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4 14:50: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主动性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把数学知识置于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源于生活,问题情境不仅包含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还包括那些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生活背景,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的纽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时,可以安排一个游戏:请学生动手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让学生初步感受平面图形。随后,再通过起名子,比较边的长短、联系所像的图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图形。创设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寻找数学“原型”
有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的情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脱离了生活实际。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那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尽量地引导学生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原型”。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去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小学数学的许多概念、原理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
如在学习“循环小数”时,由于理解“循环”的含义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学习之前,我们可以给同学们念了一首童谣:“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了这熟悉的童谣,很自然地引入和让学生理解了“循环”的概念。为后面学习循环节奠定了基础。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不仅能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寓于生活、扎根于现实。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于理解,更能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如: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去发现和理解算法。我们可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小明到商店买足球,身上带了135元,每个足球98元,小明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会想出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35元加上找回2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35-98=135-100+2的算式。这样,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探究出算的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生活历程中感悟数学,建立数学中凑整简算的思想,实现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
四、活用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考虑所学数学知识的作用,不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让他们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的某些实际问题,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他们肯定是十分乐意的,这是我们教学所必须达到的目标。也真正达到了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
例如,学习了百分数的知识后,可给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六一儿童节期间,许多运动鞋店搞促销活动,一款运动鞋原价120元,有一家鞋店降价20元,另一家鞋店打7.5折,第三家鞋店买二送一,你准备上哪家买?为什么?
学生会马上进行计算:
在第一家买:120-20=100(元)
在第二家买:120×75=90(元)
昨天,我跟妈妈去超市。
挑好了东西我和妈妈就来到付钱的地方算钱。我站着无聊,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只见营业员阿姨告诉妈妈一共187元,我看见妈妈分别把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递给阿姨。我看着这些钱,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问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的脑子好像一下子开窍了明白了便告诉妈妈:“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也开心极了,因为我解开了一道生活中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
寒假里,我们一家人来到安吉杭州Hello Kitty 乐园游玩。一大早我们就来到售票处排队买票。大屏幕里播放着当天的票价:节假日成人票290元,儿童票180元。我发现节假日的票价比平时的票价要贵一些;别的景点儿童票是成人票的一半,而这里的儿童票比成人票的半价要贵挺多的。是不是他们和我一样粗心算错了?我正想着,妈妈叫我算算,我们一家三口要付多少钱呢?啊!我们只教了100以内的加减法,200多的我可不会加!我把小脸一撇不耐烦的说。妈妈告诉我:可以把290这个三位数去掉0看成29一个二位数来算,最后答案再加个零升位就可以了,你试试。29+29=58,58+18=76,760元。我小心翼翼的说着我的算式。这时妈妈的支付宝也被扣掉了760元。看来我算对了。
走进乐园,里面的建筑真漂亮啊!有城堡,有喷水池,有舞台,还有好多好多的游玩设施。我玩了苹果树飞船就迫不及待地跑去远古石船,只见那船上下摇摆还会转圈,刺激极了。但是排队的人很多,队伍在慢慢地往前挪,快到我们了,爸爸妈妈在讨论还要多久才能坐上船。我突然想到了一种比较准确的方法来估算:我先观察了石船,石船上有6排位置,每一排能坐4人,四六二十四,24个位置。再数数我们前面大概有几个24,就知道我们第几批能坐上去了。我告诉爸爸妈妈:大概我们第二批就能坐上去了,因为我们前面大概只有30个人了。
玩好了石船,我还玩了旋转木马,魔法单车等等,我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估计等待的时间,嘿!嘿!还都比较准确的哦。
生活中数学问题真是无处不在啊!
课程改革已实行十年之余,众多教育者有一个共同的心声:课改表面对数学要求降低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对学生的数学修养要求却高了,更多地表现为数学眼光,即能够运用数学知识经验去分析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思考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在中国传统模式的教育下,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人才”。对于这点《数学课程标准》也已经意识到了。下面,笔者就从五个角度谈谈寻找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法。
一、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中问题的种类很多,自然解决问题的途径也很多,而某些问题不需要专门的知识,也不需要有很高的技能,只要运用正确的逻辑推理就可以解决。解决的要点是:逐一分析讨论所有问题可能出现的情况,抛弃不合理的情况,最后得到问题的解。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例:教室里的椅子坏了,第二天上学,教师发现椅子修好了。经了解,椅子是A、B、C三人中的一人修好的,教师找来这三个人。A说:“是B做的。”B说:“不是我做的。”C说:“不是我做的。”经调查,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椅子是谁修的呢?
分析:因为三人中只有一个说了实话,所以可以假设是某人做的,看结论是否符合“三人中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一条件。
(1)假设是A做的,那么A说的是假话,B与C说的都是实话。这样有两人说的实话,不符合“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一条件。
(2)假设是B做的,那么B说的是假话,A与C说的都是实话。这样两个人说实话,不符合“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一条件,所以不是B做的。
(3)假设是C做的,那么A与C说的是假话,B说的是实话,符合“只有一人说了实话”这一条件,所以是C做的。
由此可见,运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这种推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应从小培养,数学学习正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通过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发在手指尖上的。”这句话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有些数学问题看似很困难,但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已有的活动经验很容易就找到答案。
例如小学六年级研究正方体的展开图时,只是简单地靠观察正方体的形状是较难完成的,但通过动手剪切就很容易找到答案。经过动手,学生发现正方体共有11种展开图,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样,学生做到手脑并用,不仅培养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对于思维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操作是种能力,是种艺术。通过动手操作可以将某些规律性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表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感受数学的乐趣,接受其直接经验。
三、用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某班要开展元旦晚会,小明是班中的生活委员,教师交给他50元钱让他购买水果。该同学没有急于拿着钱上街买水果,而是开展了一项调查活动,统计了班里爱吃苹果、梨子、橘子、香蕉等水果的同学各多少名,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去购买了相应的水果。
这个事例从表面上看,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却蕴涵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小明知道水果不能全买一种,因为同学们的喜好各不相同,那么到底如何去买,就必须进行调查、统计、进而决策,这样才具有可行性,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四、利用空间观念来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所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时,应认识和遵循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利用已有的空间观念来克服定式思维,养成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问题的经验。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请你搭4个一样大小的等边三角形,至少需要同样长短的接力棒多少根?
分析:这是道开放性的数学题,如果从一个平面上来考虑,至少需要9根接力棒;如果发展到空间只需要6根。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式,结果很多同学只答对了9根,极个别学生出现6根的情况。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让学生学会从一个层面发散到多个层面去思考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中的有些问题仅由数学知识“单干”是不能解决的。同样的,生活中的有些问题,虽不是数学问题,常常也需要运用到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经验共同解决。
例如,清帝乾隆为显示他治国有方,并表示对老年人的关怀与尊敬,曾在乾清宫举行盛大的“千叟宴”。出席宴会的一位老者,精神矍铄,一问之下竟是与会者中古稀之年的最长者,乾隆大喜,以这位老寿星的岁数为题吟出上联,要求在座的人对答下联。上联是:花甲重逢,又加三七岁月。
其中上联中的“花甲”指60岁,“重”是两倍,又加“三七”岁月,所以老寿星的年龄为60×2+21=141(岁),座中有一位才智机敏的大臣纪晓岚,即时应对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并转化为适应生活的能力。
一、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教学现状
在我国从古至今仍流传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句,强调苦读,苦练,父母也常嘱咐要“用功”学习,放学回家则常问“上课能听懂吗”、“考了几分”之类的话。从不问“今天你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你解决了几个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流传之久,传播之广,实践之长,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中国学生解题能力不断提高,却掩盖了人们震惊的事实:我们的学生不会发现问题,被教成了没有问题的学生,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现成的问题,需要人们从纷繁杂乱的生活中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连收集信息并从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就更不可能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这样一个题目:有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要求自己提出问题,列方程解答。很多学生已经懂得了列方程并解答,可就是没有问题,而自己却又不会提问,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高度重视了学生解题的能力,往往忽视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这一过程。在城市小学,学生基础比较好,可能会对这一块也比较重视,学生通过多做练习,苦读、苦练后,能考上一所不错的初中就已经很满意了,可是哪怕是这样,也仅仅只是代表他们解题还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使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呢?
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方法
1、理清数量关系
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怎样才算是解决了问题呢?一般是以通过列式计算找到问题的答案为标志。那么要想将问题解决掉,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比如要会列式,会计算等。
除了多做练习以外,最主要的还是要老师把握好方法,将题目讲透,并且在讲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至少要渗透这个思想在里面。其次在解题时,一定要学生理清每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是靠数量关系解决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是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可以根据数量关系确定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怎么列式,它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思维方法,为列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生在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中常出现以下情形:有时,面对数学问题,无从下手;有时,明明思路很清楚,就是解不出来;有时解题到途中,却是:“山穷水尽”,有时即使解出来了,让他说说是怎么解的,他就是说不出来等等.这些疑惑可归结为没有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一定要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听听学生应用数量关系进行逻辑推理的叙述,学生不能仅靠感觉列式计算,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在列式解题之前让学生列出数量关系,让学生对数量关系感悟到位、理解深刻、掌握牢固,这样才能找准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对“症”下药。
2、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理有据科学地整合教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会消除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厌倦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这样他们学数学的兴趣也会随之增加,不会产生厌学状态。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作为教师应切实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和分析,促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问题沟通起来,为使学生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乐趣
(1)创设直观性情境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数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教学《线段》时引入:通往小猴家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直的,一条路是弯的,小猴走哪条路可先到家,这里面有什么数学奥秘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创设描述性情境
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教学《平面图中的方向与位置》时,教师课前谈话:国庆期间,你们出去旅游了吗?谁来说说你去什么地方旅游的?生1:我去…。生2:我去……师:你还知道哪些景点?(生交流)师:老师带你们去好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师的谈话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开始了学习。
(3)创设欣赏性情境
欣赏性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从而引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分析思考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用多媒体形象的展示找规律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图片的同时获得了知识。
(4)创设体验性情境
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教学《平均数》时,例题呈现给学生的是静态的老师分铅笔的一幅画面,学生在生活中有分东西的生活经验,把学生的这种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动手去分一分,学生有感性的认识,对理解平均分就有了更深的影响。
4、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知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现实生活问题展现给小学生。数学广角的内容是数学生活化的一方面,是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体现,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数学广角的内容可以分为抽象的数学原理和具体的数学问题,其中抽象的数学原理包括:抽屉原理、优化思想和排列组合 原理;具体的数学问题包括:鸡兔同笼问题、找次品问题、编码问题和植树问题。下面结合这些数学原理和数学问题,举出数学生活化的例子。
(一)抽象的数学原理生活化。抽象的数学原理是指可以把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抽象概括成数学知识。抽象的数学原理生活化是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抽屉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抽屉原理是由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首先提出并用以证明数论中的一些问题,所以也称为狄里克雷原理。抽屉原理的表述:把a+1件或更多件物体随意放入a个抽屉, 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的物体不少于2件。
例1:500人中至少有2个人的生日相同
分析:1年有365或366天,生日也就有365或366个,把365或366个生日当做抽屉,把 500个人当做500件物体,由抽屉原理可知至少有2个人在同一个抽屉里,即500人中至少有2个人生日相同。
通过上例可知: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关键需是要发现现实生活问题与抽屉原理的联系,哪些元素是抽屉,哪些元素是要被放进抽屉中的。虽然抽屉原理本身并不复杂,但是现实生活问题中的抽屉原理千变万化只要在现实生活问题中找到抽屉模型,就可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抽屉原理主要解决“存在性”的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小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把大致意思说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学生 “说理”的严密性。
2.优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优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帮助人们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小学数学中有两方面体现,一是找次品教学,二是运筹学教学。
(1)找次品。找次品在现实生活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例3这里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
分析:先把5瓶钙片分成3组,其中2组每组2瓶,另1组1瓶。再把2瓶一组的2组钙片放在天平的两边,如果平衡,则另1瓶里缺了3片钙片;如果不平衡,把质量轻的1组放在天平的两边,质量轻的一边缺少了3片钙片。方法不只一种,也可以一瓶一瓶的称质量,质量轻的一瓶少了3片钙片。找次品不仅在医药方面有应用,在零部件加工方面也有应用,例如:在一批零件中选出了10个,其中1个零件与其它9个零件的质量不一样,怎样尽快找出这个零件。可以把10个零件分成4组,其中前3组是3个零件,第4组是1个零件,先称前3组,如果前3组平衡,则次品在第4组;如果前3组不平衡,则次品在质量较轻或较重的1组里,再分别称这组里的3个零件即可。
(2)运筹学。运筹学起源于二战时期,其实我国古人早就有了丰富的运筹思想,比如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对策论的应用。运筹学安所解决问题性质上的差别,将实际 的问题归结为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构成了运筹学的各个分支,主要的分只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网与网络分析、存储轮、排队论、对策论、决策论。下面给出小学课本上的例题
例6:要烙3张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1
分析:
(1)一张一张的烙,需要18分钟;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需要12分钟;
(3) 三张饼一起烙,需要9分钟。
解: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这种方法只需9分钟。
运筹学也是一种优化思想,不是对每一个决策变量独立地进行考虑,而是把整体 内部所有相互作用结合起来作出评价。把相互影响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出发寻找出一个优化协调的方案。
参考文献
早期数学主要是作为一种实用技术或工具,广泛应用于处理人类生活及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食物、牲畜、工具以及其它生活用品的分配与交换,房屋、仓库、沟渠等的建造。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运用数学知识。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果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住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很可能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着力实施一种“基于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也正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三年级数学单元测验的一道填空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黄瓜长约3( )。有些同学填写的单位是“厘米”,而且不是少数。老师不假思索地将这样的选择判为错:一根黄瓜怎么可能只有3厘米长呢?“老师,黄瓜长约3厘米为什么错了?”试卷刚发下去就有好几个学生围着老师问。“你们见过黄瓜吗?”老师觉得挺奇怪,就试探着问了一句。小家伙们一听都急了:“我们经常吃黄瓜呀!”“那它有多长呢?”“我们家拌的黄瓜是大约长3厘米呀!”一个小家伙一边说还一边用手比画着。原来他们见到的是餐桌上的黄瓜片,聪明的老师没有贸然地去否定他们。第二天,老师带去一根黄瓜,孩子们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曾说过:“儿童回答老师提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儿童经验的逻辑性,而不在于事物本身的逻辑。”学生说黄瓜长约3厘米,刚开始老师以为学生是没有建立起1厘米1分米的正确表象。其实,不是这样的。学生填“厘米”是基于他们特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见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黄瓜片儿。如果问题说清楚是“一根黄瓜”也许好些。尊重学生的经验既包括那些正确的经验,也应该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经验,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二、注重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等活动,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的这些问题可以先不回答,而是表扬他们观察的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培养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去思考、去研究的问题. 合理安排课内、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拓宽知识,运用知识,感悟数学知识的意义,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之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呢?
一、课内:创设生活化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重视所指出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出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从学生生活周围所熟悉的事例来处理,为学生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1. 挖掘生活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让学生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什么了?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 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 “伸出的手指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自然的过渡到《植树问题》上,让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手指游戏,感受到植树问题的特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捕捉生活现象
“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捕捉生活现象的习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先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红绿灯,让他们回忆红灯、黄灯、绿灯变化的规律. 总结出它们总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种现象教循环现象. 日常生活中的这种循环现象在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 为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打下直观的基础.
3. 创设生活情境
在课堂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例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对于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新出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却毫无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可将全班学生带到操场上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趟,引导学生想象边长为100的正方形,并思考这样的土地面积有多少,学生回答是10000平方米时,马上告诉学生10000平方米就是1公顷. 这样,“公顷”的概念在学生的大脑中基本建立.
4. 营造生活氛围
课堂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75 - 98 = 175 - 100 + 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带了17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 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7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 所以,多减去的要把2应该加上. 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外: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带着数学知识走进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因此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能同步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数学实践,激发应用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光靠课堂教学远远不够,必须开展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数学实践活动. 实践告诉我们,适当开展数学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激发他们应用的兴趣.
“简单的时间计算”是学生在学习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新知识。这部分教材由易到难,第53页例题的前一半是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后一半是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时间计算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计算和非整点时刻间经过时间的计算。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求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可以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想想做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例题复杂,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在学习完新课后,可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探索并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和培养学生估计经过时间的意识。
2.在解决生活中经过时间计算的问题中,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实用性,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每个星期天你都是怎么安排的?(生答)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小明和小红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一天,好吗?
教师出示两个学生的作息时间表,如下:
师:在观察表格时,请思考几个问题。
(1)从这张表格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将时间段分成三类)
①整时 — 整时。
②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
③几时几分 —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
(2)根据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同学的时间安排得更合理?为什么?
①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②总结得出:从表格中,我们知道了小红温习功课和课外活动时间比小明多。
师(小结):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比较两个同学的作息时间表,初步培养学生估计经过时间的能力,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然后将生活经验数学化,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
1.整时之间的经过时间计算
谈话:小红的作息时间安排比较合理,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首先来计算温习功课花了多长时间?
(1)学生尝试练习计算9:00~11:00小红温习功课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想好之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①拨学具钟面:时针走了两大格就是两小时。
②数一数:从9:00到10:00是1小时,从10:00到11:00也是1小时,所以是2小时。
③减法计算:11-9=2(小时)。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计算方法,把看着钟面直观思考与列算式计算结合起来,从凭生活经验解决问题上升到在数学思考中解决问题。)
2.“时”和“小时”的区别
(1)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答案是2小时,不是写2时)
(2)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因为几时表示的是某个时刻,而几小时表示的是一段时间。9:00 ~11:00中的9时、11时分别表示某个时刻,而9时~11时表示的是经过的一段时间,所以要用2小时表示。
3.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计算
谈话:大家一致认为小明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我们来计算一下小明温习功课花了多长时间。
(1)学生尝试练习计算10:10 ~10:50小明温习功课所用的时间。
(2)画线段:多媒体出示线段图。
提问:图中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几份的?每份表示几分钟?开始的箭头和结束的箭头分别指向什么时刻?涂色的部分表示什么?
(3)交流计算方法。
师:还可以怎样计算?同学之间交流一下。
①拨学具钟面:分针走了四小格就是40分钟。
②数一数:从10:10 ~10:50,10分10分地数。
③减法计算:都是10时多,用50-10=40(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尝试练习、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索计算时间的不同方法,并初步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4)闭眼想象一下时间,是怎样从10:10到10:50的?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数一数、拨钟面、画线段和计算的方法,求出小红和与小明温习功课的时间。在同一天内,我们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就可以求出经过的时间 。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了解各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帮助学生梳理、归纳求经过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学会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小小图书管理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名汇报结果,交流方法。
2.“小小营业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2)
(1)你看到了哪几家商店,它们的营业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2)算其中一个商店的营业时间。
师:请三名小小营业员分别介绍本店一天的经营时间和计算方法,看一看哪个营业员最棒?
(3)小结:比较三个商店的营业时间。
3.“小小邮递员”( 练习:完成想想做做3)
师:刚才,我们的小小营业员和图书管理员的表现都很出色,现在同学们愿意当一回“小小邮递员”吗?
4.“小星的问题”(练习:完成想想做做4)
(1)学生独立计算(学生一起当小星,计算小星分布在两天里的睡觉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先算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所经过的时间,再算出(晚上12时)0时到早上6时所经过的时间,再把这两部分时间加起来就是总共睡觉的时间。
5.愿意接受小小列车员、小小播音员的挑战吗?(练习:完成想想做做5)
(1)帮助学生看懂火车时刻表,并理解“运行”“停靠”的意思。
(2)学生独立思考,逐个解决问题。
(3)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从济南到徐州火车运行多长时间?(11:00~14:10)
②从徐州到南京火车运行多长时间?(14:20 ~18:00)
(设计意图:以愉快的游戏活动情境巩固了新知识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中有生活,生活中有数学。)
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学习了哪些新本领?
(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可是我们的小精灵还想给聪明的同学提供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愿意看一看吗?
教师课件显示教材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也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与影响,生活中各类因素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通过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有力地推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职业教育也不断增添新的活力创新发展。
职教数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从初中开始,就有增长率问题、银行存款贷款问题、农户收获的样本平均数与总产量问题、我国粮食总产量与人员增长问题等,而在中职数学教材中《函数》不仅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增加了实际生活中的水费、电费、税费等问题。这类问题格调清新,市场经济意识浓郁,时代感强,学生或耳濡目染,或亲自经历,或背景熟悉,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学生积极用数学的观点、方法去解决当前日常生活中最实际的问题,这也符合初中的数学《课标》和职教数学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的“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以及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数学的意识”这一基本要求。
二、经济活动联系着数学的意识和方法
联系市场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观念,并非要让学生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而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学中逐步渗入经济活动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观念和能力。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时,由于职校学生数学基础大都比较薄弱,单纯教如何去解不等式他们觉得困难且认为没多大用途,从而大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它的信心,但我们在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效果会截然不同。如商场经营者既要考虑商品的销售额、销售量,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这个问题与商场经营的商品的定价有直接关系,定价低、销售量大、但利润小;定价高、利润大但销售量减少,此类问题直接与不等式相关联。
例:某商场销售某种商品单价25元。每年可销售3万件。设该商品每件提价1元。销售量减少0.1万件。要使总销售收入不少于75万元。求该商品的最高提价。
解:设最高提价为X元,由题意得提价后的商品单价为(25+x)元,提价后的销售量为(30000-1000X)件。则可得:(25+x)(30000-1000X)≥750000解得0≤X≤5。即提价最高不能超过5元。
这类问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例主要从实际生活中经济问题联系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在经济生活中重要地位。
三、生活中常用简单经济型问题应用举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因此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必要。职校财经专业的学生主要介绍数学在金融保险、投资理财、存款贷款、工资税收、日常消费等方面的应用,下面简单列举其中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