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6: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愚公移山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方案
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2012〕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权益均等化方向,稳妥解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问题。
(二)立足基本省情,充分考虑高等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紧张现状,按照既要保护陕西籍考生正当权益,又要兼顾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权益的思路,统筹兼顾,平稳过渡,和谐有序。
二、实施方案
方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及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招生录取工作;第二部分为随迁子女在陕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后,参加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工作。
(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阶段。
从2014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1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年以上(含1年),随迁子女本人持有陕西省初中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毕业初中所在县(区)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根据考试成绩,考生可选择升入普通高中、高职5年制大专、中专或职业高中。
(二)普通高校招生阶段。
从2016年起,随迁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持陕西省居住证3年以上,按照国家规定在陕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本人高中阶段在陕连续学籍满3年,参加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持有陕西省高中阶段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可在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在其高中毕业学校所在县(区)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录取。
2016年之前,继续执行考生本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连续学籍及户籍均在陕满3年的规定。
此前的有关文件与本文件规定不符的,以本文件为准。
三、密切配合,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省招生委员会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陕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配合,并根据方案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把方案规定的资格审查要求落到实处,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一)教育部门要依据在陕参加中考和高考的随迁子女人数,合理调配资源,做好招生计划编制、考生报名组织、考试实施以及招生录取等工作。同时安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配合,广泛宣传解读随迁子女在陕参加中考、高考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加强中等教育阶段学籍管理,严厉打击伪造、虚挂学籍等违规造假行为,严格审查考生学籍和报考资格,有效防堵“高考移民”。
(二)发展改革部门要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提升我省城市资源承载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宗旨是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最终达成提高全民族语文素养的目标。运用探究式创新教学法,对克服学科的劣势,能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能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或动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首先打出投影片,让大家观察上面的一幅漫画:一个圆圈,中间有一个方孔。请学生猜一猜:上面画的是什么?它在本文中揭示了哪些内容?其实在这里我使用了“留有空间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思考、想象、猜测、讨论,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一旦被调动起来,便能积极主动地启动思维,大胆活跃地回答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可见“问”之重要。课堂如同一台戏,教师如同导演,高效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也包含了教师充满艺术魅力的提问。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幽默风趣地问
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说:“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达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若能引奇激趣,则可使大家如坐春风,教学效果更佳。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就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问时,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我就引用了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我了》来启发学生。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一次外出忘带了钱,便向他的邻居借钱。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赖账不还,邻居发脾气了,一怒之下就打了他,他要去告邻居,邻居对他说:“去你的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着眼睛。故事里的希腊人借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就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属于唯心论。我通过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彻底明白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生动形象地问
生动形象就是寓抽象内容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老师在提问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时,先引用了“诗训不孝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大爷,与一儿一媳一孙同住,由于儿媳不孝,老翁衣不暖身、食不果腹。一年腊月临近春节,老翁饥寒交迫,一同村人深感同情,写了一副对联:“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把祖孙三代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对联贴出去后同村人议论纷纷,儿媳感到内疚,到老人面前赔礼。这个事例既典型又生动,使同学懂得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很受启发,然后结合书本内容把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回答得非常到位。
三、曲问
教学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提问的方式。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提问叫直问,曲问则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节外生枝”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直接提问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若能转换一种方式,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一个例子堪称曲问的经典。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为了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2]学生们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遗男在古汉语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加深了“孀妻”、“遗男”两个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四、辨与问
在比较辨析中提问,利用反差效应突出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或相似,可达到加深认识、全面认识的目的,增强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能力。在教《六国论》(苏洵)时,问:苏辙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到了秦灭六国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在教《答韦中立师道书》时,问:柳宗元《答韦中立师道书》和韩愈的《师说》,两文有什么异同?通过这些比较式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求同寻异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可以说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师应追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让提问变成课堂上严肃紧张时的一种调味剂,让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次心连心的交流。
学生学习语文,最讨厌老师照本宣科。如果老师能够联系生活则可以受到欢迎。联系生活学语文也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引进源头活水,把各种与文本有关的资源整合到课堂中去。在日常教学中,我总是把更新的有价值的信息整合到课堂中。
二、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时尚”教师
不知道“风”向哪个方向吹、不知道“超女”、“快男”的老师,学生会认为是“老古董”,自然会产生心灵的隔膜。而能蹲下身子,了解学生爱好,关注流行趋势,能哼唱几句他们喜爱的歌、说几句流行语的老师,他们则认为是“自己人”。看到学生听歌乐此不疲,休息的时候,我也尝试去听,发现很多歌词很不错。学习《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我把歌曲《愚公移山》拿来放给学生听,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深刻地理解内容主旨皆归功于听歌。
我还利用星期天,节假日,潜入学生的Q群,破解“火星文”,了解学生的心态及动向。以便为课堂选择正确的策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趣味一味的迎合,对于脱离主流文化的低级趣味,我有意识的加以引导。由于和学生打成一片,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他们常常把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向我倾诉,让我帮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能得到这样的信任,还愁他们不喜欢我的课吗?
三、注重宣传展示,乐于赞许,做学生心灵的发动机
虽说有“有痒自己抓,好要别人夸”的俗语,但新接一个班级,还是要对自己的情况,特别是能证明自己实力的情况,比如文章发表、获奖情况,指导学生发表、获奖情况作一番介绍展示,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自信,同时,给学生树立榜样使之产生见贤思齐的愿望和要求。要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点滴进步,并给予热情鼓励,使之感受到信心和力量,如此,学生怎能不喜欢自己的课呢?
四、充满爱心,冰心说:有爱便有一切
爱能换来爱。我进教室如果发现谁神情恍惚,或者伏在桌上,就用手背拭其额头,再轻声询问是不是不舒服,要不要去看医生,这样嘘寒问暖,真有病的,会感激对他的关心,想睡觉的,也不好意思再睡觉。当看见看病回来的学生,我也总是主动问一问是否痊愈。有一次,自习课,岳祥同学脚病复发,脚趾肿胀疼得直哭,送医务室无济于事,我立即用自行车驮着他,后边两个同学扶着他,一路狂奔,到了县医院,我替其交齐费用,送他进了急救室,才来得及给他家长打电话。其父母赶来时,孩子已转危为安。其父母感动的涕泗横流,在学生的日记上,那天,都不约而同的记录了我送学生看病的事,并给予高度评价。这种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不图回报,而不是“作秀”,当学生笼罩在这种爱中并心存感激时,又怎么会不喜欢你的课呢?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它既是师生交流的黏合剂,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一种最直接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缺少提问的课堂教学实际上就缺乏课堂灵魂,那么,怎样设计并进行好课堂提问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感悟;
第一教师要吃透教材,课前要认真钻研教材内涵,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进行设计问题,要做到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第二提问要从整体着眼,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的关系去进行整体设计,达到下面的要求;
1 提问要使学生乐于思考
设计的提问要有趣味性,所提出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或要抓住有趣的地方提问,有人说“兴趣是工作成功的钥匙。”“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台湾散文作家廖枝春说“兴趣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先决条件。无论做什么事,想要做得好,获得最高的效率,一定得对该事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全神贯注,努力以赴。”
如我们教《愚公移山》,要问学生“年且九十”的“且”的意思时,如单纯问“且”是什么意思,激发性就远不如像钱梦龙老师设计的“愚公到底是九十岁,还是九十不到?”。“文中的‘遗男’是不是‘遗失的男孩’,为什么?”的提问也比要学生死记硬背注释强得多。
2 提问要使学生急于思考
提问让学生产生迫切感,紧迫感,思维始于问题。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思想活动”,有了问题就促使你去思维。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不知“此”而无法知“彼”时提问,就会产生跃跃欲试,不思不为快的心理,从而积极思维。
如在教《愚公移山》,涉及“愚公究竟笨不笨?”时,可设计答案“是”与“不是”让学生抢答,然后再让他们讲出理由,井适时予以褒奖,就会促使他们急于思考。
3 提问要使学生便于思考
提问,一是要注意难易适度,要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要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设计时要顾及学生的能力层级,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学目标和具体的课文以及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提问,不能艰难晦涩,也不能浅显直露,使学生或感到茫无边际,或感到“难于上青天”,或感到易如反掌。设计问题既不能让后进生觉得望而却步,无乐趣可言,也不能让优等生索然无味,要让他们“跳”,“跳”才能摘到果子,让他们经过“山重水复”的跋涉才能有“柳暗花明”的喜悦和自豪感。二是要注意提问的角度,“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娜条路最便捷,是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选准的;同时,还应注意拓宽学生的思路,扩大学生的视野。
4、提问要使学生忙于思考。
即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去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文章不读不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文味不品不出,三品其味,方知作者用心之良苦。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我们教学时通过课堂提问,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把文章读懂,文道兼蓄,所以,提问要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去咀嚼文章;去查根探源,去寻要找据,去旁征博引,从而解决问题。
第三从提问的技巧上看,应该做到:
1 要有计划性。这个计划,是教师在课前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摸准吃透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是紧扣教学目标,针对重难点设计出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链”。
2 要有科学性。教材的内容是科学的,因而提问也要符合科学性。提问的内容设计要准确明白,提问的方法设计要合理而巧妙,提问的程序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识规律,并且做到分类指导,全面推进。
3 要有突破性。根据教材的内容,针对重、难点,确定切入点后并提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4 要有时间性。一是确定好提问的时间。
5 要强调过程性。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教师的课堂提问不应只满足学生根据初步印象得出的简单判断,而要强调学生说出怎样理解的道理来。
6 要有价值性。所提问题的内容,应着眼于考查学生的推理和评价上,贯穿于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事件或人物进行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通过思考,时时进发出创造性的火花来,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巧妙地设计成点面结合或纵横结合的网络,引导学生灵活思考,举一反三,多层面、多角度寻求正确答案;要站在文章立意的高度上去设计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着眼,注意分析、综合,同时,提问要有启发性,将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向、角度,内容等含蓄地暗示在问题当中,并且通过提问,培养学生会生疑,能质疑。让他们在无疑处寻有疑,于有疑处求无疑,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学会发问。
语文阅读生态课堂指的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读悟说写,以生命活动为载体,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思想在碰撞,情感在激荡,师生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活力的课堂。语文阅读生态课堂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领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语言文字蕴含的画面和情感;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质疑辩论,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一、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任务
1.渗透阅读意识,深入阅读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有自信,敢于说“我认为”,努力解释、发现问题的原因,在阅读中获得认知体验、感受喜悦。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阅读,就更谈不上阅读的多样性。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爱看金庸小说的,让他们去读;喜欢余秋雨散文的,让他们去读……这样学生定会兴趣盎然,阅读内容会大大丰富,个性会得到张扬。
2.建立课堂生态,实现教学相长。与此相关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常被强调。“过程”被纳入目标,强调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等丰富的认识过程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被充分肯定。而“对话”则强调上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师生一起分享理解,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3.创设教学情境,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好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或改变教学目标,应该让教学过程在不断的“生成”中延展。新课程提倡教案应该是“生成性”的教案,而不是事先事无世细地设计好既定的程序与步骤的教案。我们认为重视、践行“阅读教学”可以更好地呼应新课程强调的“过程”、“对话”、“生成”等核心概念。
二、语文生态阅读的基本途径
1.归还学习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原始阅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让阅读教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受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得出两种不同结论。有学生读后感觉百草园的生活是有趣的,而三味书屋的生活是无味的,这是多少年来形成的共同结论。原因在于百草园里,有动物、有植物,可以玩小虫、看小鸟、扯何首乌藤、摘覆盆子等,这符合儿童的天性。这样的结论正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悟,这样独特的思维和感悟上的火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期待的,只有在尊重学生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阅读不仅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让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一个学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菲利普夫妇也是很可怜的。”我问:“为什么呢?说说看!”学生说:“站在菲利普夫妇的立场上看,于勒占用了菲利普夫妇应得的那份家产,菲利普夫妇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艰辛。这一切都是于勒一手造成的。因为贫困,菲利普夫妇的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这不能不让做父母的感到焦急。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他们摆脱窘迫生活的唯一救命稻草,是他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后来他们遇见了穷困潦倒的于勒,该怎么办呢?认下于勒,等于生活更加穷困,等于扼杀女儿好不容易得来的婚姻,等于搅乱暂时还算平安的家庭……因此,我说菲利普夫妇无可奈何,他们只能对于勒避而远之,其实他们也是很可怜的。”学生说完后,我沉思了一会儿,说:“有道理。”接着问道:“哪个同学还能谈一谈呢?”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在十九世纪法国这样的私有制社会里,菲利普夫妇对弟弟还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他占有自己应得的那部分财产。正因为没有钱,他们全家人不得不忍受贫穷的辛酸,正如文中所说的‘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这样,全家人实际上是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的生活已是自顾不暇,又怎么去管于勒这样一个浪荡公子呢?”这时,我说:“同学们说的有道理,菲利普夫妇也是可怜的。但是像菲利普夫妇这样,对身处困难中的亲弟弟置之不理的做法是不对的。除了我们前面知道的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外,这篇小说还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这也是这篇小说主题的多维性。”
3.张扬学生阅读个性,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了点燃个性的火花,教师应设计开放性问题,提供学生认知的源泉,启发学生自主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参与阅读过程,让学生在最能照亮他们心灵的精神烛光的引领下,循着各自的路径,走进作者,走进文本,走进生活。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以前我们都是把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作为文本意义教给学生的,但在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认知是多元的,对愚公的做法和表现出的精神的认识也是多元的。如搬家比搬山容易得多;挖山会破坏生态平衡;愚公让邻家小孩一起帮忙挖山,耽误了小孩的最佳教育时间;愚公做事不讲方法,他虽执著,但显得愚顽等。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经常树立一些靶子,让学生提出质疑,展开讨论,多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得到培养。
总之,生态的课堂、和谐课堂必须以适合人的健康发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为目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有利于语文教学的文化氛围,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调整教学行为,真正实现课程目标要求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堂研讨的问题,理应是学生自己理解不了的疑难。事实果真如此吗?请看课例《百合花开》: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写“百合花开”的语段。
(2)学生朗读并赏析“百合花开”的语段。
(3)学生讨论百合花开过程中遭受到的困难和挫折。讨论结果:身处荒郊野外,环境恶劣;受到野草、蜂蝶、麻雀的嘲笑、讥讽、鄙夷。
(4)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别读出“嘲笑、讥讽、鄙夷”的味道。
(5)请学生展开联想,说说百合开花之后,还可能遭遇哪些困难和挫折。
课上到这里应该圆满结束了,可离下课还有两三分钟,教师灵机一动:“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十几只手举起来了,疑问还不少:“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极深沉的欢喜’是什么?”“文章写野草、蜂蝶、麻雀对百合花的态度,仅仅是为了写花开的困难吗?”“面对无数欣赏的眼光,满山的百合为什么还要‘默默地,开花?”
下课铃声响了,疑问根本来不及解答。
课堂上,学生又是分角色朗读,又是赏析语言,又是合作探讨,又是展开联想,忙得不亦乐乎,似乎是课堂的主体。但是,事实上教师既是课堂的主导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不过是配角而已。课堂的问题是教师设计的,而不是学生发现的,这样的问题即便探究很深,角度很新,热闹是教师的,与学生无关。从课堂结尾学生的提问来看,学生读不好的、读不懂的,与教师的预设严重不一致,课堂只是成了教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
现象之二:研讨重点混淆
时下十分流行这样的课型。上课伊始,老师便真诚地询问学生预习课文后发现哪些问题,然后以学生的“问题”为资源组织教学。这当然是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但在这类课堂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问题”本身。
在学《愚公移山》时,一位学生提问:“愚公如果不移山,还有哪些办法呢?”老师立刻表扬学生的独到眼光,并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回答也“精彩纷呈”,有的说搬家,有的说发展生态旅游,有的说开辟新路。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而寓言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审美化的真实,不能用生活真实去考察,也不能用科学真实去验证。该提问的学生,明显把艺术真实当成了生活真实,远离了语文本味。
这两类课堂问题,要如何解决呢?笔者有一些拙见,陈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充分相信学生,不断提升自我
“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按照目标教学理论,这样的课是精致而有效的。但按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这样的课又存在严重的问题。也许,许多老师依然这么上课,并不是教学理念的落后,而是因为对学生和自己的双重不信任。首先,不相信学生。如果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他们就是沉默不语,课还怎么上下去?不如按照预设的教案去上,既省时又省心。其次,不相信自己。出于狭隘的师道尊严,有的老师怕被学生问住,觉得没面子,因而不喜欢那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处理。
1.教师要相信学生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必须相信学生。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人一生下来就睁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学会语言表达后,心中更是有“十万个为什么”。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学生将还你无数惊喜。在教朱湘的《少年歌》时,笔者第一次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赏析,结果学生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所以,学生的潜能不可低估。
2.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学识
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在《两小儿辩日》中,就连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都有“不能决”的时候,何况我们普通的语文教师。所以,被学生问住,不丢面子,也不失师道尊严。不过,这也提醒我们,学无止境,我们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而不是直接告知其答案。当被学生问住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球踢给学生,在交流和分享中,学生相互触发,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往往就能把问题解决。在教朱湘的《少年歌》时,有学生问:“我们要翻一阕新声”,作者为什么不说“唱”一阕新声呢?这是笔者备课时根本没想过的。于是说:该同学目光太敏锐了,能在无疑处生疑。我们联系前后文讨论一下,“翻”为什么比“唱”更适合用在这里?经过激烈的讨论,同学们达成共识:“唱”仅仅是对少年旧时代创造新时代的豪情壮志的歌颂,而“翻”更强调将豪情壮志付诸行动,更能突出少年作为勇敢的实践者的形象。
没有了一相情愿的预设,每次走进课堂,你面对的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学生会提怎样的问题,你该如何机智地组织教学,又在何时相机点拨,一切都没有定数。课堂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挑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应该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时空吧。当然,这对教师研究教材、组织教学、应对生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二、教给合适方法,质疑有的放矢
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当学生面对某些课文难以发现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问”的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文章的关键之处提问
教师应教会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处进行质疑,如对文章的题目、矛盾处、对比处、空白处、细节描写处、议论抒情处提问。如《桃花源记》有言“此人一为具言所闻”,此人有可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不把他说的话写出来,这就是在空白处提问。
2.依文章的文体特征提问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征。说明文,可以从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方面提问;议论文,可以从论点、论证方法、论证思路等方面提问;记叙文,可以从人物形象、景物描写、情节设置等方面提问。
钱梦龙在金华上《故乡》一课前,就委托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当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钱老师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可见,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将“向学生提问的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提问的课堂”,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有效筛选问题,整合形成梯度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提问的方法,但因语文经验、生活阅历、认知结构等存在差异,提出的问题依然会五花八门、深浅不一。如若在课堂上对所有提问一一解答,既耗费大量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又势必造成教学的凌乱与低效。因此,必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学生小组合作筛选问题、解决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合分类,形成小组的集中性“问题”,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对各个小组的集中性“问题”进行筛选、整合、分类,形成有梯度的问题,交付全班研讨。
为了便于操作,下面对这些方法稍加阐释。
1.筛选
筛选就是对问题进行过滤,删除那些非语文的问题。
2.整合
第一,对相似的、相关联的问题进行合并,如钱梦龙教《故乡》时,将“迅哥儿是不是鲁迅”、“有没有闰土这个人”两个问题整合成一个问题:小说中的人物是否等于现实中的人物?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点:小说人物的真实性。
第二,将肤浅的问题转换成有价值的问题,如钱梦龙教《故乡》时,将“什么鱼有青蛙似的两个脚”转换成“闰土竟然还知道有两个脚的鱼,说明什么”,肤浅的问题摇身变成关乎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问题。
第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追问,提升问题的广度深度。如笔者上《故乡》一课时,学生问:杨二嫂与二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笔者追加一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从而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文章的主旨。
3.分类
一、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在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所谓教学目标,其实就是教师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在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时,学生读来琅琅上口,很快就能背诵。动词的妙用作为教学的难点,如果光由教师讲,学生说,毫无情趣可言。笔者在学案中设计了“请你推敲”的活动,将“江去、舸流、鹰击、鱼翔”改为“江流、舸航、鹰飞、鱼游”看看怎样?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就会加深对诗词“炼字”的修辞效果的理解,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期望的目标”,“如果学生开始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那么他们便能更好地组织学习”。笔者觉得“教师就是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3]实践也证明,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自主学习的意识会明显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可充分发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二、学生自学,躬耕于田
在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以后,可由学生自己对照目标进行自学,这是课堂教学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在课前由学生结合学案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自学,便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独立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自学途径掌握的知识比老师讲授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有价值,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也会让学生受益终生。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愚公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说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我是愚公,我不带领子孙挖山,也不搬家,我会开发山中的旅游资源。”一语既出,令笔者一惊,惊叹学生能说出如此独立的见解。而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容易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带着问题听课就更有针对性。同时,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掌握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从而把握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解时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适当点拨,及时诱导
结合学案,对于学生已自学了所学的内容,教师的讲解就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在学案自学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或似懂非懂的问题。这些问题要精讲,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确实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知识,干脆不讲或略作点拨。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找出描写家人对待于勒叔叔的态度的句子”的问题,以此为线索来讲解这篇小说,学生很容易根据家人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因此,讲解时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启发、诱导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就失去方向;离开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就容易失去对象,带有随意性、盲目性。两种情况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当堂练习,查漏补缺
利用学案,及时训练是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训练内容必须紧贴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笔者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设计基础训练和拓展延伸两块,根据学生的成绩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切实掌握课堂所讲的内容。由于课堂训练时间有限,训练内容的分量要适中。当堂练习可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堂练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运用;当堂练习还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准确的教学信息。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可采取必要措施及时补救,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永远是动态的,教学的研究也是永无止境的。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它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它来更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将不断地探索下去,在教学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
注释:
[1]肖成全.有效教学[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摘 要】当今的阅读教学,必须从“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中解脱出来,回归“常态”:教学目标制订,要坚持“一课一得”的原则;教材处理,要根据学生当前所需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要学会当堂预习,并根据现实情况预设、生成并布置作业;教学手段,不盲目追求 “现代化”,重视板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常态化;目标制订;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0-0011-03
语文越来越难教,因为我们的语文“失态”了。“失态”之表现,其一为“稚态”,至今不知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其二为“变态”,把语文教学变成裸的为考试服务;其三为“异态”,把语文教学异化为泛文化教育甚至政治教育;其四为“作态”,故作深沉,把授课的过程当作个人的“表演秀”;其五为“富态”,盲目求“新”,盲目追求高大上。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提倡语文教学“常态”化的追求。
一、追求教学目标设置的“常态”
我们这里说的“目标”,是指一堂课下来对学生收获的期望值。也就是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会了什么。然而,在目标制订中,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 坚持“一课一得”
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一堂课要制订五六个教学目标,更有甚者,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一分为三,再分别制订几个目标。他们呈现出明显的“稚态”,不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明白自己一堂课究竟能干多少活儿。
具体来说,课程目标对课堂教学目标有制约作用;课堂教学目标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课程目标――仅仅是“有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在课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能力”较为显性,可以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较为抽象,较难细化为课堂教学目标;至于“过程与方法”,则更为抽象,一堂课下来,如何测量它们达标的程度?制订目标是为了“达成”,所以,我们制订课堂教学目标更应该从微观、显性,可见可测量的角度来考虑。那么,“知识与能力(文)”的目标就当仁不让,“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目标可以考虑,“过程与方法”不必“独立”,可体现在对目标的表述中,更要紧的是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从“文”“道”双方制订目标,而在达成的过程中,“文”比较显性,“道”比较隐性。
事实证明,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对一个“文”的目标基本掌握,能够对一个“道”的目标有所感受,就是成功。所以,教学目标的“常态”化,就是“一课一得”,一节课制订“文”“道”各一个目标。就如一个课时教《背影》,我们可制订如下目标: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深刻理解文章流露出的浓郁的父子之情。――一堂课下来,能有七八成的学生达成目标,就是成功。
2. 通过“工具”渗透“人文”
自课程改革以来,“专家”“名师”纷纷登场,为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剑走偏锋,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科学主义”压制了“人文主义”,声称语文教学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他们把语文“知识与能力(文)”的培养视作“科学主义”,把“情感态度价值观(道)”的培养视作“人文主义”。直至课改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有人把时下语文教学的问题归结为“语言教学”。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不就是语文教学的“异态”吗?
他们制订教学目标,就是文本内容第一。教学《愚公移山》,把主要目标定为“愚公不愚”;教学《散步》,把主要目标定为“亲情”;教学《品质》,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为“传承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把主要目标定为“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把主要精力不放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而是一味地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就是缘木求鱼,对提高学生读、、听、说能力难起作用。语文教学的“常态”,就是要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就如教学《愚公移山》,应该在理解人物语言行动的基础上认知“愚公不愚”;教学《散步》,应该在掌握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基础上认知“亲情”;教学《品质》,应该在掌握细节描写的基础上认知“工匠精神”;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在掌握侧面描法的基础上认知“贾宝玉的叛逆思想”。
二、追求教材处理的“常态”
我们这里的“教材”,指狭义的“教材”,就是教学文本。教材处理主要有两个层次,其一为教师和文本的对话,其二为教师通过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这是科学,也是艺术,绝不是惺惺“作态”。
1.“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文本篇幅偏长,而语文教学课时有限;有一些文本内容过深,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所以,笔者在多年前提出了“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的观点。然而,却被认为“又长又深的经典文本,‘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简直是亵渎经典,暴殄天物”,令人哑然失笑。
笔者提倡的“长文短教”与“深文浅教”,指的是在只有一个课时的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处理:先解决最适应学生的重点问题,其他问题暂时搁置。所谓的“搁置”,不是抛弃,只是暂时的“寄存”而已。就“长文短教”而言,在只给一个课时教授《背影》的前提下,如把主要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上,那么,该文的“倒叙描写”等就可作为另一个目标定位于“倒叙手法”的文本教学时拓展延伸的材料。就“深文浅教”而言,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互文”修辞,教《木兰诗》时就不必把“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当作“互文”教学,到初三教《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再将之作为拓展延伸的材料。
尊重课时安排要求,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学生“目前”最为需要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考试上,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常态”。
2. 文本挖掘与过度深挖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公开教学活动中,呈现出相当程度的“作态”,一些“名师”故作其态,将语文课堂变成自己的“表演秀”。这主要表现为对文本内容的过度挖掘,而对文本的语言形式却轻描淡写。
就如教学《雷雨》,集中精力挖掘到“宿命论”上。不可否认,《雷雨》确实表现了的宿命论思想,但是,与高中学生大谈特谈宿命论,对他们的进取心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不就如同对初中生大讲特讲《两小儿辩日》体现了道家对儒家的讽刺吗?
再如教学《背影》,竟然挖掘到“四代人性的传承”,教学《愚公移山》,竟然挖掘到“愚公是个阴谋家”,教学《品质》,竟然挖掘到“谁该为格拉斯兄弟的不幸遭遇负责”!本文不去研究这种挖掘的是与非,我们想说的是,这种挖掘对学生读、写、听、说等核心素养究竟有何关系?这种教学,一般的“非精英”学生能理解多少?这种公开教学活动有示范意义吗?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的“常态”,必须要有文本挖掘的“常态”,这就是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挖掘文本,主要应该从文本的语言形式考虑,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所得”服务。如《雷雨》,可从剧本特有的语言形式如舞台说明通过人物对话表现往事等手法考虑。
三、追求教学过程的“常态”
这里的“教学过程”,指的是教师精心备课后从走进课堂到下课铃响的过程,包括从预习到布置作业的所有环节。这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但是由于“作态”和“变态”,这个平常也“失常”了。
1. 当堂预习为何不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和达到“热闹”的效果,课前布置了大量的预习作业。据笔者粗略统计,这些预习作业往往需要两三个课时。试问,早已是披星戴月的学生有那么多的“预习”时间吗?平时的普通教学是这么做的吗?
我们主张当堂预习。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当堂预习的效果远胜于提前预习。近几年,笔者多次到中小学校亲自授课,从来不预先告知学生教学内容,都是当堂发下教学文本,抽出五六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预习。从最终的目标达成来看,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当然,当堂预习的内容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必须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做铺垫。――这就是“常态”。
2. 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凡事预则立,任何事都要有预设,就如写文章,正式动笔之前都得有个提纲,至少要有个腹稿。另外,做任何事都有生成的可能,再如写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因为具体情况对原来的提纲做修改,甚至“面目全非”。就如鲁迅写《阿Q正传》,原来预设的是写“开心话”,但写着写着却开心不起来。然而,鲁迅毕竟是超一流高手,立即改变初衷,重新布局,于是,一个不朽的经典形象阿Q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就是生成!
同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当今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现在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学生缺少“带领”教师走向正确方向的能力,他们能够顺着教师的指导走完全程已经很不错了;另一方面,要求广大语文教师为了“生成课堂”而“课堂预设”不甚实际。如我等绝大多数Z文教师,在一般情况下,能沿着正确的预设,兼顾生成,完成教学任务已经很不错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稼轩先生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完全赞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生成课堂”,但应顺其自然,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应授课者的能力范围,千万不要为了“生成”而生成!也就是说,不要“作态”,要“常态”。
3. 作业布置的“常态”
布置作业是为了巩固所学,尽管作业被某些“专家”扣上了“应试教学”的大帽,但“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道理人人懂得,没有作业的教学难以成功,这是最为平常的认知。
然而,当今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堂教学,却很少见到作业布置,应该说很少见到紧扣“文”的教学目标的作业布置。在当今的语文课上,布置作业基本为了应试,甚至成了“固态”,什么“××密卷”,什么“×××审定”,塞满了学生的书包,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般的语文教师都有这种心理,明知布置过多的作业不一定有多大作用,但考虑到其他学科教师都在布置大量的作业,我不布置,不就“亏”了吗?于是,倒霉的是学生。课改后,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是典型的语文教学中的“变态”――整个教育的“变态”。
就课堂教学而言,必须布置作业,这是“常态”,“常态”的作业布置,必须遵守“常态”的游戏规则:其一,必须适量,一个课时的作业,半个课时应该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其二,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尤其是“文”的教学目标,这点最为重要;其三,查漏补缺,按需要布置作业,对那种综合性练习,必须有所甄选。如此,学生消极应付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少,而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就如教《背影》,既然“文”的目标是“学生通过反复研读,较为深入地掌握通过形象特征表现人物的手法”,那作业就可要求学生写200来字的某个人的形象特征,如能表现性格当然最好。
四、追求教学手段的常态
“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教无定法”,这是常识。然而,那些喜欢指导语文教学的领导,尤其是非语文教师出身的领导,一旦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舶来的,却往往强制推行,以示自己的“英明”“富有”。
1.“富态”的教学手段与“保守”的语文组
且不说那些强制推行的模式。就如什么“学案导学”“翻转课堂”“白板教学”以及“未来教室”,一旦出现,就被各地强制推行。至于这些手段是否适应本地的教学现状,是否适应“语文”这块土地,则不在那些领导的考虑范畴。笔者曾观摩过几次使用“未来教室”的语文课,只见任课教师手忙脚乱地寻找着各种按钮,多个屏幕上显示着一幅又一幅漂亮的画面。然而,被那些漂亮画面吸引住的学生,其读、写、听、说能力究竟提高了多少?
面对这些新的事物,只要语文教师认为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作用不大,不甚愿意积极运用,就会被扣上“语文组最保守”的大帽子。呜呼,消极应付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没有帮助的非“常态”教学手段被视为“保守”!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只能弱弱地对有关教师说:“好在领导没有时间天天来听你的课!”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就在这种不断追求“富态”的情形下疲于奔命,离“常态”越来越远。学生语文水平明显下降,就成了不可否认的事实。说实话,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强制推行吗?“常态”的教学手段,不在乎有多“新”,应该是便于教师运用的,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颇有帮助的“平常”的手段。
2. 板书,被遗忘的一隅
板书,是随着教学过程逐步形成的视觉形象展示。课时结束前的板书,必须能反映该课时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可从板书中回忆教学的每一步骤,总结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归纳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即使课中走神,下课前通过板书,也可以迅速回顾所学课文的重点要点。板书的直观性强,优秀的板书设计,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板书设计要达到的最高要求是,即使未曾在教室听课,但只要走进教室,看了黑板就大致能知道教师的授课内容。如教学《安塞腰鼓》,将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反复朗读,较为深入地理解文中动静结合、以静衬动的手法”和“通过反复朗读,深刻体会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就可设计如下板书:
显然,通过观看这份板书,立刻就能明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然而,这种语文教师都能操作的、很“常态”的教学手段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久违了,尤其是在“名师”的示范课上!取代它的是上述那些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的新东西。
在“稚态”“变态”“异态”“作态”和“富态”大肆侵蚀我们语文教学的前提下,我们再度呼唤语文教学的“常态”。“常态”就是“正常”和“平常”,指的是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有所得,一般教师能自如地进行操作。但“平常”不等于“平庸”。
参考文献:
[1] 王家伦.“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吗?[J].语文世界,2012,(4).
[2] 韩军.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学习,1993,(1).
[3] 李山林.“语言”教育的歧路和“文化”教育的回归――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4] 王家伦.论“长文短教”与“短文长教”[J].中学语文教学,2008,(11).
初中语文学习是语文教学的中坚阶段,同时也是关键时期。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毫无疑问是做好初中语文教学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当前我们教学、教研的中心工作和重要课题。为此,就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这一问题,笔者谈了几点意见。
一、提升教师自身教学素养
教师在进入课堂教学之前,是要做好充分的丰富的准备工作。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和学习的方法。那么,教师在教授知识之前,自己首先就要正确按照学生的水平和阶段来有针对性的去备课,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这个教学的过程是不成功的,教学的成果也是不见成效的和失败的。所以,作为老师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和职责,要以教书育人为最终的目的。首先,教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在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明确重点章节和重点课文,做到全盘统筹,安排和实现好授课计划。其次,教师要用心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师的授课依据,为此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不同的个体差异以及所教年(班)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根据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状况和接受能力等,详细的进行编写。最后,丰富教师的知识面。老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要不断的吸取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源泉的来源不外乎就是多多的查阅相关的资料典籍,例如,课内外辅导书、语法书及各种书籍等。以此,让学生吸收更好的更全面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巩固教学效果,为教学负责。
二、抓好学生的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方互动性过程。这是一种教师知识的输出与学生输入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角,是思维的主体,他们的活动应占课堂的绝大多数时间。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把教学与练习相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知识的运输和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有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堂课所教所学的知识。学生应该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按时完成课堂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对于学习的学生来说,要按照教师的引导,对问题逐个化解,不懂及时向教师和优秀的学生请教,才能够取长补短,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注重对教材的准确把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在语文教学当中,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把教材的内容教会给学生,其实教材只是教师的参考依据,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不应该成为教学的全部内容,通过教材让学生掌握清楚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对于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作用才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单纯的把学习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种只教教材的形式,是不能有效利用或开发教学资源的。教师必须要吃透课本的精神,综合运用课本知识,具有全局性的讲课布局思路,才能结合课本把课讲得生动有效。例如,在讲到《愚公移山》的时候,虽然文中弘扬的是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但是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引导学生考虑,如何解决愚公面临的困难。再如,讲到《孔乙己》课文时,孔乙己喜欢喝酒,由此可以引出绍兴的酒文化。这些依靠于课本,而又能够从新角度给同学们开拓视野的学习素材,似乎有点舍本逐末,但却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其他的角度对课本知识有了新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是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