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士议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49: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内科护士议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内科护士议论文

篇(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教学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他将“教学做”视为一体,认为“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这一理论对现代职业教育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德国采用“FH”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加拿大实施CBE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英国推行NVQ(职业资格证书)训练模式理论—实践教学。从国内外一些实际经验来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内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调整教学大纲和学时。课前教师集体备课,准备教学资料和实验用品,如模拟病房等。以“心衰病人的护理”为例,将学时从2学时调整到6学时,分3次课完成教学。教师根据病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然后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完成项目任务,最后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学实施步骤:教师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视频观看与临床病例讨论相结合,评估病人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教师示范相关技能操作,将简易标准化病人与角色扮演法、演示法结合,学生操作,教师点评,教师再示范,学生再操作,教师再点评。在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也可以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将内科护理技术分为若干个模块,包括呼吸内科护理技能、心血管内科护理技能、消化内科护理技能等。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为例,实施步骤如下:选择典型病例,分解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任务,学生总结理论知识,上课前抽2名学生测试,教师总结。

4讨论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23-01

现今老年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逐渐增多,伴随并发症也较多,不仅仅是常见跌倒,烫伤之类的安全护理隐患,还出现了专科治疗引起的特殊风险[1]。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对其住院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现今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其中男患者65例,女患者35例,患者的年龄在65至90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评估方法

1.2.1评估表通过将医师的临床治疗经验和病区的老年住院患者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及其导致因素关系的结合,再采用使用老年患者的风险评估Norton压疮风险评估表及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将容易误服/服药错误/走失及导致窒息评估条目加入其中,总计四维度及29条目[2],以此筛选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在入院之后存在的护理风险。

1.2.2评估方法管床护士对入院二十四小时之内的消化内科老年患者作初评,记录分值,再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作进一步审核,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做出总结,之后再针对高危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相应的标识。例如跌到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方形”标识,窒息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三角形”标识,压疮危险患者在其床尾卡上贴“圆形”标识,再通过颜色作进一步区分,将危险级别由高到低分别用红色,橙色及蓝色表示[3]。这样的标识可以让医生及家属一目了然。

2结果

通过综合护理风险评估表对接受诊治的全部老年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的评估,评估结果为17例高危压疮风险,28例高危跌倒风险,11例高危用药/走失/误服风险以及4例高危窒息风险,见表1。

3结论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诊治的年龄在65岁以上入住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100例,对其住院护理风险及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在总结内科系列专科发生老年患者风险事件归因中可以看出,各个专科都需要制定详细的护理风险的评估指标,仔细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制定防范措施,增强对护理风险识别及防范的能力[4]。护理人员要重视细节的管理,做好前瞻控制,在发患者的口服药物时要将每次的口服药分配好,特殊药物如:心血管系统类、镇静类药物看患服下再离开;病房内张贴各种警示标识供患者及家属阅览,加备床栏、轮椅带等物资;病房内的各种物品摆放有序,位置相对固定;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合作的关系,合理安排陪护与探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疾病及用药知识的宣教;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严格按照《分级护理制度》对患者施护;确保急救物品的完好,加强意外事件的护理力量。

综上所述,对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的评估是提高其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而且老年护理是伴随终生的事,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正确指导,这能够减少风险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清萍.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13(9):83-84.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6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13-01

1护理安全

1.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1.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1.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1.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2锐器伤害护理风险预防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个人能力加强护士基本功训练,如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以减少自身感染的机会。用过的物品应立即放入脏敷料的盛器内,不要随地乱扔。培养抗压能力,工作细致、心态平和,不急躁。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这样可减少忧郁和焦虑,舒缓工作压力,提高对生活和工作的满意度。这样才能避免使用锐器的护理操作中减少发生锐器损伤。

2.2组织锐器损伤职业防护的培训,提高防护意识一组资料显示,8个月实习护士的前4个月与后4个月锐器损伤的总次数为28∶7。说明实习护士早期对锐器损伤的认识不足,工作环境不熟悉,操作不熟练更易造成损伤,进一步证明锐器损伤防护培训的重要性。低年资护士发生锐器损伤最多,临时聘用的护士血源性病原体职业的年发生率是正式护士的1.65倍。首先低年资护士岗前缺乏锐器损伤的意识;其次低年资护士操作多,经常操作者发生锐器的危险是不经常操作者的2.23倍;另外,对业务不熟练也是发生锐器损伤的原因,所以在加强低年资护士业务学习的同时,还应当加强锐器损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岗前的培训、规范操作规程、严格带教。经过适当的培训可大大降低锐器的损伤。

2.3改善、使用安全医疗器械经常检查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发现医疗器械性能较差时,应及时更换。采用先进的预防锐器伤护理器具。注射器的针头是造成针刺伤最常见原因,采用先进的预防针刺伤的护理用具,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如可收缩针头、带保护性针头套,针头可自动变钝的注射器。目前,我国北京等地区的一些医院已开始使用防止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和可以自动回套的针头。

2.4完善组织、管理制定安全使用和处理锐器的标准。国内护理有关锐器损伤的规范很少,英国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标准中相关部分规定:锐器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并尽量减少搬运。使用或处理前,不要弯曲或破坏针头。针头与注射器在处理前不要分解。针头无需重新戴帽。使用过的针头应就地投入锐器收集箱或容器中,锐器箱的装量不要超过标示的装量。公共区域的锐器箱不能放在地板上,而应放在安全的地方。在有明确指征且能提供医务人员安全性的地方,重视针刺伤预防设施的使用。在广泛推广介绍之前,对针刺伤预防设施进行严格的评价,确定其效果、可接受性,对患者护理的影响及成本效益。注射器、输液器用毕就地拔下针头,无须戴帽。51%的护士在回帽的过程中受伤。

2.5制定锐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流程污染锐器刺伤后,现场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立即用流水冲洗伤口,减少污染血液进入体内,用消毒液消毒伤口,包扎伤口。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疾病感染。据英国医学会调查报道,针刺伤只需0.004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致感染。因此一旦被锐器损伤后必须做好伤口处理。首先要保持镇静,既而迅速敏捷地按照常规脱去手套,用健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挤出部分血液,然后用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边冲边挤),擦干用10%碘伏或70%的酒精擦拭伤口。

3护理服务

病人入院后接诊护士要告诉病人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及科室一般情况及注意事项,给病人创造一个方便的就医环境。

病房管理由科护士长主抓,全科人员均应参加。达到四光洁(墙壁、门窗、地面、桌面)、二固定(暖瓶、茶杯)、三条线(床尾、床旁桌、床旁椅各成一条线)、三不放(床上、床下、窗台不放物品)、不三(不三米外讲话、不穿硬底鞋、处置不影响睡眠)、四轻(走路、说话、动作、开关门)、三到床(更换被服、洗头洗脚、送水送饭)。另外,有床头牌、饮食标本、病人着装。

交班报告、医嘱单填写、特护记录要规范化。

口服药给药前洗手、戴口罩,衣帽要整洁,备好温开水,按规定时间送药到病房,核对床号、姓名,发药到手,看病人服下,危重病人喂药到口,鼻饲病人注入胃管。

执行服药、注射、输液“三查七对”,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用棉签(先碘酒后酒精)消毒,注射后一人一擦手。

对病人的基础护理,做到皮肤护理、洗头剪指甲、外阴冲洗、无褥疮发生。执行晨间护理,晨会后由护士长带领护士下病房按晨间护理内容做好查房前准备及其他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全世界每三到四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来自中国,每年约有1/3的患者由于缺乏家庭支持、没有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及管理控制手段,而未能有效地遵从医嘱而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持续终身治疗,才能良好控制血糖。而通过非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战胜疾病的良好情绪信心提高就医服药的依从性,对平稳控制血糖起重要作用,这样可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本文对糖尿病家庭支持及自我管理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论述,旨在为糖尿病的临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1.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

1.1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无法根治。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在患者身边,很多事情还是需要借助患者家庭的帮助来完成。糖尿病患者大部分时间都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家人对其疾病的理解、支持、配合、协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家庭成员间相互爱护,相互支持,彼此间情感沟通以及共同承担对生活事件和压力的能力。家庭是患者居住的生活环境,是生命发展的重要平台,而来自家庭支持原本就是社会支持中的一个构成因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互助的成员关系是提升糖尿病患者生活水平及质量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环境的基本网络,通过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缓解精神压力,从而实现改善生活质量的根本目的。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明确指出,治疗糖尿病应该在管理血糖基础上持续提升患者生活水平,并且认为糖尿病健康教育、体育锻炼、饮食治疗、自我监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良好措施,而这五个因素都需要借以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来实现。有研究实验证实家庭支持会对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等多项指标存在积极促进作用,家庭支持程度越高,家属及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掌握程度也越好,就能够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并且自觉形成自我管理行为,从而获得良好的遵医治疗的依从性。

1.2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的具体方式

调查发现如果家庭成员没有意识到控制血糖水平的重要性,或者没有掌握良好的协调配合手段,那么很可能会对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管理产生的消极影响。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理压力,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陪伴及引导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战胜疾病的心态。糖尿病的家庭支持贯穿在整个糖病治疗的过程中。首先是饮食控制方面,通过家庭家庭成员支持管理的参考能够,逐渐改变以往不合理的膳食习惯。家人可以对患者实际饮食情况进行监督,或者帮助其制定、实行科学的饮食计划。最终达到理想的饮食管理效果,患者通过饮食的控制,血糖控制水平会得到同步提高。

其次,是药物的使用。家庭成员的督促和支持,提醒指导患者严格遵照医生要求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使用胰岛素。有研究表明,家人的关心、督促和支持可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行为习惯,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从现阶段来看,很多家庭成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支持主要体现在饮食控制、药物服用方面,说明大部分家庭都已经认识到了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血糖监测、心理情感安慰等方面的支持是比较薄弱,很多家庭忽略了患者在心理上安慰支持的需求。而在血糖监测方面甚至有错误的认为,只要身体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饮食等正常,就可以不必监测血糖。因此,血糖监测、心理情感安慰等方面因素,也应该成为未来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强调的核心和重点。

最后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案的基本构成之一,被公认是该疾病治疗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糖尿病患者家属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对象,其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态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掌握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治疗原则、控制方案等的科学家庭健康教育体系,可以促进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各项措施(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正确服药、自我监测和定期复查等)保证落实到位。从而减少并发症或者延缓并发症,而提高生活质量。

2.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2.1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糖尿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患者很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悲观、失望、抑郁等负面心态。这些消极情绪状态会对血糖的管理及病情转归并发症的控制有一定影响。虽然通过陪伴、引导等的家庭支持方式,能适当消除这些不良心理情绪。但仅仅这样还不够,需要患者的自我管理。有报道显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抑郁焦虑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联系,说明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让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心态,积极构建科学的自我管理体系,即使出现一些不良情绪也能够得到及时改善。由此可知,做好自我管理工作是糖尿病患者获得理想临床控制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通过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是一种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的措施。美国糖尿病协会指出:自我管理教育是糖尿病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在美国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国家标准中,提出没有统一标准的“最佳管理教育方案”或“最佳管理教育方法”。目前我国也逐渐开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数量、研究力度等都有了明显提升,并取得一定成效,为国内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具体方式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教育内容:一般主要包含心理学策略、知识掌握、技能训练、实践应用。其中心理学策略是知识掌握、技能训练、实践应用三个环节的基础,患者只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掌握适宜的心理调节手段,才能积极排除负面情绪的干扰,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知识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临床症状、并发症、合并症等,充分了解整个疾病的循序渐进环节;健康饮食原则、饮食管理具体措施;高、低血糖的预防要求及规范处理手段;降血糖药物的服用原则及胰岛素的使用注射方法等。护理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运动疗法、血糖监测方法、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方法、足部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中,不仅有知识培训,而且对技能进行实践,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转变。另外,还有研究显示体重控制、合理膳食、监测血糖、运动疗法、药物选择、足部护理、管理行为目标、行动计划制订、放松技巧、情绪调节、问题解决技巧等,都应该纳入糖尿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中。总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在落实这些方面工作时,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疾病的各项影响因素能够得到合理的控制,才能为实现预期治疗目标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家庭支持氛围及合理的自我管理是治疗控制管理糖尿病,避免或延缓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的科学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我国临床需要积极宣传推广的慢性病管理的有效管理措施。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及自我管理是一项较为新型的研究领域,涉及范围、内容都比较广泛,患者所生存的环境、家庭成员、社会关系、心理水平、自身行为等都属于研究范畴。因此,在未来工作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人力、物力,探讨最佳的家庭支持氛围和合理的自我管理科学模式。将最大限度地治疗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带来的种种危害,提高公民的健康水平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宇兰,王群.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相关性调查[J].护理研究,2009,20:1807-1809.

[2]鄢奇英,和倚帆,张燕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相关性[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0,01:70.

[3]张立群.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04:60.

[4]王群.110例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9届全国血液净化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6.

[5]贺洪梅,张爱荣,李晓燕,关志涯.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06,10:787-788.

[6]刘小丽,王文绢.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02:212-214.

[7]刘凤梅.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0:15-17.

[8]全金玉.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3.

[9]李菁,李峥,MarieNolan,赵维纲,董颖越.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02:207-211.

[10]王玉静,汪凤兰,邢凤梅,张小丽,张盼.456例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06:796-798.

[11]叶丹,鲁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农垦医学,2011,03:278-280.

[12]檀平,董建群.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1,04:435-439.

[13]林启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新进展[J].内科,2012,04:411-413.

[14]马爱霞.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8.

[15]杨金霞.健康教育干预结合家庭支持在糖尿病随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2:158-160.

[16]何叶,王俊星,何伟明,李爱平,绳宇.同伴支持对社区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3,01:49-51.

篇(5)

原则上,门诊患者的检验报告根据患者的回执单或病历由检验报告发放处打印给患者;体检中心的检验报告由体验中心人员在LIS系统中打印,住院患者的检验报告检验科打印后由专人送至各病区,提供给申请检验医师,送至各病区的报告需填写《检验报告交接记录》。检验科一般情况下不提供电话、电传、图文传真和其他电子设备传送报告方式,当有特殊需求时,应仔细询问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验时间、申请者姓名、标本类别以及与患者的关系等信息,确认对方身份后报告,并说明以提供的正式报告为准。故患者应该妥善保留好相关资料,因为患者的实验室结果是保密的,除非得到授权,否则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只能发给特定的患者并且是保密的。当如患者同意或者法律要求时方可报告给相应的其它方。有时从对患者医护角度出发,可能不宜将检验结果直接发给患者,可由患者家属以代领方式领取检验报告。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相关规定和一定的法律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才能很好地应对病人,才能让那些没有任何凭证就想取报告的患者心服口服、满意而归,才能禁止任何违法活动。打印好的检验报告不能随意放置,病人不可随便翻阅,以免信息的泄漏。2危急值报告中的人文精神

所谓检验“危急值”,也被称为“panic value”,即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即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及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例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临床实验室认可的重要条件之一[2]。

我科对申请单或样品上有“急”标记的,特别是绿色通道的标本均优先于所有的标本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阅读或领取报告。危急值处理流程图如下:

从以上流程图可以看出,检验人员及时与医生、护士取得了联系,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进行复查,复查无误后,医生第一时间获取数据,最重要的是,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真正体现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

3传染病报告(如艾滋病)的伦理问题

这里主要阐述一些艾滋病的相关伦理问题。特殊检验结果如HIV阳性,应由上级检验部门确证后报告,并为患者及其家属保密。在实际工作中,当检出HIV阳性我们的检验人员包括实习生还是会惊讶,总以异样的目光打量患者。虽然中国的艾滋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但当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真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是很恐慌。不仅普通人群存在对AIDS患者的歧视,甚至临床医生、护士因缺乏AIDS知识也会存在惧怕乃至歧视[3]。Mann曾于1987年将艾滋病的流行分为三个阶段:HIV感染的流行,AIDS的流行及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的流行,其中第三阶段已成为全球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的广泛存在,严重阻碍了艾滋病的有效预防、治疗、志愿咨询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PLWHA)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4]。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加强艾滋病正确知识的学习,提高我们的认知,消除我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在做实验时只要加强自身防护,并关注其他实验室人员和其他病人的安全,收集好相关必需资料。摆脱恐惧,从而消除偏见和歧视。

4报告结果解释的语言知识

报告结果的解释原则上由咨询服务小组提供服务。相应高年资技师及其以上职称人员也可为检验报告的结果提供解释和说明,实习和进修人员不能提供解释和说明。所以提供解释和说明者必须具备很好的语言知识及其表达能力,语言是交际的方式和交流思想的手段。通过语言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患者,同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和情感。咨询师在接待服务对象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应用语言表示自己对服务对象的关怀、理解、尊重,同时澄清问题,提供信息。由于每个人个性特征及生活环境各异,因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作为咨询师,必须完整地接纳每一个服务对象,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与我们相差很远时,当服务对象的某些认识很片面、很无知,甚至无理时,当服务对象身上有令人厌恶的恶习时,我们很可能就难以以尊重的态度接受,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不满、反感甚至厌恶。在维护患者知情权、同意权的今天,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情绪,给患者充分的说明和解释,以使患者正确理解。检验报告单上包含足够的信息量,根据患者的需要作出不同的解释,如为检验结果提供解释和说明其测定方法;对样本溶血状态说明可能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在生化测定中,许多物质红细胞内和血浆中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如血钾、ALT、AST、LDH、红细胞内含量比血浆中高出数倍乃至数百倍,一旦溶血,造成血浆(清)中这些物质测定值增高等;适用时,按要求提供检出限和测量不确定度信息等等。

参考文献:

[1]罗飞,张泽飞,侯银玲.医学实践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检验医学和临床,2011,8(1):107

篇(6)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优质护理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效果,不断改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的缓解肿瘤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 年到医院就诊的肿瘤患者120 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观察并记录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焦虑感等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两组统计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肿瘤外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广泛应用于肿瘤外科的临床护理实践中。

关键词 优质护理;肿瘤外科;应用

优质护理就是在基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在护理工作中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储备和技术水平。其次将护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护理人员身上,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主动的做好本职工作。最后优化护理流程,为肿瘤外科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护理。简单的说优质护理就是尽力的满足病人的生活、心理需求,帮助患者缓解生理上的不适、排解心理上的困扰,力求在不增加护理成本的前提下为提高患者和社会的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护理环节:入院护理、日间护理、夜间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卧床护理、舒适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患者安全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到医院肿瘤外科治疗的肿瘤患者120 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 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33 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23 岁到7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3 岁,肝癌患者25 例,胃癌患者15 例,乳腺癌患者8 例,其他癌症12 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5 例,女性患者25 例,年龄24岁到73 岁,平均年龄为54±2.9 岁,肝癌患者23 例,胃癌患者20 例,乳腺癌患者7 例,其他癌症10 例。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在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位患者没有其他的先天性疾病或者并发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状况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能够保证实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3 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优化护理的各个环节,提高护理质量。严格记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心理变化等。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础护理,按照旧的护理流程进行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并记录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记录患者的临床反应、心理变化。将两组记录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

1.4 效果评价于统计学分析

按照患者的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睡眠质量、康复速度等综合的对护理工作进行打分。采用统计学软件对说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用t 检验定量数据,用x2 检验定性数据,若P<0.05 则证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患者的满意度划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通过记录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有46 例患者表示满意、12例患者表示一般、仅有2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对照组有38 例患者表示满意、16 例患者表示一般、6 例患者表示不满意。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护理效果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评分为43±4.2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4.8 分。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明显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由结果可以看出优质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如何实现优质护理成为了医院的重要工作。

首先,转变护理思想。深化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的需要作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提高患者满意度作为最根本的工作目标。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其次,制定完善的护理标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护理人员所应承担的责任,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再次,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充实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提高其技术水平。

最后,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积极听取患者、基层护士对于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方便,不能随意推诿患者的请求,对患者“摆脸色”。以患者的满意度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奖励患者喜欢的护理人员。

4 结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值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去。

(通讯作者:齐晓红)

参考文献

[1] 舒志芳. 优质护理在肿瘤外科中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5):144-145.

[2] 祝明秋, 毛平. 人文关怀在肿瘤外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07):77-78.

[3] 徐蓉, 顾晓蕾. 优质护理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大家健康( 学术版),2014(18):260.

[4] 朱博. 在肿瘤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A]. 吉林省护理学会. 吉林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吉林省护理学会,2011(02).

篇(7)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160-0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以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管等急性出血为主的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病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便为主,当大量出血时可使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导致周围血液循环恶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的死亡。内镜作为现代先进的检查及治疗的手段,其不仅能通过内窥镜直观的检查人体腔道内的病变部位及发现病因,还能协助临床治疗。目前,内镜是诊断及治疗急性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首选手段。同时,由于内镜的特殊性,内镜的正常开展及患者的康复离不开护理的积极干预。本文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内镜治疗进展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急症之一,其来势凶猛,在短时间内难以通过服用或者药物注射控制,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内镜作为现代先进的检查及治疗的手段,其在人体腔道内不仅可直观检查帮助及时发现出血部位及病因,还能通过微波法、激光法、局部用药物法及金属钛夹钳闭等局部止血措施及时的治疗急性出血,可减少因无法及时止血而导致的输血、失血性休克及手术。

1.1 内镜下局部用药物法

目前内镜下局部用药物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局部药物注射法和局部药物喷洒法。两种方法均以内镜下快速止血为目的,但其各有优势和特点,使用的药物也不尽相同。

1.1.1 局部药物注射法 内镜下局部药物注射法是在内镜观察到出血部位及确定病因后,在病灶周围和/或中央注入高渗盐水、无水酒精、肾上腺素、立止血、乙氧硬化醇等血管收缩剂或硬化剂,通过这些药物的作用使出血部位组织水肿,从而使血管受压,并还可加速出血部位的血液凝结,最终达到止血目的。陈洮明等[1]在内镜直视下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结果显示,首次止血成功率为96.8%,永久止血率为93.7%。蔡晓静等[2]采用高渗盐水+肾上腺素在病灶周围及中央注射,结果显示,48 h内内镜止血成功率达98.24%,48 h后止血成功率为84.78%,与孙晓等[3]报道基本一致。

1.1.2 局部药物喷洒法 内镜下局部药物喷洒法是也是在内镜观察到出血部位及确定病因后,在局部出血灶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孟氏液、凝血酶、海藻酸钠及中药制剂等药物以帮助止血的手段。张晓飞等[4]报道,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可达93.8%,而未行内镜下喷药止血组总有效率仅为79.2%。畅辉军[5]在内镜下使用冰冻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和凝血酶局部喷洒止血,显效率达85%。

1.2 内镜下微波法

微波是具有穿透、反射、吸收三个特性的一种电磁波。微波可造成水分子的自旋运动的效应,从而产生一系列变化而使局部变热,致使组织脱水、蛋白凝固[6],有利于局部快速止血。王建刚等[7]经临床研究发现,内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可降低近期急诊手术率、死亡率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黄文等[8]报道,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显效率可大75.8%。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报道较多,其止血疗效也较好,但微波法的使用要求技术均较高及需要慎重选择适应证。

1.3 内镜下激光法

激光的止血机制主要为光凝固作用。早期文献研究显示,其止血率可达98.6%[9]。苏秉忠等[10]经比较内镜微波和Nd:YAG激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微波止血有效率为90%,激光为93%,两者止血效果相当。内镜下激光法止血率虽高,但其要求设备精度和技术均较高,其疗效与内镜下微波法及电凝法止血疗效基本相近,而后两者在设备价格上明显低于激光法。因此近几年国内对于内镜下激光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报道较少。

1.4 内镜下金属钛夹钳闭法

金属钛夹钳闭法是通过钛夹产生的闭合力将出血血管与周围组织紧紧的夹在一起以阻断血流的方法。金属钛夹的钳闭作用与内科缝合一样,不仅限于止血效果,还可进行组织、血管的裂伤缝合,因此其止血效果较好,临床使用率及报道率也较多。王建华[11]报道显示,单纯使用金属钛夹钳闭法的即时止血率可达90.3%。而林秀华等[12]报道,单纯使用金属钛夹钳闭法的即时止血率可达100%。邓全军等[13]在内镜下应用Olympus金属钛夹直接夹闭出血病灶,并结合医用生物纤维蛋白胶局部喷洒止血。结果显示即时止血率也可达100%。而刘莹[14]在病灶部位予金属钛夹钳闭出血血管和附近组织的基础上,再于4周分点黏膜下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结果提示即时止血率达100%,且治疗后2~3个月内,无再出血中者,其近期效果及远期效果都比较稳定。

2 护理进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来势急,病情重,患者及患者家属都会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消极心理,此心理状况可不利于后期的诊治。而内镜下止血虽不是手术治疗,无需开创、结扎、缝合等,但因其需要医疗机械设备进入人体内进行操作,且可能还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加之患者及其家属对内镜的不了解,更会加重患者的恐惧心理。因此术前心理疏导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项技能。无论是采用内镜下局部用药物止血,还是内镜下电凝法、激光法、金属钛夹钳闭法止血,护理人员都注重术前心理疏导[15]。

2.1.2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内镜治疗前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其涉及到患者的状态评估、术中的安全评估及设备的检查。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心肺疾病史、过敏史、长期服用安眠药史,可为麻醉安全用药提供参考[16]。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肢体体温,急诊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出凝血功能、配血等也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17]。内镜属于精细的设备,并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操作,护士除需仔细询问病史及常规检查外,还应确保内镜、心电监护仪、输氧设备、除颤仪等设备能正常使用。同时为使内镜治疗更加规范,向患者说明内镜相关情况,并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也是术前必不可少的一项护理内容[18]。

2.2 术中护理

术中的主要护理内容以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如术中的神志、意识、面色变化、腹部体征等为主[19]。除此之外,有文献还报道,护理还应注重严密观察心电监护仪的心电变化、血压变化、脉搏变化、血氧浓度变化情况等,警惕术中发生严重的活动性出血及休克,同时做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0]。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及饮食护理 内镜治疗后一般护理主要是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卧床方式体息和指导患者使用凝血酶药物,并观察术后及用药反应[21]。术后饮食护理是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非常重要的内容,正确的饮食护理既能帮助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再次损伤,又能让患者从合理进食中获取营养,促进身体的恢复。正确的饮食护理包括指导术后常规禁食处理和在术后病情趋于稳定时的饮食指导,病情稳定后一般指导患者饮食从流质食物逐渐过渡为半流质食物,并在康复过程中注意避免粗纤维及刺激性食物[22-24]。

2.3.2 观察有无再次出血 临床大量文献报道,内镜治疗后有发生再次出血的可能,虽然几率较少,但由于出血部位位于人体内部,一些小出血点不易发现或者不当饮食或由于其他原因可导致再次出血的可能。因此术后应密切关注患者腹部情况、神态、意识、脉搏、血压、大便、呕吐物等指标,有利于判断有无发生再次出血。同时指导患者养成便后观察大便的习惯也尤为重要[24]。一旦发现有再次出血的征象,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评估患者状态机出血量,以便及时组织配合止血治疗。

2.4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是保证患者在医院康复后继续保持健康的重要内容,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院指导的内容大致包括为日常生活、饮食指导和用药、复查指导[25]。

综上所述,内镜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内镜下,不仅可以通过药物止血,还可以利用微波、激光及金属钛夹等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止血,一方面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即刻止血率。同时精心的、全程的及规范的护理也是内镜下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洮明,胡海文,苏永萍,等.内镜直视下多点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C].第九届国际治疗内镜和消化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8:211.

[2]蔡晓静,田巧,付玉军.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出血160例分析[J].中外医疗,2008,27(10):25.

[3]孙晓,尹中普.胃镜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8):6878-6879.

[4]张晓飞,李凤芹.胃镜下喷药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0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9):102.

[5]畅辉军.内镜下喷洒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8例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3):151.

[6]蔡华.内镜微波治疗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1-52.

[7]王建刚,龙辉,陶萍.经胃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腹部外科,2005,18(2):100-101.

[8]黄文,王继德.内镜下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6例[J].人民军医,2003,46(6):335-336.

[9]胡永立,李良胜,刘毅然,等.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91例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1994,17(7):20-21.

[10]苏秉忠,邹景林,郭秀兰,等.内镜微波和Nd:YAG激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和息肉的实验和临床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7,19(2):119.

[11]王建华.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08,30(6):595-596.

[12]林秀华,郑文棋,杨长青.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81-83.

[13]邓全军,李永芹,谢立群,等.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纤维蛋白胶治疗Dieulafoy病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2):1212-1213.

[14]刘莹.内镜下金属钛夹辅以黏膜下注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7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8):235-236.

[15]胡银清,郭海建,帅红梅,等.内镜下止血夹联合肾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学,2010,14(8):27-28.

[16]陈玉湘,陈雪梅,邓翊敏.无痛胃镜下无水酒精注射止血术的应用与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2):300-302.

[17]杨秀玲.局部注射肾上腺素高渗氯化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1):55-57.

[18]尚晓辉.探讨内镜下止血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术中规范化护理[C].2013年河南省腔镜护理管理新技术新业务研讨班论文集,2013:82-86.

[19]李秀萍,陈原兰.内镜下止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及再思考[J].全科护理,2012,10(5C):1372-1374.

[20]李丽芹.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316-317.

[21]许萍.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配合及护理探讨――附196例报告[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8(5):104-106.

[22]姬艳,马翠翠.5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11):2435-2436.

[23]杨少华.内镜下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7):1739.

上一篇: 和谐家庭演讲稿 下一篇: 谈话汇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