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全诗的意思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6: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游子吟全诗的意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古诗文塑造了一系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一个个含蓄隽永的艺术意境。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受艺术形象,体会意境,使其受到启迪、感染,获得美的享受。

例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教学时,先让学生弄懂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再连起来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在初步感知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中“引弓,没入”二词诗意上的串联和赏析,引导学生唤起生活经验,由石头棱角的坚硬到“箭没石棱”的奇迹是由于力量巨大,再启发学生想象李广将军“弯弓如满月”的勃发英姿,接着再补充李广将军的事迹,联系古诗《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这样,武艺超群、卫国戍边的飞将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披文入情,让学生体验美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例如我在教学孟郊的《游子吟》时,通过“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这一设问,找到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切入点,再由此迁移到《游子吟》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由诗文启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的反复吟诵,让学生描摹头脑中出现的意象:一位因过度操劳而满头白发的老母亲,独坐在昏暗的油灯下,跳动的火焰映照出妈妈专注的神情,手中的衣物,缝了又缝,一直到天亮。这样,从剖析包含激情的艺术画面入手,帮助学生再现了作者苦心营造的意境,而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又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使他们如临其境,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下,深受感染。

三、放飞想象,让学生感悟美

篇(2)

在实践中,大众媒介权与普通主体个人隐私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权利冲突(报道对象是公众人物时,这种冲突尤为突出)。最近若干年来,媒体频频报道的“人肉搜索”事件、不雅照片(视频)事件以及与社会知名人士有关的打架事件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大众媒介权与个人隐私权的冲突问题,也进一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作为近代以来所形成的关于自由观念的两种基本的学说——“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为我们观察和探讨大众媒介权和个人隐私权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从一定意义上说,个人隐私权观念主要体现了消极自由观念,大众媒介权的理念则更多地反映了积极自由的观念。两者存在客观的“权利张力”关系,同时也是对传统公权力与私权利理念的超越。

一、自由主义理论:对权利与自由关系的解读

人们对权利和自由的认识与理解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权利范畴标志着人们应该、能够或者实际做出某种行为的自由度。”①或者说,权利是主体宣称对权利客体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自由自主意愿来处分或处置的资格和能力。英国“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格林对权利的个人角色与社会角色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他认为,任何权利都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为“做有价值之事或享用有价值之物”而向社会提出行动自由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前提是承认他人的同样要求,并准备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社会对个人要求的承认,由于个人提出的要求以承担一定的义务为条件,总会得到社会的承认。社会承认了个人的要求并赋予他实施要求的权利时,个人的要求就转化为权利。因此,他把权利定义为“一种建立在共同之善基础上的,被社会所承认的要求”。②霍布斯、卢梭、康德等都没有把权利看作是仅仅涉及个人的行为,他们都注意到了除个人之外其他人的存在,只有在个人的自由意志与其他所有人的自由意志协调一致时,才有一般意义上的权利③。这也体现了权利的整体性和社会功能的指导精神和基本理念。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价值,是西方自由主义学说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外理论界所关心的核心和前沿问题。自由主义是理性主义的一种,边沁与斯密是英国理性时代的杰出代表。自由主义者一般都认为,“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者”,“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④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好处,都不成为充足的理由。⑤自由主义者把个人作为起点的分析单位,社会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人造的躯体”,是原子个体在某种程度上的机械组合,它可以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加以变更和改善。

赛亚·伯林作为英国政治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自由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对自由的概念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和诠释。伯林指出,消极自由涉及对“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他人的干涉”。积极自由则和以下问题的解答有关:“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事、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成为另一种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最大区别在于个人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不着眼于别人或外力是否设置障碍,以做自己主人为要旨的自由与不让别人妨碍我的选择为要旨的自由。⑥

事实上,任何绝对的积极自由或消极自由在现实社会中都是无法存在的。积极自由的本意是自主,而消极自由的本意是不受限制。换言之,消极自由是免除限制或阻碍的自由,积极自由则是道德上的自主自治。消极自由离不开积极自由,一种不受干涉、没有阻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主体无论是在社会方面还是在精神、身体方面都存在无数障碍、强制和涉,个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社会生活使任何一个人不可能逃避法律的、道德的强制和干涉。就制度性和可行性而言,消极自由通过法律体制可以保障和实现,如个人隐私权通常可通过法律规范得以确认和保护。但积极自由则由于其本身的内涵和外延不是特别确定,较难通过法律制度来保障和实现,如大众媒介权一方面面临法律明文予以授权的困难,另一方面则面临着权利可能会被滥用的困境。

在自由主义学者看来,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都是客观存在的、合理的、可实现的。伯林指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都是不可逃避的问题,均是非常合理的概念⑦。事实上,消极自由可以通过对个人自由权利的彰显能够起到抑制积极自由被滥用的作用和效果;而积极自由在不放弃和尊重个人自由权利的同时,关注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追求与维护,可以弥补消极自由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终极关怀的欠缺,有助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在社会实践中,以个人隐私权为代表的私权利要求排除包括大众媒介在内的各类主体的非法干涉,而以大众媒介权为代表的社会权利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则要求获取个人的可能涉及隐私的信息,由此形成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冲突。但正是这种冲突,使得个体权利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抑制强势媒介权的滥用,而大众媒介权又通过舆论传播来弥补个体对社会整体价值的忽视,二者呈现出既有张力又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积极自由:大众媒介权的恰当行使

大众传播媒介在日常新闻宣传与报道中,经常可能体现为公民个体话语的载体,但实际上是以公众集体话语的形式或名义进行表达和传播的。大众传播媒介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的过程中,事实上是以公务法人的身份履行社会信息传播职责的,即使是私人所拥有的传播媒介,其真正的主体也并不是纯粹的个人——因为纯粹的个人无法代表社会公意。大众媒介权的完整的行使和履行是由多个密切关联的环节构成的,每一环节的依法、自由、有序的运行在发挥大众媒介权的整体社会功能方面都必不可少。大众媒介权作为一个多学科的复合性概念,可以将之视为一个权利束或统称权,它由多个单列权项或具体权项构成,这些单项权利或具体权项包括但不限于知情权、采访权、真实意思表达权、信息自由权以及信息公开传播权等,其基本性质属于公共社会领域中的社会权利。

基于积极自由的概念,大众媒介有着主动、积极地实施新闻报道、新闻传播的自由。但在行使大众媒介权的过程中,涉及大众媒介的行为能力问题。通常可以将此分为积极行为能力与消极行为能力。积极行为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强调自由行为中的自主性、自治性的伦理问题,避免以大众媒介权做各种交易、搞“有偿新闻”。消极行为能力则涉及外在法律制度的约束问题。这种行为能力应该充分考量以下几个因素:

第一,准确把握大众媒介权的边界。公民有权知道的或者允许知道的,媒介也应当有权知悉;反之,公民无权或不允许知道的,大众媒介同样无权知悉。显然,这是现代宪法原则的基本要求。而在大众传播实践中,“求新求异”的职业“价值”倡导将大众媒介权无边界化,通过逾越法定权限的某些采访手段似乎成为敬业或显示欲有所作为的代名词。“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⑧

第二,正确处理复杂权利层级体系中大众媒介权的法律位阶。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公民权利意识空前觉醒,各种权利彼此之间互相交错,而各种权利之间明显存在等级层次区分,当这些权利本身发生冲突时,下位权利效力低于高位权利,也应当服从于上位权利。当然,权利本身的层级性并不意味着权利主体可能存在等级性,而是指权利本身法律属性的层级性。比如宪法性权利高于其他普通民事权利,与权利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生命权、健康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姓名权等人格权利应高于其他一些派生的精神性或财产性权利。就大众媒介权而言,大众媒介为强调突出报道中的新闻价值而对报道对象的上位权利如个人隐私权构成侵害时,大众媒介应承担由此带来的法律责任,大众媒介权应受到法律合理的限制。

第三,社会公共利益和善良风俗的维护。大众媒介权的特殊社会权利属性决定了它与社会公共利益间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行使大众媒介权本身不能妨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妨害公序良俗。具体而言,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行使大众媒介权应该有益于社会公众权利、利益,而不得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造成损害。在通常情况下,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一般涉及对社会公共道德的侵蚀、对社会所公认的道德标准信仰构成挑战,可能引起道德水平下降、败坏社会风气等。此外,可能还会涉及对的诽谤诬蔑,这不仅伤害信教者的感情,而且可能由此引起宗教纠纷,构成对社会秩序的损害。

三、消极自由:注重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法律对个人隐私权予以确认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排除其他人对自己隐私自由的非法干涉和强制,其实质则体现出消极自由观的特质。个人隐私的维护和保有在现有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使特定主体被允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社会角色,而不受其他人的非法干涉。个人隐私权蕴含的消极自由理念,凸显了对个人社会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逐渐去除了身份对个人权利的限制,体现了“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潮流与趋势,标志着人类文明有了某种新的发展。

消极自由是指特定主体不受其他人的非法干涉和强制。这里的强制,意指某些人故意在我本可以自由行动的范围内,对我横加干涉⑨。它是“免于……的自由”,关心的是“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群人)可以、或应当被允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别人的干涉⑩。显然,消极自由充分强调个人自由的维护,存在于排除干涉的“消极”目的中。一旦依据社会规则被界定为个人所享有的自由,那么这些自由权利就形成了某种“绝对的屏障”,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其他个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加以干涉。自由主义学者认为,对个人的福祉,本人始终是关切最深的人;除了一些私人联系很强的事情外,任何他人对于他的福祉所怀有的关切,和他自己所怀有的关切比较起来,都是微薄而肤浅的。社会对于作为个人的他所怀有的关切也总是部分的,并且完全是间接的;而个人本身关于自己的情感和情况,比起任何他人所能有的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样看来,个人应该有其自由活动的场所 。

遵循个人主义的基本信条,每个人是其自身利益及知道如何促进这些利益的最佳判断者,都应被赋予选择其自身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的最大自由和责任。消极自由高度评价自我依靠、隐私权以及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特别强调个人权利,尤其是人身权、财产权与表达自由权,其他所有权利都依从于个人权利。而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个人权利与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尊重与保护。保护个人隐私,就是尊重人的精神利益与人格尊严。隐私权所保护的是自然人的一种精神利益。作为人格权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晚的一种权利类型,对其进行司法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走向文明时代,社会关系日趋复杂,隐私范围不断扩大,隐私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内容也更加丰富,延伸到个人生活秘密和生产秘密等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公民的隐私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们愈加希望能为自己保留一个私人空间,更加追求自我独立的权利。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从其“利益”出发,与其“利益”相关的事项或信息,他们有法定的权利获悉或知晓,这就是公众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知情权得到切实维护的途径有多种,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这就派生出公众知情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大众媒介权。隐私权与以知情权为依托的大众媒介权的冲突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人肉搜索”第一案 、郭某徒弟殴打记者案 、李双江之子打人案 、高速公路超速不雅照事件等都引起了各界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强烈关注。在以上涉及隐私权与大众媒介权冲突的个案中,因当事人处理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法律后果。关于前述殴打记者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都发表了相关评论。《人民日报》的评论特别指出“演员是个特殊的职业,通过表演展示和传播传统艺术,自身实际上也承载着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若干期许。打人骂人事件的发生,使这个善良期许落空了。即使受到媒体的冒犯,也有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打骂并不以为忤,无怪乎“钢丝”们失望,因为传统艺术的文化“气场”不对了 。而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中的多数新闻报道则直接涉及当事人隐私的侵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网络等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图像以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这是对于未成年人名誉权和隐私权的特别保护。在此事件发生后,公众能轻易在网络搜索到李某的所有信息包括其姓名、出生时间、就读学校等,其照片也没有经过任何技术处理。显然,尽管李某具有其特殊身份,但他是未成年人,其应有的隐私权益仍然受到法律保护。

四、公开与否及如何公开:权利平衡的选择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动的轨迹也可以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隐私权保护与大众媒介权行使呈现出了一种权利的动态平衡——某些原本属于隐私的信息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可能成为大众媒介公开报道的内容,但属于隐私的信息一经媒体公开报道则无法真正恢复为“隐私”,虽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措施,基于信息传播的特征而无法“恢复原状”。积极自由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的扩张和演变中,消极自由则显得比较稳定。因此,对隐私权的维护显得更为审慎和重要。西方新闻界和法律界就大众媒介权与隐私权冲突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原则,其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理主张包括“公众利益”和“新闻价值”。“公众利益”学说主张新闻媒介对有关公众利益事项的报道,只要报道不是对社会善良风气具有粗暴及攻击性误导,也不是明知为错误而又刻意加以报道的,即可免负侵害隐私权的责任。“新闻价值”学说则主张新闻具有价值属性,是其被公开传播的根本理由。只要新闻媒介能够证明其报道的事件具有“新闻价值”,是最大多数人关心的,不论该资料获得是否违法,不论其内容是否正确,只要报道者不是故意造谣或全然忽视其内容的真实性,都可免于侵权诉讼。关于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该学说的学者们列出了三类:有关“公众人物”的事项;有关“公众利益”的事项;“公文书或公共记录”所记载的事项。 以上这些主张对于解决我国隐私权与报道权冲突问题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在涉及公民隐私权的新闻报道中要贯彻依法保障、人人平等的原则,这是现代法制条件下关于公民人身权保护的一个基本原则。而对涉及社会知名人士隐私的新闻报道,应以对隐私主体无伤害为最低限度和以健康理性的兴趣为前提条件。一定意义上讲,崇尚社会知名人士是社会健康和社会理性心态的具体体现之一。社会知名人士的成就、才能、经历、生活方式都是一种人生参数,普通人只有通过大众传媒去搜寻这些参数。另一方面,社会知名人士所从事的活动一般都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成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对名人关注度越高,媒介所报道的不当隐私对社会的影响和对隐私主体的伤害就越大,这必然要求名人隐私可以公开的事项应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即对社会知名人士的事业及与事业有关的个人情况可以不经同意而公开。名人既然体现为某些社会价值中心话语,名人的言行包括一些隐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被赋予了“垂范”的苛求。

大众媒介权利的行使还有必要划清一般民众在不同情况下的隐私保护。笼统地说,对一般民众的隐私要采取全面、严格保护的原则,它们被保护的隐私范围应该大于社会知名人士的隐私范围。这是由一般民众在社会各方面生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和所处的实际地位决定的。一般民众在通常情况下其个人行为所含的社会属性(引起他人利益的变动)并不明显时,新闻媒介不应对其行为予以干涉,要遵循严格、全面的保护原则。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具有上述社会属性的个人行为也会成为必须被公开的事项,这主要是指普通人所作所为违反了法律或对社会政治、公共利益产生影响、造成损害的情况。此外,如果普通公民有意或无意卷入引人注目的特殊事件,成为“非自愿性公众人物”,那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为了更好地传达特殊事件信息的需要,他的某些隐私内容保护也应予以适当的限制,但前提是隐私内容必须是新闻报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注释:

①林?矗骸度ɡ?姆ㄕ苎А??诟穸?ㄕ苎а芯俊返?4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92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③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第248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④⑤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170~17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⑥沈宗灵:《现代西方法律哲学》第205页,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⑦⑨⑩[英]伯林:《两种自由概念》,《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第220、200~201页,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第154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密尔:《论自由》第82~83页,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北京一位女白领写下“死亡博客”后跳楼身亡,她生前留下的“死亡博客”引出中国第一次进入司法程序的“人肉搜索”案。2008年12月18日在北京市朝阳法院宣判,两家网站被判侵权,王某获赔精神抚慰金8000元。

2010年8月5日,国内知名艺人郭某徒弟李某因涉嫌殴打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栏目记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7天并处200元罚款的处罚。

篇(3)

被告:桂林市旅游局。

1995年12月底,原告桂林天狮广告策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狮广告公司)经理郦波应桂林市旅游局局长助理张源涛的要求,利用张源涛提供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由天狮广告公司组织设计编创《桂林旅游指南》一书。天狮广告公司接到张源涛交来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后,即组织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创意,公司为此添置了设备。经公司员工设计、编撰,郦波在1996年3月将《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的样稿交给了张源涛。1996年5月10日,张源涛以桂林市旅游局的名义,与广州威雅广告实业公司签订了一份印刷合同,由该公司按《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的样稿印刷2万册,书的封面上署名为“桂林市旅游局编”。此书印好后,桂林市旅游局将此书作为旅游促销宣传品向境内外发行。

原告天狮广告公司发现此书的署名后,经向桂林市旅游局交涉未果,遂起诉到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称:我公司受桂林市旅游局的委托,为该局设计编创了《桂林旅游指南》一书。但现在该书署名为“桂林市旅游局编”,侵犯了我公司对该书享有的著作权。要求法院维护我公司的合法权益。

被告桂林市旅游局答辩称:我局从未委托原告天狮广告公司承担这项设计工作。我局局长助理张源涛只是以朋友关系委托郦波个人具体设计,而由张源涛提供文稿、图片、桂林地市导游图、英文翻译等资料并进行编辑,郦波据此作排版美术工作。郦波虽为原告的职员,但承担此项工作并未以原告的名义与我局发生任何关系,只是作为个人来完成此项工作。所以,我局未侵犯原告的著作权。

审判

秀峰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桂林旅游指南》是一本宣传桂林旅游资源、指导人们旅游购物的出版物,内容分别由文字、图片等组成,系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文字、美术和摄影作品,为该法保护的客体。由这些作品汇编结合而成的整体——《桂林旅游指南》应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的文字、照片的提供者是桂林市旅游局,版面设计是由桂林市旅游局委托天狮广告公司经理郦波进行的。天狮广告公司为设计《桂林旅游指南》一书,添置了设备,提供了创作的物质技术条件,并组织了公司员工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郦波是该公司的经理,其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经营范围的业务,不能排除其所为的承接业务的行为是代表公司的行为。所以,天狮广告公司对《桂林旅游指南》一书享有著作权。但该书的文字、图片等资料系桂林市旅游局所提供,并参与了修改、定稿等一系列创作工作,为设计此书付出了劳动,应与天狮广告公司一并享有《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的著作权。但桂林市旅游局未经天狮广告公司同意,独自将该书大量印刷发行,侵犯了天狮广告公司的著作权,应承担侵权责任,给予天狮广告公司一定的赔偿。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一)、(四)项,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四十五条第(二)项之规定,该院于1996年12月14日判决如下:

一、《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的著作权归属原、被告共有。

二、被告桂林市旅游局赔偿原告天狮广告公司经济损失17500元。

天狮广告公司不服此判决,以原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桂林旅游指南》的著作权应由其单独享有为理由,上诉至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原判,予以改判。

桂林市旅游局答辩称:原审认定《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的著作权属双方共有是错误的,要求改判由其单独享有。

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桂林旅游指南》一书,系郦波在天狮广告公司任经理期间,根据张源涛提供的文字、图片作品资料,组织公司员工,利用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集体策划、编辑创作的一部作品。该作品的作者应为天狮广告公司,著作权应归该公司享有。原审认定该作品系桂林市旅游局向郦波提供文字、图片资料,委托郦波进行版面设计,与事实不符。尚无证据表明桂林市旅游局以法人名义与郦波形成过委托关系,也无证据证明张源涛向郦波提供有关资料的行为是桂林市旅游局的法人行为,张源涛的行为应属个人行为。因此,原审判决《桂林旅游指南》的著作权由当事人双方共有不当,应予改判。原判认定桂林市旅游局未经天狮广告公司同意,大量印刷《桂林旅游指南》一书,是侵犯天狮广告公司著作权的行为,并判决该局应适当给予天狮广告公司一定的赔偿,是正确的,应予维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四十五条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该院于1997年7月7日判决如下:

一、撤销一审判决第一项,维持第二项。

二、《桂林旅游指南》一书著作权归天狮广告公司享有。

评析

本案争议作品《桂林旅游指南》一书,是经过对已有文字作品、摄影作品等有关作品,按照一定的主题及创意进行编辑加工,其中并包括了相关作品的组合、版式及美术加工等一系列创作行为,所产生的一种编辑作品。按照著作权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不妨碍被编辑的原作品著作权的独立存在和单独行使。二审法院判词实际上将争议作品认定为编辑作品,应是正确的,但仅适用第十一条的规定(著作权归属的基本原则),而未适用第十四条的规定,有所遗憾。

作品的性质虽然可以被认定为编辑作品,但不等于由此就确认了“编辑人”及其著作权归属。本案争议作品的“编辑人”是谁,著作权应归谁享有,必须依据本案事实予以确认。与“作者”有独自的作者和合作作者之分一样,“编辑人”也可有“独自的编辑人”和“合作编辑人”之分。一审是将争议作品的“编辑人”认定是双方当事人(按第十三条第一款),即双方为争议作品的“合作作者”,故而争议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双方共同享有。二审则仅认定天狮广告公司是争议作品的“编辑人”,争议作品的著作权应归其单独享有。这两种结果哪种正确呢?

从一审判决的依据来看,是以当事人双方都对争议作品付出了劳动为理由而认定双方应共享著作权的。这里忽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被告确曾提供了文字、图片等表现形式的作品,这些单独的作品确实通过汇编而结合成整体。但被告的行为仅是提供编辑加工的素材的行为,并不属编辑作品的创作行为。被告不能因为提供的是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而要求对编辑作品享有著作权,其提供的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第二,如果被告确曾参与了修改、定稿等工作,但这并不必然构成认定其为“合作作者”的法定条件。因为,合作作者产生的合作作品(编辑作品可同时表现为合作作品),是依合作创作行为产生的,而合作创作要有双方合作的意思表示,并且实际参与了合作创作。但被告不但否认委托关系,而且未提出合作创作意思和参与合作创作表示的事实,这就缺乏认定合作作者的法定要件。同时,修改、定稿行为虽也是一种智力劳动,但不一定能表现为是创作作品的创作行为,如要表现为创作行为,必须有合作创作的事实基础为依据。综上,一审认定双方当事人共享争议作品的著作权,没有事实基础,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篇(4)

一、比喻。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可在写景状物时突出形象,渲染气氛;在议理抒情时增强形象感,深化诗歌的主题。比如下面一首宋诗:

江楼感怀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

风景依稀似去年。

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旧时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像是从前。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诗的第二句用比喻写景,点染第一句“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象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而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比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诗的第二句“ 曲项向天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歌”字十分传神的表现了鹅战士般雄赳赳气昂昂的精气神!

三、夸张。对事物作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夸张可突出事物的某个特性,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比如: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劈空而来的第一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单看这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个长”,就是这么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

四、反问。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比如唐诗: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只有短短六句,大意是这样的: 即将漂泊异乡的儿子啊,你身上穿的衣裳是母亲手中的线缝做的呀。临行时让我把这衣裳缝得密密的, 怕的是在外日子久会破损。谁说做儿子的这颗像小草一样稚弱的心, 能报答得了母亲像春天阳光一样的慈爱呢?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对于春天阳光般深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

五、象征。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无限空间。例如: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的意思是: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同流合污、不畏恶势力的品质,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作者以石灰象征自己的人品,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与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六、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或以特征、或以局部、或以专有名词、或以具体事物代替本体。比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篇(5)

由于学生刚上高一,又是农村孩子,读的诗不会很多,所以在上课思路上,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牵引。一提到“引”和“牵”,恐怕有人会认为这是在走老路。但我认为传统不该丢,一定程度的引导是必要的。况且我认为这堂课不得不引,这样的鉴赏课,若全让学生自由发言,恐怕会杂乱无章的。因而,我希望整个中学阶段要增加古典诗词的分量,而且老师在诗词学习上要做得更好。只有如此,诗词鉴赏才会从从容容。

下面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引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背一首小诗给大家听听。(背诵《错误》)

师: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错误》。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作者是谁呢?

生:郑愁予。

(师板书“正愁余”)

生:错了。是“郑愁予”。

师:不错吧。我有证据。作者原名郑文韬。但为什么改名为“郑愁予”呢?我疑心是从古诗词中借来的。谁读过辛弃疾的《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生1:我只记得其中两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师:不错。知道这两句的意思吗?

生1:是说青山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

师:但这仅是字面意思。如果你要去做一件大事,想着这两句话,那会表达一种什么心思呢?

生2:我坚持要做的事,谁也拦阻不了。

师:实际是表明一个人做事的――

生2:决心。

师:对。辛弃疾是南宋抗金英雄。这两句话是说――

生1(抢答):辛弃疾的抗金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就像那东流的江水永不回头。

师:说得好。这两句的后面是“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谁能解释它的意思?

生3:傍晚深山里传来鹧鸪鸟的叫声,我独自站在江边,心情十分惆怅。

师:为什么惆怅呢?

生4:因为实际上辛弃疾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所以他心情沉痛。

师:这跟傍晚江面上茫茫的暮色有没有关系?

生5:有。眼前的景是黯淡的。它给作者一种压抑,让作者感到沮丧。

师:为什么提到鹧鸪声呢?

生6:鹧鸪的叫声好像是“行不得也哥哥”或“不如归去”。在敏感的词人辛弃疾听来,好像是提醒自己抗金无望,不可强求。

师:所以作者很苦闷。原来这一切都使作者愁苦啊!这“愁”字是什么用法?

生:使动用法。使我愁苦。

师:哦。“余”就是“我”的意思。那么“愁予”的“予”呢?

生:也是“我”。

师:那么“郑愁予”是不是从“正愁余”化用而来?而且正好用了某种修辞手段?

生:谐音双关。

师:下面把辛弃疾的四句诗一起读一下。

师:实际上,我想本诗作者的名字恐怕又是从屈原的笔下借来的呢。屈原的《湘夫人》开头两句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翻译过来就是:湘夫人下降啊到了北边的水滩上,放眼远望啊使我(湘君)分外惆怅。“愁予”这个字眼有什么特点?

生7:有点多愁善感的味道。

师:那么《错误》的作者为什么改用这样的名字呢?他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生8:一定读过不少的古诗词,尤其是婉约派的怕是读了很多。

师:同学们,是这样吗?有没有根据?

生9:有。作者虽是台湾诗人,但他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他父亲是个军人。他童年的时候跟随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跟随母亲辗转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母亲教了他不少的古典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师:所以,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实际上,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却酷似李白。而他自己本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这就难怪他把自己改名为郑愁予了,表现得那么缠绵。而他的《错误》则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背诵,整体感知

(先请两位学生试读,而后教师范读并指导;而后让全体学生自由读两分钟,争取背诵)

师:下面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12:写的是一个女子等候丈夫归来的故事。

师:从哪里看得出来呢?

生12:从一个“等”字看得出来。

师:对。你看得很准。

三、品味意象,拓展画面,体会思妇的情感

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一遍。

我提几个问题大家思考。“江南”是个好地方吗?能举例说一下吗?

生13:“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白居易的《忆江南》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师:哦。原来江南是个繁华美丽的地方。

生14:我记得这几句话,写江南的美丽,但不知出自哪里――“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师: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确宜人。谁知道它的出处?

师:没见过?情有可原。老版教材上有,出自南北朝时南朝作家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生15:还有,江南的生活是美的。

师:噢。不仅江南的风景美,而且江南的生活也美?说说看。

生15:有一首诗这样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师:知道是谁写的吗?不知道?我说一下。是唐末诗人韦庄的《菩萨蛮》。懂得它的意思么?

生16:大致是说,江南美丽,游人到了江南,就该在江南过一辈子,不到年老就不要回家。要是回家了就会肝肠寸断,伤心不已。

师:那就是说到过江南的游人舍不得离开江南,离开了会很留恋的。那值得留恋的是什么呢?

生8:一是江南的山水秀美,游于山水之间,心情无比舒畅。一是江南的少女美丽,比月亮还漂亮,让游人留恋难舍。

师:这位同学恐怕也读过不少的古诗。理解得很好。那如何理解“游人”呢?“游人”一般在什么年龄上游江南呢?

生17:“游人”大概就相当于“游子”吧。像孟郊的《游子吟》中的游子,在外漂泊,游踪不定。一般地说生活不一定幸福。

师:理解得恰当不恰当?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游子”是不是年老的时候才离开家乡?

生:不对。年轻的时候。

生18:要不然也不会看中江南的美女了。

师:哦。好深刻呀。既然如此,“游人”留恋江南,不愿回家了,家里人会不会想他?谁想得最厉害?

生:父母、妻子和孩子都想他。最想他的是他妻子。

师:妻子深深地思念着他,他却不想回去,这样的人该称得上――

生:薄情郎,负心人。

师:是不是游人都是这样?

生:不全是。

师:但妻子对游人的思念却是一样的,一样的深啊。课文中的女子是怎样地思念丈夫的呢?思念的结果呢?看第二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大家齐读。

师:最后一个词“开落”读得短促行不行?

不行。要读成“开――落”,要读得慢,音要响亮、沉稳。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也该这么读?

生:“走过”“向晚”“紧掩”“过客”。

师:把这几个词所在的句子连着读一遍,看看有什么效果?

生:好像有一种节奏感。

师:对。有一种韵律美。

师:作者把“容颜”比作什么啦?

生:比作“莲花的开落”。

师:这一比喻是否合乎常规?

生:不合乎常规。应该是名词比名词。应该比作“开落的莲花”。

师:对。实际是把“容颜”比作“莲花”。这么比的效果如何呢?

生:写出了女子容貌的美丽。

师:是的,古人喜欢用花比女子脸面。如“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白朴《梧桐雨》)。谁还能举例证明?

生18:“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是说女子的脸庞像芙蓉一样美丽。

师:是呀,芙蓉就是荷花。记得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吗?把全诗背一下好吗?

生:王昌龄的《采莲曲》。(学生齐背)

师:很好。还有例子吗?

生1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是说女子的脸庞像桃花一样美丽漂亮。

师:说得好。谁的诗?

生: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师:好。把全诗齐背一下好吗?

师:很好。都背得来。那么,用“莲花”作比还能写出什么呢?

生:女子的纯洁,品性的高尚。

师:有例为证吗?

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师:对。那么作者为什么把女子的容颜比作“莲花的开落”呢?

生20:“莲花”盛开时是鲜艳美丽的;凋落后是枯黄的,不耐看了。用这一比喻,前者写出了女子容貌的娇美,后者写出了女子容颜的憔悴。

师:也就是说,“莲花”由开到落,不只是点出了季节的更替变化,更主要的是反映了女子的容貌由美丽到憔悴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还可以由哪个词看得出来?

生:“等”字。

师:从“莲花”开等到“莲花”落,说明了什么?

生:女子等待的时间很漫长。

师:我们有没有过等人的经历?那是什么样的滋味?

生21:焦急难耐。

生22:把人都等疯了。

(生笑起来)

师:可见等人的滋味不好受。我们看那位美丽的女子都等憔悴了,知道她憔悴的原因吗?

生:思念丈夫啊。

师:对。“思君令人老”,古人说得不错。那么,那盼夫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心情到底怎样呢?

生:欣喜,焦急,痛苦,寂寞,苦闷,怨恨!

师:好。同学们揣摩得不错。有没有自己的体验?

生:有!

师:那我们跟那位可怜的女子不是产生共鸣了吗?顺便问一下,我说的“可怜”是什么意思?

生:值得同情。

师:哦。那女子就只值得同情?

生23:还有可爱的意思。是说长得美丽,值得怜爱。

师:有例子么?

生2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还有《孔雀东南飞》上的句子――“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师:好。下面我们学习第二节,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那在寂寞中等待的美丽女子的。我们来具体体会一下她的心情。大家自读一分钟。

师:大家体会一下,“不来”“不飞”“不响”“不揭”四个词,分散在句中,读起来有什么效果?

生25:有一种节奏感,显得很和谐。

师:说得好。读起来有韵味。它们所在的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26:“不来”“不响”分别是“不飞”“不揭”的原因。它们又都是女子内心寂寞封闭的原因。

师:说得有理。什么消息都没有,一切都归于沉寂,似乎空气都凝结住了。她的脆弱的心承受得了么?

生:无法承受,悲苦到了极点。

师:“东风不来”,是不愿来,还是不能来?

生27:是不能来。

师:噢?为什么?

生27:因为到三月了,是暮春了。

师:哦。我想起来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生跟着老师背李商隐的《无题》)

师:百花凋谢了,所以柳絮也不飞了。这是不是幸事呢?

生28:不是。是暮春了,春已去了。女子盼夫回家的希望又成了泡影,所以失望至极。

生29:还有,暮春时节,年轻的女子最易敏感。她会感叹时光匆匆,年华易逝,容颜衰老,所以更加愁苦不堪。

师:大家都认为东风不能来。讲得都有道理。我想啊,东风恐怕是不愿来。它似乎是个有情人。大家能理解吗?

生30:这里好像用了拟人。但我不明白东风不愿来的原因。

师:那从下一句――“三月的柳絮不飞”――来看吧。如果是“杨柳依依”,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好不好呢?

生31:不好。

师:为什么?

生31:那位美丽女子看见青青的柳色会懊悔不尽的。有王昌龄的《闺怨》为证。

师:好。大家一起背一下。

(生齐背:“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师:哦。青青的柳色引出了无限的离愁别恨。这位平日里愁苦不愁苦呢?

生:不怎么愁苦。因为是她自己把丈夫送到战场上求功名的,心里还有某种欢喜呢。

师:说得有理。但即便如此,一见到杨柳,那位女子还会产生愁情的。可见别离是多么难耐呀。但相比之下,本诗中的那种离愁别恨就更浓了。因为她所等的人不知在哪里又在干什么。所以,不光人同情她,就连东风也舍不得惹她烦恼,不愿吹来,不愿吹绿柳条,不忍见柳条发青啊。我也引一首诗作证。李白的《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从这里可以看出,“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更衬写出了女子的凄苦之情。那她为什么会见柳伤情呢?

生3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是希望行人留下。所以文中的女子一见到柳,就想到了当时送别的情景。想当初,是千叮咛,万嘱咐,叫他早回。如今冬去春来春又去,杨柳几度发青了,可是他还没有消息,能不见柳伤情吗?

师:难怪李贺说“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还有戴叔伦的《堤上柳》写道:“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又正如所说:“一丝柳,一寸柔情。”这时我们恐怕要帮她说一句:“愿得西山无树木,免叫人作泪悬悬。”这是鱼玄机的《折杨柳》。

生33:怪不得“东风不来”,原来是“东风”不忍心啊。真得谢谢东风!

师:我们再想想看,这位美丽女子要是看见了柳絮纷飞,她的心情又会怎样呢?“柳絮”如何理解呢?

生34:“柳絮”就是柳树的花,人们也叫它“柳花”。这位美丽女子看见漫天飘飞的柳花,怕更是愁苦万分。

师:也许她“欲与柳花低诉”,但“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这是黄迈《湘春夜月》中的句子。可见其无处诉说的哀愁有多深。

生35:我也想起见柳絮而生愁情的诗。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中的两句――“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生36:我也想起两句――“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这是李益的《汴河曲》。

师:好。同学们读的诗还真不少。

生37:我记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师:你是说女子的愁苦像空中飘舞的柳絮一样多啊。我们想想,这女子真是愁苦不堪啊。所以还是不见柳絮纷飞为好。所以,还真得谢谢――

众生:“东风不来”!

师:但是,柳絮飞尽了,空中可能还有某种声音也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思乡之情吧?是什么声音呢?

生38:杜鹃的叫声。

师:是吗?它的叫声有什么特别吗?

生38:杜鹃,就是子规。在暮春时啼叫,声音很凄切。

师:所以古代文人把它规定为一种悲鸟,来表达伤春离愁思乡之情。它在暮春时啼叫,可有例证?

生3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记》。

生39:我有两句――“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但不知是谁写的。

师:柳永的《安公子》。

生40:还有贺铸的《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师:杜鹃啼血了,听的人恐怕是――

生41:哭血。

师:不,文雅一点。

生42:泣血。

师:对。

生43:还可能听到一种声音。

师:什么声音?

生43:笛声。

师:说说看。

生4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师:哦,原来吹的是《折柳曲》呀,怪不得让人伤情!这伤情女子的心像什么呢?

生:像“小小的寂寞的城”。

师:这座城有什么特点呢?

生44:这是一座愁城。

生45: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城中人百无聊赖,茫然无着落。

师:形容得好。我们想一想,城中的这位女子会干些什么呢?从电影、电视剧或者小说里找一找灵感。

生46:绣鸳鸯枕,绣合欢扇,打同心结。睹蝶儿双飞,看鸟儿成对,望双鹤交颈眠。

师:这位女同学举的例子为什么都是成双作对的?(众生笑)

生46:这样可以衬托出女子的孤单凄凉。

师:说得好。鸟儿成双作对,人何时团圆呢?能不寂寞惆怅?这一切她都有耐心去做去看吗?

生46:没有。心情不平静啊。

生47:也许在制寒衣。春天去了,秋天不久也要来了。

师:衣服做成了往哪儿寄呀?她知道丈夫在哪儿吗?

生47:可能不知道。所以也无心缝制寒衣。做做停停的。不知做了多长时间了。

生48:也许在作画。

师:画什么呢?

生48:画喜鹊登梅,也许是鸳鸯戏水。

师:喜鹊报信,鸳鸯成对,都是美好的。但对这位女子来说,恐怕都是痛苦的事。想一想是为什么吗?

生:因为在现实中这一切一时都难以兑现。

生49:也许在写诗。

师:把她的思念寄给远方的丈夫。但我以为恐怕是作回文诗吧。前秦窦滔,在外娶了妾,他的妻子苏蕙用锦绣织成回环可读的回文诗寄给他,使他感悟了。那么,文中的女子是不是在写这样的诗呢?

生:很有可能。

生50:也许是在对镜梳妆。

生51:不会。她怕照镜子,万一看出自己容颜衰老了会更伤心的。

师:对;这种猜测很合理。恐怕她也无心梳妆。古诗说:“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能理解“明镜暗不治”吗?

生51:镜子上落满了灰尘。好久好久没照过镜子啦。没有兴致呀。

生52:也许在抛梭织布呢?

师:恐怕也是无心吧。古诗说:“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真是百无聊赖呀!能理解“不复理残机”吗?

生51:自从丈夫走后,她几乎就没上过织布机。上面落满了灰尘。当初没织成的布,还摆在那里呢。没心思呀。

生53:可能在弹琴,弹古筝!

师:为什么?

生53:因为古筝弹出的声音很哀怨。

师:但是,弹着弹着,出现什么情况啦?

生:弦断了。女子泪流满面。

师:哦。岳飞说――(师生齐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师:也许是在庭院中看花吧?刘禹锡的《和乐天春词》这样写道:“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到玉搔头。”诗中在庭院中对花出神,以至蜻蜓停在她的头上也不知觉。这写出了什么呢?

生:的寂寞无聊。

师:这时树上只有不多的花儿,大部分都凋谢了。这位女子恐怕又起了感慨:“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同学们,会不会是这样的情景?

生:是的。她太愁苦了。

生54:也许她在仰望明月呢。

师:是吗?明月能寄托什么呢?

生54: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师:哦。是想让明月把她的心她的思念带给她的丈夫。这女子确实多情善感。但她恨不恨她的丈夫呢?有一首无名氏写的词,可能会传达出女子另外的心思:“天上月,遥望似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一部分学生跟着背)这位女子要等的人,能说不是一个薄情郎?

师:由上分析,我们知道住在寂寞的小城里的人,是多么的愁苦、凄凉和无所依凭。好,再看下一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这里又用了一个比喻。本体是什么呢?

生:“你的心”。

师:喻体是“向晚”吗?

生:不是。是“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师:“向晚”是什么意思?

生:傍晚的意思。“向”是“接近”“走近”“靠近”等。李商隐的《乐游原》里有“向晚”一词。

师:学过这首诗?一起背一下好吗?(生齐背)

为什么要用倒装结构呢?“向晚”暗示了什么吗?

生55:用倒装结构,突出了“向晚”的动作性,就像上文的“开落”下文的“紧掩”一样,它把事物的变化过程写出来了。这里的“向晚”暗示了“青石的街道”在黑暗中无限地延伸,而女子的心也渐渐地灰暗起来。

师:说得精彩。大家鼓掌!

师:那么,这青石的街道通向何处呢?这位女子又立在何处呢?大家推想一下。

生56:这位女子可能站在古街口或者古渡头,等候心上人,可能就是等她的丈夫吧。等到夕阳西下,等到暮色降临了,成千上万的人从她面前走过了,没有一个是她要等的。这时我们肯定能想起温庭筠的《忆江南》。同学们跟我一起背一下――“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我们可以想一想,文中的女子无可奈何,只好慢慢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十分愁苦地往回走。那惆怅,那失落,那痛苦,随着青石的街道在暮色中的无限延伸而加重。正是――离恨恰如青石的街道,更行更远更无穷。(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想像得很逼真很精彩。好,看下两句――“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齐读一下。

师:为什么“春帷不揭”呢?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指望了。

师:不错。这里我举王昌龄《西宫春怨》中的两句诗补充解释一下――“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大家看看,“春帷不揭”还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生:“春恨长”啊。

师:对。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拾遗记》上说:“越贡二美人于吴,吴处以椒花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日光),夕卷以待月。”宫女呢,有满腔春恨,所以不想卷上珠帘。这位女子也是一样啊。不揭春帷,她怕看见什么吗?

生:明月。

生57:我记起来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师:哦。明月无情,明月恼人啊。那么,下一句中的“窗扉紧掩”好理解了吧?

生:因为“跫音不响”,没有任何指望。还因为怕见明月。

师:对。有理。不过我还借一首诗谈谈另外的看法。刘禹锡的《春怨》写道:“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春欲晚”,是说春天要过去了,已是暮春了。“梨花满地”呢,象征美人迟暮。诗中女子感到自己年岁大了,容颜衰老了,所以不愿开门看落花。那么,课文中的女子是不是也有这种心理呢?

生:有。

师:好。现在谁接着刚才那位同学对上一句的推想,扩展一下这两句的情节内容?

生58:不知何时,夜已很深了,街上空荡荡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点声息也听不见。不得已,这位女子关上了窗户,放下了窗帘,熄灭了灯火。但并没有睡下,只是坐在黑暗里,沉思默想,一个人咀嚼着寂寞、痛苦和失望。

师:好。设想得很合理。情景生动,形象鲜明。下面把第二节内容齐读一遍。

师:下面我们学习最后一节――“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大家齐读一遍。

师:达达的马蹄声传来了,多么动听。我们设想一下,那位女子听到了该是怎样的反应呢?扣住“美丽的错误”,接着上面的情节进行推想。

生59:那位可怜的女子,听到达达的马蹄声,十分惊喜,从座中站起来,激动得差一点晕倒了。稍稍定了神之后,便揭开窗帘,打开窗户,急切地向外张望,甚至打开房门,跑下楼,冲到青石的街道上。可是当她跑到了街口,马蹄声已远了,人已不见了。留给她的是痛苦、失望和怨恨。日思夜盼的心中的“他”啊,究竟在哪儿呢?这时便情不自禁地埋怨起那个“他”来了。我们可以借李益的《江南曲》帮她一下――“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时她又无意中抬头瞥见了空中的明月,心中的怨气更大了。我们借吕本中的《采桑子》帮她泄一下怨愤――“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师:设想得很有情趣。引用又恰到好处。在推想中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大家跟我把他引的两首诗读一遍。

师:骑马走江南的“我”走了,那位可怜的女子会不会目送呢?说说看。

生60:虽然是个“美丽的错误”,但那痴情的女子恐怕还在目送“我”的远去,恐怕在幻想视野中的“我”会变成她心中的那个“他”。

师:哦。这时的她也许在自言自语或暗自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师:这时我们顺着女子的视线望去,那位男子渐渐地远去,慢慢地消逝在茫茫黑夜中。而那女子的离恨是恰如那男子的足迹,“更行更远还生”啊。

四、总结

师:下面大家把这首诗一起背诵一下,然后思考几个问题。(生齐背)

就题材来说,这是哪一种类型的诗?

生61:是写妻子思念外出远游的丈夫的诗。

师:表达是对的。给它定个名称吧。

生:闺怨诗,或者思妇诗。

师:这两种看法都可以。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呢?

生62:是写在外远游的人思念妻子的诗。

师:可不可以呀?有没有根据?

师:找不出理由?那放一下。先给这类诗定个名称吧。

生63:叫游子诗。

师:可不可以?说是游子吟行吗?我们能记起谁的诗?

生:孟郊的《游子吟》。

师:好。一起背一下。

师:现在回答刚才放下的问题。柳永的《八声甘州》写了游子失意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下阕我背给大家听听――“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其中“望”是“凝望”“呆望”的意思。大家听清了吗?哪几句写游子对妻子的思念?

生:“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师:这不是写妻子想念他吗?他怎么知道啊?

生:是他想像出来的。

师: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更能写出他内心的愁苦。

师:课文有这样的内容吗?

生:有。中间部分可以看作游子心中想像的内容。

师:说得好。所以这首诗也可以叫作――

生:“游子吟”。

师:诗题为“错误”,这“错误”是因谁而引起的呢?

生64?押因“我”而起。“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女子产生了错觉,误会了,因而空欢喜一场。

生65?押因“女子”而起。女子另有所盼,另有期待。在她的眼中,“我”不是她的“归人”,而“是一个过客”,所以她“窗扉紧掩”“春帷不揭”。“我”以为“我达达的马蹄”会叩开她的窗扉,会掀开她的窗帷。“我”这种错觉、错误的判断,让自己空欢喜一场。

师:为什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

生66:因为“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女子内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给了她片刻的惊喜,片刻的欢愉。另一方面,“我”的心也产生了悸动,产生了欣悦之情。

师:所以,虽是错误,却很美丽,而且让人回味不尽。

篇(6)

讲完一节课后一般根据板书将新课内容进行总结,找关键词、重点处概括而结尾,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如在讲授《背影》这篇文章时,到了课堂尾声处,要总结全篇,可以运用总结抒情式的语言来介绍: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诗中母亲为儿子一针一线细细密密缝补衣服的镜头表现出母爱的细密绵长、深沉博大,这个镜头成为耸立在人们心目中的母爱的丰碑。这样,就巧妙地把整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概括,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式结尾――“映日荷花别样红”

比较区别式是将传授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比较分析、把握异同、区分优劣,使学生更深刻、更正确地理解知识的结尾方式。如学习了鲁迅的《风筝》后,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周粲的《满天的风筝》。《满天的风筝》所描写的是那种快乐、满足、骄傲的形象,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风筝》中所特有的那种情感,笼罩着深沉的悲哀:无法补过,无法释怀,悲哀之至,让人在心灵的震撼中更深切地体会到文章的丰富意蕴。

三、悬念式结尾――“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种方式是教师在结课时,为下节上课留下伏笔,使教学内容自然地进行过渡,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或在下课前留下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将课堂进行延伸,课虽尽而意无穷。如学习《斑羚飞渡》后,结合“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可作这样的结尾:课文中展示了一幅幅凄美的图画,人在这里充当的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角色,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许多物种的灭绝,而动物应该有生存在地球上的权利。请同学们想一想,对珍稀动物我们已经做了什么?我们又该做些什么?问题一出就激发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大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样的结语,给学生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引起学生强烈的悬念,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深化、内化,又活化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唱游式结尾――“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在课文《黄河颂》、《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木兰诗》等将要结束时,教师可恰当地把歌曲《保卫黄河》、《爱我中华》、《沁园春・雪》、《红色娘子军》等歌曲引进课堂,作为这堂课的尾声。可见,如果教师能在课堂结束时匠心独运,巧妙结尾,定会获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的益处。

五、课本剧结尾――“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皇帝的新装》、《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木兰诗》、《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课文都适合演课本剧,通过演课本剧,学生就可以更进一步掌握课本内容,领会人物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把握文章主题,达到知识再现的效果。

六、诵读式结尾――“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如:《黄河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爱这土地》、《乡愁》、《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可以分别配上《黄河协奏曲》、《沉思曲》、《多情的土地》、《下一站幸福》、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等伴奏音乐,让诵读进入文章情感的涟漪。

七、感悟式结尾――“忽如一夜春风来”

教学贵在思,学习贵在悟。一节课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该来个回头望,进行总结、反思、感悟,这样可以起到梳理结构、疏通内容的目的。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启示和感悟?通过学习本文,你获得了哪些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学习了本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样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通过感悟,达到积累沉淀的目的。

篇(7)

一、创设教学情境,感受美

鉴赏文艺,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而对小学生来说,要领会诗的意境,确是件不容易的事。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图文并茂的多重感官刺激,创造我们所需要的情景。因此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我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

(一)运用背景资料,创设教学情境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彼时彼地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如学陆游的《示儿》时,可采用多媒体播放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徽钦二帝被俘,宋高宗赵构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弃半壁江山而不图收复的历史背景。设置这样的背景情境,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与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为学好此诗开了个好头,这样就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中表达出来的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二)运用动态资料,传递教学信息

如古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彩。

(三)描绘诗词画面,创设教学情景

别林斯基说:“诗歌不能容忍无形态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于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我们不妨以此特色设置教学情景,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学生很难理解诗中的意境,我通过配乐朗读,出示诗词画面,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以美的氛围,为学习这首诗作好情感铺垫。接着,老师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深入学习这首诗,有利于学生对诗的理解。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精心选择乐曲,创设教学情境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我在教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播放了为这首古诗谱写的歌曲《阳关三叠》,那反复咏叹的歌词,优美苍凉的旋律,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切体会出诗人对朋友远去的惆怅之情。

二、真情诵读诗词,欣赏美

古诗词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是作者心血的凝练。而我们读者,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含的境界,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孟郊《游子吟》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读透了,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熏陶。

古诗之美首先在于她的音律美,古诗的押韵、平仄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优美动听。在教学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时,要让学生体会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想象林中宁静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这短短二十个字却能给我们描述出一幅“山中宁静,人语远传。斜阳透过密林,在青苔上投下斑驳光影”的山林图画。带着想象来朗诵,学生自然能把那份宁静、美好在语言中体现出来。

三、课外积累,拓展美

篇(8)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9-085-1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觉得带学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有以下几个途径: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境;品味语言,感悟情感;大胆创生,放飞想象。

一、反复诵读,理解诗意,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诵读是学习古诗词最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教师可以根据诗词的不同风格选择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得到科学而有效的训练。营造良好的朗读的气氛,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最初的几遍诵读中,让学生眼前呈现出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事物。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思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在反复诵读中,诗意渐明,那一种若隐若现的形象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这就是走进诗歌意境的魅力。

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有些古诗词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会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其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为我们进行古诗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手段。在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术魅力。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充满情趣,让诗情画意立体地凸现在课堂中,形成学生学习古诗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学习诗人奇妙的作诗技巧。

在一位老师在教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时,用民乐曲子《西湖春晓》开场,那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随即,教师展示了多幅西湖的美景,这个时候,学生都惊呼起来,太美了。教师适时推出苏轼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如果单纯从字面去体会,学生肯定理解不了诗歌的本意。

在课堂上,老师用视频来展示两种天气时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诗歌的意思。不仅懂得了诗意,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还沉浸在西湖那醉人的风景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西湖仿佛就在学生眼前,而且在最短时间里呈现西湖不同的美,带学生走进苏轼所要描写的绝美意境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感,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学会品诗。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都应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发现、细细品味,才能真正把握。

如白居易《忆江南》中“风景旧曾谙”,让学生理解“谙”是熟悉的意思,从中知道诗人曾经很熟悉江南,现在很怀念江南,因而才抒发“能不忆江南”的感情。一个“谙”字,让学生脑海中出现一幅画卷,诗人愉悦在熟知的美景中,什么样的美景呢?诗人所熟悉的是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

四、大胆创生,放飞想象,走进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具有想象丰富隽永、清新自然的特色,其强烈炽热的情感总是借助想象以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描绘生机盎然、优美新奇、蕴涵隽永的意境,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活教材。

篇(9)

在古诗中,传神的字眼随处可见,它的妙处就在于既形象又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语言之美。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为什么用“绿”字?用“绿”字有什么好处?通过对照比较品味,让学生感悟到:诗人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筛选,觉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恰当,极富于表现力。通过咬文嚼字,反复吟咏,反复品味,学生不仅深悟了全诗浓浓的乡情,而且欣赏了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获得美的熏陶,受到美的感染。古诗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音乐美。古诗语言简练,句数整齐,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读起来自然而然产生音乐美。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韵律美。如《滁州西涧》,教师可以按诗的特点指导学生用“ /”符号划分节奏,然后引导学生反复品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那悦耳的声音和优美的韵律相映成趣。只有让学生根据韵律反复吟诵,仔细品味,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

二、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意境之美

诗的意境是诗人想象的疆域,感情的领土,形象的王国,艺术的世界。读诗如果能进入意境,就会如临其境,如遇其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沉浸于美的享受中。在古诗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时,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可以出示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夏日里,假如你就是苏轼,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下,此刻你正坐在西湖的凉亭中,迎着徐徐的微风,惬意地举起了手中的酒杯。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可以让学生观看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再让他们想象:“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古诗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另外,对于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浮现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如《寻隐者不遇》一诗的教学中,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诗人在松树下会问童子什么问题?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概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进一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之美。

三、引导学生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

诗的本质是抒情的。古诗中有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美好的朋友情,温馨的骨肉情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细心品味,反复诵读体验古诗的情感之美。陆游《示儿》一诗,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感。李白的《静夜思》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王安石《泊船瓜洲》一诗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体验诗人的爱乡之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深。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篇(10)

心境,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心情。从心理学来讲,指的是平静而持久的影响人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虽然强度并不高,但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但带有弥散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往往会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心境有积极和消极的区分。积极的心境会使人振奋乐观、朝气蓬勃;消极的心境会使人悲观失望,痛苦不堪,甚至引发内脏器官、内分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心境作为情绪的一种状态,和情绪一样,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基础是需要。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精神需求。追求并实现这些需要是人的本能。它们既是人生存的前提,也是人发展的动力。任何一个人都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去满足这些需要。但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却很少有人能够获得全部的满足,这也就成了人们心境好与坏、苦与乐的根源。

对于个人而言,有一个如何应对社会现实调整心境的问题。从心理学来讲,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有赖于认知评估的作用。同一事物,由于认知上的差异,对它的评估就可能不同,而评估的结果往往影响着心境的好坏。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境,从而产生不同的言行,出现不同的结局。以积极的心境去应对环境是健康人生的标志,也是人生存发展的智慧。

中唐诗人孟郊有一首《达士》诗:

四时如逝水,百川皆东波。

青春去不还,白发摄更多。

达人识元气,变愁为高歌。

君看土中宅,富贵无偏颇。

孟郊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早年屡试不第,45岁时才成进士,50岁以后才做了小官,一生不得志,最后贫病而死。他的诗歌在当时有一定地位。他的《游子吟》表达了深厚的母子情,后人广为传诵。尽管他仕途不济,生活清苦,但他从历尽沧桑的生活体验中感悟到人的一生如流水,转瞬即逝,死后葬于土中没有什么富贵、贫穷之分,作为一个“达人”(通达事理的人),应该认识“元气”(宇宙万物滋生的规律),努力做到消除忧愁,引吭高歌,乐观向上。

古往今来,人们对处事待物有数不尽的感慨,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这种感慨就更多。面对社会现实的种种变化和矛盾,为了自己的健康,应该学会面对现实,保持一种处事待物的豁达心境。

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逆境有时会多于顺境,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事往往使人产生消极的心境。但如果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消极心境产生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件本身,而在于对事件的看法、评价和解释。一旦纠正了不合理的认识,你就会转变心境,不再为这些不愉快或痛苦而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唐初有一位口语诗人王梵志写了这样一首白话诗: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诗中说自己骑的是驴子,看见别人骑大马心中很是不平,但回头看到走路担柴的汉子,又心安理得起来。“较些子”是唐人的俗语,“较好一些”的意思。这首诗浅显明白,很有些幽默自嘲的味道。但仔细想之,此诗以小见大,很有些哲理意味:对于同一件事,如果转换角度去认识,心境就会不一样了。

要想具有和保持豁达的心境,从根本上讲,要坚信历史和人类社会是会向美好的未来发展的。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存的环境。人对环境的适应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消极适应,顺应环境的消极因素,结果是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违背了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另一种是积极适应,在客观环境中积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境,增强主动性,使自身得到发展。另外,就是要淡泊名利,与人为善。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有一首《江上吟》,最后四句是: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这首诗大约写于李白三四十岁客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时。诗歌描绘了理想化的江上之游的情景,酣畅恣纵,物我合一,俯仰宇宙,综观古今,在这四句道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人生在世想长久保持功名富贵,那么本来自西北向东西流入长江的汉水就应该倒流向西北了,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在其《对酒五首(其二)》就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上一篇: 高二语文学习总结 下一篇: 软件综合实训报告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