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心理障碍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0: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篇(1)

人的心里活动,就像流水一样从不间断地“流动”,这种流动,如果遇到“阻塞”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实质上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外在表现。要教育好后进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忽视后进生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之自我激励,自我提高,收到水到渠成的教育效果呢?

一、多一份关爱,增进感情交流

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马上会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差生”则不然,从他们渴望的眼神里,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也想得到老师关切的目光。任何一个学生,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只要我们细心发掘他们的潜能,采取恰当的方法,他们都能走向成功!

去年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学生叫周金才的学生,他常常打架、逃课,不交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数学成绩常是个位数。我先利用我带数学课的机会,对其通过细致入微的关爱进行情感感化。新课讲完后,在其他同学练习时,我主动到他跟前,询问他掌握的情况,并对问题再次进行细致讲解,这样,既帮助他解决了知识上的难题,也让他进一步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长此以往,在同学面前让他逐渐有了自尊和自信。碰到他听课走神时,我改变前任老师罚站、罚出教室的做法,用眼神和手势提醒他认真听讲,课后,再单独给他讲其危害性。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照顾了他的自尊心,又达到了提醒他认真听讲的目的,而周金才也很乐意接受批评。慢慢的,他越来越乐意与我交流,询问问题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期末考试竟然考了82分的好成绩。

二、善于捕捉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后进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也同样希望受到师生的尊重和老师的表扬。所以老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他们取得进步、获得成功时,要及时的表扬他们,要鼓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样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其他人学习的地方,不是老是向别人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这样他们就会把这种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他们不能操之过急,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提出,使他们每前进一步都能产生成功后的情绪体验,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更加满怀信心地去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断深化,将逐步变后进生为先进。我们班有个女生,很内向,但是她能写一手好的毛笔字,去年学校组织毛笔字比赛,我想机会来了,我就让她去参加,一开始,她跟我讲不想去,怕写不好,丢了班级的脸,我就鼓励她:“什么事情没有试过怎么知道不行呢,写不好最多回去再多练练。”我还组织全班同学投票表决,全数通过,同意她去参加,同学们也鼓励她,写不好没关系,拿不到奖也没关系,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她参加了,比赛那天,我跟他讲,老师会一直在你身边支持你,后来她超常发挥,得了第一名。她很开心的跟我说没想到自己也能拿奖,我说只要有信心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学习也是一样,用心学一定能学好。从那以后,她不再沉闷,遇到问题,及时请教老师和学生,这次期中练习成绩都在80分以上。她的转变也再一次说明了后进生身上也有闪光点,关键是教师如何去发现、去把握,并以此为契机,鼓舞其志气树立其信心,帮助他们跨越自卑,走向成功。

三、多一份宽容,让后进生克服进步中的反复心理

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有时受到外界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反复,如不及时给予精神调节和各方面鼓励以巩固成果,就会前功尽弃。因此,我们在对待后进生时要多一份宽容,明确“反复”是后进生进步中的一般特点,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2008年我所带班的小林曾是一名经常偷窃别人学习用品的同学,后来改正了,表现还不错,在班内还当上了小组长,负责收发同学们的作业本,但到了第二学期,他利用收发作业本的时机又开始偷窃了。当时我真的很生气,真想狠狠地批评他,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但静下心来想:也许这里面有原因?于是,我找到了他,说是班内有位同学的钢笔不见了,请他帮忙找一找,并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帮那位同学找到的。”他当时红着脸找着,到下班时他来到我的办公室,承认了错误,我当即表扬了他诚实的品质,告诉他知错就改还是好学生,事后我了解到:原来他家经济困难家里也不大给他买学习用品。此后,我就经常主动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有时也给他一些急需的用品。一学期下来,他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行为。我想:如果当时在班上狠狠地批评他的话,会给他的心理上造成多大的伤害呀!这可能会成为他的一种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呢!所以说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爱心,就是给学生多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四、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教师应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自己的朋友,曾经有个后进生在日记中写道:“看到老师那严肃的脸,我上课就非常的紧张,害怕会发生什么事一样。”可见上课时连老师的表情也会给其有较大的影响。在课堂上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明白的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帮助他们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例如:上学期教英语时,在教What shape is it ?一课中练习认读单词“rectangle”这个词时,有位后进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本想练过几遍之后再叫他,可是看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我只好没有打消他的积极性,让他先读,但在他读的过程中,我用非常慢的口型提示他(其他学生我也有提示,只是速度会有所不同),结果他真的很标准的读出来了。见此情景,我及时的夸他说:“XX的进步可真大,这么长、这么难的词都能先读出来,真是了不起。大家一起夸夸他。”听了我的夸奖,他的脸上挂着成功的微笑。就连下课了,还在不停的向其他同学显示:“你知道长方形怎么说吗?我就知道是rectangle。”并且在以后的课上,他举手的次数也多了,英语说得也自然流利了一些。

五、培养后进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情绪,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篇(2)

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情绪急躁,粗略地看一下题目,不加思考,拿起笔就写,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还是硬着头皮写,草草完成,速度惊人,但质量气人,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的正常发展,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到时再说的心理

有的学生,对作文时间没有概念,没有紧迫感,别的同学催促他,他还满不在乎地说:“到时再说吧。”真到了该交作文的时候,他仓促应付,草率地完成,根本不作思考。这种心理,使学生养成了懒散、投机取巧的坏习惯,更谈不上提高作文水平了。

三、不求上进的心理

有的学生写作文时,图轻松,图省事,不管什么样的作文练习,他都是慢条斯理地写,题材是老题材,路子是老套路,作文内容空洞。你问他能不能把作文写好一点,他会漫不经心地回答:“我就是这样了,再努力也好不到哪儿去。”这种不求上进的心理,拖了作文的后腿,阻碍了进步。

四、甘居下游的心理

有的学生,对别人写得好的作文,不去研究、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而是甘居下游。这种心理为自己设置了路障,使自己成了矮子,总要仰视才能看到别人。这如同登山一样,别人都在奋力攀登,有的登到了半山腰,有的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可自己却懒于攀登,仍在低谷徘徊。

以上所列举的都是几种最常见的作文心理障碍。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这些心理障碍,就会失去信心和进取心,就会把作文看成苦恼的事、折磨人的事。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写作的资本,都有写作的源泉,都有写作的动力,但由于存在这些心理障碍,就逐渐丢弃了写作的资本,枯竭了写作的源泉,丧失了写作的动力。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种种心理障碍,使他们放下包袱,在写作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如何帮助有作文心理障碍的学生正视写作、提高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里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们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给他们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教导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千姿百态,让他们的心里充满阳光,从而拨动他们内心的琴弦。凡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比较灰暗的,因而教师对他们切不可雪上加霜,而应当雪中送炭,多给他们温暖、信心和力量;引导他们端正写作的态度,增强责任感,把写作看成一件大事、一件乐事;引导他们确立写作的目标,从而瞄准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才变得无动于衷、得过且过的。因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显得尤为必要。夸美纽斯说过:“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必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写作需要兴趣,而兴趣靠培养,靠激发。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想方设法地点燃他们内心的火花,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心动才有行动,只有内心被触动了,学生才有自觉的行动。

三、及时鼓励

篇(3)

    每个学生渴望获得知识的内在动机是相同的,但是面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的承受力及自信心是不同的。初学英语者都会有强烈的兴趣,但是随着难度的增大,有少数人就开始掉队了,成为所谓的后进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父母离异,缺乏应有的父爱和母爱,以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烦学习;2、少数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缺乏学习的潜在动力,吃不得苦,经不起累,导致自己成为后进生;3、家长督促不严,子女学习习惯不好。这些都会导致学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对症下药,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而其中最好的处方莫过于倾注真诚的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在生活上体贴照顾后进生,采取多方面措施帮助他们,使他们树立自尊心。尊重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尊重里学会做人、学会自尊的。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倘若你对他人不尊重,有可能会严重伤害他人的心灵,甚至影响一生。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尊重为原则,学会如何去尊重后进生。在教学《My family》一课时,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介绍自己的家庭,但在班级中有个别学生家庭是离异或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如果我贸贸然的在课堂中留下此话题让学生进行会话展示,想必有的学生会沉没,或是遭来同学的议论,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自尊心也将受到伤害。因此,我采取了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成临时的家庭,然后表演汇报的方法去介绍自己的家庭。这样既照顾到了一些学生的特殊情况,也使他们溶入到集体的学习中,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也有利的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2、在课堂上采取和蔼可亲的态度,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明白的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帮助他们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例如:在教《What shape is it ?》一课中练习认读单词“rectangle”这个词时,有位后进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我本想练过几遍之后再叫他,可是看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我只好没有打消他的积极性,让他先读,但在他读的过程中,我用非常慢的口型提示他(其他学生我也有提示,只是速度会有所不同),结果他真的不是很标准的读出来了。见此情景,我及时的夸他说:“XX的进步可真大,这么长、这么难的词都能先读出来,真是了不起。大家一起夸夸他。”听了我的夸奖,他的脸上总是挂者成功的微笑。就连下课了,还在不停的显示:“你知道长方形怎么说吗?我就知道是rectangle。”并且在以后的课上,他举手的次数也多了,英语说得也自然流利了一些。

3、从心理上理解后进生的需要和追求,从多方面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让他们感到老师也是自己班集体中的一员,师生间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用罗杰斯的话说就是做到三方面的一致: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感受在意识中的反映、以及表达出来的东西三者一致。换言之,就是要表里如一,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后进生,给他们真诚的帮助。这样他们就会真正体会到老师是真正关心他们的,从而自觉、主动地克服心理障碍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能洞察他们的思想心理,能摸透他们的感情脉搏,与他们心心相通。也就是要求教师“以当事人的眼睛去看世界”,设身处地地去倾听后进生的想法,不仅要注意他们叙述的内容,而且要去体察他们的内心感受。在这么做的时候,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等搁置在一边,以后进生的角度去体会,达到对后进生近乎“感同身受”的理解境界。

总之,后进生存在的心理障碍还有许多,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清除,使他们形成健康的。

篇(4)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 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障碍是十分常见的消极型、糊涂型、保守型、小心型、懒惰型五种类型存在。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 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障碍。而要克 服这些心理障碍,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段时期, 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 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随着骨 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 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 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 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 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 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 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 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正确地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障碍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 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任何的消极、被 动都无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运动对于他们 的成长无疑是极端重要的。另外,从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机体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理需要 ,活动具有生物学的涵义。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生命。然而体育运动心理是受着各方面 因素的影响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极势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学生当中造成不 同程度的运动心理障碍的。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障碍

围绕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障碍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种积极的 态度,不能视此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 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障碍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

所谓点面结合地抓,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 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 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 在每堂新授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例如,上短跑课可以讲讲美国的刘易斯, 上长跑课也提提中国的"马家军",让学生们在心中树起榜样,激励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积极投身体育运动。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应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气氛。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学生,只有让他们 "乐学"——乐于学,也快乐地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针对性地结合游戏开展饶有趣味的体育 活动,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理障碍,积极投身于热烈的大集体中。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116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他们最关心、最困惑的就是学习问题。目前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少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教师如果能抓住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这块最大的“心病”,那么,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笔者认为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并实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就要增加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众所周知,在英语学习中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在智力方面与其他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之所以会出现学习上的困难,不大愿意学英语,甚至不想学英语,笔者认为是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第一,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视学生为装知识的容器,采用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因地制宜地指导学生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也会很自然地认为在课堂中的任务就是听、记、背,下课后便会很快地遗忘掉。这样,就很容易地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情绪,甚至会有厌学情绪。第二,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学生现实的状况,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提不上去,教师不喜欢他们,同学也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这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在英语学习中,他们不懂的东西就越积越多,从而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接触,做好感情交流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假如学生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教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所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构建起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自己,爱上自己的英语课。此外,教师为了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精心设计作业,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及时为学困生查漏补缺,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克服胆怯、自卑的心理,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二、加强多方教育力量的整合,给学生心理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想彻底转化英语学困生,只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一些学困生不仅是英语差,其他功课也比较差。如果他们只在英语学习上受到激励,其他课上却不断受到冷落、打击,那么刚被激起的一点自信心和上进心就会很快泯灭,因此对于他们的转变,要联合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共同关心帮助,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或者在学校,都沉浸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感受中,从而激发起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勇直追的意志和行动。

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即使是取得了很小的成功或有点滴的进步,英语教师都应适时地提出真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四、正确处理赏与罚的关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篇(6)

九年级,一个特别容易“叛逆”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处在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也是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他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不稳定时期,极易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理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等症状。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那么,九年级的英语教师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

1.了解学生,亲近学生

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出谋划策,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察其言,而知其行;观其色,而辨其心。”现在的学生城府较深,一两句话的交谈你是不能够真正深入的了解他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一颗细致入微的心,留心观察,从细枝末节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教师要与学生真心交谈,选择突破口。与学生的谈话应该是真诚的,朋友式的,这样你才能知道他需要什么,只有让学生感觉到你的真心,才会向你倾吐心声。因此谈话的场合也就不必那么正规,如课堂、办公室、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只要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才能打开心扉。

2.欣赏学生,善待学生

社会心理学中“阿伦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总是喜欢褒奖不断增加,批评不断减少。所以,我们不要吝惜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赞扬和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要多使用表扬这件法宝。以往我们所提倡的谦虚地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逐渐被自信所取代,学生需要的是教师对他的肯定和认同,给他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果我们总是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学生,只盯着学生的缺点不放,就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认知:我在老师的眼中一钱不值,老师根本不懂欣赏自己。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以至消失殆尽。所以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学生。

3.理解学生,构建愉悦和谐课堂

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理解的原则,进行理解性教学。坚持以教促学、教学相长,形成基于理解的师生发展观。一方面,要消解“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教学目的的多维性,把发展学生与发展教师结合起来。所谓消解中心,意指教师不能在观念或教学实践中,不合理地以自我为中心或以某个人或部分人为中心,只注意发展中心,而不注意发展周边,只发展部分而不发展全体,只发展个性而不发展共性等。例如,绝大多数教师喜欢成绩好、行为规范的学生,并在思想上或多或少以他们为“中心”;在教学实践中,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时间、器材;热情、关心等分配给了这些学生,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中心。这个中心的形成使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客观上疏远、冷漠了其他学生,特别是被师生视为边缘人的后进生。因此,这里的消解中心,实际上是提醒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理解的原则,建立理解型师生关系。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工作态度与移情能力。只有那些有道德、有情操、有学养、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使学生产生好感。教师还需要善解人意,将心比心,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谅学生的困难与困惑,并把自己的良好精神状态带到学校、课堂和学生之中,发挥自己的主导性,扩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达到师生间情感和言行上的通融性和一致性,形成一种和谐的理解型师生关系。

4.注意改进教学方法

4.1改进教法,使课堂增加趣味性。单一陈旧的教法会使学生学习情绪低下,感到学习无动力。而中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特点,他们情绪、情感和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不断改变教法,不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利用实物、简笔画进行对话教学,这样直观、形象;创设情景使学生围绕话题交流,这样具有实用性;教学形式可采用讨论式、自学式、表演式、对话式、演讲式,让他们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

4.2改进教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要想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就得利用现代化手段不断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因地制宜地动用投影仪、电视等设备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这种声、光、影视的效果同时出现,既生动又形象,把枯燥无味的英语变成鲜活、有趣的语言文化,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5.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篇(7)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且具有一定掌握难度的学科,多为户外活动。有的活动还属于剧烈运动,易使学生产生害怕心理。再者,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而对于运动能力重视不够,因而学生们从事的户外活动比较少,导致某些学生害怕上体育课,产生心理障碍。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厌学逆反心理。有些同学由于生理缺陷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而导致了客观上与其他同学有较大的差异。虽然主观作了较大努力,但由于体能条件的限制,在活动中往往运动笨拙,力不从心,或练习时总是不如别人而多次失败。他们屡遭挫折,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被人嘲笑。因此,心理上失去平衡,产生沮丧等消极情绪,加重了心理负担,从而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和热情。

2.怯于交往心理。体育课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体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关注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和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大量的师生、生生合作。但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敢与人交谈,总是犹豫不决。尤其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个性本身的形成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容易产生挫折心理。

3.目标逆反心理。现在部分学生淡化了体育锻炼的意识,思想上有排斥倾向。而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引起了心理障碍,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改革,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二、克服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做法

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1.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休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不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活出发,多选择一些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法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敞开心扉,融入到老师设置的情境中,激励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喜悦。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若这样,孩子只是在被迫接受,没有独立的见解和个性化的反馈。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这样的体育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自主创新,进一步促进个性发展。

3.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会成功的愉。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景和提高要求等方法,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来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如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运动,教师可利用这一点,规定学生完成一两项身体素质的练习,先完成者,优先选择。但对一些体质较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要适当降低难度、要求,给他们以成功的体验,如降低篮球架和排球网的高度使他们体验投中和扣中的愉。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认识上,对教学目标的充分理解上,对客体价值的充分发掘上,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上,而不是利用教学舞台淋漓尽致的进行自我表现。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让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

篇(8)

1.不良学习环境的干扰。

学生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生每天的学习都要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干扰,从而引发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有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学生所在班级的班风、学风不正。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往往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与能力缺乏准确定位,提出脱离实际的期望,使孩子知难而退。

(3)社会大环境、大趋势,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人类文明、科技、文化发展水平、平均受教育程度、综合素质都对学生的学习有间接的影响。

2.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其它关系不融洽,而使学生数学学习受到影响。学生产生情感障碍的原因很多,其特征如下。

(1)对数学学习表示淡漠,没有学习的要求,长期处在一种悲观失落、无助的状态下。

(2)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热情容易受本人的情绪制约,忽冷忽热,不稳定。有时甚至对数学学习与老师有一种对立情绪。

(3)对数学考试过于焦虑,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恐惧和自卑心理。

3.意志障碍。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障碍导致学生意志薄弱,缺乏自觉地确定目的和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具体表现如下。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缺乏学习毅力,惰性心理较重。

(3)对教师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

4.教育偏差导致学习心理障碍。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育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落后或偏差,导致学生的学习受到误导而引起的学习障碍,这类障碍在学习障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体表现如下。

(1)偏面追求升学率和及格率,给学生每次考试都排好名次,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另眼相看,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等错误想法和做法,会极大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

(2)教师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教法呆板,对不同的课型教法单一,教学中着眼于知识讲授,往往在教学艺术的应用上,增强教学趣味性等方面基本上没有作为。另外教学手段落后,不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注意教学研究,仅满足于顺利完成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至于学生到底学了多少、需要什么,则很少关心。

二、消除中专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策略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1)学校方面。要用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观指导学校的教育实践,用适合学校个性的优雅环境创设育人的氛围,用师生潜在的积极力量抵御一切不良的影响。

(2)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

2.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

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是充满灵性和具有各种发展潜能的人,他们是渴望成功的人,教师要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学法,教是为了学,教师必须先研究学再研究教,使学法与教法并重。

3.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

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着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的交流,而学生的学习情感是在教师的教学情感感染下萌发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感染力,消除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沟通和培养师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探索教育与教学艺术;二是善于同学困生沟通,真诚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扫除心理障碍;三是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师生情感,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智力参与程度,让他们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4.强化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主要在实践行动中培养,适当讲道理是必要的,但关键是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的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等,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难度适当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在实际中进行意志行为训练,应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具体后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5.更新评价理念,更多地关注教学情感和态度。

在传统评价的支配下,中专生由于自身数学基础薄弱,对高中数学知识不适应,长期扮演着失败的角色,不断遭受多方面的责备,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往往认同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以失败者自居,即使是自己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也由于缺乏学习的内部动力因素而采取消极、退缩的行为或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所以他们成绩落后是必然的。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既包括认知的发展,又包括情感的发展。因此,传统的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合适中专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必须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将他们置于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位置上。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指出,任何学生只要给予适合他们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帮助,学习成绩都是可以提高的。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洪元,陆土杰,龚维珍著.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2]赵公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障碍的诊断与矫治.天津教育,1999.7.

篇(9)

没有规划人生目标,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动力也没有,生活的目标是顺其自然,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一个问题,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主要表现有:学习不主动,缺乏动力和热情,课前、课后不预习、不复习,对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认真完成;上课不听讲,没精神,下课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经常无故迟到,千方百计逃课;白天睡觉,晚上彻夜上网。

2.很自卑

自卑的心理现象在高职学生中较常见,很多高职学生觉得自己各方面低人一等,高考失利后恐惧失败,什么事情都不敢尝试。

3.懈怠

很多的高职学生对自己要求不高,学习怎样也无所谓,考试能蒙混过关就行,一些荣誉方面的事情想都不想,看起来冷静自制,无所欲求,实际上缺乏求知欲和上进心,缺乏理想。

二 造成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

1.心理素质脆弱

心理素质脆弱,由于教育和家庭的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这类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形成,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经受失败,因而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受挫,一旦挫折强度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就会失望自卑,心灰意冷,萎靡不振。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没有目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觉得学到的知识对今后没有什么用处,得过且过。

3.不良社会传媒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

大众传播手段越来越先进,大学生辨别能力差,崇尚科学但又盲目崇拜。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能配合学校的教育,对孩子不能正确加以教育和引导,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效果。

三 解决高职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策略

1.要重视预防机制的建立完善

第一,狠抓学生的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是让高职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形成合理自我定位的第一步。所以,学生入学后一定要开展入学教育,教师应在学生入学开始,就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没必要对高职学生的身份感到不适应,帮助他们分析职业教育的现状,引导其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地位和意义,充分认识高职生的社会价值,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使命感,强化学习的动力和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授课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完善。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主导作用的发挥,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教师对学生表现出关心和爱护,可以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从心里真正接纳教师、爱教师,最后转化为爱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宽容和信赖,也会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等;教学方法、手段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注意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注意培养高职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健康的学习心理包括正确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信念、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学习心理教育,提高学习心理健康水平。

第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教师应注重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引导其平静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确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目标,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冷静地对待自己的得与失。

第二,加强学习动机教育。合理的动机是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因此,一方面进行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帮助他们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方向性和有序性。

第三,学习兴趣的养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对一项工作感兴趣,在工作中可以发挥出60%~80%的潜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要抓好专业教育,加强对专业的特点、历史以及发展趋势的介绍,知之深,方能爱之切。再次,要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另外,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以增强学习信心。

3.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事实证明,学校教学抓得紧,校风校纪严明,学风就好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高一些,问题就会少一些。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人文内涵、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的首要大事。

篇(10)

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有恐惧心理和为难的情绪,这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目前的中学生面临着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沉重的学习压力。不少中学生心理负担较重,这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焦躁不安,心理行为不健康,很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如果能抓住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去除学生中这块最大的“心病”,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并实现“减负不减质”的目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加对学生心理的疏导十分重要。

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智力因素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大多表现为不大愿意学,甚至不想学。造成英语学困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学为中心,视学生为知识容器,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刀切”,这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的任务就是听、记、背,出了课堂便迅速遗忘。使得学生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或者对孩子学习期望过高等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些学生现实的状况,由于暂时的英语成绩跟不上,老师不喜欢他们,同学看不起他们,家长对他们失望,令他们产生较强烈的自卑感,久而久之,英语学习中不懂的东西越积越多,从而使他们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和对立情绪。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是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持续不断。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尽量多扬少抑,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知者。

二、要努力完善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然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知识的海洋,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淹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摧毁了他们想建立的“成功自我意象”,让其次次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帮助学生成功

帮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帮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帮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2.帮助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3.帮助学生结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旧的学习方法

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主次分明,科学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首先是把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其次是把好导课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

四、要培养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充满了走上台来推销自己的时机。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

五、多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跟任课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喜欢一位英语教师,也往往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英语知识。因此,教师应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使他们真正地喜欢自己,爱上自己的英语课,从而能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为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应当精心设计作业,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及时为后进生补缺,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都能克服胆怯、自卑心理,善于发现自身的长处。

六、联合多方教育力量,营建心理教育的良好氛围

要想切实转化英语学困生,光靠个人的一点努力是不够的。有些学困生不光是英语差,其他功课也较差。如果他只在英语学习上受到激励,其他课上却不断受到冷落、打击,刚被激起的一点自信心和上进心也许很快就会泯灭,因此对于他们要联合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广大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共同关心帮助,营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或者在学校,都沉浸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感受中,从而激发起不甘落后、迎难而上、奋勇直追的意志和行动。

七、善于捕捉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小的成功或有点滴的进步时,应适时提出真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上一篇: 大学生心理班会总结 下一篇: 毕业油画创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