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3: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管理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管理技术

篇(1)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认知,汽车有多少特征被我们发掘?100多个。当然,这100个特征使汽车具备了不同的功能。对于这100个特征来说,汽车公司的技术人员需要用成千上万的技术特性来描述这些具体功能。到最后开发整车的时候,大概会有上万个零部件。汽车公司有上千个工程师来专门负责整车开发。当然这些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决定着开发车辆的成功与否。我今天要专门给大家介绍技能和能力管理

我参加了三届论坛,去年很多人提到了技术人才,今天早上也有嘉宾提到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技能是中国汽车公司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当然,这不仅仅是中国汽车公司面临的挑战,欧洲汽车公司,特别是高端汽车公司也有类似的问题。

我们以能源和原材料效率为例,它们是未来汽车行业最关键的两个目标,是直接与汽车特征相联系的。在燃油消耗量方面,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减少燃油消耗量。这里主要介绍两个方面,汽车的轻量化设计和动力系统,他们与燃油消耗量的联系非常大。

针对与不同的汽车公司,他们的技术水平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悬架横梁,要求从强度和耐久性以及重量方面考虑,可以优化原材料的效率;第二个例子主要介绍与动力系统相关的后处理系统,优化标准就是排气流量。

悬架横梁,我把这个目标定在CAE技术方面,要使用CAE增加它的强度、耐久性和重量。从优化标准来看,使用CAE技术的时候,要强调一些软件,疲劳寿命预测的使用工具、输入力量的使用、优化工具的使用。

我们跟客户讨论项目的时候发现他们有很多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唯一缺少的是没有专业人员使用这些硬件、软件。从整体来看,他们也不了解其需要的技术处于何种水平,为什么这些水平需要达标而其他的不需要?同时,我也知道现在的技术水平在哪里,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想达到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第二个例子介绍后处理系统,也就是排气流量,以及为了优化排气流量所必备的CAE技术。与刚才那个例子相似的是我们得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我非常想提醒大家的是长期目标不是为了达到最高的水平,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现在我要介绍的是技术能力。首先提到的技术能力目标,这与理想的市场定位相关。同时,特别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整车采购、平台开发策略到底是自己开发还是整体采购?

篇(2)

管理现代技术日益沿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系统思维对现代技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系统论的视角下对现代技术管理加以简要解析。

1、技术的系统观

1.1系统观的基本内容系统观要求根据系统概念、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有机地组织起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系统观着重从整体上去揭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关系、结构与功能。

系统观认为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性。这对于理解和处理组织性、复杂性、不确定性问题非常重要,非此不能认识和把握对象的整体性能,更不能正确地处理问题。人们认识系统就在于找出这种系统性质,构造一个新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这种非加和性来实现某种新功能。

系统观强调系统思维。所谓系统思维指的是,人们必须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并辩证地对待它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等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以求达到对问题做出最佳处理的一种思维方式。

1.2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学者认为:“技术是人类解决社会和自然实际问题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利用、控制与改造自然、社会、思维的方法的集合,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体系,即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按照这种观点,将技术理解为人类解决社会和自然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那就是说技术不但是存在于自然的领域里的方法,而且也更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体系。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论证技术,都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不能片面地将技术理解为单一的工具,而要将技术的复杂性、系统性考虑进去,技术是一个与自然、社会和人类有着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应该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技术。不仅仅将技术当成一种帮助人们的工具,更应看到他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系统。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技术系统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组成。主体要素主要指参与技术活动的主体,人是技术活动的主体,是技术系统的运动核心。

第一,通过主体的活动,可以不断地利用客体要素、创造客体要素。

第二,主体要素具有知识、经验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并非以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而是以一种潜在方式于主体要素中发挥作用,形成潜在的、主体性的技术。客体要素是指技术系统中的以实体形态出现的物化要素。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均包含于客体要素之中。在这里物质可以作为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等作为客体要素的实体因素而出现,客体要素可以为生产提供方法、手段和产品。

第三,工艺要素。它是表征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结合方式和运作状态,是结构性技术要素。技术系统的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技术的发明既需要工具、机器、设备等客体要素,又需要知识、经验、技能等主体要素,以及把主、客体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和方法(即工艺)。三者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其为技术。只有三者的密切配合,才能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技术活动表现出有机的整体功能。

结构是要素在系统内部恒定的分布和排列,并形成一定的相互关系。技术系统中,各个要素通过结构而组成技术系统整体,技术系统也通过结构而支配各个要素。同时,在研究技术系统的要素关系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学者将技术系统观主次化,即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谁为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学者充分地论证了在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之间,即人与物之间,人掌握了技能,设计并控制了工具、机器,人的要素决定了物的要素;但是相反的观点则是,人的知识、手段是借助物而产生和形成的,没有物质手段的人是无用的。

陈昌曙、远德玉两位教授在《论技术》一书中,从现代系统论思想的角度对技术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指出了技术乃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系统,而且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作为过程的技术。技术系统的基本功能就在于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因此,技术是变化的过程,它的功能就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可以理解成系统把输入转化成输出的本领。技术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系统的功能。功能作为系统所具有的能力,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能力,体现着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转换关系。

1.3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技术系统的复杂性是指技术系统作为具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技术系统多层次的复杂结构。技术系统与环境的联系也是复杂的多样的。技术系统演化发展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决定了它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技术问题的多学科性和类似系统的关联,需要……社会科学学者和专门人员的跨学科合作……也需要工程学中的专家、系统分析者等的介入。”技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SST(The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的研究表明:“技术是社会的产物。”技术系统的发展不能离开地域、环境等外界因素,只有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下对技术系统加以理解,才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技术发展,从而实现技术创新与革新。技术的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选择下才得以发展;反过来,社会因素、外部环境等条件也受到技术的作用。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外部环境及自然的面貌,推动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

技术系统是有机的系统整体,具有其组成要素在各自孤立状态下不具有的新质。技术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必须以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技术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技术系统的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不能简单地从局部的个别行为的细节去判断。

2、系统思维下的现代技术管理在面对现代技术快速发展,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条件下,需要从系统思维中获得新理论和新方法。

系统思维对当代的技术管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系统思维下的技术管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2.1贯彻技术应用上的综合化思想系统思维下的技术管理要求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形成新技术综合体。综合的方法是从系统的总目标出发,合理恰当地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中的有关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使各种技术相互配合达到整体系统的优化。通常,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会创造出新的技术综合体。

2.2从组合技术管理向全面技术管理转变技术系统的复杂性证明了技术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领域。目前人们已经广泛的认识到技术系统的复杂性。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用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个性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必须认识到全面技术管理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用于现实实践活动的技术同样是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共同起作用的技术系统。因此在技术管理中,也要实现对技术系统的综合管理,既要重视主观要素,也要重视客观要素,不能顾此失彼。从某种意义上讲,以系统观审视全局,对于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2.3立足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强调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系统管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效率和和利用资源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复杂性工程的整体化和综合化要求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与现代化。

2.4提高技术管理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技术是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技术也会改变,技术应用的领域也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在对技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中,要注意把握企业中每个要素、每个环节的改变。企业结构的改变会带动功能的变化,针对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以发展的角度适时调整企业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手段是必要的。

2.5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IT技术、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对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的挑战和新机遇,产生了对新的技术管理理念、手段、工具的需求。技术发展的系统性表明,技术及其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技术的发展与环境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与环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技术管理来调节和控制,将维护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渗透进技术管理的理念中,达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哲学引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2、秦书生,陈凡。复杂性视野中技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2)

篇(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956

国内刊号:11-2034/T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4)

1.成本管理将科技人员排除在外。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参与人员,大多数只限于财务部门及其下级成本核算人员。因为成本管理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的事情,科技人员很少参与,他们更重视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生产质量控制等。这种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合作、沟通的方式导致相当多的企业成本分析意识淡薄,成本构成分摊失实,成本信息失真,从而严重影响了管理者决策。

2.成本控制忽略产品设计阶段的决定性作用。一般大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仅仅限于生产过程,忽略了产品设计过程对成本大小的决定性作用。在整个产品成本控制过程中,产品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产品在设计时就决定了材料、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等。不同的产品结构、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制作过程,其产品成本的差异会很大。其次,一个新产品的功能和成本水平基本上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决定了。设计不合理引起的产品技术的先天性不足,是用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控制措施所无法挽回的。要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依靠科技人员优化产品设计和工艺等。

3.财务透明度低,限制了科技人员参与财务分析和管理。这里的财务指成本核算的账目,包括总账和各种台账。除财务人员和管理当局了解之外,其他人无权过问,从而导致科技人员历来就以产品开发、技术管理、生产质量控制为主,无权参与财务分析和管理。同时科技人员缺乏财务会计知识,也不具备参与成本管理的能力,因此不太关心企业成本核算。

4.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和培养制度。激励机制的强弱与成本控制力度的大小是成正比的。但大多数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只有惩罚制度,而没有激励制度。工程技术人员无论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还是变废为宝,均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科技人员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以来,大多数国有企业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和贡献极不对称,严重影响了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正是以上原因导致了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落后,产品成本居高不下。为此,笔者提出,必须重新对科技人才进行定位、培养和管理。应在国有企业实施“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人才体系,这对成本管理大有裨益。

二、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参与成本管理的设想

1.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内涵。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是指既精通本行业技术,又懂科学管理,同时熟悉财务工作的一种复合型人才。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应具备如下素质:①精通专业技术知识。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首先是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技术骨干,是研发新产品的带头人,是产品设计的主要力量,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②熟悉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在带领科技人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好科技人员之间的工作配合和协调问题。同时,还能参与成本管理,开展成本分析等。③掌握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熟悉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法律等学科知识。其中财务会计知识包括会计学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尤其熟知企业成本的组成、成本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并能熟练地将财务会计知识应用于技术成本管理之中。

2.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职责。

(1)协助财务人员将传统成本的管理范围进行扩张。美国学者指出,现代产品包括了核心、形式、附加三个层次,它们构成了产品整体。同时生产环节重要性的下降及产品成本知识含量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集中表现为研发成本、服务成本或后援成本的比重日益上升。在这种成本结构中,非产量驱动的研发成本和服务成本的比重已上升到了重要程度。此时,传统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已不能传送准确合理的信息。因此,为达到成本管理的目标,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可以协助财务人员对传统成本的管理范围进行扩张,从单纯的生产阶段成本核算扩张到研发阶段成本核算及服务阶段成本核算。

(2)将技术革新同降低成本相结合。任何企业都涉及大量的技术,有优势的技术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的成本优势。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应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运用价值工程手段控制产品设计成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设计方案。在新产品的开发中,设计者必须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通过价值工程分析,确保产品的基本功能,合理保留为实现基本功能而添加的辅助功能,坚决剔除过剩功能。为此在开发与设计新产品时,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只考虑技术问题,还必须树立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开展价值工程分析,追求技术和经济的最佳组合。

(3)参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①参与成本降低目标数额的制定和调整。新产品的现行成本是指没有采取任何降低成本措施,并且对新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变化情况予以调整之后的现行制造成本。这个数字完全通过经验估计而来。可实现的成本降低目标数额必须通过总工程师、产品设计者和财务人员的协同努力来确定。当供应商价格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也主要依靠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和财务人员对成本降低目标数额进行调整。只有成本降低目标数额制定恰当,才能为降低成本指明方向,正确考核经营者业绩。②参与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标准不能仅由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管理当局制定,还要有科技人员参与,否则该标准可能有失偏颇。③参与成本差异的分析。在实施标准成本的企业,成本差异的分析一定要由责任中心的生产人员、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使标准成本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便于管理当局根据差异分析情况作出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决策,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便于管理当局针对标准成本的状况,作出销售经营决策。

(4)其他职责。企业有时候会出现资金的暂时困难,除了正常的筹资渠道外,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在企业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设备和科技力量承接外来加工业务,获得加工收入。同时对企业的废料进行再加工利用,变废为宝,节省原材料资金,也是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职责。

3.实施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优势。

(1)连接了科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传统职责的断层,在成本管理中起着桥梁的重要作用,使双方能更好地协调、沟通,避免成本降低措施的盲目性;在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努力下,能实地解决成本项目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化成本状态;进一步发挥广大科技人员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

(2)在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参与下,成本核算能够实实在在地反映成本实际状态,成本信息能够真实反映生产耗费状况,成本控制更有针对性,成本分析落到实处,成本考核更加合理;增加成本核算的透明度,通过了解成本状况,更能让广大科技人员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提出技术革新措施,降低成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实施和培养财会技术管理工程师的途径。

篇(5)

桑树管理的任务是保持桑园株数齐全、树形整齐、条数适当、树体健壮,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日光能,提高光合产物以及发挥土壤肥力的最大效益。夏季桑园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点。

1疏芽

桑树夏伐后,一般萌发新芽较多,在新梢长到20~23cm时要进行疏芽。春伐桑树在春蚕期疏芽,夏伐桑树在夏蚕期疏芽。疏芽留芽程度应根据桑品种特性、栽植密度、树形种类以及肥培水平确定。一般江浙一带蚕区的桑树条数以12万条/hm2比较适当,肥水水平高的可多留,肥水条件较低的可少留些。在确定总条数的基础上,就可根据每公顷的株数,决定单株的留芽(枝条)范围,进行疏芽。

2夏耕

通过土壤耕翻,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孔隙度,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状况。由于土壤空气和水分条件的改善,能增强桑树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土壤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能力,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丰富了根的营养。另外,耕翻还能杀灭部分害虫病菌,还有清除杂草的作用。夏耕在桑树夏伐后,即5月底6月初进行。耕翻深度为10~13cm,以不伤根系为宜。总之,夏耕可起到疏松土壤、抗旱保墒、消灭杂草的作用。

3除草

杂草有极强的生活力和繁殖力。桑园滋生杂草后,会消耗土壤中的大量养分和水分,影响桑树生长。杂草又会助长害虫和病菌的滋生蔓延,为害桑树。因此,清除杂草必须及时进行。夏伐以后,特别是在黄梅季节,是杂草生长的旺盛时期。因此,及时除草可间接起到追肥、治虫的作用。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特别是夏季雨后更要及时除草。

如果桑园杂草较多,可使用化学除草剂。现介绍目前桑园除草效果较好的除草剂如下:

(1)敌草隆。属于内吸传导型除草剂,用于土壤处理。用有效成分20%的可湿性粉剂7.5kg/hm2,溶解于2 250kg水中喷洒桑园地面。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有79%~95%的防除效果,对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药效可保持45d以上,对桑、蚕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

(2)茅草枯。属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为白色粉末,含有效成分85%,易溶于水,吸湿性强,对人畜和蚕较安全,用量为11.25~15kg/hm2。每千克加水200~250kg,喷洒杂草茎叶,除草效果可达90%,药效可维持30d以上。

(3)灭草隆。属于内吸型除草剂,用于土壤处理。其除草效果比敌草隆有更大的灭杀性。用有效成分25%的成品3.75~7.5kg/hm2,溶解于2 250kg水中,喷洒地面,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药效可维持60d左右,对桑、蚕均安全。

以上除草剂在桑树夏伐后,桑树未萌芽前进行喷洒,可有效地防止杂草滋生,起到良好的除草效果。

4施肥

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如肥料供应充足,则桑树生长迅速。6~7月份的生长量占整个夏秋期的2/3以上,需要养分最为迫切,为争取桑园高产,必须重视夏肥的施用。如果肥料不足,则桑树生长缓慢,枝叶生长差,条短叶小,硬化早,不仅关系到当年夏秋期桑叶产量,还影响到第二年的春叶产量。因此,夏伐肥施用量大,约占全年施肥量的45%左右。重施速效肥,但夏季气温高,有机质肥料在土壤中分解也快,因此也可配合施用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料。分2次施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磷钾肥偏重。第一次在5月底6月初施入,施人粪尿37.5~45t/hm2或复合肥600~750kg/hm2;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施入,施碳铵225~300kg/hm2。

5排灌

篇(6)

《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难能可贵的是本书作者虽然长期从事农业育种科研和管理一线工作,但其视野和思路却不局限于此。在《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这本书中,作者基于国内外育种研究的大量实践,用现代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对现代农业育种研究管理的理论基础、育种目标、战略管理、团队建设、资源联合以及成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什么是现代农业育种研究,作者认为,现代农业育种研究是相对于传统育种而言的,在育种目标上,现代农业育种不仅仅要求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还要增强对多种病虫害及环境胁迫的抗耐性、广泛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现代农业生产、市场的适应性。在育种方法方面,除了传统的育种手段外,现代农业育种大量运用人工诱变、倍性育种、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分子设计、生物信息和基因操作等多学科技术。在育种效率上,得益于遗传规律的进一步揭示和快速精确的鉴定方法,育种的效率大大提高。

篇(7)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98-1

1 选用高产优质品种

由于玉米品种较多,因此,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

2 适时播种

针对当地的种植条件及品种本身的特性,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确定最适宜的播种期,适时播种。

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玉米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协调个体与群体,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生长与繁殖生长之间的矛盾。使群体发展适度,个体发育良好,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密度大小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条件、栽培制度来决定。一般大穗型、迟熟品种、春播套种、土壤肥力较高,一般亩植2800-3000株。如果是早熟品种、紧凑型、夏播净作,一般亩植4500株以上。

4 加强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主要是通过促控措施促进根系发育,控制地上部增长,培育壮苗,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健壮生长和良好发育奠定基础。主要措施是:破土防旱、助苗出土,育苗补缺,间苗、定苗,中耕除草,追肥浇水,防治虫害(地老虎、蝼蛄、蛴螬、玉米螟、粘虫等)。

水浇地春播玉米:(1)间、定苗,一般第3叶展开时间苗,第5叶展开时定苗;(2)蹲苗,从出苗到拔节期间(春播8-9叶期以前),不施肥、不灌水、勤中耕,控上促下,使幼苗根系下扎、敦实稳健,培育壮苗;(3)防治地下害虫。 旱地春播玉米: 一般不进行蹲苗,其余同水浇地。

夏玉米: 一般不进行蹲苗,水肥管理一促到底;间、定苗同春播玉米;除防治地下害虫外,还需防治粘虫等苗期害虫。

4.2 穗期管理

穗期是玉米茎叶的营养生长与雄、雌穗分化发育的生殖生长并进的双旺时期,是吸收肥水量最多的时期。此期加强肥水管理,协调肥水供应,达到控秆、促穗,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气生根多,叶色深绿,叶片挺拔有力的丰产长相,为穗大粒多打好基础。

水浇地春播玉米:(1)拔节期管理:进行第一次水肥管理,追攻秆肥,中耕一次,灌水一次;(2)大喇叭口期管理:进行第二次水肥管理,追攻穗肥、培土、中耕同时进行,并防治玉米螟、棉铃虫;(3)去雄:雄穗抽出尚未撒粉时,可隔行去雄; (4)喷打玉米健壮素:叶龄指数90%左右时,喷打玉米健壮素,进行化控,以降低株高,防倒伏。

旱地春播玉米:(1)追肥:在拔节到大口期间,遇雨开沟追施氮肥,或根据天气预报于雨前深追氮肥,覆土;地力水平较高、密度较大的,应于大口期培土一次,防倒;(2)防治病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和棉铃虫等;(3)地膜覆盖田,大口期应揭膜。

夏玉米:(1)适时追肥:一般夏玉米由于抢时播种,无法精细整地和施肥,故均施用一定量的种肥,所以夏玉米的追肥时期可适当推后,可于大口期结合中耕、培土追施氮肥,以防后期早衰;(2)防治玉米螟:大口期施药防治;(3)化控:抽雄初期喷打玉米健壮素;(4)天气干旱应灌水,次数及量依天气情况而定。

4.3 粒期管理

植株抽雄后营养生长基本偏上,全面转入开花授粉及籽粒灌浆的生殖生长。此时叶面积达最大值,籽粒重量的90-95%靠授粉后叶片与光合作用积累。要求此期绿色叶面积稳定时间长、根系活力旺盛,植株清秀,健壮不倒,防止叶片、根系早衰。水浇地春播玉米:酌情灌水,特别是灌浆高峰期不能缺水。 旱地春播玉米:无特殊管理。

5 适时收获

5.1 收获期的确定

玉米一般是以籽粒为产品的作物,成熟期的标准也应以穗部和籽粒为主。果穗茎叶松散,籽粒内含物已经完全硬化,指甲不易掐破。籽粒表现明亮的光泽,靠近胚的基部出现黑层。这时玉米正处于蜡塑结束,是收获的最适期。

5.2 收获方法

玉米收获的方法,分为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两种。目前除了大型农场有采用机械收获外,多数仍用人工收获。即果穗摘下,剥去茎叶晾晒,茎秆刈割,皆为人工进行。收割时留茬高度愈低愈好,最高不宜超过地面10厘米。因玉米螟的幼虫多潜伏在离地10厘米以上的茎秆中,故茬低对消灭玉米螟有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文明,于溪勇.浅谈玉米栽培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3).

篇(8)

一、RFID技术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technology,RFIDtechnology)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电子标签(Tag)和阅读器(Reader)、RFID中间件和RFID应用系统软件。

在RFID系统的应用中,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表面或内部),一旦带有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体进入读写器可识读范围时,读写器以自动无接触的方式将约定的信息从标签中读取出来,从而完成自动识别物品或者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的功能。

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以下特点:可以非接触识别;无需“视线”所及,可以穿过水、油漆、木材甚至人体进行识别;可以识别快速移动物品;可同时识别多个物品等。采用RFID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对企业的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以有效地降低成本。

二、瓶颈分析

尽管RFID技术有着这样那样的优势,能够给企业带来诸多利益,然而,RFID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是想象的那样顺利,成本、技术标准、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等都可能成为RFID技术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和应用瓶颈。

1.成本

这是制约RFID的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RFID的成本不仅包括标签、阅读器和中间件等,而且还包括管理软件的升级费用等。

RFID标签想要到广泛的应用普及就要降低成本,降低成本不仅有利于RFID标签的普及还有利于开拓新的RFID应领领域。一般认为价格在50元以上的标签,主要为应用于军事、生物科技和医疗方面的有源标签;0.7元~7元左右的常为用于运输、仓储、包装、文件等的无源标签;消费应用如零售品的标签在0.35元~0.7元。标签价格将直接影响RFID的市场规模。

2.技术标准

业界公认,当前制约RFID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技术标准。

首先,电子标签标准全球互通的基础并不牢靠。这主要体现在编码不一致。日本有UID、欧美有EPC体系,中国有自己的GBl8937-2003(NPC)。编码系统本身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

其次,RFID五大标准组织也存在利益之争。RFID标准争夺的核心主要在RFID标签的数据内容编码标准这一领域。目前,形成了五大标准组织,分别代表了国际上不同团体或者国家的利益。EPC是由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EAN产品标准组织联合成立,在全球拥有上百家成员,得到了零售巨头沃尔玛,制造业巨头强生、宝洁等跨国公司的支持,实力相对占上风。而AIM全球自动识别组织、ISO、UID则分别代表了欧美国家和日本。IP-X标准组织则以非洲、大洋洲、亚洲等国家为主。

再次,全球现有117个针对数据交换的RFID协议标准。协议过多过滥,导致术语不统一,限制了标准在实践中的完善。更重要的是,目前缺乏全球共同遵守的权威统一的标准。

3.市场需求

我国企业应用RFID不积极的主要原因是看不到应用后的效益。从成本价格层面讲,相较条码成本过大、价格过高,严重制约了RFID的普及,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从技术层面讲,RFID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RFID产品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加工工艺还比较粗糙,其功能、式样、体积、重量、色泽、手感、安装等有待优化,读取识别率低等等。这些都导致了对RFID的现实需求不旺的局面,进而阻碍了RFID技术对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领域的促进作用。

4.专业RFID技术及应用人才匮乏

RFID有关的技术开发、系统设计品工艺、实验测试、项目实施、销售推广等人才匮乏,急需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

RFID是一个设计多学科、多组织、多部门,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密切相关的高度综合性和高度专业性的高科技行业,无论是从提供者的角度还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对RFID技术应用的培训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当客户准备实施RFID项目时,必须理解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可能选择,需要了解如何正确实施RFID应用项目的相关知识,确定所采用的RFID系统能够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通过培训,客户可以了解真实的RFID的世界,掌握在企业实施RFID应用系统时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所分析的RFID技术应用中的一些瓶颈问题,可以考虑如下对策:

1.成本对策

一是要认识到RFID技术和条码技术的应用将会。条码的低成本应用已被广泛推广,特别是低值消费品,射频标签的成本目前还不适合低值消费品的单品使用。从成本来看,RFID标签的成本已经明显降低,并且还会继续降低,更何况市场是可以细分的,在一些高价值的产品市场中,成本看来并不是主要问题,可以先用起来。

二是勿以成本忽略RFID技术的价值。若将RFID技术应用在汽车生产线中,执行相关流程的控管效率提升,如此一来,即使每个RFID标签价格稍贵,对企业来说仍有其导入价值,成本并非技术导入的关键因素,重点则在于其应用的价值。

2.标准与技术对策

(1)正确处理标准与应用的关系

标准与应用的关系有些像鸡与蛋的关系,应用需要标准,反过来,标准也需要应用,因为标准的形成就是成熟技术的概括和总结,没有应用哪里会有技术的成熟?所以在实践中,一定会是应用与标准经过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在二者的关系中以应用为本,标准依赖应用的成熟度逐步完善起来,逐步形成体系。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其中有些标准可以先启动,例如频率标准,具体的一些操作标准例如对于识别距离、速度、数量的误差标准等。

(2)积极应对技术的变化

加强应用测试从现在就开始对RFID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不过可以在小范围内计划实行,这样,一旦时机成熟,就可以直接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只是一味地等待观望会使自己在竞争中落后。时刻保持在该项技术发展的最前沿,并对其改变适时做出战略调整。

(3)加强RFID应用测试

虽然RFID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已经越来越趋于成熟,并且已在物流领域投入实际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大量的技术问题。例如,多个物品堆积时,由于相互干扰而造成识别率低所带来的防碰撞问题;多阅读器多通道同时读取时,物品群的去重问题;RFID在安全架构方面的问题(如防止标签的复制问题和标签自毁问题);由于电子标签所附物品的介质不同对无线信号的干扰造成的性能下降;液态媒介对电磁波的吸收问题、金属媒介对电磁波的反射所造成的RFID阅读失效问题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际应用前、应用中不断进行测试。

3.市场需求对策

总的来看,物流领域的用户对于RFID的发展是很关注的,但是也很务实,需求需要培养。但是要注意的是,RFID的优势是建立在信息共享机制之上的,信息共享的链条越长,RFID就越有用武之地。而信息共享的背后是利益的共享,即供应链机制。因此,可以说培养RFID的市场是一个培养供应链的过程,也就是我国产业的集约化过程。这也说明RFID的应用应该在那些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产业首先突破,在那些供应链基础较好的领域先用起来。

4.人才培养对策

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社会培训、院校培养等途径培养RFID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为保证专业人才的质量,可以结合我国现有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着手开发RFID技术职业资格标准,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凡从业人员上岗,必须持有此证。随着RFID技术的广泛应用,相信这样的人才将成为市场的重点关注对象。

参考文献:

[1]刘斌平锐孟德良:RFID潜在问题初探[J].中国无线电,2006(1)

篇(9)

薏苡俗称苡米、薏苡仁、六谷子、药玉米等,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0~1.5 m,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叶披针形,叶鞘抱茎,总状花序,异穗同株。颖果卵圆形,外壳坚硬有黑褐色条纹,成熟果实有油润光泽。薏米性喜温和凉爽气候,忌高温但不耐寒,喜湿润怕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的砂质壤土为好,忌连作,一般不与其他禾木科作物轮作[1]。薏苡为药食两用植物,药用以种仁入药,有利水渗湿,健脾强筋,消热排脓等功效;另外,薏苡米子实含有薏苡酯,薏苡醇,有抗癌作用。薏苡秸秆是优良的牲畜饲料。

舒城县南港镇地接皖西大别山区,有山场面积5 933.3 hm2,山地面积1 600 hm2。年平均气温14.3~17.9 ℃,年均降水量1 033.5~1 596.5 mm,比较适宜作物生长。辖区内的东衖、樟冲、三冲、河西等10余个丘岗区村有农户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材种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市场对药食两用的薏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种植效益也逐年提高,舒城地区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成连片较大面积的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种子处理

薏苡用种子繁殖,选籽粒饱满且富有光泽的种子作种。为促进种子萌发和防止黑穗病的发生,播前可对种子进行如下处理[2]:播前把种子晒2 d,然后浸入水中24 h,捞出沥干水分,用20%的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4%进行药剂处理。此法对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100%,而且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2整地施肥

整地施足底肥,施有机肥30~45 t/hm2、磷肥750 kg/hm2,然后每隔2 m开1条沟,沟深20~30 cm,作为灌排渠道。播种时施火土灰15 t/hm2,播后追施50%沼气液,促进种子发芽。

3适时播种

播种可采用条播和穴播,但一般多采用穴播。按株行距35 cm×40 cm开穴,穴深3~4 cm,每穴播4~5粒种子。播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初,宜早不宜迟。播种量为45~60 kg/hm2。

4田间管理

4.1间苗补苗

当苗高5~10 cm、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3株。缺棵要及时补苗[3]。

4.2中耕除草

由于薏苡幼苗与一些杂草相似,一定要及时除草,以防草药同长影响产量。除草可先用阔锄等阔叶化学除草剂,再用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结合定向喷头防除窄叶杂草。也可以在苗高5~10 cm和苗高15~20 cm时进行浅中耕除草,分别可以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防止倒伏。

4.3追肥培土

高产栽培应进行3次追肥[4],第1次在苗高5~10 cm时,结合中耕可施入粪水或沼气液15 t/hm2,以促蘖壮蘖;第2次在苗高30~35 cm或孕穗期进行,施入粪水或沼气液22.5 t/hm2,以利孕大穗;第3次在开花前,用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可以促进开花结实,使籽粒饱满,粒重增加,提高产量。另外,可以在植株分蘖中期和拨节中期分别用1 000~2 000 mg/kg B9溶液喷施于叶面和茎杆,可促使植株矮化,分蘖增多,主茎抽穗数增加,产量显著提高。

4.4合理管水

薏苡属于湿生性生物,在苗期、拨节、抽穗、开花和灌浆期均要求有足够的水分,尤其在抽穗前后,缺水会使穗小,结籽少,空秕数增加,产量下降。此间必须灌2次透水,否则影响后期生长发育。雨水过多时,要及时清沟排水,若遇天气干旱,要在傍晚及时浇水。

4.5摘叶除蘖

摘叶是摘除老叶,除蘖是除去无效分蘖。是指在拨节结束后,除去第1分枝以下的老脚叶和无效分蘖,有利通风透气,促使茎杆粗壮,防止植株倒伏。

4.6辅助受粉

薏苡是雌雄异穗同株植物,以风媒传粉,但自然授粉率低,产量不稳定,空籽较多。在花期每隔3~4 d于9:00—10:00以绳索或长竹杆等工具振动植株上部,使花粉飞扬,可起到人工辅助授粉的作用,明显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

5病虫害防治

5.1黑穗病

通过种子处理,基本可以防除。如果发现病株立即将其拨除烧毁。

5.2叶枯病

叶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为害叶部,病叶先呈现淡黄色小病斑,最后枯死,雨季发病重。防治方法:①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无效蘖和老脚叶。②发病初期用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7~10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5.3粘虫

粘虫幼虫为害叶片。发现后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心叶,或用50%乐果乳油800倍液喷杀。

6适时采收

当植株下部叶片转黄,有80%果粒变黑褐色时收割,然后堆放2~3 d,促其后熟。过早过迟均影响产量。脱粒后晒干即为壳薏米。一般产量为3 750~5 250 kg/hm2,高产可达6 750 kg/hm2,用碾米机或脱壳机碾去外壳和种皮,筛净晒干即得薏苡仁,可供药用和食用。

7参考文献

[1] 杜月红,冉亚民.贵州栽培薏苡的特征特性与技术要点[J].耕作与栽培,1997(6):35-36,48.

篇(10)

1栽植技术

山地应先修筑台地,打塘栽植,栽植穴为80cm×80cm×60cm,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平地打塘栽植,栽植穴为80cm×80cm×60cm,栽植穴应施堆肥和草木灰为基肥,使须根生长良好。枇杷叶大,蒸发量大,栽时应把叶片剪去1/3~2/3。栽植密度应根据气候、土壤、品种特性而异,一般株行距4m×5m,栽495株/hm2。

2栽后管理

2.1土壤管理

枇杷苗木栽植后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做好园地看护和保湿防旱,水分适度,以保证苗全无损,生长健壮。新种植的枇杷园土壤面大,受到太阳直接照射,入夏后,土壤升温快,不利于枇杷的成活和生长。可利用株行空间套种生姜、蔬菜、蚕豆、黄豆等矮科作物,既可保湿,降低土温,增加园内空气湿度,抑制杂草,又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枇杷生长。

2.2施肥

第1次,2~3月春梢抽生前施用,促进幼果长大,减少落果,充实春梢生长,其施肥量占全年用肥量的20%~30%。第2次,3月底~4月上旬,施速效肥料,促进果实长大,提高产量与品质。第3次,5月下旬~6月上旬,采果后及夏梢抽生前,以恢复树势促使夏梢抽生和花芽分化;对于迟熟种要在采前施。施用肥料以速效为主,与迟效相结合,施肥量为全年最多的1次,占全年用肥量的50%~60%。第4次,9月~10月上旬,抽穗后开花前,促使开花良好,提高坐果率和增加防寒越冬能力,以迟效肥料为主。

2.3定干

定干是枇杷种植中一项很重要的环节,是对整形、树形矮化、拉枝、主枝培养的基础工作。根据国内外果树低干矮树冠的实践经验,枇杷优质高效生产的优良树相的主干高为60~80cm,对矮树冠的形成有显著的效果。苗木定植后生长一段时间,在离地面60~80cm处,不见有无分枝,如有3个以上分枝,选择位置方向最好的3~4枝作为第1层主枝来培养。如果没有分枝,用枝剪剪1刀(或摘心)促使剪口下面产生萌芽,剪口下面第1个萌芽使其继续直立向上生长培养成主干,选择位置方向最好的3~4个萌芽作为第1层主枝来培养。其余过多的萌芽抹除。在第1层主枝上面80~100cm处培养第2层主枝,方法同上,但是第2层主枝只需3支,并且位置应该选留在第1层2个主枝的中间。这样避免2层主枝上下相互重叠,有利于通风透光。

2.4排水与灌水

枇杷在果实成熟期降雨过多,果实着色不良,容易引起裂果。因此,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夏季干旱对花芽分化和花穗的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8~9月,如天气干燥,要进行灌水抗旱。

3整形修剪

枇杷分枝力强,生长势强的枝条,除顶芽延伸外,其侧芽常萌生3~5个新梢,且侧枝强于中心枝,应疏删细弱密枝,留1~2个强壮侧枝。幼年树和生长强旺的树容易发生徒长枝,扰乱树形,应从基部剪除,如在枝条稀疏的部位,可行短截,使自基部抽生结果母枝。结果母枝过多,且与树势不相适应时,应疏删部分弱母枝,或过于密集的强母枝,弱母枝可从基中剪除,强母枝宜在基部留3~4片叶,以便翌年再发春梢,成为结果母枝。结果枝在果实采收后,生长势弱的从基部剪去,其余从基部留2~3片叶短剪,促使腋芽抽生夏梢。7月份选留结果枝上抽生的夏梢,每枝留1~2枝发育良好的,使当年形成芽开花,翌年继续结果。

4疏果套袋

4.1疏花穗和花蕾

枇杷容易形成花,花量大,一般90%以上的梢均可以开花结果,营养枝少,如果不及时疏花疏果,会消耗大量养分,削弱树势,形成大小年结果,果实变小,品质变差,影响经济效益。丰产期树按营养枝与结果枝1:2的比例,疏除细枝或位置不好的枝头上的花穗,在小花梗分离时摘出顶端和最下端的小花枝,留花序中部的4~5个小花枝。并且留下的小花枝朝一个方向,形成扇形,便于套袋。

4.2疏果

疏果在幼果座稳后进行,先疏去畸形果、病虫果、机械伤果、受冻果,留下生长大小较一致的果实。大果型品种如(解放钟、早钟6号)留3~4个果;中小果型品种如(大五星、长红3号)留4~5个果。

4.3套袋

疏果后进行,套袋前要全面喷洒1~2次农药,预防果实发生病虫害。纸袋材料以耐水的重磅牛皮纸和大枇杷专用袋为佳。先把纸袋充撑开,把靠近果穗的2~3片叶一并套进纸袋,扎紧袋口。

上一篇: 幼师实习结束总结 下一篇: 大三学年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