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0: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余秀华诗歌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余秀华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之一:困惑
第一,不用语言表达的困惑。不用语言表达,仅仅只是通过动作的描绘,就能够让人领会到这种困惑的存在。正如她在《向天空挥手的人》中所写到的那样:“风把她的裙子吹得很高,像一朵年华/随时倾塌/突然,她举起了手,向天空挥动/一直挥动。直到一棵树把她挡住”。手向天空挥动是一个十分具有仪式感的动作,但是这种富于仪式感的动作是不知因而何来的“突然”而起的。她的悲伤是无所从来的,一切动作、情景无不勾勒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景象――这悲伤从何而来、这挥动是为了什么。正是因为有了向天空挥手的动作,才将这种困惑表达得透彻,她自己困惑、读者也困惑。
第二,炼字表达困惑。一个“怔”字,表达传神,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里的困惑也是“怔不知所起,一怔再怔”。这个“怔”字出现在她的诗歌《后山黄昏》之中:“一个人坐到满天星宿,说:我们回去/一棵草怔了很久/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扭动了一下”。
草学会了思考,因而才会“怔”了很久,草思考的是什么,这令人困惑,而更加困惑的是它还怔了很久,直到风吹来才扭动了一下。是诗人自己的困惑感染了草,还是草的困惑被诗人发现,这是一个“庄周梦蝶”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始终挥之不去那种困惑感。
第三,提问表达困惑。这些问题在《一只乌鸦正从身体里飞出》:“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后,身体去了哪里/问题是原地等待是不是一种主动的趋近/问题是一只乌鸦飞出以后,再无法认领它的黑/――不相信夜的人有犯罪的前科/最后的问题是一副身体不知道乌鸦/飞回来的时刻”。这只乌鸦象征着什么,又为什么会从身体里飞出,飞出之后又将去向哪里。这一系列问题就像一个未知而迷人的谜团一样,它困惑着诗人也困惑着每一个读诗的人。
二、余秀华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之二:焦虑
(一)来自时间的焦虑
焦虑的一个来由就是感受到了时间的转瞬即逝、瞬息万变,在这样流动的时光中抓不住任何东西,一想到这里,焦虑就油然而生。在《今夜,我特别想你》中,余秀华写到这样的句子:“只是一想到你,世界在明亮的光晕里倒退/一些我们以为永恒的,包括时间/都不堪一击/我哭。但是我信任这样的短暂/因为你也在这样的短暂里/急匆匆地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掏给我”。
诗人明确写到了时间的短暂,思念一个人的感情引动诗人对于时间短暂的审视,因为短暂而焦虑,所以哭了。然而,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尽管是处在这种焦虑中,诗人还是选择就将自己交付给这样短暂的光阴,栖身于这样转瞬即逝的时光中,一切的交流都是迅捷的,只因“你”也生活在这样短暂的、留不住的时光中。无论是诗人还是诗人所思念之人,甚至是诗歌之外的每一个读者,无一不是活在这样短暂易逝的时光中,只是或许没有发觉,而被诗人发现,所以诗人焦虑,所以现代性就在诗人的焦虑中跃然纸上。
(二)来自言说的焦虑
中国古人早就发出无数关于“言不尽意”的慨叹,而余秀华也敏锐地体会到言说的无力,她认为这种言说是“荒凉”的,诗人对于这种焦虑的表达也浸润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这种焦虑之感在《掩埋》中表达地十分透彻:“那些花终于不再开了:如虚构的潮水退去/土地呈现本色:荒凉啊/荒凉的爱,荒凉的表达和身体里的次序/唉,一说到爱,就有濒临死亡的危险/除此,没有第二条表达途径/――她对这肉体和灵魂又一次不满/如同一次地震,让一个人死去,让一个人活着/让第三个人从废墟里诞生/她亦生亦死/唉,我什么也表达不了/危险的是这样的夜晚拒绝危险/发生”
这首诗中充满着无数的隐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艾略特的《荒原》,只不过《荒原》想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失落,这首诗想表现的却是一种“失语”状态,即人无法通过言说来表达自己。“花”的意象泛指语言可以表达的一切事物,或者构筑的一切存在之物。当这朵“花”不再开的时候,语言构筑的世界如同退潮的海水,出海底的地表――荒凉的地表。荒凉的地表指涉的是语言背后无法触及的人的思想。只有爱可以超越表达的荒凉,然而这样的爱是危险的,因为它冲击了语言的秩序。但是,困锁于语言囚笼的人们除了爱没有第二条途径去突破这种言说的局限。诗人发现了这样的困局,所以她才会对这灵与肉表达不满。地震的隐喻更加明晰,天翻地覆,现有的境遇被完全颠覆,新的言说方式诞生。但在此之前,人们无法表达,因为言说的局限和语言的秩序过于强大,它拒绝任何敢于挑衅的情况发生。这在诗人看来才是真正的危险,言说无法触及人之思想的局限。
三、余秀华诗歌中的现代性因素之三:伤痛
(一)肉体上的伤痛体验
在《五月之末》中,余秀华这样写道:“一朵花开够了就凋谢,但是我不能/――衰老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情,我竟如重刑犯/保持缄默”。她以一朵花短暂而绚丽的一生来衬托自己漫长而沉重的生命。衰老是每个人都必然面对的生命体验,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而诗人却形容自己诗歌“重刑犯”,为什么”?是不是意味着诗人自身残疾的境况就是一副枷锁,使得她对于自己的生命都无法发声,所以只得保持沉默。对于自身生命的把握和清晰认知,对于自己身体的隐性书写,在夹杂着伤痛的验中,诗人表达出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清晰认知,因而愈发沉痛,伤痛也愈发明晰。
(二)精神上的伤痛体验
肉体上的伤痛只是余秀华诗歌中的一部分,精神上的伤痛,才是她诗歌中表现更加明显的现代性因素。在《你只需活着》中,她对于活着的伤痛体验明显是精神上的:“要说幸福,这恰恰是,刚刚好。/而我却一直深怀哀伤。如此隐匿,而我自己也说不出口的/活着,如一截影子,从天空落进水里/一辈子子一起的人无法相爱,独自成活/是谁无法让我们对这样的人生说:不!”。
这是活着的、精神层面的痛苦。一截从天空落进水里的影子,形单影只、孤独寂寞,这是身为一个人在精神上的孤独。然而,更为痛苦的还在这之后,那就是这样的人生竟然是一个无法拒绝的人生,而只能选择默默承受。面临这种痛苦的人生境遇而无法采取任何行动,只能逆来顺受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痛苦。
(三)情感上的伤痛体验体验
在《我想迟一点再写到它……》中,余秀华这样写:“我想迟一点写到一个人,迟一点抬头看见星空/我想让这心中的块垒再重一点,直到塌下,粉碎我/多么绝望啊:我遇见了最好的/却不能给出一句赞美”。这种伤痛来自于无法自由表达对于美好事物的赞美,这对于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人来说,无异于是一种酷刑,所以诗人才会发出“多么绝望啊”的感叹。的确,与最好的擦身而过却只能默默离去,这种体验就是一种伤痛,由此可见余秀华对于伤痛的捕捉是何等细腻。
参考文献:
[1]余秀华.摇摇晃晃的人间:余秀华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
[2]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姓名
任教学科
高中英语
所属
教研组
十八中英语组
学校信息化环境
£多媒体环境 £混合学习环境 £智慧学习环境
教研组
能力选点
能力点1
能力点2
能力点3
能力点4
能力点5
个人关注
的能力点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个人能力选点
①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② A10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培养③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④C2创造真实学习情景智慧学习环境
个人研修专题:(在教研组设定的研修专题基础上,结合个人能力选点,确定研修专题)
预期研修成果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学法指导
学业评价
1. 分析软件操作过程与结果的视频记录及说明
2. 其它
1. 教案
2. 课件
3. 教学设计反思
4. 其它
1. 信息技术应用课例视频
2.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片断视频
3. 教学反思
4. 其它
1. 其它
学习共同体(结构和人员)
教研组同伴
高国安
校内相同能力点研修同伴
崔前道、高国安、林祥胜
区域教研同伴
上级指导专家
其它同伴
学习与研修设计进度(可加页)
周次
研修
能力点
自主选学
个人实践
同伴互助(听评课、教法研讨、展示交流等)
活动方式
(网络、现场)
技术/资源
支持
1-4
A1、
A10、
B2、
C2
选了43门课程
课程学习
电脑、网络
5-12
上课、备课
听评课、磨课
现场
多媒体教室等
13-16
上课、制作课件等
公开课,评课
现场
多媒体教室
终期成果
£教师培训记录表()份 £教学设计( 1)份
£课堂实录视频( 10)分钟£学生学习体验视频( 2)分钟
£教学反思( 1)份£课件(1)份 £其它()份
学校审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21-02
一、一体化教学的含义与概念
所谓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将教学的各个环节整理融会,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考虑,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构建培养职业能力的目标体系,并通过落实各个教学环节来实现整体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和培训近年来所采用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提高学员或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行一体化,是多种因素的有机融合,是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电路仿真、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等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科学和规范化评价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使学生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
二、一体化教学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职业教育训练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说,职业教育训练已经大大地滞后于职业技术发展变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如果不能认清形势,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快速地转变观念,把目标转向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大方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上,就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职业教育训练还未完全脱离传统教学的窠臼,教学理论陈旧,教学思维禁锢,教学方式呆板,难以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无法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的技能人才。许多事实证明,传统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单位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符合职业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体系已成为时代的必然选择。这种科学、实用的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通过一体化教学,教学从知识的传递转向了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从单一传授型向行为引导型转换,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模仿型向主动动脑动手的实践创新型转变,教学手段由黑板、口授向多媒体、网络化等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专业教室、实习车间和分散指导转变,从而真正体现出一体化教学这种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以后择业和创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维修电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维修电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有利于维修电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维修电工专业课程各个教学环节间的相互衔接,有利于早日造就“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和快速成为技能型人才。因此,维修电工专业只有看清形势,勇于进行教学改革,深入研究和开展一体化教学,才能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特点。一体化教学方法应始终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实践技能教学为主线,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实施教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一体化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情况下,鼓励学生围绕教学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个咨询和辅导作用。这样,师生在专业教室或实训中心边学边做共同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在专业教室或实训中心这种特殊的职业实践场所,更有利于达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一体化教学方法这种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弊病,突出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二)维修电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维修电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简单、实用、新颖等特色,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是理论与实践、理论与生产实习相结合的一种新颖教学模式。
1、符合教学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生产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符合教学规律。
2、有利于增强自信心: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获取、积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促学效果。
3、符合培养目标:职业培训单位以能力培养和训练为中心,用交互式、互动式教学代替了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不仅突出能力培养,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加了实践经验,符合职业培训单位培养人才目标的要求。
4、能够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一体化教学打破理论课教师与实训教师相互分隔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知识面广、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维修电工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是以技能培养为核心,通过合理分析知识和技能要素的比重,根据培训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组合,打破原有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对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整合,增大实训比例,精简和压缩理论课程,从而搭建一个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融为一体教学平台,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相互渗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课程资源开发
维修电工理论与实践教学需要对教学课程进行改革和对资源进行开发,使一体化教材的目标符合和达到实用性强、知识面宽、内容新颖、技能突出的目标。
1、教学内容综合开发。删除那些偏难偏深的内容,充实一些实用性强的内容,加强知识间的融合性,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够用为限度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为目标,以重点培养学生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新技术课程开发。充分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新动向,根据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当前应用软件发展水平,开发一些实用、新颖的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身感受新方法、新技术的独特魅力。
3、实践课开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应大胆创新和开发实践课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实践课内容。如《电子技术基础》可增加调光控制板调试、双向晶闸管等动手制作内容。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
1、课程设置改革。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打破原来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整个教学计划按模块化设置,分为专业课模块、文化基础课模块及综合素质课模块。其中,对维修电工专业课模块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按照教学目标和进度完成。例如《电工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安装电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内外线电工等工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教学应以电工实际作业内容和技能培养为主线,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组织学生根据等级工技能鉴定标准来完成。
2、教学方式的改变。维修电工专业一旦确定开展一体化教学,就必须首先满足开展这一教学改革的条件,比如先进的教学理念、一定的教学和训练设备、实习教学场地等。因此,建立一个与一体化教学相适应的机构或中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在这方面,学校和培训单位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电工电子、电力拖动以及可供进行编程控制的实验室等,从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能够顺利进行。例如《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教学,这门课理论教学部分抽象难懂且而显得有些空洞,学生常因理论基础较差而影响正常进度。对此,采取一体化教学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加大实践和动手操作训练,使学生在理论教学后即可进行实践训练,迅速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和实践化,有效地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使得专业知识更具备深入和延续的空间,强调了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操作能力和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佳.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职业,2010,(21).
\[2\]李娟,李逸航.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6-00033-02
社会性别(gender)一词的使用是为了区别“性”(sex)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词,它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强调影响两性发展的非生物性因素,即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性别的社会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1]。相对于性别这一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体差异,社会性别差异的形成要复杂得多。美国女心理学者藏尼尔采用“主题统觉测验”的方法进行了一项研究,提出如下的论述:女性的成就动机异于男性,在男女竞争的情况下,女性的成就动机是消极的。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长期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培养了女性对成就的消极价值观。由此可见,在两性生理差异之外的制度化力量,对个体性别意识的养成和社会性别差异的生产有着巨大影响。
大众传播作为嵌入家庭、学校和邻里社会的制度化力量,对个体的社会化有着重大影响。通过媒介的主题、故事、情节和对话,媒介悄悄传递了无数男人和女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相貌、行为和作为的信息[2]。因此,通过大众传播而生产的媒介形象,包括被呈现的频率、再现方式和象征意义等,它不仅表现、传播既有的社会性别差异观念,同时参与社会性别差异观念的生产与再生产。因为,“大众是通过传媒建构的这类知识和影像来认知世界,来体味它们曾经经历过的现实生活。”[3]电视作为具有广泛覆盖和庞大受众规模的现代传媒,更是以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影响力渗透了社会大众生活。
一、早期选美:女性媒介形象的物化与性别隔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出现在电视广告、电视剧、新闻和人物专题等节目中的女性,多为低成就的处于男性附属地位的媒介形象,无论是广告的故事构架、人物专题的切入点等等,都在通过一系列的电视符号表达并且传递着这样的观念信息:女性是与家务劳动、厨房、儿女联系在一起的;男性是与创造、成功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打开电视机,绝大多数的汽车、电脑、酒类广告几乎都是象征成功的男性代言人;而婴儿奶粉、厨具卫浴、服装、化妆品等则是女性形象主打的领域。当年家喻户晓的“小天鹅”洗衣机--献给母亲(妻子)的爱就是这种媒介形象最淋漓尽致的表现。传媒中的这些象征使社会性别差异在观念形态上固化并得以延续,不过此时的媒介形象,女性依然有一定的独立性,即使是作为两性关系中较弱的一方,依然在社会劳动领域与男性展开竞争,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私人领域与男性展开合作。
但以女性为选秀对象的选美节目出现,则放大了两性生理差异,强化了女性的被观赏性。已有30年历史的香港小姐选美和内地名目众多的选美活动,虽然也设置了一定的才艺环节,但也多以歌舞等表达社会性别差异的内容为主,将女性的容貌和身体视为竞争内容和吸引受众的娱乐元素。因此此类节目与其说是要增加和表现女人的魅力,不如说是通过把女人物化和商品化取悦男性。
传媒对女性形象的物化这一处理一旦被选美的方式模式化,则势必通过传媒的力量将原本存在于私人领域的性别隔离主流化合法化。一方面,早期选美节目集中于对女性身体近乎完美的追求,制定了单一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一般而言超出了大多数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处于性格养成期和社会性别角色习得阶段的青少年,随着自身身体的变化,已经有了对美的追求和需要,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或者容貌的缺陷,并由此产生不满,形成心理压力,由此造成自我隔离。但一般说来,这种压力是相对隐蔽的,在与同辈群体相处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直接交流或者间接观察,可以认识到缺陷的普遍性,从而化解心理压力。这种女性媒介形象,强调女性的身体,忽视女性的头脑,易造成受众对女性职业形象的狭窄定位,进一步造成女性在劳动领域的发展局限并使既有的性别等级秩序拉大。此外,私人领域的性别隔离,增加了青少年对自身性别形象的不满,或者夸大自身以生理差异为基础的性别形象,易造成对社会性别差异的错误认识,抑制其个性发展,从而造成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性别隔离的再生产。在这一阶段,早期选秀节目中的媒介形象以女性物化形象为主要指向,对社会性别差异的生产造成消极影响。
二、新时代选秀:挑战传统性别媒介形象
选美文化代表的是大众文化,因此其“易逝性”不可避免。一方面由于电视媒体对娱乐功能的挖潜,培育了相对成熟的电视受众,提升了电视受众的娱乐需要,因此也加快了选秀节目的审美疲劳,缩短了选秀节目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当今电视媒体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创新能力的有限性都导致了以“克隆”、“复制”为手段的同质化竞争。如果将选秀节目视为流向市场的商品,该商品在众多复制品的迅速包围中,其不可替代性被削弱,因此选秀节目产品的自我更新时间缩短。在更新内容上,传统的仅以女性为观赏对象的选秀节目也不再是受众的唯一需要。被电视节目市场鼓励和激发的娱乐精神,善于寻找市场空白,发掘受众的潜在需求,由此催生了对新的选秀对象的开发,导致了以男性为观赏对象的选秀节目的出现。
星空卫视2002年推出的《美人关》和湖南经济电视台推出的同类型选秀节目《绝对男人》,开始将男性推至选秀舞台,从五官、形体、表达等角度考察男性魅力。然而在2006年由东方卫视推出的《加油好男儿》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中,全国观众票选出来的首届冠军却折射了受众对传统两性形象的不同解读,好男儿和超女冠军相对于各自的性别而言都具有一定的中性化特征。但所谓中性只是二者的表面印象,好男儿冠军的腼腆和超女冠军率性与潇洒的舞台表现也颠覆了受众对传统性别的印象。不过之后的民意调查显示,受众在面对选秀明星和生活中的异性朋友所持的认同标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之后湖南卫视推出《快乐男声》,针对男性的选秀节目开始进一步走向全国,由单纯的男性美丽鉴赏走向才艺表现,由此“男色”时代开启之后开始了对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加油好男儿》与《快乐男声》的成功也带来了艺员培育、电视剧生产等一系列以“男色消费”为核心的产业链。尽管有着环节设置的不同,但此类节目都倡导男色与女权的节目精神。
与传统选美节目相比,《美人关》、《绝对男人》、《加油好男儿》与《快乐男声》的选秀,台上与台下的性别进行了互换,即男性成为观赏对象,接受来自女性观众的品评。同时,由于电视娱乐节目对互动形式的创新需求,为与传统选美节目的专业评委相区隔,对男选手的去留权和成绩评价被交给由女性或者由不拘性别的观众组成的大众评审。《美人关》甚至在节目现场设置水池,随着现场女性观众决定的淘汰选手推至水中,现场女性观众的尖叫与狂呼也到达巅峰状态,以社会性别差异为游戏元素的娱乐形式被推向极致,女权主义得以张扬。而《绝对男人》则相对温和,与《美人关》所暗示的男人过关这一从两性对立的角度出发所不同的是,《绝对男人》更加强调选手才艺等传统娱乐元素,并且着力渲染选手情意和团队精神,营造更为健康、合作与和谐的两性环境,同时《快乐男声》的男性选秀特征开始弱化,开始导向年轻人共同的追求梦想、人生选择、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
总的说来,在以市场为主导的此类节目生产中,都是换位思考,逆向思维,使女性娱乐欲望浮出水面并得以张扬,体现了对女性受众娱乐需求的精妙体察,将原本就隐匿于民间的女性对“男色”的消费诉求纳入传播轨道,不再遵从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和主流取向,而代之以受众主导,娱乐至上的游戏精神,挑战了传统媒介形象中的两性分工,重构了传统媒介形象中的两性话语文本。赛场上对男性审美的话语张扬,也促成了两性性别角色的沟通,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两性之间的性别隔离。
然而,性别媒介形象的表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社会性别差异的生产和建构,仍然无法使得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既有社会性别关系得以逆转。一方面,尽管男性选手在节目中作为女性群体的观赏对象出现,但对传统男性气质的张扬依然没有走出传统男性角色规范,甚至在现场女性观众毫不掩饰的近乎疯狂的膜拜中,这一男性气质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传统性别角色不仅规范着男性本身,女性内心审美的最终倾向,也表现出对传统媒介性别角色的认同。因此,针对男性的选秀节目挖掘了“男色消费”的审美诉求,张扬了女性游戏的话语空间,挑战了传统媒介性别形象和观念,但仍只是一股小小逆流,因此对彻底改善两性关系作用比较有限。
不过总的说来,在这样的选秀节目中有了不同以往的两性对话方式,促成了媒介性别形象的多元化,为电视节目中的媒介形象塑造与传播作出了有力实践。作为最为直观和形象、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视传媒,如何实现自身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使命和作用,积极构建新型媒介性别形象,需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引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促使自己专业化发展。
二、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深化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课程目标的理解。
3、掌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致力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方面的改革。
4、促进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三、研修措施
1、努力学习课程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言。
3、通过专家的引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积极参与各种研讨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四、研修内容
1、认真听取专家教授的讲座,踏踏实实地学习理论知识。
2、去实地考察,并观摩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吸取精华,提高自身素养。
3、积极参与班级研讨活动,在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探讨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
4、每天听课后做到及时反思,记录感悟的点点滴滴。
5、每天坚持看一个小时的教学专著,努力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读后反思。
6、每天填写好研修日志,将自己的思想文字化,行动化。
7、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将自己的感悟文字化。
1、引言
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应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模式。这种新的课程模式,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形知识的生成与构建。这种课程模式要求,在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情况下,引领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
根据相关文件我校提出本学期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数控技术系专门召开会议学习相关文件,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按照岗位情境的分析、学习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等路径推进,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程中。
本学期将11高职数控5、6班《数控车床调试与维修》课程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对该课程将企业中数控车床典型故障调试与维修工作中作业频率高,对人的职业生涯成长非常重要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提炼成三大情景,七个子情境的学习任务,编写成了《数控车床调试与维修工作页》。同时,我们创设了与企业工作环境相近的教学场所,包括理论学习研讨区、学习资料查询区、数控车床调试实训场等场所。
1)岗位情境的分析
岗位情境分析是通过调查研究对职业岗位分析、企业综合分析及社会分析的综合分析。通过岗位分析,开发的课程要适应时代需求,保证岗位分析的适时性。《数控车床调试与维修》课程在岗位情境的分析发现对数控机床厂家电气组装人员、数控机床厂家机械装调人员、数控机床厂家系统调试人员、数控机床厂家销售人员等岗位均可以适用。
2)学习情境的设计
在进入实际教学环节前应对相应学习领域进行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实际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故此如何在教学中模拟实际工作中的真实要素就成为学习情境设计的核心。不仅要从实际工作问题或情境出发,利用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或规范来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学环节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差异,缩短“学”与“用”之间的差距。
《数控车床调试与维修》课程采用三大情景,七个子情境设计,具体如下:
工作情境一:直接故障现象检修;
子情境一:“数控系统不能正常启动”故障检修;
子情境二:“数控车床出现急停报警”故障检修;
工作情境二:间接故障现象检修;
子情境一:“主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故障检修;
子情境二:“进给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故障检修;
子情境三:“刀架系统不能正常转动”故障检修;
工作情境三:间接故障现象检修;
子情境一:“加工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故障检修;
子情境二:数控车床综合故障检修。
3)教学过程的实施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都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实施教学。教学过程中六个步骤的实施,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互动、体现了学生“学”与“评”的结合、促使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等。
《数控车床调试与维修》课程采用六个教学活动步骤实施教学,具体如下:
教学活动1:根据故障现象和所用设备,进行相关资料搜集整理;
教学活动2:分析引起故障现象的原因,在教师指导下制定维修计划和方案;
教学活动3:运用常用的测量工具,对故障机械部件和电气线路进行检测;
教学活动4:对系统参数、PLC程序校对,分析系统相关软件故障原因;
教学活动5:排除故障,清理工具、机床并记录;
教学活动6:对本次检修方案进行汇报(分小组),学生互评。
三、实践反思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不仅强调理论(应知)与实践(应会)的结合,而且强调工作任务中的任务关联,从而使构建的课程体系体现知识的关联与扩展,这些知识的关联与扩展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思考问题能力及构建学生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可以看到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企业的岗位设置,引导企业进行岗位调整,从而进行课程改革,体现教学与工作双向互动循环促进的过程。
从实践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相比改革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能比较正确地借助其它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加强,安全环保意识有较大的进步。学习效果比改革前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得更加牢靠,在再现已习得的专业技能时,明显比未实施改革的学生自信心要强。
但由于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差别很大,参与教学实施的各位老师对新编工作页、新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不同,学生由长期以来被动接受知识技能训练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不适应,使得实际实施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有待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四、结束语
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大力开展提倡,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尝试改革,尽快消除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的不适应,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中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赵惠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发展趋向[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6):1-6.
[2]姜大源 关于职业教育课程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31).
[3]赵志群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科学出版社,2003年。
[4]李学锋.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0-15.
[5]王风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2008,(98):38-39.
[6]应力恒.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8,(17):14-16.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127-01
机电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必须要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和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一、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最重要的就是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逐渐具备积极的态度、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新的设备安装与维修技能,同时也应该具备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学生在经过了专业的学习之后还应该具备非常强的读图能力,对简单的钳工操作应该能熟练的掌握,对于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工具也应该可以非常轻松的使用,如果需要小型的变压器,学生应该可以独立完成变压器的制作,如果电路终端,学生还应该具备非常好的电子线路焊接能力,对当前机电专业经常使用的PLC系统要完成调试,同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PLC系统,调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学生还应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途径
1、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规格
当今“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求所培养的毕业生要能找到相应的专业岗位,并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即岗位设计及其应用技能的培养己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课题。实践证明:科学地选择支撑一个专业的技术,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教学规律的要求,达到培养目标。因而,寻求社会需求与专业支撑技术的最佳结合,是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建设一个专业的首要任务。根据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的内涵设计明确的岗位及人才培养规格是当前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也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知识能力构筑的切入点。
2、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能力
当前,很多该专业的学生普遍都有比较严重的厌学现象,很多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已经使用了一体化教学的方式,但是还是存在着很多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甚至直接逃课的现象,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师生关系。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守“爱”和“严”这两个原则,教师千万不能因为让学生听话二对其进行百般呵护和放纵,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最重要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应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际经验来使学生真正从心里感觉教师真的很有能力,同时还要减少和学生之间思想上的距离,这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接受教师,发展呈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只有学生真心的接受了一个教师,教师去批评他或者是教育他,他才可能更容易接受,学生很认可这个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本课程的学习,同时能更好的展现出实际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
3、改变课程设计方式,注重工学结合
在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教师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给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但是学生还是没有办法真正的爱上学习,所以改变课程设计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是当前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例如当前很多学生都对网络游戏非常的感兴趣,所以笔者在本文中也做出非常大胆的设想,如果能将课程做成游戏的形式就一定会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更好的享受到乐趣。当然,建立的大型游戏首先它必须要和学生所学到的专业有非常大的关联性,同时它也需要和学生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也要有很好的作用。其次是在游戏中容量一定要十分的充足,这样才能包括该专业的,每个方面,将学习切实的融入游戏中。再次,玩的时间一定要够长。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课程设计还包括学生学完某门课程后,运用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面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针对性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成绩单独考核。 例如:制图测绘选择一般复杂程度的组合体(常选齿轮泵),让学生测绘并绘制组合体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写出测绘说明书。使学生具备绘制普通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再例如,机械基础课程设计可选择减速器为课题,进行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和检索有关设计手册及技术资料进行结构设计与工程计算的能力。其成绩可根据设计质量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或口试)进行考核。或者设备修理课程设计让学生通过了解设备修理前的技术状况,设备故障原因等分析,初步掌握故障分析、零件测绘、修理工艺编制、技术文件制订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4、加强专业实习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首先,需要安排一定的基本技能实习。基本技能实习安排在教学过程各个阶段进行,以培养学生各种基本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实践性强。基本技能实习一般在实习车间或工厂进行。通过钳工、机加工、焊接、机械拆装、电气装修、机械设备大修等实习,使学生具备修理及加工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实习完毕,必须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
其次,需要安排相应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时进行。一般选择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先进的工厂为实习场地。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工厂生产概况、生产过程、设备维修、设备管理、产品装配、企业生产组织和车间管理的情况,获得本专业较为全面的专业实践知识。实习结束,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根据实习报告和学生的表现等全面考核,实习成绩列入学生成绩册。
三、结语
总之,加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机械与机电设备安装维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并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载体,将理论授课、实训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能够极大的提升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抓住一体化教学的根本[J].中国培训.2008(06)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09-02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汽车维修基础》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门对理论知识要求很高、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课程。
目前国内出版了很多关于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书籍,在专业课方面的书籍比较全面、系统和适用,在基础课方面,有机械制图、汽车常用材料、机械基础等,虽然每门课程涉及到汽车维修一些内容,但通常都沿用了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鉴于此,我们对汽车维修基础课程进行项目化教材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的开设旨在为汽车检测与维修等领域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课题的研究主要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汽车检测与维修生产过程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汽车相关专业提供专业课程学习所需的全部基础知识,并能够有效推动汽车专业课程的开设和实施。该项目成果对汽车维修基础课程的教材改革起到引领作用,对推广项目化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填补国内汽车维修基础项目化教材的空白。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岗位要求,分析岗位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内容,本着针对性和实用性原则,本教材共分七个项目:即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汽车常用材料;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及工具;汽车维修测量技术;汽车维修技术基础;液力、液压传动;汽车常见零部件和机构。每个项目都有若干子项目组成。
2.课题研究目标
要求通过七个项目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充分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的检测、维修设备、工具和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
3.课题研究技术关键
改革传统学科型教材的模式,整合汽车维修基础知识内容,便于实施项目化教学。
三、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及具体实施
1.研究方法
1.1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来分析汽车专业人才岗位技能要求,分析实现技能所需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点,找到汽车维修基础整合的方向。
1.2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全国范围内汽车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掌握重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到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
1.3试点法。通过试点教学来验证解决问题的理论根据、设计思路是否正确,为最终取得正确结果奠定实践基础。
1.4比较法。通过对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向及实验结果的比较,找出最佳的方案。
2.具体实施
2.1起始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网上查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专业建设资料和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汽车维修企业用人需求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同时,明确成员分工,为了使设计思路更合理,首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2分析整理阶段
分析收集整理的资料,研究其共性、特性,结合用人企业的岗位需求确定项目化教学方法,确定教材编写整合内容。
2.3实践实验研究阶段
依据初步提出的研究改革方案,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践,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的使用,进一步进行反思、调整、探究相对优化的教材整合策略,最终定稿,开发出版项目化教材《汽车维修基础》,充分体现了教材的适用性。
2.4结题阶段
根据实践应用研究阶段的成果,撰写课题的研究报告,填写课题结题验收表,组织课题结题相关材料并装订上报。
2.5教材出版
四、汽车维修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的改革
1.改革的特点
本书对传统学科型教材进行了整合,在教学内容选取上突出了适应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保证了汽车类专业所需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基础知识的经典内容。
基础知识的选取以实用为度,没有过多的理论推导,为体现汽车专业的特点,本书选择了许多汽车维修实际应用的实例,以培养学生针对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于各种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阐述力求简明扼要。本书所引用标准均为最新标准。实施项目化教学。
3.改革的内容
3.1整合了汽车维修专业所有基础知识
为了实现以适用为度、删减过多的理论推导,我们将涉及的领域进行了整合,包括: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即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汽车常用材料即维修方法的选用及材料的选用;汽车检测与维修设备及工具即汽车检测维修设备的功用、选择及正确使用;常用传动形式的特点等七个领域。
2.实现教、学、做项目化的教学理念
本课题不仅改革了其教学内容,还改革了教学的理念,将全书以领域为界划分成模块教学,每个模块又以理论辅助实训项目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维修必备的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修的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工具及量具,具备对汽车维护、调整、维修的基本技能,实现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宗旨。
3.体现零基础、易掌握的改革原则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要求,分析毕业生应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制定出理论、实践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调整理论、实践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规律,分层次、分阶段地完成理论、实践教学目标。从理论讲授到校内实训皆由同一位教师负责完成,这样既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可以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与专业技能等级考试融合,增强理论、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实践教学课时毕竟有限,实训基地对学生开放后,学生的实训操作时间大大增加,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汽车维修基础课程项目化教材改革的实施效果
1.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通过项目化教材改革的实施, 我院学生的维修基本功都非常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也都得到了普遍提高。学生在参加应聘时,更是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都被用人单位提前一年预订,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8%。而学生在择业时也更侧重考虑个人发展空间, 而不是以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为重。
2.教师专业教研水平的提高
各位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在教改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参加课题两项,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五篇教研论文,参编四本教材,组织实施试点教学班二个,取得良好的效果。
3.对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的促进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总结了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项目化教材的实施更好的体现了岗位用人的需求。以此为例,其他专业课程的建设及教材的选择都应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照职业能力本位,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能力,确保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建立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结论
课题的研究对高职、中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有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也使机电系全体教师的综合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汽车用人企业与院校人才零对接的难题,真可谓一举三得。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火力发电厂热力辅助系统是电力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机械、液压、电气、 PLC、变频器、传感检测、工业组态等多种技术,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在传统的教学中,《低压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技术》和《组态技术》四门课程相互独立设置,分散教学,缺乏技术技能的“集成”训练,学生很难形成实际工作能力。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往往需要将以上四门课程的相关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本文在广泛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新能源发电系统和传统火力发电厂升级改造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要求,研发了一种火电厂输煤程控系统实训装置,集成了低压电气、PLC、变频器、传感器、组态仿真等各种技术,开发出基于工程化模式的《火电厂辅控系统装调与检修》专业核心教学课程,较好地适应了电力生产企业对机电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2 基于工程化项目实践的课程开发思路
(1)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通过市场分析、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专家访谈等方式,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其职业能力需求(如图1所示),归纳出电气设计、元器件选型、系统安装调试、故障分析处理等七大职业能力。
(2)教学载体选择
在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火电厂辅助控制系统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载体,将电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检修等教学训练集成为一体。
(3)工程化课程开发
结合企业工作岗位职业综合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要求,将行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以火电厂辅控系统的装调检修职业活动为导向,从真实的装调检修项目中提取典型的工程化任务,井对典型工程化任务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分类分析和归纳整理。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按照由浅入深,从简单到综合的循序递进方式,设计每个典型工程化项目任务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情景,重构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如图2所示。
3 基于热力辅助系统的工程化教学项目设计
调试、检修等典型工作任务,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安装、电气系统调试、电气系统检修4个工程化教学训练项目,共16个子项目,将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训练,融入项目的教学,如表1所示。
4 基于工程化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建设
(1)项目任务
针对火电厂辅助控制系统主控站、上煤站、碎煤站和配煤站的安装调试任务,将学生分为4个项目小组,分别承担1个站点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与安装调试任务,再由各项目组长分配小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分工合作,协同实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团结协作等方面素养和能力。
(2)技术方案准备
各项目小组通过资料查阅、教师引导等途径,了解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提出项目解决方案,拟定工作计划。井通过分工合作,完成电气控制原理图、电气元件布置图、电气线路接线图、工具、器材以及联机调试等技术准备,培养学生的技术分析与工程表达能力。
(3)工程项目实施
各项目小组根据拟定的技术方案,完成电气控制系统的元器件选型、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等工作任务。就地站点联机调试完成后,接入整个辅助控制系统,与其他项目小组一起完成整套系统的集成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完成各类故障的检查与排除。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将“工程项目”的概念引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工程项目”概念,全面培养学生电气工程项目实施以及技术沟通、综合协调、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和能力。
(4)项目验收答辩
对照行业技术规范,按照项目控制要求和施工标准,对各项目小组及项目小组成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现场验收和技术答辩,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技术表达能力。
5 基于行业技术标准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1)建立对接行业技术规范的教学项目质量验收标准
按照电气工程设计、施工的相关质量标准,对项目小组完成的工程图、电气柜和现场布线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实现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与行业技术标准对接。
(2)建立校企联合考核评价机制
引进行业技术专家,与学校师生一起,联合对各项目小组完成的工程项目进行质量考核评价。通过视频资料,校企考评专家联合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考核评价,实现课程考核评价与企业生产验收标准的对接。
(3)建立多元考核评价质量标准
“脑瘫诗人”的说法可能误导了人们。余秀华脑瘫但不脑残。她的诗歌智商绝对在水平线之上。
余秀华瞬间走红,是新媒体时代文化奇迹的又一个注脚.她是诗歌精神救赎奇迹的展示。余秀华的诗歌是从老牌纸媒《诗刊》发出的。随后,微信广泛便捷的传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而她个人的博客,是“自己的园地”。如果没有这块自留地,她的诗歌梦想很可能夭折。因此,阿络诗歌,特别是博客诗歌,这种零门槛、零审查、零投入,与观众读者零距离的多零阵地.成为当下中国千千万万“余秀华们”的人生舞台和精神博物馆。
余秀华刷新了大众对诗人形象的想象,成为后革命时代草根文化崛起的新例证。撬动众人心弦的竟然是这么一个“灰不溜秋的农家老女人”。噢,原来诗人并非生活在天堂.并非长着羽毛,头罩光环。但她的诗句显然有着非同一般的精神光环,让人几乎怀疑她本人的脑病。“我诸求成为天空的孩子/即使它收回我内心的翅膀”,这样的诗句显然出自飞翔的心灵。不管怎么说,是诗歌标明了余秀华的与众不同.
余秀华让人们看到了新媒体的威力、传统媒体的功用,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农家女创造出的文化奇迹。但人们基本忽略了诗歌本身的当代功能。人们忽略了在新媒体时代,诗歌已成为最便宜的文化消费.诗歌是一所距离最近的教堂。随着中国的历史转型,中国人的精神危机日益暴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去教堂、做教徒。余秀华没有去信教,她选择写诗。诗歌实际上扮演了她的教堂。
对新诗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当代大量诗人的诗歌,扮演了精神救赎的角色。我们已产生了这样的诗歌:“当我死时,诗是我的尸体。”视诗歌为生命,不再是一句矫情、表演式的广告,而是诗人们发自内心的精神宣言。唱歌可以出名,小说也能挣稿费,但诗歌与此几乎不沾边。但诗歌有它独特的吸引力。诗歌成为诗人们的精神信仰。诗歌面前一律平等,诗歌没有性别歧视,诗歌没有贫富之分。
如果了解当代诗歌的状况,我们就可以知道,有成千上万的热爱诗歌的人们,将满腔热情和大量心血投放到诗歌之上。诗歌就是离他们心灵最近的教堂。因此,在一个经济主导、利益困扰的时代,人们关注一点诗歌,阅读一点诗歌,或许可以更真切地理解这个时代的偏见,或许可以带来意料之外的心灵收获。(选自《环球时报》2015年1月21日,有删改)
鉴赏评价
诗歌无论是在旧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人们心灵的一块园地。这是因为它本身对生活、对文化的高度概括,对心灵、对精神的准确反映,使得人们产生广泛共鸣。而在新媒体时代,这种共鸣得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散开去。文章由一个现象推及内容与工具关系问题乃至内容的实质性问题,视野可谓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