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5 14:54: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会工作专业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会工作专业

篇(1)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们在实践期间,与自闭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了三部分的矫治课程,分别是生活自理课、动手实践课、音乐课。三部分课程各不相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很用心。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生活自理课。在矫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志愿者每人负责带一名儿童,辅助他们学习戴围巾、戴手套、戴帽子。在常人很容易做到的戴围巾等任务,在我们的课程上却难以进行,自闭症孩子有的不愿意参加,有的不愿意学习,有的认知有障碍,难以理解所教的内容。尽管这样,我们作为志愿者,一点一滴手把手的给孩子们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并学习生活自理,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孩子真的很需要人去关爱,社会需要一个爱护自闭症孩子的大环境,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伍中去。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手实践课。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矫治中心的活动场地,我们每个志愿者带一名自闭症孩子动手捏橡皮泥,做游戏,折纸等一些少儿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志愿者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志愿者的耐心服务。我们很难去想象,对于常人家的孩子,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自闭症孩子却如此困难,为何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要剥夺,我们真心希望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到自闭症孩子。

最后,音乐课作为结束活动登场。在音乐课上我们志愿者和自闭症孩子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打手鼓、唱儿歌、做简单的节奏动作。在这很欢快的气氛中,出现了些插曲,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总是欺负旁边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很是影响课程的进行,我们看着在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影响下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动作、一起打节奏、一起拍手鼓。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

回顾这两周来,我们的实践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实践的方法技能。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们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的知识技能,打动服务对象。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与服务对象的桥梁。为服务对象带来改变。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真诚的心,打动服务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我们在服务过程的细节,谨记助人自助的理念。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关怀,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服务对象的心。让所有接收到我们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有所改变。树立起我们的优质服务。

篇(2)

一、社会工作行业概述

在西方国家,社会工作是在一般性的助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但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则要从两个层面来考察,一个层面是作为一般性助人活动的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另一个层面是专业意义上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王思斌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即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主导的帮助他人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慈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了,社会工作以求助者的需求为主导,并以科学的、专业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目的性。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金华市社会群体

(二)调查方法

调研者自行设计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调查问卷,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和性别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社工专业的社会认同度。为了使我们的调查问卷更具有真实性、有效性,在样本中加入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量度。

(三)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金华市的社会群体对于有没有听说过社工,了解途径,了解程度,什么性质,现阶段国家和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度如何,社会认同度,社会需求,若遇到困难会不会向社工求助,前景以及对社工的看法和意见等问题进行调查。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

调查问卷经过审核和复查,数据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不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对金华市社会群体进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社会认同度的问卷调查。最后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回收率96.75%,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占49%,女生占51%。实际样本的分布情况如下表:

本次调查主要从以下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认同度及影响因素,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路认同度及影响因素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出数据,进行分析。

(一)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这表明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众值是不太高,异众比为50,占调查对象的比例为50%。关于社会群体是否愿意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众值是不愿意,但并没有过半数,异众比为52.66。值得注意的是: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很高或是比较高的社会群体,会比较倾向于报考社会工作专业,反之,则不愿意报考社会工作专业。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比较低,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大陆作为一门新兴专业,还未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认可,学生的就业率低,工作难找可能是导致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降低的其中一个原因。

(二)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数据表明,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还不是很了解,其众值是社区工作,异众比很大,为70.21。但是分析表中数据可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结果,对于社会工作这个新兴专业,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并不是很了解,其中也包括文化程度较高的调查对象。调查发现,并非文化程度高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程度较其他人而言较高。文化程度较高者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也不能给社会工作下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定义。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的时间上较晚,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省广大社会群体没有尝试向社会工作机构寻求帮助,无法切身感受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另外广大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也不深。

(三)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社会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假设社会工作者是一名医生的话,那么社会工作者的目标不是为病人输血,而是让他自己造血,就是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以更好适应生活以及这个社会。

实际上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需求度并不高。社会群体对社工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职业操守抱有一定的怀疑,并不是很相信社工,存在一定的疑虑。但是,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是需要社工的,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专业人员的帮助。

(四)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路认同度及影响因素

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其众值是一般,异众比为67.82。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从事社会工作的前途以看清,就业前景并不乐观,而且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专业才刚刚起步,很多的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就算是已建立的体制,也是不完善的,仍需要进一步发展。而且从事社工这个专业,就业后工资不高,提供的待遇、条件不够理想,为别人排忧解难是一件非常辛苦而且棘手的事情。因此,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出路认同度并不是很高。

四、调查小结

本次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从四个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进行了调查(以金华地区为例),得到以下结果:

(一)社会群体对专业的整体认同度

从调查数据中显示群众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整体认同度并不高,但是他们对于这个新兴的专业已经开始有所了解,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认识的本专业,被问及他们是否愿意成为社会工作者时,绝大部分的群体表示他们“可以考虑”甚至是“不愿意”,极少部分的人“愿意”。这个结果说明社会工作专业虽然有其独特性,是一门实用性学科,但是在现阶段它并不被社会广泛接受。

(二)社会群体对专业价值的认同度

大部分群体都认为社会工作的性质是“义工”、“助人活动”、“志愿者”等等,这说明他们认同了本专业的“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理念,在调查过程中,有调查对象提出社会工作者要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我们要尽快将社会工作在我国职业化、专业化,让更多的人加入社工这个队伍。

(三)社会群体对专业需求的认同度

专业需求认同度很低,大多数人被问及是否需要社会工作者时,都表示“一般”,绝大多数人表示如果遇到困难,不太会甚至是不会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他们认为有困难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找自己的家人或是亲友帮忙解决,没必要花钱找人解决。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有义务将社会工作专业推广出去。

(四)社会群体对专业出路的认同度

社会群体对社会工作的就业前景等持不太乐观的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有人表示“社会工作应该有很多人向公务员、社区等方面发展”,说明在中国大多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很少会向社会工作道路继续发展下去。

总之,要加快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专业化、职业化过程,不仅要依靠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福利体制等等,需要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视和支持,加大社会工作教育宣传力度和社会工作人士的大力宣传。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本着“助人自助”的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以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

篇(3)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工作教育恢复以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6年,据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统计,我国现在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院校有298所,培养了一大批具备社会工作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及方法的社会工作者,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进程。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影响力有限,加上社会工作职业化不足,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教育及职业的了解度和认同度仍不高。在现实中,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后会出现随意转专业、消极对待专业学习以及盲目择业等专业认知不良的现象。研究表明,专业认知是学生形成积极的专业情感和专业态度的基础,也是学生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本文从专业认识、专业认同感、专业认知行为等3方面对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西北民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率为93.9%。其中大一学生占35.5%、大二学生占26.6%、大三学生占24.3%、大四学生占13.6%;男生占36.7%、女生占63.3%;汉族学生占49.1%,少数民族学生占50.9%。

2、调查方法

通过访谈部分在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已有关于专业认知的各种调查问卷,自编了《大学生专业认知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专业选择状况和专业认知状况,其中专业认知状况由3个分量表构成:(1)专业认识主要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学习要求、专业技能、优势和局限等内容体现;(2)专业认同感主要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专注性体现;(3)专业认知行动主要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各种专业认知行为体现。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

二、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选择状况

表1 专业选择状况统计表(N=169)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当前专业是否为第一志愿录取 是 49 29.0

否 120 71.0

选择当前专业的主要原因 自己喜欢 30 17.8

他人建议 30 17.8

专业调剂 68 52.6

有发展前景 12 7.1

家庭影响 2 1.2

专业在本校名气 3 1.8

就业前景好 3 1.8

入学前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 完全不了解 83 49.1

不太了解 21 36.1

了解一些 61 12.4

了解较多 4 2.4

进入大学前,许多中学生在高考结束后才开始关注与专业相关的信息,由于对专业了解不足,再加上信息来源不准确、缺乏指导等原因,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已知信息对具体专业进行辨析和选择。因此可以将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情况作为了解其初级专业认知的一个重要参考。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

1、社会工作专业不是多数学生的理想专业

七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高考第一志愿专业不是现在就读的社会工作专业,只有近三成的学生第一志愿是社会工作专业,可见以社会工作专业为第一志愿录取的比例小。

2、专业调剂是多数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主要原因

可以看出,学生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因中,半数以上的学生是因为专业调剂选择该专业的,不到两成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喜欢,一成是因为该专业的影响(如发展前景、就业前景、名气等)。

3、绝大多数学生入学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了解

近一半的学生在入学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缺乏了解,绝大多数学生对该专业了解不足。

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状况

1、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度为中等

表2 量表各维度分值统计

专业认识 专业认同感 专业认知行动 专业认知总值

人数 169 169 169 169

平均值 21.05 20.14 20.34 61.52

标准差 3.532 3.726 3.746 8.916

题目数 6 6 6 18

每题平均值 3.508 3.366 3.390 3.418

由表2可知:3个分量表及总量表的每题得分的平均值均大于3,其中“专业认识”维度的得分(M=3.508)最高,而“专业认同感”维度的得分(M=3.366)最低,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度为中等水平,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了解所学专业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之后能从事的具体职业,对专业有一定的认同感和专注性,乐于在学习过程中做出专业认知的各种行为努力。此外,从标准差看,量表总分的标准差为8.916,高低分之间有一定差距,说明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状况存在个体差异,而且“专业认识”和“专业认知行动”两个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

2、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识偏重实用性

表3 专业认识统计表(N=169)

专业认识 很不

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很同意

知道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 5.3% 11.8% 34.3% 45.6% 3.0%

知道所学专业需要训练和掌握的专业技能 1.8% 8.9% 22.5% 59.2% 7.7%

知道所学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0.6% 11.2% 40.2% 45.0% 3.0%

知道学习当前专业之后能从事的具体职业 1.8% 4.1% 31.4% 56.2% 6.5%

知道所学专业的具体优势和局限 6.5% 32.5% 0.0% 53.8% 7.1%

知道当前专业是否适合自己 1.8% 8.9% 36.7% 40.8% 11.8%

在“专业认识”方面,有66.9%的学生知道所学专业需要训练和掌握的专业技能,有62.7%的学生知道学习当前专业之后能从事的具体职业,60.9%的学生知道所学专业的具体优势和局限,有52.6%的学生知道当前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有52%的学生不确定或不清楚所学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有51.4%的学生不确定或不清楚所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对专业的认识偏重实用性,对于专业需要训练和掌握的专业技能、与专业对口的具体职业、专业的具体优势和局限、专业是否适合自己等方面认识较清楚,但在对专业培养计划和学习要求、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认识不足。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偏弱

表4 专业认同感统计表(N=169)

专业认同感 很不

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很同意

学习越深入我对专业的认同感越强 1.2% 10.1% 24.9% 49.1% 14.8%

学习当前专业是个快乐、充实的过程 1.2% 7.1% 29.6% 50.9% 11.2%

学到了真正想学的东西 1.2% 11.2% 43.8% 34.3% 9.5%

决定毕业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3.0% 13.6% 53.8% 22.5% 7.1%

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三心二意 5.3% 33.7% 30.8% 29.0% 1.2%

如果可以,我想转专业 11.8% 23.1% 34.3% 28.4% 2.4%

在“专业认同感”方面,有63.9%的学生认为学习越深入专业认同感越强,有62.1%的学生认为学习本专业是快乐且充实的过程;同时,有56.2%的学生不确定或不认为自己学到了想学的知识技能,有53.8%的学生不确定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工作,有61%的学生不确定或认为在专业学习中经常会三心二意,有65.1%的学生不确定或认为自己想换专业。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认同感,认为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加深专业认同感,而且肯定学习过程,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缺乏认同感,坚持专业学习的信心不足,对学习结果存在一些疑虑。

4、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行为动力不足

表5 专业认知行为统计表(N=169)

专业认知行为 很不

同意 不同意 不确定 同意 很同意

乐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 1.8% 12.4% 33.7% 50.9% 1.2%

乐于整合课堂信息来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1.2% 9.5% 42.0% 43.2% 4.1%

会为自己设定专门的专业学习计划 0.6% 17.8% 41.4% 37.3% 3.0%

会主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0.6% 14.2% 32.0% 47.3% 5.9%

会用课余时间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 1.2% 16.0% 33.1% 42.6% 7.1%

乐于讨论和分享专业学习的心得、疑惑 1.2% 11.8% 30.2% 49.1% 7.7%

在“专业认知行动”层面,有52.1%的学生乐于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专业相关的信息,有53.2%的学生会主动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有56.8%的学生乐于讨论和分享专业学习的心得、疑惑,但有59.8%的学生不会为自己设定专门的专业学习计划,52.7%的学生不乐于整合课堂信息来加深自己对专业的认识,50.3%的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等等。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专业认知过程中还是乐于做出各种努力,但是专业认知行动的动力还是不足,专业学习规划性不强。

四、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提高专业认知度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认知度处于中等水平,现状比较乐观,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

1、加强招生宣传,减少填报志愿失误

高校在招生时应当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招生宣传,使新生在填报志愿时能够充分认识专业的内涵、培养方案、就业方向、发展前景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报考,减少盲目性,吸引更多喜爱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这样不但可以在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稳定专业思想,促进其主动积极学习,提前做好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专业自身的建设和改革、提升专业品牌等方面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有效机制,深化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过程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随着专业学习的逐步深化对专业的认知也会慢慢转变和强化,应该合理安排专业认知教育的内容和时间,让专业认知教育持续发挥作用。大一阶段,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初级专业认同感、习得常见专业认知行为。可以设置专业导论课程了解专业培养计划,安排新老生经验交流,参观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大二、大三时,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性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拓展专业认知行为。可以学习专业的应用前景、组织专业认知活动、寒暑假进行专业认知实习等。大四时,重点在于巩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认知行为、强化专业竞争力。可以组织优秀校友或毕业生的经验交流、模拟求职等。

3、丰富学习方式,增强专业自豪感

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专业认知活动,深入了解专业,不断增强专业自豪感。可以举办学术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专业学术领域的专家来校演讲,拓宽学生眼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培养专业自豪感;邀请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回校演讲,与学生交流、分享心得,通过自己的经历来感染、激发学生对专业的情感;举办学生学术讲座、专业知识竞赛,并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科研探索的积极性;组织本、研交流,使本科生积极参与到研究生的课题当中,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及专业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 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理论解释与经验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3-28.

篇(4)

专业基础课程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实务、人类行为与环境、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特色课程

其他课程:社会保障概论、中国社会思想史、心理咨询、犯罪心理学、组织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残障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会问题概论、社会政策、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等。

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前景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扶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已经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在香港,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1人是社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上海正在实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由政府通过招标,聘请民间服务机构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问题青少年等边缘人群回归社会等),上述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执法系统中剥离出来市场化、社会化——这都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机会。

拓展阅读:社会工作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对服务对象的需求持有敏锐的察觉能力和有效评估的能力;

3.具备为儿童和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妇女群体、社区矫正人员、救助人员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能力;

4.具备对开展的工作进行宣传、总结和档案管理工作一级整合的能力,能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篇(5)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学生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将所学全部专业知识进行实际运用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实习生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是大学社会工作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随着时间变迁而有不同,十年以前因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发展刚起步不久,最令督导和学生忧虑的是如何匹配学生与专业的实习机构。但是近十年来,很多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已经培育了一批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所以现在实习生所面临的问题比起过去更显具体。笔者通过多年指导学生实习的经验,总结了实习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面临的三个常见但却常常没有得到较好处理的的问题。

一、怀疑自己的实习是否是专业社会工作

我国社会工作机构在最近十年获得了蓬勃发展,这带来了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的提高,但是机构的整理质量提高并没有数量增加那么快。所以,我在督导学生实习时学生咨询最多的问题居然是“老师,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比如说学生们反映他们每周组织社区儿童周末集体活动,拜访户,开设四点半课堂等等,这些工作是不是社会工作?在多数情况下,实习生产生这个困惑的主要原因是他对社会工作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教科书说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个概念中容易理解的是“利他主义”和“助人服务活动”,但是对于“科学”笔者是这样理解的,这种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大程度上源于案主服务的质量和档案文件的整齐有序,简单说就是要做好个案管理工作,而一个重要的表征就是个案记录的完备。比如说拜访户,如果为户建立完善的辅导记录,这些记录足以让其他社工能在恪守保密原则的前提下清楚的阅读整个辅导过程,一般来说,会这么做的只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的助人服务活动,主要指的是协助案主处理社会适应问题,而不适的行为主要来自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的压力,或其个人能力无法应付案主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压力。所以只要是为了处理服务人群的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都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介入点。比如说做拆迁户的工作,也是社会工作的领域,很显然拆迁户面临重大的社会环境变迁的压力,他迫切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

二、澄清实习的新角色

社会工作实习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他要求实习生从此扮演多个角色。第一个问题是工作量,到底实习生应该完成多少工作。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化的答案。有时候,一些有能力、有相关经验的实习生会被安排做更多的工作。在有些机构,实习生被要求多观察多倾听,阅读过去的案例记录,而在另一些机构,实习生则被恨不得当作全职社工来使用。曾有一位实习的学生向我咨询,他被实习机构安排负责四点半课堂的项目,然而他觉得这份工作无非是临时看管学生,根本不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进而他怀疑自己的实习工作是否属于专业社会工作。对督导来说,这位实习生就是我的案主,我在督导这个个案时的任务就是协助澄清实习生的角色期待。这位实习生面临的问题,表面上好像是前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是专业社会工作的问题,但在督导过程中,我发现问题的焦点是这位实习生的工作量太小了,他本可以承担更多的职责。学生应该期望至少有一半的在职时间是在从事直接服务的。(罗伊斯,2012,P199)多数机构的经验显示,4-5个个案对于实习生来说是一个较适宜的安排,特别是这些个案具有独特的问题并需要查阅背景或其他相关资料时(罗伊斯,2012,P63)。所以这个案例中,我要求学生向机构申请承担更多的职责,包括增加其他工作时段的工作,或者拓展四点半课堂的服务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工作压力。6个甚至更多的个案对实习生来说可能会有压力,但是实习生与其担心这个数字是否太大,不如注意自己是否有一些情绪压力的症状,比如睡不着觉,头疼或者胃疼,情绪剧烈波动,无法集中精力或体重不正常变动等。当有这些症状时则需要进行一些自我减压调节,包括睡觉、运动、音乐或深呼吸等一些能够让自己感到放松和愉悦的活动。如果无法调整工作和实习的节奏,很有可能使得生活变得杂乱无章,比如工作拖拉、恍惚。如果是那样就需要规划时间,准备好一本口袋笔记本和一份带日历的工作清单。第三个问题是风险保护。伤害和安全风险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并不多见,但是的确存在。以我的督导工作来说,多数风险报告来自于院舍服务机构,比如制止托养机构中的老人、儿童或残疾人的斗殴。社工需要避免案主陷入风险环境,庆幸的是我督导的实习生所处遇的个案还没有陷入自杀风险的,相信这是机构督导选择的结果。同时社工也要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我曾经陪同一位实习生进行家访时碰到男主人抄着菜刀火气很大的来开门。我让我的实习生相信案主有愤怒的合理理由,我们需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表达愤怒,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实习社工不能独自进行家访,实际上所有的社工都不建议独自进行家访,最好是有另一位社工或警察或当地社区干部陪同。如果感受到来自案主的威胁则应马上找个合适的理由撤离,比如说私人约会。最后社工要避免给案主带去伤害。这种伤害有时来自移情。在我督导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几乎每年都会碰到案主爱上实习生的事件。及时发现和终止是必须的,因为这样的感情不符合社会工作伦理,无论实习生是否接受都不被建议。伦理上的禁止规定常常被

三、怀疑学校里学的知识现实中没有用

这个问题本文第一部分已有所涉及,甚至一些研究也认为专业教育与现实脱节(马良.叶少勤,2012,P150)。笔者曾经在多年前讨论过专业主干课程建设问题(曹启挺,2010),所以本文不打算再展开这个问题。相反,本文的重点是分享我在督导学生实习中所得到的学校里学的知识对现实的工作多么有用的经验。首先是宏观的价值观很有用,比如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有位实习生曾向我咨询关于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问题,如同很多社区一样,她所实习的社区也是号称有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但是庞大只停留在花名册上,当社区开展具体服务需要招募志愿者时,这个详细的花名册反而起不来什么作用,她们社区希望透过组建有效的志愿者队伍来带动社区的其他发展。所以我跟提醒实习生要切记助人自助的理念,助人自助是说社工通过帮助案主,进而提升案主的潜能,从而使其有能力达到自助的程度,而案主的特征是有需要且有改变的意愿。我们常常强调自助的目标,偶尔却忘记了“助人”才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既然志愿者是本社区居民,是社工的工作对象,那么他自然也是有需要有意愿的人。所以我建议实习生从志愿者的需求着手来开展工作。后来,我们讨论出了建立社区邻里互助服务组的方案,设计了一套会员制的每位志愿者的日常互助活动都可记录的方便可行又可复制的操作方案。其次是微观的社会工作技巧很有用,比如家系图的绘制。我曾经多次见过非专业出身的社会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在PPT中用大量的文字却还没有说清楚案主的家庭结构,而使用家系图,只需要几个符号根本不用一个汉字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社会工作者加强个案管理,有效使用社会工作的技巧,合理记录,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实习生和工作员能处理个案的数量也将增加。以上便是笔者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实习督导中所感触较深的三个问题。如果实习生不确定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专业社会工作,那么多半就是了,督导和实习生要确信专业社会工作者能协助个人处理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的问题。督导要协助实习生扮演新角色,发挥实习生的潜能、降低实习工作压力并协助规避风险。最后不必过多讨论大学课程设置是否切合现实,而是要相信现在大学课堂中所讲授的专业知识都还没有被有效的使用完。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弗雷德等著,郭明倞等译.社会工作督导(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美]查尔斯,扎斯特罗等著,晏凤鸣译.社会工作实务应用与提高(第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马良,叶少勤.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与发展——本土化视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6)

xx年3月5日至5月21 日,我们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个小组,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康复区开展了为期十周,每周五、六、日分别由一个小组负责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选择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前在这里作义工,与他们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另外,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即那里十位年龄在13--18岁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学三五年级之间的残障少年,无人授课、无处求学;同时,他们在自我认知、文化知识、社会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注:除了这些智力正常的残疾少年,康复区还有成年人和弱智青少年,鉴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局限,我们和他们只作简单的交流,未建立专业关系。)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制定了总体实习计划:先联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长,动员小学生捐课本、习题集、工具书、课外读物等一百余本。然后,以作义务老师的方式,与他们顺利地建立专业关系。工作方法上,以小组活动与个案工作结合、辅导与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们的目的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为得以纠正,在协助他们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最终学会自我管理,即他们自觉、自动和自主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实习的意义

由于实践经验的不足和理论知识的欠缺,"实习"解决问题的功能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突出体现的是"实习"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专业认同方面:

与案主的正式接触中,我们认识到专业工作与一般助人活动的实质区别,从而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客观全面的认识。一般助人活动的随意性,决定了它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前后相继的系统性、解决问题的彻底性,它是一种插入式的人文关怀。对于"义工"来说,志愿活动疏导了自己助人的意愿,满足自己了解弱势群体生活状态的需要。对于受助者来说,他们享受了一种探望式的关怀。活动结束之后,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状态中,对改变他们的弱势群体地位没有本质的作用。

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组织性、系统性和彻底性相统一。如果说"志愿活动"是可以随便排列的卡通画面,那么"社会工作"就是设计动画片;如果"义工"过年的时候送给小白兔成筐萝卜,"社工"既要送给他们萝卜籽,还要教会他们种萝卜的技术;如果说"志愿活动"传达了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信号,表达了社会接纳他们的至诚意愿,那么,"社会工作"要做的是把这种美好的意愿落到实处。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社会工作是一种渗透,是一种要为案主的未来长久的幸福负责的系统工程。社会工作意味着在付出的同时寻求接纳,在相互接纳中承担责任。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对案主生存状态的神入,从一开始就决定社会工作没有轻松和真正的开心可言--在案主的问题解决以前。

第二,对自己的再认识:

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开始由"社会人"转变为 "社会工作者".在体会到自身价值的同时,坚定了作社会工作的信念。

他们是因为上天自己的失误,而先天残疾的孩子。他们因为下肢残、侏儒、皮肤病、脸上覆盖性红斑、视听障碍、发音不请等生理原因,幼时被父母遗弃。生命以这种形式出现,督促我们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们该把在空虚和抱怨中虚掷的时间,分给他们一些。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对穷人的态度即可;我认为,从一个社会对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灵魂的空间,提供维护生命尊严的条件。体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明白了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

接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系统应用的过程。实习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关于残疾人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他们幼时被武汉市儿童福利院收养,长到12岁时分别被领养、寄养、资助继续求学等。而其余的,就暂时滞留在武汉市社会福利院。一年前,他们的老师辞职。他们就过着这种生活:白天吃饭、看电视、作卫生,晚上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开始同样的循环。这只是让单调的生活,以相同的模式复制到不同的日子里而已。

被遗弃的日子里,福利院为他们提供了细数生命尊严的空间。在成长的过程中,封闭式的管教本身就意味着排斥与压抑。从本质上说,这是对他们尊严的一种漠视。

第五:对专业技能与价值的认识

与他们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用一个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处境;以社工的视角理解他们的问题。那时侯我们理解到社会工作传递给人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它是一种温暖的生活方式。

第四,关于专业价值与专业技能之间关系的思考--价值是灵魂,技能是主导

在专业技能不足的时候,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威力--它是一个"缓冲坡".面对他们突发的情绪转变、不愿对我们说的难言之隐、排斥性的冷漠时,当他们把生活中的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时,许多时候我们难以理解、难以正确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来以前,我们给予的是毫不迟疑的付出真诚的爱、无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这样问题不会恶化,许多小问题会在这个过程中化解。然而,要解决问题我们必须熟练地运用各种专业技能。

社会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价值重于技能。只重技能而轻专业价值观的形成,显然是舍本逐末、事倍功没;只重价值而忽略技能,只能伤了"爱心"又无功而返。我们应该让 "关爱的心"成为一种本能,本能意味着瞬间作出真实的反映,它省去了在不同态度之间反复权衡的徘徊。这不只是道德需要、不是空中楼阁的说教、而是价值和技能相融的便捷途径。

(三)案主的问题

在十周的实习中,我把他们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点:

1:身体的缺陷、社会知识和情感教育的先天不足,使他们产生很深的自卑感,这是他们产生性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院方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是:懒惰、没有上进心、自私、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关心人等等。这些为一个成人定性的词语,却用在孩子身上。环境在不能为他们提供应有的爱、自由和关怀的情况下,丝毫没有降低对他们的苛刻要求。的确,他们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闭性和对外界的防备心理,这造成他们不会交往、不会关心他人。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很少受到来自道德、宽容、励志等方面的关怀和教育;这是他们在自我照顾过程中被迫形成的一种求生本能。

有一个女孩樱:清瘦、娇小、总是面含微笑。每次,她会指着我们身上蚊虫叮咬处、结疤的伤口等温柔地比划一番;走路时,她喜欢拽着我的手贴着我走;我们坐下来时,她就站在身后给我们辫上各种可爱的发辫,然后幸福地笑。只是,去了几周我们从来没有听过她说一句话。

一天,在她们宿舍玩了好久之后,我对她说:"你给我辫辫子好吗"

她重重点头,然后要往我身后走,我拉住了她:"不要点头,告诉姐姐,说'好'好吗?"

她迟疑地张了一下嘴,还是羞涩的点头。

"不能说'好'吗?"我假装生气地嗔怪她。

"好--"那个字拉了好长的音,声音如被卡了的磁带一样,时高时低地在空中打颤。她不喜欢在生人面前说话,是因为声带的缺陷。后来她还是怯生生到不敢开口,经过几次强化训练,我们可以顺畅地开玩笑。经过了解,他们中另外两个孩子,也是因为相同原因不爱说话。显性的自卑,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隐性的自卑,来源于没有爸爸、妈妈、没有正常孩子该有的一切。这是他们产生性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2:对外界的向往与缺乏"自我认知"之间的矛盾

他们需要自由的空间,让生命沿着自己的纹路延伸。因为青少年期,是自我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决定他们以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都希望走出福利院,然而当我们问他们今天想干什么时,竟然都说"没想过"和"不知道".从他们为难的神色中,我知道这是事实。他们的理由是,院里领导不让他们瞎想,想也没有用。

除了院方的管制,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除了电视报纸,他们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教他们写短文时,我让他们描述一下淋雨的感觉,他们都在摇头。"有过这 种体会吗?""没有。""看过雨吗?""没有。"他们在福利院,一般情况下是断然不准出去的,下雨更加不允许在外面。对于自然现象都生疏若此,何况社会?

我告诉他们你怎么想,你不说别人永远不会知道,更加管不了。如果不想的话,即使现在就把你们放出去,又能干什么呢?我们给他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大胆设想,下一周去的时候,我们要知道答案,这是作业。我们发现他们的理想也是缤纷美丽的,比如唱歌、画画、学古筝、厨师等。更主要的是,许多人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自我意识,至少让他们明白他们是独立的人。

3:"半隔离"状态的生存状态,使他们处于"心理无依"的状态。

他们每人都有用作业本自制的通讯录,上面有:姓名、地址、电话三栏。我们要逐一填写。他们会说出一些陌生的名字,问我们是否认识,那些都是曾经去看望过他们的大学生。难为他们还那么"念念不忘".女孩小昕,经常让我们带信给我们学校的一个女生,还会送漂亮地风铃给她(他们一个月只有10元零花钱,这些钱要用来没生活用品,买一件新衣服意味着省吃俭用几个月,那个风铃是别人送她的)。后来我们问她:"你是不是很喜欢xx姐姐啊,怎么每次都问她啊?"她说:"是啊,因为我写了好多信,只有xx姐姐给我回信了。"

只要有电话响起,教室里就会出活跃起来。离电话最近的人跑慢一点,大家就高呼:"xx,快,快啊!谁的电话?"电话接通的时候,他们都自觉地保持安静,是谁的电话,谁就在大家羡慕的目光里幸福接听。谈话的内容大家共享的,原来他们的快乐来地那么简单!

(四)开展残疾少年社会工作的构想

目前,我们的社会缺少足够的空间和宽容去接纳残疾人。我们的同情和怜悯,从某种程度上隐含着排斥--似乎他们生来就是被同情的,而不是参与创造和分享 "正常社会"的一分子。他们也在"我是残疾人"的自我认知下,躲避着外面的世界。这种成长环境就如脆弱的玻璃器皿,稍微的外力就会使之支离破碎,个人的才智也会在废墟中老化。要想在短期内根除社会偏见是不可能的。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他们正视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树立"意志不残"的信念,以客观平和的心态迎接异样的目光、适应环境。

社会连结理论认为:当一个人感受到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会上多数人对他的期望时,他就与社会有了一种连结。同时,要想让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适应环境,需要有强大的后盾,使他们与社会发生连结。家的教育就是爱与责任的传递,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以家的形式,赋予生命一种顽强的自我修复功能在废墟中挺立。

1.童话--安置心灵之家的"宅基"

小时侯,童话的缺席是一辈子都弥补不了的。它扼杀了孩子没有负担的期望,也关闭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用一己的思维来创造世界的窗口,那样的童年往往残疾。以后的补偿最多是借尸还魂式的徒劳,终不得精髓。因此,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他们回忆自己听过的童话故事。我们也挑合适的童话故事对他们进行教育。

2.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分工明确地一帮一或一帮几--小屋的基本"架构"

生活在公共环境中,心灵的的慰藉就缺少私有源泉;人们通过某种拥有,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家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孩子独有的私有财产。我们根据文化程度,把他们分成3个小组,每周五、六、日,分别去三个人,一人负责一个小组,为他们上课、解答问题等。当其中个体有问题时,我们就进行单独谈话。我们经常问他们一些漂亮饰物和照片的来历,他们就自豪地介绍照片中的自己,幸福地回忆与哥哥姐姐们在一起的经历。爽朗的笑声溶解为灿烂面孔的旁白,那种神态驰骋球场的体育健儿拿着奖杯奔向球迷。这时他们会感到有人是专门为他们而去的。

3.赞美和鼓励--进入小屋的"门"

如果说可爱的赞美字眼对一个人的人生是重要的,那么在一个人的人生之始尤为重要。我们对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漂亮发辫、条理清晰的作文、敏捷的思维等进行赞美,以此 逐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当我们要求他们写日记、保持安静、不打架时往往以奖励为借口,每每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每次许诺之后,我们都在同学中收集适合的衣物带过去。

4.以宽容和教育做保证的自由犯错的空间--小屋的"床"

成长意味着犯错,成长渴求着自由与宽容。因此,他们需要一种力量来正确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去嫁接一些、舍弃一些,而不是生硬地切割。有的时候,他们会把分给小伙伴的食物拒为己有、把作业做的乱七八糟、把同伴打的哇哇大哭、其中一些人看不起那些有智力障碍的人。开始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很反感,可是自己在这个年龄段做错事后,还蛮横地摔门而去,而每次妈妈都会默默地做好我喜欢的饭菜等着我迷途知返啊。一个人犯一次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一次也不肯原谅他。理请自己的头绪以后,我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值的庆幸的是他们很听话。有了床之后,即使屋子没有建好也可暂作休息。

5.任意喊出需要与失望的自由--小屋的"窗"

如果说童话给了孩子们自由幻想的空间,那么我们该为小屋装上这么一扇窗--任其任意喊出自己的需要与失望。他们有权利在现实生活中争取童话唤醒的梦想;即使我们满足不了那些要求,孩子也可以在被拒绝的空间里慢慢融入现实。

6集体的监督与安排--小屋的"公安"

自发的助人活动很难长期坚持,因为自觉性的养成,离不开初始阶段集体的监督与鼓励。我们该有这么一种集体存在,它就是保障小屋安全的"公安".而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诞生,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周末和节假日,经常有高校学生、社会慈善人士去参观,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志愿者,使志愿活动成系统、成规模,将会受益无穷。

(五)实习实录

第一:他们的在乎让我惭愧

我们的实习受到少年、院领导的热情接待和真诚配合。刚去的时候,康复区宛若一张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边的行道木,溶为一体似地一动不动。干净的庭院内无人走动,走道两边的长椅上零零散散地坐着一些人--他们都保持着固定的姿势:翘腿的、低头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我们刚一进门,他们立即都站起来,同时几乎把眼睛和嘴张到最大,表现出喜出望外的神态。然后纷纷跑开了--不是跑向我们,而是边跑边向屋里没有出来的人大喊,然后一起站在屋檐下看着我们。

我们主动走上前和他们聊天、发书、作游戏,气氛很快活跃起来了。他们送了我们一串串漂亮的纸鹤和纸心。走的时候,我把东西放在所长的办公室里,忘记拿出来了。我很为难地对小鱼(一个15岁的女孩,坐在人群中她可以瞬间抓住人们的视线。沉默淤积的忧郁气质,丝毫掩盖不了骨子里的宁静与自信;清秀的脸始终舒展着浅笑,真诚而不招摇。;只是,走动的时候原本平整的路变地不平了)说:"这样好吧,一会你帮我把东西拿出来,下次来我再带回去好吗?"

同伴也应和着说:"算了,算了,下次再说吧,我们还要赶时间。"

篇(7)

作为一个应用学科,社会工作,特别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社会工作专业,除了注重学生的教学目标的专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社会工作价值,工作方法和技巧,直接为市民提供服务。因此,在教学中社会工作实践中占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社会工作实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实习学生热情匮乏,敷衍对待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实践教育的对象,也是人体的实践活动,他们的主观作用的态度和做法的看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调查采访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专业实习消极的态度来应对延迟和不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的要求,甚至最后的实习报告甚至只是呈现,同时也是“错落有致”。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基于社会工作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学生普遍申请社会工作的了解医院的水平是非常低的,更何况以真诚的动机,以帮助别人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来交换是一个值得珍惜的心理阻力位。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工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他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外,更需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拥有责任心与积极的人生观,乐于助人等等优良的品质。而本专业,由于专业窘迫的招生现状,难以在招生时就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甄选,使得部分本身并不具备社工素质的学生进入了社工专业,这才是影响其实习积极性的根本原因。

(二)“专业实习督导”的缺失

在实践教学,监督代表大学师范学院区域。一个合格的教师监督应具备以下素质:一个成熟的人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社会工作的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严格的专业训练,要接受教育和心理训练,有足够的教给学生的能力和意愿来熟悉的政策和程序,培训机构,交流与合作该机构保持良好的。

与此相比,该院社会工作教育的师资明显就存在以下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实习督导都是由社会工作专业的授课教师担任,虽然他们具有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知识背景,但大多数教师缺少与实习相关的参与训练。教师本身对社会工作专业基本知识的掌握也难以在短期内充分内化,甚至存在着边学边教的情况;二是由于专业社会工作教师缺乏社工一线实践经验,虽然部分老师也有通过短期考察、访问、参加相关交流会议等形式的经历,但这样的观察者角色,难以充分的把专业知识内化为充足的“实战经验”,这样必然使得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存在着照本宣科,带领学生开展的专业实习也多数是纸上谈兵,不能给学生及时有力的督导,督导质量也就难免大打折扣。

(三)社工专业机构实习机会的匮乏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它应用各种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服务技巧,直接为人们提供服务。社会工作非纯粹探索研究知识和学理,它的学科特点是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即将课堂所学的理论、方法、技巧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现实状况是,该院的实部分没有实习机构,实习流于形式。就拿我所熟知的社区实习来说,基本上都是学生自选社区,实习进程也是自己安排,虽然这样的实习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也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课题项目。然而,这样缺乏必要监督,缺少督导引领的实习,难免会流于形式。学生与社区的沟通也有限,实习内容也仅仅限制在走访和做几份简单的问卷中,这与真正的社区工作相距甚远。

(四)实习评估的单一

评估是整个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督促学生实践活动,以确保工作和组织以及对象的利益,反映教学契合的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手段。评估和监督的社会工作教育实践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实习过程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监事评估;二是监事监事的效果进行评估。

而该院的现实情况是,学生专业实习的效果只是通过实习结束时,学生交的一份实习报告就作为实习效果的评估依据,缺乏系统的评估机制和统一的标准,这就难免会造成部分督导教师偏离客观、公正的评估宗旨。对于督导教师的督导效果评价就更无从谈起,这样无论是对实习学生还是导师都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其实习质量的难以保证也就在所难免。

(五)实习教学安排的偏差

社会工作实践是学习的特殊安排,不同于课堂传授知识,学生们安排工作的实际身体,让学生接触到真实情况,他们可能成为未来,他们的知识,价值观和技能用于提供的实际服务工作流程。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时间安排上通常有两种形式,即集中式与分散式。该院的实习项目绝大多数属于分散式实习(毕业实外),这样的是实习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时间上的延续性、连续性,虽然这样一边接受知识一边实习的形式,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学生有时会由于课程任务的繁重而无暇顾及实习的项目。访谈中也了解到,部分受访者表示,实习项目毫无连续性,且实习的项目多数都是浅尝辄止。这些与实习时间的安排不无关系。

(六)实习经费的匮乏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长,要求高。必然需要一定量的经费支撑,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教师到实习机构探访学生,学生在实习中的食宿、交通等活动。都需要有充足的经费做支撑。因此,充足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经费才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现实情形是,该院的实习经费几乎没有。经费的不足,造成以下两方面结果:一是,实习学生在实习中会尽量避免资金的投入,造成实习效果的不佳。二是,督导教师对实习环节的不重视,这种不重视一定程度上是受实习经费的影响。调查中多数督导老师都带着多门的公共课,也有一部分甚至在外校也有课程教授。这样的情形使得本来就专业修养有待提高的教师,难以抽出时间补充“能量”,也就更无暇顾及实习生的实习进程了。(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 童敏.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基本处境及其督导者的基本角色[J].社会,2006年第3期:第195页

[2] 王思斌,.社会行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27

[3] 刘斌志.香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经验与启示[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6(9):15.

篇(8)

【关键词】社工介入;困境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对于:“什么是社会工作”,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发展阶段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其表现形式多么的纷繁复杂,它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助人。而无论是怎样一种助人方式都建立在社工介入这一基本前提下。

一、案例分析

此案例是在暑期实习时通过走访了解到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李婆婆现年77岁和老伴住在地震后的板房安置点,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在地震发生前李婆婆有一儿一女还有两个孙子,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但是在这次发生的地震中李婆婆失去了最亲的家人除了老伴还活着以外,李婆婆的儿子女儿、女婿、媳妇和两个孙子都在地震中没了。年过70的李婆婆在经历了这场巨大的灾害以后身心受到了严重的刺激终日郁郁寡欢不愿出门。通过和李婆婆的聊天得知这样一个情况:在发生地震以后由于李婆婆的悲惨遭遇李婆婆陆陆续续的得到了不少的好心人和志愿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的探访,而每次的探访李婆婆都被问到地震的遭遇的具体情况而每次的探访都以李婆婆的眼泪和来访者的安慰告终。每一次的探访都是再一次揭开李婆婆的伤口在她的伤口上撒盐。这种仅仅是了解情况的探访和短期的介入是否是合理的?社会工作者是不是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介入?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在什么时候介入?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们社会工作者在助人之前必须要弄清楚的。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李婆婆在地震失去亲人后,有很多的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帮助她,但是是否这种探望关心就是为李婆婆好就是正真帮助她?频繁的所谓介入在一次又一次揭开李婆婆伤疤的同时作为社会工作者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安慰却没有实际的效果时,我想这种介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还有待商榷。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也是从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在社工发展过程中我们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单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社会工作介入中国社会这一过程尤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怎样让社会工作这一舶来品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且健康快速的发展起来是社会工作专业进入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那这就涉及到社会工作介入这一问题。

二、社会工作介入现状

社会工作关注的领域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住房、生活必需品、照顾、安慰、帮助以及发展机会与个人生存相关的方面。中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现实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

(一)学校教育方面

中国社会工作的教育方面主要是以培养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的教育。在书本上总是对于一些社工理论和技巧以及策略进行详细的介绍在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环境不是很好,大多数的人对于社会工作这一专业都是知之甚少,学习此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通过调配而来较少有自愿学习的。同时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刚刚在中国发展几十年缺乏相关的职业岗位这也造成社会工作专业的滞后。因而在这种种原因下学校教师为了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留住社会工作学生往往在讲课的时候刻意夸大社会工作专业的作用将社会工作专业渲染成无所不能的“超人”形象,造成学生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正确的理解,认为社会工作到哪都可以发挥作用。偏离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

(二)与传统的价值观的冲突

由于存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社会工作者有时很难做出什么因该做、什么不能做的决定。如果不倍加谨慎,我们会在不经意中触犯文化上的大忌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打孩子被认为是家务事同时也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应该帮助孩子远离家暴应该进行社会工作中的危机介入,但是这两种冲突的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者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是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方面

现如今人们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不高,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社工,恰恰相反很多人对于什么是社工也是一知半解。这就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展不是一帆风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也是半信半疑这严重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介入人们生活的进程。

三、社会工作介入的困境

(一)资源的不足

社会工作专业在助人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连接资源,当前我国发展社会工作所处的阶段及面临的各项资源短缺。在社会政策相应缺乏的情况下,社会工作教育并未有效回应这种需求。在这个阶段,中国大陆社工教育往往引用港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工教育资料,或者香港或其他地区直接培养社会工作师资的方式来推动社工发展。而这一时期,由于在体制内部缺乏明确的社会工作制度,无论是体制内部的社会工作岗位设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社会服务相关政策等均缺乏。由此,社工院校教育的不足和校外社工岗位的缺乏就造成社会工作人才的大量流失。

社会工作相关的法规与政策资源不足。具体来说,社工相关法规与政策资源不足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于社会工作从业者的立法缺乏,我国现阶段并没有类似律师法、检察官法、教师法、公务员法、会计师法等专门性的法规制度,尽管2008年初有相关的立法讨论,但法规目前尚未出台。二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政府之间的合作也缺乏规范性的法规,如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的程序和内容上的政策也比较缺乏。三是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动员也缺乏明确的政策保障,如社工服务机构在筹资、志愿服务发展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撑,比如我国现在对于法人社团和非法人社团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 社会工作政策方面的不足,使得社会工作人才在职业竞争力上缺乏制度激励与约束,影响了社会工作长远的发展。当然,相对于有较长发展历史的其他专业来说,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等都处于探索期。很多时候,我们未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境遇中,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说,参照国外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制度环境不同,能够发挥符合我国国情的作用,我们缺乏信心,更何况国外的社会工作发展也有不同的理论流派和不同的实践取向。但是,尽管政策资源不足,我们才需要规范行业发展,保证社会工作行业的竞争力。

社会工作教育人才不足。这方面的不足,表现在学校或社工机构提供的督导人才和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辨力的师资力量缺乏,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特别是开拓性不足。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效需求,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人群需求进行识别,并予以确认,将需求转化为社会工作服务目标,并且能够运用社会资源满足的需求。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表现为服务对象需求转变为社会工作目标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有效购买能力不足。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不足

中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要关注的问题很多,面面俱到缺乏深度。但是,如果不能从整体上给人们一种全面性的提醒,恐怕讨论会有一些遗憾。在这方面,华南农业大学的易钢教授首开了思路,就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整体性思考。他指出,目前我国在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主要应解决三个问题:社会工作职业及其价值理念的确定问题,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的界定问题,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关系问题。这对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本土化过程显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从更长远一点看,中国的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更应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即价值观问题、制度背景问题和本土经验问题。寻求与西方相通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能够移植到中国的首要前提;认清中国的当代社会制度是社会工作得以在中国立足的现实基础;积极总结本土的助人经验是社会工作在中国生根、发芽的社会心理保障。这三者缺一不可。

四、社会工作介入的出路

(一)该不该介入

社会工作者在面对个案的时候要考虑应不应该介入,通常在以下条件是不宜介入:第一,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价值观相冲突时;第二,社会工作者只有较短的时间进行个案更进时;第三,社会工作者作为初学者时面对问题复杂的案主时;第四,不符合机构服务范围时。在以上情况时社会工作者不适宜进行社会工作介入。正如前面提到的李婆婆这一案例面对李婆婆一次又一次揭伤疤的情况作为实习生就不应该进行社会工作介入。这不仅是对案主负责减少案主伤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即社会工作的实施的执行,它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社工介入方式一般分为两类,即直接接入和间接介入。不同的是直接介入主要是改变案主的人际交往以及案主与社会系统的关系和互动方式,而间接介入又被称为宏观社会工作实务,它主要是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案主对案主以外的社会系统采取行动,对案主进行间接的帮助。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要详细的考量案主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行动策略进而安排最适合案主的方法。充分利用案主的资源合理进行安排。

(三)学校教育

学校作为社会工作教育最重要的部门,它的功能的发挥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必须要以专业的社会工作学生为基本目标。在学生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努力做好学生的社会工作伦理教育,以中国本土化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努力使得社会工作专业这一舶来品更好地为中国人服务。同时社会工作教育一定不能偏颇理论和实践的任意一方。一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的专业理论的学习不重要,另一部分的学生认为社会工作学生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借用外国模式,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并不认同。此两种观点我认为都是有失偏颇的。理论和实践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冲突,无论是在实践中检验理论还是在理论下指导实践都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部分,两者不可偏废。因而在学校教育中一定要适合而为绝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四)社会认可

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认可度低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在介入社会问题时遇到排斥的尴尬境地,同时它关系到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但是当今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可度却是不高,人们对于社会工作是干什么的知之甚少,对于社会工作能干什么更是不知,而一些人甚至将社会工作者当成调节邻里纠纷的居委会大妈或是志愿者,这都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误解,这些观点和想法严重阻碍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未能得到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五)社会工作者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传播者和发展者社会工者自身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伦理价值观,以最为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专业助人过程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为案主服务。在接受案主求助时首先要自己弄清楚自己是不适合开展活动?怎样介入?有什么技巧?等一系列的问题。因为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行为就代表着社会工作专业在人们眼中的形象是社会工作专业最为直观的反应,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以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为目标,严格要求自己。

五、结语

社会工作者常常置身于各种矛盾关系之中,他们不得不面临各种抉择困境。社会工作者遇到的每一个个案都是有差异的,从个案的背景、环境、人物到案主的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社会工作者做出社工介入需要考虑的。社会工作者助人的时候首先面临的是一个个复杂的问题和环境,在专业助人前社会工作者必须要认清楚目前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适合进行专业介入?是否有介入的必要?应该如何介入等一系列问题。在认清了这些问题后才能开展接下来的社会工作助人活动以免对案主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社会工作专业介入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的,因而希望在开展助人活动前仔细考虑案主情况和环境是否适合开展,以期减少对案主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杨竹.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介入及其困境[J].社会学研究,2002.

篇(9)

(一)伦理守则的概念

伦理守则是指一套指导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活动的道德指引,通常是由专业共同体(如专业协会)来制定的,并要求该专业的所有人员遵照执行,它是一种专业范围内的价值观、道德、法律上的约束。如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主要是由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活动中应遵守的一套行为规则。

要加快社会工作专业的职业化进程,对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设应以该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该职业的特殊性的考察为基础,围绕专业价值观的建构和职业伦理守则制定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伦理守则必须与价值观协调一致。目前,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待人真诚和守信、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体现的伦理责任,如保密性、隐私、服务对象自决、对机构的忠诚等,无一不是对价值观的诠释。

(二)伦理守则的功能

任何一个职业在其职业化过程中都面临着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伦理守则作为价值观的书面条文体现,其所表达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对工作者以及专业本身的影响颇深。伦理守则既是进行职业区分的首要标志,也是衡量职业行为的首要标准,更是衡量职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二、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特点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者守则》(以下简称“守则”)主要包括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工作规范四个部分,作为中国第一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具有以下特点:

(一)涵盖了社会工作者需要处理的多方面的伦理关系

从具体内容来看,守则基本涵盖了社工作者对待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对待同事的伦理责任、对待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对待专业的伦理责任、对待社会的伦理责任等方面的要求,涵盖面较广。

(二)体现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

价值观方面,守则既体现了尊重、理解等社会工作共同理念,也突出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中国社会工作理念的独特方面。

(三)既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要求,又体现了中国的政治特色

伦理标准方面,守则既有“努力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技能”等专业上的要求,又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向群众学习、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要求。

三、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社会工作事业不断发展,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独特性和局限性,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未能充分体现社会工作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守则是灵魂的体现方式,因此,守则应该体现出具体的核心价值。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各种社会思潮和实践,要符合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与习俗规范。由于中国社会工作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严格意义上是一种舶来品,需要对价值观念进一步的整合与发展,所以现阶段首要的任务是进一步厘清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完善守则时充分考虑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在守则的相关条文中指出了社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比如清正廉洁,不;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等。同时也提到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专业献身的精神”这一理念,虽然其体现了对专业价值观的关注,但未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我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探讨。

(二)内容过于笼统,不利于实践操作

守则是社会工作者实践的重要依据,是指引社会工作者服务他人的行为规范。分析《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可以看出:其从各方面都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如何规范自己的伦理观念,对社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都有明确的指引,可操作性强,同时涉及个案服务、小组活动的伦理守则。相比较,守则的伦理标准则显得过于单薄。如在“职业道德”部分中第五条提到“树立正确的服务的目标,以关怀的态度,为工作对象困难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以及其福利要求提供有效的服务”,那么,什么样的目标才是正确的目标?如何面对解决问题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伦理困境、结案时出现的情绪反应等,这些都是需要具体说明而没有明确的条文。我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很多条文都是原则性甚至口号性的表述,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引领性作用。

(三)专业法律责任体现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我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涉及的多是道德层面,缺乏从法律责任规范方面来约束和引导社会工作者,难以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管。伦理守则应兼顾伦理道德和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伦理守则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从情感价值观和客观理性方面指引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活动。发达国家在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基本都有对社会工作者的法律约束条例。如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在涉及隐私保密方面,除了道德约束外,明确指出社会工作者所应遵守的法律责任,守则“1.07隐私与保密”多处提到了有关法律约束方面的条文,如1.07(b)中提到“社会工作者若要公开这些保密的信息,必须经过案主确切的同意,或是经过合法授权的案主人同意”,1.07(j)中提到“在诉讼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仍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保护案主的机密”。同时,美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明确指出了社会工作者违反守则规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守则中提到“违反本守则的标准并不自动表示应承担法律责任或违法,只有经过法律与司法诉讼程序才能判定”。我国应借鉴美国在明确责权方面的条文,只有明确专业关系中的法律责任,才能有效解决执行问题,操作的效果才能更加明显。

四、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完善与发展

根据上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存在问题的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需要完善的方面还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尽早明确中国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

社会工作专业的使命立足于一整套核心价值。这些贯穿于社会工作专业历史、为社会工作者所信奉的核心价值,是社会工作独特的目标与发展实现的基础。明确的社会工作核心价值有助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活动,对社会工作者解决在助人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也有很大的帮助。明确我国社会工作核心价值可以从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价值和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进行综合考虑。

社会主义是我国各行业应共同遵守的制度价值。社会工作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与理念相吻合。因此,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念应该作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如此一来,既能够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也能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此外,在遵守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践行国际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二)细化伦理守则的内容

由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内容过于笼统,导致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受助者时没有具体的条文可依,只有建立一个系统的、明晰的伦理守则,才能使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据可依。

化伦理守则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对待案主的伦理责任方面,对案主的承诺、案主自决、案主的知情同意、性关系、服务的付费、服务的终止等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规定。同时,涉及利益冲突、隐私与保密方面也要进行详细的阐述。

2.对待同事的伦理责任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述:对同事的尊重、向同事咨询、学科间的合作、转介服务、同事能力不足时应如何做等。

3.对待机构的伦理责任方面,首先,个人要有督导和咨询的能力以及在为他人提供督导和咨询时应注意哪些内容,这些方面都需要有明确的说明;其次,在对雇主的承诺、劳资争议等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完善。

4.对待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方面,社会工作者个人的能力、个人问题对工作的影响、社会工作者个人措辞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进行制定和补充。

5.对待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方面,需要对专业的使命和承诺进行概述,在评估和研究方面要进行具体的阐述,如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评估和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等。

6.对待社会的伦理责任方面,对促进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进行具体化,如增强社会福利、促进公共参与、应对公共紧急事件以及社会工作者在参与社会和政治行动时所应注意的问题等都需要加以解释。

(三)明确责权,加强监管机制

中国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涉及的多是道德方面的约束,没有明确法律责任。伦理守则没有法律的约束会存在许多漏洞,比如,社会工作者在没有经过服务对象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泄露服务对象的秘密,损害了服务对象的权益。此时,若伦理守则中没有对这一行为进行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就不利于实现社会工作中“维护受助者权利”这一基本目标。在制定相关责权条例的时候可以寻求政府法律部门的帮助,只有社会工作界和法律部门协同努力,才能确保伦理守则的严谨性。这样既不失对社会工作者道德方面的约束,又可以对其职业行为进行法律规范。

篇(10)

一、前言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兼公益性的工作,其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帮助并解决社会问题,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必要的社区服务工作,以便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总体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状况,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社会工作可以分为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等核心内容,同时社会工作也涉及到社会风气改造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其对社会工作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社会工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工作模式的优化有积极的作用。

社会工作具有科学性,社会工作知识具有客观性、社会工作方法具有科学性、社会工作过程具有逻辑性。当前,我国特有的文化和快速转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促使了社会工作的迅速成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工作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我国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从综合性的动态角度定义了中国社会工作内容,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和方法提供必要的社会帮助,做好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等相关工作,以便正常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他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也是社会管理的制度,其工作的性质的利他主义,并通过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为他人提供必要的帮助,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定义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国家性质和社会管理制度下社会工作的性质也是不同的,社会工作应该根据社会管理的实际要求进行开展,并要根据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优化社会工作内容,动态调整社会工作重心,进而提高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社会工作的综合质量。根据我国先时期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的客观社会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工作进行指导。在开展社会工作过程中,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的社会工作经验,根据国情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实际要求优化社会工作制度,进而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本土化。

三、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要点分析

(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问题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实际状况可知,我国社会工作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理论体系建设和工作制度优化方面我国社会工作实践积累落后于部分其他国家。同时,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体制和社会工作开展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对我国目前社会工作进展有较大的制约。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应该具有系统化的理论,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职业伦理道德,而且不同国家的社会工作应该带有具有本国特色的专业文化。综合上述内容对我国社会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目前我国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度不够,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公民认知度不够,社会工作者的归属感及社会接纳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

社会工作应该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并要在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社会工作的内容,提高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程度和实践性。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开展时间较晚,因此需要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社会工作经验,但是在借鉴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针对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应该充分尊重西方社会工作的程序要求,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社会工作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的实际要求开展社会工作,完善具有本土化特点的社会工作理论和制度。针对本土化问题,学者张维迎认为本土化就是用全人类通用的方法和人类知识共同积累的方法去研究自身的本土化问题,并要走向世界。因此,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不应该过分纠结是否借鉴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而是应该基于我国内地社会工作的要求开展符合实际情况的社会工作,重视社会工作制度的创新和工作模式的优化。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并不是要去与国际先进的社会工作经验割裂,而是更加强调西方社会工作精华的兼容并包,并做好我国社会工作的改革创新,兼顾我国基本国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

(三)社会工作建设问题

社会工作的质量直接与社会工作建设相关,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化之间的协调情况受到社会工作建设质量的影响。我国社会工作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化不协调的问题上,同时我国社会工作队伍分布区域化明显,这也是影响我国社会工作建设质量的因素之一。根据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可知,只有在社会工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具有专业化之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才会出现,社会工作专业化需求是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基础,对社会工作教育有着直接影响。但是根据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先于社会工作专业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实际情况脱节,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发展受到制约,而且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社会工作建设要重视社会工作教育,要重视专业高素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培养,以便满足社会工作对专业社会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是高校教育作为专业发展的推动力,过分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总结。同时,内地社会工作的分布呈现出地域分化趋势,各个地区之间的社会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相差较大,并没有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不同地域之间的社会工作缺乏必要的交流合作,因此社会建设工作受到较多的制约。

四、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展望

我国内地社会工作力量主要有传统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传统社会工作主要由各级行政机构提供社会福利服务,政府在传统社会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是社会工作主要是服务于政府,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目前我国社会正在向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因此社会工作也⒏谋湓有的工作模式逐渐向社会化转变,社会工作专业体系将会成为行政体系实施改革的重要辅助工具。同时,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体系将更加完善,社会工作模式更加自主和独立,进而形成完善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体系,这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其次,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和教育工作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在社会快速转型和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空白亟待研究、分析和总结,对完善具有我国本土化特征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再者,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社会公益事业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非政府组织将与我国社会工作结合,进而有助于完善非政府组织和我国社会工作之间的合作模式,提高社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中国内地的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是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对我国内地社会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公众将对社会工作有进一步的认知,社会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众认知程度将得到不断提高,社会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加深,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生勇,王才章.传统文化与本土社会工作建构――现代化视域下的社会工作本土化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6).

上一篇: 二年级安全教育总结 下一篇: 体育部工作汇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