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2: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报表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观目前市面流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书籍,可以大胆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统括为比率法和趋势法。所谓比率法就是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个数据(指标)与另一相关数据(指标)的比率,藉以做出结论。趋势法是对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藉以发现某种变动趋势。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一般地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基于盈利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收入的趋势分析,成本的趋势分析,各项费用的趋势分析等。盈利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成长性和波动性。
(2)基于资产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各项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对应负债的比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而资产结构关注的重点是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是财务弹性和潜在损失。
(3)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主要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尤其是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趋势。
二、不同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
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每个企业也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行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财务特征是:(1)初创阶段:没有或极少现金流量,需要利用财务杠杆积极筹资;(2)成长阶段:有少量至增长的现金流,需要生产和技术能力;(3)成熟阶段:现金流量逐步增长,需要采取控制成本的财务策略;(4)衰退阶段:从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到开始衰竭,需要采取提高管理控制系统效率的财务策略。
三、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
基于以上不难得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多么的必要。
3.1基本思路。第一,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获取这方面的大量信息是成功地分析财务报表的前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周期,其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不能相互比较的。第二,研究企业发展的路径。同一行业,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能轻易比较的,因为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两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在经营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一家企业意识到行业处于成熟期,在维系企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地为企业转向做准备,投入大量的财力研发新的行业;而另一家企业还在扩张,将大量财力投入扩大再生产或广告费用,两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前一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可能不如后一家企业,但从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前一家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显然要比后一家企业强。
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即使企业在成熟期都能意识到要开发新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企业转向是要付出退出代价的,如果企业转向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其退出壁垒是很大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未获成功,就是因为退出成本很高。因此,如何在既有行业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转向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3.2需要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
3.2.1流动性。流动性一般是指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及其不确定性,广义的流动性也指负债的到期(偿还)日期、金额及其不确定性。流动性主要考察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的构成,并研究企业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负债而加工获得的信息。流动性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分布和通过理财活动对现金流的重新安排,因此,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关注流动性指标时,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应同现财手段相结合。例如,对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分析,一般是通过按先前的赊销合约来分析他们的时间安排(还款时间)、金额和信用风险来计算的,但是,在现财环境下,我们还应当考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主体”(SPE)予以证券化,这样就能迅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大大提高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3.2.2财务弹性。财务弹性又称财务灵活性、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及时采取行动来改变其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使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现金需求并把握意外有利投资机遇的能力。财务弹性既影响到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又影响到风险的评估。因此,要得到这一信息,既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又要离开财务报表去了解企业的一些不能在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如声誉、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比如:(1)在短期内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券;(2)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时贷到急需的借款;(3)调整理财和经营策略,如在不损害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销售一切可能销售的资产,改变可扩大销售迅速增加现金流入的经营策略。
3.2.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现金既是价值(财富)的存在形式,又是支付和交换的手段。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就等于人体缺乏生命所需的血液,交易和事项有可能停止,企业将面临着在市场上消亡的命运。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就可以基本提供。但决策是人们决定未来的经济行动,它所需要的对决策有用信息主要是预期的现金未来流量。
2.审计资料收集困难,审计管理存在弊端由于合并财务表报其反应出的信息量相对较大,包含了子公司以及母公司等多个方面的经济运营信息。因此企业有关审计人员在对合并财务表报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应准备好充足的资料进行审计参考,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但是由于合并财务报表中涉及的信息十分的广泛,并且分布于不同的子公司以及部门之中,造成有关企业审计人员收集资料上的困难。除此之外,企业在对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管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体现在管理制度不足,管理力度不够等方面。这使得企业审计人员在进行合并财务表报审计的过程中,工作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约束,造成工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不合理。
3.缺乏完善审计标准,审计质量难以保障在对合并财务表报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合并财务表报中展现出的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标准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由于信息的分散性过强,因此在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的质量难以被有效的保障。
4.审计人员素质不足,审计效率难以提升审计人员是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的关键,因此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与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我国部分企业审计人员的素质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我国企业中部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着个人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难以对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把握,并且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进行及时的解决,造成企业内部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质量的下降。
二、针对合并财务表报审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审计程序,进行特殊审计鉴于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与一般的财务表报在审计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因此有关企业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对审计工作中的程序问题产生重视,对不同审计工作进行区分对待。尤其是针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有关企业应对其进行特殊审计,制定出符合合并财务表报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程序,确保合并财务表报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合并财务表报审计程序制定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对传统审计程序进行把握,明确传统审计程序与合并财务表报审计工作之间的差异,并从实际的差异性入手进行合并财务报表审计程序的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新审计程序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加强资料搜集,完善审计管理资料的搜集问题一直是进行合并财务表报审计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有关企业工作人员要想对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质量进行提升,就应在相关资料收集方面下工夫,确保相关材料收集的全面性。鉴于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企业应充分的借助网络资源,将各子公司与母公司联系在一起,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的共享。尤其是在经济资金流动等方面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允许审计人员通过电脑对相关资料进行查看。其次,子公司应注重内部财务工作的条理性,保障内部财务表报的清晰明了,为合并财务表报审计工作的进行提供便利。
3.建立审计标准,把握审计重点审计标准主要是对合并财务报表真假性的一种判断,因此有关企业应在明确内部审计标准不足的基础上,对相关合并财务表报审计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各项标准进行完善,并充分的对各子公司的审计标准进行掌握,整合出一套符合合并财务表报审计工作的审计标准。同时,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工作的审计内容众多,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合并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审计质量以及审计效率,有关审计人员应对审计工作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把握,关注审计重点。
偿债能力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债权者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
1.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在2008年到2009年低于国际标准下限1,直到2010年才达到1.21,在此期间企业的流动资产配置较低,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主要是企业响应国家安全生产的号召,募集来的资金大量用于设备改造及子公司新煤矿的开工建设。借款增加使得负债相应提高,最终导致流动负债的增加速度快于流动资产的增加速度。速动比率在2008年到2011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企业的偿债能力不断增强,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突破了基准值1,2012年又出现了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存货变现能力差且在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高。现金比率除了2012年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四年均处于上升趋势,总体维持在0.4至0.61之间,最高为2011年的0.61,最低为2012年的0.41,高于一般认为的0.2,表明企业的随时支付能力尚可,资金管理运行有效。综合三项指标来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稳中有升,但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旦出现资金运行不畅,将面临流动资产不够偿还流动负债的风险。
2.长期偿债能力。
2009年阳泉煤业集团资产负债率突增达到63%,其余年份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该年新增子公司新景煤矿导致各类借款大幅增加。企业较好地利用了财务杠杆,使自有资本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对债权人的保证程度偏低。从长期看,会影响企业未来资金的借入。利息保障倍数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范围较大,表现的很不稳定。2008年企业新增5亿短期借款导致利息费用增加,使得利息保障倍数高达35.26。而2010年与2012年企业利息费用骤增,该指标迅速降低,该指标的震荡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不稳定,企业为获取利润承担贷款的能力较弱。
(二)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产出额与资金占有额之间的比率,通过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资产营运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1.总资产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以2010年为转折点,先降后升,尤其应注意到的是2011年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大幅上升,远远高于销售收入上升幅度,究其原因是企业报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所致。总体来看,企业未来资产利用效率提升的空间较大。
2.流动资产营运能力。
2008年到2010年间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存货周转天数逐年上升,主要原因是2008年国际煤价刺激了国内煤炭价格的攀升,企业囤积大量原煤。2009年经济危机导致煤炭需求萎缩,大量产成品无法变现。从2010年起企业逐步摆脱负面冲击,根据订单与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销售,减少囤货行为,存货周转率开始大幅提高。存货周转率的不稳定,反映出企业存货管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应收账款周转率自2008年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企业制定了新的收账政策,资金使用效率得以提高,拖欠资金现象减少,现金流状况得到改善。但企业未能保住这种良好势头,2012年出现了回落,从整个市场环境看,2012年煤炭价格大幅波动,许多企业都面临账款收回难度增加的问题,阳泉煤业集团也未能幸免,可见企业应对市场变化能力不足。
3.固定资产营运能力。
阳泉煤业集团固定资产周转率在2008年到2012年间上升幅度明显,期间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2009年引进了矿井水沉淀净化和电厂冷却水设备,2010年推广了小煤柱送巷设备的使用,固定资产结构趋向合理,使用效率不断增强。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投入产出水平和盈利质量,关系着投资者是否能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是否能收取本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阳泉煤业集团净资产收益率除在2009年有所上升,达到34.38%以外,从2010年开始逐年下降,截至2012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变化范围较大。企业资本获得收益能力较弱,股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2.总资产报酬率。
五年间总资产报酬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利的能力不佳。一是阳泉煤业集团的总资产周转率呈现出不稳定性。二是逐年增加的财务费用使息税前利润不断减少,最终导致总资产报酬率的降低。
3.收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幅度8.36%大于营业利润率下降幅度7.07%,主要原因是产品销售总额的上升低于成本费用总额的上升,生产和销售每一元产品所实现的利润逐年下降,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巨大,却并未从高收入中获得高收益。
(四)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是其他三大能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对发展能力的分析,投资者可以评价企业的成长性,经营者可以发现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1.营业收入增长率。
阳泉煤业集团营业收入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2009年仅为17.45%,主要是经济危机导致能源市场出现萎缩,企业虽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2010年到2011年间,市场大环境好转,加上企业不断拓展新客户以及老顾客采购份额的增加,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上涨,销售业绩好转。到2012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较前年减少近1/2,主要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经济运行不稳定因素增多,煤炭市场大幅波动,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
2.营业利润增长率。
阳泉煤业集团的利润除2008年增长较高外,基本处于低水平,虽然2010年出现小幅回升,自2011年开始又再次下降,2012年甚至出现负数,利润涨幅远低于收入涨幅,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增加,期间费用支出较大,加强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3.总资产增长率。
阳泉煤业集团2009年总资产增长率达到82.74%,主要是由于企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137425万元,在扩大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加企业资产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表现出非常优秀的成长性。而其余年份基本维持在25%左右,如此之大的差距表明企业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只要经过努力,仍能达到较高水平。
二、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偿债能力较弱,资金融通压力大
通过偿债能力分析,可以看出阳泉煤业集团偿债能力虽然逐渐增强,但总体水平偏低。首先,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募集了大量资金用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负债在短期不会存在较大风险,但长期来看,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很可能面临资不抵债,对未来发展以及融资都造成巨大压力,影响企业的信誉以及未来债权人对企业的投资;其次,阳泉煤业集团下属的众多子公司,包括天泰公司、兴裕公司、开元公司在生产经营中利用外部资金意识淡薄,只是单纯地通过向母公司借款来达到融资目的,且还本时间长、利息低,给企业的资金融通造成了巨大压力;第三,速动比率低折射出企业存货过多。在煤价上涨时,企业为获得高价,大量囤积货物,而在价格下跌时,需求萎缩,导致大量资金无法变现被占用,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资产报酬率低,应对变化能力弱
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逐年下降,运用资产产生利润能力不足。一是总资产周转率长期以来处于不稳定状态,忽降忽升,虽有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投入生产,但管理水平低导致运行效果不理想;二是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国内外经济环境对企业影响较大;三是产能过剩现象突显,总资产报酬率不断下降。
(三)利润增长率低,未来发展有待加强
企业的营业利润增长幅度逐年降低,表明企业的发展能力不足,从侧面反映未来获利能力欠缺。一是能源类企业面临特殊的生产成本,企业要在引进先进环保设备的同时投入大量治理费用用于改善和治理前期粗放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二是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的转让费等造成企业开采成本逐年上升,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发生的借款费用使得财务费用剧增,导致利润率降低。
三、阳泉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进的措施
(一)合理利用资金,提高偿债能力
认真落实全面预算工作,尤其是财务预算,加强资金的日常监管和控制;改善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保证企业在投资新项目的基础上偿还以前债务;加强各类存货管理,根据市场科学安排生产,合理组织销售,减少积压和浪费。
(二)提高总资产报酬率,增强环境应变能力
借鉴同行业先进企业资产利用状况,加速资金的投入收回,处置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建立风险预警模型,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经济事件的能力;紧跟国家政策开展生产结构调整,推进选煤、电力、供热和贸易等产业的协调发展。
1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确认;而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学生在沙盘模拟过程中,对权责发生制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常常犯错误。例如,沙盘模拟中多数市场销售订单都是有一定账期的,即企业交货后应在几个季度后付款,如果企业在3Q交货,而应收账款账期为2Q,则本年度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学生在编制本经营年度的财务报表时,经常由于没有现金流入,而不将此订单的销售额记为收入,导致在编制损益表时少记了收入,这样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所有者权益项目合计必然不准确,经常导致本年末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10M以上的差额。分析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学生普遍混淆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误以为指导老师给付了模拟币(即沙盘中的现金)才是收入,而销售发生得到应收账款时,只通过摆放模拟币的方式记录了应收账款这项资产的增加,忽略了收入的增加。对学生来说,准确地确认收入,一方面需理解权责发生制这个基本的会计知识点,另一方面编制损益表时要以年初获得的市场销售订单的登记信息为依据,本年已交货的订单即按订单上记载的销售额记录收入,未交货的市场订单在实际交货的年度确认销售收入,既遵循了权责发生制的基础,又能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2折旧问题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折旧额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会计学等课程中,往往只掌握了折旧额的计算方法,如直线法等,并没有理解折旧的内涵,在沙盘模拟中经常出现错误,导致无法正确编制财务报表。①计提折旧不涉及现金的增减变化。在实际教学中,即使在对沙盘规则进行讲解时强调这一点,学生还是经常出现错误。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在年末计提折旧时,学生不从作为固定资产的生产线账面价值扣减折旧额,而从企业的现金库中扣减,导致现金不足,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偏高,影响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准确性,且会造成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零还要提折旧的情况出现,导致模拟经营与财务报表编制的混乱;②混淆折旧费与维修费的区别。在沙盘规则中,维修费是在使用了生产线企业所发生的维修费用,它是企业生产费用中对实际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开支,如更换损坏零件、更换油等。而折旧是对固定资产因实物磨损、技术更新等各种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一种账务处理,它是会计准则强制性要求的,与企业实际发生的维修费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部分学生会出现把现金支付的维修费,作为折旧费处理,且维修费作为综合费用中的项目不直接体现在损益表中,导致在编制损益表时,折旧费用项目出现错误,同时因没有提取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两者都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出现“账不平”的现象;③在建工程与出售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与“企业会计准则”类似,沙盘规则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规则为,当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当年不计提折旧,从年月计提折旧。当年减少的固定资产,当年仍计提折旧,从下年起不计提折旧。一方面,学生为扩大生产规模,在新建生产线时,不理解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的区别,会出现在建生产线投资建设尚未完成,就计提折旧的错误,另外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不理解在建工程项目的含义,将在建工程记入固定资产价值中;另一方面,本年度已出售的生产线,年末盘面上不存在了,不计提折旧,将剩余账面价值放到企业现金库中,同样会因折旧费导致损益表错误,现金额偏高,造成资产负债表错误的情况出现。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特别注重对折旧概念的讲解,使学生认识这一不属于现金流出,与固定资产价值紧密相关的特殊成本。另外,在模拟经营第2年开始,学生一般开始投资新生产线,此时需复习固定资产投资和折旧的规则,提示学生以上常见的错误,以起到预防和警示的作用。
3成本确认及计算
众所周知,在会计账务处理中,收入与成本是互相匹配的,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本期确认收入的同时必须结转相应的商品成本。而学生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出现只确认收入而不结转成本的现象。例如,市场销售订单为第1季度交货,而销售的货物为上年结余的库存商品,部分学生会以为上年生产的货物不能记入当年的成本,究其原因,在于不理解确认销售的意义。生产过程中,生产成本转入存货的价值,作为资产存在,而商品销售时,须记存货成本减少和主营业务成本即销售成本增加,即作为存货的商品只有在销售时才作为主营业务成本记入损益表,而在生产流转过程中,不论形态和价值如何,都属于存货不影响当期利润。另外,在成本计算中也容易出现错误,如P2产品crystal,成本包括原材料M2、产成品beryl和加工费用,而加工费用因生产线不同而不同,手工线生产crystal加工费用为2M,半自动及其他生产线加工费用为1M,单位成本可能是4M或5M,在填写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成本时,需明确每个crystal产品由何种生产线生产。
4组间交易的处理
在沙盘规则中是允许各模拟企业或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易的,例如买卖原材料和产品等。组间交易既增强了沙盘模拟的真实性、灵活性,也导致财务报表编制的复杂性,组间交易账务处理需要特别注意。以产品的交易为例,如A组将产品beryl销售给B组,售价4M,B组将beryl产品投入生产crystal,产完并在本年度售出。对于A组来说,可以将对B组出售的beryl销售额4M记入收入,生产成本2M记入销售成本,也可以将销售额减去生产成本的毛利润,如4M-2M=2M,直接记入营业外损益;同理,对于A组来说,即可将外购的beryl产品的成本4M记入销售成本,并将用外购beryl生产并销售的crystal产品正常记入销售收入,也可将此特殊的crystal产品的毛利润直接记入营业外损益,假设crystal产品的售价为10M,为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则此crystal产品的成本为6M(beryl外购成本4M+M2成本1M+加工费用1M),1个crystal的毛利为10M-6M=4M,而损益表中收入和成本项目避免对此crystal产品重复计算。而原材料的组间交易损益,记入营业外损益即可。涉及到营业外损益的情况,还有小组违反了比赛规则,如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不按任务清单操作沙盘等,一方面应支付现金罚款,另一方面应记入营业外损益,减少当年利润。
5应收账款贴现的处理
沙盘规则中对应收账款可以随时贴现,同时应收账款贴现要支付贴现息,因为贴现息也经常导致财务报表编制的问题出现。一方面,学生将代表应收账款的模拟币交给指导老师后,换得等额的现金,需要将贴现息放置在盘面费用栏中的利息费用处,即将贴现息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这一点与会计准则规定也是一致的,学生经常忽略这一步骤,不支付贴现息,或者支付贴现息,不将其计入损益表中的利息费用,也会导致最终资产负债表账不平;另一方面,因为应收账款贴现属于融资行为,不影响企业的销售收入,部分学生会把扣减了贴现息后的应收账款作为销售收入,导致少记收入,影响当年损益,也是需要指导老师特别注意的常见错误。
6更换标识的问题
编制财务报表时,资产、负债和期间费用都在盘面上显示出来,一目了然,但是诸如研发费用、市场开拓的费用,在研发或开拓完成后需用盘面上的模拟币换成标识牌,但更换后容易导致记录本期费用错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在年末最终编制完成财务报表,且经指导老师审核无问题之后,在进行下一年度的广告竞标之前再更换相应的标识。
7所得税金的处理
按照税法或会计准则的规定,所得税只有在本年盈利,且弥补前5年的税前利润亏损后才需计算缴纳,沙盘规则也是同样的规定。但是学生还是经常在所得税费用方面出现错误。一种常见情况是,即使利润为负值,还按1/3的税率支付所得税,且所得税费用为负值,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目合计值偏高。另外,一般来说所有小组在模拟经营前3年都会产生亏损,如第4年实现了盈利,即按当年净利润的1/3的税率支付所得税,忽略了弥补以前年度利润的亏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查找以前年度的损益表,计算前5年内的亏损利润合计。授课老师在指导学生编制财务报表时,可参照上述几种常见问题依次进行排查,如不属于以上几种情况,需对照状态记录表、现金流量表重新推演盘面。这也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一经营年度的信息,作为编制报表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关系
(一)二者相互排斥,是对立的。在会计环境设定不变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在经济活动的追求的讨论中往往成对立状态。在经济情况变幻莫测的今天,及时性将变得尤为重要,企业获得具有相关性的数据后,无法确定其客观和可验证就匆匆进行会计核算,同时此类信息易受公司管理层操纵,使这些信息可靠性较差。而具有可靠性的信息并不一定与企业决策相关,如果提供给使用者一堆与企业决策无用的信息,即使其是真实的,也会使使用者迷惑,从侧面降低了公司信息的可靠性。(二)二者相互依存,是互为前提的。会计信息可靠性如果丢失了,相关性的意义就将落空。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并不冲突。在实际企业应用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才是决定会计信息这两种属性的主要决定人,而两者的主次顺序以相关性为重,决策者需求的是与公司高度相关并且可验证真实可靠的信息,所以会计信息的选取离不了两种属性的依存。(三)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在衡量会计信息的质量中,可靠性与相关性无法永远保持一致,在现实环境中,不可能编制一份具有完全可靠并且完全相关的财务报告,权衡两者的比重就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来说,无论国内还是国际都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原则,因为在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情况,权责发生制可以清楚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可以指出财务状况变化的实质而不是形式。但是同时有人提出权责发生制无法像现金收付制那样具有可靠性,无法对每一条经济事项进行细致的记录,虽然现金收付制中的会计信息具有完全的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现今的会计行业中,对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的争论一直存在,大多会计制度现在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主体,以现金流量表作为充分披漏信息的补充。所以,在制度下的企业对这两种属性的选择大多依托与信息使用者息息相关的包括公司管理层、投资人等所需要的主要信息体。
三、对改善两种属性权衡的方法
(一)对财务报表的项目和内容进行整理和精简。大部分的财务报表中都会有因为历年的突发性或意外性的变故而改变的项目,而会计部门的人事更迭很可能会把一些对目前无用的会计项目保留下来,同时在报告外的补充信息中也会存在一些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项目。应该对公司报告的账户体系进行检查和改动,使财务报告具有更高的相关性。虽然频繁的改变会计报告项目会对公司的效率有影响,但是会计报告所增加的及时性可以让决策层更准确地下达下一个目标的任务,减少错误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二)会计信息处理科技的提高。如今社会中,快速的计算机发展,其计算量和计算速度不断提高,通过计算机的精确地运算可以加快会计报告生成的效率,这有时候也会解决上一点中公司效率下降的缺点,同时,在运算领域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在未来,很可能计算机会计算出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准确的取舍度。(三)对财务报告中的附注进行规划。同第一条,会计报告中的信息补充大多是通过附注和对外信息披露,这其中也会产生对决策不必要的干扰项,但是对外披漏信息有两条制约,在改变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两个原则,分别是成本效益原则和自我保护原则。1、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说当供给和需求不平衡时,对二者成本运算必须成比例,保证所花费的成本不能超过由此取得的效益,有时候成本效益约束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主要矛盾点,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追求的是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成本战略管理成为当下热议的企业管理项目,减少片面的降低成本方法和避免狭隘的传统成本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加强公司收益,也可从另一方面减少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冲突。2、自我保护原则。自我保护原则是指消息利用的素质和能力,会计信息是不是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大多是使用者的一种评价,一个具备专业修养和丰富履历的使用者每每都会比他人挖掘出更多实质,对他来讲,会计信息包括更多相关性和可靠性,所以公司在选拔人才制度上可以进行更多的考核以选出有用的人才。(四)对会计信息可靠性处理的差异性。在选取可靠的信息时,应当动态地了解会计信息的本质,不能每一项都理解为确切无误的数据,做到有差异的了解每一项信息的可靠程度,更加全面地掌握会计信息带给决策者更加有用的经营讯息。(五)国家会计制度改进。国家会计部门应当时常对国内和国际的会计报告差异进行了解与分析,并且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客观情况进行记录,从而针对地方针对时间的对会计制度调整,加大对会计人才的训练和培养,也可以对会计制度和会计行业之间主观上的偏见和水平差异弥补,还可以在此过程中纠正不合理的治理结构和增加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方面的治理。
信息滞后从现行的财务报表来看,主要是按照统一的标准格式进行财务信息提供,有着自己特定的固有格式,利用固定格式的财务报表、附注等进行信息披露,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其实就是一种通用的财务报表,这种报表形式不能够反映不同企业的差异性特点。从现行的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来看,当前的财务报表一般披露的都是季度或者是月度、年度的财务信息,这样财务信息周期比较长,信息就显得比较滞后。一旦企业的财务发生状况,也不能够及时作出调整。
2.现行财务报表真实可靠性不高
财务报表最为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信息的真实、可靠。假如财务报表信息不真实不可靠,这样就难以真实反映信息,也就起不到真实的财务作用。当前的财务报表上面的资产信息主要是通过绝对值来反映,但是企业的经营状况又是无法利用财务报表完全反映出来,所以企业的确切的财务信息是难以利用财务报表反应出来。另外财务报表上面的货币在进行计量时候,利用的都是某一特定时期的汇率,而实际的汇率又是根据市场情况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由于当前我国在审计领域内相关制度等的不完善、不健全,一些企业还可能会在财务报表上面造假,这就大大造成一种虚假信息。
二、改革措施
1.进一步拓展财务报表的内容
对其内容进行完善正如笔者在上文所述,现行的财务报表主要以财务报告、资产报告、财务报表作为表现形式,对于企业的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其所反映的情况都是企业以前的或者是当前的情况,对于未来的企业的相关的财务情况并没有进行预测,这就不利于我们对于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此就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企业的财务报表,将企业未来的财务信息、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等纳入其中。
2.创新财务报表的方式
当前的财务报表的方式比较单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单一的财务报表的方式也难以适应现实环境的需求。一旦现实经济环境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财务报表就会面临诸多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当前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创新财务报表的方式,比如采用实时报告的形式、多样化报告形式、交互报告形式等来进行财务披露。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的一个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企业产品的周期等都会大大缩短,那么为此财务报表的周期也需要缩短。因此,我们就需要建立一套实时的财务报表制度。一方面,定期财务报表还存在,我们还需要定期的对于企业的财务制定一定的报表,反映其定期情况,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制定一些过渡报告、短期报告等,用于及时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报表。
3.加强对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监管
财务报表的作用就是为了将企业的真实信息反映出来,一旦财务报表弄虚作假,那么其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为此就需要加强对于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监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入手:第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报表的法律法规,只有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为监管财务报表提供依据,我们才能够有据可循;第二是在企业内部建立现代化财务制度,企业的财务制度是企业财务报表制作的最为基本的依据,企业的管理者要加强对于企业的财务报表的把关,保证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这也是企业责任的体现;第三是国家要设置专门性的监管机构来监管企业的财务报表,利用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来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监管,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利用媒体手段等向社会进行公布,形成一种威慑。
公允价值对利润表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公允价值对相关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实现对资产发生损耗的拟定,同时,还能够将所得利润准确计算出来,从而使利润表更加清晰明了,能够直接反映出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所取得的成果。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必然会大大增加公司的利润,这时,就需要进一步更改和完善经营成果。如果公司的投资收益利润降低的同时又出现了升高的现象,必须会对预期利润的发展方向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2.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影响。
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表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影响、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的影响以及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影响这三个方面。从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上来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通常被应用于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对于二者来说,都能够在资本市场中获得公允价值,而且所获取的交易价格均不会超出会计标准价值的范畴。从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的影响来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能够通过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实现对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的计算。而从对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影响来看,企业股东的自身权益如果发生改变,那么长期股权投资所具有的账面价值便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当出现降低或提高的变化时,其产生的计量数值则代表该企业的当期损益。
二、将公允价值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有效途径
1.不断加强会计监督管理工作。
要想将公允价值有效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首先必须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公允价值的影响因素在不断增加,传统会计系统和新型会计系统之间产生的对峙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无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允价值。在实际的操作控制过程当中,公允价值本身就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不仅可以将会计计量准确的计算出来,并将其投入相关的数据库加以利用,同时,还能够使相关投机人员获得操控企业公允价值的权利,从而使他们拥有了操控企业利润的权利。因此,在实际应用公允价值的过程当中,必须切实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对公允价值的整个使用过程予以严格的监督管理,并不断对公允价值的评估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修改和调整,一旦发现对有投机者对公允价值进行恶意操控,则必须给予严厉的惩罚,通过实施有效的处罚管理措施,最大限度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充分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确保公允价值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得到有效应用。
2.对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标准予以规范。
要想将公允价值有效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还必须对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标准予以规范。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标准主要包括系统标准和市场标准。从系统标准方面来看,应该通过国家的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构建出相应的研发体系,并且应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公允价值评估系统,通过该系统来高效开展市场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并实现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的统计,从而达到对系统模型进行及时调节的目的。同时,还应该合理分配公允价值估价系统相关使用人员的所拥有的控制权利,尽可能减少他们能够控制的要素,最大限度避免因相关使用人员的主观意识影响到最终的估值数据。从市场标准方面来看,近年来,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公允价值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公开交易的市场环境当中。要想对市场进行不断规范,则必须通过国家的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来实现,首先应该不断加强市场调查工作,根据全面的调查明确能够充分适应公允价值标准的市场条件,从而能够将该市场的公允价值直接应用起来,并努力制定出公允价值的统一标准,将其在国家的相关监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的平台上,为公允价值的定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
要想将公允价值有效应用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无疑也是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公允价值的体现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因此,不断提升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他们的判断准确性和反应能力无疑是保证公允价值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具体而言,在实际的应用公允价值的过程当中,要想正确选择科学有效的公允价值表现形式,就必须充分保证相关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和精确性,在此基础之上,再通过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予以切实实施,以此来确保公允价值能够得到顺利充分的体现。然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某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从业人员并没有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较为熟练的专业技能水平,从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无法准确判断出相关的计量参数。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问题,则必须不断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培养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必须将会计执业者的职业素质培养以及道德品质培养包括在内,通过采取这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为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管理利润表
(一)由通用利润表到管理利润表的调整在通用利润表基础上,对各损益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区分为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两大类。金融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损益为金融损益;经营资产和负债形成的损益为经营损益。与通用资产负债表调整为管理资产负债表似,通用利润表中,有些项目单纯由经营资产(负债)形成或者单纯由金融资产(负债)形成,可直接计入管理利润表的经营损益或金融损益,如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直接计入经营损益,财务费用(资本化利息一般不作调整)直接计入金融损益;有些项目既有经营资产(负债)形成的,又有金融资产(负债)形成的,则必须分解,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几个项目必须分解,属于经营资产和负债形成的计入经营损益,属于金融资产和负债形成的则应计入金融损益。
(二)管理利润表的基本数量勾稽关系管理利润表包含的基本公式如下:净利润=经营损益+金融损益=净经营利润-净利息费用=税前经营利润×(1-平均所得税率)-利息费用×(1-平均所得税率)其中:利息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平均所得税率=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管理利润表的基本公式(净利润=净经营利润-净利息费用)揭示:经营活动给公司带来的回报为税后经营净利润;给债权人带来的回报为税后利息;给股东带来的回报为净利润。
三、管理现金流量表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的具体途径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突出自身管理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加速推进体制改革工作,优化和完善会计制度,建立健全财务报表体系,真实、可靠的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加强资金管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
旧会计制度下资金负债表的恒等式存在问题,不能从动态上反映单位资金运动情况,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关系。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报表体系,必须正视资产负债表恒等式不合理的问题,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应该逐步向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恒等式过渡,即由“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变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结合事业单位的独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优化,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已经加入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对单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管理,有效加强了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借鉴有关制度,将收入和支出从资产负债表中独立出来,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并增加了对负债的详细说明表,准确、可靠的反映了事业单位资产和负债的财务情况,使会计信息对等,为事业单位负责人规划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有效促进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有关的报表
旧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金核算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等式不平衡的情况,新会计制度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新会计制度取消了一些会计科目,促进了等式平衡,更加真实、准确的反映事业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取消的科目主要体现在收入支出表中,这些被取消的科目所核算的内容并入了新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使核算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取消的会计科目内容包括:借入款项、转款支出、拨入转款等,恒等式计算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金收入和资金支出的会计科目更加准确,对资金核算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制度也适当增加了一部分会计科目,更加准确的对单位资产出售、报废以及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进行核算,存在的会计科目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等,这些科目的增加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善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完善财务报表体系中与资金有关的报表,可以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为资金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弥补财务报表体系的缺陷
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附注进行严格规定,在编制财务报表体系的时候,详细、全面的反映事业单位相关财务信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作为参考,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信任度。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增添一些不对外公开的辅报表,将这些报表作为月末核算和参考依据,弥补财务报表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和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作用。
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
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是注册会计师的雇主,决定着注册会计师的聘用和报酬。注册会计师的经济利益更依赖于保险公司,而不是被审计单位。那么注册会计师有没有可能被被审计方收买,与之合谋呢?
假设注册会计师正常的审计成本为A,审计收费为B。如果参与审计合谋,审计成本下降到A",取得B"的额外收益,合谋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P。如果被查处将受到经济处罚C和声誉损失D,B"也被没收,失信于保险公司从而失去今后的审计业务的损失为E。那么在不同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收益见下图:
那么,注册会计师选择合谋的效用函数为:
U=(1-P)(B+B“-A”)+P(B-C-D-E-A“)
=B-A"+(1-P)B”-P(C+D+E)
因此,只有当B-A“+(1-P)B”-P(C+D+E)>B-A时,注册会计师才会选择合谋。通过移项,得A-A“+(1-P)B”>P(C+D+E)。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是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来源,注册会计师失信于一家保险公司,就会失去一大批投保该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审计业务。其他保险公司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自然也不会选择他。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了保险公司这个客户,就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收益。单个上市公司不可能出比经济处罚与信誉损失与注册会计师长远利益的损失之和更大的成本来收买注册会计师。同时,保险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肯定会主动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因此,如果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合谋的话,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P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等式右边的P(C+D+E)即,经济处罚与信誉损失与注册会计师长远利益的损失之和肯定远远大于单个上市公司所给的合谋额外利益B"与节约的审计成本A-A"之和。注册会计师没有足够的动力与经营者合谋,即注册会计师与经营者合谋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是基于保险公司保持独立的前提下,如果保险公司不独立的话,由于注册会计师服务于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作为注册会计师的雇主要求注册会计师造假,与公司经营者作为注册会计师的雇主要求注册会计师造假非常相似。这样一来,当保险公司不独立时,在经济上依赖保险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在很大程度上会屈从于保险公司的不当要求。
这就出现了一个疑问:保险公司究竟能不能保证独立性呢?
二、保险公司的独立性
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谋作弊的话,一旦败露,保险公司将支付经济赔偿,而且由于保险公司的作弊行为,使其市场信誉尽失,无论是社会公众,还是监管机构都不再信任该保险公司,这就迫使其原有的客户会转而寻找新的保险公司来投保,保险公司会因此而失去大量的客户。监管机构也有可能取消它财务报表保险的承保资格。这是其从合谋作弊所得利益不能弥补的。信誉危机还会波及到保险公司的其他业务,从而使其保险业因诚信问题受到重大损失,这更是保险公司所不愿发生的。所以,保险公司是会极力避免这种因小失大的错误行为的,出现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合谋情况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但是保险公司是否会出于扩大市场份额而放宽对上市公司的承保条件,从而降低了自己的独立性呢?为了避免过度竞争的现象,确保保险公司不会因为财务报表保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而降低独立性。笔者认为:
财务报表保险市场应该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保险公司准入制度,由若干家具备资质的保险公司来承揽财务报表保险业务,或者由国家成立几家专门承揽财务报表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这样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有效竞争的实现,有利于保持保险公司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市场集中度较高,保险业务主要集中于一定数量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保险公司抵制来自同行业价格竞争的压力和被审单位的压力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无序竞争的状况,减少不规范竞争的出现。垄断竞争不是完全垄断,存在着必要的竞争,会提升了竞争的层次和水平,保险公司之间在审计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深度上进行竞争。而且当保险公司规模大时,为了某一客户而丧失独立性,这样更有利于保证保险公司的独立性。
所以在财务报表保险制度下,保险公司是可以保证独立性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