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05 08:22: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

篇(1)

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到各个方面的细节问题,至少对每节课的课型首先要了然于胸,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许多老师可能会认为,每一个章节该是什么课型,教参或者教案中写得很清楚,不用自己再想,其实不然,不经过我们认真整合和思考的课型很可能存在很大的缺陷。总的来讲物理课型可分为基本概念学习课,基本规律探究课(实验课) ,知识的应用课(习题课或技术应用课) ,物理思想和方法的渗透等等。每个老师对物理课型的分类可能都能说上来,但在讲课时却又很容易忽视它以至于上课时目标不明确讲课时自己稀里糊涂,如高中物理选修3—5的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按课型来讲我们应该把它归为实验课,所以有的老师就按实验课的一般思路来讲,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数据分析,结论,误差分析等,这样讲这个实验没什么问题,但作为教师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的,我们是为了探寻其中所蕴含的物理规律,这节课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动量守恒定律是怎样得出的,是前人通过大量实验达到的一种共识,这节探究实验其实就是本章的物理规律得出的实验基础,课本这样设计是尊重物理规律得出的历史事实,而不是像以前的教材直接有动量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来,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动量守恒定律就是由一些公式规律的简单推导。新课程这样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对他的本质有更清楚的认识,但在实际上课时往往又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因为有的教师其实并不理解课本这样编写的初衷,只知道在课时上又增加了一节,探究课讲课时又要多用一节课,而且这个探究课不止是做了一个实验。结果在讲课时罗列了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可能把每个实验都讲的很透彻,很到位,但忽略了这节课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验,而是为了探寻物理规律的初衷。我认为有些课型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作为教师要能够恰当的处理好它们之间联系。

二.物理规律课和规律应用课界定的误区

我们讲课时有时之所以感觉要讲的东西太多了讲不完,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很可能就是课型分的不是很清楚,把一些知识和规律应用的习题课上成规律课,把方法当知识讲,结果让学生.让自己都觉得规律太多结论太多要么记不住,要么记的似是而非。例如高二安培表和欧姆表的改装这个内容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但课改后把它只是作为一节内容的一段文字来描述,并不是说明这个内容变的不重要了,要求降低了。应该说这是一节比较重要的课,以前很多老师很容易把这节课当作新的物理规律课来上,结果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实际上它只是欧姆定律的应用而已,电流表和电压表只是一个可读的电阻,不能让学生死搬硬背,以为又多了一个新的规律,新课改后的人教版教材把安培表和欧姆表的改装作为欧姆定律应用的一个方面才作为一小段文字出现,就是为了避开我们把它作为新的规律讲增加学生的负担,但在教学中还是有个别老师把它当成新的规律讲,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这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几道典型的习题就可以解决了,不必再记忆新的规律,只需掌握方法就行了,说起来可能有些老师认为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区别很大的,一个是机械的脑力劳动,一个是灵活的智力开发,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但愿我们一线教师能明白编者的意图。

三实验探究课和概念讲授课中的误区

新课改的教学中强调科学探究,但探究式教学不是处处适用,对于一些概念的教学有些是不适合上成探究课的,那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增加孩子们的负担。但也不是说凡是物理规律都要上成探究课。如高中物理选修3———5中,关于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教学中,我曾听到有老师讲课时曾提到,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进行探究:黑体辐射实验规律?在教学目标中,这需要探究吗?在这里只需要结合生活现象把科学史实和结论告诉他们,有这方面兴趣的可以激励他们将来继续深造和研究即可,不必停留过多的时间,不能看到规律就探究,就问那么多为什么,让学生回答。

四.关于新课和复习课中的误区

物理的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练习,无论是概念,规律,还是解题方法和分析问题思路的培养都离不开练习,但过分的注重练习也会让我们走进误区,再讲新课时,为了让学生多练,对于一些概念和规律草率地得出结论后,就急于让学生练习,习题的练习过多过难的现象时常发生,认为学生只有多练,多见一些习题才能提高成绩,其实不然如果学生对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和方法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习题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可能在短暂时间内有效,长期如此,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学生可能会成为做题的机器,所以在新课学习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防止不分层次不适当地提高练习要求,特别是不应以高考应试为标准,搞一次到位的大运动量练习,在新课教学中不能像复习课一样就力求练的全面,到位。另外在复习课中也不能像新课一样,把所有的知识在重讲一边,像记流水账一样把新课的内容重新复述一遍,只不过速度快一些而已,复习课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通过知识的整理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复习课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根据目标突出主线和重点。复习课要有必要的例题(或讲评)和训练,但要适量,不能搞题海战术;课堂结构上,讲、练、评三者要有合理的比例。复习课要在重点内容上设置情境,调动兴趣,发展能力。

篇(2)

一、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利于物理现象的观察;模拟物理现象的动态过程;解决概念教学中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的问题;模拟演示难以观察或无法完成的物理实验等优点。例如《动量守恒定律》、《电磁振荡》、《平均速度的测量》等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既可以强化实验精度优化实验效果,又可以缩短时间、节约经费,收到逼真的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最直接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对学生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刺激,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物理课堂教学信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教学中能节省对复杂图像和表格的描绘,以及对标题、定义、定律、原理、公式、例题总结等文字的书写,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对物理现象、规律、方法、和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上;同时,可以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如某一领域或学科的发展全貌及工程技术中的有关物理基础知识等。这样既可提高教学效率,又可开阔学生的眼界。

美国著名认知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积极思维。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适时引入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给枯燥的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脑、耳、口、手多种感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力平衡、回声测距、透镜成像等,对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很难接受也很难描绘清楚。以讲解力平衡为例,我们可用视频剪辑工具剪切一段杂技演员走钢丝的视频放入课件中,同时用计算机播放儿童玩不倒翁的过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为什么钢丝上的演员不会摔下来、将不倒翁扳倒后为何又会自动立起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课堂教学不一定完全按照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为备不时之需,教师可先设计一些备用的知识,以超级链接或开新窗口的方式,放在教案后面备用,也可以利用白板或投影仪讲授。另外,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与物理有关的新的科技发展,要及时修改或添加到课件中。

三、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的选择和设计要注意物理学科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把抽象思维具体化。并且要恰当把握运用时机,理顺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明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教具,要避免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的滥用。所以教师应着意设计、制作、改进有新意的物理演示实验,使各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总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物理教学是教学手段的极大进步,我们要大力弘扬,但在使用中不能否定传统教学模式,只有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使物理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朱秀昌,宋建新.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2][美]考克斯(Cox,N.),等著.多媒体网络互连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篇(3)

轻松拉开大幕之后,王亚平变起了一出出戏法,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中国第一堂太空授课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

悬空打坐、大力神功,这两招专属武林高手们的“功夫”,经过两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演绎,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航天员表演之后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在地面上,人们一般用天平、台秤等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从而计算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该如何测质量呢?

天宫一号上配备有质量测量仪,这个质量测量仪就是设置在天宫一号舱壁的一个支架形状的装置,看上去像飞船舱壁上的一个箱子。拉开“箱子”后,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装置上的LED屏上显示出数字“74.0”,这表示聂海胜的实测质量是74千克。

在给同学们解释了仪器的应用原理之后,王亚平还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除了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在失重环境下测量物体的质量呢?

解读人:地面课堂主持人之一、北京人大附中物理老师宓奇

【解读】在地面上,弹簧秤提供的弹力跟重力是平衡的,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弹簧伸长的长度不一样,即重量是不一样的。在太空,因为微重力环境,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弹簧秤上,两个弹簧指标是平齐的。因为没有重量的概念,弹簧秤就没有读数。

天宫一号里的“质量测量仪”,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一定律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据了解,这个原理在航天活动中比较常用。例如,航天器在运行中会耗损,质量会发生变化,就影响轨道控制的精确度。这时,可开启推力器,并同时测量航天器的加速度,从而准确掌握航天器的质量。

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受力后是左右摇摆还是做圆周运动?这个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太空就变得超乎想象了。

在第二个实验中,T形支架上,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钢球,这就是物理课上常见的单摆。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拴小球的细线呈弯曲状静止,将其拉高后,结果并没有发生变化。

接下来,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轻推小球,小球就开始绕着T形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即使中心轴的角度发生改变,小球也仍然做同样的运动。而同样的动作在地面对比实验中,就需要施加足够的力,给小球一个较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绕轴旋转。

【解读】小球单摆是一个经典的运动模型。在地面上,小球单摆具有等时性,比如摆钟。在太空中,由于小球失重,只剩下一个绳子的拉力,理论上说,单摆上的小球无论放在哪个位置都不会动,小球会飘浮在空中。

但在实验中看到,小球提高到一个位置时,发生了晃动。即在太空中,如果给了小球一点初速度,小球就能在绳子的牵引下做圆周运动,如果摩擦小,这种圆周运动是匀速的。据了解,太空中的一个小动作、天宫一号设备的运转,甚至呼吸,都可能造成小球运动。

为了证实高速旋转的陀螺在太空失重条件下的定轴特性,王亚平取出一个红黄相间的陀螺,把它静止悬放在空中。用手轻推陀螺顶部,陀螺翻滚着飞向远处,轴向也发生了改变,期间,聂海胜也对陀螺进行干扰。

紧接着,王亚平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陀螺,通过道具让它旋转起来并悬浮在半空中,这时候再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只是轻晃一下,并不翻滚,而只是保持着固定的轴向,向前飞去。

【解读】旋转的陀螺体现出很好的定轴性,定轴性遵守角动量守恒原理,即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角动量会保持恒定。据了解,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子弹从枪膛里出来时高速旋转,这样保持稳定性和准确性。不论在太空还是在地球,都遵守角动量守恒原理。

在地面上,陀螺需要支撑物实现转动,而陀螺与支撑物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干扰力矩等因素改变了陀螺的角动量,使其旋转速度逐渐降低,不能很好地保持旋转方向,最终停下。在太空中,给静止的陀螺一个初速度,陀螺就会向前翻转。给正在转动的陀螺一个初速度,陀螺的轴向几乎不变。

据了解,利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实现卫星的定向控制。而有些轿车上,就安装了测量车身纵向和横向摆动的陀螺传感器,可以实现车身稳定度的控制。

在水膜实验中,王亚平拿起一个饮用水袋,打开止水夹,水并没有倾泻而出。轻挤水袋,在饮水管端口形成了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略微抖动水袋,水珠便悬浮在半空中。但是甩出的水珠必须用吸水纸迅速收集起来,避免其乱飞影响设备安全。

接着,她把一个金属圈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袋中,再慢慢抽出金属圈,便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水膜。轻轻晃动金属圈,水膜也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甩出几颗小水滴。随后,王亚平又往水膜表面贴了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

【解读】在地面上,只有经过处理的肥皂水等才能表现出比较强的张力特性。因为地面上的液体表面张力无法抗衡地球引力的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分子有被拉入内部的趋势,导致表面就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是促使液体表面收缩的绷紧的力。

在太空中,表面张力使水膜似橡皮膜圈在金属环里,并且比地面上形成的水膜更大、存在时间更长。据了解,液体表面张力在航天活动中有重要应用。科学家们制造了表面张力贮箱,利用表面张力推动液体推进剂流动。

为了进一步证实液体在太空的表面张力,王亚平用金属圈重新做了一个水膜,然后用饮水袋慢慢向水膜上注水,不一会儿,水膜就变成了一个亮晶晶的大水球,水球中还有一串小气泡。聂海胜取出一支注射器,抽出水球中的小气泡。

王亚平用注射器向水球内注入空气,在水球内产生了两个标准的球形气泡,气泡既没有被挤出水球,也没有融合到一起,水球也没有爆裂。紧接着,她又用注射器把少许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开来,透明的水球就变成了粉红色。

【解读】航天员向水膜上不断注入水时,这些水就能够均匀分布在水膜周围,逐渐形成水球。太空中去除了重力对物体形态的制约,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液体表面张力很明显,液体的表面积会缩到最小,就变成了水球。在地面上,由于有密度差,如果注入红色液体,扩散会有一个总体的趋势,就像鸡尾酒里的层次分明。但在太空中没有密度差,扩散就比较均匀。

评价

对于此次太空授课,一位授课专家组成员表示,选取“失重”的课题,主要是考虑要跟中学学过的有关知识原理相关联,另外还要安全可靠、体积小、质量轻。

篇(4)

1 背景

目前高等教育界都认为“教学质量就是课程的生命线”。在全面扩招的大背景下,提高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于是,基础教学改革就成为保证和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已经或者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各个学科的精品教学改革,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和人力。就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单从精品教材的出版和可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来说,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2 目前现状

但是,目前精品课程的改革和日常的教学是脱钩的,这就是作者提出的教学改革的实践问题。我们往往把改革的成果束之高阁,而日常的教学还是陈年的教案,老一套的思路。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教学改革的宗旨不明确,为了改革而改革。我们好多学校,能够溶入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中,这是好事,但往往目的并不十分纯粹。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是为了参加一些奖项的评选等。其实,每所学校投入了不少用于精品教学改革的专项资金,用这笔资金,我们的确可以做很多对教学有益的事情,也能取得多项成果,问题关键是如何让这些教学成果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目前的情况是任务完成了,奖项评完了,即使有了些成果,时间长了,也就无人问津了。

其次,教学改革者往往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改革的任务赋予本门课程教学的很少的一部分人,他们通常是职称比较高,资力比较深,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是,往往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改革者主创者通常埋头搞改革,很少和其他人交换意见,只凭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而进行相关改革。结果,本学科的大多数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并不了解教学改革的详细情况,把教学改革看成和本人无关的一件事。因此,在教学中,大多数还是以前的一套思路。

再次,教学改革成果实践不力。教学改革的成果通常表现为教材的革新。为了配合课程改革,很多高校都选用精品教材或国家级重点教材,例如,陆果的《基础物理学教程》、卢德馨的《大学物理学》、张三慧的《大学物理学》等,这些教材很好的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思想。一般说来,某门学科的教学改革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选择上。显然,我们会选择以上这些具有一定特色的精品教材。可是对教材的使用却未能体现著者的意图。例如,张三慧的《大学物理学》的显著特色就是民族化和现代化。民族化指在该套教材中,注重民族情感,让大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在物理学方面的一些成就;现代化指适时插入现代物理概念和物理思想,专辟了“今日物理趣闻”和“物理学与现代技术”等附加栏目以备选讲和选读。著书者可谓用心良苦,可用书的人却未然。据了解,很多学生并未去读,教师也不去理会。例如,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很少提及中国古代相关方面的成就,其实,讲授科学知识,要注意东西方的和谐统一;也很少讲授物理学相关分支目前的进展以及在工程技术领域的运用。

3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基本举措

首先,教学内容要新颖别致。丰富、有趣、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引出好奇心,激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愿意学,喜欢钻,自主地动脑探索知识奥妙,愉快地寻求知识归宿,从而焕发起更高的求知欲,这对于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规律的掌握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讲相对运动,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讲液体浸润、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落汤鸡”而不说“落汤鸭”的道理;讲实深与视深,引用了诗词名句:“鱼翔浅底”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知识信,宣传递轻松愉快。

其次,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正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后,下一步教学方法的恰当与否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授课类型、知识内容、学生基础的不同,“善于设计相应的最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玻耳原子理论抽象、难懂,在处理这一教材时,就不能一下子正面接触课题,而要采取迂回包剿、分步到位的方法,才可能化难为易,过渡自然;再比如,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广泛,条件严格,使用时得格外小心,如果采取设疑置障、边讲边练边议的方法,引学生下深海入迷宫,参与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收效较大。

再次,教学语言要形象幽默。讲究语言艺术,不但会增强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吸收,而且会对难点知识起到缓冲软化的作用。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学语言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篇(5)

物理学是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课,它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的主要源泉。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不仅要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如何发挥物理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具备一定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也为物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契机。我们近几年探索了在高职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一重要课题,探索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方法。

1、课程体系改革。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全面体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及能力、素质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使物理知识与工程技术应用相结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体现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职特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实践探索。

1.1 强化应用性。过去由于过分强调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了物理学与工程实际的联系,一些学生看不到物理学在现代技术中所起的作用,在他们心目中觉得物理学无用。事实上,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的关系十分密切,物理学的许多发现和重要效应常常是技术发展的先导,迄今为止的大多数工程技术都是从物理实验室中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做法是在讲清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教授物理学思维方法后,结合专业特点,适当介绍所学知识在技术上的应用,例如动量守恒定律在火箭中的应用、压电效应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等。改革高职物理教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物理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探索者。

1.2 增强针对性。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上力求体现以应用为日的,以讲清概念、掌握规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应用作为教学重点,以便更好地为专业服务。目前,我院工科已经开设高职物理课程的专业有9个。我们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大类制定课程标准。例如,电子、计算机类专业,加强电磁学、振动和波等内容;机械、机电类专业,由于后续专业课涉及刚体力学内容,我们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1.3 加强科学素养教育。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高技能人才,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与培养。而物理课的开设正是培养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这正是由物理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物理教学一方面要把知识性内容传授出来,另一方面就是把其内容背后所蕴含着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揭示出来,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对物理学中所蕴含的思维方法,教师应该尽量诠释给学生,启迪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点在今天以创新教育为先导,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内容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内容不断补充和完善,向学生全面讲述教材中物理内容已经不可能,必需压缩物理课程学时。因此对物理教学内容必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变化彻底改革。我们参考其他高职院校的做法,采用“经典+现代”的模式。

2.1 删减经典物理内容。通过比较高中物理和高职大学物理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结构大致相同。这种情况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家,造成部分内容重叠。为此,我们把理论课和实验课整合为一门课程,压缩了部分内容,又根据我院专业设置特点,删减了热力学和波动光学等内容。同时更新教材,使用最新版本的高职物理教材,构建了较好的教与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强调了讲清物理概念和物理结论,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物理图像的同时,重视物理学原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并适当融入近代物理学的观点,作为了解近代物理和其技术应用的窗口,充分体现了高职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

2.2 增加现代信息。我们把教材中和中学重复的内容,及一些与专业课关系不大的内容删除或改为学生选学,而课堂上主要讲授与专业课有关的内容,适当补充现代物理和一些与现代热门技术关系密切的物理知识,即在物理学与新技术方面给学生开一个“窗口”,装一个“接口”,使学生对物理学现状、前沿有所了解,对物理学内容的前后交叉、相互渗透、演变过程有所认识。在对教学内容改革时,我们本着“以必须、够用为度,强化应用”的原则,使“学以致用”深入到每一个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改革。我们根据“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原则,努力探索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全面实施启发式教学,把“按部就班,严谨认真”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

3.1 教学方法现代化。我们的做法是教学方法改革要突出“现代化”特征,体现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贯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原则。并加强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打破原来僵化的你教我学的局面,把学生当成知识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智能的培养与素质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不断提高。

3.2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要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应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各种教学方式相互配合,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其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也日益丰富,目前由过去的幻灯、投影、录像教学,已进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代。为此,我们借助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制作了《大学物理》电子教案,适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如在讲授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时,通过动态模拟,使学生感到印象深刻,容易理解,逼真系统地再现事物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了解到理论与科技、生产的结合,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考核方法改革。在考核过程中,我们遵循三个原则: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公开考核的原则,重能力和素质的原则,改变了过去仅由课程期终考试决定课程成绩的做法,完善了课程考核方法。具体做法为:

课程总评成绩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其中理论成绩占60%,实验成绩占40%。

4.1 理论成绩又分为平时成绩(占25%)和期终闭卷考试成绩(占75%)。考试内容包括概念、规律和简单的应用;题型分为填空、选择、判断和解答;题量适度,知识覆盖面较广,难度较小。

4.2 实验成绩又分为出勤(占10%)、试验具体操作(占45%)、实验报告(占45%)。

通过考核方法的改革,使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平时的努力学习,看中平时学习本身,而不是期末考试分数,使学生既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经过近几年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说明只要我们变革教学思想,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法,正视存在的问题,开拓新思路,探究新方法,就能发挥物理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办发[2005]35号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问题,教高[2006]16号

上一篇: 医学心理学论文 下一篇: 眼镜销售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