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4: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统计基础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统计基础论文

篇(1)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篇(2)

(1)计算机软件出题和评判自动化,操作界面简便易用。自动化系统针对实际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从而有利于后期的维护与更新。

(2)题目数据库具有一定的独立,通过开放式的设计,教师能够按照各个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的实际需求,对数据库中题目展开即时的更新与替换。

(3)教学练习拥有提示功能,能够对每一个阶段的知识点实施具体分析,有利于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测试环节具备对每个操作步骤详尽的评判分析,能够让学生自主性的展开学习和检测。

(4)最大程度借鉴国外软件的优势,即能够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练习与测试的自动化,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2计算机基础教学自动化系统设计

(1)结构设计:自动化系统由于需涵括练习与测试两方面模块,因此,需覆盖计算机基础的重要内容,其中有: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录入、Windows基、电子表格、PPT等。

(2)界面设计:应用VB软件开发平台,软件系统操作界面以传统Windows为基础,并有机结合我国相关等级考试的操作界面,旨在全面实现操作系统的实效性。(3)代码设计。系统程序代码最大程度确保通俗易懂,应添加必要的中文注释,从而有利于修改、维护的便捷性,选题练习代码(节选)如下:PrivateSubForm_Load()'加载ACCESS数据库"db.mdb"Data1.DatabaseName=App.Path+"\"+"db.mdb"Data1.RecordSource="jczs1"Data1.RefreshEndSub'单击题号切换试题n=IndexIfA0(n,3)<>1ThenFori=0To3Option1(i).Value=False'取消所有选项NextElseOption1(A0(n,2)).Value=True'恢复选项EndIf

篇(3)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篇(4)

ThomsonScientific国家科学指标数据库2004年数据显示,中国数学论文在1999~2003年间篇均引文次数为1.03,同期国际数学论文篇均引文次数是1.3,这表明中国数学研究的影响力正在向世界平均水平靠近。相较于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国数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是最高的。

我们以美国《数学评论》(MR)光盘(1993-2005/05严为数据来源,用统计数据揭示国际数学论文的宏观产出结构。通过对《MR》收录中国学者发表数学论文每年的总量及其在63个分支上的分布统计,将中国数学论文的产出置于一个相对明晰的国际背景之下,借以观察中国数学的发展态势。此外,我们还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CMDDP为数据来源,统计了中国数学论文在63个分支领域的分布,并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资助的论文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数据库均采用国际同行认可的《数学主题分类表》(MSC),分别在国际、国内数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相当规模的用户群。

《MR》光盘收录发表在专业期刊、大学学报及专著上的数学论文,其收录范围非常广泛。1993~2004年共收录论文769680篇,其中有74988篇是由中国学者参与完成的,我们称之为中国论文。这里中国论文是指《MR》的论文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是来自于中国(即《MR》光盘中所标注的“PRC”)。12年中,中国论文数占世界论文总数的9.74%。

《CMDD》收录中国国内出版的约300种数学专业期刊、大学学报及专著上刊登的数学论文,此外,还收录了80种国外出版的专业期刊上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并对那些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资助的论文进行了特别标注。

2.1《MR》收录中国论文的统计分析

考虑到二次文献的收录时差,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选取的是1993~2004年的文献数据,检索结果如图1所示。数据显示,《MR》12年来收录的中国论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势头,中国论文的增长速度要大于《MR》总论文数的增长速度。

2.2《MR》收录论文在数学各分支上的分布

为避免重复计数,在对63个数学分支进行统计时,均按第一分类号统计。按2000年《MSC》提出的修订方案,将1993~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合并和调整。图2显示了国际数学论文在63个数学分支上的分布。

数学各分支占论文总产出的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规模,而相应分支学科的研究热点变化也是统计中着重揭示的问题。在实际统计中,跟踪热点变化主要是通过这63个数学分支的时间序列分析完成的。统计数据揭示的主要特征和趋势如下:1993〜2004年,国际数学或与数学相关论文产出百分比最高的前10个分支依次是:量子理论(81)、统计学(62)、计算机科学(68)、偏微分方程(35)、数值分析(65)、概率论与随机过程(60)、组合论(05)、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系统论/控制(93)、常微分方程(34),这10个分支的产出占总体产出的42.5%。

隹某些分支领域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如统计学领域的论文数量近3~4年增长较快,有取代量子力学成为现代数学最大板块的趋势。对统计学进一步按照次级主题分类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论文产出主要集中在非参数推断(62G)方向(见图3)。

2.3《MR》〉收录中国论文在数学各分支上的分布

MR收录中国学者的数学论文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參1993~2004年论文产出百分比最髙的前10个分支领域依次是偏微分方程(35)、数值分析(65)、常微分方程(34)、系统论/控制(93),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统计学(62)、组合论(05)、概率论与随机随机过程(60)、动力系统和遍历理论(37)、算子理论(47),这10个分支的产出占总体产出的52.25%。

偏微分方程(35)是中国数学论文产出的最大分支,对偏微分方程的二级分类进行细分,结果见图5。

从图中可以看出数理方程及在其它领域的应用(35Q)所占比重较大。同时,根据对35Q的下一级分类的追踪发现,关于KdV-like方程(35Q53)、NLS-like方程(35Q55)的论文有增加的趋势。

差分方程(39)、Fourier分析(42)、计算机科学(68)、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对策论/经济/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91)、系统论/控制(93)、信息和通讯/电路(94)表现出一定的增长势头。

结合环和结合代数(16)、逼近与展开(41)、一般拓扑学(54)、大范围分析/流形上的分析(58)、概率论与随机过程(60)等表现出下降趋势。

与《MR》收录数据的主题分布所不同的是中国的量子力学和统计学均没有进入前5名,量子力学排到了第12位,且有下降趋势。计算机科学(68)、常微分方程(34)在《MR》中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10位,而中国数学论文中,常微分方程位居第3,计算机科学位居第11。

1993~2004年《中国数学文献数据库》收录论文统计分析

1993~2004年《CMDD》收录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总数达到93139篇。从这些论文在63个数学分支上的分布中可以看出,这63个数学分支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对这63个数学分支的论文产出的时间序列分析发现,有些分支增长较快,如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对策论/经济/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91),有的变化不大,如几何学(51-52)。

通过对《CMDD》的数据统计,表明中国数学文献的学科分布有如下特点:

參1993〜2004年论文产出百分比最高的前10个数学分支依次是数值分析(65)、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常微分方程(34)、偏微分方程(35)、统计学(62)、系统论/控制(93)、计算机科学(68)、组合论(05)、概率论与随机过程(60)、对策论/经济/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91),这10个分支的产出占总体产出的56.0%。

一些分支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如数理逻辑与基础(03)、矩阵论(15)、实函数(26)、测度与积分(28)、动力系统和遍历理论(37)、Fourier分析(42)、变分法与最优控制/最优化(49),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对策论/经济/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91)、生物学和其它自然科学(92)、系统论/控制(93)、信息和通讯/电路(94)。

參一些分支所占比重下降。如逼近与展开(41)、一般拓扑学(54)、概率论与随机过程(60)、统计学(62)、数值分析(65)等。

參在排名位于前10位的数学分支中,量子理论(81)在《MR》、PRC(《MR》的中国论文)和《CMDD》中所占比重有较大的差异,其余的9个分支尽管所占比重不同但基本上都能进人分布的前10名,例如,计算机科学(68〉在《MR》数据组的排名是第3位,到PRC和《CMDD》数据组就下降到第11位和第7位,在《MR»数据组的排名分别是第8位和第10位的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和常微分方程(34),在PRC数据组中,则上升到第5位和第3位,在《CMDD》数据组则为第2位和第3位。这些排名的变化可以部分地揭示出中国在量子理论、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等方面稍有欠缺,但在数值分析、运筹学(含数学规划)等方面,中国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组合论(05)在《MR》、PRC和((CMDD》中所占比重较为一致,分别位居第7、第7和第8位。数据表明组合论中的二级分类图论(05C)的论文产出比例最高,对图论主题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这几年成长较快的图论领域的研究论文大多集中在图和超图的着色(05C15),其次是因子、匹配、覆盖和填装(05C70)。在图论的这两个三级分类上,中国学者的论文产出与国外非常吻合。

    本文中的“基金资助”指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的资助。为统计方便,二者统一按基金资助处理。1993~2004年《CMDD》收录的获基金资助的论文共计27662篇,受资助力度达到30%左右。表8显示,获基金资助的论文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2005年《中国数学文摘)>第6期附表1说明《中国数学文摘》和《CMDD》2005年收录的论文受基金资助的比例达40%以上。《CMDD》收录的获基金资助的中国论文在数学各分支上的分布特点如下:

在数量上,前10个分支领域为:数值分析(65)、系统论/控制(93)、偏微分方程(35)、运筹学和数学规划(90)、计算机科学(68)、常微分方程(34)、统计学(62)、概率论与随机过程(60)、组合学(05)、对策论/经济/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91),这10个分支占总体产出的60.2%。

篇(5)

一、 常用的统计术语

统计学中常用的概念有总体与样本、随机化与概率、计量与计数、等级资料及正态与偏态分布资料、标准差与标准误等。如某研究采用经会阴途径测定宫颈长度,以探讨不同宫颈长度与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显示35例宫颈长度为25~34mm者与32例宫颈长为15~24mm者临产时间的均值±标准差(x±s)各为57.6±58.1与47.3±49.1小时。该计量资料,经t检验显示t=0.780,P>0.05,并未提示不同宫颈长度的临产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从标准差大于均值,显示各变量值离散程度大,呈偏态分布,故不能采用x±s这一算术均数法计算均数。经偏态转换成近似正态分布资料后结果是:35例与32例的临产时间各为34.5±4.1与26.7±4.1小时,(t=7.778,P

二、 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确定

如何选择研究对象,至少需多少例,正确统计处理和参考一定数量的病例数据,是确定正常值范围及异常阈值的四个重要因素。

1.研究对象:应为“完全健康者”,可包括患有不影响待测指标疾病的患者。如“正常妊娠”的条件:孕前月经周期规则、单胎、妊娠过程顺利、无产科并发症及其它有关合并症,分娩孕周为37~41周+6,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500~4000g和Apgar评分≥7分。

2.观察数量:观察数量应尽可能多于100例;需分组者,各组人数也是如此(标本来源困难时酌情减少)。有些指标值如雌三醇(E3)、甲胎蛋白(AFP)、胎盘泌乳素(HPL)等随孕周进展而变化,应按孕周分组;邻近孕周均数相近者,可合并几周计算。若为偏态分布,应以百分位数计算,则例数应≥120例。取各孕周对象时,应考虑到所取各孕周中的例数分布大致均衡。显然,文稿中往往以少量例数求得正常值是欠可靠的。

3.统计处理:应根据所得数据分布特征采用不同的统计处理方法。属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数据,可采用x±s法计算;这也适用于以一定方法能将非正态分布转换成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对无法转换的偏态资料,应采用百分位数计算法。具体计算(包括上下限初步制定)见文献。

4.对照数量:相应观察的病例数(包括分组)应不少于30例,这对制定某指标有临床意义的异常阈值尤其重要,这一点往往易被忽视。如在参考较多病例数据后,唾液游离E3的下限异常阈值应为第2.5百分位数,而非通常采用的5百分位数。否则,将会导致该指标产前监护的假阳性率增加。

三、 t检验与校正t检验(t′检验)

这是文稿中极易混淆的一类计量资料统计问题。

(一)检验的注意事项

1.t检验的意义:t检验与所有统计分析相同,其结果提示现有差别不仅仅是抽样误差所致,且提示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大小,即t0.05与t0.01犯第一类错误的可能性各为5%与1%。

2.统计意义与临床意义的关系:统计学有显著意义,而在临床上可能是无意义的,提示该研究应继续深入,以明确该差异是否真有显著意义;相反,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上却是有意义的,不能贸然轻易地下结论。应复查实验设计、方法、试剂及仪器性能、质控措施和实验数据等是否有问题,或尚需再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复测等。

3.t检验适用范围:t检验仅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包括偏态转换)和其方差是齐性资料的检验;t检验适用于可比性资料,即除了欲比较的因素外,其它所有可影响的因素应相似。

4.t检验的结果判断:判断结果不应绝对化,P0.05,分别表示可拒绝或接受原定的假设,但两者都有5%的可能性犯第一类错误;而P值越小,只能是更有理由拒绝原定的假设。

5.单侧与双侧检验:应预先制定本研究的结果是需行双侧还是单侧检验。对有把握确知某治疗措施或某指标是不会劣于现有的,才作单侧检验;若不知何者为优,应行双侧检验。因为在同一t值的界限上,单侧检验的概率(P)仅为后者的一半,也就是说单侧检验较双侧检验更易得出差别有统计意义的结论,不可随意制定。一般讲,绝大多数研究以采用双侧检验为妥。

(二)t′检验与t检验的区别

当两样本均数的方差非齐性时,应以t′替代t检验。例如:甲组32例血清某指标值为53.9±49.6(μmol/L);乙组6例的结果为26.6±7.2(μmol/L),若不考虑两样本方差大小,t检验示t=1.331,P>0.05,提示两组血清该指标的平均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但先作方差齐性检验,F=47.4,Pt′0.012.875,P

四、 卡方(χ2)、校正χ2与直接概率法(或精确法)检验

这三种检验方法为一类用途较广、但也易混淆的、适用于计数资料检验的方法。应注意,鉴于总数与理论值的不同,应采用相适合的检验方法。

例1.19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51例与22例;3475例出生体重≥3500~40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85与265例;2451例出生体重≥2500~3500g的新生儿发生难产与窒息数分别为122与169例。3组的构成比:难产与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78.6%、5.3%、5.0%与11.4%、7.6%、6.9%。据此贸然认为出生体重≥2500~3500g为最佳新生儿分娩体重的结论是不可靠的。经χ2分析,后两组的难产与窒息率间和前两组窒息率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故可认为,单据本研究结果是难以得出上述临床上认可的结论的。这涉及到上述“统计无显著意义,而临床却是有意义”的问题,应进一步复查或增加样本测试。杜绝单纯根据百分率的大小贸然下结论。

例2.某药治疗感染衣原体(CT)的中、晚期孕妇各11例和36例,她们的新生儿感染CT数各为3例和23例。χ2检验得χ2=4.570,P

例3.以精确法替代χ2检验。某新技术测试8例卵巢内胚窦瘤患者,5例呈阳性反应;测试25例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中6例阳性。χ2检验得χ2=4.042,P

五、 相关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只是以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间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面的统计指标。无论是正相关(r为正值)或负相关(r为负值),只是经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检验(如t检验)后,当P

“相关”是表示两个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而回归分析是提示两个变量间的从属关系。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由X变量值推算Y,与以Y变量值推算X的回归线是不一样的;直线回归方程的适用范围,一般仅适合于自变量X原测数据的范围,故绘制回归线时,X值切不能超越实测值的范围而任意延长。

可见,这两种分析,说明的问题是不同的,但相互又有联系。在作回归分析时,一般先作相关分析,只有在相关分析有统计意义(即回归有统计意义)的前提下,求回归方程和回归线才有实际意义。决不能把毫无实际意义的两个事物或两种现象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六、 数据的正确书写

1.文稿内各数据的书写必须前后一致;总数应等于各分组的数据之和。

2.对不同指标,有其不同数据精度的要求,这应结合专业知识加以判断。如新生儿出生体重是以公斤为单位,记录测定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数字即可。

3.测定数据的书写,不能超越其测量仪器测试的精确度范围。

4.同一指标的前后数据应保持同一精确度。

篇(6)

一、合同变更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

我国民法理论认为,合同变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的变更与合同主体的变更。合同内容的变更,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内容予以改变的现象。合同主体的变更,是指合同关系保持同一性,仅改换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现象。合同主体的变更,不论是变更债权人,还是债务人,都发生合同权利义务的移转,分为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概括转让。对此种变更,理论上将其作为合同转让的研究对象。由此看来,狭义的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根据合同内容的变更是否影响合同的同一性,又将合同内容的变更区分为债的要素的变更(有的学者直接称为合同标的变更)[1]和非要素的变更。债的要素的变更,是指给付发生重要部分的变更,由此导致合同失去同一性。一般认为,债的要素变更指的是合同标的变更。非要素的变更,指的是未使合同失去同一性,包括,但不限于是标的物的数量的增减、履行地点的改变,履行期限的顺延等。传统民法理论将债的要素的变更作为合同更改的范畴。因为,合同标的是当事人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合同的标的决定合同的性质,决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如果标的变更,那么,合同的性质就发生改变,当事人间的债权债务性质也发生变化,合同关系就失去同一性,而由此种合同变更为彼种合同。总结一下,可以将合同变更界定为:当事人不变,合同内容中的非要素发生变更,合同仍保持同一性的一种现象。

大陆法系的民法理论,关于合同变更,与我国民法理论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其理论上没有合同变更这个概念。相似的概念是合同的更改。合同的更改,是指以消灭旧债,另创新债以代替旧债的行为。其源自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上,合同的更改包括债权人的更改(即债权让与)、债务人的更改(债务承担)、合同标的更改(变更给付)、合同性质的更改(如变更租赁为买卖),以及期限和条件的更改。[2]近代立法上关于合同的更改,大抵仿罗马法。所谓相似指的内容的相似,即合同更改大体相当于广义的合同变更,而与我国民法理论上的合同变更不同。合同的更改,发生旧合同消灭和新合同产生的效果;而根据合同变更,合同关系仍然存在,仅其非要素发生变更。因此,合同更改是债的消灭原因,而合同变更并不导致债的消灭。[3]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德国民法典与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只规定了债权转让、债务承担及债务变更合同,而没有采用更改的概念,理由为合同更改的效用甚少。[4]英美法理论没有合同变更的概念,也没有合同更改的概念,而是使用债务更新这个概念。债务更新,是指总是存在一个先前的债(不论是实存的不是被主张的),这个债要被消灭并由新的债取代之。通常,只有当替代合同①涉及到至少一个新当事人时,才使用该概念。根据更为普遍的实践,该当事人必须是已被免除的原义务人或者原债务人的替代者。[5]一般而言,在英美法理论上,债务更新几乎与替代合同是同义语,而替代合同具有即时清偿的效力,同理,债务更新也具有清偿的效力。在此意义上,与大陆法理论上的合同更改相似。替代合同常被法院看作是合意解决的一种方式。而与我国民法理论上的当事人协商变更相类似。

二、比较法上的分析

在立法上直接规定合同变更的国家只占少数,其中尤以俄罗斯和意大利的民法典最为典型。1994年~1996年颁布的《俄罗斯民法典》第450条和451条规定了合同的变更。第450条规定了合同变更的根据,即协议变更、根据当事人一方的请求合同可以依法院的判决而变更;第451条则规定了情势变更而引起合同变更。[6]

1942年修改后的《意大利民法典》第1447条和第1450条也规定,乘人之危的合同,得根据承担义务一方的请求而废除;而接到废除请求的缔约人得提议修改契约以使之充分恢复公平,从而避免契约的废除。[7]

法国民法典未规定合同变更的一般准则,但是却规定了某些合同在特定情况下可予变更的法定理由。同时,当事人与可通过约定而确认合同变更的依据。特别是关于合同内容变更的规定,即法国的立法者有时也通过立法去改变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有的规定涉及到金钱给付价格的提高。如根据1925年7月8日的法律及1948年9月1日的法律规定,有关住房租赁合同的租金均有相当幅度的增加。有的规定则涉及到金钱给付价格的降低。而有关商业租金的规定则更加灵活,它规定在3年内,出租人或承租人可要求变更租金,法官可根据“当地价格”对该租金确定合适的数额(1953年9月30日法令及1972年7月3日法令)。[8]实际上,尽管法国法院坚持适用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的规定(即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以当事人相互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前项契约应以善意履行之。[9]并指出:“法官无权确定或认可一项提高了的价格而使合同一方当事人得以不按照其订立的合同条款履行义务。” ②但这并不排除法庭在具体的、个别的情形为维护公正而允许当事人变更合同,这也是法国立法上从未“禁止”法官变更合同的原因。[10]

德国民法典第313条[交易基础受干扰]规定了情势变更。该条第1款规定:“已成为合同基础的情势,在合同订立后发生重大变更,而双方当事人如预见到这些变更,就不会订立此合同或将订立其他内容的合同,如在考虑到个案的全部情况,特别是合同约定的或法定的风险分担的情况后,无法合理期待合同另一方当事人遵守原合同的,则可以要求对原合同予以调整。”第2款规定:“已成为合同基础的根本性设想后来被发现是错误的,等同于情势变更。”[11]根据德国学者的观点,上述规定是是纳入法官法的结果。③

1994年5月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3.10规定,对于因错误、欺诈、胁迫以及重大失衡而订立的合同,受害一方当事人可以宣告合同无效。依有权宣告合同无效一方当事人的请求,法庭可以变更该合同或其条款,以使其符合公平交易的合理的商业标准。虽然《国际商事合同通则》只具有示范法的性质,而不是国际公约,但它是由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组织众多国家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共同制定的,它“尽可能地兼容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法律体系通用的法律原则 ,同时还总结吸收了国际商事活动中广为适用的惯例和规则,因而,对于指导和规范国际商事活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2]

三、我国民法关于合同变更的规定及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对该条规定采反对解释(依法律条文所定结果,以推论其反面之结果者,谓之反对解释。换言之,即对于法律所规定之事项,即其反面而为之解释。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22条规定:“故意或重大过失之责任,不得预先免除。”1972年台再字第62号判例,作反对解释曰:“债务人因欠缺善良管理人注意而发生之轻过失责任,依民法(指我国台湾地区民法方法)第222条之反面解释,非不得由当事人依特约予以免除。”即为典型适用反对解释的结果。[13]可得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可以变更作为合同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情形下,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第71条规定了认定重大误解的标准。第72条界定了显失公平的认定标准。第73条第1款规定,对于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当事人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第73条第2款规定,可变更的民事行为,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一年当事人才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54条第1款规定,因重大误解、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第2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合同。第3款规定,当事人请求变更合同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合同法第77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2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法第78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民法通则意见第68条规定了欺诈的认定标准。第69规定了胁迫的认定标准。第70条规定了乘人之危的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第9条第1款规定,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或者办理批准、登记手续才生效,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当事人仍未办理批准手续的,或者仍未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登记手续,但未规定登记后生效的,当事人未办理登记手续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标的物所有权及其他物权不能转移。第2款规定,合同法第77条第2款所列的合同变更,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由此看来,我国合同变更制度在立法上被区分为当事人变更和司法变更。当事人变更即民法通则第57条、合同法第77条第1款的规定。司法变更包括民法通则第59条、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

从上述我国法上关于合同变更制度的规定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立法者立法态度的变化:

1、民法通则只规定了重大误解和显失公平二种情形可以变更合同;而合同法除了规定了前述二种情形外,还规定了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合同的情形。该情形在民法通则上是被规定为无效合同的。④

2、民法通则规定的显失公平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合同法则明确规定“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若采目的解释⑤的方法,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可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请求变更,在订立合同后,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显失公平的,适用的制度应当是情势变更,而不是显失公平。因为显失公平通常是情势变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3、民法通则意见规定合同变更请求权的时效期间为除斥期间,即行为成立起一年内。合同法对此没有规定。

4、民法通则将合同变更制度规定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即第四章第一节。合同法则规定在合同的效力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中,即第三章和第五章。

与上述立法例比较,也可以发现我国关于合同变更的制度的特点:

1、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合同更改或者债务更新的规定产生旧合同消灭,新合同产生的法律效果,换言之,是债的消灭的原因。我国的合同变更制度,合同关系仍然存在,仅其非要素发生变更,并不导致债的消灭。

2、合同变更的范围,纵观各国的立法和实务,大体包括以下几类(不限于下列):(1)发生了情更的合同。情更是合同变更的重要事由,已为各国立法和实践所确认,法院可对此类合同以裁判方式予以变更。(2)存在意思表示瑕疵的合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错误、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合同为可变更合同。(3)重大失衡的合同。《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此类合同,法院、仲裁机构可裁判变更。我国立法规定的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的合同也属此类。(4)一方实质性违约。《俄罗斯民法典》作此规定。我国立法目前只规定了上述第(2)、第(3)种合同可裁判变更。对一方实质性违约的,法院是否应根据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变更合同,没有规定;对情更制度也没有规定。

3、《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了两种标准:(1)符合公平交易的合理的商业标准,这是变更重大失衡的合同的标准。(2)依据有权宣告合同无效一方对合同的理解予以变更,这主要适用于因错误、欺诈、胁迫而成立的合同,并以另一方的接受声明为前提。而我国立法对此则缺少规制。

4、我国现行立法对变更的程序几乎没有规定,这样不利于公正地解决纠纷。日本《借地借房法》第44条规定法院在裁判变更前,应听取鉴定委员会的意见,而鉴定委员会须由三个以上的委员组成,其委员原则上由地方法院每年预先从有特殊知识和经验者中选任或者从当事人合意选定者中指定。

通过上述比较,笔者认为,从纵向上,我国合同变更制度在立法上发生了变化,其适用范围有扩大化的趋势;在横向上,具有自己的特色,即在我国法上合同变更制度设有一般性的规定,不是作为债务消灭的原因,规定在合同的履行中,而是作为影响合同效力的制度而规定在合同效力中。因此,在我国合同法中就有了一种独特的可变更合同制度。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我国的合同变更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

1、我国现行法的规定过于分散。合同法第三章第54条规定了可变更的合同类型,也可称为法定变更类型。第五章第77条规定了协商变更,第78条规定了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⑥这样规定会造成法律适用上的困难。对此,笔者建议将合同变更制度集中规定到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制度中,可能会更好。当然这只有靠立法论才能解决。

2、我国合同变更制度的范围中没有规定情势变更制度,实为一大缺失。情势变更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是一项相当成熟的制度,实有规定的必要。这也只有立法论才能解决。我国民法学界对此也基本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并对此问题已有较为充分的论证。[14]只是由于立法机关的原因才未规定情势变更制度。[15]具体而言,即立法机关认为,情势变更原则是授权条款,恐怕会产生法官滥用裁量权之弊端。[16] 在解释论上,我国合同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为情势变更制度的立法和适用留下了空间。根据德国法的官方解释,情势变更的构成要件包括:(1)必须在合同订立之后情势发生决定性变化;(2)该情势并不是合同的内容;(3)当合同当事人预见到该情势时,则将不再订立该合同或以其他内容订立该合同;(4)在考虑到所有具体情况、特别是合同或法定的风险划分后,无法期待信守合同。[17]由此可见,合同订立后,至合同终止前的阶段,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使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发生当初无法预料的变化,若继续维持该法律关系的效力,则显失公平而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才是情势变更原则发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司法实践中,只能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使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来实现合同订立后,履行过程中,出现显失公平情势的调整,以维护法律的公平。通说认为,情势变更原则是司法变更的一种类型。

3、如上所述,我国合同变更制度没有规定变更的标准,所以,应借鉴《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规定规定,既使合同的变更具有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标准,也使法院的行为有了参照系,增加了行为的可预见性,限制法官的恣意。

4、如上所述,我国现行立法对对合同变更的程序没有规定。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立法建议。即(1)法官应在判决书中写明自己变更合同的理由以及客观依据,并对裁判变更行为作出充分的说理、论证,以表明自己作出变更的理由。戈尔丁总结出了程序公正的9项标准,其中两条就是“解决的诸项条件应以理性推演为依据”和“推理应论及所提出的论据和证据”。[18]只有如此,才能防范法官的恣意,保障程序正义。(2)对于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合同,如技术引进、专利转让等合同的变更,应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具体方式,可以借鉴日本的作法,组织鉴定委员会;或者依据我国的国情,考虑当事人经济能力及诉讼简便,可以到相关对口部门征求意见以代替委员会鉴定。法官的判决应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在不予采纳时应写明理由,以求公正解决纠纷。[19]笔者深以为是。

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该条规定的增加、减少违约金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对此有的学者认为其根据是合同的变更。[20]基于这种观点,其请求权的根据则是合同法第54条,即只有在因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况下,受损害方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违约金。这种观点不妥当。理由是:第一,重大误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1条规定,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由此可知,误解的内容不包括违约金问题。违约金作为违约后应承担的一种民事责任,只有在违约后才能承担,将违约金视为赔偿性的,在承担前只是赔偿额的预定,而不是损失,只有在承担后方能称为损失。因此,违约金增减请求权不符合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不能根据重大误解请求增、减违约金。第二,显失公平主要是给消费者用的,作为商事主体一般不得以此理由进行合同的变更。而违约金条款主要是商事主体在书面合同中约定的,因此,当事人一般也不能根据显失公平来要求增、减违约金。第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况下,受损害方才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合同。适用该规定的主体要件是受损害方,即受到实际损害的当事人,如前所述,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损失的一方通常是违约方,违约方在主张减少违约金时,通常并没有支付约定的违约金,在此情形下,违约方谈不上是受损害方,真正的受害方可能是守约方。因此,违约方根据该规定主张增、减违约金不成立。因此,笔者认为,当事人主张增、减违约金的根据不是合同变更制度,而是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当事人只有根据该条的规定主张增、减违约金,才能证明其合法性和正当性。

注释:

①替代合同,是指通过订立新的待履行合同可以即时清偿既存请求权。无论先前请求是订立替代合同时尚未到期,或者是要求就以前的违约进行补偿,情况均是如此。A.L.科宾著,王卫国等译。科宾论合同(一卷版,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593。

②法国最高法院商事法庭1950年1月18日判决,转引自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264。

③克里斯蒂阿妮·文德浩女士为德国债法现代化法撰写的导读,即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新债法中的观点。转引自邵建东,孟翰、牛文怡译,德国债法现代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

④民法通则第58条第1款第3项。

⑤以法律规范目的为依据,阐释法律疑义的一种解释方法。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22。

⑥该条的规定在学理上属于法律拟制。

参考文献:

[1] 郭明瑞、房绍坤,新合同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59。

[2] 周楠,罗马法原论(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06-908。

[3] 张广兴,债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53。

[4] 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822。

[5] 见Riverside Co.v.American Co.,139A.276,107 Conn.40 (1927)。转引自 A.L.科宾著,王卫国等译。科宾论合同(一卷版,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00.注释第37。

篇(7)

把刚入学的孩子当作“一张白纸”,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个性。是把各式各样的不同孩子看做是同一个孩子,有着一样的性格和爱好,一样的思想和情感;看作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着相同的阅历,相同的智力和相同的非智力因素;看作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着同一目标和同一速度在作匀速奔跑的人。这样的学生观,势必造成“一刀切”的教学,势必用同一模式去打造所有的学生,势必造成学生的厌学和逃学。

篇(8)

关键词:企业网络;网络资源;社会嵌入性;吸收能力

一、理论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熟悉到,单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对企业竞争关系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纷纷从对立竞争走向大规模的合作竞争,也因此使得合资、战略联盟、供给链伙伴关系等组织形式成为了诸多企业用来实现资源和战略共享而实施的核心战略。据统计,全球500强中有60%的企业采用了战略联盟的形式。

交易成本经济学(TransactionCostEconomics,TCE)很早就为企业进行类似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它的成本最优分析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其逻辑起点针对的是单一的企业个体,加上它没有涵盖诸如学习成本和协调成本等这类对于理解企业学习和创新过程有着非常重要价值的成本类型,因此,给它用于解释企业网络中的知识分配和知识转移等新问题带来了先天的障碍;战略学者们则更加关注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新问题。在长期的探究中基本上形成了两个相对有代表性的观点摘要:一个是产业结构论(IndustryStructureView),另外一个是资源基础论(ResourceBasedView,RBV)。这两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了,但是它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摘要: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它所嵌入的关系网络是相关联的。RBV观点强调单个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那些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相应地其探究视野也局限于企业的内部。然而,事实上一个企业的关键性资源可以从企业的外部来获得。比如,在美国一个典型的制造型企业,它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中有55%的价值是外购来的,而且,大部分的中间投入品都有专门的供给商来负责提供。在对供给链的探究中,Dyer(1996)对生产率和交易伙伴专用性投资和资源共享的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究。结果发现,企业间的联系的确能够带来可观的关系性租金和竞争优势。

另外,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CapabilitiesPerspective)告诉我们,在进行纵向一体化或纵向分解的决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外部行动者所拥有的竞争资源和竞争能力,这一点和知识基础论(KnowledgeBasedView)是一致的。知识基础论认为,凡是能够给企业带来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都要纳入企业自身的能力体系构建之中。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论对我们的探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较之RBV理论和TCE理论,它们更加强调企业获取和积累资源的过程,更加强调对企业间互动行为的探究,使分析的视角转向相互联结、相互嵌入的企业网络。

二、企业网络

1.企业网络的由来及其对组织演化的意义

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史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中,大企业制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例,自1879年出现了第一个托拉斯———美孚石油公司以后,卡耐基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等世界闻名的大托拉斯相继成立,到1900年美国已有185个托拉斯,托拉斯成为美国经济的统治力量。而且,在“泰罗制”、“福特制”等生产管理理论的影响下,企业的发展大多集中在自身管理体制的改进,企业间的合作并未得到重视,大、小企业间的关系往往最终是兼并、收购、合并等形式。因此,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网络组织并未在欧美国家中出现,而是产生于日本的“分包制”。Nishiguchi(1994)将日本分包制度看成是历史和社会相互功能的复杂进化的结果。

从分工的角度来讲,分工在过去主要是靠市场来完成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也是市场机制应当具有的形式。市场的竞争过程中完成了组织分工的深入和细化过程,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功能。但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不仅通过市场,更多地还可以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这一点是以前古典经济学所没有的。回到分工的观点上,可以表述为摘要:现代企业是逐渐从传统的企业内部分工协作管理到跨企业分工管理的转变,跨企业分工管理实现了从“看不见的手”到“看得见的手”,再到“相互间握手”所引导的分工效率上升的逻辑,这一方面消除或减弱了市场协调企业组织之间分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科斯意义上的其他交易成本。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和利用企业组织之间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和钱德勒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的概念相比,这一组织结构的变化是向更高一层次分工的进化。在企业内部分工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之间分工的效率,从而增进社会的福利,这是现代企业组织走向网络化的核心意义。

2.战略框架下的企业网络定位

实际上,由于网络对于个人和一般组织(不仅仅是企业)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尤其是组织行为学家很早就关注到了网络的意义,至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一概念已广泛用于这些学科之中。而经济学、管理学的探究相比之下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况。Jarillo(1988)指出,战略管理学者对网络概念应用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很难将网络概念放入竞争战略的一般框架之下。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有限理性的假设使得个人不可能完全通过合同来解决复杂新问题。为了把有限理性的约束功能降到最小,同时又能使交易免受机会主义风险的影响,经济主体就会寻求如层级制这种形式的非市场化组织布置。但是,非市场的组织布置不应只限于层级组织这一种类型,资源配置的复杂多样性要求不同的制度布置,在市场和层级这两种配置资源的形式之间,还存在着其他的组织形式,即存在着其他提高交易专用性资源利用效率的组织布置,Williamson将之称为混合组织。实际上,在市场和层级之间我们可以作进一步的细分。Ouchi曾建议将层级划分成两个部分摘要:“官僚制层级”和“集团制层级①”。官僚制层级以权威来实现组织内部的分工协作,它一方面是一种层级制的科层组织,另一方面又具有许多开放市场的特征。其目标的一致性较低,在现实中它体现了对抗式的劳资关系;集团制层级则因其目标的一致性较强而在解决新问题和激励机制上有着一定的优势,从而大大地减少了交易成本的支出,在现实中最接近于Williamson的层级制组织。后来Jarillo(1988)按照这一思路进一步将市场组织按参和成员间竞争亦或是合作的关系性质———具有零和博弈的特性还是具有非零和博弈的特性———加以划分,将其分成了古典市场和战略网络两种类型。古典市场即是由许多自由行动者相互功能而形成的Williamson意义上的市场组织形式;战略网络则是由一个轴心企业和其关联企业之间所建立的专门关系,这些关系具有层级制关系的大多数特征(相对的非结构性任务、长期观点、相对非专门化的契约),并几乎具有投资的所有特征。这样我们就将组织经济活动的模式从组织形式和竞争关系两个维度重新进行了划分,并在其中找到了企业网络的相应位置。

3.企业网络和混合组织的深层区别

市场、网络、层级这种结构主义的划分②是否就意味着网络就是市场和层级之间的、Williamson意义上的中间组织或混合组织呢?正确地讲二者是不完全相同的(杨瑞龙,2001)。Williamson(1995)把企业层级和市场看做是治理结构的两极,在这两极之间的状态是混合状态,如双方规制结构、三方规制结构等。它们的特征在于既保持了所有权的自主性,这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市场的激励优势;又带有双边依靠特征,兼有企业层级的适应性的合作优势。假如单纯从表面上看,二者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实质上网络化和Williamson的混合结构有很大的不同摘要:一是Williamson的混合结构基本上是企业和市场之间带有中性特征的治理结构布置。因为,尽管它兼有企业和市场两者的优势,但是它的激励优势不如市场强烈,合作优势也不如企业强烈。而企业网络则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享实现长期共同发展的组织制度布置。它是一种独立的、而非混合的组织状态。二是网络化中的合作不同于Williamson混合结构中的合作。Williamson在分析混合结构具有合作优势时是以企业内部合作为参照系进行的,也就是说,混合结构的合作优势本质上仍然是权威关系之下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的不完全合约所产生的组织适应性的优势。但是网络化中的合作不仅仅是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不完全合约,它更像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着眼于未来收益的开放性合约,对长期利益追求使得合作各方抛弃了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网络化中的合作产生的地区优势、产业能力等优势是无法单纯用不完全合约来解释的。三是,Williamson认为企业内部的雇佣合约比混合结构更具有不完全性,企业能以更小的成本实现事后的协调。但是网络的组织布置是基于互惠和信任关系建立起来的,它的开放特征使这种合约布置具有更大的不完全性,这使得它不仅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事后的抗干扰,而且开放合约具有的资源共享特征使它远远超出了混合结构所具有的优势。

三、企业行为的社会嵌入性

Andrews曾指出,企业的战略行为是它在现有的竞争资源和可获得的新机会之间权衡的结果。可是,在大量的对企业联盟(网络)的探究文献中我们发现,学者们比较关注的基本上还是企业的现有资源和竞争力,对于企业可获取的未来的资源和能力却很少涉猎,或是重视不足。因此,也就限制了他们对企业外部资源及其相应的企业绩效的探究视野。可以说,直到近期经济学者才开始对企业的外部社会环境资源产生了探究喜好,并认为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不仅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将企业网络的社会结构观点应用于对企业联盟的探究(Gulati,1998)。企业联盟是一种非凡类型的企业网络,对它的探究可以从内外两个角度来进行。前者主要是分析社会网络对于联盟形成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考察联盟所累积下来的网络资源对于联盟产生的影响。在探究先前联盟的社会网络对未来联盟形成的影响时,两种角度的考察可以同时运用。正如齐美尔首先熟悉到的那样,社会环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网络特征。无论社会环境多么复杂,展示了其他的什么维度①,它的支柱仍然是处于一定位置之上的、和其他行动者相互交往的并交换资源的行动者之间互相联系的体系。从网络的角度出发,行动者(企业)并非是“原子式的”在完全自由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活动,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接、相互影响的。持开放系统观点的组织理论学者和结构社会学家们很早就坚持认为,组织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外部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他们强调,经济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深深地嵌入在社会网络之中。社会网络可以定义成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特定类型的社会关系结点所构成的集合。社会关系可以是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也可以是纯粹的经济关系等。这种观点最终可以归结为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性(SocialEmbeddedness),通过关系网络,行动者可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

网络中有两种机制会使企业产生信息收益摘要:一种源于关系嵌入性,一种源于结构嵌入性。关系嵌入性认为行动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中结点间的相互联系纽带来获取信息。一般来讲,直接连接的结点会拥有同质的信息和知识,而且,行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越是紧密,他们之间的行动就越是默契,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战略行动。这将有利于行动者之间的学习和模拟,提高相互间的信任程度,减少不确定性所造成的风险;结构嵌入性认为网络中不同结点由于位置不同会产生信息优势的差异,处于中心位置的结点或具有更大网络密度(也称网络的可达性)的网络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这两方面虽然各不相同,还是有交叉的部分,比如具有结构优势的结点能够具有更好的信息来源(Burt,1992)。另外,从结构方面看,学者们还经常将行动者所占据的网络位置和其具有的“地位”相联系。地位体现的是一种角色扮演,也就是说,处于同类地位的行动者会扮演大致相同的角色。因此,在企业网络中,行动者还可以根据网络位置来获得有关其他行动者可能采取的行动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当我们在某一个时刻观察一个特定的企业时,它所具有的网络联系可能是多维的。也就是说,它本身可能嵌入于不同的社会网络之中。这种嵌入可能是全部的嵌入,也可能是部分的嵌入。而且,这些联系的强度、性质以及其间传递的信息和资源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众多的网络之间往往就是因为有了像这样的具有多重联系的企业结点而实现了网络和网络之间的相互嵌入,使整个联系集(更大的网络)变得异常的复杂和难以辨识。

总之,网络探究探索了导致企业间相互联结的网络布置及其演进的各种要素,把分析的重点从原先的注重对企业活动边界的界定、企业和市场相互之间的最佳组合以及对企业内部科层组织形式的选择等,转向了对企业内部或外部能够诱导和实际存在的各种各样交互功能的网络关系及其结构的探究上,提出了无论是在市场之中还是企业内部,市场原则和组织原则都是共同存在的,也就是说,市场和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这种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最终导致了企业间复杂易变的网络结构和丰富多样的制度布置。我们认为,企业所深深嵌入的外部关系网络是影响企业行动决策所必不可少的关键性资源,它不仅关系企业内部现有的资源、信息的分布状况,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可控资源集的大小和获利能力,进而关系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和企业生存能力的大小。

四、网络资源和竞争优势

1.企业资源和网络资源

企业资源按照Barney(1991)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类摘要:①物资资源,如物资技术、厂房设备、位置、获取材料的通道等;②人力资源,如经验、判定能力、天资、洞察力、关系及培训体系等;③组织资源,如正式的报告结构、正式和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和合作系统,集团间、企业内、企业间及其和环境的非正式关系等。也有的学者将资源定义在一个较狭窄的范围内,如Daft认为资源是企业所控制的、并能用以制定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因素;Grant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但笔者认为,这种以拥有或可控制为标准的定义,势必会忽视一些不能或不易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或者说企业能对其施加影响的资源),如企业的社会认知资源及其他外部性资源;同样,假如以投入要素作为标准,则一些经投入后再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无形资源也可能被忽略。所以,以功效为目标,对资源赋予一个更宽泛的含义是可取的,即凡是能潜在地或实际地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所有事项都应视为资源。

资源基础论观点认为,资源异质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差异化能力是维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我们说,在信息有限、熟悉存在偏见及因果关系模糊不清的条件制约下,企业有关选择和积累资源的决策是符合经济理性的。但它明显忽视了资源及市场的所有权特性,没有考虑到影响资源选择的社会环境,如企业交易、网络纽带、制度压力等,也没有考虑到此环境是怎样影响到企业差异性的。这种不足已经被许多学者熟悉到并加以了改进,如Rindova和Fombrun(1999)展示了一个更加完善的分析竞争优势来源的框架摘要:

图1作者将竞争优势的来源从市场、资源以及宏观文化、微观文化四个维度进行了划分,按照我们上面对资源所进行的定义,可以将图1上半部分看成是资源基础论和产业结构论所强调的会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类型,我们将其定义成“传统资源”。下半部分表明作者考虑到了社会的认知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即个体、群体对企业的释义,如解释、理解、领悟、归因、推断和猜测等是如何影响战略的相互功能进而影响持续竞争优势的。当然竞争优势还将取决于外部社会认知者在产业领域对竞争条件的反应和修订,这是因为外部社会认知者的行为将影响到资源的分配、对成功的评价及产业范式的变迁,如关键的社会认知者和媒介等就能通过他们自己的解释和资源分配以影响整个产业范式的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持久性。我们认为,这些人类释义层次上的影响竞争优势的资源是区别于传统资源而被拓展出来的“新资源”,是在一个企业———社会学视野下的资源类型。虽然它们早就实实在在地客观存在着,但却没有被纳入到正式的资源探究框架之下。和传统资源相对,我们将其定义为“网络资源”。因为,这些资源正是人和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是企业内外社会关系网络相互嵌入的最终体现。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强调过程而非结果的观点,即网络是资源的触发器。

这一触发资源的过程依靠的就是行动者之间在嵌入性条件下的持续互动。到此,我们就可以将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这些资源类型都纳入到一个新的被拓展了的资源框架之内,即“资源=传统资源+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一种用来感知和实施企业战略的非凡类型的企业资源(Barney,1991)。不同于企业边界(法律边界)内的传统资源,对于企业来讲它更像是一种有价值的信息,代表了企业获利机会的多少。因此,网络资源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资源的形成和企业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它具有路径依靠的特征。也就是说,网络中前期的网络关系对于后期的网络关系(如有新网络成员的加入)会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网络资源中最重要的两种资源类型就是企业的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源,而知识资源和吸收能力又密切相关。

2.企业的社会资本

我们说互动是产生企业社会资本的重要源泉,是构成企业间网络的基石。互动程度的高低体现了交易者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有效的企业社会资本就产生于良好的互动关系。一般来讲,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资本划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企业的内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企业成员信任和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具体包括存在于雇员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于雇员和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资本、存在于管理者之间的社会资本和存在于各部门之间的社会资本。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指的是企业外部存在的、有助于企业摄取各种稀缺资源的社会关系网络。它包括企业的纵向联系和企业的横向联系。前者指企业和上级领导机关、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下属企业、部门间的联系;后者指企业和其他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的社会资本我们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摘要:一是企业的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一样,既有先天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成分;二是并非所有的社会资本都是有目的地建立起来的;三是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有一个网络规模和网络质量的新问题。

3.企业的知识资源和吸收能力

近些年来,企业的竞争战略正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以获取传统资源和分担风险为目的的企业间战略已经开始向学习和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战略发生转变。知识在企业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异质性资源中的重要性日益明显。Grant等人(1995)提出的企业知识理论认为,生产的关键投入和企业价值最重要的来源是知识,社会生产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的。企业知识按其跨越时空在组织或个人之间转移的程度可分为两大类摘要:一类是显性的知识,只需沟通即可转移,一旦这种知识被创造出来,可以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被其他使用者所使用;另一类是隐含性知识(TacitKnowledge),这类知识存在于组织内个人的专业技能、团体的非凡关系之中,也存在于非凡的规范、态度、信息处理以及决策程序之中。它难以用语言进行表述,也难以通过沟通得以转移。正是由于隐含性知识的这些特征,才使它成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高绩效的基础(Barney,1991),成为了企业网络中的特质性有价资源。但是,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并不是自发的,还需要具备一种非凡的能力来加以实现,这种能力就是吸收能力(AbsorptiveCapacity),即熟悉新知识价值、消化新知识以及将新知识应用于商业用途的能力。

一般认为,有两个因素会造成企业间吸收能力的差异摘要:一个是以前的相关知识水平,一个是接受知识单元和知识来源单元之间的同一程度(Assimilation)。以前具有的相关知识决定了企业对所接受知识的熟悉程度,进而影响到企业内在化和消化新知识的能力;同一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交流的人在特定属性,如信仰、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程度,同一程度越高,越能有效地获取、消化和运用知识。这是因为,同一程度越高,意味着行动主体间的语言系统和理解力就越相似。Nicholls2Nixon就曾说过,企业的先前经验比起实物资产投资来讲有着更深刻的含义。刘翌和徐金发(2002)曾对跨国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中子公司的吸收能力进行了考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用子公司的形成方式作为度量母子公司之间知识熟悉程度的指标,用子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来自母公司的人员比例来衡量母子公司管理者之间的同一性。结果发现摘要:公司现有知识和在当地市场所需知识之间的重叠程度越少,采用收购方式形成子公司的可能性越大。和新设组建相比,收购形成的子公司更可能创造母公司没有把握的不可复制的知识。而且,子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来自母公司比例越低,子公司对于从其他单位流入知识的吸收能力越差。

4.一个开放式的知识学习框架

魏江和叶波(2001)曾给出过一个开放网络式的学习机制框架,在此我们稍加改动以指导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知识学习和扩散摘要:

框架的基础部分是一个公共的知识学习平台,其目的在于将各个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从而实现学习的有序化。我们知道,在企业网络中存在着数目众多的专业化企业,尽管彼此之间拥有或近或远的某种联系,但是单个的成员就某一技术新问题要在这么多的企业中寻找合适的学习伙伴无疑需要较大的搜索成本(交易成本)。在此情形下,和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结点企业将成为进行知识交流的首要选择。这样,就会造成网络的分割而不利于更广范围的知识学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一个面向整个网络的半松散组织的协调来降低交易费用将是一种逻辑上可行的方案。在许多情况下,这个半松散组织是以知识协会的形式出现的,由于网络内企业较多而且分工较细,因此协会下面设置一些更专业化的分会。分会接受总会的指导,二者之间的交流既可以经由总会也可以横向的直接进行。

通过吸收网络内相关企业加入各个分会,一个有组织的知识学习网络平台就搭建起来了,从而克服了各自为战时的盲目和无序状态。在上述学习网络的平台之上,是该框架的核心部分———学习机构。知识协会及其下属分会本身只是提供了一个知识学习的结构化环境,它们对于知识学习过程的支撑功能实际上是通过三种机构来实现的。这三种学习机构分别是信息交换中心、对外联络中心和知识培训中心。作为知识协会中的常设机构,其目的是辅助会员企业的知识学习。信息交换中心由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他们负责接收会员提出的具体新问题并在诊断后提交给其他会员,从而形成一个暂时的学习联盟就这一新问题展开联合学习。一般而言,假如新问题是专业性的,比如有关某个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新问题,那么中心只在相应的分会中传递该信息,而若新问题涉及不同的专业,则要向多个分会传递,以尽可能地促成最佳的学习组合。假如说信息交换中心是内部的信息中转站,那么对外联络中心则是连接企业网络内外的桥梁。它一方面要时刻关注外部相关知识发展的趋向并为网络内企业提供这一方面的猜测;另一方面还要进行知识的识别和获取。对外联络中心的设立旨在拓宽企业学习的渠道,避免可能的封闭性学习状况。知识培训中心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相应的知识培训服务,它开设各种培训课程,会员企业按照各自的需要选择参和。一方面,培训过程为来自不同企业的人员提供了互相交流的舞台,从而促进会员企业间的非正式学习;另一方面,培训也是外部知识内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通过培训中心传输到网络内的其他企业并实现扩散。

五、结论

网络探究将社会经济活动放到了更加现实和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把价值判定和文化也纳入了它的视野之中,这不仅使我们对社会行动者的行为动因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理解,而且对于描述和分析宏观层次上的集体行为和长期选择也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体现了一种微观、宏观的结合,这种努力很具开创性和启发性。新制度经济学一直想把这两个层次上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但是由于范式框架的限制,难以化解两个层次分析之间的矛盾。而社会资本的引入首先在概念上就充分肯定了社会对个体行为选择的约束和推动,避免了以往一些范式中存在的个人和社会之间难以调和的紧张。以网络资源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网络打破了以传统资源观为基础的战略分析框架,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讨论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新问题,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而且,这一理论对于指导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战略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的国际化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瑞龙摘要:《企业共同治理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9)

(1)在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在办公时越来越依靠计算机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而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都可以很好地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应用到信息处理后,大大提高了人们信息交流的速度,同时还减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一方面,一些企业可以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来联系新客户、处理内部管理业务等,同时还开发了VPN技术,来办理企业的异地业务,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企业赢得了巨大利润。

(2)在多媒体领域中的应用

计算机通信技术运用在多媒体领域体现了很多方面。首先在传统的电视、计算机方面,计算机通信技术推动了网络电视、手机网络的发展,很多电视厂家都在运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加强自己产品的革新;其次在多媒体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方面,大量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也运用到其中,比如远程教育、视频通话等功能开始陆续出现,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办公教学需求,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需求。远程教育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打破了以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家中就可以完成相应的文化教育,这样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随着远程教育的不断开展,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

(3)在即时通信中的应用

即时通信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通信方式,比如手机下载的QQ、微信、微博、饿了吧等APP软件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而计算机通信技术就是它们得以利用的主要工具,主要原理在于手机终端通过服务器和其他手机终端进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网络通信的目的。这种即时通信的大量普及对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人们利用QQ、微信等聊天工具可以实现远端即时对话,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利用淘宝、京东商城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人们利用饿了吧、美团网就可以在家中等待自己团购的快餐等。所以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慢慢被计算机通信技术而改变,从衣食住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计算机通信的介入,这样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起居,节省了人力物力,这就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魅力。

(4)在远程控制中的应用

远程控制是计算机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也是进一步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趋势。比如目前苹果公司的产品就是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来实现远程控制,人们可以直接利用手机就可以对家中的设备进行指令,从而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计算机通信技术在远程控制中应用的原理在于:家庭终端设备和电话、计算机等工具相连,从而通过后者来操纵前者的运转,达到指挥的目的。

篇(10)

1.1互联网出口研究为了保证互联网出口网络链路的畅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消除单点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本研究建议引入两大运营商(电信、联通)的互联网专线,从而实现不间断、高效率的政务服务。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建议在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互联网出口部署网络链路负载均衡设备,以实现以下两种场景下多条链路的负载均衡:(1)内部办公人员和网络工作站在访问互联网服务和网站时,能够在不同互联网出口链路中动态地分配和负载均衡,这也被称为出站流量的负载均衡。(2)互联网络的外部用户在外部访问内部网站和应用系统时,也能够动态地在多条链路上平衡分配,并在一条链路中断的时候能够智能地自动切换到另外一条链路到达服务器和应用系统,这也被称作为入站流量的负载均衡。

1.2核心层研究本研究建议核心层采用两台核心交换机,通过VRRP实现全容错的核心层接入。VRRP全称VirtualRouterRedundancyProtocol(虚拟路由冗余协议)。简单来说,VRRP是一种容错协议,它保证当主机的下一跳路由器坏掉时,可以及时的由另一台路由器来代替,从而保持通讯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为了使VRRP工作,首先要创建一个虚拟IP地址和MAC地址,这样在这个网络中就加入了一个虚拟路由器。而这个网络上的主机与虚拟路由器通信,无需了解这个网络上物理路由器的任何信息。一个虚拟路由器由一个主路由器(MASTER)和若干个备份路由器(BACKUP)组成,主路由器实现真正的转发功能。当主路由器出现故障时,备份路由器成为新的主路由器,接替它的工作。在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中心机房部署两台核心交换机,通过VRRP及MSTP技术实现链路及设备冗余及负载,避免单台核心交换机故障而造成整个业务系统的中断。考虑网络的安全、稳定可靠性,本研究建议网络设备采用知名品牌。

1.3接入层研究为了保证各楼层高可用性、高密度的客户端接入,本研究建议每台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双链路与两台核心交换机对接,并开启生成树避免环路,保证骨干线路千/万兆的链路,另一方面通过trunk将各楼层所需的VLAN传递下来,并通过接口划分指定的VLAN。为了保证安全,各VLAN之间互访控制通过核心交换机ACL(访问控制列表)统一控制。也可以通过VLAN实现各应用系统虚拟专网专用,保证安全性及投资回报。3.4网络接入点研究根据统计1号及2号楼网络信息点列表,本研究建议各楼层的交换机(交换机端口20%预留)配套如下表据上述列表统计,24端口楼层交换机为3台,48端口楼层交换机为17台。

2网络安全保障研究

网络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平台,网络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网络上蠕虫病毒,来自互联网黑客的攻击等。网络安全保障研究考虑的安全设备包括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SSLVPN、入侵防护及WEB应用防火墙,上述安全设备功能简单描述如下:(1)防火墙:是隔离互联网与内网的第一道屏障,用于实现内外网隔离。(2)上网行为管理:可以保障企业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单个用户下载行为而造成互联网带宽瓶颈。(3)SSLVPN:通过简单网页方式建立的VPN通道,可以保障移动办公人员安全高效地访问公司的内部资源。(4)入侵防护:可以及时准确地拦截黑客的各种攻击行为。(5)WEB应用防火墙:可避免网站被篡改而造成各种经济及声誉上的损失。以上这些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对于保证企业网络环境的健康、稳定运行缺一不可。

2.1互联网边界安全研究成功的DDoS攻击(DistributedDenialof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即很多DOS攻击源一起攻击某台服务器)所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DDoS攻击之下的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所有网站性能急剧下降,无法正常处理用户的正常访问请求,造成客户访问失败;服务质量协议(SLA)也会受到破坏,带来高额的服务赔偿。同时,提供商的信誉也会蒙受损失,而这种危害又常常是长期性的。利润下降、生产效率降低、IT开支增高以及相应问题诉诸法律而带来的费用增加等等,这些损失都是由于DDoS攻击造成的。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未来基于互联网业务应用(例如交通信息、网上购票等)将越来越多,面临DDoS攻击机会将越来越大。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在互联网边界区必须部署强有力抗DDOS攻击能力的防火墙,并实现三大安全区域的划分:外网、内网和DMZ(demilitarizedzone隔离区,是为了解决安装防火墙后外部网络不能访问内部网络服务器的问题,而设立的一个非安全系统与安全系统之间的缓冲区,这个缓冲区位于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小网络区域内,在这个小网络区域内可以放置一些必须公开的服务器设施,如企业Web服务器、FTP服务器和论坛等。另一方面,通过这样一个DMZ区域,更加有效地保护了内部网络,因为这种网络部署,比起一般的防火墙方案,对攻击者来说又多了一道关卡)区。

2.2移动办公远程安全接入研究针对部分互联网移动办公用户需要通互联网安全高效地访问内部的业务应用系统,本研究建议配置相应的SSLVPN解决方案,它可以实现免VPN客户维护,又可以保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安全高效地访问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的业务系统。

2.3上网行为管理研究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为了方便员工工作而开通的互联网专线,员工可自由访问互联网资源。但互联网也暴露出双刃剑的特性:一方面员工的上网条件得到改善,公司总部组织运营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随着业务可持续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也发现网络给企业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互联网资源被滥用的问题也日益严峻。过去,员工通过与同事闲聊来打发上班时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员工有了更多的选择,网上购物、与好友聊天、下载手机铃声、在线欣赏音乐、下载电影、收发个人邮件、在论坛上舞文弄墨……。只要员工有兴趣,他们就能在上班时间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乐趣。很多员工一打开电脑就会开始各种下载工作,包括BT、电骡、迅雷这些网络资源的“吞噬者”,这些员工在大量下载电影和软件的同时却在不停地抱怨网速太慢。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其他员工的正常业务办公(比如通过互联网专线上传一些数据等)。同时,不管员工有意还是无意,他们都能够而且有办法去访问一些对组织网络基础设施有害的内容,带来的病毒、蠕虫和木马,均可随着简单的鼠标点击轻而易举地侵入轨道办公系统内网。如何在最大利用互联网优势的同时,避免以上互联网资源被滥用所引发的安全隐患及其他各类问题,本研究建议:通过技术设备和规章制度的相结合,根据业务需求规范不同网络应用优先级,实现网络流量、带宽的总体规划,通过合理规划并实施流量带宽分配,保障核心关键业务平稳运行,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单位的网络资源,从而对局域网的上网行为进行有效管理。本研究建议在厦门轨道交通集团互联网出口部署上网行为控制设备。通过基于网络应用类型以及用户多样化的带宽管理需求,将单条物理带宽划分为多条虚拟线路实现差异化管理,同时又将每条虚拟线路划分为多个虚拟子通道来对应管理不同类型的网络应用(能够为关键业务及应用静态预留带宽策略,保证指定带宽绝不会被其他应用抢占;为指定应用行为提供带宽限制策略,保障带宽不会被其滥用;能够为指定应用的带宽需求提供动态带宽保证,即将指定应用未占用的带宽动态共享给其他应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通过基于P2P行为特征的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加密的、版本泛滥的、同一版本多次变种的、不常见的P2P应用进行识别,为有效的管控P2P应用;基于内容的网页智能识别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智能识别,自动学结出某类网站的特征与共性进而对用户访问网页所产生的流量进行差异化管理;基于文件类型的精确识别,有效管控HTTP、FTP文件上传、下载流量,保证网络带宽的合理利用。以此来帮助互联网用户控制和管理对互联网的使用,包括对网页访问过滤、网络应用控制、带宽流量管理、信息收发审计、用户行为分析等。通过部署上网行为管理能达到以下效果:(1)入网管理,有效管理上网用户数量;(2)无线准入机制;(3)设置专门上网的电脑;(4)防止机密信息泄漏和法律违规事件;(5)审计内网用户发送邮件;(6)审计内网用户访问网站;(7)审计内网用户使用聊天工具的内容;(8)因人而设上网权限;(9)带宽及流量管理;(10)通过控制P2P流量,限制下载;(11)合理利用带宽细致划分与分配带宽资源。

2.4入侵保护研究依据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未来网络和相关业务情况分析结果,本研究建议在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内部网络部署入侵保护系统IPS,以最大化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减少及有效避免以下安全风险:(1)网络互连带来的安全风险由于业务需要,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网络需连接互联网,业务或办公数据在网络上传输,而网络设备、主机系统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安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存在的漏洞进行破坏,可能引起数据破坏、业务中断甚至系统宕机,将严重影响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网络的正常运行。(2)攻击快速传播引发的安全风险目前利用漏洞传播的蠕虫、病毒、间谍软件、DDoS攻击、垃圾邮件等混合威胁越来越多,传播速度加快,留给人们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使用户来不及对入侵做出响应,比如蠕虫爆发将造成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网络瘫痪。入侵检测系统IDS虽然能检测出攻击行为,但无法有效阻断攻击。另外,网络防病毒系统属于被动防护,对于新的未知蠕虫病毒,防病毒软件无法检测出。因此如何保证厦门轨道交通集团网络在安装最新安全补丁之前,网络不会被蠕虫、病毒、黑客等攻击造成网络瘫痪。入侵保护系统IPS(IntrusionPreventionSystem)提供一种主动的、实时的防护,其设计旨在对常规网络流量中的恶意数据包进行检测,阻止入侵活动,预先对攻击性的流量进行自动拦截,使它们无法造成损失,而不是简单地在传送恶意流量的同时或之后发出警报。IPS是通过直接串联到网络链路中而实现这一功能的,即IPS接收到外部数据流量时,如果检测到攻击企图,就会自动地将攻击包丢掉或采取措施将攻击源阻断,而不把攻击流量放进内部网络。

2.5WEB应用防护研究随着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将来互联网业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社会影响力将越来越大,一旦平台网站被攻击将无法对外提供服务或被篡改,该情况将对厦门轨道交通集团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建议在DMZ区部署针对网页防篡改的WEB应用防火墙。传统的边界安全设备,如防火墙,作为整体安全策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局限于自身的产品定位和防护深度,不能有效地针对Web应用攻击提供完善的防御能力。因此,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对外服务的网站有必要采用专业的安全防护系统,有效地防止各类攻击、降低网站安全风险。合理的WEB应用防火墙可以包含事前、事中、事后的事件有效管理。事前,ICEYEWAF提供Web应用漏洞扫描功能,检测Web应用程序是否存在SQL注入、跨站脚本漏洞。事中,对黑客入侵行为、SQL注入/跨站脚本等各类Web应用攻击、DDoS攻击进行有效检测、阻断及防护。事后,针对当前的安全热点问题,网页篡改及网页挂马,提供诊断功能,降低安全风险,维护网站的公信度。

3网管中心研究

健康、稳定的网络环境,除了需要良好硬件网络基础环境,还需要配套后台的网络运维管理软件,此次网管中心网络运维管理软件包括补丁及防毒中心、数据备份中心、文档加密系统及桌面管理系统。

3.1补丁及防毒研究目前绝大多数病毒传播的途径是网络。对于一个网络系统而言,针对病毒的入侵渠道和病毒集散地进行防护是最有效的防治策略。因此,对每一个病毒可能的入口,部署相应的反病毒软件,实时检测其中是否有病毒,是构建一个完整有效反病毒体系的关键。来自系统外部(Internet或外网)的病毒入侵:这是目前病毒进入最多的途径。因此在与外部连接的网关处进行病毒拦截是效率最高,耗费资源最少的措施。可以使进入内部系统的病毒数量大为减少。网络邮件/群件系统:如果网络内采用了自己的邮件/群件系统实施办公和信息自动化,那么一旦有某个用户感染了病毒,通过邮件方式该病毒将以几何级数在网络内迅速传播,并且很容易导致邮件系统负荷过大而瘫痪。因此在邮件系统上部署反病毒也显得尤为重要。文件服务器:文件资源共享是网络提供的基本功能。文件服务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并且能对信息进行长期有效的存储和保护。但是一旦服务器本身感染了病毒,就会对所有的访问者构成威胁。因此文件服务器也需要设置反病毒保护。终端机:病毒最后的入侵途径就是最终的桌面用户。随着智能手机、随着各种网络应用的增多,智能手机和笔记本计算机的普及,网络边界逐渐消失,网络结构趋于开放;由于网络共享的便利性,某个感染病毒的桌面机可能随时会感染其它的机器,或是被种上了黑客程序而向外传送机密文件。因此在网络内对所有的客户机进行防毒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建议厦门轨道集团本部部署补丁及防毒中心,通过补丁及防毒中心统一管理及控制集团内所有终端机及服务器的补丁审批及病毒库更新。

3.2数据备份研究鉴于IT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及可能发生的硬件损坏、人为误操作、存储故障等造成的数据损坏和业务停顿,或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毁灭性破坏,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也提出新的要求:系统的数据、文件等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丢失后要能快速恢复;电子档案资料要实现归档并能在异地保存。因此本研究建议厦门轨道集团本部部署数据备份中心,数据备份中心除了提供备份软件外,还需配套专用的磁盘备份设备,为集团提供集备份、容灾和存储为一体的创新型备份存储方案。通过部署数据中心以期能达到以下效果:从PC到Windows到Linux和Unix服务器环境的集中备份,并采用NAS、IPSAN和FCSAN多种存储架构相结合的方式满足用户数据共享和集中存储的需求。

3.3文档加密研究行政办公文档、经营文档、技术文档三类文档在企业运作活动中密不可分又相对独立。如:研发类的技术文档希望在技术体系内部使用,不能轻易流转到行政管理部门,而企业经营文档,特别是一些敏感的经营信息,只能在受控的少数经营部门,如:财务、总办等部门使用。文档如何在本体系内充分共享,支撑业务活动,同时又受控地流转到其它部门,是文档安全保护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另外,任何企业和外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行政监管部门、客户、供应商等,如何能将相关地文档和外部合作伙伴交换,同时保证其安全性,也是文档安全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在行政办公文档、经营文档、技术文档相关的体系内部,文档的安全保护也必须考虑文档的日常使用和流转、文档管理规范的遵守和落实、文档保护相关的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统一协调,达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即对文档进行适当的保护又不影响企业正常的业务运作。达到这一定,必须充分考虑文档操作流程、文档管控措施、文档保护技术手段的要求,使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本研究建议在厦门轨道交通集团部署文档加密系统,以期能达成以下效果:客户端动态加解密区域文件复制或保存时自动强制加密。文件打开时自动解密。对用户来说,该过程是完全透明的,不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无论是另存为其他文件格式,还是使用进程名欺骗的方式都能对文档有效加密。无论通过存储(USB、光盘、软驱、ZIP盘等)或网络(Email、FTP、Windows共享等)或是其它传输介质与方法(红外、蓝牙等),均在保护范畴内。(1)拷贝粘贴及拖拽控制:允许从外部复制进受控文档,但不允许从受控文档向外复制粘贴(包括邮件或者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在受控文档间的拷贝粘贴、拖拽均可正常使用。(2)文档权限管理:文档具有阅读、编辑、打印的权限控制。对外发文档除了上述功能外还需加上时间限制以及次数限制功能,该文档超过一定时间或打开次数就无法再使用,而且对于作者可实行再授权功能。用户端对文档的任何操作都有详细的操作日志,其检索功能对文档的非法操作能快速定位。用户终端的自我防护、客户端程序及加解密模块不能轻易的在非认证或授权的情况下被终止或激活。系统能控制客户端的打印、截屏、录屏等功能,但此功能仅限于对受保护的文档进行控制,而非受保护的文件使用还是灵活的。员工因工需要挟带笔记本出差或在出差过程中需要对一些密文解密外发时系统应提供一套完整的离线管理和解决方法。

3.4桌面管理研究在现代企业环境下,一个IT的管理部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企业的计算机运行环境。同时,由于计算机设备的更新和变化,财务部门对企业的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和统计经常处于一种无序及手工统计的状态,当设备更新频繁时,原本的设备管理记录往往由于管理的滞后和对实际情况的掌握程度不够无法及时更新,从而造成设备管理的混乱还会造成时间的迟滞,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给企业带来损失。如何解决这些痛苦的管理问题?您需要一套高效和易于使用的桌面管理解决方案。本研究建议在厦门轨道交通集团内部署桌面管理系统,通过部署该系统以期能达到以下效果。(1)资产管理软硬件资产信息收集,动态掌握全网IT资产现状可定义的资产变更警报,可以全面监控客户端的IT资产与配置的变化,例如,客户端的内存、硬盘的变化,以及IP地址的变化等等,避免企业IT资产的流失。全面的资产报告,集成超过120种报表,并使用最新的自定义报告引擎,使创建自定义报表更加方便。便于资产统计、盘点。(2)远程支持帮助管理员对被管理设备进行远程支持,减少大量的现场支持及电话支持工作,提高服务支持的响应速度。集成多种桌面支持工具,包括:远程控制、远程对话、远程文件传输、远程执行、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远程桌面画图等等。可根据网络带宽忧化的远程桌面支持,节省企业远程支持费用。(3)软件分发向跨网络的大批客户端进行软件(办公及应用软件)的远程安装或卸载;帮助企业进行软件的统一部署、升级、维护。支持应用软件修复,使用户的业务可持续运行。支持“推”和“拉”的两种软件分发方式。支持软件分发的断点续传。支持任务完成,保证任务执行的完整性。支持软件分发向导,使软件分发更加简单。自带软件差异打包工具和脚本编辑工具。(4)操作系统分发和配置迁移对远程客户端进行硬盘映像的捕获或部署,实现硬盘备份/恢复,支持多种操作系统映像分发格式:Ghost、Image、PowerQuest等等。支持操作系统的配置迁移:从Windows98/2000向WindowsXP/2003迁移。用户帐户信息;应用程序设置,模板及关联文件;桌面设置(MyDocs;映射的驱动器;打印机;壁纸;屏幕设置等)。支持裸机的操作系统分发,可帮助客户为批量裸机快速部署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

上一篇: 高二化学论文 下一篇: 护理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