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4: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习动机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原始资料的收集。在年级辅导员的帮助下,约定施测时间及地点。由研究者统一进行问卷发放,并告知学生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本次调查为匿名调查,学生只需如实填写即可。问卷填写完成后,问卷当场回收。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生源地、高考志愿、对专业前景的态度、是否为学生干部等。专业认同研究调查问卷选用由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问卷》,该问卷经实践检验信效度良好。该问卷把专业认同分为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四个维度,包括23个题目,认知性因子为第1-5题;情感因子对应的题目是第6-13题,行为性因子对应的题目是第14-19题,适切性因子对应的题目是第20-23题。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系数a为0.92,分半信度为0.94。该问卷结构效度,专业认同的各因素间相关系数在0.27-0.60间,各因素与总分间的相关性在0.57-0.90间,均超过0.001显著水平,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采用Likert-5评分法计分,选项中非常正性答案是5分,其余依次是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该项专业认同水平越强,相反则表明越弱。学习动机研究采用黄希庭编制的学习动机问卷。该问卷对学习动机的6个维度26个项目进行测定:求知进取、社会取向、物质追求、害怕失败、个人成就、小群体取向,这6个项目又分别依次包含6、6、4、4、3、3个子项目。用Likert-5评分法,选项中非常正性答案是5分,其余依次是4分,3分,2分,1分。某个项目的得分越高,表明该项学习动机强度越强,相反则表明动机越弱。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护理专业学生基本情况。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高考志愿选择、是否是学生干部、对专业前景的态度等对学生专业认同及学习动机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闪调查对象中,男生76人(24.6%),女生233人(75.4%);一年级161人(52.1%),二年级148人(47.9%);非独生子女80.3%,独生子女占19.7%;来自农村的学生为214人(67.4%),来自城市的学生为31(10.0%);第一志愿报考的学生为212人(68.6%);大部分护生认为护理专业是热门专业(57.9%);学生干部95人(30.7%),非学生干部214人(69.3%)。
2.2学生专业认同状况学生专业认同的总均分为(3.65±0.629)分,略高于中间临界值(3分)。大一学生专业认同水平略高于大二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专业认同总水平及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三维度高于其他志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性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是否是学生干部,护生专业认同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2.3学生学习动机状况学生学习动机总均分为(3.74±0.607)分,高于中间临界值(3分)。大一学生学习动机及各维度略高于大二学生(P<0.05);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学习动机及求知进取、社会取向两维度高于其他志愿的学生(P<0.05),学习动机的其他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生源地及是否是学生干部、学生学习动机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学生专业认同及各维度与学习动机及各维度均呈显著性正相关,
3讨论
3.1专业思想教育及良好的就业前景是学生专业认同形成的基础研究显示,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从年级来看,大一学生的专业认同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大二学生,这与周琼华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一学生怀揣着做白衣天使的梦想,且对护理工作特点,性质缺乏了解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水平较高,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大二学生接触到较多的护理专业课程,并开始接触临床,明白了护理工作的辛苦,琐碎,专业认同水平较大一有所下降。因此,护理教育者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时,应着重介绍护理工作的性质、特点,使学生对护理专业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同时,护理教育者还要提醒学生在学习护理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为此提供一些应对的技巧,以此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从高考的志愿选择来看,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显著高于其他志愿的学生。根据《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注册护士人数至2015年将增加至286万人,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60%;三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80%,二级医院中,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应当≥50%。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被调查309名研究对象中,以第一志愿录取的学生有212人,占68.6%而这些学生中有57.9%的学生认为护理专业为热门专业,就业形势好,毕业后很多学生可以进入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工资待遇较好。因此,大多数学生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而认为护理专业是热门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比较乐观。另外,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选择的学生,他们比较热爱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认同感较高,而没有将护理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对护理专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其专业认同感也较低。因此,护理教育者应加强对非第一志愿的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激发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强化情感教育,稳定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一)关于劳动力的流向
首先分析全国范围内省际之间劳动力的流动问题。根据现有的资料,从迁移和暂时居住两个方面分析劳动力在省际之间流动.从劳动力迁移状况看,近年来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大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负值;而东部地区多数省区市迁往省外的人数小于省外迁入的人数,省际之间净迁入人数为正值。2000年,东部净迁入人数比西部和中部分别高40.2倍和5.2倍,东部地区除福建、山东、广西三省其余9省的净迁入人数全部为正值,西部地区除、陕西、新疆外其余7省的净迁入人数都是负值,中部9省有7省的净迁入人数为负值。从劳动力暂时居住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外出务工经商人口远大于省际迁移人口,而且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数要少得多。2000年全国外出务工、经商、服务、当保姆的暂住人口为3786.3万人,其中72.9%集中在东部地区,仅广东省就有1241.1万人,占暂时居住人口总数的32.8%。西部占12.57%,中部占14.54%。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及人口由西向东流动是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及人口流动的一个基本特征。
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出现向东部流动的倾向,最主要是国内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与此相适应,三大地带的劳动者的报酬出现了较大差距。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省区市之间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差距不大,加上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力的有计划配置,从而使劳动力的流动非常缓慢,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不明显,即便在某个特定阶段出现了劳动力流动的某种倾向性,譬如六十年代出现劳动力由沿海向内地流动,那也是政府行为的产物,而非劳动力流动自身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提出了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方针,东部地区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社会等有利条件,迅速推动其经济向前发展,从而使东部与其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劳动者收入上的差距随之逐步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劳动力的计划配置制度被打破,严格的户籍管理逐步松动。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一部分劳动者开始由收入低的地方流向收入高的地方,这是一种利益驱动性流动。因为东部的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有些地区的差距高达一倍以上。在计划经济时期全国各地也存在差距,但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正是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诱导劳动者由低收入地区向高收入地区流动。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今后劳动力的流动仍将存在强化的趋势。
其次,讨论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0%的汇总数据推算,1985年7月1日到1990年6月30日,全国跨市、镇、县的迁移人口共有3384万,比1987年调查的迁移数量上升约三分之一。其中,迁入城市2088.4万人,占61.7%。由城市迁出628.9万人,占18.6%。迁入迁出相抵,城市净迁入1459.5万人;迁入集镇679.5万人,占20.1%;由集镇迁出637万人,占18.8%。集镇净迁入42.5万人;迁入农村616.1万人,占18.2%。由农村迁出2118.1万人,占62.6%。农村净迁出1502万人。城市和集镇净迁入1500万人(《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3,第434页)。这表明,我国劳动力流动呈加速的态势,其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入城镇。从暂住人口的城乡分布看,按照国家统计局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990年10月1日在外县市区的人口有332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的2041万人,占61.4%;居住在集镇的333万人,占10%;居住在县的949万人,占28.6%。全部在外县市区的人口中,农村在外县市区的人口1986万人,其中,居住在城市和集镇的1195万人,占60.2%;居住在县的791万人,占39.8%(《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0,第213页)。可见,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同样是城镇。
农村劳动力及人口之所以向城镇流动,原因可以列出很多,诸如追求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寻找个人发展的机会,为了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等等。然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最基本的动因仍然是经济利益。由于劳动者从事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所以,只要城镇的发展水平高于农村,只要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的收入,在国家对城乡劳动力流动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就不可避免。城乡发展的差距越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愿望就越强烈。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但国家为了控制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采取严格的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结果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数量较少。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时扩大有时缩小。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曾下降到2以下,其他多数年份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到2.86。城乡居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势必强化农村人口进城愿望,与此同时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得到改革,农村人口进城比计划经济时期容易多了,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庭进入城镇。他们中有条件的将户口迁入城镇,另外一部分则举家暂住在城镇,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季节性地在城乡之间流动。
(二)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
按照劳动力迁移成本收益分析理论,可以推论,在整个社会群体中,对于那些具有迁移愿望的劳动者来说,收益较高的群体应当是最有可能迁移的群体。那么,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2000年的专题调查,1992年以来,由于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人才外流的数量明显增加。1980—1985年六年间,宁夏共迁出2600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早年来自国内东中部地区支援边疆和民族地区的人员;1992—1999年八年间,则迁出7000多人。在这7000多人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0%,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占67%。
关于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的工资抽样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这次工资抽样调查的范围是全国35个大中型城市各种类型的职工,调查人数共80万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我国城镇职工的学历层次高低与其收入水平高低成正相关关系:学历层次低,其工资就低;学历层次高,其工资就高。收益的高低制约劳动力的迁移,劳动者的素质则直接影响其收益。由于高学历的劳动者可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所以在迁移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具有高学历的劳动者进行迁移将比低学历劳动者更有利。高学历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低学历的劳动者迁移很可能得不偿失。这就是高学历劳动者更具有流动性的主要原因。
(三)不同地区对劳动力流动的态度
经济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和欠发达地区相比,虽然发达地区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要高得多,然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高素质劳动者所拥有的较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和较高的潜在生产力,对发达地区仍具有很大吸引力。只要我们浏览一下发达地区21世纪的人才发展规划,基本上都有积极吸引人才这项内容。为了把这一人才战略落到实处,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如在户口、住房、工资待遇诸方面给予优惠等等,不一而足。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才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了限制城市的规模,以往一直采取十分严格的户籍管理办法,即便是高素质劳动者也不易迁入。近年来一反常规,为了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对原来的户籍管理办法作了重大调整。如有的地方规定,对于外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要本地有单位同意接收,就可以在该地落户;有的地方规定,大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在当地工作,可以先落户再找单位。(2)对普通劳动者的态度。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本积累及投资能力较强,所以这些地区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量也较大。发达地区所需要的普通劳动力除了,由本地劳动力市场供给一部分以外,还有相当部分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来补充。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工作本地劳动力不愿意干,必须招聘外地劳动力;一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要求的报酬较低,用人单位愿意聘用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因此,一般情况下,发达地区对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持欢迎态度。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当然,由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的普通劳动力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可替代性大,加上收入较低,所以迁居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比高素质劳动者要低得多,他们中的多数人很难象高素质劳动者那样直接迁移到发达地区就业,而只能季节性地到发达地区劳动一段时间,然后再返回老家。
欠发达地区:(1)对高素质劳动者流动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的自然、经济等方面条件较差,对人才吸引力较小,所以相对发达地区而言,对人才的需求更显得迫切。为了稳定和吸引人才,一方面许多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较紧张的条件下,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吸引高素质劳动者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稳定原有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避免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许多欠发达地区在努力提高这些劳动者待遇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限制高素质劳动者流失的政策措施,以抬高这些劳动者流出的门槛,阻止高素质劳动者外流。(2)对一般劳动者流动的态度。与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失不同,欠发达地区对一般劳动者的流动持积极的态度。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这些地区普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资本积累能力低,投资不足,劳动力就业困难,社会就业压力大;二是生产效率较低,劳动者收入不高。基于上述原因,欠发达地区一般都希望通过劳动生产输出来缓减其就业压力,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就业,虽然这些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可能低于当地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但仍会高于欠发达地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的劳动者愿意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岗位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一般劳动者的流出是有利的,所以近年来中国西部及其他欠发达地区都十分重视劳动力输出,各级政府都设置了专门机构,有的省市在发达地区派驻了办事机构,由这些机构组织劳动力输出,收集劳动力需求信息,帮助劳动者解决外出中遇到的困难。
二、相关结论与建议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对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最终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决定性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趋势具有不可逆性。除非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劳动力流动的这种趋势不会发生逆转。
2.从劳动力的流向看,不论是迁移还是暂时居住,现阶段中国劳动力流动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劳动力向东部流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经济和自然条件差的地区的劳动力向经济和自然条件好的地区流动。劳动力的流动必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虽然人口流动率可能低于劳动力流动率。利益驱动是导致中国现阶段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
3.劳动力流动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素质劳动力由条件差的地区迁居条件好地区的机率高于低素质劳动力。由于高素质劳动者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高于低素质劳动者,所以前者和后者比不仅更容易找到工作岗位,而且其劳动报酬要高于后者,于是高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往往表现为迁移,低素质劳动者的流动则表现为暂时居住。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及其收益的多少是决定劳动力流动形式的主要因素。
4.在对待劳动力流动的问题上,政府和劳动者已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理性地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这对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是有利的。
为了促进全国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和优化配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加快全国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是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对于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劳动力流动的速度必然加快。在此过程中,将有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那些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流动。全国各地应以此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创造条件。首先要彻底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隔的制度壁垒,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其次,城市要对所有居民实行统一待遇。不论原有居民还是外来居民,在购房、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等方面都应实行统一政策,平等对待。再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根据我国城市化的需要制定科学的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45-02
一、问题提出
学生文化作为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及个人素质的形成和塑造起着重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可以使学生从中汲取各种精神营养。
现有文献中从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看学生文化建设的研究不多,本文尝试运用文化历史观点分析学生文化建设,以合理的学生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文化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分析学生活动设计。美国学者艾尔.巴比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社会研究都会探讨某个议题”[1]。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学生活动设计是学生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
三、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2]。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四、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2]。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4]。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
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5]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
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
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6]。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
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7]。
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8]。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
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
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9]。
根据以上分析表明文中提到的四类学生活动基本涵盖了学生文化建设的要素,帮助我们在设计学生活动时考虑的更周全更详细,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艾尔.巴比.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2] 课题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J].教育研究.2004(12)
[3] 陆有铨.躁动的百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 刘旭东.教育学的困惑与生机[J].教育研究.2005(11)
[5]张冬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6(5)
[6] 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维果茨基思想研究之三[J]外国教育资料.1999.5
教学管理系统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前,应做好相应的系统需求分析。首先,用户需求。用户对自动化框架有着较大的需求,由于框架的使用对象较多,因此,需要较好的权限管理;所提供的任务方式具有多样化,如:草稿任务、任务执行策略等;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机操作界面,进而确保框架的易用性;能够提供任务运行的数据、状态等,进而方便用户对于不正常的测试可进行人工干预;拥有强大的数据查询能力、模糊查询能力及其多条件查询能力等。其次,可行性分析。自动化测试框架应具有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则是使用当前较为常熟的开发技术,如:Hibernate、Struts、JavaScript等,可简单操作,测试人员仅仅需要短暂的培训就能够熟练使用。经济可行性则是使用该系统后,能够减少人力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后期维护成本等,最终提升测试系统效率。最后,需求目标。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设计目标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管理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其功能得到扩展。支持多种测试工具、异常处理流程、降低测试设备的空置率、具有统一的系统及日志收集系统。
2教学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分析
2.1搭建测试环境
本次自动化测试框架所使用的持续集成服务器为TeamCity4.0,属于分布式构建管理及持续集成服务器,可部署在Linux以及Windows平台上。数据库采用SQLite,属于轻型的数据库,其设计目标为嵌入式,拥有较低的占用资源,能够与多种程序相结合,如:C#、Java、Tcl等,是连接到程序中成为其主要部分,通过一个事物时锁定整个数据文件进而完成。功能测试环境采用SeleniumGrid,是分布式测试工具,其整个结构是由若干个节点与一个hub节点所组成,可根据用例中启动测试的类型来相应的将用例发送给符合匹配要求的测试。
2.2测试过程
在单元测试中所使用的Mock框架、在该框架中可按照次序条用的方法来实现,并在默认的条件下,其方法条用并没有一定顺序。若按照次序来录制,则在调用方法时应按照录制时的次序来进行,才能够确保单元测试的正确性。功能测试采用Selenium自动测试工具,通过模拟用户对Web页面中各项操作,进而准确再现测试人员编写的TestCases步骤。Selenium工作的核心部分则为Selenium-Core,可操作Web页面上的任何一种元素,如:输入文本框、点击按钮等操作。性能测试采用LoadRunner工具,通过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负载及实时性能检测,从而来查找及确认问题,可对整个企业建构给予测试。通过使用该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缩短测试时间,对性能加以优化,并且可加速应用系统的周期,可对系统行为加以预测,并评估系统的性能。
2.3测试结果
经过几个月的开发研究及其测试,经自动化测试框架系统应用于教学管理系统中,大大减轻了测试人员的繁杂的工作,并实现了24小时的自动化测试,有着较好的效果。其中创建测试任务是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核心环节,包括所输入任务的基本信息、选择测试用例、配置及其测试环境等。如图1所示。当完成测试后,可安全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并投入到正常教学工作中。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创新型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1 创新型经济的概念
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是创新型经济理论的鼻祖,其在191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1]”,并给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二重含义,其中创新是指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第一次运用到经济中去。熊彼特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通过创造性地打破市场均衡,才会出现企业家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并认为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而非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的均衡和资源的最佳配置。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率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在不同的群体中分配,并利用价格信号来扩大稀缺资源分配的效率。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中,创新是外生变量——黑箱,对价格信号单独起作用,不能被积极主动的经济政策所引导的。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描述了与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不同的经济学及经济制度,认为长期经济增长应该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中心,制度、企业家和技术变革是这一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的核心,创新是市场的进化过程,创新、制度、文化、规范、法律等这些在以往的经济学中是难以模型化的因素皆是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2]。
基于熊彼特经济增长理论的创新型经济理论在最近15年才受到足够的重视,创新型经济(或新经济)提法也零星出现,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把经济发展分为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和富裕导向四个阶段[3]。创新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是对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进行重新定义的经济规则。我国洪银兴教授认为创新型经济是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其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由主要靠物质投入(资本、劳动、土地)推动转向创新(知识、技术、制度)驱动,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介入技术创新体系[4]。
创新型经济主要关注的是社会如何创造新形式的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来扩大财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知识、技术、企业家精神、创新是这一经济模式的核心,在创新型经济下,经济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促进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大量创新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笔者认为:创新型经济是指经济增长主要由物资投入(资本、劳动、土地)驱动转向主要由创新(知识、技术、智力资源、企业家精神、制度)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在动态的、弹性的网络式创新系统之上,以灵活、快速、个性化的反应为基本特点,企业、大学、各类研发机构、政府、服务中介、顾客是这一经济发展模式的主体,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将成为其主流产业。创新型经济意味着革新,决胜于不断地向前突破,经济增长不是来源于更多的投入及提供更多的同类产品,而是源于相对较少的投入,高效率的创新(新价值、新产品、新服务、新程序、新管理模式)。但创新也有负面作用,创新能力越强,知识不对称将一直存在,且会加速危机的爆发经济学论文,但同时,知识不对称将成为创新的最好来源。
2 创新型经济的特征
创新型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定义,与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明显的区别:
传统经济模式
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
关注物质资源(资本、劳动、土地)和分配效率
注重无形资源(创新、知识、技术、智力资源)及长期的优质的经济增长
封闭的创新系统
开放的、网络式的创新系统
当地集聚
全球集聚[5]
追求成本最小化,通过纵向一体化来缩减成本
注重高价值的投入和生产效率的增加,通过灵活的外包减少成本
生产不同内容产品的企业间分界清晰
边界变得模糊,所有的企业联系在一起
被迫快速变化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足够应付快速变化
顾客接受标准化的商品、遵从大规模生产,非常有限、固定渠道的选择(注重顾客关系管理)。
顾客个性化的需求及附加价值,多渠道的选择,并获得授权,成为创新的主体之一(注重顾客知识管理)
个体重点关注技能、工作、职业
高质量的工作及可观的人均收入及学习和职业生涯的灵活性
关注大企业,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
近年来,我国对中华文化越来越重视,对中华文明内涵的认识也不断加强,从提高语文教学在我国的地位可以看出。语文高效课堂是指在很强的学习动力下,教师进行可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语文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从这些年的教育经验来看,有些学生的语文学习动力不足是导致语文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所以笔者从这点出发,通过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来实现语文的高效课堂。
一、高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升学压力大,使得有些学生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学生大多是“90后”、甚至是“00后”,他们的日常汉语运用都是网络语言,对汉语的魅力认识不够,进而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这也导致了语文学习动力的不足。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学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不足。学生认为汉语是天天都在听、说、读、写的,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内容,认为不学也应该取得良好的成绩,所以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失去信心,导致学习的动力不足。(2)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不够妥当的话,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语文课程的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否恰当。(3)学生本身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大,存有厌学的情绪。虽然我国高中在语文教材、上课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更新,教师也努力让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但是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也随着学习时间变长而变得越来越弱。我国学生是小学、初中、高中一贯式语文学习,高中生经过了9年的语文课程学习,从一开始的好奇到高中的习惯,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时间是呈反比的,故而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动力不足也是常见的情况。
二、激活学生学习动力,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内部和教师两方面同时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这样才能够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1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动机问题历来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可以说,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落实到学科上,可以认为化学学习动机是决定化学学习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当然是研究化学学习的重要课题。
随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动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习动机与学生、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有不断分析、不断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试图从近十年国内有关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出发,分析在化学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特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工作。
1 研究思路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涉及化学学习动机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笔者以“化学学习动机”为关键词筛选了2003~2012年间的论文,得到73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论文有54篇,学位论文有19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
2.3.2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全部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者常参考和借鉴前人关于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编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研究学生的动机状况及其水平差异。如申宝爱(2004)在借鉴刘克文等学者的问卷基础上,修改调整问卷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导性动机是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且部分动机类型在男女生、重点班与普通班学生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3]。赵秀梅(2005)借用多种学习动机理论,自编问卷对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兴趣、归因、毅力与态度等进行调查,得到与申宝爱不一致的结果。一方面高中生学优生与学差生只在浅层次的受迫动机、依附动机等化学学习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差异显著[4]。吴江明(2008)则依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主项目中分别设定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重点中学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差异极为显著,男生在部分动机和动机总分上明显高于女生[5]。
可见,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状况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关注。研究者往往采用调查法,并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由于研究依据理论基础不同,研究结论虽也有相似之处,但也常会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
2.3.3 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
研究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方法主要也是调查法。颜红芹(2008)以初三、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1383份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成败归因、自我效能、价值观等3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内部动机产生影响;成败归因、师生关系2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外部动机产生影响,并指出上述4个影响因素相互影响[6]。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2012)采取自编问卷,对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强度为:价值观>成败归因>师生关系>自我效能[7],其结论与颜红芹的研究不一致。还有学者研究实验对学习化学动机的影响,如石郦、朱汝葵等人(2006)采用ARCS动机策略调查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发现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动机[8]。
可见,在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因素上研究者同样主要采用调查法,并进行统计分析。但研究者使用的调查工具不尽一致,不同研究之间常出现互相矛盾或差异性较大的研究结论。
2.3.4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经验法。综合这些文章的结论,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引发求知欲、启迪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成志高(2010)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四个原则:①设置的问题小而且具体;②问题新颖,有吸引力;③具有适当的难度;④富有启发性[9]。
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动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调查发现,认为化学实验有趣而喜欢化学的人占大多数。赵礼明(2012)、杨晓珍(2012)等认为应该:①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以兴趣激发动机;②深化实验教学思维——以情境引领动机;③挖掘实验素材——以过程强化动机;④变革实验教学——以变化拓展动机[10];⑤揭示猜想与实验事实的矛盾——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11]。
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动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价值要素[12],而要打动学生的心,就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李奎芳(2008)、钟角金(2011)等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粮食危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13~14]。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避免和消除消极的归因。如柳彦梅、张存良(2012)指出,帮助学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为学生智商高、能力强、学习努力等因素,可使学生拥有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将失败的原因归为稳定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弱等),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等),则有利于提高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15]。
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如于湛慧(2004)提出“在定向环节中使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强化”、“在实施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评价与反馈环节中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培养适当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等具体措施[16]。还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反馈要及时,鼓励学生主动反馈,充分利用批语等,更好地发挥成绩对学生的反馈效应,提高化学学习动机。
3 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化学学习动机一直是化学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关注度有所增加。尤其在激发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方面的研究,为许多研究者,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这一方向的论文所占比例最大。调查法和经验法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因研究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笔者认为,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后续研究进行突破。具体表现为:
首先,研究内容失衡。目前的研究过度集中在化学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上,虽然有实践的需要。但缺乏基础研究的结果就使研究的结果仅为经验之谈,泛泛而谈,揭示规律性不够,方法上没有重大突破,结论也缺乏可迁移性。
其次,方法上不够丰富。动机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个案观察、问卷、访谈、实验等。但目前化学学习动机却以经验总结为主,至多使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法无法深入探究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因而结论常流于表面。
第三,问卷设计是否科学,抽样是否规范,所得数据分析是否合理,对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都有极其重大影响。由于问卷编制与应用较为随意,使得研究信度与效度难以保障,在不同情形下常常得出不同结论,缺乏推广价值。
第四,对干预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化学学习动机,最终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但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在研究中关注教师因素较多,考虑学生主观因素较少,总体上缺乏更深入、更规范、更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研究化学学习动机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界或是教学第一线都应当对这一领域保持较高的研究兴趣。在研究中应克服低水平重复,提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理解性和可迁移性。
参考文献:
[1]李慧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13.
[2]彭彩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申宝爱.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2):47~48.
[4]赵秀梅.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学,2008,(11):24~27.
[6]颜红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新课程研究,2012,(5):28~29.
[8]石郦、朱汝葵、周虹、吴颖珍.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6,(6):48~49.
[9]成志高.化学教学中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0,(8):93.
[10]赵礼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2~14.
[11]杨晓珍.新课标下如何点亮化学课堂的智慧之灯:用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技信息,2012,(32):360~361.
[1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36.
[13]李奎芳.化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4):26.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概念的界定
学习动机的概念建立在动机概念的基础上,“动机”一词正式在书中出现是20世纪30年代。动机理论十分复杂。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指的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也有中国学者译为慕课。因其大规模和开放性等特点赢得了全世界教育和学习者的焦点。最早出现于2002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初开设的网络公开课Open Course Ware(简称OCW),但因为当时主要以音频和文字为主,且众多学者认为课程内容太过激进所以只得到了小范围的传播。直到苹果itune u上线后,带来了惊人的传播速度。2011年达到十亿课程下载数量。线上课程又开始真正的运转起来。2013年MOOC元年的出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MOOC平台,成千万上亿的用户体验了这种网络公开课程带来的智慧冲击。但不可争的事实是尽管MOOC注册人数的持续不下,但真正能够坚持完成课程的人数却10%不到。
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体验,传统课堂得到更好的改革和创新。对MOOC领域的研究已是教育界不可回避的趋势,而MOOC背景下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受到众多关注,但研究甚少。所以笔者希望能够经由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试图弥补这一空白。
2 MOOC背景下学习动机的特征
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学习,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线学习环境的虚拟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使得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呈现出不确定性、个性化、动态性的特点。学习动机的不确定性是从动机诱因方面来说,因为相较于传统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的外在学习动机诱因相对缺乏,在线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主要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特性(如爱好、学习意志、努力意愿等),而学习者不同的特性就导致了学习动机的不确定性。学习动机的个性化则是从动机激发和维持策略的方面来考虑,在线学习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主,为此针对不同的学习者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动态性是指学习动机会随着学习阶段和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学习动机还表现在学生的外部驱动力上:如职业追求,经济驱动和文凭的获取等实用主义追求。
3已有研究观点
3.1已有理论研究
由于MOOC领域的新兴化,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设计和建构上。对MOOC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关注虽然可以在很多MOOC学习网站上得到很多的讨论,但实质性或理论性的成果还未出现。学习动机的理论性研究成果由于学习动机的多样化,由此派生出多种不同的动机理论,分别强调不同的侧面。主要是以下两个类别中:人本主义的观点和行为主义的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内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但把这个内部动机看做是人天生的倾向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A. H. Maslow)认为人的学习不是外加的,而是自发的;是一种学习需求,学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发的成长潜力,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任学生自行学习。刘洪莉、王朋娇(2006)认为网络课程的学习者绝大多数为成年人,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实现其生理情绪的唤醒与调节,启动并指向他们的学习行为;培养和激发动力也是为了维持其学习行为。张家良(2013)在以云南部分高校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后分析得之,之所以与期望的学习成果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本身,而非外界因素刺激。
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综述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强调的是外在动机。杨思炜(2012)提出了网络课程应用中所存在的课程使用频率低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应该尝试一下外部激励手段进行教育,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完成率。
3.2已有实证研究
近十几年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动机与二语习得的研究、学习动机和高职院校学习者的研究,可见研究者主要从学生这一角度进行研究。近一两年,研究者还将教师因素考虑进去,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师的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习动机的关系。赵丹(2014)以某高校700名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其学业拖延现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机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大一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均高于大三学生、大四学生,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略低于文科学生;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学习动机负相关关系、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习动机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正相关关系。且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业拖延和学习动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学习动机对学业拖延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自我效能感实现的。且个案干预研究的结果显示,个案干预活动通过提高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学习动机进而改变其学业拖延行为。
4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1)学习动机的理论研究论文不少,成果不多,大部分研究着重于国外的动机理论,没有本土化的理论。国外学生与中国学生在学习目标和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用国外的学习动机理论来研究国内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行不通的,所以有必要整合已有动机理论,研究开发适合我国的学习动机理论。
(2)近几年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思辨上,尽管有些学者做了实证研究,但只注重因果联系,学生的学习动机至今还是没有得到实质性有效的激发。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应试教育越来越显著,我国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正减弱,功利化学习动机又逐步增强。虽然功利性的学习动机能在特定的情景中促进学生的学习,但它很难成为持久的学习动力。今后的研究应注重理论思辨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相配合,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
(4)我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探索和干预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总的来说MOOC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师范大学, 2007(2).
[2] 刘洪莉,王朋娇.网络课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03).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黄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一)主动学习型动机和被动学习型动机
Lambert在20世纪中期开始对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分类。他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将学习动机分为“主动学习型动机”和“被动学习型动机”两大类,按照他们的研究理论,前者是指ρ习知识与技能有着浓厚和特别的兴趣爱好,对用所学知识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抱有较高的期许;而后者是指学生为了自己急需的某种技能而学习,将学习的目的看做是一种工具载体,掌控此项技能后会给学生带来客观的利益。
(二)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动机是一种心理内部驱动力,是激励人们采用一些特别行动的情感或动力。学习动机激发从来源上可以分为外部动机的激发和内部动机的激发。外部动机是由外部环境影响而激发的;内部动机是激励学生去执行的内部归因。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考入重点院校就意味着能得到亲朋好友的赞赏,这是外部动机的一种表现。有些学生喜欢打球、唱歌、写作,不管付出多少汗水都乐此不疲,这是内部动机表现形式。
(三)情感动机理论
在高职高专的教学过程中,情感动机会辐射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爱好和兴趣、学习效果。情感是人们思想折射出的现象和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正面的态度包括高兴、喜欢、满足等;负面的态度包括讨厌、愤慨、恨等。因此,情感动机对于学生起着辅助作用,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感条件下才能有助于学习成绩和能力的提高。只有学生自愿学习和主动投入精力去追求学习中的爱好兴趣,就能养成好的学习态度和心态。
二、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分析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学习动机中的成就动机与学习策略中的动机策略成正比例,与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存在着非常突出的正比例关系;深度动机与学习策略的每一个归因都包含着同样分量的正比例关系,浮浅层面动机与学习策略的每一个归因却都显示出负比例关系。从整体上看,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也存在相同的正面影响,而浮浅层面动机、成就动机对学习策略存在负面影响。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的类型有关,其中深层次动机与学习成绩的比列系数最大,对学习成绩的提升影响较大,成就动机的影响力较弱,而浮浅层面动机对学习成绩产生出非常大的负面作用。具体的说,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一个变量值,动机可以增强行动提高学习成绩,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加大学习的动机。
(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学习策略和每一个归因与学习成绩都有着正面的相关联,关联系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动机策略方针、认知策略方针、元认知策略方针、社会性策略方针。其中,认知策略方针是资源加工的方针,元认知策略方针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方针,社会性策略方针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方针,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学习策略的每一归因方针都对学习成绩产生强大的正比例影响。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