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信标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4 14:50: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求职信标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求职信标题

篇(1)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教师的思想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所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是首要条件。我们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的专业思想,朴素的工作作风,热爱教育工作,全面、爱护关心学生,是每位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具备教学能力

1.体育课的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继承和创新、运动负荷的控制与调节、教学场地与器材的合理布置及运用、体育骨干的主动培养和大胆使用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教师组织能力的高低。体育教师不仅要组织管理好体育课,同时也要组织管理好课外体育活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领操能力与指挥能力,体育健身的指导能力,动力训练能力,群众性体育竞赛工作的能力和裁判工作能力等。

2.教学能力。体育教师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语言表达能力是体育教师进行指导时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表达方式。体育教师必须做到语言生动、简练、有趣,并恰当地利用好语气、语调、语速等副语言方式;体育口令作为体育教学中所物有的专业性语言,要求口令清楚,发音准确,声音洪亮,富有节奏感。

三、具备广博的知识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具备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只是做好体育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必要条件。还应该具有丰富的教学科学知识。因为,教师的职业性质在于将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成就传递给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使他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

四、精力充沛,体魄健壮

体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还需要大量的身体实践活动。这一职业的特点对体育教师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体育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健美的工程师”。因此,体育教师要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壮的体魄。

五、具备体育科学研究能力

现代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已远远不只是一名教学者,而是充当着多职并兼的角色,其中研究者的角色越来越重。作为一名教师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主动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深入研究教材、教法,使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24-02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目前体育教育的主要旋律,重视学生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已经成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目标。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指出课程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因此,正确深入地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在当前这一新历史时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而体育教师是实施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角色,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按大纲规定的内容去教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调枯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时没有兴趣与激情。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新课改带来的种种挑战。

一、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理解

随着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推行,一种新的体育教育方式诞生了,它将引起学校体育课程培养的目标发生改变。因此,了解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对实施新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功能转变

《纲要》首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求改变过去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学会怎样做人、学会如何生存,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课程功能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做出了重大的调整,改变了过去的注重专业教育,偏重自然科学知识与运动技能,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造成了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单一的课程结构①。新的体育课程更加重视人文性的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育教育不再是单方面重视实现“生物体育观”价值,更多的重视学生主体性人格方面的培养。因此,强调“重视不同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②。

(三)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密切联系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使得课程内容新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新知识、新概念带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便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不再强调运动技能和知识教学的系统性,改变了过去课程内容的“繁、偏、难、旧”和照本宣科的教学现状。新课改把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运用到所学的知识,从而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纲要》中指出了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此外,还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完全改变了过去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接受式的学习现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处于被动状态,在上体育课时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锻炼,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产生怎样的结果等等相关问题。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挑战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过去的体育课程标准过分地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新课改的标准对学生学习评价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和体能、技能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范围,同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人性化,对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二、新课改条件下对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育观念更新、角色转变

随着2000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试行,体育课程的隐越来越显性化,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健身性与文化性、统一性与选择性的结合等③。这些全新的发展理念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与课改不相符的旧观念。体育教师职业是教育舞台的重要角色。在现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体育教师担当多种角色④。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是一位按照大纲要求进行教书的“教书匠”,他们是实施大纲的执行者、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以及课堂的仲裁者,这些完全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需要教师角色做出相应的转变。体育教师不再是执行大纲的“教书匠”,新课改要求体育教师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二)教学方法与内容新颖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采用灌输式教学,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也只管照着教材去教,造成学生上体育课缺乏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不仅要转变角色,还要具有新的教学行为,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式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由于新课改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固定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必然要求体育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得教学内容新颖而又简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研能力要提高

长期以来大多数体育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相对狭窄,知识陈旧,一直以来就是围绕着一本教科书教学,教科书以外的内容知之甚少,更不必说是对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了⑤。新《纲要》对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应扩展教育视野,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两种途径获得新知识,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探究和展开研究。教育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反思、质疑、批判、创新的过程,教育科研是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必由之路⑥。体育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科研工作能力,将工作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从而真正地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真谛”。

(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⑦。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合作,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有助于形成合作、帮助和学习良好的课堂气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行为⑧。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做到挚爱和尊重学生,同时还要真诚地对待体育教学,以及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这样才能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②曲宗湖,顾渊彦.21世纪体育课程新论丛书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6.

③周晓军.论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定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3):80-83.

④曹利民.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倦怠问题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3):106-108.

⑤王波.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因素分析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09-1410.

篇(3)

实心球练习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提高;练习过程中,五指要自然张开,掌心托球,投球时,五指也作用力部分;弓步一定要稳、要沉;还有一项是最重要的――腰,在投掷预备动作过程中,腰是力量的主宰,学生在练习时,应多感受腰部的力量运用,正确的运用腰部力量,方可有好的成绩。本文首先概述了实心球的项目特点,其次,指出了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最后,提出了几种提高高中体育锻炼标准的实心球投掷成绩水平的措施,旨在为提高高中学生实心球投掷成绩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实心球的项目特点

实心球是一项将力量作为基础,将动作速度作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实际中,有三个因素会对实心球的成绩造成影响,即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出手高度,而在这三个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出手初速度。

实心球出手初速度主要是由最后用力投掷球的距离与时间最终决定,用力距离越大,时间就会越短,实心球的出手初速度就会越大,而出手初速度的能力是由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所掌握的正确投掷实心球技术来决定的。

实心球的出手角度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投掷成绩,最佳的出手角度并非不变,其通常会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出手速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出手角度会随着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而发生着变化,男生一般会比女生大一点。

实心球的出手高度对所有学生而言较为稳定,它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实际身高、臂长和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比如,有的学生练习中,最后用力出现屈肘动作或者蹬地送髋不够等现象,均会对自身的出手高度造成影响。

2 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

2.1握球与持球

首先是握球,两手十指要自然分开将实心球放在两手掌,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应放在实心球的两侧位置处将球夹持,要求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至2厘米,两个大拇指要牢牢的紧扣在实心球的后上方,以形成一个“八”字,确保实心球的稳定性。握球后,两手成下垂姿势置于身体前下方,这么做能够节省一定的力量,预摆过程中应适当的增大摆动幅度,握球与持球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事项:一方面,应紧握实心球,保持稳定性,要求两壁肌肉放松;另一方面,实际动作时,不仅要控制好球,还要将两臂、手指与手腕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

2.2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要求前脚掌离起掷线大概为20到30厘米,前后脚间的距离大概为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是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时应保持自然,身体肌肉要呈放松状态,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注视前下方。

2.3预摆

预摆的目的主要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营造好的条件,预摆次数一般因人而定,通常情况下,是1到2次,最后一次预摆过程中,这个时候实心球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再到头后上方,以提高实心球的摆速,此速上体后仰,身体呈反弓形状,同时吸气。

2.4最后用力

在投掷实心球中,最后用力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动作的正确与否会对实心球的初速度和掷球角度造成直接的影响。最后用力的动作是在预摆完成后,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这个时候动作所体现出的特征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同时向前拨指和腕,目的在于提升手臂的鞭打速度。

3 提高高中体育锻炼标准的实心球投掷成绩水平的措施

3.1调动高中生学习实心球投掷的兴趣

要想调动学生学习实心球投掷的兴趣,前提条件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欲望,教育者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游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全面激发,同时,学生在该过程中还切身的体验到了欢乐,从而树立起了投掷实心球的意识。

比如,开展传递实心球的游戏;高中体育教育者可在学校操场或者篮球场上,让学生练习传递十到十三个实心球。通过小组的形式,男女生分开,人数相等,学生前后应保持一米的距离,每个队的第一个学生两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递给第二个学生,然后,接到球的第二个学生再从胯下传递给第三个学生,要求奇数学生按照第一个学生的传递方法进行,偶数学生按照第二个学生的传递方法进行,直至最后一个学生,哪一组最先传递完成就是获胜方。实际中,学生必须根据老师教授的标准动作来传球和接球,如果传递中球从学生手中落掉,那么,就由该名学生拾起来重新传递。

再如,开展抛接实心球的游戏;要求两名学生共同使用一个实心球或者小球,将男女学生分开,组成两个人数相等的小组,每一组分成两队,每组先出一队进行比赛,另外两队队员可担任裁判身份。具体的动作是先抛球击掌,身体前倾向上方抛球,击掌后再接球,击掌次数最多的就是获胜方,然后,抛球后转体,主要从脑后方向上抛球,转体后再接球,转体度数最多的一方为获胜方,最后是后蹲、起抛球。在下蹲和起立过程中要将实心球向上抛出,并且,要求下蹲时要拍地,再接球,拍地次数最多的一方为获胜方。

上一篇: 管辖权制度论文 下一篇: 小学党支部汇报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