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头战象课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2: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最后一头战象课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最后一头战象课文

篇(1)

  我学了《最后一头战象》的.一大感受是,为什么西双版纳的人对这头战象那么的关爱,我最后知道了,因为这头战象是为西双版纳而去战斗的战象,是为了西双版纳而战斗的,对西双版纳人们来说他就是那里人们的活宝一样,各个人都爱护它。

  我就因为这个想法,我有感受到了另一个感受。嘎羧是一个重感情的一头大象,因为嘎羧在想念着一个东西,那就是在战场上在各头战象的背上都挂着一个名叫象鞍。是和自己的西双版纳战友的一个象征,嘎羧在这次的中失去了全部的亲人和自己的朋友,这26年里并没有忘记它们,并不可能忘记它们,嘎羧是他们最重要的大象。也是西双版纳的朋友,对战象们来说,这场战争来说,战象们好想在做一场梦......很长的梦!

  在最后,嘎羧走了,大家以后都不能见到嘎羧了,见到这头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回百象冢,但嘎羧它没有,他在它的战友没躺在了一起,挣着老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就这样去逝了。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范文300字

  我看了《最后一头战象》。里面不只是说象,还说了熊、猪。我最喜欢看的是熊的那一段。

  因为,里面说了:作者和别人去林子里观察发现了一只小熊崽,他们推测小熊崽的妈妈在寻找食物的时候发生了不幸。作者把小熊崽带回家了。我觉得作者很有爱心。因为,作者很同情小熊崽。

  还有一个原因为是:小熊崽的妈妈!母熊被坏人抓走了,母熊天天想小熊崽,后来,母熊逃出了坏人那个可怕又狠毒的魔掌。母熊闻着小熊崽身上的气味,寻找到了小熊崽。作者把小熊崽还给了母熊,小熊崽不和母熊回去,把“我”当做妈妈了!母熊硬把小熊崽带回了林子里。可是小熊崽一直想着“我”。

  后来,母熊发现了,想:把“我”杀了。可是,没成功。“我”都被小熊崽救了。最后,母熊为了救小熊崽,和雪豹打了好几个回合下来,母熊和雪豹一起死了。我就觉得这只熊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小熊崽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生活着,我很羡慕小熊崽有一个那样好的妈妈,同样我也有个好妈妈!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范文300字

  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但它只是动物。不过,在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情感。

  课文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这是一头“怀旧”的战象。嘎羧原本是得去祖祖辈辈留下的象冢长眠的,但它没有。我想它一定是无法割舍战争时光,无法忘记战友们。它告诉我们历史不能重演,而历史也不能忘记。

篇(2)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妈妈带我到书店里让我选一本书。我一进书店,眼睛在书群中寻找着自己喜欢的“目标”。突然,眼前一亮,《最后一头战象》这本书映入了我的眼帘。它就像一块磁石,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便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它。我翻开了它,迫切地去寻找它的精华,去挖掘它的“宝藏”,去接识故事中的主人公。

我读了这本书后发现不仅我们人类会爱子心切,就连动物也不例外。就像《给大象拔刺》这章里说的:小象的右前腿受了伤,公象和母象因为爱子心切,便到路上劫持一个人路来替小象看病。如果谁替小象来看病时弄痛了小象,公象和母象就会采取最强的措施来对付你。从这章故事中我体会到了公象和母象对小象浓烈的父爱和母爱。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爱。这个爱就在我们的家里,爸爸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妈妈。

我从《象冢》这章感受到了:象群中象为了争夺王位的野蛮争斗,象群预知死神来临的预感,象群神秘的象冢,象群隆重的葬礼。我体会到象群的生活习性很与众不同,葬礼竟然也能办得如此隆重。大象竟然还是世界第一流的、绝妙的助产士。

我读了《愤怒的象群》这章感受到了:象群就是一个集体,如果有人伤害了它们其中的一员,它们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岩温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去杀害和自己村寨和睦相处的友好“邻居”。从中我知道了,我们要和动物友好相处,不能去杀害自己的朋友。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小需求而滥杀无辜。

我从《野猪跳板》这章里知道了:野猪也很聪明,它竟然会想到让作者来当它的跳板,让它脱离“苦海”。野猪的模仿能力也很强,作者只做了几次,它就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最后一头战象》写出了象、猪、熊的生活习性。把这三种动物写得栩栩如生,让人感觉它们好像就在我们的面前一样。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会说话一样。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们应该与动物和平相处、互相帮助,我们要爱护动物,跟它们建立起友好的感情。从中我也知道人与人之间也要和平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2这本书是沈石溪写的一本小说。当我见到封面上那头栩栩如生的大象,我就喜欢上了它。

《最后一头战象》写的是一头在日寇和象兵的战争中唯一活下来的战象――嘎羧被好心的村民救了出来,但身负重伤。村民每天会给它冲澡,准备食物,嘎羧的伤口渐渐愈合了,但它的一条前腿因伤得太重而瘸了。在这后的二十六年里,村民们天天给嘎羧最好的待遇,渴了饿了可以随时找一家人,他们都会给它最好的水和果子。但渐渐老去的嘎羧吃的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它不再吃东西了。正当它虚弱得站都站不稳时,忽然向村民要回了自己当年上战场用的象鞍,准备离开村子。村民们听说了,纷纷赶来为嘎羧送行,这时猎人波农丁和作者沈石溪商量后决定悄悄跟着嘎羧去象冢偷几根象牙。结果发现嘎羧去了“百象冢”――上次时战象战死后埋的地方。嘎羧挖开土,跳进洞和战友们埋在了一起。波农丁和沈石溪觉得自己不能拿战象的象牙,默默得离开了。

这个故事向我们诉说了一头象和人的感情。象是一种非常通人性的动物,在这个故事中,嘎羧在临走前,绕着寨子起了三圈,对救它养它的人表达恋恋不舍的感情。这让想起了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有个小女孩在路上捡了一只猫,精心喂养了它几个月,后来有一天晚上,附近有猫叫声,原来是猫妈妈来找孩子了,小女孩打开门,小猫箭一般得冲了出去,女孩好伤心呀,一会儿,小猫又回来了,在小女孩的脚边不停得蹭着,叫着,小女孩蹲下来,抚摸着小猫,终于小猫还是走了,依依不舍得跑向了它的家。

动物都是有感情的,整整二十六年,嘎羧把寨子当成了自己的家,融入了村民们的生活。

但是当它感到死神降临时,却选择了离开这儿,去了“百象冢”,和曾经并肩战斗过的老同伴们葬在一起。可见嘎羧这二十六年来并未忘记它们,还有现在背在背上的,和它经历风雨,在小阁楼上放了二十六年象鞍!和战友们躺在一起,也许是对嘎羧最好的归宿吧!

看到这儿,我鼻子酸酸的,为嘎羧感动。

过了二十六年,嘎羧依然十分清晰得记得自己的责任:一头战象的责任。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3我非常喜欢看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最近,我读了他写的《最后一头战象》。

我原以为,象性格温顺,是人们的伙伴,只是普通的动物。不过,在读了这本书后却让我感受到,动物身上也有着人类的感情。文中的主人公--嘎羧的行为深深的感动了我,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一头战象》讲述的是: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沈石溪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寨子插队时,见到了曾经与日寇作战的最后一头战象--已经五十多岁的大象嘎羧。沈石溪与它成了好朋友。两年后的一个早晨,嘎羧突然非常精神起来,它向养象人波农丁要回一直废弃的象鞍,让沈石溪和波农丁帮它装上。在和寨子告别后,嘎羧独自上路去迎接死亡。沈石溪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后面,嘎羧没有到祖先留下的象冢,而是去了几十年前作战的地方--那里埋了八十多头当年在抗战

中死去的战象。嘎羧挖了一夜的坑。黎明时,它静静地躺在坑中,和它的战友们永远地聚在一起。

读过这本书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句话太感人了!象竟有如此灵感,它都知道忠诚和责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虽然不能到它心里看个明白,但我们能体会到,它那种跟同伴永恒的友谊。此时,痛苦、怜悯、敬佩、感动等种种复杂而凌乱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那头象的一幕幕真情在我脑海中不停地回荡着……

象,它们的友情有如此力量;象,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它们的情比人的情更真切,更动人,更长久。

大自然真的是既神奇又伟大,让我知道可以从大象身上学习做人的道理。我们应该善待这些大自然送给我们的朋友。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明白大自然的安排,抛去贪婪的想法,共同保护我们在大自然中的朋友。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4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让我懂得很多道理的书--《最后一头战象》。作者沈石溪,他被誉为“动物小说大王”。书名是象其实这本书的主角还有猪和熊,共有十多个故事。内容丰富,寓意深刻,令我回味无穷。

这些故事饱含深意。从《给大象拔刺》、《棕熊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为了孩子,大象劫持作者为小象拔刺;为了孩子,他们还愿做其他事,甚至牺牲自己,这是多么让人敬佩的举动呀!读到这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我心里涌动。是呀!平常爸爸、妈妈批评我一句,我都顶嘴--喝着糖水还不知蜜甜!

从《愤怒的象群》、《死亡游戏》、《野猪王》中我体会到的是“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他们”。在故事中有人为了象牙而捕杀大象,却被大象踩扁;有人为了表演而囚禁大象,却使大街发生混乱;有人害怕丢失玉米而不杀野猪,却使许多人受伤……难道当今的社会连“不乱捕乱杀”野生动物都做不到吗?人类太自私了!象牙虽然值钱,表演固然精彩,玉米虽然能充饥,但与动物的自由和生命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能容忍动物胡作非为吗?”不!它们一次吃几根玉米,就当是施舍一下,难道咱们连这点爱心都没有吗?我建议大家,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不杀野生动物!

从《最后一头战象》、《野猪跳板》等故事中,我则感觉到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只要你善待它们,他们就会和你友好相处。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只要你好好努力,幸运和幸福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5我学了《最后一头战象》的一大感受是,为什么西双版纳的人对这头战象那么的关爱,我最后知道了,因为这头战象是为西双版纳而去战斗的战象,是为了西双版纳而战斗的,对西双版纳人们来说他就是那里人们的活宝一样,各个人都爱护它。

我就因为这个想法,我有感受到了另一个感受。嘎羧是一个重感情的一头大象,因为嘎羧在想念着一个东西,那就是在战场上在各头战象的背上都挂着一个名叫象鞍。是和自己的西双版纳战友的一个象征,嘎羧在这次的中失去了全部的亲人和自己的朋友,这26年里并没有忘记它们,并不可能忘记它们,嘎羧是他们最重要的大象。也是西双版纳的朋友,对战象们来说,这场战争来说,战象们好想在做一场梦.......很长的梦!

在最后,嘎羧走了,大家以后都不能见到嘎羧了,见到这头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回百象冢,但嘎羧它没有,他在它的战友没躺在了一起,挣着老大的眼睛,望着天空,就这样去逝了。

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连着三天,雨下个不停。在下雨天里读书是最惬意的。看着满书橱的书我随手拿了一本叫《最后一头战象》的动物小说,没想到这信手一翻,竟让我“不能自拔”。文章讲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一头大象--嘎羧。它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重披象鞍,到江滩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它来到埋葬自己战友们的“百象冢”旁挖了一个坑,庄重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读过后,你不觉得很感人吗?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我的热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我被打动得很深。特别是这句“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年,我们会忘怀多少事情,可暮年的嘎羧却依然牢记着伴自己作战的象鞍----那上面留着凝重的历史;二十六年,我们的思想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可嘎羧所念,依旧未改变----它留恋着战场,留恋着百象冢----同伴们在那里战斗,最后一个个进入了长眠.它的心里,不是对功名的渴望,不是对自己战绩的骄傲自豪,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是慈爱的波农丁,是善良的乡亲们,是它久久渴望的和平与安宁.二十六个春秋,弹指一挥间,而今,战火不再,血腥不再,但积满灰尘的象鞍上记载着凝重的历史,记载着嘎羧的英勇;纷乱不再,年轻不再,但垂暮的英雄,博大的胸怀仍在,勃勃的雄心仍在!

篇(3)

一、课前“研学”——编写“研学案”

课前学生的对话任务是预习需要学习的新知或是复习与新知有关的旧知。教师的对话任务是研究学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完成“研学案”的编写。

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内容和表达方法,把握文本特色后,对照课标中的年段目标和学生预习中的困惑及兴趣点,对本课时所要学会的表达方法、阅读方法进行筛选,明确本课的研学目标为: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讲述文中的一个小片段。2.我会抓住描写嘎羧的重点词句,感受嘎羧的高尚情怀。3.我可以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揣摩作者是如何把嘎羧的情感写具体的。再根据这三个目标确定“研学案”中“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汇报展示”“迁移练笔”等学习环节的学习任务,以简练的形式构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二、课中“研学”——探究研学问题

课中“研学”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然后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教师灵活参与各小组学习。

这一阶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研学问题——对话点的选择

对话点是学习探究的关键点和中心点,它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否顺利进行、高效进行。所以在复习旧知后,教师首先让学生提问。有的学生问:“嘎羧离开村寨时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象鞍?”有的问:“嘎羧临死前为什么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有的问:“它为什么没有回到象冢,而是和自己的战友待在一起?”教师则将这些问题引向抓住文章思想内容和语言结合点的研学问题:当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同学们提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请同学们读课文第5至23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答案,在相关的语段做批注。

2.学习指南——对话策略的指导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看,“自主阅读”和“合作交流”开展得有序、主动,参与面也很广,这得益于教师在“研学案”编写时提供的学习指南。如“自主学习”环节提供了探究研学问题的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②联系课文内容,合理推想。③联系原文,深刻体会。“合作探究”环节提供了交流、汇报三步法:①紧扣问题找句子。②抓住词语谈理解。③表达情感并朗读。这些学习指南引发和推动着学生的对话。

“教学中的知识创造从来就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在持续对话中进行的集体创造。”所以第二阶段对话是师生研学最为丰富,思维碰撞最为激烈的阶段。

这一阶段需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汇报交流——对话能力的展示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从“重披战甲、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中选择一项内容按学习指南提供的方法进行汇报,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补充。

生1:请大家把目光投到123页,第14自然段,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从这里体会到嘎羧是一头怀旧、重情义的战象。

生2:在这个句子中我们抓住的词语是“久久凝望”,还有“亲了又亲”“震耳欲聋”。它凝望的是曾经浴血奋战的战场,亲的是曾经救过它命的龟形礁石,面色呈现衰老的它还是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

生3:在这一句话中,我们应该带着缓慢的语气来读,下面我来示范一遍(生朗读),还有哪位同学想来评价我们的朗读。

小组汇报的形式一方面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集体学习能力的展示,学生是按分工来汇报不同的学习内容的,它有助于“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2.点拨引导——对话质的追求

课堂上教师对研学重难点的点拨引导,目的是引导对话思考、促进差异对话、鼓励对话辩驳。下面这一处教学片断就充分体现了适时点拨的重要性。

师:其实《最后一头战象》是作者在西双版纳时,一位老猎人讲给他听的故事,这是一个仅有158个字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却成了2千多字的感人故事。作者是如何让这头战象的形象丰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呢?(课件显示课文写作素材——老猎人讲的故事)

生4:作者将战象的动作和神态写得很具体,比如“挖”和“凝望”……

师:对,作者对“挖”这一动作进行了连续而且细致的描写,“凝望”二字在文中出现两次。正是这些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头——

生5:英勇、重情义、坚强的战象。

学生思维单一,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不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思路受阻,教师启发延伸……正是适时的点拨,让课堂的生成在研学过程中呈现出动态与活力。

3.达标测试——对话效果的反馈

达标测试是学生学情的当堂反馈。只有容量适中、有梯度的练习题,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学情选择完成,教师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弥补薄弱处、提升达标处的机会。课堂上,教师让学生领悟到沈石溪对战象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所发挥的作用后,安排了迁移读写练习:展开想象,把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写具体,再联系文中的内容,试着讲一讲。(根据下列提示,选择合适的题目并独立完成)

1.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

2.运用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

3.运用动作、神态及其他学过的描写方法。

三、课后“研学”——促进自我发展

教师的课后反思和学生的课外作业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师我对话推动着课堂教学对话的良性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来说,生我对话是课内延伸至课外的思考,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理解、运用、评价自我在课堂上形成的能力。下面是本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

1.按照课文中四个场景的顺序,展开想象,抓住动作和神态讲讲这个故事。

2.继续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从中感受动物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体会作者精妙的写作方法。

篇(4)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训练包含多个方面、诸多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把涉及到的知识全部学到、能力培养和技能的训练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需要一个不断积累,螺旋提升的过程。而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又以文本为载体,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如果教师面对文本不分主次地展开教学,势必事倍而功半。因此,教师课前要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结合课文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同时,还要根据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课文当中的相关重点段落作为教学载体,即确定“文本重点”,师生将主攻的“火力”投放到文本重点上,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学重点确定了,文本重点选准了,就如射击打靶,找准了靶位,瞄准了靶心,只等“扣动扳机,一击中的”。

2 简洁设计,扎实训练

在确定教学重点和文本重点的基础上,经教师引导,师生在课堂上抓住相关内容,集中精力去品、去读、去悟,教学重点自然容易突破,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对于不同的课文来说,课堂教学设计虽然没有普遍适用的固定模式,但是我们可以围绕着“高效、受益”这一目的,遵循“简洁、扎实”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

2.1 简洁。是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不罗嗦、不花哨,简洁实用,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在课堂教学开始后直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重点上。

《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在中幸存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边挖了一个坑,将自己庄严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课文篇幅较长,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学生在充分批注感悟下,体会到了战象的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受到了教育。

上述一段教学活动,师生根据教学重点,围绕着文本重点展开教学活动,没有复杂的教学组织,没有复杂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领下,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针对性发言汇报,阐述观点,品味词句,练习朗读等,精彩处掌声迭起,课堂轻松自然,省时高效。

2.2 扎实。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重点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技能训练或学习能力培养。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执教的是第一课时。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读准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主人公谈迁所遭受的厄运,理解为什么书稿被盗对谈迁来说就是厄运。

关于在课文一二小节中找说明书稿被盗就是厄运的句子,其实备课时我的预设还不只是课堂讨论的句子,也就是还有些句子孩子们没有探讨到。而课堂上孩子们讨论的内容又是出乎意料的多。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课后,我一开始很纠结,觉得自己想和孩子探讨的没有探讨完,转念一想,又释然了,课堂40分钟毕竟有限,不肯能面面俱到,但只要孩子学到了方法,即使没有探讨到,孩子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通过自己反复读自然就会有启发了。

上述教学片段,在教学文本重点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感训练、品读与朗读训练,培养了学生朗读能力、分析感悟能力、从细微处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总结方法,突破重点

篇(5)

“导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因此,教给学生学习策略比教授知识更重要。在小说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魅力呢?

一、品读细节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包括传神的语言描写、逼真的动作描写、隐形和显性的环境描写以及人物的外貌描写等等。品读好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感受情节的精彩,更有助于感悟人物的形象。

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摇头”细节的片段很值得学习。执教者是这样教学的,“从始至终,严监生都在做一个什么动作?”学生回答道:“摇头;”老师接着孩子的话说道:“作者每次都像你们的回答这么干脆,只写他在摇头吗?”随即教师出示两组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组是“他摇了摇头。”“他还是摇了摇头。”“他又摇了摇头。”第二组是课文中描写三次摇头的句子。老师让学生边品读、边比较。学生在品读后感受更深刻了,交流时说到:“作者写出严监生的表现越来越着急、越来越生气越绝望了……”教师在总结时点评道:“作者妙就妙在通过动作细节写出严监生的心路历程,写出他临死前的样子,写出他心情的变化,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真是入木三分!”

教学小说恰到好处地品评细节,对人物形象进行再现、再造,使人物形象深深地植根到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当中。

二、想象画面

想象画面对于小说学习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策略,因为有助于把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画面。

一位老师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中“嘎羧重回战场”这个细节时就运用了发挥想象的方法。她先通过课件出示语段内容――“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语段一出来,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理解文本;再用品读细节、想象画面的方法,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有的想象“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仿佛望见了……”有的则从这块龟形礁石展开丰富的联想;有的选择嘎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想象他也许是在呼唤同伴,也许是在告别村民……补白的语言精彩生动,想象的画面丰富多彩。

课堂上有效的想象补白可以追求言意兼得,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能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培养想象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

三、推测猜想

编入小学教材里的小说(节选)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腻生动的语言描写,使读者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快乐。但因是节选,内容及情节就不及原著的完整丰富。由此,教学小说节选时,推测猜想这种策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激发拓展阅读的兴趣,唤醒继续阅读原著的期待。

《最后一头战象》中写到“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执教者引导学生针对嘎唆亲了又亲的这块龟形礁石进行猜测,学生猜测后,教师出示原著片段――“我想起来了,这儿是水晶渡的上游,26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给抬上岸的。”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孩子们读后,证实了自己猜测的合理性,也更加理解了战象为何对其充满深厚的情感。一位老师在《少年闰土》的结课片段中也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推测猜想“作者和中年闰土见面会是怎样的情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文本与课外阅读进行链接。推测猜想让孩子产生阅读的期待,对学习文本、阅读原著有很大的帮助。

四、拓展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从原著中节选或者改编的文本尽管能独立成篇,但对于整部名著来说又是不完整的。如果只停留在单篇短章的阅读而不关注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会很强,也不全面,还不能算真正学会了阅读。因此,学完小说节选,还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如:在教学《少年闰土》结束时,就可以运用推测猜想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可以出示《故乡》中那段作者回故乡再次与闰土见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由默读思考:为什么两个年少的朋友经过几十年的离别,见面却是这样的情景?当学生的阅读热情被调动起来时,立即推荐阅读鲁迅先生写的《故乡》一书。再如,学完《最后一头战象》,推荐阅读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

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作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要善于抓住时机拓展背景资料,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总之,在小说教学中,运用好恰当的、合适的策略,可帮助学生感悟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可带领学生揣摩表达顺序,表达独特感受;可引领学生推测猜想并走向课外阅读,最终让小说的教学更富有魅力。

参考文献:

篇(6)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让学生潜心读书,应从提升兴趣入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是构成阅读能力最为活跃的因素。要产生这种内驱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满足,第三是入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披情入文,进入角色,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激起学生阅读的激情。如教师可首先提出有关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然后在师生共同活动中让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使他们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在教学中,可适当鼓励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回答较为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在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与满足感。经过多次练习后,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便提高了。当阅读兴趣成为一种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时,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便会从内心产生学好语文的自我要求,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自觉地去提高语文能力。从而使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不需要教’的境界。

2 教给阅读方法

一是在潜心读书中,要适当重视领读和范读。不同年级的学生,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模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加强范读。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读的难度,而且在领读和范读时。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声情并茂地读,不仅声人学生之耳,而且情人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就能渐渐增强语感,逐步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二是在潜心读书时,要侧重悟读。教师更要创设让学生“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三是潜心读书要有目的和层次。读书,要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读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即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读。第一遍读文,学生想一想课文写了战象的什么事,引导学生学生概括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然后自由读课文,引导边读边感受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师生归纳出:战象怀旧、善良、忠诚、坚强。再次回到课文,确定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并划出有关语句。最后交流谈体会,并把体会带进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样有层次地读,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文化。提高了语文素养。

3 培养阅读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不尽。

篇(7)

品,是语文教学的独有策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时,必须聚焦文本的语言现象,挖掘言语的“增值”点,也就是言语的品味点,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文本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积淀语感。

1.揣摩传神的字眼,悟表达之妙

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元素,文本当中的有些词语往往看似一般,其实背后隐藏着无限的潜能。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沿径探源,批文入情,在不断揣摩、品析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精妙奥秘,提升学生对言语的感悟力。

《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写道:“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对于这句话的学习,学生读书时做到了字字入目、句句在心。有的学生关注到了“动词”: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老人喂海鸥的过程,体现了老人的爱心;有的学生关注到了“饼干丁”:老人之所以把饼干捏成一小块,是担心海鸥噎着,想让海鸥更好地享受午餐,多么耐心的老人!还有的学生关注到了老人与众不同的“退” 字,这 “退”字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老人处处为海鸥着想,多么细心的老人!在扎扎实实的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老人与海鸥》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理性的文本,学生借着文本的指引和召唤,揣摩着传神的字眼,触摸到了老人那颗“爱海鸥胜过一切”的滚烫的心。

2.咀嚼精彩的文字,悟表达之妙

于永正老师说:“任何文本都有两种意义,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学习它不仅要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更要知道作者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既要得文,更要得意。”字斟句酌,品字为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认真感悟、品味浓郁的语文味儿,进而“习得”。如品读《渔歌子》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时,让学生细细咀嚼文字,发现藏在语言文字中的秘密:“青箬笠”与“绿蓑衣”文字对称,句式齐整,如“青”对“绿”,“箬笠”对“蓑衣”;“笠”与“衣”押“i”韵,富有韵律美、节奏美,长短句式的错落,读起来朗朗上口。“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只有在境界的“水”中游弋,方有语文的澄明和洒落。

3.探究特殊的标点,悟表达之妙

王尚文先生说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精彩的词语,关键的语句,甚至是一个“会说话的标点”,都是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的抓手。

《桥》开篇有这样的描写:“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像泼。像倒。”看似简单的四个字,中间使用的是句号,构成了两句话,便将暴雨的来势凶猛以及形势的危急形象地表现出来,为下文洪水肆虐侵袭,木桥危在旦夕,村民命悬一线的情势埋下了伏笔。教学时,尝试让学生把句号改成逗号,对比来读,通过声音的延续以及停顿的时长来体会暴雨如瓢泼一般倾泻而下的情景,从而以声摩形,通过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在语言实践中,教师只有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揣摩标点符号的含义及用法,才能使小小的标点符号展现出应有的魅力。

二、研导结合,加强语文实践

《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职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语文实践中,教师就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1.导中求效

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习题等,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确定课文的教学重点,由此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提高设问质量。

如学习《珍珠鸟》一文,在学生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问题理清事件的发展过程,把握“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然后读书思考:“‘我’为什么能够取得珍珠鸟的信赖?”引导学生读文、品文、悟文,探究课文的内涵:是由于“我”对珍珠鸟的宽容和喜爱,让珍珠鸟开始信赖“我”。从而使学生由事明理,体悟到“信赖”的价值和力量。最后,让学生读书,通过美读来体验:“他们创造出了什么样的美好境界?”使学生由明理到生情。三个问题与文本契合度深,揭示了读书感受的三个层次:“事—理—情”,呈渐进式、生成式,学生的认识也在螺旋上升,围绕关键问题,集中全力突破重点,扎实地完成学习任务。

2.导中求创

赵镜中先生一直认为:“语文课要传授给学生思考的技巧。”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实践。在一次又一次的提问中,尝试把书读“厚”,提升思维品质。在“比较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时,学生依托文本,找到了八处:一是都有问号,有真理;二是发现都出于偶然;三是都经过反复研究;四是最后发现者都获得成功;五是并列的段落结构和写法相同,先写发现问题,接着写反复研究,最后写得出结论;六是发现者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七是善于观察和善于提问的人,问题都写得较为具体;八是三个发现者都是外国人。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文本之间走上几个来回,文本也就显得尤为厚实了。

3.导中求拓

“初次阅读一本书,有如初识一位朋友,交换名片、记得相貌而已;重读则像老友重逢,有渐成新知的可能。书本成为良友,其意亦近于此。”学课文《草船借箭》时,学生已经读过《三国演义》,可以请学生来交流《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学生交流得热火朝天之际,可以用课件出示易中天的“品读”:曹操的形象内涵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你们能从小说里找出相关事例来说说吗?学生再次走进《三国演义》, “三言两语话三国”。学生单纯的心灵融入这名著深厚浓烈的情感世界中,荡起了层层涟漪;学生稚嫩的思想与作者的深邃广博的思维碰撞,产生了智慧的火花。“三国之旅”阅读已经与学生的个性体验紧紧相连。

三、读写结合,加强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极具匠心。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领悟模仿,举一反三,在有效地模仿训练中强化对语言的吸纳。这样,文本的典型范式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写作储备。

1.仿句式练笔

语文课程资源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课文里的佳句是学生学习、模仿、借鉴、创造的最佳蓝本。

我执教《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引导学生 “与文字相遇”,让学生来“露一手”,寻找自己身边熟悉的或相似的景物,仿写句子:

A.绿叶依风的节奏

,晃成一段浓密的树影,绘成一曲

B.蝴蝶

课堂上,学生的表达“发之于心,源之于情,吐之于声”,学生积蓄的情感得以宣泄、得以升华。

生1:绿叶依风的节奏飘飘洒洒,晃成一段浓密的树影,绘成一曲和谐美好的小调。

生2:蝴蝶依花的节奏翩翩起舞,融成一片灵动的春色,绘成一幅诗意盎然的画面。

生3:黄河依水流的节奏回旋澎湃,汇成一匹奔腾的骏马,涌成了一首激昂奔放的狂响曲。

生4:花儿依阳光的节奏频频点头,摇成一片起伏的波浪,绘成一段娓娓动听的小曲。

生5:骏马依人的节奏纵蹄疾驰,闪成一个迅捷的身影,谱成一首欢快的歌曲。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联系日常的生活经验,调取自身的阅读积累,进行仿写,进行语用尝试,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语用规范感,把握课文的语用逻辑,感受课文的语用得体感,辨别课文的语用分寸感,从而获得丰富的语用经验,为灵活地运用言语夯实了基础。

2.在典型处模仿写

模仿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起点,是读与写的兴趣结合点。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时,我围绕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引导学生勾画、探究,然后讨论交流。学生能够注意到这些语句:“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这些语句显示了作者的游览顺序。我引导学生抓住“进了、绕过、走完、来到、登上、下来、走过”等记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到写,读写结合。借鉴《颐和园》的写法,学生意文兼得,缘文悟法,迁移仿写,在文章中注入了“源头活水”。

4.在简略处扩展写

《最后一头战象》一文的学习中,通过品读“重披象鞍”“重回战场”两部分的细节描写,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世界。在“庄严归去”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聚焦“嘎羧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这一个镜头,引导学生在简略处扩展:面对着埋葬着八十多位战友的‘百象冢’,这头即将归去的战象可能在想什么?它又会倾诉些什么?这头战象没有去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它永远都属于它所在的团体,即使要告别这个世界也要和战友们在一起。此时,这头战象在学生的脑海里清晰起来,不再是一头普通的大象,而是勇敢的战士!深情的战士!忠诚的战士!善良的战士!情深义重的战士! 可歌可泣的英雄!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 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这样,学生在与文本的不断对话中,对嘎羧的认识循序渐进,从“战象”到“战士”再到“英雄”,学生的情感随之共鸣、升华。

5.在想象处延伸写

画家画画,总要留点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千里出山泉”,目的是留给观赏者遐想的空间。写文章也如此,要么意犹未尽,要么含而不发,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

篇(8)

课堂练习的时间可以是上课开始阶段,可以是课中,也可以在上课结束阶段。不同时段的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相应的课堂练习也就不同。设计课堂练习要认准时机,思考什么时候练习更恰当,使课堂教学与课堂练习不分离。

课前可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课上初读阶段,安排检查交流预习作业,客观题用校对的方式,搜集资料、谈感受等主观题则可展开交流,评价并纠正修改预习作业。通过检查交流预习作业,教师更清楚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课中研读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习得文本语言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提升思维品质的练习。这一阶段,可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对文本进行批注,练习批注能让学生潜心触摸文本语言,积极地与文本展开对话,能让学生的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和谐共生,是一种很实在的“教”、“练”相融的课堂练习。

课后则安排巩固知识、语言运用小练笔等。

二、课时练习要做到因人而定

苏霍姆林斯基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各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相等的。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教育理论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而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所获,这是素质教育内涵之所在。为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掌握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层练习,因人评价,有的放矢,使全体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达到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

三、真正做到因时而练,让其作用最大化

我们设计课堂练习应全面了解学生,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差异性,或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激起练习期待;或放缓坡度,降低练习要求;或设计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多层次练习等。

如教学《松鼠和松果》,课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借助插图、结合课文,能用‘……那么……那么……’句式说话。”课堂上,当学生说到去大森林摘松果很高兴,因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一位教师安排了如下语言实践练习,出示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再逐个出示句式:

1.每只松鼠都那么( ),那么( )。

2.每棵松树都那么( ),那么( )。

3.( )都那么( ),那么( )。

教师根据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放缓坡度,一步一步设计,先扶后放,逐层提高要求,学生学得扎实又有兴趣,最终达成了教学目标。

学生们的情感在练笔中获得了体验,学生们的语感在练笔中得到了加强。按照学生特点设计练习,能使教学化难为易,轻松有效。

四、兼顾年段特点,让练习更有系统

语文课堂练习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还应包括听、说、读这几个方面。字、词、句、段、篇是练习的根本,每个年段都有侧重点。如何根据年段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篇(9)

当今的语文课堂,许多教师对名师名课的钻研却只停留于表面,对名师名课中的许多做法的效仿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取其形式而未得其真味。所以有了课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迭起,构思独特、设计新颖,或者看似行云流水、流畅自如,而实质却经不起推敲,教学过程花哨繁琐,于学生的发展则是毫无意义,收获甚微。

一、审视“议论纷纷”之美,谨防“价值引导”的缺失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议论纷纷的课堂氛围,不仅是学生与文本对话中个性化感悟的展示,还是实现与教师与同学对话的有效途径。因而许多教师精心设计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字斟句酌激发学生感悟,多元解读引发学生观点碰撞,设置矛盾鼓励学生质疑解难;课堂上尊重学生,顺势利导,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与思维共进的同时,也有一些老师忽视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面对学生的唇枪舌战,却含笑点头不置可否;面对学生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见解,却一概肯定;面对学生虚假夸张的情感表白,却大加赞赏。

1、教师要敢于否定。一位老师教学完《狐狸和乌鸦》,鼓励学生谈谈与众不同的想法,学生纷纷发言,其中一人说:“你想得到一样东西,如果直接向爸爸要,爸爸可能不给,你得想办法和他兜圈子,哄爸爸高兴,然后爸爸就会给你买了。”老师笑着说:“哈哈,你的想法有创意,能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不错。”很明显这位学生的想法存在着价值取向的错误,教师却因为要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而作了肯定,这显然是不妥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引导的作用,主导的地位绝不可轻易放弃。

2、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从学生的疑问中及时生发了一个话题,在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下学生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多种答案,这些答案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教师就此放弃引领,那么学生的见解就不会深入。而这位老师则及时引入柳宗元生平简介,使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和“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很好地体现了教师在价值取向上的导向作用。

3、教师要适时提升。笔者教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最后一头战象》,引导学生对战象嘎羧“摩挲战鞍”、“凭吊战场”、“重伴战友”等场面文字细加品读,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嘎羧具有灵性,对战友、对战斗生涯充满留恋后,适时总结提升:“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嘎羧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在回首往事,它为它曾经是一头战象而骄傲,为它曾经的英武豪迈而自豪,为它生命中曾经如此辉煌而义无反顾。嘎羧的灵性有了人性的光辉!”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在已有认知上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二、审视“情意浓浓”之美,谨防“个体体验”的缺失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而阅读教学首先要采取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恰到好处的音乐,美轮美奂的图片,加上教师饱含激情的连珠妙语,往往能创设出理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预期的饱和状态,或潸然泪下,或深思默想,或愤怒激昂,或怅然感慨。情动而辞发,此时学生的所感所思往往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但所有情感的生发应该是建立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前提上的,而有些教师过分迷信“情感渲染”的作用,动用声、画、乐多种媒体,本人情感激昂,情绪饱满,滔滔不绝地运用自身语言的优势,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排山倒海地压向学生,单单忽略了“文本”这个前提,忽略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习得,这就成了“舍本逐木”,“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1、创设情境要把握好时机。一位教师在教学《慈母情深》时,仅仅初读了课文,概括了主要内容:同学们,我们从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就沐浴着母爱的恩泽。

篇(10)

导入新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学生刚刚接触新课文,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并为学生接下去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教师课始要努力创建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奠定课文情感基调,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愿意接近文本,走进文本。

1.画面展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课始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音乐,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往往能主动探究,思维活跃,高效地学习。如,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课前,我先播放了许多美丽的花的图片让学生看,学生耳听舒缓动人的音乐,眼观五彩缤纷的花的图片,仿佛置身花海,徜徉其中,一个个满脸的愉悦,满脸的惊叹,快乐的话语如活泼的清泉喷涌而出:“哇,太美了!”“哇,我仿佛能闻到花香了!”……看着他们向往的神情,我趁热打铁,说:“花儿美吗?在德国,家家户户在临街的窗子上都种了美丽的花儿,人们走在街上,入目到处花影绰绰,入鼻到处花香馥郁,令人陶醉,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季羡林先生到德国去感受德国奇丽的风景、奇特的民俗,好吗?”学生马上以饱满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

2.资料导趣,渗透学法

课前除了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注意讲求方法策略,让学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探究学习。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导入新课时,我先简单地介绍了作者沈石溪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接着课件逐一出示他给马鹿喂食、怀抱珍珠蜥、颈缠黑尾蟒、手掌上喂食孔雀等与各种动物亲密相处的照片,讲了他与动物间的小故事,作家富有冒险传奇色彩的经历听得学生心驰神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阅读期待,望着他们惊奇不已的小脸,我再用课件出示作者的两句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我写动物,表现的却是人的情感。”我对学生说:“那么课文中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有着什么样的惊人心魄的战斗经历?它有着什么样跟人类一样的震撼人心灵的丰富情感?课文又是怎样表现它的情感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然后请学生联系学习写人的文章谈一谈学习方法,学生稍一思考、讨论,很快就掌握了学法,而后通过默读课文找到描写嘎羧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进行品读,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怀旧、忠诚。这样的导入既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借作家的话实现知识迁移,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浓厚,而且学得主动轻松。

二、借助课件创设情境,让语文课堂“添得黄鹂四五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让学生在掌握一些祖国语言文字知识和表达技巧时,还能在读书过程中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深入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涵,使情感得到浸润,情操得到熏陶感染,进而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学中常常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学习。

1.巧用音像,创境促悟

多媒体课件能为语文课堂提供最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图像、视频录像、感染力强的乐曲中置身教学情境中,心灵受到撼动,情感得到唤醒,生活积累得到复苏,调动起他们积极的思维、智慧,让他们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神入”课文描绘的意境,加深对语言的感受,放大形象的感染力。如,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在读课文“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了解到居里夫人工作条件的艰苦和实验的艰难后,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进而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追求,我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视频中简陋的工棚下,浓烟滚滚的大锅旁,柔弱的居里夫人拿着笨重的大铲在锅里不停地翻搅着,汗珠湿透了她的鬓角、衣衫,浓烟呛得她眼泪直流,忍不住地咳嗽……播放后,我问学生:“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有的学生说:“妇女们最重视的就是自己的美丽容貌。可是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却任由酸碱烧伤自己的衣裙、双手,愿意终日生活在烟熏火燎中,她实在是太可敬了!”有的学生说:“冶炼工业废渣的工作十分劳累辛苦,可居里夫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科学设想,一锅又一锅地搅拌提炼、再溶解、沉淀、分析,坚持了三年又九个月。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坚定执著呀!”……学生的感受十分深刻,言谈之间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2.变化文字,传情达意

上一篇: 重点建设工程论文 下一篇: 工程分包合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