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8: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艺女青年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把上述两个名词放在一起,除了让人觉得共同点是不靠谱外,也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首先为《男人帮》那么矫情的故事买单的,一定是那些文艺女青年,或者是由文艺女青年已经过渡到无事可做的中年妇女们。她们每次看些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想这想那的,叫做伤春悲秋。她们会在这个号称男人版《欲望都市》的剧情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最终在不断的批评声里天天守着电视机,不小心就把它当成爱情宝典。她们也觉得自己好傻,可是自己就是控制不住那些情绪潜滋暗长,也正符合文艺女青年总是保持纠结别人或自己纠结的状态。
发行时间:2013-09-09
才情美貌兼备
文艺女青年都是完美主义,那些才情和美貌兼备的家伙,能够一下就将她们收住,而我们说的才情则必须要针对文艺姑娘们的心,我们说的美貌也必须是老少咸宜的那一类。现如今英国最火的独立乐队Arctic Monkeys主唱Alex Turner,就长着一副能令男女老少都想要宠爱的相貌,又藏着文人的风骨,歌词如诗,在舞台上又有着能够迷倒万人的摇滚明星气质,任何一个文艺女青年都可以跪倒在他的西装裤下。
《The SOULBOY Collection》
歌手:方大同
发行时间: 2013-11-27
完美诠释“nerd”和“geek”两个词
“nerd”并不简单指书呆子,“geek”也不只局限于科学领域,nerd更像是执拗地在一件事物上专研,geek则是在某一方面成为绝对的专家,难度就在于,无论是nerd还是geek,在外形上永远是一副痴傻的模样,却有一颗绝对警醒和聪明的脑袋,那种不外露的智慧就是他们的最佳形容词。就好像你单看方大同和卢广仲的外表,并不知道他们自幼就钻研多种乐器,并对各类音乐风格手到擒来,这种不外显的“教授”型男子,往往拥有一颗谦逊的心。
《秋:故事》
歌手:苏打绿
发行时间: 2013-09-18
阴柔到可以成为她的“gay蜜”
成为她的“gay蜜”,不代表真的让你变弯成为一个gay,而是让你偶尔卸下大男子主义,更为亲密温柔地,贴近文艺女青年的内心。在这方面,写了大量煽情歌词,又柔媚歌唱的苏打绿主唱吴青峰可谓做到了极致,他细致入微地洞悉女人的心灵,又将所感所悟写到音乐之中,难免一下便能激发文艺女青年的共鸣,而这样的男生,也足够令女孩放心地把心交给他,只要你时刻记得提醒她你喜欢她。
《送别》
歌手:朴树
发行时间: 2013-03-29
神秘隐士
沈白白的打扮太过甜美,一点也不符合文艺女青年在人们心中神秘的形象,她甚至不会抽烟喝酒。
文艺女青年不可貌相。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沈白自在人群里总是疏离的表情也挺文艺,她的小说充满了忧伤的小智慧。
由于沈白白太过规矩的人生轨迹以及深受偶像剧荼毒的恋爱观,朋友们称她为文艺少女,离女青年的境界差了一层。她竟然在文艺片之外还热爱着恶俗的韩剧,在独立音乐之外还会唱口水歌,就连恋爱也喜欢徒有其表的花瓶。
那天,沈白白照例只喝了一小杯花睢,却觉得木质的地板在眼前吱吱呀呀地摇晃。晚上回家,她照例先打开电脑,一个“快闪族”的帖子吸引了她,她快速加入了活动群。
活动在3天后举行。热闹的街头,起初还在聊天笑闹的人们突然以各类惊悚造型定格,比如蹲马步、挖鼻孔、装奥特曼。
人群里,沈白白并不显眼,她站在最角落的位置抬头望着天。在一群天雷派里,她绝对属于文艺类。那天,沈白白整整看了3分钟的天空。夏末的骄阳缓缓沉下,染红了半边天空。
3分钟后,整条街道又重新热闹了起来。沈白白转头发现有人站在她左边,带着一点犹豫。他们对视了3秒,然后像所有的快闪族一样,各自消失在人海。
当晚,快闪群有个男生加沈白白私聊,他热情地做着自我介绍:“我叫李诚坤,快闪的时候就站在你旁边。”
爱情让人变得文艺
沈白白和李诚坤的第一次约会是在黄昏,吃饭、喝咖啡、散步,一切都是老套路,整个过程她都心不在焉。
其实,李诚坤是个很好的恋爱对象,身为工程师,品貌端正,乐观向上。更重要的是,他很喜欢沈白白,也爱屋及乌地喜欢她那一脑子稀奇古怪的想法。
没办法,沈白白就是对他没感觉。沈白白并不愿意同他约会,她找了很多的理由,有时候是脸上长痘痘了不能见人,有时候是在赶稿。李诚坤很失望,却总是善解人意。
一次又一次对他说“下一次”,沈白白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总算答应和他见面。离上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天气转凉了。沈白白穿了白色的棉布衣服,衣服背后笼了一层纱,被风吹起来像插上了翅膀。李诚坤笑着说:“像要飞起来了。”
有一个预言是这样说的:当你在一个人面前跌倒,你们便会产生火花。当时沈白白一个踉跄,她轻轻地“啊”了一声时,李诚坤迅速、像是有预谋般地牵住了她的手。他们沉默了许久,只是手一直牵在一起。最后,李诚坤说:“以后不准因为赶稿或者长痘痘不见我。”沈白白埋下头,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
就这样,他们开始恋爱了。沈白白翻开日历,在9月17日那一页重重地画上一笔红色。突如其来的爱情仓促得让沈白白有些招架不住,当她还在思考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时,李诚坤已经陷入了热恋,他甚至在大雨的夜里想要穿越这个城市,只为看她一眼。
沈白白当然不愿意,原因是懒得下楼。
沉稳的李诚坤便在电脑屏幕上的对话框里重复地接着:“我想要见你,你不肯见我。”满满一屏幕海蓝色的三号字体,触目惊心。
原来,爱情会让任何人变得文艺。如果你没有文艺过,那么,你只是还未曾爱过。
爱情到来时,原则也不要
文艺女青年大多喜欢“犯病”,喜欢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异得特复杂。因为一些微小的细节,沈白白常常觉得李诚坤不爱她;比如过马路不牵她的手,比如对她的朋友不够热情,比如在她饿的时候不会提着蛋挞出现。
沈白白闹了好几次分手,每一次都轰轰烈烈。李诚坤包容她所有的胡闹,并毫无原则地认错,为她一点一点把粗心的自己磨砺得细致。
也许每一个文艺少女的身后,都得有这样一个坚定不移的男人。沈白白慢慢感动,她开始很认真地恋爱。她会一大早起床,只为忙活一顿午餐;会记得他说过的每一件小事情,然后帮他完成;在他通宵加班的夜晚,她在线上陪着他;她甚至会跑出一条街去帮他买早饭,送到公司楼下,想着他一定很惊喜吧。
可是,两个人的频率似乎总不能合拍,她送来早饭,刚睡下的李诚坤更多的是无奈和不耐烦:“我很累,你自己吃吧。”最后,他还是下楼了。沈白白看着他疲惫的脸颊,笑着把早餐递给他,然后飞快地转身:“我上班要迟到啦!”她跑得很快。他给她短信:“谢谢,亲爱的。”她只是委屈得想哭。
那天是圣诞节,下班后李诚坤一直打她的电话,打到第28个时她才接听。李诚坤小心翼翼地说:“还可以见你吗?”
他们去了第一次约会的地方吃饭,去了第一次牵手的地方重游。李诚坤说:“对不起,早上真的太累了,见到你的时候脑袋还是一片空白,想跟你讲话讲不出来。请不要总是怀疑我,相信我爱你好吗?”他的头发有一点油腻,满脸倦容,一点也不像沈白白的白马王子,可是沈白白忽然很想吻他。
她踮起脚,还是够不到他的脸颊,于是她用命令的语气说:“吻我。”李诚坤就听话地弯下腰,轻轻地吻了一下沈白白,然后他笑了,露出两颗虎牙。
你知道文艺女青年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吗?就像沈白白这样,有着一大堆的梦想和标准,可当爱情来了的时候,她们什么原则都不要了。
我变好了,也变老了
沈白白思考,她和李诚坤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答案很明显:步调不一致。沈白白太慢热了,李诚坤热恋时她还在预热;当她热起来时,对方已经平淡下来专心事业。自认为善解人意的沈白白,在热恋中也无法自控地成为一名怨妇。
她开始无休止地抱怨,抱怨李诚坤的电话少了,短信回复慢了,忙起来都不上线了。她还贪恋分手的感觉,只有那个时候她才感觉到,那个苦苦哀求她的李诚坤,还是像从前一样在意她。可她并未察觉,每一次和好后,爱情的温度只会更低一点。
寒冬来得这样快。沈白白病倒了,一整天躺在床上,不肯吃药。迷迷糊糊的睡梦里,她还在等李诚坤的电话,等着她的辛巴达来救她。
一直到天黑,沈白白浑身滚烫,电话依然寂静着。她忍不住打了电话,电话另一端传来李诚坤点击鼠标画图的声音。她还没开口,李诚坤匆忙挂掉:“等等啊。同事找我有事。”
脆弱的沈白白终于哭了起来,她拔掉了电话卡,删掉了李诚坤的QQ,决定从他的世界消失。晚上,李诚坤来找她,她把门关起来,大声吼:“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了!”
其实,沈白白希冀着李诚坤依然会疯了一样满世界地找她。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力气歇斯底里地谈一场文艺形式的恋爱,也许不经意的一个失神就会被公司炒鱿鱼,让房贷车货失去保障。文艺这样的东西,尝一尝就够了,男人们总会很快地回到原本的世俗生活。
不淡定的是沈白白,她开始给李诚坤打很多电话,发很多短信。她还写邮件,一天一封,唯美至极。她甚至还去他家楼下,在寒冷的夜里冻得浑身发抖。她问他:“你还爱我吗?”李诚坤说:“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很累了。”沈白白一路哭着,走回了家。
那个冬天那样难熬,沈白白每一天都会哭着入睡。一直到2010年的新年,沈白自在一片烟花爆竹声里惊醒,她跳下床拉开窗帘,窗外是一大片灿烂到极致的烟火。沈白白抬起头,这一刻,她想起了自己和李诚坤最初定格的3分钟,那时的天空,是暖暖的橘色。
他们不该违规,贪恋3分钟之外的更多时间。
文艺女青年是从事文艺的青年女士。
文艺女青年一般物质生活丰裕,不愁衣食,没什么生活压力和负担。文艺女青年大多穿着很多显得比较文雅,显得气质恬静。
文艺女青年是圈子文化的一部分。女文青的文艺兴致,进一步大伤她们的文艺质量。文艺感觉需要交流、促动和激发,切磋文艺体验,探讨文艺理论。女文青和圈子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
(来源:文章屋网 )
随后半年,这首没名字的歌被各个社交网站疯狂转发,被命名为《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它的演唱者邵夷贝,一夜之间从有社交恐惧症没正经工作的不靠谱文艺青年,变成了北大才女、民谣歌手和内地“小清新”领军人物。
2012年,年近三十的邵夷贝结了婚,从一个不快乐的商务代表变成带着乐队巡演数十个城市的民谣歌手,给两部大牌电影、三部原创动画片配唱过主题曲。2011年动车事故后写下的《正确死亡指南》在微博上被转发几十万次。除此之外,她还长期占据豆瓣音乐人头牌位置,她的《否定先生》、《时过境迁》、《小傻瓜》、《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妈妈我不听话》等歌曲的累计播放次数超过200万。为了表彰她,豆瓣网还颁给她“阿比鹿音乐奖”。但她看上去仍然和三年前一样羞涩、拘谨,说几句话就自顾自地“嘿嘿”笑起来,抓抓头,“我挺紧张”。
对话邵夷贝:
任何事都有它从表面上无法一眼看出的困难,只有实操者才能体会,做事情之前的想象永远止步于想象。对人的看法也一样。 所以我仅保留了两个选择判断的标准:一个是主观的——“我能否把这件事做好”;一个是客观的——“它是否能让我高兴”。
赢未来 最近两年,你给不少动画片唱了片尾曲,从《麦兜响当当》、《魁拔2》到刚刚上映的《开心英雄》等,你如何给这些片尾曲评分?给特定电影创作音乐,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邵夷贝 虽说都是动画电影,但这三部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质,《麦兜响当当》是笑中带泪,《魁拔2》是宏大空灵,《开心英雄》则是励志正能量。气质不一样没有办法比较的。对我来说困难不是很大,因为我比较擅长命题作文,一般导演给几个关键词,看一段样片,我领会一下对方的意思,便可以创作了。最多的那次也是第二稿通过的。
赢未来 在音乐上,你对自己的现状还有哪些不满?或者遇到了哪些困境?
邵夷贝 音乐产业今年多在最低谷,大多数音乐人都过得没什么安全感,特别是原创的独立音乐人。因为版权得不到尊重、哗众取宠的传播特点使得好的作品没办法被发现。对现状的焦虑有些时候很影响创作,音乐人没有办法完全专注于音乐本身。困境便是要克服这些焦虑和压力、专注在音乐本身,更加职业化,对自己有信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这是一种与现实、与内心的抗争。
赢未来 在音乐方面,你最想达到的状态是什么?
邵夷贝 自由地创作,将最想表达的东西用最适合的形式呈现出来。除此之外,我很想做一场真正的现场演出,结合多媒体和戏剧元素,包含音乐编曲上的连贯性以及内容上的叙事性。
赢未来 你和另一位独立音乐人李志合作过,能谈谈对他的评价么?
邵夷贝 我们见面不多,但算是价值观相当统一的朋友。音乐上合作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北京录了他专辑的一首歌。第二次就是发我专辑的一首歌给他,他在南京录完音发给我。他是能够专注做音乐、将音乐作为唯一的事业来经营的独立音乐人,在音乐上相当专注和用心,这点我十分钦佩。
赢未来 你的歌曲与社会贴得很近,有较强的批判性,这是你的风格,但你最近却说“我现在不再条件反射地否定任何事情或人”,可以理解为是妥协了么?
邵夷贝 不是妥协,是不想太偏激,希望自己能够更理性。其实我一直偏理性,歌词也都有非常强烈的逻辑感。我的歌曲多是写实或者批判,这些都算不上愤怒。我觉得批判是一种建设,是将核心的问题提炼出来进行指责,是理性的,而愤怒则单纯是一种发泄,这两者完全不同。“不条件反射地否定别人”也是一种对待人的理性,是希望能够在做事情的时候多“建立”,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破坏。
赢未来 这个转变是怎样发生的?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邵夷贝 以前我经常会说“这种事情我不屑去做它!”“这种人我不会去搭理!”之类的话,后来想想这都属于自我催眠式的理由。任何事都有它从表面上无法一眼看出的困难,只有实操者才能体会,做事情之前的想象永远止步于想象。对人的看法也一样。
去除掉所有情绪化的理由和粗暴的借口,我仅保留了两个做出选择判断的标准:
一个是客观的“我能否把这件事做好”;一个是主观的“它是否能让我高兴”。这是极致的标准,多数情况下会被妥协为“我能否完成这件事”和“它能否不让我不高兴”。 绝对达到这两个标准的事情世上难寻,几乎没有,因为人本身就不是绝对的生物。它多变且脆弱。媒体报道里的成功偶像看似找到了它,那是因为所谓的“成功”只关心表象,并将表象定义为结果。
能够接近这两个标准、或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人事物,便是我要毫不犹豫去投入热情的。不论结果如何,至少过程中不会轻易失控、也不会产生大把的坏心情。 简而言之,两个标准,一为不轻狂,二为不盲从。
赢未来 看到你所曾经批判的社会现象重复出现,是不是有些无力感?生活中你的正能量来自何处?
邵夷贝 每年我都要写一首和这一年发生的事件相关的歌,发现这片土地上不断地发生着和去年同样的悲剧。事实上你也会从某一天发现,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得不重复同样类型的工作、犯同样类型的错误、有同样的欣喜、经历同样的失望、发同样的脾气、爱同样类型的人、受同样类型的伤、丢同样的东西、错过同样的不舍、获得同样的教训、拖延同样的任务、吃同样口味的饭、拉同样味道的屎……在生命初始我们便被设定了这不断重复的程序,它终将循环一生。所以,我们只能寻找这“重复”之中的乐趣,尊重我的职业和爱好,信任我的梦想,不动摇不怀疑不犹豫。做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并以此为职业,这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能量之井。
赢未来 为什么会想到出新书呢?
邵夷贝 主要是到了一个节点了,我想用一本书来总结和梳理自己,并与大家分享。关于青春与告别青春,这一段成长的心灵历程很多人都有。有些人正在经历,有些人已经走过。我们这一代人,在成长期经历着这个国家的剧变,消耗很长的青春用来被洗脑、碎三观和建三观。我只是个写词的,不是个作家,文章的写作与歌词创作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长文写起来确实辛苦,所以书都是些平实实用的短文,只是方便大家在静下心来的时候,可以回过头看看自己的样子。
赢未来 你曾被母亲催婚所以写出了《大龄单身女青年之歌》,现在结婚了会不会觉得对父母的愧疚少了一点?
邵夷贝 对于父母,我一直是个无法履行承诺的混蛋。如今他们一上公车便有年轻人为他们让座,而我却依然在任性地索取他们的理解和安慰。我们其实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的弱点和软肋,只是被乏味的工作和疲惫的娱乐消耗殆尽,精疲力竭,没有力气和勇气做出什么改变。罗素先生说过,人类终将因“无法得到松弛”而灭亡,但愿这仅仅是个预言。
新婚甜蜜,自然美满。可是,也总有腻烦的时候。薛平贵也会犯天下男人都犯的错――厌倦。怎么说呢?就是以事业为借口,闯天下去成就一番事业。
这是王宝钏的第一个特点。
她的第二个特点是:扭曲的美德。
老公出去干事业,一走十八年,她一个人怀揣着自己给自己设计出来的超级梦想。等在寒窑里,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还为薛平贵养育着两个孩子,丝毫没有怨言,认为这是一个女人应该做的。哪怕离家十八年的老公带回来一个花枝招展的小三儿,也没有表示过丝毫的抗议,欣然接受了。
薛平贵当了皇上,不是一般的有出息了。他只是回来忆苦思甜一下子。没想到,蓬头垢面的王宝钏还在等他。他寝食难安了,毕竟世俗道德在那儿摆着呢,天下人在看着呢,他不敢落个陈世美的名声。
那么,怎么样才能既保住自己的名声,不触犯道德,又能温香软玉在怀呢?他是这样做的:颁布一道圣旨,王宝钏寒窑等老公十八年,大大有功,封个皇后弥补。其实,谁心里不明白,就算封你个正宫娘娘摆在那儿,人家还不是夜夜到公主小三那流连啊。当了皇后又怎样,惹得起年轻美貌贵为公主的小三吗?
这王宝钏一听说当了皇后,可算扬眉吐气了,马上就忘记了十八年的辛苦和面对小三儿的委屈,大模大样戴上了凤冠,微笑着仪态万方地就上了金銮殿。
这样的自我,江一燕做到了。
“你只知道她和邓超的绯闻,却不知道她在山区默默支教已8年……”。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个女艺人刷了屏,原因是在过去的8年中,她坚持每年去广西巴马县小嘎牙村的长洞小学支教,那里的孩子亲切地叫她“小江老师”。
她是江一燕,一个从未大红大紫的女明星。
和风景宜人、小桥流水的家乡绍兴一样,江一燕也是如出一辙的温婉亲切。她可以在成为耀眼的全能新人之时,不乘胜追击赴澳洲游学;她可以关掉手机,不顾去柏林国际电影节与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同走红毯的邀请,只为回家陪妈妈过年;她可以不要杂志封面,不去时装周,只为履行每年前往山区陪孩子们的承诺;她可以不选择别人眼中的成功,扛起相机穿梭北极看极光、到非洲和大象亲昵。
这是一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好友黄渤说她“几乎干了文青该干的所有事儿”。演戏、摄影、写作、唱歌……每一样她都在尝试。
在采访中会分明感觉出,江一燕混合着文艺女青年的感性,铁肩担道义的责任,内在善良与聪慧,有时矛盾,有时纠结。而这,都不影响她成为娱乐圈的特立独行者。 从小城走出的女子
“可能所有人都选择走一条所谓成功的路,但我愿意选择一条更艰难的路,我不希望和大家走一样的路。”
孤独着,成长着
“蜗牛爬爬,来自遥远的巴马/蜗牛爬爬,背着重重的小家/蜗牛爬爬,从小离开妈妈/蜗牛爬爬,浪迹天涯……”
江一燕曾写过一首叫《蜗牛爬爬》的小诗,这首诗看起来是为她支教的学生们而写,其实也是写她自己。
1983年9月,出生于江南小城绍兴的江一燕,有着江南女子娇柔的外表,也有着江南女子骨子里的坚强。
父母因为工作关系,常年不在小江一燕身边。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只能带领着自己长大。“我从未和父亲有过拥抱。”用一个词来总结自己的童年,江一燕毫不犹豫:“孤独。”
江南多雨,小江一燕就一个人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前,看雨看一整天;放学路上,她扮演老师或同学,模仿他们的语气,自己跟自己说话。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如影随形。
江南女子永远小家碧玉,温婉可人,她们早早嫁给可靠的男人,生活从此安顿下来。江妈妈也希望女儿如此,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永远在她身边,“妈妈希望我做一个幼师,跟孩子们在一起。”
可是哪晓得,从小看着三毛的书长大的江一燕,骨子里却流淌着野性的血液,流浪气质与生俱来。少女时期的江一燕,想像三毛那样,去冒险,去疯狂地喜欢上一个人。
“如果没有看三毛的书,也许我不会走出那座小城,但三毛激发了另一个自我。”15岁,她如愿以偿,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音乐剧班就读,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2002级本科班。
自由了,却依然没有摆脱“孤独”的感受。初到北京,每每路过双安天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一燕面对万家灯火,心想:这里没有一盏灯火为我点亮。她鼻子一酸,眼角有泪。等回到学校,她抹了抹眼泪,挤出微笑,隐藏好想家的苦涩思念,再融入人群。“大部分时间跟自己在一起,不像很多女生那样叽叽喳喳,自己一个人写歌写字。” 极致的寡淡和狂热
“身处不需要真心的年代,一旦可以回到山里,跟孩子们在一起愉快地玩耍,忘记别人的说三道四,一切那么真实,那才是发自内心的快乐。”
一生要坚持的是什么?
电影学院毕业之后,江一燕正式入行,22岁,凭借《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的“周蒙”一角,走进大家视野。
“我几乎百分之百感性和顽固地只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和角色。”后来,江一燕主演的电影,《肩上蝶》《假装情侣》《I phone you》以及话剧《七月与安生》等,文艺又走心的风格,是娱乐圈一道清丽的风景线。
可是在遍布长发蜂腰大波的娱乐圈里,清瘦的江一燕要寡淡许多。她的形象,或许并不符合男权社会对一个女性的审美。有一年参加某传媒大奖的评奖时,一名男性评委就曾愤愤又尖刻地说:“江一燕,那是女人么?”
每次走红毯,其他女星都珠光宝气;唯有江一燕,一袭朴素的白色长裙,其背面是手工彩绘的蝴蝶。那条白色长裙,是她用旧衣改制的。她害羞,总是匆匆走过,有摄影记者甚至抱怨:“她都不懂多停留,给我们镜头。”在颁奖礼后台,其他女星围着获奖导演询问下一个剧本和角色,而江一燕却默默躲在角落,不与导演、领导交流。
“不适应。”每一次接受采访,被问及是否适应浮夸的娱乐圈时,江一燕都给出否定答案。所以当新闻爆出,在广西山区支教8年的女明星是她,而不是别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每年临近生日时,就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她说,今年终于在32岁生日之际,想清楚了自己一生去坚持做的事情是什么。
不出意外,是支教。
做山里孩子们的太阳
江一燕与长洞小学的结缘,缘于一次电影拍摄。
2007年,24岁的江一燕跟随剧组到广西巴马县凤凰乡和东山乡等偏远村庄拍摄电影《宝贵的秘密》。3个月的拍摄期,让她与在剧组当群众演员的瑶族留守儿童们熟悉起来。在当地,青壮年大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由于教师紧缺,村里唯一的小学被废弃,孩子们只能徒步数小时到几十里外的小嘎牙村的长洞小学去上课,一些家庭困难的小孩干脆辍学在家。
出于关心,电影拍摄间隙,江一燕去了一次长洞小学。简陋的教学条件让她瞠目结舌:教室与操场都是泥土地;没有食堂,住校的孩子们把锅支在山坡上,自己烧简陋的饭菜;一张床上能以各种姿势睡五六个孩子;学校在公路边,一过车,卷起的碎石就会打碎教室玻璃。更让她痛心的是,全校仅有3名老师,却要负责200多个不同年龄的孩子的学业,而课程也只有语文、数学这两个最基本的科目。
更让江一燕动容的是,那里的孩子们一到下雨就蹲着看雨滴,不进教室自习,“很冷的感觉,就跟我小时候一样孤独。”
电影拍完,江一燕随剧组离开。可是孩子们对外面世界渴望的眼神,一直萦绕在江一燕心间。“我想做他们的太阳。”
按捺不住想念,第二年,江一燕回来了。放下都市时髦的行头,她素面朝天,一身休闲装扮,回到孩子们中间,教他们英语、地理、音乐、体育,甚至生理卫生。
她放下明星光环,与长洞小学唯一的女老师睡上下铺,早上从山下打冰冷的水洗脸,上厕所要去山那头的茅房。“这么苦!”外界都断定江一燕,“她一定在作秀,最多只能坚持一两年。”
可令外界刮目相看的是,江一燕每年都履行着与孩子们的约定,“好几次走,都想跳车留下,也答应孩子们,明年一定再回去。”
割舍不下的思念,年复一年。
用爱换来爱
除了每年支援教学,去年,江一燕成立了爬行者义卖站微店,通过义卖明星私人物品赚取资金,“每一分都用在孩子们身上。”
圈内的朋友们纷纷响应。周迅寄给她一个大箱子,里面有两个包裹,一个是旧鞋子、旧衣物,可直接捐到山区;一个是一些高级礼服,能拿出来卖个好价钱。“她居然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江一燕感动不已。
今年生日,一直以摄影为副业的她,办了一场以“爱”为主题的摄影展。影展上的作品,以每幅5000元的底价出售,所得款项全部注入江一燕个人创立的“爬行者”助学基金。圈中好友黄渤、尔冬升等人,在影展期间拍走了部分作品。黄渤说:“能够在一件事情上坚持这么多年,可以看出她对孩子那种深深的情感。”
用爱才能换得爱。渐渐地,孩子们开始拿她当自己很亲近的人看待。他们清晨起来上早自习时,江一燕只要没起床,一些学生就会围在她宿舍门口叫她。
早期得到她帮助的一些学生现在已经长大,江一燕进山时偶尔会在路上遇见他们,“开着摩托车或者卡车,停下来叫你一声小江老师。”
有一年教师节,江一燕一起床,就惊喜地收到孩子们送的纸条,写着一句“小江老师节日快乐”。她很在乎这些小细节,“就是这种淳朴的自然,会让人感动得泪流满面。”
回到城市,江一燕会收到孩子们的感谢信,“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小江老师的帮助,我逐梦的脚步会停在哪里?”
至于支教带来的收获,江一燕眼睛一亮:“自己变得越来越纯粹了,通过山区的孩子们,看到很多美好的东西,来净化我自己。” 文艺女青年的文艺范儿爱情
“爱情在我的生命里占第一位。有个对的人,就会安静下来。”
用真实摆平绯闻风波
曾有一段时间,江一燕的名字,总是和邓超连在一起。
2012年,江一燕与邓超合作《四大名捕》时,江妈妈从老家带给江一燕很多家乡特产,她邀请了剧组里的去她的别墅做客。聚会结束,江一燕送邓超出门,竟被偷拍了――虽然旁边还有助理,但狗仔只拍了他们俩人。这本八卦杂志的用词更是煽风点火,“直击邓超江一燕放纵寂寞夜。”
时隔三年,两人在今年的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里重逢,于是陈年绯闻也被微信营销号拿出来再炒,绯闻被写得像真的一样:“邓超与江一燕深夜密约的事情被曝光后,孙俪怒气冲天,直接带着儿子回到了娘家。之后,孙俪又气冲冲地跑回家质问邓超。不过似乎商讨未果,两人关系直线下降。”
这让不少观众对江一燕路人转黑,“难怪,看她在《奔跑吧,兄弟!》里看邓超的眼神就不对劲。”
面对铺天盖地的绯闻,江一燕觉得可悲,“糟啦!这下都不好意思面对邓超、孙俪了。”
其实,他们三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孙俪在怀儿子的时候,邓超就带着她去看过江一燕的话剧;江一燕做支教,邓超和孙俪也寄去了自己的旧衣服,当作拍卖物品给予支持。江一燕跟邓超聊起自己的不安:“这件事情给你们造成困扰,我很不好意思。”毕竟是见过风浪的人,邓超把手一挥,“这算什么呀,没事。”
友情依然如故。邓超的电影会,他仍不避嫌地叫江一燕去为他捧场;孙俪仍会带着儿子,与江一燕聚会。可是众口难调,江一燕把孙俪儿子“等等”的照片放上微博,有人讽刺,“江一燕,你怎么就带‘等等’了?”
“天啊,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不断地被消费,我的友谊、私生活,就因为我要在这个圈子里待着,就要被消费吗?”江一燕苦恼。有人给她支招:“你可以虚伪一点。”可虚伪,江一燕做不到。“如果我对媒体不说真话了,回到家我会更难过,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
人言可畏,这一次,江一燕选择了沉默。好在,不久之后,邓超工作室发声明否认了两人绯闻,并对造谣者追加了法律责任。
谣言止于智者。
真正的爱情得保护起来
和江一燕一起合作电影《有种你爱我》的男演员郑恺这样评价她:“对男人来说你是仙女级的。”
那么“仙女”眼中的“男神”,又是怎样的呢?“就是看感觉,至少说,那个人会有跟你很相近的气质,会有相同喜欢的东西,音乐、电影和表达方式,可能这个就会是你理想的、喜欢的。”原来江一燕心里的那个“他”,首先是要志同道合的。
2013年,某娱乐周刊专访江一燕时,她就很直白地表示自己有男朋友了,只是没说是谁。
有人揣测,江一燕的男友,是年长她16岁的好利来老总罗红。对于这份感情,江一燕一直保持缄默。“不希望自己是娱乐圈的人,就让他也被娱乐了,这对他来说不公平。”
可是网上仍流出了一些照片,为两人的恋情提供了佐证。2008年,江一燕和罗红第一次在某颁奖典礼上公开合体亮相。而2011年7月28日,江一燕写了一条微博,算是公开了恋情:“本年度第一份生日礼物来了,提前了整整45天。他说,因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肯定‘刻骨铭心’。我说,就我这记性,到时候一定忘记你已经送过我了……”
恋爱多年,身边人都开始关心江一燕的婚姻大事。同事问她:“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一个像其他女明星那样的海岛婚礼?”江一燕却斩钉截铁地跟对方说“对不起”,“你可能永远等不到那一天,我不是一个喜欢那种婚礼的人,说不定哪天走在路上,我就结婚了。”
想要什么样的婚礼?她想象中的婚礼是三毛笔下那样的,“两个人下班之后,找到个破教堂,就结婚了。荷西在地上捡起个易拉罐,把拉环当作戒指,给她戴上,好浪漫。”
不过,不时有外界的闲言碎语传进江一燕的耳朵,“江一燕你不是很文艺吗?怎么去傍大款了?”
再次面对非议,历经风波的她,早已看开,“没有人了解我们的故事,外界的看法不值得辩解。”
果不其然,邓丽欣跟她的助理出现得有点儿迟,她的助理很不好意思,一直向我们表示歉意,邓丽欣则一直有点腼腆地报以微笑。当我终于稍嫌正式地跟她打招呼的时候,她竟然操一口很标准纯正的普通话,说道:“不好意思,风很大,又堵车!”我有点儿诧异地望着她,她又补充:“我去年因为拍戏,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北京,所以……国语讲得很好吧?”瞬间,语言沟通障碍的顾虑被打消,气氛也随之融洽起来。其实Stephy的国语讲得好,最早源于她写书。“之前我连拼音都没有接触过,更不要谈用中文打字。后来因为开始写词,又有出书的打算,才开始从最基本的学起,没想到对国语发音有这么大的帮助。现在来内地发展,用普通话讲台词就会很轻松,也更有发国语唱片的机会。”
她话不多,但是轻声细语,也很照顾你的情绪和问题,偶尔笑起来也很开,不做作,表情总是温柔。因为她又爱写些东西,自己创作,我戏称她是时下很流行的文艺女青年,她欣然接受,觉得自己骨子里确实有点文艺范儿。
那是在1935年春,沈从文到亲戚兼老乡熊希龄(民国第一任总理,湖南凤凰人,沈从文七姨父的哥哥)的北平西山别墅。在华贵的客厅里,邂逅了来接待他的高韵秀,沈从文眼睛一亮。两人不禁攀谈起来,姑娘是沈从文的粉丝,富有灵性的她喜爱其小说,熟悉其作品中的人物,两人聊得十分开心。
一个月后,沈从文又来到熊公馆。正值晚春,高韵秀优雅地袅娜而来,她穿的衣裳是仿照沈从文小说《第四》中女主角的服饰。沈从文傻傻地看着她苗条柔软的曲线,忘记了吃菜。看着呆愣的沈从文,高韵秀那小小的得意毫不掩饰地显露在脸上。沈从文一刹那间喜爱上了这个聪慧的姑娘,喜爱她兰心蕙质的细密心机,更喜爱其艺术直觉:《第四》中的“紫”,是沈从文的甜美与忧伤,也是高韵秀的深情与渴望。饭后,高韵秀拿出自己的作品《紫》,署名:高青子。奇异之光点亮了沈从文心头那隐秘的角落。他浏览完毕,点点头说:“很好,很美,我留用。”两人十分高兴。
沈从文把短篇小说《紫》推荐给萧乾,发表在《大公报・文艺》上,后来高韵秀又陆续发表了《黄》、《黑》、《灰》、《白》和《毕业与就业》等短篇小说,她用不同颜色叙说了不同女性的悲剧遭遇,心思非凡。颜色是心境的反映,高韵秀爱上才华横溢的作家沈从文,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他是有家室的人,且已有了儿子,她是个尴尬的“第三者”。从其小说看,只有高中学历的高韵秀是有才华的,《紫》写得尤其感情丰富、细腻,情节感人。
沈从文的《边城》、《主妇》其实就是他在现实中受到婚外感情的诱惑而又逃避的结果。沈从文和张兆和从浪漫的爱情走向实际的婚姻,在精神上逐渐生出审美疲劳,而且张兆和嫁给他多少是被动的(两人是师生恋,沈从文比她大八岁,追了她三年零九个月才嫁给他),张兆和非文艺青年,她对文学创作,颇感隔膜。《边城》中的翠翠,就有高韵秀(青子)的影子,“翠”即“青”。
1936年春节刚过,沈从文与高韵秀的婚外恋在平静的家里掀起令人不安的波澜,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向张兆和坦白了,张兆和感到意外、震惊、痛苦和不解,一气之下从北京回到苏州娘家。沈从文每天给妻子写一封长信,坦白他对高韵秀的爱慕和关心,其中一些伤心的话也曾引起张兆和的嫉恨。痛苦、无助的沈从文找到林徽因倾诉,林徽因和梁思成、金岳霖多方劝慰。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张兆和及其两个儿子,先后来到昆明,1938年11月一家人在昆明西南联大团聚了,沈从文在西南联大国文系任副教授,月薪280个大洋。1939年6月,高韵秀也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大图书馆做管理员,刚好沈从文的妹妹沈岳萌也在图书馆供职。据说高韵秀这份职业是经沈从文帮忙得到的。高韵秀和徐芳(女诗人)、张敬、熊瑜(熊希龄侄女)共住昆明玉龙堆四号一套房子,四位女士共享一间客厅。
到昆明后,沈从文和高韵秀的交往更加密切,这期间,沈从文写了备受争议的作品《看虹录》(郭沫若甚至称他是桃色作家),含蓄隐晦地表达他和高韵秀之间的精神婚外恋。沈从文和高韵秀之间的频繁接触,引起许多流言蜚语,但沈从文依旧我行我素。
做女汉子,不做寄居蟹
在2006年的比赛之后,胡灵曾经顺利地签约进入唱片公司,但是当歌手做到第三年的时候,她毅然决定出来单闯,和朋友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品牌,成了事无巨细都得操碎了心的女汉子。
本刊记者:当初为什么想到自己去创办一个公司呢?
胡灵:因为没有别的办法。我比赛完了就蛮幸运地签下一家国际唱片公司,但是在那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发生了很多状况,而这些状况都是跟我原本想象中“歌手”是不同的。
本刊记者:你看起来也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女生,自己要做好一个公司会承担得很大。是什么想法让你觉得这样做没错?
胡灵:我那个时候做这件事情跟我自己的性格是有关系的。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唱片公司都在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经营艺人,所以我们看到音乐市场越来越惨淡。现在回想起来,那3年的时间是我不知道自己在干嘛的3年。其实我一直还算是蛮有自主想法的一个人,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我当然要配合节目组的很多要求,那没有问题,因为我觉得他们一定会给我很多专业的指导;后来到唱片公司其实我也是这么一个心态,用一个非常信任的心态去融入那个区域,可是后来我发现很多状况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从一个自主掌控生活的人突然变成这样一个状态,这个挺不舒服也挺无奈的。所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只做一个“寄居蟹”,不能依附着别人去做一些事情,要转变一下出来当家做主了。)
本刊记者:那你不怕做不好吗?
胡灵: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也算是白手起家,也没有觉得说一定要盯着你、你一定要成功才行,没有这些压力。只是一开始真的是要养家糊口,没有那么多的抱负。
本刊记者:会有人觉得你是女强人吗?
胡灵:女汉子,这个比较贴切(笑)。我这个人的性格是要hold住全场,但是有些事情是我非常清楚注定自己一定无法掌控的,那就选择性地把它抛开吧。
随时可以“换一个频道”
可是,在刚刚推出的新单曲《手牵手》当中,胡灵摇身一变,又成了一点儿没有女汉子痕迹的文艺小女生。不过不稀奇,调整得如此之快也是她一贯的风格。从比赛时很有活力的青春少女,到后来唱了各种风格的快歌慢歌,胡灵一直在变,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随时可以“调频道”的。
本刊记者:最近你出了一首新歌叫《手牵手》,是一首有着小女生细腻情愫的歌,你是怎么拿捏这种心情的呢?
胡灵:虽然是一个女汉子,但其实我在某些事情上还是会保留一些细心、敏感的小情绪。比如看电影看到浪漫的地方,我还是会有那种脸红心跳的状态,不管是忐忑还是害羞。我觉得这种心态都一定要保留下去,毕竟脸红这件事可刻意不出来,所以老天让我保留那我就留着吧。(去掌控那些细腻的情绪没有很难,只是把自己换一个频道,)虽然录音棚是黑漆漆的,但我可以想象那个蓝天白云、小浪漫,想象自己穿着小短裙在那边奔跑、脸红心跳。音乐是立体的,它可以营造这样的状态,一切so easy!
本刊记者:还真是这样的,你的音乐风格给人的感觉就是像在不停换频道,是因为你想尝鲜吗?
胡灵:(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不止有一面。)就像听歌这件事情,我会从爵士到摇滚乐,而且摇滚到很深的地步。当我接纳之后,我就会想要去表达这些风格的音乐。所以我觉得多变这个事情挺好。但确实会有很多前辈和歌迷建议我,是不是需要一个定位给自己,去找寻一个叫“辨识度”的东西。我认可这件事情,但是当我去寻找根源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歌手的辨识度其实恰恰是他身上的一些小毛病。)
本刊记者:怎么讲?
胡灵:比如香港一些老牌的歌手。我们会记得他们的一些记忆,其实有可能是他的普通话不标准,或者她的某个字咬字卷舌很厉害。其实这是一些毛病,但正是因为这些毛病会让这个歌手有了辨识度。但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太多的毛病,那嘛要让自己可以有毛病呢?那就真的有毛病了!所以这个事情就暂且放一边,随它去吧。既然我都自立门户了,所以做音乐这件事情就让它随缘一点,怎么舒服怎么来吧。
还有什么是新鲜的?
新鲜,是胡灵换来换去的频道给人的感受,也正好是她的公司取的名字。经过七年之疡,现在什么对她还是新鲜的呢?
本刊记者:你那时候以组合的身份出现是为什么呢?
胡灵:闲着没事干呗!带两个帅哥,上哪儿都能炫耀,哈哈。开玩笑啦。其实因为那时候我们刚起步,公司的架构很简单,艺人部分也就是我和组合里那两个男生。那单独做还不如让大家一起团结一点。现在回想那段时间虽然我刚刚才起家,很穷,但我们到哪里都是一起,那个状态还蛮好的。
本刊记者:现在还有什么事情是依然让你觉得很新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