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1: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居住建筑设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居住建筑首先要解决了绿化问题,如何让居住建筑本身既是居住单位同时又是绿化单位,将绿化功能与居住建筑融为一体并可持续发展,现在居住建筑的设计都会有社区绿化,在未开发前的土地上的绿化面积与建成以后的绿化面积相比较,绿化面积是成倍减少的,如何恢复之前土地的绿化程度就需要在居住建筑本身找出路,居住建筑设计可以考虑以居住建筑的外立面为主体设置一系列的绿化装置,根据当地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进行设计,让灌木类、爬藤类、草本类植物有生长的空间,让居住建筑本身内外都具有绿化功能。其次,生态居住建筑要解决能源问题,目前已知可以开发的可循环的能源都要运用到居住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地热等都要用来解决生态住宅的能源供应,
2生态居住建筑设计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
生态居住建筑有很多误区,感觉只要是在自然环境好的地方的居住建筑就是生态居住建筑,作为现代设计,首先就为了让人类的生活舒适便利,很多居住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好,自然风光和气候都是一流的,但是水电交通和通信不方便,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进一步考虑如果医疗设施配备不完善,排污系统设计难度较大仍然会造成不便,所以生态居住建筑设计的未来,就是让居住建筑本身是一个可循环系统,并且可持续循环。
要形成一个可循环系统,要求居住建筑及其辅助设施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所以要有生态农业配套设施,能够自主处理居住者的排泄物,并转化成肥料用以种植农业作物和绿化植被,让自然界的能量在小范围内循环。目前,生态建筑采用沼气净化池处理粪便和污水,外排水接近或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为就地、分散、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闯出了一条新路。同时,生态建筑节土、节水节能,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统一。有专家形象地喻之为“制氧加工厂”和“小型污水处理厂”。如此便克服了常规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完美结合的范例,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战略意义。让居住者即便是不依赖城市集中的能源和食品供应也能自主满足需求。绿化方面,可以就地选取当地植被,进行垂直绿化,包括建筑物的墙面、围墙、栅栏、立柱和花架等方面绿化,它与地面绿化相对应,在立体空间进行绿化,不仅可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使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而且具有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等优点。经过绿色植物装饰起来的屋顶、墙面、阳台、立交桥等建筑物,不仅减缓了因建筑物占用的绿地,而且还在视觉上取得良好的环境效果。同时,屋顶及墙面绿化的环保节能特性也很明显。屋顶绿化可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飘尘,优化生态环境。。研究表明,有建筑物墙面绿化的建筑,室内空气温度较无绿化建筑物室内温度低约3~5℃,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10%~20%。同一栋楼屋顶绿化过的房间相比没有进行屋顶绿化的房间节省约70%的空调能量。
3生态居住建筑设计应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2居住空间中健康环保指标的构成
1)空气质量。空气在所有空间中扩散流动,是人们密切接触的生活要素。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节能减排要求的提出,建筑物密闭程度不断增加,人均占有面积相对较小,加上空调通过降低通风率来维持原供暖和制冷的做法,会导致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换量减少,使居住空间内一些污染物的浓度甚至高于室外。居住空间中的空气污染如今也像外环境污染一样,给人们带来许多健康危害。所以居住空间的空气质量是健康标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2)通风量。通风量即从外界进入空间的总气流量。居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建筑的围合空间,需要被输送一定量的新风以改善居住空间空气质量。保障通风量是改善居住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将通风量引入居住空间的健康指标是很恰当的。保证居住空间中所需的通风量不仅可以将室内污浊的空气及时的排出,引进新鲜空气,加强空气流动,而且,在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期间也有一定新鲜空气的交换和补充。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高品质居住空间环境,有益于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3)采光量。采光量即空间所进入的光通量。居住空间的采光可以分为人工照明和自然采光,白天大多来自自然采光。柔和的光线和充足的采光量使人从视觉和心理上切实地感受到居住空间的和谐与温馨。太阳光可以杀死居住空间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如今大量的装修设计随意封闭窗户或者减少开窗面积带走了明媚的阳光,居住空间中的采光并不能得到满足。所以居住空间中的采光量是衡量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重要组成元素。4)装修及装饰材料污染控制值。装修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居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通常有毒有害的装修材料是居住空间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就当前充斥在中国市场的各个品牌的装修材料来说,很多都不能达到环保标准,污染物含量及物理性能等项目超标问题很普遍。目前市场状况并不乐观。要想真正还原健康的居住空间,就必须细化装修材料的控制标准并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健康标准的界定中。这样不仅能在行业中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材料生产上所忽视的问题。
3在设计中具体的实施要求
1)设计观念的转变。从居住空间的设计上来说,健康标准的界定不仅仅是对材料和施工方面的具体把控,更重要的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设计开始实施阶段就把健康和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和目标运用到设计中去。因为节能、低碳、环保设计已经是现代设计发展的主流趋势。2)自然元素的还原。居住空间健康标准的界定还应该强调自然元素的还原。将人们所感受到的自然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得到还原。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窗户的开启面积,经过不断的采集数据并将这一数据做到科学化、合理化,以保障日照采光及通风换气的基本要求。比如居住空间内的自然采光系数即室内全天光照度与室内距离采光窗中点地面1m高、1m远的采光天然光照度应不小于1%,居住空间的窗地比不应小于1/8等等。3)装修及装饰材料合理选择及使用。居住空间在入住前都要进行装修和装饰。而现今大多数人在此方面往往过度装修,只顾追求居住空间的奢华与美观,而很少考虑布局和材料应用的环保性能,致使一些危害人健康的装修材料像隐形杀手一样进入居住空间。不论是像花岗岩这样的自然材质,还是经过加工的合成材料,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比如,天然的大理石具有很强的放射性,运用在居住空间的设计中会对人的健康有潜在的威胁。另外,在装修中常常被用到的三夹板、人造板等板材,甲醛是作为粘合剂的重要成分隐藏在板材的夹层中。随着室温的上升,甲醛释放到空气中的浓度就会增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对身体的损害都是致命的。设计师应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知识。在设计中推广绿色设计。把健康、安全的居住空间环境作为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优先选用有环保标志的绿色环保材料,并进行绿色施工,改革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4)施工过程中的检测与考核。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很多是在设计初期和施工前期就可以加以控制的。国外的一些小学在施工和设计中都非常重视过程中的材料考核与检测。在每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制定一系列的环保健康标准来规范和考核。在居住空间中我们也可以适当合理的采纳这样的模式,依照具体完善的健康指标,将这一合理的数据真正的运用到居住空间的健康环境建设中。
二、生态居民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筑建造过程会对自然与环境产生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应该将生态理念引入,充分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并在对其不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这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能耗,而且对生态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建筑设计中自然采光的利用,能够减少照明设备的使用量;建筑自然通风的合理设计,能够改善室内外空气循环,提高居住舒适度;水池、喷水系统的有效利用,能够降低室内温度,减少制冷设备的能耗。
(二)降低建筑能耗。
节能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能够使土地、能源、水、材料等得到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利用率,且能够最低限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再者,生态建筑设计还要求简化无用的建筑功能结构,并提高对建筑周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如合理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尽量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
(三)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对建筑进行生态设计,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使建筑使用者与自然环境能够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四)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行业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建筑行业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建筑创新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极大的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进程。建筑新材料和技术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创新了材料的和技术,建筑创新才有可能。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的倡导,新材料和新技术将会更为广泛的运用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
三、生态居民建筑的设计方法研究
(一)整体设计方法。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将其视为整个城市建筑系统中的一部分,与整个城市建筑系统相联系。从城市的整体规划方向出发,对建筑地区的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基本条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分析其设计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设计的原则:一是在城市原有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创造出新的城市景观。首先改变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布局模式、空间结构以及区域划分,其次是对城市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二是在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求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节能环保设计方法
1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也是生态建筑中能源系统的一部分。太阳能应用在建筑中,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而且对环境无污染,真正做到了绿色环保。现阶段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太阳能光伏发电两种。目前,太阳能集热板的应用已比较广泛,将太阳能集热板用于建筑节能设计中,能够使建筑和环境做到协调统一,降低能耗,节约国家资源。如可利用太阳能进行建筑一体化设计,将白天太阳能转化的电能通过太阳能特定蓄电池储存起来,夜晚利用控制器将储存的太阳能电能用于提供生活热水或是供暖,这种方式具有安全、无污染规模大小可灵活调节且不受地域限制的特点。
2建筑系统中物质与能源的循环利用。
生态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对风能和自然采光等的合理利用,例如利用室内外的热压和风压形成自然通风,通过装设通风设备,控制空气流向,实现室内自然通风,从而降低建筑本身的能耗,节约建筑材料;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建筑照明设备的使用,降低建筑电能的使用量,降低能耗。再者,建立水资源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水资源系统既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用水需要和建筑的功能,又能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景观、生态修复以及污染控制等集为一体,其能够将建筑用水、污水处理再利用以及雨水收集与利用、生态子系统等进行有机结合。水景规划设计以节约水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主要目标,遵循水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再利用,并经雨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用于补充水景的景观水。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建筑内外部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目标。
3生态建筑绿化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中进行绿化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居住环境,丰富建筑周围的绿化空间结构。建筑绿化是将绿色植物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并将其引入建筑当中。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地减小,环境问题加剧。屋面绿化逐渐成为有效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举措。设计人员在进行绿化设计时,可设计空中花园,通过利用绿色植被本身吸收和反射热能的作用,减少城市热量,从而降低建筑能耗。再者,绿色植被的生长,对于环境净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空气质量,对室内、室外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一设计举措,将人与建筑以及自然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很好的实现了生态建筑的相关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住宅已成为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在居住区规划和住宅的设计中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设计创新理念,创造具有地方特色、设备完善、达到21世纪现代化居住标准的住宅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迫切任务。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居民的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增强了居住区的开放性和活力,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住宅及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建设发展带来了契机,使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此之前,居住区的商业建筑比较简单,布局模式大多为单一的行列式布局,且数量不多。到了90年代后,居住区的商业建筑设计逐步得到重视,居住区开始有了超级市场、复合型商业建筑、步行街和购物中心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过渡到关注生活质量这一层面。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在设计上的状况总体说来,在“商”与“住”两个方面存在矛盾。尤其对其建筑设计而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内部空间处理不当。有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空间处理较为草率,平面局促,不符合商业建筑大开间的使用要求。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居住区的商业建筑由于空间结构不灵活导致无法随着居民的使用需求加以变化,只能闲置或者挪作他用。
外观设计失败。我国居住区呈现越来越丰富的形态,大多居住区商业建筑却缺乏特色,呈雷同化趋势,有些则是为了达到吸引眼球和销售的目的,外观形象极尽花哨,忽视其基本使用功能,且与居住区形象格格不入。
外部环境设计单调。一些居住区商业建筑的外环境设计极为单调或者根本没有外环境设计。商业建筑与居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连接生硬,既不利于居民的使用,也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理念分析
居住区商业建筑与城市建设发展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合理布置和设置将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环境。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居住区商业建筑的现状,认为其设计应遵循以下理念:
以人为本。居住区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居住区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具有综合性与专业。按照方便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居住区商业网点的建设要大中小相结合,提高单个网点面积,发展超市和大型综合商场,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购物中心。行业结构要吃、穿、用、玩相结合,综合与专业相结合,尤其要开拓一些新兴的服务性行业。
注重商业区的空间秩序。在中国传统空间意识中,采取有层次、有发展的手法把人们从开头引导到末尾,在中实现富于戏剧的结束,具有强烈的空间秩序。在以通行为主的线状商店街面上都有一定的节奏感,使街道具有整体统一性。而招牌、幌子、匾额更是我国传统商业经营上的一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居住区内的商业建筑由于程式化程度高,它没有橱窗陈列,各个单位虽然所卖的物品不同,但从外部形象上却很相似,为了区别,就全靠招牌、幌子这种广告手段,直接点明其经营内容,并且具有装饰功能。
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本文认为住宅区的商业网点布局模式以组团单体建筑为宜。根据规划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确定建筑总量,地理位置可安排在居住区的主要出入口或整个住宅区的交通干道旁。在建筑样式上既要富于变化,又要有机联系,以形成优美的建筑景观。
结论
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发展远远领先于我国,他们在商业建筑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传统商业街的集中式商业布局设计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商业建筑设计应该遵循商业的本质规律,即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商业建筑设计中的人性化倾向,与之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筹建到废弃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地节水、节地、节材、节能,同时尽量地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环境污染,从而为人们营造健康、生态、适用、高效的建筑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理念作为一种环境保护的重要理念,为打造现代化的低碳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支撑。如今,绿色建筑理念已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它的应用已经衍生到城市景观设计等领域,推动着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1.2绿色建筑理念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现阶段,许多居住区在进行室外景观设计时,过度追求装饰性元素的表达,频繁使用喷泉、雕塑、亭台等设计要素,这其实是对景观设计的一种误解,背离了景观设计追求生态、自然的本质。绿色景观设计在内容及形式上应当体现出民族性、地方性,并且要坚持简单、朴素的原则。就这一点而言,景观设计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采用绿色、生态化的景观设计,对于绿色建筑本身的推广和应用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绿色建筑体系下的景观设计一般包括对原有地形地貌的利用,对原始空间关系的处理,使之与居住区总体建筑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保证建筑环境舒适度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的生态自然环境,因势筑园,就势造景,通过较少的投入,简易的工艺,乡土化的树种来实现局部的景观改造,且尽可能避免化石能源的使用,在保证绿色、节能、环保的同时,取得较为出色的景观效果。
2绿色建筑视域下的景观设计策略
2.1合理规划地下空间
合理规划地下空间,将景观设计的消极要素转移至地下,从而为地上空间的设计规划奠定基础。居住区内的主要噪声源是中水处理站和泵房,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可通过建造地下泵房和地下换热站的方式将这类设备转移至地下,达到控制居住区噪音、节约地上空间的效果。居住区规划中考虑设置地下室,同时在通风、消防、防渗等方面处理好地下室与地面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能为住户的生活提供便利,也能够有效地节约地上空间。建造地下车库,可以将车库的出入口、采光通风口同居住区内的园林小品相结合,使之看起来协调自然,不影响整体的景观效果。
2.2设置生态停车场
首先,对居住区环道外侧以及楼间位置加以利用,设置生态停车位,既缓解了住户停车难的问题,又节约了用地,而且还很好地实现了居住区整体环境的协调。其次,充分利用楼间消极空间设置半地下车库,并对上部加以绿化,这样不但可以起到节约用地、平衡土方的功效,还能提高居住区的整体绿化率,使居住区环境得到进一步的美化。
2.3应用透水地面技术
对于居住区内主干道可以用沥青混凝土进行铺设,对于人行步道、园路等道路可用透水性能较好的水泥砖铺设,对地面停车场,全部以植草砖铺设,打造生态停车位。通过透水地面技术的应用,提高居住区地面的透水能力,增强居住区地面的生态调节能力。
2.4人性化的道路系统
在布局道路系统时,要充分考虑消防、生活及观景的需要。居住区道路系统由车行道和园路组成,可以根据各自的功能分区,将两者合理搭配,组成环形路网结构,既确保了交通的快捷通畅,又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对于车行道,首先要符合消防设计的有关标准,确保主干道路和环形道路都达到一定宽度。对于园路,其内部游步道的宽度以1.5~2.5m为宜,与此同时,还应该设置残疾人专用坡。在功能不同的道路区段设置不同的装饰铺设,路面铺设要尽可能使用本地常见的材质,如卵石、水泥砖等,此外还可使用炉渣、粉煤灰等为原料制成的免烧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材料造价,还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提高了道路景观的绿色环保性。
2.5节水设计
一是设置雨水回收装置,将所采集的雨水送入一体化水处理中心,然后统一回收利用。二是通过景观水池实施雨水调蓄,以控制多雨天气时的地面峰值径流,缓解排水负担。对于超出调蓄、渗透能力的雨水,可使其溢流汇入市政雨水管网。三是将中水回用和雨水回用系统加以整合,利用非传统水源进行冲厕、路面浇洒和绿化浇灌,在整合两种水回收系统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中水和雨水要分开处理,两者不能共用一个清水池;在利用非传统水源时,要制定严密的水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其破坏周边环境或危害人体健康。在绿化浇灌中,可采用喷灌与微灌,最好能够辅以园林压力补偿滴灌系统,滴头应采用双出口,避免发生倒吸。根据不同植物对水量的不同需求,应选用不同类型的喷头,如乔木和灌木的需水量较大,比较适合采用涌泉式喷头,而对于草坪花卉等,应该使用旋转式微喷头,同时辅以地插,注意所采用的喷头应具备起始角记忆功能,确保喷灌时不会干扰道路的正常通行。
2.6照明系统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居住区中心区域的庭院灯及草坪灯以太阳能灯具替代传统光源,通过光伏发电提供景观照明,中心区以外的庭院灯则使用节能灯。此外,居住区内的庭院灯可以通过多头分回路予以控制,既保证其使用功能,又不对人们的生活起居造成干扰,同时还起到了节能功效。
2.7种植设计
景观植被应以绿色为主,主要采用乡土树种,并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予以搭配,同时要注意结合不同景点的景观特征,实施专题种植设计。对于居住区换热站换气口、消防水池通气口等区域,可利用植物加以遮挡,达到环境美化效果。在树种选择方面,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风景特色,对不同色彩、类型、高度的树种进行合理搭配,构造集“点、线、面”于一体的绿化植被系统,用不同的植物点缀不同的活动空间,满足不同的观景需求,为人们营造一个兼具舒适性和观赏性的生活空间。
二、Sketchup软件优点
Sketchup是针对设计过程设计的一款设计软件,不论设计师是从整体到细节,亦或是从细节到整体的设计思路,使用Sketchup都能够让设计师快速的得到满意结果。这体现了Sketchup软件对于设计过程的重视。
1.Sketchup提供了组件这一操作方式
可以让设计师在对设计进行变更的时候不用重新进行物体的复制或者阵列,只需改变一个组件,与之相关联的物体就会同步进行变更,减少了设计师在软件操作时候的时间,提高方案设计的效率。
2.提供了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方案
使用Sketchup软件,设计师可以直接看到设计结果进行操作,不用进行反复渲染测试来观看设计结果,极大的节省了设计师的时间成本,也让设计师能够从繁复的渲染设置中摆脱出来。同时,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方式,也让业主在进行方案交流时能够更有效的参与进来。
3.与行业软件相兼容
Sketchup对于设计行业软件提供了非常高的兼容度,提供.dwg/.3ds/.dae/.dem/.kmz/.jpg/.tif/.psd/.bmp/.tga等格式的输入和输出。值得一提的是,Sketchup自身格式.skp被实时渲染软件Lumion所支持。
4.软件内部集成模型库
方便用户获取所需要的模型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受限于Sketchup数据源等原因,在进行模型搜索时最好使用英文字幕作为关键词,才能够获取海量资源。
5.丰富的功能插件
Sketchup作为一个开放的设计平台,其生态插件是非常完善的,例如渲染引擎插件Vray、功能插件SUAPP等,让Sketchup提供了媲美其他三维设计软件的强大功能。
6.Sketchup软件平台
自带的Layout软件提供更加便捷的二维图纸制作。设计师可以通过已经做好的三维模型来生成施工图,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施工图纸制作和模型之间的误差。
三、云设计平台
Sketchup固然提供了十分便捷的软件操作方式,也提供了海量数据库资源,但是由于国内Goolge已经推出中国地区,在内地没有提供服务器,使得我们在使用Sketchup提供的资源是必须通过vpn的方式进行访问,极大的限制了设计师们的使用。同时,Sketchup平台所提供的设计资源在内容上也有欠缺,除却其插件市场与模型库之外并未提供其他内容。要想更好的使用Sketchup,我们就需要使用在基于Sketchup软件平台基础上的其他平台。数联中国推出的云设计平台是针对于Sketchup软件开发的全新设计云平台,其平台特点如下:
1.提供了包括Sketchup专用模型与贴图
这两项功能弥补了Sketchup软件内置的模型市场在内地区域服务缺失的问题,提供了更加稳定的模型与贴图来源。同时针对Sketchup软件优化,设计师可以预览模型与贴图,鼠标点击下载后可以直接拖动到Sketchup软件中使用,简化设计师进行模型和贴图的导入操作。设计师能够和业主在沟通时实时的进行家具、灯具等设计内容物的选择与调整。
2.Sketchup插件资源
基于中国最大的Sketchup论坛所提供的海量插件资源,设计师可以针对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插件下载与安装。
3.设计资讯
通过客户端提供论坛中的最新和最热的设计资讯,让设计师能够每天都接触到最新设计讯息,免去奔波于各个设计网站的时间。
4.未来还将提供预置化参数渲染(针对Vray渲染插件)
让效果图制作更加智能化,减轻设计师负担。探讨居住空间设计工具变更趋势针对业主对于居住空间设计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通过Sketchup设计软件以及云设计平台的使用。
四、Sketchup软件极其周边生态的不足
尽管Sketchup和云设计平台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率、更好的沟通的设计软件体验,但是其本身的不足也需要我们能有清楚的认识。
1.Sketchup软件在曲面建模上的不足
Sketchup软件的本身是设计思路的记录,对于复杂曲面模型的建立有着先天缺失。虽然能够通过插件等方式进行曲面建模,但增加了软件的学习成本,和传统的设计建模软件相比也仍有差距。故而在针对于复杂的曲面模型建立时,推荐使用传统建模软件。
2.效果图表现效果的差距
Sketchup的渲染引擎虽然丰富,但是就其实际表现而言,和其他设计软件中使用的Vray渲染器和MentaRay渲染器仍有一些差距。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其稳定性和出图效率上都低于传统设计平台渲染引擎。
3.云设计平台与Sketchup软件结合度不高
现在云设计平台是独立软件,虽然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但是设计师仍然需要在不同软件界面中进行切换。
一、项目基本情况
该小区位于的区域定位为低层低密度住宅区,周围商业服务等设施齐全,水、电、天然气等配套齐全,项目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二类区相应的环境空气二级标准,无固定污染源,周围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满足要求。以上这些满足了小区大环境健康的要求。整个项目房型以双拼、联排和叠加住宅为主,层数为4~5层。
二、规划特点
总平面—总体规划以小区内的南北向贯穿天然河道为骨架分为两个区域,并在基地中央新增东西走向景观人工水道,并使之兼具排雨水功能。小区组团按照主要房型—双拼、联排、叠加以及道路自然分区,会所等功能用房设于主入口处,方便使用。
交通—居住区以环路小区内主干道均呈柔和的曲线形,顺而不穿通而不畅,以限定机动车的速度,减少机动车对居民的心理压力,并收到步移景异,曲径通幽的效果。小区主干道宽7米。小区内各住宅组团各自独立又相互适当隔离,尽可能减少过境交通对居民的影响。组团内部道路采用尽端式道路,加强居民的领域感,同时减少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小区组团内部道路宽度4米。北区叠加住宅区中部采用半地下交通方式,利用半地下停车库实现地面的人车分流,同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停车位按照每户1个考虑,并考虑一定数量访客机动车停车位。相应于小区绿色健康家园的设计理念,小区内设计有一个贯穿全区的绿化步行系统,该系统将各组团中心、公共集中绿化、小区会所、公共运动设施通过步行道串联成环,居民可以通过该系统方便地到达小区内每个地方。
景观设计—结合建筑及整体规划,塑造花园式景观小区,将重点放在入口、环路及景观河道的设计上。入口处将水景延伸至会所,使河面到两边的喷泉溶为一体。中心的景观河以亲水的自然姿态出现,水的深度考虑小孩安全。采用水处理设备,满足水质的要求,河中适当种植了水生植物,增加水的自洁能力,可以减少小区的运营成本。住户的前庭后院统一设计,适当扩充绿地面积,利用种植给住户一个自然的半私密空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面积的水体导致蚊虫滋生,小区还选择配置了部分药用植物适当减少蚊虫(此部分作为一个课题正处于试验当中)。
污染源控制—设备用房埋入地下,并与住宅有一定距离,减少了设备噪音。利用树木等绿化降低车辆噪音,合理分区居住空间及娱乐活动空间,减少生活噪音干扰。污水排放雨污分流。路灯的选型避免对住户造成影响,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外墙材料选用亮亚相间的面砖及压光环保涂料,减少光污染。生活垃圾全部袋装化,分类收装,密闭收运及处废率达到100%,选用压缩处理设备直接外运。
无障碍设施—公共场所入口设无障碍通道,小区内步行系统设盲道,按照规范要求设无障碍设施。
管线布置—厂区管线布置综合考虑,尽量减少反复开挖。主环路上管线放在步行路上,减少主环路上井盖的设置,既美观又减少了车轮压过井盖的噪音。小区内设管道直饮水系统,提供住户优质饮用水。小区内联排、双拼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叠加采用变频调压供水,采用新型管材,杜绝因管道本身引起的水质问题。小区排水雨污分流,污水排入(下转第10页)(上接第3页)市政管道,雨水直接排入河道,补充水源。
三、住宅单体设计
小区内住宅按照居住人的不同要求确定各个户型的面积,双拼每户面积在230~245平方米,联排每户面积在160~180平方米之间,叠加每户面积在140~170平方米。各个户型的设计均满足国家住宅规范的要求。双拼和联排户型为四层,一层为车库及储藏室,属于奉送给住户的空间,二层为客厅、餐厅及厨房,三层为次卧,四层为主卧及书房,每层均设卫生间。双拼采用框架结构,使住户可以更加自由的分隔。联排内设3m×3m的内院,为住户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私密庭院空间,并且更好的改善了北面用房的采光及通风环境。叠加层数共五层,楼下两户,楼上一户,使楼上住户享有更大露台空间,增加与自然交流的机会。客厅与卧室分层设置,动静分开,更好的保证了住户的私密性。厨房、卫生间均为明卫,并有足够的开启面积通风换气。
在立面处理上,设计不再局限在单栋房子的造型处理上,而是从总体出发,结合组团、景观、车行及人行路线,对重点区域进行标志性处理,做到主次分明,有张有弛。联排及双拼南立面用大片灰色面砖墙面(亮压相间),叠加采用大片的黄色墙面,前面配以不同尺度、形状及不同处理的白色阳台。清晰的白色竖向分隔墙给住户安全感及归属感。北立面以黄色外墙做自由灵活的分隔,而侧立面作为南立面与北立面的过渡,在景观区域做特殊处理。屋顶采用灰色压型钢板坡屋顶与平屋顶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整体的现代感及轻盈感。部分楼梯采用玻璃屋顶,增加采光性能和室内空间的变化感。
双拼、联排及叠加一层住户南北均设庭院,增加了人与自然亲近的范围,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互动。顶层的屋顶退台为南面房间提供了充足的日照。住宅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所编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进行节能计算,外墙做25mm厚的挤塑聚苯乙烯塑料板,满足节能要求。外窗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有利于节能和隔声。住宅排水雨污分流,污水立管设通气帽,卫生间选用防反溢防臭地漏,有效地防止下水系统浊气与虫害、病菌的返回。
四、社会环境的健康
小区除提供住宅和公共服务等硬件设施外,还为住户提供物质上和精神上互助,情感上和思想上交流,以及休闲娱乐的条件,全面提升小区的环境品质。
2案例研究
2.1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广东省电白县唯一黄金地段,与海相邻。总用地面积约35670.0m2,可绿化面积约24587.0m2,架空层面积:10196.0m2,容积率高达6.7。其是由一个满铺基地的三层商业裙楼和六个高层塔楼组合成。小区入口以及整个供居住者的外部活动空间均是位于三层的屋顶平台之上。根据业主的需求,中心园林景观需要有水景,并且希望水景能够与外面的海景相呼应,或者是引景入园,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尽可能的创造出更多的景观情景。
2.2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项目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在高容积率条件下外部空间显得格外的压抑,同时供居住者活动的外部场地也是极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节点空间是项目第一目的。其次,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在塔楼的首层形成了众多的架空层空间,架空层空间保留了剪力墙结构,因此其空间大多比较琐碎,并且过多的剪力墙在架空层形成了迷宫一样的空间。对于外部空间设计来说,如何化零为整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架空层空间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整个社区的外部空间都是位于屋顶之上。因此对防水和荷载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但是作为居住区,社区活动场地和游泳池等必备功能必不可少,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之间的矛盾,如何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也是设计中着重解决的问题。2.3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2.3.1核心理念
由于建设用地的特殊情况(高容积率,围合感强),因此方案在设计中并不特别强调几何造型,而是着重于如何解决这些固有问题,并且将不利因素转化为设计的有利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借助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通过视线的遮挡引导,以及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来提高社区外部空间的价值。
2.3.2功能分区
由于建筑规划场地呈规则五边形,并且以南北轴为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因此在外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场地及建筑现有情况,形成了“一轴四环”的基本空间格局。“一轴”指的是贯穿场地南北的中心主轴,在这条主轴上分别串有入口形象广场、入口大门景点、社区主广场、中心水景、椰风半岛、次入口景点、次入口大门等社区核心景点。“四环”则分别指的是以水景为中心的环形休闲步道、社区主要环形步道、架空层环形步道、商业景观步道。四条尺度各异的环形步道串起了社区内所有的景观节点,形成了风格迥异、适合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景观步道。让居住者在有限的面积内能够享受到不同的景观特色。“环湖步行道”是社区内的核心景观步行道,以核心水景为主要观景点,依次有节奏穿越了假山区、花镜区、有氧健身区、儿童游戏区、西园、椰风半岛、东园等景观节点。在视线的收放之间感到非比寻常的景观特色。“社区主要环道”则是社区内的主要步行道及消防车道。通过对每一个塔楼的入户节点进行精心设计和打造,一路上将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特色。与“环湖步行道”注重静谧和自然相比,其更注重的是高品质生活氛围的营造。“架空景观步道”则是尽可能的将所有塔楼的架空层打通,形成了一条特殊的景观步道。并根据视线特点,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景观节点,在创造特色景观的同时也弥补了中央景观区由于用地范围的限制所带来的功能缺失。“商业步道”由于直接面对城市干道,因此讲究的是整齐和大气,以便形成完整连续并且充满韵律的道路立面,以此来加强建筑整体效果。同时连续的步行环境也为商铺创造了良好的不间断的购物环境,提升了商铺的潜在价值。
2.3.3外部空间特色
场地上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线关系。一种是内向空间视线,另一种则是外向视线。由于内部空间处在众多塔楼的围合之中,因此其大部分的景观视线都停留在内部的景观焦点之上。因此处于社区景观内部中的建筑物或景观节点,一般都应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看,二是被看。因此在外部空间节点的设计中,任何一个构筑物都是作为观赏对象而存在,其必须具有美好的景观效果,从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条件。此外,社区的南部为滨海景观,因此社区内部的外向视线的创造则是弥足珍贵。通过图纸可以发现,除了南面的出入口的开口以外,基本上就没有面向海景的重要开口。但是架空层的设置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在架空层的设计之中,将南面能够看海的部分强调视线的开敞,同时通过景观小品的构造形成框景,将视线聚焦于海景之上。
2.4节点与细部
2.4.1主次入口景观节点
不同空间采用不同处理手法是解决小空间乏味性的一个重要手法,在社区两个主入口地区强调的是恢弘大气,在社区内部强调的精致宜人。由于本小区定位较高,因此在空间处理上着重入口区域的精心处理(包括小区主入口及各塔楼的入口),以此来强调业主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其对于家的归属感。首先在入口广场,通过列植高大大王耶创造了一个不同街道景观,从而突出社区的不同地位。其次入口花池前干挂的镂空金属幕墙,以其强烈的现代感和时尚感突出了社区的高端定位。然后在中轴线上的喷泉、雕塑以及列柱灯阵反复一次又一次的加强了社区在城市中的非凡地位。轴线两旁的木制镂空门廊则暗示社区的私密性和归属性,同时却又表现的典雅大气。进入大门以后,整个尺度回归到以居家为本。小型的圆形广场是居住区的公共客厅,透过南面的灯柱水池可以远眺海景,北面的景墙则让人对后面的景色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在铺装设计上主要以芝麻白、芝麻灰花岗岩来取得与建筑的色彩协调,同时也采用了英国棕、锈石黄、安溪红等色彩花岗岩来进行局部装饰,以提升社区的品味。相对于主入口,次入口则显得比较含蓄和内敛,并不因为格外张扬和华丽而显得喧宾夺主。这个与我国主次有别的居住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次入口在设计上并不因为此而失去品质感和优越感。次入口在设计上选用与主入口相呼应的材质,并通过尺度较小的小品来创造精品的生活环境。
2.4.2其他空间节点
入户空间及序列的营造是展示居住者身份与地位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在塔楼入口利用特色铺装营造出红地毯式的特色景观。并且借中国传统的营造之法,在入口对面设计了对景景墙,既符合风水的需求,还提升了入户空间的品质。位于平台之上的两个8×8的消防通道是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其正好处于场地的西南和东北两个角落,恰如其分的控制着整个场地,并影响着景观的格局。如何对待这两个建筑是景观设计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是消极的将其隐藏,淡化处理,还是积极的打造成不可多得的景观要素。为了有效的利用场地,在设计中,通过创造简单的景观元素,使其成为景观中的重要节点,将功能与美观合二为一。
大学生的起居生活在都在学生公寓进行的,当然不止起居,它还是学生之间情感交流、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依附场所。所以基于学生公寓的空间设计相对于其他会有不同的特殊的情感需求,空间功能布局更趋于人性化。
一、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1.建筑形式及内部功能布局单一:着眼全国高校公寓建筑,基本都是一种模式复制下来,其内部各类使用空间功能不完善,进而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储存、个人空间也不完善,嘈杂拥挤的居住空间环境很难满足当代各专业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2.整体空间布局不适用:上下布局,即学生全部在上铺休息,生活设施等都放置在下铺,下面的书桌、书柜、衣柜等功能设置能够满足的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上铺由于距离墙顶较近,学生在铺设被褥等极为不便,所以怎样人性化的考虑这种使用关系我么应当考虑的。空间纵向布局,动静皆宜,空间较为开敞,学生休息学习互不干扰;缺点是学生缺乏私密性的领域,集体共占整个公共休息空间。如果横向布局,优点是学习区域不仅光线好,剩余的空间还可作为研讨、相互交流和娱乐等集体性活动的地方;不足之处是两个床铺之间的空间较紧密,储藏空间严重缺乏,学生生活起居等行为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大学生对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情感需求
1.大学生特殊的生活方式
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融入集体独立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在进行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结合他们的情感,进而有方向、有指示的完善他们目前的居住环境。“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兴奋点让他们从这些个人忧虑当中排解出来,仅靠心理辅导是作用不大的。这个公共生活的欠缺如果继续存在的话,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课下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充满一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青春精神”。从客观上看,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相关条例去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上课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从主观上看,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时间是由自己支配和把握的,从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社会交流与人建立沟通的能力等。所以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按行为科学来分析,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规律性与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学生公寓是重要的课余生活区域。学习、休息、集体活动等均在生活区内进行。大学生的生活有其规律性,学习与起居的时间学校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所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行为的多样化。然而这就要求提供多种设施与这些行为活动相适应,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可能。(2)集体性与私密性大学生不仅在指定的教室进行集体学习及研讨,在日常生活中,集体的生活对学生全方位兴趣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社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不要说公司,就是在大学你搞研究,都是形成各种各样的团队。有些人很有天分,但是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也就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这就无法担当大任。”因此,学生公寓的设计要创造多种层次的集体交往空间,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集体需求。虽然大学生活中应注重集体协作精神,但是大部分时间是靠个人支配的,需要有私密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我们比较常见的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安装布帘的现象映衬了私密空间设置的必要性。
2.大学生在公寓空间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与心理发展的理论,“需要的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他人与社会。”大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自我意识逐步成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随着自身身心的发展,他们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注重社会交往: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25岁是容易接受别人亲密关系的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是大学生进行周边关系交往的最佳时期。
三、大学生公寓情感化设计体现
1.适宜大学生生活交流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
大学生在居住空间内进行的多样化的基本活动也就体现了着他们居住空间布局的灵活性以及多样化,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具有较开放的集体公共空间和较为私密的个人空间,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空间。从使用的频率基本上来说包括休息空间、集体学习空间、娱乐空间、个人生活空间(储藏空间等)和生活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和通道等)。为了更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它们当中可以有重叠和穿插。
2.情感化空间设计考虑婚姻情况
2004年教育部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结婚。因此,学校应考虑已婚在校大学生在使用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上和其他学生的不同,适当为已婚学生公寓进行人性化设计,例如增添一些必要的生活空间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厨房等空间以方便已婚学生生活的需要。“已婚和未婚的学生分开居住,便于校方后勤管理,也是人性化制度的体现。”
3.情感化空间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情感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理工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性格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他们各专业的兴趣点,在居住空间设计的色彩以及功能布局、家具配备上都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他们对自己起居空间的基本需求。可以适当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住宿分配上能够科学的分配一起,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和视觉传达的学生如果能在一起生活学习、一起交流,便于这种多学科进行交叉性学习,更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总结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环境,生理和心理,行为不同方面的影响,考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特性,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人性化进行方案的设计。
作者:秦方 郜四勤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2模流分析
2.1网格划分、诊断和修复
将Pro/E三维实体.PRT格式文件转换成.IGS文件输出,导入到MoldflowCADDoctor软件中进行CAD模型的检查、修复与简化,将小圆角等部分小特征进行简化。在MPI软件中,导入零件的UDM文件,对模型采用双面网格类型进行网格划分。
2.2浇口位置选择
浇口位置的设置要综合考虑熔体的流动、注塑件的外观质量、成型塑件的力学性能及模具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因素。由于电池壳体的外表面是外观件,所以浇口不能设在外表面上。模流对最佳浇口位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塑件的中间深色区域为较佳浇口位置,考虑到塑件表面部分的窄筋结构可能导致其填充质量缺陷,拟采用三点浇口设计。为了使浇注系统受力平衡,结合塑件的结构、尺寸,拟采用一模两腔的模具结构。
2.3成型分析
根据最佳浇口位置确定成型方案,对产品进行成型窗口分析。材料推荐工艺参数范围为:模温30~70℃,料温190~240℃。设定注射时间为横轴,成型质量为纵轴。当分别调节模具温度为65.56℃和熔体温度231.7℃时,注射时间在1s附近,产品的成型质量最好,高达0.9125。区域2D幻灯片图,表示工艺参数对制品质量的影响,中间深色区域为首选区,范围越大表示工艺参数可调节范围越广,也就是说,在满足良好质量的前提下,工艺参数有足够调节的余地,可以大大降低由于外界干扰造成的废品率。模具温度65℃,熔体温度为231℃时,注射时间为0.78~1.70s,都在首选区域范围内。综合以上快速充填和成型窗口的分析,在保证各项指标良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取模具温度为66℃,熔体温度为232℃。
2.4流动分析
对上述方案进行流动分析。熔接痕分布如图6所示,熔接痕主要分布在塑件侧壁,且数量不多,基本不会影响塑件质量。气穴主要分布在塑件分型面处,可利用成型侧壁内孔的侧型芯安装间隙及分型面将气体排出,不必在模具中添加排气槽。充填时间为1.414s基本可完成充填,该充填时间与图5的分析结果一致,刚好位于最佳充填时间范围内。
3模具总体结构
参考中小型模架的基本结构形式,由前述型腔的布局及成型零件尺寸要求,模具选用P3型,规格为450mm×550mm。根据模具尺寸,并结合模流分析得出的注射压力、锁模力等参数,选择螺杆式G54-S-200/400注射机,该注射机额定注射压力为109MPa,额定锁模力为2450kN,足以满足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和锁模力要求。塑件内侧用于装配的内侧孔,由于塑件内部空间不便采用侧滑块的形式,而且孔的数量比较多,所以均采用斜顶抽芯机构进行成型。模具工作原理:开模时,注射机开合模系统带动动模部分后移,型腔固定板8与脱模板10分离,使二级分流道从制品断开。然后动模继续移动,待移至限定距离即滑块和塑件完全脱开时,型芯固定板19拉动定距拉板33,定距拉板33带动脱模板10使流道的料脱出。然后凸模31继续移动,使其与凹模32分开。最后在注射机的顶出作用下,推动推板23,使推杆37与斜顶6、28一起向上移动,顶出塑件。合模时,在注射机的带动下,复位杆21使推杆37与推杆固定板3复位,然后凸模31与凹模32合拢,最后脱模板10与型芯固定板19合拢,准备下一个周期的注塑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