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1: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八年级历史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八年级历史教学

篇(1)

二、上课—— 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月考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的测试,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力求做到既提高优秀率又要降低低分率。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对每一次月考进行认真剖析,并做好备案工作

在每一次月考的评卷过程中,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我都做了认真的记录,并根据评卷记录认真做剖析。本人认为对月考进行剖析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从学生错得比较多的题上发现自己授课中哪些知识点挖掘得不够。如第一次月考中关于“封建帝制”的理解、第二次月考中关于“取得内战胜利的原因”等问题没有讲授清楚。本人把每一次的月考剖析都挂在个人成长博客中,以便对以后的教学进行借鉴。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还将参加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推荐阅读〗

关于“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的总结

实验初级中学体音美工作总结

学校体卫艺工作总结

2012年教研工作总结

篇(2)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东莞市平均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上学期初二学生历史期末测试成绩平均分为79.88,合格率为97.40%,优秀率为57.14%。略高于东莞市平均水平。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和世界上古史、中古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一节课是四十分种,再除去两分种准备时间,实际只有三十八分种。我打算将课堂内的三十八分种分成三份:前三分种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中间二十五分种教学新课;后十分种练习巩固。

篇(3)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而学生是作为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教学的时候,我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却不易接受: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接触新的教材,同学们还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

例如我在讲授《血肉筑长城》的时候,这节课的主题是“”,教学难度比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课堂更生动,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象带,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

(1)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2)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

(3)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

(4)社会生活情况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5、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6.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3.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1.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2.课题研究参与的较少,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工作进展。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做一个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合格教师。

篇(4)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篇(5)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是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同学们接触的历史知识不多;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有时讲得较多,学生虽有兴趣,但对历史知识识记较少。从而使教学效果不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

1、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本学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学习笔记达2000字左右。

2、 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累计参加集体备课20节左右。

4、积极主动地参加其他教研组和学校组织开展的公开课。听课节数达15节。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1)祁阳县城60年的变化。(2)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 (3)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上抗美援朝战争时,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影视片如《英雄儿女》《上甘岭》等,播放给他们观看,让他们感受到当时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4)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5)社会生活情况调查,在学完第二单元时,让学生对进行调查,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7、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本人的公开课,取得较好成绩,受到本组同事好评。

3、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所写教案,在同组多次获得好评。

5、在期末学生作业评比中,本人因为布置的作业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照顾了大多数学生情况,在本组获得最佳。

四、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篇(6)

本人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教材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用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如果照本宣科地讲授,学生会感到困难和沉闷。为了上好这堂课,我认真研究了课文,找出了重点难点,准备有针对性地讲。为了令教学生动,不沉闷,我还为此准备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以一条谜语导入新课。授课时就胸有成竹了,当讲完课的时候,我拿出准备好的录音,让学生观摩学习。学生特别用功,教学效果十分理想。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由此相比可见,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为了这一目标,我做到了课前认真研读教材,学习新目标,精心设计教法,指导学法,认真落实上课,作业,练习,复习,单元检测等环节的工作,做到超周备课,作业全批全改,不定时抽查学生的背诵和记忆。通过单元检测考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效果,使历史课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的源泉。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教学中主要采用问题教学法,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和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三、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

由于本校学生基础差,学习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适时给学生鼓励,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用赞赏的目光看学生,相信这点不行那点行,今天不行明天行。对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的辅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大胆的参与课堂。

四、转变教学观念,不仅教书而且育人

放弃老观念和老思想,放手让学生学习,让他们在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还多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给他们做人的到了道理,用真心和爱心对待学生。以上是本人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工作中也有疏漏和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的努力,力求更上一层楼。

五、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尽如人意。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篇(7)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1.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实现授鱼一授渔一学渔的转变。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3)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4)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

2.1通过视频播放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射箭比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弓弦能被拉弯,箭能射出去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力。

点评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人手,由此引出物理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体会到物理就在身旁,增强物理的应用意识。

师:“平时我们经常会提到‘力’,你能具体地说出几个来吗?”

生:拉力、注意力、毅力等等。

师: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学中所说的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点评

教师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再由“常识”上升到物理,使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上升到高层次。

2.2出示图片(人施力的几种情景)

师: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

生:不一定,如:大象卷起大树;起重机吊起货物等等。

师:很好,让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

出示图片(机器施力的情景)

师: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实验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的情景。

师:大多数力是在直接接触情况才能发生,一旦离开接触体,就不再有力的作用。

点评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时刻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进行提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分析罗列的现象

师:你能找出在这些不同情景背后,所隐含的共同点吗?

(提示:可以从语文的的主语、谓语、宾语的角度来分析)

通过师生对话共同归纳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的地方:物体一作用一物体

点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人”到“物”以及从“接触”到“没有接触”的过渡都很自然,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通过师生的对话归纳出力的概念,既突出重点,又很轻松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也学会了进行探讨物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师: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压、打击、吸引、举、排斥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师: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分析上面实例中施力物和受力物)

师:同学们用身边的物体及实验室所备器材感受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

生:手提书包、手拿椅子、手拉弹簧等等。

生:手拍桌子、左手拍右手。

点评

从教师的小结中,引出施力物和受力物概念;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体验力,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大家一起来体验“手拍桌子”和“左手拍右手”实验,

师:你有什么感觉?从中得到什么结论?

生:感觉手有点麻

生:说明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力。

师:很好,掌声鼓励,(出示“用手拍桌子”的受力分析图)

点评

从学生的实验中,引出力的作用相互性,内容的衔接很流畅,让人感觉到本节课上的很饱满。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段nash片段。

播放一个学生穿上旱冰鞋用力推墙的情景。

师:他为什么会后退?

生:他受到了墙的推力,

师:很好,能具体点吗?

生: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也在推他,他自己也后退,这表明,手对别的物体施力的同时,受力物体也对手施了力。

师:很好,比老师考虑的还周全,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老师为你鼓掌,(全班同学在老师的感染下,真诚地鼓掌)

点评

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充满着信任和尊重,自由和民主;不但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还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

师:刚才我们提到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的作用,那么它们会不会出现上面现象。

演示实验

(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用投影仪演示)

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

①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

②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

③同时释放两个磁铁。

现象表明了,磁铁A对磁铁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铁B也对磁铁A施加排斥力。

师:大量事实说明: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充满相互性;比如“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有得必有失”等等。

点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对课程资源进行创造和开发,充分体现了课内课外相贯通,物理和生活相联系的思想,体现了生活现象和哲理也是物理学习的课程资源,同时也间接告诉学生:学习物理不是为了明天去进一步研究物理,而是有助于今后去正确面对、决策所遇到的大量的非物理问题,为他们一生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

出示题目

用浆划船前进时,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物体给的?

A.水

B.浆

C.人

D.船

生:B

师:和老师想的一样,那么你能不能把划船的动作比划一下。

学生做了向后划桨的动作。

师:你明明向后划浆,船为什么向前行驶呢?

生:水对船有一个反作用力,使船前进。

师:那么真正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物体施加?

生:水

师:生活中很多力的现象看起来很“熟悉”,其实我们对它的物理内容的理解往往是“陌生”,希望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不断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把“陌生”变成科学意义的“熟悉”。

点评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体现了课堂民主精神,同时又引导学生思维与老师一起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或者比学生更聪明地思考,达到师生思维同频共振。

师:船能前进,又说明什么?

生:力的效果显现

点评

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一步一步地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3力的作用效果

3.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①篮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②竖直上抛的篮球向上运动得越来越慢;

③向下运动的篮球越来越快;

④用手接住篮球;

⑤用投影仪对比演示运动的小钢珠在磁铁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

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说明其原因。

(2)用图片进一步说明

用图片展示,学生描绘: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运动员A用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员B用头冲顶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而改变运动方向;运动员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这个力之后由运动变为静止。

(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被认为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学生举例(各种球类运动)

师:力还有别的作用效果吗?

3.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

用手将弹簧拉长;用手压皮球。

学生实验

学生用手使刻度尺变弯曲。

(2)投影图片,举例说明

①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

②撑杆跳运动员过横杆的情景。

(3)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生举例说明

点评

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探究和接受有机统一;既体现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又是对新课改采用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即。寻找中间地带”。

(4)进一步理解。

通过学生实验来说明,用较大的力和用较小的力使刻度尺发生弯曲,弯曲的程度相同吗?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明确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形变就越大。

老师进一步明确指出:用很小很小的力,物体也会发生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小,用眼睛看不出来。

点评

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巩固小结:根据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射箭比赛情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小结。

点评: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前后呼应的原则。

教学反思

本人认为本节课上的较为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广州亚运会射箭比赛为背景,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从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交流、讨论归纳力的概念;通过感知、体验、交流、讨论从中归纳出力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

篇(8)

作文教学占了语文教学的相当一部分比重,比例相当大,但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家长担心。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是困扰所有评议教师的一个难题,但自从我校主持的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立体引学式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研究》后,课题研究成果立体引学式教学提出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我茅塞顿开,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见解和感受。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作文对学生来说,往往是头疼的、无奈的。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如机器的动力来自燃料,那学生的动力则来自情趣。教师的作用不在于是否让学生写作文,而是怎样使学生乐意自主写作文。自主作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在于用合理的训练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情趣和写作潜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来。

在八年级作文教学中,我常用启发引导学生看图作文,先出示一幅漫画,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看图作文。讨论完后,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将所在小组的作文读出来,再相互进行点评,最后老师再作总评。评完后,再让学生重新作文。

有了这样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学生们乐于动笔表现自主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在接下来的学习,我慢慢地把作文换成命题或半命题作文加上自由写话成为写作的基本形式,纪实加想象成为写作的主要方法。如编童话故事,我给出主要人物或关键词、故事开头等,不限中心,不限情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许多文质优美的作文来。

在课堂上创造出热烈的氛围,是调动和激发学生情趣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作品,都是古往今来的名篇佳作,这些佳作无一不是作者情感喷涌的结晶。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自己和学生“移位”于教材中去表演。让学生表演感染学生,感愤时怒发冲冠,伤心处潸然泪下,利用“情趣”这把钥匙来开启学生作文创作的心扉。在八年级作文教学上如果利用这种机制,并设法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那么学生作文写作的自主学习就得以有效的实施。

二、更新作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立体引学式教学的核心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创造的条件。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一个恰当的题目,不做任何指点,让学生泼墨如云、潇洒自如地去写。成文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所有学生参加讨论、评议、修改。从开始写作到修改完毕的整个过程,在一节课(45分钟)内完成。这样教学好处很多,首先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当堂讲评修改,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记忆犹新,能及时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以便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三是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得到了评议,使每个学生的自主写作水平都能得到提高,便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是在题目出现之后,学生在没有任何束缚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三、寻找作文的源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学生作文必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现实的触发,学生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吗?学生写作的源泉唯有在贴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产生。因此,作文的广阔背景应是现实生活。启发引导学生作文写作的自主学习应当千方百计地鼓励和支持学生投身生活,开拓视野,发展兴趣爱好,关心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观点,从而沟通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体现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上,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接触事物,激发他们的作文情绪,产生强烈的作文冲动,调动他们的信息贮存,唤起他们有效的自主学习。

例如,我经常启发引导学生阅读报纸、观看电视,了解国内外每天发生的一些事件,对于一些较重大的新闻、故事,我和学生一起深入讨论,发表各人的意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积累写作经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读者对它产生强烈兴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读是写的基础。通过诵读,阅读各种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对积累学生的写作经验和学生作文写作的自主学习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八年级语文课内阅读远远不能满足语言材料的需求,它必须是宽泛的阅读。通过到校内图书室、校外书店、网络媒体等,摘抄好词佳句佳篇。并且充分利用校宣传栏、班级板报,手抄报,拓宽学生相互交流运用的渠道,相互取长补短,为写作打好基础。还可以开展“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学生向教师推荐一本好书”活动,师生共同分享读书的喜悦,有利于积累学生的写作经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启发修改与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篇(9)

当今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很肤浅,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简直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对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很多体育教学者深有同感。曾几何时,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学生们三三两两借故偷懒,躲在树荫底下聊天嬉戏,尤其是女学生,对体育更是毫无兴趣。只有少数人按照老师的要求,积极地投入训练。难道体育课只是闲聊消遣的“美好时光”吗?难道体育课就真的如此一无是处吗?对此,我深感遗憾。体育教学并不是毫无用处的,而是看这个体育教师能否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启发引导学生锻炼成健康的体魄,启发引导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一、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锻炼成健康的体魄

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资本,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成了空谈,一切都将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由此可见,身体的健康是如此的重要。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面对新时代的重重考验,他们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接受考验,克服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要用健壮的肩膀挑起建设富强民主的祖国的重担。而体育教学正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锻炼身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启发引导学生锻炼成健康的体魄。例如,在教授各种球类的基本技能的时候,充分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之后,适时地举行各种竞赛。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应该改变以往对体育教学的错误的肤浅的想法,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体育老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竭尽全力,培养出健康活泼的新一代中学生,使之成为当之不愧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二、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

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年龄已经不相符了,甚至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舍不得打骂,百般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溺爱至极。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只想到自己,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引起同学的不满,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体育活动,启发引导学生集体主义的精神是心要的。例如接力赛,我们都知道不管你个人的跑步技能如何精湛,但没有队友的配合,那在接力赛中你们这个队就永远落于人后。接力赛需要高度的团体精神,需要队友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取得佳绩。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使学生们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无限力量,从而使他们改掉自私、狭隘的坏毛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集体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一个有纪律、争上进的集体。

三、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

我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开朗,侃侃而谈。但也有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这也许是由于天性使然吧。但我也发现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不甘于沉默,他们也渴望与人交流,只是心生胆怯。于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组织了许多互助的活动,如双人垫球比赛等。当然也会对输者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惩罚,或唱歌或跳舞……在比赛中,学生们与自己的搭档互相交流,商量对策,同时又有机会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起初,性格内向的学生是迫于老师的威信,不得不参加。但参加的次数多了,心态也自然了,不但没有了压力,反而乐于其中。慢慢地,他们的话多了,也喜欢与人交流了,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了。这就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

篇(1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922―01

继续医学教育是对医疗卫生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的制度性业务教育,是医疗事业的终身教育制度,各级职称专业人员均有不同的继教学习内容和任务;而临床教学是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义务性和责任性带习和培养,许多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均担负了这两项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工作,然而,实际工作中有的医院喜欢把教学、继教人为割裂,继教是一种场景,教学又是一种场景,比如,会诊讨论时怕谈到“短处”而不让实习生参加,医疗质量专家组查房找问题时不让实习生参加,实习讲座时青年医师不去参加,连见习医师也“不屑一顾”等等既浪费资源、又效率不高、继教与教学不能相互促进的现象……近年,我们探索了把继教和教学理念融为一体的综合务实管理,现交流如下。

1 先让双轨并行

表面上看继教是医院本院专业人员接受教育,而教学是这些专业人员带教实习生,似乎是两个体系、两个层次、两类对象,又像是不一定连贯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单轨纵向关系即:医学生实习教学毕业参加工作成为专业人员继教不断成长、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这种一前一后的关系管理使二者割裂,资源不易综合利用。其实两者之间有相同性质:(1)继教、教学都是教与学的总合;(2)继教内容和教学内容范畴一致;(3)二者形式上也基本一致。

可见继教和教学是可以双轨并行的,纳入同一个体系来管理有利于二者的有机结合,所以我们采取如下双轨并行的继教―教学体系安排:(1)全院性大课继教讲座、进展和三基培训继教就等于全院性教学大课,让师、生一堂接受,其中对学生而言内容还具有前瞻性;(2)全院性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也就是青年医务人员的继教活动,一举两得;(3)骨干专业人员既是教学师资,又是继教师资,也是专科医师培训的教学师资;(4)已参加工作的见习医师和未毕业实习医师都作为“医学幼儿园”学生管理,只是前者是大班,后者是小班而已,都接受相同日常带习;(5)实习的小讲座分科进行、青年医师既可讲也要听讲;(6)病区特殊、疑难重症、死亡病例讨论及观摩会诊时师生一堂参加,实习医生和见习医师必须发言,让继教与教学交融互动。

实践证明,双轨并行不仅可行,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医院学术氛围的良性发展,随着一批批合格学生的迎来送往,增强了专业人员不断教学和继教的成就感,在管理上也非常有利于我们对医务人员和临床实习生进行统一体系的综合立体考核[1]。

2 互借手段实现目的

把继教和教学看成“一回事”有利于事半功倍、一石二鸟,使继教和教学互为手段和目的。就医院整体而言,通过教学手段锻炼师资,等于达到提高了继教能力和水平的目的,通过继教活动手段同堂顺风顺水教学生,等于前瞻性达到了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因此,以目的和手段的互为辩证关系角度来管理、安排继教和教学一体化实施是非常科学、务实、而且高效的。所以我们坚持了相当大部份专业学习活动不刻意区分继教和教学活动,只要求全院专业人员和实习生同堂参加,在这种融为一体的业务学习活动中,师、生双方的交流和互动更加广泛,学生能更多体会教师群体学术争鸣的风气,从而激励自己刻苦学习,教师也可从优秀学生的突出特长中受到“后浪”的冲击而终身努力进取,比如,在我们开展中―英双语临床教学示范查房时师生一堂,教师们对优秀学生用英语汇报病史、提问的能力倍加赞赏和好评,且自愧英语能力的“退化”,从而也提醒和强化了教师们终身学习、避免落伍的理念和行动;同时,我们还大力灌输了笔者独创的“教学相长、教比学长”的愉快教学法[2],使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看到带教对自己是极大的好处而没有任何不利,故老师更加愿意讲课带教,尽快在教学中提高自己、愉悦学生。

3 再把考核和激励统一

由于继教和教学就是“一家人”,所以我们在管理中把考核和激励统一起来,考核和激励教学也就是考核和激励继教,反之亦然。因为专业人员自己的继教跟上了,就增强了教学本领,要完成教学又必须使师资备课查资料、组织教学材料而相当于又进行了自我背景式继教,增强和巩固、拓展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说就专业人员个人而言,继教好才能教学优,教学好、继教自然优,这就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因此我们考核教师继教寓于通过教学考核之中,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我们编定了师生双向考核制度进行实习-继教考核探索,激励机制上鼓励教学,通过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教比学长”,年终既评优秀教师和继教先进奖励,也评优秀学生给予奖励。

总之,继教和教学表面上看前者是“纳入”,后者是“献出”,其实“纳入”和“献出”都是每个专业人员应尽的义务,“纳入”提高“献出”水平,“献出”促进“纳入”更出色,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促进教、学相长。

4 继教与教学融合更是构建终身教育理念和制度的好形式

把继教和教学融合管理,一方面对在职专业人员灌输终身教育理念,用国家终身教育制度来管理,加上医院规章制度的约束,以及教学任务的硬性安排和推动,甚至给一定压力,对其保持知识更新速度、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掌握,成为业务上学习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是极其重要的,也是近年来有成效的;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警醒临床实习学生,不要以为读大学毕业就可以当好医生了或者就具有高水平了,现在接受继教的老师们就是将来的自己,毕业后也不能终止或减缓学习劲头,否则,就会落伍,因而这种融合式管理对学生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作用和培养有益的学习观念、激发终身学习动力的作用。

上一篇: 公务员工作汇报 下一篇: 安全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