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发言材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文教育发言材料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文教育发言材料

篇(1)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2-0041-03

现在的高中语文教材,由于其内容的更新不及时而滞后于社会生活,这对于当代每天都通过网络报刊接触大量新鲜活泼资讯文本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缺乏阅读的兴趣刺激,也无法满足在社会飞速的发展变化下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这就像一个人面对一桌富有营养的饭菜由于菜式缺乏变化而导致没有食欲,那么这桌饭菜对这个人来说就只是一种摆设,如果硬要逼着吃,其效果必定要大打折扣,以后甚至会避之唯恐不及。而且“传统语文教科书往往重视学习的结果,或者仅仅把课本看做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范例,甚至把教材定位于学习语言知识和语法规范的‘公式’。它追求的主要是知识价值”。 [1]网络报刊阅读已成为高中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和内容,他们喜欢和追求有即时“现场”感的内容,并且往往“乐在其中”。但是,由于高中学生在知情意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他们对网络报刊中海量的资讯文本感性认知有余,理性思考不足,而且由于教师的指导和引导的缺位,这对高中学生来讲,只能说是“我在现场”,但纯粹是在“围观”,这种纯粹的“围观”在很多时候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正面作用,反而会起到反面作用。如果学校、教师还继续对此无所作为,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师的一种失职。

语文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问题,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网络报刊的资源有很多本身就是很好的语文学习资源,它已成为学生很真切的生活方式和内容,在那里有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因此,以网络报刊为材料来源的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的研发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必要。

语文教材“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独立思考的‘路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催化剂’” 。[2]把网络报刊里的资源作为语文校本教材纳入到语文的常规教学中来,发挥语文教师的聪明智慧,让高中学生有所突破,不仅乐于“在现场围观”,而且乐于“在现场有所作为”,从而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探索意识和思维品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生活享受,进而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本文拟在教材的编制、教材的教法和教学的评价上对以网络报刊为材料来源的高中语文校本教材研发作一些尝试性的思考和实践。

一、校本教材的编制

网络报刊的资讯有极大的开放性、时效性、海量性,有广阔的开发和选择空间。以网络报刊为材料来源的校本教材的编制在注重时效性的基础上,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切实了解学生需求兴趣,多关注他们的意见,从而让教材内容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及时体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方面的建议”。 [3]着眼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他们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和对语文学习的不同期待。在教材材料的选择上学生的意见必须得到充分的尊重,也就是说材料的选择学生应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主动同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取得联系,征询他们对教材编制的要求和建议,让他们也全程参与到整个教材的编制过程中来,最终使校本教材在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建构上做到尽量完善和高效。

首先是筛选。网络报刊的资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语文教师在筛选这些庞大的资源时一定要以敏锐的专业眼光,以前瞻的视角、开放的心态来指导学生披沙拣金地精选出有利于他们成长发展的素材;筛选时要有明晰的整体规划,兼顾各种文体、题材,“营养”要均衡,不追求和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步调一致,但是要有或远或近的呼应,使筛选出来的资料内容对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起到或铺垫或补充或拓展或深化等作用。

篇(2)

语文教学的求活是相对于死板的语文教学方法而言的,它绝不同于乱,绝不等同于漫无目的地随意拓展和将语文的内涵外延随意扩大。它是将语文教学从微观的知识传授中解脱出来,充分培养学生应变的语文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与完善的人格品质,其原则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把握正确的教学观念,防止走入所谓“大语文观”的误区,是求活的前提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语文教育要追求活的原则,必须采取大语文观。何谓“大语文”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大教材观。就是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大教材”可以是报纸、杂志,可以是大部头的小说。二是大课堂观。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45分钟,而应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认为只有实行大语文观,语文教育才能真正走向“活”路。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听教师对教材的文本解读,而是我行我素,自己去看课外书了。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但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生活,生活中的语文也不等同于教学中的语文。“大语文观”的出现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课本、语文课堂的漠视。“大语文观”认为什么都是语文,要求学生什么都要学,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直接导致学生什么都不学,也最终导致语文整体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这是对语文“活”的教育理念的曲解,丢开文本盲目求新、求变、求知识的所谓“活”,就等于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我们所说的语文教育的“活”,指的是语文阅读材料的“活”。既学课内的文本,又适当拓展课外的一些经典名著。既注重精读,又强调泛读。从方法学的角度看,对于文化的学习既要有精读,又要有泛读,精读是细嚼慢咽,是深入的消化吸收;泛读是扩大、是拓展。许多国学功底很深的大学问家,他们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要读透几本书。对于中学生来讲,课堂文本的学习,就是精读的过程;适当延伸到课外,有计划地读一些经典名著,就是泛读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

二、尊重学生个性与特长,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是求活的基础

目前正在推广的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发展个性和特长的语文教学目标,我是从两方面来理解的:一是开掘教师的潜能,解放教师的个性,端正教师的人格;二是尊重学生的经验、情感和意见,信任学生的潜能和诚实,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其特长。后者是主要的,作为教师必须保证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真正把语文当作人文科学来认识,达到活的效果,而不是将语文肢解成硬邦邦的框条式的语法和词汇,令教学者望而生畏不可否认,学生先天与后天的诸多因素,造成了他们的个性差异。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该因材施教,让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掘。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应多启发、鼓励,给他以发言的机会,让他尝试成功,消除窘迫。

三、不拘一格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方法,精心点拨、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求活的关键

课堂上求活,首先要注意营造民主的、有活力的课堂气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师应少一些专制,多一些豁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其次是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同一个问题,教师不要过早地作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多向出击,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情理,都应得到肯定。譬如,在讲到《黔之驴》时,有一个问题: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一般来说,学生会很快从驴的角度回答:讽刺那些徒有其表、虚弱无能的人。但教师如果就这样解决了问题,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师这时应再深入一步启发学生,让他们再去从其他角度进一步思考,这样课堂气氛自然就能活跃起来,一定会有学生从老虎的角度阐述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他。甚至还会有学生从好事者角度阐述:好事者把驴运到黔地后,无所用,说明在做事前一定要调查研究。通过大家的讨论,开阔了学生思维,寓言的深层含义也就自然明白起来了。

篇(3)

现代教育中的语文教育学课程是中文师范专业学生一门重要课程。在语文教育学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育活动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提高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信心,和学生的素质教育能力。近年来,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开展,使得语文教育学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语文教育学中,开始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因此,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程式要诀进行探讨,十分重要。

1对案例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案例”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案例,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件,在这个具体的事件中,含有详细的问题和教学情境。案例具有的主要条件有:①问题:教学案例中是一定要包含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只是对一个事件的单纯叙述,那么只能称其为事件,而不是案例;②选择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在选择案例的过程中,所选择的事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只有利用典型的事件,才能够对某一道理进行反应,进而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③在语文教育学教学工作中,应用案例教学,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真是发生的事件,而不能是老师主管随机捏造的故事,只有真是的案例采具有说服力,才能让他人信服。一个教学案例所包括的三个重要条件如上,那么对这些教学案例进行研读,就是要对案例中的问题和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对案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就能在课堂上准确的使用案例,也就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指导,进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育学老师对案例的掌握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努力掌握案例教学中的各种信息,能够引出案例中的额问题,进而对案例中的背景及教学观点进行研究,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对案例进行整体设计,需要针对教学任务和目标进行规划与设计,将案例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常规的课堂设计之间存在不同。案例教学方法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应该将案例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材料,并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笔者在对语文教育学的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对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确立。语文教育学的课程教育中,要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评审,教师将案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为学生讲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分析与决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案例的具体内容,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对教学案例进行研究讨论的过程中,优势会存在教师无法控制的现象,如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偏离主题,导致教学质量显著下降。故而,在语文教育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教师提出了有关案例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教学案例中的重要问题种类有哪些?(2)案例中老师对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3)你又怎样的应对措施?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发挥案例教学的引导作用

在语文教育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案例法教学应用其中,能够对学生的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作用。对案例进行研讨,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研讨作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语文教育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措施进行探讨。2.1建立高效的学习小组。在语文教育学中,学生要对所选的案例进行有效的探讨,学生建立学习小组,促进小组件的交流,进而有效保证了小组的学习质量。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随意对小组人员进行安排,保证小组成员中的能力、性格和性别平均,组间能力相当。这样就能够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观点能够充分融合,并让每个小组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成熟。2.2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控制。在语文教育学课程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进行强调,但是如案例阅读时间果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互动,就会使教学节奏变得异常混乱。因此,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教学时间(学生阅读案例时间和研讨案例的时间),这就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将案例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2.3重视教师的辅助作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语文教育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工作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教师需要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分析结果和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避免出现个别学生“垄断”发言的局面产生。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育学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对语文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案例法教学应用在语文教育学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语文素养,为语文师范专业学生的日后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语文教学人才。

作者:李伟 单位:山东省蒙阴县岱崮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篇(4)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语文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读书写字的工具,更应该是工具和人文教育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高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出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成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人文性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语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正是在此种局面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追求显得至关重要。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着不同思维与情感特征的生命个体。因此,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教师应该努力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学,并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撑起一片自由、和谐、合作及展示的天空。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人文性最根本、最彻底、最成功的体现。

二、学生成长需要人文氛围浓郁的语文课堂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了解到我们的学生很渴望人文性氛围浓郁的课堂,他们对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期望。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可以学得更轻松,真正地做到快乐学习。了解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这一需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要依据这一点做好备课上课,激活他们的语文学习热情。

现在的语文课上不乏有这样的现象。上语文课时,教师可能头头是道、口若悬河地讲解,但学生往往会听得昏昏欲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希望学生能很好地来学习语文,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多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能关注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性”的关怀,就能更好地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的我们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更应该真心去关心学生,真心去尊重学生,争取做个有亲和力的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的关系。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学科的特点,把“人文性”做得更充分,从而激活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要去学习语文的热情。这样也势必能够使自己的教学达到高效。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忽视了人文性的教学,必将导致学生认识的狭窄、幼稚、可笑,甚至形成畸形的性格。因此,只有充分肯定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真正重视人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真正的“人”。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把这种统一提高到贯穿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力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这样的语文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才真正具有了科学人文精神。我们语文教师把人文性真正融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三、语文教师理应积极创设人文性的课堂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就要在生活中随时捕捉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诸多信息。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语文课堂上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当然,这可能是一个漫长而又比较艰辛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鲜的信息,时时给自己“充电”,才能源源不断地放出电能,供给学生有效的知识能量。

篇(5)

首先,端正听的态度

在语文课堂中,“听”一般表现为听课文朗读、听教师讲解(点评)、听其他学生回答(讨论)等三个方面。无论对谁,我们都应该让学生知道,认真聆听他人发言是对对方的尊重,更是自己良好修养的表现。具体来说,在听别人发言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耐心。在别人说话时,要耐心地听,不要中途打断。尤其是在听一些朗读不流利,表达不流畅的学生发言时,更要耐心地听他说完,否则是对他人自尊的伤害。

二是谦虚。能用平和的谦逊的态度来听取他人的不同意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心急火燎地马上反驳。

三是专注。在听别人发言的时候,要求学生眼睛注视着说话的人。对于自己赞同的观点,则用微笑或点头来表示赞许或肯定,以此来表明自己正在认真倾听。

其次,激发听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做到风趣、幽默,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来听。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以经常举行一些故事会、儿歌朗诵会等活动,使学生听得专注而快乐。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逸闻趣事,如李白和汪伦的故事、司马光的故事等等。不仅让学生听得兴趣盎然,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学知识和典故。

第三,明确听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认为,只有带着目标的活动才能保持始终的专注,并获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精神将会变得游离,思维变得混乱。因此,我们在要求学生“听”时,应该给予他明确的目标。比如,在听课文朗读前,可以布置诸如复述、概括等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边听边找边思考。在听他人发言时,要能概括出他的观点;在听别人回答后再阐述自己观点时,可以用“刚才,X同学认为……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来发言。尽量避免“别人说别人的,我讲我自己的”杂乱情况发生。

第四,掌握听的方法

“爱听、想听”是为“会听”服务的,为了适应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我们更要让学生能快听快思,听出说者的主旨,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边听边记。开始阶段可以让学生用“笔”记,把文章(故事、新闻等)中的要点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复述。经过一个阶段后,让学生用“心”记,不用笔,而是采取想象、联想等多种方式记忆文章要点。

二是边听边想。听人说话,除了能记住别人说了些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听出话语中的意思。比如,教师朗读一首诗歌后,让学生说说诗歌的主旨,表现的场景,听完寓言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寓意。

三是辩论对话。在合适的时间,可以组织一些辩论会等活动。要求学生能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材料,并找出辩论中的缺漏之处,进行针对性的批驳。这种听说方法,能使学生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极端活跃,从而获得听的最佳效果。

第五,养成听的习惯

“听”的能力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长时间的操练。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学习结果)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因此,我们要把“听”的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长期贯彻:

一是听新闻,评新闻。每天上课之前,让学生轮流读(说)一则简短的新闻,然后请学生做好要点摘记,如主人公的姓名,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重要情节过程及中心意思等等,同时写好一句话评论。

二是听任务,做转述。教师每天布置一定的听说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转述给父母听,并请家长根据学生的转述做好记载,第二天反馈评价。

三是听词句,辨正误。如在听写时,可以根据语言背景把一些音近字、近义词,让学生选择最合适的写下来。对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句子形式进行表述,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或者让学生区别句子的正误等。

四是听材料,做练习。在语文作业中,增添一些听力题,由教师朗读听力材料,学生边听边做相关题目的练习,做完后师生交流讨论。

第六,完善听的评价

正确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对前一教学任务进行总结,更能为下一任务的延续做好保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听力活动中的得失,在下一活动中得到完善。同时,又让学生明白听话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巩固听的策略。而且,评价本身就是“说”和“听”的活动。

篇(6)

1. 创设主动参与的情境,唤醒自主学习的意识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曾经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亦师亦友,注重言语间的交流、心灵上的碰撞,让宽松、和谐、人性化的课堂氛围照耀到每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使全员发动、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开启心智,唤醒主人意识。

1.1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优化发现质疑的情境。教师在明确了课堂教学的目标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大胆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学习中经过自己主动地思考,发现不为人知的新问题;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并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提问,在思考与提问中提高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把教师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生的主动求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1.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善于主动探索。学生必须成为自主学习者,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思想性,打破课堂教学死水般的寂静,调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

2. 创设有效的课堂氛围,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高效的、充满活力的、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新模式。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构建合理的、多样的、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设计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挖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展示自我的舞台上与同学、教师进行合作、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2.1 营造情境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涵养了人类文明,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挖掘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诱发学生自由想象的才能,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在轻松与优雅中感受语文的美好。

2.2 创设参与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交流体现着课堂的核心与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人人参与对文本的诠释,各显神通,学生的智慧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2.3 开启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自学教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探究,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辨能力;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若再有不明之处,教师再启发、点拨。教师不会给出标准答案,只是采用诱导的方式,激起学生思维的欲望,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2.4 构建展示式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各个成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探究,确定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然后由一名成员在课堂上展示。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就会围绕主题深入思考、踊跃发言、交流合作,唯恐落在别的小组后面。例如:讲评作文时,我将学生写的四篇优点、缺点非常典型的文章印发给每个小组,请小组学生探讨后写出评语。每个小组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引经据典、各显其能。展示时,各个小组不仅点评了选材、结构、主题,甚至连标点、错字、不规范的句子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学生们再写作文时,就能够避免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规范多了,这样的展示不仅培养了合作能力,也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7)

言语与语言虽一字之易,但它们是两个既紧密联系又区别鲜明的概念。言语是对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的运用,而语言则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20世纪初,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语言与言语的分立,成为言语理论发展的重要前提,可惜的是,这一著名论断并没有吹皱语文教学的这池百年湖水。

考察语文教育走过的曲折历程,面对语文教学的种种现实困惑,可以认为,现代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它的语言学基础,即以“语言”为主题的本体论。把语文规定为语言,一开始就埋下了工具性和思想性的二元论种子。语文工具论之所以被奉为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圭臬,与这种“语言”本体论有着本质性的关联。我以为,有什么样的语言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观,从“言语”这一基础性范畴出发,以“言语”为主体构建语文教学的本体论,会拓展出一片明媚的理论晴空:语文课程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言语智慧教育,这种言语智慧就是语感;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是义理与知识,而是语意教学、语境教学和语体教学。

语文教学课堂的诗意有两种,一是作品诗意,是作品内蕴的人性美,人情美,意境美以及作家的个性风采等;二是教学诗意,是师生交往心领神会、和睦融通的默契,是方法遣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的机变,是课堂氛围情趣并茂、轻松愉悦的境界。作品诗意乘着教学诗意的翅膀而飞扬,教学诗意因了作品诗意的烛照而

生辉。

以言语教学论关照语文教学课堂,尤其是诗歌教学,它的理想状态是:以培养言语能力为目标,以获取言语经验为主要途径,以学生主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为主要构成成分,以学生主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激发为前提,以学生对言语的亲身体验为基本要求,以“真实的”人际交往为表现特征,以学生的认知、思维、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结果。

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有一首诗《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样的诗句足以让人回味,而有的老师仿此而说“轻轻的我来上课,上完了,轻轻的我就走了”却令人莫名其妙,原因何在?语境异也,从语言角度看,“轻轻”一词的词典意义是凝固的,但从言语的角度看,“轻轻”的运用却充满了智慧,语文课到底是教语言还是教言语?请不要放过这句话的变更,它渗透的正是言语学习的理念,言语形式、言语内容、言语理解、言语表达都与语境的因素密切相关。

诗歌教学中我们用“感觉”这个词很多。我们可以和学生交换对徐志摩诗句的感觉,可以跟学生谈对《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感觉,谈对《登高》《锦瑟》的感觉,我以为,这里的感觉就是对诗歌的浑然感悟,这种感悟是直觉的、整体的、个性化的,是任何分析替代不了的,实际上,这就是语感。

言语教学论认为,语感是言语能力的核心,它是对言语的直觉同化。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它的特征是迁移;作为一种结构状态,它的特征是图式。所谓语感图式,就是主体在言语活动中预先存在的以言语为信息载体的心理结构。当言语对象作用于言语主体,言语主体原有的语感图式就会自动地将言语对象纳入图式结构中的恰当位置,如果言语对象的内容没有超出原有图式结构的框架,则产生同化;如果超出这个框架,或与这个框架没有相容性,此时的言语主体则必须顺应,建构新的语感图式。因此,语感教学必须不断的向学生提供内涵大于学生原有的图式结构的言语作品,不断促使学生原有的图式结构顺应新的言语输入,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这些充满理性的阐释,或许并不好懂,但我们很容易找到生动的注脚。学生课前学过了一些诗歌,也就是说,它们的头脑中已经建立了关于诗的图式。于是,教师可以把自己对《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登高》的感受说给学生听,之所以不去刻意“灌输”,原因就在于这些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而不是那些生硬的教参话语,它不是权威,不是结论,而仅仅只是交际阅读中一个参与者的发言,这种发言的目的,我想,无非是帮助学生建构了关于诗歌的新的语感图式吧。

诗歌教学不一定要有知识教学的逻辑程序,但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心理程序却要隐约可见。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言语输入,旨在激活学生原有的言语图式,并产生言语输出的需要,让学生朗读自己写的诗,这就属于言语输出了。当然,诗歌教学中也不是一味地让学生凭直觉感悟,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这种由直觉掌握到自觉掌握同样是一种教学程序。

参考文献:

篇(8)

语文学习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没有生活的语文教学会失去活力,教学活动也不会进行地很顺利。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然后创设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里体验教学活动,获得知识。

一、小学语文新课程的特点

1.实践性。小学语文新课程注重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比如在讲读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时,着重让学生学习完课文后体会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然后再进行适当地讲解,巩固理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只要学生认真观察和积累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和经验,思考生活中的现象,那么就会写出好的作文来。学生写作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将课文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的教学活动,课后的练习题就会变成学生实践活动的结晶。

2.衔接性。年级与年级间、组与组间、册与册间、课与课间都是融会贯通,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由不会到会,由简单到复杂的。而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则是由声、韵、调到音节的,在学会拼读音节的基础上再学习汉字,然后再由字到句子、段落、文章,逐步地运用汉字进行表达。这整个过程不断地提高着儿童的知识面,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教材要由阶段性的递进,同时还要注意其中的衔接性,更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水平。

3.广泛性。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知识渊博,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必须要准确地传递知识,同时还要想办法将新知识灌输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让他们真正获得知识。对于农村基层的小学语文教师,其要求更高,因为常常是一个老师要兼职教多门课程,有时候上完语文课,还要上数学课,等等,教学的课时较多,批改作业的量也较大。因此要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基层任教。

4.灵活性。小学语文新课程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能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语文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有效地开发课外资源。新课程学习标准不只是要学习课本知识,它的范围很广,儿童的经验和生活中的事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内容。教师要正确地贯彻新课程的编排特点和指导思想,认真地传递课本里的知识点和重要思想。比如可以回顾和拓展语文材料,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组织编写剧本,并将课本内容"搬进"教室的舞台,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把目光转移到生活中,广泛地关注社会生活。

二、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1.将课本知识与学校生活联系起来。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地方,在这个重要地方发生的一些事情可以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和创造一切机会将生活中的小故事、小事情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讲与演讲相关的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上台做1-2分钟的演讲;也可以与学生交流生活中的趣事,并找到与课本内容的连接点,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语文的乐趣,促进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另外,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名家作品,要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课本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发生碰撞,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通过具体的学习感受生活。

2.优化家庭生活。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了解熟悉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和家庭特点,然后以此为根据设计教学方案。比如,在农村的小学里,学生对农作物的生长比较有发言权,有的家庭父母是种果树的,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写以丰收场景为主题的作文;有的家庭父母是养花草的,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写以花为主题的作文;有的家庭父母是做生意的,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写一下关于买卖货品的广告宣传等。这样一来学生对生活就会多一份关心和观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也会提高,生活化教学就得以推广了。

3.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小学生的心智水平毕竟还是比较低的,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各种不同的想象,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这种丰富的想象。以《鸟的天堂》为例,在讲这篇课文时,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小鸟,在天堂里玩耍。这个时候,教师要抓住机会,问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可能这些"天堂"里有"汽车"、"变形金刚"、"布娃娃"等等,这些大胆的想象能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也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憧憬。

4.在课堂上还原生活。课文内容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课本的时候,运用创造性思维,将文字描述的内容还原成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在主观上创设一个主体方位,如果仅用文字表达课本中的内容,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课堂讲课效率也会不高,可以将教学放在生活情境中,假设当时发生的情况,还原生活场面,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兴趣,提起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讲《将相和》时,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让学生自己改编成剧本,然后在课堂上再现出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三、结语

语文知识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实现语文的生活化教学,使生活与语文紧紧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开放的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只有扎根在生活这片沃土上,才能得以生长、发芽、开花和结果。

参考文献

篇(9)

中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态,有着养成学生基本的现代语文能力与习惯的要求。现在的语文学科对学生渗透科学教育是比较薄弱的。将科技内容渗透到听说读写的训练中,不仅能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积累大量素材,为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做好铺垫和准备。其更进一步的意义是使得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教师的指令,而是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分享学习的乐趣,使得学习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至于“如何将科技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则是见仁见智,笔者结合自己工作五年以来的经验,作总结如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敢于表达,大胆争辩,甚至达到“无所顾忌”的地步。这是语文课堂上渗透科技教育的一个大前提。试想一下:学生不敢发言、不敢参与的语文课堂必定不会很成功。

如教授《雅舍》一文时,教师可设计“现实生活中雅舍的‘雅’在何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参与的兴趣,之后教师便可引入对课文中“雅舍”外部特征的学习,让学生在这种鲜明的比较中感受到名教授的“雅”旨在何处,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可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及时表扬所有能品味到“生活情趣”、“审美情趣”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

2.创设合理的情境

所谓情境是指教师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创设相关的问题情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探究学习语文的兴趣。其具体的操作程序可设计为:教师设疑学生探究学生深思学生尝试师生解决。

例如:在教授《口语交际――即席发言的技巧》这节说话课时,笔者在揭示课题时精心准备了一个小问题:“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令人害怕,一个是原子弹,谁知道另一个是什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笔者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科技教育渗透的优势作用,投影展示《妙解“沾老子光”》、《先生选婿》的经典画面,同时播放录音,启发学生大胆作出“即席发言”的尝试。接着,笔者又介绍《顾维钧的故事》,让学生试着总结即席发言的技巧,形成一定的共识。在这些共识被逐步揭示出来以后,笔者设计了一些学生中常见的矛盾场合,让学生尝试着运用这些共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做到活学活用。这些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自我探索的意识,体现了科技教育的精神所在。

3.创设信息交流的平台

中学生对信息的储备与收集的量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匮乏的。而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是本该避免的。语文作为信息的载体,其内涵应该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各门科学知识和人类思想的结晶。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着的社会文化环境,只局限在学科所属的社会科学范畴,不仅会使语文缩小它载体的功能,而且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单一,思路狭窄,缺乏文理贯通的能力。创设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正是“语文学科渗透科技教育因素”的一种实践和研究。

4.创设课外模拟

课外模拟就是模仿课外的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科技渗透的需要,组织相应的活动,积极鼓励让学生担任相关角色,模拟情景,以强化学生的科技体验与语文学习意识。其基本过程是:视频播放规则公布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活动中再认识。

结合语文学科与课外的活动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试着从以下方面作尝试。

(1)应用文体的活用。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材的功能决定了教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必须结合语文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必须在结合具体语言材料的训练中进行,尤其在实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更应如此。教师可给学生播放精心准备的人才招聘会的现场实况录像或关于演讲的影像资料,让学生先有一个视听上的感触,充分发挥科技教育的巨大魅力。接着,教师可给学生公布相关文体的规则,给学生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设置相关的情境,鼓励学生去模仿、去实践,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既收获才艺又收获求职、应聘、倡议、演讲等应用文体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2)辩论赛的精心准备。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大多有这样的感触:一场成功的辩论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教师可安排以下环节:精选辩论选手、观看经典的辩论影像、精讲辩论的规则与要点、小范围的辩论尝试与分析整改、全班的正式辩论汇演,最后全面总结得失。

5.创设开放的写作训练课题

众所周知,语文的写作训练是锻炼中学生科技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与时代特点确定适合学生实际的写作主题,让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科技思维锻炼。

中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比较全面和深入,而且写作水平较高,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科幻小说的写作。例如1999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正是写作训练中渗透科技教育的经典体现。又如职教语文教材第四册的写作训练中就有明确的“引申与联想”的阅读要求。在一些命题作文中,如《科技进步带来的难题》、《未来之旅》、《科技的利与弊》、《科技信息》、《科技与生活》、《与“神七”对话》等,既可调动学生的科技思维,又可妥善地协调科技教育与语文学科的关系。

6.结语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它除了发挥自身的学科功能外,还将成为各种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同时,语文是集“基础性”、“综合性”、“知识性”三者于一体的特殊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语文学科中渗透科技教育的因素”,就是要不失时机地辅之以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实现由兴趣向志趣的转变,以便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然,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还能考虑到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在科学态度上,树立怀疑、严谨、求实的态度;在科学思想上,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逐步养成“一分为二”的思想方法;在科学方法上,养成有计划性,善于自我总结学习方法等,那么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同步实施科技教育的策略就越发具有可行性了。

参考文献:

[1]孟庆欣,王晓秋.语文学科也要注重渗透科学教育.

篇(10)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哲学人类学是对“人”的本质和特性的关注和思考及语言哲学对语言主体性和生命意识的阐释,启示我们要站在人的生命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并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和蕴藏的生命活性因素,使其成为帮助学生领悟生命本真、开发生命潜能、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让语文课堂呈现勃勃生机,开拓语文教学新的境域。

一、“生命语文”的提出

语文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生命缺失的现象。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精神的,而儒家更关注的是人在社会中的现实存在,他们往往过于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定位与调适合作,而不太重视个体存在状态的自由与真实。用一句不太确切的话来说,他们习惯于以“共性”为不言而喻的前提,而不习惯于以“个性”为不容置疑的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的释义如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育就是一个由外而内的注入、灌输过程,教师只是将其当做谋生的手段而不是自身生命的重要历程,学生沦为被动的承纳者而遮蔽了个体生命的光华。科举应考、八股取士更是将对生命的漠视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纯“工具论”把语文视为与其他非人文学科一样的应用性学科,过于强调语用功能,导致中学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偏离方向,滑向技术主义、工具理性的深渊,忽视人的生命性,忽视教育的生命价值,忽视语文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构建价值。语文教育陷入要么顾此失彼、要么非此即彼的泥潭之中,日复一日地重复与单调乏味消磨师生的生命情趣。语文教学成了非生命载体知识的简单转移或搬运过程,没能真正走进人的生命,与人的精神、心灵、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

针对语文教育现状,我们依然对它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完善生命人格上的无力感到忧虑,生命在语文教学中依旧缺失。为了重构语文的“生命”,湖北省优秀青年教师熊芳芳在2003年7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生命语文》时,首次公开提出“生命语文”,开启了语文教育的新境域。2009年4月她开始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主持“生命语文”写作专栏,并写了《生命语文》一书,“生命语文”在全国影响越来越大。

二、“生命语文”的内涵

语文教学本真的内涵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并引导他们领悟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熊芳芳认为生命语文就是以生命为出发点,遵循生命的本质属性,与生活牵手,让生命发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并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是为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的美丽和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而进行的语文教育。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教育,也是用生命而为的教育。[1]

可见,生命语文基本含义包括三点:首先,关怀人的独特性。生命语文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与伦比的礼物。生命语文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让不断发展的语文素养成为学生生命的独特符号。其次,尊重生命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生命语文拒绝“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提倡以人为主体,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思想,注重激发其个体性、创造性,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成就每个生命的卓越。最后,相信生命的潜在性。生命具有超越生命的能力,生命过程是不断超越生命本身、不断发展自身的过程。语文学科的各项训练使人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存在。生命语文“呼唤”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创造有助于生命安全、生命涌动、生命舒展、生命创造的环境,营造崇尚开放、民主、多元包容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灵得到解放,语言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人格得到最大的自由,让学生觉得每天都有进步,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超越自我、超越生命的过程。

三、“生命语文”的特点

语文潜隐着生命的血脉,流转着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正如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所说:“国语不是训治之学,而是活的思想问题,是川流不息的生命。”[2]熊芳芳在《生命语文》中提出了生命语文的两大特性:生活性,与生活牵手;生命性,让生命发言。生命和语文的结合构成了生命语文独特的特点。

(一)三位一体

语文的生命包括教师、学生和语文课堂的生命。富有生命性的语文不是静态的,而是教师、学生和课堂之间的一个动态过程。这种动态生成性使得生命语文有其独特的价值。钱梦龙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充分表明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立足于一个角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课堂是密不可分的。“生命语文”是用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对教师而言,是从教育的手段和过程来说的。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在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甚至不能仅仅用自己的爱心与奉献教育学生,而必须用整个生命教育与影响学生。老师与学生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全方位地学习语文,又从语文中得到丰富的生命。在语文学习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的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交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教学。这样的教学,是生命和生命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其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充满新的可能,这种过程本身就散发着生命的热力。在充满生命力的教育生活中,师生生命意识的唤醒、创造行为的展现都成为可能。“生命语文”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感悟语文和自身的生命;使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体现生命的意义;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创造出生命灵动的课堂。

(二)文道合一

语文是对日常平淡的无意识的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就是使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生命的辉煌。文采是语文的生命之一,富有生命力的语文必定是极具感染力的,语文的感染力离不开美的语言。另外,“生命语文”是为生命而为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从教育的目标和职能来说的。“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仅仅指向字词句的获得、对语法的操练,不再是对课文的肢解与分析,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是为了丰富个体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这样的语文教育能够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成为个性张扬的天空。因此,生命语文既体现着语文的诗意美,又体现生命包含的规律。

四、“生命语文”的实施策略

生命语文实施的策略在于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

(一)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生命。

1.用语文唤醒生命意识。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曹明海认为,“生命语文”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教育”。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汲取文化营养,获得人生经验,充实生命内容,达到生命与人性的“全面唤醒”。关注人的生命,关键要让学生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生命是可贵可爱的,需要珍视、爱惜;生命是脆弱的,需要用心呵护;生命并非一路坦途,其中一定存在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需要深刻领悟其艰辛;生命是有个性差异的,要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权利;生命有着丰富的内涵、更高的价值和更深蕴的意义,需要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在与命运抗争中自我体认、不断探求。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语文教学需要紧扣文本材料,深挖文本的生命意识,将“生命”视作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再塑生命》中的海伦・凯勒,一位因病导致又聋又瞎又哑的小女孩,厄运几乎毁了她。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向别人证明,在困境面前她依然可以做一个出色的人。她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对生命的感悟,写下了失去光明后在黑暗中、万籁寂静中听到的最美丽的声音,看到的最美丽的风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是她在作品中对生命强烈的呐喊,这种对生命的渴望足以引发中学生思考:面对任何挫折,我们是否都能勇往直前,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

2.用语文树立生命本位。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命只有一次,正是因为生命的唯一和神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善待生命。当代中学生受成人世界的熏染,把追逐金钱财富和名誉地位、追求刺激和享受作为人生的幸福。这样把生命的手段当做生命本位的本末倒置的做法,就会使人陷入深深的精神迷惘和生命危机之中。长如以往,就会怀疑生命的意义与生命价值,甚至轻视或放弃生命。语文教学就是要纠正这些错误的生命态度。要让学生感知到生命的存在是第一位的,是人的生命创造了一切艺术和文明,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忠孝礼义等道德,都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语文就是通过语文的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生命本位的思想,从而渗透到学生的知、情、意、行中,丰富学生的生命内涵。

3.用语文提高生命质量。刘再复教授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教授时指出,21世纪应踏入教育学的世纪,重新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的第一目的是提高生命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性。新课标提到“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3]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是教育本身的职能,也是每一个教育者的神圣职责,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如何用语文提高生命质量,可从三个方面实现:首先,拓展生命的宽度。有人说:“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控制它的宽度”,力求让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价值。事实上,在语文教材中,许许多多作家在作品中也以各种形式发表了这一生命宣言,如果我们让语文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那些宣言就能够扎根。其次,锻造生命的厚度。生命有了厚度,才有分量,也才能经得起敲打。用心锻造生命的厚度,才算是不辜负语文,也不辜负生命。最后,发掘生命的深度。凿井非到一定的深度是不能有水流汩汩而出的,一口没有深度的井,不仅不能滋润百物,反而自身也难以保全,随时都会干涸。任何一种生命,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才会具有很强的自我再生能力,才能长存,若是没有深度,则很难实现自我生命价值。

(二)用语文,开启教学的生命。

1.倾听文本,激活生命。生命语文的教学离不开教师对教材富有创造性的把握。王尚文说:“语文教学的弊病,我以为病象虽在‘教学’,而病根却往往是在‘语文’,‘语文’缺乏一定的根底,‘教学’往往会越研究越糊涂,甚至远不如不研究好。”如果教师缺乏对文本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就一定会出问题。从生命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文本是有生命气息的,是有情感注入的,是有精神灵魂的。如莫怀戚的《散步》,从亲情上升到生命的感悟,让人从生命的自然过程中体会到人生百味:欢乐与痛苦,希望和失落。作者笔下的生命是什么?世间无论哪条生命都不可再活一次,哪个人生阶段都不可以重来一遍。因此,生命就是不可重复、不可选择、不可替代的,具有唯一性。这种“唯一性”使每条生命都是神圣而独特的。这样的解读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关爱人更要关爱生命。语文教学本来就该心怀人的生命,深挖文本的生命资源,“披文入情”,“为情造文”。张志公说,语文教学“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搞了许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本身搞好”。熊芳芳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为语文学科最根本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作为“语言文字”的性质。

2.开发课堂,领悟生命。生命语文从构建生命课堂开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育是人为的,更应是为人的。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就是说,知识的意义在于内化为情感、价值、智慧和观念。通过实践,教师应当构建生命语文“人”的课堂教学,其蕴含的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人”是整个课堂的中心,也是起点。这提醒师生,学习过程应当以人为原点,尽力拉伸半径,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理念。生命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出发,乘着动力攀登,载着快乐投入,更加充满激情地进入课堂,走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轨道。这样的课堂以人为本,最适应学生发展需求,最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强调“师”的引导与鼓励,引领“生”的嘴更“巧”,耳更“聪”,目更“明”,脑更“智”,在假设、讨论、体验、合作、感悟、总结、拓展中多向互动,实现教与学的融合,实现课堂的“天时地利人和”。“‘人’的课堂”教学,从人本主义伦理哲学的高度把课堂还给学生,将缺乏生机的课堂还原为“人”的课堂,这是学生的课堂,也是教师的课堂、第一人称的课堂,是最具生命活力的课堂。

3.享受过程,润泽生命。生命语文,一方面倡导用阅读滋养生命、铺陈生命、积淀生命、丰盈生命;倡导在阅读中体验他人,在阅读中感受幸福,在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倡导阅读的自由灵动,以此启迪智慧,陶冶性情,温暖心灵,充盈精神,润泽生命,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提倡用写作记载生命,熊芳芳认为,写作是人“诗性智慧”的一种呈现方式,并且这种呈现是一种生命的需要。萨特说:“对我来说,写作的真理是:‘我拿起笔,我的名字叫萨特,这就是我所想的。……我的作品使我永恒,因为,它就是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作文教学从写虚假回归到现在的写真实、写个性,这固然是一个进步,但是潜藏危险,就是以为只要有本真的感知和体验就值得写。原生态包含一种原始的美,但是原始的感知并非都是美好的,人性、个性也是需要打磨切磋的。熊芳芳指出,“生命语文”的写作教学,应当致力于形成高尚纯正的趣味,这种趣味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品质。语文教学过程主要包括阅读和写作,这两者都应以读为本。“劳于读书,逸于写作”,看似清闲懈怠,实为“积小流”以“成江海”。以读为本,大读书,读大书;好读书,读好书。在读的过程中生成对话,积淀语感,感悟情思,掌握方法。语文的学习是有季节性的,生命语文强调根据学生生命的成长节律适时阅读。生命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当做充满魅力的灵魂探险和精神漫游,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律动,收获审美的愉悦快乐。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六年级册语文 下一篇: 一季度思想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