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2: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法基础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防止由超量施用化肥变为不施用化肥
过去,一些果农受利益驱动,靠经验和习惯施肥,一味追求大果、高产,盲目施用化肥。现在,在提倡使用有机肥的积极宣传下,使一些果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果园只施用有机肥,不再施用化肥。殊不知,苹果生产对土壤中养分消耗量大,仅靠有机肥的补充是不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化学肥料的施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开展果园测土配方施肥,根据果树生长状况及果树需肥规律,确定科学的肥料配比,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一是以有机肥为基础,突出畜肥使用及绿肥生草培肥,使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二是以土壤培肥与土壤施肥为基础,土壤培肥与各项营养调节技术相结合;三是调氮稳磷补钾配微相结合,实现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四是以果园为单元、配肥为基础,地块配肥与单株调节相结合;五是化肥施用要掌握适时适量适法原则,以提高肥效,减少损失。
3要解决施肥方式方法不科学的问题
在实施果畜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现一些果园存在施肥方式方法不科学的问题,有的果园将秋施基肥改为春施,打破了果树的“生物钟”。春施基肥在土壤中要经过转化,且因春天土壤温度低而转化慢,这样肥效推迟,影响了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使花芽形成少,同时因春天施肥伤根,影响开花结果。有的果园施肥过浅或过深,造成浪费;施用肥料过于集中,造成烧根;施肥点距离树干太近,导致果树不能很好吸收肥料中的成分。针对这些问题,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施用肥料,一是宜采取秋施基肥方式,果实采收后愈早施愈好,此时土温较高,含水量多,伤根易愈合并可产生新根,同时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有充分分解时间,第2年可及时供树体吸收。二是施基肥应在果树行间或株间挖沟施肥,苹果属于深根性果树,应挖1~2条宽50厘米、深40~60厘米施肥沟,将表土与基肥混合施入。三是施肥一定要施在吸收根附近,即树冠垂直投影向里15~20厘米处。
4要配套推广果园沃土养根技术
通过实施果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增施有机肥是关键,但要配套推广深翻改土、合理施肥、果园种养等沃土养根技术,这样,才可以优化果树根系生长环境,达到养根壮树、提高果树抵御病虫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是深翻改土,熟化土壤。每年结合秋施基肥,挖宽40~50厘米、深60~80厘米壕沟,逐年深翻扩盘,同时深翻果树行间,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活化土壤,提高土壤熟化程度和肥力,促进根系横向和纵深分布,提高吸收能力。二是膜下穴贮肥水。穴贮肥水是旱区果树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的最佳措施。初冬或早春结合果园深刨、施肥、整修树盘等,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挖穴4~6个,用玉米秆、麦秸、杂草等扎粗度20厘米左右、长比穴稍短些的草把,捆绑结实,在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然后放入穴中。草把周围填土,同时与土混合施入过磷酸钙100克及尿素50~100克,随即每穴浇水4~5千克。穴上覆膜,并在穴洼处的膜上扎一小孔,孔上压石块,以利保墒和压住薄膜。以后视干旱情况,可由膜孔向穴内灌水。可节水70%,施肥穴每年易地1次,交替进行。三是果园种草覆盖。山区果园可人工种植白三叶草、百脉根、扁茎黄芪、油菜等,也可采用自然生草,割下的草覆盖树盘。四是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固体肥料溶解后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果树的需肥规律和特点,使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管道系统,均匀、定时、定量浸润果树根系,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优点。要特别注意,如果使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要过滤处理,以免堵塞管道。
黑龙江省出口贸易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这一趋势也顺应了国家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黑龙江省的出口贸易额显著上升,但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黑龙江省的出口贸易产生了严重影响,导致2009年的出口量急转直下。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从2008年11月起,我国和黑龙江省实施了近两年的刺激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政策,2010和2011这两年黑龙江省的出口状况基本恢复了金融危机之前的状态。2011年中国开始由高强度的刺激政策变为温和的中性政策,2012年黑龙江省的贸易出口额出现回落。但总体来说,黑龙江省的出口贸易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
2.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
黑龙江省近几年出口产品结构发生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得到优化。具体表现为提高了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份额。例如机电产品,在2002年的出口比重为17.31%,在经历了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后,其出口比重达到了30.4%。但低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仍然很大,除了少数的铁道零部件、整机等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之外,余下的大部分机电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统计数据直到2009年才出现,说明在此之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较小。
3.外商投资偏重高耗能出口企业。
虽然黑龙江省一直在调整并优化各出口商品的比重,但是问题依然存在。以密集型劳动力为基础的产品仍然占有最高份额,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状况依旧不容乐观。此外,其他国家逐渐将低附加值和能源密集型的行业迁移到黑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为黑龙江省改善了生产技术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推动了黑龙江省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有关高新技术商品的出口,这些都有助于黑龙江省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此外,第二产业以制造业和采掘业为主导,然而这些产业会带来大量污染,消耗大量能源。同时,外商大多会将目光集中在这类产业上并加大对其投资,这对于黑龙江省产业结构失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产业与贸易结构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商投资的偏重导致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高碳化。
4.出口市场高度集中。
虽然黑龙江省的出口策略倾向于将产品出口到更多的国家,但实际情况表明最终出口地仍为某些常规地区,与其他地区并没有更多交涉。黑龙江省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些发达国家技术都先进,国际社会上大多数贸易规则都由他们制定,比如绿色贸易壁垒的提出,低碳经济的倡导等。这些发达国家会对出口到其地区的产品制定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黑龙江省目前各方面发展都不完备,在经济规模上仍以粗放型为主,商品生产上依旧以“三高”产品为主。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应该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二、低碳经济下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低碳技术水平落后。
“低碳技术”的发展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为依托,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碳减排技术,指的是针对高能耗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炭领域的高排放,以及清洁和高效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技术;第二类是无碳技术,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第三类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在当前形势下,黑龙江省的低碳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不仅有差异,与全国范围内的发达地区也有非常大的差距。环保技术和绿色能源是低碳经济的技术基础,而这两项在黑龙江省的发展状况都不乐观。环保技术虽已经被很多从业人员提出,但很多公司、企业并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度。黑龙江省蕴藏着潜在的绿色能源,但是大多的厂商还是不愿放弃原有的生产模式和使用燃料的方式。因为如果放弃原有的模式,使用绿色能源,需要调整和更新各项设备机器,这种绿色能源的成本会比普通能源高出很多。第二种途径是资源循环技术,是通过构建资源循环产业链,建立生产与更新循环资源寿命之间的渠道,最终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和谐的方式,尊重自然循环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由于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生产过程之间,没有接洽的联系,或缺少相应的必要关系,因此对资源的循环利用纽带仍旧没有建立起来。第三条技术途径是废弃物的处理后排放。这一途径是利用对废弃物的处理,降低生产与生存活动对生态情况的负面。但目前仍有很多商家或企业不愿这样去做,因为无害化处理需要特定的设备和人员,不同的有害物质处理方式还有所不同。对于企业而言,这个过程会极大地增加产品的成品,最终反映在市场上的结果就是,该产品的竞争力被削弱。所以,很多商家宁愿污染环境,破坏可循环体系,也不愿迈出这正确的、科学的一步。上述因素都会成为阻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是对黑龙江省向低碳贸易转型不利,也就是制约了出口商品的结构优化。
2.出口企业不具备低碳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技术的能力欠缺,更谈不上与国内先进企业和国际企业相提并论。另外,大部分的外贸企业,缺少独特的想法,很少有企业将目光放在创新上,即便少数的企业做到了,他们也不会去申请专利来保护自己团队的创造。例如在低碳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很多外贸企业申请方向和种类很零散,某些年份根本就没有申请。即便其他的一些企业花费了足够的精力去研究,但是大多结果均以理论的形式展现出来,或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并没有真正地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而且也难以达到国际标准。外贸企业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会影响到低碳产品,使其系统化、技术水平和配套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节能减排措施不能够有效、及时地落实,还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最终会体现在黑龙江省产品出口结构上,商品的竞争力也会被大大的削弱。
3.矿产能源存量下降。
黑龙江省是矿产能源大省,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优势矿产中,大庆油田为大型油田,其储量及开采量均居全国首位。煤矿储量居全国第12位,但煤质好。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砂金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因此,黑龙江省的出口产品多以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为主。但随着多年来的连续开采,黑龙江的矿产资源优势已经大不如从前,若是不改变生产方式,不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还是以“三高”产品作为主要的商品出口,对于黑龙江省得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在能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向低碳经济转型,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绝对是必要的。
4.企业普遍缺少低碳经济意识。
当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各方对与保护环境没有产生共鸣。虽然国家早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环境问题,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现象,政府机构也在宣传、呼吁环保节能。但是大多数的居民和企业,公司,并没有对此事件显现出太多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意识不强烈,认识不充分,明显缺少对低碳经济的重视。另外,缺少相关专业性文件,专业的测量等生产制造技术跟不上,加之原有的生产力得不到及时更新,严重地制约了低碳经济的稳健发展。而且很多人认为低碳经济这个问题与黑龙江省关系不大,主要应由各大一线城市、经济特区来承担,有人甚至认为低碳经济是国际政治行为。显然他们没有明白低碳经济的社会地位,以及将随之而来的巨大转变。因此,由于人们和企业意识的缺失,导致低碳经济不能正常或快速发展,最终会对黑龙江省的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产生阻碍作用。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促进黑龙江省出口发展的对策
黑龙江省正处于老工业振兴阶段,又蕴藏着丰富的化石燃料,这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生产工厂和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进行大量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这也说明了节能减排项目任重且道远,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科研活动支撑,又需要大量的时间。碳排放,不仅仅对环境有巨大的伤害,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具有负面作用。为了达到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出口贸易碳排放量降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统筹兼顾,就要在注重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力度,真正达到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
1.企业层面的对策。
(1)加速出口商品结构转型升级。
在这方面政府首先要加强监管力度,帮助企业引进环保型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经济附加值低的商品进行出口贸易。这个策略一方面能保证出口商品的质量和结构的合理。商品出口到别国,如果质量或其他方面没有达到出口要求的标准,那么出口商将面临被退货、或是降价处理等要求,最终对出口商会造成严重的打击和经济损失。此外,在政府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那些因未达标而不能够进行出口贸易的企业会加紧步伐,做出各种调整,以应对政府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会有更多的商品质量提高,更多的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量。
(2)注重低碳技术研发,加强出口企业低碳化生产。
激励黑龙江省外贸企业发展低碳化生产。相关企业应建立高效、清洁、低碳的生产经营模式,为达到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产品设计、原材料选用和工艺改进等方面有应该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如果能达到国际环境标准,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是非常理想的生产状态。此外,政府方面,对于出口低碳产品数量较多的公司、企业应给予更多的经济支持、技术帮助和管理建议,全方位推动企业创建低碳生产模式。
(3)推进市场多元化发展。
黑龙江省的商品出口多集中在俄罗斯、美国、欧盟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技术水平较为先进,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进口商品的检验要求将更加严格,这对黑龙江省日后的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可以选择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日后商品出口的新市场,扩大黑龙江省出口市场的范围,加强与这些新市场的贸易联系并保持长期合作,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
2.政府层面的对策。
(1)建立健全低碳经济投资融资机制。
政府应该为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环保、节能、低碳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和支持,提倡低碳项目贷款和金融机构节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相当大的经济支持,尤其是黑龙江省省地处中国内陆而且相关技术不先进,又缺乏经验,政府的呼吁和带头作用是很必要的。另外,政府要实时监管,以便及时改善和调节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环境,创新融资方式。
(2)优化出口退税结构。
政府应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率或者取消有关部门的出口退税,增加“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部门的出口退税率或者扩大其出口退税范围,如技术创新项目、新能源项目和减排项目,并不断优化出口结构。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一方面政府将更多的出口退税用在了有技术含量的产品身上,使出口退税政策变得更有效果、效率。另一方面企业满足了政府的要求,做到“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要求,争取到了出口退税的机会,将来产品到了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会增强,既能够增加销量,提高黑龙江省品牌在国际上的声誉,又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最终达到改善黑龙江省出口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一切学科学习的最基本动力,也是保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但是,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很高,教师宣布课程的内容与网络游戏相关,或者可以上网操作,学生就很积极,教师宣布要了解计算机基础内容,学生就表示“无聊”。可见,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来源狭窄,并不是真正喜欢学习信息技术。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大部分都与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有关系。目前,计算机已经成为必要的家庭设备之一,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并不陌生,因此,很多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无疑于“上网”和“玩游戏”,这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实际教育作用减弱了,这说明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他们不能理解学习信息技术对未来个人发展的必要性,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
(一)创设情境引出教学主题
负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通常情况下是在课堂开始之初就明确指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在所要学习的知识上,但是,正是因为太早呈现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保持的太久,有些学生不喜欢某些知识内容,一听到教师要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就热情大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关于计算机如何运作的情境,而这个情境恰好是与枯燥的系统处理原理看似不相关的。学生会因为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而提起学习兴趣,由想象和表象引发的知识内容,远比书本本身更容易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进行“计算机系统”讲解时,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人要在堆满谷子的仓库里继续打谷子。学生们纷纷表示“不可能”,我请学生想象一下,如何能够实现打谷子的工作。在这种生动的情境中,学生很快接受了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各种设定,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计算机也如何处理大量的数据的问题。计算机把大量的暂时不用以及有待处理的数据放在硬盘里,仅仅把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放在内存之中,对其处理完毕之后立马把其送回硬盘,然后调出下一部分数据继续处理,其中计算机的大仓库就是硬盘,而计算机干活的场院就是内存。这些原本枯燥的内容,也很快被学生们接受并吸收了。
(二)给出情境性任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缺乏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教学时,基本上都是在指导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初中学生本来就熟悉计算机应用,而且不喜欢受教材的拘束,一旦教师要求按照教材操作,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厌烦心理,反而对网络浏览和游戏更感兴趣。为了扭转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认知偏颇,我采用给定任务情境的方法进行情境教学,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的“制作网站”部分内容教学时,我给定了学生这样一个情境,即举办一次全年级的“网站制作大赛”,将每个班的学生分成5个人一组的网站制作小组,先进行班级内部比赛,然后进行全年级比赛,胜出者不仅能够登上校园报,还能获得信息技术相关的书籍。这样一个任务无疑是给学生的学习设定了一个长远的“比赛”情境,从给定比赛信息之后,学生每次的信息技术课都表现得十分认真,他们不仅积极为网站制作比赛做准备,甚至还主动向教师寻求指导和帮助,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提高了许多。
(三)进行特殊情境下的学习突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性
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存在认知偏差,是因为其中很多内容与学生日常应用计算机的过程都似乎“不相关”,因此,学生并不重视一些与计算机运行基础相关的东西,对多媒体应用和文字、图片处理软件应用的理解也不够。但这些知识恰是他们在以后学习中必须要应用的内容。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我联合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创设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情境,即其他科目教师要求学生应用word、BLOG、powerpoint等软件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情景下,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工具型软件的认识更加深刻,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认知更倾向于学习,而不是游戏。
三、应用情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作为情境教学的素材有很多,但是,教师必须选择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性较强的情境或者任务模型来进行教学,一旦情境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信息技术学习就会变成压力,而不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动力;另外,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不一样,单纯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情境创设也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减少,因此,寓教于乐的情境创设也是有必要的。
中级韩语学习者经过初级阶段的学习,一般已经掌握1500~2000个词汇,能够听、说、读、写基本的韩语,具备日常生活所需的语言能力,对韩国社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以零起点大学韩语专业学生年级来划分,中级韩语大致是指韩语专业学生大二一学年的学习内容。在各高校韩语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中级韩语精读(以下简称中韩精读)一般被指定为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中韩学习者的水平和特点,笔者参考一些论文、专著,结合语言教学的规律以及自身教学经验,对中韩精读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在任何学习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都在于学习者本身,韩语学习也不例外。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理念,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和引路人,对学生“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教育论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练习,提高学生韩语应用能力,这其中应该以听、说能力突破为教学重点。
二、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中韩精读教学中,采用以讲授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自主学习法等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全部用韩语授课,到高韩时则全部用韩语授课,同时也要求和鼓励学生在课堂和生活中尽量使用韩语。
在词汇讲解时,韩语单词并非个个必讲,但重点单词、词组或惯用语要讲深讲透并逐个举例说明;同时举一反三,将该词汇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等加以归纳总结;重点讲解并归纳单词的构词方法和规律,比如“被动词”、“使动词”、“名词化语尾”、“接头词”、“接尾词”等的构词规律。
在语法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语法进行分类汇总,讲清楚相似语法在意思和句法等方面的异同,比如连接词尾“-(?)??”和“–?/?/??”在表示原因、理由时的异同,以及连接词尾“–(?)?”和“-??”在表示假设时的异同等。在讲解完后要让学生背诵典型例句并利用所学语法造句,教师给以批改,以加深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和记忆。
活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学生韩国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指定发表主题和发表小组,发表主题尽量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上课时由小组代表用韩语进行发表,学生进行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以我系使用的中韩1精读教材延世大学《韩国语教程3》为例,教材共分“?? ??”、“?? ??”、“??? ????”、“???????”、“?? ???”、“??? ??”、“??? ? ??”、“?????”、“??? ??”、“????”等10课。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组3人,由各小组轮流对每课相应的主题进行发表,各小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授课内容进行语言知识层面的讲解,还要对其所蕴涵的社会文化进行深度解读教育论文,做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紧密结合。
注重模仿和背诵,要求学生多读、多背。通过朗读、背诵来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增强语感,培养韩语思维能力,减少中式韩语的使用,提高韩语水平。
重视复习,温故知新论文服务。韩语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学了多少,而在于掌握了多少,复习在韩语学习中十分重要。每次讲授新课前抽出几分钟时间对上次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检查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对新课中出现的已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再次讲解等方式不断复习,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每次课前由一名学生进行不限主题的3分钟韩语演讲,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课外开展韩语第二课堂、校园韩语角、韩语演讲比赛、唱歌比赛、韩语戏剧表演等活动。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
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佳。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网络课堂教学等方面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实现“教师面授+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课堂+辅导、答疑”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可以制作或下载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图象、视频等资料,在授课前介绍给学生。这样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入正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像和视频等向学生演示各种实际场景,为学生创造出真实、生动的韩语应用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重点、难点进行反复讲解、练习。
课堂教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对不同的学习者来讲,它也存在着侧重点和针对性不强的不足。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课堂教学则很好的克服了这些不足,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各种专项随教软件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相应方面的水平,比如发音软件、听力与口语软件、词汇与句型软件、韩语打字软件、写作软件、韩国语能力考试辅导软件等。另外,通过中韩精读网络课程教育论文,学生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建立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恰当与否对于提高学生韩语水平和学习积极性关系很大,应当建立和完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中韩精读课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主要由平时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三部分组成。平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阶段测验等;期中、期末评价以考试、考查为主,提交小论文为辅。平时评价成绩和期中评价成绩各占学期总成绩的20%,期末评价成绩占60%。由分值比率来看,平时和期中评价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率偏低,应当对分值比率进行适当调整,平时成绩占40%,期中、期末成绩各占30%的比率较为合理。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带着公正、公开、积极的态度来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及时解决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和不足,关心、帮助学生,使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五、结语
中韩精读教学是中韩教学的重点。在中韩精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建立和完善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中韩精读教学,我们可以参考借鉴其他高校韩语专业或者英、日、俄等其他语种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其教学方法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胡绪俊.韩语基础课教学方法初探[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2]郑春梅,金英子.高职韩语专业“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宋英华.韩国语会话教学研究刍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1).
[4]卢广伟,周文雯.浅论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10,(05).
[5]汪洁.浅谈推进优质韩语教学[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2007年3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了12020亿,庞大的高额外汇储备,势必冲击中国经济及中央经济政策,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尤为需要关注中国外汇储备过剩问题对重庆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风险分析
综合我国学者近年来对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大量模型研究,使用以下几种国内外计算外汇规模的模型:
1、进口比率法(特里芬模型);
2、成本效益分析法(阿格沃尔模型);
3、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法(R/SD);
4、外汇储备模型ER=D1+D2+D3+D4=a1*IMP+a2*DEB+a3*FDI+a4*FEM[1]
据此估算我国合理外汇储备的规模应为3600亿美元左右,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远超出国内外公认合理的范围。
因此,我们既要肯定一定额度的外汇储备对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保障国际支付能力的作用,但更要重视超过合理范围外的高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经济及政策风险。
综合目前国内经济学者的观点,当前高额外汇储备的主要风险有:
1、高额外汇储备冲击中央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能力。
2、基础货币供应增加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
3、以美元和美国国债为主要储备所带来的高汇率风险。
4、投资结构单一并且以短期为主所带来的高金融风险。
二、中央政府及央行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冲击与影响
(一)中央银行为保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性,一直被迫采取对冲方式,其中以稳定信贷总规模为目的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削减或回收操作将对重庆市的产业有如下冲击:回收再贷款的冲销操作改变了不同领域内的货币供给结构,人民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资金进入了外贸和与外贸相关的部门,造成外贸部门和外贸相关部门的资金宽裕,而非外贸部门和非外贸相关部门出现资金供不应求的现象。
这体现在一方面对于重庆的出口创汇的外向型企业通过结汇,可以轻易获得人民币资金;另一方面面对国内市场的重庆内向型企业,由于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贷款的回收,它们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导致了当前货币流动性泛滥问题,除了紧缩再贷款规模、增加特种存款数量、公开市场操作外目前还有两种主要的手段可以使用——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其中,加息的操作空间较小,央行可能主要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方式限制流动性。
出于保持汇率稳定的目的,中央银行不得不保持中美之间的利息差,而随着美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一轮减息周期,中国再次调高利率的空间正在缩小,这使得央行在利率工具方面的操作性不大。调整准备金率成为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外汇储备作为比较剧烈的货币政策手段,2006年央行已经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中投证券的报告认为,央行在2007年仍有可能2-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有遏制信贷扩张的作用,但同时由于信贷规模的限制,又会产生以下的影响:
1、对于大中型业绩优秀的企业和有政府大力扶持的企业,将会受到银行贷款的青睐。
2、重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将会雪上加霜。
目前重庆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特点还是融资渠道狭窄。法律不允许中小企业以自身信用发行债券;中小企业板块运作不畅;主板市场又门槛太高。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只能依赖于银行信贷融资。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而且,银行贷款多为短期贷款,中小企业要得到中长期贷款非常艰难[2]。这将是重庆民营中小企业需要着重面对的问题。
(三)外汇储备过剩,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剧增,冲击中央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控能力,汇率调整的可能性逐渐加大。
全球范围内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已经说明中国目前流动性泛滥的原因不仅仅是央行的和国家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操作,而且还要加上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原因,外资追逐利润的结果在现实中体现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了更多热钱的涌入。
持久的双顺差导致了央行不得不采取持久的对冲操作过程,中央银行持续的正回购使央行持有的债券数量不断减少,并迫使央行定期大量发行较长期限的票据回笼货币。2003年4月开始,央行通过滚动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2005年,央行共发行了27882亿元的央行票据,共进行了62次正回购操作和3次逆回购操作。央行票据一旦陷入下面的循环:央行票据发行-市场流动性减少-央行票据到期-市场流动性增加-央行票据发行。再加上利息的影响,实际上就宣告了流动性问题不是得到了解决,而是被积累了。
对于重庆的企业界来说,实际上要关注两个问题:
1、目前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将是一个过程,流动性过剩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国内市场已经出现需求不足,实际上提示重庆的投资者再对目前的低水平重复项目进行投资,将会有非常大的风险。
2、目前人民币的升值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重庆的出口型企业要努力改变出口产品结构,低附加值产品将很快被国外市场所淘汰。而对重庆的进口型企业,则要合理安排进口的数量和时间,避免汇率变动带来的机会成本损失。
(四)针对当前国内外汇储备带来的国内和国际问题,中央政府将会加大涉外经济政策调整的力度,从“重流入、轻流出”转为实现流入流出循序渐进和保持基本平衡,以平抑巨额贸易顺差。
目前对于上述国家政策的调整方向,可以估计国家将会有下面两大举措:
1、国家将利用外汇储备批量定购能源及如石油、铜铁、稀有金属等国际市场价格看涨的原材料,并建立相应的储备体系,这一措施则既可保值,又可确保国家经济战略安全。
2、国家将利用此次调整外汇储备机会,建立高、精、尖技术的全球采购体系。
这两条对于重庆企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确切的说,是挑战大于机遇!
第一,如果重庆不抓紧建立原材料储备体系,某些原材料成本占据主要成本的行业,将会受到全国市场竞争的冲击。
第二,重庆制造业的整体研发水平仍然较为落后,在制造规模上的优势将可能由于研发的劣势使得总体优势丧失殆尽。
对外开放程度高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资金供应相对充足,开放程度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资金会相对短缺。一旦国家建立高、精、尖技术的全球采购体系,如果重庆市的产业政策没有采取相应对策,如果重庆市的产业群不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使东西部产业发展的技术差距拉大,并最终影响到重庆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五)从外汇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央银行将可能逐步实行企业意愿结售汇制,适度放松银行的外汇周转额度。这样,一方面企业可以持有一定量的外币资产,分流外汇储备;另一方面企业的部分外汇需求由国内银行外汇信贷满足,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在这种情况下,因外汇资源的分散,中央银行将从被动的干预中解脱出来,不再作为惟一的售汇来源而面临巨大的兑换需求,不再独自承担汇率波动的风险和持汇成本,也不必因为大量结汇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3]。
此举对重庆市的产业经济有如下冲击或影响:
企业可供掌控的外汇资源增多,从全国范围来看,会加大企业资本品的进口需求。需求扩大的结果,对于重庆资本品进口型的企业来说可能在短期会面临成本增加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企业利润增长。
同时,全国企业可供掌控的外汇资源增多,将可能导致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某些重庆中间产品的制造企业,面临全球市场采购竞争的威胁而导致国内市场萎缩。
三、重庆对中央政府及央行外汇政策操作的因应政策建议
(一)以全球化的视角改善目前的就业结构,迎接就业挑战。
目前我国的进口顺差多集中与经常项目中的有形贸易,从重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分析发现就业弹性最好的是第三产业,最差的是第二产业。这说明第二产业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小,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高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大。一方面,我们要调整产业结构,在就业模式的选择上,应采用效率型、高技术型和劳动密集型、第三产业偏重型并存的就业模式[4];另外一方面结合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的现状,我们要积极鼓励对外“劳务贸易”,向国外输送劳动力支援。
(二)重庆政府应尽早建立能源及原材料储备体系及高、精、尖技术引进及研发基地。
目前全国的原材料储备体系都较为薄弱,从全球市场上来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家利用外汇储备建立能源及原材料储备是必然选择,重庆应尽早建立能源及原材料储备体系,这既是为将来重庆企业的发展控制成本风险,又是对长期重庆产业发展提供后续保障。
在全球制造工业市场上,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不断淘汰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重庆主要支柱产业的发展历程也无不是如此规律。重庆政府要利用此次国家外汇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尽快规划针对重庆产业集群的高、精、尖技术引进及研发基地,一旦错失此次机遇,重庆的几大支柱产业都将会面临严峻挑战。
(三)加速重庆制造业由重生产型转变为重研发型。
重庆市目前主要以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冶金作为支柱产业,机电、建材和食品为现实优势和潜在优势行业。从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主要是生产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相结合形成了重庆制造业的整体主要优势,但毋庸置疑的,缺乏研发优势再加上全国市场形成的全球市场采购,前面的两项优势将很快就会丧失。当前重庆的制造业必须抓紧时间,利用目前已有的优势,尽快和尽可能地利用国家外汇储备调整的历史机遇,形成自己的研发优势。
(四)加速重庆制造业的成本优势转变为高附加值优势。
国家高额外汇储备,一方面造成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这是对以外销为主的重庆制造业的严峻挑战;另外一方面国家针对高额外汇储备的政策如前文分析也对内销为主的重庆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高额外汇储备都将是引起飓风的蝴蝶效应。目前重庆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往往意味着薄利,往往意味着研发优势的缺失,它可以取得一时的辉煌,但绝对不可能持续,高附加值产品才是重庆制造业在全球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利器,才能从容面对竞争,从容控制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五)抓住机遇,鼓励重庆企业在原材料市场、中间产品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上进入全球产业链。
国家调整高额外汇储备,是一个历史机遇。重庆企业绝对不能固步自封在自己的市场上无所作为。一方面,重庆企业要利用可供使用的外汇资源,在全球市场上寻求生产资源和资本品;另外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技术和人才,缩短和发达地区的技术差距;第三方面,要利用机会扩展全球市场版图,主动进入全球产业链,不能局限和满足于国内市场,否则也就无法面对来自全球企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若晨、廖俭.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6,(7).
2007年4月美国全面爆发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简称次贷危机),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
次贷危机的全球蔓延降低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对出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次贷危机还导致全球股市震荡,中国股市也出现了巨幅震荡和急剧下滑,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2008年l1月,国务院提出2010年底之前投资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10项措施。在当前这种出口需求紧缩的‘隋况下,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利于刺激内需,对于现阶段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面对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是当前首要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实行扩张型的财政政策,会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一个有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够进一步拉动更大的投资需求。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份权威报告显示,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投资需求系数将达到3.1~3.8,即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每投入1美元,就能拉动社会投资需求3.1~3.8美元。这样,不仅可以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投资比重,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基础,进而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而且在投资过程中还能将一部分投资转化为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水平。通过这种轮番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全面增长,为战胜金融危机提供保证。
2.有利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克服影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在助推地区经济起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地区开发获得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年未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基础设施在整体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某些地区和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瓶颈因素仍未消除。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这些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
3.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城市化水平还较低,目前仅有3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90%的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这种状况导致城市发展缺乏后劲,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经济的“聚集效应”,造成城市资源的浪费和整体利用水平的低下,束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增进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连接,进而充分发挥市区经济的带动效应,有效促进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4.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优化升级,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也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升级。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建设中,如高速铁路、通信网络等建设,就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配套研发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让更多的技术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高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领域转化的步伐,从而也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领域分析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许多方面,为此,不能搞“一刀切”,要针对实际需要有重点、有组织、有步骤地重点发展一些关键行业。
1.交通运输行业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业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以及国防建设对运输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优良的交通运输对充分开发利用各地区间、各国间的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发展的经验表明,铁路干线对经济的带动力和影响力极强。如日本的北海道干线,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干线法国的巴黎一里昂线,我国的哈大线、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都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轴线,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会有力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这是被客观历史证实的经济规律。进入“十一五”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加大交通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
2.通信行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的传递和利用。大力发展通信行业,加快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通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势不可挡的今天,各类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各界对信息交换的需求俞加旺盛,发展通信行业有利于促进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3.电力行业
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开发程度较低,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力行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电源结构不合理,水、火、电比例失调,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不合理。2008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国家电网线路停运330多条、输电杆塔倒塌196处,导致我国南方大面积断电,同时致使国内南北铁路电气化大动脉的中断。加大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力行业结构调整,既可弥补电力行业薄弱环节,拉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发展,又可增加电力供应,促进城乡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4.农村基础设施领域
与城市相比,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尤显薄弱。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要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特别是要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措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当务之急是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系,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出发点来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针对我国的国情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分析发现在现阶段宜采取如下途径来进行资金筹措。
1.由当地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
美国有许多州早已采取政府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的资金筹措办法,而且施行多年实践检验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通过发行债券,可以筹集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必需的投资额。同时,由于其具有追索偿还权,还会激励当地政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实行B0T融资方式
通过BOT融资方式的运用,可以充分利用国外大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促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完成,而且由于在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在一定期限内由外方来经营并由其自身来承担经营中的风险和损失,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发展。
3.鼓励私人进行投资
研究表明,未来私人投资将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这将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在国外,私人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一般占全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总额的12%~18%。在阿根廷,私人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则高达70%;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一直有私人参与除供水之外所有基础设施部门投资的传统;在菲律宾,私人投资也高达40%。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作法,放开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筹措限制,鼓励私人参与投资。
一、重新审视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因此,它最接近农民,最了解农民的利益和诉求,这就决定了它在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政策,实行科学决策、科学施政,提高党和政府执政水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广泛发展也就是民主管理形式的广泛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此外,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将从直接组织和管理经济转变到主要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而直接组织管理经济的功能将转由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承担。目前,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对农业和农户实施的各项支持保护政策大都是委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的,并且取得了比政府直接实施还要好的效果。如日本和韩国的大米政策性收购就是政府委托农协进行的,政府扶持农业的资金由农协发放并负责收回,政府给予补助。因此,可以预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将大大推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合作经济组织也将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实施农业政策的得力助手。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经济上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主体结构,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体制性基础
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强了农户之间的协作,延伸和强化了家庭生产经营的能力,促进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巩固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大大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链、服务链和利益链等形式,把农户、企业和市场有效地连结起来,建立起新型的产品营销、资金融通、风险防范和利益联结机制,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文化上有利于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互助合作精神,增强诚实、守信和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合作经济组织是劳动者的联合,遵循以人为本、成员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合作经济组织是以每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农民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下创建合作组织,在合作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利益,通过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每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集体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就构成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合作社文化的教育,接受合作社文明的熏陶,必然会增强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
二、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依托力量
(一)从国际上看,庞大的合作经济组织网络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经济市场化、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已经在农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成为其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美国和欧盟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农场主)都参加了一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民1/3以上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社采购,1/3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加工和销售。美国在1996年有农业合作社3884个,平均每个社有社员1030人,年营业额2500万美元,农场主生产的农产品有31%是通过合作社加工销售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有27%是由合作社供应的。合作社还是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通过农村信贷合作社提供的贷款占农民借款总额的75%。1994年,美国240家农业合作社银行和协会提供的贷款占整个农业贷款的25%。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共同购买和利用的方式,帮助中小农户用上大中型农机具;通过无偿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
在亚洲,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协总数已达1万多个,入社农民3000万人,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通过农协销售的农产品、购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别占91.2%、74.1%和60.9%。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乡和全国两级组织体系,现有农协1500个、专业农协40多个,全国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农协。韩国农民使用的生产资料80%是农协提供的,50%以上的农产品是农协销售的,韩国农协是全国第一大银行。
近年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也很快,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哥伦比亚合作社供应的牛奶占全国产量的84%,咖啡占65%;印度目前农户人社率已达71%,而这个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还不到30%。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化肥占全国的36.2%,采购的小麦占33.5%,生产的糖占50.5%,饲料占50%;越南到:1998年底有各类合作社17214个,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二)从国内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明显滞后。尽管在全国解放之后,我们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围绕发展农业组建了供销、信用、生产合作社,但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坚持合作制的普遍原则,没有很好地发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再加上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因而逐渐丧失了合作的性质。应该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在实行家庭承包制、农民拥有自主产权和生产经营权之后。近年来,随着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了长足发展,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多个,加入成员2363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10%左右。安徽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早,目前全省已发展到4588个,加入成员126万,带动农户300多万,两类农户合计占全省总农户30%以上。
从各地的实践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推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特色产品的规模经营。合作组织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面,通过要素的集中配置和生产经营上的联合,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从安徽实际来看,凡是规模种养搞得好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就快;凡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快的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安徽省广德县近两年通过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户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了肉鸡、生猪、水果、蔬菜、苗木花卉、毛竹、茧丝绸、茶叶等主导产业,其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二是促进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组织的建立,通过内部自律、统一服务,能够较好实施质量安全控制,推进标准化生产;能够及时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据统计,安徽现有合作经济组织中,制定生产标准的占。70%,注册产品商标的占30%,并且还有很多组织申报了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有理由相信,今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将是主要依靠力量。三是促进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拓宽了家庭经营空间,增加了农民收人。
合作组织把农户的生产与市场和企业连结起来,有效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扩大了家庭经营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促进了收入的增长。据对安徽部分市县调查,凡是参加合作组织的成员收入普遍高于非组织成员,增收幅度达20%以上。
(三)国内外实践表明,合作经济组织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西方国家在处理农村社会、经济问题时十分注重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而且屡试不爽。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正在日益显现。安徽省长丰县近年来鼓励和支持农民组建各类用水协会,由协会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户意愿,制定用水计划,然后与农业供水公司签订用水协议,对农户实行统一购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灌溉上的水难放、渠难管、钱难收的问题,做到了农户称心、企业放心、政府省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那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搞得好的地方,大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以说这与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特有作用是分不开的。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将把那些不该管、不便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更多地委托给合作经济组织去办理,这样,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稳定农村社会方面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护、农村社会和谐、农村生产力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任重道远,既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努力,又要坚持由上而下的推动;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依法规范;既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思路、新举措。
1.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浓厚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没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没有浓厚的发展氛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只能在艰难中缓慢发展,这势必会延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出路”,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1.1 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新形势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必须得到调整。当下,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农村对于农产品市场缺乏足够的认识,农产品的种植种类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例如,仅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村庄,即使其整体产量得到保证,一旦市场对此类农产品的需求锐减,或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农村经济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广大农村群众收入减少。所以,产业结构单一会使农村经济承受较大风险,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生产力下降
最近几年,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进入城市务工,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多是老人和妇女,致使生产力大大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城市能给大量进城务工的青壮年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更高的收入。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农村青壮年对于传统农活的传承度越来越低,致使农村的劳动力流失更为严重,生产力严重下降,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虽然国家针对农村出台了大量的支农惠农政策,但是,就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无法阻挡进城务工人员的脚步。
1.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经济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作为配套,在农村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要保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首先确保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跟上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提供保障。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诸如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以及互联网沟通等服务都没有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规划保持一致的步调。具体来说,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滞后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向外运输销售。
农村经济发展因交通环境受阻,大量的农产品因此滞销,给农户造成损失;供水供电设施建设不完善也导致农村的现代化管理和种植模式难以有效展开;最后,互联网信息系统滞后会影响农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信息资源和竞争力,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1.4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攀升,农民们因此也将承受更高的生产成本。整体上看,虽然市场上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且销售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与此同时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部分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就会使农民在农产品市场上的收益持续降低,进而使农村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虽然政府就此出台了很多补贴措施,但是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生产资料的价格仍旧难以稳定。逐渐上涨的生产资料价格将会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的整体收益率,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2 发展农村经济的相关对策
2.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产品质量提升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是由市场决定的,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向标,只有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对农作物种植规模和数量进行调整,农民才能从中获益。首先,农民应当学会运用先进科技,为提升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农作物的产出和质量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其次,面对市场上形形的农作物商品,农民们必须通过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农产品的整体销售量。市场需求首先是讲究农产品的质量,另外还要保证农产品可以满足大众需求,能够独具特色,有卖点,这样才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最后,农民们还要在销售过程中注意对市场需求进行观察,发现市场上对于农产品的潜在需求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从种植到销售,满足市场需求,为广大农民创收。
2.2 加快农村的城市化步伐
农村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正确的管理体系上,因此,对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仅仅要依靠农产品的增收及惠民政策补贴,还要从整体发展规划上着手解决根本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生产力下降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从经济建设到文明建设,农村都处于劣势。所以,我们要推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发展步伐。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使农村的经济发展产生实效,留住农村劳动力。在筹划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利用中心城镇的带头作用,使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农村还要与城镇之间进行互动,找到农村城市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为农村的发展规划指明方向。
2.3 加快农业科技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有效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只要销量得到保障,最终的收益率就会稳定。在农作物生产当中,农业科技对于推动农作物生产方式的创新,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减少农作物病害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加速科技支农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就农作物的栽培和生产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还要有专门的市场研究人才,负责对市场的供求关系进行研究,使农民了解市场对于农作物数量及种类的需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引进一流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鼓励广大农民参与到农业生产创新的活动当中,以丰富的种植经验促进农业的科学化发展。
2.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