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7:2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外国文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充分开发中学生理解与使用语言的沟通能力。文学的本质是语言,优秀的中外国文学著作可以借由语言艺术提升中学生的语言交流与沟通能力,文学教学可以促使中学生吸取文字营养,帮助中学生进一步开发语言沟通能力,更是提升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
有助于发展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每一个中学生都能够接受中外国文学教育。原因是文学教学的目标不单单是培养中学生阅读、欣赏文学著作的素养,更重要的是开发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学作品教学旨在培养中学生的思维、开发中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文学作品感染人心的重要途径就是形象思维,文学作品可以唤起人心中的想象与联想,从而诱发出人的创造性思维,而思维则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所以说,文学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加强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途径
1广泛征引国内外作品,充分教授综合的文学知识
中学语文中外国文学教学具有强烈的综合性,一定的文学知识可以促进中学生加强理性化的认识,也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掌握。中学语文中的文学题材通常涉及到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类型,在文言文与诗词歌赋的教学中,语文老师通过引导中学生记忆文学载体中涉及到的文学知识,促使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外国的古代文化,体会中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语文老师在议论文、小说等现代化的文学题材中,广泛征引文学作品,充分教授给中学生适当的文学知识,从而促使其了解、接触中外国的社会、文学与历史,正确看待中外国文学内涵。文学教学不可以局限在人物形象的明确与表达手法的感悟方面,还应当充分了解涉及到的社会、历史与现状,并在充分了解中外国文学背景的基础上,区别、明确两者间的差异,从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深入挖掘外国文学的作品内涵,有效发挥作品的感染能力
(一)导学环节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精选和优化,切实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指南”,让学生课前搜集整理学习资料,梳理文学背景、作家生平等,学生通过消化教材或查阅资料来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师互动参与学习过程。课上先由教师对新课内容进行概述,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上一节课布置的“导学指南”,将自己从图书馆或网络搜索到的预习资料与同学分享,依次自由发言。教师一边引导,一边在黑板上记下一些主要观点,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比如,讲授莎士比亚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提前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一些有关莎士比亚生平及其作品相关的资料,特别提醒学生关注学术界有关莎士比亚著作权争论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莎士比亚创作背景的研究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其作品的深入探究。再如,讲授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人生三部曲,教师要布置学生在课前搜集高尔基生平的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补充,了解他成长历程中的辛酸经历,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自传性特点。
(二)研读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经典作品的经典片段,学生通过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提炼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导学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文本,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作品文本经典片段,结合学生课前对作品的整体阅读感悟,应注重对人物性格、人物心理、作者的叙事手法、创作倾向等方面的分析,启发学生品味、欣赏。在品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由作品改编的影视片段,更加形象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部作品,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鉴赏能力各不相同,他们的阅读感悟也千差万别,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品读人物和情节,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阅读感悟。例如,引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经典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选取男女主人公“阳台对白”及“墓室倾诉”两个片段的剧本文本,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为了配合分析,还可以放映相关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细细品味莎士比亚剧本中的语言特色,通过文本分析,让学生感悟剧中人物的性格及心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创作的特色。再如,在研读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时,教师可以播放作品改编电影的开头片段,形象地再现小说扣人心弦的开端,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该小说“倒叙与插叙相结合”及“旁观者叙述”的独特叙事手法的妙处。
(三)讨论环节
在引导学生研读作品的基础上,采取大课讨论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以点评,形成“师生互动”;此外,学生在课堂上分小组交流阅读体会,促进同学之间的“生生互动”,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取得进步。课堂讨论环节的有效实施,是解决学生思维僵化、教师教学模式单一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大胆发言、大胆质疑,从而突破教材及传统观点的束缚,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作品,深化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当然,讨论环节不能流于形式,师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认真选择论题,周密安排讨论环节,要做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最好在课前就告知学生有关的阅读要求和讨论话题,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在课上,还要注意结合学生在研读环节的表现,随机应变地调整讨论内容。在讨论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文艺理论课程所学的相关理论解读作品,各抒己见,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在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可以摆脱统一认识与标准化评价的束缚,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享受平等与自由的愉悦氛围。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总结本小组的讨论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观点的基础上,由教师去粗取精,总结提高。例如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教师可以先摆出学术界对安娜丈夫卡列宁这一“官僚机器”全面否定的评价,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出作品中描写这个人物值得同情一面的片段,引导学生注意避免单一化地评价人物,学会对人物进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也能让学生收获到自己的研究乐趣。
(四)延展环节
围绕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推介相关作品和学习资料,让学生课后进一步研读和学习,并通过网络等媒介继续与教师互动,将课堂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后。教师根据学生在研读与讨论环节的表现情况,因势利导,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引导学生结合课上所学的外国文学作品,通过拓展延伸阅读,加强对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立足于课上的作品分析,围绕主题、作家和作品,推介相关主题的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借助课后延伸的阅读,加强对课内知识的感知。另外,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强化学生比较分析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善于将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比较,以探究中外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人性共同点与差异性,加强对外国文学作品主题与人物形象的理解。例如,为加强学生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主题的理解,感悟男女主人公为追求爱情婚姻自由而表现出的抗争意识,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相似主题的中外文学作品,作专项比较阅读,如《红楼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等。在学习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时,可以将老葛朗台这一吝啬鬼形象与“世界四大吝啬鬼”中其他三个人物的吝啬性格特点作比较(《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将中外吝啬鬼形象作比较。如将老葛朗台与中国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这一吝啬鬼形象作比较。此外,还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将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改编,组织课堂剧表演或朗诵诗会,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文学的审美情感,使学生接受独特的情趣熏陶,提高其人文素质。
第一,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整教学内容。我们选择从古希腊神话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把20世纪现代派文学作为学生阅读内容,并着手写好课堂教学随笔,记录每一讲的心得。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采用讲座式风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学状况简单介绍,凸显各个时期各个文学流派的最具代表性的名家名篇作品进行赏析,更受学生喜欢。第二,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加赏析内容。赏析的过程也是继承和批判的过程,很多典型形象与中国戏剧、小说、历史、现代人物有着许多的共性,具有现代性,完全可以进行比较。教改第二年起,我们大胆尝试了在每一讲中融入“中外文学比较”“作品的现代性”两个环节,对中西文学中可比性强的作品或是作品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比较。比如维特与子君的形象、《悲惨世界》与《平凡的世界》、泼留希金与严监生“吝啬鬼”、安娜•卡列尼娜与蘩漪形象,把探索和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也纳入了教材内容,充分发挥了文学经典的无穷魅力。第三,根据学生审美需求,优选名家名篇,拓宽阅读范围。在每一讲的最后,我们摘录作品最精彩的片章供学生阅读欣赏,并增加“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简介”,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便捷地认知和了解世界的文学经典,在阅读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拓宽知识面。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一,多媒体授课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已经成为时尚。五年中,我们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制作成PPT课件,每一张PPT力求简练、清晰、精美且突出重点,并根据每一讲教学重点、难点的需要,适时插入相关的动漫视频辅助教学,做到“图、文、声”并茂,生动地展示了作品内涵,在“视听”上给学生以美感冲击。比如:截取电影《哈姆雷特》中“生存还是死亡”的独白,表现人物“犹豫”的个性特点;截取电影《红与黑》相应片段,表现于连“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自卑”来复的心理过程,如此等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既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节省了时间,也便于学生直观、便捷地感悟作品主旨,理解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张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会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修改课件,力争在每一张PPT中展示最鲜明的色彩、最简洁的文字、最恰当的知识点,传递最前沿的信息,吸引学生视觉,活跃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互动教学法。这种方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互动,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生灵活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生生”互动,学生讲授某一作品,提出问题由学生来问答。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展示个人的思想和才华。“师生”间的互动是常用的方法,关键在于灵活的掌控,做好学生主动应答、解释指定学生回答两方面的准备,确保此方法在规定时间段得到有效实施。“生生”间的互动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转变课堂的角色,变“主角”为“配角”,变“主演”为“导演”。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登台讲授,并且提出问题,进行课堂互动。比如,在学生选择授课作品篇目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课件的制作,并要求学生根据20分钟的授课时间,提前设计好授课内容、重点难点、个人感悟、互动的问题、应答技巧等等。这种互动方法对授课者是一个全面的考验,对听课者是一个学习他人的机会,其效果往往比老师教授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呈现平等、人性、和谐之美。第三,情景教学法。根据后现代建构主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科学课程理论,我们会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安排作品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模拟角色登台表演。采用的方法有即兴表演和命题表演。比如,《罗密欧和朱丽叶》中舞会后的花园月下的钟情表白;《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经典对话等等这些片段,都可以让学生提前编排成话剧,或是即兴模拟角色对话,展示作品的情节和语言的魅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第四,翻转课堂法。所谓翻转课堂,简单地说就是课堂“内、外”颠倒,其关键点在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它要求教师先创建本课视频,上传到一个平台,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提出的问题(作业)。回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以巩固知识。把传统教学课中的活动,拿到课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课堂要做的就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讨论重点难点,完成学习目标。2014年是我们教改的第五年,课题组成员通过幕课系统学习了翻转课堂教学法,并着手实践。比如,我们把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第一讲的教学内容进行翻转。第一步设计好10分钟的脚本,写好教案;第二步制作PPT课件,配音录制教学内容,提前二周上传教学平台;第三步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内容。通知学生按要求提前阅读教材或者原著,提前一周(或三天)完成作业提交到指点平台。带着书面作业用于课堂小组活动。第四步课堂内活动。包括检测———讨论———交流———质疑———总结———个人作品展示等。新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的改革
第一,在教学中注重德育的渗透和人格的塑造。外国文学课程的开发,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外国的文化,学会鉴赏和批判,还要通过经典作品的学习,感悟其中的底蕴,陶冶情操,放飞灵魂,更重要的是把作品转化学生前进的坐标、成长的动力、抉择的方向。优秀的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外国文学的核心内涵就是人文精神。每一个时代的作家和作品都展示了对人性的关怀与探索,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阅读空间和精神家园,对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格发展的需要,把人本与文本相结合,在赏析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弘扬真善美,批判假丑恶,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人生境界,赋予经典作品新的生命和价值,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以《出埃及记》中摩西为例,开掘其胸怀大志、勇于奉献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意义的高尚人格;以《简•爱》为例,开掘文学经典中忠贞不渝、自尊自爱的人文精神,塑造大学生理性的爱情态度、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等等。第二,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在赏析外国文学经典中,我们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敢于突破作品的结局和历史学家的见解,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形象进行评述,为“旧”形象撰写“新”篇章,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改编。比如,为悲剧人物安排新的命运:为“安娜”写新结局,把“哈姆雷特”变为行动者,对作家巴尔扎克人生进行评论等等。这样的拓展命题,需要学生阅读大量的资料才可以写出独到的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品。另外,在考试方法上也进行了调整。我们采用卷一客观题+卷二主观题+平日成绩(课堂表现+小组评价+作业质量+创新能力)相结合的模式,加大了平日考核力度,使学生更加重视的是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希腊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都保存了大量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记载了各自先民们的实践中足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在内容上有相似的始祖神话和英雄故事等内容,两者分别代表了东西方的文化。通过对古希腊的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的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既有相同的地方,也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两者的区别中看到两个文明大国璀璨的古文化精髓。
(一) “神”的形象不同
古希腊神话的最大特点就是神人“同形同性”。①意大利思想家维柯说:“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以自己为模式创造了神。”因此,古希腊人也是按照人的形象来创造他们的’神”。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性格、情感等特征,使得诸神形象非常接近于人。希腊人认为,“神是最美的人”,都拥有漂亮的外表,比如宙斯就拥有漂亮的外表,这也说明了神实际上是人之美质的集中体现者。②希腊神话不仅记载了神的“人神同体”,而且神也具有七情六欲。希腊神话中,无论男神、女神关于恋爱故事的特别多,即人神互通血缘。例如宙斯与女神生子或是爱上普通女子;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达夫妮。因此他们也有人的痼疾,比如说嫉妒心,赫拉、雅典娜、阿弗洛狄特为争夺“最美的女神”的赞誉而彼此使尽心计。
然而,中国古代神话大多则是把神描绘成“人兽同体”。①天神伏羲是人首蛇身,太阳神炎帝是牛头人身,他们或是动物的化身,或是感应天象而生,他们往往是神秘的,以一种图腾的形式存在,是先民们在愚昧状态中对自然的敬畏、取悦的反映。②中国古代的神一般不会有人所谓的“心性”,他们是高高在上、正襟危坐、严肃刚正的,对于他们是一种污蔑和亵渎。
(二)“神”的体系不同
古希腊神话有一个完整的神的系统。①神的体系以家庭为单位组建,诸神基本有一个繁衍的家族体系。例如众神之首宙斯与天后赫拉结为夫妻,其儿子阿瑞斯为战神。②希腊神话里的神有“新”、“老”之分。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形成了具体的诸神谱系。在希腊神话里,新神和老神之间的斗争便不可避免。在宙斯拯救兄弟以后,新辈神取代了老辈神,这就是一种接替和繁衍。这是人们主体意识逐渐形成的体现,也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规律的反映。
中国古代神话则没有脉络清楚的系统。 ①中国古代神话一般是以社会为单位,众神与主神之主要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大多不存在亲属关系。②中国古代神话的神是永恒的,不可战胜的。因此,自古以来,神都被当成祖先来膜拜。
(三)女神形象差别
古希腊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中都有涉及女神的形象,但两相比较差别可见一斑。①从女神数量来看,古希腊先祖们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一系列女神形象,如大地之母盖亚、天后赫拉、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智慧之神雅典娜、月神阿耳忒弥斯等等,女神数量之大。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女神数量要少得多,关于女神的故事也仅有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为数不多的一些。②从女神命运与个性来看,古希腊女神的个性充满人的七情六欲,她们有博爱,也有自私、嫉妒的心理,形象饱满。如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费劲心思争夺“金苹果”的故事。表现女神们嫉妒心极强,追求自我满足,仇视敌人。但也正因为这样,使得她们更接近于人的形象。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神话中女神大多为劳动女性,个性醇厚,与普通大众一样劳作,肩负创造人类,为人造福的重任。③从女性权威来看,古希腊神话女神不是最高权威的所在。首先,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其次,纵然古希腊女神的数量占了其神数量的近一半之多,但最高权威仍是宙斯,也无人能挑战宙斯。古希腊是一个男权社会,男人是社会的中心,先民们创造神话时,也充分将权利赋予男性。从古希腊奥运会我们可以看到,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甚至于男性的附属品。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最高权威的掌握却在女性,比如女娲。在中国古代神话起源时,母系社会尚存,人类对女性是崇拜和尊敬。因此,在古代先民的意识里,女性拥有创造人类、造福人类的贡献。
(四)神的精神内涵不同
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充满了强烈的人性主义倾向,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希腊神话故事中往往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它在探索世界的同时也探索人。在希腊文明的观念中,人和世界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反映,神的存在是为了人,人是目的,而神是手段,希腊神话的多人信仰没有导致人听命于神、人的命运完全由神来决定,而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交换。这是因为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中几乎不存在什么绝对权威,他们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去求知、去创造,他们充分相信自己。
相反,中国神话宣传的神灵则高高在上,认为神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具有人类所没有的超自然能力;神与人之间的界限根本无法逾越,即人类必须绝对地敬畏神、崇拜神和服从神,不可对其有任何冒犯之处。如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最后的结局可以看出,神永远是不可战胜、不可挑战的。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五)“神”的现实意义不同
希腊神话故事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希腊诸神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人的七情六欲等需要,有正直勇敢的,也有奸诈狡猾的。因此,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特征。比如希腊诸神的“”现象,大地女神盖亚与其子乌拉诺斯的“天地相交”,而后乌拉诺斯在盖亚的教唆下阉割了父亲乌拉诺斯,之后又与自己的妹妹瑞娅结婚,此中关系极为复杂。古代希腊神话,神具有人的特征,被人格化,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复杂,阴暗的一面。
中国神话的“道德性”,中国神话中的“神”往往是“德”的化身。他们承担着维护宇宙秩序的崇高责任,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是人们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诸神们的种种行为动机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神农尝百草”。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们不看重对个人情感的追求,他们大多善于控制情感,控制欲望,与希腊诸神的“”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神话里的神都是以道德最为最高标准,而不是仅仅满足自己的需要。中国的神话,基本都是理性人格,体现了一种社会的伦理道德,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时儒家道德思想的一种反映和暗示。
作为东西方的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希腊都曾有过丰富的神话传说,作为东西方两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后世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学魅力,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种民族文化及其特征的形成,同时也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世界文学艺术的宝库和源泉。
参考书目:
[1]郑克鲁,黄宝生,陈建华,蒋成勇《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6
一、本科生《外国文学》教学过程概览
《外国文学》课程在中文系本科教学过程中,通常着重于文学系统的架构,即文学编年与地域框架结构的建立。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与概念。在搭建好系统框架后,相关外国文学课程教材往往对文学史上某些著名作家及其重要文本给予概念化的阐释,让学生可以不通过阅读原文文本就掌握某一具体作品的大致内容、中心思想、文学表现方式等等特点。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授课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时与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若是让学生单纯阅读原文本以求保证第一手感知,这也不太现实。首先,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作品通常都具有相当的厚度———思想的厚度与书本的厚度。这种厚度对于二十岁出头的本科学生来说,可能会带来理解与把握的难度,学生很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所读作品的概貌。其次,《外国文学》作为中文系学生的专业课,每次授课基本都会“日行八万里”,即一次授课可能同时介绍几个国家的众多作家作品,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众多名家名作就像要求学生要一下子吃个胖子,带来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很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拉肚子,不仅搞混了作家作品不说,最重要是破坏和模糊了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并且,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周间阅读众多文本。
二、席勒四维存在论指导《外国文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鉴于《外国文学》教学的客观实际,是否可以运用席勒的四维层次论来指导本科教学以求两全呢?从感性存在来看,《外国文学》作为中文系本科学生必修专业课,其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们必然能够意识到,若是没有外国文学这门专业课,中文系也就不成其为完整的中文系,中文专业学科的特质就不能得以体现。因此,《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从中文系学生的出发点来看,其自然性质能够得到学生天然的理解。从逻辑性质来看,《外国文学》课程能够使学生得到一种对于外国文学概貌的认识,大部分的外国文学教材都是从编年、国别的角度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只要浏览教材目录,便能够得出对于外国文学课程授课内容的鲜明认识。这个层次在课程教学中也不难达到。从道德性质来看,《外国文学》课程通过介绍作家作品,能够很好地建立学生对于善的追求。首先,能够经受住几百乃至上千年时间检验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与魅力超出了文字本身,更像是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对后来人施以永恒的影响。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感动人的通常是里面的人物所代表的精神品质,这种品质常常作为人性最光辉的代表支撑与影响人类精神并代代相传。其次,就算是拾人牙慧式的内容介绍,其中也必然掺杂了编者的价值取向,能够作为文本编入教材的作品,更加突出了其教育意义。从审美性质来看,《外国文学》最需要改进之处就是教师教授文学史框架与学生的一手文本阅读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文字本身就自有其美感,这种美感看似微不足道,并且文学感受一闪即过,比人物精神更加难被觉察。那么,文字本身的美感到底有何意义呢?学生如果能够超越人物精神所带来的价值影响,而关注其审美意义,这是一种更高程度的审美无目的性的自由。这种自由兼具真、善、美,也更难达到。如果教师能够在保证建立文学史框架的前提下,减少文本的概括性介绍,而大量引入原文文本,让学生在原文阅读中感受字里行间流动的美感,或许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当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文本阅读量、文学感受力、对学生接受能力的把握是有较高要求的,但这并非不能达到,需要教师更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把席勒的四维存在观运用于本科《外国文学》课程的教育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中层层性质的满足,通过教师在教学设置中环环相扣的安排与引导,能够期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无目的性,以获得更大的自由。
作者:王筱莹 单位:西华大学
二、图片的使用
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传递出更丰富的信息,增加课堂的吸引力。外国文学课件中的图片提供了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历史、宗教、文化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个性方面的丰富的背景性资料,对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都有着较强的辅助作用。比如规模宏大古希腊剧场的图片,显示了当时戏剧的繁荣和希腊人对戏剧的爱好;罗丹雕塑的穿着睡衣、顶着硕大头颅的巴尔扎克立像的图片,十分传神的表现出了这位文学巨人惯于在夜间勤奋工作的习性等。西方文学还有这样的传统,即它经常与艺术同步发展,同一题材的作品不单以文学的样式,而且还会以绘画、雕刻等样式来呈现,这些绘画、雕刻本身就是一件件杰出艺术作品,它们从不同的维度诠释和强化了文学名著的价值意义,因此我们在外国文学课上也将这些艺术作品的写真图片展示出来。比如在介绍古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时候,配以古希腊的艺术家菲狄亚斯雕刻的《命运三女神》的图片。女神们的头部虽然都受到了损坏,但那由质地很薄的希腊式长袍包裹着的身体却是如此的优美丰盈,充分显示了孕育在她们体内的无限生机和活力。这些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希腊神,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兽形妖灵的神,让同学真切地感受到了那身上的人性的闪光,希腊文学所特有的人本精神也由此可以窥见一斑。再以《哈姆莱特》中“奥菲莉亚之死”的以一场为例。莎士比亚的描写极为凄美动人,浸满了哀伤的诗情:在小溪之旁,斜生着一株杨柳,它的毵毵的枝叶倒映在明镜一样的水流之中;她编了几个奇异的花环到那里,用的是毛茛、荨麻、雏菊和紫罗兰。她爬上一根横垂的树枝,想要把她的花冠挂在上面;就在这时候,一根心怀恶意的树枝折断了,她就连人带花一起落下呜咽的溪水里。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唱着古老的谣曲,好像一点儿不感觉到她处境的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可是不多一会儿,她的衣服给水浸得重起来了,这可怜的人歌儿还没有唱完,就已经沉到泥里去了。(第四幕第七场)我们在课件中将这段文字配以19世纪英国画家米雷的著名油画《水中的奥菲莉亚》,这幅画描绘了这个美丽而又善良的姑娘落水而亡的瞬间,以空间艺术的方式生动地再现出了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场景,既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后来劳伦斯•奥利弗在他导演的最经典版本的《王子复仇记》电影中,就完全搬用了这个画面,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三、音乐的选配
优秀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唤起听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音乐的活水引入文学的殿堂,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调沉闷的气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愉悦。有些文学体裁本身已经包含了音乐的元素,尤其是诗歌。外国文学史上的唯美主义、象征主义诗人都十分重视诗歌的内在韵律,追求诗歌与音乐、绘画的结合。在外国文学课上,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诗歌插上音乐翅膀,让它带领我们在人类精神的广阔天地里自由地翱翔。比如,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苏利•普吕多姆有一首名诗叫《天鹅》,描写天鹅安详自在地在湖面上缓缓游走的情景,突出天鹅美丽、优雅、纯洁、高贵的形姿与品性,在欣赏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根据诗歌的内在节奏,配上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名曲《天鹅》,那柔婉舒缓的旋律,宁静深沉感情,与诗歌的唯美意境水融,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再比如,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爱情诗《当你老了》配上音乐诵读,抒情主人公那“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的诗句就显得格外的深情绵邈、感人肺腑,从而引起所有人深深的共鸣。外国文学史上还有一种独特的现象,即有相当多的文学名著与音乐作品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比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18世纪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贝多芬谱曲的《欢乐颂》,歌词取自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诗篇;比才的歌剧《卡门》由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改编,大家对《费加罗的咏叹调》《欢乐颂》《斗牛士之歌》等曲目都耳熟能详,但是对小说、戏剧、诗歌却不甚了解,因此,我们让音乐与文学“牵手”,使二者互相生发,互相补充,这样既可以消除同学对外国文学的陌生感,调动他们去进一步阅读、思考文学作品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审美氛围,培养学生较为广阔的审美视野和较为深厚的人文胸怀。
2、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接受分析
一般来说,在对外国文学带来的影响进行审视时,应该注重其强势地位。但是我国文学在受到外国文学影响的时候,应该从内在需求出发,对外国文学进行引进选择。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学的主动性非常鲜明。中国文学在对西方文学进行选择时,应该在本土经验的基础上对应该学习的内容或者不应该学习的内容进行明确,并且对西方文学进行考量,从而确定其是否与我国人民的文学习惯相契合,从而使得读者可以真正接受。然而,部分外国文学作品地位并不高,其故事内容和故事表达出来的感情却与大众心理相契合,并且与中国社会现实真切贴近,则会很容易被大众认可和接受,并且带来比较鲜明的影响。因此,由于宗教带来的影响,中国在文化根基方面有所欠缺,使得外国文学难以深刻影响到中国。而本土经验却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国文学进行选择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是否接受外国文学,与本土经验具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而外国文学要在中国形成一定的影响,并且被大众认可与接受,则离不开本土经验为其奠定基础。外国文学要被中国大众接受,需要一个成熟的时机来实现。同时,外国文学应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从而形成比较新鲜的文学内容,即外国文学应该以本土经验为基础在中国流传。在对外国文学进行引进与选择的过程中,本土经验为其带来比较深的制约作用,甚至在外国文学接受方面都产生比较大的制约力,从而使得外国文学在中国形成了比较独立的系统与格局。
从接受对象方面来说,中国接受外国文学其实不是接受外国自身文学,而是站在中国本土立场而选择外来文学。其选择标准并没有完全根据外国文学的艺术价值或者原有地位,还会对中国社会与文学发展的效用价值进行考量,从而真正被大众认可与接受。因此,对外国文化的选择是从中国入手,而不是由外国文学出发。外国文学具有比较复杂的特点,而且内容比较丰富,为中国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经验。但是中国的外国文学存在选择性与不全面的特点,在本质上是基于本土经验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系统。外国文学在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国别形态差别,然而翻译却淡化了这一种差别,从而形成了具有一体化特点的单独形态。只是这一点使得国外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著名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在中国并没有人知道。因此,本土经验可以重新塑造外国文学的整体形象。
3、本土经验对外国文学接受的影响分析
本土经验可以对外国文学接受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一,外国文学在形态层面是一种翻译文学。外国文学在经过翻译之后,阅读对象会不一样,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外国文学在翻译之后的阅读对象就是中国大众。经过翻译的外国文学的内涵艺术会被全面隐藏,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成为中国文学。第二,外国文学的属性也会受到本土经验的影响。也就是说,外国文学在经过翻译之后,将中国文学属性体现了出来。第三,本土经验还可以对外国文学的内在性质产生影响。人们在翻译外国文学时,会为了满足本国读者的内在需求而进行有意识的变更。在翻译外国文学时,常常会根据自身理解来进行,形成中国大众熟悉的习惯用语与人情世故,甚至还有历史典故与政治思想,将本土经验的作用体现了出来。虽然这种做法不一定准确或者成熟,但是却是必然的,也是现实存在的。第四,不能忽略读者因素。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阅历与阅读心境,推动了外国文学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对“真、善、美”的追求
文学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思想结晶。它从某种程度上传播着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文化,“真、善、美”是各类外国文学中提高文学内涵不变的追求。
(一)追求“真”
文学所追求的“真”,既有客观的“真”,指作家要多以现实生活为本,在客观生活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对客观环境和客观人物的境遇进行真实描述。同时也指内在的“真”,即指作品中的人物内心的绝对真实。无论是作品的主题,还是作品中有正面效益的主人公,都表现出作者对本真的追求。文学作品追求“真”,不去刻意掩盖黑暗或反派,不管其中所追求的是否为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只要与作品内在的逻辑相符合即可。
(二)追求“善”
无论是哪一部文学作品,都存在对“善”的描写和歌颂。在一些作品中即使写入“恶”,也是以“恶”来反衬“善”。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副教主,作者以他的恶来衬托敲钟人的善。但是不是在所有作品中都是善恶并存的?在有的作品中只表现出一个主题,就是“善”。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就没有一个恶人,尽管最后没有一个好的结局,但小说却把“善”这一主题发挥到了极致。
(三)追求“美”
文学作品中对“美”的追求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本质上。从文学作品的形式看,不论是整体的还是散落的,各种各样地、各层次地对美进行追求。从文学作品的本质方面来看,即在文学作品的主题上追求“美”,不论是悲或喜,都能体现出其主题的美。比如《哈姆雷特》,它的主题是悲壮的美。
三、外国文学作品对外语专业学生文学涵养的提升方式
(一)对学生个性涵养的培养
在借助外国文学作品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文学涵养的培养时,首先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学生有充分的表现余地。其次,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过于死板,要鼓励多元化、开放化的阅读。再次,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意境出发,发散思维,结合自身的体会去了解作品。另外,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喜好,推荐适合的外国文学作品,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学习中,除了要学习作品的表现内容外,还要对罗密欧和朱丽叶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讲解,只有了解了故事的整个社会背景,才能对人物的性格做出正确的把握,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去深入理解,根据自己的观点积极探讨,不求答案统一。
(二)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文学涵养培养的重要内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特别是一些诗歌作品,语言精练,跳跃性大,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帮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想象和思考,去感受作品的意境,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想象出作者所表达的人物形象和画面。例如在学习《吝啬鬼》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不同感受,在脑海中描绘出一个活生生的葛朗台的形象。根据自身想象,把文章中作者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转化成为活生生的画面。这对文学涵养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去
好的外国文学作品可以丰富外语专业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学作品的意境当中去,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外语专业学生文学涵养的提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外国文学作品正是这个过程中用于提取的初始能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如人物刻画、描写方法等基本文学手法,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作品,培养文学涵养。
四、培养前景展望
要想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精髓,除了要掌握其外在的工具性外,还要注重对其思想和人文性的感知,这包含了语言学习者对文学和文化的修为和体味深度。虽然,外语专业的学习必须要先掌握好语言。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参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在对外交流过程中仅仅依靠熟练运用语音、语句、句型、语调进行表达是远远不够的。把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思想,积极与当下的环境和热点事件结合,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例如通过对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学习,要感受这个命运悲剧,就要结合当下社会中的悲剧进行分析,这样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更加主动,而且对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去理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说,如何培养文学涵养一直是我们关心的课题。笔者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在通过外国文学作品对外语专业学生文学涵养的提升道路上,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女性主义能够成为显学的去中心语境是一种后现代语境,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不可证其伪的话语是不存在的,都是机缘际会的话语间合作。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案例上来看,这一观点很容易理解。由于生态危机没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使得生态主义对其具有包含了全部物种在内的普遍意义的关注,批判和排斥在种族、物种、性别之间做等级划分和区别对待的观点。对整体观的强调是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而女性批评与其明显的差别和不同之处是批评的侧重点,排除人类中心的是生态批评的关键,排除男性中心的则是女性批评的关键。在发展的道路上,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选择结盟都是以发扬自己作为宗旨的,因此,二者进行的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保留的结合。香港树仁大学陈诗洁女士曾感慨道:“不要以为女性与自然同样受父权文化压迫,生态主义就会较着重性别的问题,即便是深层生态学也无暇顾及于性别的议题……”生态女性主义的两个母体理论合作与角力的动态过程就是其未来的发展轨迹,但是,倾向于生态方向、女性方向或是一边倒的靠拢方向还需要观察和分析。事实上,女性和自然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开始逐步迈入下风的不利趋势,通过女性主义和生态主义的协作,二者合作进行抗议和申辩是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亲缘关系就是天经地义、天长地久的,这种被生态女性主义者作为构筑理论基础的超验观点与“以理服人”的学术原则相矛盾,违背了其学术规则。这是由于该理论者对两种同时发出的声音没有认真辨析,实际上,其诉求的表达是一致而又冲突的。
二、“受迫害情结”的强化
对男女关系的揭示是女性主义的紧要任务,即揭开男女不平等的关系。由于很多文学评论过分地剖释阐述受伤害的女性,夸大了其受摧残受压迫的地位,让人们觉得受压迫的女性形象是女性主义为其创造和描绘的,更有甚者对此称之为“受害者的哲学”。后来出现并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主义阵营之中的“后女性主义”,对该种情况有着十分深入的理解,认为“女性主义对男女问题的过分强调和夸张以及将其政治化”等方面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为反对“受迫害情结”导致很多人对女性主义产生误解,将其定义为是极端的,个人中心的,令人难以忍耐的女性主义,不愿意接受女性主义。而一些女性主义不满甚至是厌烦“受迫害论”,觉得女性群体和自然都受到了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伤害和摧残。这些理论主张更是对女性主义的接纳造成了一定困扰。例如:“从对待环境和自然的方式上来看,男性和女性有着相同和类似的地方,都将双方看作是能够掠夺和占据的资源。”这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之一,福尔斯对其进行了详致的描绘,通过刻画萨拉悲惨的遭遇和痛苦不幸的人生,表达了对文明摧残下的自然的怜惜以及对生活在坎坷窘境中的女性的同情,显示了在西方工业文明社会的背景下,男权占据着主导地位,自然和女性的境况和遭遇有着极度的相似之处,即以他者的形式存在。但本文认为,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不能将女性与自然共同搁置其中。
首先,把女性与自然共同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受害者的立场上的这种做法非常笼统,不符合真正的实际情况。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方面来看,它的积极影响惠及到了部分女性,并没有明确地排挤女性,而且,迅速发展的科技所引发的诸多环境恶化乃至生态灾难也影响到了男性群体。然后,在保证所有女性内部各成员的发展处于一个层面,遭受的歧视迫害程度相当的条件下,才能把全体女性和自然放在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但这种划分忽视了地域、民族、阶级和年龄等系统内部的个体差异,划分过于简单。由于西方是生态女性主义的诞生地,而中国还停留在将其引进的时期,没有属于自身的本地化色彩使得其观点和评论缺少创新性思维,而是较多地进行源理论的阐释。因而,对该理论发展进程的关注十分重要。再次,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对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审视,发现天人同一、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解是人类中心主义进程中的三个主要时期,三者之间既相互交织并行,又有一定的重复和叠合。因而,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变化的没有固定形态的发展及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使得不能将其笼统地与女性和自然的对立面混为一谈。
(二)有了一个较好的阅读方式是理解作品内涵的第一步
而光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态度是成功的第一步,取向是通向顶峰的阶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内动力是以饱含激情去教授与学习它。如果外国文学的教学价值取向仅仅为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应对考试的技巧,作为一个熟练技巧的练习材料,这样就会导致外国文学内在美被分值利益所取代,背离课改将外国文学作品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初衷。那么,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态度应是什么呢?在应试教育横行天下的时代,在分数决定胜负的现实里,我们的老师、学生应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外国文学作品这块“鸡肋”呢?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对人的社会生活进行具体感性的整体反映,显示人的生命意志和本质要求,树立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价值取向,应把追求人生意蕴、人文情怀视为一种学习的态度,有了这样的阅读习惯,能让我们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寻找到一片心灵慰藉,逃离快餐式阅读带来的急躁和功利主义带来的焦虑。有了心灵的慰藉与现实需求的意义,就可以探讨外国文学所隐藏的内涵与文化底蕴。扩展阅读空间、开辟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成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内动力。才能推进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深入发展。
(三)增加阅读量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既然能够成为文学作品势必是供世人阅读的,只有置身于文字的海洋里才能领略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力,使得经典文章更接近我们自己的生活,并为我们的行为规范提供指导与帮助。对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是提高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必要的条件。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就难以实现教学要实现的目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就会间接导致教学目标的失败。而且国文学作品已经形成一套以西方文艺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增加阅读量可以形成完整的外国文学脉络。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收效不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学生的文艺理论修养很欠缺。加大此方面的阅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最后,著名文学家朱光潜先生曾曰:“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外国文学深厚博大,就在于它的根连着丰厚的文化营养,因此,了解西方哲学思想,理解外国文学就不存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