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德育渗透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6: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学德育渗透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学德育渗透总结

篇(1)

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能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能否体现新课程的“以人(学生)为本”思想理念、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的和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高考成败的关键。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提高复习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一、备课:备课在“备教材、备大纲、备学生、备方法、备习题”的基础上,更要“备监督落实”。

1.复习内容应低起点,高落点。复习课应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把遗忘的知识重现出来,把中断思维线索重新联系起来,并不是对新授内容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对旧知识快速播放。复习重在发展对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提高。如在课堂中,剖析知识的内涵、外延、相关知识的联系、相似规律的区别,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知识在题目中常见的考查设计形式等。并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增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和综合性。“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道理。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课上的好、讲的好,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活动,认真理解深化复习知识进而提高应用能力,还需要一个检查督导的重要环节,若没有这一环节,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落到实处,学生对该堂课所讲知识的重点掌握程度就可想而知。如何督查学生的听讲、记忆、理解、掌握和应用等情况,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备课,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如何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效率进行有效的监督落实。

二、上课:上课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具体行动,对教学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

1.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1快速阅读:对于教材中过度性的文字、数学史、介绍性文字材料和引入正文的段落等,课堂一开始安排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让学生总结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在班内进行个人阐述并交流。以此方式给全体学生以压力和动力,督促学生认真看书,积极思考,增强课堂的效率和效益。同时,又锻炼了学生阅读速度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进行个人阐述时,要做到有良有莠,照顾全体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使全体学生都学有所得;另一方面使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不感到失落。

1.2精读:对于教材中的重点段落和内容,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精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沉着思考和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此过程教师要事先准备好学生精读所要思考和解答的具有指导和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如遇某些关键性、疑难比较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做好释疑工作。

1.3师生讨论:多于阅读过程中学生找出的疑难问题,让学生首先在学习小组范围内讨论解决。讨论实行组长负责制。对于学习小组内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小组长做好记录。小组讨论结束时,有小组长将讨论未果的问题上缴,再有教师在班内提出,让已解答的组选派组内成员上台解答释疑。各小组之间若有争议,可再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比较各组释疑的优与缺,总结陈词,确定最佳释疑方案。

1.4课堂巩固练习:根据学生实际,课前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题目难度要有梯度性,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的需求。不同层次学生让其训练不同题目,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1.5作业(或习题或测试)观评课:我们经常抱怨学生“讲过的类型又出错甚至讲过的题目再出错”,而没有深入分析其原因。多次出错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错误思想意识的迁移影响。学生的错误习惯根深蒂固,不给它一个强有力的致命打击,很难改变。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尝试进行作业、习题或试卷的错误展评。此活动每周进行2到3次,学生分组进行。学生首先将作业交换观看评论,找出自己作业与同学作业的优缺点,评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作业,写出心得,并在小组内交流,以加深对错误的深刻认识,从内心深处抛弃错误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2.复习课课堂应采用互动合作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2.1精讲多思。做到两个三讲: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弄会的不讲、与中考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留足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从数学角度阐述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的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教师的引导和导引下,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2.2合作探究,双主体和谐发展,让学生充分的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和自我提高,培养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在不断发展的知识社会中不断自我更新,才能永远处于不败境地。

三、教师对自己在复习课中的作用要进行正确定位。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扮演舵手的角色

1.唤醒、启迪。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让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想、假设、推理、判断,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方向并得出正确判断从而进行思维创新,即引导“敢于胡思乱想,”启发学生“奇思妙想”。

2.指导梳理。复习课上,应指导学生梳理知识,形成机构,总结规律形成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教材整体内容的关系,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于区别。通过梳理,将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就能十分条理、系统化的有机联系在一起了,便于贮存在大脑中,有利于记忆,不易遗忘,目的在于使用时可以十分快捷的提取。知识经过梳理后,使学生加深了对某些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容易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获取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同时,清晰的知识网络可以给学生更多的信心。

篇(2)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意识体系变化对传统的德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影响着德育的效果,作为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对当前学校德育的现状再熟悉不过了:一方面学校的德育缺乏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在德育的认识上不够,弱化了学科教育的功能,在学科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渗透德育。社会上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的频频出现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德育教育没有到位,加强德育教育刻不容缓。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把德育目标和具体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把德育分化到了每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担负着学生德育的任务,使他们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进行高效教育、引导、熏陶,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道德品质也得到提升,最终达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全员育人目的。

3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将德育有效的渗透于学科教学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地补充,使学校的德育全面化和立体化。通过这样的渗透于分化结合,德育的阵地扩大了,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紧密了,把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的德育说教通过不同学科的自身特点溶解于课堂教学之中,使之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使得每一位受教育者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

4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搞清楚学科教学中德育的特点,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寻找德育的生长点和着力点,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实施德育渗透,然后归纳总结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形成可操作的结题报告。所采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

4.1文献研究法

全面的研究和学习所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学习了冯文全的《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杜时忠的《德育十论》等德育专著,通过网络学习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方面的文章,强化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为开展实验研究打基础。

4.2调查法

一方面对教师进行走访、座谈,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之中。另一方面对所实验的班级学生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走访及观察等方法了解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后对学生思想境界、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等各方面的变化,写出调查报告。

4.3观察法

一方面观察教师课堂教学的情况,获取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方法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观察学生参与实验前后(这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的各方面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参与实验研究的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情况。对观察所得数据与现象类比分析、归纳整理得出课题研究所需案例和结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案例支持。写出具体实践的案例。

4.4行动研究法

第一步由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和所教学科参与实验研究,确保参加实验的班级超过同年级一半,确保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代表性以及可推广性;第二步在第一步实验的基础之上争取更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力争全员参与,取得更科学的实验结果。总结出结题报告。

5研究过程

5.1理论学习、资料搜集与整理阶段

首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学科特点,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自己的理论水平;其次主要搜集现有的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拓宽视野,理性借鉴;并写出学习心得。

5.2调查研究及实践阶段

对课题确定的目标进行实践研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之中探究数学教学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体验、归纳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写出各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与方法、教学案例等。

5.3分析综合阶段

通过对第一、二阶段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身份特点,综合考虑中学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成结题报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体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6阶段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组织课题小组成员学习,学习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进行,利用周四下午组织了两次集中学习,大家把前期准备的资料拿出共享,互通有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为正式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各学科德育渗透策略和方法做更为系统的归纳整理,为第三阶段结题报告做准备。

7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不光是中学老师的任务,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也要加强德育,而限于研究的范围,在小教和高教领域无法研究。感觉研究的时间有点短,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只有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具体的实践,才能得到更为科学的渗透策略。研究人员少,研究范围窄,研究结果代表性不强。

篇(3)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篇(4)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二、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篇(5)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篇(6)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旅游地理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职业道德素质,创设民主愉快氛围,使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计算机专业课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服务专业课注重了课前、课间、下课前的准备、服务等的培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意识。数学课上教师通过数学课上教师通过向学生传授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史上的灿烂历史,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教学中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培养学生沉着坚毅的品格和不怕困难、不怕艰苦的心理品质。电子专业课用鲜活的例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意志品格教育、审美教育。德育课结合政治课通过“四结合”的方法,发挥了德育主阵地的作用,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注重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自然的情感;结合时事政治,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结合社会热点,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通过探究社会问题,激发社会责任感;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进行教育。英语学科的德育过程,是根据教材的总体内容,将外来优秀文化、现代文明与健全人身融为一体的教育过程。利用英语格言、警句、祝福语等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们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按照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自觉地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跨世纪新人。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充分交流,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使未成年人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今后,更加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来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篇(7)

首先,教师要认识德育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更不能靠生硬地灌输。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还必须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思想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会于教学过程中,就能把思想教育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任务来完成。

其次,教师要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文的中心、段落或字词句,深挖其思想精华,科学地渗透德育教育。当然,德育教育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思想教育于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完全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例如,学校抓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的内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行等一系列的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我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职教中心搭建平台,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职业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

篇(8)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一旦面临现实情景就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这真是德育的悲哀。所以,道德教育一定要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完成从知到行的转化,即要寓德育于实际活动中,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物理教学中,有一些规律和定律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共同思考、总结来获得。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合作团结的能力。还可以开展一些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等一些课外活动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喧宾夺主,要努力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学科教师要细心找寻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致于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才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积极主动地为我们学生的智力和德性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在讲授某些物理定律或物理概念时应当有意识地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科学信念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建立并不是随随便便凭某些人的主观意念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证实、推导而来的,物理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凝聚了多少前人的血汗和智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看来,名人的成长历程对学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科学家的精神和态度容易对学生心灵产生震撼的作用,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格的健全。从哥白尼、布鲁诺到爱迪生、牛顿、法拉第等等,一系列闪光的名字下蕴含的多少的血泪艰辛,让学生去体会去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物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最好的平台。因此,实验课上一定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要求学生认真的做实验,对实验结果决不能马虎对待,一定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真实的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为了实验结果而做实验。很多学生在实验前由于已知实验结果,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总在期待那“精确”的实验数据,这就明显偏离了实验的本质意义,探究实验成了验证实验,性质就完全改变。因此,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事求是的可贵与重要,通过介绍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潜移默化地教给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学生的爱国教育是亘古不变的主题,爱国爱家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的向学生灌输爱国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的远大抱负是每个教师的职责。在授课中,使学生了解到我国的科研史、科研实力是必要的。例如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这些建筑对声音美学的完美体现,这些都能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人的闪光智慧,古代的辉煌文化,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在讲到近代物理时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地跟学生介绍目前我国的科研实力,当然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研与世界先进国家科研水平的差距,在介绍我国在近代物理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同先进国家间存在差距的问题所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愫,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振奋民族精神。作为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时刻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且这时候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正确的爱国情愫的引导对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搞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篇(9)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我们职业学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

篇(10)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有下面的一些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无论在哪个领域中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小学教材中也有很多反映这些辉煌成就的例子。我们紧抓这些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适当向学生指出我国在现代科技领域的落后的方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并树立为祖国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

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激励学生以坚韧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给学生做出表率。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人的素质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概念、定理、法则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领悟运用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只要教师注意在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一定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出现和发展本身就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它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回到实践中去运用,正是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论观点。这样,数学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结合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性、顽强性、创造性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学生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鼓励学生扎扎实实地系统学习知识。同时,通过几何证明题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以及严谨、有条不紊的科学态度。

上一篇: 保洁员转正工作计划 下一篇: 大学生团课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