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4: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护理分析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50例患者,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18.6岁,病程1~38年。上述患者经一般的脑电图检查无确诊病理类型,不便于临床治疗,故采用视频脑电检测。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Bio-logical公司生产的32导联全数字化视频脑电监测系统;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放置法[1],安放参考导联与双极导联相结合进行描记,电极安放在额-前额,前额-中央,中央-顶、顶枕及耳垂等处[2]。通
过摄像头将患者录像信号与脑电波同步记录下来,用电脑硬盘储存数据,供医师对照分析,做出诊断。
2护理方法
2.1检查前
2.1.1心理护理
由于大部分患者病程长,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控制或缓解,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发作时意外发生率高,精神痛苦并产生心理障碍,对诊断及治疗缺乏信心。因此我们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并满足患者的需求。介绍视频脑电的现状及发展,告知检查无痛苦及创伤,介绍检查经过,介绍进行该检查的必要性和优点,请检查完毕的患者现身说教,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家属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2.1.2病人准备
所有患者均需预约检查,检查前三日停服对脑电图有影响的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服镇静催眠药物及抗精神药物。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发作的性质、时间、规律及是否有诱因,如发作时间在白天,预约日间检查;发作在晚间,则预约在晚上检查;如果发作有诱因,检查前尽量给予诱发因素。检查前一日将头发洗干净,不用护发素,不能涂抹发胶、摩丝等定型剂,避免油脂等影响电极导电性,必要时剃发或涂拭电糊来减少头皮电阻值[2]。入室检查前要询问病人是否正常进食,以防发生低血糖,影响检查结果。嘱病人脱去化纤衣物,但要防止受凉,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需要做睡眠剥夺诱发试验的患者,嘱咐检查日前夜禁睡5~10小时。对小儿和精神病人等不能合作者,可在检查前给予适量的快速催眠或镇静剂,常用10%水合氯醛,待病人安静或入睡后在做脑电图检查。检查前应先排空大便。电极帽松紧大小选择要适度,过松时电极容易出现伪差;过紧时容易影响血液循环,使检查者感到头晕不适,进而引起脑电波的变化。
2.1.3环境及仪器准备
打扫房间卫生,拉上窗帘,检查空调是否能正常运转。确定脑电图机工作正常,电极帽完整无缺,电极线无断裂脱落,摄像头前无物体遮挡。
2.2检查中
2.2.1病人护理
要求患者检查时尽量保持卧位、安静休息状态,应力求舒适、精神安宁、肌肉松弛、自然呼吸[2]。定期探察患者头部电极是否脱落或松动,如有及时告之医师并按原部位粘贴上电极。指导帮助病人床旁解大小便并及时给予清理,在检查床上进食时要避免食物掉落弄脏床被。检查过程别要问及患者有无头痛、恶心、抽搐发作及其他不适症状。遇到被检查者抽搐时及时告之医生,并解开病人领扣,取出活动性假牙。使用舌钳防止舌后坠阻塞呼吸道,同时取平卧头侧位,擦除口腔分泌物,防止窒息。遇到牙关紧闭者用纱布包着压舌板,塞入臼齿处,防止咬伤舌头。切勿过度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位。同时可掐人中、合谷穴促患者苏醒。注意保护头部电极线,避免患者扯断或拉脱电极线。遇到连续发作时应告之医生予以镇静止痉治疗。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前给患者作过度换气动作示范,不合作的患儿可在嘴前悬吊纸条或玩具,鼓励患儿尽力吹气,诱导过度换气动作。陪人不能挡住视频摄像镜头视野,尤其是发作期,陪人应充分让发作行为被摄影记录,以便医师与脑电同步分析。
2.2.2维持稳定适宜的环境
调整室温18~22C,湿度50%,注意光线强弱[3]。温度过高,病人出汗,头皮上电极极易松动,脑电基线漂移,产生伪差;温度过低,病人寒冷肌肉收缩而致伪差增多。湿度过高,在安放电极线时粘胶不易干、粘不牢[2]。保持室内整洁、安静,不要在室内喧哗或频繁走动,尽量使患者进入完整的睡眠周期状态,以减少伪差。
2.3检查后
清洗被检查者头部的导电膏和耳垂的橡皮膏,检查电极线是否断裂或者损坏、丢失,遇到此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清理床被,开窗通气,保持检查室内整洁舒适。门诊患者通知其取检查报告的时间及地点,留下病人电话及详细详细地址,以便定期回访。
3讨论
视频脑电监测(video-EEG)是对被检查者行长达12~72小时的脑电录像监测,操作方法简便,伪差少,是鉴别癫痫发作类型及性质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癫痫综合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系统具有记录的脑电波型清晰,资料可重复回放,可精确分析临床发作和脑电之间的关系,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癫痫的诊断水平,并为临床鉴别一些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组。但是,由于检查时间长,而且有些受检者具有发作表现,甚至伴有意识改变。所以,检查前、中、后整个过程的系统护理工作是保证完成此检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准确记录脑电波信号,避免和减少伪差的可靠保证。我院通过明确的整体全程护理,所有受检者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感受舒适安逸,受到患者的一致肯定。完整顺利的检查协助提高了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减少癫痫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的误诊、漏诊率。
参考文献
[1]JOHN.R.HUGHES,主编.临床实用脑电图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谭郁珍,主编.临床脑电图与脑电地形图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0.
[3]韩建,等.131例癫痫病人行视频脑电监测的护理.当代护士,2003,7:25.
1.1.1护理质量的问题产科工作繁琐、周转率极高、产妇与新生儿均需观察与护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病人来住院的时间、人数、病情都难以预料,这给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晚夜班的护理人员一人当班时更为紧张。
1.1.2未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如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制度。未能及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不能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异常情况。
1.1.3专业知识缺乏及实际操作能力差如产妇及家属提问不能正确作出回答及解释,静脉穿刺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判断能力差、有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如遇急、危重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抢救。
1.1.4护理沟通技术欠缺①说话语气生硬、面无表情、缺乏耐心、敷衍了事,使产妇及家属认为护理人员缺乏医德,服务态度差,无同情心。②各项护理操作前未作解释,暴露性操作前未作任何遮掩工作,使产妇认为工作人员不尊重他人隐私权。⑧沟通缺乏技巧,不能把握有利时机,讲话不注意分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1.2护理文书质量不过关
1.2.1护理记录不及时、缺项、漏项、书写时存在乱涂、乱刮、乱画现象。
1.2.2护理文书记录不真实、不整洁、内容公式化。
1.2.3急、危、重症患者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客观、重点不突出,与医生在医疗文件书写时内容不一致。
1.2.4医学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无自我保护意识。
1.3管理者工作的强制化,对护理人员工作缺乏赞同与认可
在我国,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着重医轻护、护理人员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与收入相对不平衡。
1.4医护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
1.4.1医护人员向病人及家属交待的病情与解释不一致,导致患者及陪扩人员的不信任。
1.4.2由于医生与护士技术上的差别以及询问病史地点、时间不同,导致医疗文件书写内容刁二一致。
1.5产妇及家属的原因
1.5.1家属对医疗护理与医疗环境期望太高,对产妇及新生√L发生的一些问题(包括生理现象)过于紧张。
1.5.2个别家属及产妇素质较差,缺少社会道德,不尊重医护人员,甚至乱骂、污辱护理人员。
1.5.3语言、年龄、文化程度及家庭背景的不同,使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防范措施
2.1提高护理质量
2.1.1病人多工作繁忙时实行弹性制排班,适当增添班次,使护理人员做到忙而不乱、急而不燥。推广实行整体护理模式,把握有利沟通时机,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2.1.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加强三查八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1.3严格护理文书书写制度,遵照《湖南省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实施,做到举证有据,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2.1.4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组织的各项学习,邀请权威专家、教授讲授专科知识,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管理方案。每年选派技术职称高、有责任心、上进心的优秀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对新调入、刚分配的工作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实行优化考核制度。
2.2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组织全院护士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化要求,使每个护士从根本上认识到护理文书的书写是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的有利证据,也是保护自我的根本措施。
2.3管理者实行“人性化”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重视护理工作,关心护士,对优秀事迹及优秀个人加以适当奖励,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有可能发生纠纷的病人有预见性,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尽可能满足其需求,以尽可能化解医疗纠纷的隐患。
2.4加强医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工作为前提,顾全大局,相互谅解,相互配合。
总结护患纠纷不仅影响了护患关系的和谐,也给护理工作人员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和工作上的不愉快:对医院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护理纠纷的及时预防与解决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1收住对象
特需病房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应运而生的一个特殊病房,是医院为满足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特殊群体病人对医疗护理较高要求而专设的病房。所收住病人有外宾、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有外资、合资企业的白领阶层,也不乏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有特殊要求的病人,相对于国内一般社会阶层来说,在总体上,所收住对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强的经济支付能力,较高的文化层次。
1.2环境要求
病房应有较好的适合病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如:宽敞、独立成套、清洁整齐的病房,良好的生活娱乐,通讯联络设施,可随时提供医疗监护设备、专家的随访,并考虑到病人的特殊要求,提供必要的包房和会客室等。
1.3技术要求
1.3.1全科性综合病房
由于收治病人病种的多样性,包括血液、肾脏、消化、心血管内科、泌尿、血管、普外科、神经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骨科、眼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医疗护理涉及多科室,具有综合性。
1.3.2全面的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努力满足病人和家属随时会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健康指导。因为这些特殊群体有选择治疗医院的自由,对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比较注重个人治疗需要的特殊性和保健指导,在医院的选择上注重适合自己疾病治疗的医疗护理质量和特色服务。因此特殊病房的建设只有在医疗护理服务方面保持优良传统,并不断进取,努力创造新的特色,才能提高信誉,增强竞争力。
1.4病房应具有较强的人文氛围病房管理中既要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有关外事,干部保健等制度,又应更多地为病人着想,适应他们的需要,为病人的治疗创造较为宽松的条件和文化氛围,如在文化生活、外出活动、病人伙食、来访接待、家属陪伴、代办事宜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
2特殊病房护理特色
护理服务是病房重要的基础工作,特需病房更应努力满足病人对医疗护理高质量,广泛多样的需要,提供最佳护理,在创造护理服务特色上下功夫。
2.1全科护理
全科就是护理服务工作除了有一些常规的、共性的基本内容外、还应有各专科疾病的一些特殊的技术要求和一定的特色服务。要求护士在业务技术上下功夫,要严格认真贯彻医嘱,既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常规护理工作,又要努力对患有不同病种的病人特殊的护理要求落实完成好,增强护理本身应有的实力,使病人对病房的全科护理建立起一种时时在在的信任感。由于特需病房收住对象的特殊性,病种复杂多样性,且各专科无固定医生在病房内,有时患者病情来势凶险,时间紧迫,着无疑给给护理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难度,但也最能体现护理质量。有一位香港百岁老人,因糖尿病并发严重感染、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大出血、机体因严重失血而致肾功能损害,脑组织缺氧,全身皮肤由于重度失血营养循环障碍而致褥疮等,对这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高龄病人,全科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抢救,经70天治疗护理,病人终于康复出院。
2.2全程护理
全程就是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要尽可能通过我们的护理服务让病人得到身心两方面优质护理,除了做好病人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每位护士对所负责病人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不放过病人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使病人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乐于接受治疗,增强治疗信心。护士应做到任劳任怨,冷静地对待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善于观察进行心理分析,耐心做好相关工作,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如从病人入院时的接机服务甚至是外籍病员不治而亡的尸体托运回国等系列服务就是全程护理的一个缩影。
2.3全方位护理
全方位护理是既要为患者,也要为其家属;既要在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又要在其非治疗过程中;既有涉及院内,也有涉及院外等的各项联系服务,都要努力尽可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方便、指导,及时解除后顾之忧,满足一定文化需求。由于病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担任着不同社会角色,对所患疾病有不同的认识,对医疗、护理水平有不同的需求,文化差别形成了人们在观念和意识上的区别,因此我们在护理服务中应注重病人的社会性,注重多元文化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以现代先进护理观和技术为指导,以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贯彻整体护理思想,为病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全方位、高水平的护理,如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导医、导购、导游、做礼拜、参观寺庙等信息。
2.4护理服务艺术
由于特需病房所收住对象的特殊性,面临这样一些经济富裕、社会地位高的群体及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怎样开展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经过多年护理服务实践与研究,形成了“不、情、忍、乐、全、换”六字服务艺术。“不”即不断提高对病人及家属说一个不字,想方设法解决所提出的困难和疑问。“情”即真情相对,情义无价,以情动人,以诚感人。“忍”即对过分要求,挑剔的病人,忍让在先。“乐”即千方百计让病人得到满意、快乐。“全”即提倡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换”以心换心、换位思考,以适应不同层次病人的特殊需求。几年来,由于护理特色的形成,使病人满意率100%,病人周转率快,病人入住率逐年增加,与历年同期比较:1998年较1997年增加30%,1999年较1998年增加70%,1999年较1997年增加了120%,连年来,特需病房多次获得市级“三八”红旗集体、“巾帼文明岗”、卫生系统“共青团号”、市“十佳特色班组”等光荣称号。
3体会
2护理方法及体会
2.1局部创面护理
2.1.1手术清疮将压疮部位坏死及液化组织进行了3次小范围清创,露出了新鲜红润创面。
2.1.2涡流式冲洗创面用两支20ml注射器分别取出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以每秒2ml的速度推出水流,由创面中心环形加压向外冲洗,从而形成涡流式水流,反复冲洗至创面清洁。这样,既不会损伤肉芽组织,也不会使棉纤维残留于伤口内引发异物反应,影响组织愈合。
2.1.3采用新的换药方法在治疗和护理的早期,创面有组织坏死和脓液流出时,用普通胰岛素和庆大霉素联合外敷,每日换药一次;将胰岛素与庆大霉素按4u:8u的比例配置,均匀的涂于创面上,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并监测换药后0.5~2h的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用普通胰岛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压疮的依据:胰岛素能消除局部组织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2]。庆大霉素可增强抗菌效果,两者合用,可促进创面的愈合。在治疗和护理的60天后,炎症和组织坏死已被控制,露出新鲜红润的创面时,改用双料喉风散外敷创面,方法如下:于每次翻身后用2%的碘伏消毒、待干,将双料喉风散均匀喷洒于压疮部位。双料喉风散的主要成分有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豆根、青黛等。其功能清热和解毒,可用于治疗皮肤溃烂。在治疗Ⅱ期褥疮过程中,双料喉风散起到了很好的收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2.1.4辅助物理治疗每日使用周林频谱仪照射创面15~20min对创面起到了消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增强细胞功能的作用,使创面干燥,减少渗出,对组织的再生和修复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2.1.5定期做创面细菌学鉴定在换药前病房行紫外线空气消毒60min,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用生理盐水棉签从创面中心环形向外擦拭分泌物或直接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细菌学试验结果及时选用抗生素,收效显著。
2.2全身护理
2.2.1卧位因患者褥疮发生部位是由于入院前长时间平卧,肩胛、骶尾和足跟部位皮肤和组织缺血缺氧所致。我们在该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左右侧卧位交替,合理放置防压用具,根据受压部位皮肤的情况每1~2h翻身一次,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在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得到改善,酌情延长2~4h一次。
2.2.2加强营养营养不良可延迟创面的愈合,降低机体免疫能力和肌张力,为患者准备高热量、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饮食,保证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以增加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
2.2.3高热护理该患者在住院期间曾两次发生高热,我们采取温水擦洗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被服,避免全身皮肤和压疮部位受到不良刺激。
2.2.4尿便管理病人大小便失禁,在治疗早期,我们采用留置尿管引流尿液,因其易引起尿路感染,在病人全身情况好转后我们拔除尿管,使用一次性尿套,每日更换。为防止使用便盆加重压疮,该病人未使用便盆。为防止大便流出污染骶尾部创面,我们用柔软、吸水性强的卫生纸折叠成约30cm×15cm的长方形夹于病人两腿之间,每次翻身检查,防止骶尾部皮肤和创面受到不良刺激。
2.3心理护理当一个人活动能力丧失时,会改变个人对自我身体形象的概念,认为自己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3]。患者病情加重前生活能自理,此时对行动不便和全身多处有褥疮无法承受。入院后治疗进程缓慢,病人和家属情绪低落,对以后的生活充满疑虑。我们首先做家属的思想工作,将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告诉他们,并通过现身说法,举例子等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明白,对病人而言,亲情是最重要的。医务人员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的配合,病人更需要亲人的爱。我们和家属共同努力使其慢慢调适状态来适应,走出情绪低谷,配合治疗。
3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治疗压疮的过程中遵医嘱使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以减少关节肿胀和关节强直。
压疮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方法:全身治疗以保证适当的营养,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和贫血,补充维生素A、C及增加微量元素锌的摄入,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局部治疗以解除压迫和疮面处理,能获得治愈或显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我们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患者全身多处重度压疮完全愈合,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王桂华,景琼玲.护理职业技术.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7.
2蒋琪霞.胰岛素溶液封闭式外敷治疗褥疮的研究.中华护理学杂志,1994,29(5):274.
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护理差错。[1]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范围广、工作环节多,操作具体,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的机会较多,抓紧护理差错事故的预防工作,可以防微杜渐,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院发生的78例差错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差错发生的主要类型、高发科室、高发人群及高发时间段,以便于管理预防。
1临床资料
2005年至2009年我院共发生护理差错78例,均按我院护理差错评定标准审定,其中2例严重差错,76例一般差错。
2结果
3讨论
3.1认清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环节,完善护理风险管理。
我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中错抄或漏抄医嘱排在了首位,可见主班更容易出错,这与主班的工作性质有关,主班在护士站处理医嘱的同时,常承担接待新病人、办理出院、接待病人、家属以及其它各类到科室咨询人员等工作,环境干扰大,易打乱正常工作程序导致出错。处理的最佳办法为引入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电子医嘱执行单直接打印,不经过转抄,简化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减少出错机率。另外遗忘性护理差错(静脉给药或肌注给药漏执行、漏发口服药)占了总数的29.49%,是护理差错的高发类型。某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凭主官印象判断、交接班不清楚、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是发生此类差错的主要原因。李旭[2]等指出,护理差错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是由质量管理缺陷造成的。护理部应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建立护理安全管理中心,建立差错自愿报告系统,对上报的护理差错事件采用“护理差错环节讨论法”[3]分析,突出环节讨论,从事件发生全过程,分析每个人和每个管理环节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差错的再次发生。
一线护理人员为防止各种遗忘性出错,规定使用工作记录本,每天上班前计划好本班工作,对重点环节、关键环节作好记录,下班前参照笔记本检查本班工作完成情况。
3.2加强高危人群的培训,提高护理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低年资护士是发生差错的高危人群,这与护士的临床经险欠缺,业务技能掌握不熟练有关。有研究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护理安全的最重要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护理人员,特别是工作5年以内的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培训应从岗前培训抓起,制定合理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医疗纠纷防范、护理风险防范、护理核心制度落实等方面,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入临床后制定详细带教及考核计划,强化基础护理技能训练,重点加强护理常规及抢救技能掌握,要注重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加强责任心,防范护理差错发生。
3.3护理差错的高发时间及对策
护理差错的发生时间以上午为主,这与大部份基础护理、输液、注射等治疗工作均在上午有关,护士长应根据本专科特点,计算每班工作量,合理进行弹性排班,并且制定具体到时间段的各班次职责,规范护士行为,也使护士的工作有章可循,减少差错的发生。其次,对一些长期医嘱的更改,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也可建议医生提前到前一日下午,避免在特别繁忙时又有大量医嘱更改,增加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3.4重视高风险科室的人力配置及人性化管理。
护理差错的高发科室为外科、内科,其原因为这些科室平时的工作任务较其它科室重,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外科病人病情急、变化快、病床周转快,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这些科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在人力资源上予以支持,在护理技术上也要给予重点扶持和专业培训。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与病人接触多,护士每天围绕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工作,稍有处理不当,便可引发纠纷,因此,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尤其目前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工作高负荷,任何环节的问题均可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所以护理管理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理管理者要经常深入一线,更多地关注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根据需要弹性排班,增设机动班,缓解护士的生理、心理压力。同时优化工作环境,改善工作流程,保证各项工作按规章制度进行,做到计划性强、时间观念强、工作效率高、质量安全性好。超级秘书网
护理差错事故的管理对病人安全至关重要。了解护理差错的分布特征,加强管理,控制护理差错事故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也是护理管理者和研究者应该积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2鼻饲情况及结果在入院24-48小时内,由于存在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情况,不能进食的患者,即给予鼻饲饮食。鼻饲液为营养液,蔬菜汁、水果汁等液体。结果:鼻饲后出现胃管脱出20例,堵管5例,误吸9例,口腔炎、口腔溃疡、腹泻各10例。
2并发症的预防及相应护理对策
2.1胃管脱出放置胃管后,在出鼻孔处贴小胶布,标记胃管放置的长度。用小棉绳双向反折固定于胃管上,再将小棉绳挂于患者的双耳后,胃管固定牢固[1]。咳嗽、恶心一般不会致胃管脱出,要严防患者自行将胃管拔出。对意识不清、不合作的患者,嘱照顾者24小时陪护。必要时给予患者上肢约束带固定,双手可戴无分指手套。
2.2胃管堵塞胃管堵塞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鼻饲液的食物颗粒太大;二是鼻饲管在口腔内有扭曲;三是在鼻饲后未及时冲洗鼻饲管。根据以上因素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首先,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位;其次,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水稀释,药物要研成细未服用,牛奶不要与果汁同时喂;另外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0ml冲洗管道。
2.3便秘与腹泻胃肠道并发症是肠内营养治疗时最多见的,其中腹泻最为常见。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有:鼻饲用具及鼻饲液被细菌污染;鼻饲液温度过低,刺激肠蠕动过快;每次鼻饲液注入量过多等。要减少其发生,要注意鼻饲液及鼻饲用具的清洁,鼻饲液要现用现配,低温冰箱保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餐前充分热透(煮沸5分钟)鼻饲温度38-40℃,每日更换注射器,管道接头处应保持无茵。一般每次注入量为200-300ml。由于腹部受冷会使肠蠕动加快,而引起腹泻,故应注意腹部保暖。腹泻严重时,应暂停鼻饲,使胃肠充分休息,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局部浸渍、破溃。约15%的肠内营养患者会发生便秘[1],这与患者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长期使用低渣营养制剂或水摄入不足有关。因此要经常给予患者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饮食,提供足够量的液体,并定时以顺时针方向作腹部按摩,协助排便,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服用缓泻剂及胃肠动力药。
2.4误吸致吸入性肺炎鼻饲患者发生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吸入性肺炎。常见原因为口腔中分泌物误咽,胃排空迟缓,恶心、呕吐致胃管移位,营养液返流以及患者体质较差等有关。要避免发生误吸关键在于预防:每日口腔护理2次,及时清洁口腔分泌物,输注营养液时要适时适量,缓慢匀速,开始时20ml/h,逐渐增加,一般输入速度为50-100ml/h;采取合适的,床头抬高40-45℃,进食后30-60分钟再放下床头,鼻饲前不要翻身、拍背、吸痰,同时避免进食后30分钟进行以上操作。经常监测患者胃内食物残留量,若未消化应延迟鼻饲时间。当发生误吸时,应立即停止营养液的输入,让患者取右向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必要时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清除误吸物。
2.5口腔炎、口腔溃疡长期留置鼻饲管的患者,由于缺乏食物对口腔内腺体的刺激,而使唾液分泌减少,易造成口腔内膜干燥,也易造成细菌的繁殖,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防止齿龈及粘膜的感染。
3小结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由于各种疾病致吞咽功能减退,造成不能进食,依赖鼻饲以确保机体的营养需要,而在鼻饲过程中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虽然难以完全避免,但部分并发症可通过护士的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一定的护理预防措施,而减少乃至避免的,从而保障鼻饲患者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建萍,魏冰等.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2,第01期.
2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常用化疗药物有阿霉素、丝裂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等,2~3种药物联合应用。常用栓塞剂为碘化油。
3护理措施
3.1介入治疗前护理
3.1.1基础护理治疗前,要求责任护士必须掌握患者的有关资料,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介入治疗的基本治疗原理和过程,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后卧床及穿刺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训练患者在床上排尿、排便的方法。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出积极评价。对身体状况差者,应先加强支持治疗。治疗前数日应给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类、奶类以及各种豆制品。
3.1.2心理疏导当患者被确诊为肝癌时,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又因对介入疗法缺乏认识,由此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治疗失去信心,故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安慰、解释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此疗法有所认识,从而帮助患者解除焦虑和恐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治疗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3.1.3术前准备术前12h做碘过敏试验,双侧腹股沟区域备皮,术前6h禁饮食。检查并备齐抢救用品,常规药物准备。
3.2介入治疗术中护理
3.2.1术中配合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碘过敏实验结果,协助患者低枕仰卧位,戴一次性无菌帽,暴露穿刺部位,连接心电监护,常规肌肉注射胃复安10mg(减轻抗癌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防止患者对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同时保证术中发生异常时能及时快速用药。病人准备完毕,协助医师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配合医师为病人皮肤消毒,铺无菌单,股动脉穿刺、造影、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和栓塞血管。严格无菌操作。治疗结束拔出导管,术者压迫穿刺动脉点15~20min,同时护士应监测心率、血压、同侧足背动脉搏动,警惕迷走神经反射发生。
3.2.2术中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同时密切注意患者是否伴有胸闷、呼吸困难及胸前区疼痛,及时发现肺栓塞。
3.3介入治疗术后护理
3.3.1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术后24小时绝对卧床休息,每30分钟测血压1次,观察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至血压稳定后4小时1次,如血压低于90/60mmHg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本组未发现此类现象。
3.3.2观察穿刺点的局部情况术后嘱咐患者术侧肢体伸直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穿刺点用绷带加压包扎后用1kg沙带压迫止血6小时,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局部保持清洁干燥。
3.3.3观察有无血栓形成注意插管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变化,与健侧比较观察。因导管较粗,在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有使血管内膜受损或血管粥样斑块脱落致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如发现肢体变冷、苍白、疼痛、无脉或脉弱表示可能有血栓形成,应及时溶栓。本组无1例发生血栓。
3.3.4发热、疼痛、呕吐护理因治疗中大量应用化疗药物,,肿瘤组织坏死,术后大多患者出现发热、肝区胀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一般持续2~4d,轻者无需处理,剧烈胀痛时遵医嘱予患者度冷定100mg肌肉注射;体温超过38.5℃时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药;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引起呛咳或窒息,必要时肌肉注射胃复安10mg予以止吐。
3.3.5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晚上例外。因为晚上饮水多了会影响患者休息,术后6小时后小便量不少于1000ml,这样有利于造影剂的排出。术后患者因化疗药物的作用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恶心、呕吐、疼痛、发热等症状,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厌食,因此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和搭配。介入术后12h内禁食有渣、油腻食物,进食一些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以增强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
3.3.6预防感染由于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患者白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化疗后易发生感染,所以术后3天要常规应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营养,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预防口腔炎及压疮的发生。
4效果
经我们积极系统的护理干预,6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介入治疗全过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厌食、发热、呕吐反应,经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均得到了明显缓解。术后未发生一例局部渗血等意外情况,患者局部亦无疼痛。经术后复查,患者原有肿块均有不同程度减小。59例患者均遵医嘱于42天后进行了二次介入治疗。有6例患者基本达到临床治愈效果,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十分满意。
5小结
肝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临床就诊的患者多数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随着介入医学的发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成为治疗此类患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应用此法不仅可使肿瘤缩小,症状改善,更重要的是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加强治疗前后的系统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提高患者对介入治疗的依从性,对手术的成功、再次的介入治疗、患者的康复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胜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6(3):10.
关键词:护理计划;护理管理
ClinicalAnalysisof100SharesNursingCarePlan
Abstract:Objective:Toknowthepresentofnursingcareplan.Toexploretheeffectiveinterventionforstandardnursing.Method:100sharesfromsamplesrandomlyfromJul.2004toJun.2005withstandardnursingcareplan,wereexaminedthecontentsandresults.Weanalyzedtheexistquestiousandputforwardthemanagements.Result:There''''s50%withdeficiancyofcontinuousevaluationnosolvedproblemsfor28%,deficiancyofhealtheducationskillsfor22%.Conclusion:Itcanimprovethenursingqualityandwholenursingcareplantostrengthemtheabilitytousenursingprocessandtheskillsforhealtheducation.
Keywords:Nursingcareplan;Nursingmanagment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本,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全面诊断,护理实施整体护理计划,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服务素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自我院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妇产科住院病案,均为女性,年龄在20~38岁间,平均年龄为28岁。
1.2方法:对产科住院病人采用标准护理计划的病案,用计算机按住院号,随机抽样100份病历作为分析样本,检查护理计划的内容及实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对策。
2结果
2.1评估:缺乏护理计划连续性的50份占50%,在标准护理实施过程中找不出确实需要解决问题的28份占28%,缺乏抓时机和技巧实施健康教育的22份占22%。
3讨论
3.1本次抽样调查发现缺乏护理计划连续性占绝大多数。病人入院时采用标准护理计划,住院期间效果评价不及时,不符合实际,住院期间护理计划变化不大,呈固板型,因此新的护理问题提出少,这与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密切相关。护理程序是护理人员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方法,是护士工作的工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应用正确的方法评估、如评估时,应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准确无误地诊断出病人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及时作出合理而适当的效果评估,及时纠正偏差,随时修改护理计划。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严格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并遵循管理学的原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修改计划―再实施,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使工作得以见效。这就需要真正提高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而目前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笔者认为要采取不同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同时护理人员要掌握病人的治疗方案,明确护理内容并深入了解患者对护理的需求,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需要,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与患者亲密无间的交谈,就能保证病人得到主动的、连续性的有计划的整体护理服务。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的质控,深入了解护理程序实施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这样就能有效地保证护理程序的连续性,并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3.2护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千差万别的病人变化和需要处理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要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实施整体护理,需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对所管病人进行效果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护理计划的偏差,从而保证护理质量。这就需要对病人疾病的发生、发展、治愈、康复的全过程进行不断的、系统的临床护理观察。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调整护理计划,循环式地评估。在实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定向观察,更要重视机遇观察,通过机遇观察,便可发现患者的心理、行为上的异常变化,去启发我们发现护理问题。所以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应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善于思考,能及时识出护理问题,提高预见性护理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及时地,准确地发现护理问题,使整体护理连续地落实到实处。
3.3在整体护理中,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本次资料抽验中发现,护理人员强调无时间去实施健康教育,实质上是没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与病人的交谈开展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没有抓住时机,掌握技巧实施健康教育。可运行护患沟通和交谈技巧,抓时机采取非正式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如抓住给病人铺床、换床褥时结合病情和急需了解的问题,或者患者和家属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此外,全面提高在岗护理人员健康教育能力,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护患沟通和交谈技巧的讲座,促进护理观念的更新,使护士尽快掌握护患沟通和交谈技巧,不断地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整体护理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1.1分级护理医嘱的准确性肖小文[2]调查发现:一级、二级护理所占比例高,达43.2%、50.4%,比相关资料[3]高;一级护理符合率仅27.8%,二级护理符合率仅36.2%,护理级别实际评定符合率低;从入院到出院一直是一级护理者占38.5%,一直是二级护理者占40.0%,护理级别大多未能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医生下达的护理级别整体向一级护理偏移,而且多数护士认为医生确定的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毕慧敏等[4]调查结果是52.55%,具有大专学历或中级职称的护士持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毕慧敏等[5]将医嘱护理分级和标准护理分级作比较,发现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王淑琴等[6,7]将医嘱护理分级与Barthel指数护理分级作比较,也得出同样结论。
1.1.2护士落实分级护理的随意性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执行标准和护理级别的不确定性,使医嘱逐渐失去严肃性和应有的权威性[4,8];护士淡化分级护理并形成思维定势,对不按相应护理级别护理司空见惯,对确需按规定执行的护理也敷衍了事,结果是分级护理对部分病人只是一种形式[2,8]。
1.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魏畅[9]调查发现,分级护理执行人员中有9.01%~58.57%是由分级护理服务体系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提供的;2.21%~87.96%是由低于规定的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1.83%~41.68%是由超过最低资质标准人员执行的,这说明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1.2原因分析
1.2.1医学教育要求与分级护理制度不相符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但在医学教育中很少涉及分级护理的相关内容,绝大多数医学生不甚了解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10]。王淑琴等[6]调查发现:住院医师在校期间仅有31.75%的人接受过分级护理的相关知识,其余68.25%的人在后期工作实践中逐渐了解;对分级护理依据即病情依据完全了解者为20.63%,部分了解者为79.37%;对各护理等级的具体要求了解者为12.70%,部分了解者为86.51%。由于临床医生对分级护理的知识了解有限,医生往往根据主观经验或以惯性思维提出护理级别,造成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不规范[6,10]。
1.2.2医生认识上的偏差如有些医生对护理级别从思想上未引起重视,下达的医嘱存在随意性[2];有些医生对新入院病人倾向于开出一级护理医嘱,以提醒护士注意[5];有些医生从经济考虑,认为把护理级别开高1个或2个等级可增加科室的收入[2];有些医生为自我保护,在病人病情变化时不及时更改护理级别[9]。这些原因也导致分级护理制度执行的不规范。
1.2.3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国家卫生部曾调查了全国210所医院,结果显示,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3%[11]。有些护士认为人员缺编是分级护理不能落实的重要原因,而这种观点在学历、职称高者比例更高[4]。现有护士很难满足分级护理的需要。
2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
2.1由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护理学基础》及全国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材《护理理论》都对分级护理的标准和要求作了详细的阐述,护士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的适用范围、护理内容极为熟悉,而且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12],理论上说,护士是有能力下达分级护理的。
2.2由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20余年来,已形成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护理教育体系[13,14]。高等护理教育的年招生量已经超过护理专业年招生总量的30%。据教育部统计,至2005年,我国已有4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博士教育,3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学硕士教育、133所学校
设了本科护理教育,近250所学校开设了护理高职教育,400余所学校开设了护理中职教育。除学校教育以外,成人自学考试专科和本科段均开设了护理专业,加上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14]。
完善的教育体系使护士掌握了大量护理专业知识,在理论上,护士具有分析病人病情、了解病人疾病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做出决策,对病人进行分级护理,组织安排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15]。
2.3由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我国已经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护理队伍不断壮大[12]。至2004年底,全国护士数量为130.78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达25.6%[13]。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的要求:到2010年,护士中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三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50%,二级医院工作的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应不低于30%[13]。
高学历护士的加入是医院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着高低学历护士、不同等级护士同等使用的问题[16],这不仅大大挫伤高学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极易造成由于不能体现自身价值而流失的现象;而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就是体现自身价值、展示护理工作独立性的一个尝试。
2.4由护理专业的自主性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专业自主性是指个人有权利自由的独立作业且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说明,负完全责任[17]。目前,尽管护理专业在不断发展,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未被社会乃至被医院的管理者所认可,护理工作仍被看作是从属于医疗工作之下,甚至有人认为在医院是“以医养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决策权,护士没有权利参与真正的决策和决定[18],护士的工作自主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一定的束缚[19],工作满意度也受到影响。有研究[20]认为,对工作环境缺乏支配能力、参与机构决策机会过少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弗莱德森在他著名的《医疗职业:应用知识的社会学研究》(Freidson,1970)一书中认为: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唯一标准在于“自主性的事实”,即一种对工作具有合法性控制的状态,一个职业只有获得了对于决定从事其职业工作的正确内容和有效方法的排他性权力的时候,才具有稳固的地位[21]。但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却普遍存在着由医生确定病人护理级别,护士被动执行的现象,如此下去护理专业自主性将如何体现?护士的专业知识将如何综合应用?
2.5从护理伦理角度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护理伦理是以医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范为指导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控制和调整着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护理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支持维护、行动负责、互助合作、关怀照顾。
分级护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使护理人员陷入了“伦理困境”,出现专业伦理与专业角色要求的冲突[22]:一方面在护理专业的伦理规范中,护士应该支持维护病人的利益和权利,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另一方面,在专业角色上,护士应配合医嘱的执行。护理伦理学指出,护士对自己所做的行动负有责任,即行动负责,指在护理领域内有关护理决策由护士做出,可见护理业务范围内如分级护理的问题应由护士自己决策并采取措施[19]。2.6由学者观点看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可行性胡斌春等[8]通过了解香港地区部分医院的分级护理情况发现:香港地区的护理级别由护士确定,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护理质量,又避免引起护患纠纷,值得借鉴。肖小文等[2,4,5,19]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理人员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这样既可避免跨专业指挥带来的问题,又可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级护士主观能动性,体现责权利和专业价值[23]。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医疗与护理是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两个专业。护理当然要根据医嘱进行,但不等于说护理工作没有相对独立性;护士与医生是平等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因而在如何护理病人问题上,应该由护士做出决策,进行组织安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树立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19]。护理人员若能取得下达分级护理的权力,其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必能提高,我国护理事业必将翻开进一步发展的新篇章。
论文关键词:护士护嘱病人分级护理可行性
论文摘要:阐述现行分级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现状、医院护士发展现状、护理专业的自主性、护理伦理角度等分析由护士下达分级护理护嘱的可行性。
分级护理是按照国家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通常是在病人入院后由医生下达、护士依据医嘱实施[1],目前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而引发了护士下达分级护理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郑雪梅,郑水利,车文芳,等.医院护理活动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7.
[2]肖小文
基层医院护理级别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4):19-20.
[3]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1-63.
[4]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5]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6]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临床分级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5,5(7):15-17.
[7]王淑琴,刘雁梅,汤红梅,等.军队医院病人分级护理差异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5,19(6A):1014-1015.
[8]胡斌春,黄丽华.分级护理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8.
[9]魏畅.军队三级甲等医院分级护理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军区进修学院,2005:32-33.
[10]霍丽杰.分级护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3,20(1):77-78.
[11]胡玲,欧阳山蓓.我国护理人员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1-33.
[12]杨俊兰,于洪.浅议护士处方权[J].包头医学,2006,30(3):38.
[13]杨英华.护理教育现状与反思[J].上海护理,2006,6(4):1-2.
[14]沈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护理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8-9.
[15]郑洁,郜玉珍.浅淡现代医护关系中的护士角色[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15(2):143-144.
[16]郑丽芬,陶慧娟,诸永莲.不同学历护士的组织管理及专业自主性的研究[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10):1193-1194.
[17]苏丽智.最新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1-49.
[18]刘玉馥.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4-5.
[19]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20]张立红,韩英军,朱月珍,等.部队医院护理科研开展现状的调查[J].南方护理杂志,1997,4(1):36-37.
2病历缺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温单入院四测与入院评估表及护理记录不一致,或者不按要求记录;药物皮试结果漏填或记录不规范;各种引流量记录欠完整;尿管、洗肠标志漏填;出入院、转科时间书写不规范或漏写等。
2.2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缺乏连续性;医学术语使用不确切;护理记录内容过于简单,对病情变化观察的记录不详细,不能客观反映患者病情发生发展与诊疗护理过程,不能正确判断和发现病情;护理记录还经常出现乱复制、乱粘贴现象。
2.3出入院评估表欠签名,入院宣教表及承诺书填写不完整。
2.4危重特护表眉栏欠完整,24h出入量记录不规范。
2.5医嘱单出现刮、涂现象及漏签名,字迹潦草不清楚。
3病历缺陷的成因
3.1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临床上,通常由低年资的护士、实习生负责书写病历,她们对病历书写规范不熟悉,临床经验不足,基础理论知识也不全面。
3.2护理人员的工作、服务态度及责任心一方面,目前病房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工作繁忙、压力大,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顾得了患者顾不了病历的书写,事后补写时出现错漏;另一方面,部分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工作马虎、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3.3电子病历的使用由于我院采用电子病历,护理人员为了方便,经常采用复制医生的病程记录、上一班的护理记录等,在剪切、粘贴的过程中却没有认真核对,造成记录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
3.4病房初级质控不到位由于部分负责初级质控的护理人员工作不细致或责任心不强,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就提交到病案室。
4干预措施
4.1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其他相关法规的实施,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对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患者要求复印病历资料也越来越多,因此,病历质量管理的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观念,医院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成立了三级质控网络对全院病历进行逐级质控,层层把关;病历质量管理制度及监控标准;举办合格与不合格病历展示活动,把病历缺陷率与科室奖金、护长津贴、科室质控员的奖金挂钩等等,并且把制度落实到科室,责任到人,奖惩到人,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医院的护理病历质量。
4.2强化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护理病历书写质量的关键。护理病历记录的内容要求真实、客观、全面、准确而又应突出重点,前后记录要连贯[1]。因此,能否正确的书写护理病历,准确记录病情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护理部每月组织全院护士举行一次业务培训,由各个病区的护长、责任护士负责上课,每季度进行一次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年终进行一次三基理论考核,把考核成绩作为职称晋升,聘任的条件,还经常聘请院外的专家来讲课,而对护理人员来说,要加强对自身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要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病历书写能力。
4.3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忽视了病历作为法律的依据,是医疗纠纷的源头。护理部经常组织全院护士学习《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管理条例》等法规,以及用实例来说明病历在处理医疗纠纷中的重要作用,明确病历书写质量不仅仅是对患者、对医院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以便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处处以患者为中心,自觉遵纪守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理病历质量。
4.4强化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意识,认真做好护理病历书写的责任。护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认真学习有关的规章制度及常规,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及工作态度,加强工作责任心。总之,护理病历质量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提高护理病历质量的重点在于强化全院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重视病历书写,各尽其职,层层把关,共同来维护医院的利益,减少或杜绝医疗隐患及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