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8: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优秀企业申报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这次改造中,共换上9个I/A控制柜。重新布置了开关量输入电缆214根,输出电缆62根,模拟量输入电缆175根。其中,模拟量电缆需要将原来引入13米模拟量扫描器的电缆扯回继电器层,并焊接延长后引入2号机房的I/A机柜后面。开关量DI信号中,由于soe点在信号插接板上分布不集中,而机柜内的soe点成集中分布。不利于电缆铺设接线,因此,又在开关量微机柜内安装端字排,把soe信号集中后引入机柜,也是采取焊接方式,这样需要焊接的点就达到几千点。软件方面,在小修之前,计算机班就派3人提前到厂家协助BOXBORO进行了应用软件的组态。完成了CIO组态的AI,DI,SOE共2727点的组态。按照系统名调用的627幅画面的制作,列跟踪画面的制作,25幅模拟图的制作等等。不言而喻,我们计算机班在这次小修中,工作量是何其巨大,整个小修期间,计算机班人员和来计算机班支援的将士几乎天天加班加点,每天都22点都才下班,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干好,干快,争取早日完成改造任务,保证整个工期不受影响。
在重新配置电缆过程中,分厂从其他班组抽出精兵强将与计算机班人全力合作,将士们蹲在电缆槽上,每隔几步远,就得有一人蹲在电缆槽架上,一蹲就是半天,在机房,有放电缆的,记号的,拽电缆的,每两人一组,共分成3组,同志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能吃苦的精神,在分场领导和班长统一指挥下,只用了的短短3天时间,就完成的铺设任务。感人的事迹太多,配线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几千点的配线工作,只给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计算机班人和来支援的将士每天从上班开始,就蹲在机柜的后面,拽电缆,打卡子,扒线,套号。。。周而复使,手起泡了,被划破了这太正常了,没人喊屈叫累,每天一蹲就是十几个小时。。。在焊接点的时候,由于工作空间的限制,工作人员只能半蹲,上千点的焊接工作就是这样完成的,其中的滋味只有这些将士们才能体会,还有在撤消原设备时,很多信号要一一核对。。。在软件制作时,去协助厂家的工作人员每天只睡短段几个小时。
2、#3机组小修中,主要完成EWS工程师数据库的修改,原EWS工程师站数据库和OIS操作员站数据库不一致,利用这次小修对EWS工程师站数据库进行修改。使其和OIS操作员站完全一致,为明年OIS操作员站改造做好必要的准备。解决了90系统通讯故障,在小修前90系统频繁来通讯故障。通过此次小修对90系统通讯从模件到连线软件进行彻底检查。完成了等离子点火系统和90系统通讯、OIS操作员操作画面及标签组态、工业电视监视等工作。
3、#1机组小修完成了火焰监视系统换型改造、POC操作员站软件的升级、DCS系统软件的备份、增加两幅机组重要参数画面、磨煤机振动值进入DCS系统显示的组态工作、#1给水泵机械密封压差、温度在DCS系统的组态等工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完善工程建设行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工作体系,保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科学、有效、持久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选工作包括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称优秀QC小组),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优秀企业(以下称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优秀推进者(以下称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等三项内容。
第三条 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选工作每年3月——5月进行一次。
第四条 评选工作坚持科学、公开、公正、公平、现场打分的原则,评选结果以协会发文形式进行公布。
第二章 评选范围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承担城镇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管道、给水排水构筑物及水处理、路灯和夜景照明、燃气、园林、河道治理、市容环卫和生活垃圾清运及处理、公共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企业,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
第六条 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会员单位中,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先进管理办法,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难点(或质量、管理的通病)以及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服务项目、新业务、新方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和推广应用价值,并在本地区、本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申报优秀QC小组应具备以下条件:
1、按照QC小组活动的程序要求开展活动,正确运用QC理论、方法和工具,活动成果具有“小、实、活、新”的特点;
2、活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推广运用价值,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重视小组现场活动记录和凭证;
4、活动结束日期与申报截止日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二年。
第八条 申报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有完善的QC小组活动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
2、QC小组活动普及率、活动率、成果率在行业、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并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在推动QC小组活动上新台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推广运用优秀小组活动成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其经验做法具有普遍推广意义;
4、企业高层领导质量意识强,长期支持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并卓有成效。
第九条 申报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应具备以下条件:
1、对开展QC小组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认识,熟练掌握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能正确指导QC小组开展活动;
2、在本岗位认真贯彻落实企业QC小组活动的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积极推动QC小组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并取得优异成绩;
3、从事质量管理小组工作5年以上;
5、办事公正、作风正派,在本企业或行业有较高威信。
第四章 申报和推荐
第十条 优秀QC小组申报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 优秀QC小组申报表、成果报告单;
2、 活动成果文字材料(PPT);
3、 企业对小组的现场评审记录表;
第十一条 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申报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 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报告单;
2、 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经验总结材料;
3、 企业近三年获得优秀QC小组奖的获奖证书扫描件或其
他有效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 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申报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1、 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报告单;
2、申报人近三年指导的QC小组获奖证书扫描件或其他有效证明文件;
3、QC本人主要事迹材料。
第五章 评 审
第十三条 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成立“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审委员会,委员会负责审定优秀QC小组、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的评选结果。
第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秘书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优秀QC小组。每个评审组由不少于3名的评审专家组成,其中1名为评审组长。
第十五条 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QC小组活动优秀推进者的评审由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核。根据申报表格和资料的完整性、活动普及率、经济效益的明显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来评定是否授予“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优秀推进者”称号。
第十六条 优秀QC小组的评审须经过初审、活动成果现场评审、终审三个环节。
1、初审: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申报条件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参加现场评审。
2、发表评审:评审委员会组织召开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会,分组进行成果,评审专家按照现场表现进行评分。
3、终审:小组成绩报评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合格的小组按照成绩高低依次授予“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所占的比例约为30%,三等奖所占的比例约为20%,其余为二等奖。
4、没有进行现场成果的QC小组,均获得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优秀奖。
第十七条 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5年以上的质量管理及QC小组活动管理工作经历,中级(含)以上技术职称,有效的全国、全省市政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诊断师或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活动诊断师初级(含)以上资格证书或各行业有资格的诊断师。
2、熟悉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熟悉工程建设行业的特点。
3、务实、正直、踏实严谨、客观公正。
4、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判断、归纳能力以及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5、身体健康,有能力胜任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会的现场评审工作。
第十八条 评审专家的职责:
1、认真执行《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选办法》及相关规定。
2、按时参加评审,在协会秘书处的管理下完成评审工作。
3、根据评选办法对评审的内容独立地行使自己的评分权,不受任何干预。
4、有责任对评选办法、制度等向协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5、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对成果进行评定。
6、参加本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第十九条 评审委员会专家有申请(经协会秘书处同意)自愿退出委员会的权利。因评审专家不负责任或对评审工作难以胜任,协会有免去评审专家资格的权利,并收回颁发的评审委员会专家证书。评审专家及有关人员,须秉公办事,廉洁自律,认真工作。对违反相关规定者,本协会将视情况进行通报批评或通知所在单位,并取消相应资格。
第六章 奖 励
第二十条 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向优秀QC小组颁发奖状和小组成员荣誉证书,向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颁发奖牌,向QC小组优秀推进者颁发个人荣誉证书,并进行宣传表彰。
在获得一等奖的优秀QC小组中择优推荐参加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优秀QC小组现场。
择优推荐参加中国市政工程协会QC小组活动优秀企业、QC小组优秀推进者评选。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向获奖QC小组和个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市政工程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21年3月1日之日起执行。
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申报表
企业名称:(公章)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小组类型
注册小组人数
小组简介:
选题理由:
活动情况:
取得成果:(包括在部门评选中获得名次)
注:企业和小组名称要求用正楷填写全称,准确、无误,填写内容要简明扼要,一式一份
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成果报告单
推荐部门(行业)协会: 总编号
QC小组名称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邮 编
企业内
主管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传真
小组人数
QC小组简介:
主要活动过程和效果: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注:企业名称、小组名称须正楷写全称(企业名称以公章为准),填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一式一份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记录表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值
自评分
1
选题
(1)题目选定有创新;
(2)选题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等;
(3)目标具挑战性,有量化的目标和可行性分析。
20分
2
提出方案
并确定
最佳方案
(1)提出的总体方案具有独立性,分级方案具有可比性;
(2)方案分解应逐层展开到可以实施的具体方案;
(3)用事实和数据对经过整理的方案进行逐一分析、论证和评价;
(4)用现场测量、试验和调查分析的方式确定最佳方案;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30分
3
对策与实施
(1)按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对策明确、对策目标可测量、措施具体;
(2)针对在最佳方案分解中确定的可实施的具体方案,逐项制定对策;
(3)按照制定的对策表逐条实施方案;
(4)每条方案措施实施后,检查相应方案目标的实施效果及其有效性,必要时应调整、修正措施;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分
4
效果
(1)检查小组设定的目标,确认课题目标的完成情况;
(2)必要时,确认小组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将有推广价值的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形成相应的技术标准、图纸、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或管理制度等;
(4)对专项或一次性的创新成果,将创新过程相关材料存档备案。
15分
5
发表
(1)成果报告真实,有逻辑性;
(2)成果报告通俗易懂,以图表、数据为主。
10分
6
特点
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新性,成果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5分
注:填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一式一份。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问题解决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记录表
序号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
分值
自评分
1
选题
(1)所选课题与上级方针目标相结合,或是本小组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2)课题名称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
(3)现状调查数据充分,并通过分析明确问题或问题症结;
(4)现状调查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5)目标设定有依据、可测量;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5分
2
原因分析
(1)针对问题或问题症结分析原因,因果关系要明确、清楚;
(2)原因分析到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
(3)主要原因从末端因素中选取;
(4)对所有末端因素逐一确认,将末端因素对问题或问题症结的影响程度作为判定主要原因的依据;
(5)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
3
对策与实施
(1)针对所确定的主要原因,逐条提出不同对策,必要时进行对策多方案选择;
(2)对策按“5W1H”原则制定;
(3)每条对策在实施后检查对策目标是否完成;
(4)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5分
4
效果
(1)将取得效果与实施前现状比较,确认改进的有效性,与所制定的目标比较,检查是否已达到;
(2)取得经济效益的计算实事求是;
(3)必要时,对无形效果进行评价;
(4)实施中的有效措施已纳入有关标准,并按新标准实施;
(5)改进后的效果能维持、巩固在良好的水准,并有数据依据;
(6)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分
5
发表
(1)成果报告真实,有逻辑性;
(2)成果报告通俗易懂,以图表、数据为主。
5分
6
特点
(1)小组课题体现“小、实、活、新”特色,即选题小、活动实、活动形式灵活、活动方式新颖;
(2)统计方法应用有创新和效果。
10分
注:填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一式一份。
2021 年度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优秀企业报告单
企业名称
电 话
通讯地址
联系人
法定代表人
QC主管部门
负责人
企业QC小组活动主要事迹
推荐单位意见(盖章)
负责人:
年 月 日
注:填写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一式一份。
2021 年度云南省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优秀推进者报告单
姓名
性别
职务
工作单位
手机
通讯地址
企业简介(限500字以内)
本人主要事迹和绩效(限700字以内)
推荐单位意见(盖章)
一、试点申报条件
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业园区应遵循“减量、再用、循环”原则。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及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和改造,形成新型工业产业链或生态型生产产业区域(园区)。在资源减量化的基础上,拉长循环经济产业链,构成企业内部或园区内部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
二、具体申报条件
(一)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省“十五”工业发展规划》、《**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其中试点工业园区要达到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水平,具有建设示范区的基础条件。
(二)当地政府或园区管理单位已设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并尽可能提供必要的人力、技术、资金支持。企业或园区布局合理,环境保护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
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是推进我市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由被动还账、末端治理向企业主导、源头预防转变,由重发展轻环保向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双赢共进转变,由浅层面的围追封杀治标向深层次各个工艺流程的节能减排治本转变的重大举措;是推动企业自觉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大力增加市民生活幸福感和舒适度的重要基础;是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要考核指标和必然要求。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树立一批发展模式先进、经济效益突出、资源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进步、节能减排达标、环境整洁优美,企业与周边环境、周边单位、周边居民协调友好的典范,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题活动
1、制定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为目标,按照学习提高、自查反思、环境整治、革新改造、总结验收五个阶段,进行规划设计,量化任务,细化目标,靠实责任,将目标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企业领导、科室、车间、班组,并成立领导小组,确定专人抓指导、抓督查、抓落实。
2、学习教育。编印专门学习资料,采取读书自学、播放音像、专家讲座、专题讨论、骨干发言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企业领导、管理干部和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资料,广泛进行宣传动员,吸引全员参与,使其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认识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意识,进而引导教育职工深刻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提高职工打造企业强势品牌、重塑社会形象、培育核心竞争力、聚集文化软实力的责任性和紧迫感觉,强化企业开展创建活动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3、自查反思。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班子成员和中层管理骨干自查反思、召开会议建言献策、邀请周边企业负责人和居民代表座谈、邀请业内专家会诊、向周边企业单位、居民和服务客户发放征求意见表、组织参观考察市内外优秀企业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对创建活动的意见建议。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反思本企业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和情节,反思本企业资源是否循环利用、清洁生产是否开展,反思生产工艺设计、原辅材料运用、主要产品包装、经营销售环节和企业“三废”处置等是否符合节能环保要求。找准差距,弄清症结,广纳良言,理出对策,为集中整改提供依据。
4、环境整治。制定详细规划,列出形象进度,开展企业内部和周边环境全方位的综合整治活动,对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进行全面整治,对机器设备、配套设施、厂容厂貌、围墙道路进行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并确保“三废”治理达标,环保设施稳定运转,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5、节能减排。广泛组织科研人员、技术骨干、技工能人开展技术攻关、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提高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实现节能减排的能力;发动全体员工开展杜绝跑冒滴漏,自觉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两油、一斤煤活动,使单位产品水耗、电耗、能耗、物耗普遍下降,控制在同行业领先水平,确保资源材料消耗、清洁能源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三废”综合利用等指标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建立健全核准复查机制,坚决防止反弹。实现经济效益、资源效益、能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创建企业真正成为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的表率。
6、管理创新。以提升企业整体形象为目标,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原料配置、包装耗材、商标图案、广告策划、营销过程等各个环节都体现以人为本和节能环保理念,展示企业信誉、技术实力、品牌定位、文化内涵和竞争优势,力求出精品,精心打造优质品牌。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和循环利用、资源再生、清洁生产培训活动,植入最新管理理念,将节能环保和“减量化、循环式、再利用”意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并转化成全体员工的自觉实践行动,努力打造效益领先、管理先进、环境友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一流企业。
三、创建标准
1、求实创新,经营理念好。
2、环境优美,厂容厂貌好。
3、达标排放,环保治理好。
4、节能减排,企业管理好。
5、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好。
6、守法遵章,环境意识好。
7、文明和谐,内外关系好。
8、持续发展,综合效益好。
(以上8个好的具体内容依据《验收标准》进行)。
四、申报审批
本着自愿的原则,对照以上基本条件,经过自查完全符合要求的企业可以提出书面申请。
1、市直管辖企业和中央省属企业直接向市环保局提出书面申请,各县(市、区)所属企业,向本县(市、区)环保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交申报材料:(1)市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申请表;(2)创建工作总结;(3)展示创建过程和主要活动的照片、音像资料。
2、市环保局和各县(市、区)环保局根据所管辖范围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对企业的创建情况进行现场考核验收。
3、对通过考核验收的企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市环境保护局和县(市、区)环保局分别通过“环境友好网”和新闻媒体通告,公示10天。
4、经公示没有问题投诉或有问题经整改达到要求的,由市环保局报请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审定,作出授予“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的决定。
五、命名复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许嘉齐在论坛上要求我国医药企业应该把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思、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理念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贯穿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去,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他指出,作为药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医药企业必须强化管理,合法经营,诚信自律,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地药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药品需求,担负起关爱生命健康的光荣使命。
“社会责任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个领域当中,需要各个领域的互动,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任务,就是需要各界负担起各自的社会责任。” 本刊首席顾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首席专家孙继荣教授在论坛上做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报告,并从国际社会责任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具有独特发展优势。
1、评选范围: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各规模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
2、评选条件:①优秀企业家:担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等三年以上(含连续在几个企业担任正职累计满三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所领导企业当年销售收入、税收贡献、社会公认度测评优秀率在全县排名前10位,且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②优秀创业者:所领导企业成立满两年,不满五年;企业前两个年度(含当年)产值均在2000万元以上,税收贡献均在100万元以上;社会公认度测评优秀率排名在全县前10位。
3、评选程序:被推荐人所在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申报,提供有关事迹材料;县工业发展局组织有关部门对推荐单位的有关指标和被推荐人事迹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优秀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4、相关指标说明:企业销售收入以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年终核算结果为准;税收贡献以县财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社会公认度以测评结果为准(采取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职工代表进行测评的办法,进行测评)。
(二)入库税金纳税增幅十强企业的认定范围、依据和程序
1、认定范围: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企业。
2、认定依据:入库税金纳税增幅以县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年终统计的数据为准。
3、认定程序:县工业发展局牵头,县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提出十强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成长型企业和位次上升最快企业的认定条件和程序
1、认定条件:①成长型企业: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当年被认定为规模企业,或已纳入规模统计且近三年产值逐年增长,增幅排名在前10位;所处行业为国家鼓励或重点扶持行业(建筑业除外),产品市场前景较好;企业纳税总额在50万元以上。②位次上升最快企业:从当年产值较上年增幅排名前10位,纳税总额增幅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选取5位。企业产值增幅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结果为准;纳税总额增幅以县国税、地税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
2、认定程序:县工业发展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
二、推进品牌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关奖励指标认定依据和程序
(一)认定依据
1、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分别以国家名推委(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省名推委认定,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质量管理部门正式对外公布结果为准。
2、驰名(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结果为准;省著名商标以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结果为准。
3、各类体系认证:标准化体系、计量体系、ISO9000体系和HACCP认证以国家和省级质监部门认定结果或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为准;企业销售收入以县国税、地税等部门核实后的数据为准。
(二)认定程序:各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证明材料;县工业发展局组织相关部门对各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提出通过审核名单,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三、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有关指标认定标准、奖励依据和认定程序
(一)项目建设主体认定:国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的建设单位须为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规模企业,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且当年建成投产,新增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二)奖励依据:国家(省)级技术创新项目验收结果以国家或省工信、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鉴定结果为准。
(三)认定程序:各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县工业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签署认定意见。
四、加大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指标认定依据和认定程序
(一)认定依据:省、市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以当年省、市人民政府或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结果为准。
(二)认定程序: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供资质材料,经审核无误的,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五、鼓励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关奖励(补贴)发放认定标准及申请程序
(一)大学生及下岗职工认定标准:企业所招大学生应为国家统招应届或往届未就业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下岗职工应持有《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企业与所招录大学生、下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
(二)企业申请时限及需要提供的资料:企业须在与大学生、下岗职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30日内,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工业发展局、县人社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劳动合同书,大专以上毕业生的身份证、毕业证,下岗职工的身份证、《再就业优惠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企业申请资料审核程序:采取联合审查的办法,县工业发展局就企业是否符合申请条件进行审核,县人社局就招聘双方劳动关系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经县工业、人社部门联合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按照每招聘一名大学生(下岗职工)每月奖励3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奖励,并对下岗职工社会保险金进行全额补贴。
(四)奖励(补贴)资金划拨方式及期限:企业招录大学生或下岗职工的奖励金给付期限为一年,一年合同期满后,由县财政一次性给付。企业按规定为招录的下岗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并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后方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下岗职工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按年度核拨,且期限不超过三年。
六、企业所得税留县部分奖励返还办法
(一)新增产值、入库税金认定依据:新增产值以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为准;入库税金以县财政局提供的数据为准。
(二)企业所得税奖励返还数额及程序:符合返还条件企业申请奖励返还比例为50%;返还方式采取即征即返的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县统计、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配合,依照国税、地税有关税收优惠政策规定执行。
七、企业名称登记申请及奖励办法
(一)企业名称中使用“连锁”字样申请条件:企业为县境内零售类企业,且直营门店数量在3个以上(门店数量认定以县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为准)。
(二)省级企业名称或以集团形式登记申请办法:注册资本等条件符合国家或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可申请省级企业名称或集团登记;批复同意以集团形式登记的企业,以正式文件形式向县工业发展局、县财政局申请奖励资金,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联合审查,县财政按程序拨付奖励资金。
八、县境内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奖励办法
(一)贷款增量认定范围及依据:认定范围为县境内各金融机构,贷款对象为县境内中小企业、涉农和重点项目;贷款增量以县人民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为准。
(二)奖励标准及荣誉称号授予办法:奖励标准按照(泾发[]1号)文件执行;县工业发展局依据县人民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按照贷款总量、贷款增量两项指标,对排名前两位的金融机构提出奖励,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九、初始型创业活动税费限额返还办法
(一)认定范围:在法律、法规许可行业内创办企业实体或领取个体工商经营执照的初始型自主创业活动人员,均为鼓励扶持对象。
(二)认定依据:以县工商行政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为准。
(三)返还程序:符合条件的初始创业者携带营业执照、缴纳税费收据等有关证明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向县财政局提出申请,县财政局协调有关部门按程序予以返还。
十、国家发明专利认定依据、奖励标准及确定程序
(一)认定依据:国家发明专利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为准;专利所有人创办科技型企业达产达效或将专利转让县境内企业并达产达效的,应具备新产品开发备案、专利转让合同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奖励标准:给予专利所有人一次性1万元奖励,若专利系多人或法人享有,则以集体名义受奖,且奖励总额不变;专利所有人创办实体或将专利出让并达产达效的,最高给予企业5万元一次性奖励。
(三)确定程序:专利所有人或受让企业向县工业发展局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由县工业发展局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十一、新办企业职工技能免费培训申请办法
(一)申请条件:新办企业应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并按照岗位及国家初、中、高级职业标准确定培训内容。
(二)申请程序:企业须在开班15日前,向县人社局提出免费培训申请。通过审核的,由企业自行组织员工在县人社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的学员,由培训机构颁发结业证等相关证书。
十二、支持工业发展先进镇和优秀部门的认定办法
(一)先进镇认定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随机选取镇辖区10户企业和10个县级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对测评满意度在80%以上,且上年度工业与民营经济半年、年终考核结果均在全县排名前5位的镇中确定先进名单,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二)优秀部门认定办法:由县工业发展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部分企业对涉企部门进行满意度测评,从测评结果排名前10位的部门中确定优秀对象,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十三、企业申请设立警务室程序
由企业直接向县公安局提出书面申请,县公安局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对符合设立警务室条件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
十四、县境内企业家和外来务工人员与当地群众享受同等待遇认定办法
(一)认定范围:企业家为县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领导;外来务工人员为与县境内各类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
(二)待遇标准:享受标准参照企业所在镇居民享受的各类社会保障标准和水平。
十五、专业技术人才认定范围、程序以及申请临时住房的条件、程序
(一)认定范围:与县境内非公企业签订三年以上正式劳动合同;在企业研发部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第一学历)的人员或取得国家承认的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资格职称人员,且从事工种与本专业技术资格相一致。
不可否认,我国实施职称制度以来,在发展和稳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尊敬知识、尊敬人才,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激励各行业人才成长和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职称评审制度暴露出的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如行业评审标准不统一导致评审结果不公平;有些行业论资排辈之风盛行,只要年限够、资料齐全,一般就能评上个工程师、助教。职称评定体现不了个人水平和业绩能力,有时连庸才也能评上个高级职称,造成职称贬值的怪象出现。
由于职称具有一种“品牌效应”,“含金量”褒贬不一,在某些专业成为人才追求的“终极目标”,比如教师、医师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中、高级职称资格后一旦被聘用,就可以相应地晋升工资,在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障、退休年龄延长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有些人却嗤之以鼻,比如在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即使评上工程师、研究员的职称也享受不了加薪、住房、医疗等优厚待遇。正因如此,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得到相应的职称资格,削尖脑袋花费了不少心思,使本来非常严肃的评审工作也变了味,走了样。
一项科学评价人才的职称制度,在正常的工作中却变了“异类”,剖析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职称评价缺乏科学性。现有职称评审办法不能与被评审者的岗位能力、业绩、实际贡献和敬业精神完全挂钩。职称评审不严密,缺乏科学性,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这就给一些投机分子在评审材料中掺假创造了“良机”。
二是职称评价缺乏公平性。被评审对象的职数限制,使许多参评对象蒙受了不公平待遇。在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的单位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报评定职称,而在专业技术人员较集中的单位由于受到岗位职数额度的限制,造成一些优秀人才长期难以“露头”的尴尬状况。
三是职称评定抽象单一。目前采用的资格评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外因素的困扰与影响,涉及能力和业绩的标准条件又比较简单和抽象,评委们面对一大堆申报材料无法量化考察,只好将评审注意力侧重在学历、资历、论文、计算机等硬件上,这无疑淡化了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贡献。
四是职称评判标准不一。国家虽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但在同一地域、同一行业的职称评审委员会里,由于评委对评审条件的理解和把握尺度不一致,结果导致了严重的不公平现象,使同一层次、同一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水平相差甚远。
在今后的职称制度改革中,职称评价不良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的遏止。
一是推行专业资格结构评价。在职称评价体系中,按照“模块化”运作模式,将评价条件分解为品德、学历、资历、学识、技术、能力、业绩等若干要素,分别实行量化评价。其中为了充分突出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和业绩,学识、技术、能力和业绩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占总分的60%-70%,并且将取代学历、资历、论文等成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对在职称评价中业绩平平、能力低下、达不到规定条件和分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则不授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是调整与完善职称评价制度。为确保职称评审质量,应实行科学的社会化的评价机制。要将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职称工作,逐步过渡到由行业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评价中介机构承担,避免或减少官方干预。政府人事职能部门要从微观的职称评价工作中脱离出来,着力发展和规范社会评价中介组织,指导制定或调整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等宏观管理工作。同时,改革传统、封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职称系列或专业,分门别类,采用切合实际的评价方式区别对待。如对职业性强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制定等级岗位任职条件,规定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等具体标准,经相应组织形式,直接竞聘上岗,把职称评审所引发的连带矛盾和问题适度化解。在修订评审标准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采取资料演示、成果展示、面试答辩、现场“说课”、实地考核、调查评估等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分类量化,综合评定,评价结果将更加客观公正。
三是实行特殊评审政策。将职称评价向企业或特殊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充分调动有突出贡献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专利,并且专利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职称评审一步到位;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对论文达不到规定要求者,可提供能反映其能力和贡献的科技改造、技术创造、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项目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替代,进一步突出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等奖项之一的主要执行人,或获得两项以上发明专利的主要持有人及省级以上优秀企业家等称号者,可组织专家评委团,以面试答辩的方式,破格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四是相关职称制度的配套政策。科学制定职称制度相关配套政策,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将研究型与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类,收入分配机制分轨,统筹兼顾相关利益主体,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创造和谐共享的社会氛围,激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更好地提高和促进我国社会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70-02
1 互助联保体系内生机理分析
11 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Nahapiet 和Ghoshal将社会资本看做是能获得的嵌入在个人或社会群体拥有的关系网络中的现有和潜在的资源的总和。Coleman 和Putnam等认为社会资本的核心在于社会网络、信任与规范,是类似于惯例、习惯或约定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企业的社会资本以社会结构为载体,有助于企业主体整合相关资源。电子商务信用信息涉及有关资料和信息,是企业与银行信贷风险的重要信息,客户评价体系中纳入的客户商业信用和网络信息披露的制度设定,更是社会资本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1.2信息经济学的视角
基于自我甄别机制与内部相互制约机制分析。Stiglitz 和Weiss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解释模型。该模型证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是产生信贷配给不当的基本原因。金融机构当面对的贷款要求没有办法分辨单个借款人的风险时候,银行为了防止避免逆向选择,在对于利率方面不会以为进行提高,而会采取在一个地域竞争性均衡利率,但是能够使得其自身预期收益达到最大化的利率水平对所需贷款人实行配合。联保联贷就是根据相应的经济理论信息,运用有效的信息约束和制度约束机制,针对联贷责任和网络信息披露要求,在原有域上加入两类博弈域,这也便是联合体成员内部博弈域和外部博弈域,使得原先信贷模式当中的银行企业从单方面的博弈域形式有效的转化成关联博弈域的博弈形式。联保联贷便构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关联博弈结构,联合体内部博弈—银企间博弈—联合体外部博弈。
1.3 市场拓展的视角
面对联保联贷的优势方面,我们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有效分析:①有效的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进行相互绑定,这样可以降低贷款调查和对管理成本的跟踪。运用联保联贷业务是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全面转化为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从而可以将企业来自经营方面的压力和市场风险有效的转移到整体团体局势上,使得企业的商业信用和大量的电子商务信息有效的成为企业进行贷款的有效的“砝码”。这种有效模式的进行,是在不需要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的前提下进行的,企业贷款业务的发起和结束完全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完成的,这样就直接将整个业务流程变得快捷迅速而又简单化;②进行有效的激励相容和采取多方共赢的战略,明确的促进网络信用体制的建立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的联贷联保业务已经逐步成为了部分商业银行的主要网络信贷业务。
2 联保联贷业务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影响联保联贷业务发展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多半是由于交易信用的缺失和对于风险管理的水平偏低造成。主要是由于银行在对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形成的交易记录存在着不信任,还有就是中小企业存在先天的信用不足,与联保联贷业务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对于联保联贷业务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了制约的影响。
(2)联合体内的利益和所存在的风险形成了不对称性,造成了信息披露机制得不到保障贷款回收的不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存在的信息和经济同质性比较强,容易导致风险连锁反应。
(3)网络联保,其本身所体现的参与要求的比较低的,只需要是网络公司的会员都可以进行参加,那么针对这一现象就直接导致了一些不管是没有良好信用还是没有正确经营理念的企业不断地往里加入,如此一来就影响了联保体中优秀企业的融资水平。
3 优化联保联贷业务发展建议
31 合理选择联保成员,杜绝系统性风险
企业联保体将成员控制较少的话就会产生担保能力较弱,就会发生资金链断裂的现象,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所以,对于合作企业的数量还是需要适当选择,尽量选择可靠和信用好的企业合作伙伴。一般联保企业考虑到组团的成功率和沟通率的有效性,企业还是以5~7家为宜。中小企业合伙进行联保联贷,可以选择同行企业也可以选择在同一区的上下游客户,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银行在前期的调查难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银行监督企业资金流向和经营状态,对于银行的贷款管理成本就非常有效地给予降低。
如果企业的规模在市场还处于小企业,一般要求还贷的方式是贷款放发后逐月还贷,让企业体会到还贷的压力,这样的方式可以看清哪些企业的信用比较差,也给银行方面提供了预防措施。保证金制度依旧需要严格落实,银行在发放贷款前,企业应该将自己所拥有的资金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在企业联保联贷模式中,银行与企业之间应当达成一种共识,任何一个企业在联保联贷业务中发生了违约了事项,那么银行将有权处理所有的保证金,以便能够更好的将企业责任感进行有效提高。
32 加强社会信用,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要将联保联贷业务的合作群体加以全面的扩大,不仅仅是与一些大型的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还可以和一些经营运作较好以及业务管理能力较强等各方面都比较综合的中小型金融机构之间开展合作,不断地将服务业务的目标客户群体加以拓展。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中,类似阿里巴巴一样有着雄厚实力和掌握着社会中大量中小企业经营信息的交易中介还有很多,那么,政府部门应当针对这些企业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也能够更好地加入到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当中,为联保联贷业务提供更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33 加快网络业务创新,提高联保联贷的服务效率
①对于网络业务创新进行有效的加强,能够将联保联贷和市场之间的契合度整体的进行提高。应当将汇票承兑和保理以及贸易融资等信贷品种进行全面增加,在分析和预测企业第一批还款来源和网络信用的基础上,针对网络信用较好的电子商务客户给予一定比列的信用高贷款,又或者在风险可控的前提条件下,对于专业市场中的集群客户可以采取企业和个体工商联保,或者将市场担保形式进行有效的展开,对于市场中有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加保体,而且又没有其他办法提供相应足额的抵押,也需要满足这些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②操作系统的创新需要进一步的进行加快,将信贷业务的办理率进行有效的全面提高。银行应当针对电子商务模式所体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和有目标的开发类似于“联保联贷系统”,进而能够在网上实现申请贷款和签订合同以及支用甚至还贷业务等全流程操作优化。还可以在网络流程中针对客户信息进行填报和贷款支用以及还贷申请等诸多自助设置,如此有效的进行优化,可以使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户经理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减少,将有利于联保联贷业务的便利性和失效进行相对提高;③电子商务在市场更需要进行积极的加以拓展,这样将可以提高贷款企业的配对率。针对农村环境中,中小企业金融市场依然还是处于一种不够发达的状况,那么它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和金融市场发达的地区相比较有着完全不相同的特点,银行在贷款方面就可以依据这些社会资本特点进行相应有效的创新金融模式,在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城市和地区进行网络联保试验点,然后面向全国范围推广,最终将城市和乡村所有中小企业都全面的覆盖在内,形成整体的网络联保模式,全面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4 优化网络流程,提高抗风险能力
加强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以及专业市场等各管理机构的对口衔接,针对联保联贷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指标以及信用情况做好严格把关,重点还是需要明确申请贷款企业以及其法人的信用情况。
加强业务量和业务风险的方面的考核,对于联保联贷申报材料也要加强质量把关,对于材料质量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消除,以免在后期导致申报进度延误等问题的产生。要能够运用利率优惠和差别授信以及罚劣奖优等一系列有效方式完善对于客户的激励,全面引导客户积极创收和按时还款以及培育企业信用意识等。
35 加强基础管理和风险监控,促进联保联贷稳健发展
基础管理和风险监控的有效加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对于基础性管理进一步进行加强,夯实联保联贷发展基础。这一点主要包括:①将内部机制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方面进一步进行完善和健全,使得联保联贷业务能够真正的可以做到有章可循;②从事联保联贷业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尽责尽职的责任心,对于网络监控更是需要加强监控预警防范;③银行对于中小企业负责的客户经理,需要做到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登录网站,对网络客户交易行为和诚信记录以及投诉处理等内容做好信息监控,需要第一时间及时的进行掌握和控制。
(2)引入有效覆盖银行贷款利率风险的定价机制。根据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程度和筹资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因素进行自主有针对性的确定贷款利率,银行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的定价制,需要及时地了解市场信息和掌握客户的需求,并且对于产品的创新和流程公共进行有效的处理,有目标性的结合当地电子商务客户的特点,对于不同信用等级和风险程度的客户进行不同的差别化定价,真正有效地可以全面实现以收益覆盖风险。
二、工作目标
树立“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事事关乎环境优化”的理念,重点解决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信用意识不强、项目周边环境差等企业和群众最关注的问题。
三、工作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三个机制
1、建立并落实党员干部创新创业容错免责机制。按照县改革办出台的方案,为全镇干部在履职担当、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过错,在达到尽职要求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规定从轻、减轻甚至免于问责或处分。
2、建立干部优化发展环境激励机制。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树好用人导向,落实重品行、重实际、重公论、重基层、重一致“五政”原则,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干部大力支持保护,对工作有力、业绩突出的好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挖掘培树优化发展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综合运用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激励干部在优化发展环境中建功立业。
3、建立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镇党委,纪检负责此项工作的落实与检查,全面开展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镇党政办公室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的及时宣传报道,用舆论跟踪热点问题、典型案例的解决和进展情况。
(二)抓好四项基础工作
4、抓好教育。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全镇持续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纪教育、群众观念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创新意识,在全镇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中树立“事情能办”理念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努力为“能办事,办成事”强能力、提素质,为“高效办、办得好”想办法、解难题。
5、抓培训。镇党委牵头,组织镇农委、成人学校,充分利用本镇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外联上级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覆盖面。积极配合上级,组织好科级以上干部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专题培训班;股级干部职业素质培训班、一般干部业务能力培训班。
6、抓载体。切实关爱在本镇的企业家发展成长。通过组织参观考察,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本镇企业家拓宽创业创新视野,增强做大做强能力,促进优秀企业家健康成长。
7、抓要素。各级配合县国土局、县金融办、县发改局、县环保局做好项目用地、项目投资、项目容量指标等相关工作。
(三)实施五个专项行动
8、开展机关作风整治专项行动。按照既定方案,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以解决“事难办”为重点。深入整治机关工作人员态度生硬、作风粗暴、推诿扯皮等现象,认真查处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聊天、玩游戏、看电影、炒股票等违反工作纪律问题。
9、开展平安护企业行动。加大全镇企业周边环境治理力度,集中整治干扰破坏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治安问题,严厉打击断水断电,堵门堵路、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等行为。加强涉企矛盾纠纷排查,掌握企业周边环境情况,各级调处、疏导、化解企业与周边的矛盾,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平安社会环境。
10、实施特殊困难时期企业帮扶专项行动。积极协调县发改局、县工信局、金融办、市场监管局。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建立服务平台、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
11、开展整顿规范中介组织和社团组织(学会、协会)专项行动。积极配合县编办、民政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工信局、做好中介服务、协会管理等工作。
12、开展破坏发展环境案件查处专项行动。由镇纪检牵头,联合本镇派出所成立优化发展环境案件查处办公室,通过组织明察暗访、设立举报投诉电话、投诉信箱、开展监督巡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影响发展环境的线索和信息。坚持“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凡经查实违犯党纪政纪的,一律从严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严格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3、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切实防止审批事项“明增暗减”“边减边增”“上减下增”。
14、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最大限度精减行政审批事项申报材料,对重大项目和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15、规范涉企行政行为。由镇司法所、安监站负责,建立制定行政执法日常检查登记制度和检查计划,使行政检查标准清晰、行为规范。
(五)创新工作举措
16、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政务服务系统。由办公室安排专门人员,负责代办上级交办的重大项目投资或协调事项,并做好相关记录备查。
17、推进创新创业。结合“六城同创”工作,围绕与群众和创业者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方面的问题,结合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对市场上出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及时推广,让群众真正受益,及早受益。
18、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阳光操作。进一步整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强力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公平公正的市场体系的建立。
(六)加强诚信政府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招商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坚决兑现向群众和市场主体做出的各项承诺,做到守法诚信、有诺必践。强化行政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制定政府失信惩戒补偿机制,严肃查处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失信问题,对因政府失信造成的损失给予企业合理、应有的补偿。
(1)律师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以杠杆原理制作的铁锹引出农业经济社会,70%的人从事生产粮食和衣物,人们为吃穿基本生活而发生纠纷,请律师打官司,办三费案、继承案、民事案是律师业的主流。蒸汽机和电力带来工业经济社会,50%的人转向生产工业产品,住房有了改善,制造业大发展,于是,商事纠纷增多,律师打经济官司成为服务主体。由电脑和信息革命带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经营不再单纯为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而奔忙,资本经营、信息经营带来了兼并收购浪潮,1997年,全世界证券、期货、债券、货币等金融品种交易额是世界其他贸易的5倍。也可以说,70%的律师仅为世界20%不到的商事活动提供法律服务。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律师又要转行,寻找新的增长点。
(2)律师业务本身遇到第三次浪潮,有一个定位问题。以上海律师为例,第一批律师如李国机、郑传本等等以打名气为特色,出名后有人请,这种不分专业的知名律师模式为以后的一批中青年律师所效仿。第二次浪潮是专业化模式,如毛柏根的涉外业务、朱树英的房地产业务,吕红兵的证券业务等等,抓住机会,名字与专业划等号,定位定的好,这几年大发展。一批中年名律师赶不上他们的发展而重新定位,可惜进退两难,错过机会。而第三次浪潮已经悄悄而来,企业收购、兼并和公司重组在美国早已开始,为它服务的律师被称为华尔街律师。
(3)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引发结构大调整,企业资产、债权债务巨大,债务时代到来。在一轮泡沫经济之后,经济快速增长,调整开始。潮起潮落,债务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4)中国经济已经以上市公司和证券业为主体,形成发展新阶段。随着我国大量优秀企业和上规模企业纷纷上市,随着借壳上市公司重组与兼并成为近几年经济特点,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经济已经代表中国以后若干年经济结构的主体。而上市公司的运作,始终发生不断的重组、收购现象、并以大市场为背景。这种特点也必然带来律师业结构的调整,换言之,律师业本身也存在业务、结构、人才的重组。
二、新时代要用新脑子
农业经济时代主要靠力气、靠四肢;工业经济时代主要靠技术、靠资产;知识经济时代就是靠脑子发展经济,靠脑子、新知识赚钱。
(1)脑子要创新,自动化使大量工人下岗,而信息化又会使大量中介服务人员下岗,有了联网,家里可以办公,路上车里也能办公,集中大量人员在写字楼经济上不合算。一台电脑、小激光打印机、小传真机装进一个小拷箱就可以到处办公。手机一开,不要跑来跑去,不要集中在办公室,各种费用可降低。以后,买律师楼改善办公条件可能要变,脑子要变,不能跑在人家后面发展。
(2)业务要创新。既然新的时代到来,必须开发新的业务与市场。80年代以担任企业法律顾问和办理经济案件为抢手业务,后被90年代金融、房地产、证券、涉外项目业务大发展而取代。律师在定位上走过的二次变革也将发生再次变化,律师与打官司划等号将成为过去,以大市场、大收购、大重组为背景的服务将到来。
(3)律师结构要调整。人家在重组,国家在调整,律师不重组、不调整行吗?怎样调整呢? 一是事务所形式要调整,集团化可能是一个方向(可松散型,可紧密型)。 二是律师做法要调整,要打团体战,不要再走个体合作之路。过去能言善辩是好律师,后来专业律师靠作文件、做专业高人一筹,但还有“个体户”气息,名律师也是打个体牌。今后,打团体战靠协调,靠做各种人、各种利益的工作,能协调的律师才是最好的律师。律师大都是社会精英,利益突出,协调很难,但一个人不能完成一项大收购、大项目的法律服务,必须靠各种专业人才,必须靠各种协调。所以说,精干协调、善于协调的律师,搞大项目者就会请你出面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