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院会计医德医风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从外部来看,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是改革的根本;从内部来看,医院管理体制的变革对医疗服务改革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顺应改革趋势,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也应努力向权责发生制过渡。
一、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
在医院会计核算工作中,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是两种不同的会计准则。从概念来看,收付实现制是指以资金款项实际收付作为核算的标准,从而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方法。这里所说的本期收入和支出,不论其真正产生的时间是否处于本期,都将作为本期处理。权责发生制是和现金收付制相对的概念,它的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标准是权利和义务的转移,只要权利和义务行为已经产生,无论收入是否到账,都将作为本期收入完成会计核算;无论支出是否支付,都将作为本期支出完成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是医院长期使用的会计核算准则,它的核心在于收付行为实现的时间。但是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权责发生制开始被部分医院所采纳,由此产生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根本性变革。
二、医院会计核算实行收付实现制的弊端
医院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首先应从收付分析收付实现制的弊端入手。从实践工作来看,收付实现制最大的弊端在于会计核算的被动性。医院会计核算应当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为医护工作保驾护航的,这就要求会计核算具备主动性、科学性。采用收付制却存在被动等待的特征,本期收到的资金或支付的资金都计入本期的收入和支出,这与现金流实际产生的时间并不能经常吻合。例如,上一季度医院签订的医疗器械购买合同,经过一个季度的初步试用,本季度完成款项支付,然后计入支出项。这相当于医院的财务管理者一直在被动等待支出的发生,虽然已经明确该款项发生的必然性,但因为会计核算准则的制约,始终无法将未支付的款项列入财务报表中分析。
会计核算工作的被动性间接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财务部门对年度收益和费用的分析也存在被动性。同时,因为被动等待收入和支出的发生,医院的财务漏洞不易被控制,由此造成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因此,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看,收付实现制已经不能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三、医院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
在明确收付实现制弊端的基础上,医院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是值得肯定的。权责发生制对医院科学制定预算、财务风险的降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权责发生制是医院科学制定财务预算的需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目标在于解决群众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为此医院在科研、设备引进、药品采购、服务内容扩展、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投入可观,国家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所以医院必须做好年度财务预算工作,才能合理配比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行权责发生制,医院可以及时将各项收入和支出在财务报表中体现,进而实施有力的绩效考核,然后根据财务报表和绩效分析,为下一年度预算的制定或下一季度预算的调整提供依据。例如,本年度新增科研项目所涉及的经费管理、新设备引进对治疗效果的提升等等,既是绩效考核的重点,也是对财务预算产生关键影响的环节,权责发生制的实行解决了收付实现制无法实时确认和主动分析的弊端。
第二,权责发生制是降低医院财务管理风险的需要。收付实现制下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存在可支配的空间,从而造成财务漏洞。实行权责发生制后,财务部门在对每一项收入和支出确认后,就可以开始实时监控,主动对风险加以分析和应对。而且年度财务报表的价值产生了质的飞跃,财务部门对本年度内各个科室、各类工作的收入和支出能够客观、全面地分析,医院内部管理得到改进。例如,实行权责发生制,医院已发生但尚未收到支付的款项,实质上属于应收款的范围。从该项权利和义务发生之时起,财务部门就可对应收款加以监管,如支付的时间周期,支付的资金比例等等。一旦拖延的时间过长,医院则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动解决。相比收付实现制的被动等待局面,财务风险的可控性显著提高。
第三,权责发生制是医疗卫生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公立医院改革,2010年2月23日《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的要求。1部分公立医院在改革中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创建股份制医院。在股份制改革的进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值得关注。权责发生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算准则,强大的社会资本和科学管理支持,必然要求与之相对应的会计核算准则,实行权责发生制,取代收付实现制是改革的趋势所在。通过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公立医院能够更加精准地分析资金的使用,完善财务监督,加强财务管理的主动性。通过会计核算的严格,医院内部的医风医德建设也会得到促进,真正使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得到深化。
总结
权责发生制是从根本上改革医院内部管理的举措,医院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与医院自身管理机制的改进是密不可分的。运用科学的会计核算方法将医院各项收入和支出实施严格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明确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必要性,才能为后续的改革工作铺平道路。
财务部门是医院重要的管理部门,财务工作与各个科室的经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时期,国家倡导公立医院深化改革,建立严谨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会计核算的转型,医院应从多方面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成本的节约。
一、新时期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核心
按照我国《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级各类独立核算的公立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作为国家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遵循现金收付制。权责发生制原则提出以来,相应会计科目的设置、会计报表的生成等工作都需要围绕这一原则展开,权责发生制的应用成为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核心。
二、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过程中与管理水平提升的相关问题
《医院会计制度》虽然实行多年,但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由现金收付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都需要在会计核算转型中获得重视。公立医院和企业不同,企业对成本和利润非常关注,但公立医院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不以营利为目的,相对企业来讲,成本意识薄弱。因此,新时期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以便提升管理水平。
第一,会计核算工作与各个科室的关联性。从表面上看,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工作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但实际上与各个科室的工作息息相关。现金收付制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权责发生制应用后,财务部门直接提升了管理的主动性,应当更严谨地控制各科室的收支。以设备和药品采购为例,新医改实施后,医院为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往往会购置新设备和药品。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无论财务部门是否支付了相应的资金,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会计核算时就应视为已发生的费用。如何科学分配采购预算资金、降低财务风险需要各个科室的通力配合,需要科室认同并支持财务部门的管理。
第二,会计核算工作与成本核算的紧密性。从本质来看,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并不是完全独立和不同的过程,但在日常管理的实务中,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所谓一致性,就是指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的同时可以对生成的成本进行核算,因为借助信息化管理,完全有条件实现这一过程。所谓矛盾性,是指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分别进行时,各个科室容易对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产生质疑,而且数据的往来与传递也会影响到成本核算的真实性。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倡导通过内部管理的优化节约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在转型过程中应重视与成本核算的紧密联系,减少核算工作的重复,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第三,会计核算工作与合作单位的配合性。现金收付制向权责发生制的转型,最明显的优势在于财务部门能够依据年度预算,对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做出合理预期,提高财务管控力度。借助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契机,财务部门可以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减少运营成本。在医院运营中,必然涉及与不同供应商的合作,如药品供应商、设备供应商、低值易耗供应商。应用权责发生制,财务部门可以明确供应商与医院的往来周期,达到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以公立医院的物资管理为例,医院与供应商签订了年度内低值易耗品的采购合同,但这些低值易耗品并不是一次性运输到医院,而是分期分批进入医院,由库存加以管理。每一次物资往来都会反映到会计核算工作当中,医院根据库存剩余即可决定下一次配送的时间,从而节省库存成本。公立医院应在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过程中与合作单位重塑合作机制,形成互惠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三、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的相关举措
为进一步发挥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转型对管理水平提升的促进作用,今后财务部门应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各科室对预算工作的支持。应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工作直接反映着预算的执行情况。各个科室对预算制定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支持尤其重要。财务部门应指导科室遵循新医改的战略部署,以服务患者为根本,制定年度预算。各个科室与公立医院领导层、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年度预算后,会计核算与预算的基本吻合将直接扫除核算工作的障碍。
第二,推进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的一体化。公立医院应努力创建成本优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尽快实现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工作的对接。财务部门应系统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使科室的收入、成本与会计凭证相有机结合,塑造客观、公正的成本核算流程,并及时向各个科室传达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优势,带动科室成员积极配合会计核算工作的转型。
第三,建立外部合作的供应链体系。公立医院应根据权责发生制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反馈信息,从中选取优质的供应商,与之建立供应链体系,由供应商集中负责物资的存储、物流配送等工作,医院财务部门通过月度、季度会计核算结果,向供应商提供下一批物资供应的信息,进而将医院的库存空间、管理人员、管理成本重新规划,节省的成本又可用于为患者服务。
总结
公立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转型不仅是遵循《医院会计制度》的必然选择,更是服务患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保障。以财务管理为主线,带动公立医院各科室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医院的医德医风也会获得改进。
一、 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和相关医院会计制度
三甲医院的评审标准是依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从医疗功能与任务,科室设置、
人员配备、医院管理、医疗管理和技术水平、教研科学管理与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医德医风建设、统计指标等八方面来进行考察。其中,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查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财会法律法规,财会机构设置是否合理,人员配备是否到位,财务管理体制、经济核算是否规范,财务制度是否健全,财务部门集中管理经济活动;是否具有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以及完善地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实行总会计师制,实行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院债务规模,降低财务风险,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提高收费的透明度,完善医药收费复核制度,确保医药价格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准确;此外,应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运用的会计科目:
医院按照本制度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统 一 规 定 会 计 科 目 的 编 号,以 便 于 编 制 会 计 凭 证、登 记 账 簿 ,查 阅 账 目 ,实 行 会 计 信 息化 管 理 ;在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薄时,应填写会计科目名称,不得使用编号。
二、 加强医院财务规范
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制度化
内部审计是医院财务最高层面的制度性监督,通过经常性审计发现和改善医院会计控制系统、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济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活动合同化。财务部门参与医疗卫生行政机构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的制订。确保医疗机构在经济活动受法律的保护。
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加强政治理想理论,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作为医院财务队伍中的一员,要认真执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坚定思想政治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要强化学习意识,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队伍的职业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职业修养,通过教育方式强化人员的竞争意识,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提升素质,规范自身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加强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实现精益求精,同时要了解医院多个方面知识。不断通过研究学习,从多个视角把握财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升财务分析能力,并要强化会计电算化的知识,熟练应用财务软件,提高管理水平与核算能力,促进工作效率提升。
熟练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医院的财务人员不仅要做好医院资产管理,更要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有用信息者就需要掌握现代的经济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实际管理能力。
增强自身学习,提高整体素质。财务人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地进步,随着会计电算化及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现代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做好财务过程管理工作
规范医院各种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择合适的投标商,防止暗箱操作,从根本上保证质量,从而提高投资效益;优选方案,做好前期预算控制;审查财务收支,做好债权债务核算工作。
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
增强成本观念,树立好各项成本管理意识,贯彻技术与经济结合,生产与管理并行原则;把各种成本的管理延伸到各种产品的市场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并向全院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大家的成本意识。做到全员参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控制好各项物质采购和药品采购工作。把好各项采购源头成本控制,提高成本控制的整体水平;控制好后勤各项开支。如:水、电、气、油等,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倡节约,制定节约措施,从而达到提升成本控制水平的目的,满足成本控制的需要。
医院财务分析是以医院的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评价,反映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和发展趋势,从而为改进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可以说财务分析指标是否完善和健全直接影响到财务分析的实用性,从而也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目前由于我国各级各类医院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财务指标的分析缺乏统一性和可比性,上级主管部门很难对医院的财务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动态的监管。事实上医院除了具有公益性质的属性以外,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经济主体,也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和运营的压力,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其作出的每一项经济决策都要有医院财务分析数据的支持,都需要根据医院目前的经济状况作出综合的分析和判断,因此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分析指标是现代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医院的财务指标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既可以对医院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进行纵向的对比,也可以对不同医院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的对比。通过对医院自身的纵向对比,可以分析医院的发展情况,比如对医院本年同去年的医疗收入和医疗业务成本进行发展趋势的对比,就可以发现医院的经营好坏。在比较过程中可以将收入指标和支出指标进行细分,看看影响医院收支增长的主要是那些项目,然后进行相应的分析,找出增减变动的原因。在对医院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时,医院可以直接将本院的财务数据与其他医院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医院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差距原因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分析各种指标的变化,必须保证进行对比的各个期间的数据在计算口径上要前后一致,并剔除偶发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比如医院实行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以后会计科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医院要是比较新旧医院会计制度期间的会计数据就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便对比结果具有参考价值。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主要是通过计算结构比率、投入产出比率和相关比率,从不同角度来考察医院的经营状况。比较常用的分析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每百元医疗收入的医疗支出、每百元固定资产的收入、存货周转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分析医院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资产运行效率等。运用比率分析法的缺点是没有统一的医院行业指标标准来判断分析指标到底是高还是低,因为医院之间的差异比较大,制定出符合各个医院实际的具体的财务指标标准有时是不现实的。尽管如此,医院还是可以将比率分析指标与医院以前期间的指标或者与规模相当的竞争医院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医院未来的发展的趋势。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当若干因素对分析指标产生影响时,假定其他因素不变,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产生的影响,然后根据各个因素对最终结果影响程度的敏感性来分析和判断。比如在分析医疗收入中的药品收入时,可以对住院人数、药品用量和药品价格这几个因素进行敏感分析,按照因素分析法将三个要素逐一进行分析,看看影响医院药品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对最敏感因素的关注程度,促进医院收入的增长。
以上是医院财务分析时经常用到的一些指标和方法,但是这些指标和方法并不能涵盖医院发展的全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医院要出具现金流量表,但是在目前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当中缺乏对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医院的现金流量对医院日常的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保持良好的现金流动性对医院的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是一个重要的保证。如果一个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虽然较高,但是具有较强的现金流动性,那么也可以认为医院的财务风险是较低的,医院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因此医院应该加强现金流量的指标分析,保证医院的现金流动能力。
2、现在大部分医院已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人主体,但是财务分析指标对医院管理者的经济责任考核分析指标还不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中缺少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分析,因此医院也不能根据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对管理者进行奖金分配等激励和考核,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应该加强此方面的指标体系建设。
总之,医院的财务分析指标应全面反映医院财务的真实情况,满足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分析和判断的信息功能。当然,财务考核指标只是一方面,医院还应该综合考虑其他的非财务指标如病人满意度、医德医风、技术能力等方面来对医院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从而使医院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朱士春.谈医院会计报表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5(06)
一、优化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是顺应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的需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但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都逃脱不了。如何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较低成本费用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方法。
第二,是医院实现低耗、高效的经济管理的保障。在任何设定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管理的第一要务。医院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新医改政策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后,抵消该部分缺失以维持医院的正常、稳定经营就需要从降低成本入手。无论是明确各成本项目发生的源流,降低成本的潜质,进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还是在既定的限定条件下,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购进新医疗设备、学习先进医疗技术等,改善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都是出于已最低的成本耗费、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的目的。
第三,是医院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战略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客观、充足的成本信息的配合。只有在财务会计提供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之后,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才够科学与合理,医院承担的风险损失也会降低,才能在医院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内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同时,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又引导医院走向成本最低化,通过使用成本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当前医院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较淡薄
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由财政拨款来投资医疗设备以及进行建设改造等活动,其经营管理体制与竞争意识与私立医院有很大的区别。政府背景使得很多医院没有正确定位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管理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明确的职能机构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管理理念落后,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片面化,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盲目创收,加剧了医疗成本随收入增长而迅速膨胀的情形。
2.医院成本控制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方法体系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涉及面越来越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更加精细,成本核算数据庞大繁杂,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正是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像工业企业成本或商业成本那样形成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体系。
3.成本会计内容不全面,无法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意识决定行动,对成本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成本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医院成本会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过多地关注医院或收益部门损益的计算,搁置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收益与成本的匹配管理名不符实,既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4.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从法律制度层面讲,我国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使是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仍属于征求意见稿,所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借鉴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对性质完全不同的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性欠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经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转贴于
三、医院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对策
1.医院领导更新观念,奠定医院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
医院领导是整个医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要求负责人首先端正态度,提高自己的管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坚持成本与效益匹配原则,发挥成本决策的效用,并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创造一种适当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院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既保证各项工作能以最低的资源耗费有序进行,又不影响医院技术革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完善成本会计职能机构,提高全院成本意识
顺利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是有科学的成本会计组织框架和健全的职能机构,并建立成本会计规章制度,推行责任负责制,明晰成本会计管理的权责利,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理。其次,为职能部门配备能够胜成本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严格成本会计人员选聘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并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将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成本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顺应时展需要,更新知识体系,学习新的业务操作技巧,发挥出成本会计应有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功能,推动全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
3.变革传统记账手段,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当务之急,也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医院要购置适合的、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渐替代手工核算,形成服务、人事、财会等众多子系统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
4.借鉴和引用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医院成本会计可以借鉴企业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前两者的管理思路是通过减少非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医院可以通过分析和考查各项工作的标准产出效率与实际值的差异,寻找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从质量角度来探讨的成本降低,该思路的出发点是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所以医院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设计服务产品,通过保证服务令患者满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将资源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创造更多的经营价值。
参考文献
一、优化医院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是顺应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改革的需要。虽然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但经营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必然规律,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都逃脱不了。如何通过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以较低成本费用实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增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竞争力是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根据自身的管理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和方法。
第二,是医院实现低耗、高效的经济管理的保障。在任何设定条件下,只要影响利润变化的其他因素不因成本的变动而发生变化,降低成本始终是管理的第一要务。医院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新医改政策取消医院的药品加成收入后,抵消该部分缺失以维持医院的正常、稳定经营就需要从降低成本入手。无论是明确各成本项目发生的源流,降低成本的潜质,进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还是在既定的限定条件下,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购进新医疗设备、学习先进医疗技术等,改善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都是出于已最低的成本耗费、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的目的。
第三,是医院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战略措施的制定,都需要客观、充足的成本信息的配合。只有在财务会计提供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之后,医院发展战略的制定才够科学与合理,医院承担的风险损失也会降低,才能在医院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内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同时,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又引导医院走向成本最低化,通过使用成本信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当前医院成本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较淡薄
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公立医院占绝大多数,由财政拨款来投资医疗设备以及进行建设改造等活动,其经营管理体制与竞争意识与私立医院有很大的区别。政府背景使得很多医院没有正确定位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管理意识淡薄,尚未建立明确的职能机构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管理理念落后,造成成本管理范畴片面化,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盲目创收,加剧了医疗成本随收入增长而迅速膨胀的情形。
2.医院成本控制手段落后,缺乏科学的方法体系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服务涉及面越来越广且复杂多样,专业分工更加精细,成本核算数据庞大繁杂,对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正是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无法像工业企业成本或商业成本那样形成统一、科学、规范的方法体系。
3.成本会计内容不全面,无法提供管理决策信息
意识决定行动,对成本会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直接影响了成本控制各项工作的开展。当前医院成本会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过多地关注医院或收益部门损益的计算,搁置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收益与成本的匹配管理名不符实,既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又影响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4.成本会计制度不完善,缺乏监督约束机制
从法律制度层面讲,我国对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即使是新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仍属于征求意见稿,所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大多是借鉴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对性质完全不同的医院会计核算工作的指导性欠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经营决策的制定和管理制度的完善。
三、医院成本会计精细化管理对策
1.医院领导更新观念,奠定医院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基础
医院领导是整个医院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管理是否有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要求负责人首先端正态度,提高自己的管理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坚持成本与效益匹配原则,发挥成本决策的效用,并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创造一种适当的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环境,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院共同致力于整体目标的实现,既保证各项工作能以最低的资源耗费有序进行,又不影响医院技术革新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完善成本会计职能机构,提高全院成本意识
顺利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是有科学的成本会计组织框架和健全的职能机构,并建立成本会计规章制度,推行责任负责制,明晰成本会计管理的权责利,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理。其次,为职能部门配备能够胜成本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严格成本会计人员选聘制度,实行公开竞争、择优聘用上岗。并完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将绩效工资与医疗质量、医德医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挂钩,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对成本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懂会计和财务管理,还要熟悉并掌握现代成本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顺应时展需要,更新知识体系,学习新的业务操作技巧,发挥出成本会计应有的预测、决策和控制功能,推动全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
3.变革传统记账手段,推进成本会计电算化
实现成本会计电算化是提高成本管理效率的当务之急,也是实行新的成本会计方法的技术前提。医院要购置适合的、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渐替代手工核算,形成服务、人事、财会等众多子系统高度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加快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为成本会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
4.借鉴和引用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医院成本会计可以借鉴企业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经验,如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和全面质量管理等。前两者的管理思路是通过减少非增值作业来降低成本,医院可以通过分析和考查各项工作的标准产出效率与实际值的差异,寻找解决对策,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从质量角度来探讨的成本降低,该思路的出发点是高质量产品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获得的收益,所以医院应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设计服务产品,通过保证服务令患者满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将资源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创造更多的经营价值。
关键词 :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完善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1.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和不断提
高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压力之下的必然选择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对于医疗方面的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在这种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之下,医院身在其中无法不受影响。医疗事业单位和一般事业单位不同,其运营发展稍有不慎都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严重不满甚至社会动荡,因此能否适应好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会影响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之下要求医院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新医院财务制度扩大了应用范围,对于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也较过去的传统财务会计制度更加灵活了。为了协调好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提高医院管理的水平,必然要完善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
3.医院实现优良的内部治理结构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帮助
我们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大力开展便民惠民服务,逐步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因此医院更要优化内部的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医院对财务会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多数医院的管理者和负责人一般来自临床和教学岗位,本身具有丰富过硬的医学水平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财务核算和医院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只重视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建设,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医院也制定了各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不严、贯彻不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困难。有的医院将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与医院业务管理内部控制混为一谈甚至把建立和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对立起来。
2.医院财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审计制度不健全
据了解,目前不少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并不是会计或相关专业毕业,缺乏正规的会计学习和培训经历,工作能力不强,素质参差不齐,达不到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内部审计制度多流于形式并没有全程参与到大型项目的决策和医院各项投资、筹资活动的监管中,没有起到应有的经济评价作用。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部门设置精细化程度不高,岗位分工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
3.医院内控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贯穿医院整体的,因此分类出了许多的管理部门来各司其职。但这样就会使医院的管理结构变得复杂,而目前医院内部都普遍存在信息系统不完善的问题,部门结构多而杂的情况下信息流通不及时不畅通,导致医院的内部控制管理实施困难,医院无法确实地掌握到各方面的运营情况,监督工作也无法落实到全面。信息系统不完善同时还使医院决策的制定缺乏有力的科学的信息依据。
三、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1.强化对建立医院财会内部控制体系重要性的认识
(1)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要深刻意识到目前医院的财会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急速发展变化的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看到医院现存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上的不足,要认识到财会内部控制度制度的重要性。
(2)医院的运营发展需要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医院的发展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若医院不顾社会责任,采取非法的运营方式增加收支结余,将会对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要建立健全强效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医院的运营发展行为,保证医院的一切运营活动都是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的。
(3)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医院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增强医院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的配合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的实施环境。
2.严格控制医院的预算管理及资金收支
(1)预算工作贯穿医院经营管理过程的始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严格加强预算收支的控制和管理。在坚持“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建立和明确各预算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设立由院领导负责,财务科组织实施,相关临床科室和部门共同参与并分工合作的预算管理工作机制。
(2)严格规范医院一切有关的票据和凭证的开出和验收、归档工作,优化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明确财务管理分工和权责,设立专门岗位来互相制约和监督,保证出现问题可以找到相关责任人。相关医护人员的资薪、福利等要定期审核严查,杜绝医护人员私自收取患者钱财的情况。
(3)医院的一切资产的管理都要由专业的人员专门的组织部门进行管理,详细记录医院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对于医院的财务计划要经过专业的财会预算编制制定,支出费用时要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医院的财务管理内容严禁无关人员插手。一切的财务资料都要完整真实进行保存,一切的财务收支工作都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建立健全收退费管理制度,严抓收退费问题。
3.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等工作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参与,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德医风教育,在对医务人员进行聘用时,严抓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问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要做好在职前的各项培训工作,特别是法律和道德培训工作。
四、结束语
面对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我国公立医院的财会内部控制体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创新完善医院的财会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了必然要求。要继续深化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层楼,医院在同行业的竞争中不被打败,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夏薇.建立和健全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措施探析.[J]商业文化,2011(04).
任仲振深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但要有兢兢业业的态度,还要有灵活的头脑,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2000年9月,医院进行了“病人选医生”改革,为了配合医院改革,适应改革的要求,任院长带领医院财务科的同志们,加班加点,深入调查,仔细研究,先后拿出了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二、三方案,在此基础上,最终出台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分配方案,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他也要求自己分管科室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办事能力。近年来,针对财务科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多,基础理论知识欠缺这一实际情况,采用自己学,请人讲,相互交流等办法,逐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他本人也坚持不懈地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深造,利用业余时间先后学完了经济管理、法律两个学科的本科课程和经济类专业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历。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降低运行成本,任院长又带领财务科人员,紧紧围绕医院提出的“以降低成本为目的,逐步在全院实行成本核算”这一新任务,进企业学习,请老师指导,结合医院实际,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成本管理网络和核算体系。通过成本核算的细化每月为医院节约开支10万余元,使医院的净资产逐年递增,这一成功经验吸引了省内外100余家医院前来参观学习。从1999年起,在三门峡卫生系统率先进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尝试,将卫生保洁、院内绿化等后勤服务推向社会。近两年,他们又逐步深化了餐饮服务中心改革,对食堂进行新的承包经营;并成立了物资供应中心,为一线提供全天候的后勤保障;物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实施了对家属区水、电的承包,节约了开支,堵住了漏耗,使医院的后勤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医院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理论上看,财政部颁发的各类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仅仅局限于会计领域,内容是原则性的,操作性不强。这使得内控制度只是散见于医院的相关文件和办法中,尚未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
实践中,医院内部控制环境松懈,管理者认识不足。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仍处于传统的经验型管理,习惯于行政指挥,轻视内部控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会计内控制度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会计内控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
(二)财产物资内控,预算管理制度薄弱
医院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存货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滞销等不作处理,致使巨额潜亏隐藏在库存中,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预算管理制度薄弱,致使费用支出失控,现在大多数医院预算管理制度非常薄弱,特别是基层医院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预算管理,所有的支出只凭领导的主观意愿,随意性很强。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岗位设置不合理
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人来实现,因而会计人员的水平以及执行人员职业素养的高低,都会影响实施效果,就目前单位情况而言,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参加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会计控制松懈,职责操作意识不强,甚至无视财经法规,弄虚作假,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如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有的出纳人员随意更改原始单据,从中贪污公款。
(四)内部牵制得不到有效落实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强调的是内部牵制问题,即企业内部利用不同职务的人员,通过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方式牵制其财产管理活动,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然而实践中,会计人员分工中的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落实,如一些单位没有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经济任务决策人员及经办人员没有设置专人专岗,存在出纳兼复核,采购兼保管等违规现象,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也没有很好地实行分离制约制度。
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 依据财政部颁发的法律法规,建立《资金审批制度》,明确医院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处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要建立《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正确核算医院收支。把医院的收入全部纳入医院财务管理的范围,明确医院的支出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标准;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医院财产物资的管理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职责,规定医院对财产物资购置、处置的权限和程序,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增值;建立《医院收款票据管理制度》,保证医院收入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严格执行财产物资安全控制
医院的财产物资管理实行“定额管理,计划采购,合理储备、归口负责”的原则。医院财产物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卫生材料管理、其他材料管理,药品管理,往来款项管理等,依据重要性,对药品的核算必须实行计算机管理,并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药品价格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制定价格执行,正确按品种、规格,产地,批次计价划价,做好金额管理工作;对毒、麻、剧、限及稀缺贵重药品的领退、销售、消耗、结存还必须按数量进行统计;要根据实际销售,消耗的药品金额列报支出:药库药品应定期进行盘点,其相符要求达到100%,对盘点结果应查明原因,报分管院长审批后,进行账务处理。
(三)根据预算控制支出与成本
对于医院支出,需要建立支出审批制度,加强支出凭证的审核,并合理控制消费资金支出。实行分管范围内“一支笔”审批原则,财务部门要严格按批准后的预算和专项资金支出计划执行,预算和计划以外的开支或需临时调整的支出。按审批权限规定由医院领导集体讨论决定或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医院发放给职工的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消费资金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开支标准列支。奖励经费必须在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数额内发放或低于资产,收入,效益的增长。科室或个人奖励经费的分配必须与药品收入,检查收入脱钩,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各项考核指标发放,消费资金支出科目的列报要严格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特别注重其职业道德及法规意识培养,在医院的内部控制中,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非比寻常,这里笔者重点探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问题。
医院应当加强内审人员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选派业务素质较好的内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等方法,以培训学习及考核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素养,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应积极吸收经济、会计、法律等相关专业人才或复合型人才加入到审计队伍,促进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提高,为有效地开展内审业务提供保障。
1 医院采用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模式种类
医院引入企业化经营模式,就是要求医院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的采取当前企业所应用的经营管理方式。目前可以采用的企业化经营模式有:1、公司制。公司制的特征包含:①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有利于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分散,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对医院来讲同样如此。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招贤任能,挑选优秀的管理人才参于管理决策,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③实行有限责任制,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④组织机构健全,管理科学,实行严格的责任制,这样有利于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实行院(站、所)长负责制,明确其责、权、利的关系,利用职代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3、理事会(董事会)决策制、监事会监督等新型管理制度,西方各类医院大多采用此类管理方式。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为了适应新的竞争,可以在某一地区(城市)组建医疗集团,采用现代化的集团管理方式。
2 企业化经营可以根本解决医院的创收问题
企业的经营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医院虽不能单纯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但采取企业化经营,借鉴其创收手段却是很有必要的。
在规范的市场秩序中,客户是第一位的“患者就是上帝”是成功的现代化医院管理者始终强调的一点,而且永久不变。质量、信誉、医德医风是医院的生命线,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就是要求医院把患者放在第一位上,追求服务理念现代化,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各项利益,调动病人参与诊治病患的积极性,变被动医疗为主动医疗为主的医疗。同时要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使病人的身心都能得到康复。其次医疗技术是医院经营的关健,消除病人的痛苦给病人健康是经营医院的目标,而医疗技术是保障。在这一点上医院要敢于下大力气,逐步实施医疗技术现代化,以科技进步推动医疗特色、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开展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医疗服务项目,建设成一批能带动医学技术发展的重点学科和领先学科,建设一批整体素质好,敬业精神强,技术水平高的学科带头人队伍,有一批年轻有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强的的后备力量。再则,医院要引入企业分配制度。体现多劳多得,提高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医院可以在执行国家工资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上,按工资总额,按管理、技术、职务职称、责任等收入分配要素确定每一个岗位工资。同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将职工的档案工资和医院收益中用于分配的部分捆在一起,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最后,医院的创收体现于管理水平的高低上,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一要创造条件,建设一支能掌握并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的职业管理队伍;二要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建立一个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医疗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3 引入企业会计核算方式,有利于医院节支管理
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体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加强成本管理核算,使其趋于合理以提高利润值,医院引入企业会计核算方式就是要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以利于医院的节支增效。
实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是目前改革医院经营管理、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手段。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把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进行归集、汇总、分析、计算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可分别核算门诊挂号、住院床位、检查、治疗、化验、放射、手术、分娩、输血、输氧、其它及药品、制剂等项目。除此,对辅助科室和行政管理科室也应单独核算。以现行医院会计科目核算为基础,医院成本费用即各项开支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人员费用(社会保障费用)、公务费、药品费、公共材料费、业务费、维修费、购置费及以上未包括的可列入成本的其它费用。
企业经常采用的变动成本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传统的事后核算转移到成本的预测和控制上来。
3.1 客观分析成本特征医院机构中消耗和各项费用总和,可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的变动与服务量的变动之间成比例关系,如手术,制剂等。部分具有变动与成本的总额取决于医疗服务量的大小。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医疗服务量的范围内不随服务量的增加而变动,如固定资产、房屋、设备等,它具有在一定相对的范围内,随着服务量的增加而减少或随着服务量的减少而增加的特点。此部分成本的核算能使科室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加强设备和使用和管理。
3.2 调节与控制科室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