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6: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老山界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老山界教案

篇(1)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86-01

1.鼓励质疑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 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和看录像相结合, 接着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最后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目的是打破了学生们不敢问的心理障碍, 激起了他们提问的欲望。有的学生问:"鸟的天堂究竟指的是什么?"有的学生问:"这株大榕树究竟是什么样的? 里面的鸟儿又是怎么生活的?"有的学生问:"作者为什么第一次去没看到一只鸟, 第二次去后心中确感叹这'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有的学生问:"为什么说这株大榕树就是鸟的天堂?"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营造一种敢问、乐问、善问的气氛,并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

2.参与讨论 充满生机

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教师要让课堂活起来"。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多向交流,课堂方能真正"活"起来。据此,教师要做到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答案。如教《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有一只狡猾的老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上来?这时,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狼为了让老山羊救它,想尽了办法博取老山羊的同情,大家想一想,狼会用哪些花招?"以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讨论,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而,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思考狼究竟用了什么花招?得逞了没有?老山羊是怎样识破狼的花招的?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展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发展和迁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2)

1.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计算机备课便于随时修改教案,当然这并非计算机辅助备课的主要目的。我们应利用计算机收集整理化学教学内容和信息,譬如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查看国内外的化学教学信息,或者选用市场上出售的教学软件,从中选择或借鉴对教学有用的东西来充实化学教学。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通过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信息,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讲述"CO2性质"前,我将意大利峡谷之谜、动物进入古老山洞出现死亡的现象制成课件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会联系生活经验,去思考、分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爱好,激发求知欲

通过实验、幻灯、录像、实物投影、多媒体等信息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信息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如在学习"空气污染"时,我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演示工厂烟囱中排放的大量废气;演示市中心大量汽车排放的废气;演示燃放烟花爆竹。提出问题你认为上述现象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污染?你所生活的环境还有哪些污染源?有什么危害?你认为如何从根本上防止污染。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并在课后尝试撰写有关环境污染的小论文。在老师的影响下,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有的自己上网搜集大气污染的资料,有的逛书店或到图书馆或到化工厂考察,了解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并用了一周时间撰写事实充分,立意新奇的论文。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信息手段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达到充分的感知,激励学生探究实践,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非凡是对宏观和微观中人们平时无法观察的化学现象,以及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运动,更能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为化学概念和化学规律的把握提供充分的感性熟悉基础,克服以往教学只靠口述或做演示实验的弊病,让学生在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去找内在联系,使学生主动提取旧知、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原子》的性质时,我就让学生观看动态演示的原子结构模式,再根据原子的结构,讨论原子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被原子的动态模型所吸引,讨论热烈,他们在讨论中以所学的知识为基础再通过联想和类比,认为原子和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质。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都在不停地运动、微粒之间都有间隔等。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一定的升华。

5.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篇(3)

阅读,使我们的文明薪火相传。就是因为阅读,我们才学会了求知,才明白了真善美。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时刻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默默咀嚼、默默理解,用心灵去感悟,与作者心灵对话,然后体会作者的人格和情操,进而拓展开知识面,使自己的感情世界能得到升华。在语文的阅读训练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培养,而且要从小做起。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一、搭建好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始终是学习的重要资源。阅读的本质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对话,这场对话可以是跨时间、跨空间、跨地域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一次对话的过程,就是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阅读的过程中个性化阅读才能够使学习的主体——学生,充分调动起学习主动性,深入理解文本,理解思想精髓。

学生是一个个阅读个体,是有差别的,有的浅薄,有的深刻,有的游离,有的明确,所有这些都影响个性化阅读的质量。教师就要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发表不同的意见,然后做出中肯的评价,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应当把学生个人知识、生活背景和直接经验都看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再来解读文本,获得个人独到见解和独特体验,使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一个个性化、自由化的过程。

教师要争取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精彩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由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提问、自主解惑,把提问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个性化阅读需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实践,教师要做好教案,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仔细感悟。

二、独立感悟

语文阅读就是要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以至于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小学生尚未形成思想定势之前,一定要使其具有一定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然后独立阅读、独立感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都是最真实的阅读体验,正是这些不同的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思维的活跃度、敏锐度。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乍一看到这个题目时,学生必定会提出很多疑问,什么是呼风唤雨?怎么样呼风唤雨?什么是世纪?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在阅读了全文后,学生就可能对呼风唤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就觉得呼风唤雨有些夸大,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是不可能改造自然到如此地步的。于是,学生就可以自行对文章题目做一次修改,比如《飞速发展的世纪》《焕然一新的世纪》等。

总之,独立感悟文本,构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相理解、互相渗透,使学生有个性化阅读的新体验,最终升华为独特的见解。

三、个性化阅读的误区

误区一:小学生就如一张纯净的白纸,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可以天马行空。阅读过程不是教师设下概念框架,而是学生步步深入、亲身发现、亲身体验。在小学课文《小白兔和小灰兔》中,小灰兔并不“懒惰”,因为开头写到的就是小灰兔和小白兔一起帮老山羊收白菜。全文的主旨也不是批评小灰兔的懒惰和表扬小白兔的勤奋,而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聪明的白兔学到的是种菜的本领,掌握了本领就可以创造财富。诸如此类的感悟恰恰丰富了内涵,启迪了智慧。

教师不能从他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又转化为新知,然后让学生恍然大悟,这样就没有尽到一个老师该有的责任。

误区二:可以多元理解但不能偏离文章主旨。教师在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对文章的感悟不同,说出的体会自然不同。但是由于未成年人价值观、人生观尚不成熟,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多样,但能切中要害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必然会出现种种偏差、浅薄甚至错误。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原本是个性化的。个性化阅读既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所必需的,更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必需的。

综上所述,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他们对材料的反应是多元化的。学生是阅读过程的主体,文章的真实含义应该由学生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提倡个性化阅读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 版权申报材料 下一篇: 水利局廉政工作计划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