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3: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三化学上册总结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化学初三上册知识总结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0.94%0.03%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化学初三上册知识总结3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结构:
2.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原子结构示意图各部分的意义:①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表示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种元素;(2)(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一种单质.如Fe、S、He.
3.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O、Si、Al、Fe,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5.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的方法:
(1)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4,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在反应中不易得失电子,性质稳定.
三.元素周期表规律:
1.横行(周期):电子层数即周期数,在同一周期中,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2.纵行(族):同一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注: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四.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表示铁离子;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
3.原子和离子:
(1)
(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①核电荷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填相同或不相同)
4.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粒子电性不带电性显正电显负电
符号氧原子O钙离子Ca2氧离子O2-
五、化合价
1.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2.化合价的实质: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n4,元素一般显—(8-n)价.如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3,因此,铝元素显3
价,表示为Al;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O.
六、化学式
1.意义:(以H2O为例)
(1)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表示水)
②表示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微观:①表示一种分子(表示水分子)
②表示分子的结构(表示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N2;氦气He;白磷P;水银Hg;生铁、钢的主要成分Fe;
干冰CO2;冰H2O;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氧化铜CuO;
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氯化氢HCl;氯化亚铁FeCl2;氯化铝AlCl3;
氢氧化钠NaCl;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硫酸铁Fe2(SO4)3;硫酸镁MgSO4;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硝酸钾KNO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对于化学初学者——初三学生来说,如何做到规范?需要初三化学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过滤”操作出现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课题中,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怎样让学生理解性地掌握这项基本操作,并领会其操作要点的缘由?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联系实物,层层推进,丝丝相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例片段]
……
师出示:一杯加明矾沉降后的水
师: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验,比如,要将茶水和茶叶分开,我们可以用滤网。在化学上为了使固体杂质和液体更好的分离,我们采用过滤的方法。
师:如何通过“过滤”操作,把这杯水变澄清?需要哪些仪器来完成呢?
师出示:漏斗、烧杯、玻璃棒、圆形滤纸(跟漏斗配套的)、铁架台(带铁圈)。
师:根据提供的仪器想一想,该按怎样的顺序组装呢?
生:滤纸放漏斗里,然后放铁架台的铁圈上,下面放烧杯。
师:很好,根据你们所说的,我们一起来组装。圆形滤纸如何放进漏斗?
生:把圆形滤纸变成漏斗状的圆锥形。先对折,再对折,然后打开。
师:(折好滤纸并打开)大家看看这打开的滤纸有什么特点,厚度一样吗?
生:一半一层,一半三层,三层一边的滤纸厚。
师:(滤纸放进漏斗)看看又有什么问题?
生:滤纸和漏斗没有粘在一起。
师:不粘在一起会怎样?能有什么好方法使滤纸粘在漏斗上呢?
生:不紧贴会有气泡,过滤的时候会比较慢。用水润湿滤纸。
师:(滤纸折好放进漏斗,然后用玻璃棒蘸水将滤纸润湿并赶走气泡)现在我们的过滤器准备好了,仔细看看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
师:滤纸的边缘能否高于漏斗的边缘?
生:不能,若高于滤纸的边缘,水会顺着高出的滤纸流出来。
师操作:将准备好的过滤器放在铁圈上,下面放烧杯(故意将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的内壁)。拿着加明矾沉降后的水倒进漏斗里,故意倒出一些。
师:看到什么了?能行吗?
生:水溅出来了,还要玻璃棒。
师:很好。怎样用呢?看看烧杯的模样。
生:烧杯口沿着玻璃棒倒,玻璃棒放在漏斗里。
师:还记得我们折好的滤纸一半只有一层,一半?
生:一半有三层,玻璃棒要放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师: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玻璃棒的末端轻轻地斜紧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玻璃棒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让烧杯里的水全部流进漏斗。
师:用化学术语描述叫“引流”。是不是水倒得越多越好呢?
生:不是,水多了会不经过滤纸直接流进烧杯,还有可能溅出来。
师:所以,往漏斗里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师:(按照刚才的要求规范操作)看到什么情况了?
生:水又从漏斗的下端溅出来了。
师:回想一下,生活中我们怎样倒啤酒,倒得多又不会溅出?是否有所启示。
生:将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调整后再操作)看看现在的水澄清吗,有没有溅出来?
生:很澄清,没有溅出。
学生分小组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师:按照过滤的操作顺序,我们一起来总结其操作要点或者说注意事项。
生: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的上端,玻璃棒的末端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的内壁。
师:这就是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还记得我们用到了哪些仪器吗?
生: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
……
[课例评析]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挖掘过滤操作要点,规范操作。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联系操作实际,边演示边激发学生挖掘其操作要点,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过滤,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强化了化学实验的规范操作。
二、培养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
在演示中,由于没有严格按过滤的要点操作而出现了许多错误,老师大胆的把错误展示出来,并让学生来改正错误,以达到理解过滤操作要点的精髓。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过滤的操作要点,体现了“教育无痕”的良好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过滤操作时为什么要“一贴,二低,三靠”。
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重视实验教学。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81-01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加工、组合、改造,以形成具体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力是一个人创造力的来源,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化学学习能力。笔者在总结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途径。
一、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抽象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等,化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学生使用“微观想象力”来学习化学。所谓“微观想象力”,就是从宏观的实验现象出发,想象用显微镜和肉眼观察不到却客观存在的原子、分子等微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化。
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需要。化学是一门抽象思维占主导的学科。初三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只有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才能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培养微观想象力。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分子和原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正负级相连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通过观察这一宏观电解实验,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出肉眼看不见的分子与原子,理解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实质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过程,以及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解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的微观化学现象。再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湿衣服为什么在太阳光下容易晒干;两块糖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放在热水中的糖块溶解得比冷水中的糖块快。然后指导学生从这些宏观的生活现象中,想象出微观的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就越快,从而理解分子的特性。
二、运用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想象力是通过观察来认知和分析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化学学习中,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三维想象能力,才能理解分子、原子等化学微粒的空间构型及其变化。教师可以通过构建立体模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如在教学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上册《金刚石、石墨和C60》一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小石块、木棒、双面胶来构建一个金刚石分子的内部结构模型。构建模型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四角有棱,类似于晶体的小石块比作碳原子;然后用木棒和双面胶把这个小石块与另外四个同样的小石块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网状结构。通过这样的立体模型,让学生明白碳原子这样的网状组合能形成活性差、硬度大、不易分解的固体,这就是金刚石特别坚硬的原因。同时,教师可以用同样的小石块,用木棒和双面胶把它们一层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的组合结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学生能很容易想象出石墨分子中碳原子的组合方式,从而理解石墨中碳原子层与层之间结合的方式比较脆弱,所以比较容易分开,导致石墨具有质软、可塑性强的性质。通过这两种模型,引导学生展开对微观原子组合的想象,理解“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原子组合方式不同,导致物质的性质也不一样”的观点;同时学生也会理解,如果设法改变原子的结构,可以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达到造福人类的目的。
通过立体模型,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不仅能使教学过程活泼生动,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通过启发,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某种观念的启发下,形成新概念的过程;而联想则是思维在多种观念启发下,重新组合成新概念的过程。由此可见,联想是多种想象的组合。通过联想,可以使原本孤立、零碎的想象成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把混乱想象变为有序的想象。教师可以采用启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0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关于生长点,植物学认为,根和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叫生长点,此处细胞分裂活动旺盛。生长点的引申意义是泛指与某一事物联系较紧密的,由此事物生发出来的,有明显传承或依附关系的事物。
关于知识生长点,心理学认为,知识生长点是一种根知识,它是知识的本原雏形或胚胎,具有高生长性高附加值高信息量。它是原有认知结构中影响新知识学习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这样看来,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对新知识有意义学习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向联系,系统规划,完成知识的迁移和知识结构的重建,让知识自然长出来。
一、让知识从生活经验中自然生长
初三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系统地接触过化学。尽管如此,丰富的生活经验仍然为化学启蒙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努力关注并寻找化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关联点,用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顺利地敲开化学之门。
涉及到药品的保存和取用教材上这样说:“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法取用。”好多老师会带领学生一起读书,划出关键词“固体 广口瓶”“液体 细口瓶”,展示广口瓶和细口瓶给学生看,然后通过练习巩固直到学生能在卷面上准确地写出来。其实,每家厨房就可成为我们鲜活的教学场景,厨房的佐料通常有食盐、糖、味精、植物油、酱油、黄酒等,其中有固体也有液体。教师可提前一天要求学生进入自家厨房观察各种佐料的盛放容器,找到不同容器与佐料状态(固体还是液体)的关系,并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盛放,还可以试一试“若反过来盛放取用时会怎样”,第二天回到课堂进行交流和总结。此时教师再带领学生看教材的“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常用倾倒法取用”这句话时感觉就完全不同了,再看这句话的时候学生的头脑中会呈现出一个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的支撑下,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记忆就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个熟悉的场景就是学生理解这句话的原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的生长点。
这样的素材还有很多,比如化学中的“过滤”和生活中的“捞馄饨”,化学反应时的“搅拌”和生活中的“炒菜”,化学中的“洗涤滤渣”和生活中的“淘米”等等。
要让化学知识从生活经验中自然长出来,一方面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养成到生活中寻找化学素材的意识和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也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多动手多观察多归纳多积累生活经验,为学科学习积累更多的生长点。
二、让知识在迫切需要中自然生长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必然要进行化学实验,实验时必然会使用各种实验仪器。那么,怎么向学生介绍各种化学仪器呢?尤其是新仪器的首次亮相。
根据观察,一般老师的做法是:展示仪器――说名称――说用途――演示用法――学生模仿。这样做思路很清楚,当时学生似乎也没有产生学习的困扰,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有问题的。思考和观察的结果是:学生只会使用老师介绍过的仪器,出现新的仪器时即使实验需要也不会选择使用,“等老师给”“等老师说”“等老师教”成为学习的常态。但是知识的学习是没有穷尽的,老师也不可能时刻跟着学生。这显然不利于知识的自然生长。
用需要来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和选择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以锥形瓶和长颈漏斗的推出为例。学生已经比较熟悉试管作为化学反应的容器,但是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93)发生了问题:若铁与硫酸铜溶液在试管中反应,试管无法稳定地放在天平的托盘上。那就要考虑用能稳定放在托盘上的反应容器来替代试管。此时老师提供烧杯、锥形瓶等几种反应容器供学生选择,学生通过思考和权衡就能比较自然地选择锥形瓶了,以后碰到需要稳定放置的反应容器时也会想到锥形瓶。再如长颈漏斗的使用。长颈漏斗首次出现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114)中。在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了相关的实验装置。在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时,学生最初一般会选择带单孔塞的试管(模仿实验室制氧气),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试管换成容量较大的锥形瓶,此时教师可以按学生的意愿组装好装置进行实验,并预先设计发生“由于一次性加的盐酸量不足导致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不满“的问题,接着产生的问题是:如何使反应继续进行收集满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问题引出了迫切需要:继续向锥形瓶中加盐酸。此时老师再展示长颈漏斗就是及时雨了。又考虑到制取气体需要良好的气密性,再问学生:长颈漏斗的颈设计得这么长的意图是什么?使用时要注意的操作是什么?这样在迫切的需要中推出新的仪器,在需要中研究仪器构造特点和使用方法,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寻找、主动研究的积极性和行动,对仪器构造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也更容易理解,由此获得的知识是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是既可以追根究源又可以继续生长的。以后碰到新的仪器(如分液漏斗、容量瓶)时根据仪器的结构特点就能大概分析其用途,也能在没有现成仪器时通过实验的需要寻找替代品,将来也可能在找不到符合需要的现成仪器时自己设计并创作新的仪器。
三、让知识在联系和迁移中自然生长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迁移是问题解决的核心。那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呢?认知迁移理论认为,领会是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若要形成知识迁移,首先必备的第一步是要领会。教育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增加学生在面临现实生活问题时提取在课堂里习得的相关材料的可能性。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简单知识与复杂知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联系不能仅停留于简单累积事实性知识的范围,而是要建立在理解其原理、领会其实质的基础上的联系。
2014年无锡市中考化学第19题(节选):
某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Fe2O3、 CaCO3和SiO2。废渣研成粉末后加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反应后溶液过滤,滤液中只含有CaSO4和SiO2。你认为实验室 (填“能”或“不能”)用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
参考答案是“能”,但许多学生回答“不能”。
下面我们来寻找该中考题的原型并对其进行分析。
原型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P116第5题(简化):
实验室里现有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以下仪器,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药品和仪器是 。
集气瓶、双孔塞、单孔塞、酒精灯、水槽、铁架台、锥形瓶、长颈漏斗
分析研究该题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老师做实验(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混合)给学生看,学生发现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刚接触时是有气泡(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对现象进行分析的结果是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块状石灰石表面,阻碍了石灰石与稀硫酸的接触,反应停止。结论是:实验室不能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复习对此结论进行了反复的巩固。学生对此印象深刻。所以,一部分学生看到了石灰石和稀硫酸就下了“不能”的结论。这部分学生只是记住了结论而没有领会反应不能继续的实质,对新环境中给出的新信息视而不见,只对事物的表象进行了机械搬迁,没有完成知识的真正迁移。
原型2:教材(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下册) P74实验11―1: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到该反应很剧烈,生成气泡的速度很快,较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快得多。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这个反应不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反应速度太快,气体不易收集。由此,“粉末―快―气体不易收集”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的印记。所以,一部分学生看到中考题中的“粉末”就联想到“太快”就下了“不能”的结论。这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考题给了“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可以反应”的信息,但是并没有提供“反应速度”的信息,而学生也没有做过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对该实验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跟中考题给的信息不够充分有一定的关系。
原型3:教材(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上册)P42第4题(1):
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那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结论很容易得出:第二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气流。假如到此为止,这个问题与中考题就没什么关联了。假如教师把一系列问题联系起来,能站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系统高度上观察分析问题,就可能紧接着提问:如何收集到第二种方法产生的平稳气流?(这个问题最好放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部分再提出)。这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要收集气体,那气体发生装置就必须密闭,就要在试管口加塞,加塞后过氧化氢溶液怎么缓缓加入呢?用长颈漏斗。但长颈漏斗使用时必须液封,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就必须先有一定量,反应速度不好控制。此时分液漏斗就呼之欲出了。有了分液漏斗就可控制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就可以收集到平稳的气体。
回到原型2的问题:实验室能否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实这样提问的方式本身也有问题,合理的问法应该是:实验室能否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在装置1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由此看来,解决问题应该有多个方向,就解决实验室制取气体这个问题,可以改变原料,可以改变原料的状态,可以改变反应条件,也可以改变实验装置等等。实验室用碳酸钠固体与稀盐酸在装置2中反应不是可以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体吗。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P33指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因此,应依据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对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针对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实验室制取气体”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能力要求。要实施好这个目标,需要教师站在系统的整体的高度,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找到最好时机,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和迁移,从低目标走向高目标,让知识长出来,长结实。
总之,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收集和堆积,也不像砌墙那样砌到那儿就只能到那儿。学习是一种有生命的生长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就要设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之根,使之根系发达;要关注、保护、用好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生长点,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让其能够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