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4: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交通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是工程施工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项支出,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和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活动所发生的现场管理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临时设施费等。
二、成本控制的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成本管控)是一项涉及到施工生产各方面并贯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它是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活劳动消耗创造的价值以及其它费用开支等进行计划、实施、监督、调节和控制,按照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通过对工程实施中已发生或将发生的费用支出进行检查、复核、纠偏,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施工生产的各项费用消耗,保证工程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提高工程项目综合经济效益的综合性工作;同时保证企业目标利润实现。
三、工程施工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中,施工企业招标价格逐渐走低,有的企业甚至为中标不惜以低于工程成本价作为投标报价,即使中标,利润空间也很有限,逼使其在质量上投机取巧,导致工程项目质量低劣,而这种情况不仅直接危害社会,而且危害到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国家管理制度的完善,监督管理的加强,公路的质量检测不仅监理单位检测,而且建设方也加大检测力度,省、市、县交通质量监督部门同时都参于相同的质量抽检,同时社会民众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形势迫使施工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向内部的成本管理。目前企业大部份项目成本管理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比较差,成本控制并不理想,项目成本普偏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高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需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等引起的费用)、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质量预防费用、质量检查费用等4类。少数施工企业强调工程质量,对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在提高,但也过多增加了所付出的质量成本。大多数项目经理片面追求低成本,而忽视质量,结果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2.工程施工项目时间成本高
时间(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工程项目都有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工期不是越短时间成本越低,在合同允许的时间内工期成本最低才是目标。我国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也不够,特别是项目经理部虽然对工期有明确要求,但因为生产控制措施不当造成工期拖延,或者因为气候和环境等自然因素造成工期滞后,没有科学调整工期,经常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3.工程施工项目物料成本高
施工所用的物料费用占整个成本中的比重最大,可达60~70%。多数企业在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计算的不准确,进料时把关不严,质量和数量误差较大,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价格不透明,物料采购成本损失严重,在堆放料物的地方,经常发生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物料入土造成浪费;经常发生物料被盗事件;有的工程竣工后,物料剩余严重,有的物料运输距离长,使物料运输成本增加,最终导致物料运输成本过高。
4.工程施工项目设备成本高
目前机械设备使用费用约占项目总价的10~20%左右。普遍存在机械设备管理不善,机械设备故障不断,状况较差,平时维护保养不足,导致施工设备利用率不高,临时工未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就上岗,造成施工机械非正常损坏,影响施工进度;一些项目为了保证施工不间断,没有计算好设备租赁与购置成本的比较;盲目购置而造成设备闲置;在高额的设备购置费用折算到设备成本时,由于预算定额设定的机械设备原值和拆旧率过低,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费用实际支出一般要超过预算定额给定水平,造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亏损。
5.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本高
许多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不规范,没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有些工程项目缺乏必要的管理成本控制环节,不进行管理成本的预算和计划,管理费用的开支由领导说了算,存在随意性;有此项目的管理成本计划和实施出现“两张皮“,没有依据成本计划进行管理成本控制或由于成本计划编制质量不高,无法依据成本计划进行控制,使管理成本脱离实际。
四、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控的措施
1.质量成本管控措施
对施工企业而言,工程质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超过了合理水平,属于质量过剩或浪费。正确处理质量成本的相互关系,即质量损失(内、外部故障损失)、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的相互关系。工程施工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都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从施工规范方面严把质量关,采用科学管理、先进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建立工序质量签订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质量事故而导致成本增加。
2.时间成本管控措施
时间(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亦可称其为工期损失。时间(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优化工期和降低成本相结合,使时间(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施工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工期成本控制,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在施工阶段的工期成本控制,要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对工期成本实行动态管理,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
3.物料成本管控措施
物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降低物料费用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物料采购的计划,包括品种、数量和采购时间,减少仓储,避免出现“工完料不尽,垃圾堆里有黄金“的现象;增加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费用;改进物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合理堆放现场物料,避免和减少一次搬运和摊基损耗,严格物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控制制度,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分配给施工作业队,节约时给与奖励,不合理利用时扣工程款,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合理的使用物料,减少物料成本损失。
4.设备成本管控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但是,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应注意研究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小化。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潜力,使可能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的合理最低成本水平,同时,应注意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成本责任制原则
为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班组和个人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负责,以做到层层保证,定期考核评定。
(三)成本管理科学化原则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管理要实行科学化,必须把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运用于成本管理。例如,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可以运用预测与决策方法、目标管理方法、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和价值工程等。
二、目前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意识差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的措施中,通过技术方法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对工程中各种消耗进行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各种偏差,把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计划范围之内。长期以来,成本管理意识淡化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还留在经营者这一层,尚未传递到全体员工。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的责任控制。如果生产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现场布置不合理,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用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二)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项目部各业务部门在成本控制系统中运作不力,很多施工企业的业务部门对于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着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结果对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施工阶段技术和措施制定得再完善,也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
(三)没有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重点,前些年成本失控、亏损严重的大形势下,以成本控制为重,是形势所迫,而近两年质量管理成为新的重点,国家在纠偏,企业也要纠偏,否则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对于工期要求紧的工程,进度控制要摆在第一位。但为了保证工程的按期交付,盲目赶工期要进度,会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材料和方法,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返工和停工又会造成经济的损失。这样顾及不全面,发展失衡,都会造成成本流失。
(四)非生产性开支居高不下
近年来,企业普遍存在着非生产性费用开支增长过快,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上,一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区域不断扩大,自然费用开支也就随之增加。二是施工规模扩大,项目部机构设置增加,管理人员增多,各种费用膨胀。三是近几年职工工资的较快增长,计提养老、住房等其它附加费的比例逐年增加。主观上,一是没有严格施行财务预算管理;二是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没有很好地施行责任成本管理,费用开支控制不严;三是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入大,使折旧费、材料消耗、修理费增加;四是费用开支随意性大,有的超计划标准,花钱存在攀比,讲排场和浪费的现象等等。
(五)成本管理方法不合适
成本管理侧重于对耗费的控制,忽视成本管理方法的探讨,缺乏实现规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以及缺乏三者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投标时没有一个较系统的方法去处理投标之前的事务,另外,在施工期当发现投标价格出现问题,施工人员不会有效反映给定标的人,将来也就无法做出改善。各部门分离,各部门着重自己部门的繁忙工作,彼此之间甚少联系,各部门只关心自己内部目标报告和工作,财务会计部的目标是准时提供报表,很少关注报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和使用。
三、完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选择适用的合同形式,合理规避合同风险
建设工程中材料所占比例通常达到总投资的绝大部分,而材料价格随市场变化较大,所以。必须在合同洽谈时对合同计价形式进行严谨的谈判,否则很容易在工程实施时产生很大的风险。必须先对未来的材料走向进行预测,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对我方有利的合同计价方式。例如,工期短、材料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可采用固定单价的方式,而对于工期较长、材料价格浮动大、不可预见性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可调价格方式,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造成项目成本增加,利润下降。
(二)加大成本管理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不只是管理的问题,而是管理、经济、技术与法律等的综合反映。加大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就要从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优越性方面来引导和深入,将一切影响成本的因素纳入强化管理范畴,这样人人关心,处处把关,层层控制,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工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群体的敬业精神,克服只管干活拿钱,不管投入产出的传统观念,树立企业是我家,人人都有责的大局观念。切实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才能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根本转变。
(三)完善机构,健全机制,强化全过程控制
成本管理,要经过开工前成本核算、施工中成本控制、完工时成本考评三个主要阶段,只有把握好各个阶段,才能有效控制成本。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各业务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横向业务联系,充分发挥成本管理部门的核算职能作用,技术部门的龙头作用,计划部门的基础作用,物资、设备、质检、安全等部门的管理作用,财务、审计部门的监控作用,纪检部门的法律监督作用,各级领导的带头作用等,才能确保责任成本控制系统的不失灵,成本管理运作能力不断完善和加强。
(四)加强制度和文化建设,为成本管理提供保障
公司制度和文化是公司发展的内部支撑,项目的各项规章制度是项目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有赖于公司管理的制度化。自项目经理部组建开始,项目就必须建立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用科学的制度规范职工的言和行。规章制度是企业和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正常运转,正常经营的强制手段。各级管理部门,从公司总部到项目,都应特别重视制度建设,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必依,职工的言行完全受制度的约束,使企业的风气正、人心顺,遇事不推诿,相互不扯皮,团结协作,令行禁止。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要十分重视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分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反映项目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施工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不仅要向社会提供社会需要的各类产品,同时,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应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不断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的降低表明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节约,活劳动的节约说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化劳动的节约说明企业机械设备利用率的提高和材料消耗率的降低。所以,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能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加利润和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发展,取决于它能否持续地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业主满意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也就是施工项目经营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低于同行业平均值的成本水平,取得最大的成本差异,成本越低,利润越高,资本积累也就更多。
(三)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本管理实施奖罚兑现,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各项成本责任到人,就是对企业内部市场所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全部有偿使用,使得施工企业内部各种经济关系得到理顺和协调,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析与总结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统计资料进行积累并加以分析和总结,能验证原投标计算的正确性,从而对今后的投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朗.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探析[J].建筑经济,2004,(6).
2未正确处理各成本间的关系
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中涉及采购成本、质量成本、施工成本等内容,这些成本的多少直接影响整个项目成本支出情况。然而实际施工中因无法正确处理各成本之间的关系,导致整个施工成本的增加。例如,将大量资金用作施工成本,质量成本就会相应减少,给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将成本控制重点放在具体施工环节上,而忽略了对采购成本的重视,导致施工成本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当采购成本过高,使用的材料质量较好,但会导致升级改造项目总成本的增加;当采购的材料较差,虽节约了采购成本,但无法保证项目质量。因此,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中,正确处理各成本间的关系,对提高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措施
为提高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水平与质量,应从整体上分析整个施工项目,明确影响施工成本管理的因素,认真分析当前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改进措施,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将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3.1提高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成本管理会影响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其相关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成本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形象,及其能否长远、稳定的发展。因此,施工单位应提高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融入到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例如,施工单位中标之后,应结合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设计要求,认真分析项目施工应用的材料,并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准确的预算,将增加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控制到最低,为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成本管理人员专业培训,使其了解成本管理的意义,以及有效成本管理方法。而且培训过程中要求管理人员交流成本管理经验,并针对成本管理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争取找到符合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特点的成本管理方法,以提高整个成本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与质量。
3.2完善成本管理机制
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前应从项目实际出发,完善成本管理各项机制,为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首先,项目经理应认真分析可能给整个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手段和方法,充分把握施工过程中成本支出情况。其次,建立和完善各项成本管理制度,利用制度的约束作用,确保成本管理的合理性。例如,在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实施之初,就应制订明确的成本管理目标,将其融入到分项工程之中,并通过制订对应的监督制度,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顺利完成。最后,建立奖罚制度。为充分调动各部门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成本管理人员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应制订详细的奖罚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例如,给予按时完成成本管理目标的人员相关奖励,给予未按时完成成本管理目标的人员一定的处罚,使其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完成成本管理目标。
3.3正确处理各成本间的关系
由于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涉及较多成本内容,因此,为提高成本管理质量,施工单位应进行整体把握,正确处理各成本间的关系。首先,认真分析各成本对国省道升级项目造成的影响,依据升级改造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充分提高各项成本利用率。其次,加强对采购成本的控制。采购成本是影响整个项目成本的关键,但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采购的施工材料过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因此,采购施工材料时,应认真对比施工材料的性能,采购满足升级改造设计目标要求的施工材料,同时,将采购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再次,加强各成本运用监督。认真核对和计算各种成本运用情况,一旦发现浪费现象,应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最后,人工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规模使用合适数量的施工人员,以实现人工成本的良好控制。
3.4加强施工细节成本管理
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涉及的细节工作较多,这些工作会给整个项目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细节的成本管理。首先,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施工时应重视施工材料的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导致材料性能改变,造成大量施工材料浪费。其次,认真核对材料预定成本与材料实际使用情况,找出两者间的差异,认真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将材料运用成本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最后,国省道升级改造项目验收过程中,要求验收组根据合同条款内容逐一核对,如含有未结算的费用应详细检查未结算条款的记录情况。
施工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前沿阵地,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好坏,现结合目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就工程投标、项目评估、施工生产、考核奖惩等环节谈点自己的看法。
1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投标环节
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投标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1)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投标报价风险加剧。投标单位为提高中标率,在报价时恶性竞争,相互压低报价,使造价降低幅度达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严重地制约了项目的效益水平。2)投标费用难以控制。由于建筑市场管理尚不规范,到处存在拉关系、找门路的情况,在财物投入上难以控制,投标费用占企业管理费的比例偏大,且有逐年上升之势。
1.2项目评估环节
为了建立统一的项目考核标准,企业应对中标项目进行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编制该项目的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效益指标,然后根据评估结果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及其他经济指标。在实践中,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1)项目评估依据不统一。许多成本管理水平较低的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定额,在项目评估时依据有关部颁定额进行,常常造成取费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2)项目评估思路与方法随意性强。有的采取成本倒挤的方法进行评估,即留足项目管理费后再进行成本分解。此法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有违客观、公正原则,评估结果准确率不高,说服力不强,不便于评估结果的考核落实。有的参照同类项目进行评估,评估过程与项目现场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仍有走马观花的现象。3)为了提高项目评估效益指标,有意压低应上交费用,变相降低项目应承担的劳动保险费等政策性费用,有违国家政策,侵害国家和职的长远利益。
1.3施工生产环节
目前,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王方面问题。
1.3.1项目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成本核算制度,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过于简单,人为地简化了成本核算环节,或是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不配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不对应,不能满足成本分析和考核的需要。
1.3.2成本管理流于形式,制度约束不到位
1)不能严格按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任意变更设计规范要求,计价时反而得不偿失。2)分阶段的成本分析工作过于肤浅,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3)合同管理有待完善,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不够规范严谨,隐性问题较多,有的采取先施工后算账的做法,结果出了问题互相扯皮,甚至告上法庭。
1.3.3全员成本意识差
领导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轻视成本降低的重要性,成本决策随意性强,不惜以提高成本为代价争创名优工程;员工由于责任成本分解不到位,奖罚不明确,在工作中不注重精打细算,损失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1.4考核奖惩环节
项目竣工后由于种种原因决算工作较为滞后,有的一拖就是一年半载,应结缴的各项费用无法清算,账目不清,责任不明,遗留问题较多,给绩效考核带来困难。由于绩效考核不及时,项目完工后的费用控制常常被忽视,费用支出时有发生,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此外,项目绩效考核存在奖罚不对等的现象,国有企业重奖轻罚、只奖不罚的现象较为普遍。项目盈利了皆大欢喜,奖金不少发,亏损了就找客观原因,千方百计减轻处罚或不予处罚。这种奖罚不对等,实质是企业缺乏科学公正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利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必然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
2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2.1投标环节应做好“三个建立”
建立工程信息筛选跟踪机制。对建筑市场上的招投标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分清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证件的真伪,判断是否具有跟踪价值,去伪存真。切忌听到信息就追,四面出击,做无效花费。建立投标报价压价预警机制。以本企业历史数据或同行业报价中标资料为依据,结合项目类别、投资主体、地区差异等因素分别制定造价最大降低幅度。造价最大降低幅度不应侵蚀直接成本和经严密测算的管理费指标,否则应考虑投标风险问题。建立行之有效的投标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结合企业历史资料和当年工作目标编制投标费用年度预算,对其实行可控管理,并专设科目实行明细核算,便于对比分析,考核节余或超支;对投标费用实行与项目总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纳入投标工作考核目标;对投标人员的奖罚要与投标结果和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相挂钩,中标项目的利润水平依照项目评估结果确定。
2.2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做好项目评估工作
企业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管理水平,按科学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编制本企业的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本企业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项目目标利润是项目应确保完成的效益指标。由于项目评估结果仅仅是对项目效益的合理预期,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项目类型、投资性质等因素,在目标利润之外酌情确定项目可争取的效益指标,并加大激励措施,以督促施工人员挖潜降耗,提高效益。在确定项目目标利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现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包括重点难点工程、材料供应及价格涨跌、水电供应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带来的效益提升,使评估结果真正体现公平合理、平均先进的原则。
2.3施工生产环节应抓好“五个必须”
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成本中心、费用中心的划分必须涵盖所有的工作内容与程序,避免出现控制真空。
必须对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按可控性原则二次分解到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作为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考核和奖惩的标准。上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与下级成本中心、费用中心以经二次分解后的责任成本为依据签订目标责任合同,实施考核、奖惩。必须定期对各成本中心、费用中心执行责任成本的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与奖惩。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必须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建立员工岗位责任制、各项支出的授权审批制度、资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为项目规范、有序、高效地施工和完成项目评估指标做好制度上的保证。
一、成本控制的原则
1.收支对比的原则。每发生一笔金额较大的成本费用,都要查一查有无相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在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核算和月度成本核算中,也要仔细地进行实际成本与预算收入的对比分析,以便从中探索成本节超的原因,纠正项目成本的不利偏差,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
2.全面控制的原则。即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和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当然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施工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施工人员的群策群力共同关心。工程项目确定以后,自施工准备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从工程管理角度上讲,这就要求项目部在每次会议上要求各个职能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人人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工种之间相互配合支持,能节约的尽量节约,尽量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利润,不能只流于口头上,一定要落实到实际施工控制中去。
3.以施工过程控制为重点的原则。就是重点放在施工过程阶段,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制是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控制作准备的,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盈亏已基本成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纠正为时已晚。因此,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及时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4.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贯彻执行计划的一种方法,它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逐一加以分解,提出进一步的具体要求,并分别落实到执行计划的有关部门、单位和个人。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阶段,对整个工程施工都要认真细致地作出计划,对各职能部门、施工队及班组进行施工目标的安排落实,让参加施工的每位管理人员及生产者都做到心中有数,生产有目标,施工的整个过程有计划。
5.节约的原则。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了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在施工中发生的一切浪费。要想提高经济效益,节约人工、物力、财力的消耗是重中之重,也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我们根据多年的施工历程,总结出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从各方面加强管理和节约。在保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施工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费的支出;材料损耗控制到最低限度,料物的收支掌握平衡,财务专职管理人员按旬和月进行资金收支分析,出现偏差及时调整,尽量控制收大于支的最佳状态,所以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
6.例外管理原则。不经常出现的问题称之“例外”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突然猛涨,超过了物价上涨指数,资金发生了失控现象等等。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科学系统的成本预测方法加以解决,根据市场随时变化的行情进行分析研究,在材料价格未暴涨之前把工程所需物料尽可能多进一些,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7.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成本控制方法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队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另外,各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还应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能自主决定费用的开支。最后,项目经理还要对各部门、各作业队及各班组进行定期的成本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二、项目成本控制
1.材料控制
实践证明,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所以,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施工准备阶段按预算工程量及配合比先做出各种材料的用料计划,并把原材料的消耗率降到最低点。进料时选派可靠并富有经验的收料人进行把关,收料人不仅严把质量关,而且还严把进料数量关。针对这些不利工程成本降低的因素,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堆放料物的地方,为防止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入土造成材料浪费,采取了放料场地洒水压实的办法。为防止材料被盗,安排了专职警卫人员日夜值班。为了降低材料价格,首先在进料前安排专人到有关料源场地调查了解行情,然后对料源价格、质量、道路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价格最低、运距最短,道路及场地最好的定为用料的料源,以节约材料的成本。另外,为提高模板及零部件利用率,我们定时发动管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大回收活动,把工程所用的料物根据工程进展顺序分类搬运并摆放整齐,以提高料物的使用和周转率;不用的料物回收到指定地点,避免影响场地的整洁,这样,为降低材料的成本起到积极的作用。
2.人工费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首先尽量控制施工人员的数量,尽量选择多面手的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人员窝工怠工现象;二是采用多招用熟练的临时工,少用正式职工的办法。因为职工的工资+施工补助+夜班津贴+星期天加班等费用总和大于临时工支出的种费用,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三是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奖罚制度,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激励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尽量减少管理人员,以提高管理及生产工效来控制成本。
3.机械台班费控制
(2)由于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所以项目部是一次性的临时组织。因此,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也只能在不再重复的过程中进行。项目部为确保必盈不亏,成本管理就必须进行事前管理和过程中的控制。采取“干前预算,干中核算,边干边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3)因为市场经济下的工程项目建设,其成本状况随着生产过程的推进会产生较大的变化,各种不稳定因素会随时出现,从而影响工程项目成本。如材料价格的变化、甲方资金的支付状况、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等等,都会使项目成本的实际成本处在不稳定的环境中。对项目层次来说,项目班子在承包后要完成上缴利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成本。
2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推行项目施工法,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本身对于施工企业行之有效,但在目前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2.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长期以来,有些项目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想到这是财务部门管的事情,其实不然。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由此可见,如果认为成本管理只是财务人员的工作,就不可能搞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2.2项目部缺乏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依据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次,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通过调研发现,大约有65%的项目部成本管理办法不完善,项目部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只会按照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间接费用等比例套算,而不管这些成本项目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2.3“责、权、利”相结合的奖罚机制不完善
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成本控制的主动权绝大部分在项目经理手中,但由于项目部的“责、权、利”不落实,工程项目最终实现的经济效益高低和项目经理、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无直接联系,因此项目经理就不可能在直接关系成本费用高低的人工、材料、机械使用等方面下工夫去节约控制,而主要满足于产值、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指标的完成,项目部没有把追求利润最大化当成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从而无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部内部无明确的责任分工,各个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在项目部里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盈干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有的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特别是有些国有施工企业长期受大锅饭思想的影响,对本该受重奖的人员应施以重奖,但又怕别人眼红,所以意思一下就算了;对于本该受处罚的人员,碍于情面便批评一下了事。例如包头某工程项目,因质量问题导致返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结果因职责分工不明确,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最终不了了之,使项目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真正的责任人却逃脱了应有的处罚。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给今后的项目部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3.1成本预测
3.1.1合理进行标价分离
对工程项目进行标价分离,科学预测合同预计总收入、合同预计总成本以及合同毛利。合理进行标价分离,才能确保项目和企业的积极性。分离的合理性是保利,标价分离后,成本到项目上去了,成本控制就是保本,这才能促进项目层的精工细作、集约增效。
3.1.2确定目标成本
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就在于不超过目标成本,目标成本的确定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成本控制是否可行。因此,编制目标成本应本着具体项目具体分析的原则,对将要实施的工程项目做出科学的预测。要详实地搜集、分析当地的市场行情和供应条件等准确资料,以确保目标成本编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2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应该全员控制,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施工人员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让每个班组、岗位、个人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指标、责任范围,真正树立起全员降本增效的观念。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即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成本控制工作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在施工准备阶段,制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施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施工成本支出,把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作为重点控制目标,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使工程成本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预算与财务工作要协调配合,核算成本口径要一致。只有二者共同努力,才能把好成本这个关,使成本控制具有有效性。不同项目有不同的成本控制措施,但所有的工程项目,都必须把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作为重点控制目标。
3.2.1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主要是加强工资管理,对各班组实行工资包干制度,按照事先确定的工日单价乘以班组完成实物工作量的工日数作为班组工资,多劳多得,从根本上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应严格考核分包队伍,尽量用一些有多项技能的分包队伍,合理调节各工序衔接工作,既加快工程进度,又节约人工费用。
3.2.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0%~70%,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项目部应强化对大宗材料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坚持计划量不高于预算量的原则,在采购量不高于计划量的基础上,严格审批采购计划,实施限额采购,现场验收。这样做,既有利于保证质量,又有利于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对零星材料实行材料零库存管理,减少库存积压,以免造成损失。建立材料使用各个环节的消耗签字制度,及时登记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台帐清楚,注重材料消耗环节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3.2.3机械费的控制
尽可能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加强修理和配件的管理,强化施工现场的修理工作,以小组的形式组织修理,共同分析故障,请工程师、技师和技术能手做指导,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严格按照修理规程进行修理,减少返工。要尽量修旧利废,配件购进,要先做计划,经项目经理及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购买。购买配件时要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不错购,不积压,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及时准确的解决现场所需。对租用外部机械设备的,如:塔吊、吊车、铲车等,分别采取按台班、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
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工作弱化。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不惜牺牲利润,以低标价中标,甚至垫资启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损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缺乏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一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定期的财务报表,是一种事后检查,没有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与现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理论相差甚远。
3、只重视生产成本,忽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一些分公司只注重施工过程制造成本的核算,忽视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还是依靠人工报表来完成,项目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严重滞后,很难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5、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一些分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
二、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思路与对策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纵向贯穿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横向涉及企业经营、技术、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等现场部门。结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提出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具体如下:
1、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公司应以项目经理部、各二级分公司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各工程项目经理部、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工程负责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项目经理部依据细化和分解的责任成本,与各责任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2、确定责任目标成本。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成本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的要求。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根据工程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标价分离原则,以直接费为依据,推算出项目责任目标成本,下达给项目经理部。
3、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内部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基础,公司根据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按照“成本最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理,制定本企业内部先进、合理的物资消费定额、劳动定额、设备租用定额和费用控制定额。企业内部定额每年或半年可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调整一次。对正在施工的项目,根据调整后的施工定额及时调整施工预算成本。
4、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工程项目管理费用依据费用项目及其分配率在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之间进行分配,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支出。对于超计划和计划外开支必须严加审查,由项目经理部集体研究决定。
5、强化索赔意识,抓好索赔工作。索赔是相对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适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1.2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缺乏统一的成本控制标准近几年随着国际和国内的市场需求增大,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中标率提高,导致了施工队伍中良莠不齐的现象,由于工程协作队伍多,很多大型企业的外部工程是以分包的方式进行施工,只分包给指定单位一个清单单价,因此项目部的利润只有等工程完工之后才能统计出来。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的措施方面尚无实际可运用的成本管理流程,已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也无法运用到实际。
1.3施工企业内部没有可操作的内部成本控制程序施工企业进行项目工程管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的石油化工企业作为国企,本身存在着很多内部矛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项目的管理依旧延续着计划经济模式,造成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过多的现象,还存在施工项目独立核算措施不完善,资金的使用程序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具体,没有标准统一的成本核算程序以及成本核算管理的监督体系不到位的现状。
1.4没有鲜明的奖惩措施由于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因为各个岗位以及上下部门的责权利不同,所以没有办法对工程项目的优劣进行考核,出现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没有鲜明的奖惩措施。对于这样不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仅安排工作或者只奖励不处罚,奖励与处罚不到位的做法,会减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给后期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带来无法估算的损失。
2加强石油化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2.1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2.1.1对工程项目在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措施在工程项目投标阶段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依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出具体的施工预算,为投标的报价提供依据。施工、设备、技术、劳资、供应等各个业务部门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提供具体的数据,按照招标文件进行预算的编制,后期再根据预算成本和工期核算成本的预期利润,最后确定投标的价格。在这个阶段对成本进行严格的计算能够为施工企业的投标提供可靠的依据,使企业能够避免出现以过低的价格中标,又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帮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益。
2.1.2对工程项目在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措施在施工企业中标之后,项目经理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目标值严格编制该项目的成本目标。①根据技术资料、图纸对施工组织的程序、技术措施、机械设备选型、作业的组织形式、劳动力调配等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②对施工所在地的劳动定额、机械定额、材料消耗的定额等进行认真的调查,严格确定出劳动定员、材料供应、机械运行的供应定额;③将分项工程的实物量作为基础,按班组、施工队、部门这三个级别的分组形式,为日后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做充足的准备。
2.1.3对施工过程进行的成本控制措施①人工费的成本控制。以劳动的定额为依据确定各个分部和分项的定额,按照劳动组织、工期确定出合理的功效,根据实际的损耗去检查功效并进行实施监督,依照实际工作量的天数确定班组考核的依据,以“多劳多得”的形式进行考核,从根本上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②材料费的成本控制。对材料费的成本控制必须要严格地制定以及执行限额领料的制度,从根本上杜绝超现实的工程领料和超预算领料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规范材料的收发台账;减少易消耗材料的用量;建立健全工具领用制度;③机械使用费的成本控制。加强工程设备机械的保养和维护,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以及利用率;对出租外借的外部机械要做好基本的工序衔接工作,以此提高机械的利用率,使其能够在满负荷的状态下运转,对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做好原始记录工作。
2.1.4对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措施施工企业在按图纸的要求将工程完成并经过业主验收之后,就将进入工程的结算阶段,其中技术人员应该严格地核实工程质量,将索赔签证做好,以力争最大化为原则;施工企业的预算部门要严格按照签证进行预算的编制,以此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款项能够回收。分包结算的管理方案与整个项目的直接利润相关,因此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要仔细地核查分包签证,预算人员要按照监督签证的手续去核实整个工程的质量。
2.2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措施项目全过程的成本发生贯穿着项目整个周期以及项目形成的整个过程,所以,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伴随着施工项目的每个阶段。
2.2.1目标控制的原则对施工项目进行目标控制是整个管理活动最基础的技术和方法。目标控制是指将计划的任务、基本方针、措施、目标进行逐个分解并落实。在对施工项目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设置的目标应该切实可行,越详细越好,切实落实到部门、班组、个人;对目标的责任控制要具有全面性,做到既要有成本责任也要有工作质量责任;将利益、权利、责任者三方面相结合,对责任人的业绩要进行严格的考评和检查,与其工资和奖金挂钩,切实做到奖罚分明。
2.2.2动态控制的原则成本控制是处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因此要坚持动态控制原则,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成本超出预期值,应该及时地找到具体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具体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遵照“例外”的管理方法,具体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常发生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对成本目标的完成会产生影响,因此也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3控制成本的措施
3.1以组织的形式去控制整个工程的成本首先对项目经理部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配置进行明确,将施工队、公司、项目经理部之间的权职关系进行合理的划分。其次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主体,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有具体的责任人,避免出现费用超支、成本增高,项目工程亏损单责任主体不明的现象。
3.2以技术控制的方式控制工程的成本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充分发挥出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标书中重要的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技术经济论证,寻求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经济型的方案,从根本上降低工程的成本。
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不断增强,传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不能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要求,经常造成施工项目成本失控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竞争观念不强
由于过去依靠指令性计划下达任务的惯性影响,在竞争的市场机制下,仍有一些企业没有转变观念,上至企业领导,下到每个职工,都没有形成竞争的观念。面对新的市场竞争压力,不少企业盲目承揽任务,垫款垫资施工,缺乏市场调查和竞争对手比较,材料采购过于草率,导致大量无效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受“质量与成本正相关”的定式思维束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及企业成本管理追求极限的基本特征。
2、缺乏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制度,制度执行情况不佳
虽然,现在公路施工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于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要么责任分工不明确,造成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要么奖罚办法不得力,难以调动项目职工对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些企业由于规章制度不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只把它当成应付检查的工具,没能起到实际效果。
3、只注重对施工过程的控制,忽视项目成本管理整体规划
目前仍有很多施工企业缺乏整体规划的意识,对于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和阶段没有认真系统地进行研究,没有追根溯源,从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尤其是经常会忽略工程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策划以及竣工之后到保修期满这些阶段中成本的发生,而对其成本费用的发生自然就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了。
4、成本动因分析不合理,导致解决问题不到位
由于长期以来,公路施工项目在进行成本管理活动时,只重视对直接费用的管理,如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的分析和控制,而对其他成本如工期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等等则考虑得很少,更不用说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而逐步改进了。有很多施工项目在实施成本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只看重表面现象,而不去研究和分析其发生的根源,挖出成本降低的潜在因素,以至于忽略了很多隐性成本的发生,使施工项目的成本很难真正降下来。
5、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利用程度不够
很多施工项目并没有根据自身特点,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方法。不仅如此,有很多施工项目仍然沿用一些传统的、过时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许多项目的成本管理只有事后的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缺乏科学的事前成本预测和决策,缺乏严格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成本考核等等。有些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操作仍然是手工操作为主,计算机的应用没有广泛推广,使得各部门基础资料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处理不及时、不准确,从而对成本发生和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不能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难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6、项目经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项目承包合同奖惩不兑现
目前在公路施工中普遍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人员、材料采购、分包等都由一个人说了算,由于其权力过大,缺少必要的约束,造成公司与项目经理的利益不断摩擦,往往是权力下放了,成本反而失控,公司经济利益上不来,管理起来非常困难。另外,不少企业在项目实施前都签订了项目成本承包合同,但在工程竣工后并未完全兑现,导致承包合同失去了严肃性,助长了一些人利用手中的采购、审批、签字等权力,为个人牟取灰色收入,这给将来的项目成本管理带来困难。
二、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和对策
1、提高目标成本管理意识,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树立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是搞好成本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应树立战略成本理念,公路施工企业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去实施成本管理,从战略角度来认识、分析价值链、成本动因问题,在许可的范围内,制定和实施项目的成本战略,并在此过程中引导项目走向成本最小化。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成本管理意识,培养全员成本意识,实施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通过项目经理的带头作用以及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奖励方法来调动职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通过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体系来挖掘职工成本管理的潜能。再次,树立系统化的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管理进行全过程管理,将项目成本管理的重心应由内部转向外部,由侧重生产管理转向偏重经营决策管理。第四,树立科技驱动的成本管理理念,科学时代下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必将与施工生产、技术工艺、企业信誉等交融在一起,在改进技术,提高工艺,降低成本消耗的同时,又通过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来促进科技进步。
2、注重全过程成本管理,加强事先预防与事后管理
从时间上说,全面成本管理就是对影响公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首先,通过加强定额与预算,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建立和健全各项责任制度,认真抓好投标环节,不承揽招标价格低于成本的工程,有效控制经营风险。通过加强标后预算,进行成本预测,确定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以及选准项目经理,合理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成本并确定施工责任预算,实现项目成本管理的事前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成本。其次,通过严把材料关,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严把工程结算关,抓好工期、质量和安全生产,加强合同管理,避免法律风险,加强沟通管理来抓好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最后,加强事后成本分析与考核、成本总结、成本资料归档等工作。在工程保质期内,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实际工程质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并做出保修计划,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
3、引入科学管理方法,实行作业成本管理和目标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将作业成本法用运到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是一种全面管理的方法,系统管理的方法和动态管理的过程。目标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之一,将目标管理应用于成本管理是指把成本目标从企业目标体系中抽取出来,用它来指导、规划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和费用的支出,以达到降低成本耗费,提高资本增值的目的。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应从工程项目中标开始,一切活动都以目标为导向,并以完成目标的程度作为评价标准,以达到从企业内部挖掘潜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和增加效益的目的。
4、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公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到成本预测、计划、控制、合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工作,这些工作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必定需要进行动态控制,要做到动态控制,就要保证信息的畅通性。仅靠人工去完成所要求的大规模数据的计算、收集和整理几乎是不可能的,进行有效控制也就成为空谈,所以必须进行信息化,使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得以相互连接,实现网络资源高度共享和及时处理,从根本上改变业务运作时间差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的滞后状况,才能实现动态、过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进而使得成本管理的动态控制得以实现。公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应依托互联网,建立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工作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在企业的管理总部构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应将成本控制思想贯穿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根据项目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设置成本控制阶段与成本科目,各项目部、工程分包商、材料与设备供应商等授权使用,为企业构建一个不受时间与地域限制的、多方参与的全天候管理平台。
5、建立健全项目的跟踪监控制度,完善项目成本约束机制
根据公路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跟踪监控制度。应由企业纪检、审计、工程等部门组成监察大队,由企业负责人带队,每两到3个月检查审核一次,重点抓好在建、竣工、分包项目的审计,对规模大、工期长的项目实行年度或半年度和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经理调离和项目部解体审计,重点是做好经营责任与效果、经营活动合法性和财经纪律等重大问题的审计工作。在确认没有问题时,项目经理可继续任职,否则应立即撤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搞好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组织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建立并落实“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重要工作情况通报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的制度。坚持依靠职工群众管理好工程项目的方针,增强项目部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切实发挥职工民主监督的作用。
6、建立奖惩制度,完善项目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加强对项目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体的目标成本逐级负责制,层层落实,使每人都承担相应的职责,形成降低成本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并严格执行事先制定的奖惩办法;在项目竣工时,在项目经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经成本考核与审计检查,实际利润比目标利润高出部分按照一定比例,比如7︰3,将70%作为项目部人员的奖金,由项目经理进行分配,反之,视责任大小,给予行政处分与经济处罚,必要时追究刑事责任;所有这些奖惩,企业一定按照事先签订的项目成本合同进行兑现,不要让职工产生信誉危机;应将考核成绩纳入干部考核档案,今后项目经理人才的聘用,项目经理择优竞争上岗均要考虑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方面的实绩,努力选派合格的人才担任项目经理。
在施工项目的物资管理中,采购是首要的管理环节。但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出于一些因素的考虑仍然采用分散采购方式,甚至对需集采的物资化整为零,分散采购,这样就大大的增加了物资的采购成本。还有一些物资采购未进行招标采购或明招标暗操作,造成采购不公开透明,采购单价偏高。
1.2物资进场验收把关不严。
物资验收不严格,使得物资存在与合同数量不符,质量存在缺陷等问题。这不但会增大物资成本,还会给铁路施工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严重损害施工企业的利益。
1.3物资的发放环节管理不严格。
在铁路施工中,很多物资在进场后并不是立即就用到施工中去,而是要先存放在仓库中,每日按需发放。但是目前却存在着现场物资管控能力不足的问题,例如未进行科学的物资使用计划,很多限额领料计划与实际生产需求并不相符,造成了物资多领、重领等问题,浪费大量物资,增大物资成本。另外,对施工现场的物资回收管理不当,周转材料利用效率低,废料物资浪费现象严重,也是当前铁路施工项目物资成本控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4物资核算不及时、不规范。
在项目管理实际中,物资核算单元与工程计划部门计量不统一,物资部门核算至工程队,工程计划部门计价至工班;物资与财务材料分类口径不一致,导致对帐出现差错;物资发票入帐不及时,在财务帐面上出现材料红字;物资消耗发料单归集不及时,出现物资成本失实;盘库不及时,超耗分析原因不及时,不能有效控制成本。
2铁路施工项目物资成本控制的对策
2.1控制物资采购成本。
怎样控制物资采购成本是施工项目物资管理的首要任务。物美价廉是最理想的采购理念,这就是说只要是符合质量、环保、安全等指标的都是合格产品,这样的产品相对于质量最好的来说,价格自然要低一些,这才是采购中真正需要的,减低了成本也满足了要求。但多数施工企业还是依靠中间商和商完成采购,中间环节产生的费用实际是提高了成本,是不可取的方法。集中采购减少了中间环节的不必要费用,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所以尽可能的采取集中采购,使其在采购中充分发挥优势,做到最优化的控制物资成本。在实施内部机制的控制时,还要加强外部机制的监控。通过不定时地财务监督审查,纪律监督、业务检查等各种形式来提高监督力度,严格物资采购计划是否与工期、发放、信息资料等进行严格地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人情关系,商业贿赂情况的出现。
2.2严格把握物资验收关。
物资验收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如果不合格的物资用在工程上,工程质量就存在严重的问题,损人不利己,还会给企业带来信誉危机;还有物资人员,与供应商内外勾结,多量多计。所以物资验收不是单独哪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应该由多个部门参与验收,避免,严格把握物资验收计量关。可以通过强化验收工作来保证物资验收工作的严谨性。首先,在制度和流程上明确要求,如地材验收设置材料员、保管员双人共同验收,实行双检制。其次,要保证验收人员是专业管理人员,选择人品可靠,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再次,配备地磅等必要的验收工具,保证验收工作的客观性,有条件的实行过磅影像系统自动验收。最后,要建立完善的材料台账,做到签认齐全。
2.3把好项目物资发(领)料关。
当前,铁路施工项目物资管理要建立两级限定额发(领)料制度,控制无计划发料、超定额用料。在限定额发(领)料制度的基础上,同时建立结构性材料两级追溯制度:项目部物资部门对各工区(队)追溯、各工区(队)对各班组领用材料及所使用的工号、部位进行追溯。可根据工区划分成立包干小组,由工长、技术人员材料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包干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
2.4把好废旧物品和周转材料的回收关。
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废旧材料,如果管理不善,会造成较大资产流失,如钢材加工中的钢筋头、隧道施工中加工的钢拱架、还有周转材料的使用回收等,要控制好部门的材料,对钢筋加工和钢拱架加工实行工厂化集中加工,在材料的领用和使用中严格出入库管理,加强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对废弃的钢筋头、下脚料实行集中管理,定期处理时实行物资招标、财务监督的模式,现场过磅过程实行双控制度;对于周转材料实行管理台帐,设置库存、使用、回收数量登记,严格发放和使用程序,并且实行定期盘点制度,对于非正常损耗和丢失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并且在回收过程中实行严格的保养制度;周转材料使用结束后,能继续使用的进行保养后分类整理,对于报废和不能继续使用的实行招标拍卖,在处理过程中仍然实行监督制度,确保资产处理过程中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