压力和毕业压力的增大。同时随着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时代等的兴起,使得网络平台充斥着多元化价值观.而大学生正身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又是网络新媒体应用的主要人群,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产生心理问题。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2.1 社会因素
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影响。这是由于大学生虽热在年龄上已经迈入成年人的行列,但是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极少,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与现实的社会存在一定差距。在社会带来的竞争压力下,大学生的理想主义多半会幻灭。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那些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要远高于那些社会支持较差的大学生。这是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每个人都是社会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而大学生的心理情况更是与社会支持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大学校园文化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着一定影响。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此外,良好的校园文化还能够有效的规范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2 家庭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对大学上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家庭是人们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讯越来越便捷,大学生们与家庭的联系仍旧十分密切,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心理断乳。首先,每个家庭选择的教育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选择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生心理情况的差异性。而一般来说教育方式主要包括民主型、专制型以及溺爱型三种。其中民主型的教育方式是指,父母有着坚定的自身观点,同时也能够考虑孩子的意见。而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则是,父母只固执的坚持自身观点,丝毫不顾及孩子的想法。而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具体是指,父母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一切以孩子的意见为主,即使孩子的想法是错误的,父母也不会对其进行有效的修正。通过一些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主型的父母教育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要远高于专制型与溺爱型。因此,父母应详细了解孩子的想法,辨别对错,给予孩子充分的家庭温暖,这样才能确保家庭因素能够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家庭结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中父母的婚姻情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影响,通常那些离异或丧偶的家庭结构下的大学生心理情况不如那些圆满家庭中的大学生。同时,拥有一个或多个兄弟姐妹的大学生心理情况不如独生子女。此外,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的职业以及对子女的期望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2.3 个人因素
同时个人因素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有着重要影响,首先,由于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或多或少会收获一些成功,同时也会受到一些赞美,因此大学生对自我的评价通常带着一定的光环效应,进而使得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偏高。所以,一旦在生活中出现与大学生自我评价不同的客观评价,就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消极情绪,进而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其次,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这是由于不同的性格在心理压力的承受度上有着显著差异。大学阶段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们在渴望友情、爱情的同时,也注重对孤独的追求。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交际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在遇到生活学习上的挫折时,承受的压力不能有效的排解,就有可能造成心理失衡,进而出现心理问题。而那些性格外向、善于与人沟通、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更善于排解压力与烦恼,不易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上大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大学生要想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要有稳定的情绪,热爱生活。
2.4 其他因素
研究表明,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例如刚刚失恋的大学生有可能会通过跑步的方式来减缓内心的伤痛,因为这样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进而可以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意识品质,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提高大学生社会环境适应能力。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扩展了人际圈,并且使得大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很好的发挥,增强了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过度沉迷于网络也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大多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久而久之也就不善于与他人打交道,严重者会失去社交能力。这些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身心健康。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全国青年的平均水平,而其中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家庭影响因素、个人影响因素、社会影响因素以及运动、网络等其他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凌四宝,舒曼.(2003).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调查分析.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3):
中图分类号: C93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9-105-02
一、 女性心理特点
现在的中专女生一般年龄在15-18岁,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她们心理上的特点也逐步明朗化。概括而言,中专女生的心理特点相较与男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际空间比较小
对人和事物比男孩子更敏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外环境中较小的变动也容易引起她们的反应,总体而言,女孩子较为细腻、观察敏锐,度量较小。
(二)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相矛盾
这个阶段的女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坦率纯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生,她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埋藏在心底,她们拥有自己的秘密,她们开始不准别人观看自己的日记,她们开始锁上自己的抽屉,她们渴望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此同时,她们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甚至希望别人无缘无故地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理解自己。
(三)对他人的认同感比较高
在团体中力图维持团体成员间的相互融洽,与男孩子相比,不具有挑衅性和攻击性。
(四)对自已成功的期望值比较低,与男孩子相比抱负不是很高
如果让女孩子单独完成任务而不必将她的成绩与他人比较时,她们的自我评价还比较公平,但如果要让她们在公众场合进行自我评价,那么她们往往会把自已的成绩估计得过低。由于自信心不足,女孩子不能正确地估价自已,也不能充分认识自已的价值,不去想方设法挖掘自身的潜力,安于现状而不去树立自身奋斗的远大目标,遇见困难也很容易放弃。
二、受到外部环境影响
(一)家庭环境影响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据马可比总结: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父母强调服从、尊重权威,更倾向于严厉和专制;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与孩子交谈、说理更多,向孩子表示更多的温情。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亲子间的角色关系从而引发不同的家庭教育的效果。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爱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缺乏感情交流;有的孩子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守小孩”的监护权一般都移交给祖辈或亲戚。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母大多是文盲,既缺乏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使“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一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影响甚大。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农村中的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中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重男轻女”,“女不如男”的思想,女孩子被认为是没有必要接受教育的,她们一生的归属就是家庭,女性的角色被定格为丈夫的附属。到了现代,我国农村家庭还是对男性的期望普遍高于女性,家里首先考虑送儿子入学。对于女童,家庭条件尚可,成绩也一般的情况下,便选择送入到职业学校读书。使得女生普遍受整体舆论的影响,自我评价不高,甚至无关紧要。
(三)学校教育不当
由于各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在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之前,普遍是学习上的差生,大部分被老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入校时这些学生表现为课堂上只喜欢听老师满堂贯式的讲解,自己不会看书,不会思考分析,更谈不上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课外知识也很贫乏。
三、中专女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综合上述两大因素的影响,使得中专女生在学校当中极易呈现如下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一)自卑
在学校学习当中,智力水平一般 ,学习成绩不拔尖,自然得不到老师的有效鼓励,在家庭生活中,也不寄于厚望。因此,相较于男生,中专女生普遍呈现出对自己有明显偏低的自我评价,没有太大的兴趣、信心去参加学校活动,一旦遇到挫折,也极容易放弃,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战胜困难。有部分女生在与对方交流时甚至不敢与对方正视,更不用提与陌生人、在公开场合讲话,在校表现极为胆怯。
(二)缺乏生理健康知识
由于家庭里母亲的忽视,学校缺乏生理卫生课,使得大部分女生对于生理健康知识一无所知。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例假”现象产生,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对性知识更是一无所知,而仅获的一点知识是从同学、杂志、电视上看到,听到,缺乏正确、系统的生理知识。而现代社会的各种媒体出现带来了大量信息,极易使孩子们形成错误的关于“性”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中专女生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朦胧、幼稚性。一旦出现恋爱情况,则很容易导致痛苦和烦恼。
(三)人际关系调适能力差
上职业学校之前的生活是比较单一的,而进入职业学校后,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一下变得不知道所措,加之女性特有的敏感、细腻的情感特点,常使得职校女生普遍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考虑问题简单、偏激,而常挂嘴边的脏话,则往往会使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关系激化。
四、开展针对职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从社会角度来看,妇女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研究表明,由于比之男性,女性更多地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相联系,和子女有更多的相处时间,母亲对子女的影响要大大超过父亲。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就显现出这种信息。日本妇女中,很多人结婚生子后就不再工作,但大多数日本母亲都受过高等教育的,这对日本民族素质的传承起到关键的作用。总之,女性的整体素质提高会带动整个下一代素质的提高。
从个人角度来看,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大量的职业型、技能型人才,而中专女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积极向上、自信、自强的职业女性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有针对性开展职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培养具有“四自”(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新女性。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注重情感教育,多表扬鼓励,填补心理荒漠,激发上进心理
情感是医治心理的良药。中专女生由于常被“忽视”的历史,及时给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爱护、对有了进步的学生要及时予以肯定和赞赏;行动上有了偏差及时纠正,在任何场合要尊重、善待学生,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赢得了学生的理解和信任。而女性较为敏感的特点使得女生一旦得到了教师的理解、表扬激励,则容易内化为心理需要,产生上进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树立理想,发展自强品质
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我,接纳自我,帮助找出其缺点及不足,及时发现自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不以己之长来比人之短,也不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学会扬长避短。
作为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设置合理、恰当的目标,适度给予鼓励,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进而形成上进心理和自强品质,让学生重扬理想的风帆;在评价工作中则要求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三)开设女性生理卫生与保健知识课程
为了帮助女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观,消除女生因对健康知识的匮乏及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而造成的困惑,有必要在学校内针对女生开设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就青春期女生会面临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解:一是生理方面的特征;主要从月经期要注意的个人卫生,怎样预防青春痘,节食与减肥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二是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三是青春期要注意的营养。通过一系列地讲座可以让女生获得必要的生理保健知识,帮助女生了解自己,了解女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培养具有健全统一人格的年轻一代。
(四)构建高层次的文化氛围,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熏陶、培训的强大功能,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活动,如演讲比赛、文艺活动、艺术体操、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诗歌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参加者的自信心,也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合作共事的机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帮助女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审美意识,调整女生失衡的心态。
结语
中专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她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如何,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直接关系到女性人才资源开发。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修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职校农村女生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调动女生成才的积极性,帮助女生克服来自社会及自身的障碍,培养女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提高女生优良的心理素质,增强女生敢于面对自我,面对世界的勇气等方面。从而真正树立起新一代女性的新形象,展示女生的新风采。
参考文献
[1]王俊明,曹建波.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维度[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2]贺丽娟.高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一、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工作,勤奋努力,能身心愉悦地工作,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做到“六爱”,即爱事业、爱学校、爱学习、爱创新、爱修正、爱总结。
二、有良好的和谐人际关系
具体表现在: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力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嫉妒、厌恶等负面态度;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正确处理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容易做到,那是因为和领导、教师相处时,总要思前想后,话怎么说,事如何做,结果与否怎么办,深思熟虑后再去实施。与学生的相处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一点呢!追溯至根,就是教师的心理因素所致,没从根本上把学生当成“主人”,“尊重”学生很不到位,所以教师的思想、行为、目标常常达不到期望值,隔阂在恶性循环中累积形成。学生对教师有惧怕心理,惧怕教师的批评、指责,缺失了对他们的尊重、鼓励、兴趣,压抑了学习积极性。这样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正能量吗?我们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取得教育效能,有必要与学生换位思考,深入反思。做到“四爱”,即爱学生、爱家长、爱课堂、爱课间。教师要常与家长、学生沟通,身心相印,成为好朋友;在课堂及时扑捉学生的亮点,多鼓励引导;常参与学生的课间生活,做到心理沟通,彼此信任。
三、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
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主要表现为:1.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感;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认知自己知识水平与能力,才能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中设计合适的目标。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切合实际的小目标逐一实现后,在自我监控中及时修正实施方案与目标,进而促进更大的发展。
四、具有教育独创性
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是机械且僵硬的教学模式,根本不适应学生学习特点与要求。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理想、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和布置作业等。要因人而异,知识的难易,遵循事物自然发展规律,允许有不同的发展层次,在和谐的环境中争取良好的教学成绩。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个体的情绪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社会中,人们认为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因而采取各种措施,增强生理机能水平,提高适应自然、抵御疾病的能力。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精神世界的冲突与纷争。那种“无病即健康”的生物学健康观已经过时,而发展成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
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 (the concept and standard about mental wellness)
?(一) 心理健康的定义
? 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
?(二) 心理健康的标准
? 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说法不一,综合各种国内外各种观点,心理健康应符合以下条件:
?(1) 智力正常:智力是个体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其了解、认识外部世界的十分必要的条件。只有智力正常的人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并具有情绪体验能力,从而自我效能感增强,而智力落后者经常遭遇失败,伴随烦恼、痛苦的体验,产生自卑感。
?(2) 适当的情绪调节能力: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体在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个体就会被消极情绪所困扰,而这些消极情绪得不到有效宣泄的话,就可能使自己产生心理疾病,并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损害,患上身心疾病。同时,不良情绪的发泄方式必须考虑道德及社会的评价。
?(3) 自我评价恰当:心理健康者能充分了解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在学习、工作上获得成功,在生活中同他人和谐相处。心理不健康者,往往将失败归因于机遇和任务难度,整日怨天尤人,或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4)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他人交往,建立了较为和谐的积极的人际关系,反之,就会离群索居,对他人不信任,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
第二节体育锻炼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
? (the effects of mental wellness upon physical exercise)
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个体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 (physical exercise is useful to intelligence)
?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 研究表明,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 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降低疲劳感,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习的潜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feeling)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常常会产生紧张、压抑、忧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降低应激水平,使处理应激情境的能力增强。麦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者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一些。(1)
更多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文章 >>
查看更多>>
? 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will)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活动(尤其是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体育锻炼使自我概念更为清晰 (physical exercise makes me clearer)
?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例如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包括社会方面的自我概念和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等。其中,身体方面的自我概念包括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则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
? 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障碍在正常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据报告,54%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体重不甚满意。与男性相比,女性倾向于高估身高和低估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其身体自尊变低,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
? 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锻炼者比非锻炼者具有更积极的总体自我概念;体能强的人比体能弱的人倾向于具有更高水平的自我概念和更高的身体概念;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因此,更积极的自尊心,更高水平的身体概念和自我概念与高水平的体能状况相关。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public relations)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
? 由此可见,人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认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心理疾患 (physical exercise for decrease mental disease)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人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人们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他的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个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个体获得心理满足,产生积极的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并消除心理障碍。
? 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
[2]
更多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文章 >>
2010年教育工作总结
七年级历史组2010—2011年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音美备课组教学工作总结
体育教育的改革中,在课程教学评价这一重要环节上,与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尚有一定距离。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改进动作技术,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下健康发展。本文结合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就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实施策略作以论述。企图今后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体现“终身休育”的教育思想,且对个人、家庭、社会、民族、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原《纲要》关于学生学习评价的诠释
1.1评价主体太单一性。教师在评价中掌握着生死大权,没有把学生纳入到评价的范畴中来,没有体现教与学的双边性、互动性。过分强调教师的评价,而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重视不够。他人评价的做法很普遍,而个体评价则很少。教师和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情况很少有一个主体性认识,问题何在,进步情况如何,不清楚。这样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
1.2评价内容的片面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知识和技能的单纯掌握,而且还在学习中的增强心理素质和与人合作等各方面。在原纲要下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中,仍受技术技能教育观的影响,过于强调体能和技术技能评定,这种考核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态度和习惯的目标不一致。从评价应为教育目标服务这一观点出发,体育教学评价应加强对学生体育态度和情感的评价。
1.3评价方法的不科学。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而对过程评价重视不够。以终结性评价作为主要评价方法的做法较为普遍,这种评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评价与课程同步结束,因而,不能对教学和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无法及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学和学习。这与当前国际课程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的做法。
1.4评价目标的单一。只注重运动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没有考虑学生其它方面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很难让学生在社会适应目标心理健康目标有所提高,严重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2新《纲要》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诠释
《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笔者认为,体育学习评价不是教学过程结束时的鉴别和选拔的手段,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的需要服务。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体育学习评价应立足于学生发展这个根本,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评价,让学生在发现、发展、展示自己的长处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并把自身的优势领域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享受评价,促进自我发展。
2.1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
2.2课程目标的内容。包括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包括: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在以上五个领域目标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让每个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收获。
2.3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2.4过程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在新纲要下,对学生体育课的学习评价因人而异,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采用总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3未来学生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
3. 1评价内容的不断扩展。体育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越来越多的方面,既要评价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意志、品质,与人合作、还要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和社会适应性等。
3.2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性评价和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不仅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自己阶段性教学质量的总结和比较过程;过程评价也称形成性评价,旨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及时了解情况,明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只有亲身体验的内容,才能正确地评价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来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内在不易显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一个善于运用自我评价的学生,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随时评价自己,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教学目标指引卜的定向学习状态。
3.3体育教学评价理念的不断更新
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指导思想,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性评价,淡化考评的选拔功能,强化检验、反馈、激励的综合功能,彻底根除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弊病,既要评教学效果,又要评教学过程,既要评老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 韩秋等.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改革研究,20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