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5 14:53: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窃读记教学反思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以《评价标准》为渠道,明确目标
我充分利用好《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下简称《标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指导和监控,透彻了解各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通读小学阶段的阅读技能要求,更好地把握每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和要求,调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把握教学尺度,进行教学规划,有计划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而解读《语文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评价说明,则对阅读教学具有导向和反拨的作用。
实践中使我认识到,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准确明了,操作性强,并有可检测性,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有实效。如我把五年级上册《窃读记》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滋味。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这个教学目标中,行为主体不是学生,第二、第三个目标大而空泛,放在每篇课文上都行,不具有可检测性。经过备课组成员的讨论我把教学目标修改为:
1.能结合文中的注释和上下文说出词语的意思。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
3.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此教学目标更明确,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并充分体现培养高年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以《评价标准》为渠道,教给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评价标准》在“具体水平要求”和举例说明时就渗透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各种方法,如:概括能力的培养,就要学生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四要素概括法,即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这些要素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串连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先概括出来,再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扩展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把题目进行扩展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找中心句、过渡句法等。换言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光靠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掌握知识的钥匙。只有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达成“能力”目标。
例如:我在教五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子》一课中有如下教学片断的设计:
1.自由朗读课文,用“――”划出表达了强烈感情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重点点拨以下两句:
句子一: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1)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挖”,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再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句子二:感受儿子的了不起:抓两个句子,其一是儿子和父亲的第一次对话,了解他对父爱的坚信不疑,展现出了儿子勇敢的一面。其二是儿子让其他同学先出来的画面,抓住“让”字感悟儿子是一个舍己为人的孩子。这些都原于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是连接父子感情的一个基点。让学生体会到阿曼达的无私.先人后已.灾难面前镇定,从容的品质,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思想感情。
我在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的思想感情时,特别注意渗透学习的方法,即: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或动作词等来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片断的设计中,我就是在教给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从而引导学生去阅读。
三、以《评价标准》为渠道,培养习惯
俗话说:语文的学习,向来都是七分靠课外三分靠课内。语文学得好,不是n堂教出来的,而是读书读出来的。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使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评价标准》中“阅读”评价的内容有一项是“读与积累”,明确了朗读、默读、浏览、诵读、扩展阅读的不同的要求以及方法。如有朗读和积累、读后复述、读后思考文章的结构、默读后说顺序,谈感受等,不同的要求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更重视学生的“读与积累”。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1.利用早读读书给学生听。
2.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读书以及积累交流。
3.利用午休和午读时间对一些文章的好词佳句进行积累。
这样能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读书氛围,引进竞争效应等。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引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要会读,读得好、读有成效。
如在学生学习完《梅花魂》一课后,用习得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进行续写的;在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的《鲸》这一课后,让学生去读《松鼠》《珍珠鸟》等写动物的文章,让其进行比较,并进行积累,从而到达阅读课文的效果。
四、以《评价标准》为渠道,提升能力
关于文本细读,王崧舟老师的诠释最为难忘――文本是你美丽的倒影。回味再三,感受良多。此话如果放在王老师身上,那是最应景的了,王老师每每在课堂中潇洒、顺畅、恰倒好处地引领学生相融无痕地进入文本塑造的境界,源于他在文本中潜心涵泳后的厚积薄发。然而我们呢?我能在文本中找到自己的美丽倒影吗?我们是否读懂了文本作者寄托在文本中的“良苦用心”了吗?我们是否仍以梦里懵懂的状态生涩地带着学生到文本中梦里懵懂、浮光掠影地走了一遭呢……答案是肯定的,正如“昨天的旧船票登上了今天的客船”。你看我们仍以参考书为宝典,各类教案为捷径,匆匆翻阅之后,走进了课堂,窃以“权威”自居,驱赶着学生读课文了。如此的这般,我们能把学生引向何方?能把学生引入多深?
记得在一则新闻中听到总理在教育调研时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战略性观点。如何夯实教师这个“本”,以语文教师为例,大的方面不说,仅仅从个体来说,我们作为语文教师要提高工作的技术含量,不得不潜下心来,拾起文本这把“砍柴的刀”,非用心的打磨不可。宋朝的朱熹在《观书有感二》中说:昨夜江边春水生, 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诗中说往日船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当春水猛涨,即使艨艟巨舰也如羽毛般轻,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告诉我们学问要功夫到家,才能有所突破。从教学这个角度来说“艨艟巨舰”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包含对文本的烂熟于胸,条分缕析之后的胸有成竹;包括对教学过程中跌宕起伏之间的游刃有余、轻车驾熟、挥洒自如。如能做到“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文本细读是基石,是起点。读什么?《小学语文教师》告诉我们要读文章,读时代背景,读作者,还要当今这个时代,也要读我们这个读者。读文章和作者为在把握文本作者的思想倾向;读当今这个时代反映文本在当今世界的价值取向;读我们自己这个读者,贵在反思我们对文本的解剖能力和与文本作者的思想是否已经达到无缝焊接的程度。但是文本细读有个读厚与读薄的取舍问题。当我们潜心细读时,会发现越读越觉得文本的广阔,即为读厚;于是此时我们要做好如何读薄的问题研究,即能在如此丰富的内涵或知识点中,理清教学的主线和最佳教学切入点。
从上看来,我们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师,不仅仅是读者,更是有些文艺评论家的味道了。王崧舟老师的每一堂语文课,总是让我们如浴春风,新风扑面,原因就在于他以一颗“文艺评论家”的眼光和心态要把文本穿凿,因此他的倒影在文本中是那样的美丽,甚至有些神话的味道,而我们呢?是否在退休以后仍不知语文教学为何物呢?倒影在文本中是那样模糊,文本在我们心中是隐隐约约的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121-02
新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几个年头,在新课改的浪潮涌动中,许多教师争做弄潮儿,走在了教改的前列。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曾闯入一些误区。其实,在探索的道路上没有失败可言,只有此路不通的标志牌,如果我们及时察觉到步入了误区并想法调整,一定能让新课改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定,让新课改的道路走得更加顺畅。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现以亲历的新课改为依据,浅析一下我们曾步入的误区,以及采取的适当的调节措施,权作抛砖引玉,以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关注与探究。
一、重课堂轻课前
语文教学中,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课堂的精彩演奏上,却忽视了课前铺垫这一最基本的“过门儿”部分,殊不知,这是为课上的精彩呈现做铺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试想,学生没有读过课文,连最基本的字词尚未完全掌握,何谈自主学习,又向哪个方向去探究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安排,为课上的学习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如在学《窃读记》之前,我们可以先布置一下预习性的任务,让学生在预习中既提前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又能发现一些问题,为课上的学习找到听课的重点。如教师可预留这样的任务:(1)你读过《城南旧事》一书吗?如果读过,回想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准备讲给大家听,如果没有读过不妨在网上搜搜它的内容简介,并找时间去读一读这本书。(2)星期天让家长陪你去新华书店读书两小时,记得要在书店里读哦。(3)读一读《窃读记》课文,把生字通过查字典自己掌握,并工整地写在透明纸上,上课时讲给大家听。这样的预习作业,一则将课上所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二则让生活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三则注重了为课堂的学习做最基本的准备工作。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展课堂学习将是事半功倍的。
二、重自主轻主导
在教学中,教师们已舍得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们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但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新课改中,我们要积极践行新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如果将所有的学习任务完全下放而不给予学生以科学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到无序状态,许多小学生还没有习得自主探究的程式化进程,同时他们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不足,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对于一些问题的探究还找不到方向。所以,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必须的、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课分析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找出体现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是如何体现的,当这一问题抛出后,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对文中相关文字的摘录作答上,这样的探究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如:作者是如何对母亲的外貌进行描写的?读出相关的语句后谈一谈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当学生理解了外貌描写能体现人物时,他们渐渐地再从动作描写中去揣摩人物,再找相关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这样一步一步、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去分析,才能将知识深入扎实地掌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有效指导下进行。
三、重形式轻实质
在语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误区,学生学得很热闹,讨论很热烈,但是一课后回顾所学,却没有什么收获。这在一些公开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就是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课堂彰显活跃的表象,而无形中忽视了学习的实质内容。这种花样子是要不得的,这是作秀的体现,是华而不实的课堂。我们要打造出实实在在的有效课堂,要充分认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切不可喧宾夺主,忽视了课堂教学基本三维目标的实现。例如,笔者参加听评某位教师的公开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上,同学们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查到的季羡林的资料,老师又做图片与视频的补充;然后请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后又请同学上来饰演一遍……大家的精力全用到了关注演员的换装和表演上,对于他们谈话的内容及谈话背后的引导作用完全忽视了。这就变成了热闹的课堂掩盖了学习的基本任务,整堂课的学习目标体现不明确。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展示出来,让学生们的学习有的放矢,看清最终的目的地再上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心中要崩紧完成教学目标这根弦,然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方向性的有效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习任务不被花哨的形式淹没。
一、重课堂轻课前
语文教学中,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课堂的精彩演奏上,却忽视了课堂铺垫这一最基本的“过门儿”部分,殊不知,这是为课上的精彩呈现做铺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课前的预习安排,为课上的学习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如在学《窃读记》之前,我们可以先布置一下预习性的任务,让学生在预习中既提前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又能发现一些问题,为课上的学习找到听课的重点。如教师可预留这样的任务:(1)你读过《城南旧事》一书吗?如果读过,回想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准备讲给大家听,如果没有读过不妨在网上搜搜它的内容简介,并找时间去读一读这本书。(2)星期天让家长陪你去新华书店读书两小时,记得要在书店里读哦。(3)读一读《窃书记》课文,把生字通过查字典自己掌握,并工整地写在透明纸上,上课时讲给大家听。这样预习作业,一则将课上所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二则让生活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三则注重了为课堂的学习做最基本的准备工作。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在开展课堂学习将是事半功倍的。
二、重自主轻主导
在教学中,教师们已舍得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们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但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新课改中,我们要积极践行新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的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学习,如果将所有的学习任务完全下放而不给予学生以科学的引导,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到无序状态,许多小学生还没有习得自主探究的程式化进程,同时他们的自主学习方法不足,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对于一些问题的探究还找不到方向。所以,教师的有效引导是必须的、必要的。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一课分析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找出体现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是如何体现的,当这一问题抛出后,学生往往只是停留在对文中相关文字的摘录作答上,这样的探究是表面的、肤浅的,教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才能将知识深入扎实的掌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有效指导下进行。
三、重形式轻实质
在语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困境,学生学得很热闹,讨论很热烈,但是一课后回顾所学,却没有什么收获。这在一些公开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就是课堂上形式多样的活动使课堂彰显活跃的表象,而无形中忽视了学习的实质内容。要充分认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切不可宣兵夺主,忽视了课堂教学基本三维目标的实现。例如,笔者参加听评某位教师的公开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课堂上,同学们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查到的季羡林的资料,老师又做图片与视频的补充;然后请同学分角色读课文,后又请同学上来饰演一遍。大家的精力全用到了关注演员的换装和表演上,对于他们谈话的内容及谈话背后的引导作用完全忽视了。这就变成了热闹的课堂掩盖了学习的基本任务,整堂课的学习目标体现不明确。在教学中,要看清最终的目的地再上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心中要绷紧完成教学目标这根弦,然后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方向性的有效引导,这样才能保证学习任务不被花哨的形式淹没。
“交流平台”是对一个单元或学期教材的学习所学过的学法进行回顾、总结的板块。利用“交流平台”这一特性,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开展分类式整理学习,认真梳理编者所精心安排的阅读理解、习作表达方法,整合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的“交流平台”提出:“单元小结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做卡片,也可以列表格。在本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填写下面的表格吗?”由于“做卡片”“列表格”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卡片和表格来分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回顾课文或课外书刊、习作中的例子,制作个性化的卡片或表格。最后让学生展示所制作的个性化卡片或表格,促进学生系统了解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二、融合过程,链接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有的话题,指向本组相关课文课后面的“选做题”和“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交流话题跟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加以合理链接――或链接课后的“选做题”,或链接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以增强训练实效。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教学时,可链接《窃读记》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来自由成立小组开展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或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或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开展哪些活动,订好计划,然后分头行动。在展示活动时,穿插学生采访、调查的故事,模仿中国好歌曲“导师点评”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时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炼精读、批注、摘抄等读书方法,然后加以整理,以加深体验,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和实效性。
三、转换话题,“变脸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提供的话题,大多以指令性的语言进行表述,针对儿童喜欢游戏式问题这一特性,教学时可以将客观直白的话题来个360度的大转化,让话题充满童真童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提出:“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为了让学习充满情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话题――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首先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有的侧重描写语言,有的侧重描写动作,有的以描写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为主;有的是正面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课文加以梳理、归纳,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具体呈现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例句。最后让学生充当动漫人物,模拟动漫中的角色介绍,向大家汇报自己搜集、整理、制作的“人物描写葵花宝典”的具体内容。这样转换话题,进行变脸式整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整理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也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加深认识,较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灌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进行课文的阅读、分析、思考,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课文重点内容的理解,并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正面的评价。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构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学习,能有效加快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多样化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主动进行思考。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有效地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加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乐趣。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导,使他们通过主动学习,有效掌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在掌握课文重要内容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通过解决问题把握课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重点内容来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能有效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出有趣、富有悬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窃读记》时,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了课文内容之后,提出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窃读”这个词的?作者为什么把自己比作“饿狼”?读书在我们面前是何等的简简单单,而文中的“我”却是怎样一番滋味“涌上心头”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处境,设身处地的进行体会,获得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提出问题,还要让学生学习提问,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让他们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有疑问的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和与同学的讨论中解决这些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的理解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各个学科的教师把多媒体和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教材中的内容直观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解和探究,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作用,使学生能有效探究课文的重点内容,借助多媒体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影片片段,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让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激发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学习的使命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四、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还能发挥小组学生的合作能力,让他们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小组中的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和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合作学习取得实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时机,使学生能在合作过程中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有效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段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组的分配,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能获得提高和发展,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教师的引导,而这引导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和听课所得来谈一谈我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反思。
一、精问,忌滥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理想的问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本质特征;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例如:下面一段《将进酒》中教师的一系列的问题:看下片怎样劝酒?“岑夫子”、丹丘生”都要连读。在谁家喝酒?情感字眼是什么?“皆寂寞”仅指权贵吗?他只愿意长醉吗?只有饮者才留其名吗?体现了李白的什么情感?学生只需回答:在丹丘生家,寂寞、欢谑,还有李白,愤懑。像这样的提问则流于滥。只有有效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遗憾的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笨问题”太多,一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
二、巧问,忌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髓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可使学生的思维绕过弯路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如我在《村魂》一文的习题处理中针对习题一问:“人物语言的描写”与“人物的语言描写”的意思完全相同吗?学生思考后马上发现自己对问题的切入点找错了。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巧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一语点醒梦中人。
三、随机提问,注重课堂的生成性
我国教育界权威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在接受某周刊记者采访谈到如何评价一堂好课时指出:一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例如前一段时间,我连续听了两位教师的《项链》一课,同样面对“玛蒂尔德的悲剧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不解。一位教师按教案一气呵成,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气氛沉闷;另一位教师则以灰姑娘、韦小宝与主人公对照,结果,学生在教师的随机提问的引导下,伴随着笑声,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否则,学生只能被你牵着鼻子走,你完成了教学,但学生却收效甚少。整堂的提问只是为了你的教学进行下去,谈不上有效性。
四、深题浅问,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有深度越好呢?当然不是。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鲁迅的《风筝》一文,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文中蕴含的对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麻木状况。处理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感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教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着‘虐杀’兄弟精神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神‘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神,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连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这就需要分解大目标,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俗话说:“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最终失败,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理,能答对一部分则及时肯定鼓励,然后进一步深入。
通过故事魅力渲染,逗引读者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去主动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西游记》中,我选取了“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这一情节。讲到师徒四人走到五庄观,听说观中有树结人参果,吃后可以长生不老,观主镇元子命二童子以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四人连夜逃走,谁知,正当他们急忙赶路之时,只见镇元子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期待下文之际,我戛然而止,随之告知孩子:故事情节错综复杂,后面的会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文本。这种欲擒故纵,随时在精彩之处“卡壳”的吊胃口做法,迫使学生不得不去主动阅读文本。
(2)运用再写读,增强阅读能力
电视剧是一种视觉艺术,它运用特有的蒙太奇效果营造出特有的视觉感受,用电视语言表现了文字,但同时一部分文字独有的韵味也随之消失了。最后,通过再写读,把读书与做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并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品,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只有将以上三者真正的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余秋雨曾用八个字来评价《西游记》的四位人物形象的:皮猴、憨猪、严师、忠僧,即顽皮机智的孙悟空、功利憨厚的猪八戒、严格执著的唐僧以及忠心耿耿的沙僧,当然这些都是从情节中体现出来的。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了解小说的情节也就掌握了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因此,在“话说西游取经人”这一活动中,我主要选取了四个典型的故事图片(注:大闹天宫、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三调芭蕉扇)依次顺序排列,让学生抓住他的语言、动作等方面去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由此,学生们对孙悟空谈得更多的依次是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明辨是非、忠心耿耿;敢作敢当;毅力顽强……看来,孙悟空在学生们心目中是美的化身,崇拜的英雄;但对他性格中的不足之处却说得很少,这时我就趁机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去评价一个人物形象。既能看到孙悟空身上的优点,又能摒弃他自身的缺点,如我抓住第七回他与如来佛祖打赌一事,让学生明白悟出他性格中狂妄、浮躁、喜欢炫耀的缺点。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样,教给学生正确认识评价他人,也正确地评价自己,最后达到知错能改,完善自我。
三、凝思西游文本,启示生活真谛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办法之一,就是引入课堂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课题研究,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技巧。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置讨论题,引入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法。这对教师的教学案例有较大的要求,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与课文教学内容相适应,其次讨论的问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还要尽可能地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并且,在难度上难易要适中,这样才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案例的引用和阐述上,应该尽量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例如,可以参考教材中“白马非马”的著名的哲学命题,在引导学生阅读之后,教师适时地引入问题,形成讨论环节。提问“假如你是那位守关的士兵,你能阻止公孙龙牵马出关吗?”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生说可以,教师则进一步拓展问“那你应该怎么说?”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讨论环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握那些抽象的概念、理论,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同时,还可以借助这样的案例运用,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比如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你们的印象里,还有什么例子与这个案例是相似的?”很多学生在思考之后,都会想到孔乙己的“窃书不算偷”,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进行辩驳,并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类似的错误观点进行反思,如许多法律意识淡薄的人会认为“小偷不算偷,大偷才是偷”,这些观念显然也违背了哲学的矛盾关系。
二、趣味先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的运用,一是为理论服务,二是为课堂服务。为理论服务就是运用具体生动的案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知识,降低学生的接受难度;为课堂服务,就是运用教学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如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的解读中,教师与其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不如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上进行这样的设置: “假如你携带着百宝箱去旅行,里面有金钱、地位、知识、友情、生命、道德……但是你在旅途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你必须要抛弃百宝箱中的一样东西,那么你最先抛弃哪一个?请同学们依次列出。”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会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抛弃的是金钱,有的说是地位,有的说是知识……在这样富有趣味性的案例中,营造出了活跃的课堂氛围,也为学生的学习架起了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讨论后进行总结,最终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扫清障碍。让学生远离拜金主义,远离利己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预留时间,给学生准备的时间
课堂教学案例的运用,不仅仅是考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验。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包括对资料的准备和讨论的时间。因为,形成课堂讨论的基本前提是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足够的了解。如在前面的案例运用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在讨论开始之前,有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回忆自己拥有的相关知识储备,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能有理有据。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案例的运用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展开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否则,案例的讨论只会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政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材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的有效途径。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案例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的。一个成功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进步空间,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58-01
当下的一些初中语文课堂"讲风"仍炽,依然是教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程式化的套路,使得课堂依然沉闷、低效。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巧妙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逐步提高其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如果具有问题意识,他们的思维内部会形成一种自我刺激、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并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使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一些问题,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得到锻炼,主体性得以逐步形成和发展。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2.1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入手,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结构、独特视角来审视前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反思文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等,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在教学《信陵君窃符救赵》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赞颂信陵君的,同时鼓励学生对此提出批判意见。批判性思维就像是一块打火石,能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碰撞出新异的见解。
2.2精选问题,注重问题的合理性,引导学生敢问、善问。有时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浅显,被教师和同学笑话,顾虑重重不敢提问。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给予鼓励。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对于一些必须通过深入解读文本才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如在教学《祝福》时,有学生问:"祥林嫂为什么会沦为乞丐?"从而引发了学生对小说主题的再思考。教师要耐心而及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去体会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没有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究策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多问、善问,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拓宽思路,提高思维能力。
既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语文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施问题教学法?
(1)巧思妙设,引入问题。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凭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设要孕育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这样的导入也显得新颖自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会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
(2)启发诱导,解决问题。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地讲。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死记硬背问题的答案,而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识,尝试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续学习积蓄更多的经验和更大的力量。
(3)抓住情感主线进行提问,紧扣学生心弦。语言文字是抒发作者情感最强有力的武器,字里行间五一不蕴藏着作者饱满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情感主线对学生们加以适当地提问,从而引导学生们沿着这条情感主线对文章进行透彻的探索,并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只有充分地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所在,才能真正掌握文章的精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情感思想,紧扣学生的心弦并引发其思考的主动性。
3.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提问教学法的利用能够大大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当然,这其中也具备一定的技巧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进度来作以适当的提问,唯有如此,提问教学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效果,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