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21:45: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知识点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G642;G71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034-02
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植物保护是高职农、林、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主要为各种子公司、县乡镇农技工作,国家星火计划、燎原计划、扶贫攻坚项目实施、集约化农场经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干部等职业岗位群及园林苗圃、花圃、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绿化企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的运用。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植物保护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高职教学的目的。
1高职植物保护教学方法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植物保护教学主要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辅助手段。首先这种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掩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效果欠佳,距现代的高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差距甚大。其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并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间隔时间太长,难以做到知行合一[2]。
2“教、学、做”一体化内涵和特点
2.1内涵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他强调的知行统一的思想,与当前高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针是非常吻合的[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边“教”边“做”、边“学”边“做”。
2.2特点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训练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过程当中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零距离就业有极大的好处。“教、学、做”一体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职业技能方面已经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作用。
3“教、学、做”一体化在植物保护课程中的落实对策
3.1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项目、模块、任务3个层次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把植物保护这门课程设计为4个项目(项目一:植物有害生物识别辨认;项目二:植物有害生物调查和预测预报;项目三:植物有害生物综合管理;项目四:农药)。每个项目包涵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若干个真实的工作任务组成,教学的具体内容就是各项工作任务的训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其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教学能力,教师与学生同时达到知行统一。
3.2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零距离结合,教、学、做合一
实践教学的场所主要在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农场和校外多个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由该院植物保护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在作物生长季节,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观察识别病虫,采集病虫害标本。如小麦黑穗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油菜霜霉病、柑橘炭疽病、水稻烂秧病等。教学过程为:教师设计问题现场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设计方案教师点评、指导、考核。如针对小麦散黑穗病的发病特点,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黑穗在田间是成丛出现的?为什么非留种田在发病期不进行施药防治?学生通过观察,分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因为小麦散黑穗病是种子带菌,系统侵染,所以发病是成丛的;因为该病只有初侵染,不发生再侵染,所以在非留种田不需要施药防治。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明显提高。
3.3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鉴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差别,教师根据教学模块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首先采用项目教学法贯穿始终。学生做教师巡视指导讲解示范训练纠正师生共评的项目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在“做”中学[4]。此外,也可以适当运用“角色转化法”、“案例教学法”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农药安全使用”这一模块时,教师讲了一个案例:一头牛吃邻居家的庄稼而误食剧毒农药死亡,引起两家纷争,这场官司谁赢谁输?当时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同学们各抒己见。许多来自农村的同学列举了与农药使用有关事例,最后教师可总结“农药安全使用规范”,使同学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这个知识点。
3.4改革课程考核办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的,坚持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平时表现为辅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具体办法如下:一是平时表现。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的考核包括:课堂师生互动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与小测验;实习及实训报告。二是实践操作。实践技能考核占60%。建立实践技能考核试题库,由学生随机抽签,每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6个操作项目,每个项目10分。如在10 min内完成等量式波尔多液的配制;在5 min内在显微镜下找到某种病害的病原生物;在5 min内做好1个昆虫翅展标本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植物保护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通过对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表明,对该课程有兴趣的学生占70.35%,较有兴趣的占26.22%,没有兴趣的占3.43%;并且这100名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通过率为85%。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高职教育中大力推广。
5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4-15.
前言
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解决广大家长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普遍愿望、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适应当代教育观念的变革的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近十多年对学校教育的空间范围作了调整,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正适应了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小班化教学在我市逐步推广之际,我校今年也实行小班化教学,作为一位即将担任小班教学的数学教师,为了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及促进教学,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促进我校的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特作这个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以前我们老师针对50~60多人的班级一般是采用传统式“填鸭式”教学:由老师讲,学生听,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样学生与老师并没有产生共鸣,学生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实际上知识的收效甚微!那我们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这场时代的变革中,我们是固步自封呢还是勇于创新?答案是显而易见。这是我们课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二)拟解决的问题
重点要解决的内容是改变老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老师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法又如何发生相应的改变?教师将课本上理论性的知识怎样通过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先制定学案,在学案中体现:①学习目标,目标要具体,便于学生理解;②自学内容,学习内容具体化和精细化,将目标分解,每一小目标与相应的内容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结合,基础知识部分全员过关的习题,互帮理解部分的思考题,只要求学生程度好学生县进行思考,对思考的观点在课内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并让中下层的学生参与进来,在讨论中认知和理解;③突破重难点,发挥集体备课的智慧,认真分析教材和课程标准,重点把握重点、难点和考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力争编出能适合学生实际的学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能从已知的知识和教材内容上能找到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及至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从简到难,言之有理,说之有据;④典型例题、过关测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有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所得。将课本得知识点渗透于各种题型中,那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的形式解答题目从而理解课本知识,老师可以当场批改,及时发现和指出学生的学习的失误,纠正学生的错误。在解题中掌握知识、潜移默化地吸收;在合作交流中进行愉快学习;这样知识点不抽象,“理论实践化”,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等有针对性的练习,却不需死记硬背,而是理解地记忆,“见多识广”,从而可以灵活地应用它们,增强综合解题能力。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数学课堂的学生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团结合作互助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去领会题目隐含条件,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去审题,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数学教学方法就是通过解题来理解概念、定理、公式等,“理论实践化”,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中,温馨、快乐的学习,获得成就感。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那么对小班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1、小班化教学的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2、享受小班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
3、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学案、教学过程、教学时间控制、作业批改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得到:
1、探索并形成数学教学切实可行的“操作样式”,丰富课堂的有效策略。
2、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享受愉快的数学课堂教学,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
4、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兴趣、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5、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的欲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6、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能掌握知识,获得成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寻找新的突破点。分类阅读关于小班化教学和《数学课程标准》等有关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研究的有关文献,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2、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成功个案研究法
以研究对象中的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老师个体为分析单位,向学生、家长发问卷,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成因。对享受小班化教学与没有享受小班化教学教育的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个案跟踪研究。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
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特别是考试成绩较好的班级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且追踪调研,重点建立小班化数学教学档案,进行科学归因。
3、教育教学实验法
通过观测与小班教学的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小班化教学中的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总结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逐步形成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上课准备学案,备课时即备教材,更备学生,充分体现教学的四环节:情境激趣——合作讨论——展示演板——点评反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最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经验总结法
经过研究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总结并整理出适合当代教学方法的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研究阶段(时间)、研究方法、阶段性目标、研究内容和阶段性成果:
1、申报立项阶段2011年5月——2012年8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②阶段性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学习有关理论;
③主要研究内容:搜集国内外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经验,关注研究趋势,寻找新的突破点;
④阶段性成果:构建相关的理论支持体。
2、调查分析阶段2011年8月——2011年10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成功个案研究法,写出调查问卷。
②阶段性目标:调查学生参与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③主要研究内容:向学生、家长发问卷,开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成因。对享受小班化教学与没有享受小班化教学教育的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个案跟踪研究;
④阶段性成果:写出调查报告,对小班化“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总结,和一些教学反思。
3、探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
②阶段性目标:得出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
③主要研究内容:探索小班化教学中的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总结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写出体现“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教学使用的学案,逐步形成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④阶段性成果:实施原则方法和有效的操作措施。
4、完善整理阶段2012年1月——2012年5月
①主要的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
②阶段性目标:将实验课题的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总结课题研究,形成成果。
③主要研究内容:经过研究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方法的研究,总结并整理出适合当代教学方法的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发表关于“知识点题型化”小班化教学方法研究的论文论文。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
[3] 山海教育出版社《小班化教育》、《山海教育丛书》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世界著名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23日报告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近年来上升势头强劲。
该报告调查了全球范围的科研论文数据,结果显示,在引用次数排名最靠前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由中国研究人员发表或参与发表的论文比例在2011年达到11.3%,居全球第四位。该报告还显示,在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中,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者的论文所占比例居前。
该报告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高质量科研论文数量将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
2体检案例应用示例
2.1在静态生物化学中应用
同一个知识点可能有一个到数个体检指标与之联系,而同一项目的不同方面也可对应不同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在使用案例时有所选择,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就静态生物化学(即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章节而言,重点需要关注的是“检测方法与原理”。应该指出的是:现阶段很多临床检验已被自动化、一体化分析仪器所替代,如血常规和尿常规分别用血细胞分析计数仪和尿液分析检测仪检测分析。仪器检测分析具有快速、精准的优势,但就具体的生物化学教学而言,不应局限于对现有手段的简单陈述,而应关注其检测方法和原理,也可拓展到对多种替代方法的探究。体检项目中很多都涉及蛋白质、酶、核酸等的检测。在实践中总结出两条筛选案例的原则:其一,简要,即检测方法简单典型,若能配合开展学生实验就更佳。静态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学习的开端,唯有遵循简要原则,才能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如:蛋白质化学是生物化学中的开篇章节,同时也是极为重要的章节,其中蛋白质理化性质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尿蛋白定性实验在《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中有3种实验方法: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试带法。这些方法涉及蛋白质酸碱性、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等内容。可通过问题设置来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实验原理,主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分析“何种情况会致假阴性或假阳性?“”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等问题,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印象。尿蛋白定性实验简单易行,可配合开展实验教学。另外,血清蛋白可用双缩脲法和电泳法两种方法测定,也可同时引入该检测项目进行讲解。其二,所含知识点丰富、可重复使用。如酶学章节是动态生物化学和静态生物化学之间的桥梁,酶促反应的基本原理、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酶活性测定方法都是本章重点和难点,而大量的临床检验是依托酶促反应来测定的,如何从众多案例中选择出典型案例?就酶学部分而言,我们选择的是ALT的测定。ALT测定方法简单,有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两种,通过对其测定方法和原理的探究,可掌握酶学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同时,ALT指标的临床意义涉及肝胆生化、氨基酸代谢,甚至维生素(ALT辅酶是维生素B6,若ALT偏低可能是磷酸吡哆醛缺乏症)章节内容,因此ALT案例可串联多个知识点,方便学生记忆,且该项目可配合实验教学。
2.2在动态生物化学中应用
动态生物化学即物质代谢,是生物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是学好本部分的两个必要前提。体检案例在此部分应用较广,与静态生物化学联系时,往往对应单个或数个知识点,而到了代谢部分,体检案例可作为主线,整个部分教学可围绕这个主线展开。应用案例教学时,一般分为导入案例、问题驱动、学习应用、拓展延伸4个环节。例如在代谢开篇之前,先让学生看数份血糖血脂偏高的体检报告单;接着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该类疾病死亡率等数据导出“什么是三高?”这一问题;然后从“三高指标是什么、什么是血糖、什么是血脂”开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血糖和血脂要稳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由此引出糖代谢是调节血糖平衡、脂代谢是调节血脂平衡的概念,随后循序渐进地进行代谢各章节的学习。以脂类代谢教学为例,让学生阅读血脂偏高报告单中的健康建议项目,并让其带着“为什么提出这些健康建议?”的问题来学习。在讲具体代谢途径时,结合预防高脂血症的措施以及调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来讨论;讲血浆脂蛋白代谢时,结合血脂相关的4项指标来分析;讲脂类代谢紊乱部分时,从高脂血症的预防、疾病分型及特征、症状、治疗措施等方面加以总结,这样学生就能梳理出整个脂类代谢的要点。
2.3在分子生物学中应用
体检案例不可能涵盖生物化学所有的知识要点,但稍加拓展引申,就可扩大应用范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生物化学中的分子生物学部分主要围绕中心法则来讲遗传信息的流转以及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相关的一些基本技术。然而体检项目中并没有涉及此部分内容,但如果我们对某些体检项目加以拓展,就可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我们从血常规入手,如果白细胞数偏高,很可能预示细菌感染,那么现代临床检验中就细菌鉴定可引入多种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核酸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指纹分析等,从而弥补了此部分内容缺失的不足。又如,健康体检备选项目中有癌症标志物的检查,癌症的早期诊断是现今的研究热点,新项目指标、新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可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展开讨论,学习相关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80X(2015)11-0114-02
生物化学科目是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生对其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往后课程的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与实验思维能力。所以,在生物化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改革时,也必须注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考核办法的改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实验操作技能。随着生物化学科目内容的不断扩展、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许多高级院校已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其理论教学分开,生物化学实验成为了独立的教学课程,而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考核办法也与其理论课程分开,建立了独立的考核办法。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标准比较简单,只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并没有将考核内容细化到每个知识点上,学生在生物化学实验过程中比较被动,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实验科研素质的提高,导致学生仅注重实验报告,不注重自身实验思维的培养,由此可见,科学、规范的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考核办法是目前生化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1生物化学教学的考核缺陷
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的考核项目中并没有期末实验考核这一环节,以致带来的负面影响有:①在生化的教学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生化实验课越来越不感兴趣,不重视实验基础技能的学习;②学生在实验课堂上不认真完成实验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教学的目标;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对基本的实验仪器与操作注意事项不了解,操作步骤也不规范;④生化实验课程考核的标准比较单一,难以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操作能力与水平;⑤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必须在教师或课本的帮助下才能继续实验,学生的依赖性太强,难以取得理想的实验成果;⑥生化实验课程考核的项目太少,只有学生平时的实验表现及实验报告,无法科学、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实验能力与实验素养。
2生物化学实验考核办法的创新
为了保证生化实验的教学质量且实现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思维的目标,教师应对传统的实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与完善,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调整。
(1)预习报告的考核。学生通过教学进度安排表可以了解到每个实验项目的课时安排,教师也要提示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教师会在课前给学生分发预习报告表,里面会明确列举该节实验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根据教师罗列的提示对本课时知识点进行预习,完成预习后提交预习报告。预习报告明确要求学生要查找哪些资料,要求学生将实验原理、步骤、药品配制、实验注意事项等等进行详细归纳与总结。尤其是实验步骤的整理,要求学生要细化到每个具体的操作步骤。教师在课堂上对实验原理的讲解主要是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进行,如果学生回答的不够完善则由教师进行补充。课前准备阶段的预习报告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10%。
(2)对实验课的风纪严格考核。学生的出勤情况必须要列为实验考核的一项内容,这也是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让学生按时上课,掌握好每一节课程的知识点。上课纪律的考核是为了优化教学课堂管理效果,“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确保教学活动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才能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于实验台的清洁卫生考核也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内容,考核学生对实验环境的环保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以上的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10%。
(3)对实验操作表现进行考核。教师应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步骤、实验安全意识等各方面的情况,如发现学生的操作不规范要及时指出并纠正,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另外,教师还要记录每个学生探究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教师从学生的实验报告考查其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是否准确,从中了解学生探讨问题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主要考核内容包括讨论部分、实验结果及实验中学生的表现,这部分的考核成绩占总实验成绩的40%。
(4)期末实验测试考核。教师可以将每个学期的最后一次课定为期末考试课,期末实验测试考核主要包括笔试与实验操作两部分。笔试部分就是考查学生对实验内容及实验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这部分由学生通过笔试的形式进行作答。关于实验操作考核部分,教师可以设计五个典型的操作实验,考核学生各方面的操作技能。可以让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具体的考核题目,主要的实验材料由教师提供,但具体的药品配制需学生自己动手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全部操作,最后的实验结果需教师审阅后才能打分。期末成绩考核占总实验成绩的40%,其中笔试部分占10%,实验操作部分占30%。
3结语
生物化学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否对提高学生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科研素质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生物化学实验考核办法,既有利于检验和监督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验,广大生化教师应重视和不断优化生物化学实验的考核标准与内容。
参考文献
[1]徐文俊,谭茂玲,谢贞建,郭晓强,颜军.生物化学实验综合能力量化考核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8):89-92.
[2]吴伟刚,沈凤英,侯勇.农学类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J].科技风,2015,(19):216.
1.化学实验是进行知识传授与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将课堂内容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做化学实验的同时也对知识点进行了复习与巩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除了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创新,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实验现象可以激发学生对现象产生的原因的好奇,进而进行深入探索,而新的知识总是在探索中诞生的.
2.将实验与实际相结合
实验来源于现实生活,所学的知识需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因此,将化学知识点通过实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所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能更加符合教学目标,使学生看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就能想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能够想出解决方案,加快学生的思维速度,这也体现了对课堂知识的活学活用的特点.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加化学实验
学生可以设计相应的化学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中所需要的化学药物与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对实验药品的性质、实验目的、反应原理、实验方法、实验过程步骤、实验意义以及实验所存在的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也对化学实验基本内容进行了巩固.
4.掌握化学常识
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知道哪些化学物质对人体是有伤害的,以便在化学实验中可以及时对其进行合理预防,可以使学生按照要求做实验,确保化学实验可以顺利完成,也有利于学生对化学实验知识体系进行构建.了解到哪些气体、液体、固体等对自然生活会造成环境污染,在生活中可以对社会环境规划管理起到监督的作用,做到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为身边的群众做一个典型模范.三、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1.由传统的教师演示转化为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现今,生活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学设备也相应完备,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始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将之前在化学教学中的欠缺不足之处及时弥补上来.之前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动状态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而现在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做实验,教师和学生的主被动关系就发生了颠倒,想要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就必须要亲自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吸收,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化学的奥秘.
一、指导思想:夯实基础,滚动提高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计划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引导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并通过知识的回顾、整理、应用、拓宽与辐射向其它学科进行渗透,这一轮复习着重于完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即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要加强变知识点复习为考点复习的研究,高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不少于100个,教师觉得要复习的都复习到了,而学生做起题来却往往“常规、常见、常讲、常练、甚至常考的知识点仍然常错”。而化学考试热点只有近30个,其中有近二十个考点重现率特别高,而综合考试中,化学试题的量比较小,所考的必然侧重于考试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应该研究:根据考点来组织化学高考总复习,可以缩短复习周期,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复习中要舍得在难点、重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为达到知识上不留死角的目的,对一般性考点也不容忽视,可采取一般性的考点则通过练习的形式再现。复习中穿插一些小的专题进行专题训练,小专题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知识点及对应目标;例题;知识规律、方法、技巧小结;目标检测题。进行专题训练时要针对高考的重点和热点,主要以知识点和以解题方法为线索,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发展能力。
二、复习策略:立足课本形成网络强化落实
1、正确处理“纲”与“本”关系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课本是依据大纲编写出来的教科书。因此,引导学生搞清纲与本的关系,对搞好高三总复习尤为重要。高考总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应依赖于课本。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明确考试的目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内容,力求抓住四点:①知识点;②考试点;⑧能力点;④实际点(联系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环保知识的实际)。不让学生做死题,少走弯路 以求实效。根据多年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观察,化学命题的思路是守纲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不要随意拓宽知识范围,要深入分析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和课本上的重点知识,找出知识点和考点,把课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深化和提高。要善于抓重点、抓规律,抓知识的归纳小结,抓知识点和考点的联系,不让学生死记硬背。
2、切实解决复习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知识点、高考试题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观察,目前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做演示实验),学生看。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也清楚。但是前面听,后面忘;容易听,容易忘。试题特点是:多、全、小、精、活,考能力、考技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题比重逐年增大。命题趋势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活中求快。要求学生答好高考题的标准是:常见的题要会做,不常见的题也要会做,从来没见过的题也得会做。这就要求在总复习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狠抓双基上下功夫,搞清知识间的联系和知识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解决疑难问题。另外,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考就糟。为此,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是:认真听讲、反复联想、熟能生巧、 能力渐长。二是概念多,理论多,实验杂,计算难,题型活。在教学、复习中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理解、注意联想,重视实验,讲究巧练,培养能力,善于记忆,前后对比,摸索规律,经常回忆,不易忘记。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一一对应,学生目标明确,进步即可明显。
3、认真把住复习中的“六环节”
“六环节”指:阅读、提问、讨论、精讲、精练、点评。
(1)阅读
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认真阅读教材是听好一节课的基础。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适应当今高考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无论是在平时上课中还是在高考总复习中,教师都应坚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而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在阅读教材时,重点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单元知识及综合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是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解决的,还有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上还有困难,主要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才能解决,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前通过导学案来完成。
(2)提问
不管是在高三复习的哪一个阶段,教师都要根据考纲、考点、知识点提出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加上学生在第一环节阅读教材时积累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有计划、有目标的分期分批解决。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做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学生每次接触的问题越少,印象越深,记得就越清楚。时间长了,好多重点问题就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掌握。
(3)讨论
在前两环节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对思考题中存在的疑点、难点进行讨论。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搞清自己的遗留问题,加深印象,从而使每个思考题涉及的同一类问题都能搞清楚,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抓住分析讨论这一环节,学生就会获得牢固的知识。
(4)精讲
由于总复习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讲复习课,还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做到有目标地精讲。学生一看就明白的问题,教师不宜在课堂上讲来讲去,而是要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功效。
(5)精练
无论是单元复习,还是综合练习,模拟测试,教师都要精心选编适量的不同类型练习题进行精练。切忌搞“题海战术”,习题离课本的距离太远。所选习题必须是不离开课本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所涉及的内容。在复习中发现,有的学生练了大量的综合题,但一遇到课本上习题和问题还是照样出现错误,因此,高考也考不好。练习要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复习内容,采取不同的练习方式,练得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理解,熟练掌握,准确无误,标准规范,即达到精练的目的。
高三化学复习中“练”的策略:正确认识高三复习中的“练”,必须跳出题海,严格遵循练的原则:适时,适量,精干,灵活,练有所得。而练的总体目标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切实注意练的方法和效果,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常见做法是:基础知识系统练,难点知识分解练, 热点知识专题练,错题过关二次练,提高能力综合练。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后加以完成。
(6)点评
学生经过分章、分块、综合训练和模拟测试的复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但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还得重点抓好点评。点评应重点做好以下一些问题的处理与训练:抽查学生的双基知识是否搞扎实:考点、知识点涉及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是否搞清楚:学生对试题是否具备有变型、互换、转化、重组、自编、改编、延伸的能力;学生对试题是否具有巧解、妙解、灵活多样的思维方法。复习中,针对以上需要点评的问题,结合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给学生介绍规律性的知识以及巧解、妙解、快速解题的方法,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两三道题所涉及的内容、知识点、规律,结合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就分析、讲解一节课。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边点边评,随点随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备课组工作:科学管理团结协作和谐发展
1、扎实推进“一课一研”、“集体备课”
备课组的全体成员要深刻领会郭校长开学报告中所做的指示,全面推进“实施和谐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要坚定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信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坚持“集体备课”,每一节课要确定主讲人,每位老师要根据主讲人的教学思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再共同讨论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易错点和教学策略。要做到人人发言,取百家之长。
为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备课组在确保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大力倡导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以达到“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努力提升组员的教学科研水平。
2、精编资料
组题的来源:往届资料 高考真题 各地模拟资料扫描改编原创 网络下载
组题的要求:精选多组、精编细选、习题组编不能粘粘贴贴,不能照抄和照搬,务必进行深加工,提高习题的针对性,确保习题的质量,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背景下新的一轮高三化学复习已经启幕,科学合理地制定高考复习教学策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有效复习、提高成绩。为此,教师要研究四个方面:考纲、课本、考题和评价,即考纲是纲领,统领高考,必须研读到位;复习中随时回归课本,寻根追源;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特点,把握命题趋势;潜心研究考试评价,洞悉高考的改革方向。笔者就上述四个方面谈谈认识。
一、学习考纲看要求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明确指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哪些知识属于了解,哪些属于理解和掌握,哪些属于灵活和综合运用在考纲中均有明确现定。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学习考纲并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去复习。同时,研究考试大纲的变化,要把新旧考试大纲作对比,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增加的,哪些知识点是删掉的,哪些知识点的考试要求有变化。例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高考化学的重点与热点,但这也是新大纲较原大纲变化最大的一部分内容,具体举两例:①将“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降低为“了解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②对“盐类水解的原理”由“理解”要求,降低至“了解”,删去了”了解盐溶液酸碱性“的要求,但提出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应用”的要求。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考纲的变化调整复习的难易度和深浅度。有些内容只要求了解,就没必要花过多的时间去钻研,有些增加难度的就要深入挖掘。又如新教材增加的内容:①盐桥;②应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③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④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⑤《有机化学基础》“质谱法、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在高考复习中要重点关注,高考试题中很可能出现。教师一定要明确考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复习要求,让学生明确高考的方向,不盲目地加深难度,不盲目地搞题海战,而是有的放矢,为学生的有效复习指引方向。
二、回归课本找标准
在高考复习时把课本扔到一边,每天只埋头做题,这是错误的做法。课本是知识和方法的重要载体,也是产生高考试题的主要来源。课本在高考复习中起到很好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其一,书本上定义、定律、公式等的叙述,符号的使用都是统一的和标准的,其二,许多高考题在课本中有原型,例如2010年新课标卷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的聚碳酸酯的合成题原型来自课本选修5的116页第2小题。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由此可见,脱离课本的复习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以课本为基础和标准,将课本中的题目加以变化引申、拓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打好基础。当然,回到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以课本为复习过程中的支撑点,按照《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回到课本也不是简单地将知识重新复习一遍,而是对课本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三、钻研考题看趋势
高考命题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原则,着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因此,高考试题对高三复习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无论复习哪部分内容,我们都应该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习效率。以下是笔者对全国(新课程卷)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分析。
1.新课程卷近三年高考题考点的分布。
2.分析新课程卷近三年高考题呈现必考考点(每年必考)和轮考考点(非每年必考)。
选择题中必考两道有机题,主要考点为:烷烃或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机代表物的反应类型等。轮考考点为:阿伏伽德罗常数、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电化学、离子方程式(考过2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反应热、物质的保存和检验、化学与生活、元素化合物、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化学用语(各1次)。主观题中三道必做题,一般为:实验综合题,元素化合物复合题,化学反应原理复合题(电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等)。其中必考考点为:无机实验及化学平衡的计算。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考命题的五个特点:①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②高考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内容,始终围绕着化学的主干知识展开;③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力度,特别是对中学化学基础理论;④强化信息摄取和加工与注重实验的定量分析及条件控制;⑤计算集中在反应原理部分和物质的量部分,如盖斯定律,反应热,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物质的量浓度等,可能与元素化合物结合。
3.新课程卷命题在延续以往“大纲卷”基本结构框架、保持试卷整体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在试题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命题视角更加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例如摒弃了传统的远离真实场景的框图推断题,代之以实际应用的工艺流程、操作流程等流程提问或情境设问的新题型,实验综合题更多地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呈现。化学计算不再单独设置板块而是糅合到其他板块中去,但是高考并没有降低对化学计算的要求,还出现了将化学简答与化学计算整合的新趋势。化学学科内综合的考查力度在逐年加大。
四、推敲评价找方向
每年高考评卷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都会公布各高考学科的试卷评价报告,这份报告对高考试题的总体评价、试题特点和对教学的建议都有详细的说明,通过认真学习、研究、推敲该评价报告,我们可得到许多信息,其中包括高考命题的改革方向。坚持能力立意,重视持续发展。控制选考难度,保证考试公平。比如各选修模块的试题的知识容量和能力层级相当从设问角度入手,根据能力层级由低到高的次序编排,由此使各选修模块题之间的能力层级大致相同,这在近三年的新课程高考试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优点将继续保持,缺点将进一步弥补”必将是高考命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总之,作为高三化学教师,我们必须明确考纲要求、命题趋势、高考方向,不能脱离课本,不盲目增加难度,尽量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瑞强.新课程下化学高考备考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9):5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50-02
什么是 PBL 教学模式?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 1969 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首创,它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提出问题为学习基础,学生通过组成学习小组的模式来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以取得解决问题的良好效果,从而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PBL 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玉林市卫生学校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将 PBL 教学法引入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活动,能够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此进行调研、分析。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玉林市卫生学校 2014 级药剂专业的 2 个班共 135 名学生作为考察对象,其中 14 级药剂 4 班共 67 名学生为对照组教学,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14 级药剂 5 班共 68 名学生为 PBL 教学组,采用 PBL 教学方法。PBL 教学组分为 12 个学习小组。每组有 5-6 人,选出 1 人为组长。
(二)方法
1.教学方法。两组采用教材相同,授课老师相同。对照教学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授课,PBL 教学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所学专业课基础知识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周详的 PBL 教学方案。具体为:(1)由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实验内容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查询相关资料,进行阐述和讨论,初步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或者途径。在此过程中,老师主要作为聆听者。(2)依据实验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3)小组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解决问题。
2.评价方法。从实验报告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学生反馈来评价 PBL 教学方法在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其中,学生对学习兴趣提高和实验顺利完成情况这两项目指标是课后采用问卷形式来得到的;知识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能力这两项是通过问卷反馈、老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给予的综合评分来得到的。每一项的评分设置 1-10 的分值,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差(±S.E. )表示。P
二、结果
发放问卷 135 份,回收有效问卷 135 份,提交实验报告135 份。问卷和实验报告的回收率 100%。在调查中,实验项目内容分别为:实验一维生素类药物的性质实验、实验二抗生素类药物的性质实验、实验三甾体激素类药物的性质实验、实验四作用于胆碱能神经系统药物的性质实验。从表 1 中可知,在这四个实验课教学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这四方面,PBL 教学组都比传统教学的对照组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说明 PBL 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较大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检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它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比传统教学法,PBL 教学法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表 1 所示,PBL 教学组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一)药物化学实验采用 PBL 教学法的优点
Application of FLASH in biochemistry teaching
ZHANG Shu-min,CHENG Jian-ye,LI Hong-lin.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We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flash in biochemistry teaching.During the teaching,we adopted the flash to describ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 in biochemistry and evaluated it by questionnaire.The reaslut showed that the flash was use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and studying of biochemistry.
【Key words】 Flash;Biochemistry teaching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以及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生命科学。对于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物化学既是必修科目,也是最困难和最枯燥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改善了这一现状,提高了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尤其是FLASH动画在生化教学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有效表达微观世界的动态生化过程的弱点,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例如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这一全过程由于它的高度抽象性以及复杂性,一直以来是生化教学的难点。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研究发现采用FLASH 动画来表现这一全过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报告如下。
1 实验对象及方法
选择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班学生共120名,分成两个班各60人进行教学,即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FLASH动画来演示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这一全过程,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板书和口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最后进行相关知识测试考试以及填写问卷调查。
2 实验结果
2.1 知识测试考试结果统计
表1
两组知识测试考试结果比较(分)
最低分最高分平均成绩
对照班257163
实验班639378
表2
两组知识测试考试结果统计比较(人)
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分以上
对照班19271400
实验班6815292
2.2 问卷调查报告 对实验班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8%的学生认为FLASH动画有助于重难点的理解,学习兴趣的提高,知识点的记忆。93%的学生喜欢在教学中采用动画,但同时希望教师结合板书,便于记录笔记和知识点复习。
3 分析与讨论
3.1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各方面指数都高于对照班,例如最低分,最高分,以及平均成绩都优于对照班,并且实验班学生的成绩分布主要集中在70~90分段,而对照班主要集中在70分以下。这一考试结果与问卷调查中实验班学生认为FLASH动画有助于重难点的理解,知识点记忆的观点是相吻合的。
3.2 FLASH动画在教学中优缺点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反映出动态的生化过程,并且枯燥抽象。然而FLASH 动画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动画配合声音形象而生动的演绎微观世界的变化,将抽象转变为具体,将复杂转化为简明。在实际的教学中作者也发现,当要采用动画来阐述原理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感马上就会大大增加,课堂的气氛也更加活跃; 另一方面,有助于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生化中的难点往往体现出抽象性高,复杂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例如在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这一部分,过程复杂多变,参与反应的生物因子众多,学生单凭自身想像来理解问题,往往困难重重。而FLASH动画来反映整个过程,就给学生以直观的生动的印象,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其次,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除此以外,FLASH动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归纳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并且能够联系临床等多方面的优点。
但是,FLASH动画的不足之处却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一方面,学生反映,FLASH动画不利于做笔记以及课后的复习;其次,FLASH动画的节奏快,学生的思维有些跟不上,容易知识脱节,反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反映,要求FLASH动画结合板书进行教学。
3.3 建议 为了更好让FLASH动画为生化教学服务,建议如下:①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好计算机技术,能够自己制作复杂的FLASH动画。目前在教学上使用的动画绝大部分都来源网络,只有一些非常简单的动画是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的。因此,教师能够自己制作复杂的动画才能更好的反映自己的教学思路;②保证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能够满足FLASH动画制作的需要,这就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③FLASH动画应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摒弃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是不利于教学工作的。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