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2: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国际贸易经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语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媒介。无论是语言交谈、书面合同或者电子文档,语言应用都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工具。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的复杂程度不断加深,语言应用的复杂程度也随之不断加深。例如,随着商品的复杂化,对具体销售商品的质量、数量、价格、运输模式以及售后服务进行相关描述也需要复杂化、精确化。对语言的要求不仅仅取决于商品的复杂程度,而且还取决于商品的国际化程度。世界级的商品又需要国际化的交流方式。这就意味着花费在语言沟通上面的时间相当于金钱,而语言交流是商品成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语言与加深贸易合作
文化与语言在国际贸易中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元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元素往往反映在交流所用的语言当中。文化元素有助于增进谈判双方的信任程度,而文化元素又必须依赖语言来进行传播,因此,语言不仅是贸易双方交流的工具,也关系到双方的信任程度。例如,在1990年代,一个国际股票资产经理去日立公司(Hitachi)谈生意。日立公司当时的常务董事是一个强势、蛮横的电子工程师,在日立公司任职十多年之久。在九十分钟的会议中,该资产经理使用熟练的日语与其谈论了包括日本银行投资、日立公司的股份分布等重要事宜,日立公司的常务董事逐渐的开始对该经理产生好感,当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日立公司的常务董事坚持要请他出去喝一杯,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谈论的事宜要比九十分钟会议中多的多,而且极大地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关系。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语言是贸易会谈中的工具,但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能够加强谈判双方的信任度,易于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三、语言与商品成本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双方通常使用能够降低成本的语言。因为低成本促进贸易双方的利润,而能够促进降低成本的语言往往被贸易双方经常使用。相反,不能促进降低成本的语言,往往很少甚至不被使用。语言的相似性决定了该语言是否能在国际贸易中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有一些语言彼此之间非常相似,例如同一语族的语言,在词法、语法结构、语音等。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可以促进沟通,因此国际贸易中语言应用遵循两点原则:第一,语言之间的相似程度简化学习目标语言的难度。例如,中文与日语之间在词法和语法方面非常相似,使得在贸易中中日双方学习语言比较容易。第二,语言的相似程度简化共通语,使得共同语方便学习与沟通。例如,荷兰和日本两个国家的贸易沟通,就会用共通语英语来沟通。当贸易的双方来自不同的国家,由于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所以在贸易交流过程中,要么使用其中一方的语言,要么使用两者的共通语。如果贸易双方使用同样的语言,或者语言上非常相似,那么在沟通上基本没有语言方面的障碍。Hejazi(2011)的研究表明,双边贸易或者投资双方,如果使用差异及其微小的语言,在贸易中的交易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另外,语言的选择与应用也被其他一些因素所影响;例如,产品的流行程度,应用程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贸易双方所使用的语言改变。
四、中文与中国经济发展
到目前为止,英文仍然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官方语言。中文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并没有被定为官方语言,但是随着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中文,以便贸易之需。在韩国,政府举办官方的中文考试来评估考生的中文水平。2010年约150万人参加中文评估测试。而同时相比,参加英文评估考试的人数为200万。可见,在韩国,中文与英文的流行程度不相上下。另外,其他语言,例如法语,日语,这些国际贸易官方语言的学习趋势近几年有所下降。此外,孔子学院是中文在国际贸易中的热度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的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自2004年建立以来,在全世界一共开设500多家,进行中文文化的传播,以及中文的普及。这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国家对中国以及中文的了解。因此,中文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程度也呈逐渐上升趋势。
2005年,我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改革,提升人民币的价值。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对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影响的研究,并从各个方面提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策略,以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消极影响。笔者基于多年的国际贸易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参考。
1. 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状况
国家政府在2005年开始调整人民币汇率,人民币不断升值。那么,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呢?
(1)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并逐步向着现代化企业行业前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与外资企业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2)我国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加工贸易的重要性,并逐步建立相关监测体系,以指导、监督、管理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我国部分地区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加工产品以及工艺技术贸易频繁,促进者加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使之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3)随着我国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加深,相关部门积极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并注重品牌效应,鼓励高新科技产品出口,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增长。(4)我国货物贸易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主,但是国际贸易中的农产品质量都不高,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因此,我国政府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积极对货物贸易市场做出调整,尽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附加价值,以期促进减少国际贸易摩擦,促进货物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一系列的市场经济调控手段,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外汇储备的提高。同时,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综合国力的增强、大量外来企业进入中国经济市场,使我国国际贸易摩擦加深。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实施人民币升值政策,以期能够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问题。
2.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积极影响
(1)缓解贸易摩擦。我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国际贸易的产品也多以价格取胜,其附加价值较小。长此以往,我国的货物的国际贸易经济效益必将受到影响。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国家对出口产品的质量标准与附加价值标准提高,促使了我国货物商品价格的提高,降低进口国的需求,这对国际贸易摩擦是有一定缓解作用的;(2)改善贸易结构。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促使着我国人民群众对商品质量与价格有更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国实行人民币升值策略,将有利于国内市场产业结构的优化,逐渐淘汰性价比较差的产品,引导我国贸易增长方式向着集约型方向转变,加快我国产品的更换速度,规范我国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3)第三产业发展。人民币升值之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加。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第三产业得到发展的机会,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国家资金流量改变,促使着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
2.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消极影响
(1)冲击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尤其是一些靠出口产品获得效益的中小企业,主要以价格取胜。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大大限制了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冲击最大,阻碍了农产品贸易出口的增长,也影响了农民增收;(2)制约招商引资。我国的经济市场正在高速发展阶段,国外资金流入中国市场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升值。但是由于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具有招商引资竞争,使持有大量资金的投资者停滞不前。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促使一些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外来企业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制约国外企业在国内投资建厂;(3)降低出口竞争力。我国是劳动密集型国家,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较强,而人民币的升值将促使一些以价格取胜的产品贸易受到限制。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造成我国的出口额降低;
3. 应对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经济消极影响的策略
(1)完善汇率机制。随着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消极影响的不断增强,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中的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我国必须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完善汇率机制,进而提高汇率弹性,使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进而促进国家贸易经济效益的提高;(2)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国际贸易主要以农产品与加工产业为主,因此,在应对人民币对国际贸易经济的消极影响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指导方针,加大对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开发、促进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充分利用我国的劳动力优势,扩大加工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以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的经济效益;(3)提高抵抗风险能力。我国汇率机制的不完善,致使国内投资的风险加大,因此,国内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树立风险意识,以创新的手段提高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出口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重视,积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结合现阶段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情况,改革指导方针与发展策略,以创新的精神与手段,发扬人民币升值的优势,消除人民币升值的消极影响,进而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不断提高。相信,随着我国汇率机制的不断完善,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其康.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外贸进出口企业影响的研究---兼析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未来走势[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2).
[2] 赵骏青,刘贤娴.浅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 中国商贸,20,11,(17).
[3] 刘大鹏.汇率相对变动在国际多边贸易中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1,(08).
[4] 刘惊寒.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01).
一、平行进口的基本理论依据
所谓“平行进口”(ParallelImport),是指一国未被授权的进口商从外国的知识产权所有者手中购得商品并未经批准输入本国,而该知识产权以前己受到了本国的法律保护。
1.支持平行进口的理论基础——权利用尽原则
权利穷竭原则指知识产权所有人自己生产或经其许可生产的产品,在第一次投入市场后,权利人即丧失了对它的控制权,其知识产权被认为已用尽,无论何人使用或转售该产品的行为,都无需得到权利人的同意,知识产权人不得再利用知识产权阻止该产品的进一步流通。主张知识产权应当适用权利穷竭原则者认为平行进口应该被允许。理由是:平行进口的合法性理论存在的基础在于这种商品与当地已存在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其中前者比后者一般要便宜40%左右,因此平行进口将使消费者拥有更大、更廉价的消费选择,可以很好地防止市场的垄断与割据。而且知识产权人在商品的生产销售中已经行使了一次权利,获得了一次必要的报酬,不能允许知识产权人在同一商品的流通过程中重复获取利益。
2.反对平行进口的理论支柱——地域性原则
主张知识产权应当适用地域性原则者认为,知识产权仅在其产生的地域内有效,未经进口国所有人或被许可人同意的知识产权产品的平行进口是对知识产权人权利的侵犯。知识产权的取得和行使均受到地域性限制,知识产权在一国权利用尽并不意味着知识产权在另一国当然用尽,平行进口是非法的。
二、对平行进口的利弊分析
由于平行进口问题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利益选择取向的复杂问题,所以在生效的国际公约中对平行进口的态度都不明确,允许各国和地区自行处理。我国在《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中对平行进口问题也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
笔者认为,在世界经济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平行进口有利于竞争,防止过分垄断。允许平行进口利大于弊,所以我国应立法允许平行进口。具体理由如下:
1.平行进口产生的有利结果
(1)从竞争法的角度看,允许平行进口,有利于促进竞争,防止知识产权人的过分垄断。对于大部分商品而言,平行进口有可能导致商品平均价格的降低,增加同品牌商品之间的竞争,能有效地防止因知识产权人的过度垄断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2)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允许平行进口符合中国市场国情,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由于我国目前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充当的是世界加工厂的地位而不是知识产权出口大国的地位。我国目前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贸易额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如果禁止平行进口实际上是更多的在保护国外版权人的利益以及发达国家的利益而以损失本国利益、公众利益与本国版权人的利益为代价的。(3)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允许平行进口有利于缩小各国之间同品牌产品价格的差异,有利于消费者。在知识产权国内用尽体制下,知识产权人利用其独占权,可以在不同的国家实现差别战略。例如在相对富裕的国家市场对产品定较高的价格,而在那些低购买力的国家或有很多代用品的国家以较低价格销售。所以,平行进口将趋向于缩小各国之间产品的价格差异,高价位市场的消费者将因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受益。
2.允许平行进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从竞争法的角度看,对知识产权人或独家经销商构成不公平竞争。平行进口对于知识产权所有人或者独家授权经销商而言,是搭便车的行为,构成不公平竞争。第三方通过转口贸易所获得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凭借了进口国独家经销商的先期投资和劳动,对独家经销商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2)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影响。有可能减少外国投资者投资的热情,因为既然允许平行进口,本国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渠道取得所需的知识产权产品,而不需要直接在该国生产该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发展中国家作为世界加工厂的优势。
(3)对消费者的不利影响。对消费者来说,允许商标产品平行进口,一方面制造商不愿意对新的产品进行投资,从长远看来,将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和产品种类的减少。另一方面,平行进口同商标相同产品,如果该商品质量较差,又没有明显标识,可能会造成消费者误认,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三、结论:允许平行进口但应有例外规定
虽然平行进口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与法律上的合法性,但我们不可忽视平行进口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平行进口应有例外规定。比如平行进口商不正当竞争,对知识产权人造成损害的,可以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以防止搭便车行为和损毁商标声誉的行为。对消费者的保护可以通过对平行进口进行必要的限制以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比如平行进口的货物与授权的货物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又没有明显标识,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各国通行的限制性规定为:第三者在转售商品时,不得对商品有所改变、改动,甚至不能重新包装。转售进口商品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消费者商品来源之不同。对违反规定的,商标所有人有权禁止商品的进一步流通。我国在立法时可以借鉴这些规定。
参考文献:
[1]李华赵洋王卓亚:维护自由贸易与保护知识产权权利的内在冲突和司法考量之进路.河北法学,2005年10月
二、电子商务概述
(1)电子商务概念。电子商务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Internet作为网络交易平台来完成的商品贸易的经济事务以及经济活动。电子商务是一种交易的方式也是商业上广泛使用的信息传播途径。电子商务具有诸多的特点,例如高效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区域的广泛性特点以及成本的低廉性特点。打破了传统贸易的种种约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电子商务的特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就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全球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机会和条件,最主要的是基础性的技术保障。电子商务使用到了最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商务的经营者提供了交流和管理的平台。电子商务是商务智能化的体现。电子商务的具体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子商务面向全球的市场,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要拥有互联网科技就可以进行电子商务的经营。其次,电子商务的交易方式通常比较便捷、简单。在电子商务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的交易变得简单起来,一切步骤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支付便捷。最后,电子商务能够使贸易成本降低。在国际贸易中,双方的谈判、合同的签订以及定金的支付在传统理论和实践中,都需要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这样就在吃住行上有了一笔开销,招待费、交通费的节省使国际贸易的整个交易活动大大节约了成本的开销。
三、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方式的改变。传统的国际贸易基本是贸易双方根据贸易合同以书面文件的方式来展开贸易交流,电子商务的产生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纸质文件实地的交流方式。互联网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形成了虚拟的国际贸易方式,再这样的平台上开展电子营销的模式。在国际贸易中,电子营销模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管理方式的改变。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依据于计算机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这就给我国的国际贸易提供了资源。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不断竞争中,电子商务能够拥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实现市场中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世界各国都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地进行销售模式的创新,以此来适应时代的步伐。
四、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中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不到位。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电子商务方面的运用比较少,我国的电子商务处于一个刚刚崛起的阶段,相应的法律程序还不够完善。导致电子商务在运用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也影响了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很多企业因为没有相应的指导性文件和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致使在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营中容易出现很多的纠纷和矛盾。国际上,关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体系也不够完善,这样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没有了相关条文的制约很容易出现问题,这会严重的阻碍各国之间的电子商务贸易往来。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支持,我国的物流行业的管理比较分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这样物流行业不能在电子商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就会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2)我国的国际贸易主体在运用电子商务方面存在问题。我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信息化基础不够,网络规模也不大。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很多关于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够丰富,能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工作人员也不多,传统的商业贸易往来没有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方面,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突然兴起对我国的外贸企业来说有措手不及的感觉,本身我国的计算机水平和其他发达国家就存在相当的差距,这样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的外贸商业往来就形成了一种范围狭窄、使用率低的状态。在目前我国的外贸企业中,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五、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
(1)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任何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前提,明确建立起国际商务往来中的电子商务法律规范能够确立起各国之间电子商务往来的行为规范,统一的规定有利于保护每一个国家的商业贸易利益。建立健全的法律在国际市场中商贸往来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才能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建立起信用保障体系,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往来提供信用保障。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工商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和银行机构的共同协商形成统一的信用制度评价体系。在国际贸易往来之前要对企业的财政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对以往的贸易行为进行监督,才更有利于彼此之间的健康来往。
(2)对我国的外贸企业进行网络信息化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外贸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条必行之路。外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国际商贸往来,不被新时代所落下。加快我国外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能够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利用。在我国的外贸企业硬件设施完善的情况下,提高外贸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提高电子商务使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工作支持,员工对电子商务不知晓、不了解就不能使外贸企业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我国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形成阻碍的作用。企业在提高员工的素质方面要不定期地进行网络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员工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量,使人人都能够懂得电子商务的流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3)我国的外贸公司还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荐电子商务方面的成功案例。每一个国家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其外贸企业的发展模式都不相同。我国要对他国的成功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形成完善的学习策略,然后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国家的实际情况、以往的贸易往来经验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良自己的商业模式。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商业水平,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大环境的优势发展自己的外贸产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1. 人民币升值的现状
导致现状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发达国家近几年对我国的压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近年来不断要求。在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过后,美国为了调整严重的中美贸易失衡,不断地要求人民币进行升值。同时在美元不断贬值的前提下,欧洲及东亚的部分国家也担心本国出口会受到中国商品的冲击,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一直面临着来自国际的多方面压力,一直是国际上热点讨论的问题。第二是因为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快速,这个现象表明了本国的货币定价过低而外币的定价过高,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加之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各方面变动,使得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更强大。
而我国的人民币在面对着这么强烈的升值呼声下,政府开始逐步实行人民币外汇制度的改革,从2005年开始政府就明确规定人民币汇率变化以市场为供求为基础,进行有管理手段的浮动汇率制度,将人民币的浮动范围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在实行外汇制度改革之后,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只是上升的幅度有所不同,一直都对幅度的上升有一个科学有效稳定的控制。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有利影响
第一通过货币的升值可以缓解我国与外国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制裁。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劳动力众多,而且普遍的劳动力价格都比较低,这样的国情会让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的产业中获得巨大的优势,在纺织品、服装、鞋等商品的交易中都与外国相同的企业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我国过多的商品流入外国会对外国本国的相同企业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逐渐地形成替代作用,让进口国的生产产业没有办法正常发展,这样过于大力度地对进口国进行货品的销售,很容易会引起国家之间的贸易纠纷,产生因为反倾销而引起的诉讼。而当我国人民币升值之后,能够使我国出口产品得到提升,降低了进口国的需求,为缓解国际之间贸易摩擦和提升两国之间友好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二能够对我国的贸易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在我国出口产品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创造的利润也比较低。通过人民币的升值,可以降低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削减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地位,迫使生产企业对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引入高科技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一些高污染、低技术含量、高消耗的企业淘汰掉,引导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方式从粗向细发展,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与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
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不利影响
第一人民币升值会让我国出口受到影响,对部分的中小企业造成一定的冲击,带来更多的失业问题。因为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失去了一贯的价格优势,削弱了它们在国际贸易竞争中的竞争力,企业获得的利润不足以让企业工厂继续维持经营,从而陆续地倒闭,失业率也会得到大量的提升。同时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某些生产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领域中进行生产结构的转移,这样会让不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失去工作的机会。
第二不利于我国对外招商政策的顺利进行。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外商对我国进行投资的热情骤减。我国以往的劳动力和出口成本低的优势已经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让那些以外币股本投资的外商的兑换力减弱,成本增大。投资的资金也会随着人民币升值而增大,延长了投资的回报周期。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影响了外商对我国的投资热情。
4. 面对人民币升值应该采取的策略
4.1扩大我国的内需。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大环境,仅仅是依靠外国的市场和环境是不可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在努力扩展国外市场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国内的需求,不能让国民经济过分地依赖外贸经济,也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市场产生的震荡对我国市场产生过大的影响。所以下一步我国的主要经济政策是充分地调动我国的内需,完善投资政策,扩大投资的渠道,提高资本的利用率,降低失业率。
还可以将储蓄机制往投资机制的方向进行改变,将人民的居民储蓄与外汇储蓄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让我国摆脱对外国投资的依赖,在不进行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的大规模改造的条件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以降低失业率,让我国的经济社会水平平稳快速地发展。
4.2对我国的出口结构进行优化。第一要加大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开发力度。在以往的情况下我国出口的产品大部分都是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凭借价格优势在竞争中胜出。随着人民币升值这个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企业必须要加大对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开发,减少升值给企业产品销售带来的冲击。第二是要加快产品的升级,面对现在这种不容乐观的形势,在失去价格优势之后我国产品出口应该要寻找新的优势点,所以我国的出口企业有勇于面对竞争和挑战,利用产品转移和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转变出口的模式,在危机中保证企业出口的稳定性。
4.3尽可能地扩宽国际市场。我国现在的国际市场主要包括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随着人民币升值和结合我国现在的发展现状,应该要尽可能对国际市场进行开拓,寻找更多合作的国家,要形成多元化的出口模式。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其他的货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尽可能地应对风险,在出口销售上不可以过分依赖某一个地区或者国家。所以一定要对国际市场进行合理的开拓,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原材料和销售地点的扩大和分散,从而促进市场的多元化,对国际贸易基金进行分散,建立科学具有优势的货币外汇组合,降低外汇风险。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科技产物迅速深入到我国各个领域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效果。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被人们冠上商务工具的称号,迅速占领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并形成不可逆转的趋势,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达到了世界先列,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因此只有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电子商务得到不断的完善和进步,才能让其在国际贸易经济新发展下占据主导的地位,才能早日实现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有效的途径。
一、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特点和优势
1、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兴产物,利用互联网作为网络交易平台,来完成各项经济事物活动,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中心形成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交易方式。在现如今的市场竞争中,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运用范围也是十分广泛,不仅仅作为一种交易方式,更是传播商业信息的媒介。其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开放性。是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中屈指可数的技术之一,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成本较低,在全球的贸易组织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2、现代电子商务的特点
电子商务的产生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的,其多方面的技术功能都是依靠互联网技术而来,如:信息处理、信息存储、软件网络贸易程序设计、网络维护等硬件技术服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电子商务经济水平的正确衡量标准,要想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就要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才能有效的实现。在电子商务的运用中,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其电子商务知识和技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全面的为经营者提供智能化的贸易管理和技术交流平台,为网上交易搭建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充分体现了贸易活动的信息性和科学性。同时贸易活动的智能化体现一方面以产品的数量作为贸易活动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还以知识和技术的含量作为分配财富的关键因素,这种双向的体现因素为贸易经济的智能化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也为国际贸易经济的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现代电子商务的应用体现了网络贸易的优势
通过在网络贸易中引入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大大的降低贸易双方的经济成本,使之适应现代的电子商务环境,从而体现了网络技术的优势。在经济贸易交易中,贸易双方均可通过网络技术获得有利的信息资源,找到相匹配的交易对象,并经由网络媒介进行网上信息交流和商业洽谈活动,使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灵活性,有效的降低了贸易成本,为贸易双方节省了大量的资金能源,使得网络技术的高效性充分体现。另外在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办公已经成为当下社会中常见的办公方式,既能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又能实现客户间文件的传输、订单办理、订单洽谈、签约等各项贸易程序,其优势已经贯彻到整体商业活动环节中,充分提升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使贸易的经济发展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更大的收益,为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的外部因素
任何企业在运用电子商务时都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形成可靠的法律保障。由于我国现在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相关立法政策相对滞后,导致电子商务在各企业中的应用程度较低。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时缺乏相应的指导文件,使之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对于贸易双方都会带来不利的因素,很容易出现贸易纠纷等严重的问题。并且从全球应用范围来看,国际上也是缺乏健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对电子商务的管理无法形成统一的法律规定,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在各国的贸易往来中构筑了巨大的屏障,使电子商务无法融入其中,对其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另外电子商务的应用还存在着物流不畅的问题,使其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国际贸易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物流行业比较分散、比较多元,缺乏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致使物流功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经常造成物流不畅的情况发生,并且物流行业缺乏先进的硬件基础设施,使之无法满足当下的电子商务环境需求,为其应用带来很大的影响。
2、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外贸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外贸企业国际贸易缺乏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形成的网络规模不是很大,导致基础信息化较弱。尽管电子商务应用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但是我国还是有部分外贸企业受传统思想的约束,缺乏对计算机基础设施的运用意识,使之处于落后的状态,再加上相关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缺失,使得我国外贸企业信息化基础较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其应用范围和程度也相对较低,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长期发展。同时我国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由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应用水平都较为偏低,导致外贸企业无法适应当前的贸易市场,使业务活动得不到顺利的开展,缺少一定的竞争力,为我国贸易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的具体战略
1、针对电子商务外部环境问题对应的战略
要想让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得到良好的保障,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国际效应,使之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以协调贸易双方的行为关系,使之达到统一的效果,为双方提供可靠的合法权益。并且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的维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秩序,让贸易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完美的得到所需的效益。另外建立完善的信用保障体系,可以为国际贸易电子商务提供可以信赖的依据,此体系须经过工商部门、商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协商、确定后才可以有效的实行。并在银行部门等机构的帮助下进行完善的资金流动记录,对企业信用状况采取相应的监督政策和实时的记录,再经由多个相关部门的协商制定统一的信用度评定标准,将这项标准全面的落实到各企业信用评估中,对其贸易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让其信用度得到一定的认可,从而改善不良行为,对其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认定,使其满足电子商务的新环境,更好的为我国国际贸易事业做出应尽的贡献。
2、加大投资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电子商务的使用率
众所周知,外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可以有效的加快基础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电子商务的利用率等功能。这就需要相关企业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使其达到理想的信息化效果。并聘用或培养优秀的网络信息技术人才和商务人才,定期开展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以讨论企业成功案例来激发先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之更好的为我国国际贸易事业贡献力量。从而提升电子商务的优势,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使企业得到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3、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实现国际贸易现代化的发展
尽管电子商务的应用为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使之完全与国际接轨,实现了国际贸易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也同样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如:税务、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急需各国有关部门加强与国际合作的机遇,使其达到全球化的应用才能很好的解决。同时还要加强国际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技术学习活动,引进先进的商务技术和设施,使其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经济中的应用度,并不断的提升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电子商务作为科技领域中的新兴产物,在我国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为国际贸易提供了崭新的交易平台,使其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贸易提供可靠的保障,使贸易双方从根本上控制投入成本,获得巨大的利益,从而可以更好的应付各种商业挑战,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杨军.论现代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J].佳木斯教育学院,2014(06):14-15.
[2]李奇.论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J].民营科技,2013(01):19-20.
[3]孔文.电子商务环境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6(01):10-11.
[4]黎仕贤.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研究[J].浙江大学,2014(06):25-26.
所谓国际贸易方式,就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近些年来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方式正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式,并将成为今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导方式之一。
1.1电子商务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商务模式。它的出现使得国际贸易的程序大为简化,缩短了国际贸易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国际贸易的效率大大提高,实现了国际贸易活动的简易化、无纸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是国际贸易方式划时代的变革,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1电子商务开创了效率更高的国际贸易市场
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出现了“网上国际贸易市场”。电子商务能够在网上相互交换有关贸易信息,超越了传统国际贸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将全球的贸易市场纳入一个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对加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也诞生了新的国际贸易主体,出现了“网上虚拟公司”。这些网上虚拟公司主要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经营的贸易公司或者公司等。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将那些具有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联成一体,实现了单个公司或者企业难以实现的市场职责,从而能够更加快速、方便、优质、高效地为全球市场提品和服务。
1.1.2电子商务简化了国际贸易的运作程序,国际贸易的运作流程更为流畅
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实现了“四流一体”的运作格局,即“以商流为主体,以信息流为核心,以资金流为形式,以物流为依托”的现代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模式,突破了传统国际贸易的单向物流运作格局。在新的“四流一体”的运作格局下,国际贸易能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互动式营销服务,国贸贸易的效率大大提高。
1.2网络贸易的兴起和发展
网络贸易是指交易双方直接在网络平台进行的在线交易。从本质上来讲,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利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将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单位包括外贸企业、物流公司、海关、商检、税务以及金融部门等根据国际贸易的交易流程结合在一起,将国际贸易的所有业务和运作流程,从初步洽谈—签订合约—交货结款等全部进行在线处理。随着网络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已经因此打造了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网络贸易即将成为一个庞大的“虚拟国际自由贸易区”。具体来说,网络贸易的兴起和发展对国际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1国际贸易市场信息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网络贸易所打造的新型网上虚拟市场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市场信息一体化的进程。在网络贸易环境下,将会削弱甚至打破各个国家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垄断格局,国际贸易市场的效率会大大提高,相关资源也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1.2.2加速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步伐
网络贸易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和流程,推动和促进了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比如传统的国际贸易流程从买方准备一份购货明细清单到最终收到货款,冲销应收账款,大概需要20多个环节。而在网络贸易环境下,仅仅需要8个环节即可完成全部流程,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流程的电子化、无纸化、信息化和规模化,这种新颖和高效的国际贸易方式正在逐渐成为国际贸易流程管理模式的主流。
2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1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大国,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和重要的影响。但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只能说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网上国际贸易在我国的外贸公司和公司还很少见,最常见的也仅仅是网上在线洽谈,网下签订合约和履行合约。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作为当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未来必然会在我国发展起来并逐步替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对我国的国际贸易还没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这两种新兴的国际贸易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普及,我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推动和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这两种新兴的国际贸易方式在我国的健康、有序发展。
2.2新形势下中国应当采取的策略
为了推动和促进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这两种全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在我国健康、有序地发展,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2.2.1加快企业观念的转变,促使企业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发展
21世纪已经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给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此,我国企业必须迎合时展的潮流,加快观念的转变,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分工的浪潮中,充分发挥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分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分工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我国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分工中的重要作用,加快观念的转变,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为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信息保障条件
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很多地区尤其是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这两种全新的国际贸易方式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如果不能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会影响到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硬件保障。
2.2.3加快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应用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建立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应用和发展做好主体上的准备。在信息时代,如何将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因此,将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应用于我国企业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尤其是对于中国将近100万的中小企业来说,将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应用于其自身的经营管理是实现它们快速成长,不断壮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形势;国际贸易冲击;中国经济;周期波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断地加快融入国际贸易经济的大环境中的脚步,相互之间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导致国际贸易经济及其金融环境的稍微变动都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波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冲击形式是多样化的,主要有贸易、汇率、利率、国际金融市场等多重渠道,且对我国经济波动产生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受我国人民币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冲击渠道来实现的。
一、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让我国在国际上的社会地位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到了二十一世纪,对外贸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跃居全球第二而且仍然保持着持续增长的趋势,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在这个发展基础上,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方向转变为发展成为贸易强国,而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频率较低,以保证对外贸易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稳定性和波动性是对外贸易一组相对的两种概念,只要是处于发展状态中的系统正常运行都会表现出波动性,国际贸易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周期波动现象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主要是经济变量芳年存在较为显著的周期波动,其主周期长度大约为7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交易总额的节节攀升,仔细研究其增长率会发现中间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导致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波动性是客观存在,在市场体制下无法避免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做的只有分清形势,深入研究贸易波动性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过度的波动对国民经济总体带来的不利冲击和负面影响,保持稳定和波动之间的相对平衡,进而保持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
二、经济周期相关性
经济周期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经济周期性的波动就会越明显,受影响的因素也会逐渐增加。因为对外贸易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这有利于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传导的通畅。在未进行相关研究之前,许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各国经济周期的协动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但是随后许多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余额和贸易条件同产出的相关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改变了这一看法。当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表明,有关贸易进出口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论述更多地集中于讨论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而对于国际贸易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相关性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则非常欠缺,导致当前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三、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
1.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对贸易进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当前在对外贸易面临着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证明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利用哈罗德1993年在凯恩斯的基础上提出的贸易乘数理论进行分析。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法认为,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会导致出口型企业收入以及其他企业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有效的刺激了生产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增加收入,然后引发新一轮消费需求的增加,最终使国民收入产生数倍于最初出口收入增量的增加,产生所谓的贸易乘数效应。这种理论效果主要体现的就是国际贸易冲击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正向影响。但是,如果考虑到更多的影响因素,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理论分析将出口贸易作为主要分析对象是远远不够的,并且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出的简单哈罗德贸易乘数估计贸易出口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存在许多局限性。首先,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理论可以操作的前提是必须保证假定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的自主变动都不变,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完全适用;其次,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的相关变量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以出口贸易为主要对象,并没有出口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口所产生的间接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发现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理论仅适用于少数发达国家,对许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贸易乘数显得很不现实。
2.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
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是对简单哈罗德贸易乘数的一种拓展延伸,在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过程中,将进出口对投资、消费的间接影响加以考虑。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出,GDP的增量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几部分增量之和,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得到,GDP的增量为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几部分的增量之和,其中国际外贸易对经济的周期波动影响体现为净出口额的多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只有在贸易顺差逐年递增时才有可能,否则,对外贸易就会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基于经济发展的波动性,长期保持贸易顺差逐年增加是不可能的,所以从长期性的发展来看,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进出口的基本平衡。联立方程组估算的贸易乘数就是综合考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进出口相互影响的因素,通过构造联立方程组的方法,来测算出口乘数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通过对国际贸易冲击与经济周期波动性数量的分析,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首先我国的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是顺周期的,周期时间大约为7年。其次,进口、出口和进出口的波动性比实际GDP的波动性更加剧烈,其中出口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最后结合简单的哈罗德贸易乘数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口、出口和进出口都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前者每波动1%,就会引发经济周期波动0.02-0.27个百分点。
四、结语
通过对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冲击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研究,在日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减小因经济波动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家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孙红 单位: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浩,胡永刚,马知遥.国际贸易与中国的实际经济周期——基于封闭与开放经济的RBC模型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2007(05).
[2]刘金全,刘志刚.我国GDP增长率序列中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分解[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5).
在全球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主要以出口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国和以减少贸易赤字为目标的美国之间,很多学者将两国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看作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在全球经济表现出衰退的时候,学者们又把中国和德国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问题看作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障碍。
数据来源:WORLD ECONOMIC OUTLOOK-2012.APRIL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方面所走的道路与德国有些类似。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长期表现为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在80年代中期经常账户收支顺差占GDP的比例甚至达到过5%,与此同时,中国经历了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逆差占GDP的比例为-4%。德国在90年代期间国际贸易收支达到了基本平衡,部分是由于东西德的结合致使全国财务数据达到平衡。
与此同时,我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达到基本平衡到90年代后期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占GDP的比重达到2%和4%,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以后,我国和德国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两国相继从90年代初期的2%至2010年超过了10%。一个经济总量很小的国家在全球的国际收支平衡中所扮演的是微乎其微的角色,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与GDP的比例具有独立性。中国作为全球各国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在过去的30年已经充分验证,中国在全球国际收支不平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2我国和德国的国际贸易经常项目贸易余额,充分表明了我国和德国在全球国际收支方面的重要性。2004年之前,中国对全球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的影响几乎为零,但由于在21世纪以后,我国的国际贸易顺差迅速扩大,在2007年超过了德国,我国已经取代德国成为了全球贸易的主导者。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常账户国际贸易收支由仅占德国的1/3发展至在21世纪超过了德国。
数据来源:WORLD ECONOMIC OUTLOOK-2012.APRIL
再从区域性看我国与德国在国际收支方面的差异时,我国与德国的情况却迥然不同。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欧盟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平均来说接近一个平衡的水平,如果把欧盟看作一个整体,德国的国际收支问题在欧盟内部可以得以消化,欧盟在全球的国际收支平衡中只是起到一个中立的作用,全球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主要是由以出口为导向的东南亚国家包括我国的长期贸易顺差和美国长期贸易逆差引起的。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的贸易逆差、还有缺乏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导致美国的房地产和资产很难升值。而在欧盟内部,德国与其它欧盟国家所扮演的角色恰如我国和美国的关系,而由于其它欧盟国家长期的财政赤字最终导致了债务危机的爆发。
但值得讨论的是,在中短期汇率制度的选择和金融一体化程度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收支和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不平衡的调整速度。在20世纪50—60年代,欧盟区建立之前,稳定的汇率其实是得益于当时金融一体化没有像目前这样发达,其后在欧盟区核心国家的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良好实施诱使欧盟区非核心国家的国债定价偏低,随着在2000—2007年德国经常账户贸易顺差的增加以及人们预测欧盟国家内部将进行良好的互相协调,种种因素促进了其它欧盟国家的贸易逆差,最终导致这些国家低息贷款,房地产及其它资产价值被放大。在经常账户长期逆差的国家,如果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允许银行信用的迅速发展,这种金融体系将刺激资产的评估,增加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相反,由于我国对金融业的控制使我国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从而有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由于长期顺差所积累的大量外汇储备用来购买外国国债,同时进行多元化的外汇储备。同时由于顺差所储备的大量外汇可以用来外汇对冲,有效降低了外汇对冲的成本。但持续的长期贸易顺差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首先,随着国际贸易顺差额的迅速增加,虽然有效减少了对冲的外汇成本,但如何解决过多的对冲流动性成为央行的一道难题,并且央行在吸收外汇的同时,需要释放同量的基础货币,对我国物价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其次,央行要弱化由于基础货币释放过多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
美国作为巨大的消费国是否可以保持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时全球经济是否可以稳定增长,这两个方面对中国和德国是否可以长期保持贸易顺差至关重要,但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看出,未来我国和德国无法持续保持贸易顺差。俯看全球经济,在理论上各个国家的经常账户余额相加在一起应该为零。因此如果将目光放在债务国身上,我们从美国对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可以看出债务国是全球经济是否可以稳定发展的根源,金融危机后所有国家的发展态势正在发生改变。金融危机发生前各国的发展状态是不可持续的。2000—2007年间美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比重大约为4%~5%,相反我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为8% - 10%,石油输出国等其它国家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也相对大一些。
人口结构转变将成为衡量一国的经济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人口结构转变将使我国和德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顺差额减少。在未来的30年里,我国和德国人口老龄化率(65岁及超过65岁的人口占工作年龄18~64岁之间的人口的比率)在2010—2035年将分别增加24%和19%,而美国的人口老龄化率将增加14%。 同时,德国人口的幼龄化率(年龄0~14岁的人口占工作年龄18~64岁之间的人口的比率)预计增长2%,而我国和美国的幼龄化率预计将分别下降2%和4%。人口结构转变将通过消费、储蓄、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供给和社会养老保障等方面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人口变化的趋势会弱化我国和德国的贸易顺差问题,将使在未来的25年内使我国和德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与GDP的比率分别减少2.5%和3.5%。由于德国相对我国来说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由此带来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一些。而美国的人口结构转变将使美国的经常账户贸易逆差与GDP的比例下降2%。因此,我国和德国的人口结构转变将减少经常账户的贸易顺差额。相反,美国会因此加大经常账户贸易逆差额。
预测GDP的发展趋势比预测经常账户国际收支的误差要更大一些,但是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和其它新兴国家的GDP的增长率要远大于美国和欧洲国家,这对将来全球贸易失衡及我国和德国的经常账户贸易顺差等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小国实行出口导向经济增长政策,如果这个国家一直保持相对小一点的规模,它可以持续发展下去。但是像我国这种经济大国,在长期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运行中很难持续GDP的高增长率,同时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贸易顺差将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经过观察各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可知,除美国外,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长期逆差的条件下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很大部分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我国可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期保持超过10%的GDP增长率,同时可以保持经常账户余额与GDP的比率保持在10%,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需求一直持续低迷,只有通过扩大国外需求才能解决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在全球经济中有像美国这样在经济项目中长期处于逆差的国家存在。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和西欧经济一直萎靡不振,海外需求订单大量减少,如果不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国内需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巨大问题。由于美国累积的巨额外债已经严重影响了美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也对美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及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不具有持续性。随着美国各行业处于疲软状态,美国已经开始减少消费,扩大储蓄,美国的国际贸易经常账户长期逆差问题也会逐步改善。同样,欧洲部分国家也已经开始施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欧洲各个国家包括民众通过这次欧债危机也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国际贸易经常账户的逆差会给该国的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所以如果经常账户赤字是由贸易逆差引起的,则当地的民众必然会反对将这种国际贸易逆差扩大,从而应对工资下行的压力。
我国已经开始着手经济体制改革以应对国际贸易经常项目长期顺差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鼓励我国企业出口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限制出口资源型的产品,限制国外流动性资本进入我国的投资领域等。同时我国需要从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扩大内需转变,中国近几年的主要需求来自海外和国内基础设施的投资,但随着国际需求的减少和地方政府赤字的不断增加,需要找到新的消费需求,促进城镇化的稳步进行和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所在。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需要以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是消费的主力军,也是投资的方向。同时对于亚洲的新兴国家而言,他们与我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这些新兴国家同样也注意到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他们也同样将会从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向扩大国内需求转变,这会使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减少,达到全球国际贸易经常账户收支平衡。在近几年,我国经济仍会受到欧美国家需求减少的巨大挑战,而欧洲整体上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文博.中国经常项目账户不平衡研究 [D].西南财经大学,2008.
[2] 李健.我国外贸长期顺差原因、影响和需要研究的课题 [J].中国对外贸易,2006(9).
一、引言
国际经济贸易是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贸易交流,提升我国商品(服务)贸易出口效益,增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以及经济体系的新常态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我国国际贸易迎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对此,我国应结合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抓住国际经济发展蕴含的机遇,及时调整国际贸易战略与发展方向,从而促进我国与其他合作国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竞争力。
二、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形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发展与普遍应用,国际经济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导地位已经被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所取代。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国际经济贸易以实现网络贸易的全新发展。在此发展形式下,经济全球化以及经济市场自由化等到了进一步提升,对此我国应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中,并通过结合国际经济发展需求和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战略。在避免金融危机的同时,保证经济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自身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大国居民经济扶持力度,从而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三、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性。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国际经济市场对我国国内经济以及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虽进行了革新发展,但是其整体发展速度仍与国际经济贸易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存在差异性。与此同时,我国高端技术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研发力度、创新速度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创新与强化。
2.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基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国内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提升,但是在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问题愈发明显。例如,国际市场经济产业自由化的发展在提升经济收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浪费现象明显。而这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背离,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迎来生态与科学发展问题。
3.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水平不均衡。相对于企业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优化的国家而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起步较晚,加之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从而导致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处于不断完善阶段,各地区对外贸易水平存在差异性。国际经济贸易受地理条件、地区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明显。
4.我国国内生产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形势存在矛盾。随着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市场分工逐渐明确,经济全球化、经济贸易市场自由化得到了高速发展。在此发展背景下,我国国内生产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目标出现矛盾。如何在国际经济贸易市场背景下,保证国内企业经济收益的优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战略方向
1.调整我国经济贸易产业结构。我国作为人力资源大国,在传统对外贸易中,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基于知识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应积极迎合时展形态,顺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科学且合理的转型,注重知识型产业结构的构建与调整。例如,我国在结合基本国情与国内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强化知识产业、科学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的优化发展,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革新与优化发展。
2.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是保证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有法可依、有据可循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国际贸易活动的保护、维权以及安全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针对国际贸易发展需求制定了一定的法律法规与扶持政策,对此,各地方政府以及外贸企业应贯彻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保证经济市场的和谐发展,强化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调控力度,有效解决各企业存在的问题(融资问题、销售渠道问题等)。
3.增强我国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基于信息化时代的到了以及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应注重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有效合作,用以实现共同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应确立自由化、开放化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国间之间的协调发展。
4.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有利于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在国际经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保证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在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力度的同时,我国应积极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创新与改革,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与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国际经济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展贸易渠道,丰富贸易内容,提升竞争优势。
5.革新国内就业形势,培养国际化人才。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力剩余、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我国政府对现今的就业形势进行改革与创新,积极鼓励大学生以及劳动力进行创业,推动劳动力再就业,用以促进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化发展,提升社会资源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扩大内需,为我国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企业应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培养综合性、国际化管理与经营人才,避免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对此,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选聘制度、奖惩制度与晋升制度,调动人才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提升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的优化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6.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发展潜能。基于我国经济与政策的新常态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形成大幅度提升的状态。国内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对此,我国政府以及相关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手法与措施拉动我国内需发展,刺激国民消费,用以挖掘我国国内经济市场潜力,当国内经济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将呈现规模化发展趋势,加之国内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我国我国经济贸易将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与创新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经济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提升与社会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我国国际贸易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我国应基于国际经济贸易发展需求,顺应国际经济市场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对外贸易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与管理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贸易服务,提升我国国际经济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在.基于我国国际经济贸易战略和趋势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5,28:230.
[2]陈志炜.浅谈新时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经贸实践,2016,07:25+27.
[3]吴义强.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J].时代金融,2016,2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