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指导教师发言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又是一季秋风爽,又是一年硕果香。今天,我们满载着教育的丰收喜悦和对新学年的美好畅想,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欢庆我们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个人及全体生活指导教师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教师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在这喜迎教师佳节的美好时刻,我有幸被评为优秀生活指导教师上台作表态发言,心情非常激动。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培养以及同事们的密切配合、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在此,请再允许我向曾经关注过我的各位领导、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大会作表态发言:
学校宿舍是学生的第二个家,作为生活指导教师首先要从宿舍的常规管理抓起,只有抓好宿舍的床铺整理、卫生和纪律等常规,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比安静、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落实学校制定的《住宿生的日行为规范》、《优秀寝室评比》和《群星璀璨揭示板》的争星活动等,有评比有奖励,调到了学生的积极性,实施过程中做到了“三勤”即嘴勤、手勤和腿勤。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和班主任联系,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加之我们每位生活老师精心准备组织的“快乐星期天”活动,丰富业余生活,集体舞成了我们生活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致使宿舍的氛围更加整洁、融洽、富有生机。不仅有一个如家的环境,还培养了学生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做好宿舍的常规工作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任务已完成,用校长的话说,生活指导教师既是保姆又是教师,是学生在教学区生活的继续。我的理解是即关心住宿生的饮食起居又要关心其受教育的成长过程。因此,我们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有耐心有爱心又要细心,“假如她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她”来鞭策自己的工作。留意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答疑解惑,做到因材施教。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让学生学会宽容待人,谦恭礼让,惜时守信。同学们之间能够团结互助,建立深厚的友谊。让学生感觉到宿舍这个大家庭不仅有一个如家的温暖,他们的课堂老师还在。不仅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还学会了知识。除此之外,我与同事们能够,一起在生活区的这片天地上打拼,团结一致,奋力进取,经历了风雨,见到了彩虹。做到了确保安全无事故发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专业教育也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随着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知识,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及维护
高职院校计算机实验室首先要建立实验室的各项制度和机房管理工作。在实验室的使用过程中,涉及到使用的人数多,使用的频率高,学生操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的差异,要保证计算机实验室安全有序地运行,保证良好的教学服务,必须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规章制度。只有依照相对应的制度,才能使计算机实验室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学的正常工作,需要在每个学期初要对计算机实验设备进行维修和维护。日常维护工作十分琐碎,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实验设备是常规性维护保养方法之一,也可以增加保护装置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因此,通过灵活使用工具将多种系统维护方法结合起来,那么维护工作将变得更为简单高效。
二、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1.实习指导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岗位工作
有些人认为实习指导教师只不过每次上机前做好准备工作,课堂教学中维持秩序,课后打扫卫生等较简单的工作,要不要提高业务水平无所谓,连实习指导教师自己也觉得在实验室工作不如理论教师那样有自豪感。实际上,这是非常片面的认识。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实践教学的核心,必须是实习指导教师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实习指导教师应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2.学院应制定鼓励实践教学的相应政策
必须建立实习教师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观念。可在教师晋升、晋职、进修、聘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我院规定取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每个月给予一定的津贴。同等条件下,实习指导教师优先从事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政策鼓励,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实践教学。这样一来,在政策上督促教师承担实习指导工作,由过去“要我”指导实习、“要我”当实习教师转变为“我要”当实习教师,使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主动加入实习教师队伍。这样不仅提高了实习教师的整体素质,而且更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习教师与专职教师的界限,从机制上改变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分离的局面,体现了教学体系中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这些政策的激励引导下,我院具备“双师型”实习教师的人数明显增加。
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培养,建立激励机制
1.实习指导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
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属于教辅人员,但同样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他们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工作十分繁杂,既要维护实验室的安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软件的安装,同时又要承担指导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这就要求计算机实验指导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实习指导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由于计算机长时间的运转使用,必然会导致出故障的几率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实习指导教师熟练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便能够随时发现故障、判断故障、排除故障。由于目前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都发展迅猛,这样,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本身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计算机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学习科研的机会,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2.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会提高实验室管理效率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加大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投入,然而,要让这些设备发挥它们最大价值,还得需要实习指导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因此,学院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以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3.实习指导教师要不断进修学习
应当按照教学要求适当安排实习指导教师的进修和深造,这是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计算机实习指导教师处于实验教学的第一线,如果能够适时安排相关实习指导教师参加进修培训,给他们创造提高素质的机会,同时有计划地与其他院校进行技术交流。
4.计算机实验室工作如果任务分配不明确,往往会造成闲的闲,忙的忙。因此科学管理就非常重要。必须把计算机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析,根据工作量,灵活地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调动工作积极性,年终考核也可以有十分明确的依据。
四、计算机实验室教学管理
1.实验室课堂的教学管理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都是基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单机辅导和交流的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极不科学,又使实习指导老师负担过重。目前,我院计算机实验室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网络化远程教学管理,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减轻教师负担,有效提高了计算机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也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容易接受。
2.计算机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教学的重要部分
首先,要了解本学期上机实验的系部、班级、人数、内容等,然后根据其课程设置、设备数量等安排上机实验的时间地点,做到统筹规划。既能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对于在实验过程中机器出现的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配合学生顺利完成上机实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更应该用现代科学管理的思想为指导,结合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工作出发,使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五、定期组织考核
新设备、新软件的不断出现、更新,使得实习指导教师每年都必须更新自己的知识。我院经常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学院新添的设备软件,对于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反馈意见。没有理解的内容,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或请教专家,直到大家弄通弄懂。每年年终对所学的业务知识进行年终考核,作为本年业务水平评比的一个依据。
六、参加全国组织的比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33-02
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而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活动。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到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除包括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包括迁移知识和将知识应用于新任务的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在专业要求情境下的合作、解决冲突、沟通以及互动的能力;方法能力应该使学生能够将他们已学到和使用过的技能和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中。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育理论中出现的一种新思潮。这种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被世界职业教育界和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我国主要是通过中德合作职教项目引进的,作为我国研究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课题,促进了我国职教教学的改革。虽然这种教学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所理解和接纳,但仍处于引进和开发阶段,尤其是针对某具体专业课程进行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并应用于实践的例子还比较少。
本课题组选择了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监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团队进行了相关教学设计,并在该专业3091班中进行了实践,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团队建设
课题组专门组建了教学设计和实施团队,进行了相关培训。教学实施团队共有6名专职教师和4名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其中高级职称3名。团队成员先后参加了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联合举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德国职教专家胡格教授举办的“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培训班”、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举办的“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通过培训,教学团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得到了不断提高,团队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和学纲,将学习领域转化为学习情景,为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课程体系开发
课程体系开发理念 在开发工程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机制,实现校企资源充分共享;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构建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训练并重的教学模式。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工程监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工程合同管理、监理信息管理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和投资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铁路、公路、建筑等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公司、工程咨询公司等单位从事施工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程监理、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标等工作。经过调研,该专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见图1)。
教学设计
针对每个学习领域,教学团队进行了学习领域整体设计和学习情景构建,就各学习情景进行了行动导向教学设计,按一定教学原则设计教学方案大纲,共同完成了学习资料的设计和开发,形成了完整规范的全套学习情景实施计划和学生学习任务单,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条件。如《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根据施工现场安全控制的关键分部分项工程,构建了9个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下又设置了相应的子情景(详见表2)。同时,还根据9个学习情景设计了适合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学资料,以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载体,针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设置相应的任务书,每个任务书都配有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案例。
行动导向教学
方法的应用实践及效果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很多,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单项使用或综合运用,以小组形式进行,强调合作和交流,一个教学单元中一般不止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学生有尝试新活动方式的实践空间。课题组在教学中灵活应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实训室和计算机房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网络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方式方法(见图2)。
课题组专门设计了“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效果学生评价表”,在学期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所有团队都一致认为:行动导向教学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快乐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践,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监理专业3091班(2012届毕业生)42名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班级学风浓厚,学习气氛活跃,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至实习结束时,除1人计划参加专升本考试外全部与全国各大监理公司和施工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且已全部顶岗实习。通过回访,实习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较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课题组也发现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以后引起重视:(1)教学设计很重要,布置的任务要精心设计,让学生能完成且乐于完成,避免任务太难、任务量太大使学生产生过大压力而不愿去面对。(2)学生以前接受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动性差,刚开始面对学习任务会感到压力较大、信心不足,需要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设法让学生能阶段性地产生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3)个别学生最初难于融入团队中,需要教师很好地引导和鼓励。(4)学生希望在每次完成任务后都能得到教师的评价和肯定,否则会有失落感,教师要非常注意这一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多肯定、多鼓励。(5)传统的教学场地偏小,行动导向教学最好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效果更好,给学生提供尝试新活动方式的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周红.基于行动导向改革的实践及效果分析——以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1).
[2]胡光辉,仇雅莉.高职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3).
[3]刘冬梅.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4]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2006(2).
中图分类号:G712;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53-01
部分高学生的基础不牢,对课堂的关注度不高,学习行为不主动,对于抽象知识理解能力不强。因此,职高学生如何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是职高教育者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认真钻研,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导入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问答导入与故事导入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关的物理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安全用电”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跟着父母去少年宫,发现一个人摸着带电的铁球,头发都竖起来了,却没有事。晚上回到家的时候,他用一个铁丝插入到插板里,没想到悲剧发生了,他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弹倒在地,屋子里的灯光也随之熄灭。幸亏小孩的爸爸及时将他送到了医院才脱离了生命危险。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在家触电会出事,而摸少年宫里的那个带电的铁球却没事吗?”学生对这个原因十分好奇,这时教师说出答案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说出原理,引出知识点:“这是因为少年宫里摸带电铁球的人穿的是绝缘的胶鞋,电流无法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而小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使得他的身体成为了导体,从而发生了触电事故。学生明白了这个原理后,也增强了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复习导入法
人们学习知识一般都是通过两种方法,即同化和顺应。因此,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复习导入不但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推理出新的知识点,形成知识结构框架,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分散性的,而是有组织的,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复习导入时,可以采取提问和学生回顾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自己不能回想到的知识,教师可以查缺补漏,引导学生进行回忆。以“噪音”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声音的知识,包括产生条件、传播速度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游戏导入法和实验导入法相结合
游戏导入法与实验导入法不能完全分开,有些实验也可以称之为趣味性小游戏。这两种方式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督促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思想,从而让学生懂得物理是一门动手的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例如,在讲授“电荷”一课时,就可以做一个小实验:将同学分组,发放塑料丝、梳子、动物毛皮、橡胶棒和盛了水的量杯。第一项是梳塑料丝,塑料丝梳过之后越来越散开;第二项是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用橡胶棒靠近细细的水流,发现水流被吸引过来,跟着橡胶棒移动。同学们对这种现象十分好奇。教师对这些现象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到其中的科学道理。
四、假设推理导入法
推理法是教师假定情况,学生通过假设,或从已有知识推理得出结果,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验证假设是否正确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合力”一课时,教师就提出来这样的问题: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会不会与一个力的效果相同?经过假设后,教师将拉力器固定在一端,选择一名女同学拉住另一端到达指定位置,她没有成功。这时教师又选择一名同学帮助她达到指定位置。然后再选择一名力气较大的同学,他独自一人完成了这个实验,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可以出现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等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的情况。教师通过这种导入方法讲解“合力”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运用这种假设之后,实验验证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假设法。
五、多媒体导入法
近几年,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许多带有危险性的实验或在现实中无条件完成的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达到实验目的。而且运用多媒体导入法,可以做到图文结合,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比如,在教授“电磁场”一课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由于在现实中进行实验时不能观察到电流的运动方向,学生理解出现困难。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将这一部分演示出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再比如,在学习“重力”一课时,教师为学生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星球具有不同的重力和在不同的重力下同一物体产生的不同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更直观,更具有说服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入的几种策略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导入法还有很多种方式,教师在设计时要注意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起悬念,让学生自愿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真正发挥导入法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0-0161-02
一、课题背景
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深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开发具有本省特点、科学实用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同时,教学指导方案的开发必须遵循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要与最新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岗位规范相对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教学开发要遵循以下几个规律:专业定位要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课程设置要支撑培养目标实现;课程内容要突出针对性与适应性;教学活动要融“做学教”为一体;教学达成目标要以职业标准、行业规范为参照;教学资源要丰富多彩;教学评价要科学多元;促进中高职有机衔接。
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全面启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的意见》,填补了省级层面在开发三年制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方面的空白,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根据省教育厅工作统一安排,山东传媒职业学院负责牵头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
课程指导方案开发的主要目的有三个:(1)建章立制,为全省的高职专业教学提供教学规范。(2)促进教师的发展,通过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提高教师对专业的把握能力,同时,通过广泛调研,熟悉全省专业发展的现状,了解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掌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及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3)促进高职和中职、普通高中的衔接,解决课程重复开设的问题。
二、调研设计与实践
开展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调研是为了查找分析当前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了解行业企业需求,学习省内外高职名校专业课程改革经验,为开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奠定基础。为使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既普遍适用,又特色鲜明,开发过程必须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于未来。同时还要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完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向服务学生就业、服务学生发展的转变,并将职业素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项目组对调研对象、调研问题、调研目的、调研方法等反复论证,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方案。
1.组建开发团队。为保障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的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由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资深本科院校、专业院校、高职院校,山东省(市)级电(视)台、山东省(市)级报社、省内知名传媒公司人力资源部、网络新媒体单位一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本院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开发工作团队。由于省内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只有4所,因此,特别邀请省外部分高职院校参加团队开发。同时,成立专家小M,对开发全过程进行指导。
2.确定调研对象。为使调研结果更加具有代表性,个体更广泛,项目组共设置学校组、企业组、行业组、学生组等4个小组,分头开展调研工作。各小组根据分工和教育厅文件要求,提交本组的调研方案、调研问卷、访谈纲要和座谈会纲要,经过项目组讨论、论证,专家审阅后,形成调研定稿。(1)学校组。主要对开设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校开展调研,调研问卷分为专业教师版和专业负责人版。调研的学校本科院校2所:山东师范大学、山西传媒学院;专业院校2所:山东女子学院、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高职院校4所:山东传媒体职业学院、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德州科技职业学院青岛校区、山东艺术职业学院;省外高职院校4所: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大众传媒职业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学院。(2)企业组。主要对招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和现场访谈。调研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包括传媒公司、传媒集团、网站、传统媒体的记者站和新媒体部门、广告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主要包括齐鲁网、新浪网、济南名声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山东常青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济南策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阳光海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3)行业组。主要对省级、市级、县级的传媒行业开展问卷调研。主要包括山东卫视、山东卫视新闻中心、山东卫视齐鲁频道、山东卫视生活频道、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手机台事业部、济南电视台、临沂电视台、聊城电视台、聊城日报、济宁晚报、临沂沂水电视台、潍坊高密电视台、青岛平度电视台、东营胜利油田宣传部、德州宁津县文广新局等。(4)学生组。主要对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2009级(该级学生为该专业所招收的第一级学生)至2015级的学生展开调研。调研问卷分实习生、毕业生版和在校生版,座谈会主要组织在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参加。
3.落实调研方法。为使调研结果更加客观、全面、有效,调研以深入走访、现场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辅以电话访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网上调查、邮箱调查等方式进行,并充分利用“问卷星”开展网上调研及数据汇总。调研范围包括北京市、山西省、湖南省、安徽省、河北省以及省内济南、青岛、日照、威海、德州、泰安、临沂等地市的学校、行业企业等。
4.确定调研目的。项目组通过研读政策文件,在充分学习其他高职院校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将调研目的确定为:(1)掌握省内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现状,发现在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能力培养、校外顶岗实习等方面存在问题。(2)掌握省内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制定的过程、依据,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3)了解省内传媒行业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职业岗位、岗位能力等方面的需求情况,与最新的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相对接。(4)了解省内外传媒行业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了解学生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安排、实习实训环节等各方面的认知、意见与建议。
三、{研结果分析
各小组根据调研方案开展广泛的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在充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1)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行业企业牵头,学校重视。院校应将有一定规模的、管理规范的私营企业作为主要校企合作对象,紧贴行业发展需要,积极与一线接轨,开发与传媒前沿相关的新课程。(2)新闻类课程内容以文字功底为主,专业技术为辅;注重实训,多提供实践教学机会。同时完善该专业毕业技能考核标准和体系,强化技能培训训练。(3)定期派相关教师去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习,加强实训训练,同时获得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并将一线经验用于教学中。(4)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与实践技能要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态度,培养高尚的人文素养以及新闻人的传统品德,即使命感与责任感。
总之,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是教育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完善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开发任务,我校必须要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际,并借鉴已有的先进经验,以全面提高人才质量为落脚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唐正玲,郭月兰.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开发需求调研报告[J].职教论坛,2014,(34).
[2]马亿前,吴学峰.教学视角下的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J].职教论坛,2016,(04).
[3]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9).
Practice of the Research for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Guidance Progra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LIU Ying-xi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关于职业教育的阐述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为此,必须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以实践教学体系为指导,以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为研究平台,以设计开发英语语言实训项目为研究对象,为更好地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服务为研究目的。
高职外语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工作需求为前提,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与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符合行业语言规范和岗位工作语境要求的职业外语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完成工作任务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如何排除高中阶段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干扰,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密切相联,创建模拟仿真的岗位工作情境,科学地把握好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激活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内化的语言基础知识,把学生虽然有限但已够用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应用能力是高职外语教学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而要做到这些,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实训项目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基本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忽视了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即使掌握了几千的英语单词,但是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还是无从开口,甚至错误百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实际运用的训练,我们应该看到大学英语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基础课,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主题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开发系列的语言实训项目,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强化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以教师为主导”指出教师的主导责任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设计、组织学生的各项活动;“以主题为线索”即活动必须围绕某个主题统领学生英语活动的“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并通过主题任务的完成,将一、二课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避免活动和任务的随意性和实践的盲目性;以活动为中心,就是让学生通过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各项语言实践任务,真正实现“用语言去学”的目的,并在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英语文化活动的愉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实施构想
大学英语的语言实践教学由两个模块组成:真实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即第二课堂活动;虚拟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即网络自主学习。
(一)真实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语言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学以致用,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创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展现技能提供绚丽多彩的舞台。例如,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
大学英语教师直接对第二课堂学习进行指导,教务处、校团委、学生会等教辅部门以不同的方式给予支持和帮助,它避免了第二课堂中盲目性、无组织性、缺乏系统的特点。主要可以开展如下相关活动。
英语角: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实践活动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俱乐部理事成员和大学英语课程指导老师共同设计每周话题,由理事当主持人,随机找兴趣相同者就主题进行讨论。每周安排一位外教和一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师到英语角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英语电影鉴赏:播放外教或大学英语教师精心挑选的优秀影片,结合中英字幕让大家对照欣赏并向大家介绍电影的背景及俚语的学习,在娱乐的同时学习鲜活的语言知识,了解英美文化风俗。
英语主题晚会:大学英语教学部与英语俱乐部共同举行了多场英语主题晚会,如英语大杂烩、万圣节晚会、校园文化节外语舞台剧大赛等,学生以歌曲、舞蹈、短剧、朗诵、演讲、游戏等各种形式感受英语语言文化的魅力,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极大乐趣。
(二)虚拟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网络自主学习
开发建立大学英语网上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的语言实践教学空间。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可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外语提供广阔的网络学习空间和良好的虚拟语言环境。教师还通过网络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监督学生完成的质量,网上批改学生作业,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问,组织网上测试,突破课堂教学的种种限制,对学生进行人机口语测试;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大平台所提供的各类资源,根据自己的需求个性化地选择学习内容,可以进行资料网络查询,浏览和收听英语新闻、英文歌曲、英文电影和英文故事等,在快乐中学习。
三、面临挑战
本文致力于开发设计英语语言实训项目的综合运用,鉴于目前的各种情况,虚拟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实训项目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建设好虚拟空间的语言实践教学网络将是这一工作得以发挥实效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资源,以及和相关网络设计人员合作开发具有科学性、互动性的开放式网络平台,从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因此就要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合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成功开发设计一系列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现状的大学英语语言实训项目必将进一步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随着全国高校招生大规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毕业生就业面临竞争与挑战。高校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与求职择业指导,提高他们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解决就业,走好职场之路,逐渐成为各高校就业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规定,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是“旨在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以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一是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挖掘自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计划性,“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情况和社会环境,早日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为自己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早做规划”[1]。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二是有助于高校的发展,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力与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建设现状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要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使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有很大的改善。然而,在某些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课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当前部分高校对课程仍未足够重视,在经费、师资和设备等方面缺少支持,就业工作的人员配置不足,尤其是经费方面,用于就业课的经费较少,使得配套的基础教学条件不足,制约就业指导课程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师资问题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当前高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师数量不足,明显低于其他公共课的师生比例;二是课程师资结构不太合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师资以o导员、行政人员兼职授课为主,无专职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师,兼职教师忙于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难以深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三是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兼职教师流动性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加上各高校不重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师资培训,缺少专业交流,影响就业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程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实效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课时安排的随意性较强,学校的课程未能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体验与实践、求职技巧等自身实际能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课程的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实际教学效果不佳。二是缺少各专业特色的教材。某些院校不具有各专业特色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材,授课时缺少各专业相关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内容,如专业的行业背景、各专业的就业案例分析等,缺乏专业的针对性。
(四)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高校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普遍以传统的大班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无法全面开展模拟教学、个别教学、素质拓展训练,使得课程指导效果受到限制。在教学方法方面,某些授课教师不够专业,教学方法欠佳,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度降低。此外,缺乏就业指导辅助技术及手段,影响教学效果。“大多数高校给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指导方法也仅仅局限在网络及相关的招聘会等,这样的教育方式针对性不强,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指导作用”[2]。
三、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的实效
(一)构建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的原则
1.教师讲授和学生展示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学习或记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教师要在课堂上结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围绕所学的相关命题,设计、规划和完成某项指定任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或任务后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和作品,老师进行总结点评,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2.集中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进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集中教育辅导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知识储备、能力锻炼、素养积淀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学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求职就业方面的能力千差万别。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全盘考虑,顾及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又要注重个体差别,进行个别指导,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学生期望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大学被人们称为象牙塔,喻为充满梦想与希望之意。曾经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只要进入大学校门就等于捧到铁饭碗,不用为将来就业发愁。现在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来临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将学生就业问题推向市场,实行大学生和招聘单位进行双向选择,这既给大学生就业带来选择的灵活性,又给招聘单位更广阔的选择空间。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环境、认识自我,将期望值的设定与现实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4.能力培养与技巧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能力的人才。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比如简历制作、自荐信的设计等,又要注重求职面试技巧的教育和引导。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独生子女数量不断增多。许多独生子女被家里人惯着、宠着,致使某些学生缺乏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尤其是社交礼仪方面的常识。教师在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礼仪常识,比如着装礼仪、握手礼仪、电话礼仪、座次礼仪等,将这些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有可能需要用到的技巧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在求职面试中的成功率。
5.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的高科技产品已经走入课堂,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平台和渠道。传统教学方法主要是黑板、粉笔和教鞭,教师讲,学生听,这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应的,而在当代仅靠这些传统的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学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技术,比如运用多媒体、网络、电视等高科技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的时效性。
(二)加强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建设的措施
1.重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作用,对毕业生就I指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对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课程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全面推动课程顺利开展。如加大购置学生心理测试平台、购买网络教学课程、师资培训、教学调研等方面的支出,还有加大教学的硬件配置等资金的投入力度等,同时要增加课程教师的奖励经费,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只有保障充足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的经费,才能全面推动课程顺利开展。
2.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课程教学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只有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强化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一要加强引进专业人才。引进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专业背景的教师,充实课程师资队伍。二要设立专职教师岗位。改变就业指导课仅由辅导员、行政人员兼职授课的现状,设立就业指导课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对取得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职称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除了专职教师外,还应施行兼职外聘制度,兼职教师包含校内有经验的就业工作人员、辅导员,也包含企业老总、成功人士、校友等。三要加强教师培训。支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师积极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举办校内外教学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就业指导师交流研讨会,有效地促进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同时应鼓励教师加强业务学习,“那些从未体验过企业生活的老师,也应该到企业中实习,把自己锻炼成‘双师型’教师”[3]。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水平。
3.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了增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一要结合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对职业规划的内容,采取课堂教学和个性化规划辅导相结合的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等。二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专业的教学实际需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保证就业指导课教学的顺利实施。三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指导,“从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重点应是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社会兼职和社团活动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4],也可以辅以校友讲座和求职模拟等实践技巧有关的活动。为了保证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性,“不同的教师应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5],如课堂提问互动法、小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同时,高校要善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系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网络服务平台,创新网络教学内容,加强新媒体技术运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很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杨振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讨[J].当代青年研究,2009(7):59-62.
[2]徐晓影,冷岩松.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126-02
高职院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是广告专业在校三年中最后一门专业课程,它的开设建立在该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已经完成,学生已经学习了广告导论、广告创意、广告欣赏、广告策划、广告心理学、市场营销、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等专业基础课程,并按每门课程的具体要求完成了每门课程的实训部分,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个或数个关于产品或企业的全案策划,它包括产品开发、市场调研、品牌规划、市场推广四部分。广告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所学广告基础课程的知识,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对知识融汇贯通的应变能力,对学生自学能力是一次考验和挑战。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将会使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一个质的飞跃,它要求学生通过对实训案例的真实策划、组织、管理与执行,达到一个广告策划师、广告文案、广告设计师、摄像、后期编辑等应具备的岗位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的转型。
高职院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导入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广告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广告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中所设置的“项目”包含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工作或创作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一、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导入项目教学法的案例探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只有当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和建构,这种学习更强调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协作性。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它既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生探究型学习的方法。
1.教学任务。此次实训任务是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08级影视广告专业广告策划方向31名学生、平面广告设计方向两个班74名学生以及影视广告方向31名学生分别由3名老师带队辅导,导入了以项目案例教学为核心的“项目教学法”,立足于培养学员技术技能、项目经验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能力。按教学要求需要每个团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完成一个项目案例。教师将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造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2.项目主题。2010年9月,2008级广告专业的学生进入到了为期18周的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学习阶段。广告专业实训课程的带队教师为本次课题设计了一个关于本次项目教学的大型主题:“经济山西,设计山西。”要求广告专业的学生在这一大主题之下完成对山西地方产品的挖掘、产品品牌规划及产品市场推广等创意策划、执行工作,为振兴山西经济贡献微薄之力。
3.关于产品。这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是由2008级广告专业平面广告设计方向的学生率先启动的。这批学生在暑假期间就已经接到了课题,他们在暑假期间,深入山西各地、市、县乡镇以及村村落落,挖掘到有价值的山西地方产品70多件,这些产品涉及食品类、礼品类、酒类、干果类等,包括山西运城地区闻喜县的煮饼,柳林的红枣,汾阳的核桃以及平陆的杂粮、炒棋等等,做到了每位学生人手一份,并站在一个平面设计师的角度为产品进行了形象设想,在开学时每人都递交了自己的产品方向,为广告专业整体迅速进入综合实训创造了条件。
4.团队建设。广告综合实训课程的执行者――2008级广告专业的学生按照所挖掘到的产品迅速组织起了关于产品的项目团队,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综合性广告公司的策划部与创意制作部,在团队里就职岗位分别有策划、市场调研、广告文案、平面设计师、影视广告制作等小组。
(1)策划。负责对产品进行品牌市场调研、品牌规划、市场推广等策划工作,使执行团队的工作在策划的管理下能够有的放矢。2008级广告专业策划方向的学生主要担当策划一职。
(2)市场调研。负责对产品进行品牌市场调研的执行工作。2008级广告专业策划方向的学生根据市场调研的问卷对2009级和2010级广告策划方向的部分学生进行调研培训,实现了教学实验室传帮带的功能,市场调研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产品项目小组完成部分市场调查及数据整理工作。
(3)广告文案。负责完成产品品牌规划案中的广告创意策略的文案执行部分。2008级广告专业策划方向的学生主要担当该职位。
(4)平面设计师。负责完成产品品牌规划案中的广告创意策略的平面设计执行部分。2008级广告专业平面广告方向的学生主要担当该职位。
(5)影视广告制作小组。负责完成产品品牌规划案中的广告创意策略的影视广告执行部分。2008级广告专业影视广告方向的学生主要担当该职位。针对74个产品开发项目,广告专业学生组织起了相应的60个山西地方产品项目团队,根据人数匹配原则,广告策划方向的学生每人负责两个项目的策划工作,平面广告设计方向的学生正好是人手一案,由于项目在策划中,影视制作团队同时参与到广告策划的团队中为产品的品牌进行创意工作。
5.市场调研。针对产品的市场调研工作正式启动起来,为了保证学生们挖掘到的产品都能够顺利地投放市场,广告策划的学生开始策划关于产品品牌规划的市场调研工作。工作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同业市场、产品自身状态的了解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心理、购买习惯及行为的一系列调查,为产品的品牌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定位。工作内容主要包括:论证市场调研的必要性,完成市场调研建议书;定义问题,确定工作思路;确立调研目标;进行调研方案的设计工作;确定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等;消费者问卷设计、抽样方案及样本容量收集资料;资料分析;撰写市场调查报告,为品牌定位提供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平面广告设计的学生开始了关于品牌名称的商标注册的调研工作以及同类产品平面广告投放及表现的调查工作;影视广告制作的学生开始了同类产品影视广告投放及表现的调查工作。
6.品牌规划与市场推广。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关于产品的品牌规划工作正式展开。此阶段的工作目标是建设产品与众不同的品牌识别,为产品品牌建设设立目标、方向、原则与指导策略,为日后的具体品牌建设战术与行为制定行为规范。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对品牌进行准确的形象描述;规范品牌识别系统;根据目标消费群的触媒习惯选择合适的媒体,确定媒体沟通策略;根据媒体策略制定品牌的创意策略,并进行品牌化的产品包装设计、展示设计、影视广告片的制作、以及平面、网络等媒体的文案撰写工作;运用广告、公关赞助、新闻炒作、市场生动化、关系营销、销售促进等多种手段开展品牌传播和推广的策划与执行工作。
7.阶段式项目展示。项目完成的每个重要阶段,参加实训的同学交流写出各具特色的实践报告,举办成果报告展,同时邀请广告行业、产品行业、市场专家等与实训师生一起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估。通过自评和专家的评估,使学生对本次项目活动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使该项目所用的理论和所得到的经验真正进入学生的知识网络,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为零距离就业提供机会和可能。
二、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导入项目教学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认为,知识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自主建构获得。学习是知识、技能与行为、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长进;教育是满足长进需要的有意识、有系统、有组织的持续交流活动。在高职高专院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符合广告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校内广告实训基地实至名归。高职高专院校广告专业建设应与广告公司的职业岗位密切挂钩,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导入项目教学法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把课堂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所培养的学生才能符合广告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毕业后一步上岗,零距离就业。
高职高专院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以广告公司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参照系的,强调的是对工作过程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行动恰恰需要广告的专业情境来配合。校内广告实训基地为项目教学提供了实现这一情境的工作场所,营造了企业岗位工作氛围、锻炼了学生适应社会和适应市场的能力,校内广告实训基地成为了真实意义上的广告公司。
2.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应是一体化的,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的确如此,高职高专院校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导入项目教学,对指导教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它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完整的广告理论体系,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案例的考评能力,而且必须具备丰富的广告前线实战经验,能与学生在广告专业领域同进退、共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广告双师型教师。同时,项目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广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广告理论水平和实际执行能力,丰富了广告实战经验,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减少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提高了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也正符合了国际学习科学领域所公认的一句话:“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做过的才能会。”
教育部在《关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广告综合实训课程导入项目教学缩短了学生对广告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打破了传统课程原有的学科体系及传统教学方法,根据“必需、够用”的原则对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注意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范捷平译著.德国教育思想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大学生的必修课,它肩负着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教育,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等,引导高职大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高素质的“四有”公民的重任。如何提高其教学实效性,使之真正成为高职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这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体验式教学能够让高职大学生最大程度地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和激发他们通过亲历和体验来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增强技能、提升素质,大大提高其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不断丰富、积累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达到激情、明理与导行的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知行统一、实践创新的人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第一、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和魅力。每一个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对教师都有相当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高屋建瓴把握教学情景与教学目标的关系,从贴近社会、生活、学生实际出发而精心创设出来的,并一个经过长期的实践证实与积累,这无形中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魅力。第二、培养学生主动性和综合能力。亲历和感悟教学情境的主体是学生,他们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够自觉地探索、认真地感悟、主动把握知识,在发挥自主能动性的同时,也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语言组织与表_能力、思辨与团结协作能力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第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与手段丰富多彩,课堂活动生动新鲜,学习环境中可以运用音乐、色彩、动感以及视觉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学生的多种体验,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增强教学实效性。合理的情境创设与实施,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在亲历和体感中历练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变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最终学有所获,增强其教学效果。
二、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一)情境体验式。情境体验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经验及社会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素材等资源来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使学生通过眼、耳、口、脑、心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作用,引发强烈的情境兴趣和积极的情绪体验。如学习 “校园生活法律”专题时,通过播放 “复旦大学投毒案件审判” ,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之感,通过感官刺激作用于大脑,引起学生感悟和深思。
(二)角色扮演式。角色扮演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情境,让学生充当某种角色,在课堂中进行模拟和表演,学生通过与角色相适宜的道具、语言和动作等进行思维和表演,从而感受不同角色的情感态度、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而获得感悟和体验。如在学习 “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专题时,组织现场招聘活动,让学生充当面试官和应聘者等。这就使学生相对直观地体验了招聘的氛围,点燃了学生要切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招聘准备的热情,收到了单靠灌输理论知识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三)辨论体验式。开展专题辩论,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问题,交流看法,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在辩论时,无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还是辩驳别人的观点,都迫使学生主动地展开思考,不仅能获得较强的情感体验,而且能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团队精神以及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锻炼了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如在学习 “树立正确爱情观”专题时,选择了大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话题,设计了 “大学生恋爱利与弊”辩题,组织了课堂辩论赛,通过现场正反方的激烈辩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爱情,对自己、对方、家庭负责,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所有参加辩论赛的同学都要交发言稿件,计入平时成绩 ,获奖的同学平时成绩为优秀,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05方案”中所有高职生的必修课。它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学生对该课程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以教师为中心,被动学习,只知背诵相关的知识点,缺乏对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知识的体验和感悟,不会运用,知行脱节,一定程度地影响了该课程德育功能的实现。所以,寻找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是每个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其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一种较新的教学尝试和不错的选择。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地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达到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从而使学生成为独立思考,知行统一,实践创新的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对于改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不良状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如何来运用体验式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和认识。
(一)体验式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的必要性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住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20%;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住80%。而体验式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身的亲历、感悟和意会。它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然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的状况却不尽人意,教师满堂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缺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和共鸣,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所以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运用体验式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要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学生为中心,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律动的生命课堂,从而从根本上达到设置这一课程的根本目的,实现其德育功能。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大学生品德素质形成的需要。
品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专门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有重要作用。这些素质的养成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学生的践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加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体验和感悟,真正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知行统一,从而真正达到设置这门课程的根本要求。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体验式教学的途径
1、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体验
(1)角色扮演体验
角色扮演是心理学中的常用名称,是运用戏剧表演的方法,将个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地位,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的社会角色和自身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技术。这种方法有利于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从而能更快地化为学生的行为,形成自身的品德和素养。例如:在讲授社会公德这一内容时就选取了戴艳军、杨慧民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中的案例《病房里的感动》。本案例描述了夜晚的病房,一位母亲为避免自己骨折的四五岁的女儿因为太疼痛、大声哭喊带给他人的搅扰,而演绎的一段感人故事。在本案例中我就运用了角色扮演法。请了一个女生扮演妈妈,一个女生扮演孩子,班上其他同学扮演病房中的病友。通过角色扮演再现了医院这一感人的一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到遵守公德的重要性,同时切实在实践中努力加强公德意识,自觉担负公德责任。
(2)游戏活动体验
游戏法是指教师按照学习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特点,由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在遵守一定规则的前提下,相互竞争并达到预期目标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游戏活动来理解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情感,寓教于乐。在讲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时,使用了“同舟共济”游戏。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每组12人。用1张报纸铺在地上,作为大海中的一条小船,每组成员必须同时站在这张报纸上约30秒钟,身体任何部位不能触地,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协助,完成后再将报纸对折,重复上面的活动,以此类推,看哪个组能在最小的面积上站12位组员,哪个组即为胜者。通过游戏,学生们很容易地懂得了团结,学会了合作,增加了友谊,拉近了距离,增强了凝聚力,同时学生们的心理也得到了健康滋润。
(3)多媒体教学资源体验
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指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媒体形式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并可供教学利用的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体验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有着传统教学媒体所没有的优越性,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难得的教学资源,它带给观众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是道德教育的活课堂。如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罗映珍。她是警察罗金勇的妻子。作为一名警嫂,她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特别是在她的丈夫成了“植物人”期间,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7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竟然奇迹般地把植物人丈夫从深度昏迷中唤醒了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下能喝水。通过这段视频的播放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了爱情的本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任何文字说教所不能起到的效果。
(4)阅读活动体验
阅读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一种主动的过程。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就会变成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还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所以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除了教材要认真学习之外,还有许多经典名著和现实生活中的经典案例需要认真品读和体验。如《伦理学》、《道德情操论》、《大学修养观》、《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理想论》、《人生哲学》、《中国传统道德》、《宪法》、《法理学》、《23岁大学生洪战辉携妹求学12年》、《丛飞,与178个孩子的生死绝唱》等等。通过学习和体验,我们可以遨游在这些知识的海洋中,享受生活,品味人生,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和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对照,无形中也得到了一种教育,一种心灵的洗礼和冲击,从而不断地发展自我,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法律素质。
2、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
(1)课外作业体验
作业是任何一门学科学习的载体。它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自身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且还是展示学生个性才华、见证学生成长的生命舞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传统习题(如选择题、判断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的运用,而且特别注意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特色的作业题型的开发与运用。
情感体验型的道德作业。情感是教育的生命,也是体验教育的核心和纽带。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就布置了两项特别作业。一是给爸妈打一次问候电话。问候爸妈的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过去很多大学生一给家里打电话就是要钱,要物,让很多父母怕接孩子的电话,如今接到孩子的电话,父母感到一种温暖和浓浓的关爱情怀。二是节假日回家做一项感恩作业。为爸妈做一顿饭,洗一次衣服,倒一杯茶,搞一次家庭卫生的活动。这项作业看起来是很普通的小事,但确是大学生们容易忘记、不能体会的内容。通过这项活动,父母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大学生们也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孝敬父母,锻造了基本的家庭美德。
“模拟法庭”体验作业。模拟法庭是学习法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缺乏一种亲身体验。模拟法庭就不一样了,全部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模拟法庭体验,学生能更深刻地懂得审判方面的程序法律知识,学会了撰写各种法律文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协作精神,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幸福。
(2)社会实践活动体验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造就品质的重要舞台。根据高职学院大学生的实际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根本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观考察体验。参观考察就是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迈进社会,亲身去体验和感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各种能力和德行的形成。在讲授“法制教育”部分内容时,就带领学生来到“南昌监狱”参观。同学们在狱警的带领下,参观了罪犯的改造场所和生活状况,同时听取了罪犯的现身说法教育。通过这次参观考察,同学们懂得了“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认识到大学生必须“常修为人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自觉服从党纪国法的约束,循规蹈矩做人,清清白白做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调查体验。社会调查是运用观察、询问等方法直接从社会生活中了解情况,收集事实和数据,帮助大学生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是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阐述的都是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基本原则规范,很多都是抽象的理论知识,缺乏感性材料。通过社会调查,大学生可以针对某一选题,做深入细致的资料和数据的收集,然后再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大学生们可以了解社会,同时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体验,增强感性认识,从而自觉践行优良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树斌.浅谈体验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尝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3]包璐嘉.一张报纸叠又叠,如何还能站7人[N],《常州日报》2011年8月10日,
[4]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EB/OL],
[5]杨吉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