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49: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风控培训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14年,医务处、质控科在院总支、院委会及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等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各级医药卫生改革及公立医院改革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二甲复审、医院标准化建设为契机,严格按照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流程、规范诊疗行为,调整检查标准,增大检查和培训力度,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职工和群众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通过检查和督导,各方面工作较2013年前有了巨大进步,尤其第四季度医院通过对科室主任和质控员进行质控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各科室上述各项工作了有明显改进。主要体现在:
一、制度体系建设
(一) 加强院级医疗质量控制。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了重新调整,成立质控科,根据二甲标准评审细则,对科室质控指标和医疗质量检查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成立了院科两级质控检查小组,院级以医务处质控科主导,12月份将9名兼职质控员采取分工协作,以联合查房的形式每周工作日对科室质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做到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二) 加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医院各科室调整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设质控员,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质量进行自查,针对存在问题及不足积极整改。医院对科室质控员进行了质控内容、质控标准及质控管理工具应用的培训,提高科室质控管理能力。质控科统一制作质控模板供科室参考使用,规范质控统计分析模式,提高质控分析能力。
二、检查方式和内容
第一季度医务处制定医疗质量检查标准,主要内容为病历质量、各类核心制度学习及培训、各类工作流程、二甲资料准备等内容,由宋博、杨本勤、杜玉岭、医务处轮转人员等分组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和督导。第二、三季度医务处按照联合查房方式每工作日轮流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较前增加和细化,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工作初具框架。第四季度医院增设质控科,将医疗质量质控检查内容进一步细化,针对每个科室和专业制定各自的质控检查标准,结合联合查房每日对各科室进行业务检查和督导,次日进行通报。自10月份以后,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记录本全部改为电子版,年底统一装订。
三、改进总结
(一)医务处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由14项增加至21项。充分利用科室早交班时间,督导交接班制度及各项医疗核心工作制度的学习,通过联合查房及病历质量检查等形式重点对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各项病例讨论制度、医患沟通制度、病情评估制度、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医疗核心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确保医疗安全。
(二)修订本院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合理用药、合理用血,规范诊疗。
全院各科室专业重新多次修订了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各科室进行培训,以提高诊疗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规范收治病人监督,每天对科室患者按专业收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防止不规范收治现象。实行“一单通”,严格执行临床检查结果互认制度,对山东省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结果进行互认,防止重复检查,减轻就医费用。严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加强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对医师抗菌药物使用级别进行授权,通过病历对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督导。5月4日与药剂科共同举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班,邀请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专家来院对全体医师进行培训。联合药剂科、院感科检查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今年举办2次法律法规知识和临床用血知识培训,进行POCT知识培训和授权。
(三)完善电子病历质量
自5月28日,实施电子病历质控,加大医务人员尤其病案质控员电子病历质控培训力度和频率,10月份轮流对科室病案质控员开展专项培训,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时监督科室运行病历、终末病历书写质量、住院时间超过30天患者上报、规范收治病人等情况。对医疗文书书写存在问题严重的科室加大督导和指导力度,提高医疗质量。抓好环节质量控制,增加检查频率和覆盖面,以推动医院整体病案质量的提高。
(四)病例讨论及各类病情评估
各种疑难危重、死亡、抢救、术前讨论等病例记录较前完善,增加患者病情评估和再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规范了诊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检查资料规整,有图表数据分析和整改。
(五)质控检查:通过年初至今的工作检查,日常督导,3次分别对科主任和质控员进行培训,使各科室质控资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学会运用PDCA和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制作质控资料。同时增加9名医务处兼职质控人员,每工作日进行质控检查。各种工作量、诊疗患者病种、人次等医疗指标有分析和整改措施。
(六)检验科、输血科和病理科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规范合格,同时与影像科室,按照二甲标准进行逐项督导,检查资料和质控资料完备。
(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
根据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制订《关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规定》,指定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对全院发生的医疗、护理、院感、输血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系统化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报告、处理流程,并明确奖惩措施,鼓励上报。有效增强了全体医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起到重要作用。
(八)加强病员安全管理,及时上报非计划手术和重大疑难患者,加强重点患者管理。医院制定《关于加强病人监护的管理规定》,对急危重症病人、有创检查及诊疗病人、门诊及住院手术病人、高危孕产妇等重点患者加强监护和管理。重点加强科室住院时间超过30天、非计划再次手术、重大疑难手术等重点患者的管理,实行随时上报和审批,每天进行督导,每季度对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九)手术麻醉分级管理和特殊诊疗授权管理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医院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曲阜市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有关要求,对全院手术、麻醉、腔镜及高风险等诊疗技术进行了分级管理,并按照医师级别进行了分级授权,通过各项医疗质量与安全监管措施对分级授权进行追踪评价,对考核不合格人员取消授权资格,工作中对袁承信取消内窥镜检查资格。日常检查中对各种诊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十)围术期安全核查,对手术、麻醉评估、手术安全核查等逐项监督检查,方磊对手术室内围术期各项工作每日检查。科室利用晨交班时间定期对科室医师进行巩固培训。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有创检查、特殊治疗之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谈话制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马军华对术后患者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汇总。
(十一)临床路径和单病种
督促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工作,规范治疗行为,各病种入组率不能达到要求,日常检查中加大开展临床路径、单病种控制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求每季度进行汇总和分析。日常检查督导,增加入组率和完成率。
(十二)三基培训和考核
督导各科室每月2次进行业务学习和培训,医技科室增加书面考试内容,各项资料保存基本完整。质控科制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考核方案,11-12月份对全体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三基理论培训,12月11-12日组织40岁以下86名医师进行了心肺复苏技能考试,平均分94.54分,无不合格人员。12月16-17日组织全体医师、检验科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试,及格率为95.83%。
(十三)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知情同意制度,减少和预防医疗纠纷,做好医疗安全预警,检查病历中的知情同意书及各类签字、病情风险评估、手术安全核查等。今年下半年重大医疗纠纷发生数明显下降。
(十四)规范收治病人。通过检查,不规范收治病人的科室及例数明显下降。
四、及时下发督导单、上交反馈单,分析整改,作为下一月度检点内容。
五、医疗质量考核工作较前有明显改进,成效显著。但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科室质控的评价、缺陷追踪和改进等、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控、核心制度落实等问题,今后争取细化各项质控指标,坚持检查和督导。
六、医务处质控科各项质控工作分析和评价详见各月度质控简报。
七、存在问题
检查中临床科室存在主要问题为:科室主任对考核工作指标不熟悉,质控数据未能与医院下达目标相结合,统计分析内容较少,具体数据分析和深层次原因分析欠佳,管理工具应用欠合理;各类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内容简单量少,缺少原始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名等;术前讨论和危重病人抢救登记较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有统计数据,分析欠佳,数量较少,部分科室有造假,无医嘱仅填写表单;科务会、业务学习记录不及时,部分科室混记;抗菌药物管理有统计但记录不规范,无总结分析,病历书写仍存在复制、打印不及时等现象;各类风险评估表、医患沟通等签字不及时。医嘱、病程续打、签字不及时、不规范。
医技科室主要存在问题为:质控数据统计困难,资料少,内容空洞,缺少实际原始数据支持,分析欠完善;危急值登记尚及时,但无季度统计和分析;随访和疑难病例讨论例数较少,真实性欠佳。三基培训尚可,制度流程培训少,应知应会知识了解欠缺。
一、重要工作事项
主要包括T27综合监控与BAS系统联调(站内BAS监控大、小系统设备、冷水机组群控设备、扶梯、水泵)补测和T01BAS系统与FAS气体灭火专业联调两项。其主要针对全线17个站内的各项设备的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调试,1综合大联调。综合联调是今年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以备运营后设备的良好运行与正常工作,确保地铁开通后各方面实际工作,全方位有序的顺利开展。此期间,低压配电专业主要负责对相关电气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和调试,主要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电控柜、EPS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细致划分为:1通风空调柜各风机连锁风阀和风机运行数据监测以及故障模拟等工作重点;2EPS应急照明装置11个状态测试和9个故障点模拟;3照明配电箱各项照明回路测试。依照联调方案安排,专业与车辆段OCC中心、站内车控室、环控专业协作配合实现四级单元联动,充分实现了各项联调任务的扎实有效进行,也基本达到公司部门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指标。同时,个人的业务技能知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熟练的掌握了对各项设备联调测试的相关方法和要点方法。
相关技术人员的一致协商与指导下,2全线设备巡检。根据车间领导布置。车间各大专业分别组织成立巡检小组,对全线17个站各专业设备,实行循环制不间断的检查工作,并详细记录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并将发现问题作以详细汇总上报。低压专业主要负责通风空调电控柜、EPS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
个人主要参与了南稍门站、凤城五路站的资产清点接收。期间,3设备资产清点移交。依照计划任务布置。主要由厂家人员、施工单位人员共同协助,针对站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逐一清点核查。
4参与部门车间相关培训及考试。
工器具使用方法培训,①相关培训:升降机理论实操培训。综合联调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等。
临时上岗证考试,②相关考试:平安月度考试、技术月度考试。行规考试等
主要包括t27综合监控与ba系统联调(站内ba监控大、小系统设备、冷水机组群控设备、扶梯、水泵)补测和t01ba系统与fa气体灭火专业联调两项。其主要针对全线17个站内的各项设备的性能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调试,1综合大联调。综合联调是今年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以备运营后设备的良好运行与正常工作,确保地铁开通后各方面实际工作,全方位有序的顺利开展。此期间,低压配电专业主要负责对相关电气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检测和调试,主要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电控柜、ep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细致划分为:1通风空调柜各风机连锁风阀和风机运行数据监测以及故障模拟等工作重点;2ep应急照明装置11个状态测试和9个故障点模拟;3照明配电箱各项照明回路测试。按照联调方案安排,专业与车辆段occ中心、站内车控室、环控专业协作配合实现四级单元联动,充分实现了各项联调任务的扎实有效进行,也基本达到公司部门等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指标。同时,个人的业务技能知识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基本上熟练的掌握了对各项设备联调测试的相关步骤和要点方法。
相关技术人员的一致协商与指导下,2全线设备巡检。根据车间领导安排。车间各大专业分别组织成立巡检小组,对全线17个站各专业设备,实行循环制不间断的检查工作,并详细记录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并将发现问题作以详细汇总上报。低压专业主要负责通风空调电控柜、ep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
个人主要参加了南稍门站、凤城五路站的资产清点接收。期间,3设备资产清点移交。按照计划任务安排。主要由厂家人员、施工单位人员共同协助,针对站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逐一清点核查。
4参加部门车间相关培训及考试。
工器具使用方法培训,①相关培训:升降机理论实操培训。综合联调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等。
临时上岗证考试,②相关考试:安全月度考试、技术月度考试。行规考试等
二、个人实际工作成绩汇总
个人主要通过综合联调,1专业方面:首先。对低压系统的各项设备的原理、性能及操作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掌握,主要包括有:①通风空调电控柜的三级(就地、环控、远方)联动操控,及变频器、软启动器故障、风阀错误、故障、e3plu故障模拟复位方法等;②ep人机界面的运用操作方法、各项状态测试和故障点模拟复位等。③照明配电箱各项回路的测试。其次,通过参加相关具体的培训考试和相关设备清点、切非调试、巡检、设备验收等工作,个人对低压配电专业日后的具体工作模式和重点要点有了更为全面的解。
01
核心文化-信贷五转型
微贷顾名思义就是针对小微客户发放的贷款,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形成了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防范道德风险的技术手段,创新了风控模式,是一次信贷文化、信贷理念的全新变革,使信贷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它与传统贷款的最大区别就是由以前的客户提供报表与资料,转变为客户经理通过交叉验证、自己制作报表,还原客户的原始信息,数据更加真实准确,风险更加可控。它坚持把廉洁高效作为核心竞争力,坚持把客户的第一还款来源作为唯一准入标准,坚持把分期还款作为差别化贷后管理的重要手段,严格控制贷款用途。
02
核心竞争力—高效便捷
微贷对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坚持“三个一”办理标准,即一次性告知客户所需准备的材料;只让客户跑一次银行;与客户保持一杯水的关系。如何做到以上三点,就需要我们客户经理平时苦练本领,勤学勤动手善总结,以达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微贷提倡日间营销,每晚总结上会,日事日结无积压,当天审批次日放款,真正地将微贷简便快捷高效地传递给客户。
03
核心技术—交叉验证
随着学习地不断深入,对微贷的那份神秘感渐渐清楚。微贷的核心技术就是通过调查分析、交叉验证、制作三个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其中资产负债表于损益表做为两个主要报表,能很直观的展现客户的经营能力与还款能力,贷与不贷,贷多到少一目了然。客户经理通过交叉验证,集中解决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充分论证客户这么多年的资本积累与口述的真伪。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比对,做到了“数据比经验更可靠”、“理性分析取代感性判断”,让贷款决策更加科学。
04
核心保障—分期还款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2016年,枣庄中联围绕《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个指标 一个平台
确立一个指标,即风险管控指标。公司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制度》,明确了风险管控指标,公司各部门(室)根据风险管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员工。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每月对各部门进行考核,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完成情况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安全工作计划。同时,将这一安全管理目标始终贯穿于整个安全生产管理过程。
构建了一个合作平台,即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运作平台。为了落实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辨识与防范工作, 2016年6月,枣庄中联颁布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实施方案》,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以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建成了一个集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文字管理、物资供应于一体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运作平台,平台中心设在安全环保办公室。通过这一机制,明确各责任人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开展全面性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
第一,完善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为了确保平台的有效运作,公司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完善了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公司机构调整情况,及时重新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职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列入各部门年度目标合同,并建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以风险抵押金承包安全责任,承担和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及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任务。
第二,统筹协调,确保创建过程中信息畅通。为了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平台,工作小组每旬召开一次调度会,每月召开一次总结会,对发现的问题按照分工逐一落实到部门,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间,并把完成情况汇总存档,加快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进度。
风险管控过程与成效
枣庄中联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出一套简洁、易懂、易推行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模板,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有效管控设备风险。从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要求来看,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有效控制设备风险是减少企业安全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枣庄中联针对各设备特点,提出了详细的设备风险管控要求,有效降低了设备风险。
第二,全面、细致辨识危险源,降低作业风险。公司成立了作业过程风险评价小组,根据各部门的作业活动特点,按照不同岗位和不同的管理活动,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事件,全面辨识造成危险事件的危害因素和危险源;针对每项活动中的每个工作步骤进行安全风险评价,充分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强化现有控制措施,进一步规范辅助控制措施,确保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按照巡检、维护、维修三类管理活动,公司各部门共完成176项作业过程安全风险评价,并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同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查找风险评价表存在的不足,并持续改进。
枣庄中联作业过程风险管理流程的制定,实现了由传统的“点源控制”向“线源、面源控制”的转变,构建了一种标准化、全方位的安全风险管控模式,更加强调风险控制的整体性。公司各部门利用班前、班后会的时间,对作业过程风险评价表进行统一培训学习,并要求所有员工作业时均要以相应的风险评价表为指导。实践证明,严格按照安全风险评价表作业,对于降低作业过程风险非常有效。
第三,严格过程监管与考核。通过日常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及综合性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检查的同时,公司抽调安全h保办公室及各部门安全员成立两个现场检查组,每天对各自负责的生产区域进行联合巡查,重点纠正员工“三违”行为,同时对生产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抽调设备部及各生产部门设备、电气、工艺专业人员成立设备设施检查组,严格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要求,对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加强排查,切实落实各项安全标准。
根据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管理的需要,公司各部门组织多次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框架以及作业过程风险评价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行政人事部根据培训重点分层次、分专业编制了考试题目,并分别组织各部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人员进行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模拟应急演练、提高预防能力。公司建立健全了应急救援指挥网络,重新完善制订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险情)应急救援预案,并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一线实际操作人员反复论证和修订,确保了应急救援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了“指挥有力、反应灵敏、行动迅速、施救有效”的应急管理队伍,做好了各种应急物资的储备。
公司与山东省非煤矿山应急救援中心签订了应急救援协议,加强了应急救援管理力度。同时,以工段为单位,定期开展模拟应急演练工作,举行1~2次模拟工伤事故、自然灾害、火灾等有针对性的突发事故应急演练,以演练来对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作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修订,既增强了员工的危机防范意识,又提高了员工避险救助的实战能力,从而构建了群策群防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安全防御能力。
第五,注重视觉警示效果,规范内外人员工作行为。在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之前,枣庄中联现场的安全标识牌、管道标识、道路标识、设备防护等安全设施种类多,尺寸和颜色也不统一,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为进一步规范现场安全设施管理,公司对各类安全设施统一尺寸,统一颜色,统一标准,提高了安全警示视觉效果,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第六,对外包商严格执行准入制度。从源头上严格对外来施工单位进行资质审查,没有安全资质证书的坚决不准进入。公司制定并向外包商发放《外包商安全手册》,用来指导外包商厂内作业,加强外包商的安全管理和管控。同时,公司安全环保办公室会根据施工项目不同,安排专人负责外包商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对违章行为严格纠正,确保公司内施工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七,加大培训,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枣庄中联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之初,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认知有限,整体概念也不清晰,仅仅依靠周边兄弟单位的管理经验及有限的资料才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有所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教育培训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又一道必须跨越的屏障。
自公司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工作以来,多次组织相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到兄弟公司交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经验,集思广益。通过建立完善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制度,确定了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了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安全教育培训班3期,培训人员达1 100人次,提高了全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意识。
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首先,安全文化氛围不够浓厚。由于企业是从老的市中^直属企业改制而来,员工头脑中还存在着传统的管理理念,需要尽快扭转,需要在企业中间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文化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以此来影响和扭转员工的认识和观念。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103
大型养路机械由于结构复杂、作业施工线长面广、长期野外作业、人员分散等情况,造成施工管理困难,作业人员安全危险系数高。如何保障人员、设备安全,哪种管理方法适用于大型养路机械行业已成为行业焦点。中国神华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简称:神维分公司)主要承担神华铁路线路的清筛、捣固、整形等养护业务,自2012年起摸索在各工务机械段采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取得良好成效。为同行业管理者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定义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指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在企业生产周期风险源已知的系统中进行预识别、评估、分类,并消除、减少、控制,实现企业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的最佳匹配,减少事故的期望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1.2 内涵
“风险控制”为核心,以“冰山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系统的运作模式,以PDCA管理的理论基础,对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所有的风险都可以控制”,在每次作业前先进行过程危险源辨识,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将风险可行有效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1.3 目标
通过预控制为核心,持续、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闭环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差错、无故障、无缺陷的系统,没有管理上的漏洞,从而实现人员、设备、环境,管理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的因果链,最终消除已知的规则,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企业全生产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辨识、评估、分级,进而对其消除、减小、控制,实现企业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所期望和社会可能接受的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
2 准备阶段
2.1 全员培训
成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委员会,下设推行办公室,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将责任分解至各部门、个人。全员进行风险预控知识培训,系统学习风险预控体系基础知识、构建思路、推行方法、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方法等。
2.2 制订系统文件
此系统由《程序文件》、《安全手册》、《考核评分标准》、《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手册》和《管理制度汇编》等六部分构成。制订该体系文件,使员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1)安全手册:明确公司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描述风险预控制管理体系涉及的流程及其关系,风险预控制管理体系在框架内的整体显示;使公司和部门的一些安全责任和权限规范化。
(2)程序文件:提供了相应的过程控制的目的、范围、责任、控制内容、方法和程序,以保证每个过程的功能的实现。《程序文件》是《安全手册》的支持文档,管理和控制各项工作的运行。
(3)风险管理手册: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精炼管理对象,明确相应的负责人或监管单位,并制定对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措施,实现对人-机-环-管等危险源的风险预估,减少和防止事故的发生。
(4)评估评分标准:检查风险预控制管理制度、经营业绩、判别公司是否对风险预控制管理体系的一般要求的综合评价标准。
(5)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明确岗位安全要素、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内容,指导和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将不安全行为分为故意和无意两种不安全行为,制定相应的不安全行为观察、纠正措施和奖惩制度。
(6)汇编管理系统,包括公司的所有安全管理系统,包括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和约束管理等方面的辅助管理。
2.3 拓宽宣传种类
通过多种形式加大风险预控体系宣传力度,将风险管理手册按内容分类,制作成PPT演示文稿,利用视频系统在职工就餐期间循环播放,潜移默化增强职工风险意识;宿营车、淋浴车张贴风险宣传画,分批次组织工区职工参观学习;结合6S管理,在可视化管理中加入体系管理元素;推行施工预备会各岗位阐述施工点前风险预想,班组人员补充讨论的模式,推进职工主动学习本岗位风险预控知识的积极性。
3 实施情况
3.1 危险源辨识
采用工作任务法,对公司33项工作任务按工作流程,根据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识别项目,共辨识危险源头404个。以此对这些风险进行分级、排序,其中重度风险任务5项、中等风险任务是23项、一般风险任务为5项,低风险任务是0项。人员危险源有323个,设备危险源有38个,环境方面危险源11个,管理方面危险源32个。
3.2 多种形式风险预控管理
推行过程中,将6S管理、标准化作业、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互溶共同,使体系真正落地。6S管理,即从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五个方面规范员工日常安全行为,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排除安全隐患、降低风险、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提高个人修养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最终实现安全。
通过制定大型养路机械运行标准、检修标准、各车型作业标准等,各项作业按标准作业,保证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就能规避危险。日常生产活动中,各作业队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向“力争零伤害、追求零违章”更高目标迈进。
3.3 强化过程管控
如何实现风险超前预控?如何将风险控制贯穿生产过程的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面对这些问题,公司经过长期探索,形成了公司、段、作业队三级管控制度。
公司主要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进行宏观设计和总结规划,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过程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中等以上风险制定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和处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工务机械段主要对体系的执行进行细化、推进落实方面开展工作。一是针对不同设备、作业环境,组织进行危险源再辨识和风险再评估工作。将危险源细分到每个岗位、每种状态,做到作业、运行、保养三态下各类风险清晰明了。二是指导各作业队体系的健全和推进工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发现体系落地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三是细化管理,强化具体措施制定。针对施工运行、作业、检修保养、委外管理、消防安全、线路移交等领域易产生的安全隐患环节,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补充规定,设计各种标识卡、标识牌、宣传版面,包括作业、运行、保养、司乘人员提示卡、委外检修卡、委外作业安全控制卡等,实行持卡上岗。
作业队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基层单位,一线员工是体系落地的重点对象。为帮助员工识别危险源,管控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队从规范班前预备会风险辨识和班后总结分析会入手,作业前对施工环境、线上设备设施、道床饱满度、设备人员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预备会中采用“两图一表”形式,明确关键环节、关键点、管控责任人,逐级传达,将施工任务、指标和管控措施层层落实,直至班组、号位。不同岗位员工针对岗位危险源,轮流讲述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班后会及时总结分析作业过程中各号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考核意见。作业队领导每月轮流讲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每个班前班后会车组负责人对各号位、岗位人员进行抽考、点评、打分,周例会上队领导对班组长进行风险预控体系知识提问,月度考试中加大风险预控体系内容的比例,并将综合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班组在日常管理中,按照“一个流程”方法落体系,结合现场实际,不间断开展现场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活动,对现场排查出的危险源及时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人。并持续开展危险源“讲背用”活动,让每名员工能熟悉本岗位风险,明白执行标准和控制措施。
3.4 开好班前班后会
各作业队充分利用好班前班后会,班前会上,施工负责人进行点名,观察员工思想动态,分配各项施工任务,状态较差、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员工分配次要任务,并把“学、讲、记、查、评”五字决贯穿始终。
学―指的是各岗位员工采用自学、集中培训方式学习风险预估管理系统理论,掌握控制危险源头、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方法。
讲―指的是班前会上施工人员根据各自任务分工,每天轮流讲述、分析次日施工任务的危险源及应对措施。如调查线路人员主要涉及的危险源,哪些里程有影响施工的障碍物,施工作业遇到时该怎么处理,配合单位提出的注意事项等;防护员根据线路条件,提出是否增设中间联络员、现场联系注意事项等;大机操作手根据各岗位职责预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源,提出应对措施等。
记―指的是施工人员在队长、工班长布置施工任务、讲述安全注意事项、其他施工人员讲述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危险源时做好记录,分析哪些事项与自己任务关联,做好防控措施。“知是行之始”,通过“学讲记”可以解决员工知道本岗位危险源的问题。
查―指的是在施工作业期间,施工负责人、工班长根据班前会上各岗位员工讲述的危险源,观察员工是否在作业中存在相关违章违纪行为,是否按预想的管控措施进行处理。
评―指的是班后会上,施工负责人根据当日施工任务进行点评、考核,分析总结当天施工遇到的特殊情况,指出哪些因素影响施工进度,观察到员工有哪些不安全行为,出现的“三违”情况等。其他岗位人员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与班前会危险源预想进行对比,总结哪些情况没有预想到,哪些危险源没有辨识出,日积月累不间断总结,切实将风险预控落实到行动上。“行是知之成”,通过“查评”可以解决能否做到的问题。
3.5 强化培训
作业队每月由队领导轮流讲述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全员参与,并在培训表上签字确认培训内容;每天班前班后会要求车组负责人对各号位、岗位人员进行抽考、点评、打分等督促职工主动学习;周例会上队领导对各工区工班长进行风险预控体系知识提问;加大月度考试考卷中体系内容的比分,综合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3.6 强化目视管理
目视化管理是将相关管理事项转化为可见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等方式,从而达到提醒、控制、警示、预防的作用,借以推动自主管理。风险预控管理推广小组通过设计各种标识卡、标识牌、宣传版面,提出了“持卡上岗就是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管理理念。
3.7 加大考核力度
根据体系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要求,定期检查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标准执行情况,加大对运行前设备状态检查、运行中呼唤应答、同步操作、劳动保护用品佩戴、现场防护、检修保养、委外施工、工机具摆放、续行连挂等关键节点的把握,优化作业流程、预控潜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持续改进。
3.8 加强文化引领,促进理念提升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制定了《安全文化建设方案》,提出了“违章就是事故,遵章才能安全幸福”的安全生产理念,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围绕安全生产丰富活动内容,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和“推进体系落地、树立红线意识”安全演讲比赛,通过安全文化引领,促进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9 运用任务观察式,规范人员不安全行为
根据数据的统计分析,各类铁路事故中,80%的事故都是由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人们的不安全行为更难以预测不安全状态,更难以控制。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是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是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4 实施效果
自2012年开始,通过在神维分公司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最终形成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切断事故发生的源头为手段、以危险源识别和形成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基础、以人的错误行为控制为重点等系列措施,无伤亡事件发生,从人-机-环-管四方面保证了人员、设备、施工作业安全。实践证明,在大型养路机械行业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管理方法是可行的。
4.1 人员安全意识和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培训学习,员工具备了相应的安全常识、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得到提高,能够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流程和标准化操作,减少了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
4.2 设备故障降低
通过划区域,包干包管,使得设备都有人管,各区域零部件都有责任人负责检查、保养,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减少了因设备不安全状态造成事故,同比2012年单机消耗也有所下降。
4.3 工作环境改善
大型养路机械、附属车辆以及办公区域工作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人、物、空间合理分配,摆放井然有序,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了生活、施工场所人员设备安全。
4.4 管理制度完善
细化责任到每个人,使每项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人员明确自己职责所在,做到了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避免了管理漏洞造成的安全隐患。
一、选手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曾明确提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为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从2008年开始由教育部牵头每年举行一次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其中就包括数控竞赛。从2004年开始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每两年举行一次“全国奥林匹克数控职业技能大赛”,各地及各职业院校也纷纷举行选拨赛,自下而上选拨参加全国数控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
刚开始由于各职业院校对竞赛不够重视,认为竞赛是个“劳命伤财”的事情,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竞赛。大多数职业院校刚开设数控专业,缺乏师资,缺少设备,加上对竞赛选手的选拨、培训及组织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尽管参赛人数比较少,命题难度不算大,但竞赛成绩都比较差。
目前由于各职业院校随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的逐渐加强,加上各级领导对竞赛工作越来越重视,竞赛水平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全国数控竞赛使用的设备越来越先进,数控系统也是国内主流系统,且命题难度逐步加大,数控编程己由自动编程取代原来的手工编程,这就对各职业院校在以后的竞赛中提出了更加严俊的挑战。
二、培养优秀选手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对竞赛的重视程度
各职业院校应确立正确的竞赛指导思想,在竞赛组织领导、资金来源、师资队伍、后勤保障等方面都要给予高度重视。把技能竞赛活动作为一项学期常规重点工作,建章立制。通过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促使教师教学理念和模式转变,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技能水平,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挑选优秀教师担任培训任务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想培养出优秀的竞赛选手,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作保证。
1、专业功底扎实,操作技艺精湛
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及机床夹具等专业知识外,还应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原理、编程方法和技巧,做到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相并重。
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谌的动手操作技艺。竞赛表面上看是比学生,但背后很大程度上是在比教师,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生。指导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解决学生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及时掌握竞赛动态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导教师应根据竞赛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在分析历届竞赛出现过的题型、题量基础上,对竞赛的难易程度作出初步判断。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细化培训内容,各时间段的考核项目与要求。
为保证培训和竞赛的顺利进行,拟定好所需的工具、量具、刃具、卡具及材料的使用计划,如遇非标或市场紧缺的量具、刃具、及卡具,在不违犯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可自行制造,以满足竞赛的需求。
赛场如战场,竞赛情况风起云涌,变化莫测。在培训过程中应积极搜集与竞赛有关的前沿信息,发现情况变化应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在竞赛过程中,应与赛场内外有关人员及时沟通,掌握赛场最新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以营造良好的天时、地利、人和环境。
3、指导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指导教师是培训的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崇尚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在培训过程中要亲身亲为、言传身教。即要开拓视野、创新思维,又要勇于探索、百折不挠,更要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当中。
同时又要淡薄名利,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与学生同甘共苦,以自已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三)做好选手选拨工作
参赛选手的选拨是否得当,是能否培养出竞赛优秀选手的前提。
1、选手应具备的条件
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功底,接受能力强,反映敏捷,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能承受压力。同时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学能力强和自觉性好。
2、做好竞赛的宣传鼓动工作
竞赛未动,论先行。在选手选拨前,可通过广播、板报、座谈、班会、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竞赛,介绍竞赛的有关情况,参加竞赛的重要性和目的,鼓励鞭策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竞赛氛围。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竞赛情况,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自信,自觉报名参加选拨,这样有利于选拨出好的竞赛苗子。
3、对报名参加选拨的学生,根据竞赛项目要求,分别进行集中短期基础培训(如:理论、软件、实操等),然后进行考试,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择优留下部分学生。再加大培训难度,又经一段时间培训后,再根据考试综合成绩,按参赛人数的2倍,择优确定赛前培训学生人选。
三、赛后总结与反思
竞赛结束待成绩公布后,应及时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竞赛工作进行总结,对获奖选手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兑现奖励办法,使竞赛工作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通过竞赛虽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但参赛学生仍然是少数。为此应以竞赛为楔机,以点带面,带动职业院校教师和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培养职业技能的各项活动中去,即可锻炼教师队伍,又提高了全体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以后培养更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黎春秀 张建辉 赵甘林.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的思考与研究[J].职业技木教育,2011,(10).
2.强化安全学习交流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按照“公司组织学、专业组织比、班所组织练”的思路,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技能演练,全面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实战能力。侧重典型案例分析。开设安全教育课堂,分析电力系统内及社会其它行业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结合本职工作分享安全经验,达到防微杜渐的目的。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通过安全演讲、看图识患、安全知识技能比赛、员工“一带二”、安全标兵评选等活动,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3..强化风险管理
完善应急处置。成立应急抢修指挥中心,结合实际编制涵盖工程施工、事故处理、自燃灾害等16个类别的应急预案21个,并适时修改完善。围绕应急处置,实施“工单提醒-到达现场-故障排除-质量检查”的闭环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的应急体系,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做好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安排季节性演练,开展应急抢修、配网维护、重大活动保电、自然灾害抢险等演练,在实战演习中规范、细化应急预警和风险处置流程。落实风险预控及隐患整改。围绕现场作业风险管控,实施“作业前风险点和风险源识别-现场安全措施布置和风险点控制-管理人员安全监督-作业后总结跟进”的闭环管理机制;围绕风险隐患整治,实施“隐患排查-梳理分类-落实整改-复查验收-信息反馈”闭环管理机制。将风险及隐患及时纳入问题库,分等级编排预防措施和整治计划,落实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全方位控制和常态化管理。强化横向纵向沟通定期召开部门周例会。每周五各部门自行召开安全调度会,总结一周安全情况,清理分析风险点,完善安全措施,部署下周工作,形成一周安全动态分析报告,下发给每位员工,确保纵向贯彻到底。定期召开公司安全月例会。每月1日由供电公司经理主持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安全例会,对上月及本月安全动态进行分析,查找部门间协作盲点,确保横向执行到边。
2、全线设备巡检。根据车间领导安排,在相关技术人员的一致协商与指导下,车间各大专业分别组织成立巡检小组,对全线17个站各专业设备,实行循环制不间断的检查工作,并详细记录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并将发现问题作以详细汇总上报。我低压专业主要负责通风空调电控柜、EPS应急照明装置、照明配电箱三大部分。
3、设备资产清点移交。按照计划任务安排,个人主要参加了南稍门站、凤城五路站的资产清点接收。期间,主要由厂家人员、施工单位人员共同协助,针对站内所有电气设备进行逐一清点核查。
4、参加部门车间相关培训及考试。
① 相关培训:升降机理论实操培训,工器具使用方法培训,综合联调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训等。
② 相关考试:安全月度考试、技术月度考试,临时上岗证考试,行规考试等
二、个人实际工作成绩汇总
1、专业方面:首先,个人主要通过综合联调,对低压系统的各项设备的原理、性能及操作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掌握,主要包括有:①通风空调电控柜的三级(就地、环控、远方)的联动操控,及变频器、软启动器故障、风阀错误、故障、E3Plus故障模拟复位方法等;②EPS人机界面的运用操作方法、各项状态测试和故障点模拟复位等。③照明配电箱各项回路的测试。其次,通过参加相关具体的培训考试和相关设备清点、切非调试、巡检、设备验收等工作,个人对低压配电专业日后的具体工作模式和重点要点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中图分类号:F6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加快各项新业务系统建设步伐,加大各网点自助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及更新力度,完善各项流程制度及人员岗位配置,提高全员的风险防范和合规意识,邮储银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要求科技工作人员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和运维效率,更好地支撑和保障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迎接现代化银行技术高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1邮储银行地市分行信息科技工作现状
目前邮储银行各地市二级分行未设置信息科技部门,大多只有一名专职技术人员,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员工较少,且身兼多职,需要负责视频会议调测、网点设备选型采购、新系统新工程上线、本分行下属市县支行兼职技术人员管理和培训、二级分行本部系统维护、监控系统接入、网点装修验收、基础设施和电子银行设备维护等工作,少数还兼任业务方面部分工作。二级分行技术人员需对接省分行科技部、电子银行部、安全保卫部、工程建设部的相应技术工作,工作内容杂乱,涉及强弱电、软硬件、内外网、设备采购和维保、系统上线和维护、信息安全和风险管控等多方面,工作职责大,风险点多,涉猎知识面广。支行技术人员一般仅能解决设备安装和日常状态检查等工作,如果系统发生故障,或是工程上线需要技术环境调测,则需要二级分行技术人员现场解决,而支行大多距离较远,易出现问题应对不及时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分支行技术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流动不通过省分行科技部审核,科技力量和科技水平难以可持续累积,科技创新能力较差。此外,地市分行在科技运维工作中存在系统维护文档、设备统计、巡检记录等资料不全问题,且无系统整理和管理,交接工作不够细致,导致交接间隙易发生操作风险,维护效率低下;对于设备和网络日常巡检工作流于形式,导致不能预先发现并及时解决故障,将故障影响最小化;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科技风险防范和管控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2邮储银行地市分行信息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2.1日常运维和人员流动性问题
二级分行科技人员隶属于个人金融部,在支撑网点业务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本着同部门人员作为统一资源池互备高效利用的原则,部门内一般不刻意区分科技或业务工作,在无科技工作间隙,二级分行技术人员承担部分业务工作也无可厚非,但目前二级分行科技运维工作基本处于发生故障时紧急处理,无故障时就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模式,而日常巡检、设备管理、维护总结、培训和信息安全自查等工作经常被忽视,实际上这些工作能够有效提高运维效率和风险防控水平。此外,二级分行人员中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员工较少,一般由业务人员暂代科技岗,往往存在科技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主动要求转回业务岗位或因其他岗位人员短缺而被调去支撑业务发展的现象。而人员调动、后备人员选择和工作交接,并没有通过省分行科技部审批审核,存在一定隐患。
2.2技术水平提高问题
技术人员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如下:一是工作经验积累,二是参加培训学习,三是参考前人总结整理的资料,四是技术人员间言传身教,交流切磋。由于目前技术人员流动性较大,一般二级分行技术人员平均每两年变动一次,刚成为熟练工又更换新手,时刻承受着更换新鲜血液的阵痛,却很难尝到新人培养成长后的硕果。即使省分行科技部每年定期举办若干次现场培训和视频会议培训,但由于人员更换频繁,始终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培训阶段而无法深入,因此地市分行技术水平难以持续提升。由于二级分行技术人员疏于总结维护经验,整理输出相关文档资料较少,一旦发生技术人员岗位变动,新技术人员接手工作后起步困难,经常无章可循,需要自己从头摸索。对于人员换岗后的交接工作,如无明确规定期限、范围、资料信息和责任,可能导致一些重要信息丢失或是部分工作不能按期完成,特别是一些系统需要特殊设置软件环境,如全靠自己摸索来提升,势必造成新技术人员岗位适应慢、维护效率低下的隐患。
2.3技能总结和维护效率问题
实际上,同一系统在不同时间发生的故障有较大的雷同性,同一系统在全国各分支行发生的故障也有较大的相似性,所以该系统的前人总结,对于其他技术人员都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特别是某些棘手问题,如解决后不及时总结,一旦遗忘后再次遇到,或是其他技术人员遇到,依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另外,缺乏一个让技术人员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互帮互助的平台环境。
2.4设备管理问题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旧设备报废、新设备采购安装属于日常工作范畴,但设备种类繁多,涉及网络设备、办公设备、不间断电源和自助设备等,如果没有系统对采购时间、IP地址、使用人员、品牌型号、产品配置等信息整理归档并实时更新,势必导致后期维护效率低下、管理混乱、设备遗失等问题。
2.5支行技术力量问题
支行技术人员是从网点人员中选的,与二级分行技术人员相比流动更为频繁,个别支行由于地域等因素限制,存在诸多实际困难,所以支行人员技术水平一般仅停留在协助二级分行技术人员做些简单的问题上报和设备连线阶段。邮储银行服务“三农”,很多网点地处县乡,如果二级分行技术人员对于所有问题都要现场解决,既耗费时间,又耗费人力、物力。
2.6风险管控问题
目前,涉及银行内外部的犯罪案件层出不穷,互联网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用户数据获取利益的现象比比皆是,银行内部有大量用户的重要信息,若管控不善,随时都有泄露用户信息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由于技术人员主要忙于解决具体问题,对涉及用户信息类数据加密传输,使用后限时删除等安全要求执行不严,对电脑密码设置、自动锁屏等风险隐患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3邮储银行地市分行信息科技能力的提升策略
3.1细化工作内容,优化工作流程,把控工作交接流程
进一步明确细化分支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并根据各二级分行技术人员实际工作的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既让二级分行主管科技的业务领导了解科技工作内容安排,又让分支行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职责分明,没有遗漏工作,确保巡检、信息安全管控和维护信息整理等工作顺畅、高效。科技工作安排进一步正规化,走正规流程渠道,不应采用电话或是QQ等非正式渠道的工作通知方式,以便让二级分行技术主管领导知晓技术工作内容,为技术人员预留工作时间。二级分行技术人员如果变更岗位,需提前将后备技术人员、交接周期等提前报省分行科技部知晓,以防人员更替期间影响技术工作的安排。交接完成后,由省分行检验交接工作是否到位。采用省分行代培的模式,后备技术人员可先到省分行观摩学习1~2个月,由省分行培养其技术能力,然后再接替二级分行岗位变动技术人员。
3.2提供学习培训和社会认证机会,加大表彰评优力度
省分行每年对二级分行技术工作进行检查时,可考虑抽调分支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观摩学习,并将优秀经验交流推广。总行提供培训机会时,可给予二级分行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机会。多举办视频会议培训,力争覆盖支行全部技术人员,而且这种培训成本较低。应将总行培训录制成音频、视频文件,上传到邮政网络学院,供后期技术人员随时自主学习。鼓励分支行技术人员参加社会认证,给予费用报销和奖励,提升技术人员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热情。由于支行技术人员经常涉及一些设备日常巡检、简单故障解决等额外工作,可考虑发放一定的技术补贴,提高其对技术工作的热情。加大年度科技工作评比力度,对于科技条线表现优异的分支行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科技工作积极性。
3.3规范运维文档,提供技术交流平台
规定问题提交和知识总结模板,按照问题现象、问题原因、解决方案、相关联系人并附图的方式进行总结。下发空调、不间断电源巡检和日常设备检查记录模板,提供设备采购或线路租赁合同模板、技术规范书模板等供地市分行技术人员参考。利用95580问题单上报平台,鼓励地市技术人员多总结问题解决经验,对于总结较多、较好的,应给予考核加分,并由省分行整理归档总结资料,定期下发。建立文件服务器,对已上线系统的插件、设备驱动、运维指导书和厂商联系人等进行归档整理,也可放置常用的工作软件、经典技术书籍、厂商产品手册等,并可下发新系统上线插件等,省内技术人员可以访问获取和共享。
3.4规范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维护档案
下发设备管理软件或模板,或对设备统计的种类和项目明细给出建议性指导,供地市技术人员参考。下发省分行统谈项目的厂家服务合同等,以便地市技术人员管控约束厂家执行情况。下发信息安全自查、设备巡检等工作的检查周期及时间点、内容细则,切实做好设备巡检和安全检查工作。各支行要详细记录自助取款机等自助设备、不间断电源等基础设施的维护时间和问题解决等信息,二级分行技术人员要定期汇总,建立设备维护档案,以备后期厂商进行考核和故障率分析。
3.5远端监控和解决问题,加快智能化管理建设进程
在合规无安全隐患的前提下,设法利用远程桌面、远程协助等软件或技术手段,实现在网络导通的情况下,二级分行技术人员能够远程指导支行技术人员解决问题。二级分行应定期对支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总结网络异常检测、系统修复、系统重装等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便支行技术人员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加快推进网点设备管理智能化。一是采用类似一体化机房技术,统一规范各网点的机房设备模式,并进行动环联网,由技术人员远端对网点不间断电源等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减轻支行技术人员维护工作量。二是对于一些放置二级分行和支行的核心网络设备,开放口令允许二级分行技术人员进行登录查询等操作,既可以提高二级分行的网络技术水平,也可以远程指导支行技术人员解决各类问题。三是对于二级分行和支行办公网络设备,采用设置维护IP等办法,统一由二级分行技术人员远端进行设备日常巡检和故障排查。
3.6强化合规意识,严守规章制度
加大信息安全培训教育,通过下发信息安全问题引发损失的经验教训案例以及他行或其他大公司的信息安全管控优秀实践,提高全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可在适当的办公区域悬挂信息安全警示语或注意事项。进一步细化信息安全检查范围和工作落实内容,各分支行技术人员对照条目定期整改排查,并对业务部门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宣贯教育,对于违规操作及时指正。分支行技术人员应增强网络接入、外部设备接入和数据交接规范性意识,对于生产网终端设备入退网要严格遵照流程,做好相应的IP地址回收、硬盘生产数据清理、接入线路清除工作,特别是在设备外部送修情况下,储存介质一定要先取出或格式化。技术人员不应为方便向业务人员索要生产系统账号和密码,也不应为省事逆流程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