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2: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茶产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套种山核桃。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0株,苗木标准用嫁接苗,补助金额每亩500元。3.套种阔叶林。起补面积100亩,栽植密度每亩20株,彩叶树种比例不低于20%,苗木标准用乔木容器苗以上,补助标准每亩200元。溪龙乡还将对规划500亩以上的茶园观光园区进行综合整治,集茶园风景树配置、茶园土壤改良、杀虫灯、诱虫板配置等于一体,做为观光核心。同时,还将在里黄杜自然村建设一处水土保持点,面积150亩。这里不仅要丰富植被,还将建积水沟、沉砂池等水土保持配套工程。溪龙乡做精安吉白茶观光园区、里黄杜水土保持点这两个示范项目,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引导全乡茶农提升茶园环境及安吉白茶的品质,以此增强安吉白茶的经济发展势头,确保农民凭借经济农业尽快致富。
二、溪龙乡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对策
1.加快农业主体培育与提升。推进茶叶企业组建公司。对茶叶加工企业新注册公司的,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并正常营业、管理规范的白茶业企业,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行。对新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合作社的;对新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政府给予一定奖励,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示范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2.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新开办的休闲农庄、茶楼等休闲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100万元以上,并经工商登记、正常营业的,政府按投资额的5‰奖励休闲项目,最高不超过5万元。新开发的旅游休闲食品并通过绿色或有机认证的,每个产品政府分别给予一定奖励,以此激励旅游休闲食品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加强农产品品牌和质量安全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鼓励合作社或茶企开展安吉白茶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或新型生态防治,对成效明显、管理规范的茶业企业,政府对每家给予一定奖励。
三、溪龙乡安吉白茶产业发展规划
1、因地制宜,科学做好安吉白茶产业的科学布局。发展安吉白茶,必须根据有机农业的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当地整体经济的发展规划。溪龙乡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具有发展安吉白茶的自然条件。但全县各地的土地、森林、气候、水等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丘陵和山区生态环境更好,更适合发展安吉白茶;而东北部的平原和低丘岗地区域是传统农业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不如丘陵山区,不适合发展安吉白茶。因此,要根据安吉白茶产业对生态的要求、各区域的自然与经济特点,做好安吉白茶产业的科学布局,并突出丘陵山区的生态优势。
2、狠抓大工程,加快基地建设。根据安吉白茶产业的技术要求,选择适合安吉白茶发展的地区,建立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吉白茶产业示范工程、安吉白茶科技培训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产业组织工程,为安吉白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04-02
石台县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产茶县,全县8个乡镇78个行政村,涉茶农业人口7.63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3.4%。全县有40个茶叶生产重点村,其中茶叶专业村有10个村。全县茶园面积5 400 hm2(其中可采茶园4 400 hm2),无性系茶园面积1 900 hm2,产量3 805 t,产值2.05亿元。与2010年相比,面积增长22%,产量增长26.7%。茶农人均茶叶收入3 850元。
1 石台县茶产业“十二五”发展成效
1.1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石台县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形成以“石台硒茶”为统领的天方富硒茶,雾里青、西黄山为代表的名优茶,发展形势良好,产量占全县产量的30%,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60%。精制“祁红”和出口眉茶产销形势良好,产量占全县茶叶总产量的70%,产值占40%,形成了“红、绿”并举的良好局面。
1.2 质量安全保障有力
近年来,大力开展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积极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和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系统控制茶区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石台县入选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创建试点,获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称号,1400 hm2茶园被省商检部门列入出口原料基地。全县21个茶叶品牌获无公害认证、8个获绿色食品认证、12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石台香芽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台富硒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天方集团、日新茶业、西黄山茶业等一批茶叶加工企业清洁化改造,应用质量管理体系、HACCP认证等,促进茶叶质量安全水平[1]。
1.3 产业水平明显提升
围绕提高加工增值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天方集团跻身中国茶业百强企业行列,日新茶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西黄山茶叶等7家市级龙头,县级茶叶龙头企业22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6家。全县现有茶叶加工厂26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58个,茶叶营销企业50多个,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茶叶企业群体,带动了7万多茶农增收致富。
1.4 茶旅融合逐步形成
石台是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境内山川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5%,负氧离子含量超世卫组织标准35倍以上,是安徽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地区。该县天方集团和西黄山茶叶等茶企业采取会员制、股权制等方式,推出“认领自家茶山、喝上自家放心茶”及“聚茶山-众筹”新营销模式,每年为会员配送等值茶产品和提供免费体验采茶、制茶、品茶,游秋浦河、吃农家饭等体验活动,创建“定制+众筹”石台硒茶产业发展模式。全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60余万人次,带动农民就业6 000余人,增加农民收入6 000余万元。
2 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地区相比,石台茶产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投入不足、基础薄弱,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较小;茶叶清洁化加工水平低,规模企业较少,设备落后;石台县硒茶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份额低;茶旅融合还没形成品牌,配套服务衔接不上,同质强、特色不明显;茶食品生产才刚刚启动,茶叶精深加工还处在空白,产业链延伸不够。
3 发展思路和目标
3.1 发展思路
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及天然富硒资源的优势,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茶园绿色增长模式。按照“一核三区”区域布局,建立“四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以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集约节约、生产清洁可控、废物循环利用、绿色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加快石台硒茶供给侧调整,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推进茶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造互联网+硒茶产业平台,创新石台硒茶“定制+众筹”产业发展模式[2],拓展茶旅结合深度、延伸发展特色硒功能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打好石台硒茶特色品牌,做好祁红传统品牌文章,提升石台茶叶品牌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使茶产业成为石台农民脱贫脱困的支柱产业,将石台打造成“梦里茶乡、休闲圣地、养生天堂”。
3.2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5 700 hm2,其中高效茶园面积达60%,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50%以上;新建400 m2以上清洁化加工厂10座、改扩建清洁化茶厂100座,清洁化加工能力占总加工能力的75%以上;实施茶产业绿色增长模式攻关示范行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50%以上,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率达50%以上,“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率50%以上。按茶的不同功能建设100个茶园观光点。全县茶叶总产量4 500 t,茶叶总产值6.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可支配收入达到6 000元以上,年均增9.5%以上。
4 发展对策
4.1 布局重点区域
根据茶叶重点区域布局原则和准入标准,从全县8个产茶乡镇实际,根据茶产业发展现状,细分为“一核三区”:“一核”以县城为核心区,“三区”为:在牯牛降、仙寓山为纽带的南部山区,构建石台硒茶等名优绿茶核心产区;在丁香、小河等西部乡镇,构建祁红、出口眉茶等核心产区;在七都、横渡、仁里、矶滩西北部4乡镇,打造红绿兼制的茶叶产区。
4.2 建立四大体系
4.2.1 建立茶叶科技创新体系。一是建立政产学研对接平台。围绕茶产业发展,搭建县与院(校)科技互动平台,借“智”为推进石台硒茶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是建立产学研推进机制。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组建专家团队,解决产业发展中技术瓶颈,借“才”为推进石台硒茶现代产业化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建立科技创新应用推广模式。建立一整套有效促进石台现代生态农业(茶叶)产业化发展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借“技”为提升石台茶业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4.2.2 建立茶叶质量安全体系。一是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重点产茶乡镇、茶园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主要原料基地建立茶叶病虫害预测预报点,形成茶叶安全有效防治和预警体系。二是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开展统防统治,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三是建立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持产、管并重,推进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对开展茶叶“三品一标”的给予奖补。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从田头到餐桌产品的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守牢质量安全底线。
4.2.3 建立茶叶技术保障体系。加大茶叶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力度,建立茶叶技术推广服务队伍,通过农机、农信、农艺“三化”有机融合,实现传统小农生产模式向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转变,给石台硒茶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4.2.4 建立“互联网+茶业”推进体系。一是培植茶产业电商平台。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县、乡、重点村及茶企业的信息终端,实现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二是扩大茶业物联网应用领域。围绕茶旅深度融合,在牯牛降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内,建设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观光、康体养生及“定制+众筹”为一体硒茶小镇[3-4]、生态小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休闲农业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三是提高茶业物联网应用能力。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茶产业物联网领域集聚,加强培训与宣传,让更多茶业人分享“互联网+”的增值利润,以“互联网+”引领现代茶业转型升级。
4.3 建设五大工程
4.3.1 茶树良种繁育提标工程。加强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合作,巩固扩大现有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开展地方茶树品种选育,筛选地方优质种穗,建立当地茶树良种茶树资源圃,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茶苗。
4.3.2 茶叶生态基地提质工程。通过地方良种选育和引进及低效茶园改造等工作,到2020年全县建立高效生态茶园3 000 hm2,无性系良种茶园覆盖率达50%以上。推进以红桃标准茶园、莲花山生态示茶范园为模板标准示范茶园建设,推广茶园耕作机械、绿色防控设施等,在全县建立规模化标准示范茶园100处、面积1 400 hm2。
4.3.3 茶叶加工设施提规工程。按照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加快规模茶厂清化化改造步伐,现有乡村茶叶加工点达到茶叶清洁化生产标准,每年改扩建茶厂10家左右、面积达200 m2以上清洁化加工厂,到2020年全县标准化清洁加工厂达到100家以上。
4.3.4 茶叶经营主体提升工程。一是培育上发好力。从龙头企业“强体”、合作社“规范”、家庭农场“增量”、产业化联合体“三产融合”等开展分类指导。二是服务上加大力。着力提升茶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等,在提供技术物化服务同时,提供品牌经营与质量安全服务、产权交易服务、融资保险服务等。
4.3.5 茶叶市场品牌提效工程。继续举办石台县茶叶节,支持鼓励企业到大中城市开展各种形式的茶叶品牌推介活动,到省内外市场设立品牌销售窗口、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经营形式开拓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通过政府引导与扶持、企业开拓和市场培育,使“石台硒茶、祁红”成为市场主导品牌。
5 参考文献
[1] 陈晓,陈政.发展贵州生态茶产业的思路及对策[J].贵州茶叶,2008(3):36-39.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2-0274-02
1 生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1.1 生态环境优越
永平县大坪坦茶叶生态种植基地位于永平县龙门乡大坪坦村,是典型的高原山区农村。区域海拔2 400~2 600 m,山岚叠嶂、群山环绕,有稠密的原始森林,雨水充沛,清澈的山间小溪穿村而过,土地肥沃,传统耕作文化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淳朴的山里人辛勤劳作,精心呵护祖传古树茶、乔木茶及自己开拓的灌木茶,远离尘世喧嚣,守护着这片宁静安详的家园。永平县生态环境好,土质肥沃,森林茂密,植被物种丰富,森林覆盖率88.2%,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再加上该村茶区无工矿企业,远离城镇,土壤、大气、水质污染少,是发展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理想之地。
1.2 气候条件优势明显
良好的生态保障保证了充沛水源,这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00 mm,年平均温度13 ℃,有充足的光照,年平均日照时数2 053.7 h,有霜期115 d。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小气候明显,天气就像娃娃的脸,一天之内经常出现晴天和雨天交替、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特现象。雨季清晨,大雾笼罩着青山,云雾缭绕,好一幅人间仙境水墨画。
1.3 水土保持状况良好
大坪坦村农业用水主要是林间山泉、降雨,而林间山泉可以直接饮用。由于优良的植被覆盖,产生大量的枯枝落叶,为耕地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资源。加之山里人勤劳,采用传统农作措施,耕地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5%。耕地土壤由厚层山岩发育而成,具有大量活化的钾、钙、镁、硫、硼、铁、锌等作物需要的矿质元素,为农a品提供充足的养分。
1.4 增产增收成效明显
在大坪坦自然村,山上的茶树星罗棋布,景色怡人。这里属云南大叶种栽培和普洱茶加工适宜区域,是大理州茶叶生产的主要县份之一。而10年前,大坪坦自然村的村民长期靠种植苦荞、包谷和萝卜等为生,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0 元。目前全村275户茶农收入800多万元,人均收入4 700多元[1-3]。
1.5 茶叶产品品质好、质量安全
大坪坦茶叶生产基地近几年开发的历史名茶和创新名茶,如大坪坦生态茶、碧螺春、佛园春、佛园香、龙岗翠羽等产品,由于品质好,先后获得了省、州名优茶称号。将茶叶产品样送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产品达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质量要求。
2 生态茶产业发展途径
2.1 创新投入机制,加大茶产业发展力度
一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国土整治、扶贫产业开发、财政特色产业发展等资金,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负其责、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相互匹配”的原则进行捆绑使用,整合资金、推进发展茶业产业;二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产业专项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三是鼓励企业和茶农加大投入力度;四是加强银企合作,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五是大力招商引资,争取省内外茶叶龙头企业和其他行业来永平县发展茶产业。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茶产业发展所需资金。
2.2 依靠科技,建立生态茶业示范园区
一是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加快优化大坪坦茶树品种结构。在今后茶产业发展上,发挥地方品种优势,引进推广适宜性、抗性强的名选131、福顶大白、南江大茶叶无性系良种。加强苗木质量管理,加快地方优良种品种选育步伐,优化品种结构。二是加强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茶园管理技术。首先对规划发展的生态茶园产区实行山、水、林、园、路综合治理,做到路路相通、能灌能排,优化生态环境,提高茶园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其次是在茶园栽培管理上要紧紧围绕无公害茶、有机茶生产管理技术规范要求,重点推广良种良法、老茶园改造、立体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茶园生产管理无害化。三是发展立体高效复合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模式,提高茶园综合生产能力。在大坪坦生态茶区内,大力推广“茶―玉米―菜”“茶―果―药”“茶―粮―豆”“茶―草―猪―沼”等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种植技术,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改变茶园小气候,减少茶园面源污染,促进茶园生态良性循环,提高茶叶的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优化初、精加工环境。对茶叶初、精加工厂房、设备、仓库、环境等配套设施均按照无公害或有机茶生产技术标准进行整改,在示范园区内建立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生产示范茶叶加工厂,达到示范园区环境生态化、茶厂标准化、生产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五是大力开发名优茶,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永平县名优茶品种较多、批量生产少、新产品比例小,经济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在名优茶生产过程中,采用机械生产,开发夏秋名优茶,提高产量,扩大批量,提升名优茶比例,进而提高经济效益[4-5]。
2.3 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实现茶产业节本增效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外流,大坪坦村劳动力十分缺乏,劳动力单价高涨,已成为制约该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茶叶生产上推广机械化作业,有利于解决劳动力紧张矛盾,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茶园生产管理中,引进推广机修、机采、机耕、机械施肥等技术,实现茶园生产管理机械化;对省、州级茶叶龙头企业,改造或新建标准化的初、精加工厂,按照茶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引进推广安全、清洁、连续化的加工设备,实现清洁化流水线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4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测体系,推行标准化生产
根据国内外茶叶产销形势和质量安全现状,国家和农业部相继了《良好农业规范》《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管理规程》《有机茶生产管理规程》等标淮。这3个标准规定了茶叶产地、环境、种苗、栽培、原料、加工、包装、储藏、运输、质量等管理要求,使茶产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均有衡量的标准,使生产过程规范化、系统化,提高了生产加工技术的操作性。大坪坦生态茶生产基地应根据上述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出相应措施:一是制定企业自己的配套标准;二是建立田间管理和加工管理档案制度;三是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四是农业、质监部门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监督和内部质量管理;五是强化标准意识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和市场准入制度;六是发挥农业、质监、专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的质量监督作用,使标准化生产变为生产者、经营者的自觉行动,只有全面实现标准化生产,才能使永平县茶叶产品适应国内外绿色消费市场需求。
2.5 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茶叶附加值
随着茶叶在全球饮料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茶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医药与食品等行业的广泛应用,茶叶深加工可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和副产物,丰富市场茶产品种类,开发茶制品新功能。因此,茶叶深加工的综合利用已成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永平县大坪坦是名优绿茶重要产区,各茶叶企业和茶场只采春茶,夏秋茶不采,资源浪费极大,在今后的茶叶生产加工中利用夏秋茶资源和副产物,开发杜仲茶、银杏茶、保健茶、发酵茶、提取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提高茶叶附加值。
2.6 培育市场,加快安全高效生态茶叶产业化经营
一是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规模大、具有强势品牌、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深化管理,强化经营,建立企业与基地利益联动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二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各种展销平台和茶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提高企业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三是尽快形成和完善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参与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区域化大生产中联接市场和茶农的桥梁作用,加快茶叶产业化经营步伐。
3 参考文献
[1] 谢芬,杨江帆,高水练.论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策略[J].茶叶科学技术,2004(4):1-5.
[2] 庄渝霞.推进福建茶业区域优势的思考[J].茶叶科学技术,2001(4):23-27.
1农牧场发展现状
1.1农业生产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巴卡台农牧场农业生产主要侧重于经济性作物。近几年一直采用系白菜型春性小油菜浩油11号,其主要特点是种性纯、生长整齐、成熟一致、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寒抗旱、成熟早、丰产潜力大。适应在农牧场海拔3 300m左右,年平均气温0℃,属脑山地区的种植。在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产量可达1 200~1 725kg/hm2,含油量为38%~43%,千粒重为2.4~3.1g,生育期115d左右。一般情况下,种植333.33hm2浩油11号油菜,可投入机耕费、化肥、人工、农药等成本52.5万元。按产量1 200kg/hm2计算,总产为400t,以近几年平均市场价3元/kg售出,产生净利润67.5万元。但若采取增加农业生产投入、增大机械动力、配方施肥,进一步改良土质、土壤肥力,增加土壤腐殖质,并有效防除杂草、涵养水分,采用改变管理模式、良种预选等措施,可增产525kg/hm2左右,增加收入1 575元/hm2。其特点为:因地区昼夜温差大出油率高;空气质量好、环境无污染,油菜籽品质高、口感好。
1.2畜牧业生产
农牧场现拥有的2万余只藏系绵羊,均系从未改良而沿袭下来的种群,因生产繁殖过程中过于近亲,生产羔羊出现了畸形等现象,种群退化严重,羊只个体小、胴体轻、羊毛少、肉质差,没有任何市场竞争优势,种群生产经营产生的效益不大。而且因没有配备兽医,平均每年因常见病例死亡的牲畜在240~300只,年平均损失达9.12~11.4万元。2008年尤为严重,死亡牲畜逾500只,损失达19余万元。农牧场畜牧业基础设施可谓“零”建设。牧民群众跟群放牧、反复迁移在冬、夏、秋季草场之间,生产及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且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近年来,周边县乡逐步落实了国家对牧区建设的“五配套”政策,即定居点、牧草种植、网围栏、畜用暖棚及水、电设施建设,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巴卡台农牧场牧民职工群众一直未能享受这一政策,生产方式依然沿袭传统、粗放经营模式。这种自然放养方式,没有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科技含量难以投放、环境破坏日趋加剧、生产发展滞后不前、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和提高,只是在温饱线上徘徊。其特点是:生产牛羊均为一直沿袭的从未改良的纯品种,且系自然放养的有机肉食类,价廉味美、含热量高。
1.3林业生产
巴卡台农牧场拥有退耕还林400hm2。地区适宜树种有青海云杉、青杨、柏树等,适宜灌木有柠条、沙棘、荆棘儿等。巴卡台农牧场是共和县退耕还林建设工程首批试点区之一。自2001年工程启动以来,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场情,根据“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新时期林业工作方针和“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生态建设方针,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主导思想,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围绕再造山川秀美这一总体目标,坚持退耕还林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与封护禁牧舍饲畜牧相结合,与旅游开发及生态高效林业相结合,按照先点后面、重点突破、递次推进、集中治理的思路,进行任务安排和布局。经过巴卡台农牧场广大职工8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08年底,农牧场总共完成退耕还林面积400hm2,全部为林草间作生态公益林。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环境恶劣,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林”只能以种植沙棘、柠条为主(若以青海云杉等为林
转贴于
种,因农牧场经济发展滞后,底子薄,财力小,仅靠2 100元/hm2的粮食补助价款远远难以实现),虽然沙棘、柠条现已基本成林,但沙棘、柠条林除了生态效益外,没有任何经济效益,需每年不断补植补栽,且成效不大。其特点是:有效改善地区生态环境、防风固沙、美化环湖景区、保护母亲湖。
2影响农牧林业的因素
2.1农业生产方面
一是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如年内雨水分配不均匀,1~4月一般为持续大风扬沙天气,耕地跑墒十分严重;4~5月异常干旱,且地温较低,有的年份拉倒茬,气温可降到-11℃;播种期在5月初,因靠天吃饭,有的年份干旱无法下播,过早会遭霜冻,过晚导致不成熟;6~7月中旬为冰雹和暴雨期,一般花蕾受暴雨袭击,植株顶角4~7个果角不授粉;7~10月为雨季,300mm的年降水量集中在这几个月内,一般油菜成熟期很易返青;由于年平均气温低,土壤腐殖质含量低,还田的作物秸秆不会腐烂发酵。二是土质因素的影响。地区土质为弱碱性,播种后耕地一般会板结。三是杂草的影响。由于连年种植油菜,无倒茬轮换,杂草滋生蔓延,主要有西伯利亚廖、无芒雀麦、叶萝卜、马刺、微孔草、黄花蒿、苦苦菜、灰灰菜、蜜花香茹、野薄荷等。四是肥料影响。一般以化肥为主,缺乏有机肥料,土壤出现僵化现象;且土壤中缺乏钾、磷等肥料,作物机械组织不发达、成熟晚。五是机械动力不足,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达不到作业标准,经营粗放、原始,很难实现科学种田的要求。六是田间管理不到位,灭草不干净,人畜破坏严重。
2.2畜牧业方面
一是种群严重退化,生产牛羊只产肉少、羊毛稀、产羔率低、死亡率高,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中显现不出丝毫优势;二是没有畜牧生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年内冻死、饿死、累死的牲畜占总死亡数的57%以上;三是投入的科技含量不大,虽然年内全面进行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接种免疫,但因常见病例的死亡仍然占有相当的比例;四是草山破坏严重,在季节游牧中对草山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草山鼠害也遍及整个草原;五是气温过低和气候过分干燥,也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牧业生产;六是牧业生产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经营模式,实施以联产承包的方式经营生产,缺乏现代经营理念。以上几大因素使巴卡台农牧场畜牧业生产滞后不前,牧民群众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2.3林业生产方面
一是退耕造林8年,补植补种8年,造林效果不明显,粮食补助价款大部分消耗在重复造林中,农牧民群众享受“以粮代赈”的受益不明显;二是400hm2退耕还林只有局部成林;三是气候、缺水和高海拔对木苗的成活率及生长影响很大;四是鼠害对木苗的啃食十分严重。
3应对措施
3.1农业生产
一是抢抓雨季,集中时间完成春播任务,并应采取“两镇一耙”的耕种方式,加强土壤的保墒能力,克服旱地干播的出苗困难。二是化验土质、配方施肥,加大钾、磷肥的施肥量,促进植株机械组织的生成,增强茎杆的坚硬度,提高作物抗逆性;有效促进根系的发育速度和强度,促进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在植株体内的运转,达到早熟和提高千粒重、含油量的目的。三是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追肥,灭除杂草,提倡人工锄草实施通锄、多次锄,以便提高地温,克服气温过低的不足。四是加大对机械动力的投入,达到科学种田的需求。五是杜绝一切人为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和牲畜的践踏啃食。
3.2畜牧业生产
广东省湛江市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很好地构建起生态新干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湛江初步实现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绿色崛起战略规划目标,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地
处南海北岸、大陆南端的湛江,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落后,一度被指为“人口大市,经济小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历史上的湛江错过了太多;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机遇中,湛江的既有优势需要得到充分发挥。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可以说,湛江是当前工业化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统一体最好的地方追溯标本。
产业转型:工业产业生态化实践
湛江的美丽,只有到过湛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
湛江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地处两广交汇处,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到“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再到“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湛江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时曾到湛江考察,提出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目标。当时,他站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对湛江的领导者说:“别人现在有的,你们很快就有;你们现在有的,人家很难再有。”令在场的人印象深刻。
湛江一方面要l展,改变历史以来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要坚守蓝天碧水,不触底线。突破点在哪里?蓝色港口经济成为它为数不多能攥在手里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由此,湛江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引入传统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在历史湛江赋予再发展机遇之时,走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以前湛江港口是“过路港”,虽贵为“南海明珠”,但系中间周转,少有加工,难以产生附加值。“现在我们要发展临港工业,我们不是处处开花,首先是集中在东海岛这个点上,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念去规范发展行为。”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对调研组说。
为了拉动GDP和港口物流产业,湛江谋划建立了产业转移园,同时引入湛江钢铁项目,在湛江东海岛上拉开了钢铁、石化、造纸工业建设的大幕。相伴而来的问题是,被当作支柱产业引进和打造的钢铁、石化、造纸,也是当时被广为诟病的传统产业污染源。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湛江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重大课题。
“我们正准备申请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因为东海岛现在的产业选择主要是钢铁、石化、造纸,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我们会面临产业选择带来的压力,但湛江正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产业生态化,既要发展,又要少污染。”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心声表示。
工业产业生态化是湛江的发展目标,核心是利用港口和岸线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同时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重点工业企业生态化改造,课题组对此做了实证调研。
港口循环经济:“钢铁+石化”产业耦合循环
湛江依托东海岛的港口优势,以湛钢项目和中科炼化项目构建钢铁和石化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建设和完善钢铁、石化各自的产业链条,促进本身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两大产业的耦合度,推进两大产业原材料供应、能源消耗、“三废”排放、产品销售与物流等环节的高效衔接,促进整体运转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力争成为重化工业之间耦合循环经济领域的示范。
同时,港江还围绕钢铁、石化两大产业,构建上下游产品供销链条,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域整体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调研组赴湛江调研恰值湛钢点火一周年,高耸入云的烟囱矗立在晚霞中,有力的管线掠影在海天之际勾勒出一幅恢弘的画面,颇显壮观之美。
湛钢项目是在广东省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实施的,历经30余年的时间,总投资696.8亿元。目前主要产品是制造汽车所用的热轧精品高端板钢,主要供应我国两广及东南亚地区。调研组发现,这个处于全世界最先进行列中的钢厂,不仅生产工艺世界一流,环保排放管理也是世界最严。
该公司总经理刘代德介绍说:“湛钢建设初期就按照国家排放要求来设计。建设过程中,国家又出台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最严限排标准。严格地说,湛钢不在珠三角之内,但是我们还是按照特排标准升级改造。节能环保特排标准升级改造是什么概念呢?就投资额而言,环保投资约6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
湛钢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着力打造生态钢厂。主要是采用先进的设备及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能源消耗、高能源转换,不给当地“造负”。
比如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湛钢投资6.7亿元,建设了23套水处理系统,包括常规生产废水处理、深度废水处理、生活水处理、酚氰废水处理、冷轧废水处理等设施,实现了100%的废水处理;同时采用串联供水,实现了98%以上的水资源重复利用。每年厂区废水处理回用量约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蓄水量的1.6倍;在水资源获取方面,实施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纯水和废水回用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湛钢基地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减少了对社会淡水资源的消耗。
在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湛钢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化,在企业内部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最大化,兼顾了社会产业链之间的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实现了高效率、低消耗和低排放,综合利用率达99.96%,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建设了含铁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厂含铁尘泥100%厂内循环使用的钢铁企业。
在湛江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湛钢通过绿色沟通机制,与周边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构建了和谐的企业-地方关系,用各自的资源互通有无,充分实行循环利用,实现和谐共赢发展。与“近邻”中科炼化项目合作,进行能源和物质的交换,运输渠道和中转环节共享,互惠互利,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与市政部门合作,对所在地东海岛的市政生活用水集中处理并回用,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减少了钢厂的淡水资源消耗;在高炉预留喷吹口,在社会配套政策成熟后,利用高炉热效应处理钢厂及社会废旧塑料、轮胎以及工业垃圾,以减少工厂及城市垃圾。
同时,湛钢作为一家企业,在环境成本、产品成本、总成本和收益之间形成了特有的比较优势。
“湛江工业化程度较低,但湛江有区位市场优势,两广地区是钢材需求大省。我们的产品既可以向两广地区供应,还可以辐射到东南亚市场。另外,钢厂矿石主要是依赖进口,湛江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物流优势,矿石可以很快到达钢厂,与内陆钢厂相比,运输距离大大缩短。”刘代德总结。
湛钢落户湛江,利用比较优势,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为广东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作出了贡献,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并保持区域生态良好,是传统产业在湛江实现多赢的最好佐证。
“生物质+光伏”新能源模式
湛江以广东粤电湛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质和太阳能资源优势,最大化利用生产企业的有限空间,实现了生物质发电与光伏发电两种新能源的立体架构和互补应用。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秸杆和林木砍伐加工的废弃物都直接用于炊事和取暖,甚至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能源转换效率仅为10%左右。这不仅会产生大量废气,还容易引l火灾。利用生物质能源发电,既可减轻大气污染,生物质燃料燃烧后还可作为优质肥料直接还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粤电湛江生物质电厂总投资9亿元,理论回收周期11年,是全国单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也是世界最大的生物质电厂。发电机组年设计发电量6亿多度,每年节省约20万吨标煤,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另外,秸杆的采集每年还可为当地农民增收约3亿元。
同时,该公司在物料存储库房顶上建设了容量为1MW光伏发电项目,与生物质发电项目组成了新源发电集中示范基地。光伏项目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已于2012年8月21日建成发电,光电转换率达14%以上,年平均发电量为108万千瓦时,每年可替代标煤389.31吨。
该公司总经理黄家崧对调研组表示:“除了利用厂房空间开展光伏发电,目前也在对厂区周边风能发电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精细化利用大自然资源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企业生产层面外,该电厂还把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公司园林绿化结合起来,园区绿化责任分配到每个部分,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造纸业循环经济模式
作为湛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浆纸业,在传统理念中属于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对湛江的生态贡献是否成正比?很多人抱有疑问。
“作为一个湛江的造纸企业,尤其像湛江晨鸣,现有自己的制浆生产线,如果没有好的循环经济项目及环保处理方式,整个公司不会有任何利润。”湛江晨鸣浆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峰伟对调研组表示。
湛江晨鸣碱回收生产线是整个循环经济的主线,项目配套日产蒸汽600吨的碱回收锅炉,每年回收石灰1000多吨,重新用于制浆漂白生产线。“制浆造纸是一项高成本、大投入的工程,水、电、气成本占比很高。我们通过碱回收锅炉蒸汽回收和石灰漂白液回收,生产成本低于没有做碱回收的企业。”常峰伟说。
如此,循环经济的效益就被创造出来了,同时环保功能也得到提升。公司制浆所产生的废弃物全部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COD排放指标小于80毫克/每升,排水的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自备电厂烟气除尘效率达到99.98%,脱硫率达到95%。
除了重点工业的内部循环模式,湛江还将循环经济延伸到整个城市资源上来。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市政资源与企业资源之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循环对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重复利用,即“资源-产业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湛江实现城市、产业“双转型”的必由之路。
以三大“传统型高污染”产业安身立命的湛江,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380亿元,同比增长8.5%,比广东省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同时,湛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2%,PM2.5年均浓度值为2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20,在广东省排名第二。
事实证明,湛江三大产业虽然传统,但却是经过科技、循环、生态化处理的产物,其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对湛江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贡献”。在别处是去产能的对象,在这里却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市转型:构建
“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基础
调研组在湛江调研期间,恰值《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是城市转型的全面版。用这个规划与当下湛江的实践相对照,能够发现,基于自身城市发展规律和从现实需要出发,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城市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具备“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城市转型就是一句空话,顶多也就是一些枝枝节节的形象工程,难以升华。
目前,湛江工业已经构建起循环、清洁、低碳的产业体系,效果非常明显。湛江的产业发展汲取了以往大城市病的经验教训,坚决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之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
为此,湛江率先提出“三个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脚印城市)的概念,并将“三个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推动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
“产业转型的方向是绿色化,城市转型的方向是生活化。”在王中丙看来,湛江提出建设“三个城市”其实就是按照“车行顺畅、慢行宜人、水行生态、风行流通、物行循环”的要求,努力实现产业绿色化和城市生活化。这也成为《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的指导核心。
“脚印城市”低碳实践
南北纵贯湛江市区的椹川大道全长9公里,自2014年底“瘦身”,机动车车道宽度由3.7米改为3.25米,40%多的路权分给了公交车、电动车和自行车。
交通改造是当前湛江城市变革的一部分。2015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脚印城市”是湛江低碳城市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脚印多了,车印就少了。王中丙市长将其归纳为三个优先:步行优先、骑行优先、公交优先。如何实现这“三优先”呢?他对调研组介绍说:先把围墙打开,建设紧凑型街区,让市民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二是打造可以随时停下来的生活化街道,不再像现在的城市马路一样,冷冰冰的还很匆忙;三是路权的科学分配,新建道路40%进行低碳出行规划,分配给公交车道、电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四是建设连续的城市绿道,骑自行车可以不下来,目前湛江城区的绿道总长度达300公里;五是建设公交都市,发展大运量公交、新能源公交和轻轨交通,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和市民已经在骑自行车上下班。
其间,湛江市探索TOD开发模式,按照公交、行人优先的原则重新分配路权,缩窄机动车车道,划出公交专用道,改造了市区32条道路。到2020年,低碳出行分担率达到60%,是湛江“脚印城市”给自己提出的生态指标。
金沙湾片区垃圾分类试点
定位于生态海湾城市,湛江把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延伸到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深入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城市管理方面,湛江市正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建设循环型示范社区和美丽社区等。
金沙湾片区作为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坚持“五分”原则,即分类、分袋、分放、分运、分责。赤坎区和相关部门采购并安放了1100个分类垃圾桶,免费向片区居民发放了100多万个垃圾袋。市供销社成立了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设置了金沙湾再生资源回收站和有害垃圾存放铁皮屋,购置了垃圾清运三轮电动车12台,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全程管理、统一培训规范、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车辆,确保垃圾分类、回收、集散、运输等全过程规范运行。
据赤坎区副区长甘强介绍,自“六统一”实施以来,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6月11日,共回收可回收垃圾1200斤,有害垃圾35斤。目前,金沙湾片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量从刚开始的每天12斤,增加到每天约200斤。
有统计数字显示,运到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去年5月为147吨。垃圾分类自6月开始后,6月为144吨,7月为135吨,8月为132吨。也就是说,8月比5月片区垃圾减少15吨,减量幅度为10.2%,效果十分明显。
湛江市注重从源头减少废弃物,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引导废品回收行业规范发展,用市场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形成了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又一个支撑。
生态效益贡献
通过发展临港工业,引入传统产业,推动湛江绿色发展;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进而又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是湛江城市与产业“双转型”的实践逻辑。其中,绿色生态是核心支撑。
目前,湛江已初步形成“海、城、河、湾”的生态基底,先后获得“花园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对此,调研组对发展中的湛江生态效益贡献做了数据提取。
节能减排成效
湛江的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实现。2015年,湛江市单位GDP能耗、碳排分别达到0.373万吨标准煤/万元和0.686万吨CO2/万元,相比2010年分别降低18.56%和19.16%。2015年,湛江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8.65万吨,氨氮1.11万吨,二氧化硫3万吨,氮氧化物2.38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18.09%、13.28%、4.76%和37.37%。
工业是湛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15年,工业单元的碳排放总量达到1426万吨CO2,约占能源消耗产生碳排放总量的57.7%,是湛江市碳排的最主要来源。
已形成一定规模碳汇能力。2015年,湛江市碳汇规模达879.43万吨,相比2010年增长36.74%,碳汇减碳规模占能源碳排放量的35.58%,对湛江市降低碳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产能
“十二五”期间,湛江完成83个重污染减排项目,整治淘汰燃煤锅炉140台;累计关停水泥产能353.8万吨、造纸产能27.64万吨、印染产能1.39万吨。
能源结构调整
鲁北企业集团的前身是一家小硫酸厂,1977年8月创建。当时,鲁北的创业者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扎根盐碱荒滩,以创建之时的40万元试验经费,承担了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并取得成功,填补了国家空白。他们又依托此项技术成果,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这套装置对我国化学工业是一个重大贡献。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又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了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条。这既破解了磷复肥工业排放的废渣污染环境、制约磷复肥工业发展的世界难题,又开辟了硫酸和水泥生产的新的原料路线,改变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的单一线性模式,达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1997年5月,在第72次国家香山科学会议上,鲁北的绿色产业链被科学家确认为我国独有的零排放技术、绿色环境技术。
鲁北企业集团生产的主要产品,无论是科技含量较高的溴素、磷铵,还是一般的硫酸、水泥,都是用途广泛的成熟产品,其创新之处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鲁北集团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发展是相统一的,制定了“开发环保科技产业,综合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称之为绿色文明战略),把环保、资源综合利用作为战略决策的首要因素,并使之成为企业乃至职工的自觉行为。在创建石膏制酸技术生态产业链之后,以发展海洋化工为目标,该集团又完成了海水“一水多用”生态产业链的创建,使海水在蒸发、净化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分布调节,实现了“海水取宝,滴水不漏”。
鲁北企业集团石膏制酸联产水泥和海水“一水多用”这两大生态产业技术的成功实施,也昭示了一种新的资源观念和环保观念,即人类对自然资源可以进行重复多次的利用,从而使有限的资源构成一个多次生成过程。这种既能多次重复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的高科技绿色产业,将使我国传统化工产业完成由“夕阳工业”到“生态工业”的革命性转变。对于生态工业园,中国工程院陆钟武、金涌院士在2000年11月“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技术创新院士行”活动中是这样评述的:工业生产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达标排放;第二个层次是零排放或微排放,在正常运行中企业所有废物都能循环利用,对外没有污染,假如出现事故,还是有污染;第三个层次是源头治理,开发新的清洁工艺,把污染消灭在源头;第四个层次是生态化工,不仅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也没有污染,要求产品本身生命周期是安全的;第五个层次是生态工业园,对地区所有企业统一规划,使一个厂的废物成为另一个厂的原料,整个地区的物流、能流甚至知识流全部闭合运行。生态工业园是一个或多个绿色产业链构成的理想工业系统,是未来的工业经济发展方向。鲁北化工走的正是绿色生态之路,符合生态工业概念,因而被誉为生态工业园。
二、加强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机制,推动生态产业发展
山西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总站督导检查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项目实施,贯彻落实省站《关于开展我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项目督导工作的通知》(晋农生态发[2012]26号)要求,省站派出督导小组于11月29日~30日前往长治市和晋城市,12月4日前往晋中市,分别对三个市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抽查了长治市襄垣县、长治郊区,晋城市泽州本文由收集整理县,晋中市榆社县。省督导小组成员包括省站资源环保科赵少婷、阎宏毅及大同市农业环保监测站马军,三个市农业环保站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也参加了督导检查工作。
在长治市,督查组首先听取了长治市农业环保站的工作汇报,了解了全市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随后来到长治市襄垣县夏店镇范岭村,听取了襄垣县农委工作汇报后实地查看了工作人员土样采集过程,同时针对采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给采样工作人员进行了讲解示范。接下来督导组来到长治市郊区西柏兔乡中村,检查了土壤采集工具等准备情况,在田间实地演示了土样采集整个过程,要求县农业环保站一定要认真规范采样。督察组连夜赶往晋城市,听取了晋城市环保站的工作汇报。第二日督查小组抽查了晋城市任务最大的泽州县,采样任务为1483个。督导小组前往晋城市泽州县周村镇查看了土壤样品风干场所并提出了改进意见。随后来到泽州县夏村镇,现场查看了工作人员土样采集过程,查看了现场填写表格并纠正了表格填写不规范的地方。泽州县土壤样品采集过程比较规范,并有好的经验做法值得全省学习借鉴,同时任务完成进度较快,检查当日已全部完成野外采样任务。
在晋中市,督导小组前往榆社县农委听取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榆社县采样任务498个,是晋中市最多的县,目前已完成样品野外采集工作。通过现场检查土样风干场所及风干方式,发现技术人员土样风干规范操作方面存在误区,部分样品在风干过程中有交叉混淆,督导小组要求立即进行整改,重新采样,重新风干。榆社县农委表示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一周内完成重新采样及重新风干工作。
在三个市,督查组还分别要求市、县农业部门要做好文件、数据、信息等资料的保密工作,档案及电脑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业电脑不能联接互联网等。
在互联网宽带普及、网速提高以及智能联网设备大众化等客观技术要素的共同推动下,公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以及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作为家庭中观赏视频节目的主要媒体终端——电视机,正在不断呈现出与互联网内容及业务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趋势。于是互联网电视以及OTT(Over The Top)TV的概念应运而生,视频内容提供者无需再建物理网络,通过互联网络即可直接面向用户提供视频、游戏等信息内容服务,媒体终端主要以智能电视一体机、智能机顶盒等为主。就互联网电视而言,其产业成长期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互联网电视萌芽期:依附式发展阶段。部分国际电子制造商其实在20世纪末就已提出电视“智能化”的概念。微软早在1999年就已耗资数10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力推“维纳斯”机顶盒计划,期望能够借助便宜、高效的家庭数字信息网络终端解决方案,帮助大众早日融入网络化社会,但囿于当时互联网带宽以及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最终以失败告终。2005年间盛大推出的盛大“盒子”等机顶盒产品同样也相继夭折。苹果公司于2007年3月推出了Apple TV电视机顶盒产品,用户可以通过Apple TV在线收看电视节目,但也一直也未能形成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国内电视厂商于2008年-2009年期间,陆续推出了以创维酷开、海尔模卡、长虹乐教、TCL MiTV为代表的具有联网功能的电视机产品。2010年初,电视行业通过SoC系统级芯片技术方案,全面整合CNTV、华数、百视通等网络播控平台资源,运营范围开始逐渐向非视听业务领域渗透。这段期间的互联网电视产品基本依附于硬件生产厂商,他们牢牢把控着媒介内容,并通过采取“液晶电视+网络接口+固定视频网站内容”等封闭模式形成闭环控制。
互联网电视形成期:融合式发展阶段。2010年3月,谷歌、英特尔和索尼宣布联合开发Google TV技术平台,该技术通过嵌入电视或机顶盒,可以方便地将网络内容引入电视媒体。2010年5月,谷歌推出了与索尼、罗技共同研发的配置英特尔芯片、运行Google TV软件的全新电视机产品。2010年6月,TCL推出了中国首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电视。2011年4月,三星推出了首款32寸3D智能电视。2012年5月,作为一家PC厂商的联想集团推出了ideaTV智能电视。这段期间,互联网电视硬件厂商开始深度依赖互联网技术公司,双方之间的不断融合促使着互联网电视产品呈现出智能化发展趋势。但由于电视生产商还是未能跳出传统电视行业的思维定势,仅仅是将电视媒介与智能操作系统技术做了简单嫁接,对互联网用户的潜在需求缺乏了解,未能将网络内容资源与用户体验深度契合。因此,这段期间的互联网电视产品虽推出市场多年,但始终未能引爆用户需求。
互联网电视爆发成长期:独立式发展阶段。2013年3月5日,乐视网与富士康宣布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将联合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与机顶盒等互联网电视产品。同年3月19日,小米“盒子”面向试点城市正式发售,首批1万台小米“盒子”在几分钟内全部售罄。2013年7月,乐视超级电视上市,其通过“高配低价”的高性价比优势以及全新的“电视机收入+内容收入+应用分成+终端广告”业务模式,迅速引爆了中国互联网电视产业发展热潮。随后,2013年9月,小米公司了首款47英寸3D智能电视;阿里巴巴阿里智能TV系统,联合华数传媒推出机顶盒产品,联合创维集团了家庭互联网电视——酷开电视;爱奇艺联手TCL推出了跨界合作互联网电视产品 “TCL爱奇艺电视——TV+”;百度推出了百度影棒……互联网公司在这段时期开始全面进入互联网电视行业领域,并逐渐形成主导力量。互联网电视行业也正逐渐摆脱与硬件生产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的依附关系,以OTT的方式跨越物理网络与硬件终端壁垒,呈现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具有开放、多元等特征的独立行业生态特征。
在差异化博弈中构建我国互联网电视产业生态圈
互联网电视产业目前虽已初步形成了多方共同参与的开放式产业生态圈,但由于内容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电信网络运营商、终端生产商还尚未找寻到各自的明确定位,导致互联网电视产业的自身形态依旧处于多方博弈期。就宏观产业环境而言,电信运营商主导的IPTV、广电运营商主导的数字互动电视、互联网企业主导的视频网站、广电内容生产商主导的网络视频播控平台等多股力量盘根错节,互联网电视在与他们的差异化发展博弈中,逐渐吸纳并融汇各方优势资源,在合纵连横中呈现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态以及兼容并包的开放型产业气质。
我国互联网电视的自身产业生态系统主要由终端产品层、媒介内容层、平台服务层、网络运营层、产业管理层、消费用户层六部分构成。
终端产品层。主要是由终端生产商以及硬件配套服务商组成,他们主要提供终端硬件以及相关技术服务支撑。目前互联网电视主要有智能一体机和机顶盒两种形态。智能一体机是将电视显示屏、CPU等计算硬件以及操作系统合而为一的产品形态。机顶盒则采用了“屏—机”分离模式,盒子内部集成了计算模块与操作系统,它可以轻易便捷地帮助传统电视转变成为互联网电视。二者与由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主导的数字互动电视、IPTV不同,他们接入的网络内容不是自家的封闭系统,而是以OTT方式直接连入开放互联网。
媒介内容层。主要由影视内容提供商以及软件应用开发商构成。在国内,由于受政策限制,目前互联网电视不能开展直播节目服务。影视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海量、优质的点播视频节目,则充分满足了当代电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此外,由于互联网电视终端具有较强计算能力的硬件以及操作系统,使得第三方应用软件成为其媒介内容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拓展互联网电视的业务领域以及商业模式。
平台服务层。主要由如优酷、爱奇艺、PPTV等网络视频运营服务企业,以及拥有网络视频集成牌照的CNTV、百事通、华数等播控平台构成。平台服务层主要通过互联网电视为用户进行内容供应与分发。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我国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包括一体机和机顶盒),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 这使得集成牌照方事实上成为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的平台主导方,占据着产业链的重要环节。
网络运营层。主要由电信行业掌控的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宽带网络运营商以及歌华有线、天威视讯等由广电行业主导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构成。网络运营层主要为互联网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网络基础建设,保证产业发展在良好的基础网络环境中运行。
产业管理层。分别由掌管电视节目生产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掌管应用软件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文化部、工信部,掌管互联网电视终端生产的工信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掌管广播电视网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掌管电信与互联网传输网络的工信部等共同组成。产业管理层在互联网电视产业生态圈中拥有影响产业格局、划定业务类型以及监管运营等强势力量。
消费用户层。主要是由互联网电视终端消费者以及内容服务消费者构成。由于互联网不断消除了消费信息不对称情况,产业链中由硬件生产商所主导的“品牌”重心正在向“消费者”重心转移。互联网电视用户不仅具有决定是否购买硬件终端与产品服务的生杀大权,用户集群数量更是成为互联网电视是否能够成为第三大网络入口,并最终实现广告价值与增值服务价值的核心要素。互联网电视用户正在成为产业生态中的核心决定力量。
互联网电视行业生态圈的各要素主体通过相互作用以及密切联动,逐渐将各个参与主体的资源整合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并不断拓展出崭新的业务模式与行业商业价值。在巨大商业价值的粘连下,互联网电视产业生态圈已初步形成,它在产业宏观层面正在进行的差异化博弈,其实都在以搭建共生共赢生态系统为核心。
从“硬件思维”到“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转基因”重构电视产业价值链
互联网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断体现出其媒介属性,它不仅改变了媒介传播生态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正在用“互联网基因”和“互联网思维”以或激进或渐进的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着全方位转基因改造。而任何一个传统行业的“肌体”中,一旦被注入互联网“转基因”,其自身行业固有生态平衡体系就会被迅速打破,且不断衍生拓展出充满变数的新边界。在乐视、小米、爱奇艺等互联网公司还未“侵”入电视行业前,尽管已经出现了互联网电视的硬件产品,但整个产业圈依然是固守着“硬件制造思维”的理念,各厂家比拼的还是以视听体验为核心的电视硬件性能指标,未能将产业视角真正聚焦于用户,从而难以发现用户需求的真正“痛点”。当乐视、小米、爱奇艺通过将互联网的“躯壳”与“灵魂”全部植入互联网电视产品中时,这些完美融合了终端智能化与网络化、多元业务一体化的创新型互联网电视产品一经,便迅速引爆了用户需求。
电视行业产业价值链一般是由下游终端、配套硬件生产商,中游网络运营商与平台运营商以及上游电视内容提供商组成。经过互联网“转基因”改造的互联网电视,正在迅速搅动整个电视产业的价值链条体系。一方面,互联网电视围绕客厅大屏用户的潜在需求,除提供高清电视节目外,还为用户提供了区别于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用体验的全新模式,使其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之后进入互联网的第三大终端入口。当互联网电视跨界成为网络流量的重要入口时,付费内容收入、广告收入、应用分成收入、会员服务收入、增值服务收入等互联网业务模式也同时被嫁接、移植进自身业务体系之中。这使得互联网电视有能力挣脱传统电视产业价值链的体系束缚,并伴随互联网不断强大的社会行业渗透力量,不断形成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与延伸性的全新价值链体系。
另一方面,当互联网电视将“互联网思维”注入电视行业之中时,原本弥漫在电视行业中的“硬件制造思维”正在被彻底颠覆。以用户中心、追求极致用户体验、追求简单形式、网络社会化、产品快速迭代更新、注重流量与平台、产品和服务有机结合、开放分享等互联网“基因”正源源不断地融入电视行业的血液之中。当玩惯了通过低价、免费策略获取平台入口与增值服务空间的互联网公司不断靠近电视行业主导权时,电视机的硬件价格与利润率被不断拉低,整个电视行业正在不断由销售硬件获利转为依靠后向的增值服务获取价值,产业价值链重心也随之不断向内容与服务资源方迁移。于是,在电视行业传统价值链条上拥有强大话语权的终端硬件生产商的权力正在被不断稀释,传统电视行业的利益壁垒正在不断地被穿透。
“当然,互联网厂商不是瞬间可以淹没传统电视厂商的洪水,与电视厂商需要寻找互联网时代新玩法需要学习时间和成本一样,互联网厂商也要解决自己的问题:稳定可靠的产能以及尽快找到广告内容运营收入与硬件成本之间的甜蜜点。最终胜利的也许不一定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互联网智能电视品牌,然而却一定是互联网模式的胜利,智能手机的今天也许就是智能电视的明天……”经过互联网基因重组以及在差异化博弈中构建而成的“互联网电视”产业生态,正是在内化吸收互联网模式的渐进式成长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自我革新与超越。
关键词:
低碳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是在我国20世纪时期所提出来的,其发展理念的主要来源是为了防止全球变暖所提出的对策。通过低消耗、减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来得以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以生态旅游产业来说,通过生态旅游产业的茶文化能够将我国的低碳消费得到有效实行,利用茶文化的旅游经济消费带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让人们加强对低碳经济的重视,也通过茶文化的宣传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速度。从低碳经济环境下来看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整体发展可以发现,一个全面而合理的旅游发展策略能够加快茶文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并且为我国的低碳经济带来更多效益,反之则会使得茶文化生态旅游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
1低碳经济环境下茶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
1.1旅游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途径
1.1.1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
旅游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中,旅游产业还只是简单的产业,并未与其它产业相合作,在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多年后,旅游产业为了提高发展速度,开始与多个旅游点的商家开始合作,将其销售于游客,这样的发展模式虽然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其发展方向并未受到群众的认可,在20世纪时期,我国开始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这些经济发展得到了各界的认同,并且已有多个企业将其设为运营理念,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旅游发展来说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旅游产业不仅具备了低碳经济当中消耗低的经济条件,还具备了宣传力度大、经济发展快等优势条件,结合这些条件,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低碳经济模式,能够改变人们对传统旅游产业的不良印象,并通过利用有效资源,实行节能环保型经济消费模式,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为我国的旅游产业指明更明确的发展方向[1]。
1.1.2旅游发展结构必备特色文化
生态旅游作为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旅游产业,与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符合,并且,借助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开发生态旅游的低碳旅游事业,能够有效扩大低碳经济的影响,也能够有效改变传统的旅游事业发展模式,利用天然而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来作为生态旅游的经济发展产品,能够让游客了解我国的茶文化,还能够通过茶文化改变旅游产业的经济结构,使其成为低碳经济结构。位于我国广东西部的英德就曾利用茶文化来开发一系列的旅游产业。英德利用栽培茶树并结合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两个优良群体作为基础,利用专业的工序制作成英德红茶,还在当地开展了相应的英红镇茶趣园。通过茶树形成多个特色景点,不仅加大了游客量,也在实现低碳经济的同时促进了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茶文化发展成了特色旅游景点[2]。
1.2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初期
茶文化旅游的具体模式是将茶的生产过程以及茶的文化和旅游景点特色相融合发展成旅游场所,利用低碳环保的茶资源来形成新型的旅游模式,并利用茶资源来建设多种具有文化特色的茶景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传说,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景点。旅游产业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风景特色来吸引大批游客,而这些游客在观赏风景时会较为留恋当地具有传统特色的特产。而生态旅游则可借助游客的这些心理,开发更多的茶文化庄园,将当地的民俗以及茶文化在当地打造许多具有特色的娱乐、观光景点。例如,在梅州就已开始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茶资源建设了多种特色景观,梅州是以山多、山高而出名的,并且当地结合了风景特色和茶文化,将两者打造成独一无二的茶风景,因此也就拥有了高山云雾出名茶这样的名气,去过梅州的游客都能够发现,梅州当地的客家人都十分热爱品茶,有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这样的说法。梅州大力的开发茶田观光休闲旅游产业,正好契合了都市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强烈需求,使得各地游人蜂拥而至,在这里感受返璞归真的茶农生活。茶文化还具有良好的原生态、环保等低碳条件,并且在随着我国各项产业的不断开发,茶文化不仅开发了采茶游戏,还相继开发了茶歌、茶诗等具有特色的现代文化项目。在旅游产业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产业开始关注茶文化资源,并利用茶资源开发了许多茶文化旅游景点。
2低碳经济下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2.1做好旅游发展规划工作
旅游产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产业,旅游产业直接关系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低碳经济到来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始走向生态环保的道路。但是,如何使旅游产业能够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实现稳定发展,成为现代多个旅游产业的难题。旅游产业作为一项大型产业,其涵盖内容十分广泛,为了使低碳经济得到全面落实和有效实行,旅游产业应在改革前做好规划,有了具体规划后再进行开发。预先规划能使旅游产业在运营中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每个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首先,旅游产业需根据茶文化来构建相应的低碳运营体系,确保规划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使旅游产业的项目规划得到安全保障,旅游产业可借鉴其它地区或国家的低碳经济旅游产业运营模式,研究其它旅游产业运营较为适合的项目,从中吸取失败教训,积累经验。并根据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当地进行考核和评价,用科学技术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确保资源配置符合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另外,为了使低碳经济得到全面落实,旅游产业可在项目中规划旅游资源,并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旅游景点保持节能减排,从根源上减少旅游景点污染源,使茶文化生态旅游能够保持原生态,实现低碳发展。
2.2在旅游产业中建设茶文化推广活动
在低碳经济模式的不断深入下,旅游产业的低碳经济模式发展已成为了必然趋势。为了使我国的茶文化生态旅游能够实现高速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可加大对茶文化的推广,推广内容主要涉及游客、旅游景点的特色文化、当地旅游资源等多个方面。对于茶文化生态旅游来说,可以结合不同领域的茶文化来进行大力推广,根据不同的茶类来建设不同风格的旅游景点。如广东省潮州市的中华名茶园,这个景点利用茶文化开辟了茶峰览胜、名茶长廊、绿林秋千、茶坊习艺、采茶乐趣、情调相思林、古峰火台、古驿道、古溪垂钓、熊猫竹景区等,还有包括茶艺馆、小食馆、茶窑鸡、茶叶加工厂、学生劳动实践训练基地、露天表演场等配套设施。景区利用现有山体、水域和集约型茶叶生产基地,开辟休闲生态茶园景观,让游客在旅游观光娱乐的同时,可以亲力亲为,由农艺师辅导,体验采茶、摘果、制茶等实践活动,领略茶文化之乐、古文化之韵、生态环境之趣。中华名茶园旅游区以茶文化、古文化、红色文化为载体,让游客更深度地了解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广东市潮州市贴上了茶文化的标签,为当地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力,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
2.3转变传统旅游产业的消费模式
在低碳经济视域下,转变游客的消费模式是落实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对此,为了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需要转变以往的利益型消费观念,将绿色消费作为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通过提倡绿色消费,加强人们的绿色环保理念,让游客在观赏景点的同时,能够自觉的规范自身的不良行为。通过改变传统旅游产业的运营理念,改变以往旅游产业的消费推广方向,提倡游客购买绿色环保产品,使低碳经济理念能够真正的融入游客的消费当中。让游客了解更多的茶文化,提高游客对环保理念的重视,并借助茶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扩大环保理念的影响力,使更多人能够加强对低碳消费的重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传统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改变了现代的经济结构,使其实现更长远和更稳定的发展。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不仅符合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也符合现代旅游产业对特色文化的需求。通过建设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完善了传统旅游产业的不足之处。在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时,需要做好旅游发展规划、推广旅游产业中的茶文化建设、转变传统旅游产业的消费模式,使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在低碳经济下能够顺利的实行。
作者:李晓娜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
在笔者看来,要推动我国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要使整个油茶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得到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各个环节之间必须和谐共生、协同推进;二是要使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的经济收入得到可靠保障;三是要使油茶产品(尤其是茶油)的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得到切实提高;四是要使油茶产业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而要做到这几点,必须努力构建一个从源头到餐桌的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的油茶产业生态系统。为此,特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第一,从油茶产业的源头上说,一定要保护好油茶赖以生长发育的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生态学告诉我们,生态系统是栖居于某一地理空间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群落及其环境,通过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综合体。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知道,在同一特定地理空间内,油茶和其他生物,包括其他植物(如乔木、灌木、花草等)、动物(如蜜蜂、蝴蝶、鸟、蜘蛛、蚯蚓等)和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组成一个生物群落。这个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如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通过各个组成要素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综合体,就是本文要特别讨论的油茶生态系统。
在这个油茶生态系统中,相对于油茶这种生物,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环境:一种是生物环境,包括其他植物,以及动物和微生物;一种是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与此相应,也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关系:一种是油茶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种是油茶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正是油茶与其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决定着油茶生长发育的状态,包括油茶生长发育的速度和健康程度、油茶果实的数量和品质的好坏,等。
鉴于这里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本文无法一一展开。但有一点必须特别强调,这就是: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一方面,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时刻在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任何生物的数量和生命活动的强度都不可超出环境的承载力。油茶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油茶与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本着“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油茶种植的品种,又要把握好一定地理空间内油茶种植的合理密度,维护好其与周边原生植物的良好关系;既要保护好油茶种植区域内原本有利于油茶生长发育的其他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环境,又要保护好油茶赖以生长发育的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非生物环境。决不能为了发展油茶就把其周边的植被都砍光、烧光,更不能把山地的土壤都翻个底朝天,把原本相对稳定的山地生态系统破坏了。否则,不仅油茶产业得不到发展,还会造成人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水土流失等许多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这种蠢事,我们决不能干。
第二,从油茶产业生产经营的环节上说,一定要培育好油茶产业的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生态产业链。
油茶产业从整体上说是一个由上下游诸多生产、经销环节有机组成、协同发展的生态产业链。其主要环节包括:品种培育(含良种选育、种苗栽培等)――油茶种植(含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种植技术等)――油茶籽收购(含运输、储存)――茶油加工(含茶油及其附产品加工、剩余物回收利用等)――茶油经销(含电商、实体店销售和广告推广等)――消费者信息反馈。此外,还有油茶产业的金融、投资等环节,因篇幅所限,暂不一一列举。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环节并非彼此分割、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协同发展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导致整个油茶产业这个生态产业链的彻底崩溃。这正是生态学所言的生态系统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的体现。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此特别吁请我们油茶产业的所有从业者,无论你处于这个生态产业链上的哪个环节,都要秉承“为消费者服务,对消费者负责”的宗旨,切实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确保自己所在的这个环节不出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真正做到:自己种植的油茶,其种子、种苗必须优良、合格;油茶种植的环境必须得到有效保护,使其既有利于油茶的生长发育,又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油茶的种植、管理(包括肥料的施用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必须科学、规范;油茶籽的收购、运输、保管和茶油的加工、包装必须保证茶油的品质优良、健康;茶油的经销必须诚信为本、货真价实;如此等等。
众所周知,控制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过程的控制达到对结果的控制。如果我们把上述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我国油茶产业的整个生态产业链自然也就运转好了,我们的油茶产业也就真正发展起来了。
第三,从油茶产业生态系统的主体上说,一定要兼顾好油茶产业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油茶产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是油茶产业产品――茶油及其副产品的生产者、销者和消费者,这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客体是这些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根据生态学原理,要构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的生态系统,必须在其主体之间,以及主体与环境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存、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关系。就构建我国整个油茶产业的生态系统而言,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不可能都讲到。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生态系统的主体之间,即生产者、经销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是良好的。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一定要兼顾好油茶产业生产者、经销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经济学的常R告诉我们,生产的目的是消费,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促进和拉动生产的发展。我们发展油茶产业的目的也是为了消费。正是广大消费者对健康茶油及其副产品的持续不断的需求促进和拉动着油茶产业这一整条生态产业链的不断前行。因此,作为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一定要清醒看到并牢牢记住:消费者的最大利益和核心利益就在于能够吃上有利于健康的茶油、能够用上有利于健康的茶油副产品。懂得了这一点,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就要高扬“健康、诚信”的大旗,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自己生产、经销的茶油及其副产品符合健康产品的标准,既经得起国家质检部门的检测,又经得起消费者的切身体验,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健康产品。我国油茶产业的所有生产者和经销者一定要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搞坑蒙拐骗的勾当,不以牺牲消费者的健康为代价谋取不义之财。这是从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对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提出的建议。
从维护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还必须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利益都存在于茶油及其副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之中。只要这种消费需求是稳定的、持续增长的,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利益也就是稳定的、持续增长的。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茶油及其副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如果茶油及其副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即茶油及其副产品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油茶产业的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利益也必然得不到保障和满足。对此,整个油茶产业的每个生产者和经销者一定要坚信不疑。因此,要维护好整个油茶产业生产者和经销者的利益,必须首先维护好茶油及其副产品消费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