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1: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篇(1)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三百篇;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叫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兵杂名,阴阳纵横小说农。

儒家《论语》及《孟子》,墨家《墨子》传世间。

道家《老子》及《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作“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

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汉书》断代创新招。

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易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 唐代文学

唐诗鼎盛巍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溢华彩,律诗、绝句形初现。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天下传。

晚唐崛起“小李杜”。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名作当推《柳毅传》。

4 宋代文学

宋词如海甚,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柔肠。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

磊落坦荡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作华章。

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

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沈括从此美名扬。

5 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

杂剧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还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佳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

长篇都是章回体,“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斋志异》甚流行。

尚有短篇拟话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篇(2)

中国古代文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重点讲授内容之一,对学生中文水平的推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呈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特点。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传统文化在国内双重文化思想的冲击下,呈现了愈加复杂的发展态势。如何在双重文化视角下,促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文和国学研究学者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的环境,在保持古代文学基本思想的同时和现代化的文化思潮以及教学技术相结合,促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

探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意义,我们首先要追溯到中国古代文学存在的历史意义。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的重点讲授内容,在历史文化的承载上和学生文学思想的发展上占据重要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传统和文学文化的构成,失去了传承的历史感,一个民族的来路和精神将会泯灭,而失去了文学性,我们就很难寻找到中华文明形成中诗性的发展轨迹。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占据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文字依据和历史积淀。当前各大高校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从知识层面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发展脉络和规律的重要支撑。是分析中国文学名家和作品的重要载体;二是从认知层面上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学生文学思想培养、文化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并最终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身力量。

二、双重文化视野下如何推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发展

双重文化实际上指的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国古代文学在历史传承中有着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外来的西方文化则有着多样的表征和特色。当前在全球化大势发展的背景下,西方文化已经逐步进驻到我国国民的思想中。例如学生对古代中国提倡的“三纲五常”和西方提倡的“平等自由”的选择,绝大多数会选择后者。中华文明传统跪拜礼仪,也逐步被握手、拥抱所取代。并不是说这样的变化有什么不好,但是深入的研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实际上正面临着逐步消融的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出双重文化视野下,必然也会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教学传承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何在此背景下,推动中国古代文学的继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内核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实际上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对西周《诗经》的征引,到汉朝时期将“五经”作为学宫,再到唐诗、宋词、清朝文学的发展,都显示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存在价值。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双重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传统文学的精神内核,追求古代文学内容的本质。从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观点中[1],我们可以提炼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和生活年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表达和创作风格。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文学修养,并深入了解文学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与作家之“志”相似的“意”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学的思想和精神,才能将传统的语境和现代文学创作相结合。

(二)引进西方文学和教学理念

传统和历史并不是止步不前的,而是在不断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同样的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是如此。双重文化的影响发展已经是当前历史不可逆的一股潮流,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发展,所以就只能适应。实际上19世纪末,的开展,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是有用的。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教育理念的发展确实存在巨大的优势,对于古代文学教学首先在思想上,提倡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进西方文学,如金开诚先生所写的《系统论与文史研究》就深刻的揭示了这一观点。其次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我们可以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古代文学资料,提升传统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颖性。

(三)注重中西结合和情境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现代化双重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如果单一的沿袭中国传统文学精神或者摒弃传统理念让西方文化成为主流的方式都是不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倡“中西结合”的方法。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要保持传统的文学内容不变,利用西方自由、探究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可以让学生在理解作品内容和思想后,阐述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教师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创设”,主要是因为当前古代文学的教学已经大大远离了当时的文学现象和作品产生的年代,学生根本不可能在思想上深入的追溯到作品产生的背景中。因此老师可以借鉴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人物背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当时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同感。

三、结语

我们不可否认,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糟粕和精华并存的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也是如此,在当代教学环境中我们应该在坚守民族精神的立场中,重视双重文化的影响作用,积极的接纳外来的先进文学思想和教学手段,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重塑,利用古代文学提高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的“骨骼”,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文学认知提高的“翅膀”。

参考文献:

篇(3)

在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占有较多的篇目和重要的地位,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也会把古代文学作为重点内容来讲授,但有些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建设的需求,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对学习古代汉语言温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进,进行重新审视。这样,高校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古代文学课,教师要通过前人的教学经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扩充和更新。

1在学习古代文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效果难如人意

在古典文学的讲授中,有些教师教课方法比较传统。他们在讲课时经常采用传统教学法,整节课下来也听不到什么主要内容。他们经常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知识点刻意加重,其主要目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由此看出,他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显得比较死板、单一。以自我为中心,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机械的讲解,让学生感到厌倦,根本就记不住有用的知识。

1.2学生学习面狭窄,获取古代文学贫乏

学生的古代文学学习都是在课堂上,获取的古代文学信息多数是听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文学的渠道少,在平时的生活中根本用不到古代文学知识。学生的学习面变得很狭窄,家里也没有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古代文学氛围,对古代文学的世界不了解,每天都是死记硬背,收到的信息量很少,获取文学知识贫乏。

1.3偏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课中比较偏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言学习中过分的注重语言的意义和语言信息的传递。教师在教学中的这种理解偏差,让学生理解文学的一些常识上会出现失误现象。教师不能正确的分析语言能力和掌握语法的能力,导致学生忽视语法和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继而导致他们的成绩提不上来。学生的古典文学才力与素养日益下降等问题在推进大学教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大背景下愈加凸现。

2学习古代文学的新思路

2.1注重朗读

我们今天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若不能理解、对接,体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寄托,中国古代文学的生命精神,那么学生就不可能接触到文学的内核,不可能得到美的享受与思想的振动。需要注意的是,古人强调生命,并不一定是就作品所写具体内容而言,而是指作品整体,一种超越抽象的生命感。所以古人对诗文的欣赏强调、顿悟、吟咏。因此,读诗的人必须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这个活泼的意象,把握它内在的血脉流通,这些表述都再次说明:我们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必须要加强诵读教学,留出甚至挤出时间让学生先读作品,老师事先不要讲解,不要代替学生阅读与感受。否则就是剥夺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主体作用与内在需要,剥夺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古代文学中的生命精神相互沟通的可能性。因而,类似文学史教材不宜由老师占用过多课堂时间来重复讲授,而是交给学生事先自读自学,从而将课堂的时间留给师生用于作品的诵读和对作品的体悟,然后才是所谓规律性知识归纳。

2.2学习古人优秀做法

我们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思考中国古人在进行文学教育教学时的特点与优秀的做法。中国古代的文学教学一脉相承地重视健康的伦理型人才的培养,突出心灵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与道德的完善,这既与中国哲学的生命精神,重人贵人,注重礼乐教化的传统契合,也与中国文学的重人贵人,言志抒情,兴观群怨的传统契合。换言之,在关注人的生命,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点上,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中国古代文学实现了同构。

2.3将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放到中华多民族文学的视野中

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学的发展与交融是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史观研究当然的题中之义。因此,在我们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贯穿新理念的《中国文学史》尚未出版之前,可以自行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适当改变原有的理念,开展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另外,有关港澳台文学以及各地古代地域文学的研究成果也要纳入新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

2.4把育人放在首位

既然古代文学的突出特质是富于生命精神,古代文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育人”,再加之中国文学注重心灵体验,以抒情言志为主体。中国文学创作与欣赏讲究含蓄之美,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这就要求和提醒我们在接受,阐释“传承时应该以感悟”体验为主,改变唯理论“唯讲授”唯阐释的模式,留出时间让学生先阅读原作品,从古代文学的生动形象入手,引导作为生命主体的学生进入充满感性形象的世界与充分想象。

联想的课堂情境中,不断体会古人对于人自身,对于外在自然,对于社会变迁的感悟、思索和实践,不断从前人的思想、情感、体验中汲取当代生存的力量和操守,而不是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角色去代替学生阅读,感知和归纳,因为,文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去审美,去感受美,去创造美。

反观今天的古代文学教学,我们恰恰是在这些点上距离古代文学本身越来越远,越来越不符合文学教学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古代文学及其教学特质,重新彰显古代文学对于人生修养提升,人格塑造完善的意义以及诵读、体验等学习方式的意义,不断优化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艺术,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远古前贤的心灵激动,人生体验与生命精神,最终提高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

(一)古代文学教学地位的边缘化现状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是自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伊始的专业主干课之一,其时间跨度跨越中华三千年历史,学科涉及哲学、史学、美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囊括作家作品浩如烟海,体系恢宏。其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地位不言而喻。然时移世易,该门课程目前的教学地位令人担忧,呈现日益边缘化趋势。究其边缘化表现,突出表现为教学课时不断缩减,甚至取消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该门课程的课程设置,最初由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古代文学作品选两部分组成,二者课时分开设置,课程安排贯穿三学年或两年四学期,课时充足。其具体课时数,仅古代文学史,最初部分院校达500多课时,或400学时。现在绝大部分院校将作品选课程取消,文学史课程课时压缩至200到300课时之间,而我校则直接压缩至192课时,且仅有的192学时还包含每学期6学时即四学期共24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则理论教学课时实际只有168学时。

目前中国古代文学史通用教材是袁行需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相对于有限的课时,显得内容庞大,任务繁重。即将出版的教育部“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本)教材又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学史的内容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更是体系庞,内容多,任务重,难度大。一方面是古代文学史教材编写内容的日趋充实与庞杂,另一方面是古代文学教学课时的日趋缩减,如何在不断缩减的课时里完成庞杂的教学任务,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故有学者坦言:“当代的古代文学教材编写者将中国古代所有优秀的文化都编进教材中,希望学生能够及时掌握,但是这么烦冗的教材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地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而且大学教学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对一些知识点到为止,学生也是浅尝辄止,学到的正是皮毛,并没有真正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①古代文学教学日显力不从心,且受制于有限学时的教学,更易变成浮光掠影与浅尝辄止,从而加速边缘化进程。

(二)古代文学教学地位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1.实用主义与急功近利的思想泛滥

近些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某些人急功近利,追求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象牙塔中的高等教育未能幸免,高等教育日趋工具化、功利化,教师忙于能名利双收的科研课题,学生则在快餐文化中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有学者直言:“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在视功名利禄的最大获得为成功的商品社会价值判断的众声喧哗中,人们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并少能从中获得,更不用说从中找寻心灵的安放和精神家园的归依。”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即学即用的短视眼光中,人们以追逐钱财和实用技能告慰心灵,对专业的选择和课程的学习,看重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重视能立竿见影地求得生存的实用技能,古代文学学习既带不来钱财又带不来立竿见影的实用生存技能,故古代文学“理所当然”遭遇边缘化。

2.教材内容的与现实脱节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大学课程中本占重要位置,但由于教材内容所载均为古代文学事件,其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时空的原因,难免给人以时隔久远之感。尤其是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内容,学生学习时觉得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不沾边,或者认为这些古代文学知识于今后就业没有帮助,故兴趣不浓。再者,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文本系文言文,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亦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脱离现实,即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学生不能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或者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故学生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其他专业技能学习上,学习有实际意义的对自己今后就业有帮助的课程,这的确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尴尬处境。

3.课程设置的重“史”轻“文”

目前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大多砍掉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仅以文学史为必修,学生忙着背文学史,文学作品只是阐述文学史进程的附带参考资料。学生只记住了文学史上的甲乙丙丁知识点,很少诵读甚至根本不细致翻阅古代文学作品。“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③这种重文学史梳理、轻文学作品讲习的重“史”轻“文”的做法,使古代文学教育事实上成了“史学教育”,本末倒置。

4.教学手段的陈旧单一

目前,随着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亦引入古代文学教学,增强了讲授的直观性、形象性,引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然总体而言,当下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仍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进行讲授、学生复习考试的传统模式,仍多以口述和粉笔占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育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活的是精神。物质的东西会随风而逝,唯有精神永存。古代文学的学习不能带给学生立竿见影的实用技能,但它的确是一剂精神食粮。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正视现实,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目的不能再局限于传授文学知识,传播中华文化,更应该在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人格修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与历史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诗文家对话,“面对一个诗人,实如经历一次人生;面对一部作品,实如亲历一场相逢”,如此方能正确解读文本,感悟世界,鞭策自身,思索人生,寄托心灵。

关于此点,其实学者们不约而同有此共识。如高晓玲先生曾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教育坚持以德育为先,以培养高尚的人格为终极目标。”④孙小力先生亦说:目前片面强调文学史论的教学,阻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甚至令人无所适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⑤。

(二)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

当前中国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虽然强调文学史的讲授应该与作家作品分析结合起来,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品贯穿,将宏观的审视与微观的例子结合,但在日益缩减的课时里,梳理文学史发展脉络即占去大部分时间,作家作品只能附带提及。这种重文学史而轻作品选的倾向十分明显,并带有普遍性。这种重“史”轻“文”的做法本末倒置。故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从“以文学史为经”回归到“以文学作品为本”,注重作品解读,把课堂重新让位于作品,教学回归文学本位。亦如戴建业先生所云: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倒转现行的课程设计,不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时,同时兼顾古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尽可能选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选讲那些至今仍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⑥。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实际课程设置做到这一点的,即先作品后文史。如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文科基地班的古代文学教学即在文学史课程讲授之前先安排为期两个学期的古代文学作品精读课程,在学生有一定作品积累之后再来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教学效果比较显著⑦。

(三)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

施教手段上,以往古代文学教学以口述和粉笔为载体,教师“一言堂”或者“满堂灌”,课堂呆板枯燥。孔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古代文学迎来了教学手段革新的春风。教师们与时俱进,把新的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课堂讲授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直观形象的感受,增加了课堂生机,激发了学习兴趣。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改革仍须普及和进一步提高,教师仍需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效果。如开辟第二课堂,将教学大纲、必读书目、思考与练习、答疑解难、教学视频等放到网上,供学生参阅;开辟QQ讨论组、微信群、微博、论坛、微课、慕课(“MOOC”的英译,是新近涌现出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大规模网络在线教学模式)等,供师生互动等。总之,构建网状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之目的。

教学模式上,以往的古代文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边听边记,思考与实践机会极少。目前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这种以教师为话语霸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传授知识,但完全由教师主宰的课堂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引导者”,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穿插学生试教环节等,把课堂让位于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注重古今结合,教学接点地气。

古代文学由于固有的原因,教学内容只能是古生的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古代与现当代本身就存在遥远的时空距离。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还原那个时代的创作风貌,回归诗文创作的“原生态”,与历史对话,与诗文家对话,与文本对话,最终达到正确解读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目的。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吸取古之养料,但不能拘泥于古,教学中还必须将古代文学与现实结合,探究古代文学作品的当代意义,探究诗文家遭际不同人生际遇和苦难的态度及其于自身的影响与当代价值,如此方接地气,融通古今,激发学生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学者曾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只是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而是要从宏观层面上审视经典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挖掘经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现代意义。”⑨挖掘作品的现代意义,是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故有老师在讲李白《与韩荆州书》时,不仅注重其文学性,而且关注其现实性。⑩笔者在讲授苏轼诗文词时,关注苏轼人生遭际,将具有相似际遇的秦观和苏轼相比较,见出苏轼的乐观旷达,学生体味出面临逆境时该葆有的态度、精神和格调。这样古今结合,古为今用,贴近当下,接点地气,学生学习不会只停留在古人的世界,更和自己的人生有了关联,兴趣大增。

(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

古代文学的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往往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重视期终考试结果,轻视平时学习过程,学生考前临时大突击。显然,传统的考核方式一张试卷定成绩不科学,随着教学手段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拓展延伸,考核方式急需进行改革。目前我校的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与期末考试并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考核方式的变革贯穿了学生学习全过程。

首先,我们重视学生的平时考核。学生平时迟到早退、课堂发言、诗文背诵、作品阅读、作业完成等情况一并考查在册,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二,我们重视学生的能力考核。在能力考核中,学生除了完成贯穿整个学期的2-3篇的课程论文外,口试也是一个必试环节。口试话题既可以从教师准备的若干话题中随机抽取,又可以是学生参与的课堂讲演。该能力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30%。第三,我们重视期末的知识考核。知识考核设试题库,实行机考,题型为选择、判断、填空等客观题。学生期末考试在计算机上完成,试卷随机生成。该知识考核占学期总成绩的40%。从学期总成绩的占分比例,由此可见平时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督查。

综上,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面临边缘化的处境,边缘化既有社会经济的、思想的因素,更有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因素等。古代文学教学面对被边缘化的尴尬处境,必须转变培育理念,注重人文素养,重返文学本位,注重作品解读,优化施教手段,确立学生导向,注重古为今用,教学接点地气,变革考核方式,重视过程督查等多方面着手,方能使古代文学教学与学习焕发生机。

注释:

①唐珊.论古代文学教学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能力建设[J].语文建设,2014(12):15.

②刘砚群.培育人文品格: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再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7):82.

③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84.

④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1):67.

⑤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43.

⑥戴建业.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04):90.

⑦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04):119.

篇(5)

论文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含《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两门基础必修课和一系列选修课,是中文系排名第一的主干课程。但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相比,《古代文学》课时却被严重压缩,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分配《文学史》与《作品选》的讲解时间、各段之间的教学时间及各种文体之间的教学时间,争取在有限的课时内,尽量完整和合理地讲授出文学史和经典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包含《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两门基础必修课和一系列选修课。不计选修课,单从《文学史》和《作品选》来看,《古代文学》课程在整个高校中文系也是属于重中之重的专业课。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在诸多专业课程之中,《古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等七门课程被定为专业主干(核心)课程。而从学分和课时设置来看,古代文学凭借16学分、288学时的权重,远超排名第二的《古代汉语》和《外国文学史》[1],成为名副其实的中文系第一主干课。但和古代文学大量的教学内容相比,排名第一的288学时仍然显得捉襟见肘。从先秦到明清近代,数千年的文学史和汗牛充栋的优秀文学作品,远非288个学时所能讲毕。在此情形下,古代文学的教学想要面面俱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且大多数高校在《文学史》和《作品选》之外,还开设有多门选修课,由古代文学任课教师结合自身的学术专长,对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专门文体进行讲解,开设了诸如《诗经》、《楚辞》、《史记》、“唐诗”、“宋词”等选修课,以之辅助《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教学。故此,《文学史》和《作品选》的讲授内容须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而无需面面俱到。从课时分配来看,一般在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段和唐宋文学段分配学时较多,元明清段分配较少。讲授内容主要以作家介绍、作品艺术风格的分析、文学现象、文学史流派、文学理论、文体衍生变异等为主。

具体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合《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为一体的课程:“史”是对文学发展脉络的叙述,“作品”则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文学课的落脚点。大致说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时间,一般是平分给《文学史》和《作品选》,二者各占一半。具体到某一阶段,则会有一些出入。例如在讲授元代文学时,笔者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会在课后阅读《作品选》中的戏曲作品,绝大多数学生对元杂剧丝毫不感兴趣,也就没有自主地去阅读《作品选》。因此在讲授元代文学时,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诸种文体之种,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诗词。最为典型的便是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名篇,有些篇目是学生在小学、中学的语文课堂上就学习过的,甚至有些作品在孩子入学之前,便被家长拿来作为启蒙读物来教授孩子。因此,学生对这些作品熟悉、有感情。而先秦段如《诗经》、《楚辞》等作品,因时代久远,文字艰涩,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对其熟悉程度自然不能与唐宋段相比。而元明清段虽然阅读难度降低,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唐、宋段相比,也大为降低,这既因学生对戏曲的兴趣没有诗、词那么高,同时也因为有“一代之文学”之称的明清长篇小说,篇幅较大。大学生的课后时间多花在对英语、计算机等科目考级、考证的准备上,他们不太愿意花过多时间去阅读长篇小说。对于作品的陌生,使得一些学生在考试答卷时,只能空谈一些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文学史概念、常识,而不能通过具体的作品来加以印证。因此在教授先秦、元明清段文学时,作品的讲解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要适当倾斜于《作品选》,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阅读,找寻自己的感悟,而不是仅仅止于被动地接受文学史教材所提供的结论。对于中学教材已选的一些篇目,不能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便一笔带过;恰恰相反,对于大多数将来要走向中学讲台的高师学生来说,此类篇目更需要精讲、细讲。对一些重要的篇目,最好是要求学生背诵。事实证明,这一看似落后的教学要求,却最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道理在今天并不过时。 转贴于

文学史的教学内容,大多数高校是按照从先秦到明清近代的时间顺序讲授。这种做法易于把握每段文学的总体风貌,但也容易遮蔽文体发生、演变的历史。在按段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突出文体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李炳海先生指出:“文学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知识上具有系统性。不仅如此,这门教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对于相关的文学现象,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具体落实到文体上,就是不仅要知道某种文体的生成根据、发展演变,而且要了解文体名称的由来。而对于文体名称进行追本溯源,正是文学史教学和研究的薄弱环节。”[2]以时间顺序进行教学,并无不可,但要有意识地突出文体的变迁。比如,在讲授到唐代近体诗时,要对历代诗体的发展作一综述,让学生了解《诗经》、《楚辞》、汉魏古诗、齐梁新体诗以来的诗体演变轨迹,从而更好地理解唐代近体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又如,在讲授元杂剧之前,应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成熟作一系统介绍,将中国戏曲成熟之前的诸种艺术形式如原始社会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伎艺、秦汉百戏、南北朝“代面”等歌舞戏、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等略作介绍,指出以上艺术形式可以归纳为说唱艺术、歌舞戏、滑稽戏三类,而元杂剧正是在综合这三类艺术形式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

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关注学术界最新动态,及时将学界已经有定论的新成果加以吸收,不能一本讲义用数十年而不变。比如,袁行霈先生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在介绍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著述时,说:“至于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说还有‘《诗说》若干卷’,可惜已失传,只能从前人的诗文和《儒林外史》中看到只言片语。”[3]1999年,失传已久的《诗说》被复旦大学学者周兴陆于上海图书馆发现[4],这自然可以修正文学史教材的旧说。又如,《寒花葬志》是明代归有光的散文名篇,还被选入了中学语文教材,但今天我们所见的版本实为删节本,删节本把寒花当做归有光普通的侍女,遮蔽了她为归有光之妾的事实。复旦大学邬国平教授从上海图书馆所藏《归震川先生未刻稿》中找到足本《寒花葬志》[5],补出今本所无的“生女如兰”等重要内容,这就颠覆了对《寒花葬志》的传统认识。在《作品选》教学时显然也要将此成果及时加以吸收,对《寒花葬志》进行新的也是正确的解读。如此教学,既能传授学生最新的知识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研究型学习。

注释:

[1]古代汉语和《外国文学史》均为7学分,126学时,见http://cllc.gxnu.edu.cn/wwwroot/jdnewsview.asp?id=733,2010年12月12日。

[2]李炳海:《关于中国古代文体的思索》,学术交流,2010年,第7期。

篇(6)

1.先秦作家作品

(1)诗歌——《诗经》与《楚辞》

《诗经》:“诗三百”,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六义”。与《书经》、《礼》(《周礼》、《仪礼》、《礼记》)、《易经》、《春秋》合称“五经”。

《楚辞》:收录屈原等人的作品,“楚辞体”又名“骚体”。代表作《离骚》,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2)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后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

历史散文:《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左传》(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国语》(第一部国别体)、《战国策》(《国策》)等。

2.汉代作家作品

(1)赋文——贾谊的《过秦论》

(2)史书——《史记》(开纪传体之先河,“二十四史”“前四史”)和《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诗歌——“三曹”、陶渊明(东晋,第一位田园诗人)和乐府诗双璧

(2)史书——《三国志》(西晋陈寿)和《后汉书》(南朝范晔)

(3)文学理论——《文心雕龙》(刘勰,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

(4)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

4.唐代作家作品

(1)散文——古文运动(“韩柳”)、刘禹锡(字梦得,《陋室铭》)、杜牧(《阿房宫赋》)

(2)诗歌——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阶段

初唐:“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两个流派(“王孟”为代表田园诗派和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苏轼赞王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杜甫组诗“三吏”、“三别”),另有自号“四明狂客”的贺知章。

中唐: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元稹和白居易“元白”,白居易“叙事诗双璧”(《长恨歌》和《琵琶行》)

晚唐:“小李杜”(杜牧《樊川文集》)。

5.宋代作家作品

(1)散文——唐宋家(欧阳修《六一诗话》,“三苏”中苏洵《六国论》)、范仲淹和沈括(《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科学作品)

(2)词——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北宋有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乐章集》)、欧阳修、秦观,南宋有李清照(易安居士,《漱玉词》)和姜夔。

豪放派:北宋有苏轼(开豪放一派)、范仲淹,南宋有辛弃疾(号稼轩,《稼轩长短句》)、陆游和文天祥。

(3)史书——司马光(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6.元明清作家作品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本文是宁夏大学2010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之阶段性成果。)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校教育体制近十年来出现的新尝试,如何建设自己的办学内涵,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走出一条全新的完全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办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知识现状、学院的教学现状,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符合独立学院特点的新型实践性教学体系。本文针对笔者在独立学院承担《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推行的实践性教学改革提出若干粗浅的看法。

一、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是切合学生实际知识结构与学习诉求的最佳教学途径。

毋庸讳言,独立学院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中学阶段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笔者曾在汉语言专业四个年级的班级进行过问卷调查,问卷中罗列的问题从中学阶段是否对中国古代文学有无兴趣?是否主动参加过古典诗词诵读活动?上大学之前是否阅读过中国古代小说名著?到进入大学以后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有无变化?有没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85%以上学生的回答竟然都是没有。由此可见,中学阶段以高考取得高分为目的语文教学使得一部分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兴味索然,在他们看来,古典文学就等同于杂乱无章的知识碎片,是老师强行灌输、注入于他们心田的,学生只需要机械地去背诵、接受即可。因为学生并没有被激发起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更没有养成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接受古典文学精品的浸润、熏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培育自身的人文情怀,所以进入大学以后,学生头脑中关于古典文学零碎的知识碎片,早已被时间的流逝荡涤殆尽,他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感受力与领悟力存在着先天不足,故而,进入大学后,他们会带着某种成见来面对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变化。这就是独立学院教学对象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现实基础。

与此同时,笔者的调查问卷中也涉及到了独立学院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学习诉求与最佳教学途径。下列问题引起了接受调查的学生较为深入的思考: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屑于古典文学,你对此抱有何种态度?9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古典文学并没有过时,学习它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你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目的是什么?90%以上的学生回答是,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道德品质,更好的为自己修身养性;你希望教师以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讲授古代文学?98%的学生回答是,联系现实,古为今用;你觉得采用n+2教学改革模式①的学习效果到底好不好?85%以上的学生回答是很好。

通过调查了解,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有着比较强烈地学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愿望,只是他们更加渴望这门课程的学习与讲授能够立足于他们自身的知识现状,能够为他们健全人格培养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进而为将来步入社会从事某种职业提供实际的能力培养。

二、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目标不明确。

独立学院要创出自身特色,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培养目标。它的“新”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普通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的,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探索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转型革新。《中国古代文学》作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文秘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学时较长,内容广博,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目前独立学院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流行的教学模式,是“文学史”加上“作品选”,而以“史”为主,许多学校甚至将这门课程直接当做“中国文学史”。既然是“史”,所讲就多为作家地位、艺术成就、时代思潮、发展规律之类宏观问题。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与流弊是显而易见的:学生缺失对古代文学优秀作品魅力的直观感悟,凌空蹈虚的理论概述不但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会引导学生去应付教学、应付考试,使得他们只须死记硬背文学史上归纳的条条款款就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轻松过关。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与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愿望想去甚远,而且学生走出校门也定会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文科人才的要求。

(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构不完善。

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多依附于一本大学,所以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先天嫁接母体,教学基本上延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素质培养的问题比较突出;实践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实践教学的环节,也往往多半浅尝辄止,缺少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调,达不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需要;课程考试多沿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实践教学的成果无法反映到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之中。

(三)实践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独立学院发展速度较快,但似乎更多是在追求一种量的增长,不乏一些学校在盲目地扩大招生规模、拓展招生专业,无暇顾及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无力量投入经费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实践教学需要的图书资料及相关的教学辅助设备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训练不足,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实践性教学所需要的指导教师较为匮乏。

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较短,师资力量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近年新招进的老师都比较年轻,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外聘教师的流动性较大,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形成一个固定的教学团队,良好教学传统的传承更是无从谈起。而《中国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又对教师的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因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或是指导实践的教师频繁变动,实践教学自然会失去对学生应有的吸引力。实际上,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质量,已然成为了能否推行实践教学的瓶颈。

三、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确立以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独立学院讲授《中国古代文学》,不应该简单地把这门课程当成“史”或“论”来教学,而应该着重讲授中国各体文学本身,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和细读经典文学原著。通过多读与细读,去感受中国文学的艺术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典雅的气质与高雅的情操。“我们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使他们不仅具有开拓新知识的创造力,而且具有一个高尚的灵魂,具有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及对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一分子,他们才能作为一个完整人格的人度过更有意义的一生。”[1]完整的人格应该具备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等一系列基本特征。而《中国古代文学》俯拾皆是的真善美的内涵,不但完全能够提供完整人格塑造的基本素材,而且它还能以厚重的文化濡染力量,沁人心脾的优美意境,润物无声地发挥对学生理想人格的熔铸作用。袁行霈先生说过:“中国文学的创作注重表现意境,文学的鉴赏当然也应该力求感受和进入意境。当我们读着那些意境深远的作品时,可能暂时忽略了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有时是自己的审美经验被唤起,并和诗人取得共鸣,有时会对一种新生活、新的性格,对宇宙和人生得到新的理解。有时会感到超越了故我,在人格和智力上走向更加光明和智慧的世界。”[2]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重点要求学生体悟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此同时,辅以背诵与模拟练习,将古典名篇的语言艺术化为己有,从而转化为一种实用的技能,即能以优美雅致的文笔撰写各类文章,包括应用文,学术文以及美文等。至于文学发展史一类见仁见智的理论问题,作初步了解即可。事实上,独立学院中文系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社会各行业包括国家各级机关广泛需要的文职人员,而不可能是作家、诗人或文学批评家。众所周知,作家或诗人无法由高校批量生产,而文学批评家则社会所需有限。所以,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应该既务虚又务实,以培养学生的气质、情趣、谈吐与文笔等为主要目标。

在能力培养与提升方面,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要求根据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以就业作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具的具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是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能力: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古典诗词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与综合鉴赏作品等专业技能。第二是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通过古注阅读古典文学原著,具备文本解读的基本能力;能够检索使用文献资料,并且把握学界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具备独立撰写文学专题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的能力。第三是从事其他行业的竞争能力:未来从事与汉语言文学相关的职业,诸如文秘、新闻、传媒等职业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与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制定以自我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措施。

独立学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如何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通过我们几年的教学实践验证,以下措施效果颇好:

首先,任课教师要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有明确的认识,课堂教学要围绕形成学生能力为核心而展开。具体做法是,通过古典文学原著的精讲来建构学生听说读写实训的基本内容。譬如古典诗词的讲读,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鉴赏和了解古诗词体制常识层面,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古诗词鉴赏技巧的同时,能够自己去作诗和填词,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训练,以学生的古诗词创作代替传统的课后练习,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更加感性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达到了学以致用,强化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学习兴趣的目的;“文读百遍,其义自见”,古典文学经典作品需要大量吟诵,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学生学习吟唱古典诗词作品,或者进行诗词的背诵与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去体验作品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力以及对传统经典作品内在精神的把握能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也应积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优秀文学作品的声像资料,以更加灵活有趣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排练成话剧或情景剧的形式在课堂上演出,通过场景的再现,真正引领学生走入古人的世界,去切身感受他们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之情。笔者曾在讲授屈原《九章》和司马迁《史记》的时候,就曾让学生自导自演过《山鬼》和《高祖本纪》中的鸿门宴,学生的反映非常好。

其次,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与提升为目标,拓展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要时常有一种引起学生思考一些学术问题意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或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可以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并给学生提点一些思考的门径,让学生课下去尝试搜集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的方案。另外,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纳入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之中,按照一定的步骤与计划让学生参与一些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现代研究,让学生去了解古代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形成。

再次,教师要注意培育《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氛围,注重发挥一种积极参与的群体效应。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小组,以团体的形式让学生分工协作去制作一些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兴趣成立读书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分享阅读感受;也可以组织部分学生成立古典文学研究小组,由教师给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团队的优势去锻炼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最后,要注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检查。独立学院课程改革的实施,不能只停留在某种方案的提出,而是要落到实处并且使任课教师和学生都看到实效。从学院教学管理的层面来说,要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的办法,切实保障实践性教学的常态化,从具体任课的教师来说,不但要担负学生一系列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而且也要负责考核检查学生的实践成果。

(三)完善实践性课程的管理体系。

独立学院推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着眼于课程管理体系的完善与建构,制定好本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标准、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规格、反映实践教学成果的考试大纲、实践性教学指导纲要等教学文本,从体现实践性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规范性出发,不仅结合每章的教学内容,设定考核目标作为评价实践性教学效果和实践性教学目标完成的尺度,而且制定统一的实践性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课堂延伸的学习内容的指导,提供相应的参考书目和具体学习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指向,真正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能将自己锻造成为人格健全、具备一定实际能力的合格人才。

注释

①“n+2教学改革模式”是我院采取的一种教学、考试模式。其中n是指教学的动态化管理或教学过程考核,包括课堂实践、讨论、考勤、作业等,原则上n要求大于或等于3,2是指读书笔记加期末考试。这三项考核成绩构成本课程最终成绩,其比例是40%+20%+40%。

篇(8)

关键词:

知行合一;课程改革;中国古代文学;立体教学法;互联网自媒体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设置本学科的基本出发点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应具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善其精神世界。就其专业特征来看,该学科属于长线专业,强调厚基础,深发掘,其教学模式也往往遵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模式。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潮的来临,时代要求我们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以培养继承性人才为目标,我们还得培育创新型人才。在这个要求下,审视以往的教学模式,会发现以往专业人才的质量标准太空泛,无法指标化,例如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如何体现?他们的分析评论能力如何展示?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提高?等等。面对这些审问,我们不得不重新探索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以期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实现以量化标准考核学生能力。所谓创新创业教育,其实就是要把教与学、学与做、做与能力的转换结合起来,也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现代阐释。“知行合一”思想具体到教学中就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因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陶行知全集》第一卷)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做为教,学生要以做为学,教和学通过具体的做或者行来完成。具体来说就是要教师把传统的“说教”模式转变成“做教”,而对学生的考核也应当以“做”为标准,结合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科特征,这个“做”即是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量化考核。正是在“知行合一”的思想指导下,仰恩大学中文系教师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了“听、说、读、写、唱”五位一体教学法的探索,以期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和能力考核方式的量化把教、学、做三者真正地融合,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创新,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

听:既指学生听课堂上听教师对于该课程核心知识的讲解,还包括让教师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难有阐述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机会,所以此次教改我们着重改革让教师去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争取做到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当然,我们不是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去挑战“师道尊严”,而是建立了一个名为“大家闺秀”的微信群。在该群中,除了教师每日向学生推送数篇与古代文学相关的文章外,学生在群中会各抒己见,点评这些教师推送的文章并讨论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与此同时,学生也都会把他们觉得有意思的文章、图片、视频等材料随时随地推送到群中。这样,教师就有了聆听学生心声的机会。在群中,大家不仅可以进行文字交流,还可以语音对话,不拘时间、地点,不限身份、内容,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师生通过互联网的在线交流,正是顺应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把“互联网+”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

说:是指把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的教学,并且利用多媒体、自媒体等现代网络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操作手法是和考核方式的革新相结合的。譬如,13级中文系1班在本学期建立了一个名为“13中文读写天地”的微博账号,按照教师安排,本班同学每星期至少要发三条微博作为平时作业。截止到本文写作之时,该微博账号已经有了1482条微博,内容包括诗词评论、诗歌创作、读书摘抄、古代文化常识等各种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相关的知识。经过数周的努力,教师和学生还通过微博形成良好互动,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花间集》,学生微博中随即便有对花间词人作品的评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古代音乐与词之间的关系,学生下课就整理出泉州南音和古代音乐的联系。这种连动式的学习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在创作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辨能力。而且,教师给学生的微博逐条点评不仅满足了学生受关注的需求,还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师生间的了解和联系。

读:本学期一开始,教师就给学生推荐了《唐诗杂论》、《人间词话》、《坡传》等每人必读书目。而且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再给学生列出选读的参考书目,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作为考核方式的革新,教师要求学生把阅读摘抄和短小评述纳入微博以作平时成绩,并安排学生在期末以PPT的形式报告阅读心得,制作成微课视频。这种考核方式填补了以往教师只推荐书目却不跟进检查的空缺,把学生的阅读工作落到了实处,并通过制作微课锻炼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写:“13中文读写天地”中所载的1400多条微博每一条都见证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于只言片语的摘抄,他们逐渐把微博写成了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条理清晰而且引经据典,有的饶有生活情趣,有的已具学术论文的规模。

唱:本着中国古典文化中以“乐教”陶冶学生情操的传统,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课堂上还开设了“中国古代诗词吟唱”活动。目前,在教师的教导下,学生已经学会了《蒹葭》、《子衿》、《早发白帝城》等各篇诗歌的吟唱。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结合地方特色,弘扬地方文化,用闽南话中的“文读”去吟唱《春晓》、《夜雨寄北》、《将进酒》等诗篇。通过“听、说、读、写、唱”教学方式的改革,2013汉语言1班同学的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首先,该班同学在仰恩大学和泉州市作家协会校园创作委员会共同承办的首届泉州高校十佳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其次,2016年元旦之际,以该班学生为主创的团队在仰恩大学元旦晚会中上演自编、自导、自演真人版《韩熙载夜宴图》,创意性加入闽南话吟唱,正是他们阅读鉴赏能力、分析评论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实践的表现。再次,在仰恩大学的“五四合唱节”时,2013汉语言1班的同学以乐舞结合的形式演绎了《蒹葭》和《江南好》两首古典诗词,在学校取得广泛好评。第四,在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仰恩大学与泉州“思无邪”读书会共同举办了《春天,我们从这里出发》大型诗歌朗诵会,13汉语言1班和14汉语言1班的同学用“诗、乐、舞”一体的形式再次演义《诗经》经典篇目,被福建省教育厅、东南网、东南早报多家媒体报道。第五,在充分领会学校“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指导精神下,以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导向,中文系把中国古代文学的课堂知识和课堂活动延伸到学校图书馆,和校图书馆对接,共建了“仰韵读书会”。每个周三下午,仰恩大学中文系2013汉语言文学1班的学生都会到校图书馆301面向全校师生,汇报自己的读书体验,并把好书分享推荐给每位同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促进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辨能力,更为丰富校园文化和号召全面阅读做出了贡献。

目前,该课程与图书馆的对接工作还处于初建阶段,我们日后会进行更深入系统的接触,争取在服务校园的基础上,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真正做到“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把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广到全社会。仰恩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听、说、读、写、唱”五位一体教学法不仅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还顺应时代要求把网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以及考核方式的革新,并强调以教学成果的展示为学生能力考核标准的方法去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一年来,我们的实践和探索不断调整、深化,取得了预期效果,希望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丰富、改进与提高。

作者:张婧雅 单位:仰恩大学

参考文献:

[1]颜士刚.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知能课程教改实践研究———《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报告[J].远程教育杂志,2015(01).

[2]冯露.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

[3]王文静.中国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学为导向”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2(01).

篇(9)

二、系列课程的整合优化

2010年,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承担了青岛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从已经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选择了上述5门课程,并把这些课程的优化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5门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其目的是使课程能够形成一个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优势。第一轮的整合优化工作主要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展开:一是重点选取了诗词、乐府诗(配乐演唱的歌辞)名篇,小说名著《红楼梦》,并从魏晋文化和佛教的视角切入,对相关作品进行导读。二是选择这5个专题,既与主讲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有关,也考虑到5个专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唐诗中有不少名篇本身就是乐府诗,宋词原本可歌,与乐府诗有很多共性;乐府诗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代;《红楼梦》与佛教关系密切;《红楼梦》中的诗词与唐诗宋词有继承关系,唐诗宋词名篇明显受到魏晋文化的影响,其中也不乏佛教禅宗的内容等等。因此,5门课程在知识和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课程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多相互交叉的东西可以共享。三是建设5门课程整体设计、相互补充的课程平台。经过努力,我们现在已初步建成5门课程共同组成的联合课程网站。学生既可以登录任意一门课程的网站,又可以从该课程网站进入到联合网站,或进入5门课程中的其他任何一个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网站之间的贯通。整合优化也对各门课程的一些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我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呼应,如原“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中涉及到的乐府诗全部放在“乐府诗导读”中来讲,“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红楼梦》的内容,则转入“《红楼梦》导读”;同时,也根据个人科研的重点和特长,对各门课程的组成成员做了相应调整。至于不同课程在平台建设、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也是整合优化中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使得每一门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收到了如下几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5门课程的网络平台,各自汇集了某一方面较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资料,并且都可以向选修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资料库;二是课程的联合建设,带来了主讲教师、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思想及方法等方面的重组和变化,这对于课程的互相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步提高,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联合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在形成优势课程群的同时,也凝炼了学术方向,对教学和科研团队的优化整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课程整合,把已经开设的11门课程也纳入到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范围中。2013年,“《老子》导读”、“《金瓶梅》导读”、“《聊斋志异》导读”、“中国古文名篇导读”、“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至此,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达到10门。另有“中国神话与诗歌导读”、“《诗经》《楚辞》导读”、“《论语》导读”、“中国诗学导读”、“元明清戏曲导读”、“《文心雕龙》导读”等6门课程,也正在根据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思路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是建成涵盖文、史、哲、文论、艺术、宗教等多领域的16-20门系列课程。

三、课程的内容、特色与地位

5门省级精品课程都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延伸,也是我们在长期讲授的过程中,逐渐发掘、精心选出的5个专题。其中,唐诗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以短小精粹、情韵并茂的优势,长期流传,脍炙人口;乐府诗本是配乐、配舞的歌辞,是表演艺术的一种,与一般徒诗相比,其特点极为明显;《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白话章回小说的代表,自诞生数百年来,“红学”早已成为显学,学界向有“开口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学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也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后代学者和读者的注意,20世纪初叶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对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化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广泛影响到中国的文人和文学创作,荷兰学者许理和就曾写过《佛教征服中国》的名著。因此,5门课程讲授的文学与文化专题,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均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总体上说,系列课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取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典型个案,立足社会、文化、宗教发展来分析名篇名著,通过名篇名著的重点导读,带出文化及典章制度的讲解;二是每门课程均有长期的科研作支撑,课程内容都与作者已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就现有5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各有其特点的。总体来看,这5门课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现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分别举例简要说明如下:“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和“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是第一类。这3门课都是以广泛流行的名篇、名著,或学术界特别关注、一般读者也很感兴趣的魏晋文学和文化为讲授对象。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我们的这几门课程都是建立在长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的讲授思路和内容,在众多的同类课程中,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为例。该课程立足中国诗词发展过程,以题材和主题分类选讲的方式,选取10类典型的诗词,重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政治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入手,对唐诗宋词名篇进行导读。每类诗词的导读,都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每一类诗词从先秦到宋词的发展简史,作出提纲挈领的描述,把握该类诗词类型化特点;二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的名篇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讨论该类诗词独特的艺术美与题材、主题及文化之间的特定关系。导读特别注意把诗学理论与具体作品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力求讲出我们长期研读和讲授唐诗、宋词的真切体会,达到将知识、审美与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特点有三:

1.在按题材和主题对唐诗宋词分类讲解的大前提下,注意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角度,发掘诗词类型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诗词类型化的共性特点作出文化学的解释。

2.注重在同类诗词发展历史中,把握诗词名篇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魅力,从名篇讲解入手,把文学史、诗人生平、诗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求对学生学习、理解、分析诗词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诗词艺术分析中提高文化素养。

3.多年来,课程组主持完成的一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如“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等专著,都与本课程有密切关系。因此,课程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红楼梦》导读”侧重于小说悲剧意蕴、哲学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从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现象、民间习俗、文人生活方式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等多角度入手,对魏晋文化与文学进行导读,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是第二类课程。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我们的这两门课开设时间较早,系统性、前沿性也比较强。“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在介绍佛教文学起源、种类的基础上,对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佛典翻译文学、释氏辅教传说、僧人赞佛诗颂、文人护法文学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并以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李贽、袁宏道等涉佛较深的著名文人为例,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一个特殊的侧面阐述了佛教与中国文人和文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内容,截至目前为止,在全国高校中还不多见。

这门课也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1.把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基本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只有深刻地了解佛教知识、体会佛教的精神,才能明白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读懂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而这在一般文学史中是不讲的。

2.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典型个案,包括佛典翻译文学、释氏佛教文学、僧人赞佛诗颂、文人的佛教文学作品等四大方面切入,并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对佛教与中国文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既把佛教基本知识作为理解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前提,同时也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反过来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教义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

3.所讲授的内容与主讲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几位主讲教师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多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佛教文学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出版《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等著作;在《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等论文,很好地保证了该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乐府诗导读”则紧紧抓住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在强调表演性、歌唱性的前提下,讲解乐府歌诗。其思路与以往把乐府诗等同于一般徒诗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我们已完成的“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已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均与课程密切相关。需要说明,本系列课程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重要分支,而后者在2005年就通过了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建设的经验对于本系列导读课程的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由笔者主持完成并获2005年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汉语言文学试点(本科)专业改革”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02-2005)及我校汉语言文学省级品牌专业(2007)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等教学项目中,本系列课程组的成员也都是主力,这为本课程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使本课程在长期建设及教学、科研的结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涉及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音乐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诗、文、乐府、小说等多种文体。在教学方法上,每门课程虽有各自的特点,但5门课程也有不少共性,这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我们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比较一致的体会。

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视文学作品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作品与宗教、艺术,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立足文学史和文化史阐发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2.强调主讲教师必须以科研为基础,不断为教学增加新鲜内容,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质量。为此,我们已经根据教学需求,制定了相关的科研规划与教材写作计划。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讲授内容将会不断更新,始终切近和追踪学术前沿。

3.把培养学生理解、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重点,通过理论讲授、范例解读﹑个案分析、课堂讨论﹑学生登台主讲、名篇背诵、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则尤其重视三点:

1.建设互动的课程教学平台,使课下阅读、讨论、答疑和在教学平台上提交作业、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与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每门课的课程网站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课后的扩展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师生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

2.高度重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使用了大量非文字的教学资料,如图片、音乐、绘画、影像等。主讲教师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通过课堂上的使用,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通过课程网平台交流、答疑,课后阅读,及在考查、考试中突出文学经典阅读的比重,实现从课堂导读到学生自己阅读的扩展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五、几点理论思考本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工作,既是在特定的理论前提下完成的,同时也引导我们对课程群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思考较多,或是有一定疑惑的。这里仅就其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稍作梳理,供同仁批评,也希望能得到方家知音的指教,使相关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深化。

其一,高等学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创新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家重视创新之指导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高校人文学科的创新也被频繁地提出来,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则常常受到政策指挥棒的干预,尤其是在总体课程设置变化和学时数的双重限制下,不得不经常作出调整。有时候这种调整对原有教学传统的冲击非常大,以至于一些实行多年的好的教学传统不得不放弃。但实际上,人文学科,尤其是传统人文学科的课程,其内容与理工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大都已基本定型,不同的只是根据材料和观念的变化对之进行重新的解读,而这种解读一般来说不会对原有教学体系和课程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与中国古代文学系列导读课程相类似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而言,更需要的恐怕是在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整体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则需要特别谨慎。即使不得不调整,也必须充分吸纳已有教学传统中的合理成分,而不可一味追求创新。

其二,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在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中,阅读传统经典,“尚友古人”,与历代各领域、各学科一流的名人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近年来各种有关读书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了解来看,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一年里读书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凭自己的兴趣选修人文学科经典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很难系统地阅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这一点我们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体会,所以经典阅读实际上成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在经典阅读方面有了突破,则学生的欣赏、写作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但问题是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对此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经典阅读在教学中不易落实。因此,要解决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如果缺了这个环节,课程教学的质量肯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三,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问题。在高校里,这是个常识问题,似乎不值得特别提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常常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成为两条道上跑的马车。在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由于导读系列课程的选定,首先是以课程内容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所以,就这一系列课程而言,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如“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魏晋文化与文学,近年其出版的《魏晋五言诗研究》,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魏六朝诗体研究”(2011-2013),都与课程有直接关系;又如“《红楼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研究”(2007-2012)、出版的《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及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也都与课程密切相关。其他课程也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这一系列课程的建设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科建设的深度交融。

篇(10)

(一)端正认识。目前很多学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距离当下遥远,除了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下文化修养,不能够在未来工作中获得实用性的收益。笔者认为,由人文修养向实用功能的转化,并不是一个能够直接可以通过统计考量得到的结论,但就现实状况,它对学生从事文化教育、文秘生活、个人生活情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潜在而重大的影响,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的潜在作用,并向学生讲清楚这一作用的重要性。

(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存在的客观困难之外,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讲求互动质量、拓展师生交流空间,改变课堂作为唯一教学方式、教室作为唯一场所的局面也是十分重要的教改内容。当然,也并不仅仅是方式的变化就能带来最佳效果的,根本的问题还是要在对中国文学史的建构、批判精神的贯通和审美文化的建构方面取得更好的进展。要注重吸纳当代人类学、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社会学的各种成果,充实生发文学史的讲授,增强现场感和日常性因素,或许也能够生动课堂,丰富文学史的功能。

(三)提高教学效率。目前的课程设置除了作为基础课的文学史外,通常还有专业选修课,一般而言,开设的选修课基本上是授课者研究或熟悉的专题。但是,教学毕竟与研究不同,知识的系统性要求往往高于创新性要求。因此,许多老师在讲授选修课时,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时时会出现与基础课重复的知识传授,这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有学者提出,在基础课、选修课的基础上增设专题课,将以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化为关键处点拨,推行网状教学体系。打破基础课与选修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其统筹安排,划清各自的领域与界限,形成有机配合的课程体系,让专题课在基础课与选修课之间形成作用。(四)加强专业修养。专业修养是一个没有止境的东西,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但具体到某些问题,它还是有一个基本要求。对于古代文学教学而言,只具备基本的专业修养,是无法成为优秀教师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与浩渺无边的相关背景,需要教师有一个高深的爬梳剔抉功夫,把爬梳剔抉出来的知识以合适的量、适中的度教授给学生,又需要有一番拿捏的本事。只有练好了拿捏的本领,才能处理好文学常识与作品解析、常规定论与创新感悟之间的矛盾统一。

上一篇: 材料成本差异率 下一篇: 见习实习报告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