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1: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再别康桥背景音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学微课侧重讲究艺术氛围:一讲究稿本的设计,微课的稿本不但要有设计、有内容、有分量,而且必须在遣词造句上事先考虑到讲授时的效果,要与艺术朗诵(配音旁白)相协调统一;二讲究朗诵(配音)的结合,朗诵(配音)对于欣赏和理解作品平添了许多艺术魅力,是实现文学微课的教学性、科学性与欣赏性有机统一的一个重要手段;三讲究美术的呈现,既包括富有艺术画面感的n程片头,也包括相得益彰的人像、书影、插图等图片资料以及相关的影视资料,还包括适于学习者观看的字幕;四讲究音乐的陪衬,音乐是制造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不但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增强文学微课的艺术性,唤起学习者的共鸣,培养其艺术欣赏能力。
二、以《的绘画美》为例谈“文学微课”的教学设计
(一)选择微课知识要点
基于微课的特点,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做“文学微课”。我们要吃透教材,挖掘文本,确定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再精选出关键点,作为微课的切入点,从而完成文学微课的创作。以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该作品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如表1):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娓娓道出他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四行一节,每一节的诗行排列两两错落有致,似有建筑的形体结构美,故称有“建筑美”。整首诗又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开头和结尾采用重叠、复沓的手法,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所以此诗又兼具“音乐美”。
《再别康桥》一诗语言运用上注重词藻的色彩感,多选用色彩明丽的词语,如夕阳映照的“金柳”,波光里荡漾的“艳影”,水底软泥上的“青荇”等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全诗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和油画般的感受。同时,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总而言之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所以以“绘画美”作为《再别康桥》文学微课的讲授点是再好不过了。
(二)撰写微课教学简案
确定教学目标和微课知识点后,就可以进行微课教学脚本的设计工作了。有了教学简案,微课就有了制作标准,各个环节应该怎么设计就会一目了然。微课程《的绘画美》的教学脚本如表2所示:
《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较为复杂,诗人的感情也是真挚强烈。作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情感观还未真正成熟。因此,仅以鉴赏诗歌的绘画美作为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绘画美”能较为容易且更深层次的理解,便于领悟诗歌的主旨。
内容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兼备,是徐志摩诗作中的代表作。而“绘画美”最为突出,诗中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绘画美”主要表现在着色绚丽、描绘形态、增添声音、寓情于景。本课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授。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2 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流动的绘画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
1 播放“康桥”照片,进入情境。
2 以“三美”导入,开门见山。
3 美在景物,从上而下。通过观看油画,由上而下地浏览云彩、夕阳、金柳、榆阴、青草、艳影、青荇。
4 欣赏“河畔金柳倒影图” 。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在夕阳映照下镀上金黄色,富丽堂皇,颜色美艳。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柳树、柳影、云彩等景物分别摇曳、飘摇,富有动感。
③朗读:通过老师朗读“河畔金柳倒影图”,学生深刻感悟绘画美。
5 欣赏“撑篙漫溯寻梦图”。
①绘色:通过观看动画,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色彩斑斓。
②绘形:通过观看动画,星辉闪烁,诗人划动小船徐徐驶来,动态十足。
③绘声:诗人大声放歌,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学习
指导 本课讲授《再别康桥》“流动的绘画美”的四个特点。
1 巧用有颜色之词,设色绚丽。从“金柳”的璀璨如金、“青荇”绿得发亮、“星辉”的绚烂夺目等结合比喻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明艳的色彩上感受诗歌流动的“绘画美”。
2 妙用动词,描绘形态。从与云彩的“招手”、柳影的“荡漾”、青荇的“招摇”等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为学生讲解,从富有动感的动作上感受诗歌的“流动的”绘画美。
3 增添声音,锦上添花。从部分的“放歌”和鸣声沉默的“夏虫”,无形中使诗歌更有美感,意味隽永,更让诗歌的“绘画美”流动起来。
4 借助景物,情景交融。康桥这么美丽迷人,离不开诗人对康桥热爱、依恋的美好情感。全诗字里行间都流淌着这真挚的感情。
(三)展示微课教学过程
整堂微课共耗时5分21秒。在背景音乐《神秘园》的静静“流淌”下,微课程《再别康桥》绘画美的教学过程如画般展开:
1.片头:播放照片,进入情境。
【时长】9秒
【动画效果】以一幅古典浪漫的康桥图片为背景,一组康桥优美风光的图片在屏幕下方缓缓“流动”,让人情不自禁地向往着举世闻名的剑桥校园。
2.导入:提出“三美”,开门见山。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课题、作者名称、单位等,再出现“三美”理论。
【配音】你好。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新月派”所倡导的新诗唯美原则,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3.感知:欣赏油画,浏览“景物”。
【时长】35秒
【动画效果】先出现《再别康桥》内容,再在“景物”上加入土黄色方框,让学习者一目了然。
【配音】在诗中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写了这些景物(即“云彩”、“金柳”、“艳影”等)。
【时长】30秒
【动画效果】随着景物配音的顺序,油画框内相应地由上而下地出现云彩、星辉、金柳等景物。
【配音】诗人的视野从空中的云彩、星辉、夕阳写到地上的金柳、榆阴再到水里的艳影、青荇、青草。这些平常不过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妙笔下显得色彩斑斓,富有活力呢?
4.赏图:“形”“色”变化,同绘“河畔金柳倒影图”。
【时长】51秒
【动画效果】云彩、柳树、湖面等景物都慢慢地变色,镀上一层金色。随后出现“绘色”字幕,最后出示“绘形”二字。
【配音】你看!夕阳温柔地给嫩绿的杨柳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婚纱,金光闪闪,富丽堂皇。诗人为柳树绘上了璀璨如金的色彩。诗人又请来了晚风,轻轻地吹拂着柳树那美丽的金色头发,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美丽动人。在诗人的妙笔下,金柳树被绘以摇曳多姿的形态。柳条多情地亲吻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宛若娇羞的新娘,颜面低垂,娇艳欲滴。无不撩拨着诗人的心弦,人心醉不已,心潮澎湃。
【时长】26秒
【动画效果】油画下方出现“河畔金柳倒影图”。在屏幕的左上方,慢慢出现“那河畔的金柳……”的诗句。
【配音】这就是夕阳西沉、媚人柳枝的河畔金柳倒影图。难怪诗人发出唯美的感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5.赏图:“形”“色”“声”齐现,共绘“撑篙漫溯寻梦图”。
【时长】1分2秒
【动画效果】空中的“星辉”金色闪耀,随即屏幕下方出现“绘色”字幕;诗人乘着小船的图像从油画框的左下方徐徐驶来,并出现“绘形”的字幕;最后出现“绘声”的字幕。
【配音】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夜晚,河边的金柳摇曳多姿,天上的星辉绚烂夺目,梦幻迷人,诗人为星辉描绘上了斑斓耀眼的颜色。此时,一位失意沉重的青年学者正伫立船头,小船徐徐驶来,他撑起长篙,自在地飘荡在这河流之中,诗人仰望浩瀚的星辉,环视婀娜的杨柳,青幽的草地,和这被他划开的河面,他突然想要大声放歌,来讴歌这一片人世间的净土,讴歌这承载着诗人灵魂的天堂…… 诗人不仅让“荡舟河上,满载星辉寻梦”的动态情景在诗中呈现,还在宁静的夜晚增添了美妙的歌声。
【时长】20秒
【动画效果】屏幕左上方出现“寻梦?撑一支长篙……”的诗歌内容,随后在油画框下方出现“撑篙漫溯寻梦图”的字幕。
【配音】这幅“撑篙漫溯寻梦图”唤起了诗人对七彩生活绵延无尽的遐思。“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小结:归纳要点,收束微课。
【时长】32秒
【动画效果】先后出现这些内容“绘色”、“绘形”、“绘声”、括号和横线符号、“热爱”、“依恋”、“流动的绘画美”。且“流动的绘画美”保持着流动的效果。
【配音】这首诗有色、有形、有声,使平常之景都流动跳跃起来,而整首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诗人对康桥的热爱、依恋之情。情景交融,绘成了意境优美、流连忘返的欧洲油画,正所谓是“流动的绘画美”。
7.片尾:美景重现,前后呼应。
【时长】41秒
【动画效果】康桥的照片有条理地出现,并一直保持着浮动的效果。最后跳到“谢谢观赏”的幻灯片。
【配音】同学们:诗,是文学的精灵,语言的精髓,它总在不经意间用最少的文字描绘最美的画。请大家从康河桥头出发,去感受诗歌“绘画美”的魅力吧……
(四)实施微课教学评价
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微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设计阶段对设计本身的评价、使用阶段对实施效果的诊断性评价。实施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3):
三、结语
“文学微课”的提出,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以此为突破口,加强语文微课程更广泛地应用,引领语文信息化教育的新发展。同时“文学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形象生动的艺术动画演示,顺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文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文学艺术思维的突破和创新,从而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蔡筱芹(1979-),女,江西遂川人,吉安市白鹭洲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这深刻表明将美育践行到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因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教师要坚持将“美”请到语文课堂,审美理念的点滴渗透,让学生越来越喜欢语文课堂。
一、 借助音乐的魅力,随时带学生入境
音乐是语文美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要尽量借助现成的音乐素材,配合教材需要,让音乐萦绕课堂。朗诵文学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围绕作品自由选择背景音乐,比如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生可以找到不少背景音乐,有《神秘园之歌》《月光》等舒缓的轻音乐,也有蔡琴、林宥嘉的《再别康桥》歌曲的伴奏音乐,甚至还有悠扬动听的英文歌曲等;要鼓励学生配合所选背景音乐做朗诵表演,再选出最佳背景音乐,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情感及语言特色帮助学生处理各种朗诵细节,尤其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利用音乐的前奏酝酿情感,怎样判断音乐与朗诵的最佳起始点,如何根据音乐的起伏处理声音的疾缓轻重等。如此反复训练之后,学生不仅能自选音乐配合作品朗诵,还熟悉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作品。
教授古典诗词,更是少不了音乐的加入。诗词作品,只要能找到歌唱版的,教师一定让学生先跟着学唱,在旋律中入境,然后再将鉴赏知识引入,背诵诗词有时干脆就改成了背唱诗词。
苏轼《赤壁赋》中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极有意境,教师鼓励学生自行谱曲并演唱,学生的创作风格多样,甚至有RAP说唱版的,教师都一一肯定,学生从中评选出了最符合苏轼心境的版本,并学着哼唱。
二、 加入绘画、建筑等常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
音乐作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很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尤其是来自山区的孩子,对绘画、建筑等方面的知识没有过多的接触和了解。所以,教师在讲解涉及到相关内容的作品时,教学设计一定少不了相关的鉴赏环节。如教授苏轼的《文与可画谷偃竹记》时,以欣赏《墨竹图》为契机,教师可以介绍墨竹之特色,将他与郑板桥等大师画的墨竹进行比较,并用毛笔蘸水在黑板上适当示范国画中竹子的基本画法,告诉学生虚实相生的道理。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强化和认知中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又用PPT展示国画其他题材、形式的优秀作品,从山水、动植物到人物,从水墨、重彩、工笔到写意、白描,学生在赞赏声中,流露出对国画的敬仰和自豪。课后作业中也就顺势多了一项中西绘画之比较的探究活动。
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将我国古代建筑成就定位成世界级的瑰宝,但是现在大家基本生活在“水泥森林”中,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些呢?教师把搜集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展示出来,发动学生讨论本地民居特点。然后,学生根据文本勾画古代建筑的各个局部,教师再结合白鹭洲书院的建筑风格一一讲解。通过这样有目的性的学习,学生逐渐体会到古建筑的独特魅力所在,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贵。
三、 尊重并致力于加强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向孩子们渗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讲《兰亭集序》时,书法鉴赏成为热门;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变时,学生在橡皮上篆刻上自己的名字;辩论赛的主题可以是中西医的争霸,也可以是汉服与洋装的比拼;教师还可以让“红学”进课堂,在《三国》里论英雄;《道德经》里筛选出处世哲学;品评项羽与刘邦的成败,感慨杜甫、陆游的心哀……所有的相关教学设计,都是在充分的准备和饱含情感的前提下进行的。情之所至,感染与影响也是明显的。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23-03
诗歌是抒发人类情感的文学样式,是诗人渗透了丰富情感、富于韵律地抒发的自我内心独特感受,感染力极强。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诗歌,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你,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说“不学诗,无以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诗歌,包括中国古典诗歌、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正如朱光潜在《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中所言:“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②因此,如何利用好这些诗歌,发挥其教化作用,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诗歌教学目前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诗歌教学的独特性。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诗歌是思想感情的高度凝练,表现手法多样,或虚实相生,或情景交融,或渲染衬托,如同雾里看花。很多学生不能领悟其中的美感,造成对诗歌不重视,缺乏兴趣的状况。
诗歌里字词有限,结构简单,主题朦胧,韵律只是附加成分,因此,从中学习知识、主题思想表现、逻辑分析等并非诗歌教学主要任务。
(二)诗歌教学方法的呆板性
古人读诗主要品味诗中传达出来的一种情,一种意,一种韵,很多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一些教师在讲授诗歌时方法呆板,诗歌教学大都停留在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理性分析,甚至用讲解文言文的方式解读古诗,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没了,这是诗歌教学的悲哀,不仅教师不能参透诗中的意境,学生也领会不到诗歌的美感,怎么会对诗歌有兴趣呢?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③所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就需要教师站在诗人的角度,不仅用诗一样的语言,更需要用诗一样的手段,启发学生从诗歌中品味出独特的体会。因此,我们不妨为诗歌教学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味诗,无疑为诗歌生动教学开辟了又一途径。
二、为诗歌配乐的价值与功能
音乐与诗歌关系密切,有着共同的起源,它们都产生于劳动。就如同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这两姐妹已经各自长大成人,但是她们的身体里依然流着同一个母亲的血液。
诗歌以语言展开,善于抒情,更长于叙事;音乐以旋律展开,善于叙事,更长于抒情。《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唐代的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诗各有体,体各有声,大师听声得情,知其本义……然则《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 孔颖达的这一说法,指出了《风》、《雅》、《颂》的音乐性质。从《诗经》到楚辞、汉乐府、魏晋五言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至现当代朦胧诗,音乐与诗歌始终是相伴相生的。看中外,任何民族的文学史都是从“歌诗”开始的。诗歌有音乐性,音乐对诗歌又独具烘托力,如同长着翅膀的天使,可以穿越时空,给人无穷的想象。
(一)用歌曲导入,创设特殊氛围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地使用音乐,让乐曲作用于学生的听觉,那就会使他们置身于乐曲所营造的特殊氛围中。
比如在讲解《蒹葭》(选自《诗经》)这首诗,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有含蓄之美、意境之美、朦胧之美、音乐之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很高的成就。它的丰富美感是值得教师去帮助学生挖掘的。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品味其意象,发掘其美感,我选用了《在水一方》这首歌,“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露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歌曲婉转低回,充满千般柔情,歌词取材于《蒹葭》,与诗歌的内容高度匹配。同学在听和学唱中,不仅感受到了歌曲的韵律之美,诗的隽永意境也存于心中了。
(二)以歌助讲,促进对文本的理解
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对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学生学习一首诗,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时候,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经常能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
现代流行歌曲中有大量的优秀作品,也可以用来诠释诗歌的意境。比如《烛光里的妈妈》,《白发亲娘》等表现母爱、赞美母亲的优秀歌曲,尤其是邓丽君演唱的《娘心》,“迎着风霜,脚步凄凉,浪子在异乡,受尽创伤,历尽沧桑,想起我的娘,娘心永远体贴我身,带给我温暖,我要回到你身旁……”。如果用来表现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意境,已经是高度匹配了,哪还需要老师苍白的语言来解说呢?
(三)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创设情境
背景音乐,是指与主体的意识行为无直接关系,是通过非音乐鉴赏环境这一媒介间接的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音乐。为诗歌设计背景音乐,根据音色、音调的变化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无异于为学生的思想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想象,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诗歌的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有条理的个人情感体验,把自我融入到诗歌中去,从而更好的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恬淡的意境,用再多的诗歌理论去阐述也是苍白无力的,用过多的言语去解释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幸好,有音乐作背景,可以用音乐渲染氛围,创设意境,来诠释诗歌的美。《再别康桥》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无独有偶,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致爱丽丝》也有一种忧伤的旋律。在上课前可以做这样导入:“现代诗人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三年的时光,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五年后,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即将离别的前一个傍晚,他来到了康桥,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诗人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万千愁绪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请闭上眼睛,听这首乐曲,试想你就是徐志摩……”。一切显得那样和谐,一切是那样让人容易接受。学生在诗和乐的融合中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
(四)以歌曲带动背诵,让诗歌积累轻松愉悦
一首优美的诗歌被谱上动听的音乐之后,它的表现力远远超过诗歌本身。诗歌使音乐在内容的表达上更直接、更具体;而音乐又能使诗歌更形象,更具艺术感染力。用艺术手段经过作曲家缜密的思考、设计并用音乐“唱”出来的诗歌,往往比用语言“读”出来的诗歌,在艺术形象上更加直接、更加生动和凝练,从而更能打动人的心。因此,直接以唱助教,以唱代背,便可以一改学生消极被动、死记硬背的局面,引领学生轻松愉悦地、富于激情和趣味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使诗歌积累变得轻松愉悦。
比如李商隐《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欧阳修的《玉楼春》,朱淑真的《生查子》 等等,曲与词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恰是经典诗词与音乐融合的很好证明。
三、音乐与诗歌的完美整合
把音乐引入诗歌教学,它的作用是辅助教学诗歌,所以,配乐的要义在于和谐,诗歌是主体,音乐为辅助手段,帮助学习者充分领悟诗歌。需要把握的关键就是:
(一)音乐要精选,突出音乐的品位
诗歌是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高度凝练的结晶。学习诗歌是为了通过领悟诗人之情来陶冶学生之情,有很强的人文性。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熏陶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点。如果音乐的格调低俗,那样,不仅不能感悟文学、熏陶情感,还会使诗歌的美感丧失。
(二)把握音乐的主题,让音乐与文本密切相融
对学生而言,想象是欣赏能力的一种延伸,因此,在为诗歌配乐时,关键是音乐的旋律和诗歌表达的感情和内容相吻合,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的调动想象和联想能力。否则,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与使用音乐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音乐的注入要注重实效,切莫流于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引入音乐,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入音乐,是投学生感官愉悦所好,然而,不能因此忽略引导学生咀嚼诗歌语言。品味才能实现文学语言唤象托意的功能,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读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
(四)使用音乐要适度
音乐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是为诗歌服务的。因此,要注重音乐在教学中的比重,不可有“喧宾夺主”之感,另外要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要适当,避免先进的教学理念带来落后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诗歌教学中使用音乐,是为了使学生在艺术的熏陶过程中,不仅可以晓之以理,更能动之以情,对诗歌产生更多兴趣,从中汲取更多的艺术养分来丰富心灵世界,从而不断地提高文化品位和人格修养,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创造性思维,发展为自身的创造能力。教师从事的是一个如此严肃的事业,尤其是语文教师,对培养学生的个人魅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更多的责任,因此更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和业余知识,提高素质,吸引学生想学爱学,激发学生乐学的求知欲望。
注 释:
①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页。
②选自《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页。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等。
③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参考文献:
[1]于 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59-02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是一种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可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作为操作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软件类课程,《音频处理(Audition)》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对高职高专这一层次的学生而言,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实训比单纯的课堂讲授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分析
《音频处理(Audition)》是为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第四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限选课,每周2学时,共计32学时。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使用Audition 3.0的各项功能,制作出音质饱满、细致入微的高品质音效,并能够根据剧本需要为本专业所制作的相关动画视频、影视短片配置环境声、现场声音和背景音乐等。课程的特点如下:(1)软件功能选项多,知识点琐碎;(2)所使用的软件平台较学生所学习的其他软件(After Effects,3D MAX)简单;(3)课时少,教学内容安排紧凑;(4)实践操作性强,音频剪辑素材多种多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操作兴趣。
二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追求个性,喜欢自己探究感兴趣的东西,由于所属专业的原因(动漫设计与制作),对各种音乐、音效格外敏感。
将任务驱动法融入《音频处理(Audition)》课程的灵感来源于一次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讲授课,学生对讲授课的学习较之实训课明显缺乏主动性,大部分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画下课本上的操作要领,被动地学习课本知识,还有少部分学生心不在焉地低头翻看课本。此时,讲授进入实例教学阶段,笔者先播放了一遍效果音频剪辑――《搞怪音乐》,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将目光投向了大屏幕,学生兴奋起来,是音频剪辑独特的声音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课后,对教学方法进行尝试性改革的思路开始呈现于笔者脑海中。
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不同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周易》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重“道”轻“器”,使得理论教学玄而又玄,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任务驱动教学以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为教学目标,强调学生“做”而不是教师“讲”。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尝试将传统的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室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实验室内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实训式学习。
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某些任务包含多个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具体任务如表1所示。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设计好“任务”之后,教师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分析任务 给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任务分析是必要的过程,教师通过教材启发和帮助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产生一系列需要分别独立或依次完成的子任务,并找出哪些要用到旧知识,哪些需要新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由教师指导或组织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一般而言,任务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则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突破口)。
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法强调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尽量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或资源,由学生个人或分组独立完成任务。
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与归纳是总结、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群体各自完成任务后,要组织交流,相互介绍各自的成果及最后的作品。交流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相互评价,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评价能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创造有特色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方法,发现和解决倾向性问题,促使学生进行反思,将所掌握的知识内化。评价可以采用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做到公平、公正。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音频处理(Audition)》课程案例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下面以“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的任务驱动教学实践为例,针对各个阶段进行简单说明。
第一阶段:设计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有趣味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如在“熟悉Audition的工作流程”一章,可以设计“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的任务,为了满足本节课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亲自录制诗朗诵的素材,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第二阶段:提出任务 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制作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可为学生播放教师自己事先录制好的效果素材。学生明确任务后,借助教师提供的情境模式,产生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提高自主探究录制音频、编辑素材等相关知识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分析任务 给出具体的制作任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可以将任务分解:(1)录制音频素材“诗朗诵――《再别康桥》”;(2)在单轨模式下修复素材(语速调整、删除空白、增加时间间隔、降噪等);(3)新建会话并将背景音乐、诗朗诵导入,制作淡入淡出效果;(4)导出文件为Wav或MP3格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任务分析是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
第四阶段:自主协作,完成任务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协作、个人探究等途径完成任务。学习过程中,任务与任务之间承上启下,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初步建立对Audition整个工作流程的认识。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可以更好地补充知识结构的缺陷,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协作精神。教师在此阶段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好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
第五阶段:任务评价 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最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本课程的作品为音频格式,学生对作品评价积极性较高。可先在小组间互相评析作品,然后教师进行评析和点拨,大家一起赏析同学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改不足之处,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务要系统有度 任务所涵盖的知识应具有紧密的联系,适宜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让学生产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成功喜悦,也要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要通过某个任务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对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使其掌握知识,并获得方法和技巧。在设计任务时,应尽量覆盖预定教学目标的各个知识点,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任务体,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
任务中的重点问题要强调 教师可以故意设置一些错误,为学生设计一些陷阱,让学生自己发现,将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教师强调知识点,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有具体评价 评价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可以为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具体的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得到肯定,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华,赵曙光,李艳红.Adobe Audition 3.0网络音乐编辑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袁立新.基于任务驱动的探索性学习的实施策略[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蒋红星.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李素娥.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1).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的教学不同于常规的课文教学,其实际教学任务的开展不仅仅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诗歌中出现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还要提升学生对于诗歌的阅读、品味的能力,进而为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有效的措施来不断的推进学生诗歌阅读与品位的能力。随着国家对于高中教育的重视与扶持,大多数高中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化,教师备课资源的获取渠道也更加的便捷。因此,在现代化教学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有效的搜集教学资源,进而借助教学资源的帮助,以跟读、阅读、朗诵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
例如在《再别康桥》这首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以正常的备课内容保障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来下载相关的配乐诗朗诵以及单独的背景音乐。进而在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成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播放标准的《再别康桥》朗诵录音,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读感受诗歌的意境。同时,在学生掌握基本感情的表达方法后,教师也可以邀请部分的学生以配乐朗诵的进行来体味整首诗歌,进而再次强化学生对于诗歌情感的把握以及对于诗歌意境的体味,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效果的发挥提供有力的保障。
2.教学过程中抓住有效的契机,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意境
诗歌意境的体会当然不仅仅在于对于诗歌的重复朗读,很多时候,高中课堂上,教师对诗歌的拆借、诗歌含义的解读以及诗歌写作手法的讲解同样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的能力,进而强化学生感受诗歌意境的能力。因此,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对于诗歌的讲解尤其是诗歌写作手法的教授,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契机来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模仿写作,以诗歌的写作以及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
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都会远离家乡去其他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而这一美好而又伤感的未来情景就可以作为诗歌的素材来指引学生进行诗歌的创作。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诗人艾青表达情感的方式进行讲解,进而在诗歌讲授课程完结后,教师可以以远离家乡这一素材为主题,让学生尝试进行模仿创作。这种形式下,学生对于家乡土地的热爱之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在诗歌的模仿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更好的对《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进行深入的体会,进而在自己的作品与教材作品的对比下,学生对于诗歌意境的感受更加的深刻,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了更好的渠道与锻炼方式。
3.以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强化学生借助诗歌意境提升文化素养的能力
2.意象分析法。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古人讲“立象以尽意”,也就是说诗歌是借助一定的意象来表达主观情感,因情而选景,依情而写景的;又讲情景交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沟通诗人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便是意象,它是诗人主体思考在自然界人事景物身上的具象显现。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诗歌的第二、三、四、五节重点写了哪些意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些意象所在小节的画面。”学生回答出了金柳、水草、清潭、星辉四种意象,并描述了优美画面。我接着追问:为什么写得这么美?大家讨论后觉得,这四种意象代表了徐志摩的一种理想。我紧接着让学生比较阅读第一节和第六、七节,重点思考:“诗人‘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为什么又‘不能放歌’”?通过这些问题的指引,学生一步步理解了诗人离别康桥时的苍凉和无奈。
演出开始了一会儿,上台表演的同学丝毫没有往日的紧张。想必是练了好些时日,在舞台上无不是挺胸抬头,个个诗句衔接得天衣无缝。此时此刻,想必周围的老师心里应该都很高兴吧——自己的学生发挥得这么出色。作为老师,学生的成绩也许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
将诗歌朗诵会推上的是4班的班主任窦老师朗诵的《再别康桥》。声音时起时伏窦老师深深地陶醉其中,读得旁若无人、读得激情澎湃。台下的同学们也都听得如醉如痴。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天空上的鸟儿也听了下来,倾听着徐志摩美妙的诗歌。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1.减少师生情感交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正常播放课件,学生注意更多的是屏幕上的播放内容,本应是师生间的交流也演变成了“人与机”的关系,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2.学生思维发展受到抑制。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先制作好的,要临时更改很难,这就使得教师很难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适当调整教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强度难以得到有效培养。3.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文本阅读永远都占据着难以替代的地位,学生要领悟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要注重积累、仔细推敲、品味和比较,但很多时候这些都被多媒体呈现的动态画面和音乐替代了,很难达到深入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目的。4.限制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就将显示屏当做了黑板,鉴于屏幕只能一幕幕显示讲课内容,不能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在一页显示完全,这必然会对学生把握整篇文章造成影响,加之教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已经设计好的课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容易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的范读是最好的朗读指导,也是培养学生朗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 决定了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朗读时感情饱满,声音洪亮,节奏明显,读得抑扬顿挫,这无疑就会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如诗词、文言文教学,教师通过范读,本身就是对学生的直接朗读指导。教师在范读时对多音字的读音、长句的停顿、句子的重音要重点指导。如《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两个“轻轻的”要读的轻快,这样才能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留恋惜别之情。教师在范读时还要让学生再联系诗句的内容,把诗人所描绘的情景在头脑中构成一幅幅画面,把优美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只有这样,才能把老师的范读和学生的思考联系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锻炼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的范读也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文体特点,可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可高声朗读,可悄声默读,可激情昂扬,可委婉低沉,只要便于感情表达,便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既便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又便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由诵读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赏析。如在散文《鼎湖山听泉》的教学中,我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自由的吟诵。学生很快便理清了作者的行踪,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在散文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好胜心强的时期。针对这种心理,课堂上可采用比赛的朗读方式,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让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一位同学的朗读作出点评,并评出“朗读能手”。也可在全班推行这种朗读方式,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各自互评,评出“优秀小组”。在准备朗读、评比的过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也调动了他们朗读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借助于语言、动作、环境和现代教学设备等手段创设出相应的情境氛围,以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将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天造地设、水融的和谐,达到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教师范读,让学生在听中生情。例如,在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先创设一个适合朗读的情景,学生有了听读的兴趣和听读的精神准备和气氛之后,再按朗读课文的要求范读课文。在范读中,要注意语调的把握,酝酿一种人到晚年无依无靠的凄凉心情,进入李清照这一角色。教师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一种悲戚凄凉的氛围中,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初步产生了一种悲切的情感,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完全沉浸在李清照“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中了,起到了一种以声宣情的作用。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牵情。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理解了秀丽多情的康桥是诗人心灵的家园,是诗人心中的圣地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照片制作课件,配上音乐,让朗读较好的同学尝试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味,体会一种朗读的兴趣,也体验到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
图文结合,让学生在画中激情。教学《沁园春・雪》这课,可以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走近当时的历史,走进主人公豪情满怀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同时用大屏幕出示当时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白色雪景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边听配乐朗诵边欣赏图片边想象品味,将广袤无垠的原野雪景与主人公的豪情壮志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入境。随着乐曲的节奏韵律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语脉变化和整体思路,从而达到进入角色,进入文章的情境的目的。
二、着力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背景下,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增加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促使教学活动轻松、愉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