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23:01: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通过对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在创业前准备的真实状况,分析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给大学生提出创业前的建议。
大学生/创业问题/政府高校引导/社会关注/调查报告
浙江是一块创业的热土,民营经济兴旺发达的省份。浙江高等教育也是走在中国教育行业的前列,高校众多,但由于岗位差异,每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是异常激烈,创业也逐渐成为众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xx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我们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够引起各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我们小组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调查问卷的格式,结合实际编制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二)。问卷编制好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qq向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我们采取了无记名方式。最终调查问卷共发100份,实际统计80份。调查结果见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人群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涉及众多专业,范围涵盖广泛,涉及面广。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20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 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从调查问卷和现场人员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我们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报告,能够引起各高校与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个研究给创业前的大学生、政府、高校、社会提出建议。
我们小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网上查阅资料等形式。我们小组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调查问卷的格式,结合实际编制成《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问卷》(见附录二)。问卷编制好后,小组成员通过各自qq向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我们采取了无记名方式。最终调查问卷共发100份,实际统计80份。调查结果见 附录1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人群大多是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生,涉及众多专业,范围涵盖广泛,涉及面广。从科学合理的角度讲,我们的整个调查兼具全面性和典型性。
一、 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
教育部部长周济11月20日在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透露,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495万,比XX年增加82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然突出,为此,会议决定将XX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服务年。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依然是热点之一。(参考中国教育在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创业是不少应届毕业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创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活跃而有效的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创业的形势有很明显的好转,不论是私人创办事业涉及的领域还是创业的发展势头,都有着健康发展的趋势。而从西方的发展历程来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创业将成为市场洪流中一股新的力量,新的势力。大学生的加入将为创业大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同时,在校大学生创业也闯入了人们的视眼。
当大学生创业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这种新的就业方式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大学校园里创业的概念也越来越为广大的同学所了解与接受,创业意识在高校中已不再陌生。
为了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创业前准备的现状, 研究调查各大高校、政府、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教育的重视和关注程度,我们在1月20日2月20日,通过问卷形式为主,网上qq谈话与网上搜寻材料为辅开展调查活动。
从调查问卷中抽出几份题目进行分析,例如第二题,您关注国家出台的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调查中,经常关注,很清楚的大学生占10%,偶尔关注,比较清楚的大学生占30%,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的大学生占45%,一点也不知道的大学生占15%。从这里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程度虽然占比较大的比例,但经常关注的大学生只占10%,所占比例较小,说明大学生关注国家政策是有待加强的。
而第三题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 ?调查中,考虑过的大学生占97.5%,完全没想过的大学生占2.5,正在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0%,已经尝试过创业的大学生占0%。从这里体现了创业的问题对大学生不是什么与他们毫不相干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思考过创业的问题。而第十题您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 调查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占47.5% 没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大学生的占52.5%。其中,有参加过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次数一般在1-2次。从这体现出大学生参加创业类培训或讲座的比例相对较小,大学生对此的关注度还不够,还有待加强改进。
二、结论分析与建议:
《关于大学生创业问题的调查》是我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申请时,我们是作为一个课外业余任务来完成,经过一番网上浏览、网上问卷调查发现这个课题的具有很大的研究性,社会、国家和高校的关注度极大。由于我们小组在资金、人力、物力、时间、个人学历等因素的限制,调查难度远远超过我们申请课题前的想像。对于我们大专生来说,要作到大范围且研究的极大深度同时极具学术性,是不怎么现实的。因此,出于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我们组员采取网上问卷调查,网上搜集相关材料等形式,调查自己周边大学生(在校就读大学生),其结论和数据也是具备科学性,确保实践调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提升作品质量。
从调查问卷和现场人员访谈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需要社会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帮扶机制。高校在大学生自我创业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创业指导、资金落实、客户联络、社会沟通等,尤其是提供比较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一方面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观念,另一方面主要是就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各种创业技能进行全面培训,并最终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一些地方政府政策的出台,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帮扶的持续性需要关注。此外,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政府的帮扶作用,社会应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去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管国家政策、高校、社会环境如何,我们认为最重要在于大学生自己,因此大学生主体不容忽视。下面给大学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人才观,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从前面所讲,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创业者具备一些核心的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要有创业观念、有才、有胆、有识,同时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这些高要求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想走上创业之路,就必须按照创业者素质的培养规律,重视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胆子,同时培养自己的创业人格、创业者思维和创业意识与技能,克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积累型、继承型,掌握的死知识多,运用的知识少,胆子小,生存能力差的人才类型。
实践证明,创业者素质的培养是有规律的,其成长也是有过程的。而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之都是创业者成长的捷径,中国有句俗话:一年学成个庄稼汉,三年学成个生意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注意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锤练自己
要树立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意识。自信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条件去开创自己未来的事业。自信赋予人主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够成为创业的成功者,尤其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更需要自信。自强就是在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实践,不断增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一步磨炼自己的意志,建立起自己的形象,敢说敢当,敢作敢为,不贪图眼前的利益,永远进取,使自己成为强者。自主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具有独立性思维能力,不受传统和世俗偏见的束缚,不受舆论和环境的影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善于设计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自主还要有远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能把握住自己的航向,自立就是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建立起自己生活和事业的基础。
(三)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大学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
其次,创业是目前媒体报道的热门领域,无论是传统媒体,如报刊、新书、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每天都提供大量的创业知识和信息。一般来说,经济类、人才类媒体是首要选择,比较出名的有《财富人生》、《创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以及中华创业网、中国创业论坛等专业网站。此外,各地创业中心、大学生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机构的网站,也蕴藏着丰富的创业知识。通过这种途径获得创业知识,往往针对性较强。
(四)注重自身能力的综合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创业。创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与不同的人和事打交道,对人的能力要求很高。从事创业的人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当机立断,临危不乱,指挥若定,既要能言善辩,又要能谈判公关,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困难。因此,创业能力的综合性很强,其中要有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造能力、经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谈判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等。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作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并把其作为开启未来人生大门的四把钥匙。学会认知就是教人掌握认知的方法,学会学习的方法、手段,培养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做事就是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驾驭处理复杂突发事件、危机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培养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管理能力。学会生存就是要不断增强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培养人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能力等等。因此,大学生要主动树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在创业时走得出,站得住,干得好。
(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业能力
近日,前程无忧在网上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开设了社会范围调查问卷“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真实反映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是本次调查的初衷,同时将大学生的想法与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两相比较, -
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7%的正在创业人数量清楚地表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地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是否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呢?社会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想法是什么呢为此51job做了关于“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这个调查共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 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受访者中外商独资本占到26.8%,民营/私营企业达到31%,国营/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会人 -
不反对大学生创业
上文提到了,大学生对于自身创业的冲动占到了九点五成以上。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持何种态度呢?调查数据发现,观点是支持。其中认为大学生在创业上确实有一定优势占到49%,将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访者这表示“不反对,不识为一条出路”。仅有余下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从前两项数据叠加说明,起码九成多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是倾向鼓励的。
众人眼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及劣势
俗话说,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九成多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其中原因想必也能让学生得以借鉴,看清自己。在三个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优势“年龄”、“知识”、“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众人推为是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最强有力的基石,有句广告语叫:“年轻无极限”就很好的诠释了众人的观点。而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到了25.4%,这一选项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对如今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丝怀疑。同时有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有政策的倾斜与支持,比如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法律保护等等,也将成为大学生顺利创业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优势必有其劣势。在上文,“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金”、“社会经验”,“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依次成为大学生自认的三个缺失。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他们的依次顺序是否还是如此呢?从数据排行上看,似乎没有变化。但仔细查看百分比就能发现,“资金”的比重明显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上涨。占在社会人的立场可以发现,社会经验概念虽然抽象,但他们已摸出些门道,而“社会经验”恰恰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项社会活动,基于这个理论,此项数据也几乎达到了三分一之。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社会经验?对于获得它的难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认识?资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it业最被看好的大学生创业领域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了这份调查问卷,结果众人眼里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自认为的有着很大出入。首先,it行业占居榜首,达到30%,服务业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费品为12.3%。其后,产生了各群雄行业割据的场面,娱乐/体育/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财会、检测等)、批发零售、广告/公关等5大行业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见,受到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it被广泛认为是如今最容易创业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领域。但这与大学生们的想法有所偏差,比起科技含量高,技术革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宁愿在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收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和快速消费品行业中寻找机遇。
您会不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
如果某天在招聘网站或者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公司现招聘××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时候,正在找工作的你会不会动心呢?调查发现,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就职,有16.8%的人选择不会,其余更多的人选择了“很难说清,视情况而定”,这也说明了多数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围,相反相当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持有信心的,这点也与社会九成多的不反对大学生创业作了对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43-01
由于大学生的工作经验非常匮乏,因此很多的企业和公司都将大学生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企业来说,并不好驾驭,无论是在性格方面,还是具体的做事方面,总会出现与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背道而驰的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大学生创业要比给其他公司打工,更具说服力和诱惑力。要想让大学生创业,首先要使大学生树立一定的创业意识,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年级中,随机抽取200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分析。
一 调查内容、方法与样本情况
为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本文在调查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时候,主要针对南京工业大学大一到大四随机抽取的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比例较为均衡,男女比例为1∶1。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大一到大四不同学生进行相同问题的问卷调查,从而在客观上获得一个较为理性的结果。由于发放的问卷不是特别多,而且经过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大力配合,2000份问卷几乎全部收回,回收率达到了90%。
二 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
根据此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的创业意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一年级创业意识薄弱
对于众多的大学生来说,能在高考的拼杀中,挤进南京工业大学实属不易,因此多数大一学生还沉浸在考上大学的喜悦中,在创业意识方面非常匮乏。他们存在一种固有的思想,那就是四年的大学生活应丰富多彩,不应被现实的工作、房子、车子等物质束缚,应通过大学生活让人生的经历更充实,因此他们的创业意识非常薄弱,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创业意识。
2.二三年级创业意识较高
通过不断的学习,以及接触更多的事物之后,南京工业大学大二、大三学生的创业意识明显提升,他们认为给别人打工并不是长久之计,主要原因在于:大二的学生多数会选择一定的兼职工作,不仅可以实际体验工作的艰辛,还可以对社会上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大三的学生由于实习过,对就业现状非常了解,他们的创业意识是最强烈的,他们认为有了自己的事业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给别人打工,很难有一个好的发展,同时很难施展抱负。由此可见,二三年级的创业意识非常强烈。经过统计,2000份答卷中,超过50%的二三年级学生打算在毕业后选择创业。
3.四年级创业意识较低
对于大四的学生来说,他们经历过大一的新鲜,度过了大二的激情,同时也有过大三的创业意识,但面对大四的毕业季,多数人会选择先找一家公司积累一些经验,之后再谈创业的事情。大四的学生多数会被现实所打败,他们需要考虑自己的生活费用、住在哪里等问题,残酷的现实磨灭了创业的想法。在2000份创业意识调查问卷中,有20%左右的大四学生失去了创业意识。
三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
1.活跃的学生干部创业意识高,男生比女生高
经过对2000名大学生的系统调查和分析发现活跃的学生干部创业意识非常高,其中,男生的创业意识比女生高。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女生比较倾向于安稳的工作。学生干部由于长期活跃于各种活动中,而且会与校方有直接的联系,在一系列的工作中,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因此他们认为创业并不是特别的困难。从具体的数据来看,学生干部的创业意识占到了95%,2000名学生中,学生干部的数量只有500人,所以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2.学生迫切需要专业指导,需要创业机制和平台,需要进行创业型人格塑造
从上述的调查和分析来看,多数的学生缺乏创业意识,这对个人与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为了保证大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必须广泛地进行创业指导,同时利用学校的优势和国家的政策,建立一定的创业机制与平台,让学生获得较大的便利。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型人格的塑造,这样才能在总体上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四 总结
本文对大学生创业意识进行了一定的调查,通过对报告的分析,发现大一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大二、大三较高,大四的创业意识也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一些便利条件,如一些机制或平台,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分析
1、在校大学生对创业普遍表示感兴趣
创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大学生则是创业大军中一股强有力的后备力量。调查结果显示,87%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创业感兴趣,只有13%的同学表示不感兴趣。
2、在校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前景感到充满挑战和压力,但有信心克服困难
调查中,21%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创业充满艰辛,44%认为感觉迷惘和充满压力。另一方面,94%的调查对象表示在创业历程中,如果遭遇失败和挫折,都不会放弃,有信心克服困难,显示出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分析
1、“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调查中,18%的同学表示希望“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当今的社会是多元发展的,允许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多元化、灵活化更加明显,当代大学生渴望通过创立自己的事业来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创业相对于社会其它阶层具有显著优势
在调查中3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21%的同学认为大学生“专业素质较高”,18%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此外,还有15%的同学认为是“网络信息能力强”。这些都是大学生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创业。
对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
1、大学生创业“想法多,实践少”
虽然同学们大多表示对于大学生创业有兴趣,可是在实际的参与中却不高,调查显示,只有不到19%的同学表示“写过创业(商业)计划书”,而只有约15%的同学曾经尝试过创业。以上的数据反映出在校大学生创业激情高、想法多,但缺乏实践。
2、创业相关信息“想知道,知道少”
相当部分同学反映“从来没有接受过此类信息”,而只有不到16%的同学表示“自己能够主动地寻求创业信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不能有效利用社会现有的综合信息平台来服务自身的发展,最终只会在商业竞争中败下阵来。
对大学生创业条件的分析
1、树立正确的创业观是创业的基础条件
对于大学生创业最需要的条件,18%的同学认为是“个人或团队研究成果或专利”,分别有18%和10%的同学认为是“提供各类创业培育和服务”和“得到社会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而高达32%的同学认为是“个人强烈的价值观志向”。
2、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物质条件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调查中,有22%的同学认为“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是最需要的条件。家庭富裕的大学生毕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少数,要想创业,社会提供的资金对于大学生来说则是非常有力的支持,也是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支持。
3、政策支持是大学生创业的保障
政府政策和市场大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18%的同学认为首要因素是“家庭经济条件”,15%的同学认为是“个人能力”,15.5%的同学认为是“政府的政策”,14.5%和12%的同学分别认为是“市场大环境”和“机遇”。其中,政策和市场大环境是大学生们比较关注的,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而政府政策对市场大环境有着强烈的影响,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创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生创业的困难因素
1、经验的不足
在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障碍的调查中,7%的同学认为是“资金不足,没有好的创业方向”,而高达63%的同学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高校的大学生与社会人员相比是相对知识水平较高、专业技术过硬的群体,缺乏的就是经验,所以经验是制约他们创业的一大障碍。
2、心理素质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大学生创业困难的调查中,有3.5%的同学认为是“面对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害怕失败,害怕赔钱”,对于本来就还是学生没有足够资金来源的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3、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不足
对于自身现有的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创业要求的调查,有46%的同学觉得自己还不能满足创业的需求。
4、创业与学业相冲突的矛盾难以解决
当创业计划和学业冲突时,愿意休学创业的同学占7%,愿意边学习边创业的占了49%,选择放弃创业专心学习的有26%,选择找人创业事务占了11%,其它的占了7%。在校大学生的首要身份是学生,要兼顾学业和创业对在校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
综观这些因素,大学生要实现真正的创业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位老师说:“大学生要创业,条件还不是很成熟,大学生应该在大学期间打好基础,出到社会积累经验后,创业才会获得成功”。
创业计划对在校大学生的影响
1、在校园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调查的人群中有47.5%的多数同学都认为挑战杯在校内具有重大影响,它作为一个有效的活动载体,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引起大学生对人生之路的深层次思考,营造了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2、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创业的平台
大学生创业既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刘宏波分析了某高校大二、大三、大四大学生创业状况、问题及对策;① 陈华运用SWOT法剖析了大学生农村创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② 2011年6月笔者对北京大学等18所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展开抽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30份。从学科门类看,哲学占0.5%,经济学占20.7%,法学占9.3%,教育学点4.1%,文学占2.8%,历史学占0.5%,理学占18.3%,工学占23.1%,农学占3.5%,管理学占16.5%(空缺项没计入,各种比例之和可能不足100%)。被调查对象来自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和台湾地区,北京最多占20.2%,其次是山东占7.4%,其他省市较为分散;女生占49.3%,男生占39.7%。
一、调查分析
(一)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认识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行为。63.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创业是“更好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就业形式”;8.1%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7.8%认为是由于无法实现就业时“走投无路的被动选择”;22.4%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不现实的”,即大约七成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重要价值,但超过三成的大学生持消极观点。
(二)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
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43.2%的大学生选择了“创业精神” ;66.3%的选择“创业能力” ;51.1%的选择“创业想法” ;66.8%的选择“资源与环境”,经验、机遇、家庭支持、社会认可程度等其他项占1.1%。即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了MAIR模型所提出的四大创业因素,③ 但内在因素方面更强调创业能力,而外在因素更强调创业资源与环境。
(三)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优势
与农民创业者等其他创业群体相比,认为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优势是“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的最多、占80.7%;其次是“学习能力强”占45.9%;再次是“创新能力强”占42.8%;接下来是“家庭负担轻”和“知识技能多”,分别占28.7%和25.9%。其他项包括不怕输、政策支持、无优势占0.9%。也就是说,大学生作为一个创业群体,年富力强,知识技能较多,学习和创新能力又强,比农民工和下岗职工更有创业优势,更可能成为我国潜在创业者的主体。
(四)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劣势
61.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社会关系”是最主要的障碍;59.5%的认为是“缺乏资金”;56.8%的认为是“缺乏工作经验”;36.2%的认为是“缺乏创业意识和勇气”;31.4%的认为是“缺乏知识和技能”;31.3%的认为是“创业环境差”;23.7%的认为是“缺乏项目”;25.2%的认为是“缺乏团队”;13.2%的认为是“不解决户口社会保障”;12.3%的认为是“家人反对”;缺乏创新精神等其他项占0.1%。可见,障碍大学生将创业梦想转化为现实的因素,既包括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自身方面,也包括资金、户口、社会保障、社会关系等外在环境方面。
(五)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您会自主创业吗?”,回答“绝对不会”的占23.7%;“找不到工作会考虑”占35.6%;“会、暂未实施”占35.6%;“会、正准备筹办”占1.7%;“会、已创业”占0.2%。即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宁可失业、也不会创业,说明他们持排斥态度;而超过70%的大学生都可能选择创业。其中,主动选择的机会型创业意愿和被动选择的生存型创业意愿和相当,大约为36%。
(六)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不仅需要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还要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没有”的占54.1%;“有一些”的占43.5%;“很多”的仅仅占2%,很多人不具备创业的能力。就具体情况而言,59%的大学生缺乏“创业政策与环境”知识;56.7%的对“创业程序与手续”缺乏了解;50.6%的缺乏“企业管理”知识;45.9%的缺乏专业技术;32.4%的缺乏“组织沟通与合作”能力;25.3%的缺乏“运算、语言表达等基础知识”,其他主要指缺乏创业项目、融资、人脉等知识,占0.9%。这说明大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不仅具有普遍性,还具有综合性,但创业程序、创业环境、创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更为缺乏。
(七)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已成为教改实践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我们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状况,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心理需求,探索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改之路[1]。
为此,专门对衡水市高等教育现状和当地高等教育下的在校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调查,从而更好地创建和调整完善而合理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本调查从2012年12月开始到2013年3月结束,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00份,有效回收率80%。涉及的有效的专业和人数是学前教育专业80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0人、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40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40人、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40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40人、音乐学专业40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40人;涉及的有效的各个年级情况为:一年级120人,二年级80人,三年级80人,四年级120人;涉及的有效的学历层次为:专科160人;本科240人。涉及的有效的性别比例为:男生150人,女生250人。
本调查为使样本的可信度和广泛性具有较高指数,调查范围广泛到本专科、男女、年级、各专业。这次探索性调查,所分析出来的数据按其百分数排序,来了解衡水市本地的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对本地高等教育创业课程的评价。
一、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现状分析
1、样本的部分情况:
(1)生源地区分布情况:按行政区域分,“农村”的占58%,“小城镇”的占28%,“中小城市”的占13%,“大城市”的占1%。
(2)“你是否想自主创业” 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是”的占69%,“否”的占10%,感觉“无所谓”的占21%。
(3)“你是否对自主创业曾经或一直有产生过兴趣”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产生过浓厚兴趣”的占2%,“一直有感兴趣”的占6%,“曾经有兴趣”的占42%,感觉“无所谓”的占50%,“不感兴趣”的占30%。这些比例有互相重叠之处,比如说,有的曾经有兴趣但现在感觉无所谓,而有的却不感兴趣了。
(5)“你认为学校是否有必要改革创业教育课程” 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很有必要”占12%,“有必要”的占58%,“没有必要”的占11%, “无所谓”的占19%。
(6)“你学校是否开设有与创业职业有关的课程” 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有必修”的占50%,“有选修”的占50%。
(7)“创业或职业授课教师是否有创业和企业工作经历” 这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学生自己听说授课教师有的占1%,不知道授课教师有的占99%。
2、样本分析结论:
(1)理工和文科学生的要求提高内容方面的差距主要在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方面,他们的需求是相反的,理工类学生更看重对创业意识的提高,文法类学生更重视提高创业能力。来自城镇和农村学生的要求提高的差距主要在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方面;他们的需求也是相反的,来自城镇学生更重视创业知识的提高,来自农村学生更重视创业能力的提高。
地方高校的一半左右大学生从大一开始时是有创业的梦想或是打算的,然而,这些人在创业方面缺乏创业教育教师的指导和鼓励,缺少社会实践,他们有的是迫切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有关的系统课程,强化创业教育理念和坚定创业目标的。参考河北省其他城市创业调查结果和外省的调查数据,可以说,衡水当地大学生的创业素质不高,尤其是,经过高等教育后的高年级,包括三年级、四年级的同学,创业素质未有明显提高。
(2)衡水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成功的案例不多。当地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足,缺乏创业的独立思考,缺乏勇气,学习创新的能力不强,市场规则意识也很薄弱。他们对创业的理解,停留在实际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买卖上。以衡水当地高校为例伟说,衡水学院和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未建立完善,创业教育也未成为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心目中重中之重的灵魂课程,另外学校各级领导并没有把创业教育和构建创业课程体系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发展。
(3)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学校创业教育各方面的缺失很严重。长期以来高校教育也延续以高考成绩判断优劣的传统,更严重的是,某些地方高校的创业课程构建速度极慢,效果较差,导致就业率很低。部分地方大学生毕业时创业人数不到毕业生人数的2%。并且,有些教师的创业意识还不及学生,或者他们人格胆量不足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下生存,所以,他们在传授大学生知识的时候,就不会有意识地去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不会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更不可能教会学生如何担负和应对市场经济活动风险的方式。
创业教育课程创建的基础是创业师资力量的构建,而创业教师最好是具有丰富的在企业公司打工的经历。以衡水学院为例来说,设置的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分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举办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增加实习实训基地和设立创业基金,在各系设立就业工作办公室。
地方高校所聘教师有些人格胆量和能力不足以生存于市场,传授知识时不会有意识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不会正确引导社会实践,更不可能教会大学生应对市场风险的方式。就河北省地方高校范围来说,担任创业指导的教师几乎都没有在企业公司工作过。没有在公司企业工作过,就没有创业管理的经验。当创业指导教师无法用实例说明给学生时,创业教育课程就白白设置了,创业教育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地方高校既不看重又不敢引进缺少创业经验的教师,这样的师资力量就远远满足不了大学生对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渴望的需求。这样的创业型师资人才的奇缺,势必造成创业教育的成功率低下的严重后果。地方高校应该实现创业师资配备从学术型向实践市场型的巨大转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壮大,可以消除单纯由学术型教师授课对学生实践精神的磨损,进一步达到校企合作的无缝隙对接,营造高度实践化的教师团队。
为了更好的把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去,衡水地方高校的创业课程还可以增加开设《创业文化》、《合同概论》、《创业实务》等理论知识课程,使地方大学生更多更好的掌握创业理论知识和素质基础。衡水地方高校除经济管理系外,其他系并没有开设ERP实践课程。建议在学校范围内开设ERP实践,以ERP(企业资源计划)实验室为依托,使学生通过在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真正使地方大学生从经营企业的活动中感受如何创办企业,为将来创业积累实践的经验。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立异、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接踵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跟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目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题目)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分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轨制,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职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和教授教养部XX级—2018级在校本科生和2018级、2018级研究生。
1、概念: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立异、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2、现状:从XX年起,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很多地方政府接踵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社会热门话题。跟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也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近5%,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目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大学生创业意向与社会环境、学校氛围息息相关,也与自身的创业意识密不可分。二、研究目标(核心题目)
此次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及需求的调研及访谈,旨在了解我校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及需求状况,根据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进而响应我国科学技术部《关于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相关文件要求,并由学校相关部分依此来制定支持我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及轨制以积极引导山大科技园威海分区所属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工作。
三、研究方法
调研采取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我校十二个学院的人数比例分配问卷。在每个学院随机选取专业,在选定的专业中随机选择班级,并且使男女人数比例为1:1,保证了调研的科学性。
四、问卷基本情况
第二部门 本次调研需要显示的几个核心题目
一、描述现象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他们的创业意向,以及现在所处的状态。即是已经开始创业,仍是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
2、性别与创业意向之间的联系。
3、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与创业之间的关系。
二、总结题目
1、我校学生对创业的立场。
2、调研对象所认可和倾向的创业模式。
3、影响我校学生创业实践的缘由。
4、调研对象在创业中碰到的主要题目和难题。
三、提炼观点
1、为进步创业水平和质量,学校应做哪些工作。好比,宣传推广创业赛事等。
2、学校应该给有意向创业的同学提供哪些匡助,给与什么政策搀扶。
3、如何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凸起立异,进步立异水平。
第三部门 调研数据分析
一、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二、xx大学学生的创业意向及实践状况
1、调研对象的创业意向
(1)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在调查中,总共599人回答了您现在是否有创业的打算,状况如何?这一题目,其中,有191人表示从来没有过创业打算,占总人数的 31.9%;表示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创业的人数为379,占总人数的63.3%;正在进行创业或者已经成功创业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6%,有超过半数的调研对象考虑过创业但是有疑虑而未进行。
(2)调研数据显示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
(3)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有一定的关系
在调查中,商学院与其他学院比拟,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在人数上显著多于其他学院,在比例上也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由此可见,创业意向与专业及学科是有一定关系的,不管在何种层面上说,商学院的同学都更加轻易接受有关创业的相关信息,由于与学科联系关系性较强,创业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来说不是那么遥远
2、对创业教育的了解
以下是调研的相关数据
(1)对 教育部分试点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
(2)对团中心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的了解程度
(3)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承办的syb项目的了解程度
(4)对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 的了解程度
(5)对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的了解程度
由以上数据资料可知,调研对象对诸如教育部分试点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承办的syb项目、 团中心和学联组织承办的kab项目 高等学校自主设计创业教育项目等项目了解较少,表示不了解这些项目的同学比例均在70%以上;然而,对于多个组织联合举办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在被调研的599人中,有近437人是了解的,占到总数的73.0%。这是由于,挑战杯赛事是我校长久以来鼎力宣传的重大赛事,而对其他的项目宣传推广较少,甚至还未启动。由此可见,学校对相关创业赛事的推广和宣传是进步学生认知和介入这类竞赛的条件,也是普及创业教育、推进创业的保障。
一、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上调查历时一个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二、创业深入学子心
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三、创业目的多样化
求学,做事总应有个原因与目的,方能选择方法去达到,去实现。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不过,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上市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四、“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虽然两个“最”是大学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导作用,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行为与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们的认为,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五、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分,目的明确,软性条件似乎都不成问题。但仅有7%的创业人数则清楚的说明,光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严格的说还不具决定性。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的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除去两个极少能获得第二与第三位选项资本的学生,前三位“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
同时,4%的学生表示,合伙人是当前自己最缺少的创业条件。“专业知识”也有3.4%的学生觉得自己还未能达到创业的标准。
六、“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您眼中的大学生创业”收到1535份有效样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58%;18岁以下有18%的受访者。北京市的受访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访者为12.8%,广州市的受访者为11%;43.1%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35.4%;此篇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在四川成都,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67.3%的人有盈利;未毕业的创业大学生当中,只有36.8%有盈利。这组对比数据,是《成都大学生创业状况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近日披露的。2009年,团成都市委为了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者,决定摸清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于是联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问卷调查。
其中2000份问卷针对在校大学生,回收率为84.7%;1000份针对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回收率为98%。调查组还对成都市5个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对于创业基本知识的认知不足,创业能力亟待提升。
七、就业状况好的工科生创业的少
成都市高校开设的专业中,工科最多,占31.9%。调查结果显示,创业者当中,工科专业的仅占10%;经济学专业的最多,占26.3%;第二是管理学专业的,占14.3%。
四川大学制造工程与科学学院的2006级本科生周宇,是个地地道道的工科生,曾经一度有过创业念头的他,毕业前半年就被一家公司提前“预订”。3000多元的月薪让他安稳地当起了上班族。调查报告认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创业关系密切,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了解企业发展和市场运作,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大。工科生的就业状况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因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小,这也反映出自主创业大学生中,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支撑创业的比例较小。
调查报告发现,大学生创业者在把握创业机遇时,对政策的依存度较大,基于政府的组织号召、政策引导而走上创业道路的占38.75%。创业者尤其在资金方面对政策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遇到资金不足等财务问题时,26.8%的创业者倾向于找政府部门申请资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中,对“政府最应该做的工作”的选择,最多的是“完善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占60.9%,可见大学生创业对政策的渴求度。
八、已毕业的创业大学生67.3%有盈利
毕业以后,**于2008年中旬开始创业,正在运营成都的大学生购物网站——同校网。同校网经营网络覆盖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位于成都的高校。**告诉记者,按目前的经营状况看,
到2011年5月才有可能实现盈利,这意味着自己还要想办法筹集资金,至少再支撑一年时间。
调查报告显示,成都市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者,无盈利的占32.7%,月收入0.3万元以内的占48.4%,0.3万~1万元的占16.1%,1万~5万元的占1.9%,5万元以上的仅占0.8%。在校的大学生创业者则差得很远,63.2%没有盈利,创业收入在500元以内的占24%,500~1000元的占10.1%,1000~3000元的占1.8%,3000~5000元的占5%,5000元以上的仅占4%。:
盈利不易,让**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开始清醒地看待企业成长。**起初想一年内做成本地大学生购物的第一门户网站,现在,他的目标是把网站支撑下去,“在盈利之前不死掉”。总结自己目标的转变,**认为最大的原因是缺少创业教育和实践。
调查报告印证了**的感受。有38.2%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创业培训或讲座,30.4%的学生参加过1~2次,只有9.3%的学生参加过5次以上。而在“大学生对培训和讲座认同度”的调查中,认为“有些帮助”的占40.8%,“一般”的占29.8%,“帮助不大”的占14.8%,“帮助很大”的仅占11.3%。大学生对创业培训的认同度不高,表明创业培训的质量有待提高。
九、建议创业培训课程作为大学必修课
“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是决定创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团成都市委副书记惠朝旭表示,健全创业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
调查报告发现,成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实践教育,在获得创业知识的途径调查中,10.3%的大学生选择老师授课,52.9%的大学生选择亲身实践。“用亲身‘试水’的方式来培养创业能力,对大学生来说,风险太大,成本也太高。”惠朝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