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企业宗旨标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有效市场理论、资本定价理论、资产组合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的日臻完善,以及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战略理论和财务理论的相互融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依赖深重的现实,迫使管理正在发生一场革命,紧紧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使企业管理进入到以价值为基础,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vbm)阶段。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关系。但它仍有如下重大缺陷: 未突出强调所有者的利益; 企业价值难以具体地估量,可操作性不强;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企业价值的计量模式目前有多种方法,其中股票市价法和贴现现金流量法最为流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三大途径,加权资本成本最小化、资金运作最优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从理财的理论角度上而言,通过对这三个因素的有效预测与控制,即可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但是这些方法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Pablo Fernández1在“EVA and Cash value added do NOT measure shareholder value creation”一文中认为增加企业价值的政策可能不是有效的,因为EVA可能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提高:
a: NOPAT(税后净营业利润)的提高。NOPAT的提高可能导致现金流和公司价值的降低。举个例子,当折旧减少的时候;
b: 资本成本的降低。举个例子,当利息率或者市场溢价降低,资本成本就可能下降。而市场溢价和利息率的降低与管理绩效无关;
c: 资产价值下降或者投资项目盈利期间延迟。
除计量方面的缺陷之外,Micheal C. Jensen在“Value Maximization, Stakeholder Theory, and the Corporate Objective Function”中说明价值最大化并没有讲述如何创造一个卓越的视野或者战略,也没有告诉雇员或者管理者如何找到或者建立创造力或努力来创造价值。价值最大化只是告诉他们我们将如何衡量他们成功的活动。
确实,优化价值最大化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如果我们忽略或者没有平等对待任一位重要的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那么不可能最大化企业的长期市场价值。没有与顾客,雇员,金融支持者,供应商,法规制定者和社团的良好关系,我们不能创造价值。但是必须说我们可以使用价值标准来选择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作为组织目标,创造价值比价值最大化更容易被接受。因为作为组织目标来说,价值最大化不能发掘员工和管理者的激情和精力去创造价值。鉴于这点,管理者,精力和其他人用来评价组织成功或者失败的平衡积分卡在长期市场价值中必须改变,由企业视野,战略,战术这些来补充,他们能统一组织中的参与者为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导者而奋斗。
VBM((Ameels et al. 2002))是一个管理控制系统,衡量鼓励并且支持对企业价值有直接增加作用的活动。因此VBM的根本方面是分析哪里如何已经创造价值,确定财富创造的新源泉,避免那些不增加甚至是破坏企业价值的活动。总的说来是事前和事后绩效分析的工具。因为这个,VBM看起来是企业决策的有利的指导工具。而且,随着VBM的兴起说明了价值创造已经成为公司管理的主要话题。它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并且便利那些能够最大化产出回报的活动,并且确使回报超过资本投入,至少大于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VBM的管理过程是通过价值投入,包括资金,材料,服务基础设施,人力、技术等等,经过价值创造过程,达到价值转移,价值的增加,在股东价值、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本、供应商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等方面都能得到增加。
综上所述,不同的企业理论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同一企业理论也会有不同的目标选择,随着理论的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更加多元化,也更加完善。但是类似的,每一种财务管理目标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至今没有人发现一种完美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企业应该结合各自的产权性质,发展阶段等等因素来选择适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而不是盲目追求新的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毛兰,《价值管理下企业价值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目标的选择探讨》,企业导报,经营管理,2010年第一期,118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综合标准化建设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市场经济的过度,此过程中政府管理职能和各种经济关系也都发生了变化。目前标准化管理体制还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标准制定速度慢,水平低和标准化机构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论文从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主导制定综合标准化入手进行分析。
一、制定综合标准化的目的、作用分析
标准化最基本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具体表现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等。综合标准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综合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的综合标准相当于行业产品质量的最低标准,提高产品最低标准可以提高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促进贸易,国际标准化能够统一全世界商品口径,口径和测量工具都是统一,消除了贸易壁垒,则有利于出口和进口等。
二、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主导制定综合标准的模式设计
(一)采用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模式的动因分析
综合标准化制定依靠市场单方面完成,会出现一些客观原因导致市场自行解决问题变得很困难,主要表现在: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即行业龙头企业不可能能掌握市场上本行业的所有参与者的一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行业龙头制定出的标准,很可能出现标准不能符合本行业的实际需要的现象。行业龙头企业为了防止标准产生外部效应。制定国家标准为国家主导,政府出资,其制定标准速度缓慢,经常出现新制定出来的标准已经过时,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鉴于此,综合标准化需要市场参与,市场能够为标准化专家提供及时、可靠、准确的信息,提供各种原始数据等。由上可知,只有政府和市场结合才能制定出适应市场变化的、满足行业需求的标准。
(二)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综合标准模式设计
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模式是介于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之间的一种模式。政府出资,行业龙头企业提供行业标准市场需求分析相结合的形式。优点是制定出来的标准具有更强的使用性,更能符合市场变化和技术的动态变化且制定出的标准风险更小;另外统一标准有利于规模经济,成本不变、减少或增加极少的情况下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数量,能够迅速建立标准的本国用户基数。缺点是行业其他企业产于程度不够,可能会造成标准的优势趋向性,趋向于行业龙头企业;标准是由国家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完成,可能会造成标准门槛过高,会淘汰一些本应能给社会带来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
三、路径设计
(一)综合标准化联盟主体间关系
综合标准化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本论文认为,制定综合标准化应该由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称为联盟标准。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联盟模式如图3.1,两者联盟生成一个联盟标准化机构。
图3.1 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联盟模式
(二)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职责分析
我国标准化事业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美国相对我国而言比较完善,其标准大多企业自行制定而不是政府主导,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幼年时期,根本没有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和企业制定标准的重要性。为了促进国家、行业、地区和企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就必须担负起制定、推广、应用、测试盒认证等各方面的工作。
(三)行业龙头企业职责分析
目前我国的各级标准化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全国的各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这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本上覆盖了各个领域的标准化。行业龙头企业应该广泛收集并且将与起草标准化有关的材料提供给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例如,此行业国外的发展状况,达到的水平;国内本行业的发展水平,生产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国外该行业内某综合标准化对象的相关数据、样机和产品说明书等。
(四)科研单位职责分析
科研单位包括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制定综合标准化的过程中,科研单位一方面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人才,另一方面为制定综合标准提供科技成果,最后科研单位与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技术沟通。
(五) 联盟内标准化机构职责分析
在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综合标准化的过程中设立的联盟机构。是政府联盟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技术支撑和专业标准的研究基地。联盟内部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本我国本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达国家本行业的综合标准化现状,技术水平和相关政策、战略等。及时掌握国家标准化最新动态。把收集到的信息提供给我国主导标准化部门。联盟内部的标准化机构应积极提高自身在技术领域的地位,从而可以保证标准化研究的先进性和专业标准化研究机构的沟通合作技术。联盟内部的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其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快速掌握行业变化趋势的能力为综合标准化制定部门提供权威性和及时信息。
四、 政府和企业主导综合标准化步骤分析
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综合标准化的步骤为: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和出版阶段。
预阶段主要工作:此阶段根据市场和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计划项目建议,联盟内标准化主管部门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立项的项目进行研究和必要性论证。在此基础上全国标准化专家根据联盟内标准化机构提供的信息进行标准草案等研究。立项阶段: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上报的标准新项目建设统一汇总、审查、协调、确认直至下达。起草阶段:此阶段主要由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成立综合标准起草小组;拟定工作计划;开展调查研究;安排试验验证项目;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阶段:标准起草后将征求意见稿发给有关单位或企业进行意见征求,将意见收集、整理回函给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阶段:组织会审或函审,编制标准报批稿。批准阶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归口单位审核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对上报的标准审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报批稿进行必要的协调和完善。由国家制定的出版社出版发行。
五、结论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制定综合标准的重要性,所以本论文从政府与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综合标准入手,分析了两者有效联合可以规避了单方面制定标准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联合制定综合标准的步骤模型。由于我国是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制定企业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从政治角度影响企业发展,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我国综合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企业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春田.现代标准化方法——综合标准化 第七章 综合标准化的特点[J]. 中国标准导报. 2011(07)
[2] 李春田.综合标准化的现实意义[J].品牌与标准化,2012(0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关于“特殊行业确需提高广告费扣除比例的,由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的规定以及各地反映,现对制药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问题通知如下:
自2005年度起,制药企业每一纳税年度可在销售(营业)收入25%的比例内据实扣除广告费支出,超过比例部分的广告费支出可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
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训教学环节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实训教学环节是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启发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它是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实训教学环节更好地落到实处,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是目前实训教学环节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
随着汽车市场的国际化,汽车维修行业有了一个较为先进的国际环境,汽车电子技术及高科技电子化检测维修设备已在汽车维修业得到迅速的推广和普及,老的检测维修手段及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新的检测诊断设备、先进的维修观念及技术、现代的企业管理手段和管理机制已经成为现代维修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而现在从业人员的素质却参差不齐,很多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或只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充实到相应的工作岗位,这种状况已不能满足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技术较强的专业,既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合格的汽车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激发智力潜能使其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熟练掌握先进仪器设备操作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并满足社会需求的大学生。但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非常注重理论,不太注重社会需求,这样就造成了和社会需求相脱离的现象。以《电控发动机实训》课程实训为例,实训大纲的要求就是要学生掌握电控发动机传感器及执行器的检测及故障分析方法。这些实训要求固然重要,但实际工作过程中原车电路较实训用发动机电路要复杂、隐蔽,在学校实训教学环节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因此,现有实训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和实际工作中的电路存在差距,不利干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2.实训教学方式单一。实训教学环节中,通常是指导教师事先将制作好实训台架,汽车的各部分的分解电路也是在实训之前完成,然后学生按照班级为单元,到实训地点后教师进行现场的简单讲解,然后在教师的操作下,学生作为旁观者或者次要参与者完成实训内容,最后结合实训数据完成相关的实训报告。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只是作为被动学习者,没有真正参与到整个实训的过程中。因此,造成了学生动手能力差,对整个实训检测过程不是很了解,传感器的波形及数据采集无法掌握,实训报告中错误也较多。这样学生失去了实训教学环节中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机会。
3.实训考评方式单一。实训教学环节长期以来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其成绩的评定也是以理论课程考试成绩为主,实训成绩为辅,实训教学环节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大都在10 %,没有形成独立的考核方式。另外,实训成绩的评定一般是实训指教教师给出,而且评价的唯一依据就是实训报告,一个班级实训基本相同,实训报告也基本类似。所以,实训教学的成绩考核不能全面衡量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而且实训教学环节成绩评定缺乏奖励机制,这就导致学生只重视理论教学的学习,对实训教学的环节积极性不高,实训教学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效果非常不明显,更不用说挖掘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1.实训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我校实训教学环节本着”强化基础、注重综合”的指导思想,在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上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开拓了更多的途径。
(1)实践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维修生产任务相结合。实践教学要根据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设计实训项目和组织实训教学,即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又可使教学更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实践开放性和先进性,应该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项岗实践。
(2)积极推行多种职业资格考证培训。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某一职业岗位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特征明显,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毕业后直接上岗;同时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2.实训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为改善传统实训教学方式弊端,我们采取了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实训的实训教学模式。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以为主要参与角色,教师作为指导角色,以引导为主、授课为辅,即全过程参与实训教学模式。
(1)推广了“讲—演—练—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项目,我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集体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推行了“讲—演—练—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讲—演—练—评”教学模式的创立和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在特色办学和培养“双证书”高技能人才方面,显示出它独有的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学生知识结构有一个基础平台层后,通过开设多门选修课,开办第二课堂,举办讲座,成立兴趣小组,使每位学生既有专门化的特长,又能熟知各课程间的融合,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加强了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管理上各专业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利用现场观摩、讲解、实物展示分解、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效率。采用汽车性能参数的测量、调整,车辆故障产生原因的分析、修理方案的选定,故障排除的操作来考核学生。对学生实施“双证书”教育,开展技能比赛活动,培养用人单位适用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3.考评方式的多样化考评是检查学生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是否达到教育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为避免传统考评方式的一些弊端,我们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的方式,将学生考核成绩里面体现其全程实训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总体来说考评分为参与表现、实践能力以及提交的实训任务书等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参与表现,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教学环节中的学习态度、完成情况、团结协作情况以及维修方案制定、任务实施、研讨等方面参与表现情况。
(2)实践能力,主要考核学生在各实训教学环节中表现出来的对实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实训操作、测试、数据分析、答辩及研讨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包括了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解、思维、创造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提交资料,主要考核学生各阶段提交的资料、实训报告以及研讨总结,主要根据提交资料的完整度、故障分析的准确性以及问题讨论的深度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实训成绩评定标准为:实训成绩=参与表现(40 %)+实践能力(40 %)+实训提交资料 ( 20%)。
全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方式,在成绩的评定中既考虑到了考核本身的公平、公正性,同时又兼顾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表现,给予学生客观、全面的综合评价,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三、总结
以学生为主体全程参与实训过程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改革,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训环节学习热情得到明显提高,实训教学的效果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参与改革教师在学生满意度测评中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总之,随着社会对学生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现在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许多高职院校的重视,无论从办学指导思想到实训教学的理论指导日渐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日益改善,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实训教学改革中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深知,教学改革是高等院校教育研究中深远的课题,实训教学的改革也要不断顺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将教学实训方面的改革深化,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企业欢迎人才。
参考文献:
讯:在这里跟大家谈谈网络推广营销的整合营销,其实根据网络推广营销的当下情况来分析:很多人并未完全理解网络营销,就是大家在网上所说的seo,网络推广营销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站内优化,站内优化目前一般的公司都是在做的是站内的程序、内容、板块、布局的优化,再详细点就是关键词的布局。在这里我们要从网站的意义来说起,网站在当下时代的意义已经由美观摆设,慢慢的演变到网站功能使用这一方面来,可是惯性的就完全追求使用和网络推广,几乎把美观给忘掉,这是不对的,网站要从营销角度来考虑,优化还是要想到方方面面。
1、从网站美观角度出发,公司的网站是否考虑到自身资质问题,就是说等目标客户访问我们网站时,你的网站有没有吸引他的外观,权威,企业宗旨的体现,企业信用的体现,企业在产品介绍上的专业程度,企业形象的品味,这些都是营销要考虑的。
2、从实用角度来说,你的网站有没有文字性的标语,创意性的图片,正规性的企业形象的视频介绍,这同样是企业品牌的树立的要点,是企业形象描述的要素,如果没有,是不是在营销上缺少点东西?
3、从网络推广策略角度分析以上两点都是策略,但是还是不够全面,要从美观,整体,实用,塑造形象的角度来优化网站,这才能从实际上完成网站的站内优化,否则总有一天会追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网络推广有何意义!
总之,网络推广营销是一个整合营销,他不是一个点的推广,而是一个面的推广,而且将来还会到一个三维的推广,这就是市场的整合,很多企业可能就只是看中其中的一个点,把这个点挪为己用,效果不明显,其实很正常,应为你只拿了一个点,一份付出一分收获,自然法则还是很公平的。(文/庞文英)
(1)什么是企业文化。
文化是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广义是指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信仰,是指导企业和企业人行为的哲学,它由物质文化(企业家形象、员工形象、企业外形象、企业产品形象);行为文化(企业制度、道德、活动、经营行为);精神文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精神)构成。
(2)企业文化的作用。
湖南省煤业集团资兴实业公司总经理何建辉在2013年工作会上概括地说,“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一阵,文化管人管灵魂”。今年元月22日在资兴市地方文史研究会上,何总又提出了这一文化理念。从理论上说,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具有实现企业振兴的激励作用;具有团队精神的凝聚作用;具有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力作用;具有企业创新活力的推动作用;具有企业形象美化的辐射作用。
(3)怎样建设煤炭企业文化。
主要是“三个环节”:其一是整合企业精神文化,建立价值观念系统,主要是挖掘、总结、提炼、升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要具有特色,具有科学性、现代性、系统性、统一性;其二是规范企业行为文化,建立行为规范系统。如规范员工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其三是创造企业形象文化,建立形象识别系统。如企业标识、企业名称、员工服饰等,企业文化就是要建设实业公司自己的特色文化。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意识的知识型、科技型的大型制药企业。她以创新、科技、人才、治理的核心优势和严谨、科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具体行为来服务社会、营造健康。
众所周知,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不是很困难,但是要把一个企业做长久甚至长盛不衰却是很不轻易的。我曾经在一些统计上看到过,长寿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之间,最大区别在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市场、科技进步、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持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带来的竞争性是买不来、带不走、学不到甚至不可替代、无法模拟的。
而成立于1995年的制药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从当年的一个不具天时不具地利的小厂,发展到了现在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每年净盈利高于10亿元佳绩的全国知名企业,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自上而下的优秀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习惯性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而正是这些统一的价值观、共同的认知体系才使得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据药业的伏女士介绍,每一个进入的员工(小到负责清洁工作的工人,大到项目经理)在来到工作岗位之前,都需要提前进行培训。
“回顾药业的漫漫征程,梳理诸多经验。我们发现,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交织、自信与务实的辩证至关重要。建厂伊始,可谓不具天时、不具地利,但我们没有为困难阻碍,没有在恶劣的条件前止步。艰苦奋斗是一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脚踏实地时又要高瞻远瞩。这些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而有激情,激情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同时我们又始终用超前的眼光缜密分析,谋划未来,这使公司的治理、制度架构、人员观念得到全面提升。在荣誉和成就面前,人并没有满足现状,我们深深知道要创业就必须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年公司来一直秉承’科技为本’的理念,以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诚招医药领域内的高科技人才,做好科研开发工作,为公司进军新医药领域及现有品种的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在’精神’的旗帜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每个新来的员工都需要专心阅读专心体会的关于历史的领导致辞。其中,所谓的“精神”就是:豪在大志、森在伟业、精在治理、神在创新。也即,立大志、创伟业、精治理、重创新。员工也要受到这样的教育,作为一个高科技制药公司,企业的终极目的绝不只是为了盈利,她有着更为沉重的企业责任——为医、患提供满足的服务;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正如治理大师德鲁克在《组织的治理》里所说的,“一个组织机构是为了某项特定的目标和使命,或起到某项特定的社会作用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正与德鲁克的这句话遥相呼应,证实了一个企业当且仅当她有一定积极的社会作用才能够屹立于竞争激烈的市场。
在参观制药厂的时候,我们发现厂内并没有口号式的标语。例如,他们的企业宗旨是“服务社会,营造健康”,但不论何处都找不到这样的字眼。我们象征性的问了几个正在休息的工人的企业宗旨是什么,他们都能流畅的告诉我们,其中还有一些师傅给出了自己的深刻理解。这就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个企业的治理能力——他们成功地避免了形式主义。我们真切的看到,企业或者员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都与内部的意识形态达成了统一。真正的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伏女士也告诉我们,他们这里除了培训时候发下的学习资料,没有任何字面上对企业文化的诠释。但是,当我们走进这个企业,当我们成为其中任何岗位上的一员之时,就会发现,的企业文化就似乎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每个员工的心态、每个员工的行为,处处体现着的那种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交织、自信与务实的辩证。
我们在闲聊时也曾经询问伏女士,他们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她告诉我们,文化不是为了赶时髦、为了要做“文化人”,也不是为了提高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档次地位,而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约束员工,凝聚员工,激励员工。但是,这种凝聚并不代表文化就是统一员工的行为。许多企业要求员工统一制服,清晨排列成行做早操,喊些口号,就算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于员工对制度的真心拥护,在于企业统一的价值观,并非只是对于工作环境的统一。就似乎微软的招聘广告语所说:“你喜欢自由安闲,手拿可乐,边听音乐边工作的环境吗?”实践证实,随意的工作环境并不妨碍优良企业文化的行成与执行。
女士说,“其实人才固然重要,文化才是要害”。的确,顶尖的人才,可以通过合作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但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斗争。假如组织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文化,这个组织也只是一盘散沙,这个时候人才的增多,不过是增大内耗而已。所以,需要她特有的企业文化,不但如此,任何企业都需要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总是标志着该企业的视野和品位,一个企业假如没有文化,尤其是没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那它就好比是建造房子时,只有砖、瓦、沙子,而没有水泥(凝聚剂)一样。总之,当企业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时,为了能再上一层楼,再创新的辉煌,这个企业就必然要提高它的文化素质,只有这样,这个企业才可能会具有一种长久的生命力。
二、大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发现,毕业的大学生与合格的企业员工相差甚远。且不谈技术上从理论到现实的差别,或者是与人的交往能力的差距,光是大学生需要进行的角色转变就已经相当大了。
从学校走向社会,从教室走向工作岗位,由学生变成员工,无论生活方式,还是生活环境;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思考方法,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才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和员工的交谈,再加上伏女士的点拨,以及各自的观察,总结出了下面几条。要想成功的从学生变为员工,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048-02
VI(企业视觉识别)设计由体现企业理念和业务性质、行为特点的视觉设计符号及各种应用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VI包括两大系统。第一,基础系统,例如,企业名称、标准标志、标准色 、精神标语和辅助图形等,并传达出企业理念和企业特性。第二,应用系统,例如,基础系统的元素是用于通信、建筑物、车辆和企业服装的应用。在一般情况下,VI中的可识别性和一个企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关系。当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了强调(新)组织的参与,强调自己的个性特征,才会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传达新的名称和开发设计。VI重新设计往往是因为一个企业的变革,例如,重新定位(战略上的改变)、兼并、收购或私有化。随着时代的发展,VI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变化。然而,凭着良好的信誉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人们往往难以察觉VI所发生的变化。VI的可视化传达,已然成为企业重要的有形资产。
一个新的VI开发始于一个发现的过程,它揭示了公司目前的企业状况、历史根源、文化、战略和结构。只有确定公司的本质,如它代表什么,企业性质是什么,企业宗旨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其他企业等,VI设计才能启动,并开发出与该企业相适应的视觉识别系统,最终能体现该企业的企业理念、行为特点的各种视觉符号。一个新的VI能被大众所认可,是加强树立企业声誉的前提。一个良好的声誉受到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标志影响:反之企业声誉也影响企业的业绩。因此,企业声誉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企业声誉的好坏能影响到各类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员工和潜在员工、客户和媒体。
企业标志和企业声誉是密不可分的,推广企业品牌和企业公关被看做是建立企业声誉的手段。企业声誉是指企业与众不同的属性,是对公司过去行为的认同,对未来的期望及服务和核心技术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企业标志是VI设计的核心,是企业个性、身份的象征。企业标志既表现了企业目前取得的成就也表达了企业未来的抱负。一个好的企业标志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关系者或消费者有意识地选择了解产品或服务,以及更好地与内部员工信息的沟通。但VI设计的管理需要确保延续性。毕竟,VI不是一个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在本文中,探索企业视觉形象和企业品牌声誉的关系?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在VI设计与开发中提高企业品牌声誉?在此归纳出五个方面:即知名度、独特性、真实性、透明度和一致性。
(1)知名度。知名度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程度。可以从户外广告、公益活动、媒体曝光、品牌价值的排行榜这些方面建立,还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所有这些因素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都会影响声誉。例如,全球连锁企业麦当劳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麦当劳的成功是在美国汽车化背景下产生的,麦当劳设计了一个金色拱门,投放在公路沿线,给驾驶员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麦当劳企业利用大众对麦当劳叔叔的认同,建立企业公民意识。而“麦当劳”这个名字和企业名称相一致,麦当劳叔叔良好的社会声誉也提升了麦当劳企业的声誉。把企业名称、标志、标准色、宣传标语等VI中的基本系统要素贯彻到应用系统要素中,加大社会公众对该企业的认知、认同,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效果。
VI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应用到建筑物、车辆和一些视觉媒体上等,增加了企业的识别度,同时也能提升该企业的知名度。它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存在,而且也象征了该企业在业界的地位和声誉。
(2)独特性。独特性是指企业在大众心目殊的地位。其独特性可以通过企业的战略方针、情感诉求、事件营销等吸引大众的关注。例如,英特尔的营销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鼓励个人电脑制造商在广告中使用英特尔的商标。并在广告宣传中反复提及英特尔的技术,而更加突出了英特尔商标的独特性;英国石油公司(BP)通过一个新的徽标和“超越石油”的宣传标语,强调其在环保技术上的进步;一句“让我们做得更好”的宣传标语让飞利浦闻名世界。这个广告标语经过印刷和广播媒体得到广泛的传播,表达了飞利浦对内部员工的一种期望,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这个独特的宣传标语设计已经融入了VI手册准则。
(3)真实性。在VI设计中,真实性是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程度,是指企业行为与大众对企业的印象相一致。
“让我们做得更好”这条宣传标语,不只是对社会大众宣传的一句口号,更是飞利浦的员工以此为准则努力实现这个承诺的行为过程。这种贴近社会大众的服务宗旨,能迅速地引起大家的共鸣,达到企业精神的高效传播。飞利浦的标志也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性,其主要采用了星形和波纹形符号,星形寓意光,波形寓意电波。这些真实的元素也反映了飞利浦的核心业务。
VI设计的开发也是基于企业真实现状的基础之上。设计师们要对该企业的根源具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突出其特色,表现其真实的视觉形象。首先要对企业的内部调研,可以通过档案分析、访谈、员工座谈和问卷调查等达到全面的了解,这是VI设计的第一步。用视觉符号体现其企业形象和理念,然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讲故事”可以帮助员工理解该企业的理念和精神。并用行动一起来演示该企业的真实性,用他们的行为来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例如,国外很多企业就是将品牌、产品与故事相结合,在故事中传播品牌的历史、功能性价值,通过故事来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品牌与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筑起品牌的心理价值库。“讲故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播,在不知不觉中,让消费者接受品牌,并对品牌建立好感,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4)透明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企业透明度越高,它的信息可信度就越高。透明度能够提升企业的公信度和认同感。透明度包括产品和服务、经营宗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和工作环境等。
透明度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建立,即通过企业识别系统创建。例如,一个企业可以创建单一的视觉标志,也可以是不同的下属部门、产品、服务采用多个视觉标识。当产品标志也是企业标志,这增强了制造商产品的透明度。调查表明全球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其企业和产品是用同一种标志。例如麦当劳公司,它的品牌、企业名称和商标名称都是相同的,这样使信息单纯集中,大大地提升了企业声誉的传播效果。当企业使用的产品标志不与企业标志相同,反而对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因为VI企业视觉识别要素的混乱,而容易产生识别上的障碍,削弱了企业形象的传播力。
透明度还可以通过专用标志来表现,如政府或机构的认证或质量标志,为消费者提品的服务和背景信息。例如:ISO的认证是质量的象征,EKO的认证是品质的象征,中国环境标志的认证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象征。
(5)一致性。一致性贯穿到所有利益相关者,以及公司的信息沟通系统和企业的决策系统。保持视觉识别系统的一致性,这必须严格遵循VI手册准则,比如包装、标志、企业宣传标语等采用统一的规范设计,以及在营销和传播活动中采用统一的模式,并坚持长期、延续地使用。VI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品牌标志的图形元素在很长的时间段里保持延续性。例如,壳牌的标志,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继续保持一致性的例子,该标志不管怎么变化,仍然和1904年设计的标志相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标志用于所有通信媒介。一开始,标志每12年修改一次,但在最近10年来,只做了些非常细微的变化。壳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改变它的标志、名称和颜色。VI设计的一致性,能使社会大众对特定的企业形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对企业形象的传播。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VI在提高企业声誉的五个要素。即知名度、独特性、真实性、透明度和一致性。这五个要素都是相互关联、共同贯穿和交织在企业的行为、市场公关和视觉符号中。更重要的是在VI设计中透明度和一致性更能增加企业声誉。VI不仅仅是一个标志了,它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它也是一个可视化表达,是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声誉的象征。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让该企业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从而提高企业声誉,VI设计可以视为一项有用的工具。但是,我们也不能太高估VI的作用,除了视觉形象的建立,企业的行为和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内部的管理也很难真正把VI设计贯彻和执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徐阳.品牌与VI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林磐耸.企业识别系统[M].台湾:艺风堂出版社,1985.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VI(企业视觉识别)设计由体现企业理念和业务性质、行为特点的视觉设计符号及各种应用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VI包括两大系统。第一,基础系统,例如,企业名称、标准标志、标准色 、精神标语和辅助图形等,并传达出企业理念和企业特性。第二,应用系统,例如,基础系统的元素是用于通信、建筑物、车辆和企业服装的应用。在一般情况下,VI中的可识别性和一个企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关系。当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时为了强调(新)组织的参与,强调自己的个性特征,才会花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传达新的名称和开发设计。VI重新设计往往是因为一个企业的变革,例如,重新定位(战略上的改变)、兼并、收购或私有化。随着时代的发展,VI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变化。然而,凭着良好的信誉逐渐被大众所认可,人们往往难以察觉VI所发生的变化。VI的可视化传达,已然成为企业重要的有形资产。
一个新的VI开发始于一个发现的过程,它揭示了公司目前的企业状况、历史根源、文化、战略和结构。只有确定公司的本质,如它代表什么,企业性质是什么,企业宗旨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不同于其他企业等,VI设计才能启动,并开发出与该企业相适应的视觉识别系统,最终能体现该企业的企业理念、行为特点的各种视觉符号。一个新的VI能被大众所认可,是加强树立企业声誉的前提。一个良好的声誉受到企业理念、企业行为、企业标志影响:反之企业声誉也影响企业的业绩。因此,企业声誉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企业声誉的好坏能影响到各类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员工和潜在员工、客户和媒体。
企业标志和企业声誉是密不可分的,推广企业品牌和企业公关被看做是建立企业声誉的手段。企业声誉是指企业与众不同的属性,是对公司过去行为的认同,对未来的期望及服务和核心技术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企业标志是VI设计的核心,是企业个性、身份的象征。企业标志既表现了企业目前取得的成就也表达了企业未来的抱负。一个好的企业标志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关系者或消费者有意识地选择了解产品或服务,以及更好地与内部员工信息的沟通。但VI设计的管理需要确保延续性。毕竟,VI不是一个目标,而是达到目标的手段。
在本文中,探索企业视觉形象和企业品牌声誉的关系?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在VI设计与开发中提高企业品牌声誉?在此归纳出五个方面:即知名度、独特性、真实性、透明度和一致性。
(1)知名度。知名度是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程度。可以从户外广告、公益活动、媒体曝光、品牌价值的排行榜这些方面建立,还可以通过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和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所有这些因素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都会影响声誉。例如,全球连锁企业麦当劳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麦当劳的成功是在美国汽车化背景下产生的,麦当劳设计了一个金色拱门,投放在公路沿线,给驾驶员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麦当劳企业利用大众对麦当劳叔叔的认同,建立企业公民意识。而“麦当劳”这个名字和企业名称相一致,麦当劳叔叔良好的社会声誉也提升了麦当劳企业的声誉。把企业名称、标志、标准色、宣传标语等VI中的基本系统要素贯彻到应用系统要素中,加大社会公众对该企业的认知、认同,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效果。
VI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应用到建筑物、车辆和一些视觉媒体上等,增加了企业的识别度,同时也能提升该企业的知名度。它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存在,而且也象征了该企业在业界的地位和声誉。
(2)独特性。独特性是指企业在大众心目殊的地位。其独特性可以通过企业的战略方针、情感诉求、事件营销等吸引大众的关注。例如,英特尔的营销战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鼓励个人电脑制造商在广告中使用英特尔的商标。并在广告宣传中反复提及英特尔的技术,而更加突出了英特尔商标的独特性;英国石油公司(BP)通过一个新的徽标和“超越石油”的宣传标语,强调其在环保技术上的进步;一句“让我们做得更好”的宣传标语让飞利浦闻名世界。这个广告标语经过印刷和广播媒体得到广泛的传播,表达了飞利浦对内部员工的一种期望,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这个独特的宣传标语设计已经融入了VI手册准则。
(3)真实性。在VI设计中,真实性是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程度,是指企业行为与大众对企业的印象相一致。
“让我们做得更好”这条宣传标语,不只是对社会大众宣传的一句口号,更是飞利浦的员工以此为准则努力实现这个承诺的行为过程。这种贴近社会大众的服务宗旨,能迅速地引起大家的共鸣,达到企业精神的高效传播。飞利浦的标志也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性,其主要采用了星形和波纹形符号,星形寓意光,波形寓意电波。这些真实的元素也反映了飞利浦的核心业务。
VI设计的开发也是基于企业真实现状的基础之上。设计师们要对该企业的根源具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突出其特色,表现其真实的视觉形象。首先要对企业的内部调研,可以通过档案分析、访谈、员工座谈和问卷调查等达到全面的了解,这是VI设计的第一步。用视觉符号体现其企业形象和理念,然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讲故事”可以帮助员工理解该企业的理念和精神。并用行动一起来演示该企业的真实性,用他们的行为来提升企业的良好形象。例如,国外很多企业就是将品牌、产品与故事相结合,在故事中传播品牌的历史、功能性价值,通过故事来让消费者更多地了解品牌与产品,在消费者心里筑起品牌的心理价值库。“讲故事”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传播,在不知不觉中,让消费者接受品牌,并对品牌建立好感,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4)透明度。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企业透明度越高,它的信息可信度就越高。透明度能够提升企业的公信度和认同感。透明度包括产品和服务、经营宗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社会责任和工作环境等。
透明度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领域来建立,即通过企业识别系统创建。例如,一个企业可以创建单一的视觉标志,也可以是不同的下属部门、产品、服务采用多个视觉标识。当产品标志也是企业标志,这增强了制造商产品的透明度。调查表明全球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其企业和产品是用同一种标志。例如麦当劳公司,它的品牌、企业名称和商标名称都是相同的,这样使信息单纯集中,大大地提升了企业声誉的传播效果。当企业使用的产品标志不与企业标志相同,反而对企业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因为VI企业视觉识别要素的混乱,而容易产生识别上的障碍,削弱了企业形象的传播力。
透明度还可以通过专用标志来表现,如政府或机构的认证或质量标志,为消费者提品的服务和背景信息。例如:ISO的认证是质量的象征,EKO的认证是品质的象征,中国环境标志的认证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象征。
(5)一致性。一致性贯穿到所有利益相关者,以及公司的信息沟通系统和企业的决策系统。保持视觉识别系统的一致性,这必须严格遵循VI手册准则,比如包装、标志、企业宣传标语等采用统一的规范设计,以及在营销和传播活动中采用统一的模式,并坚持长期、延续地使用。VI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品牌标志的图形元素在很长的时间段里保持延续性。例如,壳牌的标志,就是随着时间的变化继续保持一致性的例子,该标志不管怎么变化,仍然和1904年设计的标志相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标志用于所有通信媒介。一开始,标志每12年修改一次,但在最近10年来,只做了些非常细微的变化。壳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改变它的标志、名称和颜色。VI设计的一致性,能使社会大众对特定的企业形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对企业形象的传播。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VI在提高企业声誉的五个要素。即知名度、独特性、真实性、透明度和一致性。这五个要素都是相互关联、共同贯穿和交织在企业的行为、市场公关和视觉符号中。更重要的是在VI设计中透明度和一致性更能增加企业声誉。VI不仅仅是一个标志了,它不仅代表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它也是一个可视化表达,是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和声誉的象征。通过令人印象深刻的设计,让该企业从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从而提高企业声誉,VI设计可以视为一项有用的工具。但是,我们也不能太高估VI的作用,除了视觉形象的建立,企业的行为和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内部的管理也很难真正把VI设计贯彻和执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徐阳.品牌与VI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2]林磐耸.企业识别系统[M].台湾:艺风堂出版社,1985.
二、供电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1.人性化管理模式
所谓人性化管理模式,是指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充分挖掘员工的的潜能,在工作管理中讲求注重平等和尊重、创造和直觉、主动和企业精神、远见和价值控制。同时,人性化管理模式还突出在信息膨胀、虚拟空间逐渐扩大、竞争激烈的社会供电企业生存形势之下,讲求“信息共享”、“虚拟整合”、“竞争性合作”、“差异性互补”、“虚拟实践社团”等,实现知识由德到显的转化,创造竞争优势。具体来说,人性化管理模式便是包括对人的尊重,每位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成分,对员工的尊重也是对工作高度敬业的表现。此外,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高度的肯定和鼓励,充分的物质鼓励和精神嘉奖能极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双赢。在供电行业中,由于竞争的激烈形势,更多的恶性竞争也逐渐显现,各种私下交易也是层出不穷,因此,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于职员的发展空间企业也是值得考虑的。在供电企业,各种事宜都是有据可循、有章可依的,但是这并不意味这企业就可以简单的“照搬”。相反,企业需要鼓励员工工作创新,并给与职员更多成长和发展机会,重视企业与个人的双赢。当然也有供电企业实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让员工在工作中有理想、有目标、有动力地去完成手中的任务,在思想政治觉悟上有更高的提升。曾经有人将管理者比作是一个建筑师,他可以因材施用,通过将行色各异、优缺点不一的员工精心“雕琢”取长补短,然后再合理的安排之下,砌成坚固的企业“房子”,既能充分发挥员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又能将个人魅力和特点体现在企业发展之中。
2.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
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也是一个企业是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企业的文化是根据时代的发展,通过科学的企业文化渗透来实现企业盈利的管理手段,从而确定供电企业的发展目标。供电企业当中的文化建设的内容就是确定企业的核心文化价值,并通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一起对自身的思想、情感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最终在自我认识和他人交流过程中达到企业与员工在意志上的统一。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企业树立属于自己独有的文化精神,并将这种企业文化精神与国家文化精神发展相适应。比如可以设置各种独有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设计各种口号、内部标语、供电企业宗旨,当然其中不能缺少的便是企业硬性的管理条例,这是保证企业有序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在文化物质上的发展,类似供电企业这种重工业也不例外,兹如企业名片、logo、内部设施风格等,都是代表企业独一无二的特征的文化标志。最后是培养企业文化行为。这主要是包括企业竞争手段、传播社会舆论的方式、营销方式和理念等等,甚至在企业员工培训过程中透露出的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情感。通过这些手段的运用达到文化建设在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渗透和诠释。
3.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职场环境中氛围都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企业氛围可以感染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提高企业生产力。适当地将员工的工作精神、工作执行力以及薪水综合运用,充分调动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利用企业职员间的良性竞争力,将企业威严放置工作中,防止员工对工作的懈怠,实行淘汰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同时企业文化之间的沟通也是必要的手段。通过实现上下沟通、部门沟通,达到上通下达,实现企业良性运行。在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以及每位员工都制造一些可以业务沟通、资料传递、出谋划策的机会和平台,例如企业创建周年庆,组织一些歌舞活动、游戏节目等,让大家在组织和参与过程中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以期了解和适应各部门和企业的文化环境。通过沟通达到业务和人际方面的了解和提升。适当的文化节目和活动可以通过各种语言、肢体的方式增进员工之间的情感,同时对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