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绿色基础设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green infrastructure as a has the natural areas and internal linkage of open space network, human and wildlife habitats for migration channels and clean water, natural, activity place, has the important natural ecological value, can become guarantee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between benign circulation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framework.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w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tho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are discussed.
Keywords: landscape design green foundation design planning ecological system
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生态的稳定程度是由种群活动的自由度决定的,而被城市建设隔绝了的斑块型绿地,严重限制了生物种群间以及种群内部个体的接触和交流,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使种群的生存和进化都受到了抑制,孤岛效应的产生直接影响着种群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的稳定平衡。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从景观环境及其设施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基础设施是指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以及可能附带的工程设施。这一网络为人与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迁徙通道及净水源在内的自然活动场所,具有重要的自然生态价值,可以成为保证社会、经济、环境间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框架。作为一项重大的公共服务项目,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将自然元素融入社区,促进野生生物的繁育,在增加生态稳定性及多样性的同时,减少了环境对自然灾害的敏感性。
1.2 绿色基础设施的组成
绿色基础设施包含了各种自然资源、再生性生态元素及风景要素,是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与其他自然区域,绿道、公园与其他保护区域,以及农场、牧场、荒野、循环土地等维持原生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环境资源的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以公园体系和循环土地为例,公园体系包括自然区域、公共公园与运动场等,在为城市居民提供娱乐休闲场所的同时,对生态资源进行了保护,而对垃圾处理场及矿地等区域进行重新修复与改良,形成的循环土地也对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所有构成元素中绿色基础设施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网络中心,这里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着起源地或目的地。而连接这些中心的廊道则起到了保障生物迁徙顺利进行与风景连接等重要功能,其形状、大小与分布均取决于被保护资源的类型、尺度及其地域性。连接廊道包括:绿道走廊(沿河流、铁路等自然景观或人工要素建设的线性开放空间)、绿带(受保护的自然土地、本土生态系统或发展结构功能的农业性风景等)、风景连接等,这些连接廊道除生态功能外,通常还具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休闲功能、文化功能、甚至是生产功能。
2 景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
2.1 规划理念与原则
2.1.1 规划的主动性
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使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在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规律下,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用地与经济用地相比,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然而,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公共空间,城市绿色基础设施也和水电、道路等必要的基础设施一样,对城市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应在规划中主动寻求和恢复被扰动的自然生境,积极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平衡,规划中应使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先于其他专项规划,保证城市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
2.1.2 功能的多样性
除生态保护功能外,绿色基础设施还应提供高品质休闲娱乐场所、净化水文与空气质量、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魅力等多种附加功能,体现绿色、视觉以外的复合型功能优势,给城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以水质的优化为例,城市地表覆盖硬质化和地表水流的渠化会带来诸如洪水频率和洪水量的改变,以及水体污染等问题,而绿色基础设施能够让城市的水文过程重回自然。例如滨河的大面积绿地可以作为洪水来临时的滞洪区,减少洪水的危害;结合道路和水体设置的绿地可以减少暴雨径流带来的大量污染物。
2.1.3 建设的弹性
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应做好积极应对城市发展准备,以多尺度、多模块、多样性的弹性设计而非标准模式建设生态环境。由于城市中人文、经济甚至气候等条件中存在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为保证生态网络不会随着时间与城市背景的改变而丧失其生态功能,必须在设计之初就以不同的规划尺度建成功能多样、稳定度高、适应性强的网络体系,以便在其中某个部件出现功能缺失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自发调整进行补偿。
2.2 规划方法与程序
首先,应有计划地维护线状土地的利用,使其成为连接自然遗留地与公园等系统的廊道,将“绿色孤岛”连接起来,并为城市未来发展提供框架,以发展整体系统风景,减少发展造成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不利影响。其次,应考虑将城市、郊区、荒野等连接起来,并将城市内的各部分绿地网络化,成为多尺度联结绿色的空间体系。再次,连通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通过描述、定义自然资源价值、开放空间网络功能,基于场地的生态、社会、经济联系,规划力求减少洪灾、将腐蚀和沉积作用减到最小、在预计中的暴风雨期不增加场地多余物、阻滞地表径流、保护野生植物栖息地。同时,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此外,规划程序也是影响建设成果的因素之一,因此应从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绿道体系开始,通过资源评估、规划、GIS分析等进行进一步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并通过各相关管理部门的相互合作以及研究与规划部门制定可实施性的保护、建设、弥补、维护方案,最后再实施全面的建设工程。
3 景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1999年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被正式提出以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其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已经开始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如美国马里兰州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就历经了10年以上的实践,并取得了可观的生态效益与丰富的经验。
在我国,城市景观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前期调查和试验较多,但还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应用与推广。主要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城市绿地普遍呈现尺度单一的状态,抑制了绿色基础设施生态效益的发挥,使其无法体现在改善宏观环境、保障物种迁徙等方面的功能;在市场背景下,绿色基础设施的投资收益在短期内明显小于其他经济商品,无法得到政府与开发商的重视;我国公共参与制度仍不完善,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常由单一部门主导完成所有专项规划的编制,不利于体现规划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此外,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城市间的协调合作,但权责利益分布的不平衡可能产生协调不当或地区保护主义,导致生态廊道在某些地域被中断等问题,使绿色基础设施体系难以在全区域范围内实现。
有鉴于此,政府应自上而下深化认识,加强不同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引入更多不同背景的专家参与规划建设,并打破行政藩篱,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多尺度、多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促进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龙, 李迪华, 韩西丽.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 城市规划, 2005, (09).
[2] 陈靓. 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格局分析方法及模型[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关键词: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城市雨洪控制利用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低影响开发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利用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
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灰色基础设施”下, 雨水难以渗入地下, 形成了远高于城市开发前的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洪峰, 导致越来越严重的城市内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等问题。“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新的理念, 应用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领域, 通过一系列绿色雨水设施削减城市径流和污染物的排放, 能够有效解决上述城市雨 洪问题, 实现环境、生态、景观等多种功能。
近年来, 我国绿色建筑快速发展, 城市雨水系统中的绿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建筑也有密切的关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雨洪控制利用是构建现代绿色建筑体系的重要内容, 对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绿色建筑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 在目前快速的发展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并科学地全面推广绿色建筑, 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1.绿色基础设施概况
1.1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与发展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可追溯到130多年前,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设计者Frederick Law O lm sted 的设计中就有绿色基础设施理念的雏形。经过长期的发展, 到20世纪90年代, 绿色基础设施已不仅仅局限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而是向更多相关专业扩展, 其理念和内涵也不断得到完善。基于雨洪控制利用在绿色基础设施中的重要地位和大量的实际工程应用, 西雅图公共事业局提出了一个更为专业的术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1] ,主要是指针对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一类绿色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渗透铺装、绿色屋顶、蓄水池等。
综上所述, 可归纳出以下几点: 1.绿色基础设施是对人类”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灰色基础设施”的反思, 是多专业几代学者智慧的结晶;2.绿色基础设施是保护城市环境、生态、资源的有效方法, 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3.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与水的良性循环密切相关, 是广义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涵盖的主要技术
应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既可以是各类单项技术措施, 也可以是多种技术措施的组合; 针对社区、流域等更高层次应用时, 更多地是将多种技术措施组合应用, 同时实现多种效益。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解决城市雨水问题新的理念和方法, 与传统的依赖管网的”灰色基础设施”相比, 不仅投资和维护成本低, 还能为城市水环境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 与景观规划设计等专业紧密结合, 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和美学等多种功能。
2.绿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建筑等体系的关系
2.1与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联系
以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的典型的LEED评价体系为例[ 2] 。LEED在美国被广泛接受并应用到与绿色建筑相关行业中, 成为美国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公认的评价标准。根据获得分数的高低, 将建设项目评为铂金奖、黄金奖和银奖等不同的奖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其他一些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准中, 也都不同程度地涉及雨水控制利用相关内容, 而要满足这些具体要求和指标, 必须通过采用不同层次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技术来实现。由此可见,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是LEED 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2.2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内容的完善
10余年来, 我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研究与实践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各方面重视程度还不够, 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落后了20-30年, 还
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美国LEED 、英国BREEAM 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雨洪控制利用内容的对比分析表明,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雨洪控制利用内容主要还局限在雨水利用(尽管也涉及到雨水的渗透), 从我国城市面临严重的雨水问题、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建筑的内涵以及发展的眼光看, 这显然都远远不够。
3.国内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工程实践
3.1在美国的工程实践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经过多年推广, 在美国多个州已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案例。很典型的如美国波特兰NE S iskiyou绿色街道改造工程, 自2003 年改造完成之后, 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并于2007年荣获年度美国景观师协会(ASLA )综合设计大奖。在此项目中, 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经过改造, 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含义。设计者将雨水花园、植被浅沟等技术措施巧妙地融入到街道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中, 使整个街道的绿化、景观设施相互联系, 为传统的街道绿化赋予雨洪控制利用的功能, 形成一个集雨水收集、滞留、渗透和净化等多功能的综合系统。
3.2 国内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 国内城市雨水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随着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绿色建筑等理念的逐步推进和相关研究的深入, 雨洪控制利用项目在国内大中城市逐渐推广。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开发商、国内外设计等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从不同层次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开展了系统的应用研究和一系列的工程实施,包括中小尺度的单体建筑、学校、机关、公共绿地、公园、道路、住宅区等, 也包括针对新开发区、城市等较大尺度的区域规划设计或综合研究, 研究成果在实际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反过来也促进了该研究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雨洪控制利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另一个角度看, 雨洪控制利用技术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又是绿色建筑评价、低影响开发、最佳场地设计等相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国内正在大力、全面提倡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建筑, 应抓住这一契机, 重视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研究成果的应用, 在城市范围内全面推广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将有效控制城市雨洪问题, 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功能效益。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方面长期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深入研究并加快推广绿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绿色”的特点和内涵, 提供一条有助于实现”低碳”和”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化的作用是给城市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它带来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和传播,同时也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及其不良的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城市化不仅形成产生了大量的城市景观和建筑,同时也占领了非常大面积的生态空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我国生态保护措施在现阶段缺乏一定的规则,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与内涵
绿色基础设施来源于美国,至今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1999年8月,首次提出了关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定义,绿色基础设施是我们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自然区域,绿道、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域,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维持原生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空气和水资源以及提高美国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荒野和开敞空间所组成的相互连接的网络。”
因此,“绿色基础设施是有城市的周围、城市与地区之间、所有空间尺度上的一切自然半自然,人工的多功能生态网络组合而成。”绿色基础设施使城镇规划、景观学等自然科学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从而从整体上维护城市内外的生态资源等等。
绿色基础设施的组成
绿色基础设施体系主要由网络中心、连接廊道和小型场地组成,与生态基础设施包括的廊道及踏脚地概念接近,单其外部可能还有不同层级的缓冲区。
2.1网络中心
“网络中心是指大片的自然区域,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起源地或目的地。”主要包括;①大型的生态保护区域,比如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栖息地;②大型公共土地;如兼具资源开采价值,自然游憩价值的国家森林等;③农地;包括农场、林地、牧场等;④公园和开放空间;公园、自然区域,运动场和高尔夫球场等;⑤循环土地,指公众或私人过度使用和损害的土地,可重新修复或开垦;例如对矿地、垃圾填埋场等。
2.2连接廊道
“连接廊道是指线性的生态廊道,它将网络中心和小型场地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廊道包括,①景观连接廊道;是连接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公园,农地和为当地的动植物提供成长空间的开放性的空间。②保护廊道;指为野生生物提供通道,他是一种线性廊道,比如河流和河岸缓冲区等;③绿带;通过分离相邻的土地用途,缓冲使用冲击的影响和保护自然景观,同时也维护当地的生态系统以及农场或牧场的土地类型,例如农田保护区等。
2.3小型场地
“小型场地是尺度小于网络中心,是在网络中心或连接廊道无法连通的情况下,为动物迁徙或人类休憩而设立的生态节点,是对网络中心和连接廊道的补充。”
绿色基础设施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绿色基础设施起源于美国,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很多地区都得到了实践的验证和肯定。
3.1绿色基础设施在规划中的理论应用
绿色基础设施能够成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规划理论。在城市不断扩张中,时代的主流理念已经变成追求形态的紧凑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增长。完整的区域开敞空间体系将在保护和恢复那些支撑城市、郊区和乡村村落的自然资源和公众空间的同时,巩固和提升城市的发展。“绿色基础设施对城乡各种绿地的整合以形成的网络化开敞空间结构,对控制城市无序蔓延起着突出作用。”新城市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皮得·卡尔索普曾明确指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保护有助于为都市区定义发展边界,抑制城市蔓延,是区域集约发展的重要框架。”
西方国家的规划实践早已体现了对绿色基础理念的运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6年美国(USA)编制完成的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三州大都市区第三次区域规划。该规划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明确提出“3E”,即“经济”、“环境”与公正作为规划的核心要素。与之对应的是五大规划方略。居于首位的是绿地方略,其意在保护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包括流域、森林、河口和农田,并明确指出;应该以绿道网络连接,并且滋养城市和郊区和受保护的景观。
3.2绿色基础设施在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2001年美国马里兰州推行了绿图计划(Maryland’s Green Print Program),“旨在以一个大型的生态型网络中心通过绿道或连接环节连接形成全州网络系统(图2),用于减少因发展带来的土地破碎化等消极影响。马里兰州逐渐发展了功能健全的庞大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并形成了相应的评价体系—绿色基础设施评估。”
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在我国,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并不多,相关实践就更屈指可数。尚未开展有关的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也没有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的规范,从城市社区到整个城市缺少系统的技术和管理, 也出台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性文件。
Abstract: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environment pressure highligh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green city infrastruct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city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Through to the infrastructure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based on green concept, from six subsystems, four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city infrastructure evaluation index, assum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decision making and further research and policy to provide the basis.
Keywords: infrastructure; Green ideas; 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城市基础设施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表现出规划不合理、投资不均衡、建设滞后、运营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等问题[ , ,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GI: green infrastructure)的概念。绿色基础设施不仅是独立于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具有内部连接性的自然区域及开放空间的网络[ ]。还包括以生态化手段来改造或代替道路工程、排水系统、能源系统以及废物处理等问题(Moffatt, 2001)。
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评价可以为项目决策、政策建议提供依据,有利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已有很多学者从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评价做了大量的研究。申立银等[ ]构建了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体系;韩传峰等[ ]建立了基础设施系统可持续评价物元模型。2001年美国马里兰州推行的绿图计划,是近代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代表,并已经形成独特的评价体系[ ]。Rosa Arce和Natalia Gullon将战略环境评价法(SEA)运用到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评价中构建了评价体系[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对传统灰色基础设施从生态角度考虑,更多的关注经济及社会效益外的生态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基于绿色理念的基础设施构建评价体系,从而评价创建绿色城市的基础设施绿色化程度,以及为决策和政策研究提供依据。
2 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的选择
基础设施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方面,多伦多大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系研究认为,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应当包括基础设施的技术更新,有关能源和资源利用,防止环境退化的基础设施的保护和建设等方面[ ]。因此,基于绿色理念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立评价体系,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分层分析。根据世界银行1994年对基础设施的分类,将基础设施系统分为城市能源子系统,城市供排水子系统,城市交通子系统,城市通讯子系统,城市环境子系统,城市防灾子系统[ ]。
基础设施的所表现出来的在布局合理、充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的特性,就是绿色理念在基础设施中的重要体现。《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应具有的特征,包括Distributed(分布式的小规模的,分布于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Clustered(集群式的,分布式网络节点所组成的层级结构)和Interconnected(相互连接的,地区之间的各种物质流、信息流的连接)等。这些特征的集合本质的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各个侧面,体现了基础设施中的绿色理念 [ ]。基于绿色理念,结合绿色建筑(GB: Green Building)的定义[ ],从高效利用资源(能源、水、土地、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供舒适的服务、改善自身效率四个维度对上述10项特征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影响这四个维度的指标。
(1)高效利用资源。分布式的(Distributed)基础设施能充分利用当地现存优势资源,设为 ;相互连接的(Interconnected)基础设施使资源易于流动,从而容易得到充分利用,设为 ;反应灵敏的(Responsive)基础设施能灵活的利用各种资源,设为 ;使用可再生、低负面影响的(Renewable, Low-impact)资源和能源,设为 ;适应现今使用要求的(Appropriate)资源能源不至于造成浪费,设为 ;在功能和适用条件上能转变的(Adaptable)基础设施使用周期长从而节约且高效利用了资源,设为 。
(2)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分布式的基础设施较集中式的对环境的破坏更小且容易利用废料,设为 ;一体化的(Integrated)基础设施融多种功能于一体且在各个维度上与周围环境融合,设为设为 ;反应灵敏的基础设施其产出应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设为设为 ;低负面影响的基础设施表现为其过程和产出对环境的影响都较小,设为 。
(3)提供舒适的服务。相互连接的基础设施便于提供完善服务,设为 ;以服务为导向的(Service Orientation)能够提供有效的服务,设为 ;与要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能够提供适当的服务而不至于造成浪费,设为 ;多用途的(Multi-Purpose)基础设施能满足多种服务需求,设为 ;能转变的基础设施能满足服务需求的变化,设为 。
(4)改善自身效率。集群式的(Clustered)基础设施便于管理和改善,设为 ;相互连接的基础设施易于发挥整合效应,提高自身效益,设为 ;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使其各组成部分都能发挥功效,设为 ;能转变的基础设施变更功能和适应条件时成本更低,设为 。
2.2 层级结构及权重
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体系的目标是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由六个子系统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这六个子系统都受到高效利用资源等四个维度的影响; 各项指标分别体现了这四个维度的水平。基于绿色理念的基础设施评价体系层级结构如图1所示。
为进一步完善这个评价体系,寻求各评价指标对目标的影响权重,通过专家评分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打分,从而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再通过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出层次总排序权向量。经过总排序一致性检验后,确定出四个维度各项指标的权重值如下。
= =
= =
= =
= =
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属于季风气候区,暴雨多集中在夏季,而且来势凶猛。在传统的排水系统中,主要是通过增加排水泵站以及加大排水管径等手段将雨水迅速排出城区。所以就需要更大的地下空间,同时也加大了建设成本。而且清洁雨水作为宝贵的淡水资源可被利用。正是由于该种原因,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应用而生。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从源头将暴雨的径流以及峰值减少,而且可以推迟洪峰到来的时候,使开发以后的城市雨水系统与自然状态下的水文系统相似。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类型的绿色水基础设施应用到了城市建设当中,比如雨水花园、植被浅沟、透水性铺装以及用于观赏的雨水蓄水池等。尤其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这种技术应用十分成熟。而在我国,这种技术起步比较晚,只有一些比较大的城市采用了这种LID技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LID技术势必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将这种技术与目前我国的雨水处理设备相互结合,从而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符的雨水系统。
1 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基础设施概述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湿地、林地、耕地被建筑物以及各种道路代替,使得城市的地表径流明显增大,缩短了雨水的汇流时间。在降水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区的洪峰流量会瞬间增大,洪峰到来的时间也相应提前。这种城市水文情况的变化,使我国城市饱受水患。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化管理重点。而低影响开发技术正是解决这种境况的有力措施。
所谓低影响开发技术,是用来控制暴雨的径流量和流速以及面源污染的,属于国际先进的新技术。其英文为Low Impact Development,英文缩写为LID。被美国环保总署在2010年率先定义为绿色水基础设施。该技术属于绿色低碳技术,专门用来解决城市内涝以及面源泉污染问题。它利用生态设施取代传统的高能耗设施,用绿色植物吸收、土壤渗透、滞留等功能分散雨水源头,减少地表径流,从而减弱了雨水的峰值,推迟洪峰到来的时间。通过这种模拟自然条件排水过程,使城市的排水系统接近于未改造之前的排水系统,对原有场地进行了很好地保护。
2 LID系统中植物所起的重要作用
植物在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被浅沟、雨水塘、雨水调蓄池、嵌草砖等都应用到了植物。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可以吸收、净化雨水中所携带的污染物,维护水环境。(2)植物可以通过茎、叶滞留雨水,通过根渗透雨水,从而缓冲雨水冲刷地面的力量,减少雨水的径流量,减缓水流速度。(3)植物可以进行蒸腾作用将根系吸收到的土壤中的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增加空气湿度。(4)植物复杂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防止土壤被雨水侵蚀,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5)植物的叶子颜色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十分显著的美化环境功能。(6)植物可以保持生物多样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局部小气候,提高空气质量。
3 不同的雨水设施如何选择适当的植物
现如今,我国开展了很多针对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的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这种技术在受到重视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如何选择植物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因为缺乏设计研究植物的选择,业主和设计师对于选择何种植物存在很多困惑,从而制约了该种技术的发展。在低影响开发当中选择植物与一般的园林选择植物不大相同,它更看重植物在雨水设计中所表现出的特殊功能以及在特定情况下的生长特性。在选择植物与设计雨水设施时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既与生态相符,又要与人们的审美相符。在选择植物时,可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乡土植物要优先选择,最好是适应场地的环境,可以保证各种植物之间没有负面的影响。(2)选择可以净化径流强的植物。(3)选择抗性强、耐城市环境、耐污染的植物。(4)尽量选择可以多年生的植物,从而降低维护费用。(5)尽量搭配多种树种,可以保持植物群落的稳定性,防止生物入侵,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
4 以深圳地区为例进行植物选择
基于以上选择植物的基本原则,不同的雨水设施在结构、适用条件以及功能方面有所差异,因而对植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根据深圳地区具体的物质条件和气候条件,本论文将会探讨植物的选择和雨水系统的设计方法。
4.1 绿色屋顶
建设绿色屋顶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类是在阳台、露台建设密集型的绿色屋顶,往往以使用和人的欣赏为目的。需要较厚的土壤层,植株比较大的观赏型植物。这种绿色屋顶要靠大量的水资源灌溉,同时加大维护管理的费用,所以与我们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型的低影响开发不相符。另一类就是笔者所倡导的粗放型的绿色屋顶,重环境功能,轻构造,需要较薄的土壤层,可以维护管理起来比较简单。在欧美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起到了改善环境、缓解雨水冲刷、减少雨水径流的目的。下面将对粗放型的绿色屋顶进行介绍。
粗放型的绿色屋顶主要是由防水层、排水层、种植土层、植物层等组成,可以起到减少雨水的径流量、降低夏季室温、减少冬季热量散失、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生物多样的作用。植物是粗放型绿色屋顶最主要的覆盖物体,植物可以截留雨水、吸收雨水,同时土壤层也可以吸收雨水,这样大大降低了雨水的径流量,减缓雨水的流速。雨水经过净化以后可以回收再用。植物的叶片不间断地进行蒸腾作用调节了局定小气候,节约了对电能的消耗。在选择植物时首先要考虑根系的长度。植物的根系长度不能超过土壤层的厚度,并受到成本和屋顶承载力的限制。土壤层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到30厘米之间,所以要选择根系比较浅的植物。粗放型绿色屋顶主要位于高处比较暴露的区域,需要抗风能力比较强的植物。为了减少对绿色屋顶的维护管理以及提高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还要选择抗旱能力强的、不需要经常修剪的植物。比如常见的植物垂盆草、八宝景天、紫花地丁、佛甲草、草地早熟禾等。(图1)
4.2 生物滞留设施
生物滞留设施主要是指在低洼地区种植生物,利用植物和土壤对雨水进行滞留。比如停车厂、街道、小型广场、宅院等地面,可以起到净化、渗透、排放雨水的作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的绿地等就属于生物滞留设施。这种设施的渗透时间一般要小于48小时,此时需要选择可短期耐水淹,同时又有抗旱能力的植物。由于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的尝试不同,所以种植的植物也有一定区别。可以将生物滞留设施划分为边缘区、缓冲区和蓄水区。这三个分区水淹的状况逐渐增强。在这三个分区进行植物的种植时,要考虑植物的耐旱、耐水特性。为了增强去除雨水中污染物的能力,还要选择净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在生物滞留设施的建设中,可以选择的植物有很多。比如草坪草、一些常见的木本植物和最近引入城市的绿化观赏植物都可以在雨水花园中种植。可以根据不同的景观及功能进行选种。
4.3 透水性铺装
透水性铺装,可以引导雨水下渗,从而减少雨水径流量,减轻排水系统负担;雨水中的污染物质也可以在通过透水性铺装时得到净化。这种设备的缺点就是造价比较高,耐久性差。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得到推广并广泛使用的。
4.4 植被浅沟
植被浅沟主要是利用重力流来收集和输送雨水的原理,在地表的沟渠中种植绿色植物,利用植被发达的根系和土壤对雨水起到过滤的作用。植被浅沟主要建设在不透水地面周边、道路两侧、大面积的绿地上。在进行植被选择时,要选择可以抵抗雨水冲刷的植物,植被高度最好控制在75毫米到150毫米之间,过高的植物可能会因为雨水的冲刷出现倒伏的状况。如果选择了比较高的植被,则要加强植被修剪、控制高度。建设植被浅沟时,注意选择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加固土壤,而且可以净化雨水中的污染物。所选择的植物最应承受长时间的干旱和周期性雨涝。在建设植被浅沟时,还要注意种植植物的密度,较多的植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延缓雨水径流。当然,种植在植被浅沟里的植物既可以是单一物种,也可以多种植物相结合。比如野牛草、结缕草和草地早熟禾等。(图2)
4.5 嵌草砖
嵌草砖是指具有各种空隙形状的混凝土砖,其作为透水铺装,多用于停车厂、人行横道、车流量比较少的道路和广场等。在砖中种植植物,可以有效地增加雨水的渗入量,在小雨的时候保证地面没有积水。种植在嵌草砖的植物还可以减缓雨水的径流、净化雨水,同时调节局地小气候。在嵌草砖内种植的植物一般为耐践踏、比较低矮的植被。可以选择野牛草、结缕草这些耐干旱并且耐短期洪涝的植物。
4.6 景观雨水调蓄池
景观雨水调蓄池属于生物滞留设施,它将雨水调蓄与建筑景观相互结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了绿色水基础设施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通常情况下,景观雨水调蓄池的水位保持在正常状态。在该水位之位比较高的地方可以修建运动场和停车场等。如果城市遭到暴雨的侵袭,高地与常水位之间的空间就可以发挥雨水调蓄作用,它可以将暴雨流量贮存起来,减少洪水对下游和周边地区的危害。暴雨结束后,池内储存的雨水再通过排放水体或下渗,恢复调蓄池内正常的水位。下面将会以雨水湿地为例进行讲解。
雨水湿地一般为自然湿地,可以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场地的景观并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雨水湿地是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比较复杂,是一个水陆交接的系统。它可以利用微生物降解以及植物的吸收作用净化雨水,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根据水环境条件的不同,我们将雨水湿地划分为五个区域,如图3所示:
(1)深水区:该区域深度一般在0.45~1.8米之间,可以选择抗较深水淹、净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适当地选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比如狐尾藻、金鱼藻、水葫芦、荷花、荇菜、睡莲等。(2)浅水区:该区域深度在0.45米之内,可以选择抗一定水淹、根系发达净化能力比较强的水生植物。最适合该区域的就是挺水植物,比如芦苇、水葱、慈姑、香蒲等。(3)植被缓冲区:此地区为水陆交错地带,是陆地向湿地的过渡地带,这里的土壤含水量比较多,可能会遭到雨水的周期性淹没,可以选择种植一些水陆两栖植物以及湿生植物,比如黄菖蒲、千屈菜、柳属植物、莎草科等。(4)泛洪区:该区域通常情况上一般比较干旱,如果遇到较强的降水就会被淹没。泛洪区比较平坦,泛洪区并不是必设的区域。在该区域种植植物要选择耐短期水淹和耐长期干旱的植物。(5)边缘区:该区域的植物因为不会受到雨水的影响,可以根据当地的景观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植物进行种植。
5 LID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以及相应实例
在一些发达国家,低影响开发技术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体系,而且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再是一味地注重“排水”,而是与渗、滞、蓄、排、用相结合。在我国,这种低影响开发技术应用起步较晚,绝大部分城市把雨水当作“废水”排出,只有像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发达的城市才实施低影响开发技术。
5.1美国High Point住宅区
在美国的西雅图就有很多住宅区使用了低影响开发技术。
(1)透水性铺装。在该住宅区的停车场和街道都采用了这种透水性铺装。可以让雨水渗透到土壤当中,减少雨水径流量。(2)雨水花园。如果当时降水比较多,无法通过排水系统排出时,可以利用雨水花园加快雨水的过滤和渗透。(3)植被浅沟。在西雅图的一些住宅区有一些浅沟,这些浅沟被植物铺满,组成了一个网络系统。这些植被浅沟布置在街道上,路边有排水口,这样雨水就可以顺着排水口进入植被浅沟。
5.2 深圳光明新区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区
住房建设部与深圳市于2010年签订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合约,深圳光明新区就成为了我国第一个低影响开发技术示范区。
在光明新区的规划当中,绿地的面积就达到了16.6%。所以,植被浅沟、下凹式绿地、透水性铺装等设施鼓励因地制宜,大胆尝试。因为绿地贮存雨水的能力有限,可结合该地区天然的水体进行雨水调蓄和贮存。对于超设计标准的降雨,可将雨水排入到自然的湖泊或河道,从而能够减少洪涝灾害。同时,将本地区的自然湖泊和河道改建成雨水湿地,使得雨水得到进一步净化。
6 结语
6.1 总结
传统的排水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成本高,与低影响开发技术相比,劣势凸显。低影响开发技术与景观相结合,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而且可以节约土地。这对于寸土寸金的现代城市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低影响开发技术是属于低能耗、低成本的技术,只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维护管理,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同时,低影响开发技术同时也给植物、岩土、化工、景观、城市规划等领域创造出新市场和新产品。
6.2 展望未来
低影响开发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可以与开放式的排水沟或雨水渠相结合构建与自然的排水系统相似的系统,从而取代传统的雨水系统。但是不得不承认,低影响开发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果遇上特大暴雨,这种国际先进的技术就不能像传统的雨水系统一样很快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集中处理雨水的设施也存在很多缺点,建设成本高,而且不利于雨水的充分利用。简而言之,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要与我国水资源匮乏、降水分布不均、城市建设密度大等国情相符,并与雨水管网和雨水处理设施相结合,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雨水系统。
参考文献:
[1]杜巍,金进峰.武汉市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的前景分析[J].绿色科技,2013,(6):155-157.
[2]宋梦琪.城市雨水系统中低影响开发与绿色水基础设施及其实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3):69-71.
[3]刘益.浅析低影响开发在生态设计中应用[J].大众文艺L学术版,2012,(19):94.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再加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加强,绿色理念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关注热点,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已经开始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室内设计作为室内建筑施工的一项主要工作,可有效发挥房屋布局规划、室内整体风格制定、室内环境优化等作用。目前,诸多室内设计师已经着眼于绿色理念与室内设计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以此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确保室内设计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将这种新型室内设计方向定位为未来室内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实行绿色室内设计的意义
目前,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使得室内装修设计方面投入的资金在建筑工程总投资中所占据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由于传统室内装修所使用的材料多为无法回收利用的高污染类建筑材料,给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也越发严重。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恶化现象,传统室内设计的各种污染问题也亟需解决。绿色理念的室内装修设计便是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下逐渐形成的,绿色材料也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建材而成为建筑材料市场的主流,凭借高效率、低消耗、规范性、环保性等显著优势,在室内施工中取代原有的装修施工材料,真正将绿色室内装修设计思想完全融入到实际操作中,为人们营造健康、绿色、温馨的室内艺术空间,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目标。
二、传统室内装修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风格陈旧
对于传统室内装修设计来说,风格陈旧和落后是人们的普遍看法,装修思路过于老套,对空间布局的设计没有丝毫突破和心意,一种“大众化”的装修味道,让追求个性和新意的用户不免感到失望,这种缺乏创新性的装修设计风格也势必随着快速的发展节奏而逐渐淘汰。
(二)危害身体健康
传统室内装修设计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含有很多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化学成分,虽然国家已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对装修建材有害物质的约束和管控,但一些有害物质仍然在室内建材中大量存在,甚至是严重超标,而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三)环境污染严重
传统室内装修设计中所使用的装修产品多为高分子类化学产品,回收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严重,而我国针对室内装修材料的相关法律规定尚属空白,缺乏统一处理手段。室内材料对外界环境的污染问题,异常严重。
(四)施工能源浪费
在传统的室内装修中,施工设备的能源浪费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机械化装修模式的普及,提高了室内装修的效率及工程进度,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但室内装修中的机械设备对能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造成了相当部分的能源损耗和浪费,不利于我国绿色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施工设备所带来的噪音污染也是目前亟待改善的问题。
二.绿色理念的室内设计要点分析
(一)设计师思路
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不断开拓设计思路,更新设计观念,以全新的设计角度和设计模式,将绿色理念融入到设计风格之中,达到真正的有机结合,同时对室内空间的布局,一方面要追求美观和新颖,另一方面实现绿色理念的有机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环保为出发点,对室内设计做到科学化、合理化的统一规划。
(二)最小化污染程度
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对装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建筑材料要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并且要采用污染少的新型绿色环保建材,搭配简洁新颖的室内装修模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同时,在装修过程中,应该使用轻型环保装修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噪音、废气、废水和粉尘等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达到真正的绿色室内装修设计。
(三)人性化设计
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如一的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使整体室内环境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方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既要力求简约时尚,又必须达到协调美观,这是对现代装修设计的一次挑战,也是绿色理念下室内设计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三.绿色理念在室内设计的具体应用
绿色理念下的室内设计,需要从空间布局、建筑装饰材料、室内家具、建筑照明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才能达到绿色理念室内设计的真正目标。以下是绿色理念在室内装修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绿色理念在室内空间布局方面的应用
1)采光率的保证
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空间布局设定时,需要对空间的采光、通风、室内温度等多项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室内空间采光率的保证,可以减少室内空间对灯光照明系统的依赖性,使室内环境更加自然,也能够对用户的心情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室内布局设定时,要尽量回避高大装修物对光线的遮挡,保证室内的采光率,对于室内玻璃的挑选方面,应该采用透光性好、吸热率高等具有良好特性的玻璃材料,有利于维持室内光线充足,使室内采光率保持合理的范围。
2)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
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就确保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对于用户的身体健康及室内温度的调节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要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合理运用空气动力学,使空气保证自然条件下的均匀流动,减少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或空调设备,达到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二)绿色理念在室内装饰材料方面的应用
室内装饰材料的好坏,对室内装修设计效果的影响也非常大。在挑选室内装饰材料时,需要注意建材的使用寿命,有害物质的含量及建材更换维护的难易程度。目前,我国建筑装修材料市场中已经拥有很多绿色环保型建材,便于人们的挑选和使用,更有利于室内装修设计工作的开展。
1)装饰材料的寿命
装饰材料使用寿命的长短,决定了装饰材料的环保能力。采用平均使用寿命越长的装饰材料,就可减少对室内装饰材料的更换频率,废用装饰材料数量也会相对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同样得到缓解,排放入环境中的装饰废物也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切断污染源头,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2)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
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是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杀手,人们每天都会和室内建筑打交道,装饰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要比通过其他途径的危害要高的多。因此,在选取装饰材料时,要挑选有害物质含量低的装饰建材,充分保障人体健康。
3)更换维护难易程度
室内装饰材料出现一定损坏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对相关部件的更换和维修,而相对简单的操作流程和安装工序,能够很好的起到节约资源和人力物力的目的,对绿色环保的工作实施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挑选室内装饰材料的时候,要尽量选取配套式、流水生产的装修部件,这样更有利于更换和维修,做到真正的人性化与现代化。
(三)绿色理念在能源节约方面的应用
能源节约是绿色理念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进行室内装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及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强室内采光及空气流通,能够起到很好的能源节约目标,尽量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就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结合现代化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这些能源可以为室内照明提供一定的保障,减少人们对电能的依赖,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室内问题调节体统目前也已经收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绿色理念在室内家具方面的应用
绿色家具,是以环境和环境资源保护为核心概念而设计的产品,绿色家具中基本不会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绿色家具在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之后,就可以重复使用。目前,我国绿色家具在家具市场中的占有率正在逐步扩大,这也证明了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
在挑选家具时,要注意绿色环保理念的引入,注重美观新颖和价格实惠的同时,要注意对人体有无危害,当家具更新时是否能够进行回收利用,这样室内家具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危害就大大降低,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五)绿色理念在室内装饰品方面的应用
装饰品对于室内环境的整体效果营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室内设计中非常注重的一项设计元素。室内装饰品的类别繁多、风格多样,材质也趋向多样,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装饰品质量
室内装饰品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装饰品的更新速度及频率,而损坏的装饰品废弃对于环境工作来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挑选装饰品时要注意装饰品的质量问题,不要挑选过于单薄和容易损坏的装饰部件,对于室内卫生的打扫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2)装饰品的材质
室内装饰品一般分为布艺、铁艺和玻璃制品三种,布艺装饰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区特色及时间特色,铁艺装饰品现代感强烈,对整体环境的现代感营造效果好,玻璃制品能够更好表达用户的内心感受以及生活趣味,因此,在挑选时要符合用户的内心需求,这样有利于整体室内设计的整体效果展示,使室内设计更具有人性化。
(六)绿色理念在自然景观方面的应用
自然景观能够活跃人们的心情,舒缓紧张的工作气氛,愉悦人们的心情,将自然景观移入室内环境中来,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通过自然景观的引入,能够使室内环境充满生机和清新感,使人们在相对封闭的室内环境中感受到自然气息,这样,更有利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利用自然景观,能够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思与设计,可以将自然界中的自然景观还原到室内环境中,如瀑布、池塘、山石、花草等具有观赏性的自然景物,这样对于整体环境的营造能够起到很大的辅助效果,同时,这样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总结
绿色理念的室内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绿色理念的室内设计是未来室内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绿色室内设计能给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室内环境,创造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健康、更加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环境,以符合新时期人们的发展需求。但绿色室内设计目前还处在发展和探索阶段,绿色室内设计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很多问题还需要人们去解决。将绿色理念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更符合我国的发展现状,对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柯鹏. 必然之路:绿色室内设计[J]. 城市住宅, 2011,(04) .
[2] 王艳艳. 原木下的居舍——绿色、低碳打造新的室内设计风格[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5) .
[3] 类成琳. 室内设计低碳战略——少就是少[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2) .
[4] 李昕,樊沐佼. 浅析室内设计中的界面设计[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4) .
[5] 金文娟. 室内绿色景观与低碳设计[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2) .
[6] 王堞凡. 浅析现代室内景观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0) .
[7] 韦云军. 论环保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 现代装饰(理论), 2011,(06) .
[8] 刘芳. 低碳室内设计 让生活更美丽[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02) .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粮食仓储建筑
1工程介绍及设计指导思想
1.1工程介绍。兰溪市粮食储备诸葛库是新建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36000m2总建设用地面积33980m2,总建筑面积12519m2,建设总仓容3.35万吨。我们以“绿色、生态、智能”为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规划理念,集成了国内外领先技术,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进步,实现绿色建筑人性化、信息管理数字化、生态储粮智能化。
1.2设计指导思想。(1)总体规划一次到位,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地貌自然环境,将建筑群自然的、科学的规划、完整的融入整个库区中。(2)在设计工作中将严格遵循我国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认真落实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关于国家粮库建设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技术先进,做到总图布局合理,工艺先进适用、操作方便、管理科学、调度灵活、储粮安全,将兰溪市粮食储备诸葛库建设成集储存、集散、信息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粮库。
2总体规划
2.1库区现有总体布局结构分析。总体规划一次到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形成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布局结构,功能分区和用地安排留有弹性和兼容性,合理紧凑,体现土地的综合价值。符合环保、消防、工艺作业顺畅等要求,为储备库动态发展创造拓展空间。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使用功能相近的建筑合并设计,设施资源尽量共享,降低能耗,保护生态优化环境。
2.2总平面布置。新建场地呈2块叠加梯形地块,总地块分成仓储区、辅助用房与生活区:仓储区布置在南面大的梯形地块,布置21米*66米(4幢)、21米*42米(2幢)共6幢平房仓,仓容量为3.35万吨,外墙仓间距均为18米,满足进粮及补粮要求。技术服务楼及办公生活楼区布置在主入口传达室下呈三面围合形,以直径12米圆形为中心,两边平面退台式布置更突出圆形主入口,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消防器材室、售粮农户服务中心、检化用品库、信息化控制机房等技术服务用房布置在北面沿330国道,南北方向布置,衔接北、东两面的圆形是主入口、中厅、走廊、熏蒸设备储藏室,东面一层是主任室、业务室、保管员室、计量控制室,南面一层为厨房餐厅,东面二层是值班人员休息室,南面二层为会议室,三面围合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又整体贯通是整个粮库的行政及生产管理的指挥与控制中心。
3绿色建筑粮库平房仓设计
以“绿色、生态、智能”作为创作理念,体现绿色、生态、智能为主题与建筑平面彰显了兰溪市粮食储备诸葛库行业特性。本着绿色、节能的设计原则,建筑屋顶均采用坡屋顶,屋顶高低错落,丰富层次感,屋面平、坡相结合的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在一起,现代风格与古典兼收并蓄,简洁与精心相融,将粮库平房仓与周围自然环境完美融合,不仅使各房间均得到良好的视野,同时获得了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效果。本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层坡屋顶,上面瓦屋面,下面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中空通风屋面,有效降温散热,采用有组织排水。本工程仓型为散装平房仓,散装平房仓是吸收传统仓型优点,解决气密性问题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仓型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气密性好、防渗漏能力强、外观整洁、维修方便等优点。本工程粮库墙体采用490墙节能实心红砖,有利于墙体的结构受力,达到储粮保温、隔热的效果。
4生态储粮系统
4.1粮食储存的“四合一”升级新技术。以粮情电子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低温储粮为主要内容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在我国粮食储藏领域广泛应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粮食储藏“四合一”升级新技术以储粮生态理论为指导,以横向通风技术为核心,横向通风管网是各项技术应用的共用基础设施。
4.2节能、保温的仓型结构。平房仓墙体采用,490墙节能实心红砖(用于粮库),达到储粮保温、隔热的效果。屋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层坡屋顶,上面瓦屋面,下面现浇混凝土结构的中空通风屋面,有效降温散热,采用有组织排水,散装平房仓是吸收传统仓型优点,解决气密性问题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仓型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气密性好、防渗漏能力强、外观整洁、维修方便等优点。
5信息化、智能化系统
结合粮食现代管理信息平台综合、系统地进行设计,加快信息技术在粮食保管、储藏、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带动和促进粮食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重点设置和应用“数字粮食流通”、信息采集、预警、预报、反馈、控制技术,并基于GIS、GPS、RS这三种空间信息技术,促进及保证管理决策技术在新仓库的全面应用,推进粮食保管、储藏、流通中电子电脑化管理、监控和商务的发展,达到信息数据交流和共享,以加强粮食仓库动态信息管理的有效进行。
[中图分类号]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51-01
1 室内环境绿色设计的内涵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等。在设计领域中出现的“绿色设计”也称生态设计。绿色设计指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翻新、重复使用,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使用绿色标志的产品,标明该商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环境或危害程度极小,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回收利用。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施“绿色标志”。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绿色不仅是局部的生态环保设计,其核心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整个设计系统,也是室内环境的绿色设计的内涵。
2 室内环境“绿色设计”的设计原则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由早期喜欢烦琐复杂的装饰转为欣赏简洁明快的风格。在现有自然资源逐渐匮乏的情况下,在设计中要争取对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有节制地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设计中最重要一点就是:绿色设计要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要遵守科学、实用、节约、回归自然、建立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
在室内设计中要强调自然色彩和自然材质的应用,让居住者可以放松紧张的工作状态,在安全、健康、效率、舒适的室内环境中,使其感知自然,回归自然,与绿色自然环境同在,实现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从中我们可看出室内“绿色设计”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3 “绿色设计”在室内环境设计的构思和实施
绿色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争取对自然资源的最优利用和有节制地开发,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寻求创造出适宜于人类生存空间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设计途径和方法。绿色设计的设计宗旨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居住者感知自然,回归自然,最终实现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3.1 绿色装饰材料的选择
“绿色装饰材料”是指在满足设计的一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以环境保护为宗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按“绿色”的要求,室内设计选材上应充分注重建材的原生态,选择无毒无害、防火防尘、防蛀防污染、可降解的建材,加大室内空间设计中自然要素的比重,使室内装饰更贴近自然。世界各地使用生态材料的建筑及建筑室内空间不胜枚举,如印尼巴厘岛的一个学校,主要建筑材料为当地盛产的竹子,使用竹子作为主要的建材,体现出设计师对绿色装饰材料的钟爱和永续生存的设计理念。
室内空间的装饰要尽量简化,不要重复装修。室内空间装修单纯靠装饰材料的堆积是不能够体现出空间的品位与特色,所以在选择装饰材料时,一定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特点,根据使用功能进行选择。如家庭装修中墙体涂料要尽量选择环保乳胶漆,像多乐士二代净味五合一,特别采用创新环保净味配方;多乐士金装全效,具有高效覆盖细微裂纹、耐擦洗等功能,令产品更环保,气味更清新。另外,喜欢墙面装饰复杂的房主,可使用能拆卸、清洗的耐用墙布,从而避免含有化学成分、有毒复合胶漆对环境的影响。
家居室内装饰材料的主要材料——地板,是需要慎重考虑的,由于装饰面积大,质量差的地板甲醛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选用时以环保为主,环保复合实木地板其硬度、强度、耐磨度、抗变形、阻燃、防水等指标虽然均超过原木地板,与实木地板相比有许多缺欠,但比较经济实惠。
装饰板材要选择环保无毒,国家认定企业的产品。目前,环保材料不仅局限于装修主材中,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装饰材料的需要和追求,企业也不断新开发出新型绿色环保石材、瓷砖,黏结剂、填缝剂、地板胶、免钉胶等,国家环保部门也严格规范使用绿色环保装饰材料产品标识的监管工作。
3.2 室内环境绿色设计中的陈设
室内陈设是指对室内空间中的各种物品进行陈列与摆设,包括功能性为主的陈设的家具装饰和灯具装饰,还有观赏性的装饰陈设,另外织物、日用品、工艺品、纪念品及个人收藏品、观赏性动植物也属于陈列品范围。室内陈设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起到两个功能作用,一是实用功能,如家具、灯饰、床饰、窗饰等,二是起室内美化作用,如花木、特色挂物等,花木同时起到净化室内空气作用。由于花木本身带有天然优美的造型和丰富的色彩,所以作为装饰性的陈设,它比其他任何陈设更具生命力和魅力。植物的陈设不仅是绿色生机的象征,也是自然环保元素在室内应用的常见手法。 家具的绿色设计也是环保的主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绿色家具”作出明确的概念界定和衡量标准。所谓绿色家具应是“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即“五绿”技术的综合体现。在家具材料选用上,遵循材料利用绿色化的3R或4R(减量利用reduce、重复利用reuse、循环利用recycle、再生资源利用re-grow)原则,实现家具用材的天然化、绿色化、环保化。绿色家具主要类型有:原木家具、科技木家具、高纤板家具、纸家具系列;不含损害人体的有毒成分,未经漂染的牛、羊、猪等皮张制作的家具;以藤、竹等天然材料制作的椅、沙发、茶几等家具;以不锈钢、玻璃、钛金属板等材料制作的家具。
富士通的绿色节能I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该解决方案旨在通过提高IT基础设施的能效来降低电力成本和环境负担,进而减少客户以及整个社会的环境影响。富士通已研发出优化其托管IT设施能效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其遍布日本全国的50个数据中心所积累的专业节能知识和经验,从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角度来帮助客户规划、设计、部署和运行。有效地帮助客户实现机房和数据中心设施的优化。
现代室内装修设计,往往都会向着更具艺术性和立体空间感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生活或者是办公的舒适性,而所有的室内装修设计都应当遵循一个基本的设计理念,即绿色环保理念。绿色理念不仅影响着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程度与健康程度,同时也对现代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使室内装修设计与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应当正确的认识绿色理念,并且将其有效的运用在室内建筑装修设计中,以此实现绿色理念的的指导价值。
一、绿色建筑室内设计理论概述
绿色设计理念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其是在现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下而产生的。绿色理念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绿色室内设计思想的提出,是现代建筑室内装修设计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其要求设计师在对室内环境进行设计时,必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保证室内环境在使用和销毁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居住和办公环境。绿色设计理念是生态学中的一项重要思想,其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并且在室内设计中强调整体性原则,确保材料和物质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思想,完成室内简洁、环保的装修形式,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和污染。
现代环保理念强调高效节约,但是其并不是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的,其强调的是尊重自然环境、尊重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类的居住环境也应当避免以破坏话环境为代价,应当在保证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基础上,降低成本、节约能耗,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高舒适性的目标,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二、绿色理念在室内装修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室内设计的质量,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引入绿色理念,则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们据准空间的环境质量,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绿色理念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室内空间布局的设计:
室内空间的设计,一般是建立在对不同的空间与围护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能够满足人们动作和活动的安全所适宜的尺寸,尤其强调以安全为前提。比如室内门洞的高度、楼梯道的净高度等设计,一般以成年男性身体的上限并且适当的添加动态的余量进行设计;而楼梯踏步的高度、挂钩的高度等,则一般按照成年女性的平均高度进行水。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始终以人体工程学中相关的比例和尺寸进行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将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使整个室内空间更为方便和舒适。
(二)绿色节能建材的使用:
室内装修设计常用的绿色建材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花岗岩与大理石。在室内装修设计中,建材的选择与使用主要是根据其放射性指标来确定,因此,对于室内装修设计使用的建材必要符合标准才能够进行好似用,如果是大面积的敷设,更要对其实际检测含量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检测标准。
2.抗菌类建材的使用。抗菌类建材是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一种全新的建材,比如灭菌玻璃,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铜离子,能够起到灭杀细菌、防止细菌滋生的作用,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优质的绿色环保涂料的使用。环保涂料是采用纯天然的矿物质进行配置而成的健康环保型的涂料,其没有异味,而且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在近年来的室内建材市场受到了热捧。
(三)在室内植物的设计方面:
建筑室内装修设计的植物设计,除了要对室内空间的大小以及设计风格等因素进行考虑之外,还应当充分考虑盆景、水景以及其他植物的大小和规模,从全局进行设计,才能够使室内设计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并且能够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不会产生背离室内设计风格的感受。比如在设计中可以充分的运用插花、植物花卉、艺术字画等,营造一个很好的艺术氛围。
(四)室内照明和能源设计
在进行室内照明设计时,如果单纯的从功能的角度来将,人们的需求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如果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光线对空间进行再次加工,并且通过视觉的美感来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就显得更为复杂,这也是现代室内照明设计的重点。在室内照明设计时,应当坚持自然光源和照明光源相结合的原则,对于室内的主色调与光照色对室内物品产生的色彩要进行准确的定位,这也是保证照明设计艺术性的基本途径。同时,在照明设计时,还应当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如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保温墙体等新型的材料,这些材料的充分利用你呢个够达到保温和采光的双重作用,并且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另外,洁净能源的使用,也是现代室内设计中较为常见的能源,其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要求。
(五)室内环境设计手法
室内设计应用绿色环保理念必然就要考虑综合因素,如节能、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值得指出的是,整体设计切忌盲目讲究绿色技术,但同时也不能顾此失彼,即看重局部舍弃整体是不可取的。
1.光环境。设计时,必要考虑的因素是建筑朝向,同时还要考虑天井、庭院、以及中庭等的采光作用,这样才能保持室内光线充足明亮;同时配以自然光调控设施,如采光板、反光镜、集光设施等,即采用照明与局部照明的设计手法,并尽可能配备节能电器灯具等。
2.热环境。优化室内的热工性能,应着重考虑太阳光辐射引起的不舒适感,以及室内温度调控系统是否设计合理。
3.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看重的是室内通风,所以主要看通风口是否能够形成有效组织气流,设计方法应当能避免串气、泛味。
4.声环境。合理采用建筑围护结构构建,并采用消声、减噪的声控举措,保证室内隔音效果,并控制噪声级数增加。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也逐渐的提高,而创造优美、健康的室内环境是建筑设计师们不懈的追求目标。绿色建筑理念是现代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产生的,其集合了建筑节能、环境、智能等多方面的高新技术理念。在现代室内装修设计中引入绿色理念,能够有效的提升室内的环境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室内装修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装修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锐.低碳理念与绿色室内装饰[J].美术大观,2010(07)
[2].室内装饰设计的发展趋势探析[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5(02)
[3]冯志军.室内装饰设计中的绿色环保理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2)