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工作要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8: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税工作要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国税工作要点

篇(1)

(一)高起点构建税收收入管理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税收收入管理模式,按照“客观地定,科学地分,合理地调,准确地考”的要求,构建新型税收收入管理体系。在组织收入过程中,根据经济税源变化,及时合理调整收入增长目标,改进组织收入考核方式,健全完善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机制。

(二)高标准提高税收收入掌控能力。根据预算安排和经济发展趋势,改进收入目标管理体制,通过“自下而上反馈,自上而下下达”等形式,试行分税种、分级次、分行业、分地区测算税源潜力。合理分解收入目标,力争各单位经济税源实际与年度收入预期目标保持一致。试行重点税源分片、分行业管理办法,加强重点税源、新增税源、萎缩税源等经济税源调查,及时掌握最新情况,摸清税源底数,提高收入掌控能力。

(三)高质量完成税收收入预期目标。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贯彻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坚决防止“空转”、收“过头税”等违规行为,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牢固树立不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收过头税的观念,实现真实、没有水分的增长。强化收入质量管理,完善收入质量评价制度,及时发现组织收入中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并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牢固树立科学任务观,增强任务观念和忧患意识,充分认识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加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检查,分析增收点,找准漏税点,努力完成全年税收收入目标。

二、立足于“深”,推进税收收入分析

(四)深入落实税收分析工作机制。根据《进一步完善税收分析工作机制的意见》(国税发〔2015〕8号)文件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相关工作制度,全面推进税收形势分析、税收风险分析、政策效应分析和经济运行分析,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税收分析格局,有效地发挥税收分析为组织收入服务,为加强征管服务,为税制改革服务,为宏观决策服务。

(五)深刻分析经济税收热点难点。根据国家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热点以及高层关注重点,把握分析角度,开展专题税收分析,不断提升分析水平和报告价值。站在地方政府角度谋划税收分析产品,加强分析成果应用,为经济税源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实效性参考建议,全力打造税收分析系列“拳头产品”,在服务大局、提升站位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六)深度挖掘税收数据分析价值。掌握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规律,丰富税收分析内容,提高对税收大数据“金矿”的开采能力。不断改进收入预测方法,提高收入预测水平。

三、立足于“严”,推进税收会计监督

(七)落实严格的监督程序。实施税收资金安全和收入质量的动态监测管理,开展税收资金安全日常监督和税收票证及税款缴库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对申报、缴库、退库、更正、欠缴、多缴等环节资金运动跟踪管理,强化重点税源申报、缴退库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税收会计的监督职能。

(八)开展严肃的风险防控。掌握税收收入管理开展情况,将税款征缴、退库、更正、多缴、欠缴税金等环节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推送税收资金安全管理风险防范点,提升税收收入风险整体管控能力。

(九)细致严谨的打好基础。强化欠税管理工作,跟踪掌握各单位欠缴税金情况,实行欠税风险分类核算管理,适时欠税综合管控能力评价结果,促进欠税整体管控能力的提高。积极与有关部门衔接,进一步提升出口退税退库效率。继续推进信息化管理税收票证,切实提高税收票证系统数据准确性,进一步规范税收票证日常管理。

四、立足于“活”,推进税收统计反映

(十)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加强征收成果的多维度反映。不断提高税收统计数据的利用率,重点从减免税、产业结构、新型工业化、园区税收等方面多维度开展统计分析,提供有质量的统计报告。

(十一)围绕税收职能,加强减免税效应的反馈。推进减免税会计核算,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研究解决方案,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重点项目减免税核算统计工作。继续开展减免税统计调查,加强审核检验,强化与地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完善减免税政策效应分析机制,选取一批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分析,及时反映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十二)围绕税制改革,加强改革成果的反映。根据“营改增”以及消费税改革等税种改革进程,开展相关统计调查工作,适时反映税制改革成果,为完善税制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五、立足于“精”,推进税收数据管理

(十三)提升数据监控管理的精度。完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坚持“零差错”目标不动摇。根据“营改增”业务需要,结合工作重点,查找薄弱环节,更新增补监控指标,不断扩大监控范围,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监控水平。坚持每日市局定时监控,狠抓数据差错的及时修改,适时组织历史数据清理,进一步提升系统数据质量。

六、立足于“强”,推进收核队伍建设

篇(2)

2.突出抓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体政体、领导核心、指导思想、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同志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学习行政法制理论、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宪法和公共行政管理的法律及与公务员职位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学法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与能力,为全局同志学习和运用各种法律法规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素质

3.健全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健全国税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明确领导、组织、协调本级机关干部学法的工作责任;重点建立领导干部学法制度。

4.开展全员法律培训。按阶段、列重点、分步骤、有针对性地持续组织全员干部税收法律培训。不断创新干部法律培训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组织开展讲座式、互动式、论坛式法律培训。高度重视法律师资力量和骨干队伍的培养,充分借助社会法律专家的力量,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今年举办1期干部《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专题讲座。

5.认真开展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测试,做好结果运用,惩前毖后,奖优罚劣。巩固“五基达标”活动的成果,将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知识考核常态化,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执法素质。

6.提升国税干部依法行政的职业素质。通过引进干部竞争机制和创新重点部门、重点岗位资格准入等制度,促使干部自觉投身学习,促进干部加强执法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健全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制度体系

7.完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省国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实施办法》,从重案标准、审理流程、文书制作、信息传递、结果处理等方面规范重案审理流程,充分发挥政策法规部分在重大税务案件审理中的法律服务和参谋作用。编辑一定数量的重大案件审理案例,进一步放大重案审理的示范效应。

8.规范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严格贯彻落实《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施行)》,避免税收执法的随意性,增强执法的合理性和可控性。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对行政处罚告知、听证、取证、税收保全、强制措施等行为严格监管,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税收法制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四、加强监督考核,着力构建行政权力运行的内控机制

9.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坚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自动化考核,坚持按月通报,按季分析,按年总结,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与干部个人评先评优挂钩。在全局内深入开展执法监督和内部审计,坚持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专案检查相结合,提升检查的质量和检查的深度。

10.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按照“有错必纠,过罚相当,公开公正,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监督检查与促进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依法追究过错责任,责任追究做到公正公平。

11.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对本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的检查和评议,虚心听取其对国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配合监察、审计、检察等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积极落实监督决定。强化社会监督,依法保护纳税人对税务行政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

五、加强法制宣传,着力营造系统依法行政的和谐氛围

12.全面开展普法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五”普法工作总体部署,严格遵照市委市政府“六五”普法工作安排,全面开展全局“六五”普法工作,制定“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把领导干部法制培训、全员业务素质提高、规范干部执法行为等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把普法工作与“税法宣传月”紧密结合,开展税法宣传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厂、进农村、进军营、进校园等“六进”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税收基础知识,提高广大民众对税法的认知。充分利用材料宣传、社情舆论、艺术感染等多种形式,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大舞台、大环境和大氛围,推动普法工作大众化、开放化、社会化。

13.进一步丰富宣传形式和内容。以税收宣传月为契机,把税收宣传月宣传与日常宣传结合起来,结合实际,在探索税收宣传规律上求进步、在拓展税收宣传思路上抓突破、在丰富税收宣传内容上下功夫、在创新税收宣传形式上走新路,充分运用手机短信、网上答题、摄影比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知识竞赛等方式和活动,展示依法行政工作成果。依托内部门户网站、办税服务厅等平台,纳税人学校,拓宽外部媒体、报刊等阵地,强化对新出台的税收法律法规及规章、政策的解读性宣传,强化对纳税人法定权利和义务的宣传,营造依法行政的社会环境。

六、尊重纳税人权益,着力妥善处理涉税行政争议纠纷

篇(3)

区局以创新税收管理服务为着力点,以纳税人满意和行风根本好转为落脚点,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为纳税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高效,便捷的税收环境.以办税服务厅规范建设为载体,各部门协同配合,努力营造环境优良,服务优质,经济高效,公众认同的税务机关.

篇(4)

一、推行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认真落实总局关于推行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方案,以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为突破口,在省局政策法规处统一部署下,组织各单位分期、分批公布税收执法权力清单,主动接受社会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

二、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总局和省局工作部署,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类别,继续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规范行政许可的实施。配合落实纳税服务规范和税收征管规范,加强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坚决防止和纠正“明放暗不放”、“一放了之”等行为,切实做到“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管的管起来”。

三、建立公职律师制度。根据全省国税系统公职律师制度工作意见,初步建立我市国税系统公职律师团队,成立公职律师管理办公室。

四、加强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严格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征询基层和纳税人意见、纳税人权益影响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工作机制。加强税收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做到及时报备、及时审查,积极对待省局定期通报审查意见,及时做好常规清理工作。

五、落实重大案件审理制度。根据全省国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出台我市《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厘清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组织抓好制度落实,通过大案件审理工作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制约。

六、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主积极受理和公正审理行政复议案件,鼓励调解和解,努力把税收争议化解在初发阶段、化解在基层、化解在税务机关内部,并积极参加行政应诉。

篇(5)

一、 数量与质量结合,重在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税收任务

(一)落实税收计划。……

(二)完善考核办法。……

(三)实施微机管理。……

(四)加大稽查力度。……

二、 改革与创新结合,重在创新,全面提高队伍的两个素质

(一) 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二) 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三、 监管与创建结合,重在创建,全面优化国税干部形象

(一) 深入开展部门纠风工作。……

(二) 提高认识,切实为纳税人、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

(三) 抓准着力点,明确目标,加强文明建设。……

四、 规范与创优结合,重在创优,全面强化各项税务管理

(一) 强化各项基础工作。……

(二) 加强增值税日常稽核。……

(三) 加大普通发票的推广力度。……

(四) 加强财务管理。……

(五) 规范中央税收征收管理。……

五、 广度与深度结合,重在深度,全面加大科技兴税力度

(一)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二) 深化应用,持续发展。……

(三) 加强税收宣传。……

(四) 做好税务信息报送工作。……

篇(6)

在“保增长就是保稳定”的口号之下,政府以财政直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巨额财政赤字。由此,全国各地的财税部门正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税收战争”,以图进行财政“保卫战”。

税收告急

过惯了好日子的中国各地税务部门正处于巨大压力中,原因只有四个字“加大征税”。

据东南某经济大市的国税局公务员透露,因为压力巨大,一向被人羡慕的国税局公务员竟有辞职的例子。

上述国税局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由于财政压力加大,中央对公务员收入监管更趋严格,他们今年的收入,仅有过去的一半,但工作任务则丝毫不减。

东南沿海的经济强市往往拥有大量外来人口,但其编制都是以户籍人口划定,该市国税系统历来就不堪重负,所以需要大量雇用临时工,也就是“协税人员”,这些占据该局人员五分之二的协税员收入一般比公务员少一半,而从事的又都是最基层的工作,如此压力下,“辞职者更多”。

一方面是经济形势下滑造成的税源减少;另一方面,中央和各地为了刺激经济又在大笔花钱,及需增加财政收入弥补赤字。此时负责保证财政收入的税务部门自然“抓狂”。

“国税总局每年的一号文都是当年度的税收工作要点。2009年的一号文,口气是近年来最严厉的。”上述东南某省地税工作人员回忆说,2008年的税收工作要点中:前三点分别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推进税制改革”。而2009年,前三点则变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各项税收调控工作”以及“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长期的“推进改革”,让位于迫在眉睫的应对措施。

国税总局于年中开始将税收增收任务层层分解至各个省市,这是1993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头一遭。

基层税务所的所长们此时成为压力焦点之一,他们和所在地方的纳税大户关系都很好,此时的关系好坏真的要直接用“钱”来衡量了。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往往有或明或暗的税收减免措施,而税收自查,“一般是请这些纳税大户来协商,以便完成指标”。

虽然年初,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就表示,2009年将是财政十分困难的一年,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明显下降,同时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但严峻的经济形势还是超过了预期。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仅完成年度预算的22.1%,比去年同期进度低5.2个百分点。

各地税务系统的年中工作会议报告中,最“流行”的总结为“三个前所未有”。经济形势的变化“前所未有”,组织收入的难度“前所未有”,而各地政府对税收部门实现税收职能的期盼之热切,“前所未有”。

老问题,老办法

事实上,早从4月份开始,“前所未有”的“查税风暴”已拉开了帷幕。当月,国家税务总局连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来公布),《关于加强税种征管促进堵漏增收的若干意见》。该两项通知都是针对当期的税收,目的是为了实现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应收尽收”精神。

同时开展的2009年税收检查专项工作,进一步把查税引向了2005年至2008年的历年偷税漏税避税行为。为此,国家税务总局还专门制定了近1.5万字的“税务自查提纲”。

另一方面,严控“一般性开支”的政策,也使得东南各省市,尤其是相对更为依赖外贸的江苏、浙江、广东的一些地区对公务员收入采取了最严格的监管。

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中央、省、市等各级财政都有各自的困难。而中国独特的财政收入体系,则导致各级政府对“组织收入工作”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央财政主要来自各地国税及海关,其税收收入占中央财政收入90%以上。也因此,国税和海关系统等中央的“钱袋子”对加强税收监管三令五申。

同时,今年的“治理小金库”工作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华社的报道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仅发动两次“全国治理小金库”的运动。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接近财政部的专家表示,这两次“小金库”治理,分别为1985年到1992年,1995年到1999年,皆为经济形势较差,中央财政吃紧年份。中央通过“治理小金库”,将地方政府沉淀于“小金库”的计划外资金重新划归国库,以充实中央财政。据悉,此次“治理小金库”与历次一样,内部也是“指标化”管理,总金额数以百亿计。

而地方除了配合国税总局的要求,做好地方税征管工作外,土地财政收入依然是增收的重要手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为保地方财政收入不降,北京等城市从二季度便开始“放量卖地”。北京市副市长陈刚曾公开表示,确保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征缴入库总额与去年持平,本着“多储快供”的原则,加快供地,增加政府土地收益。

业界普遍预期今年北京的土地收入将达到700亿元,创历史新高。土地收入预计将占北京地方财政目标的三分之一强。而从年初至今,上海市公告出让的土地收入已高达526.1141亿元,超过前一年的全年水平。

巨大的财政压力之下,甚至出现国税、海关等各部门互相“打架”现象。据悉,某东部省份的进口加工企业被海关查获一批进口原料涉嫌报价太低,“偷逃关税”,在补缴关税款之后,这批原料的价格又被国税认为过高,有偷逃增值税的嫌疑,不得已,只能再次修改账本,补缴国税。

“财政保卫战”胜败待定

按照财政部税政司的说法,2009年是增值税转型全面推广的第一年。全国结构性减税总额将达5500亿。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的目标是保八――尽管“结构性减税”将减少5500亿收入,中央税收收入依然要实现8%―10%的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解释说,中国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关税等“流转税”。这些税收并不以企业利润多少为征收对象,而在流通环节征税。只要GDP还在增长,经济依然在扩张,那么税收随之增长也就是合理的。

而另一方面,因为预算管理体制中对财政盈余的监管采用各案制,中央财政历年盈余的使用无需审批,而只需要在使用后向人大备案。2008年1至11月,中央政府财政盈余1.224万亿元。但因为经济形势的恶化,在年底“突击花钱”的经济刺激计划之下,2008年全年财政瞬间逆转为赤字1100亿。

篇(7)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一、涉税信息交换和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的现状

涉税信息交换的主要目的是采集到国税部门所没有的、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一些重要数据信息,信息数据的真实、完整直接决定了信息管税工作开展的质量。因此,推进涉税信息交换机制,应从涉税信息的质量、数量和方式等三个层面入手,科学合理采集信息。

准确是对涉税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地采集到纳税人的涉税信息,才能全面把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税收管理。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坚持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提高信息采集质量。在技术上,规范信息采集标准,统一数据录入口径,严格纳税人报送报表的数据勾稽关系审核,强化网上申报审批软件和核心征管系统的数据录入校验功能,防止异常数据进入系统,严把数据入口关。设计数据质量检测指标,实现自动比对分析和检测,发现异常数据提醒前台操作人员修正;对前台无法修正的错误数据,按照程序提报上级税务局进行后台清理、校正。采集信息首先按照税源管理需要进行采集。其次按照税源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采集。在质与量统一的前提条件下,优化信息采集方式,首先是积极借助现有信息系统采集内部信息,对于纳税人生产经营信息,设计相应的网上申报附表直接采集或者实行税收管理员到户采集。其次是分层级采集外部信息。对于外部信息,应根据信息的权威性、信息集中度和获取方便性,实行分层级采集,对于海关、银行、公安部门身份信息等,真实度较高,已经实现全国数据大集中的涉税信息,可以实行全国统一采集,对于国(地)税、工商、质检、统计等直接影响本地税源管理,具有权威性,已经实现全省数据大集中的涉税信息,可以实行全省统一采集;对于纳税人的用电、用水信息以及与其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物耗等信息,可以由武汉市的各区税务局批量采集。当前形势下,国家税务机关只有加强与社会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才能建立协税护税网络,促进税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涉税信息交换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和其它相关单位依照规则的内容、方式和周期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信息,以及税务机关依法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征税人的涉税信息。汉南区国家税务局第三方涉税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信息内容有: 汉南区工商局提供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用来比对漏征漏管户;汉南区统计局提供统计月报、经济普查信息,用来进行经济税收分析,明确工作方向;汉南区财政局提供计征契税情况和财政收支情况,用来监控房地产企业销售情况;汉南区房产管理局提供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信息、房产转让信息、房产租赁信息房屋销售信息,用来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汉南区外汇管理局提供非正常核销信息,用来与纳税人出口正常收汇核销情况比对分析;汉南区科技局提供专利技术转让信息、高新技术企业审批信息,技术转让信息可查找申报表"收入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是否属实,外国企业专利技术受让单位信息可用来查找应扣未扣预提所得税情况,高新技术企业名单可监控所得税优惠政策执行情况;汉南区发改委提供计划投资项目立项批复信息、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参照信息,为国税部门进行企业所得税监控提供参考;汉南区民政局提供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信息,用来比对税务登记,查找漏管户;汉南区外经贸局提供对外贸易进出口综合信息、对外贸易进出口主要市场信息、加工贸易信息、出口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登记、变更、注销登记底册等,用来监控出口退税管理情况;武汉开发区海关提供进料加工核销手册、报关单等,用来监控出口退税管理情况;汉南区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使用证发放信息、土地转让信息等,用来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汉南区国资委提供企业兼并、改组改制信息、企业破产信息等,用来加强税务登记管理、税款清算、欠税追缴等;汉南区建委提供建设施工许可证信息、材料设备招标信息、监理招标申请信、设计招标申请信息、勘察招标申请信息、直接发包信息,用来加强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管理;汉南区商检局提供进口设备信息,避免非居民所得税税款流失;汉南区公安局提供车辆登记信息,用来比对车辆购置税缴纳情况;汉南区残疾人联合会提供残疾证信息,用来与税务登记信息比对,查找异常纳税人;汉南区卫生局提供各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和耗材统一采购信息,用来与供货企业申报信息比对;汉南区供电公司提供电力销售信息,用来评估纳税人增值税申报真实性;汉南区水务集团提供自来水销售信息,用来评估纳税人增值税申报真实性;汉南区地税局提供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工资薪金明细等,用来与国税企业所得税管理情况比对。

汉南区各大银行、人民银行提供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下对外付汇信息,汉南区国税局用来监控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缴纳情况;专业银行提供资金流,用来监控纳税人是否隐匿业务收入。汉南区政府采购中心提供集中采购信息,与供货企业申报信息比对,强化增值税管理;汉南区保险公司提供车辆事故理赔信息,用来对汽修行业增值税进行监控;汉南区医保管理部门提供医保卡刷卡信息,用来与医药零售纳税人的申报情况比对;汉南区烟草公司提供烟草批发信息,用来与烟草零售收入比对,强化增值税管理;汉南区质监局提供企业法人代码信息,用来加强税务登记管理。汉南区国税局还可从铁路、公路、机场等货物运输单位,了解纳税人物流情况,为纳税评估提供参考。

二、当前涉税信息交换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障不力。

《税收征管法》规定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实施细则》只是在原则上规定了相关职能部门有提供涉税信息,加强协税护税的义务,但对具体采取什么方式、何种程序,相关部门和单位与税务机关有什么权力和义务,违反规定应如何追究和处罚等均没有具体规定。从汉南区国税局工作推进情况看,需要依靠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加以引导,先天性存在不足,同时税务部门需要政府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行政命令、或与部门“一对一”交换的形式加以确定,大大提高了征税成本。

(二)信息交换部门认识不高,被动应付。

少数政府部门往往以自身利益、商业秘密为由,对国税部门获取涉税信息不支持、不配合,不愿意或不提供纳税人涉税信息;部分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协会组织等,普遍存在"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与本部门工作无关的思想观念,对信息交换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

(三)信息交换平台未搭建,效率不高。

由于政府部门与国税部门之间、国税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没有实现计算机联网,对外,未形成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化支撑不足,涉税信息主要以excel表格及word文档的形式通过电子邮件或移动U盘进行传递,保密性差,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还有的职能部门只提供纸质报表,数据需税务人员手工录入相关软件才能使用,有些部门涉税信息需要国税人员上门采集,你不上门我不报送,加大了工作量,增加了信息交流的成本,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效率。对内,由于数据比较零星分散,税务机关没有建立专门的第三方数据分析利用平台,所取得的数据主要依靠人工分析或部分导入已有系统辅助分析,由于不同人员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不同以及数据解释缺乏统一的口径和标准,致使利用率也大打折扣。由于没有搭建一个系统化的信息交换平台,造成了信息化处理能力、支撑能力不强。

三、建立健全完善涉税信息交换机制的建议

(一)紧紧依靠政府形成治税合力。

涉税信息交流涉及很多部门,隶属不同,职能各异,仅仅依靠国税与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很难达到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政府的强势领导是推动涉税信息交换深入开展的关键。一是建立市、区两级涉税信息交流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规定政府、税务、各职能部门在涉税信息交流中的义务与职责、方法和途径,将其纳入各部门日常工作,实行职能化管理,避免短期行为。二是定期召开涉税信息交流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各单位涉税信息交流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政府督查部门定期对涉税信息交流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并下发通报,加强监督,形成社会综合治税的合力。

(二)搭建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篇(8)

区局实行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局长专题会议、区局国税工作会议、专业会议、部门专题会议制度。

一、局长办公会议

(一)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总经济师、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以下简称“区局领导”)和办公室主任组成。

(二)局长办公会议由局长或局长委托的副局长召集和主持。

(三)会议的主要任务:

1、传达、学习上级决定、指示和有关重要会议精神;

2、研究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办法和措施;

3、制定区局年度工作计划;

4、学习税收政策,讨论税收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5、审定年度区局国税工作总结;

6、讨论决定局属各单位请示区局的重要事项;

7、分析税收工作形势;

8、互通重要工作情况;

9、审定召开区局国税工作会议和专业会议;

10、研究部署其他重要工作。

(四)局长办公会议一般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如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五)局长办公会议可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列席人员由会议主持人确定。

(六)局长办公会议由办公室承办。

二、局务会议

(一)局务会议由区局领导、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二)局务会议由局长或局长委托的副局长召集和主持。

(三)局务会议的主要任务:

1、传达学习上级重要文件、指示,重要会议精神,研究贯彻意见;

2、研究落实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议定有关事项的贯彻措施;

3、研究年度和中长期工作计划的制定方案;

4、初审年度区局国税工作总结;

5、制定区局年度阶段性工作计划;

6、通报经济和税收形势;

7、听取局属各单位的阶段和专题工作汇报及下阶段的工作安排,协调工作关系;

8、审议内部工作制度;

9、学习有关税收政策,讨论贯彻落实措施;

10、其他需要局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

(四)局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至二次。

(五)局务会议议题由局属各单位于每月25日前交办公室集中,由召集人或主持人确定。

(六)单位主要负责人因故不能参加局务会议的,应事先向会议召集人或主持人报告,并指定人员代替出席。

(七)局务会议由办公室承办。

三、局长专题会议

(一)局长专题会议由区局分管领导和有关科室的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组成。

(二)局长专题会议由区局分管领导主持。

(三)局长专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研究、部署专题性工作。

(四)局长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五)局长专题会议由主要相关科室承办。

四、区局国税工作会议

(一)区局国税工作会议由区局领导、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

(二)会议由局长或局长委托的副局长主持。

(三)会议的主要任务:

1、总结全年税收工作;

2、分解全年税收收入计划;

3、表彰区局国税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4、交流工作经验;

5、讨论局长主题报告;

6、研究新一年税收工作要点;

7、讨论研究其他有关重要工作。

(四)区局国税工作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至二次。

(五)区局国税工作会议由办公室承办。

五、专业会议

(一)一般专业会议由区局分管局长、区局承办科室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重要专业会议由区局党组书记、局长和局领导、局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

(二)一般专业会议由区局主办科室主要负责人主持;重要专业会议由区局局长或局长委托的区局领导召集和主持。

(三)专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部署专业性工作。

(四)专业会议分专业每年召开一次至二次。

(五)专业会议由主要相关科室承办。

版权所有

六、部门专题会议

(一)部门专题会议由区局承办部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

(二)部门专题会议由承办部门负责人主持。

(三)部门专题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布置部门重要工作。

(四)部门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

(五)部门专题会议由有关部门承办。

七、有关要求

(一)会议要本着精简效能的原则,能够精简的会议要精简,能够合并召开的会议要合并召开。

(二)会议实行审批制度。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由局长审批;局长专题会议由分管局领导审批;区局国税工作会议由局长办公会议审定,局长签批;专业会议由局长办公会议或局务会议审定,局长签批;部门专题会议由分管局长审批。

(三)记录纪要

1、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由办公室记录,整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2、局长专题会议由承办部门记录,整理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会议主持人签发;

3、专业会议由各承办单位记录,会议结束后,应将全套会议材料送办公室归档。

(四)会议办理

1、经批准的会议,由承办单位起草会议通知,经办公室审核,报局领导签发;

2、会议上局领导讲话的书面稿由承办单位起草,需要上网的,可先送办公室核稿,再报讲话领导审定。如涉及较为重大的内容,应由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或局长审定;

3、办公室负责会议通知的上网、会议材料的文印和对外宣传联络工作;

4、会议承办单位负责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的起草、人员的组织、会议文件分装、发放以及会场布置等会务工作;

5、机关服务中心负责会场的联系和车辆安排以及会议的食宿等工作。未经审批的会议,机关服务中心不得列支会议经费。

篇(9)

4月1日上午,市局举行全市国税系统“提升执行力深化企业服务”行动暨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市人大主任王金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献波、市政协副主席孟德善出席启动仪式。全市50户重点税源企业代表、省、市新闻媒体、全市国税系统代表等200多人参加。市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闻传国主持启动仪式,市局党组书记、局长阎宁捷通报了“提升执行力深化企业服务行动”行动方案和税收宣传月活动安排,企业代表作了依法诚信纳税倡议,税务干部代表作了优质服务承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献波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市国税系统近年来为推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和开展“提升执行力深化企业服务”行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全市国税系统在严格依法治税,大力组织税收收入的同时,要真正把服务企业、推动发展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强化措施,提高服务效能,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税收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局为配合宣传月启动仪式,在繁华地区设立宣传点,摆放宣传版面,悬挂宣传标语,参加宣传的税务人员着装整齐,向过往群众发放光盘、彩页、手册等宣传资料,并热情向前来咨询的公民讲解税收政策,重点是宣传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这次宣传活动准备充分,收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举办“税法大讲堂”对纳税人集中宣讲税法

组织开展了2期“税法大讲堂”活动。4月份对全市1000多户中小企业财务负责人和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辅导,学习了企业所得税政策和汇算清缴等相关知识。通过此次讲解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6月份组织各城区局、县局、禹州市局和长葛市局等350余户新办企业的财务人员及基层税法大讲堂师资人员集中学习了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和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税法知识。同时,还就《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报送资料指南》和《纳税人权利和义务》等进行了纳税服务宣传,与纳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力求使新办企业办税人员能尽快掌握税收政策、熟悉办税流程和操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财会技能。

三、搞好定点联系企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宣传服务

将市政府确定的100户和省局确定的27家企业集团在许的82户企业作为第一批定点联系企业。各级税务机关结合“执行力提升年”、行风评议活动,按照市局统一要求,加强对定点联系企业宣传和服务,明确负责领导和牵头部门,采取走访、现场办公、送政策上门等形式直接和企业见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税法宣传和政策辅导,开展个性化的纳税服务,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信息、遇到的政策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受理和解决企业涉税诉求。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税法宣传和纳税咨询辅导活动

(一)充分发挥12366纳税服务热线和网站的作用,及时、准确地解答或解决纳税人提出的问题。上半年,12366受理纳税服务业务总量1012件,每个工作日平均受理7.5件。其中,热线受理797件;网站受理215件。每月及时汇总和整理纳税咨询问题,了解纳税咨询热点、难点。

(二)做好发票简并换版宣传和税法宣传工作。一是向纳税人发放《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公告》和《普通发票简并票种暨换版宣传手册》;二是依托12366平台向纳税人发送发票换版宣传短信;三是在办税服务厅门口悬挂宣传条幅;四是以公告栏的形式对《公告》的内容进行了公示;五是税管员下户巡查时向纳税人发放宣传资料;六是召开有纳税人及特邀监察员参加的税企座谈会,通报国税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建议,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各级国税部门共组织召开了税企恳谈会10余次。

(三)利用税法咨询QQ群答疑解惑。4月份,开通了3个国税税法咨询QQ群,与纳税人在线交流,为其提供个。截至6月底,共在线解答纳税人问题101个。

(四)编印税法宣传资料。上半年,我们设置填写了涉及税务登记、申报征收、申请认定、发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30余份涉税表、单范例和填表说明,制作了统一规范的涉税表、单示范簿,以硬皮书的形式,分别放置在各税务管理分局和办税服务厅,供纳税人参考,帮助纳税人尽快完成涉税事宜。还统一编印了多种宣传彩页,免费向纳税人提供。编印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报送资料指南》(分为税务登记、认定管理、发票外部管理、证明管理、税收优惠管理、申报征收纳税担保申请税务行政救济6类);《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宣传彩页3万份;《普通发票简并票种暨换版宣传手册》2.5万份。

五、开展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活动。

3月份与市地税局联合开展了2008-2009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严格按照评定内容和指标,将纳税人分别评定为A、B、C、D四个不同的等级。共评出A级纳税信用企业69户,对外进行公告,并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颁发了标志牌。同时,根据评定结果,不断完善对信用等级高的纳税人优先服务措施,引导和促进信用低等级的纳税人提高纳税诚信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六、依托新闻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篇(10)

    美国人Ian McGill和Liz Beaty在他俩合着的《Action Learning》一书中首次对行动学习下了定义:一种在同事的帮助下,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时不断反思与学习的过程。行动学习的培训模式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素质的有效提升,学习的载体是面临重要或棘手的难题,受训者的任务是通过团队合作在实际工作当中解决难题。正如瑞文斯教授所说:“行动学习就是驾驭团队的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简而言之,受训者获得自我提升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行动而非传统的课堂讲授。

    行动学习培训方法理论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会学习,而非依赖教师灌输知识。2、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即在行动中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同时,更注重对以往经验的反思和总结中获得经验提升。3、强调在分享中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行动学习推崇的是受训者之间的互相交流以及沟通,达到互取有无互相促进的作用。4、强调在改变中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即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二、行动学习法应用于税务执法人员培训中的重要性

    税务系统向来注重执法人员的培训,各级税务部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培训机制。近年,国家税务总局加大了税务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发展》、《全国税务系统“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税务系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2011年全国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要点》等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明确了“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提拔;不培训,不任用”的培训机制,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任职”的原则。国家税务总局在《2011年全国税务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要点》中提出:“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工作主题,大力实施人才强税战略,启动‘十二五’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教育培训改革创新,规范领导干部培训,加强高素质专业化骨干培训,创新一线人员岗位培训。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进一步定准了税务培训的主基调。

    但是,税务系统的培训大多数采取的还是传统方式,即以知识为本位的传授,教师以授课为主,学员以接受为主。呈现出强烈的封闭性。经验表明,这种既远离学员身处的真实情境,又缺乏在真实环境下的操作性的教学方式,缺少互动与交流,难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新的理念很难渗透到学员的内心,更谈不上内化为学员的行为。

    一项以广西地税系统执法人员为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显示: 62.7%的受访者对法律理念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但仍有相当比例(37.3%)的受访者显示出了混淆或模糊不清晰的状况。对于执法能力知识的掌握也并不全面。总体看来,广西地税系统执法队伍的法律素质呈现出观念陈旧、法制意识不强、法律知识掌握不系统等问题。可见,原有的传统培训方式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有效地促进税务干部通过培训提升素质。

    三、 行动学习法引入税务执法人员培训的设计

    应用行动学习法设计培训的目的,在于使税务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真正得到全面深入的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操作流程。如前所述,行动学习=终极目标+学习的载体+团队分享的过程,根据这一模式,整个培训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组建学习团队。

    团队的组建是整个行动学习进行的开端和基础。瑞文斯曾经说过:团队成员应该是有能力、有兴趣并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这也符合教育学中有“因材施教”的理念。

    我们只有了解了受培训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以及他们对培训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工作。以往的税务执法人员培训也根据不同执法人员的不同情况,对接受培训的执法人员进行了分类教学,诸如按职位类别划分,税务执法人员又分为税收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按知识水平划分,执法执法人员分为新录用人员、一般干部以及业务骨干;按职位级别划分,又有一般科员、科  级干部、处级干部和局级干部之分。然而,此种单向独特的培训方式,培养出来的执法人员呈现的是“一专但不多能”、“上下级业务隔阂”等情况,不利于我执法人员知识的全面发展和上升。 第二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挑战性的问题是整个行动学习的灵魂。行动学习就是围绕着问题,通过学员之间的交流反思,共同找出解决之

    道。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在解决问题的实际活动中达到学习目的,没有构思巧妙的问题,就无法使学员们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将会流于形式。

    精心设计的问题应该是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知识水平,又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需求的。首先,问题的选择应该是显着的;其次,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当是团队成员的能力所及;再次,问题应当能够给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最后,问题应该与成员日常工作密切相关。例如:试用多部门联合执法的角度解决税务执法过程中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大肆偷、骗税,一两年后跑到另外一个地方改头换面,或直接将公司注销后另起炉灶,重新从事税收违法活动,等到案发时,这些企业法律主体己不存在,税务稽查取证、执行都无法实施的难题。

    第三步,学习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行动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是很必要的一环,对需要掌握众多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流程的专业执法人员来说,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就无法人之所要解决的问题。但必须强调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非在于背诵或者获得这些知识,而是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分析、研究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知识体系方面,税务执法人员的培训应着重于相关法律法规的系统训练,即税务执法可能涉及的宪法及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控制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规定》、《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等规范性文件。

    学习过程方面,不仅要通过系统阅读和听教师讲授,更要运用行动学习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享学习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并解决问题、建设学习团队和建立参加者所在的各机构学习小组等活动。

    四、小结

    综上,将行动学习法应用于税务执法人员培训的实践中,通过行动学习的 “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往复,进而反思,总结出理论,应用于执法实践的过程,对于促进税务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整体提升,提高税务执法人员素质的是积极的、有效的、可行的。

上一篇: 单位行政管理论文 下一篇: 篮球比赛活动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