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7: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程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课程教育

篇(1)

一、现阶段的学科教育

在当今教育模式里,各个学科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老师教也只是教课本,重考试。老师利用讲的方式传授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来源于老师的讲,课下的练习也是针对课程知识而设的,缺乏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与创新的过程。在传统教育面前学生感到作业多、压力大,那么家长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家长更多的是站在一个孩子考高分,进名校的角度教育孩子,并未发现孩子的特点,开发这些特点,让孩子快乐、无压力地接受知识。

二、创客教育的发展

1.加大创客教育的建设,形成一定规模效应

现阶段,虽说已从一些如科技大赛,创新技术比赛等活动上使创客教育得以体现,但还未普及到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城市。十二届全委会议中,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就业号召,当今互联网主宰生活的一部分,创客教育的影响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影响这些创业的人,从而解决就业。

2.制定课程

首先分析学生的特长爱好,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制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教育。在制定相关课程时可采用归类整理、制定微型课程、重点课程、特色课程等方式,旨在使学生乐于接受,并帮助于学生开发思维。

3.开展教师、科技中心相关人员的培训

教师可依据制定出的教学课程讨论学习,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按照教学计划有效有序地开展学习,从而解决教师懒弱涣散的现象。

4.切实开展创新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创造积极性

多形式、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发挥想象力,设计创造属于自己的科技项目。丰富多样的活动不仅仅使学习到的知识得以利用还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使知识的视野更加宽阔。

5.结合现阶段学科,互补式开展课程

现阶段教育科目种类多,大都是根据课本和相应课程目标进行课时学习的,各科目之间联系少,学生接受与运用少。依据这一现状,可以在中小学课程中加上创客教育的学习,使科目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工作,让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本和大脑,还应影响生活,造福社会。

6.创设相关教育机构,有效保证教育实施与发展

教育部门可根据创客教育的特色,创设相关权威机构,有效地保护和发展这一教育特色,在社会发展的今天,教育机构可全方面地引进教师团队,筑建有特色与时俱进的教育机构。

三、创客教育与课程研究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开始使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它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客教育以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学生接受、学习

创客跨越了年龄、性别和种族,人人皆可参与。只要你有创意,愿意通过不断尝试、协作、交流将创意变成现实,并通过创客社区分享,创客会让你的想象变成现实。创客教育与课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将学生被动学习知识转化为主动地探索与发现,从而利用创新与知识结合,更好地学习,努力地探索,发现未知的自己。

2.创客教育的发展将会影响现在的教育模式

创客的来源在于孩子们的玩、想象、互联网等各种不同的媒介之中,方式多样,不局限于课本等具体的事物之中。在教育上也是多元化的,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多方式、教学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合作化、管理的人性化。这些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将对创客教育的发展有着更好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影响力。

篇(2)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

■回归生命本原,激发生命成长。------这就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育就是建立基于生命体的儿童观,基于儿童生命体观的教育理念,就是关注儿童的生命质量。这种理念下的教育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关键词:珍视童年教育要珍视儿童童年幸福的价值。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儿童作为高级生命体,有他的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态度、个性、思想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到了其认知特点,把他们作为一个认知体来对待,必然会扼杀儿童的生命活力。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人的幸福。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发展的愉悦,走向自身的完美。最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的教育。惟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完满统一。

童年也是一种生活。功霍姆林斯基认为,“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追求儿童幸福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对孩子来说自由和游戏是一种最大的开心,儿童时期的幸福对他一生的完满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幸福。每个时期的幸福是不可能再现的。童年不仅仅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完满的人生应该实现每个时期的幸福。因此,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儿童未来的幸福,更应当重视儿童的现实幸福。关键词:独特性教育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我们要实现儿童发展的愉悦,首先要关注儿童生命的独特性。

教育要让孩子自己认识自己。每个人的生命本源都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遗传素质,独特的成长经验,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我们的教育,过去比较关注的群体,对个体的独特性关注不够。事实上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可取代、不可重复的,不可过多设计和规约的。教育要去激发一个人的生命潜能,就必须要尊重他的独特性。

台湾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第一课就是《认识自己》:“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不要羡慕小鱼在河里快乐地游,因为你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岸上跳。如果有人说你是英雄,那是因为你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本领。”它的理念上首先是要孩子认识自己,并不是要求孩子向同一个目标看齐,而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接纳别人,尊重他人,这是教育的一种逻辑。

老师要关注生命独特性,要从每个孩子的特点出发,并给以不同方式去引导。现在这一点已成为老师操作性的理念。很多学校已通过小班化教学,在跟孩子无声的交谈当中,去解读孩子的心灵。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一教育理念的基本形成,有利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关键词:自然本性发展要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成功”,“成功”更多地关注社会性目标的设定;我更主张的是“成长”,“成长”关注于儿童生命本体。成长意味着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儿童有他自己的习性,比如说比较喜欢玩,喜欢游戏,喜欢表现。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成长观下的教育,就是要应势利导,使其自然成长。我们原来意义上的教育有点像根雕艺术,每个孩子进来后,先去除和常规不符合的那一部分,对其发展规约得太多,造成了一个个根雕。

多元智力的理论,让我们发现孩子各方面的智慧,并得以发展,所以现在学科课程之外增加了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之外增加了综合课程。这个都是要顺应儿童自然性中的多种智力潜能。

成长就意味着要顺其自然。如果我们一旦把儿童作为一种类型的人来看待,特别是作为一个小大人来看待的话,而不去顾及他的游戏心理、表现心理的话,他就会失去童年该发展的天性。我们有必要回归罗素的观点:大自然,本来就希望儿童在长成之前,像个孩子。如果我们把这个秩序打乱,让他们成为少年天才,那么,我们可能造就的是一批早熟的果实,这些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实际上我们就很可能造就一批老态龙钟的儿童和年纪轻轻的博士。这些人现在看起来是人才,但人才最终是要创造社会价值的,但这些人往往最后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有许多孩子的父母,望子成龙,早早就给孩子加码,让孩子背唐诗,做练习,成为神童,事实上是一件愚蠢的事。因为儿童的发展,是需要在儿童文化当中用适合于儿童的方式去成全它的。所以教育的功能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成全儿童,促进它的成长。关键词:潜在性教育要关注它的潜在性。在成长观指导下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它的现实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潜在性。孩子成长肯定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要允许孩子犯错,要宽容地对待孩子,要等待,要期望。不要给孩子一个丧失希望的教育,老师要始终充满期待。要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他的优点。

从教育功能来理解教育的任务,简化来说就是三点:授受知识,启迪智慧,认识生命。授受知识是学校最基本的任务,但在这个基础上要启迪孩子的智慧,要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学习。但是仅此而已还不够,最终还是要认识生命,这会让孩子变得蓬勃有 朝气,这就是基于儿童生命体的一个新教育观。关键词:儿童文化在儿童文化的滋养中孕育生命。儿童的生命性是在儿童文化中成长的。儿童文化是对社会文化中一个有创造力的成分。

教育家非常尊重儿童期的生命意义。复归童心,尊重儿童生命意义的发现。儿童在很多方面上,在于他的天性。儿童看世界的方式非常直白,而且非常有创意。而一旦长大之后,就失去了这种本性。毕加索曾说:我终身追求的目标,就是用一双童真的眼睛看世界。儿童身上有一种生命活力的回归。

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在儿童的成长中去构建儿童文化,设计好儿童文化和成长文化的这种互动。我们学校文化当中化偏浓,而现在新课程则逐步用确立了儿童文化的主体地位。

儿童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它是一种整体文化,儿童看世界,是整体性的认识。而学科学习是把它分成了几个领域。所以课程设置要尊重儿童的特点,要有综合性课程,把艺术、人文、科学统整在一起,让孩子有一个整体性的目标。儿童的学习也是整体,所以要搞体验式学习。

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逻辑文化,它区别于科学逻辑文化,没有惟一的结果。比如说,孩子说:“风是活的,它会跑。”这就是一种诗性逻辑。而科学逻辑是惟一的。

篇(3)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

    ■回归生命本原,激发生命成长。------这就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教育就是建立基于生命体的儿童观,基于儿童生命体观的教育理念,就是关注儿童的生命质量。这种理念下的教育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的生命成长。关键词:珍视童年教育要珍视儿童童年幸福的价值。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儿童作为高级生命体,有他的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态度、个性、思想等等,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到了其认知特点,把他们作为一个认知体来对待,必然会扼杀儿童的生命活力。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人的幸福。教育的本质是实现发展的愉悦,走向自身的完美。最完美的教育应当是一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的教育。惟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个人的自由、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公正、人类的福祉与尊严,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完满统一。

    童年也是一种生活。功霍姆林斯基认为,“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追求儿童幸福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对孩子来说自由和游戏是一种最大的开心,儿童时期的幸福对他一生的完满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幸福。每个时期的幸福是不可能再现的。童年不仅仅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完满的人生应该实现每个时期的幸福。因此,教育不仅仅要着眼于儿童未来的幸福,更应当重视儿童的现实幸福。关键词:独特性教育要尊重生命的独特性。我们要实现儿童发展的愉悦,首先要关注儿童生命的独特性。

    教育要让孩子自己认识自己。每个人的生命本源都不同,每个人有每个人独特的遗传素质,独特的成长经验,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我们的教育,过去比较关注的群体,对个体的独特性关注不够。事实上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可取代、不可重复的,不可过多设计和规约的。教育要去激发一个人的生命潜能,就必须要尊重他的独特性。

    台湾的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第一课就是《认识自己》:“如果你是一只小青蛙,你不要羡慕小鱼在河里快乐地游,因为你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岸上跳。如果有人说你是英雄,那是因为你很好地运用了自己的本领。”它的理念上首先是要孩子认识自己,并不是要求孩子向同一个目标看齐,而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认识自己,尊重自己,接纳别人,尊重他人,这是教育的一种逻辑。

    老师要关注生命独特性,要从每个孩子的特点出发,并给以不同方式去引导。现在这一点已成为老师操作性的理念。很多学校已通过小班化教学,在跟孩子无声的交谈当中,去解读孩子的心灵。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一教育理念的基本形成,有利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关键词:自然本性发展要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过去我们讲得比较多的是“成功”,“成功”更多地关注社会性目标的设定;我更主张的是“成长”,“成长”关注于儿童生命本体。成长意味着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儿童有他自己的习性,比如说比较喜欢玩,喜欢游戏,喜欢表现。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成长观下的教育,就是要应势利导,使其自然成长。我们原来意义上的教育有点像根雕艺术,每个孩子进来后,先去除和常规不符合的那一部分,对其发展规约得太多,造成了一个个根雕。

    多元智力的理论,让我们发现孩子各方面的智慧,并得以发展,所以现在学科课程之外增加了经验课程,分科课程之外增加了综合课程。这个都是要顺应儿童自然性中的多种智力潜能。

    成长就意味着要顺其自然。如果我们一旦把儿童作为一种类型的人来看待,特别是作为一个小大人来看待的话,而不去顾及他的游戏心理、表现心理的话,他就会失去童年该发展的天性。我们有必要回归罗素的观点:大自然,本来就希望儿童在长成之前,像个孩子。如果我们把这个秩序打乱,让他们成为少年天才,那么,我们可能造就的是一批早熟的果实,这些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实际上我们就很可能造就一批老态龙钟的儿童和年纪轻轻的博士。这些人现在看起来是人才,但人才最终是要创造社会价值的,但这些人往往最后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有许多孩子的父母,望子成龙,早早就给孩子加码,让孩子背唐诗,做练习,成为神童,事实上是一件愚蠢的事。因为儿童的发展,是需要在儿童文化当中用适合于儿童的方式去成全它的。所以教育的功能是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成全儿童,促进它的成长。关键词:潜在性教育要关注它的潜在性。在成长观指导下的教育不仅仅是关注它的现实性,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潜在性。孩子成长肯定要经历一个成长过程。要允许孩子犯错,要宽容地对待孩子,要等待,要期望。不要给孩子一个丧失希望的教育,老师要始终充满期待。要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他的优点。

    从教育功能来理解教育的任务,简化来说就是三点:授受知识,启迪智慧,认识生命。授受知识是学校最基本的任务,但在这个基础上要启迪孩子的智慧,要孩子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学习。但是仅此而已还不够,最终还是要认识生命,这会让孩子变得蓬勃有朝气,这就是基于儿童生命体的一个新教育观。关键词:儿童文化在儿童文化的滋养中孕育生命。儿童的生命性是在儿童文化中成长的。儿童文化是对社会文化中一个有创造力的成分。

    教育家非常尊重儿童期的生命意义。复归童心,尊重儿童生命意义的发现。儿童在很多方面上,在于他的天性。儿童看世界的方式非常直白,而且非常有创意。而一旦长大之后,就失去了这种本性。毕加索曾说:我终身追求的目标,就是用一双童真的眼睛看世界。儿童身上有一种生命活力的回归。

    我们的学校教育就是要在儿童的成长中去构建儿童文化,设计好儿童文化和成长文化的这种互动。我们学校文化当中化偏浓,而现在新课程则逐步用确立了儿童文化的主体地位。

    儿童文化是一种怎样的文化?它是一种整体文化,儿童看世界,是整体性的认识。而学科学习是把它分成了几个领域。所以课程设置要尊重儿童的特点,要有综合性课程,把艺术、人文、科学统整在一起,让孩子有一个整体性的目标。儿童的学习也是整体,所以要搞体验式学习。

    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逻辑文化,它区别于科学逻辑文化,没有惟一的结果。比如说,孩子说:“风是活的,它会跑。”这就是一种诗性逻辑。而科学逻辑是惟一的。

篇(4)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篇(5)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4-0079-03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教学方式多样化和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开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成了我们教育者的选择。微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它不仅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呈现多元化,还对推动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由文字、音乐、画面三部分组成,学生可以在优美的音乐中听解说,阅读文字,欣赏画面,从而进行思考。一节微课长度在5分钟左右,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正所谓“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微课程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

同时,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学生除了可以在学校课堂上观看,还可以在课前、课后,用网络平台、手机终端等方式进行学习。

微课程内容浓缩,主题突出,有思想深度,发人深思,所以就要求制作者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积累,并且具有思考归纳、审美的能力。微课程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但要求制作者有一定的多媒体知识基础。微课程每一节内容相对独立,既可独立使用,也可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开发微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微课程短小精悍,重点突出,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的特点是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时间较短的“微课”视频恰恰符合了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主干和核心内容。

其次,微课程可以做到视听结合,生动真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它不仅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通过优美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对学生多器官的刺激,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落实重点。同时,还适用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质疑的习惯。

再次,微课程使用方便,拓宽了课堂半径,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微课”的资源容量也较小,其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学生的移动远程听课和反复学习,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第二,通过开发微课程,可以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作为教师,保持教学水平及与时俱进地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参与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自我提升起着推动作用。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核心内容的正确把握,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和突破的过程,既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磨练过程,也是提高教师学科专业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它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

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程可以直接供一线教师学习,为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同时,参与微课程的开发工作还可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微课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可以引导普通老师开展适合自己的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使教师的课例观摩、评课、反思和问题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从“使用类型”层面划分,微课程可以分为:教学使用(课前预习、课堂使用、课后复习)和教育使用(主题班会、德育故事、家长会、学生活动等)两方面。

从课堂教学实践层面看,微课程又显示出以下几方面“功效”。

(1)用于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增辉添彩。如在中职物理课中,讲解天平的认识和使用中,采用“微课”引领学生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用于复习梳理,提升认识。如在中职物理课中利用微课对牛顿运动三定律、人造地球卫星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引领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升了认知水平,并且学生可以利用中午、课后等时间反复观看。

(3)用于课前预习自学,课堂质疑,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然,若要达到以上的教学效果,势必会增加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既要求学生能做到课前自学、思考,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分层指导和灵活应变的能力,这对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这样的微课实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的前景和设想

在网络时代,我们相信微课程作为一种大胆而积极的尝试,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以及在线教学中作为课程教学的组件和资源来使用。对于中职学校,要将微课程研究落到实处,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建立机制,形成微课程研究的教学氛围,建立“微课”资源库。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研究者)、教研组(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而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校本教研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合作等方面为校本微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要形成校本微课程研究的浓郁氛围,必须要坚持这样的策略:第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从理论上弄清微课程研究的定位、实施的前提、问题的确定、方案的制订、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具体问题,认识到校本微课程研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第二,体验培训,建立队伍。每一学科都要开展有关微课程研究的培训和研讨活动,逐步发现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立微课程研究的基本力量。第三,典型示范,整体推动。选择基础好、教研气氛浓、教师素质好的学科作为工作重点,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本学科微课程研究具体开展的方式、途径,建立本学科微课程研究的工作机制。在学科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交流体会、表彰先进、推动工作。

其次,同伴互助,多种渠道、多种方法积累经验,提高微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微课程研究要求教研组内的教师各展其长,互帮互学,优势互补。只有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开展集体会诊活动,找出解决办法,才有可能形成高质量的微课程。对于典型的课题,可采用个人构思集中交流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方案的方式,由专业人员制作成PPT,再转换成微课程,在教学中实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再次修改,反复磨合,直至满意为止。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课堂实况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然后拿到备课组或教研组播放,解剖“麻雀”,先由上课教师介绍设计思路,然后针对上课教师的理论设计和实际上课过程中的学生反应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发现其闪光之处,作为今后教学的范例;另一方面可以找出其中不足,进行改进。还可以把有代表性的课例或教学设计做成微课程放到网站上展示,供大家自由讨论。

再次,反思实践,开展微课程实施的课题研究,引领促进微课程教学发展。

篇(6)

关键词: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课程设计;课程编制

2011年10月8日,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2011]6号)中制定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该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指出,要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重庆将于2016年上半年被纳入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省市之一。其中,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试点省市,将逐步形成和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打破教师终身制的管理制度。相关政策举措的颁布实施,一方面反映出现实教育实践中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实的状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为此,有必要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内容和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剖析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季诚均认为大学课程设计包括大学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过程、理论取向、设计模式、大学教学计划编制、大学教材编写。[1]汪霞认为,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当人们的意图是要识别一种存在实体的各种成分时,便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重视微观层次上课程诸因素的安排,如学校各具体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与教学要求、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活动的选择、课程结构与类型的安排、实验设备与教具的使用等。对于课程设计的认识,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课程设计是在怎样的背景、理念或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即为什么要设计课程?二是课程设计究竟要设计什么?即课程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对“课程设计”做如下定义:课程设计是指在某个时期或阶段,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路线和方针的规定,结合学校的实际,依据教育理论和规律的要求,对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组织、编制和修订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内涵

关于大学单门课程的设计,从理论角度,我们做了尝试性的思考,而对于高等学校(大学)的课程如何设计呢?不仅仅是因为在“教育”两字的前面加了“高等”二字或者在把“中等教育”的“中等”改成了“高等”而已,因为这样的研究范式仍停留在课程设计的普适性规律认识上。基于上述对课程设计含义和教育学课程的学科性质的探讨,可以进一步推论出教育学课程设计的含义。它是指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对该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所进行的组织、整合、调整与编制的过程。

二、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问题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应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规定。如体现教师如何成为课程的使用者与开发者,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与担当。高等教育的职能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教育学属于公共课程,内容涉及教育、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制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本内容,内容没有太多理解性的障碍。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去学习也同样可以收获教育学类知识。那么,教育学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一方面利用好学生已有的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目标的设计,以期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期望,促进本科生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生长。如果这个课程目标没有设置好,教学目标就会失去教学中心和重心,教师在课程把握与教学中容易坠入“照本宣科”的传统性的教学模式之中,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扮演好“导师”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引导和教导的作用。按照大课程小教学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包含于教学设计。教学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教育学课程对于不同本科生而言,其地位和价值不一样,对于师范生而言,它是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它又属于公共课、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讲解知识本身存在的逻辑结构、知识的逻辑关系是如何推导的,知识与现实问题是怎样的关系等等。即使这样,也仍然不能忽视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记忆,因为学习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试,进行考试的技能训练也是课堂教学的内容。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问题

课程目标分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具有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和递进性。广义的课程目标是指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或“教学目标”,在笔者担任教育学课程的任课教师时,我们更多的是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该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某堂课的单一的教学目标,而是对某门课程的若干堂教学目标的集合。以教育学课程为例,学校对课程目标做了如下的规定与文字描述:教育学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的是使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师范类专业课程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范指导。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问题

课程计划就是某一门课程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如课程内容讲解的进度安排、课时数的分布等等。就笔者任教的教育学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分配来看,实验实践学时才2分。这样的设计时间过少。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可以为其增加实践性教学的学时。这里谈及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从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的,自然就排除学校对本科生专门安排的实习学期。在该门课程设计时,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的比例协调问题,成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课程计划以及教案等环节中需要不断深思与探索的命题。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问题

课程内容的设计主要体现在章目节的呈现方式和教材的框架及文字表述等方面。在进行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应避免千树一面的效果。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讲授过体育专业专科生和生物专业、地理专业、计算机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学校使用过两套教材。2012年春季使用的是杨小薇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基础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这套教材学理性较强,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作用更大。从教学的感受和专科生的学习状态分析,该套教材对于体育学专业的专科生来说有些偏难。从2014年春季开始,在对地理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教育学课程时,就改用了王彦才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该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凸显基础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而减少对学理性的偏重,在本科生走向未来教师岗位中会有一些实际帮助。实践证明任何教材都具有相对滞后性。第一,从编著教材的想法到编委组的成立,到编写,再到出版发行,这个过程有一个时间周期,这个时间大致有1年左右,这客观上造成教材内容的相对滞后,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第二,真正编写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和水准。教育学课程设计在内容安排上应适度超前,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只有适度超前才有可能弥补“时间滞后”造成的毕业生知识与技术的老化,才能将所学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2]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问题

在高校里,大学教师是课程评价和课程设计的主体,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影响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在高校里,学术领域一般是指学科领域、专业领域和职业领域,它们对高校课程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约翰•斯塔克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大学教师来说,学术训练(即教师所接受的某一学科领域的训练)是对课程编制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其次依次是教学经验和教育信念。[3]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大学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对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十分重要。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它属于怎样性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的特点如何影响着该门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教育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融合的基础性学科,课程设计的时候既要求理论知识的呈现,也要求实践环节的体现。教师的课程评价既要有对课程本身设计的评价,也要有对其自己设计课程能力的评价。

三、教育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由于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这对大学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L.DeeFink在他的《创建深刻的学习经验:一种大学课程设计的整合方法》一书中写道:“只有当我们的大学教师都成为学习经验的设计者,而不是继续做原来意义上的教书先生的时候,我们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4]

(一)教育学课程标准的设计

课程标准规定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统领性的作用。教育学课程标准应结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理念、新要求和每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课程标准要符合国家相关教育制度、政策和文件精神的规定,在此前提下,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标准的内容中去,以此把它作为课程建设、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纲领性的文件。

(二)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

课程目标是指在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根据既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而赋予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宗旨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是对课程固有价值的某种程度的体现,是课程任务指标的表述形式,是指导课程设计的准则。从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特点分析,课程目标的设计依据一般源于两个标准:一是关乎于人的标准;二是关乎于国家的标准。由此推之,教育学课程目标的设计自然也应遵循这样具有普适性的标准。除此之外,该门课程目标的设计,还应遵循其他标准。如教育学课程的学科属性要求在课程目标设计时,应考虑课程的实践环节。因为教育学课程的知识本身就包含了十分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三)教育学课程计划的设计

在教育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时,可以安排适度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如教育学教材中设计了教案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教育学教师可以把写好一份教案作为作业来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弄懂了教案的写法。写教案是备课的基本环节,是未来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所以课程设计时,需要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对课程内容做适度的调整,这样对于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帮助。同理,如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等部分的教学,也可以安排几节课让本科生来讲课,通过教师评课、学生讲课、学生评课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这可以在教育学课程内容设计时进行增加。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安排在学校安排的实践周或实习学期,平时都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渐渗透。

(四)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施良方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项基本的工作,它涉及课程问题的方方面面,也是许多课程问题的集结点”。教育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材的编写、使用和修订问题。丁念金指出,各种教科书都应该注意的共同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作为课程设计的具体化产品,教科书在结构上应该体现课程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即教育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第二,教科书的纵向的形式结构采用单元的形式比较理想。第三,教科书除包括主体性的内容外,还应有大量的附带性的内容。第四,教科书一般应该比较厚。[5]

(五)教育学课程评价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效果的检验,学校对课程评价的标准更科学才能有效检验课程的实验效果。在课程评价的环节,笔者任职的学校增加课程实习成绩或实践教学的权重,在保持理论教学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略向本科生实践课或实习课成绩倾斜。笔者从2012年春季到2015年春季,一直上公共课教育学课程。教过体育专业、地理专业、生物专业、计算机专业和艺术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2014年秋季后,学校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改变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均占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没有考到50分以上者,均为不及格。这样的考评方式加重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权重,更合理地考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为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发展。

作者:王琳博 艾小平 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季诚均.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5-48.

[2]吴晓义.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探讨[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6):105.

篇(7)

国内不少学者提出男孩危机(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博士),他们通过数据证实: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出现了更严重的成长危机。是不是男孩不适合接受学校教育?或者是当今的学校教育对于他们的要求太过苛刻?如何教育男孩?这些都成为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学生、家长讨论的热点,然而教育理论界却至今几乎没有给出深刻的探索和思考。

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注意到了大学校园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为了缓解男生的压力,在2016届政协会议提出男生推迟两年入学的提案。

以上的现实都引发了本校对“男孩教育”的关注。2014-2015学年初一和初二期末考试中,女生均分均远远高于男生;近三年,男生在体能上从爆发力到耐力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男生常见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问题”男生比例也远高于女生……再从家长和教师中的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感觉到男孩没有男孩该有的样子。

所以,探索男孩教育方法,创设男孩教育课程,为中国社会发展培养“强健厚德,睿智尚美”的优秀的男孩,必然成为课改和学校教育的基本责任。

一、目标定位

初中男孩对自己的期待是怎样的?通过对全校范围的男生进行问卷调查,进入男生期待的优秀品质前八项的是:敢于担当、心胸宽广、睿智果敢、勇于超越自我、富有理想、乐观积极、勇敢冷静、有执行力。我们又对学校女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女生认为初中男孩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前八项是:儒雅绅士风度、敢于担当、心胸宽广、勇敢冷静、有执行力、睿智果敢 、富有理想。通过对比发现男生和女生所认为的男孩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非常相似。而他们都同时忽略了强健的体魄,由此反思男生身体素质的下降,除了各种外在因素外,自身的关注程度也是重要的原因。

结合男孩对自己的期待及男孩在未来国家建设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初步把初中男孩教育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国际的视野,强健的体魄,不屈的意志,睿智果敢的思维品质,志存高远的理想,深邃的思想,探索的精神,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绅士的风度,关爱的能力。最终简化成“强健厚德,睿智尚美”八个字。

二、课程开发

初中男孩教育的目标确定下来后,通过何种途径来达成目标呢?对于学校而言主要是开发男孩教育相关的课程并予以过程的支撑,不断反思和改进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最后通过课程评价来测定目标的达成度。

(一)男孩教育课程之学校教育课程的开发

1.组建男孩教育实验班,开发男孩教育系统课程

男孩教育是一项课改实验项目,在没有成熟之前,最佳方案是选取一个男孩群体进行前期实验,为普及男孩教育作先行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招募自愿参与男孩教育课改项目的同学,招募期待改进自己的男孩,组建一个男孩教育实验班进行男孩教育改革试验。

男孩教育试验班在此背景下成立了,班级29位同学来自初一各行政班级,都积极参与男孩教育试验项目,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对这批男孩进行问卷调查“我有哪些不足”,据统计,男孩们普遍觉得自己不够自信,身体不够强健,不能专注做事,意志不够坚定,动手能力较差,协作能力不足,阅读量少,艺术修养不够。男孩们直面自己的不足,并期待在这些方面可以有所进步。在对男孩进行“我想参与的课程”调查时,位列前五项的是探索实验课程、素质拓展课程、表达训练课程、外出参观实践课程和阅读课程。根据男孩们的需求,加上前期对男孩培养目标的设定,初步给男孩班增设了以下课程进行男孩教育的课程实验。主要在人文素养、科技素养、思维素养、身体素质、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根据男生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设定以下几类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囊括体能训练、球类活动、团队协作、意志力培训等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男孩强健的体魄、坚定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探索实验课程。男孩天生对单调的识记课程及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的课堂无法坚持到底,通过创设动手性强开拓思维的操作性课程,满足男孩需求的同时,激发男孩探索的欲望,拓展男孩动手的能力,培养男孩创新的精神。

艺术与人生课程。此课程将艺术欣赏与人生思考相结合,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艺术和人生修养。

品味书香课程。这门课程通过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学生读好书的习惯。经阅读研究发现,10周岁以后,男女阅读兴趣开始分化,男孩喜欢幻想性的历史故事或者纪实性内容。由此,可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到“因性施教”。通过指导男生阅读促进男孩身心发展的各类书籍,丰富男孩的内心世界,扩大男孩的视野,培养书卷的气质,缜密的思维和高尚的情操,促进男孩全方面的发展。

篇(8)

一、“破”后“立”还是“立”后“破”,怎样理解课程改革中创新的精神实质

接受访谈的中小学校领导在充分肯定新课程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对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策略提出了质疑,质疑的核心是“立”后“破”还是“破”后“立”。他们认为,实施并推进这样一个涉及基础教育乃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必须继承我国教育的传统,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他们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因其深度、广度、难度均与以往的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采取跳跃式的创新运动来推进课程改革是否妥当,仍有待实践的检验。

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立”后“破”还是“破”后“立”是一个两难问题。对待这样一个关系到课程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处理时必须慎之又慎,既要考虑“破”的力度,也要考虑“立”的条件。

他们认为,在实施新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教师的知识、能力的结构以及教育方法的特点,尽可能实现旧课程和新课程的有效衔接。此外,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的国家,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应该充分反映我国的国情,应该有城市版、农村版、山区版等多种版本教材供不同地区选择使用,采取“一刀切”的行为是不妥当的。

二、观念制约行为还是行为背离观念,观念与行为的距离有多远

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认为,新课程实施中的核心问题是观念制约行为还是行为背离观念。他们认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制约着教师的教育行为。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培训,广大教师的观念实现了由实施课程到主宰课程、教学权威意识到教学平等参与意识、教学活动的个体化到合作化、教师相对主动学生相对被动到师生积极互动、以知识为本到以发展为本的转变。这些观念的树立,对于逐步实现新课程的功能定位、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实施要领、评价体系等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的天然屏障等原因,教师的新观念难以有效体现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观念与行为之间之所以有一定的距离,行为可以背离观念,一是因为无论如何观念到行为之间总会有差距,二是因为人们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似乎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格格不入。其实,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之间有很大的差别,但也有密切的联系。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改革首先是一个以转变已有观念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其次是一个以反思已有经验为基础的实践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这样的学习是对自我的积极否定,而这样的实践则是对经验的扬弃。使这种学习和探索过程更加符合教师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是每一个试图缩短观念与行为差距的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内容综合化还是学科综合化,课程综合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新课程的亮点之一,课程综合化对于促进学科知识的应用,生活、体验与学科的统一,以及师生之间的合作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充分肯定课程综合化价值和意义的前提下,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对课程综合化过程中出现的过分强调学科综合化的倾向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课程综合化的目的主要是改变课程割裂造成的学生难以形成对世界的完整认识,以及分科课程内容脱离实际所造成的学习困难学生增多、学生厌学情绪增长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综合化主要应该通过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而不是学科内容的简单组合来体现。

他们认为,综合课程引起很大争议的原因在于,社会和家长依然用原来开设学科课程的标准来评价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依据的是新课程观念,而评价综合课程却运用的是老课程标准。用这样的态度对待综合课程本身是欠思考、不科学的。

他们认为,知识结构的缺陷并不是综合学科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综合学科观念、对综合的本质认识以及对质量评价的担心才是综合学科教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师范教育过于专业化是导致教师综合观念欠缺的根本原因,教师专业知识面过于狭窄是导致教师对综合学科认识模糊的根本原因,而对拼盘式的所谓的综合学科要求的难以把握则必然会引起对质量评价的担心。因此,如何促进综合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提高综合课程的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了综合课程开设的成败。

四、主导者还是参与者,如何看待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定位及作用

新课程不可避免地把教师推到了教育科研的主战场。从一定意义上看,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科研的理性回归。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认为,新课程实施前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两张皮”现象以及学校教育科研理论化的倾向,不但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使教师对教育科研望而生畏。而新课程实践使得解决“两张皮”的问题有了可能。

他们认为,新课程实施后,教师的教育科研出现了可喜变化:科研目标以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受、体验以及生成目标的达成为主,科研手段以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自我反思为主,研究策略以备课组、学科组对教学资源、教学媒体、教学信息的合作交流为主,科研内容以正确选择、科学判断教育理论,不断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大胆创设、有效生成教学情境为主。这些变化,使得教师不再是理论的“奴仆”,不再是研究的附庸,也凸显了教师在教育科研中的重要性,使教师的科研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教学实际,也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导者,体现了教师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同时使科研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迎刃而解。

他们认为,开展以建立科学的操作体系为目标的教育科学研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新课程教学流程理论的缺失以及系统的专业引领、组织体系欠缺等原因,教师的教育科研更多地带有盲目的成分,同时也使教师教育科研的重复性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加强对教师新课程研究的系统整合和经验提升、理性推广,就成为新课程下教师教育科研面临的主要问题。客观地讲,由于绝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建立教学流程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的基本素质,所以在建立新课程教学流程理论和课堂教学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充当主导者,充其量只能是主要的参与者。

五、促进发展为主还是甄别选拔为主,中小学评价改革的空间有多大

国家在推进课程改革时,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也同时出台,但由于社会对评价认识的偏差以及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价改革的整体方案迟迟未能出台等诸多因素,评价改革滞后于甚至制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深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他们认为,评价改革虽然与中考和高考改革有紧密的联系,但学校、教师在评价改革中却不必作茧自缚。恰恰相反,学校、教师不仅有评价改革的空间,而且可以大有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让一线教师成为评价改革的主要参与者、设计者。

他们认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改变评价的单一途径,把评价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游戏、活动中,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评价标尺的多元化,才能使学生从评价的畏惧感中解脱出来,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也才能使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他们认为,作为制约课程改革的瓶颈,评价改革必须是对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积极、有效的改革,而不仅仅是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改革,应该是多元的、全方位的、发展的改革,而不应该是单一的、片面的、固化的改革。评价的对象也不应该单纯是学生,还应包括教师。

他们认为,虽然中小学及教师在评价改革中可以大显身手,但由于应试观念的影响,中考、高考等终端评价改革在评价改革体系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中小学评价改革的空间取决于中考、高考改革的力度。

六、求“形似”还是求“神似”,形式化、标签化的课堂为何僵而不死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使人们不由得感到一场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悄然走来。参加访谈的学校领导认为,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熟悉和掌握还有一个过程等诸多原因,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照猫画虎的问题。这种“形似”而“神不似”的课堂教学只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部分现象,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

他们认为,造成新课程中课堂教学“形似”而“神不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以下两个原因是主要的,一是与教师们对新教学方式的理解偏差有关,比如,有对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理解不到位,也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有误区等等;二是与部分学校急功近利的管理思想有关,比如,要求教师尽快展示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求全责备等等。

他们认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展示等功利目的的需要而在新课程中出现的表演课。这种追求教学本质以外的表演课,只会使课堂走样,只能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这是对教学观摩活动的亵渎,既与师德相悖,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也会导致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标签化。

他们认为,防止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标签化与学校领导的态度相关,因此,在推出新的展示课、公开课之前,一定要仔细斟酌有没有形式主义的东西在作祟。只要领导的态度明确,措施得力,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标签化就一定能得到有效控制。当然,防止形式化并不等于不要形式,而是要反对没有内容的形式,反对虚假的形式。

七、“外行”还是“内行”,管理者怎样直面新课程的挑战

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一致认为,如火如荼的新课程在冲击着学校办学理念、教师行为方式的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学生的大胆质疑,二是如何对待教育民主,三是如何处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四是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五是如何规范学生的行为,六是如何加强教育教学的常规管理。

他们认为,新课程条件下,学校的管理应该轻“管”重“理”(这个“理”是指树立共同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情感理解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适当梳理)。新课程下学校管理的实质是,根据新课程理念,激活教师的活力,释放教师的潜能,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让教师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最大限度地解放教育生产力。

他们认为,在课程改革中,基层学校管理的重点不是琢磨新课程的理论问题,也不是探索新课程的价值问题,而是结合本校实际,探索新课程的实施方案,设计新课程的有效载体,同时还要使新课程理念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据此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常规教学管理方面,可以不做划一要求,而是按照教师实际提出分类要求,使其更具有实用性,提倡教师把自己课堂上的感受尤其是师生互动的感受写在教后感里,建议教师多设计实践性作业;德育管理方面,可以从学生实际出发,更多关注学生的兴奋点,更讲究形式的灵活性、方法的多样性;后勤管理方面,要突出服务意识,强调靠前服务。

他们认为,课程改革并不是对常规教学管理的淡化甚至否定,而是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理念,进一步提升教学常规管理的水平。因此,学校领导既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有关的理念,切实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探索新课程条件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手段以及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措施。

八、千校一面还是百花齐放,办学特色多元化的动力是什么

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一致认为,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本身给了学校在课程实施上一定的空间,而校本课程则明显地突出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的一定自和相应的责任意识,使学校在创造特色、培养特长方面有了相应的发展空间。学校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上的创造性以及设置校本课程上的自主性,一方面为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包括师资、设备等方面)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校本课程特色,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也为学校有效挖掘潜在的课程资源(包括家庭、社区、企业等方面)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学校能够运用这些资源更好地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

他们认为,开发校本课程既要注意发挥本校教师的优势,挖掘本校的课程资源,还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为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服务。因此,让全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加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而不是把校本课程作为只有少数学生参加的花瓶,应该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此外,校本课程绝不能变成学科教学的延伸,绝不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他们认为,在执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时,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一方面要加强对国家课程计划的监督和检查,防止违反国家课程要求的不当行为,确保国家课程主导地位和相当大的开设比例,另一方面应该明确省、市、县(区)地方课程的管理、开发权限,把地方课程落到实处,同时要规范地方课程的教材管理、课程比例以及学校选择使用课程、教材的权利,防止地方课程挤占校本课程宝贵的时间。

九、以知识为主还是以情感为主,什么才是维系师生关系的主纽带

接受访谈的学校领导认为,师生关系因教育过程形成,为教育目标服务,有效实现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新型的以“情感”为主纽带(而不是以“知识”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建设。

他们认为,以“知识”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受到学生尊敬、爱戴的基础之上的,而以“情感”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指通过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加深,建立起一种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强化其他纽带,建立以“情感”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从本质上看是师生关系的理性回归。

以情感为主纽带的师生关系,并不排斥师生之间的知识纽带的建立和加强。恰恰相反,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只会使学生因为与教师的感情融洽、深厚,而更加喜欢教师的教学。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也可以从无声的语言中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认识问题的方法也会随之改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知识纽带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后,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并反过来促使情感纽带的增强。

他们认为,以情感为主纽带,努力创建理解信任的情感关系、交往互动的教学关系和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在内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设法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教师必须淡化权威意识,允许学生质疑权威、书本,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情感、兴趣、爱好、家庭等各方面的情况,与学生促膝谈心,从学生的角度来体察学生的需求、情感,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必须善于向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必须与学生坦诚相待,充分尊重、信任、欣赏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心理压力和情感缺陷,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解学生之所困,架起双方心理沟通的桥梁必须完善自己的个性,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素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教育艺术,形成内在的人格魅力。

十、德育的课程渗透还是课程整体的德育功能发挥,学校德育的源头活水来自何处

参加访谈的学校领导认为,新课程在以下三个方面重视课程整体的德育功能:一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别设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二是从小学到高中设置了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含信息技术教育)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能够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是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他们认为,新课程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通过课程渠道使全体学生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得到发展,这也是德育课程化的具体体现,凸显了课程整体的德育功能。具体地说,新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课程目标上看,新课程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从课程结构上看,新课程强调改变过于突出学科本位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从课程内容上看,新课程强调要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从课程实施上看,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从课程评价上看,新课程强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从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看,新课程同样也体现了课程整体的德育功能。

十一、学生全面成长还是师生共同成长,教育的终极目标体现在哪里

篇(9)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职前教师与《标准》提出的“实践性反思者”的要求尚有较大距离,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对教育实习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关于教育实习本质的理解,存在着“环节说”、“活动说”、“课程说”、“过程说”等。杨秀玉等学者指出,“教育实习的本质总体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即内容上的‘质’的规定性和形式上的‘质’的规定性。‘活动说’体现了教育实习在内容上的本质,因为教育实习在内容上就是为实习教师提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而其他三种界说都可以被视为是从形式的角度对教育实习本质的认识。”[2]“环节说”认为教育实习是高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实习教师把学习的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课程说”、“过程说”则认为教育实习不仅仅是“一门以准教师的经验为核心,强调准教师通过亲身实践且在实践中获取直接经验,并对所有经验加以综合运用”[2]的综合实践课程,也是“一种与经验对话、反思经验并从经验中学习的经验学习过程”。[2]对教育实习本质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不同的教育实习观,“环节说”、“活动说”反映了“师傅带徒弟”、“理论运用到实践中”[3]的认识,其观点是,教育实习是实习教师接受与学习指导教师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把大学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课程说”、“过程说”反映的是“反思性实践”观。其观点是,教育实习是实习教师亲身经历教育实践,在反思教育经验中生成个体的教育知识与教育理论的过程。如果说“师傅带徒弟”实习观注重实践经验的学习,“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实习观注重理论的运用,那么,“反思性实践”的实习观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整合,其中,反思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途径。那么,反思为什么能够连接理论与实践呢?有研究者[4]指出,从理论上讲,个体行为理论包括信奉的理论与行动的理论。信奉的理论,就是教师个体学习的理论,包括其教学观念、教学信念等,是显性的、明确的知识,但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行动的理论,是教师在实践中运用的知识,是隐形的、缄默的知识,对教学行为直接产生作用。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信奉的理论与行动的理论常常不发生联系,保持不一致的关系,即信奉的理论对行动的理论不产生影响或指导作用,而行动的理论又与信奉的理论相脱节,这主要是人们意识不到信奉的理论和行动的理论、行动与预期的结果之间的差距,而只有意识到这种差距,并把这种差距明确为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时,差距才能成为个体学习的动机和行为变化的刺激,行为变化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对这种差距的自我意识,就是自我反思意识,把差距转化为自己的学习问题,就是自我反思意识的觉醒与产生,进而才能对教学实践进行反省,并把缄默的知识显性化为明确的知识,形成个体的行为理论。据此,可以说,实习教师反思意识的产生与形成,是其迈向反思性实践者的关键一步。

反思指导———教育实习课程改革的构想

(一)教育实习课程中反思指导的目标

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与教育调查是传统教育实习要完成的三大任务。教育实完成此任务外,应增加实习教师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的培养目标。具体而言,反思意识的觉醒与反思方法的掌握是教育实习课程要达成的具体目标。

(二)教育实习课程中反思指导的内容

1.实习前的反思指导,注重实习教师实习取向的指导。在实习前,实习教师对实习充满期待,跃跃欲试,渴望了解实习任务。指导实习教师在明确要完成的实习任务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教育实习是教师发展自我的起点,确立发展自我的实习取向。2.实习初的反思指导,在学习观察中,唤起实习教师反思意识的觉醒。此阶段,实习教师对实习存在向往、兴奋、紧张、惶恐等心理,开始关注学校、教师、学生、教材等。3.实习中的反思指导,在学习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掌握反思方法。指导实习教师在经历描述、分析、比较、归纳、概括、选择、判断等思考过程中掌握反思方法,提高反思层次。4.实习后的反思指导,在总结反思中形成自己的行为理论。指导实习教师把自己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缄默知识显性化,形成个体的行为理论。

(三)教育实习课程中反思指导的实施

篇(10)

1.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的分析情况,对学生进行学校、专业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职校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基本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认识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及相关职业群的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巩固专业思想,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素质。

2.以调查、测试及在生活中发现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强其主动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今后升学和就业的大方向,主动发展自己。

3.对学生进行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使学生明确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方法和途径,在步入社会后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业绩的一代新人。

4.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5.及时向毕业生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开展职业咨询、心理辅导,并向社会推荐学生就业。同时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就业情况和职业适应情况,从而适时、适度地调整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效益的目的。

在职业指导课程构建过程中,需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落实和实现以上目标与任务。

二、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原则

1.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的实用,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和兴趣点。主要是指适合学生需要,满足学生要求,解决学生实际等。做到既有理论的分析,又有思想的教育;既有实验操作,又有现实例证。课程体系要避免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也要避免只注重某几个问题,或某一阶段的指导内容。要注意充分发挥职业指导课程独特的教育作用。

2.针对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是实用性的进一步深化。它是专指职校学生这一层,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理想、做人、创业、求职和就业等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3.阶段性原则。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层次性,是逐步完成职业指导目标与任务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是指课程如何设置,具体指在每个年级实施的主要内容、完成的主要任务、解决的主要问题。要求根据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进程,不同时期的需要和困惑,分别进行指导,不能笼统集中在某一阶段完成指导内容。

4.系统性原则。内容体系的系统性,是学生得到全面指导的重要保证。它主要指职业指导课程的完整、有序,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它不仅要求每个年级的指导内容要科学合理、自成一体,而且要求各年级指导内容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三、职业指导课程构建的内容体系

1.一年级“择业指导”内容及分析。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职校感到无以适从,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职校之路。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专业级组(部)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一年级“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这样才能为今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择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2.二年级“创业指导”内容及分析。“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调查统计,职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创业的占91%。因此,在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形成上。“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3.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及分析。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实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中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当地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等。

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需要全体教师、家长、有关部门和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完成。

[参考文献]

[1]马建富.职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上一篇: 市场实训报告 下一篇: 暑假安全教育讲话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